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新年·新禧

圣诞节·新年·新禧

一、圣诞·新年·新禧(论文文献综述)

马春霞[1](2021)在《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的通俗教育是以通俗直观的方式向普通民众授以浅显易懂的常识,以增进民众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以及革新社会习俗的社会教育活动。通俗教育肇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初,衰弱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近代中国政府及知识界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探讨教育救国之策的产物。与此同时,在建设近代国家的语境下,通俗教育致力于将过往被排除在教育体系外的底层民众形塑为国家的合格国民,描绘出近代中国大众教育肇始阶段的图景。近代江苏地区的有识之士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历时较久、影响深远的通俗教育实践活动。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经历了兴起、发展与式微的历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通俗教育在行政建制、实践运作等方面渐成体系。通俗教育的行政建制从无到有、从散乱到系统,为通俗教育在地方的顺利实施奠定行政管理的基础。通俗教育实践从清末的阅报、讲报、识字、宣讲等方式,逐渐拓展到民国时期形成覆盖讲演、展览、识字、谋生技能传授等切合民众实际需求的综合立体的教育网络。通俗教育实践主体也从清末地方人士的“单打独奏”到民国设立各类社会团体并建立专门的通俗教育场馆的拓展模式。尽管通俗教育缘于种种原因最终为民众教育所取代,然而其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路与途径对后续民众教育发展不无启示与镜鉴作用。通俗教育团体的擘画与导航影响了民国时期江苏通俗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内容。由着名通俗教育家伍达牵头创立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通过广泛募集会员、召开会议、发行会刊等途径传播通俗教育理念,借助会刊向各地征集有关通俗教育发展基本问题的建议,引导各界深入探讨实施通俗教育的路径,普及通俗教育。尽管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存续时间不长,然而其对于通俗教育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江苏省教育会将通俗教育提案上达于政府,并将通俗教育实践下播于民间,在民国十数年间引领了江苏通俗教育潮流。江苏省教育会下设的通俗教育研究会在连续六届常年大会议案多围绕通俗教育在地方的实际问题展开,使这些问题加以讨论,甚至获得解决,促进了通俗教育在基层社会的发展。通俗教育团体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活动推动了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深入有序的开展,也使形塑国民的理念进一步广泛传播。江苏通俗报刊在传播国家观念、卫生常识等方面以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调适过程中参与了对国民的观念塑造。为了培养现代国民的观念,通俗报刊运用大量篇幅引导民众认识“欲爱身家,先爱国家”的道理,灌输从日常生活中做“爱国的实事”——“尽本分”。当然,为了吸引读者,维持报业生存,通俗报刊亦夹杂以轻松、休闲、娱乐的内容。宏大的国家主题在通俗、休闲的内容配置中,得以稀释,散落在各版块的编排中,既展现了通俗报刊塑造国民的隐衷,亦满足了民众的娱乐需求,巩固了报刊的读者。通俗报刊对卫生常识的传播,彰显了通俗报刊在向国民传播卫生观念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及其影响。在通俗报刊的阐释下,民众与国家的距离被拉近,民众的个人健康等同于国家机体的健康,民众与国家被建构起唇齿相依的联系。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藉由课本较为系统地启蒙民众。清末,江苏政府及民间人士通过设立简易识字学塾,开始了培养宪政国民的尝试。民初,以董景安为代表的知识界藉由“六百字编”通俗教育丛书、开办通俗教育学校,向“陇畔耕夫”、“市廛手民”普及国民常识。民间团体还创办了能让民众获得一技之长的通俗夜校,引导民众在提升谋生能力的基础上增长常识,增进政治觉悟,承担国民义务。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政府及知识界对通俗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凸显了国民常识普及的民众取向,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通俗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馆是在采择日本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式国民启蒙场馆。通俗教育馆通过选址文庙消弭了传统精英文化空间与大众文化空间的隔阂,体现了通俗教育的本旨。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及巡回讲演活动使民众在“耳闻馆之声”的过程中接受国民常识普及。通俗教育馆的展览引导民众在“目睹馆之物”的过程中获得常识。江苏地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创办通俗教育馆的尝试,在启蒙定位、设馆建制方面对其他地区多有影响,亦对其后民众教育馆的建立颇有启示。不过,经济、人事、观念方面的困境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俗教育馆教化功能的发挥。近代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界人士,在形塑国民的时代主题下,结合地方情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通俗教育实践。它以民间力量为先导,在官方的政策支持下,秉持底层视角,借助大量的通俗教育媒介,着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观念、国民意识及现代常识的国民。通俗教育将普及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等作为国民塑造与知识启蒙的切入点,将下层民众纳入近代国家共同体中,赋予其政治属性,开启了普及国民教育的历程。在建构近代国家的大背景下,通俗教育体现出鲜明的工具性,在形塑国民的同时亦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加速了民众时代的来临。

赵天奇[2](2020)在《中国矿业大学音乐艺术教育发展史考释》文中研究指明作为近现代高等教育办学的先驱,中国矿业大学百年来的音乐艺术教育所取得的成就对于中国高等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发展起到辐射作用。本文采用田野调查法访谈走访学校教师、校友记录音乐艺术活动事件。同时,查阅、梳理学校音乐艺术史料,对研究主体进行叙述,分析其时代背景和教育事件对于中国音乐艺术教育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1909年3月,英国福公司创办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到现在,从早期学校秉承校董蔡元培先生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注重用音乐艺术对学生进行美育培养,到上个世纪末素质教育背景下中国矿业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校园音乐艺术活动强化美育教育。在中国矿业大学蓬勃发展的110年历史中,音乐艺术教育始终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音乐艺术教育也必然在中国矿业大学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共分为五个阶段,分别介绍在中国矿业大学建设发展的不同时期,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展现形式以及音乐艺术教育为学校发展起到的作用、产生的影响。

