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闻写作的表现阶段

浅析新闻写作的表现阶段

一、论新闻写作表达阶段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丽[1](2021)在《艾丰新闻写作理念研究》文中提出

陶婧雯[2](2021)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编写与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覆盖初中全年级,“活动·探究”单元作为语文教材革新的重要标志之一,为发挥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特征提供了文本支撑。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是语文独立设科以来未曾出现过的新型单元模式,它依据《课标》(2011年版)中要求的综合性、实践性理念和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全面改变呈现方式,整个单元的设置以任务驱动,更加凸显学生的中心地位,突出活动的主体性,展现内容的综合性,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它弥补了课堂上难以将语文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缺失,打破了传统单元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模式,这种新的编排方式给予了教师践行新教学理念和学生实行新学习方法一个好机会。因而,论文从“活动·探究”单元的编写和教学出发,运用文献分析法了解当前学界对“活动·探究”的研究现状,运用举例分析法系统分析单元的编排特点,运用问卷调查法了解目前“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论文共三个板块: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语。引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综述、意义和方法,正文分为四大部分进行具体研究。第一部分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概述,分别从“活动·探究”单元相关概念界定和单元编写理论依据两大方面阐述。第二部分是“活动·探究”单元的编排分析,首先分析“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构成以及单元蕴藏的新内涵,其次从“活动·探究”单元中的选文系统、知识系统、导学系统和作业系统的编写特点进行分析,挖掘其编排的独特性,最后再阐述“活动·探究”单元的作用。第三部分是“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首先分析调查概况,其次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用图表形式深入分析,最后总结“活动·探究”的教学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策略设计,从前文的单元编写特点和教学现状出发,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即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指导自主阅读,实现群文整合;落实活动体验,拓展实践平台;设法循序引导,攻克写作困难,并根据具体策略进行教案设计,以期能为“活动·探究”教学提供可行性借鉴。

贺小玲[3](2021)在《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高中新闻教学探究》文中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是首要的任务。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是基础,其他三要素的发展都离不开它的影响。新闻作为实用类文本之一,其教学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语文方面的能力,也是培养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重要途径。虽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一直在发展,但目前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方面,高中新闻教学不仅没有充分体现其价值,同时还与培养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素养等教学目标存在某种程度的脱节。因此,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去研究高中新闻教学显得刻不容缓。本论文将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和高中新闻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引言部分,主要概括研究缘起、现状、意义目的与方法,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一章对高中新闻作品教材分布进行分析,在明确新闻语言特点之下,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和高中新闻教学的关系进行说明;第二章以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为调查对象,分析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下高中新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追踪原因;第三章主要论述以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为旨归的高中新闻作品教学策略,从不同角度讨论高中新闻教学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的问题;第四章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评析,选取《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进行教学实录,并就其展开分析。

郭芳[4](2020)在《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文中研究说明新闻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其文体演变受到历史、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影响。目前,在人工智能、AR、VR、5G等媒介技术推动下,“数据新闻”“短视频新闻”“新闻游戏”“AR”“H5”等一大批融合新闻产品频现,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呈现形式与内容生产模式。本文以文体学为理论基础,以新华社全国“两会”报道(2014-2019)为研究样本,基于内容分析与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融合新闻在结构方式、表达形式、语言风格方面的文体特征,以探究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文体变迁的表征,并预测未来融合新闻文体变革的趋势。研究发现,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应用,融合新闻呈现文本多模态、智能化,新闻叙事互动化、杂糅化,传播沉浸式等文体特征。具体表现为语言风格口语化、时尚化,呈现新旧媒体语言的交融性;新闻叙事结构非线性叙事到钻石形叙事变化;传播模式由内部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内外联动传播向“沉浸式传播”演进。另外,研究也发现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存在一些不足。

