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风俗习惯促进西藏文明进步

改变风俗习惯促进西藏文明进步

一、移风易俗,推动西藏的文明进步(论文文献综述)

鲁欣琪[1](2021)在《“瑶老治村”: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模式研究 ——基于连南瑶族自治县的个案分析》文中提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治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对于民族地区而言,探索因地制宜的实践模式,寻求行之有效的治理途径十分重要。当前,学界对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模式探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基于此,论文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为考察对象,对其乡村治理的实践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地初步建成了独具特色的“瑶老治村”模式,即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吸纳群众作为瑶老,以瑶老工作站平台为支撑,推行参与式治理。该模式的生成蕴含着传统“瑶老制”文化基因,有着自治、德治、法治思维,受到乡土场域中民间权威运作的影响。在乡村治理中,瑶老角色主要体现为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民间纠纷的调解者和移风易俗的推动者,其在激发民族文化活力、维护乡村秩序稳定和提高乡风文明水平等方面发挥着作用。“瑶老治村”是连南瑶族自治县乡村治理的创新实践,现阶段还面临着瑶老队伍不够优化、瑶老工作站建设欠佳、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困境。研究认为,应当适时优化瑶老队伍,提高瑶老的治理能力。与此同时,不断加强瑶老工作站建设、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强化保障措施到实处,为瑶老参与乡村治理创造良好条件。此文为民族地区乡村治理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理论研究。

闫丽红[2](2021)在《山西省殡葬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一生中“生老病死葬”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殡葬,殡葬工作也是国家基本民生保障、基础公共服务和新时代城市基本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保障每个公民“幼有所育、居有所安、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础上实现“死有所葬、逝有所安”的必然要求。殡葬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长期倡导的一项重大社会变革,根本宗旨是:“推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土地,保护环境,移风易俗,减轻群众负担。”全国殡葬改革始于1956年毛泽东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签名倡导火葬,山西省殡葬改革工作则从1964年建设第一批火葬场开始,迄今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但在当前义务教育、公共医疗、基础养老和社会兜底保障等民生大事都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重视的背景下,殡葬这一关系万千民众的“生死大事”却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殡葬改革的纵深推进阻碍重重。在新形势下,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通过何种路径和模式去加强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和现代殡葬改革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殡葬在保障基本民生,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精神文明,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显得愈发重要而紧迫。山西省与其它中西部其他大部分省份相类似,在全国殡葬改革中居于相对落后地位。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采用数据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山西省殡葬改革的现状、分析山西省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探讨完善殡葬改革的对策建议,有助于加深对山西省殡葬改革水平的认识,科学把握山西省殡葬改革的方向,有效化解当前面临的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殡葬服务需求,促进山西省殡葬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论文除引言与结语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殡葬改革概述。通过介绍殡葬的概念和殡葬改革相关理论,引出当前加强殡葬改革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是山西省殡葬改革的现状。分别从火化量及火化率、殡仪馆等设施建设及分布情况、殡葬管理和执法、从业人员结构和待遇、信息化水平等方面,梳理山西省殡葬改革现状,认为山西省殡葬改革严重滞后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周边同处于中下游的陕西、河南、河北等相比也有很大差距。其近年来取得的成效为设施建设逐步加强,火葬区域不断扩大,惠民殡葬全面推行,丧葬陋俗得以遏制等。第三部分是山西省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与全国其他省份横向对比,找出山西省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山西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认为设施建设滞后,规划引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联合执法乏力,思想观念保守等问题正制约着山西省殡葬改革工作的进一步推进。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行业发展不规范等因素叠加导致。第四部分是当前完善殡葬改革的对策建议。基于一线工作实际,并借鉴江西、山东、上海等殡葬改革先进省份的经验做法,提出从高位推动、建章立制;规划引领、加大投入;统筹协调、联合执法;培养人才、规范管理等对策建议。本文研究山西省殡葬改革的现状、分析山西省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探讨当前完善殡葬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加深殡葬改革认识,科学把握殡葬改革的方向,有效化解当前面临的问题,从而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殡葬服务需求,促进殡葬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崔晓琰[3](2021)在《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丽玲[4](2021)在《和琳、张荫棠之藏俗改良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和琳与张荫棠二人推行的藏俗改良均随政治改革而生,在内容上有局部的重合,成效均极为有限。由于和琳、张荫棠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截然不同,二人的思想观念也大不相同,所以其藏俗改良在指导思想、具体内容、推行措施和力度上大相径庭。和琳与张荫棠的藏俗改良显示:民俗事涉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传统文化、宗教思想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深度相关;移风易俗是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政治变迁的必然要求,但必须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王杰[5](2021)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越来越重视新乡贤作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学界近年来兴起的重要议题。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坚持公共管理学科研究范式,运用扎根理论,以昌吉市作为研究场域,对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具体内容的逻辑展开研究。分别构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解释模型。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和归纳田野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治理实际,基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分别回应了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对于促进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归纳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方式,并在概括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参与村治角色的基础上,对两者作了比较分析。