任航[3](2020)在《《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文中研究指明庚子事变后,北京的各项新学迅速勃兴,民间兴起了办学、办报的热潮,北京的画报业也在此时发展起来。自彭翼仲创办《启蒙画报》开始,画报便作为一种通俗的传播形式,受到民众的喜爱。此后,北京画报的办刊数量平稳增长,至1928-1937年形成了北平“画报热”。其中,《世界画报》得益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渐显现代性特征的社会环境,并因其专业的编排理念、精准的经营策略在北平的画报业中脱颖而出,发行长达十二年,出刊共计607期,成为华北地区销量第一的画报,也是北方摄影画刊中出版时间最长,期数最多的一个刊物。作为一份恪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画报,《世界画报》以图像为主的记录方式构筑了一部北平的社会图像志,其中既有技术力量、思想观念以及物质景观的不断发展,也有大众群体与都市的成长。它不仅记录了北平城市发展变迁的重要信息,也持续关注着北平都市文化的发展。本论文系统梳理了北京画报业的历史发展脉络,整理了1902年至1949年间所有现存可考的北京画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画报研究“南热北冷”现象的研究缺陷。在基本掌握北京画报历史的前提下,重点探求了1928‐1937年“画报热”中北平画报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采用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把画报视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文化现象,将《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从媒体视角切入,探讨《世界画报》所展示出的都市“侧影”。自1928年6月20日,北京丧失了数百年来未曾中断的首都身份,经历了长达21年的非国都时代。在这21年中,1928-1937年的“北平十年”是北平由政治中心向现代化城市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呈现了独特的城市表现,也最能呈现出北平的都市文化特色。在这十年间,《世界画报》一直保持着对北平都市文化的关注,记载了北平都市文化转型与变迁的大量历史信息。因此,从北平都市文化语境中感受《世界画报》的文化张力,从《世界画报》中见证北平都市文化的现代性,在大众媒介与社会变迁的话语框架下,探究《世界画报》的城市叙事方式,及《世界画报》与北平都市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是本文的思维平台与研究立场,也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具体而言,《世界画报》作为北平的都市文化样本,给予了北平更加多元化的叙事与解读方式。它凭借视觉媒体的再现,将各阶层市民原本彼此疏离的各式生活样貌拼剪于一体,其中既有新旧权贵、豪门巨贾、文人学者、青年学子的都市体验,也有普通市民、贩夫走卒的日常生活。不同的市民阶层构成了不同的休闲娱乐方式,不论是戏园、庙会等传统娱乐场所,还是电影院、公园等新式游乐项目,都在这座新旧并重、中西交融的北平城各放光彩。《世界画报》作为都市文化的生产媒介,以摄影、绘画、漫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自由穿行在各个文化维度中,不论是西方艺术的西风东渐,还是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改良,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看待艺术的视角,构造出既蕴含高雅又不吝世俗的都市空间。此外,《世界画报》极为关注女性议题,以图文并茂的传播样式充分展示了当时都市女性生活,把女性推向具有高密度话语的平台,塑造了美丽、时尚、独立的现代女性形象。通过画报详尽的叙事重构,我们看到它对于许多对立的事物都能包容与接纳,“传统的”与“现代的”、“本土的”与“外来的”多种元素在其中融于一体,又相对独立。本文通过深度挖掘《世界画报》在参与市民日常生活、都市休闲娱乐、都市艺术以及对现代女性形象建构时所表现出的巨大力量,探究画报对北平都市文化的表达方式与建构功能,以及都市文化与画报内容之间表现出的双向作用,以媒体视角探讨北平城市发展与转变的主轴,多维度地建构了20世纪20、30年代北平的都市文化。可以说,《世界画报》为都市群体叩启了一扇探索现代生活的大门,成为当时人们追求现代性的“软性入口”,并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进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心态的发展变迁。这一过程,也正从一个侧面透射出北平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本文在对《世界画报》解读的过程中,试图刻画出一个不同于上海的“现代性”的可能,最大限度地想像、构建与呈现一个交织于媒介记忆与历史现实之间的拟态化的“北平十年”。

周薇曦[4](2020)在《《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的图像传播研究》文中提出1942年至1946年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轴心国进行艰苦鏖战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时段,虽然已经过去了70余年,全世界依然在回溯这场战争的各种环节。其中,战时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是中国抗日战争史和中美关系史上绕不开的重要议题。目前,学界将研究目光主要集中在了美国政府层面对华援助活动的考察和评价上,其中包括经济援助、军事援助、文化援助等方面,但对美国民间援华的相关研究则涉及很少。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美国民间援华活动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1941年2月,为了整合美国民间分散的援华力量,统一向战时中国提供救济和复兴资金,《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牵头合并美国民间八个援华机构组建成全美助华联合总会(United China Relief,简称UCR)。作为全美助华联合总会的官方报刊,《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News of United China Relief)于1942年9月在纽约市百老汇街1790号创刊(1790 Brodaway,New York,N.Y),以月刊的形式面向全美发行。该报刊从1942年9月5日创刊到1946年6月停刊以来,一共发行5卷45期,每期固定8页,加上1945年8月出版的抗战胜利特刊的4页,共计364页。本文以《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中544次图像报道为研究对象,拟采用文本分析法,以新闻图像传播理论为支撑,分析该报纸在展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号召美国民众对华捐款捐物所体现的视觉化特征,以探求《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传播与援华动员之间的内在关系,借此回溯一段中美人民共同抗击法西斯日本的珍贵历史。本文思路如下:首先,梳理《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的创刊过程。该部分主要包括对全美助华联合总会的成立过程以及对《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创刊背景的介绍。其次,展现《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文报道的主要题材,该章节包括以表现抗战中的中国人民和以展现全美助华联合总会两部分。然后,分析《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报道的构图设计。该部分主要包括:集合图像的通版设计、整体构图和个体元素的结合、系列组图的主题表达三个部分。最后,分析《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报道的符号话语表征,该部分主要探析该报纸如何通过有关中国地理空间与景观、物化图腾与年节、书画艺术与哲学符号,构建出一个来自“他塑”视角之下的中华文化视觉符号系统。研究发现,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成立后,由于美国国内受到排华成见与中立主义因素的影响,该报纸在创刊之后便深知其宣传任务的艰巨,故利用图像来传达观念的做法成为了必需。而通过从构图设计和符号表征两个层面分析该报纸的图像传播特征后,笔者认为,该报纸注重通过集合图像、整体构图与个体元素结合、系列组图的方式,提升了图像新闻的视觉传达力。与此同时,该报纸利用了一系列极具中国符号元素的图像报道,串联起了一个对中国地域、民俗、艺术文化的整合、认同的心理过程,完成了对中国“地理空间”的定位,再到对中国“民俗年节”的聚焦,最后到对中国“艺术文化”的升华的援华动员。