方婧雯[5](2020)在《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郭玲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着名的女记者,以“散文式”新闻作品蜚声新闻界。她的新闻报道本着为人民与国家服务的宗旨,力求创新、不落俗套。长久以来,学界不乏对我国新闻史上女记者的研究,但是对于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整体研究却并不多见。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内容丰富,涉及多层次、多领域,具体表现在她的会议新闻善于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人物新闻以知识分子为重点,力求树立新时代的榜样;文艺新闻能够从侧面展现中国文艺的现代化进程。此外,郭玲春作为新华社记者,她十分注重报道的政治性,她的新闻报道以正面题材为主,多角度地为人民群众展现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气象。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在写作上也极具特色:一、角度独到,选材灵活。郭玲春的新闻报道无论是角度选取还是素材撷取都新颖独特,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文章架构不落窠臼。郭玲春的新闻报道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结构,而是根据主题与内容“量体裁衣”。三、写作技巧灵活多变。郭玲春的新闻报道常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极具感染力。如:使用叙议结合的方式来引导读者,通过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来增加新闻的可信度与可读性,采用丰富多彩的新闻语言,使新闻变得更加鲜活丰满。郭玲春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呈现出以上特色,是因为她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在领导与同事的支持下,成功借助了新华社强大的平台优势、以及依靠自身成长经历培养出独特的品格。总而言之,郭玲春的新闻实践活动对新闻业有着突出的贡献,不仅开启了七、八十年代新闻写作的新篇章,对今天的新闻从业人员同样有着示范作用。

刘琦[6](2020)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错位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媒介融合可分为简单组合、相互博弈与深度融合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放的市场形式致使各类小媒体层出不穷,由此产生了简单媒介重组;进入21世纪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生新媒体,令媒介环境再次发生改变,传统媒体为寻求发展,一方面与新媒体相互博弈,另一方面也在积极的借助新技术转型,向新媒体进军;直到2010年,三网融合进入到实质性推进阶段,媒介间由此开始了技术、终端、内容等多维度的深度融合。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既有的新闻写作与传播范式被打破,其实践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性,比如:新闻的呈现方式更为多元与便捷,新闻内容更为丰富,更为重视用户的喜好与感受,更为强调热点效应与关注度等等。上述种种表明,新闻报道已经告别了单向传播的时代,传统新闻写作理论无法完全契合融媒体背景下的写作实践,从而产生理论与实践的错位。人们应正视并重视实践与理论的错位,此外还应透过现象看清错位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当下情况完善原有理论,为融媒体中的新闻写作提供理论支撑,解决新闻写作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本人尝试对媒介融合下新闻写作实践与传统新闻写作理论的错位进行研究,力求为新闻写作理论的完善、新闻写作实践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对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来源进行了论述,阐明了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融媒体新闻写作研究的分析,梳理了目前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明确了论文的研究范围,理清了论文的相关概念,并拟定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至第四章是论文研究的主要部分,其中第二章以传统新闻写作理论中“新闻写作中文字为主要载体”这一概念为切入点,对传统新闻写作理论中的相关内容加以整理,对融媒体环境中新闻写作的情况进行分析。结合传统新闻写作理论对新闻写作实践进行分析,证明错位的存在,寻找错位成因,并就新的新闻写作理论的建构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三章以“新闻背景资料是新闻中的必有部分”这一传统观点为切入点,结合传统新闻写作理论对融媒体中新闻背景资料独立于新闻之外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并证实错位的存在,寻找错位成因,并就新闻写作理论的完善提出自己的意见。第四章以新闻写作的真实性为研究点,将融媒体环境下的新闻写作实践与传统新闻写作理论进行对比,证实“融媒体中新闻写作真实性退位”这一观点,分析影响融媒体中新闻写作真实性的因素,针对不同媒体的特性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韩隽[7](2020)在《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当代的非虚构写作“现象级”躁动始自2010年。先是由文学界《人民文学》杂志发起,随后成为多学科响应以及社会与技术“双轮驱动”互动共构的特有景观,这使得“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非虚构写作概念无论是边界和路径都有了明显改变,十年之间,非虚构写作被裹挟着成为互联网时代原生内容产品,已经具备了特有的“写作姿态”和“文体形态”,成为典型的“实践文本”,形成了跨界“文学共同体”。