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和交点

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和交点

一、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和交点(论文文献综述)

郑飞[1](2021)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函数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下一代的生活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现在接受的教育决定了他们以后生活的走向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美国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在当今世界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STEM教育。经过长期的实践,在原有的STEM教育基础上加入了艺术元素从而形成STEAM教育。STEAM教育是一种学科交叉、基于问题的融合真实问题情境的教育,包含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五个元素,重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已有研究已表明STEAM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有一定的效果。数学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数学中函数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函数自诞生以来就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密不可分,并一直服务于科学技术。德国数学家F·克莱因(C·F·Klein,1849-1925)曾提出以函数概念和思想统一数学教育的重要思想。由此可见,函数与STEAM教育中的各个元素有密切联系。本文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寻找函数与STEAM教育中各元素相联系的素材,并通过分析两个具体的教学设计总结得到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进行函数教学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然后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做出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部分函数内容的教学设计。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从知识点讲解、阅读与思考、数学活动、例习题编排四个方面梳理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里函数内容中的科学知识。结果发现这四部分内容当中都有科学知识的渗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科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函数与其他学科的联系。(2)数学教科书中函数内容所涉及的其他学科知识几乎都和物理学有关,很少有地理学、化学、生物学方面的知识。笔者进而又从函数思想和函数知识点这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人教版初中生物、地理、化学、物理教科书,从中选取若干实例探讨这些学科中的函数内容,为后续的教学设计积累素材。(3)收集分析技术、工程、艺术实例,从这些例子中探讨函数与技术、工程、艺术的联系。通过这些例子我们能看到函数在技术、工程和艺术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本文提到的这些实例,也可以自己收集或开发一些新的例子帮助学生体会函数的广泛应用,促进学生对函数的深入理解。(4)在已有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基础上,做出STEAM教育理念下的部分函数内容的教学设计。本文选取“变量与函数”、“函数的图象”、“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这四个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本论文对实际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论文通过详细的实例介绍了函数与科学、技术、工程和艺术的联系,这些内容让我们真实地看到了函数与STEAM教育理念中各元素的联系,从而为函数与STEAM教育理念相融合的教学设计提供知识基础。在实践上,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采用本文提到的一些实例,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开阔学生的视野。

黄少平[2](2021)在《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及其本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海洋强国战略”提出和“海上丝路”建设推进,海岸与近远海的海相粘土“被迫上岗”。因海相粘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压缩系数高、抗剪强度低和渗透系数低等特点,使其无法直接用于工程建设,故需对其进行加固方可作为工程结构,其中水泥加固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加固方法之一,水泥加固海相粘土的热-水-化-力(THCM)特征参数演化是其加固效果的关键问题,但目前针对该问题尚无系统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室内试验、监测试验、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等多种手段,首先探究了不同水泥含量、养护温度以及初始含水率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接着揭示了多因素对THCM特征参数影响规律与影响机制;然后系统分析了多因素作用下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与关联机制;最后推导了能够全面、准确反映固化海相粘土力学特性的本构模型。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1)首次将柱形试验引入固化海相粘土试样制作与特征参数监测,通过室内试验与监测试验获取不同水泥含量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随着水泥含量增大,参与水化反应的水泥数量增多:溶于孔隙溶液离子增加,导致峰值电导率(C)增大;同时固化过程消耗更多的水,使得体积含水量(H)降低,从而基质吸力(H)增大;因更多水泥水化释放更多热量,故内部温度(T)增大;与此同时,更多水化产物形成并填充体系孔隙,提高了土体强度(M)、抵抗变形的能力(M)和整体稳定性(M),同时导致渗透系数(H)减小和热传导系数(T)增大。(2)揭示了不同养护温度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随着养护温度增大,直接提高试样内部温度(T),加快水化速率,释放更多离子,从而使峰值电导率(C)增大,到达峰值电导率时间更短;高温加快试样水分的消耗,从而降低体积含水量(H),增大基质吸力(H);高温促进水化产物的形成,导致孔隙率降低,结构更加致密,强度(M)和抵抗变形能力(M)增强,渗透系数(H)减小,热传导系数(T)增大。(3)确定了使固化海相粘土单轴抗压强度(UCS)值达到最大值的最佳施工含水率(22%)。含水率增大直接引起体积含水量(H)增大,基质吸力(H)降低;含水率低于最佳施工含水率时,随含水率的增大,使更多水泥参与反应,水化产物增加,导致UCS(M)、加州承载比(CBR)(M)、峰值温度(T)、热传导系数(T)、峰值电导率(C)均增大,渗透系数(H)减小;高于最佳施工含水率时,则随含水率增大,UCS(M)、CBR(M)、峰值温度(T)、热传导系数(T)、到达峰值电导率(C)的时间均减小,但渗透系数(H)随之增大。(4)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与关联机制的研究表明:由于水泥水化作用,一方面导致了电导率变化,改变了释放热量影响内部温度,由此消耗了试样水分降低体积含水量、增大了基质吸力并引起了UCS变化;另一方面形成了水化产物填充空隙,引起UCS、CBR、渗透系数、热传导系数变化。在此基础上,本文考虑水泥含量、养护温度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的影响发现:水泥含量与养护温度提高增加水化产物填充空隙,使热传导系数与渗透系数交点以及基质吸力与UCS交点皆到来更早。基于此,本文获取了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同时演绎图,建立了多场性能交互作用理论原型。(5)基于扫描电镜(SEM)试验,观察了固化海相粘土固化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化特征,发现固化海相粘土加固机制主要包括水泥水解水化作用、水化产物与土颗粒间相互作用(离子吸附交换和团粒作用、凝结硬化、碳酸化以及硬凝反应),并以此建立了水泥土加固的结构形成模型。(6)推导并建立了不同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应力应变关系,基于此,建立了养护温度-时间耦合、水泥含量-时间耦合、初始含水率-时间耦合以及养护温度-水泥含量-时间耦合的综合本构模型。将该模型嵌入COMSOL Multiphysics固体力学模块,由此开展的不同条件固化海相粘土应力应变关系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十分吻合,说明该模型是可靠的。

