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钴

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钴

一、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钴(论文文献综述)

王娜娜[1](2014)在《水中重金属的快速判别与铜铬镍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重金属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果得不到处理极易造成突发水污染事件,给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对于水中重金属的快速判别以及快速检测十分必要。本文研究了重金属快速判别方法,开发了重金属快速判别试剂盒。分析水样时,以0.2mL0.08%锌试剂为显色剂,1mL pH为9的硼酸-氯化钾-氢氧化钠缓冲溶液提供碱性介质,在此条件下,铜(II)、锌(II)、镍(II)、铅(II)、钴(II)、锰(II)与锌试剂分别生成蓝色、蓝色、粉灰色、玫红色、蓝绿色和黄绿色的络合物,检出限分别为2mg/L、1mg/L、1mg/L、2mg/L、1mg/L、0.5mg/L;利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作为显色剂可以进一步对铜和锌进行区分,双环己酮草酰二腙在氨性溶液中可以与铜(II)形成蓝色络合物,与锌(II)无颜色反应,对铜的检出限为0.5mg/L;而根据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生成紫红色物质这一现象可以判断水中六价铬的有无,检出限为0.05mg/L。以分光光度法为基础,本文开发了水中铜(II)、六价铬和镍(II)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结合便携式光度计能够实现这三种离子的突发水污染现场快速测定。对于水中铜的检测,制作了铜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以2g/L的双环己酮草酰二腙溶液为试剂A,1mL氯化铵-氨水以及柠檬酸三铵的混合液为试剂B。测试波长为600nm,显色时间为10min。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15-5.000mg/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9,回归方程为A=0.2595C+0.0028,检出限为0.015mg/L。分析了实际水样,与国标法比较测定值相对误差小于10%,试剂可以至少稳定存在20天。以二苯碳酰二肼为显色剂实现了水中六价铬的快速检测,以(1+7)硫酸为试剂A,0.04g质量比为1:20的DPC-NaCl混合粉末为试剂B,测试波长为540nm。检出限为0.005mg/L,在0.005-1.000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6093C+0.0066,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所用试剂可以至少保存两个月,只需10min即可完成一个水样的测试。对于水中镍的检测,以0.05g过硫酸铵为试剂A,3mL丁二酮肟碱性以及掩蔽剂酒石酸钠混合液为试剂B,制作了镍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测试波长为470nm,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028-4.000mg/L,回归方程为A=0.2341C+0.02,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0.028mg/L。测试了实际水样,与ICP-AES方法进行了对比,相对误差小于5%。试剂避光条件下可以至少稳定存在20天。

李呈宏[2](2013)在《新显色剂5-羧基-1,2,4-三氮唑偶氮氯膦的合成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准确、快速、操作简便和仪器廉价的特点,因此应用十分广泛。分光光度试剂被广泛应用于测量各种微量金属离子,偶氮类试剂作为分光光度试剂中的一种重要的试剂,它是测定金属离子的高灵敏度显示剂。于此,论文在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基础上,利用5-羧基-3-氨基-1,2,4-三氮唑为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分光光度显色剂5-羧基-1,2,4-三氮唑偶氮氯膦(简称CTACPA),并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CTACPA与镧(Ⅲ)、铜(Ⅱ)离子显色反应条件,建立了微量镧、铜的分析方法;基于褪色反应程度与铜(Ⅱ)、铁(Ⅲ)、钒(V)的量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建立了痕量铜、铁、钒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CTACPA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研究了CTACPA与镧(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CTACPA与镧(Ⅲ)可形成配合比为2:1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4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79×104L·mol-1·cm-1,镧(Ⅲ)质量浓度在0.08~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方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加氢催化剂样品Pt-La/CNTs、 Pt-La/ZrO2中微量的镧,测定结果与AAS测定结果相符。研究了CTACPA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CTACPA与铜(Ⅱ)形成配合比为1:1的紫红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70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66×104L·mol·cm-1。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08~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本方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铝合金和镁合金样品中微量的铜,测定结果与AAS测定结果相符。铜(Ⅱ)催化H2O2氧化CTACPA褪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褪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5nm,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004-0.2g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A=3.0260C-7.24×10-3(C:μg/mL),相关系数为0.9996。此方法可测定头发和水样中的痕量铜,结果与AAS测定值相符。铁(Ⅲ)催化H2O2氧化CTACPA褪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7.0的NH4Ac缓冲溶液介质下,褪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铁(Ⅲ)的质量浓度在0.02~0.2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A=5.7027C+0.0548(C:μg/mL),相关系数为0.9992。此方法测定头发和面粉中的微量铁,结果与AAS测定值相符。钒(V)催化KBrO3氧化CTACPA褪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下,褪色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6nm,钒(V)的质量浓度在0.02~0.2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ΔA=5.3075C+0.2485(C:μg/mL),相关系数为0.9988,此方法可测定头发和花生中的微量钒,结果与AAS测定值相符。本论文通过对CTACPA的研究,认为CTACPA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新型显色试剂,可以用于一些金属离子的检测。