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具备多元化价值的核心概念。目前已经面临新媒体场域天然带来的“大众化”与“商品化”问题、隐忧和焦虑。论文开始在对“非虚构写作”核心概念做了界定、对其研究文献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明确了研究方向。本文论文采用文学观察和史性阐释方法,立足国际不同社会脉络语境,期求对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历史源流、文体特征、叙事规范、价值追求做基于写作现状考察之上的本体理论研究。正文分为五章。第二章对当前文学和新闻两域的发展景观和作品展开定量研究,并明晰其内在特征和精神内核。第三章与第四章梳理了中国非虚构写作的发展进路和文体特征,重点勾勒了从古至今的中国纪实文化精神,以及现代文学发展进程中尤其延安时期的写作经验对非虚构写作的精神影响;同时阐释了此间中西非虚构文体、体裁形成以及个性结构细微异同。第五章是带有方法论特质的非虚构叙事论,总结了非虚构写作的共识、观念、范式、文本阅读契约、内在原则、经验、技巧和伦理边界,力求为非虚构写作提供内容生产规范,同时还论述了非虚构影像等样态作为新型非虚构文本接续叙事创新,以及随着疫情语境进入公众视域的非虚构灾难叙事表达。第六章对非虚构美学内涵、非虚构后现代特性、非虚构跨界价值做了系统性概括,将“人文”和“理想”作为非虚构写作的根本性价值追求。余论是论文小结也试图唤起讨论:非虚构写作已然成为作为文学新思潮要以理论规范防止虚妄狂欢;要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要提升深度同时能够更快捕捉鲜活现实生活,同时回应了非虚构写作强调的“真实”与“现实”意涵和相关伦理问题。论文总体基于对当代国内非虚构写作概貌的观察与总结,力图推进确立非虚构写作范式,探究写作方法,将非虚构写作本体理论研究系统化、深入化、学理化。

潘力[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大众媒介的代表作品和内容现象,分析了近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大众媒介也称大众传媒,指向大量受众广播之传播媒体。以往,报纸、广播、电视、杂志是四大传统大众媒介,如今,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媒介中不可或缺甚至最为重要的一元,人们阅读、观看大众媒介,通过内容获取信息和得到娱乐消遣。大众媒介内容是当代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展现媒介内容的写作技法包含了文章体裁选择、主题确定、题材挑选、叙事角度、表达方式、文字风格、篇幅长短、修辞手法等等。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生产实践活动,写作以技法为手段,通过文章和作品形成交流、传达、沟通,影响社会生活。不同的写作技法受写作主体(作者)的文化认知和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技术发展水准影响,呈现出复杂缤纷的面目,带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反映出不同的社会发展情况。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大众媒介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的写作技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状况,成为历史的记录,许多新闻报道已经成为宝贵的史料。当代中国大众媒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后,此前受“左”的思潮影响,传媒几近毁灭,报纸、电视台和电台失去了大众传媒的性质,在写作技法上单调雷同,除了社论及大批判文章外,没有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但近四十二年来,大众媒介却以异常迅猛的发展速度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人们也通过这些媒介的作品,感受着写作技法的不断变化成长。简而言之,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在这四十二年来经历了从单调到多元、从精英化到草根化的演变历程。通过参考大量的相关传播学和写作学的论着以及经过分析大量大众媒介的写作样本,本文将其划分为四个大致阶段,分别为1978—1992年的媒体复苏阶段、1992-2001年的媒体市场化阶段、2002年至2010年的互联网媒体兴起阶段、2010年至今的手机互联网时代。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也只能是大致概念,边界难免有重叠和模糊之处,比如提到的第一篇社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于改革开放之前,但因其对改革开放的重要作用,也列进了研究作品之中,研究文本的截止时间在2019年末。对于互联网发展时代与手机互联网时代的交叉部分,本文以大众普及度或者是以标志性媒介诞生作为该阶段的划分。在这四个阶段里,大众媒介写作技法有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的演变趋势:以政治宣传为目标的写作技法从权威到柔化:因为国情,“喉舌功能”始终是中国媒介的第一个标签,而中国政治生态的变化,伴随着经济、文化、技术等因素,影响着媒体写作方式的改变。从重大事件的“传声筒”到九十年代中期的“舆论监督”到如今官媒的互联网化表达方式,面对同样的宣传职责,大众媒体写作技法比以往都更灵活、更具人情味。受众推动写作技法不断走向通俗与成熟:“受众”在这四十多年间指读者、观众、听众与网民,这一概念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技术的产物,同一个受众往往兼具多种身份,既是读者也是听众,甚至可能也是作者。作者的受众意识是直接影响写作技法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后,中国媒体的受众经历了被忽视到被重视的过程。中国的大众媒介曾经可以居高临下地发声,而在后来的发展中,为了争取受众的认可,故事化和娱乐化成为最显着的媒介写作趋势。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作者与受众的边界已经开始变得模糊,越来越多的受众成为了作者。技术革新推动写作技法的创新:四十二年来,技术的革新进步使中国大众媒介不断创新成为可能。大众迎接了电视机的普及、电脑普及、智能手机普及和互联网技术对生活的彻底改变,不同的技术带来了不同的媒体表现形式,也和不同的写作技法紧密联系。技术的进步让阅读与写作都更加便捷,曾经风光无量的平台不再高不可攀,“写作”可以容纳的手段越来越多,媒介写作的门槛越来越低,去精英化和多元化是技术革新为媒介写作技法带来的显着变化。本文试图在三万余字的篇幅内对四十二年来中国大众媒介的代表性作品的写作技法做一次全景式浏览,因时间、篇幅和水平所限,难免有所遗漏,期待专家和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孙新[9](2020)在《机器新闻写作:新闻真实遭遇“机械性”与“有机性”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3月,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在与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对战中赢得比赛成为人工智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节点,由此,“互联网+”正式被“人工智能+”替代。