郑超杰[3](2021)在《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文中认为新疆阿舍勒铜锌矿位于阿尔泰造山带西南缘阿舍勒盆地内,是典型的火山沉积块状硫化物(VMS)型矿床。前人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和成矿预测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和找矿成果。鉴于阿舍勒铜锌矿床具有埋藏深、开采难度大、采矿维护成本高等特点,伴随着矿山开采对探明资源储量不断消耗,深边部矿体品位下降,对阿舍勒铜锌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任务已迫在眉睫。本文以矿产资源定量评价体系为指导,在充分收集研究区地质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矿区成矿地质规律及控矿地质要素;引入成分数据分析,对阿舍勒矿区外围原生晕数据进行研究,运用分形理论及奇异性理论分离、识别并提取地表原生晕弱异常;量化矿区控矿地质要素,结合地球化学指标,构建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借助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对矿区外围开展找矿预测,并对预测结果予以评估;分析钻孔原生晕垂向分带特征,评价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如下为本文取得的成果及认识。1.对研究区岩石地球化学9个元素进行成分数据分析,还原元素真实空间分布;以稳健主成分方法探讨元素组合特征,得出(1)Cu-Zn-Co及(2)Pb-Mo-Ag-As-Au-Sb两组矿化组合,分别对应矿床喷流沉积及变质热液叠加改造两个成矿阶段。2.运用分形-多重分形方法分离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及背景分布,提取研究区原生晕异常;对常规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难以识别的弱异常,以局部奇异性理论识别、提取,充分挖掘地球化学数据中隐藏的与成矿紧密相关的弱异常信息。3.对矿区成矿规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研究区控矿地质要素;以GIS信息系统为媒介、矿区见矿钻孔为参照,运用“距离分布法”,明确各类控矿地质要素与矿体间最佳缓冲距离,量化各类与成矿密切相关的控矿地质要素信息,结合地表原生晕地球化学综合异常,构建研究区地质-地球化学综合信息找矿模型。4.基于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运用三类监督学习算法,对研究区开展找矿预测;对各类机器学习模型评估并对各模型预测结果与矿区见矿钻孔相对应,得出三类机器学习模型找矿预测效果显着。由此,提出将三类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找矿预测模型。5.以机器学习综合找矿预测结果为主,辅以岩石地球化学弱异常信息,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及矿区控矿地质要素重要度评价指标,在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区外围圈定3类共9个找矿预测区,并分析钻孔原生晕数据进行深部找矿预测,验证深部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王李阳[4](2021)在《含硫酸盐的高铁路基粗颗粒填料膨胀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多分布于中亚、西亚与我国西北部地区,硫酸盐独特的物化性质与当地的干旱、昼夜温差大等气候条件相结合,带来了很多的工程困扰,包括引起高铁路基上拱等问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高速铁路运营舒适性、平稳性和安全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以现场调研、现场监测、室内试验、理论计算为研究手段,主要针对硫酸盐渍土盐胀机理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及相应成果如下:(1)推导了碎石类盐渍土中部分含盐量与总含盐量之间的理论关系,设计了相关室内试验,使用离子色谱法研究了不同盐分种类(氯化钠、硫酸钠、硫酸镁、氯化钾)、不同盐分含量(0.5%~5%)、不同级配、不同筛径(1 mm,2 mm和5 mm)对碎石类盐渍土中部分含盐量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得知,大部分情况下,细粒素土与盐分的过筛率之比都在1-2之间,并且基本不受总含盐量影响;不同盐分的过筛率不同;5 mm筛所得试验结果最为稳定,代表性强,推荐使用;总含盐量较低的情况下,不同盐分之间的分析结果影响较小,因此对该理论进行了一定简化,保证了一定的准确性与易用性。最后,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碎石类盐渍土总含盐量测试方法。(2)将土颗粒基质简化为球形,孔隙未冻水简化为土颗粒表面的未冻水膜,假定未冻水膜厚度与基质对冻结温度的抑制为幂函数关系,并且孔隙溶质的溶解度仅受温度控制,得到了盐渍土的未冻水含量理论模型。使用该模型进行了参数化研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盐渍土相组成特性。通过与前人试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且很好地解释了二次相变物理现象。(3)通过室内盐胀试验,研究了不同含盐量、含水率条件下的粗颗粒盐渍土试样在分级降温条件下的变形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盐渍土盐胀体变特性,提出了临界结晶温度的经验模型;基于计算所得的理论结晶量,建立了正温区间内的盐胀变形预测模型。降温过程中,试样膨胀一般主要发生在30℃→10℃和0℃→-10℃区间内;盐胀与盐水比正相关,但是如果出现冻胀的话情况更加复杂,膨胀量会在较低含盐量下出现峰值,该峰值对应于冻结前孔隙盐分全部溶解的情况下的最大含盐量(土体骨架最疏松)。(4)通过控温三轴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冻结砂土的力学特性。结果显示,冻结前的盐分溶解状态对冻结后的力学性质有强烈影响。弹性模量主要受含盐量影响,而含水率则影响界限含盐量大小;不同含水率和温度情况下,围压对弹性模量影响不同;粘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含盐量的变化存在界限值。(5)对兰新客专硫酸盐渍土病害路段进行了调研,总结了病害情况和分布规律;选取了病害工点进行了水热盐与变形监测,分析了路基随时间的内部水热盐、变形规律;进行了硫酸盐侵蚀水泥改良石粉室内膨胀试验,研究发现,试样膨胀率随硫酸盐含量增加而增加,但是随水泥含量增加而减小。

李涛[5](2021)在《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以来,绿色环保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人们对可再生,可持续发展材料的需求越来越高。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储量最为丰富,可再生的一种有机绿色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然而,纤维素分子内部拥有丰富的氢键,使其很难溶解在普通溶剂中,传统的纤维素溶解体系如CS2-Na OH,不仅污染严重,而且对纤维素的溶解度也有限,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本论文研究以木浆纤维素、尿素、DMAc为原料,制成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以AMIMCl为溶剂,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进行溶解再生,成功制备了再生纤维素膜。并研究了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液的流变性能和再生纤维素膜的结构性能。溶解实验表明,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溶解度达到了25%。静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CC溶液为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升高温度,溶液的非牛顿指数增大,结构粘度指数减小;溶液浓度增大,溶液的结构黏度指数、粘流活化能增大,非牛顿指数减小;动态流变测试表明,减小CC含量、升高温度后,溶液以粘性占主导地位,反之,以弹性占主导地位。通过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谱(XRD)、热重(TG)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氨基基团被成功的引入纤维素,CC和再生纤维素膜为典型的纤维素Ⅱ晶型,它们都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和结晶度,再生纤维素膜拥有致密的表面和断面。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对影响纤维素膜结构与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并对再生纤维素膜染料截留能力,油水分离能力、抗污染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当CC的质量分数为9%,溶解温度为110℃,凝固浴为水时,湿膜的拉伸强度为7.6MPa,断裂伸长率为98.5%,干膜的拉伸强度为122.6MPa,断裂伸长率为20.8%,再生纤维素膜的孔隙率为93.68%,透光度为94.08%;再生纤维素膜对甲基蓝、刚果红、甲基橙的截留率分别为100%,99.8%,42.3%;再生纤维素膜的油水分离率达到100%,反复循环使用后,纯水通量的恢复率都达到了100%,表现出极强的抗污性能。再生纤维素膜制备过程不仅实现了绿色环保,而且纤维素浓度大大提高,再生纤维素膜的强度大幅提高,在染料、含油废水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江佩桓[6](2020)在《Li+, Na+(K+),Sr2+//Br-H2O体系及相关子体系的多温相平衡研究》文中认为四川盆地地下卤水中的矿产资源储藏丰富,分布广阔,是四川特有品质优异的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四川盆地地下卤水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开发过程,需要相图的指导。利用相图,分析各种盐类的溶解变化规律和析出区域,从而有效的进行生产。本文针对四川盆地地下卤水体系Li+,Na+(K+),Sr2+//Br-–H2O及相关子体系开展了多温相平衡的实验研究。实验采用等温溶解平衡法对三元体系Li Br–Sr Br2–H2O分别在273 K、308 K和323 K和三元体系Na Br–Li Br–H2O在323 K,四元体系Na Br–Li Br–Sr Br2–H2O在308 K,四元体系Na Br–Li Br–Sr Br2–H2O和KBr–Li Br–Sr Br2–H2O在323 K下的稳定相平衡进行了研究。