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目光凝视大海

穿越时空的目光凝视大海

一、穿越时空的眼睛凝望大海(论文文献综述)

夏榆[1](2021)在《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文中认为让我们姑且把灵魂比作一个混合体飞马和驭者——柏拉图1灵魂的空间仿佛是复调与多声部混响的密室。这是他的观想也是他的体察。他读到过古希腊先知柏拉图对灵魂的比喻。如果灵魂是完美的,羽翼齐全,它就像高天翱翔,成为宇宙的统治者;而不完美的灵魂则失去它的羽毛,在飞行中跌落,最后碰到坚实的大地才安顿下来。他就是一个不完美的灵魂。他这么想。

梁宝星[2](2021)在《海边的西西弗》文中认为一1假如时间不是直线的,那么,只要寿命足够长,我们是可以回到过去的。那些过于庞大的事物往往无法控制,比如海水、宇宙,抑或是思维、梦境,抑或是空间、时间。因此,太平洋北岸的小城里没有人能够管控海水的起起落落,也没有人能抑制思维或者逃离时间。那片萧条的海,

史小蕾[3](2020)在《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工业时代,以技术为摹本的物质世界观抬头,寒地建筑的诗学正面临被工具化和审美化的两难境地:前者对功能的过分强调使寒地建筑桎梏于实用性和经济性之中,后者将寒地建筑抽象为可计算、可操作的视觉效果。在科学的不断置喙和感官的超越追求下,寒地建筑师表现出过度关注建筑形式和技术参数的意识焦虑,致使寒地建筑设计渐显一种刻意制造的倾向,在形式悖论裹挟下龃龉前行。与此同时,对寒地建筑意义和价值的探讨长期缺位,导致目前我国寒地建筑的理论系统在科学、哲学、艺术三个层面上出现混乱、迷失,缺乏体系化溯源和深刻反思。本文在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层面上,对寒地建筑本原是什么进行提问。通过分析认知寒地建筑的过程,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提出了结构性是寒地建筑意识延伸的根本。并且通过反观该过程,实现了对寒地建筑创作的反思。寒地建筑的本原厘析可以帮助其相关理论重新回归生活的世界,进而引导设计。图像意识,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其研究核心始终围绕在意识的结构性展开上,其内部的认知结构范式可以有效地实现通过追问图像的意义反观主体。文中将图像意识应用于寒地建筑认知中,探讨了从寒地建筑图像到寒地建筑意识的建构过程,从观者的角度阐述了建筑图像领受的方式、过程以及存在的体悟,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结构展开方式和展开层面,并分别从三个展开层面建构了寒地建筑意识的结构,实现了对寒地建筑的本原分解,继而以此为基质进行本原分解后地回溯式还原重构,是对寒地建筑理论及创作的反思和启发。整个研究是从寒地建筑的表观层面到内含,再返回表观层面的探讨:首先,以寒地建筑的物性本源出发,提出其本原可以从:作为直观的物——材料、作为用具的物——空间,和作为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客体层面展开,体现了以人为认知主体、以图像-意识为认知结构范式,领受寒地建筑的不同阶段。以上综合成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继而,从材料直观、空间知觉和场所精神三个层面,分别建构了寒地建筑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从直观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客体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的认知结构;从用具的物的层面,围绕认知主体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的认知结构;从作品的物的层面,围绕主客一体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的认知结构。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分解。最后,以寒地建筑本原认知结构为基础,以客体、主体、主客一体为三个思考视角,重塑从意识到图像的思考建筑的过程,提出了寒地建筑本原分解后溯回般的材料体验、身体启示、场所综合,是从寒地建筑意识的生成反思寒地建筑。以上实现了寒地建筑本原的重构。本文将图像意识的认知范式引入寒地建筑本原研究,以从图像到意识的认知结构性为锚点,从围绕客体直观的物——材料、围绕主体用具的物——空间,以及围绕主客一体作品的物——场所三个层面,探讨了寒地建筑图像从抽象、到沉淀、再到综合的意识过程,并通过反观这一过程,实现对寒地建筑的反思。寒地建筑本原的解与构,是理解和思考寒地建筑的根本方法,为其理论发展、创新和创作提供了一种思辨模式。

山丹[4](2020)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童年书写是儿童文学艺术的核心内容,表现童年的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是儿童文学对童年精神的审美创造与诗意追求。童年书写不只是一种文学的表达策略和创作形式,更是以文学形式构建人类对于自身、他者、社会及历史的一种独特思考方式。本论文以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为研究对象,并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划分为写实型童年书写、经验型童年书写和理想型童年书写,通过梳理三种童年书写范式在主题表现、创作技巧、文体形式、叙事结构、语言类型等方面所呈现的文学图景,归纳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所体现的美学价值,及由此带给中国儿童文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五章。具体章节内容概括如下:绪论主要对童年理论、童年观和童年书写的基本观点进行梳理,总结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并明确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思路。第一章“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对现实题材儿童小说的历史发展脉络进行勾勒,通过探讨新世纪以来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转向,阐释童年书写的艺术表达与审美意蕴。现实题材儿童小说演变轨迹,聚焦于1917至1999年间的儿童小说历史发展脉络,本论文将其归纳为:新生期、生长期、探索期及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儿童小说的创作特征加以分析。新世纪以来,随着文化语境的革新和“解放儿童”儿童文学观的确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形成了新的创作格局。通过对儿童小说中童年书写转向的内外成因分析,阐释童年书写的叙事特征和艺术形式。第二章“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探讨写实型童年书写对当下童年个体生命的书写维度。本章从个体童年的身份认同、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青春书写和边缘生命书写的不同维度,梳理了童年书写中的写实型童年书写的创作特征。展现成人作家在将现实儿童作为表现对象时,对童年的生活现状、情感真实和生命尊严的理解与尊重。对写实型童年书写创作范式的探究,能够丰富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童年生命书写的内涵和形式,并为儿童文学深入童年精神提供重要的参考。第三章“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对童年书写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了阐释。经验型童年书写,分为成人作家对自我童年生活书写的白描,及以文学书写方式再现自我童年的心理投射。在对儿童小说中经验型童年书写进行解读时,主要从童年回忆的诗意书写,童年乡土的多元书写,童年创伤的投射书写和童年缺失的补偿书写等不同维度加以讨论。在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经验型童年书写中,成人作家试图通过追寻自我童年生命的书写价值,来呈现儿童小说中的童年经验的艺术形态和审美表征。第四章“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探讨了儿童小说中的理想型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本特征和审美意蕴。理想型童年书写作为成人作家对于童年精神的追求与寄托,为当下儿童的成长提供了指引,并为人类童年提供了直达心底的精神滋养。本章从历史语境、战争语境、人类乡土语境和理想童年精神四个维度,建构了理想型童年的创作范式。理想型童年书写为成人作家提供走出个人化童年私语,面向集体童年精神的途径,其体现的是儿童文学创作对于人类童年精神的向往。第五章“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主要讨论了童年书写所呈现的审美意旨,与其在创作中所面临的书写困境。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既体现为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在文本层面,以诗性内核把握童年精神品质和以童心力量坚守文学创作之魂,又体现为童年书写对儿童读者在审美体验中的心灵净化与情感共鸣。在探究新世纪儿童小说的童年书写所面临的困顿境遇时,本论文分别从童年书写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童年书写中成长体验的错位和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意识的缺失等方面,指出了当下儿童小说的创作困境。并重审消费文化语境中的“系列化”写作模式,桥梁书阅读模式,及“低龄化”写作现象,为童年文化变革中的童年书写提供突破和发展的新方向。结语部分对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肯定童年书写所具有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指出了随着“童年”元素作为儿童小说书写的日趋繁盛,追求童年审美的文学样式将丰富儿童小说的创作空间。然而,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商业化的童年书写样式对儿童小说发展的阻碍。因此,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既要对抗符号文化的侵蚀性,又要保有文学审美的生命力。特别是,童年书写需要从儿童生活的真实感出发,表达儿童生命的深广度,展现童年精神的力量性和童年文化的审美力,为儿童文学阅读构建一个更为美好的审美空间。童年本身能够带给人类的精神力量,引导着儿童小说在立体而饱满的童年书写中,塑造中国童年的独特审美艺术。新世纪儿童小说正是通过不同维度的童年书写诠释着童年精神的生命、历史和文明之歌。