王一博[5](2019)在《Y购物中心重大节庆日营销活动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商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地纷纷进行商业开发,购物中心在国内各大城市快速出现并迅猛发展,这一新型商业业态集零售、餐饮、娱乐、服务于一体,极大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变化的多元化需求。良好的市场反应和效益回馈引来过多的购物中心争相登市亮相,使得这一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部分购物中心于是开始复制运营比较成功的购物中心的营销活动,结果是投入成本大,效果却很不显着。而且,近些年来电子商务飞速发展,消费项目越来越丰富多样,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直接在网购平台上完成交易满足自身需求,使得购物中心的市场空间疾速萎缩,许多购物中心陷入运营困境。要想在当前这种严酷的市场环境内长远发展,购物中心必须扬长避短,利用网购平台所不具备的自身优势,根据目标客群定位、市场定位,开展满足市场诉求的营销活动,才能突出重围求得发展。尤其是在各大节庆期间,市场的消费需求较常日活跃、旺盛许多,如何开展营销活动吸引顾客、留住顾客就成为购物中心能否成功运营的关键一环,关于该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一个必要且重要的课题。Y购物中心位于山东省省会济南,是由当地某知名大型国企投资建成的商业项目,从开业至今在典型节庆日期间推出多种节庆日主题营销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随着Y购物中心所在商圈的环境的不断变化,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不断转变,需要Y购物中心典型节庆日营销活动也随之不断优化、调整,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本文运用和借鉴国内外营销活动的相关理论与研究成果,结合对Y购物中心推出的多个主题营销活动相关资料的分析,对Y购物中心圣诞节、周年庆、寒暑假、春节等典型节庆日营销活动进行评价及优化研究,探析Y购物中心典型节庆日营销活动效果,分析各类活动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营销活动优化建议,包括:“走进”消费者心里,针对目标客群强化互动体验营销活动;去“同质化”,实现IP(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缩写)主题版权多元化营销活动;浓厚活动氛围,打造特色主题场景式营销活动。本研究可为Y购物中心及其他购物中心典型节庆日营销活动提供可行的参考建议。

黄小栩[6](2019)在《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机构,它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兴衰、传递着知识和文化、承担着教育公众的职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微信公众号成为各团体组织传播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官方微信公众号2018年发布内容进行分析,从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内容来源、内容类型、标题制作、内容呈现方式、内容风格、文章互动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说明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的特点和趋势。通过梳理传播内容的各要素,结合微信影响力指数WCI,将影响力分为高低两组,分析传播内容在影响力高低两组中的差异性,筛选出传播内容中具有显着差异性的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假设,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测定传播内容中的哪些因素与影响力有关联。在此基础上,本文就传播内容方面对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即标题制作中活用标点符号;加强内容呈现方式的多组合运用;加强与受众的互动;加强生动活泼内容风格的比重。

刘磊[7](2018)在《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文中研究表明电影院曾是城市在不同时代的地理标志和重要的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记忆和文化传统,其凝结着大众对城市的感知、体验与认同。本文以电影院为研究对象,以1896-1949年为限,采取新文化史研究自下而上的微观研究视角,试图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衣食住行这些世俗层面来观察发生在电影院中的历史现象,以期在历史的细枝末节、电影院的犄角旮旯里梳理出中国早期电影院的发展脉络、文化逻辑和市场规律,并呈现出一幅以电影院空间为表征的社会文化图景。20世纪70年代起,西方社会学家纷纷将时间上的青睐转移到空间上来。西方空间理论鼻祖式人物列斐伏尔的“三元组合概念”——空间实践、空间的再现、再现的空间,给本文行文结构带来启示,在此基础上,将全文研究结构分为三大部分: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电影院的感知空间,即电影院物质和物质化的空间,其可在两个层面上被阅读和分析:一是对其表象(分布、位置、环境、建筑、银幕画面、声音)进行实物性的描绘,二是从外在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心理等过程中寻求物质空间的社会文化解释。电影院首先是地理学意义上的空间,是地图上所呈现出的空间分布,它在宏观上涉及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在微观上关系到电影院在城市空间中的分布特征。电影院的建筑,它不仅是一种工程技术,更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物化形式,其背后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象征,往往比建筑本身更为重要。“听觉”是继“视觉”之后,电影院里又一重要感知方式,“有声电影”的到来,不仅给电影带来了“声音”技术,更是对电影美学的一场颠覆性革命,它影响到了电影的拍摄方法,改变了观众的感知方式和观影体验,还关涉到了现代性、民族、国家和地方等议题。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由物质空间之外的各种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关系网络组成。其根植于生产关系、意识形态、权力争夺、话语模式、行为习惯等中,包括电影院商人的经营理念和市场行为,社会改良家推行的观影行为规范,国家颁布的电影院管理条例、规章和电影检查制度,等等。与此同时,电影院还展现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缩影,有整个社会道德失范、秩序混乱下的军警之患,也有因爱国情感或者职业歧视引发的暴力抗击电影院事件,有殖民者对被殖民国家的书写,也有被殖民者对国家主权的争夺和民族形象的建构,有知识精英和大众媒体对公共话语的塑造,也有市民观众对高压政治的反抗,它是种种社会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的化身。可以说,电影院本身上演着比其放映的影片更精彩的演出,其蕴含的消费、权力、阶级、种族、性别、现代性、身份等问题,使其成为研究社会空间性的最佳文本之一。电影院的再现空间,它是围绕“影片”“媒介”和“人”展开的有关符号、经验、记忆与想象的生产、重构过程,它涉及城市中广大小市民阶层对电影的接受心理和审美趣味,关系到电影院空间的延伸和对电影的传播,它也与电影院中活动的“人”密切相关。小市民是中国早期电影最庞大的观众群体,小市民观众对武侠神怪片、鸳鸯蝴蝶片的推崇,内地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冷落,左翼电影迎合小市民的商业策略,都说明在市场表象之下中国传统文化和思维方式起了重要作用。电影广告、海报、说明书等媒介的生产与消费,使观众的观影活动无形间从电影院进入了更广大的日常生活空间,与影片一起成为个体与集体对特定时代影院记忆的一部分。电影院中一切的活动实践,都最终需指向行为主体,即“人”,电影院中除了观众、明星以外,电影院的工作人员也是重要的群体,他们作为影院中“第三只眼睛”,所形成对影院的体验、记忆完全不同于观众,从而成为早期电影院一个丰富的注脚。最后,本文在呈现与“还原”——中国早期电影院是什么样的?早期观众是如何看电影的——这一丰富多彩的社会图景的同时,着重思考以下几个关于早期电影院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观众为何去电影院?作为“公共空间”的电影院,其空间本体特征是什么?国家权力对公共生活的渗入与控制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院的日常经营与观众看电影行为中?在回答这些问题基础上,认为中国早期电影院参与了近代以来现代性、民族、国家等宏大议题的建构,这是中国早期电影院发展的一条主线。