利用分析实验测试中所得到的各体系下各组分的溶解度数据,绘制了所对应体系的等温相图。其中,鉴定共饱点平衡固相的鉴定方法采用X射线粉晶衍射法,部分三元体系采用湿渣法对其固相成分进行鉴定。实验研究发现,在273 K、308 K和323 K下的三元体系Li Br–Sr Br2–H2O和在323 K下的三元体系Na Br–Li Br–H2O均为水合物Ⅰ型相图。三元体系Li Br–Sr Br2–H2O在273 K下存在1个共饱点、2条单变量曲线和2个固相结晶区,结晶固相为Li Br·2H2O和Sr Br2·6H2O。三元体系Li Br–Sr Br2–H2O在308 K和323K下的相图均包含2个共饱点,3条单变量曲线和3个单盐固相结晶区。其中,在308 K下的单盐固相结晶区为Li Br·2H2O、Sr Br2·2H2O和Sr Br2·6H2O,在323 K下的单盐固相结晶区为Li Br·H2O、Sr Br2·2H2O和Sr Br2·6H2O。本文对比了三元体系Li Br–Sr Br2–H2O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相图以及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发现了Li Br对Sr Br2的盐析作用很强。三元体系Na Br–Li Br–H2O 323K相图由1个共饱点、2条单变量曲线和2个单盐固相结晶区组成,其结晶区为Li Br·H2O和Na Br。308 K下的四元体系Na Br–Li Br–Sr Br2–H2O中没有复盐和固溶体生成,属于水合物型Ⅱ相图,体系中存在3个共饱和点,7条单变量曲线和5个固相结晶区,固相分别为Li Br·2H2O,Na Br,Na Br·2H2O,Sr Br2·2H2O和Sr Br2·6H2O。其中Li Br·2H2O的固相结晶区最小,表明该体系中Li Br·2H2O的溶解度最大。323 K下的四元体系Na Br–Li Br–Sr Br2–H2O中无复盐,也无固溶体生成。体系中存在2个共饱和点,5条单变量曲线和4个固相结晶区,固相分别为Li Br·H2O,Na Br,Sr Br2·2H2O和Sr Br2·6H2O,其中Na Br的结晶区最大,表明其溶解度最小,最容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323 K下的四元体系KBr–Li Br–Sr Br2–H2O中无复盐,也无固溶体生成,属于水合物Ⅰ型相图。该四元体系存在2个共饱和点,5条单变量曲线和4个固相结晶区,其各固相组成分别为Li Br·H2O,KBr,Sr Br2·2H2O和Sr Br2·6H2O,其中KBr的结晶区要比Li Br·H2O,Sr Br2·2H2O和Sr Br2·6H2O的结晶区大得多,这说明KBr的溶解度最小,最易从溶液中析出分离。

陈淑梅[7](2020)在《LiF-DyF3-MeO熔盐微观结构及电解制备Dy-Cu中间合金研究》文中认为镝铜中间合金是一种优良的添加剂,能够显着提高钕铁硼磁体的矫顽力、耐腐蚀及高温稳定性,有效改善铜及其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而现有制备镝铜合金的方法具有合金易烧损、成分偏析严重、能耗大、不能连续生产等缺点,因此寻求合金成分稳定、工艺简单、绿色、可产业化制备镝铜中间合金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以Dy2O3、Cu2O为电解原料,氟化物熔盐LiF-DyF3为熔盐电解质,通过熔盐电解法制备了Dy-Cu中间合金,运用热分析法、量子化学计算法和拉曼光谱分析法对熔盐体系进行离子结构分析,利用等温饱和法、透明槽研究了Dy2O3、Cu2O在LiF-DyF3熔融盐中的溶解行为,深入解析了电解过程金属氧化物的溶解机理、溶解动力学过程,以期为采用熔盐电解法大规模生产Dy-Cu合金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利用热分析法研究了相关LiF-DyF3、LiF-DyF3-Dy2O3及LiF-DyF3-Cu2O熔盐的初晶温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熔盐的初晶温度变化规律,并结合XRD图谱研究了熔盐中可能存在的离子团,发现对于LiF-DyF3稀熔盐,随着熔盐中DyF3摩尔浓度的增加,熔盐的初晶温度降低值与DyF3的摩尔分数呈线性降低的关系,熔盐中可能存在的Dy-F离子可以表示为[DyFx](3-x),最可能存在的离子团为[DyF4]-;对于LiF-DyF3-Dy2O3与LiF-DyF3-Cu2O三元熔盐体系,随着熔盐中Dy2O3含量的增加,LiF-DyF3-Dy2O3熔盐的初晶温度呈升高的趋势,而LiF-DyF3-Cu2O熔盐的初晶温度随着Cu2O含量的增加变化较小。通过量子化学计算模拟方法、常温拉曼光谱以及高温原位拉曼光谱技术考察了LiF-DyF3二元系、LiF-DyF3-Dy2O3与LiF-DyF3-Cu2O三元系、LiF-DyF3-Dy2O3-Cu2O四元系熔盐微观结构,解析了MeO在熔盐中的溶解机理,发现熔盐熔融状态下的离子结构与常温状态下的离子结构存在较大差异,高温下LiF、DyF3、Dy2O3、Cu2O晶体的结构完全破坏,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熔盐拉曼光谱的拉曼强度逐渐减弱,但熔盐在熔融状态时离子团簇的拉曼振动特征峰峰位基本不变;熔融状态下的LiF-DyF3熔体存在的离子团为拉曼特征峰位于350cm-1、450cm-1处的[DyF4]-和特征峰位于440cm-1处的[DyF6]3-络合阴离子;LiF-DyF3-Dy2O3熔体在熔融状态下可能存在的Dy-O-F离子团有[DyOF4]3-、[DyOF5]4-、[Dy2OF6]2-、与[Dy2OF7]3-,可能存在的Dy-F离子团为[DyF4]-、[DyF6]3-;LiF-DyF3-Cu2O在熔融状态可能存在的Dy-F离子团为[DyF4]-、[DyF6]3-,Dy-O-F离子团为[DyOF4]3-、[DyOF5]4-、[Dy2OF7]3-;LiF-DyF3-Dy2O3-Cu2O熔体在熔融状态下可能存在的Dy-O-F离子团有[DyOF4]3-、[DyOF5]4-、[Dy2OF7]3-,可能存在的Dy-F离子团为[DyF4]-、[DyF6]3-。分别运用等温饱和法、透明电解槽对Dy2O3、Cu2O在LiF-DyF3熔盐中的溶解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Dy2O3、Cu2O在LiF-DyF3熔盐中达到溶解平衡时间分别为110min、120min,对于不同组分的LiF-DyF3熔盐电解质(xDyF3=15mol%40mol%),Dy2O3的溶解度为0.55wt%3.45wt%,Cu2O的溶解度为0.39wt%0.52wt%,随着熔盐中DyF3含量的增加,Dy2O3的溶解度逐渐增大,而Cu2O的溶解度变化很小,相同LiF-DyF3熔盐组分下Dy2O3、Cu2O的溶解度均随熔盐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熔盐中lnSMeO与1/T之间是线性相关的,MeO在熔融盐中的溶解是一个物理和化学反应同时存在的复杂过程,MeO的溶解反应均为吸热反应;Dy2O3、Cu2O在LiF-DyF3熔盐中的溶解过程主要受传质扩散影响。通过对熔盐体系的热力学和电化学过程分析,探讨了Dy-Cu合金的形成机理,发现Cu2O比Dy2O3更易被还原,在石墨阳极上析出的产物主要为CO,而且Dy2O3、Cu2O的电极还原过程都是一步完成的,Dy(III)在钨电极上还原电位在-0.6V-0.4V附近;Cu(I)在钨电极上还原电位在-0.6V附近;采用熔盐电解共析出法在LiF-DyF3-Dy2O3-Cu2O熔盐体系中制取了Dy-Cu合金,利用SEM、EDS、XRD、差热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制取的Dy-Cu合金结构进行了表征,表明制备的Dy-Cu合金物相为CuDy和Cu2Dy,初晶温度约为805℃,合金中仅含少量C、O、F杂质,可见以LiF-DyF3-Dy2O3-Cu2O熔盐体系电解制备Dy-Cu中间合金具有较好优势和发展前景。

李丽梅[8](2020)在《SOLO理论视角下中考化学图像题的分析及教学实践》文中认为本文在SOLO理论视角下,对近十年来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中的坐标曲线图题、工艺流程图题、物质推断图题等三类化学图像题的试题考点、逻辑思维知识点及学生解题体现出的思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这三类化学图像题大多数都要求学生的思维结构层次水平要达到关联结构。为了使学生的思维结构层次水平达到中考化学考查要求,针对不同思维结构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小组讨论式、学生讲解相结合以及师徒结对的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并基于SOLO理论视角下对三类化学图像题进行教学案例设计开展教学实践。本文主要运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实践,实验班实施基于SOLO理论的教学实践,对照班实施“具体问题解决”与讲练相结合的常规教学实践。主要从三个方面对教学实践结果进行分析,一是对比分析学生在解三类化学图像题的思维结构层次水平前后测结果;二是对比分析学生在两次模拟测试卷三类化学图像题的得分情况;三是利用SPSS对比两次模拟测试成绩在平均分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方面分析。由实验数据可知,在SOLO理论视角下客观的判断学生的思维结构层次水平开展的教学实践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结构层次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在某一类题型中的化学思维结构层次水平。化学成绩和化学思维结构层次水平的提高会激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以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在SOLO理论视角下中考化学三类图像题的分析开展的教学实践研究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杨明珠[9](2020)在《含α取代基的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羧酸盐表面活性剂因具有原料来源丰富、性质温和、生物降解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印染、建筑、三次采油等诸多领域。