朱福芳[5](2020)在《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文中认为关于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一般印象是十九世纪末期英国一位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海上惊险小说《金银岛》的作者,而不会想到他同时也是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斯蒂文森的创作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探索文学创作表现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一直为其所钟爱。在44年的短暂生命中,斯蒂文森共创作了12部小说、4部短篇故事集、4部诗集、5部旅行文集、6部杂集和2部非小说集,其内容涉及冒险、航海、海盗、阴谋、道德、人格、儿童、旅行等多种主题。斯蒂文森作为英国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其劳绩为19世纪后期英国文坛注入了新的活力。以之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他的作品进行探讨,可以挖掘斯蒂文森的文学价值以及正确认识他对英国文学和对后世的影响。本文乃纳入英国新浪漫主义文艺思潮语境下斯蒂文森文学思想与创作文本的专题研究。论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之上,对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做了比较全面的梳理、品读与诠释。以斯蒂文森为代表的新浪漫主义在继承发展早期浪漫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主张及其特征。斯蒂文森的文学创作可谓忠实地实践其文学理论,他认为浪漫的文学要讲好故事,文学创作要重视想象的作用,并提出小说之于成人就是“游戏”等观点。通过对斯蒂文森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其新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体现于“新”和“奇”两个方面。本乎此,以他的创作尤其小说作品为基础,着重从“游戏”和“冒险”两个审美维度来分析其创作的新与奇,挖掘存乎其中的文学张力与阅读魅力,达到对该文学个案的解读,是论文的目标。在这一前提下,进一步梳理、分析斯蒂文森小说的思想内容、艺术成就、对英国文学的贡献以及之于“新浪漫主义”的建构意义。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论述了新浪漫主义概念、内涵的界定与释义;斯蒂文森与新浪漫主义的关系;研究综述;论文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该部分首先重点辨析新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异同,并着重探讨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其次,此部分梳理了国内外对斯蒂文森与浪漫主义的研究情况,从而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与价值。再次是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诞生和创作特征。此部分内容首先探讨新浪漫主义的兴起。研究作家作品,离不开对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分析,即文学创作和它的发展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也与19世纪后期英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相关联。阐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古已有之,而且一直与现实主义同生共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不同的形式。探究新浪漫主义既具有早期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更有所创新,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早期浪漫主义进行继承与发展。其次论述19世纪后期英国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主要分析新浪漫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之异同。新浪漫主义大胆、有意地把“幻想”当作艺术创作的主要对象。这些幻想往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历险,其创作追求“新”与“奇”。具体来说大抵体现在三个层面:在精神追求上,自由、民主、正义的社会理想淡化,很少或不再抒发对政治的狂热,而更加渴求于未知世界的冒险。在生存意识上,不再热衷于塑造精神高大上的孤身奋战的自我主义英雄,而是刻画具有积极进取意识的强者。从审美特征上看,主观的、激情的、理想的、哀婉的意识逐渐消褪,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被冷峻但特异的写实风格所代替。此外,作家对于大自然的态度,也不再是单纯地描绘或着意突出诗情的田园风光,更多则是对异域风情的痴迷或刻意表达。第二章梳理斯蒂文森的生平与创作,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首先概述作家生平事略与写作生涯,究索他的成长经历对其创作的影响。继而观照他的文艺思想与小说观。19世纪后期的英国文坛带有所谓“世纪末”色彩。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以离奇的故事、悬念的情节、多彩的异域风情吸引大批读者。斯蒂文森的文艺观,既是兹观念系统的艺术实践,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自己创作产品的某种注脚,体现着其文学追求与审美标准。文学观与文学创作水乳交融,灌注了作家对文学、人生、社会等各方面的思考,浸润着生命感悟、价值理想以及独具个性的真知灼见。他执念小说是叙事的艺术,因此作家必须会讲故事;小说创作就像布局游艺并深入游戏之中,让人愉悦;作家应充分释放智力,极端重视想象的作用。以自己的创作为基石,作家试图建立起一种适合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新观念。斯氏文艺观,具有实实在在的、独成体系的理论价值:既包括对小说本质的思考,也包括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他的创作实践着他的文艺观,体现在一系列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作品之中;而集中表现于不遗余力地突出“新”与“奇”的特点。第三、四章为作品论。在斯蒂文森文艺观的基础上,研究其主要代表作品,探讨其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小说(兼顾散文与诗歌)作为证例,重点究析“游戏”与“冒险”两个审美特征,具体选择四部长篇小说、一部散文和一部诗集进行解读与论析。第三章探讨斯蒂文森创作中的“游戏”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核心观念。斯蒂文森认为人与世界和解的最佳方式在于应该像孩子一样游戏,在游戏中建立亲和关系。他设计了一个个游戏,置小说人物于荒岛、高地、旷野等可以刺激人丰富想象力的地理空间,与能够和当前拉开一定距离的历史时间的立体之维里尽情嬉戏。此章选择《诱拐》和《黑箭》两部长篇小说作例释,透析斯蒂文森在苏格兰、英格兰之历史时空故事语境中的“游戏”运作。作家把读者拉进游戏世界,在虚构与真实、严肃与娱乐、历史与现实中感受新浪漫主义释放出的艺术魅力。第四章探讨“冒险”特征,这是其小说美学理论的另一个核心观念。斯蒂文森似乎是驾轻就熟地把冒险故事以传统的叙事方式呈现出来,并把遥远的异域、奇异的人物、荒凉的孤岛、浩渺的海洋融进故事机理,展示出新浪漫主义的脱凡之美。人物不断地冒险、探奇、寻觅,把冒险作为一门艺术,一个理想目标。参与者或者获得一笔财富,或者窥见一个理想王国,或者进行一次道德救赎之旅。像所有的艺术追求一样,冒险即便没有达到终极目标,其乐趣也往往以充分展示的方式获得最大化,换言之,冒险的价值在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此章以长篇小说《金银岛》《化身博士》和散文、诗歌作例释,揭示斯蒂文森创作的这一新浪漫主义重要特征。第五章论析斯蒂文森的价值意义和启示影响。斯蒂文森用新浪漫主义小说征服了英国民众,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他是一位深具内涵极有价值的伟大作家,所以其作品长期流传不衰,并且对英国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斯蒂文森拓展了英国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赋予浪漫主义以新的内容和蓬勃的生命力。他的所有叙事作品不仅富有充满浪漫色彩的壮丽景色和奇风异俗,包括原野森林、荒山峭壁、洋滩海浪、盗群习约、切口黑话之类,也很多迷信传说、贪欲恶习、双重人格等等。这些作品尽管不是毫无瑕疵、完美无缺,但无不洋溢着清新、奇特,自然、突兀,亲切、惊悚的浪漫格调,具有毋庸置疑的审美价值与启发借鉴意义。他开辟的新浪漫主义传统,被稍后的知名作家赖德·哈格德所继承。斯蒂文森还直接启发了19世纪后期名噪一时的唯美主义大师奥斯卡·王尔德,其唯一一部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就烫烙着《化身博士》的深刻印痕;还有赫伯特·威尔斯的幻想小说《隐身人》、约瑟夫·康拉德的《秘密分享者》等作品,灵感显然也都来自《化身博士》。此外,被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斯蒂文森文学传统的英国作家罗德亚德·吉卜林(也包括康拉德)于多个层面上步斯氏后尘,尤其是冒险小说的创作,而其中显而易见的殖民扩张色彩亦与之不无关系。及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现代主义勃兴,其实斯蒂文森的新浪漫主义文学创新包含一些现代主义元素,这些因子就不同程度地为现代派作家所吸收,尤其涉及关于人格、精神、异化、道德、存在与生存等问题时,成为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一个源泉,这方面《化身博士》比较典型,同时还包含着对冒险小说和科幻小说的巨大影响。这些影响都是超越国界而广及世界文学范畴的。最后第六部分是结语,乃是对全文的收束与总结。着重思考历史上的英国新浪漫主义文学与斯蒂文森在当下高科技信息霸权时代,图文斑斓、碎片阅读、娱乐至上语境下的命运或前途。斯蒂文森倒似乎更像一个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遗留下的新浪漫主义文学范典,经过变异仿佛演化而为一个不乏自觉意识的文学现象,这一现象丰富和拓展了文学表现的能量和空间,它既是19世纪后期英国文学的特有景观,更是一个世纪之后世界文学的一条风景线。试看《哈利·波特》风靡全球以来的几十年,充满冒险传奇的小说、卡通、影视、游戏等等,除去其中用以吸引眼球的魔幻因素,受众似乎能够隐约发现斯蒂文森的思维逻辑与格局。也许,作家与新浪漫主义文学遗产的活力依旧,像所有文学史上那些曾经焕发异彩的文学遗产一样,仍在不断地给予作家以灵感。