首先,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供给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公共服务供给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个人参与预备度和“国家-社会-家庭”支持分别是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和外部条件;公共服务内卷化是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原因,协同优化服务供给是新乡贤改善公共服务的行动;多管齐下共保障是新乡贤发挥作用可持续和确保服务供给得以良性循环的策略;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是新乡贤服务供给行为促成的结果。其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乡风失范是新乡贤得以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因;引领乡风民风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乡村文化振兴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驱动力;文明乡风建设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乡风文明是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结果体现;鼓励嘉奖则是驱动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办法。再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民族共生共存是引致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土壤;基层民族事务繁重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突破口;维系族际关系和谐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机;族际粘合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场域驱动是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外驱动力;民族团结进步是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结果呈现。复次,通过对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逻辑的分析,建构了“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逻辑”的理论解释模型。其中,宗教并存是新乡贤得以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现实土壤;基层宗教事务复杂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现实选择;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动机;宗教事务治理驱动是促使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客观需要;支持宗教中国化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宗教关系和谐则是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理想目标。最后,通过总结、归纳田野调查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治理实际,分别回应了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对于促进公共服务现代化、乡风文明建设、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归纳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治理方式,分别是译介治理、依德治理和补位治理。在形式理论层面,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事务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理论概括,并与传统乡贤作了比较分析。综上,本研究的主要创新/贡献之处在于以下三点:首先,从乡村治理的内容视角出发,运用扎根理论构建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不同内容的理论解释模型,并阐释了新乡贤参与对于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启示;其次,在理论层面概括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三种方式;最后,对新乡贤与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角色的理论刻画作了比较分析,拓展了学界关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的理论认识。然而,仍然存在不足。本研究侧重从学理角度来进行经验叙事,势必削弱复杂的现实世界和经验过程,同时受限于田野调查的可行性,所构建理论模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的探索。鉴于此,未来研究有必要深入扎根广大西部民族地区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持续将构建的理论模型放入乡村治理实践中予以检验和修正,不断增强理论模型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同时,对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拓展研究的问题域;从研究方法来看,要科学运用研究方法,正确回答研究问题,坚持方法运用的多元化;从研究理论来看,要在形成新乡贤参与村治经验质感的基础上,持续提炼关于新乡贤参与村治的一般化理论概念,逐渐形成新乡贤参与村治的理论话语体系,实现学术理论对治理实践的良好回应。

高云亮[6](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王思特[7](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认为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张戈[8](2020)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无神论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就是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等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部署,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大原则的新要求,面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新任务,面对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新课题,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理当讲清“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为此,可以从本体论上揭示“神”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以此回答“为什么世上无神”;从认识论上剖析“神”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以此回答“为什么有人信神”;从方法论上阐释“神”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明确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此回答“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但也要有针对性地突出主要对象。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乎党和国家的未前途命运,应以他们为重点;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应以他们为关键;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乎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应以他们为难点。做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二是用好学校主渠道,在大中小学和党校(行政学院)的课堂教育中融入无神论;三是守好社会宣传阵地,借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大众传播媒介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此外,还应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给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提供体制保障和学术支撑。