但饱和长链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性较差,在很多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本论文中以脂肪酸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两类α位取代的羧酸盐表面活性剂,考察了它们的水溶性及相应的溶液性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二十酸为原料,经由溴代、酯化、醚化和皂化反应,合成了两类羧酸盐表面活性剂α-苯氧基羧酸钠(简写为Cn-ph-Na,n=12,14,16,18,20)和α-(对(间)-叔丁基苯氧基)羧酸钠(简写为Cn-p-(t-bu)ph-Na和Cn-m-(t-bu)ph-Na,n=12,14,16)。同时合成了系列脂肪酸钠盐表面活性剂(CnNa,n=12,14,16,18,20),用于后续的性能比较。通过1H NMR确证了终产物的纯度和结构。2.通过浊度法和目测法分别得到了CnNa和Cn-ph-Na在水中的溶解度。CnNa系列中,只有链长稍短的十二酸钠(C12Na)在室温下的水溶性较好,为27 mmol·L-1。而表面活性剂Cn-ph-Na的水溶性分别为1250 mmol·kg-1、1110 mmol·kg-1、800 mmol·kg-1、670 mmol·kg-1和100 mmol·kg-1,远高于不含苯氧基团的脂肪酸钠表面活性剂。通过粉末X射线衍射(XRD)方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CnNa和Cn-ph-Na固体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对表面活性剂Cn-ph-Na而言,由于α位置上苯氧基的存在,表面活性剂分子无法紧密排列,削弱了烷烃链间的相互作用,水分子更容易渗入固体内部,其水溶性因而升高。3.通过表面张力法、荧光探针法研究了Cn-ph-Na系列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Cn-ph-Na的cmc分别为4.81 mmol·L-1、0.56 mmol·L-1、0.036 mmol·L-1、0.0068 mmol·L-1和0.033 mmol·L-1。苯环的存在增强了分子的疏水性,其聚集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采用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对Al2O3纳米颗粒进行原位疏水化改性后,可以得到稳定的Pickering乳液。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由C12-ph-Na和C14-ph-Na与Al2O3纳米颗粒共同稳定的乳液产生了乳液的双相转变行为。高浓度的C16-ph-Na和C18-ph-Na溶液还具有一定的粘弹性。4.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表面张力法、荧光探针法对Cn-p-(t-bu)ph-Na和Cn-m-(t-bu)ph-Na系列表面活性剂的溶解性能、表面活性以及乳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水溶性、较强的聚集能力以及较好的乳化性能。此外,通过稳态和动态流变测试研究了间、对位叔丁基苯氧基羧酸钠溶液的粘弹性。C12-p-(t-bu)ph-Na、C14-p-(t-bu)ph-Na、C14-m-(t-bu)ph-Na、C16-m-(t-bu)ph-Na在较低浓度下,溶液即呈现出明显的粘弹性。冷冻透射电镜(Cryo-TEM)实验结果证明,上述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存在着蠕虫胶束。

陈晨[10](2020)在《牟汶河地下水系统中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文中指出牟汶河地下水系统为大汶河流域内的五级地下水系统,这一区域内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水中矿物质的含量也越来越重视,而水中的锶和偏硅酸均是人体所需要且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影响的成分。本论文在对研究区进行了野外调查、样品采集等工作后,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运用了数理统计、同位素分析、水化学组分相关性分析、离子比值关系以及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法对研究区的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的组分与分布特征、离子来源及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研究区的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进行了水质评价,对研究区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的利用情况做了总结,旨在为区域地下水中锶和偏硅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地下水中,主要的阳离子为Ca2+和Mg2+,主要的阴离子为HCO3-和SO42-。地下水总体上属于中性偏弱碱性低矿化度水,其中岩溶水的平均pH值高于孔隙水和裂隙水,裂隙水的平均TDS值最小,其次是岩溶水,孔隙水的平均TDS值最大。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型和HCO3-Ca型为主。地下水中锶离子的平均浓度在岩溶水中最高,孔隙水次之,裂隙水中最低;偏硅酸的平均浓度在裂隙水中最高,在岩溶水和孔隙水中均较低。锶离子在孔隙水和岩溶水中富集现象明显,偏硅酸在裂隙水中富集现象明显。总体而言地下水中锶离子的浓度与Ca2+、Mg2+和SO42-的浓度相关性较高,偏硅酸的浓度则只在裂隙水和岩溶水中与pH值成低度相关。研究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在补给富锶地下水和富偏硅酸地下水后受到的蒸发作用,比补给非富锶地下水和非富偏硅酸地下水后小,在含水层中停留时间更长,富锶地下水和富偏硅酸地下水的补给高程较研究区内其余地下水而言更高。研究区内富锶地下水出现的主要含水岩层为炒米店组白云岩、砾屑灰岩、三山子组细晶白云岩、奥陶系马家沟群灰色厚-中层灰岩、砾屑生物碎屑灰岩、燧石结核灰岩和第四系砂质粘土、粉砂。富偏硅酸地下水出现的含水岩层为新太古代二长花岗岩。研究区地下水中的水化学组分主要来源于水岩相互作用,其中碳酸盐岩的风化对地下水中化学成分的贡献量最大,阳离子交换作用在各个类型的地下水中都有发生,地下水中锶离子主要来源于含锶碳酸盐矿物的溶解和阳离子交换作用,偏硅酸主要来源于斜长石的溶解,蒸发浓缩作用对地下水中锶元素的富集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在裂隙发育较好,水中CO2含量多的地方,偏硅酸更容易富集。究区富锶地下水和富偏硅酸地下水的水质普遍较差,且系统利用程度较低。

二、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和交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和交点(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函数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复合型人才
        1.1.2 STEAM教育能为个人未来生活做准备
        1.1.3 函数的重要地位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STEAM教育研究现状
        2.1.1 STEAM教育目标的探索
        2.1.2 STEAM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
        2.1.3 STEAM师资培养
        2.1.4 函数教学研究
    2.2 国内STEAM教育研究现状
第3章 STEAM教育理念下函数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3.1 STEAM教育理念下函数教学的理论基础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3.2 概念界定
第4章 科学与函数
    4.1 数学课程标准中与科学有关的论述
    4.2 数学教科书中函数中的科学内容
        4.2.1 知识点讲解中的科学内容
        4.2.2 阅读与思考中的科学内容
        4.2.3 数学活动中的科学内容
        4.2.4 习题中的科学内容
        4.2.5 小结
    4.3 其他科学教科书中的函数内容
        4.3.1 生物中的函数
        4.3.2 地理中的函数
        4.3.3 化学中的函数
        4.3.4 物理中的函数
    4.4 小结
    4.5 教学设计分析
第5章 技术、工程、艺术与函数
    5.1 技术与函数
        5.1.1 信息技术与函数教学
        5.1.2 信息技术中的函数
    5.2 工程与函数
    5.3 艺术与函数
        5.3.1 美与函数
        5.3.2 音乐与函数
    5.4 小结
    5.5 教学设计分析
第6章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函数内容教学设计
    6.1 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流程
    6.2 教学设计案例
        6.2.1 案例一:变量与函数
        6.2.2 案例二:函数的图象
        6.2.3 案例三:课题学习选择方案
        6.2.4 案例四: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数学教科书中函数章节的习题
致谢

(2)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及其本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相粘土的研究
        1.2.2 固化土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1.2.3 固化土中特征参数演化规律研究
        1.2.4 单轴压缩条件下本构模型研究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固化海相粘土试验设计
    2.1 试验材料
        2.1.1 海相粘土
        2.1.1.1 研究区典型海相粘土试验取样
        2.1.1.2 海相粘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2.1.2 I类型波兰特水泥(PCI)
        2.1.3 粉煤灰和矿渣
        2.1.4 蒸馏水
    2.2 试样制备与养护