罗琳[6](2020)在《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文中认为本次翻译实践基于笔者已经出版的三部英译汉译着撰写而成,分别为《燃烧的主世界》、《神秘的宝箱》以及《斯特兰德庄园》。三部译着均为文学着作,情节跌宕起伏,文笔细腻文雅,是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笔者作为这三部译着的独立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总结出了具有普适性的互文性文学翻译策略,故本翻译报告将以此三部译着为分析对象,以期深入阐明翻译心得和经验,为文学翻译提供有益的借鉴。《燃烧的主世界》(原名Overworld in Flames)是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马克·谢弗顿(Mark Cheverton)2018年出版的童书,书中描绘了游戏骑士999及其同伴穿越进游戏《我的世界》(Minecraft),与潜在的敌人斗智斗勇,于熊熊火海中拯救整个主世界的热血故事,是向儿童展现勇气、团结与智慧的范本。《神秘的宝箱》(原名Hidden in the Chest)是美国着名童书作家温特·摩根(Winter Morgan)的畅销作品,书中讲述了史蒂夫一行人意外发掘了隐藏着黑暗秘密的宝箱,释放出邪恶魔力,让各地备受牵连,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压制并消灭这些宝箱的历险故事,是国内少见的儿童猎奇题材。《斯特兰德庄园》(原名Tell Me You’re Mine)是英裔瑞典作家伊丽莎白·诺尔贝克(Elisabeth Noreb?ck)的畅销悬疑小说,该书围绕着一件一岁女婴失踪案展开,描绘了在女婴伊莎贝尔长大后,生母斯特拉和拐走她的养母克斯廷相遇、揭穿和纠缠之间的爱恨情仇,书中悬念迭起,疑雾重重,却也不乏温情叙述,实属一部悬疑佳作。在阅读分析原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比比皆是,故于翻译伊始,便选择了互文性作为本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工作完成后,笔者根据前人的智慧及自身的经验,总结出了适用于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及策略。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简要描述翻译实践的基本情况、前期准备、翻译过程及后期校对;然后,剖析了三部译作中出现的互文性翻译表征;接着,对文学翻译、互文性与文学、互文性与文学翻译三者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阐述笔者对文学翻译的互文性模式、原则的总结;基于该模式与原则,笔者结合四种普适于文学翻译、一种适用于儿童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翻译策略,对三部译作中具有互文性特征的翻译进行配对分析。本报告虽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力证了互文性策略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作用,有利于推动互文性与文学翻译的结合。经探究,笔者参照N.Fairclough(1992)对互文性的分类,将三部小说中的互文性表征列入明显互文性和篇际互文性两类。其中,明显互文性总结为反讽、否定、仿拟和预设;篇际互文性则立足于武建国(2010)的研究结论,依次分为融合型篇际互文性、镶嵌型篇际互文性、转换型篇际互文性和链接型篇际互文性。虽然文中的互文表征并非所有都能各得其所,但大部分都充分契合各大类别,进而推动笔者探索原文和译文、作者和译者四足鼎立的互文空间,衍射出文学翻译过程中基于互文性发生的“文学神韵”和“文学意象”的对等演变,并总结出重组、强化、模仿、增补和通俗化五种互文性翻译策略。准确贴切地还原文学着作中的互文性对译者提出了极高要求,除译者必备的专业素养外,有的放矢的互文翻译策略更能事半功倍地精进译文。本报告表明,互文性是能够科学有效地指导文学翻译的话语分析理论。笔者提出的文学翻译互文性原则有助于译者精准地挖掘出原文中的互文性表征,并通过重组、强化、模仿、增补、通俗化五种策略完善贴切地重现文学着作中的神韵和意象。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可以合理地总结文学翻译中互文性表征的处理策略,并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刘嘉颖[7](2020)在《克苏鲁世界观影响下科幻影视中的外星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克苏鲁神话由洛夫克拉夫特创作的具有独特世界观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所构成,被誉为20世纪最奇诡的架空神话体系。描写外星人的文学与影视作品汗牛充栋,笔者将其故事背后的世界观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人类世界的投射,第二类是宇宙恐怖主义的克苏鲁。也就是说第一类外星人作品都是围绕人类来创作的,而第二类外星人作品是以宇宙为中心,宇宙中超自然存在的神对于人类毫不在乎。对于外星人的研究,表面上看好像与人类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实际上,大部分外星人作品都是人类世界的投射。外星人问题并不只是宇宙的“外交问题”,其主题充斥着关于人类自身的种族问题、殖民问题等等。从某种意义上看人类勾画的外星人就是人类自己——人们残暴或友善,先进或无知,真诚或邪恶。而第二种即是在克苏鲁世界观影响下的外星人,他们创造人类,跳脱善恶观,不以人类的行为法则行事,人类接近他们就会疯狂或者死亡。洛夫克拉夫特正是在这种世界观下揭示科学会将人类带向不必要去的地方,人类的科技将拼凑出恐怖的图景。人类在恐怖的宇宙中,应该享受“无知”的静谧与安全,对于恐怖的世界,人类本就不应该远航。第二类世界观影响下的外星人是洛夫克拉夫特对人类自身作出的反思,并且包含着警示的意图,描绘出人类在宇宙中所处的状况。20世纪以来的恐怖美学方向由洛夫克拉夫特所定义,几乎没有任何恐怖故事创作者没有受到克苏鲁神话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关于外星人的想象更加丰富多元,科技将人类的想象力引向更深远的地方,以外星人为主题的作品呈现出更加繁荣的面貌。克苏鲁神话作为一颗独特世界观的原石,影响着电影、游戏、动漫等领域的发展。其中包括《异形》、《湮灭》、《迷雾》、《魔兽世界》、《血源诅咒》、《沙耶之歌》……一些经典的恐怖创作者例如:斯蒂芬·金、尼尔·盖曼、伊藤润二、虚渊玄都是克苏鲁的信徒。这篇文章将笔者的研究聚焦在克苏鲁世界观以及外星人影视作品范围内,着重分析其发展历程,并分析背后的原因,尝试为今天奇诡莫测的外星人故事寻找某种文学起源上的线索。