李泽璐[9](2020)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我国在发展进程中最大的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之列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魂,是乡村振兴中的“软实力”。乡村文化振兴,将给我国乡村民众的工作、生活以及思维和行为方式带来深刻改变,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乡村文化创新、发展,更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新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难题。一方面,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中,乡村一些优良的乡风民俗在逐渐淡化或弱化。众多地区乡村文化表现出疲软、下沉以及相伴而生的村风村俗没落等现象。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建设面临地方政府重视不够、人才相对匮乏、农民文化主体地位缺失等难题。乡村文化状况无法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无法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精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我们将面临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选题背景,对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梳理与分析,谋求乡村文化建设新的发展思路,以期乡村振兴。本文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述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明确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阐释,明确乡村文化的概念、基本特征、基本模式以及意义;第三部分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契机和困境,新时期乡村文化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发展质效提升、文化交流频繁、乡村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等,都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位、乡村文化发展活力不足、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创新驱动力和文化滋养等困境;第四部分为新时代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从引领主导形成合力、搭建文化建设参与主体的立交桥、产学并举促进乡村文化发展、以“乡”为本,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四个方面剖析了实现乡村文化振兴的具体路径;第五部分详细阐述了石家庄市鹿泉区在乡村文化建设进程中的具体措施。

陈倪[10](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名片,优良家风是每个家庭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向往。家风建设是一个持续发展且没有终点的过程,虽在某个阶段有停滞乃至后退,但其总体趋势始终是向前发展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这个新时代背景下,做好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对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相关概念的梳理,本文首先指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背景与总要求,阐述了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相关内涵、理论基础与基本内容。其次,在此基础上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即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农村优良家风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最后,提炼出指导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应遵循家庭成员齐整、注重持续性要求、继承与发扬传统优秀家风内容、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这四大要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四大要点,本文综合把握了现阶段农村家风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的增强、生态环保家风兴起、孝老爱亲家风明显是当前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取得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农村家风建设主体缺位、优秀家风传承不力、优秀家风内容流失是当前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以上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家庭结构变动、异质文化冲击是导致农村优良家风建设面临困境的主要原因。面对农村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农村家风建设的实际,结合乡村振兴具体要求,本文对农村家风建设提出以下四方面建议:首先,从国家积极振兴农村经济、媒体大力宣传优良家风建设重要性的层面来引导农村家风建设主体归位;其次,通过倡导农村将家庭修订新型家规家训、增强农村家风传承意识、开展家风建设活动以及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来提升农村家风的传承效果;再次,还应通过传承传统优秀农耕文化、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优良家风建设以及推动传统优良家风创新性发展来丰富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内容;最后,还需要发挥国家、学校以及关键群体的作用合力建设农村优良家风。

二、移风易俗,推动西藏的文明进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移风易俗,推动西藏的文明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1)“瑶老治村”: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模式研究 ——基于连南瑶族自治县的个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小结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图
        一、研究内容
        二、基本框架图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瑶老
        二、瑶老治村
        三、乡村治理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参与式治理理论的产生背景
        二、参与式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参与式治理理论的启示
第三章 “瑶老治村”模式的运行现状及生成机理
    第一节 个案引介:连南瑶族自治县
        一、自然地理
        二、行政区划
        三、人口民族
        四、社会经济
    第二节 “瑶老治村”模式的运行现状
        一、党建引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二、群众参与:建设打造瑶老队伍
        三、平台支撑:设立村级瑶老工作站
    第三节 “瑶老治村”模式的生成机理
        一、文化基因:传承“瑶老制”治理智慧
        二、三治合一:自治、德治与法治思维
        三、乡土场域:民间权威运作的影响
第四章 “瑶老治村”模式中的瑶老角色及作用分析
    第一节 “瑶老治村”模式中的瑶老角色
        一、民族文化的传播者
        二、民间纠纷的调解者
        三、移风易俗的推动者
    第二节 “瑶老治村”模式中的瑶老作用
        一、激发民族文化活力
        二、维护乡村秩序稳定
        三、提高乡风文明水平
第五章 “瑶老治村”模式面临的困境及化解思路
    第一节 “瑶老治村”模式面临的困境
        一、瑶老队伍尚不够优化
        二、瑶老工作站建设欠佳
        三、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
        四、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
    第二节 “瑶老治村”模式困境的化解思路
        一、应适时优化瑶老队伍
        二、加强建设瑶老工作站
        三、健全并完善配套制度
        四、强化保障措施到实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2)山西省殡葬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殡葬改革概述
    1.1 概念界定
        1.1.1 殡葬
        1.1.2 殡葬改革
    1.2 相关理论
        1.2.1 公共治理理论
        1.2.2 公共产品理论
    1.3 当前加强殡葬改革的必要性
        1.3.1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殡葬需求的迫切需要
        1.3.2 处置各类应急突发事件善后事宜的现实需要
        1.3.3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1.3.4 强化殡葬服务保障能力的客观需要
第二章 山西省殡葬改革的现状
    2.1 山西省殡葬改革概况
        2.1.1 火化量及火化率