杨毅[3](2012)在《云南冶金分析年评回顾》文中指出就近25年来在《云南冶金》期刊上发表的共25期冶金分析年评进行梳理、回顾,并对其中的内容:综述、样品的分解与富集、滴定分析、吸光光度分析、原子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X射线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等进行归纳总结。

马冲先,李莎莎,王岩[4](2011)在《金属材料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评述了2007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国内在金属材料分析领域的现状及进展概况。内容包括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光电直读光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位统计分析及电化学方法等其他分析方法、气体元素的分析、标准和标准样品等,涉及文献390篇。

臧慕文,刘春晓[5](2009)在《金属材料分析(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评述了20062007年两年间,金属材料分析领域的国内现状与进展概况。内容包括:称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分子光谱分析(分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原子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质谱分析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化学分析;金属中气体分析;原位分析;标准分析方法制定与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研制;不确定度评定等在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参考文献420篇。

钟国秀,黄清华,杨浩义[6](2008)在《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光度法测定对苯二甲酸中锆》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了显色剂间氯偶氮安替比林与锆的反应,在0.018 mol/L盐酸介质中,锆与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形成蓝紫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8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9×104L.mol-1.cm-1,在50 mL的溶液中锆量在450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方法用于对苯二甲酸样品中锆的测定,结果与4,5-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法一致,相对标准偏差为1.6%2.5%,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9.3%100.5%。

潘振声,沈铭能,潘教麦[7](2007)在《间羧基偶氮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合金中微量铜》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新显色剂间羧基偶氮安替比林与铜的显色反应及其在合金中的应用。在0.04~0.16mol/L的乙酸介质中,显色剂与铜形成蓝色的络合物,该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40nm。铜的质量浓度在0~0.6μg/mL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92×104L.mol-1.cm-1。在常温下,显色反应立即完成,络合物可稳定24h。实验表明,该显色体系有较好的选择性,对一些常见金属离子,如镁、镍、钴、铝、锌有较高的允许量,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铝合金和锌合金中铜的测定,测定结果与认定值相吻合,相对标准偏差0.55%~1.30%。

王玉棉,赵燕春,侯新刚,王胜[8](2007)在《镍电解阳极液中镍钴的同时测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EDTA为滴定剂,紫脲酸铵为指示剂,NH4F、酒石酸钾钠、Na2S2O3为掩蔽剂,在氨性介质中测定镍的浓度;在pH值为8.0的氨-氯化铵缓冲液中,采用滴定比色法测得钴的浓度。测得的数据与AAS法和模拟试样进行比较,结果理想。

朱秀芳,曹秋娥[9](2006)在《2005年云南冶金分析年评》文中研究表明对云南省分析工作者于2005年度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冶金分析方面的论文进行了评述,共分为综述文献、分子光谱法、原子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其它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七个部分,引用文献123篇。

汤淑芳,符斌,李华昌[10](2004)在《矿物分析技术及进展》文中指出评述了2001年11月至2003年10月期间国内有关矿物分析技术的现状及进展概况。内容包括综述与会议、重量法与滴定法、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原子光谱分析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联用技术、国家标准方法及其它。

二、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钴(论文提纲范文)