刘秀珍[8](2019)在《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多元文化语境的发展赋予了文学创作较为包容的论述空间。在西方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与全球化时代消费浪潮的冲击下,和社会及个人联系最为紧密的散文创作出现了异于前代的较大变化与革新。散文创作主体性意识日益凸显,主题与题材趋向多元化,在散文艺术的经营上也呈现了鲜明的创新姿态。台湾散文近三十年的发展既展现了作为文学创作最大宗的散文如何被商品化浪潮裹挟并消费化的历程,也在代际更替中反映了创作主体既呼应传统、又努力开辟新的艺术表现路径的尝试。本论文一方面力图概括其近三十年台湾散文在社会及文学思潮变化影响下的主要特征及变迁走向,另一面则选择代表性作品与创作现象展开论述,以点面结合的方式组构全文框架,企望形成具有史论意义的研究结论。本论文分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回顾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现状,厘清研究对象的概念及研究内容和思路。第一章“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从“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本土化运动下的文化建构”“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三方面来分析90年代以来散文的生成语境,着眼于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文化与文学思潮影响辨析,梳理散文创作的外部环境特征。第二章“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则力图提炼90年代至今台湾散文创作彰显的主体精神特质与个性风貌,从女性主体性构建、边缘族群主体建构、乡土意识及原乡情怀等方面来探析散文创作主体的文化心理与文化选择,追索贯穿文本的主体精神,缀连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多元文化性格构图。第三章“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梳理90年代以来散文创作主题与题材的多样化特征,选取有代表性的散文创作现象加以解读,凸显散文创作进程中的继承与革新,并以“都市散文”“家族散文”“怀旧散文”为重点展开讨论。第四章主要论述散文的艺术新变。第一节讨论散文文体意识的“出位”与虚构议题,梳理台湾文坛有关散文文体内涵、散文跨界、散文虚构的主要观点,评述散文出位现象及由于散文虚构产生的论争,并就文学奖对散文创作的影响进行辨析;第二节则以作品为例,讨论散文艺术革新的具体表现,包括散文创作的“出位”现象分析、散文意象的刻意经营以及散文情感叙述方式对传统的颠覆。第三节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空间书写置于后现代主义视野加以讨论,以凸显后现代文化思潮对散文创作的影响。第五章则撷取了部分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加强前述论证,以个案呈现散文发展进程中的历史脉络与流变轨迹。结语部分总结了台湾散文的发展阶段与创作队伍的代际构成,立足散文创作内外视角评述了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创作的整体特征及文学史价值,肯定其对散文艺术创新的探索,并提出对台湾散文创作未来走向的思考,认为台湾散文未来在注重个体生命意义探究的同时,创作主体需要更深层次的自省与积淀,重建人文关怀及坚守理想主义的立场,应当纳入更广泛的现实社会关怀。