        2.2.1 试样制备
        2.2.2 试样养护
    2.3 试验方案
        2.3.1 不同固化剂含量固化海相粘土试验
        2.3.2 不同养护温度固化海相粘土试验
        2.3.3 不同初始含水率固化海相粘土试验
    2.4 试验内容
        2.4.1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2.4.2 加州承载比(CBR)试验
        2.4.3 渗透试验
        2.4.4 pH值测试
        2.4.5 热传导试验
        2.4.6 微观试验
        2.4.7 监测试验
    2.5 试验创新与优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固化剂含量下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3.1 温度(T)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3.1.1 温度演化规律研究
        3.1.2 热传导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3.2 水力(H)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3.2.1 渗透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3.2.2 基质吸力演化规律研究
        3.2.3 体积含水量演化规律
    3.3 化学(C)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3.3.1 pH值演化规律研究
        3.3.2 电导率演化规律研究
    3.4 力学(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演化
        3.4.2 应力应变关系演化
        3.4.3 弹性模量E50 演化
        3.4.4 CBR值演化
        3.4.5 垂直变形规律研究
    3.5 水泥含量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影响机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养护温度下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4.1 温度(T)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4.1.1 温度演化规律研究
        4.1.2 热传导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4.2 水力(H)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4.2.1 渗透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4.2.2 基质吸力演化规律研究
        4.2.3 体积含水量演化规律
    4.3 化学(C)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4.3.1 电导率演化规律研究
    4.4 力学(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4.4.1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演化
        4.4.2 应力应变关系演化
        4.4.3 弹性模量E50 演化
        4.4.4 CBR演化
    4.5 THCM特征参数关联性及其机制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初始含水率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5.1 力学(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5.1.1 无侧限抗压强度(UCS)演化
        5.1.2 应力应变关系演化
        5.1.3 变形模量E50演化规律研究
        5.1.4 CBR值演化
    5.2 温度(T)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5.2.1 温度演化规律研究
        5.2.2 热传导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5.3 水力(H)特征演化规律
        5.3.1 渗透系数演化规律研究
        5.3.2 基质吸力演化规律研究
        5.3.3 体积含水量演化规律
    5.4 化学(C)特征参数演化规律
        5.4.1 电导率演化规律研究
    5.5 THCM特征参数关联性及其机制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
    6.1 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1 热-化(T-C)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2 水-热(T-H)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3 水-力(H-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4 热-水-力(T-H-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5 热-水-化(T-H-C)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6 水-化-力(H-C- M)特征参数关联规律分析
        6.1.7 热-化-水-力(T-H-C-M)特征参数同时演绎图
    6.2 水泥含量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影响及其机制
    6.3 养护温度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影响及其机制
    6.4 初始含水率对固化海相粘土THCM关联规律影响及其机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固化海相粘土微观结构演化与固化机制分析
    7.1 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7.2 固化海相粘土固化过程
    7.3 固化海相粘土微观结构演化
        7.3.1 养护时间的影响
        7.3.2 水泥含量的影响
        7.3.3 养护温度的影响
        7.3.4 初始含水率的影响
    7.4 固化海相粘土孔隙分析
        7.4.1 养护时间影响
        7.4.2 水泥含量影响
        7.4.3 养护温度影响
        7.4.4 初始含水率影响
    7.5 固化海相粘土固化机制
        7.5.1 固化海相粘土中水泥的水化与凝结
        7.5.2 水泥与土的作用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固化海相粘土单轴压缩本构关系研究与数值分析
    8.1 单轴压缩条件下应力应变全曲线分析
    8.2 单轴压缩条件下变形破坏宏观特征分析
    8.3 单轴压缩损伤本构关系建立
        8.3.1 基本原理
        8.3.2 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建立
        8.3.3 不同水泥含量、养护温度及含水率条件下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
        8.3.4 养护温度-时间、水泥含量-时间及含水率-时间耦合的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
        8.3.5 水泥含量-养护温度-时间耦合的固化海相粘土本构模型
    8.4 多因素作用下固化海相粘土数值分析与本构模型验证
        8.4.1 数值模拟方法选取与软件简介
        8.4.2 建立几何模型
        8.4.3 边界条件
        8.4.4 参数取值与网格划分
        8.4.5 本构模型验证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矿产预测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机器学习在矿产预测中的应用
    1.5 研究区以往工作程度
    1.6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2 章 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
        2.1.1 区域地理概况
        2.1.2 区域地层
        2.1.3 区域构造
        2.1.4 区域岩浆岩
        2.1.5 区域矿产
    2.2 矿区地质
        2.2.1 矿区地层
        2.2.2 矿区构造
        2.2.3 矿区火山活动与岩浆岩
        2.2.4 矿区围岩蚀变
第3 章 研究区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弱异常识别
    3.1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方法
        3.1.1 成分数据分析
        3.1.2 分形-多重分形理论
    3.2 原生晕样品采集及数据分析
        3.2.1 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
        3.2.2 原生晕地球化学数据统计学特征
    3.3 研究区单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3.3.1 原生晕数据元素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3.4 研究区元素组合地球化学分布模式
        3.4.1 基于ilr变换的稳健主成分分析
        3.4.2 基于ilr变换的连续二值分离技术
    3.5 综合地球化学分布模式及弱异常提取
第4 章 研究区综合信息找矿模型
    4.1 成矿规律研究
        4.1.1 矿床成因浅析
        4.1.2 地层控矿规律