(1)水中重金属的快速判别与铜铬镍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重金属介绍及对人体的危害
        1.2.1 铜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1.2.2 铬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1.2.3 镍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1.3 未知污染物种类判别方法
        1.3.1 非器材检判法
        1.3.2 器材检判法
    1.4 国内外水质重金属的常规分析检测方法
        1.4.1 分光光度法
        1.4.2 原子光谱法
        1.4.3 溶出伏安法
    1.5 国内外水质重金属的现场快速检测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5.1 试纸法
        1.5.2 测试盒法
        1.5.3 酶抑制法
        1.5.4 免疫分析法
        1.5.5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
        1.5.6 便携式重金属检测仪
    1.6 国内外铜(II)铬(VI)镍(II)显色体系的研究进展
        1.6.1 铜(II)显色体系
        1.6.2 铬(VI)显色体系
        1.6.3 镍(II)显色体系
    1.7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1.7.1 突发水污染中重金属离子的快速判别
        1.7.2 突发水污染中铜铬(VI)镍离子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水中重金属离子快速判别方法建立
        2.2.2 水中铜铬(VI)镍离子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第3章 突发水污染中重金属快速判别方法的建立
    3.1 引言
    3.2 锌试剂快速判别水中锌(铜)钴镍锰铅离子
        3.2.1 锌试剂用量的影响
        3.2.2 吸收光谱绘制以及波峰的确定
        3.2.3 检出限实验
        3.2.4 干扰离子的影响
        3.2.5 不同离子与锌试剂显色实验
        3.2.6 试剂稳定性实验
    3.3 双环己酮草酰二腙(BCO)快速判别水样中铜离子
        3.3.1 检出限实验
        3.3.2 干扰试验
    3.4 二苯碳酰二肼(DPC)快速判别水样中六价铬
        3.4.1 检出限实验
        3.4.2 干扰试验
    3.5 重金属快速判别试剂盒制作
    3.6 重金属快速判别试剂盒的操作流程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突发水污染中铜离子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4.1 引言
    4.2 显色体系优化
        4.2.1 显色剂种类的选择
        4.2.2 显色剂与络合物吸收曲线
        4.2.3 显色剂浓度以及用量的考察
        4.2.4 缓冲体系的选择
        4.2.5 缓冲体系 pH 的选择
        4.2.6 显色时间的选择
    4.3 共存离子的影响
    4.4 铜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作及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4.4.1 铜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作
        4.4.2 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4.5 试剂稳定性实验
    4.6 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检出限、精密度的确定
        4.6.1 标准曲线绘制
        4.6.2 方法检出限
        4.6.3 方法的精密度
    4.7 样品测定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突发水污染中水中铬(VI)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5.1 引言
    5.2 试剂形式的选择
        5.2.1 全固体粉末形式
        5.2.2 固液组合形式
    5.3 显色体系优化
        5.3.1 丙酮的影响
        5.3.2 DPC 与氯化钠配比
        5.3.3 吸收光谱
        5.3.4 (1+7)硫酸的影响
        5.3.5 混合粉末显色剂用量的影响
        5.3.6 显色时间的确定
        5.3.7 试剂加入顺序的影响
    5.4 干扰离子的影响
    5.5 六价铬快速检测试剂盒制作及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5.5.1 快速检测试剂盒制作
        5.5.2 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5.6 试剂稳定性实验
    5.7 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检出限、精密度的确定
        5.7.1 标准曲线绘制
        5.7.2 方法检出限
        5.7.3 方法精密度
    5.8 样品测定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突发水污染中镍离子快速检测方法建立
    6.1 引言
    6.2 显色体系的优化
        6.2.1 显色剂种类的选择
        6.2.2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6.2.3 氢氧化钠浓度的影响
        6.2.4 显色剂用量的考察
        6.2.5 过硫酸铵加入量的影响
        6.2.6 显色时间及络合物的稳定性
    6.3 掩蔽剂的选择及干扰离子的影响
    6.4 镍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作及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6.4.1 镍离子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制作
        6.4.2 实际水样测定流程
    6.5 试剂稳定性实验