杨绍军[9](2019)在《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南联大作为抗战时期的高等学府,在鸡鸣不已、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西南联大坚持刚毅坚卓的校训,为国家保存了民族文化的血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史和文化史上的奇迹。自1937年8月国民政府设置长沙临大到1946年7月组成西南联大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复校,中国作家对以西南联大为背景或发生地(长沙、衡山、昆明、蒙自等)的创作,以及以西南联大历史为题材的写作,形成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文学作品,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空间和历史图景。在80多年的时间里,西南联大被不断的叙述、想象建构,在不同时代的作家和作品中得以反复呈现,其间经历了萌发期、勃发期和兴盛期。在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文学书写中,威廉·燕卜荪、穆旦、杜运燮、冯至、郑敏、周定一等诗人对战争年代的流亡体验和流亡生活进行了表现,也对师生情谊、家国情怀和战争与死亡等进行了描绘,推动了 194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形成了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高峰;朱自清、沈从文、罗常培、曾昭抡、费孝通等作家、学者不仅描写了战乱时期的离乱生活和云南的自然风物,还对边地形象进行了想象建构,写出了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王力和钱锺书的作品将知识与典故集合起来,对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现实作了思考,成为战时学者散文的代表;作为长篇小说的《未央歌》和《长夜》,由于作者叙事动机不同,前者以情调风格见长,再现了“青春未央”的西南联大,而后者则用象征隐喻,描述了西南联大的“漫漫长夜”。纵观这一时期的创作,由于知识分子内迁或者说南渡,他们在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时空的转换,这种流亡体验既扩大了他们的生活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创作素材,集中对遍地烽火、离乱迁徙、战争记忆、弦歌不辍等进行了呈现。在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书写中,汪曾祺、宗璞、冯至、冯友兰、金岳霖、钱穆等作家、学者对战争时期跑警报、泡茶馆和战乱中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进行了描绘,其间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信念和体验、反思,成为他们写得最好、写得最精彩的作品;郑敏、杜运燮、赵瑞蕻、唐湜等诗人的作品对西南联大进行了礼赞,缅怀和追忆了西南联大的师友,将西南联大师生的精神和风采进行了表达;宗璞《南渡记》以家族关系来结构小说模式,塑造了众多形象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进行了描述。在这些作品中,不同的书写者将个人记忆与集体叙事、战争记忆与老年叙事融合在一切,对西南联大的历史和人事进行了书写,提供了考察20世纪知识分子生命历程的重要文本。在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书写中,许渊冲、赵瑞蕻的散文和浦薛凤、何兆武、任继愈、陈岱孙、陈达等的回忆录或自传,对西南联大师友和昆明的生活进行了追忆,也对西南联大的精神进行了揭示,还对西南联大的人物进行了评价,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宗璞《东藏记》、《西征记》和《北归记》实现了对西南联大的史诗性建构,对偏安昆明的世情和浪漫、滇西大反攻的悲壮与豪情、青年一代的选择和爱情等进行了描写和呈现,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重要收获;董易《流星群》写到了西南联大青年和地下党员的生活和斗争,突破了传统革命文学的叙事,重现了西南联大青年的“青春之歌”;海男《穿越西南联大挽歌》和《梦书:西南联大》以西南联大师生作为描述对象,完整地书写了西南联大的历史,用诗化的语言建构了文学中的西南联大。这一时期西南联大的书写者不再限于西南联大师生,他们对西南联大的书写内容更为宏大、语言形式探索不断创新,使得作为镜像的西南联大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可以说,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其中有笳吹弦诵、弦歌不辍的描写,也有家国情怀、书生报国的展示,更有战争记忆、边地形象的建构,也有浪漫性、传奇性和民间性、现代性的关联。在不同的时代,中国作家对西南联大的书写,使得西南联大的想象建构不断被发现或重复,作家再现了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以生命践行的内地流亡,重构了他们体验自由/独立、高贵/卑微、牺牲/苟全的生命历程,书写了 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为悲壮的现实图景。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作家、诗人、学者也对中国现代教育和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回顾、反思。因此,西南联大虽然已经成为历史陈迹,但需要坚持西南联大的精神和理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身上体现的民族精神、高尚思想和人格风范应该被传承下来。可以说,对西南联大的书写,还会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延续发展和不断重现,成为常说常新、层出不穷的历史话题。