        4.1.3 构造控矿规律
        4.1.4 岩体控矿规律
        4.1.5 岩体-地层接触带控矿规律
        4.1.6 矿化蚀变带
        4.1.7 古火山机构
    4.2 成矿地质信息提取方法
        4.2.1 距离分布法
        4.2.2 地质成矿要素提取流程
    4.3 成矿地质要素定量提取
        4.3.1 地层与成矿的关系
        4.3.2 构造与成矿的关系
        4.3.3 岩体与成矿的关系
        4.3.4 岩体-地层接触带与成矿的关系
        4.3.5 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
        4.3.6 古火山机构与成矿的关系
        4.3.7 定量分析结果
    4.4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模型
        4.4.1 铜锌多金属矿床综合找矿模型
        4.4.2 矿床统计单元划分原则
        4.4.3 统计单元的赋值
第5 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5.1 基于监督学习的矿产资源预测
        5.1.1 训练、测试样本集特征
        5.1.2 支持向量机模型
        5.1.3 随机森林模型
        5.1.4 加权K最近邻模型(KKNN)
    5.2 定量预测模型综合评价
第6 章 异常评价及深部找矿研究
    6.1 基于机器学习的综合异常与原生晕弱异常对比研究
        6.1.1 研究区控矿地质要素重要性评估
        6.1.2 综合异常对比研究
        6.1.3 研究区找矿预测区圈定
    6.2 深部原生晕找矿研究
        6.2.1 钻孔原生晕样品采集及分析
        6.2.2 钻孔原生晕数据多元统计分析
        6.2.3 原生晕轴向分带特征
        6.2.4 钻孔原生晕深部找矿预测
第7 章 结论与存在问题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阿舍勒铜矿区断裂特征简表
附录2 矿区次火山岩岩石学特征表
附录3 断裂要素与矿点缓冲距离参数
附录4 SVM模型核函数超参数优化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含硫酸盐的高铁路基粗颗粒填料膨胀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粗颗粒硫酸盐渍土盐胀特性研究
        1.2.2 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力学特性研究
        1.2.3 硫酸盐渍土与钙基固化剂反应导致的膨胀特性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2 粗颗粒盐渍土盐分检测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碎石类粗颗粒土总含盐量检测理论与试验
        2.2.1 对部分含盐量与总含盐量之间关系的模型建立
        2.2.2 试验材料与洗盐方法
        2.2.3 试验设计
        2.2.4 试验步骤
    2.3 不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与分析
        2.3.1 筛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与分析
        2.3.2 级配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与分析
        2.3.3 盐分种类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与分析
        2.3.4 氯硫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与分析
    2.4 讨论
        2.4.1 参数z的取值与简化计算方法
        2.4.2 一种碎石盐渍土的总含盐量测试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考虑二次相变的盐渍土未冻水含量预测模型研究
    3.1 引言
    3.2 背景
        3.2.1 非盐渍土中水分冻结
        3.2.2 盐渍土中水分冻结
    3.3 土中未冻水含量概念模型建立
        3.3.1 非盐渍土的概念模型
        3.3.2 盐渍土的概念模型
    3.4 模型参数化分析
        3.4.1 非盐渍土的未冻水模型中参数敏感性分析
        3.4.2 盐渍土的未冻水模型中参数敏感性分析
    3.5 未冻水模型的验证与讨论
        3.5.1 非盐渍土的未冻水模型
        3.5.2 盐渍土的未冻水模型
    3.6 本章小结
4 粗颗粒硫酸盐渍土盐胀变形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述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案与步骤
    4.3 盐胀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试验前后试样形态变化
        4.3.2 典型试验结果
        4.3.3 试样变形
        4.3.4 试样温度
    4.4 讨论
        4.4.1 结晶量与正温区间内变形之间的关系
        4.4.2 负温区间内变形
    4.5 本章小结
5 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力学特性研究
    5.1 引言
    5.2 试验概述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仪器与试验方案
        5.2.3 试验步骤
    5.3 冻结三轴剪切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应力应变曲线
        5.3.2 弹性模量
        5.3.3 破坏强度
        5.3.4 抗剪强度指标
    5.4 本章小结
6 高速铁路路基粗颗粒填料硫酸盐侵蚀膨胀研究
    6.1 引言
    6.2 现场调研
        6.2.1 玉门段路基调研
        6.2.2 柳沟段路基调研
    6.3 玉门段路基水热盐变形监测研究
        6.3.1 监测断面及布设
        6.3.2 传感器选用及监测系统组成
        6.3.3 路基内水热盐与变形规律
    6.4 硫酸盐与水泥反应引起的钙矾石室内膨胀试验研究
        6.4.1 试验概述
        6.4.2 膨胀试验结果与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7.2 研究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一种加热、补水膨胀仪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纤维素
        1.1.1 纤维素的结构
        1.1.2 纤维素衍生物
        1.1.2.1 纤维素乙酸酯
        1.1.2.2 纤维素黄酸酯
        1.1.2.3 纤维素硫酸酯
        1.1.2.4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
    1.2 纤维素溶解体系
        1.2.1 粘胶法(纤维素黄酸酯)
        1.2.2 铜氨溶液法
        1.2.3 氯化锂/DMAc体系
        1.2.4 碱/尿素溶液体系
        1.2.5 N-甲基氧化吗啉(NMMO)/水体系
        1.2.6 离子液体体系
    1.3 离子液体
        1.3.1 离子液体的优点及应用
        1.3.2 离子液体在纤维素领域的应用
    1.4 再生纤维素膜
        1.4.1 再生纤维素复合膜
        1.4.2 再生纤维素膜的应用
        1.4.2.1 染料废水处理
        1.4.2.2 油水分离
        1.4.2.3 再生纤维素膜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溶解及其流变性能的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的制备
        2.2.4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的溶解
        2.2.5 测试与表征
        2.2.5.1 偏光显微镜测试
        2.2.5.2 红外光谱(FTIR)测试
        2.2.5.3 X射线衍射(XRD)测试
        2.2.5.4 热重(TG)测试
        2.2.5.5 CC溶液的流变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在AMIMCl溶剂中的溶解
        2.3.1.1 温度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在AMIMCl中溶解的影响
        2.3.1.2 浓度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在AMIMCl中溶解的影响
        2.3.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2.3.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2.3.4 热重(TG)分析
        2.3.5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C)溶液的流变性能
        2.3.5.1 CC溶液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2.3.5.2 CC溶液粘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2.3.5.3 浓度对CC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2.3.5.4 温度对CC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2.3.5.5 溶解温度对CC溶液流变性能的影响
        2.3.5.6 CC溶液的非牛顿指数n
