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常见精神疾病与性激素的关系

简述常见精神疾病与性激素的关系

一、简述常见精神疾病与性激素的相关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晨[1](2021)在《轻中度产后抑郁针刺疗效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探究深圳市产后抑郁发病的现状与危险因素,为临床产后抑郁的预防以及早期筛查提供科学依据。2.使用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究针刺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并探究针刺治疗较为有效的治疗次数、疗程以及治疗频率。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2020年12月在深圳市中医院及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符合诊断和纳排标准的12129例产妇信息,将收集到的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描述,得出产后抑郁的发病现状。并对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后,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其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2.采用真实世界的研究方法,分析2018年9月—2021年1月在深圳市中医院进行产后抑郁治疗的产妇。根据其自身的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调任通督针法进行治疗,建议治疗频率为3次/周,疗程共8周;对照组暂不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汉密尔顿17项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观察患者产后抑郁轻重程度变化情况以评估治疗疗效,同时收集血清样本以供性激素与神经递质水平分析,观察针刺对于产后抑郁的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结果:1.产后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提示年龄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显着负相关(P=0.008<0.01);学历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显着负相关(P=0.012<0.05);怀孕次数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显着负相关(P=0.008<0.01);无母乳喂养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显着相关(P=0.000<0.01);婆媳关系欠佳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显着正相关(P=0.000<0.01);夫妻关系欠佳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显着正相关(P=0.000<0.01);性格内向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显着相关(P=0.000<0.01);未接受孕期宣教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显着相关(P=0.003<0.01);孕期焦虑情绪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显着相关(P=0.000<0.01);孕期抑郁情绪的发生与产后抑郁呈显着相关(P=0.000<0.01);孕期不良事件生活的发生与产后抑郁的发生呈显着相关(P=0.000<0.01)。2.针刺治疗轻中度产后抑郁: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HAMD总分均有显着性的降低(P<0.001),但针刺治疗较不治疗对患者抑郁降低程度更为显着(P=0.008<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55%,加重率为6.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加重率为18.75%。针刺治疗5-10次的患者前、后的HAMD总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着(P=0.008<0.01),总有效率为85%,加重率为11.76%。治疗1-19天的患者前、后的HAMD总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着(P=0.004<0.01),总有效率为90.91%,加重率为0%。针刺治疗2次/周组的患者前、后的HAMD总分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着(P=0.015<0.05),针刺2次/周的总有效率为80%,加重率为7.69%。针刺治疗的不同次数、疗程、频率对产后抑郁患者的激素和神经递质水平有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但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尚需进一步研究。结论:1.年龄较小,学历较低,采用人工喂养,头胎产妇,婆媳关系与夫妻关系较差,产妇性格内向,未参与孕期宣教,孕期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及孕产期不良生活事件的发生,是产后抑郁重要的危险因素。提示医院应当帮助产妇了解孕期宣教的重要性、并帮助产妇学会排解不良情绪,另一方面社会与家庭的支持对于产妇的情绪尤为重要。2.针刺治疗产后抑郁疗效显着,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产后抑郁较为有效的治疗次数为5-10次,疗程为3周内,而不同治疗频率对于产后抑郁改善情况差异不明显,较为有效的治疗频率为2次/周,但因总体样本量较小,尚需进一步研究。

许梦白[2](2021)在《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通过临床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探索引起产后抑郁症(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利用因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探索PPD的中医证候特点,进一步归纳PPD的中医病机和治则,以期为PPD临床个体化精准辨证提供理论支持。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检索中药内服方剂治疗PPD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探讨治疗PPD内服方药的药物组成规律及遣方用药思路,为临床治疗PPD的选方用药提供参考,并为进一步探索中药治疗PPD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结合PPD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及中医文献方药研究,开展动物实验,建立PPD大鼠模型并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给予逍遥散干预。