豆耀君[10](2019)在《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文中指出侯孝贤电影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其作品通过反复聚焦鸦片战争以来不同时期的台湾生活,立体地呈现了一个波澜壮阔、复杂多变的现代“中国影像”;勾勒出近代以来的台湾,从被弃、回归到隔离、重认的复杂历史、政治、文化之旅。其所表现出的以当代台湾为中心的历史现场感及精神追求,集中反映了现代中国在其现实发展和诗学想象/建构中所涉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侯孝贤电影,不但可以更切近地了解台湾,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国——包括它的历史、现在及未来。论文以侯孝贤电影中有关“中国”的一系列表现为基点,大体依创作先后为序,探讨侯孝贤电影在不同时空维度下“中国想象”的异同及其复杂性,进而探求其对“中国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发展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意义。全文共分六大部分:绪论,主要就侯孝贤电影的文学特质,侯孝贤电影的台湾特点及中国属性,以及国内外有关侯孝贤电影的研究现状及本篇的认识出发点做了初步的论说。在揭示侯孝贤电影艺术文学性特征及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关系的基础上,突出其作为出身台湾的导演在电影艺术表现和思想追求上所体现出的“中国性”、“现代性”特征,从而为后面的研究铺设出初步的基础。第一章,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社会变迁及其追求。着力展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侯孝贤电影在表现台湾社会由传统转向现代过程中所呈现之以“父权失落”为中心的一系列影像表现,以及年轻一代在这一过程中的出走和迷失主题所蕴含的复杂历史意义。第二章,从台湾到中国:历史演进中的台湾。主要体现侯孝贤的“家国”意识,以及这种意识所造成之台湾社会在自我文化身份认同上的复杂历史变迁,以及这种文化心理在侯氏电影“台湾三部曲”中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侯孝贤电影中的传统中国意象及其隐喻。首先从侯孝贤电影中女性角色的变化说起,继而分析其以《海上花》和《刺客聂隐娘》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想象的主要着力点及其现实隐喻,指出其分别选择晚清-中晚唐为表现对象的深层心理,及其与“现代中国”面临的某些社会、人生困境之间的隐秘关系。第四章,在“世界”寻访“中国”。主要通过聚焦侯孝贤两部非华语电影,指出其所体现的创作者在21世纪全球背景下对中国文化认识的新突破:《咖啡时光》在致敬日本导演的同时,借机对中日战争和中日关系的历史作出新的审视,特别是通过对一位长期被遮蔽的历史人物的寻访,着力打捞和发现了一段被“隐去的中国”;《红气球之旅》则更将“中国”置于广阔的全球化背景中,借域外生活眼光,重新打探古老中国文化,发掘其古典民间艺术所蕴含之坚韧、执着精神在后现代凡庸生活世界所具有之精神超拔意义。余论部分,分别从侯孝贤电影所体现之中国卷轴美学、抒情美学及其感伤情调等不同层面,探讨侯氏电影艺术追求所隐含之中国性与世界性问题。

二、穿越时空的眼睛凝望大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穿越时空的眼睛凝望大海(论文提纲范文)

(1)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海边的西西弗(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1
    2
    1
    2
    1
    2
十一
    1
    2
十二
    1
    2
十三
    1
    2
结尾

(3)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当代建筑设计的本原危机
        1.1.2 我国寒地建筑创作所面临的困境
        1.1.3 哲学思辨下建筑意识的理性回归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于图像意识的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析
    2.1 当代寒地建筑的本原思辨
        2.1.1 建筑本原的研究发展
        2.1.2 寒地建筑本原的展开
    2.2 图像意识的认知理论与方法
        2.2.1 图像意识的认知原论
        2.2.2 作为认识论的图像意识
        2.2.3 作为认知方法的图像意识
    2.3 图像意识在寒地建筑本原建构中的应用
        2.3.1 建筑本原认知与图像意识的结构性关联
        2.3.2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分解
        2.3.3 基于图像意识的寒地建筑本原重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直观图像下的寒地建筑材料呈现
    3.1 叠合寒地图像的材料知觉
        3.1.1 质料本性与质料显现
        3.1.2 表面属性与感性经验
        3.1.3 物质返魅与知觉氛围
    3.2 反映寒地界面的表皮建构
        3.2.1 围合概念与表皮界定
        3.2.2 多维分解与表皮流动
        3.2.3 时空关系与表皮体验
    3.3 适于寒地肌理的秩序原生
        3.3.1 古典秩序与人文理性
        3.3.2 感官经验与现实理性
        3.3.3 文化图景与行为理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身体图式下的寒地建筑空间知觉
    4.1 基于寒冷气候的感知空间
        4.1.1 身体的知觉
        4.1.2 感知的统觉
        4.1.3 意向的显现
    4.2 基于寒地环境的行为空间
        4.2.1 身体的定位
        4.2.2 行为的结构
        4.2.3 体验的再现
    4.3 基于寒地文化的内化空间
        4.3.1 自在的秩序
        4.3.2 自为的秩序
        4.3.3 自立的秩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本原存在下的寒地建筑场所精神
    5.1 描述寒地现象的知觉场
        5.1.1 感知的奠基
        5.1.2 联觉的体验
        5.1.3 领受的相通
    5.2 透视寒地知觉的行为场
        5.2.1 行为的结构
        5.2.2 空间的组织
        5.2.3 意识的流动
    5.3 延伸寒地意象的意识场
        5.3.1 行为的基础
        5.3.2 联觉的展开
        5.3.3 想象的再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图像意识下的寒地建筑反思与启示
    6.1 基于感知的材料体验
        6.1.1 寒冷触觉的反思与理解
        6.1.2 寒冷身体的空间与时间
        6.1.3 寒冷行为的叙事与场所
    6.2 基于联想的身体启示
        6.2.1 寒地知觉的刺激与通感
        6.2.2 寒地行为的激发与叠加
        6.2.3 寒地意识的发散与返回
    6.3 基于意识的场所综合
        6.3.1 寒地知觉场的分解与重建
        6.3.2 寒地行为场的关联与延展
        6.3.3 寒地意识场的展望与迷宫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1 国外研究主要文献发展脉络
    2 世界着名寒冷城市表