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从根本上来说,机器人新闻就是“人的延伸”。它是采用算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生成新闻的自主报道程序。目前,机器新闻写作已在灾难、地震、财经等新闻报道领域中广泛使用,对传统新闻写作形成冲击。在机器新闻写作中,传统新闻理论中常论常新的新闻真实问题,两者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笔者关注和讨论的问题。论文对机器新闻写作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目前发展状况、实践探索详细阐述,界定了新闻真实的“真实性”意涵,借助于表象“真实性”和本质“真实性”两个概念对机器新闻写作和新闻真实的关系从“客观性”向心和“主观性”撤离两方面说明。首先,机器新闻写作能够抵达“机械性”新闻真实。它在时效性新闻报道中破除“碎片性”“马赛克式”的新闻真实,对消息来源进行精确地判断和标注,利用客观数据、基本新闻要素、智能化标签等方式剔除新闻报道中的感性要素,根据过往“用户痕迹”对未来新闻进行预测,推动前瞻真实的发展。凭借算法的内容脱离记者、编辑等单独性信息收集方式,转而利用数据搜集整合,构建起跨语言、深层次、全局性地认识事物、表征和预测现实的模型,抛弃过往“脑海真实”中局部真实,仿真出无限逼近于客观真实的“符号真实”。其次,机器新闻写作难以企及“有机性”新闻真实。固然在表象真实中,机器新闻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达到新闻客观性,但在解释性、调查性新闻报道中新闻真实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记者主体性,需要对新闻事实真相抽丝剥茧推理,需要对采访对象的人文关怀。论文主要从智能时代新闻真实边界模糊、算法歧视和偏见的主观性、机器僵化的思维背离新闻真实的过程性、社会建构的主观性“梗阻”、机器欠缺人文内涵以及新闻真实系统性、整体性缺失等层面讨论此问题。论文结尾聚焦于机器新闻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探讨其能够抵达“有机性”新闻真实的可能性。在大数据、算法日新月异的未来,人类需要注意规避“技术决定论”,具备更加理性的“人性能力”的关照。

陈梦影[10](2020)在《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调查研究报告 ——以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与之前人教版、苏教版等相比有很大创新,八年级、九年级上下共四册书中各包含一个“活动·探究”单元,这是统编本教材新的单元组元模式,以任务为驱动,以活动为载体,将语文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活动·探究”单元的编写,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新思考、调整师生双方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帮助教师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作为一种新的单元组元模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教学空间,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面对教学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怎样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初中语文老师面临的一个新问题。对于“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需要以具体单元的教学为载体进行实施,新闻单元是教师接触的第一个“活动·探究”单元,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学,对该单元的教学已有一定的实践和研究基础,教师在教学中有可参照的教学案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师在活动组织与实施上无法可参的困难,故本次调查以新闻单元的教学内容为本进行问卷设计,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层随机抽取了乌鲁木齐市的三所中学进行调研,并对调研的范围与步骤、问卷的编制等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在调查实施后,根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整理和分析,了解“活动·探究”单元的教学现状。通过对调查所取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活动·探究”单元在教学中存一些不足之处,可以概括为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相对淡薄、知识迁移能力不足;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活动指导欠缺、评价方式单一。针对这些问题,并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师的教学能力两方面做出原因探析。依据上述调查和研究,结合所搜集到的资料和一线教师的意见,提出几点建议。

二、论新闻写作表达阶段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新闻写作表达阶段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2)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编写与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概述
    (一)“活动·探究”单元概念概述
        1.“活动”概念界定
        2.“探究”概念界定
        3.“活动·探究”单元
    (二)“活动·探究”单元编写理论依据
        1.课标要求
        2.“从做中学”
        3.建构主义学习观
二、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编排分析
    (一)“活动·探究”单元的整体构成
        1.文本阅读
        2.实践活动
        3.写作表达
    (二)“活动·探究”单元的新内涵
        1.统编本“活动·探究”单元与传统阅读单元目录编排对比
        2.“活动·探究”单元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综合性学习的对比
    (三)“活动·探究”单元编写的特点
        1.“活动·探究”单元的范文系统
        2.“活动·探究”单元的知识系统
        3.“活动·探究”单元的导学系统