邝艳华[8](2017)在《《跟我学汉语》(英语版)系列教材的文化项目编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背后能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相应地,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的。通过语言的学习可以有效促进文化的传承,而在教学中介绍文化可以激发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近年来,随着第二语言文化教学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不少与文化相关的对外汉语教材应运而生。然而,学术界大多从理论层面入手,对文化教学进行研究,而对教学层面的探究则比较单薄。特别是较少地围绕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项目展开相应的研究,其中定量研究与科学的调查分析相对匮乏,理论层面的探讨则比较集中,倡导已久的“文化大纲”至今也没能真正确立。全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首先大量研读相关的文献资料,然后归纳整理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便对本文研究的文化项目基本类型进行界定。(2)其次,择取《跟我学汉语》(英语版)初、中级两个阶段系列教材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布在热身活动、课文、生词、练习等四个编写体例中的文化项目,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对该套教材文化项目的呈现特点进行考察。(3)再次,我们以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跨文化交际学、文化语言学等理论为基础,分析各类型文化项目的分布情况。在语料分析部分,考察教材生词中的文化项目与词汇大纲的切合情况,统计并分析通过大纲词语和超纲词语体现出来的文化项目的具体情况。(4)最后,基于数据统计与语料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根据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原则和初、中级阶段学生的语言水平,对该套教材文化项目的编写提出相应建议,以此抛砖引玉,为今后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提供参照,从而对文化教学有所促进。

王峰[9](2017)在《2017年中国邮政贺卡(普通型)探幽》文中研究说明笔者共收集到2017年中国邮政贺卡(普通型)(以下简称普卡)56枚,其中国版1枚,国版销售型55枚。欣赏之余,现将初步观察结果记录如下,也请方家正之。一、国版普卡HP2017012017年(丁酉年)国版普卡全套1枚(图1),编号为HP201701,售价1.80元,普卡规格为183mm×100mm,邮资图为菱形,规格为25mm×25mm,面值80分。其邮资图是1只卡通型的小鸡,造型可爱,尽显萌态,双翅作揖给大家拜年,祝福新年来到。普卡的背面图案是大红底

刘权[10](2015)在《整合与分化—从华文教育看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缅甸是中国的重要邻邦,中缅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汉人进入今缅甸地域经商;在元代,缅甸最早的华人社会已经形成;至明清,缅甸华人社会臻于成熟,出现了“大明街”、“唐人街”等着名的华人社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约有100万华人居住在缅甸全国的各个地区,成为缅甸国内的一个重要族群。缅甸华人因此也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而其中许多研究都涉及缅甸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这一问题。关于缅甸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学术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诸多学者认为缅甸华人社会高度整合,紧密团结;而另一些学者认为缅甸华人社会高度分化,矛盾重重。这两种不同观点留下的问题,正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问题。本研究运用人类学的方法,集中关注缅甸华人社会中的一个个案——曼德勒华人社会,试图通过对一个社区的深入调查来透视缅甸华人内部关系的问题。经过长期的田野调查发现,通过对曼德勒华文教育的考察可以管窥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这一问题。曼德勒的华文教育不仅是汉语与中华文化的传播平台,还是曼德勒华人加强社会整合的黏合剂。他们在华文教育的舞台上通过母语教学的方式、对校园语言生活的规训、举行与华文教育相关的节庆与仪式以及借助外部力量等手段来加强社会的整合,促使曼德勒华文教育成为曼德勒华人构建熟人社会——“华人圈”的重要工具。但与此同时,在曼德勒华人内部的相互交往中,在处理曼德勒华人内部的关系时,曼德勒华文教育又成为一种分化的因素。首先,这种分化表现为地缘分化,虽然同为华人,但曼德勒华文教育中还是彰显着不同的祖籍地认同(主要是云南与福建);第二,这种分化还表现为政治认同的差异,一部分华人通过华文教育塑造着“亲台湾”的政治认同,另一部分华人则努力在华文教育中加强“亲大陆”的认同;第三,曼德勒华文教育中也上演着经济利益争夺战。本研究试图证明,华文教育中所体现的曼德勒华人社会这种既整合又分化的内部关系都是一种能动性的实践,曼德勒华人以此来对抗对自身不利的外部环境。在缅甸,华人作为“下等公民”,无法享有完整的公民权利,处于社会与政治的边缘。一方面,曼德勒华人通过在华文教育中的能动性实践加强内部整合,用一种一致对外的团结方式来维护边缘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另一方面,曼德勒华人通过华文教育促进群体内部的分化,以此作为一种无权者争夺权力的政治实践。最终,本文提出“紧箍咒效应”这一全新的概念,指出曼德勒华人在华文教育中进行的能动性实践并没有致使其外部结构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变迁,而是导致了自身地位的进一步边缘化。

