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的群控

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的群控

一、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的群控(论文文献综述)

陈林,赵权,商凯,杨士龙,王守源[1](2021)在《电调天线接口测试研究及结果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以AISG v2.0协议为基础,对目前市场上9家主流基站天线供应商的电调天线接口进行测试,初步得出了测试结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任彦昭[2](2017)在《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及综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焊接技术被喻为制造业的“钢铁裁缝”,而大功率逆变电源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功率逆变电源由于其焊接性能好、质量轻、功率因数高等优点,在焊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焊接装置工作环境普遍比较恶劣,尤其是多台焊机同时工作时,会引起电压电流的剧烈波动,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焊工对焊接工艺参数的不恰当调整以及不恰当的焊接操作,都导致了焊接缺陷的发生,同时焊机设备众多,分散区域大,通过人工管理困难,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盲区。对焊接过程进行可溯化管理,并实时在线分析焊接质量,实现焊缝质量的闭环控制管理,将大大提高焊接质量。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群控系统对多台焊机进行远程集中管理,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传统焊机行业,系统根据焊接工艺数据库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远程设置,并将焊接过程中的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等关键参数实时记录到数据库中,实现了焊接过程的可溯化管理,并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有效避免了焊接质量缺陷的发生,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主要工作如下:首先,对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对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方案进行了设计,并对系统总体结构、无线采集终端的内部结构进行了设计。群控系统采用了三层网络结构,包括管理层、控制层和现场层,系统以群控服务器为核心,并采用B/S软件模式,极大降低了系统后期的升级和维护成本。其次,针对大功率逆变电源的恶劣工作环境,无线通信可靠性差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多路Wi-Fi的动态组网方法,通过自组网算法,构建了多信道多路径的Wi-Fi网络,设计了数据帧和心跳包机制,终端节点通过TCP/IP方式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网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系统的各项通信可靠性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改善。然后,研究了焊接过程信号处理及质量评价方法,首先选取了电弧电压和焊接电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小波去噪算法对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处理,然后从不同角度对信号进行了分析,包括熔滴过渡分析,焊接电压电流的概率统计分析,并提出了基于U-I二值图像的弧焊稳定性判定方法。最后,对群控系统进行了相关设计,对ESP8266无线Wi-Fi模块和基于STM32的通信终端进行了硬件及软件设计,使用SQLSERVER搭建了群控系统数据库,基于VS2012对B/S架构的群控服务器软件进行了相关设计。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实现了对焊接过程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处理,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

曹旭旺[3](2016)在《基于CAN总线与Wi-Fi智能窗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在智能家居中,智能窗监控系统是一种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其安全防范作用举足轻重。智能窗监控系统不仅适用于家居系统,而且在一些大型工厂、高楼大厦、飞机场等现代建筑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对窗户的智能监控,特别是实现对不同类型窗户的群控与自动控制及状态查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窗户的智能化,满足现代建筑窗户的开关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与Wi-Fi智能窗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对不同类型窗户的群控、自动控制,并可以通过人机界面查询窗户的开关状态。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CAN总线与Wi-Fi组网的体系结构,扩展了总线型的网络拓扑结构,既保持了系统的高可靠性,又增加了组网的灵活性。分别对CAN总线和Wi-Fi的系统结构进行研究,重点讨论CAN总线线路长度与节点数、匹配电阻等的关系以及Wi-Fi组网中通信距离、覆盖区域内最少接入点数、单接入点可接入的最大站点数等问题。无线与有线通信技术融合的技术方案顺应了智能窗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2.通过Altium Designer完成了本系统的电路设计和PCB布局布线,接着完成元器件的焊接以及电路板的测试工作,最终搭建起了本系统的硬件实验平台。3.采用Modbus协议,设计了属于本系统的通信报文帧和通信机制,保证了协议的完整性,提高系统中人机界面与主控单元以及主控单元与从控单元之间通信的可靠性。4.对窗户的控制进行了优先级等级的划分,优先级低的控制任意时刻都不能中断优先级高的控制,优先级高的控制能随时中断低优先级的控制。介绍了窗户安全控制的分类及具体实现,重点研究无传感器防夹控制,完成了系统复杂的逻辑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本文完成了智能窗监控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硬件设计、通信协议设计和安全控制研究,并进行了系统调试,在调试中不断验证和完善系统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AN总线与Wi-Fi智能窗监控系统是可行的、可靠的,能很好地实现对不同类型窗户的群控、自动控制以及窗户的状态查询。