        4.“活动·探究”单元的作业系统
    (四)“活动·探究”单元的作用
        1.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以教师为主导,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三、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一)调查概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教师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三)“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1.教学观念落后,目标设置偏离
        2.自主阅读能力低,文本整合意识弱
        3.忽视语文活动体验,难以调动客观条件
        4.写作未受重视,创作效率低下
四、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1.组织教育培训,提高教研意识
        2.依据任务引领,统筹规划目标
    (二)指导自主阅读,实现群文整合
        1.搭建阅读支架,鼓励个性阅读
        2.开展群文阅读,提升整体意识
    (三)落实活动体验,拓展实践平台
        1.围绕单元主题,开发课程资源
        2.增设活动方式,确保过程完整
    (四)设法循序引导,攻克写作困难
        1.创设写作情境,激发真情实感
        2.注重开源引流,践行连读悟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高中新闻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和高中新闻教学
    第一节 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材分布
        一、部编版新闻作品教材分布情况
        二、人教版新闻作品教材分布
        三、部编版教材和人教版教材在新闻方面的教材分布比较
    第二节 新闻的语言特点
        一、语言真实客观
        二、语言准确凝练
        三、语言通俗易懂
        四、语言生动形象
    第三节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和高中新闻教学的关系
第二章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下新闻教学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下高中新闻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效果
    第二节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下高中新闻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二、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下高中语文新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态度漠然
        二、新闻语料积累薄弱
        三、教师语感训练方面存在问题
        四、新闻语言文体类别掌握混乱
        五、新闻语识能力忽视
    第四节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下高中新闻教学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一、教师层面
        二、学生层面
第三章 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下高中语文新闻作品教学策略
    第一节 扩大阅读面,建构新闻语言
        一、开展群文阅读,积累语料
        二、欣赏新闻独特语言美,培养语感
        三、新闻教学中注意创设语境,积累语言
    第二节 尝试新闻写作,加强语用能力
        一、明确新闻文体特征,发现语言文字运用异同
        二、品味新闻作品语言特点,掌握语言运用规律
        三、学习新闻写作,进行语言实践运用
    第三节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新闻采访实践活动
        二、新闻现场教学活动
        三、新闻辩论活动
        四、新闻网站建设
第四章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课例及评析
    第一节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案例
    第二节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案例评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融合新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3.2 新闻文体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1.4.1 研究对象
        1.4.2 样本选择与数据搜集
        1.4.3 类目建构与编码表
        1.4.4 编码及分析方法
        1.4.5 研究设计与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内容分析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6 论文创新点
        1.6.1 选题新颖
        1.6.2 研究方法新颖
2 技术迭代与融合新闻文体的变革
    2.1 技术的演进与媒介形态的变革
        2.1.1 史前媒介与文字媒介
        2.1.2 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
        2.1.3 数字媒介与智能媒介
    2.2 传播媒介的变化与新新闻文本的催生
        2.2.1 文字诞生之前:口头语言
        2.2.2 文字与印刷术诞生:印刷文本
        2.2.3 电子技术革命之后:电子文本
        2.2.4 20世纪90年代-21世纪:数字文本
        2.2.5 21世纪以来:智能化文本
    2.3 技术的赋权与受众、媒介关系的重塑
        2.3.1 史前媒介时期:人与媒介比较疏远
        2.3.2 传统媒介时期:人与媒介关系紧密
        2.3.3 智能媒介时期:人趋向于媒介沉浸
3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语言风格分析
    3.1 词汇构成:网络化、交融性
        3.1.1 大量使用网络流行语
        3.1.2 新旧媒体词汇的融合
    3.2 句法特征:简单化、新颖化
        3.2.1 灵活融入网络流行句式
        3.2.2 省略句和简短句常态化
        3.2.3 感叹句、悬念句在自媒体平台流行
        3.2.4 语句出现不规则变化和杂糅倾向