二、圣诞·新年·新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圣诞·新年·新禧(论文提纲范文)

(1)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衰
    第一节 清末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起
        一、通俗教育纳入中央教育管理
        二、通俗教育列入江苏教育设施范畴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肇始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的建制与发展
        一、中央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创立
        二、江苏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江苏通俗教育的衰落
        一、江苏通俗教育的式微
        二、江苏平民教育如火如荼
        三、江苏民众教育统而代之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苏教育团体的通俗教育实践
    第一节 展“鼓吹之力”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伍达与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二、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擘画
        三、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影响
    第二节 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实践运作
        一、研究会“征集意见”
        二、各方意见与认识分歧
        三、研究会的“意见之回应”
    第三节 江苏省教育会的通俗教育实践
        一、地方通俗教育事务中的角色
        二、具体而微的通俗教育实践
        三、教育会的终结及其影响
    第四节 江苏省教育会附设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成立研究会的缘起
        二、研究会的年会决议案
        三、研究会的终结及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江苏通俗报刊与国民的观念塑造
    第一节 江苏通俗报刊、报人与读者
        一、清末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兴办
        二、民国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分化
        三、近代江苏地区通俗报人及其使命
        四、读者预期及现实分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报刊与国家观念的培植
        一、“欲爱身家,先爱国家”
        二、“爱国的实事”在“尽本分”
        三、国家观念与民众阅读习惯
    第三节 “蝇能传疫”:江苏通俗报刊对卫生观念的普及
        一、“蝇头小事”: 清末民众对于苍蝇的认知
        二、“国民公敌”: 民国时期“蝇能传疫”观念的流传
        三、通俗报刊向苍蝇“宣战”
        四、对普及“蝇能传疫”观念的评价
    小结
第四章 近代江苏学校式通俗教育与国民常识的启蒙
    第一节 清末江苏简易识字学塾与国民常识启蒙
        一、简易识字学塾的创办背景
        二、简易识字学塾的开办及运作
        三、简易识字课本的国民常识书写
        四、简易识字学塾国民常识启蒙成效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学校与国民常识传播
        一、董景安与通俗教育学校的创办
        二、普及国民常识的“奇书”
        三、通俗教育学校的发展及其成效
    第三节 江苏通俗夜校与国民常识传授
        一、江苏通俗夜校的创办
        二、江苏通俗夜校的实践
        三、江苏通俗夜校的成效
    小结
第五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馆与国民常识的普及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馆的创建与推广
        一、江苏通俗教育馆的筹备及其定位
        二、江苏各级通俗教育馆的成立
        三、昙花一现的通俗教育馆联合会
    第二节 通俗教育馆的讲演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普及常识的讲演人才筹备
        二、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
        三、巡回讲演中的常识普及活动
        四、讲演中的国民常识选取标准
    第三节 通俗教育馆的展览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展览设置的缘起
        二、展览普及国民常识
        三、展览的娱乐性
    第四节 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及其困境
        一、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
        二、通俗教育馆面临的困境
    小结
第六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特征
        一、开全国通俗教育风气之先
        二、聚焦底层民众的启蒙之旅
        三、依凭媒介的广泛传播路径
        四、通俗教育实践推进的渐进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建构民众的国家观念
        二、启蒙民众的国民意识
        三、普及民众的科学常识
    第三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及原因
        一、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性
        二、影响通俗教育实践成效的因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2)中国矿业大学音乐艺术教育发展史考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依据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蔡元培美育思想引导下的焦作工学院(1909—1949)
    2.1 焦作工学院时期校史简介
    2.2 焦作工学院时期的校园音乐艺术活动与矿大校歌
    2.3 焦作工学院校园音乐艺术活动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3 北京矿业学院时期繁荣的音乐艺术教育氛围(1949—1970)
    3.1 北京矿业学院时期校史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背景简介
    3.2 北京矿业学院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活动
    3.3 北京矿业学院音乐艺术活动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4 四川矿业学院时期的校园文化艺术教育活动(1970—1981)
    4.1 四川矿业学院时期校史简介
    4.2 四川矿业学院时期的师生音乐生活
    4.3 四川矿业学院师生音乐生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5 素质教育下的中国矿业大学时期音乐艺术教育状况(1981—2003)
    5.1 中国矿业大学建校徐州校史与同期国家素质教育背景简介
    5.2 素质教育下中国矿业大学开展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与校园音乐艺术活动
    5.3 素质教育下中国矿业大学音乐艺术教育产生的积极影响
6 中国矿业大学的专业音乐教育与非专业音乐教育(2003—2019)
    6.1 中国矿业大学成立艺术教育中心
    6.2 中国矿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成立创办音乐专业与发展简介
    6.3 创办音乐专业以来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与重大音乐教育事件
    6.4 中国矿业大学音乐艺术教育取得的成果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视角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0.4.1 研究思路
        0.4.2 创新点
        0.4.3 研究框架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 年的北平
        1.1.1 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1.1.2 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1.1.3 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1.1.4 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1.1.5 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1.2.2 1928 -1937 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1.2.3 补说:1938-1949 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1.3.1 《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1.3.2 《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1.3.3 《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1.3.4 《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2.1 《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2.1.3 “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第3章 :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4.1.3 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4)《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的图像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的创刊与图像传播需求
    一、全美助华联合总会的成立
        (一)美国民间援华组织的兴起
        (二)亨利·卢斯的合并与组建
    二、全美助华联合总会宣传任务的图像传播需求
        (一)打破美国人民排华成见的需求
        (二)转变美国政府中立态度的需求
第二章 《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报道的题材分类
    一、表现战时中国人民的图文题材
        (一)对战时难童教、养工作的关注
        (二)对抗战前线和大后方工农民众的报道
        (三)对战时中国女性的报道
        (四)对政府官员及抗战领袖的报道
    二、表现全美助华联合总会的图文题材
        (一)对董事会成员及主要官员介绍
        (二)对中美友好关系的报道
        (三)对援华筹款活动的报道
第三章 《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报道的构图设计
    一、用系列集合图像通版设计吸引注意力
    二、用整体构图和个体元素的结合导向内容
    三、用系列组图的价值表达揭示主题
第四章 《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图像报道的符号表征
    一、中华视觉符号的地理空间和景观呈现
        (一)中国地图填字和中美地图对比
        (二)中国地理景观的符号化呈现
    二、中华视觉符号的民俗图腾和年节展现
        (一)图腾崇拜:中国石狮子形象
        (二)民俗仪式:中国农历新年
    三、中华视觉符号的书画艺术与哲学体现
        (一)中国书法与东方哲学
        (二)中国传统绘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阶段发表论文