通过观察大鼠下丘脑病理组织形态、检测下丘脑-垂体-性腺(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HPG)轴激素水平、下丘脑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ER)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表达水平等,探讨逍遥散治疗PPD的疗效及分子作用机制,为逍遥散治疗PPD提供具有科学内涵的客观依据,同时“以方测证”,揭示PPD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病机本质。方法: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建立《产后抑郁症调查问卷》,收集PPD患者的一般情况、抑郁量表积分、中医症状及体征信息。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患者一般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探索导致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进行研究,归纳PP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进一步探寻PPD的中医病机和治则。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国内中文数据库2000年-2019年发表的关于中药治疗PPD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按照筛选标准收集研究所需中药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4.0、Weka 3.8等软件对中药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探索中药治疗PPD的遣方用药规律,探析临床治疗PPD的用药思路。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以妊娠后期慢性极轻度应激(Chronic ultramild stress,CUMS)方法建立PPD大鼠模型,综合大鼠的一般情况、体重、产仔及活仔量、行为学变化对模型进行评价,造模成功后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下丘脑病理组织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E2、P、PRL含量;采用RT-q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下丘脑组织匀浆中ERα、ERβ、GPER及PKA、CREB、BDNF的基因与蛋白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其分子蛋白表达进行定位分析,在基于HPG轴探索PPD的发病及逍遥散干预作用机制的同时,“以方测证”,以逍遥散为反证,揭示PPD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生物学基础。结果:1.临床流行病学研究(1)206例PPD患者平均年龄为30.28±5.07岁;轻度抑郁患者94例,占比45.63%;中度抑郁患者72例,占比34.95%;重度抑郁患者40例,占比19.42%。在影响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心理社会因素中,产前教育是影响PPD患者抑郁程度的保护因素,新生儿疾病、经前烦躁情况、孕期焦虑抑郁、孕产期负面事件、睡眠时间不足、患者受关心和支持度低是导致PPD患者抑郁程度加重的危险因素。(2)206例PPD患者的高频症状及体征有情绪抑郁、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食少纳呆、烦躁易怒、善太息、乳房胀痛、悲伤欲哭、精神萎靡、健忘、腹胀,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舌黯及舌有瘀斑瘀点,苔白、苔薄、苔腻,脉细、脉弦、脉沉。将中医症状因子分析得出的9个公因子进行聚类分析,共出现5个聚类结果:①肝郁脾虚证,其症状包括善太息、腹胀、胁肋胀满甚则疼痛、乳房胀痛、食少纳呆;②阴血亏虚证,其症状包括面色淡白、爪甲色淡、肢体麻木、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耳鸣;③肝火炽盛证,其症状包括口苦、目赤、口干咽燥、便秘、烦躁易怒、头痛;④脾肾阳虚兼痰湿证,其症状包括脘痞、恶心、胸闷、惊恐易醒、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浮肿、小便清长或(和)夜尿增多;⑤心脾两虚兼血瘀证,其症状包括心悸、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精神萎靡、面色萎黄、健忘、失眠多梦、悲伤欲哭、面色晦暗、自汗、下腹刺痛、恶露色紫暗有块。2.中医文献方药研究(1)本研究共筛选处方112例,涉及中药116味,使用频次为1216次。治疗PPD的高频药物有柴胡、甘草、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等17味。所有药物中,归经以脾经、肝经为主,温性和甘味药出现频率最高,药物功效以补益、理气、安神、活血化瘀等为主。(2)17味高频药物共聚为4类:①聚类1包括柴胡、白芍、当归、甘草;②聚类2包括白术、茯苓;③聚类3包括香附、陈皮、川芎、郁金;④聚类4包括茯神、黄芪、大枣、地黄、合欢皮、酸枣仁、远志。(3)17味高频药物关联分析共得出50条关联药物组合,符合二阶关联规则的有6组,符合三阶关联规则的有18组,符合四阶关联规则的有17组。3.动物实验机制研究(1)实验一:4组大鼠产仔及活仔量无明显差异,大鼠造模后出现倦怠嗜卧、活动量减少、粪便质软、体重降低等宏观表现,行为学结果中糖水消耗率及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旷场实验中穿格、站立及修饰次数出现降低趋势性变化;氟西汀组及逍遥散组大鼠宏观表现及行为学结果均有明显改善,表明模型组大鼠产后出现抑郁样改变,PPD大鼠模型成功建立,“以方测证”,以逍遥散反证本研究建立的PPD大鼠模型是PPD肝郁脾虚证的病证结合模型。(2)实验二:在HPG轴中,HE染色发现模型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数目减少、排列疏松紊乱,大量神经元出现核固缩、深染及胞体萎缩、空泡样变性、周围脱髓鞘改变等严重病理学变化,而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组织病理学变化出现不同程度改善;ELISA检测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E2、P、PRL水平均明显降低;逍遥散组大鼠血清E2、P、PRL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升高。(3)实验三: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ERα、GPER、PKA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β、CREB、BDNF基因表达水平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中ERα、CREB、BDNF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Rβ、GPER、PKA基因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ERα、CREB、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ERβ、GPER、PKA蛋白表达水平有降低趋势;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下丘脑中PKA、BDN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ERα、ERβ、GPER、CREB蛋白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免疫组化对上述指标进行定位分析,结果显示其免疫阳性神经元在下丘脑ARC及VMH中广泛分布,其中,模型组大鼠下丘脑ARC中ERα、PKA、CREB、BDNF的MOD值明显降低,VMH中的ERα、ERβ、GPER、CREB、BDNF的MOD值明显降低,逍遥散则可逆转这一改变,明显升高PPD模型大鼠下丘脑ARC及VMH中已降低的相关指标。