刘荣灿[4](2014)在《电梯安全远程监管系统终端的研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生活的高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梯的保有量逐年增加,电梯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随之产生的电梯安全问题也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为提高电梯的运行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采集电梯运行信息并能进行故障报警的电梯监管系统终端。电梯安全远程监管系统终端是新一代的电梯监管系统终端。和其它的监管系统终端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案要主要解决的是系统终端的兼容性、合适的成本、监管范围、安装难度等问题。电梯安全远程监管系统终端通过一个宽范围信号采集单元连接电梯控制器的对应节点来采集电梯的运行信号,另外还具有RFID功能,可以记录维保人员的维保或救援的时间和动作等信息,上述采集到的信息会通过GPRS无线网络传输到服务器,用户可以使用电脑或手机通过Internet网络访问服务器,达到远程监管的目的。系统终端还带有基于GSM的五方通话功能,当发生故障时,可以让轿厢内的乘客进行紧急呼叫,系统还会自动发送故障信息到负责人的手机上,起到了故障报警的实时性和故障排除的盲目性作用。系统开发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各项性能指标都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实验中系统终端的数据收发测试实时性好,RFID打卡范围广,五方通话语音清晰。将系统终端安装在多部不同品牌型号的电梯实际环境里面,都能成功安装,证明了该系统终端具有较好的兼容性,并通过长期测试发现系统终端性能稳定可靠,结果表明了方案的可行性。

吴云飞[5](2013)在《面向中小型家电的测控平台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不断地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智能测控系统。利用计算机对家电测试流程进行监视和控制在现代化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对工业生产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国内中小型家电检测设备中,普遍采用单台设备配备相对应的软件系统,因此增加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加大了设备开发周期与工作难度。出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电水壶、风扇电机、咖啡机等小家电进行检测系统平台研究,使其平台达到通用化、可扩展、可嵌入等功能,方便用户使用,并减少设备开发周期与增加设备多功能化。本系统平台主要分为上/下位机两部分组成。首先采用条形读码器判断出产品的型号,并发送信息给上位机(PC),调用出该产品对应的自动操作程序与相应的检测标准,下位机负责采集检测的数据,采用无线通信的方式传送给上位机,上位机得到数据后,对该产品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判断产品的合格率,最后将该产品的检测参数存入数据库保存。本研究的工作重点是中小型家电检测系统数据的通讯、共享、处理。针对中小型家电中电水壶、咖啡机等的检测要求,建立一个适用性强、效率高、安全性可靠的测试平台。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提出了针对中小型家电检测的需求、用户的要求,在检测过程中,部件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能适用中小型家电检测的系统平台。包括检测标准的植入,产品自动化的操作的程序嵌入等。本平台要具有可扩展性的功能,能不断应用到各类产品检测中。2.建立一个系统的检测方式,能够快速有效的进行产品识别分类,检测标准的分析,到最后的产品判别分类。把个人计算机连入PLC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诸如工艺流程图显示、动态数据画面显示、报表编制、数据储存、窗口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等多种功能,实现对一台或多台PLC进行监控。3.通信设计的研究,本研究要针对PLC与条形码、PLC与智能电量仪表等。PLC与各个设备同其特定的通讯协议,进行串口通信。4.本平台的上位机的研究,主程序框架用VC中的MFC建立。原始数据库用Microsoft Access建立,用于现场设备参数的存储和程序中的数据传递。完成执行串口控制,包括启动停止、参数的读写、动态曲线等操作。数据查询界面和添加新记录界面的控件变量与数据库中对应字段相关联,实现PLC控制设备的参数、数据的传送和存储。本测控系统平台在企业具体应用工程的背景下,提出了一套综合、高效的设计、开发和管理PLC下位机监控系统的方法。相比以往的软件系统,本系统平台更新了自动化测试管理思想,增加了程序可嵌入性、多功能性等,提高了数据信息传送的安全性、准确性。