(5)Y购物中心重大节庆日营销活动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思路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3.3 研究内容
2 相关理论概述
    2.1 购物中心概述
        2.1.1 购物中心概念
        2.1.2 购物中心分类
    2.2 营销活动概述
        2.2.1 营销活动的定义
        2.2.2 营销活动的意义
        2.2.3 营销活动的种类
    2.3 购物中心营销活动概述
        2.3.1 促销活动
        2.3.2 媒体宣传活动
        2.3.3 公共关系活动
    2.4 购物中心消费者类型及营销活动偏好
    2.5 营销理论
        2.5.1 4P理论及其延伸理论
        2.5.2 STP理论
        2.5.3 体验营销理论
    2.6 消费者行为理论
        2.6.1 科特勒模型
        2.6.2 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
3 Y购物中心营销环境和营销现状
    3.1 Y购物中心基本概况
    3.2 Y购物中心营销环境
        3.2.1 地理位置及交通情况
        3.2.2 主要消费者群体情况
        3.2.3 主要竞争对手情况
        3.2.4 业态品牌情况
        3.2.5 运营管理情况
        3.2.6 宏观营销环境概况
    3.3 Y购物中心营销现状
        3.3.1 市场定位
        3.3.2 营销策略与主要营销活动
4 Y购物中心典型节庆日营销活动评价
    4.1 Y购物中心典型节庆日营销活动评价指标的确定
        4.1.1 评价指标的确定依据
        4.1.2 营销活动评价指标
    4.2 Y购物中心典型节庆日营销活动评价
        4.2.1 圣诞节营销活动评价
        4.2.2 暑期、寒假营销活动评价
        4.2.3 周年庆、国庆节营销活动评价
        4.2.4 元旦、春节、情人节营销活动评价
        4.2.5 清明节、端午节营销活动评价
    4.3 总结
        4.3.1 Y购物中心典型节庆日营销活动成功经验
        4.3.2 Y购物中心典型节庆日营销活动存在的不足
5 Y购物中心典型节庆日营销活动优化建议
    5.1 Y购物中心营销活动优化的必要性
        5.1.1 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元化
        5.1.2 营销活动同质化越来越严重
        5.1.3 传统节日越来越被重视
    5.2 优化建议
        5.2.1 “走进”消费者心里,针对目标客群强化互动体验营销活动
        5.2.2 去“同质化”,实现IP主题版权多元化营销活动
        5.2.3 浓厚活动氛围,全方位打造特色主题场景式营销活动
6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现象及问题
        1、研究现象
        2、研究问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1、微信公众号
        2、媒介影响力
    (三)研究背景、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1、国外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2、国内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创新点
一、微信公众号媒介生存的现状
    (一)微信公众号的外部生态环境
        1、政治生态环境
        2、经济生态环境
        3、技术生态环境
        4、文化生态环境
    (二)微信公众号与其他媒介之间的生态环境
        1、与传统媒体相比的微信公众号
        2、与其他新媒体产品相比的微信公众号
    (三)微信公众号对受众产生的影响
        1、受众获取信息方式的改变
        2、受众个性化需求的改变
    (四)本章小结
二、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分析
    (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现状
    (二)内容分析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1、选取样本的依据以及抽样方法
        2、分析单位的界定
        3、类目构建依据与编码
    (三)样本分析结果
        1、推送服务分析
        (1)月度推送数量浮动大;不同微信公众号间总量差距明显
        (2)不同微信公众号间月度平均推送次数差异显着
        2、推送内容分析
        (1)内容来源:原创内容率高
        (2)内容类型:内容类型多样,偏重社教活动、临时展览
        (3)标题制作:多使用各种标点符号
        (4)内容呈现方式:呈现方式多样,但以图文混合为主
        (5)内容风格:内容风格偏重于平实质朴
        3、文章互动分析
        (1)留言率居于平均水平
        (2)作者回复率偏低
    (四)本章小结
三、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关系
    (一)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估方法
        1.微信公众号影响力评估方法选择
        2.样本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影响力WCI指数排行
    (二)传播内容在影响力不同的微信公众号中的差异
        1.推送服务在不同微信公众号中的差异
        2.推送内容在不同微信公众号中的差异
        3.文章互动在不同微信公众号中的差异
    (三)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关系
        1.研究假设
        2.分析结果
        (1)社教活动、馆情资讯、临时展览的内容推送与影响力无相关关系
        (2)标题感叹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与影响力呈正相关
        (3)多种内容呈现方式组合与影响力呈正相关
        (4)内容生动活泼与影响力呈正相关
        (5)留言有作者回复篇数与影响力呈正相关
    (四)本章小结
四、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发展建议
    (一)标题制作中活用标点符号
    (二)加强内容呈现方式的多组合运用
    (三)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四)提高生动活泼内容风格的比重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概念:电影院
    二、电影院史前史:电影的传入与放映
    三、研究综述
    四、理论依据
        (一) 背景:中国电影史研究的转向
        (二) 灵魂:文化研究
        (三) 骨架:空间理论
        (四) 理论适用与反思
    五、研究框架
        (一) 电影院的感知空间
        (二)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
        (三)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
    六、创新与不足
第一编电影院的感知空间第一章 分布
    第一节 中国早期电影院在全国的分布情况
        一、分布概览
        二、分布特征
    第二节 电影院在城市空间的分布:以青岛为例