    3.3 语言修辞:多符号、跨媒体
        3.3.1 形貌修辞呈现多种符号
        3.3.2 跨媒体语言的多模态化
    3.4 本章小结
4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结构形式分析
    4.1 文本构成:多媒体、多模态
        4.1.1 文字与图片
        4.1.2 音频与视频
        4.1.3 地图与图表
        4.1.4 超链接和互动设置
        4.1.5二维码+H5
    4.2 语篇结构:超链接、超文本
        4.2.1 单篇报道的融合文本
        4.2.2 组合式的融合文本
        4.2.3 跨媒体互动型融合文本
    4.3 叙事模式:数据化、互文性
        4.3.1 传统叙事
        4.3.2 互动叙事
    4.4 本章小结
5 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的表达方式分析
    5.1 呈现形式:可视化、视觉化
        5.1.1 短视频新闻占据鳌头,“微视频”带来多元传播
        5.1.2 “图”说两会受青睐,大数据应用扩大信息容量
        5.1.3 “两会”直播常态化,实时展现“两会”现场
        5.1.4 网页交互、H5设计,提升受众“两会”参与度
        5.1.5 虚拟技术、人工智能助力“两会”报道
    5.2 新闻叙事:非线性、对话化
        5.2.1 蜂巢型叙事
        5.2.2 菱形叙事
        5.2.3 钻石形叙事
    5.3 传播模式:全媒体、沉浸式
        5.3.1 全媒体传播型
        5.3.2 内外联动传播型
        5.3.3 虚拟场景传播型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反思: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文体的演变
    6.1 融合新闻文体的创新趋势
        6.1.1 新闻叙事空间多维虚拟化
        6.1.2 新闻符号表达多元化与匹配智能化
        6.1.3 新闻文本的沉浸式构建
    6.2 融合新闻报道的不足
        6.2.1 新闻语言溢出传统规范
        6.2.2 泛娱乐化的文体叙事
        6.2.3 脱离内容的技术堆积
        6.2.4 拘泥形式的互动效果
    6.3 融合新闻报道的提升对策
        6.3.1 建立行业标准,规范融合新闻的报道
        6.3.2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合理进行文体的创变
        6.3.3 优化用户互动体验,增强用户黏性
        6.3.4 强化技术和团队建设,升级融合新闻的生产流程
注释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5)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报道题材与报道倾向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的主要题材
        一、会议新闻报道:挖掘读者欲知应知的信息
        二、人物新闻报道:以知识分子典型为重点
        三、文艺新闻报道:侧面展现文艺改革进程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报道的倾向性
        一、内容注重政治性
        二、以正面报道为主
第二章 郭玲春新闻写作的创新
    第一节 角度独到选材灵活
        一、注重角度选取
        二、灵活撷取素材
    第二节 文章架构不落窠臼
        一、散文式结构
        二、视觉式结构
        三、并列式结构
    第三节 表现手法博采众长
        一、叙议结合,融入个人思想情感
        二、活用引语,巧摘报告
        三、新闻语言丰富多彩
第三章 新闻作品特色的成因及新闻实践的启示
    第一节 郭玲春新闻作品独具特色的成因
        一、时代因素的影响
        二、平台优势及领导同事的支持
        三、个人成长经历的影响
    第二节 郭玲春新闻实践对新闻业的启示
        一、突破陈规,勇于创新
        二、不怕吃苦,勤动脑筋
        三、以读者为中心,有高度的责任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错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以文字为载体”理论与载体多元化实践的错位
    2.1 “新闻以文字为载体”是传统新闻写作理论研究者的共识
    2.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的载体更加多元
        2.2.1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载体多元化的具体表现
        2.2.2 新闻呈现载体多元化的主要原因
    2.3 新闻写作理论应考虑到新闻多元化呈现
第3章 “背景资料不可或缺”理论与背景资料灵活化实践的错位
    3.1 传统新闻写作理论中背景是新闻内容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3.2 媒介融合下背景资料可独立于新闻内容之外
        3.2.1 背景资料可在新闻内容外独立、多元出现
        3.2.2 背景资料独立于新闻之外的主要原因
    3.3 新闻背景资料可独立出现应被纳入新闻写作理论
第4章 “真实性第一”理论与时效热点追求过度化实践的错位
    4.1 真实性是新闻写作应遵守的首要原则,是新闻的生命
    4.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写作对时效热点追求过度化
        4.2.1 新闻写作实践由强调准确性转向偏重速度性
        4.2.2 融媒体时代新闻真实性退位的主要原因
    4.3 融媒体时代新闻写作仍应坚守真实性第一的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致谢

(7)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中心术语释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问题与总体构想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问题和内容构想
    1.4 文献探讨及启示
        1.4.1 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范式和基本问题
        1.4.2 非虚构写作对新闻业的影响
        1.4.3 文献启示
    1.5 研究可能达到的创新
第二章 发端与现状:非虚构写作理论溯源与精神特质
    2.1 非虚构写作的命题发端与学理溯源
        2.1.1 “非虚构”写作命题发端
        2.1.2 文学转向背后的社会历史逻辑
    2.2 2010-2020当代中国非虚构作品整体景观
        2.2.1 文学、新闻两域的中国非虚构写作现状
        2.2.2 当下非虚构作品的题材和叙事特征
    2.3 非虚构写作时代价值与精神特质