结论:1.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可作为应激源导致PPD的发生、发展。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肝火炽盛证、脾肾阳虚兼痰湿证、心脾两虚兼血瘀证及其症状表现是PPD患者具有临床意义的中医证候特点。2.女子产后多虚多瘀,气血失调,神魂失养,存在于PPD发病的始终。基于肝脾与情志、气血的密切相关性,临床治疗PPD患者可从肝脾论治,调理气血,临床可灵活运用疏肝解郁、理气健脾、益气养血、养心安神等治法。逍遥散用药组合气血兼顾,肝脾同调,是治疗PPD的常用方剂。3.以妊娠后期CUMS方法可建立病证结合的PPD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采用逍遥散对PPD模型大鼠进行干预,可通过HPG轴上调性改变下丘脑内雌激素受体ERα、ERβ、GPER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调节抑郁样行为。4.基于“以方测证”及“微观辨证”等中医理论基础,肝郁脾虚证是PPD的重要证候特点,以逍遥散为反证的PPD肝郁脾虚证的证候生物学基础涉及到神经内分泌系统,可能与下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HPG轴功能异常、性激素分泌减少、下丘脑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的下调性改变抑制神经发生有关。

梁雄钦[3](2021)在《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黄韧带Smads蛋白表达量与黄韧带纤维化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旨在测量黄韧带的Smads家族蛋白表达含量,HE染色光镜观察黄韧带的组织形态,揭示肝肾亏虚与腰椎黄韧带退变间的联系,以及腰椎黄韧带Smads蛋白表达量与其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关系,探讨肝肾亏虚体质在腰椎黄韧带退变的作用机制,将为腰椎黄韧带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将来更好使用祖国医学对脊柱退行性疾病进行治疗。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脊柱外科住院且行手术治疗,术中取出的黄韧带组织共60例。中医诊断为“腰痛”或“腰腿痛”,辨证为肝肾亏虚型为实验组;中医诊断为“腰痛”或“腰腿痛”,辨证为非肝肾亏虚为对照组。术前两组采血患者需空腹12小时以上,抽取5至10m L的静脉血,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收集上清液,将待用上清液放置于负80度冰箱保存备用,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的性激素含量;实验标本由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患者取得,术中取出的黄韧带组织后用无菌的0.9%氯化钠水溶液洗涤,放入准备好的无菌EP管中,将其倒入10%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24小时,送至实验室备用;另一试管将收集的黄韧带组织放入液氮中迅速冷冻,转存负80℃冰箱。试管一标本通过HE染色光镜观察两组标本的组织形态。试管二标本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标本中Smad1、Smad2、Smad7表达情况。实验数据计算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肝肾亏虚型黄韧带病理改变:非肝肾亏虚组中可见平行的大量弹性纤维,粗大的弹性纤维沿张力方向平行于直径近似相同的其他纤维束,通常会偏移并连接以传递形成网络结构的分支。在肝肾亏虚的组别,黄韧带纤维的结构受到破坏,弹性纤维不同程度地减少,相对稀疏,走形无规则,局部纤维呈波浪形,变细或断裂,弹性纤维甚至消失。可观察到纤维软骨细胞的增殖,局部胶原纤维可见钙盐沉积。2.肝肾亏虚下性激素改变:发现促卵泡生成素在肝肾亏虚组(29.83±1.33)的表达水平相高于非肝肾亏虚组(12.26±0.93),P<0.01;血清雌二醇在肝肾亏虚组(12.91±2.87)的表达低于非肝肾亏虚组(32.42±5.04),P<0.01;睾酮在肝肾亏虚组(22.68±1.65)中表达低于非肝肾亏虚组(26.61±0.93),P<0.01;孕酮在肝肾亏虚组(0.31±0.05)中表达水平低于非肝肾亏虚组(0.67±0.07),P<0.01;促黄体生成素、垂体泌乳素在两组中表达量P>0.05,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性激素的表达在肝肾亏虚组与非肝肾亏虚组之间存在着显着差异,因此推测性激素分泌水平也可以侧面反应肝肾亏虚状态及程度。3.肝肾亏虚型黄韧带中Smads蛋白的改变:数据结果显示,Smad1蛋白在肝肾亏虚组(0.86±0.07)表达量高于非肝肾亏虚组(0.70±0.03),P<0.05,Smad2蛋白在肝肾亏虚组(0.88±0.03)的表达量高于非肝肾亏虚组(0.71±0.05),P<0.05,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肝肾亏虚与Smad1、Smad2蛋白在黄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Smad7蛋白在肝肾亏虚组(0.62±0.02)表达量低于非肝肾亏虚组(0.87±0.04),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肝肾亏虚与Smad7蛋白在黄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结论:肝肾亏虚可能是加速的黄韧带组织纤维化原因之一;肝肾亏虚的程度可能会影响性激素的表达水平;肝肾亏虚与黄韧带组织中的Smad1、Smad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性、与Smad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

薛茜尹[4](2021)在《女性抑郁症中医体质特征与神经内分泌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神经内分泌指标特点及中医体质的神经内分泌特点。方法:收集2019年7月开始至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身疾病科就诊的女性抑郁症患者136人,年龄范围在26-65岁。136例研究对象均于就诊当日完成《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及PHQ-9量表。根据月经情况分时段进行神经内分泌指标检测。检测指标:HPA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HPT轴: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HPG轴: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检测时间:月经周期规律的患者于月经周期第2-5天清晨8点,空腹抽取静脉血;围绝经期或已绝经患者于就诊次日清晨8点,空腹抽取静脉血。按照月经情况及抑郁严重程度两种分组方式进行分析讨论:1.