        一、电影院在青岛的城市空间分布
        二、电影院在青岛城市空间分布的特征
        三、电影院在青岛的“地方感”
第二章 建筑
    第一节 地理位置
        一、位于广场中心
        二、位于马路交叉口
        三、与街道成排布置
        四、置于其它建筑体内
    第二节 外观风貌
        一、西方梦幻:殖民语境下中国影院建筑的西洋化
        二、民族特色:中国元素与地方性特征的渐现
    第三节 内部空间
        一、兼具多重功能的大厅
        二、从传统戏院到现代观众厅
        三、附属空间的完善
    第四节 设备配置
        一、通风设备与公共健康
        二、冷暖气设备与影院营收
        三、灯的装置:从观赏到照明的需求变化
    第五节 建筑安全
        一、“少奶奶”扇倒大逸乐影戏院始末
        二、建筑规则中的安全标准
        三、工务局、警察局的安全检查
第三章 声音
    第一节 从默片到有声电影的过渡
        一、有声电影的传入
        二、有声电影本土化过程中的特点
        三、观众对有声电影的接受与排斥
    第二节 声音焦虑下的技术、民族与国家
    第三节 国语与方言之争:以粤语片为例
        一、粤语片兴起的契机
        二、粤语片的本土化接受现状
        三、粤语片“禁”与“反禁”的四个阶段
        四、“禁”与“反禁”的两条线索
第二编 电影院的社会空间第四章 经营
    第一节 资本形式
        一、10年代:外资垄断下的雷玛斯时代
        二、20年代:国人自营电影院的突围与起步
        三、30—40年代:多元化的资本组成
    第二节 供片关系
        一、电影院获取影片的的途径
        二、电影院与制片商的利润分成
        三、供片纠纷与合同的不平等性
    第三节 放映机制
        一、影院等级下的轮次放映
        二、从循环放映到分场放映
        三、放映机制主导下的票价制定
    第四节 营销策略
        一、费尽心力的新片炒作
        二、五花八门的促销活动
        三、博人眼球的明星登场
    第五节 抗税斗争
第五章 规训
    第一节 电影院里的形形色色
        一、吃相百态
        二、秩序混乱
        三、人声鼎沸
        四、色情泛滥
    第二节 空间规训:卫生与文明
        一、中国式卫生
        二、从空间的“卫生化”到卫生的“空间化”
    第三节 行为规训:如何看电影
        一、来自精英阶层的改良指导
        二、商业路径中的观影规范
        三、国家权力下的行为控制
    第四节 电影检查:看什么电影
    第五节 规训的效果:抵抗与错位
        一、精英改良的失败
        二、“对号入座”风波
        三、“禁烟运动”的夭折
        四、反思
第六章 冲突
    第一节 日常纠纷
    第二节 军警之患
        一、军人看白戏及军民矛盾
        二、都市内战——金都血案
        三、军人为何看白戏
    第三节 民族矛盾
        一、电影院中的情感政治
        二、焚烧“汉奸”影片《木兰从军》
    第四节 公会暴力
        一、《假凤虚凰》事件
        二、电影事件中的职业身份认同
        三、公会暴力在电影事件中的复杂性
第七章 殖民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电影院
        一、疯狂建设与严密控制
        二、商业失败与殖民流产
    第二节 沦陷时期的京津电影院
        一、影院业的“恢复”
        二、日伪对电影院的建设、控制与检查
        三、日伪对电影院的殖民利用
        四、商业、爱国与殖民的博弈
    第三节 “孤岛”和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院
        一、“繁荣”的“孤岛”影院业
        二、“繁荣”背后:谴责与辩护
        三、“高调”的商业:日本对上海电影业的殖民策略
第三编 电影院的再现空间第八章 影片
    第一节 小市民市场下的“武侠神怪”与“鸳鸯蝴蝶”
        一、谁是小市民
        二、火烧银幕:武侠神怪片的流行与“销迹”
        三、另一个维度:鸳鸯蝴蝶派电影
    第二节 在政治与商业之间徘徊的左翼电影
        一、国民党对左翼电影的“推波助澜”
        二、小市民喜欢看左翼电影吗?
    第三节 映像之别——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市场的分野
        一、地位: “重要”而非“垄断”
        二、问题:诲盗、色情与辱华
        三、阻力:文化、节奏与语言
第九章 媒介
    第一节 笔墨硝烟——报纸广告
        一、电影广告的噱头
        二、电影广告市场的失序
    第二节 视觉代言——电影海报
        一、电影海报的来源、特性与历史
        二、电影海报的三种功能
    第三节 纸上舞台——电影说明书
        一、电影说明书的一般形制
        二、电影说明书之于观众的意义
        三、电影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话语空间——电影批评
        一、影评与公共空间
        二、影评的话语模式
    第五节 以声夺人——唱片与无线电广播
        一、电影歌曲的流行
        二、留声机、无线电对电影的传播
第十章 群体
    第一节 众生群像——观众
        一、观众结构:谁去电影院
        二、观众心理:为什么去电影院
        三、观众反应:文化的再生产
    第二节 职业困境——影院员工
        一、售(收)票员:为生计奔波
        二、引导员:学“坏”了的女子
        三、译意风小姐:昙花一现的宠儿
        四、解说员:幻影时代的说书人
        五、纠纷与罢工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跟我学汉语》(英语版)系列教材的文化项目编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1.2 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3 研究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1.4 文献综述
第二章《跟我学汉语》(英语版)教材中的文化项目
    2.1 文化项目的定义及划分概述
    2.2 教材的编写体例分析
    2.3 本文统计文化项目内容的方法说明
第三章《跟我学汉语》(英语版)教材文化项目的编排情况及分析
    3.1《跟我学汉语》初级阶段系列教材文化项目的分类统计
    3.2《跟我学汉语》中级阶段系列教材文化项目的分类统计
    3.3 初、中级阶段系列教材中文化项目的对比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跟我学汉语》(英语版)文化项目编排的原则及不足之处
    4.1 文化项目编排的原则分析
    4.2 文化项目编排的不足之处
    4.3 小结
第五章《跟我学汉语》文化项目编排的思考和建议
    5.1 促进教材功能、结构、文化三者的有机结合
    5.2 注重初、中级阶段系列教材中文化项目选取的均衡性
    5.3 增加分布在生词或课文中文化项目的注释及例句
    5.4 有针对性地加强交际文化项目的相关练习
    5.5 增设交际活动的文化板块
    5.6 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增强文化项目展示的趣味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热身活动中的文化项目(初级)
附录二:课文中的文化项目(初级)
附录三:生词中的文化项目(初级)
附录四:练习中的文化项目(初级)
附录五:热身活动中的文化项目(中级)
附录六:课文中的文化项目(中级)
附录七:生词中的文化项目(中级)
附录八:练习中的文化项目(中级)
致谢