        2.1.2 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及分布情况
        2.1.3 殡葬管理和殡葬执法
        2.1.4 殡葬从业人员结构和待遇
        2.1.5 殡葬信息化
        2.1.6 殡葬政策法规
    2.2 山西省殡葬改革成效
        2.2.1 重新划定火葬区
        2.2.2 全面实行惠民殡葬
        2.2.3 出台两办《意见》
        2.2.4 大力推进移风易俗
        2.2.5 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
        2.2.6 实现殡葬服务规范化
        2.2.7 开展文明安全祭扫服务保障活动
第三章 山西省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山西省殡葬改革存在的问题
        3.1.1 平均火化率低,市县区域差异显着
        3.1.2 设施建设滞后,殡葬服务供给不足
        3.1.3 违规行为频发,政府行政执法乏力
        3.1.4 行业地位较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3.2 山西省殡葬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3.2.1 历史文化影响,思想观念保守
        3.2.2 殡改意识不强,政府重视不够
        3.2.3 缺少规划引领,资金投入不足
第四章 完善殡葬改革的对策建议
    4.1 高位推动、建章立制
        4.1.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一把手负责制
        4.1.2 完善法规政策推进殡葬法治建设
        4.1.3 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引导群众参与
    4.2 规划引领、加大投入
        4.2.1 加强总体规划引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殡葬服务体系
        4.2.2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提升惠民殡葬力度,落实殡葬经费保障
        4.2.3 加强公墓审批管理,规范殡葬服务收费,健全殡葬管理制度
    4.3 统筹协调、联合执法
        4.3.1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联合执法
        4.3.2 推动管办分离改革,健全殡葬执法队伍
        4.3.3 因地制宜细化政策,执法区别群体地域
    4.4 培养人才、规范管理
        4.4.1 加强殡葬人才队伍和系统行风建设
        4.4.2 推进殡葬服务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和琳、张荫棠之藏俗改良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和琳与张荫棠藏俗改良相同之处
    (一)发生缘起相同
    (二)民俗改良的具体事项有重合
    (三)结果相同
二、两次藏俗改良之不同
    (一)指导思想大不相同
    (二)范围与幅度不同
    (三)措施与执行方式不同
三、两次藏俗改良相异之原因分析
    (一)和琳和张荫棠二人所处的时代、政治背景和国内外环境大相径庭
    (二)和琳和张荫棠二人的思想观念大不相同
四、两次藏俗改良之启示

(5)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
    1.3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3.1 资料来源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绅士
        2.1.2 传统乡贤
        2.1.3 新乡贤
        2.1.4 乡村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治理理论
        2.2.2 乡村现代化理论
    2.3 分析框架
第三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
    3.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建构
        3.1.1 开放式编码
        3.1.2 主轴编码
        3.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3.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3.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阐释
        3.2.1 个人参与预备度: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内在条件
        3.2.2 国家-社会-家庭支持: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外部条件
        3.2.3 公共服务内卷化:引致新乡贤发挥作用的原因
        3.2.4 协同优化服务供给:新乡贤改善公共服务的行动
        3.2.5 多管齐下共保障:新乡贤发挥作用可持续和服务供给良性循环的策略
        3.2.6 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新乡贤服务供给行为促成的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
    4.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模型建构
        4.1.1 开放式编码
        4.1.2 主轴编码
        4.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4.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4.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理论模型阐释
        4.2.1 乡风失范: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因
        4.2.2 引领乡风民风: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驱动力
        4.2.3 乡村文化振兴: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外驱动力
        4.2.4 文明乡风建设: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5 乡风文明: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结果体现
        4.2.6 鼓励嘉奖:新乡贤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策略办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
    5.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5.1.1 开放式编码
        5.1.2 主轴编码
        5.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5.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5.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5.2.1 民族共生共存:引致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重要土壤
        5.2.2 基层民族事务繁重: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突破口
        5.2.3 维系族际社会: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机
        5.2.4 族际粘合: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
        5.2.5 场域驱动:新乡贤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外驱动力
        5.2.6 民族团结进步:新乡贤参与民族事务治理的结果呈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
    6.1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建构
        6.1.1 开放式编码
        6.1.2 主轴编码
        6.1.3 选择性编码与理论模型建构
        6.1.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6.2 昌吉市新乡贤参与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的理论模型阐释
        6.2.1 宗教并存:引致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现实土壤
        6.2.2 基层宗教事务复杂: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面临的现实选择
        6.2.3 引导宗教适应社会需要:引致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动机
        6.2.4 支持宗教中国化: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基本方式
        6.2.5 宗教事务治理驱动: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客观需要