宋坤[6](2011)在《宽带射频接收前端电路与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高性能宽带接收机广泛应用于军事通信和民用通信中,现代接收机系统除了具有高线性、高灵敏度、大动态范围等特点外,对射频前端电路系统的宽带化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本文紧密结合科研课题,对宽带射频接收前端电路与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对射频接收前端关键部件进行了宽带化研究设计,并完成了小型化宽带射频接收前端系统的研制任务。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对适用于超宽带无线通信的新型印刷天线进行宽带化研究设计。首先,提出了一种火焰型印刷单极子天线结构,采用自相似缝隙加载的办法展宽天线的工作带宽;其次,对具有较小尺寸的Open-L形缝隙天线进行了改进设计,针对其高频工作频段匹配状态差的缺陷,分别采用T形枝节加载和辐射片旋转结构展宽了天线的工作带宽,改进后的天线具有超宽带工作的能力;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新型双开口Open-L形缝隙结构,采用非对称馈电设计方法实现了天线工作带宽展宽设计。测试结果表明这些新型天线均具有很好的超宽带特性。2.结合当前DGS设计研究热点,对具有宽阻带特性的微带滤波器进行了设计研究。提出采用一对缝隙耦合的办法提高传统哑铃型DGS单元的阻带特性,并完成具有超宽阻带的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新型低通滤波器在3.918GHz范围内具有20dB超宽阻带抑制特性;基于RSR环形缝隙谐振结构来设计超宽带带通滤波器,提出采用缝隙加载的办法来提高滤波器的选择性和带外抑制特性,新型超宽带滤波器同样具有17.6dB宽阻带抑制特性,阻带范围可到20GHz。新型宽阻带DGS微带滤波器具有小型化特点。3.采用PLL频率合成技术,对适用于宽带接收前端系统的宽带微波频率源进行了设计。基于三阶有源环路的设计方法提高锁相环路的电压控制范围,采用正负双电源运放供电方案有效地改善运放工作零点漂移问题。实测试结果表明宽带频率合成信号具有小型化、宽频带、低相位噪声等特点。4.对宽带接收系统的AGC控制电路进行了研究设计。提出采用多PIN二极管级联和单电源控制模式对传统π型PIN电调衰减器进行宽带化改进设计,改进后的PIN电调衰减器具有DC8GHz的宽频带衰减控制特性,衰减范围可达45dB,压控线性度和衰减平坦度好;基于π型PIN电调衰减器设计基础,提出并设计了具有大动态控制与高带外抑制的宽带AGC控制电路。5.对小型化宽带雷达接收前端电路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针对0.51GHz的宽带雷达接收频段与高中频频带重叠的难题,提出采用二次变频方案解决了频谱分离的问题,降低了系统设计的难度;采用基于芯片级的信道化宽带射频接收前端系统设计方案,很好地解决28GHz宽频带接收的频谱划分和小型化系统集成设计难题,提高了系统设计的灵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小型化宽带射频接收前端电路系统具有体积小、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等特点,完全满足系统设计要求。