        2.3.1 创作方法论视角下的非虚构写作价值
        2.3.2 为文学介入现实提供了“大地张力”
        2.3.3 为文学融合创新提供了新范式
第三章 源流:非虚构写作的中国进路
    3.1 中国纪实文体的历史传承
        3.1.1 中国古代纪实精神源头
        3.1.2 民国时期的文学启蒙
    3.2 延安时期“非虚构”写作实践
        3.2.1 《红军长征记》征文活动
        3.2.2 《解放日报》刊登的纪实作品
        3.2.3 延安时期中外名记者纪实巨作
        3.2.4 中国“一日体”的诞生
        3.2.5 延安文艺座谈会:文学的人民化
        3.2.6 延安时期群众写作:历史的动机与功能
    3.3 文学革新与新闻改革呼唤“非虚构”
        3.3.1 非虚构体裁在中国的渗透和延伸
        3.3.2 非虚构写作与文学的“及物”呼唤
        3.3.3 时代呼唤新闻文体创新
        3.3.4 人民大地·行动者写作计划成为催化剂
第四章 文体:非虚构写作体裁细辩
    4.1 文学类非虚构写作
        4.1.1 报告文学的文体流变与非虚构属性
        4.1.2 纪实文学与纪实影像中的非虚构特征
    4.2 历史类非虚构写作
        4.2.1 事件类题材更突出史料功力
        4.2.2 人物类题材凸显呈现历史价值
    4.3 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新闻特稿
        4.3.1 中美语境下特稿写作不同表现
        4.3.2 新闻特稿记录新闻人的思想深度
第五章 叙事:非虚构写作观念与规范形成
    5.1 非虚构写作的作业规范
        5.1.1 写作范式:作为“第四文体”的非虚构写作
        5.1.2 调查方式:关于采访和田野调查
        5.1.3 行动介入:一种改变行为的叙事语言
        5.1.4 深描:对调查和介入的处理
        5.1.5 道德规范:创作行为的边界
    5.2 非虚构写作中的故事叙述——基于意义的构思
        5.2.1 主题先于素材还是生成于素材
        5.2.2 人称:作者与“我”的关系梳理
        5.2.3 合理想象的边界与度
        5.2.4 关于修辞:非虚构与隐喻
    5.3 叙事视角:追求“真实”和“真相”的功能观
        5.3.1 何谓“真实”?不同文体的功能观分析
        5.3.2 非虚构写作的创作视角:素材真实与本质真实
        5.3.3 非虚构写作的“真相基因”:文体诞生于追求真相
        5.3.4 中国为什么需要非虚构写作?为追求真相的“拿来主义”
        5.3.5 非虚构写作的“真实观”是为了营造“真实感”
    5.4 非虚构写作的叙事风格与作品表达
        5.4.1 柔性的品格和刚性的人文关怀
        5.4.2 主观叙事:感受就是在场的证明
        5.4.3 克制化表达:与历史对话
        5.4.4 知识、理性的智慧介入:乡村叙事
        5.4.5 网络爆款:“沉默螺旋”的狂欢
        5.4.6 融合叙事:顺应时代的技术语言
    5.5 灾难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表达
        5.5.1 理性与作品的超真实
        5.5.2 仿真幻觉与灾难戏仿
        5.5.3 非虚构作品中的命运书写
第六章 人文与理想:非虚构写作文化与审美价值
    6.1 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素
        6.1.1 思想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硬核
        6.1.2 在场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要义
        6.1.3 审美性:非虚构写作的主体性诉求
    6.2 非虚构写作的“后现代”特质
        6.2.1 反传统表征:“不确定性”传承
        6.2.2 多元文化成为内在特质
        6.2.3 消解形式与内容的二元对立
        6.2.4 “一种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的感觉”
    6.3 非虚构写作的文学和新闻理想
        6.3.1 反“虚假”而非反“虚构”
        6.3.2 文学新闻化与新闻文学化
    6.4 非虚构写作文体跨界和审美追求
        6.4.1 “跨文体”“跨文艺”“跨文化”
        6.4.2 人类学视野:非虚构基于田野调查
        6.4.3 社会学视野:非虚构是社会脉络叙事
        6.4.4 反思文学创作与批评,推动现实主义新浪潮
        6.4.5 由精英到大众,独辟丰富“文化场域”
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2010-2020国内非虚构写作主要作家作品辑要
    附录二 :非虚构写作平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关键词的界定及研究方法
    (一)改革开放
    (二)大众媒介
    (三)写作技法
    (四)演变历程
    (五)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
        2.研究方法
二、1978-1992年:大众媒介复苏阶段
    (一)权威严肃的“新华体”和社论仍是绝对主流的大众媒介写作技法
        1.通行多年的“新华体”
        2.担当社会转型风向标的社论
    (二)新体裁、新题材、新形式发轫
        1.经济类新闻题材遍地开花
        2.深度报道体裁萌芽
        3.电视专题片与直播的叙事方式兴起
三、1992-2002年:大众媒介发展阶段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娱乐化
        1.纸媒娱乐与体育题材兴盛
        2.电视娱乐节目的兴起
        3.大众媒介叙事方式的通俗化
    (二)大众媒介的写作技法走向成熟:特稿与《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
        1.《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和《华西都市报》的特稿
        2.《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电视新闻杂志”与“舆论监督”
四、2002-2010年:大众媒介蓬勃阶段
    (一)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成熟与多元
        1.《北京:非典阻击战》的公众传播使命
        2.特稿《举重冠军之死》的文学写作技巧
    (二)激烈竞争带来写作技法的媚俗与失范
        1.《走近科学》:在“故事性”和“故弄玄虚”之间
        2.“纸包子”事件:谣言的泛滥与反省
    (三)网络社区和自媒体的崛起孕育了新的写作技法
        1.网络社区的写作:在虚拟世界狂欢
        2.博客时代:人人拥有自己的写作平台
        3.网络写作技法反哺传统大众媒介