按照月经情况分为三组:(1)月经规律组:月经周期规律;(2)围绝经期组:年龄≥40岁,既往月经规律,近3个月月经不规律,或绝经≤12个月;(3)绝经组:既往月经规律,已绝经>12个月。2.按照抑郁严重程度(PHQ-9得分)分为四组:(1)轻度抑郁组:5-9分;(2)中度抑郁组:10-14分;(3)中重度抑郁组:15-19分;(4)重度抑郁组:20-27分。将收集数据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研究对象总体情况分布收集到的136例女性抑郁症患者月经情况分布:绝经期组人数最多(50%),其次依次为月经规律组(26%)和围绝经期组(24%);抑郁严重程度分布:中度抑郁人数最多(33.1%),其次依次是轻度抑郁(30.1%)、中重度抑郁(29.4%)和重度抑郁(7.3%)。中医体质分布:气虚质人数最多(21.3%),其次依次是平和质(17.6%)、气郁质(16.9%)、阳虚质(14%)、痰湿质(12.5%)、血瘀质(8.8%)和阴虚质(8.8%),未出现湿热质和特禀质;其中有兼夹体质的78人中,气郁质被兼夹频率最高(55%),其次依次是气虚质(23.1%)、痰湿质(10.3%)、阳虚质(5.1%)、阴虚质(2.6%)、血瘀质(2.6%)和湿热质(1.3%),未出现兼夹体质为特禀质的患者。2.女性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特征2.1女性抑郁症患者月经规律组体质分布前三为平和质(25%)、气虚质(22.2%)和气郁质(16.7%),围绝经期组体质分布前三为气虚质(28.1%)、平和质(25%)和阳虚质(18.8%),绝经组体质分布前三为气郁质(23.5%)、气虚质(17.6%)和痰湿质(14.7%);女性抑郁症患者主体质特征与月经情况无显着性差异(X2=18.138,p>0.05)。对于月经规律和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主体质和兼夹体质不具有相关性;对于绝经后抑郁症患者,主体质和兼夹体质具有相关性(X2=64.935,p<0.05),主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和血瘀质者,其主要兼夹体质均为气郁质,主体质为气郁质者,其主要兼夹体质为气虚质。2.2女性抑郁症患者轻度抑郁者主体质前三依次是阳虚质(24.4%)、气虚质(22.0%)和平和质(19.5%),中度抑郁者主体质前三依次是平和质(24.4%)、气虚质(17.8%)和痰湿质(15.6%),中重度抑郁者主体质前三依次是气郁质(30%)、气虚质(22.5%)和痰湿质(15%),重度抑郁者主体质前三依次是气郁质(50%)、气虚质(30%)和痰湿质(20%)。主体质与抑郁程度具有显着相关性(X2=33.31,p<0.05):平和质和血瘀质在轻、中度抑郁者中分布较多,气虚质和气郁质在中重度、重度抑郁者中分布较多,痰湿质在中度、中重度抑郁者中分布较多,阳虚质在轻度抑郁者中分布较多,阴虚质在中度抑郁者中分布较多。抑郁程度为轻度、中重度和重度女性抑郁症患者,主体质和兼夹体质不具有相关性;对于中度抑郁患者,主体质和兼夹体质具有相关性(X2=37.778,p<0.05),其中主体质为气虚质、痰湿质、阴虚质和血瘀质,其主要兼夹体质均为气郁质,主体质为气郁质、阳虚质者,其主要兼夹体质均为气虚质。3.女性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特征3.1 HPA轴和HPT轴指标与月经情况没有相关性,p值均>0.05;HPG轴三个指标均与月经情况相关:E2浓度与月经情况呈负相关关系(r=-0.72,p<0.01),LH浓度与月经情况呈正相关关系(r=0.708,p<0.01),FSH浓度与月经情况呈正相关关系(r=0.709,p<0.01)。3.2女性抑郁症患者HPT轴和HPG轴指标与抑郁程度没有相关性,p值均>0.05;HPA轴两个指标均与月经情况相关:ACTH浓度与月经情况呈正相关(r=0.526,p<0.01),CORT浓度与抑郁程度呈正相关(r=0.467,p<0.01)4.女性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分析4.1月经规律组,不同体质下的ACTH浓度存在显着性差异(X2=20.412,p<0.05),其中气郁质者ACTH浓度最高,其次为阴虚质和痰湿质;围绝经期组,不同体质下的内分泌指标未见显着性差异;绝经组,不同体质下ACTH和CORT浓度存在显着性差异(X2=30.711,p<0.05;X2=23.539,p<0.05),其中气郁质者ACTH和CORT浓度均最高,其次为痰湿质者。4.2在不同抑郁程度女性抑郁症患者中,轻度抑郁者,不同体质下的ACTH存在显着性差异(X2=16.830,p<0.05),FT4存在显着性差异(X2=13.304,p<0.05),LH存在显着性差异(X2=13.363,p<0.05),FSH存在显着性差异(X2=16.193,p<0.05),其中,痰湿质ACTH浓度最高,其次是气虚质和气郁质,FT4浓度在阴虚质中最高,其次是气郁质和痰湿质,LH浓度在血瘀质最高,其次是阴虚质和气郁质,FSH浓度在血瘀质最高,其次是阴虚质和气郁质;中重度抑郁者,不同体质下的ACTH存在显着性差异(X2=12.654,p<0.05),CORT存在显着性差异(X2=23.209,p<0.05),FT4存在显着性差异(X2=13.304,p<0.05),其中,ACTH浓度在气郁质中最高,其次为痰湿质和气虚质,CORT浓度在痰湿质最高,其次为气郁质、气虚质和血瘀质,FT4浓度在血瘀质最高,其次为阴虚质和气郁质。结论:1.气郁质、气虚质和痰湿质是女性抑郁症患者的易患病体质。2.女性抑郁症患者抑郁严重程度与HPA轴亢进呈正相关,与HPT轴、HPG轴未见明显相关关系;女性抑郁症患者月经情况与HPG轴功能衰退有关,与HPA轴、HPG轴未见明显相关关系。3.女性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与HPA轴关系密切,气虚质、气郁质和痰湿质与HPA轴亢进均呈正相关;血瘀质与HPG轴功能衰退呈正相关。

李超[5](2021)在《单双相抑郁HPG、HPT轴激素,CRP及P300潜伏期与神经认知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单相抑郁(Unipolar depression,UD)和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抑郁相的鉴别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热点。但是目前仍没有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能鉴别单双相抑郁。本研究尝试分析单双相抑郁障碍间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gonadal axis,HPG)激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thyroid axis,HPT)激素、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P300潜伏期及神经认知功能的差异,并进一步研究单双相抑郁神经认知功能与HPG轴激素、HPT轴激素、CRP及P300潜伏期的相关性,试图从神经内分泌、炎症因子、神经电生理不同角度找到鉴别单双相抑郁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方法:收集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单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将单相抑郁患者73例分入UD组,双相抑郁障碍患者37例分入BD组。同时,将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健康工作人员及附近社区自愿者75例分入HC组。在入院次日上午7时至7时30分间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性激素六项、甲状腺五项、CRP及糖脂指标,完成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量表)、Mo CA量表评估和事件相关单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P300检测。