    6.6 标准曲线绘制,方法检出限、精密度的确定
        6.6.1 标准曲线绘制
        6.6.2 方法检出限
        6.6.3 方法精密度
    6.7 样品测定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新显色剂5-羧基-1,2,4-三氮唑偶氮氯膦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变色酸偶氮类显色剂
    2.2 卟啉类显色剂
    2.3 三氮烯类显色剂
    2.4 荧光酮类显色剂
    2.5 吡啶偶氮类显色剂
    2.6 其他类显色剂
        2.6.1 5-偶氮罗丹宁类显色剂
        2.6.2 亚甲胺H类显色剂
        2.6.3 偶氮苯类显色剂
        2.6.4 二安替比林甲烷类显色剂
        2.6.5 噻唑偶氮类显色剂
        2.6.6 含氮唑偶氮类显色剂
    2.7 本论文选题与研究思路
第三章 配合物显色机理
第四章 5-羧基-1,2,4-三氮唑偶氮氯膦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4.1.1 主要实验仪器
        4.1.2 试剂及药品
    4.2 试剂的合成
        4.2.1 合成原理
        4.2.2 合成方法
    4.3 结构鉴定
第五章 5-羧基-1,2,4-三氮唑偶氮氯膦与镧(Ⅲ)的显色反应研究
    5.1 实验部分
        5.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显色剂和配合物的吸收光谱
        5.2.2 酸度的选择
        5.2.3 缓冲液用量的选择
        5.2.4 CTACPA用量的选择
        5.2.5 显色时间与体系的稳定性
        5.2.6 配合物的组成
        5.2.7 工作曲线
        5.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5.3 样品分析
        5.3.1 样品的测定
        5.3.2 回收试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5-羧基-1,2,4-三氮唑偶氮氯膦与铜(Ⅱ)的显色反应研究
    6.1 实验部分
        6.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配合物的吸收光谱
        6.2.2 酸度的选择
        6.2.3 缓冲液用量的选择
        6.2.4 CTACPA用量的选择
        6.2.5 显色时间与体系的稳定性
        6.2.6 配合物的组成
        6.2.7 工作曲线
        6.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6.3 样品分析
        6.3.1 铸造镁合金
        6.3.2 铝合金样品
        6.3.3 回收试验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5-羧基-1,2,4-三氮唑偶氮氯膦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研究
    7.1 实验部分
        7.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7.1.2 实验方法
    7.2 结果与讨论
        7.2.1 催化与非催化体系的吸收光谱
        7.2.2 CTACPA用量的选择
        7.2.3 反应介质和用量的选择
        7.2.4 H_2O_2用量的选择
        7.2.5 反应温度的选择和表观活化能的计算
        7.2.6 反应时间的选择和表观速率常数的计算
        7.2.7 体系的稳定性
        7.2.8 共存离子的影响
        7.2.9 工作曲线
    7.3 样品分析
        7.3.1 头发中铜的测定
        7.3.2 水中铜的测定
        7.3.3 回收实验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5-羧基-1,2,4-三氮唑偶氮氯膦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铁(Ⅲ)的研究
    8.1 实验部分
        8.1.1 实验仪器及试剂
        8.1.2 实验方法
    8.2 结果与讨论
        8.2.1 催化与非催化体系的吸收光谱
        8.2.2 CTACPA用量的选择
        8.2.3 反应介质的选择
        8.2.4 缓冲溶液用量的选择
        8.2.5 H_2O_2用量的选择
        8.2.6 反应温度的选择和表观活化能的计算
        8.2.7 反应时间的选择和表观速率常数的计算
        8.2.8 体系的稳定性
        8.2.9 共存离子的影响
        8.2.10 工作曲线
    8.3 样品分析
        8.3.1 头发中铁的测定
        8.3.2 面粉中铁的测定
        8.3.3 回收实验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5-羧基-1,2,4-三氮唑偶氮氯膦褪色光度法测定痕量钒(Ⅴ)的研究
    9.1 实验部分
        9.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9.1.2 实验方法
    9.2 结果与讨论
        9.2.1 催化和非催化体系的吸收光谱
        9.2.2 CTACPA用量的选择
        9.2.3 反应介质的选择
        9.2.4 缓冲溶液用量的选择
        9.2.5 KBrO_3用量的选择
        9.2.6 H_2SO_4用量的选择
        9.2.7 反应温度的选择和表观活化能的计算
        9.2.8 反应时间的选择和表观速率常数的计算
        9.2.9 体系的稳定性
        9.2.10 共存离子的影响
        9.2.11 工作曲线
    9.3 样品分析
        9.3.1 花生中钒的测定
        9.3.2 头发中钒的测定
        9.3.3 回收试验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云南冶金分析年评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综 述
2 样品前处理
    2.1 分 解
    2.2 分离富集
3 滴定及沉淀分析
4 分子光谱分析
5 电化学分析
6 原子光谱分析
    6.1 原子吸收光谱法
    6.2 原子荧光光谱法
    6.3 原子发射光谱法
7 X射线光谱分析
8 质谱分析
9 其他分析法
10 结 语