        6.2.6 宗教关系和谐:新乡贤参与宗教事务治理的理想目标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的理论启示
    7.1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公共服务现代化
    7.2 新乡贤参与和乡风文明建设
    7.3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
    7.4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宗教事务治理现代化
    7.5 新乡贤参与和乡村治理方式现代化
    7.6 新乡贤和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概括
    7.7 新乡贤和传统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角色的比较分析
    7.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7)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3.4 问题与展望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研究目标
        4.2 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舞、医、巫同源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1.1.1 音乐起源思想
        1.1.2 音乐实践活动
        1.1.3 音乐律制
        1.1.4 音乐与健康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2.1 礼乐养生观
        2.2 美善相“和”
        2.3 仁义道德观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3.1.1 游戏与自娱
        3.1.2 长啸放情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3.3.1 从“非礼”到“求真”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4 小结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2.2.1 音乐“美”的探讨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3.1 阮籍的《乐论》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3.2 阮籍的《酒狂》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3.2.3 调式的统一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4 小结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2.1 以乐养气
        2.2 以乐养德
        2.3 以乐养形
        2.4 以乐养神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4.1.1 声波治疗
        4.1.2 诱发“α波”
        4.1.3 音乐引导想象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5 小结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1.1 起源与神话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2.1 起源与神话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3.2.1 音乐和谐观
        3.2.2 调式与健康
        3.3 3-19世纪的比较
        3.3.1 人的觉醒
        3.3.2 类同相召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4.2.1 可通约性
        4.2.2 难以通约性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基本概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生成逻辑
    2.1 理论逻辑: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2.1.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2.1.2 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2.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但要坚持无神论而且要宣传无神论
    2.2 实践逻辑: 维护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2.2.1 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2.2.2 巩固和增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2.2.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神聚气
    2.3 历史逻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3.1 创造性转化“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
        2.3.2 创新性发展“重人轻神”的民本理念
        2.3.3 继承和升华“制天用之”的理性传统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
    3.1 本体论上回答: 为什么世上无神
        3.1.1 神的本质: 异己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
        3.1.2 神的发展: 从原始宗教到世界宗教
        3.1.3 神的不存在: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结论
    3.2 认识论上回答: 为什么有人信神
        3.2.1 自然根源: 尚未完全支配的自然力量
        3.2.2 社会根源: 无法摆脱的社会异己力量
        3.2.3 认识根源: 对宗教相关问题的模糊认识
    3.3 方法论上回答: 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
        3.3.1 科学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
        3.3.2 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选择
        3.3.3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
    4.1 青少年: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点
        4.1.1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4.1.2 青少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拉拢信教的重要对象
        4.1.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问题
    4.2 党员干部: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关键
        4.2.1 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4.2.2 个别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宗教”“不问苍生问鬼神”
        4.2.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3 农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难点
        4.3.1 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系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4.3.2 个别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猖獗
        4.3.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具体途径
    5.1 基础工作: 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现实基础
        5.1.1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1.2 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5.2 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5.2.1 小学阶段
        5.2.2 初中阶段
        5.2.3 高中阶段
        5.2.4 大学阶段
        5.2.5 党校(行政学院)
    5.3 社会宣传: 积极拓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载体
        5.3.1 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3.2 用好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6.1 体制保障: 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6.1.1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6.1.2 纳入法治化运行轨道