段渊博[7](2009)在《电调天线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了电调天线控制器设计中所出现的核心问题。电调天线控制器通过检测和控制移相器运动,实现可自由调整电调天线下倾角的功能,从而解决信号干扰等问题。本文重点分析并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对测算移相器移相角度的过程中出现的累积误差进行校准(2)对工作过程中由于掉电等原因而出现的基准丢失进行自校准。本文首先介绍了电调天线的应用背景以及电调天线控制器设计的各种思路,然后在原有设计思路上进行改进,进一步提出了一种新的电调天线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其目的是用该控制器控制电调天线的下倾角度,提高电调天线下倾角的控制性能。新型电调天线控制器的设计中,主要加入了光电传感器,通过光电传感器及遮光滑块在控制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光电信号送主控电路分析,从而解决以往电调天线控制器设计所出现的两个核心问题。

陈龙潭,谢华治[8](2004)在《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的群控》文中认为本文简单介绍了电调天线的原理和多基站电调天线集中控制的原理,并说明了解决方案的一些细节。

二、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的群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的群控(论文提纲范文)

(1)电调天线接口测试研究及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测试内容
    1.1 电调天线自检功能测试
    1.2 层2/层7复位功能测试
        1.2.1 层2复位功能测试检测过程如下:
        1.2.2 层7复位功能测试检测过程如下:
    1.3 倾角调节功能测试
    1.4 数据不可编辑性功能测试
    1.5 天线校准功能测试
        (1)RCU位置信息丢失、程序有问题、移相器行程没走完导致校准失败。
        (2)软件响应时间过长,未在要求时间内接收指令等都会造成校准失败。
    1.6 告警监控功能测试
    1.7 中断报警功能测试
    1.8 Bin数据下载功能测试
        1.8.1 加载设备软件:
        1.8.2 加载配置数据:
二、测试结果
三、总结