(10)整合与分化—从华文教育看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海外华文教育研究
        (二) 缅甸华文教育研究
        (三) 其他相关的缅甸华人研究
        (四)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概述
    三、田野调查经过及田野点介绍
        (一) 田野进入及调查经过
        (二) 田野点介绍
第一章 缅甸华人的社会地位及缅甸华文教育发展史
    第一节 缅甸华人的社会地位
        一、缅甸独立前华人的社会地位
        二、缅甸独立后华人的社会地位
    第二节 缅甸华文教育发展史及曼德勒华文教育概况
        一、缅甸华文教育发展史
        二、曼德勒华文教育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曼德勒华文教育与曼德勒华人的社会整合
    第一节 曼德勒华文教育中的语言传承与社会整合
        一、母语教学与社会整合
        二、华文教育中的语言生活与社会整合
    第二节 曼德勒华文教育中的节庆、仪式与社会整合
        一、春节与社会整合
        二、孔圣诞与社会整合
        三、优等生颁奖会与社会整合
        四、缅北华文学校运动会与社会整合
    第三节 外部因素的影响
        一、外部力量的历史转变
        二、外部力量的整合方式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曼德勒华文教育与曼德勒华人的社会分化
    第一节 曼德勒华文教育与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地缘分化
        一、曼德勒华文教育中的云南人与福建人
        二、地缘分化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曼德勒华文教育与曼德勒华人的政治认同分化
        一、教材的差异
        二、字体及拼音的差异
        三.其他政治认同分化的符号
        四、政治认同分化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曼德勒华文教育与曼德勒华人基于经济因素的社会分化
        一、曼德勒华文教育中的公益学校与贵族学校
        二、经济分化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追寻权力与社会分化
        一、机构设置与权力生产
        二、分化与权力再生产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作为能动性实践的整合与分化——理论分析的尝试
    第一节 结构和能动性的对立与调和
        一、结构与能动性之争
        二、结构与能动性的调和
    第二节 社会与文化——结构的二重性
        一、从社会维度看结构
        二、从文化维度看结构
    第三节 整合与分化——曼德勒华人的能动性实践
        一、作为能动性实践的整合
        二、作为能动性实践的分化
    第四节 结构的再生产——对“紧箍咒效应”的分析
        一、何谓“紧箍咒效应”
        二、“紧箍咒效应”的原因解析
    第五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关于曼德勒华人身份认同的调查问卷
附录2:关于曼德勒华文教育中教材使用问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3:缅甸北部华文学校一览表
附录4:《曼德勒明德学校章则》
附录5:中国大陆汉语拼音与台湾注音对照表
附录6:曼德勒孔教学校校训与校歌
附录7:曼德勒孔教学校近七学期学生人数变化
附录8:曼德勒孔教学校校长聘约
附录9:曼德勒孔教学校校长聘书
附录10:曼德勒云华师范学院招生广告
附录11:曼德勒福庆学校李校长与曼德勒孔教学校王校长关于缅甸华人政治认同的论战
致谢
攻读傅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课题

四、圣诞·新年·新禧(论文参考文献)

  • [1]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D]. 马春霞. 扬州大学, 2021(02)
  • [2]中国矿业大学音乐艺术教育发展史考释[D]. 赵天奇.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1)
  • [3]《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 ——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D]. 任航. 吉林大学, 2020(08)
  • [4]《全美助华联合总会新闻报》的图像传播研究[D]. 周薇曦. 西南大学, 2020(01)
  • [5]Y购物中心重大节庆日营销活动评价及优化研究[D]. 王一博.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6]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传播内容与影响力研究[D]. 黄小栩. 新疆大学, 2019(10)
  • [7]中国早期电影院空间文化研究(1896-1949)[D]. 刘磊. 山东大学, 2018(12)
  • [8]《跟我学汉语》(英语版)系列教材的文化项目编排研究[D]. 邝艳华. 暨南大学, 2017(05)
  • [9]2017年中国邮政贺卡(普通型)探幽[J]. 王峰. 集邮博览, 2017(05)
  • [10]整合与分化—从华文教育看曼德勒华人社会的内部关系[D]. 刘权. 云南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圣诞节·新年·新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