(4)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童年书写研究的理论基础
    二、童年书写的研究现状概述
    三、核心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童年书写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转向
    第一节 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历史变迁(1917—1999)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生期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发展期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探索期
        四、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繁荣期
    第二节 新世纪文化语境下的儿童小说童年书写
        一、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语境
        二、分化期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新格局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创作范式
    第三节 新世纪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表现形式
        一、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学表达
        二、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文化内涵
        三、儿童小说童年书写的艺术呈现
第二章 写实型童年书写中的生命观照
    第一节 学校与儿童:写实型童年的身份认同
        一、童年的校园:作为学生的儿童身份塑造
        二、认同的焦虑:儿童身体的压抑与桎梏
        三、认同的内省:校园童年的觉醒与抗争
    第二节 主体的真实:写实型童年的成长镜像
        一、自我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审视
        二、他者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迷思
        三、家庭镜像:童年主体的成长性再认
    第三节 自觉与超越:写实型童年的性别意识
        一、性别书写:“永远的”男孩和女孩
        二、少女小说: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自觉
        三、超越定式:童年书写的性别意识重构
    第四节 接纳与指引:写实型童年的青春书写
        一、找寻信念:童年青春书写的姿态与方向
        二、触碰情丝:童年青春书写的勇气与限度
        三、走进现实:童年青春书写的理性与节制
    第五节 观照与隔阂:另类童年的书写边界
        一、无声的呐喊:书写特殊童年的私语
        二、他者的边界:从《我是白痴》到《我是天才》
        三、遥远的银河:“另一种”童年书写
第三章 经验型童年书写中的情感再现
    第一节 记忆碎片:童年回忆书写的追思与重组
        一、真挚与坦诚:童年回忆书写的诗意表达
        二、治愈与省思:童年回忆书写的双重指向
        三、遮蔽与取舍:童年回忆书写的经验治理
    第二节 个人乡土:童年乡土书写的热切与哀伤
        一、记忆重启:个人乡土童年的书写特征
        二、大地之子:个人乡土童年回忆的成长之歌
        三、重拾美好:新乡土童年书写的碰撞与坚守
    第三节 投射机制:创伤性童年书写的精神博弈
        一、悲悯的投射:童年创伤经验的文本再现
        二、受创的儿童:身体的规训与精神的桎梏
        三、童心的抚慰:灾难中的群体性创伤
    第四节 情感补偿:缺失性童年书写的孤独内核
        一、教育的轮回:缺失性童年书写的亲情之思
        二、孤独的延续:缺失性童年书写的生存观照
        三、《金色的手指》:爱的缺失与成长的孤寂
第四章 理想型童年书写中的童心想象
    第一节 想象的儿童:历史与童年的双重建构
        一、历史童年书写:“唯我”的历史文化想象
        二、历史的童年:童年生活的想象与再现
        三、童年的历史:童年视角下的历史叙事
    第二节 战火中的儿童:战争与童年的书写平衡
        一、重返生活:战争题材儿童小说的叙事转向
        二、悲悯情怀:战争童年的书写力量
        三、非暴力书写:战争童年的人性底色
    第三节 人类的乡土:童年生命的精神原乡
        一、人性颂歌:人类童年乡土的诗性咏叹
        二、文化乡土:重返童年的生命之源
        三、《寻找鱼王》:童心与初心的“天人合一”
    第四节 理想的儿童:童年精神的文化确认
        一、童年精神书写的集体性想象
        二、童年精神书写的多重性建构
        三、童年精神书写的革新与超越
第五章 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与创作反思
    第一节 向阳而生:童年书写的审美意旨
        一、诗性哲思:童年书写的美学景象
        二、守护童心:童年书写的精神内涵
        三、救赎之力:童年书写的净化作用
        四、情感共鸣:童年书写的文本价值
    第二节 走出困顿:童年书写的创作反思
        一、从“现实”到“真实”的童年书写距离
        二、童年书写中成长性体验的割裂与缺失
        三、童年书写中“生命本位”对“儿童本位”的补充
        四、消费时代下童年书写的改写与重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名谓辨析:“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
    二、“新浪漫主义”概念及内涵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第一章 19世纪后期“新浪漫主义”的诞生与创作特征
    第一节 “新浪漫主义”的诞生
        一、“新浪漫主义”诞生的时代社会语境
        二、“新浪漫主义”对浪漫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新浪漫主义”的创作特征
        一、精神追求:未知世界的冒险
        二、生存意识:进取的强者
        三、审美特征:写实的文风
第二章 “新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斯蒂文森
    第一节 斯蒂文森生平与创作
    第二节 斯蒂文森的文艺观
    第三节 “新”与“奇”:斯蒂文森创作的“新浪漫主义”特征
    第四节 语言妩媚——美文作家
第三章 游戏:“艺术即使不娱乐大众,也要自娱自乐”
    第一节 《诱拐》:在苏格兰高地上游戏
        一、现实之力:真实的游戏
        二、想象之美:虚构的游戏
        三、作者与文本的游戏
    第二节 《黑箭》:在历史中游戏
        一、历史的记忆与创伤
        二、历史的调剂与慰藉
        三、历史的传承与创新
第四章 冒险:“人世荒野中的旅行”
    第一节 《金银岛》:寻宝冒险
        一、独特的冒险叙事
        二、对人性善恶的挖掘
        三、神秘而浪漫的世界
    第二节 《化身博士》:道德冒险
        一、变身:取善还是择恶?
        二、伪装:本质存在还是悲剧宿命?
        三、自杀:忏悔还是逃避?
    第三节 荒野与花园:精神冒险
        一、心灵的栖居:自然
        二、冒险的诱惑:荒野
        三、行走的力量:乐观
第五章 斯蒂文森的价值与影响
    第一节 斯蒂文森之于英国文学
    第二节 斯蒂文森之于世界文学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An Overview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1 Introduction
    1.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s
        1.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1.2.2 Introduction to the contents
    1.3 Purpos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1.4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report
Chapter Two Preparations for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2.1 Introduction
    2.2 Translation tools selected
    2.3 Translation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dopted
    2.4 Translation plans established
    2.5 Summary
Chapter Three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es
    3.1 Introduction
    3.2 Comprehending the source texts
    3.3 Organizing the language of the target texts
    3.4 Proofreading the target texts
    3.5 Summary
Chapter Four Intertextuality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4.1 Introduction
    4.2 Notes on intertextuality
    4.3 Manifest intertextuality
        4.3.1 Irony
        4.3.2 Negation
        4.3.3 Parody
        4.3.4 Presupposition
    4.4 Interdiscursivity
        4.4.1 Blended interdiscursivity
        4.4.2 Embedded interdiscursivity
        4.4.3 Switched interdiscursivity
        4.4.4 Chained interdiscursivity
    4.5 Summary
Chapter Five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5.1 Introduction
    5.2 Previous studies of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literary translation
        5.2.1 Previous studi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5.2.2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ture
        5.2.3 Intertextuality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5.3 The intertextual model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5.4 The intertextual principle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5.5 Summary
Chapter Six The Intertextuality-Involve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dop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ree Books
    6.1 Introduction
    6.2 Realignment
    6.3 Enhancement
    6.4 Imitation
    6.5 Supplementation
    6.6 Popularization
    6.7 Summary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
    7.1 Translation experiences
    7.2 Limitations
    7.3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es Source Texts and Target Text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Acknowledgements
附件