(2)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及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2 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研究现状
        1.2.1 国外群控系统研究现状
        1.2.2 国内群控系统研究现状
    1.3 焊接质量在线评价方法
    1.4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 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需求分析
    2.2 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群控系统动态组网方法研究
    3.1 无线通信方式的对比和选择
    3.2 逆变电源动态组网方法及抗干扰设计
        3.2.1 多路Wi-Fi网络拓扑设计
        3.2.2 自组网算法设计
        3.2.3 数据帧和心跳包设计
        3.2.4 数据校验算法
    3.3 基于多路Wi-Fi的动态网络仿真及性能分析
        3.3.1 基于OPNET的多路Wi-Fi群控系统仿真模型
        3.3.2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焊接过程信号处理及质量评价
    4.1 焊接过程工艺参数的影响
    4.2 焊接过程信号小波去噪
        4.2.1 小波去噪原理
        4.2.2 焊接电压电流小波阈值去噪
    4.3 焊接过程信号分析
        4.3.1 基于时域波形的熔滴过渡分析
        4.3.2 焊接电压电流概率密度统计分析
        4.3.3 基于U-I二值图像的弧焊稳定性判定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群控系统设计及调试
    5.1 基于ESP8266的无线Wi-Fi模块
        5.1.1 ESP8266电路设计
        5.1.2 ESP8266指令系统
    5.2 基于STM32的通信终端设计
        5.2.1 通信终端电路设计
        5.2.2 基于μC/OS-Ⅱ的通信终端软件设计
    5.3 基于SQL Server的群控系统数据库设计
    5.4 基于B/S架构的群控服务器软件设计
    5.5 群控系统调试
        5.5.1 通信终端调试
        5.5.2 群控系统软件调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基于CAN总线与Wi-Fi智能窗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发展趋势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2章 系统体系结构
    2.1 系统结构的提出
    2.2 组网方式
        2.2.1 基于CAN总线的总线型组网模式
        2.2.2 基于多AP架构的组网模式
        2.2.3 基于CAN总线和多AP架构的混合组网模式
    2.3 CAN总线技术的概述与分析
        2.3.1 CAN总线简介
        2.3.2 CAN节点组成
        2.3.3 CAN总线节点数与终端电阻的关系
        2.3.4 CAN总线线路长度与电缆阻抗的关系
        2.3.5 CAN总线的协议规范
    2.4 Wi-Fi技术的概述与分析
        2.4.1 Wi-Fi简介
        2.4.2 Wi-Fi基本原理
        2.4.3 Wi-Fi干扰分析
        2.4.4 无线链路模型
        2.4.5 覆盖区域内AP数目确定
        2.4.6 单AP可接入的用户数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与分析
    3.1 控制板设计与分析
        3.1.1 STM32最小系统设计与分析
        3.1.2 CAN数据收发电路设计与分析
        3.1.3 RS485驱动电路设计与分析
        3.1.4 电源设计与分析
        3.1.5 接口设计与分析
    3.2 直流电机驱动板设计与分析
        3.2.1 两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板设计与分析
        3.2.2 两种驱动器的内部电路与逻辑功能分析
        3.2.3 两种直流电机驱动电路对比分析
        3.2.4 电源设计与分析
        3.2.5 接口设计与分析
    3.3 控制面板设计与分析
    3.4 PCB设计与分析
        3.4.1 PCB元器件的封装
        3.4.2 PCB结构设计和器件布局
        3.4.3 PCB布线
    3.5 PCB焊接与调试
        3.5.1 PCB焊接
        3.5.2 调试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系统通信协议研究
    4.1 系统协议设计
        4.1.1 Modbus协议简述
        4.1.2 系统通信报文帧的格式定义
    4.2 系统通信机制
        4.2.1 应答机制分析
        4.2.2 状态转换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安全监控技术研究
    5.1 电动窗简介
    5.2 安全控制的分类
    5.3 安全控制的优先级设计
    5.4 安全控制的实现
        5.4.1 电流采样原理
        5.4.2 无传感器开窗完毕和关窗完毕控制
        5.4.3 无传感器防夹控制
        5.4.4 任意停止控制
        5.4.5 烟感、煤气感自动开窗控制
        5.4.6 风雨感自动关窗控制
    5.5 系统状态监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系统调试
    6.1 电机电流检测调试
    6.2 人机界面模拟调试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4)电梯安全远程监管系统终端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课题经费来源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相关技术的研究
    2.1 GPRS 技术