    6.2 学术支撑: 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
        6.2.1 发展学术组织
        6.2.2 推出优秀成果
        6.2.3 培养专业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
        2.难点
        3.创新之处
一、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阐释
    (一)乡村文化的相关概念阐释
        1.乡村文化的概念
        2.乡村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模式
        1.以宣传教育内发文化活力
        2.以移风易俗培育文明理念
        3.加强道德建设培育家庭美德
        4.培育法治理念构建制度文明
        5.多措并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三)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1.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2.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有利于助推乡村振兴
        4.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民众的文明素养
二、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契机与困境
    (一)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契机
        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经济发展成效显着,民众需求发生转变
        3.乡村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乡村文化内容日益丰富
        4.不断提高乡村地区教育水平,乡村文化建设内动力增强
    (二)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
        1.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缺位
        2.乡村文化发展活力不足
        3.乡村文化建设缺乏创新驱动力
        4.乡村文化建设缺乏文化滋养
三、新时代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引领、主导形成合力,共促乡村文化振兴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
        2.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二)搭建文化建设参与主体的立交桥
        1.农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力军
        2.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三)以“乡”为本,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以“乡”为本,繁荣乡村文化形式
        2.以新媒体增强乡村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产学并举促进乡村文化发展
        1.打造乡村文化产业
        2.教育为基,涵养乡村文化
四、乡村文化建设进程中的典型案例
    (一)发展文化产业
    (二)推动移风易俗
    (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四)优化教育布局
    (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
    (六)加强乡村地区“一史一馆”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相关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2.2 农村优良家风建设
        2.2.1 农村优良家风的内涵
        2.2.2 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2.2.3 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理论来源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关系阐述
        2.3.1 乡村振兴战略统领农村优良家风建设
        2.3.2 农村优良家风建设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2.4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应把握的要点
        2.4.1 家庭成员齐整是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基础与前提
        2.4.2 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应注重持续性要求
        2.4.3 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应继承与发扬传统优秀家风内容
        2.4.4 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应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第三章 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3.1 现阶段农村优良家风建设成效
        3.1.1 优良家风建设重视程度增强
        3.1.2 生态环保家风兴起
        3.1.3 孝老爱亲家风显着
    3.2 现阶段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主体缺位
        3.2.2 农村优良家风传承的持续性缺失
        3.2.3 农村优良家风的部分内容流失
    3.3 现阶段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城乡发展不平衡造成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主体缺位
        3.3.2 小家庭结构消解了优良家风传承的持续性
        3.3.3 异质文化冲击农村优良家风的内容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基本路径
    4.1 引导农村优良家风建设主体归位
        4.1.1 国家积极振兴农村经济
        4.1.2 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
    4.2 提升农村优良家风传承效果
        4.2.1 倡导农村家庭修订新型家规家训
        4.2.2 强化农村优良家风的传承意识
        4.2.3 大力开展优良家风实践活动
        4.2.4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4.3 丰富农村优良家风建设内容
        4.3.1 吸收借鉴传统农耕文化优秀内容
        4.3.2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农村家风优良建设
        4.3.3 推动传统家风内容的创新性发展
    4.4 多元主体合力建设农村优良家风
        4.4.1 国家建立健全农村家风建设相关机制
        4.4.2 学校加强优良家风教育
        4.4.3 发挥关键群体对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的推动作用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移风易俗,推动西藏的文明进步(论文参考文献)

  • [1]“瑶老治村”: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实践模式研究 ——基于连南瑶族自治县的个案分析[D]. 鲁欣琪.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2]山西省殡葬改革研究[D]. 闫丽红. 山西大学, 2021(12)
  • [3]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研究[D]. 崔晓琰. 西藏大学, 2021
  • [4]和琳、张荫棠之藏俗改良比较研究[J]. 刘丽玲.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5]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新乡贤参与乡村事务治理研究 ——以昌吉市为例[D]. 王杰. 兰州大学, 2021(09)
  • [6]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7]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D]. 张戈.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7)
  • [9]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建设路径研究[D]. 李泽璐.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村优良家风建设研究[D]. 陈倪.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改变风俗习惯促进西藏文明进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