(7)克苏鲁世界观影响下科幻影视中的外星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意义与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存在问题
第一章 克苏鲁的起源
    第一节 克苏鲁之父——洛夫克拉夫特
        一、精神疾病的馈赠
        二、种族主义
    第二节 宇宙主义的诞生——克苏鲁的召唤
        一、成为神话缔造者
        二、天选之人
第二章 作为世界观的克苏鲁
    第一节 克苏鲁的世界观
        一、外星人的科学文明远超人类
        二、创世论——神祗就是外星人
        三、非人类中心主义——神并不爱人
        四、“不要远航”——探究真相只会招致毁灭
        五、跳脱善恶观——宇宙并不以人的道德准则和一切规则行事
    第二节 奇诡缤纷的克苏鲁世界
        一、以阿撒托斯为代表的外神(Outer Gods)
        二、登陆地球的外星人——以克苏鲁为代表的旧日支配者(Great Old Ones)
        三、旧神(Elder Ones)以及其他奇异生物
        四、典型形象特点——盲人摸象之局部
第三章 外星人电影简史
    第一节 萌芽时期(1902—1976年)
    第二节 发展时期(1977—2008年)
    第三节 黄金时代(2009年至今)
第四章 克苏鲁世界观的外星人电影
    第一节 不同类型的世界观
        一、人类世界的投射
        二、宇宙主义的克苏鲁
    第二节 典型案例
        一、纯粹的猎杀者:《异形》(Alien,1979 年)与《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2012年)
        二、人性迷雾中的巨大章鱼:《迷雾》(The Mist,2007 年)
        三、彩虹色泡泡下的基因侵入:《湮灭》(Annihilation,2018 年)
    第三节 披着克苏鲁元素外衣的案例
        一、深海里的江湖义气:《深渊》(The Abyss,1989 年)
        二、语言专家的沟通:《降临》(Arrival,2016 年)
        三、深潜者的相遇:《水形物语》(The Shape of Water,2017 年)
第五章 逐渐主流化的克苏鲁世界观
    第一节 克苏鲁世界观的独特魅力
        一、恐怖美学——不可名状的未知恐惧
        二、颠覆神的传统认知
        三、天才的想象力
    第二节 克苏鲁世界观影响下的电影、游戏、动漫
        一、电影
        二、游戏
        三、动漫
    第三节 为什么100年前克苏鲁没有得到认可
    第四节 为什么现在克苏鲁逐渐主流化
        一、科技背景下克苏鲁被更好的理解
        二、对理性的怀疑在急速升级
        三、自增强状态
        四、电影技术让克苏鲁形象更多地被采用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8)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的生成场域
    第一节 后解严时代的多元文化语境
    第二节 本土化运动下的乡土文化语境建构
    第三节 消费文化机制与散文生产
第二章 散文主体精神的多维呈现
    第一节 女性主体性的凸显与建构
    第二节 边缘族群的主体意识建构
    第三节 乡土意识与在地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散文主题的多元取向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多向拓展与融合
    第二节 都市散文:后现代语境下的多向书写
    第三节 家族散文:生命救赎与记忆书写中的反叛传统
    第四节 怀旧散文:斑驳记忆的多样化呈现
第四章 散文的艺术特色及流变
    第一节 散文的“出位”与虚构思考
    第二节 散文艺术的创新与变化
    第三节 后现代视域下的散文空间书写
第五章 散文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晃荡”的生活美学:舒国治散文论
    第二节 由“纯美”到“怪咖”:周芬伶散文的另类书写
    第三节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微物书写与时尚拆解—张小虹散文论
    第四节 简媜创作中的中华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本论文述及主要作家简介
附录二 台湾地区关于散文研究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1990-2016)
附录三 九歌年度散文选目录(1981-2017)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9)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内涵及其缘起
    第二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互动
    第三节 西南联大文学书写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第一章 1930年代到197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战乱年代的体验和反思
    第二节 离乱弦歌的写意和抒怀
    第三节 青春如斯美好校园世界
第二章 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异乡人”的温情和守望
    第二节 黄金岁月的礼赞和缅怀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历史性境遇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的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
    第一节 灵地缅想与心路的叙写
    第二节 史诗性建构与历史反思
    第三节 诗性传奇的历史“复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侯孝贤电影的文学特质
    二 侯孝贤电影的台湾元素与中国性问题
    三 研究现状与研究目标
第一章 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社会变迁及其追求
    一 侯孝贤与台湾新电影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台湾日常社会
    三 侯孝贤电影中的火车隐喻
第二章 从台湾到中国:一段追寻自我的旅程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故乡”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海洋与彼岸
    三 侯孝贤电影作品之“台湾三部曲”
第三章 侯孝贤电影中的传统中国意象及其隐喻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女性角色及其意义转变
    二 华丽哀怨的帝国倒影——从上海到台北
    三 侯孝贤电影的“唐朝”想象与现代隐喻
第四章 在“世界”寻访“中国”——侯孝贤电影中的异域“中国想象”
    一 《咖啡时光》:异域文化中的中国寻访
    二 《红气球之旅》:欧洲视野中的“东方中国”
余论: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性与世界性
    一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卷轴美学
    二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抒情美学
    三 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感伤——美丽与苍凉
附录 :侯孝贤导演电影作品年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穿越时空的眼睛凝望大海(论文参考文献)

  • [1]飞马般的灵魂(长篇小说)[J]. 夏榆. 作品, 2021(02)
  • [2]海边的西西弗[J]. 梁宝星. 广州文艺, 2021(01)
  • [3]图像意识下当代寒地建筑本原解构[D]. 史小蕾.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4]新世纪儿童小说中的童年书写研究[D]. 山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与英国“新浪漫主义”[D]. 朱福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文学翻译的互文性策略研究 ——三部译着的翻译报告[D]. 罗琳.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克苏鲁世界观影响下科幻影视中的外星人研究[D]. 刘嘉颖. 中央美术学院, 2020(06)
  • [8]多元与新变 ——1990年代以来台湾散文研究[D]. 刘秀珍.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西南联大的文学书写研究[D]. 杨绍军. 云南大学, 2019(09)
  • [10]怀乡:侯孝贤电影中的中国想象[D]. 豆耀君. 海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穿越时空的目光凝视大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