(4)金属材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重量法和滴定分析法
2 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度法
3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5 光电直读光谱法
6 X射线荧光光谱法
7 其他分析方法
8 金属中气体分析
9 标准和标准物质 (标准样品)

(5)金属材料分析(Ⅰ)(论文提纲范文)

1 称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
2 分光光度法
3 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
4 原子发射光谱法
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6)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光度法测定对苯二甲酸中锆(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2.2 显色介质及用量
    2.3 显色剂用量
    2.4 试剂加入顺序
    2.5 络合物的稳定性
    2.6 工作曲线、精密度及检出限
    2.7 共存离子的影响
3 样品分析

(7)间羧基偶氮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合金中微量铜(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1.2 实验方法
2 结果与讨论
    2.1 吸收光谱
    2.2 酸度的影响
    2.3 显色剂用量
    2.4 显色时间及络合物的稳定性
    2.5 线性范围及方法的灵敏度
    2.6 共存离子的影响
3 样品分析
    3.1 锌合金
    3.2 铝合金

(8)镍电解阳极液中镍钴的同时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1.2 试剂配制
        1.2.1 1 mg/L镍标准溶液
        1.2.2 1 mg/L钴标准溶液
        1.2.3 2 mol/L EDTA标准溶液
        1.2.4 NH4F-酒石酸钾钠溶液
        1.2.5 紫脲酸铵显色剂
        1.2.6 氨-氯化铵缓冲液 (pH=10.0)
        1.2.7 氨-氯化铵缓冲液 (pH=8.0)
        1.2.8 间氯偶氮安替比林溶液
    1.3 实验方法
        1.3.1 EDTA滴定法测镍
        1.3.2 间氯偶氮安替比林比色法测钴
2 结果与讨论
    2.1 Ni的测定
        2.1.1 掩蔽剂的选择
        2.1.2 缓冲体系和溶液pH值的影响
    2.2 试验测定结果
3 结论

(9)2005年云南冶金分析年评(论文提纲范文)

1 综述论文
2 分子光谱
    2.1 新试剂及常规分光光度法
    2.2 固相萃取分光光度法
    2.3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3 原子光谱法
4 电化学分析
5 高效液相色谱法
6 其他分析、分离方法及应用
7 分析仪器

四、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钴(论文参考文献)

  • [1]水中重金属的快速判别与铜铬镍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王娜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2]新显色剂5-羧基-1,2,4-三氮唑偶氮氯膦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 李呈宏. 浙江工业大学, 2013(05)
  • [3]云南冶金分析年评回顾[J]. 杨毅. 云南冶金, 2012(05)
  • [4]金属材料分析[J]. 马冲先,李莎莎,王岩. 分析试验室, 2011(02)
  • [5]金属材料分析(Ⅰ)[J]. 臧慕文,刘春晓. 分析试验室, 2009(04)
  • [6]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光度法测定对苯二甲酸中锆[J]. 钟国秀,黄清华,杨浩义. 冶金分析, 2008(01)
  • [7]间羧基偶氮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合金中微量铜[J]. 潘振声,沈铭能,潘教麦. 冶金分析, 2007(12)
  • [8]镍电解阳极液中镍钴的同时测定[J]. 王玉棉,赵燕春,侯新刚,王胜. 应用化工, 2007(11)
  • [9]2005年云南冶金分析年评[J]. 朱秀芳,曹秋娥. 云南冶金, 2006(02)
  • [10]矿物分析技术及进展[J]. 汤淑芳,符斌,李华昌. 分析试验室, 2004(03)

标签:;  ;  ;  ;  ;  

间氯偶氮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铜和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