        2.1.1 GPRS 技术特点
        2.1.2 GPRS 系统结构
    2.2 开关量电压信号采集技术
    2.3 本章小结
3 系统终端的总体设计
    3.1 系统终端的设计目标
        3.1.1 需求设计
        3.1.2 主要设计指标
    3.2 系统终端总体设计方案
        3.2.1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3.2.2 电梯数据采集方案的选择
        3.2.3 通信单元的选择
        3.2.4 系统终端的工作过程
    3.3 本章小结
4 系统终端的硬件设计
    4.1 主要硬件资源介绍
        4.1.1 无线通信模块 GU900Q
        4.1.2 RFID 模块 TX600
    4.2 系统终端硬件结构设计
    4.3 各功能单元电路设计
        4.3.1 电源单元
        4.3.2 无线通信单元
        4.3.3 信号采集单元
        4.3.4 五方通话语音单元
        4.3.5 RFID 单元
        4.3.6 RS232 串口单元
    4.4 终端 PCB 布局
    4.5 本章小结
5 系统终端的软件设计
    5.1 系统终端软件的总体设计
    5.2 数据采集器模块设计
        5.2.1 电梯运行方向的判断
        5.2.2 电梯楼层的计算
        5.2.3 运行速度的计算
        5.2.4 几种典型故障的判断
    5.3 GPRS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
    5.4 本章小结
6 系统终端测试
    6.1 搭建功能测试平台
    6.2 各项功能测试
        6.2.1 开机启动测试
        6.2.2 五方通话和短信功能测试
        6.2.3 电压信号采集功能测试
        6.2.4 RFID 打卡测试
        6.2.5 GPRS 数据传输功能测试
    6.3 系统性能测试
        6.3.1 终端工作电压
        6.3.2 终端待机电流和最大电流
        6.3.3 宽范围电压信号采集范围
        6.3.4 终端电池充放电时间
        6.3.5 GPRS 流量消耗
    6.4 应用实例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课题总结
    7.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面向中小型家电的测控平台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计算机控制系统
        1.1.1 国内外发展趋势
    1.2 PLC可编程控制器
        1.2.1 PLC的主要特点
        1.2.2 PLC的应用领域
    1.3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平台概况
    2.1 系统平台的架构
        2.1.1 系统平台搭建原则与思想
        2.1.2 系统平台的设计
    2.2 系统平台通信设计
    2.3 数据库系统结构
    2.4 上位机通信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平台的通信
    3.1 通讯型式
    3.2 串行通讯
        3.2.1 RS-232-C串口标准
        3.2.2 RS-485通信模块
    3.3 无线通讯技术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控制系统平台的软件设计
    4.1 数据库设计
        4.1.1 工业数据库的发展趋势
        4.1.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1.3 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4.1.4 VC++与数据库的连接
    4.2 设备通信程序设计
        4.2.1 下位机与读码器的通信程序
        4.2.2 下位机与电量表的通信程序
        4.2.4 上位机通信程序设计
    4.3 上位机VC程序的实现
    4.4 人机友好界面的设计
    4.5 系统平台的应用实例
        4.5.1 电水壶寿命自动测试系统
        4.5.2 压力式咖啡机自动测试系统
    4.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总结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宽带射频接收前端电路与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射频接前端结构及其宽带设计进展
        1.2.1 射频接前端电路基本结构
        1.2.2 射频接前端宽带应用设计研究进展
    1.3 射频前端关键部件宽带设计研究进展
        1.3.1 印刷天宽带设计技术
        1.3.2 微带波器宽带设计技术
        1.3.3 宽带微波频信号合成技术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作者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及分析方法
    2.1 统的非性特性
        2.1.1 非性特性分析
        2.1.2 频规
        2.1.3 主要技术参数
    2.2 射频电路统的分析方法
        2.2.1 网络分析方法
        2.2.2 频域分析方法
        2.2.3 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
    2.3 小结
第三章 宽带化印刷天线设计
    3.1 言
    3.2 似缝加载的印刷单极天设计
        3.2.1 天基本结构
        3.2.2 似缝加载对天带宽的影响
        3.2.3 天实物及测
    3.3 T 枝节加载的Open-L 印刷缝天设计
        3.3.1 天基本结构
        3.3.2 T 枝节加载对天带宽的影响
        3.3.3 天实物及测
    3.4 辐射片旋转的Open-L 印刷缝天设计
        3.4.1 天基本结构
        3.4.2 辐射片旋转对天带宽的影响
        3.4.3 天实物及测
    3.5 非对称馈电的双开口Open-L 印刷缝天设计
        3.5.1 天基本结构
        3.5.2 非对称馈电结构对天带宽的影响