        2.3.5.7 CC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η
        2.3.5.8 CC溶液的粘流活化能Eη
        2.3.5.9 CC溶液的动态流变性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再生纤维素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再生纤维素膜的制备
        3.2.4 再生纤维素膜的测试与表征
        3.2.4.1 力学性能测试
        3.2.4.2 透光度测试
        3.2.4.3 孔隙率测试
        3.2.4.4 红外光谱(FTIR)测试
        3.2.4.5 X射线衍射(XRD)测试
        3.2.4.6 热重(TG)测试
        3.2.4.7 形貌(SEM)分析
        3.2.5 再生纤维素膜截留染料和油水分离实验
        3.2.5.1 再生纤维素膜截留染料实验
        3.2.5.2 再生纤维素膜油水分离实验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再生纤维素膜结构性能的分析
        3.3.1.1 CC溶液浓度对再生纤维素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1.2 CC溶解温度对再生纤维素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1.3 凝固浴种类对再生纤维素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1.4 凝固浴温度对再生纤维素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3.3.1.5 再生纤维素膜制备的正交实验
        3.3.2 形貌(SEM)分析
        3.3.3 X射线衍射(XRD)分析
        3.3.4 力学性能分析
        3.3.5 红外光谱(FTIR)分析
        3.3.6 热重(TG)分析
        3.3.7 再生纤维素膜染料截留性能分析
        3.3.8 再生纤维素膜油水分离和抗污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6)Li+, Na+(K+),Sr2+//Br-H2O体系及相关子体系的多温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3 含锂体系研究现状
        1.3.1 锂资源概述
        1.3.2 含锂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4 含锶体系研究现状
        1.4.1 锶资源概述
        1.4.2 含锶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5 含钾体系研究现状
        1.5.1 钾资源概述
        1.5.2 含钾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6 含溴体系研究现状
        1.6.1 溴资源概述
        1.6.2 含溴水盐体系相平衡研究现状
    1.7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经费支持
        1.7.1 本论文研究内容
        1.7.2 经费支持
    1.8 预计研究成果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4 分析方法
第3章 三元体系稳定相平衡研究
    3.1 三元体系LiBr–SrBr_2–H_2O的273K稳定相平衡研究
    3.2 三元体系LiBr–SrBr_2–H_2O的308K稳定相平衡研究
    3.3 三元体系LiBr–SrBr_2–H_2O的323K稳定相平衡研究
    3.4 三元体系LiBr–SrBr_2–H_2O在不同温度下的对比与讨论
    3.5 三元体系LiBr–NaBr–H_2O的323K稳定相平衡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四元体系稳定相平衡研究
    4.1 四元体系Na Br–LiBr–SrBr_2–H_2O308K稳定相平衡研究
    4.2 四元体系Na Br–LiBr–SrBr_2–H_2O323K稳定相平衡研究
    4.3 四元体系Li Br–NaBr–SrBr_2–H_2O在308K和323K相图的对比
    4.4 四元体系Li Br–KBr–Sr Br2–H_2O323K稳定相平衡研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LiF-DyF3-MeO熔盐微观结构及电解制备Dy-Cu中间合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稀土铜合金的应用
        1.2.1 稀土在铜及铜合金中的应用
        1.2.2 镝在铜合金中的应用
    1.3 稀土铜合金的制备研究现状
        1.3.1 稀土铜合金的制备方法
        1.3.2 熔盐电解法制备镝合金和稀土铜合金的研究现状
        1.3.3 镝铜合金制备方法分析
    1.4 MeO在熔盐中的溶解行为及熔盐离子结构研究现状
        1.4.1 MeO在熔盐中的溶解行为研究现状
        1.4.2 氟化物熔盐离子结构研究现状
        1.4.3 氯化物熔盐离子结构研究现状
    1.5 密度泛函理论及其在氟盐中的应用
        1.5.1 密度泛函理论
        1.5.2 密度泛函理论在氟盐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2.2 熔盐热分析
    2.3 熔盐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
        2.3.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Gaussian计算方法
        2.3.2 交换-相关泛函及基组的选择
    2.4 熔盐高温拉曼分析
    2.5 Dy_2O_3、Cu_2O溶解行为研究
        2.5.1 Dy_2O_3、Cu_2O溶解度研究
        2.5.2 Dy_2O_3、Cu_2O溶解过程研究
    2.6 Dy-Cu合金的制备
    2.7 其他分析测试
        2.7.1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ICP)
        2.7.2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
        2.7.3 X射线衍射分析
        2.7.4 Dy-Cu合金热分析
第三章 氟盐-氧化物熔盐体系的初晶温度分析
    3.1 LiF-DyF_3 熔盐体系的初晶温度研究
        3.1.1 冰点降低法研究LiF-DyF_3 熔盐结构的理论基础
        3.1.2 DyF_3 浓度对LiF-DyF_3 熔体初晶温度的影响
        3.1.3 LiF-Dy_F3 熔盐的离子结构分析
    3.2 LiF-Dy_F3-Dy_2O_3 熔盐体系的初晶温度研究
        3.2.1 Dy_2O_3 浓度对LiF-Dy_F3-Dy_2O_3 熔盐初晶温度的影响
        3.2.2 Dy_2O_3在LiF-DyF_3 熔盐中的溶解机理分析
    3.3 LiF-DyF_3-Cu_2O熔盐体系的初晶温度研究
        3.3.1 Cu_2O浓度对LiF-DyF_3-Cu_2O熔盐初晶温度的影响
        3.3.2 Cu_2O在 LiF-DyF_3 熔盐中的溶解机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氟化物熔盐体系的拉曼光谱及其离子结构解析
    4.1 LiF-DyF_3-Dy_2O_3-Cu_2O体系晶体的常温分析
        4.1.1 LiF晶体的常温结构分析
        4.1.2 DyF_3晶体的常温结构分析
        4.1.3 Dy_2O_3晶体的常温结构分析
        4.1.4 Cu_2O晶体的常温结构分析
    4.2 熔融盐体系Dy-F离子团簇的量子化学计算
        4.2.1 频率校正因子
        4.2.2 Dy-F离子团结构的拉曼光谱计算
        4.2.3 LiDyF_4、Li2DyF_5和Li3DyF_6 配合物的拉曼光谱计算
    4.3 熔融盐体系Dy-O-F离子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
        4.3.1 [DyOF_x]~(1-x)离子团结构的拉曼光谱计算
        4.3.2 [Dy_2OF_x]~(4-x)离子团结构的拉曼光谱计算
        4.3.3 [Dy_2O_2F_x]~(2-x)离子团结构的拉曼光谱计算
    4.4 LiF-DyF_3 熔融体系的拉曼光谱分析
        4.4.1 LiF-DyF_3 熔体的常温拉曼光谱
        4.4.2 LiF-DyF_3 熔融体系的温致变化拉曼光谱
    4.5 LiF-DyF_3-Dy_2O_3 熔融体系的拉曼光谱研究
        4.5.1 LiF-DyF_3-Dy_2O_3 熔体的常温拉曼光谱
        4.5.2 LiF-DyF_3-Dy_2O_3 熔融体系的温致变化拉曼光谱
    4.6 LiF-DyF_3-Cu_2O熔融体系的拉曼光谱研究
        4.6.1 LiF-DyF_3-Cu_2O熔体的常温拉曼光谱
        4.6.2 LiF-DyF_3-Cu_2O熔融体系的温致变化拉曼光谱
    4.7 LiF-DyF_3-Dy_2O_3-Cu_2O熔融体系的拉曼光谱研究
        4.7.1 LiF-DyF_3-Dy_2O_3-Cu_2O熔体的常温拉曼光谱
        4.7.2 LiF-DyF_3-Dy_2O_3-Cu_2O熔融体系的温致变化拉曼光谱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Dy_2O_3、Cu_2O在 LiF-DyF_3 熔盐中的溶解行为研究
    5.1 MeO溶解曲线
    5.2 单一氧化物溶解度的研究
        5.2.1 温度对单一氧化物溶解度的影响
        5.2.2 熔盐中DyF_3浓度对单一氧化溶解度的影响
    5.3 混合氧化物溶解度的研究
        5.3.1 温度对混合氧化物溶解度的影响
        5.3.2 氧化物溶解度与熔盐组分熔体温度的关系
    5.4 熔盐的表面形貌及状态表征
        5.4.1 LiF-DyF_3-Dy_2O_3 熔盐的表面形貌及状态表征
        5.4.2 LiF-DyF_3-Cu_2O熔盐的表面形貌及状态表征
    5.5 氧化物在LiF-DyF_3 熔盐中的溶解分散行为