    (四)汶川大地震中的中国大众媒介写作
五、2010年至今:大众媒介转型阶段
    (一)技术进步推动写作潮流:从碎片化、精准推送到视频表达
        1.从微博开始的碎片化阅读与写作
        2.甬温线动车事故与微博写作
        3.垂直细分、信息推送的写作方式
    (二)“转型”中的传统媒体写作技法改变
        1.宣传主管部门从“三贴近”到“强四力”的要求
        2.传统媒体更紧密地追随新媒体的写作技法
    (三)与年轻受众的广泛共情: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中的大众媒介写作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9)机器新闻写作:新闻真实遭遇“机械性”与“有机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机器新闻写作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新闻真实的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机器新闻写作与新闻真实
    第一节 机器新闻写作
        一、概念与原理
        二、现状与探索
    第二节 新闻真实的“真实性”意涵
        一、表象的“真实性”
        二、本质的“真实性”
    第三节 机器新闻写作与新闻真实的关系性
        一、机器新闻写作对新闻真实“客观性”向心
        二、机器新闻写作对新闻真实“主观性”撤离
第三章 机器新闻写作所能抵达的新闻真实:“机械性”新闻真实
    第一节 破除“碎片化”“马赛克式”具体真实
    第二节 对现象真实中立呈现
        一、消息来源客观地判断和标注
        二、情感来源弱化,中立呈现新闻真实
    第三节 要素真实的“局部”进阶
    第四节 新闻事项“断裂式”存在
第四章 机器新闻写作难以企及的新闻真实:“有机性”新闻真实
    第一节 智能时代新闻真实边界的模糊
    第二节 算法“歧视”和“偏见”的“主观性”
        一、算法“黑箱”诱发的主观性
        二、算法价值偏向导致的“失范”
    第三节 数据“营造”的新闻真实迷思
        一、整体真实数据源上的“偏差”
        二、数据判断新闻价值“失灵”
    第四节 本质真实挖掘“缺席失声”
    第五节 社会文化建构主观性“梗阻”
    第六节 “机械思维”背离“过程性”新闻真实
        一、单纯依靠或过分依赖机器无法在采访中“再现真实”
        二、机器对“过程性”新闻真实驾驭不足
    第七节 机器新闻写作思维语言复合性“落差”
    第八节 机器新闻写作人文性“失聪”
第五章 余论
    一、规避“技术决定论”
    二、机器新闻是人的主体性意志体现
    三、更加关注人文关照和人文情怀:对人尊严、价值的尊重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调查研究报告 ——以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理论基础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 调研要素设定与方案设计
    2.1 问卷调查法
        2.1.1 学生问卷的编制
        2.1.2 教师问卷的编制
    2.2 访谈法
    2.3 调研的范围与步骤
    2.4 资料和数据的来源、获取手段及分析方法
3 调研内容与分析
    3.1 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3.1.1 问卷的信度分析
        3.1.2 问卷的效度分析
    3.2 学生调查数据统计
        3.2.1 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3.2.2 学生访谈调查数据统计
        3.2.3 学生新闻单元学习情况概述
    3.3 教师调查数据统计
        3.3.1 教师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3.3.2 教师访谈调查数据统计
        3.3.3 教师新闻单元教学情况概述
4 “活动·探究”单元教学现状分析
    4.1 “活动·探究”单元教学问题剖析
        4.1.1 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4.1.2 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4.2 “活动·探究”单元教学问题成因分析
        4.2.1 教师的教学观念
        4.2.2 教师的教学能力
5 “活动·探究”单元教学建议
    5.1 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设计
        5.1.1 整合单元
        5.1.2 群文阅读
    5.2 教学活动的过程与评价
        5.2.1 指导活动
        5.2.2 多样评价
    5.3 教学基础的延伸与拓展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论新闻写作表达阶段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艾丰新闻写作理念研究[D]. 郑丽. 吉林大学, 2021
  • [2]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活动·探究”单元编写与教学研究[D]. 陶婧雯. 延安大学, 2021(12)
  • [3]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的高中新闻教学探究[D]. 贺小玲.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技术驱动下融合新闻的文体研究 ——以新华社“两会”融合新闻报道为例(2014-2019)[D]. 郭芳. 暨南大学, 2020(04)
  • [5]郭玲春新闻作品研究[D]. 方婧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错位研究[D]. 刘琦.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7]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本体研究[D]. 韩隽. 西北大学, 2020(09)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媒介写作技法的演变历程[D]. 潘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11)
  • [9]机器新闻写作:新闻真实遭遇“机械性”与“有机性”研究[D]. 孙新. 华侨大学, 2020(01)
  • [10]统编本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教学调查研究报告 ——以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为例[D]. 陈梦影.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浅析新闻写作的表现阶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