结果:1.UD组和BD组的年龄均显着小于HC组(P值均小于0.05),UD组和BD组的年龄无显着性差异;UD组和BD组认知功能异常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小于0.001),UD组和BD组的认知功能异常率无显着性差异。三组的性别和BMI无显着性差异。BD组的病程显着长于单相抑郁组(P<0.001)。UD组首次发病率显着高于BD组(P=0.003)。UD组和BD组在性别、学历、首发年龄、家族史、认知功能和BMI上均无显着性差异。2.Mo CA结果:UD组和BD组Mo 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抽象、记忆力、定向得分均显着低于HC组,BD组注意得分显着低于HC组,BD组Mo CA总分、注意、抽象得分均显着低于UD组(所有P值均小于0.05)。3.HPG、HPT轴激素,CRP及糖脂水平:总体而言:UD组和BD组血清FT3、FBG浓度显着低于HC组,BD组血清FT3浓度显着低于UD组,BD组血清FBG浓度显着高于UD组,UD组血清HDLC浓度显着低于HC组(所有P值均小于0.05)。三组间血清HPG轴激素、CRP浓度无显着性差异。女性:BD组血清T浓度显着高于UD组,UD组血清FT4浓度显着低于HC组,UD组和BD组血清FBG浓度均显着低于HC组,BD组血清FBG浓度显着高于UD组(所有P值均小于0.05)。三组间血清CRP、血脂浓度无显着性差异。男性:BD组血清LH浓度显着高于UD组,UD组和BD组血清FT3浓度均显着低于HC组,UD组血清FBG浓度显着低于HC组(所有P值均小于0.05)。三组间血清CRP、血脂浓度无显着性差异。4.P300潜伏期:UD组和BD组P300潜伏期均显着长于HC组,BD组P300潜伏期显着长于UD组(所有P值均小于0.05)。5.影响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UD组Mo CA总分与年龄、首发年龄呈负相关,与家族史呈正相关;BD组Mo CA总分与年龄、首发年龄、BMI呈负相关(所有P值均小于0.05)。UD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与血清TSH浓度呈正相关,注意与血清LH浓度呈负相关,记忆力与血清PRL浓度呈正相关,定向与血清LH浓度呈正相关(所有P值均小于0.05)。BD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与血清FT3浓度呈正相关,注意与血清T浓度呈负相关,语言与血清CRP浓度呈负相关(所有P值均小于0.05)。UD组Mo CA总分、语言、定向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所有P值均小于0.05)。BD组Mo CA总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语言、抽象、记忆力、定向与P300潜伏期呈负相关(所有P值均小于0.05)。UD组Mo CA总分与HAMD-17总分、SDS原始分、SDS标准分、焦虑/躯体化、阻滞、质量减轻、睡眠呈负相关;视空间与执行功能与HAMD-17总分、SDS原始分、SDS标准分、质量减轻、睡眠呈负相关;语言与焦虑/躯体化呈负相关;抽象与HAMD-17总分、SDS原始分、SDS标准分、焦虑/躯体化呈负相关;记忆力与睡眠呈负相关(所有P值均小于0.05)。BD组Mo CA总分、抽象均与阻滞呈负相关;定向与HAMD-17总分、SDS原始分、SDS标准分、焦虑/躯体化、睡眠呈负相关(所有P值均小于0.05)。6.UD组认知功能受损的影响因素:家族史阳性和P300潜伏期的增加是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β=1.411,OR=4.102,P=0.029;β=0.013,OR=1.013,P=0.011)。结论:1.UD组和BD组均存在不同维度认知功能的损害,BD组的认知功能损害较UD组更严重。2.总体上,BD组血清FT3水平低于UD组,血清FBG水平高于UD组;女性中,BD组血清T、FBG水平均高于UD组;男性中BD组血清LH水平高于UD组。3.UD组和BD组P300潜伏期越长,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BD组P300潜伏期较UD组更长,P300潜伏期可能是鉴别UD组和BD组的潜在生物学指标。4.UD组的认知功能与年龄、首发年龄、家族史、TSH、LH、PRL、、P300潜伏期相关;BD组的认知功能与年龄、首发年龄、BMI、T、FT3、CRP、P300潜伏期相关。5.UD组和BD组抑郁严重程度越重,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6.单相抑郁患者家族史阳性和P300潜伏期的增加是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雷海生[6](2021)在《武威市凉州区绝经期妇女肥胖与性激素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武威市凉州区绝经期妇女肥胖的发生情况,探讨绝经期妇女肥胖的发生与性激素、细胞因子和血脂的关系,为预防绝经期妇女发生肥胖提供健康指导和预防措施,为改善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35-75岁的自然人群队列资料中选取年龄在40-65岁之间的自然女性人群,根据身体质量指数分组并筛选出绝经肥胖组女性、绝经正常组女性和非绝经肥胖组女性、非绝经正常组女性各450例进行本课题的研究,再在其四组中随机各抽取50例进行实验室血清检测。用96孔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细胞因子、性激素指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指标。采用c2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绝经期妇女发生肥胖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1.绝经肥胖组-绝经正常组腰围、BMI、体重、体脂肪、肌肉量、骨量、内脏脂肪、基础代谢率、体内年龄、体水分率、瘦素、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经多个独立样本多重比较的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绝经肥胖组-非绝经肥胖组年龄、腰围、体脂肪、肌肉量、骨量、内脏脂肪、基础代谢率、体内年龄、体水分率、雌激素、促黄体激素、瘦素、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经多个独立样本多重比较的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绝经肥胖组-非绝经正常组年龄、身高、腰围、BMI、体重、体脂肪、肌肉量、骨量、内脏脂肪、基础代谢率、体内年龄、体水分率、雌激素、促黄体激素、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等指标经多个独立样本多重比较的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文化程度是高中及以上[OR=0.216,95%CI(0.060-0.776)]、身高[OR=0.699,95%CI(0.592-0.825)]、瘦素[OR=0.191,95%CI(0.089-0.412)]等是绝经期妇女发生肥胖的保护性因素;腰围[OR=1.124,95%CI(1.025-1.233)]、体脂肪[OR=2.096,95%CI(1.710-2.568)]、肌肉量[OR=2.119,95%CI(1.607-2.793)]、内脏脂肪[OR=7.992,95%CI(3.852-16.580)]、基础代谢率[OR=1.004,95%CI(1.001-1.007)]、肿瘤坏死因子-α[OR=1.013,95%CI(1.007-1.018)]、载脂蛋白A1[OR=151.670,95%CI(4.406-5221.059)]等是绝经期妇女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因素。结论1.绝经肥胖妇女的腰围、BMI、体重、体脂肪、肌肉量、骨量、内脏脂肪、基础代谢率、体内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升高,但体水分率、雌激素、促黄体激素、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2.文化程度、身高、瘦素等是绝经期妇女发生肥胖的保护性因素;腰围、体脂肪、肌肉量、内脏脂肪、基础代谢率、肿瘤坏死因子-α、载脂蛋白A1等是绝经期妇女发生肥胖的危险性因素。3.妇女绝经后腰围、内脏脂肪、体内年龄、甘油三酯升高,但肌肉量、骨量、基础代谢率、体水分率、雌激素、促黄体激素则降低,这可能是绝经后妇女易发生肥胖、骨质疏松、代谢障碍等疾病的原因。4.妇女发生肥胖后腰围、BMI、体重、体脂肪、肌肉量、骨量、内脏脂肪、基础代谢率、体内年龄、甘油三酯升高,但体水分率则降低。