    5.6 MeO在 LiF-DyF_3 熔盐中的溶解动力学研究
        5.6.1 球体缩小模型
        5.6.2 传质控制模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氟盐体系电解Dy_2O_3-Cu_2O制备Dy-Cu中间合金
    6.1 熔盐及合金相图分析
        6.1.1 LiF-DyF_3 熔盐相图分析
        6.1.2 Dy-Cu合金相图分析
    6.2 熔盐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6.2.1 Dy_2O_3、Cu_2O在石墨阳极的热力学分析
        6.2.2 LiF、DyF_3 在石墨阳极的热力学分析
        6.2.3 相关物质在惰性阴极上的热力学分析
    6.3 Dy(III)、Cu(I)的析出行为分析
        6.3.1 LiF-DyF_3-Dy_2O_3 熔盐中Dy(III)的析出行为
        6.3.2 LiF-DyF_3-Cu_2O熔盐中Cu(I)的析出行为
    6.4 电解制备Dy-Cu中间合金
        6.4.1 槽电压与电解时间的关系
        6.4.2 不同电解温度下Dy-Cu合金成分变化
    6.5 Dy-Cu合金微观结构与表征
        6.5.1 Dy-Cu合金的SEM-EDS分析
        6.5.2 Dy-Cu合金的物相分析
        6.5.3 Dy-Cu合金的差热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SOLO理论视角下中考化学图像题的分析及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SOLO理论简介
        二、中考化学图像题
        三、化学图像题的界定
        四、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二章 SOLO理论视角下化学图像题分析
    第一节 对化学坐标曲线图像题的分析
    第二节 对工艺流程图像题的分析
    第三节 对物质推断图像题的分析
第三章 中考化学图像题的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
    第一节 坐标曲线图的教学实践
    第二节 工艺流程图的教学实践
    第三节 物质推断图的教学实践
第四章 教学实践结果分析
    第一节 学生思维结构水平分析
    第二节 学生相关考试成绩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反思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含α取代基的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表面活性剂
        1.1.1 表面活性剂简介
        1.1.2 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
    1.2 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研究现状
    1.3 特殊取代基对表面活性剂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1.3.1 羟基基团的影响
        1.3.2 酰胺基团的影响
        1.3.3 芳香基团的影响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1 引言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2.2.1 实验试剂
        2.2.2 仪器设备
    2.3 脂肪酸钠C_nNa的合成
        2.3.1 结构表征
    2.4 α-苯氧基羧酸盐C_n-ph-Na的合成
        2.4.1 合成路线
        2.4.2 合成步骤
        2.4.3 结构表征
    2.5 α-(对(间)-叔丁基苯氧基)羧酸盐的合成
        2.5.1 合成路线
        2.5.2 合成步骤
        2.5.3 结构表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α-苯氧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3.2.1 实验试剂
        3.2.2 仪器设备
    3.3 α-苯氧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C_n-ph-Na的性能研究
        3.3.1 脂肪酸钠(C_nNa)与C_n-ph-Na的溶解度的测定
        3.3.2 C_n-ph-Na的表面活性的测定
        3.3.3 C_n-ph-Na的 X射线衍射(XRD)测试
        3.3.4 C_n-ph-Na水溶液的乳化性能
        3.3.5 C_n-ph-Na水溶液的流变行为研究
        3.3.6 C_n-ph-Na的 Cryo-TEM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C_n Na和 C_n-ph-Na的水溶性
        3.4.2 C_n-ph-Na的表面活性
        3.4.3 C_n-ph-Na的乳化性
        3.4.4 C_n-ph-Na的流变行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α-叔丁基苯氧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4.2.1 实验试剂
        4.2.2 仪器设备
    4.3 α-叔丁基苯氧基羧酸盐表面活性剂C_n-p/m-(t-bu)ph-Na的性能研究
        4.3.1 C_n-p/m-(t-bu)ph-Na的水溶性测试
        4.3.2 C_n-p/m-(t-bu)ph-Na表面活性的测定
        4.3.3 C_n-p/m-(t-bu)ph-Na的 XRD测试
        4.3.4 C_n-p/m-(t-bu)ph-Na水溶液的乳化性能
        4.3.5 C_n-p/m-(t-bu)ph-Na水溶液的流变行为研究
        4.3.6 C_n-p/m-(t-bu)ph-Na的 Cryo-TEM测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C_n-p/m-(t-bu)ph-Na的水溶性
        4.4.2 C_n-p/m-(t-bu)ph-Na的表面活性
        4.4.3 C_n-p/m-(t-bu)ph-Na的乳化行为
        4.4.4 C_n-p/m-(t-bu)ph-Na的流变行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B:附图

(10)牟汶河地下水系统中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4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3 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的组分与分布特征
    3.1 组分特征
    3.2 分布特征
4 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的补给与径流特征
    4.1 地下水补给来源分析
    4.2 研究区岩矿分析
    4.3 主要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径流路径及其含水层岩性特征
5 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的组分来源及富集规律
    5.1 常规组分来源分析
    5.2 特征组分的来源及富集规律
    5.3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6 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水质评价及开发利用情况
    6.1 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水质评价
    6.2 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
    6.3 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议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和交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函数教学设计研究[D]. 郑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固化海相粘土THCM特征参数演化规律及其本构模型研究[D]. 黄少平.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3]基于成分数据及机器学习在阿舍勒地区的综合找矿研究[D]. 郑超杰.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含硫酸盐的高铁路基粗颗粒填料膨胀机理研究[D]. 王李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离子液体法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李涛.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6]Li+, Na+(K+),Sr2+//Br-H2O体系及相关子体系的多温相平衡研究[D]. 江佩桓.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LiF-DyF3-MeO熔盐微观结构及电解制备Dy-Cu中间合金研究[D]. 陈淑梅.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8]SOLO理论视角下中考化学图像题的分析及教学实践[D]. 李丽梅. 赣南师范大学, 2020(12)
  • [9]含α取代基的羧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杨明珠. 江南大学, 2020(01)
  • [10]牟汶河地下水系统中富锶和富偏硅酸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 陈晨.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和交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