        3.5.3 天实物及测
    3.6 小结
第四章 宽阻带微带滤波器设计
    4.1 言
    4.2 宽阻带DGS 低通波器设计
        4.2.1 哑铃 DGS 单元及其阻带特性
        4.2.2 改进 DGS 结构
        4.2.3 宽阻带DGS 低通波器设计
        4.2.4 DGS 低通波器性能对比及验验证
    4.3 宽阻带UWB 带通波器设计
        4.3.1 RSR 谐振单元及其超宽带谐振特性
        4.3.2 高选择性UWB 带通波器设计
        4.3.3 宽阻带特性UWB 带通波器设计
        4.3.4 UWB 带通波器性能对比及实验验证
    4.4 小结
第五章 宽带微波频率源及AGC 控制电路设计
    5.1 言
    5.2 基于ADF4106 宽带微波频源设计
        5.2.1 言
        5.2.2 锁环路基本构成及原理
        5.2.3 基于ADF4106 宽带频源方案设计
        5.2.4 波环路设计分析
        5.2.5 宽带微波频源测
        5.2.6 小结
    5.3 宽带AGC 控制电路设计
        5.3.1 言
        5.3.2 宽带π型PIN 电调衰减器设计
        5.3.3 宽带负反馈AGC 控制电路设计
        5.3.4 宽带负反馈AGC 控制电路测
        5.3.5 小结
    5.4 小结
第六章 小型化宽带雷达接收前端电路系统设计
    6.1 言
    6.2 基于二次变频的宽带射频接前端电路统设计
        6.2.1 言
        6.2.2 统结构方案设计
        6.2.3 本振频信号合成设计
        6.2.4 中频微带波器设计
        6.2.5 宽带射频接前端统测
        6.2.6 小结
    6.3 信道宽带射频接前端电路统设计
        6.3.1 言
        6.3.2 统结构方案设计
        6.3.3 信道波器设计
        6.3.4 宽带射频接前端统测
        6.3.5 小结
    6.4 统测平台搭建及测结果
        6.4.1 测平台搭建
        6.4.2 测要求及测方法
        6.4.3 统联调测结果
    6.5 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7)电调天线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
    1.2 电调天线的介绍
        1.2.1 电调天线的应用
        1.2.2 电调天线的工作原理
    1.3 课题的背景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
第二章 电调天线控制器软硬件设计
    2.1 引言
    2.2 电调天线控制器的设计
        2.2.1 电调天线控制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2.2 步进电机的分类、工作原理及选型
        2.2.3 移相器的简介
    2.3 电调天线控制器主控电路设计
        2.3.1 主控电路的总体设计
        2.3.2 89C52 系列单片机功能
        2.3.3 A3972SB 功能及对步进电机驱动的实现
        2.3.4 GAL(可重编程通用逻辑阵列)的基本结构及选取
        2.3.5 控制器的总体设计
    2.4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
        2.4.1 单片机驱动步进电机软件设计
        2.4.2 单片机与GAL的串口通信软件设计
    2.5 小节
第三章 电调天线控制器对主要问题的解决办法
    3.1 引言
    3.2 控制器对系统累积误差的解决办法及实现
        3.2.1 累积误差产生的原因
        3.2.2 CRC算法概述
        3.2.3 并行CRC算法对系统累积误差的纠正
    3.3 系统测量基准丢失需要自校准问题的解决办法及实现
        3.3.1 系统测量基准丢失的原因
        3.3.2 主控电路对基准丢失的校准办法
    3.4 小结
第四章 控制系统的测试
    4.1 引言
    4.2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调试
        4.2.1 单片机检测步进电机转速与步数的系统设计
        4.2.2 检测系统的调试
    4.3 电调天线控制器系统测试
    4.4 小节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后期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8)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的群控(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改变天线下倾角方法
3 电调天线群控的技术动向
4 电调天线群控的实现
5 结束语

四、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的群控(论文参考文献)

  • [1]电调天线接口测试研究及结果分析[J]. 陈林,赵权,商凯,杨士龙,王守源. 中国新通信, 2021(05)
  • [2]大功率逆变电源群控系统及综合评价研究[D]. 任彦昭. 山东大学, 2017(05)
  • [3]基于CAN总线与Wi-Fi智能窗监控系统的技术研究[D]. 曹旭旺. 齐鲁工业大学, 2016(05)
  • [4]电梯安全远程监管系统终端的研制[D]. 刘荣灿. 西安科技大学, 2014(03)
  • [5]面向中小型家电的测控平台的研究与应用[D]. 吴云飞. 广东工业大学, 2013(10)
  • [6]宽带射频接收前端电路与系统设计[D]. 宋坤.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7)
  • [7]电调天线控制器关键技术研究[D]. 段渊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08)
  • [8]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的群控[J]. 陈龙潭,谢华治. 移动通信, 2004(S3)

标签:;  ;  ;  ;  ;  

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的群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