李关健[7](2021)在《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性欲减退障碍(Hypoactive sexual desire disorder,HSDD)是常见的女性性健康问题。HSDD主要指女性的性幻想或进行性活动的欲望的持续缺失,并伴明显的个人痛苦或影响伴侣关系。HSDD的发生可对女性的身体形象、自信等造成损害,且可能损害性伴侣及家庭关系。国外基于人群的大样本研究表明,约8%至13.6%的女性符合HSDD的诊断标准。在人类中,性欲是由大脑的关键区域通过各种神经递质的作用来调节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黑皮质素、催产素和加压素介导性兴奋,而5-羟色胺、阿片类药物、催乳素和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介导性抑制。HSDD与抑制增加或兴奋减少的神经心理状态有关,或两者皆有。肠道微生物与多种精神神经疾病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肠道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的变化影响大脑中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γ-氨基丁酸能和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功能,而这些途径和分子已被证明与人类性欲的水平密切相关。目前学术界对肠道微生物群在性欲调节乃至HSD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的了解是有限的。研究目的:为了研究HSDD女性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的组成,增加对性欲水平低下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可能联系的理解,本研究假设并试图验证HSDD患者的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构成与性欲正常人群存在差异,而神经递质系统是肠道微生物和性欲调节系统之间作用的桥梁。方法: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招募和诊断HSDD女性,并完善肠道微生物16S r RNA测序、非靶向LC-MS代谢组学检测和靶向SCFAS定量检测,探讨和评估HSDD女性和NHSD女性(无性功能障碍的女性)之间肠道微生物和粪便代谢物组成的差异。在第二部分研究中,采用粪菌移植的方法来干预大鼠的肠道菌群,将HSDD女性及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移植到雌性交配实验模型大鼠中,建立了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大鼠模型。通过性行为学观察实验,并对模型大鼠的大脑前额皮质组织中的主要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浓度进行定量,来研究接受HSDD菌群移植对大鼠性欲望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索神经内分泌机制。结果:(1)研究的第一部分中,共有24名患有HSDD的女性和22名没有性功能障碍的NHSD女性被纳入研究。对46份粪便样本进行16S r RNA基因测序,发现HSDD女性较NHSD女性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增加,两组间肠道菌群物种组成结构存在显着差异。在属的水平上,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苯基杆菌属,棒状杆菌属,马赛菌属,产卟啉杆菌属及某未分类的放线菌属在HSDD女性粪便中富集,而瘤胃菌属在NHSD女性的粪便中富集。(2)粪便样本的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表明HSDD女性粪便代谢表型与NHSD女性之间存在显着的差异,主要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组胺,去氧皮质酮,色胺,酪胺,四氢皮质酮,6-甲基喹啉,尿刊酸等。(3)靶向SCFAS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与NHSD组女性相比,HSDD组女性粪便中丁酸含量显着增加。(4)斯皮尔曼相关分析表明,两组间肠道菌群差异属、粪便差异代谢物与包括FSFI-D评分在内的临床特征指标存在关联。(6)研究的第二部分中,HSDD-FMT(接受HSDD女性粪便移植的大鼠)组和NHSD-FMT(接受NHSD女性粪便移植的大鼠)组大鼠粪便微生物16S r RNA基因测序结果表明HSDD-FMT组大鼠较NHSD-FMT大鼠肠道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所增加。在属的水平上,NHSD-FMT组大鼠瘤胃球菌属丰度较HSDD-FMT组大鼠高,而葡萄球菌属丰度较HSDD-FMT组大鼠低。这反应人类HSDD女性和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总体多样性差异及部分差异菌群在受体大鼠中体现。(7)性行为学实验结果发现HSDD-FMT与NHSD-FMT大鼠,HSDD-FMT与模型对照组大鼠间Lordosis(弓背)、Solicitations(招揽)行为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这反映了雌性大鼠在接受了HSDD女性粪便菌群移植后性欲望水平降低。(8)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结果表明与NHSD-FMT组相比,HSDD-FMT组大鼠脑PFC区的5-HT和5-HIAA的浓度增加,NE浓度减少。此外,与NHSD-FMT组相比,HSDD-FMT组大鼠脑5-HIAA/5-HT比值升高,提示5-HT转化率升高。这反映移植HSDD女性的肠道菌群影响了受体大鼠PFC中包括5-HT在内的单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结论:(1)本研究发现HSDD女性的肠道菌群组成与NHSD女性存在差异。包括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等菌群的丰度增加,瘤胃菌属的丰度减少可能是HSDD的标志性菌群特征。(2)HSDD患者粪便中包括组胺、去氧皮质酮、6-甲基喹啉、色胺、丁酸在内的多种肠内代谢物水平与NHSD女性存在差异。这些代谢差异与肠道菌群构成差异相关,且可能在HSDD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色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等代谢通路。(3)本研究建立了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大鼠模型,发现接受HSDD菌群移植后雌性大鼠的性欲望水平降低。人类HSDD女性和NHSD女性的肠道菌群总体多样性差异及部分差异菌群在受体大鼠中体现。特征性菌群及代谢产物对大脑单胺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的影响可能是导致HSDD发病的部分机制。

毕文凯[8](2020)在《Fshr基因缺失引起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卵泡刺激素(FSH)是由腺垂体嗜碱性细胞所分泌的一种促性腺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控生长、发育、性成熟及生殖相关的生理活动。FSH水平的变化贯穿女性一生,并与女性各个重要的生理期变化密切相关。青春期女性血FSH、LH水平快速升高,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成熟并增加雌激素分泌,进而促进女性性成熟。妊娠期及产褥期女性FSH及其它性激素水平显着变化,调节母体相应器官发生适应性变化以保证胎儿和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女性在更年期卵巢功能开始衰退,雌激素分泌功能下降、FSH水平升高,与多种绝经相关性疾病有关。在月经经前期、妊娠期、产褥期、绝经期过程中,女性的抑郁症患病率均明显升高,与其性激素水平显着变化有关,性激素水平变化诱发易感女性的情感障碍,说明性激素可能参与情绪调控及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因此理解性激素的神经调节作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神经生理功能,还对于抑郁症的预防、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FSH作为一种性激素,在各生理期显着变化,然而其与抑郁症的关系并不清楚,FSH是否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待研究。完善理解FSH可能的情绪调控作用,将对阐明性腺轴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可提出新的潜在性激素相关抑郁症的治疗干预靶点,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研究发现FSH的受体(FSHR)存在于骨、肝脏、脂肪、脑等性腺外器官,FSH的性腺外作用已被研究者广泛关注。FSHβ敲除小鼠和FSHR敲除小鼠的骨量增加,破骨细胞重吸收减少。FSH作用于破骨细胞及其前体上的FSHR,激活MEK/Erk、NF-κB、Akt,促进破骨细胞的形成和功能。FSH作用于肝脏细胞上的FSHR激活Gi2 a/β-arrestin-2/Akt通路,抑制Fox01与SREBP-2启动子的结合,促进SREBP-2的基因转录进而提高肝胆固醇含量。FSH激活脂肪细胞的FSHR,提高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磷酸化,促进脂肪合成及脂滴形成。FSH通过血管内皮细胞FSHR,激活FSHR/GαS/cAMP/PKA和PI3K/Akt/mTOR/NF-κB通路,提高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促进血管粥样板块形成。因而阻断FSH信号通路被认为是治疗绝经相关性骨质疏松、肥胖、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途径和策略,而易感女性在绝经期往往伴随着情绪障碍等表现,阻断FSH信号通路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相关作用目前尚无报道。近年来,研究者通过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证实:海马、小脑等脑组织的部分神经元不仅可以合成FSH,而且存在FSHR。这暗示FSH信号通路在神经元中存在着生物学作用,而其具体的作用及机制仍不清楚。另外,阻断FSH信号通路用于治疗绝经相关性骨质疏松、肥胖、动脉粥样硬化,是否会改善或加重易感女性抑郁症症状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因而研究FSH信号通路在神经系统的作用,尤其是其在情绪调控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及临床价值。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存在多种学说,包括单胺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炎症、神经可塑性、神经生发、基因、环境作用等。氧化应激在抑郁症的诸多发病机制学说中有着重要地位,它是一种氧化还原失平衡状态,即氧自由基(ROS)产生增多或清除减少。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一种体内天然的ROS的清除剂,其在抑郁症患者和压力诱导抑郁小鼠的脑组织中均明显下降。而补充GSH或其前体物质乙酰半胱氨酸(NAC)可以缓解糖尿病大鼠及压力诱导抑郁小鼠的抑郁样行为。而FSH可以促进卵巢颗粒细胞中GSH的合成,起到抗氧化应激、抗凋亡的作用,对卵泡的发育、增殖有着重要意义。那么FSH信号通路是否同样调控神经系统氧化还原稳态,参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体内(Fshr基因敲除小鼠)与体外水平(FSH处理N2a神经元)研究,观察小鼠行为学变化、脑组织氧化还原稳态情况和基因谱表达变化,及FSH对神经元氧化还原稳态的影响;初步探讨了 FSH的神经调控作用,FSHR缺失在小鼠抑郁样行为发生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探究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观点;为FSH性腺外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证据。目的:1、通过Fshr基因敲除小鼠(Fshr-/-)抑郁样行为的检测,明确FSH信号通路是否与抑郁症相关。2、通过检测Fshr-/-小鼠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及脑组织基因谱表达的变化,探讨FSH信号通路对抑郁样行为的调节作用。3、通过检测NAC处理的Fshr-/-小鼠抑郁样行为变化,及FSH处理的N2a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探讨氧化应激在Fshr-/-小鼠的抑郁样行为发生中的作用。研究方法:1、动物模型:8周龄雌性Fshr+/+与Fshr-/-小鼠,行卵巢摘除术以去除雌激素影响。根据实验设计分组:(1)Fshr+/+组与Fshr-/-组。(2)Fshr+/+生理盐水处理组;Fshr-/-+生理盐水处理组;Fshr+/+NAC处理组;Fshr-/-+NAC处理组。2、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FSHR在各情绪调控相关脑区的表达。3、动物行为学检测:应用强迫游泳实验(FST)、高架迷宫实验(EPM)、悬尾实验(TST)、糖水偏好实验、水迷宫(MWM)、旷场实验(OFT)、滚轮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改变。4、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检测:采用GSH assays试剂盒检测小鼠脑组织匀浆的GSH/GSSG比值水平变化。5、脑组织基因谱表达检测:采用RNA-sequencing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对部分基因表达采用Rea1 time-PCR进行检测。6、血清中各性激素水平检测:利用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FSH、LH、雌激素、雄激素水平变化。7、细胞培养:N2a神经细胞按培养条件培养。根据实验设计分组:N2a细胞对照组(PBS 3h);N2a细胞H202处理组(PBS预处理2h后+200μM H202处理1h);N2a细胞FSH+H2O2处理组(50ng/mL FSH预处理2h后+200μM H202处理1h)。8、细胞氧化应激水平检测:利用Mitosox试剂盒检测活细胞内产生的ROS水平变化。9、调控GSH合成及转换的关键基因表达检测:利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进行检测GCLm、GCLc、G6PD蛋白表达水平变化。10、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实验数据。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Student’s t-test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one-way ANOVA分析。结果:1、FSHR在多个情绪调控相关脑区中表达。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我们发现FSHR存在于多个情绪调控相关脑区:海马、皮质、伏核、杏仁核、前额皮质;而在终纹床核和外侧系带未发现FSHR表达。并且FSHR与神经元生物标记物NeuN共表达,即FSHR存在于神经元上;FSHR与星型胶质细胞生物标志物GFAP未发现共定位,即FSHR不存在于星型胶质细胞。2、Fshr-/-小鼠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样行为。Fshr/+小鼠与Fshr-/-小鼠血中主要性激素(FSH、LH、雌二醇、睾酮)水平无明显差异。与Fshr/+小鼠相比,Fsh-/-小鼠在FST中表现出更长的不动时间(8.59±3.28s VS 26.8±5.48s,P<0.05),说明Fshr基因敲除可诱导抑郁样行为,增加小鼠在压力环境中的绝望行为,而且两种的小鼠行为学差异并非由LH、雌二醇、睾酮激素差异引起。3、Fshr基因敲除引起小鼠脑组织还原氧化失稳态,增加氧化应激水平。与Fshr+/+小鼠相比,Fshr-/-小鼠脑组织匀浆的GSH/GSSG比值明显下降(1.07±0.10 VS 0.41 ± 0.09;P<0.05),且海马、皮质、前额皮质、杏仁核组织均表现出相似的结果,说明Fshr基因敲除可增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还原氧化失稳态。4、ROS清除剂NAC处理可以缓解Fshr-/-小鼠抑郁样行为并降低其氧化应激水平。Fshr+/+小鼠和Fshr-/-产小鼠给予NAC(150mg/kg体重)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处理,检测其抑郁样行为和脑组织GSH/GSSG 比值。Fshr+/++生理盐水处理组VS Fshr-/-+生理盐水处理组VS Fshr+/+ +NAC处理组VS Fshr-/-+NAC处理组在强迫游泳实验中的不动时间:8.70±10.0s VS 25.86 ± 17.74s VS 4.82±5.26s VS 8.20±6.77s,P<0.05;脑组织匀浆 GSH/GSSG 比值:1.41±0.37 VS 0.36±0.23 VS 1.60±0.31 VS 1.58±0.41,P<0.05。NAC可以明显降低Fshr-/-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并改善其抑郁样行为,说明氧化还原失稳态是Fshr-/-小鼠抑郁样行为的主要原因。5、FSH处理可以减少H2O2诱导ROS的产生,降低N2a细胞氧化应激水平。与对照组相比,H202处理可以明显升高N2a细胞Mitosox荧光强度,而FSH预处理可以降低H202诱导的Mitosox升高的荧光强度。Con组VS H2O2处理组VS FSH+H202处理组 Mitosox 免疫荧光水平:3.38±0.87 VS 10.83±2.48 VS 5.23±2.42,P<0.05,说明FSH处理可以降低细胞氧化应激水平。6、FSH调控GSH合成及转换的关键基因GCLm及G6PD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较对照组FSH 50 ng/mL及100 ng/mL处理可以上调N2a细胞中GCLm、G6PD的蛋白水平表达,与之相符的是较对照小鼠Fshr-/-小鼠脑组织GCLm、G6PD表达水平下调。7、Fshr基因敲除改变海马、前额皮质等情绪调控相关脑区的基因表达谱。RNA-sequencing显示,Fshr+/+小鼠与Fshr-/-小鼠海马、前额皮质组织基因表达谱有明显差异,说明Fshr基因敲除明显改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基因表达谱。结论:1、Fshr基因敲除可以诱导小鼠出现抑郁样行为。2、ROS清除剂可以缓解Fshr-/--小鼠的抑郁样行为。神经元氧化还原失稳态在Fshr-/-小鼠抑郁样行为的发生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了关键作用。3、FSH信号通路参与GSH的合成和转换,进而调控神经元氧化还原稳态。4、虽然通过阻断FSH信号通路被临床学家及药理学家认为是治疗绝经相关性疾病重要途径和策略,但它可能带来的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的副作用值得关注及进一步研究。

李海露[9](2020)在《男性性欲低下患者勃起功能、精神心理状态及血清性激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调查性欲低下患者的勃起功能及抑郁、焦虑心理状况,统计其发生率,分析各症状间的相关性,了解男性性欲低下的临床特征;分析性欲低下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了解性欲低下的血清性激素水平特征,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理论依据。研究对象和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134例以性欲低下为主诉或性欲低下伴ED而就诊者。这些就诊者经王瑞教授筛查并根据国内外性欲低下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且应用男科门诊“男子13项目自测性欲量表”进行量化评分,最终纳入性欲低下者68例,纳入性欲正常者66例。研究内容包括:(1)所有就诊者一般情况(年龄、病程、职业、文化程度、晨勃次数、性生活频率);(2)采用我院电化学发光检测所有就诊者血清T、FSH、LH、E2、PRL水平;(3)应用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评估所有就诊者勃起功能;(4)应用抑郁自评工具(PHQ-9)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估就诊者心理状况。比较性欲低下组和性欲正常组间一般情况、勃起功能障碍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及各症状的相关性,分析性欲低下组血清性激素五项的临床特征。结果一般情况及及各症状分析结果如下:一般情况中发现男性性欲与年龄无关,与发病病程有关。性欲低下组有29人患有ED,其ED的发病率为42.65%,性欲正常组有20人患有ED,其ED的发病率为30.30%,两组间ED的发病率有差异(P=0.012);性欲低下组与性欲正常组IIEF-5评分:(19.4±3.4)VS(23.2±3.1),两者间有差异(P=0.02);性欲低下组与性欲正常组晨勃次数/月:(3.5±1.8)VS(8.4±1.3),两者间有差异(P<0.001);性欲低下组与性欲正常组性生活次数/月:(4.1±1.9)VS(5.7±1.7),两者间有差异(P=0.03)。性欲低下组中有30例(44.12%)存在抑郁障碍,明显高于性欲正常组17例(25.76%)(P=0.003);性欲低下组有16例(23.53%)存在焦虑障碍,与性欲正常组11例(16.67%)无明显差异(P=0.076),性欲低下的患者存在焦虑、抑郁心理活动障碍,且抑郁发生率更高;伴有ED的性欲低下患者PHQ-9评分高于不伴有ED的性欲低下患者(8.87±5.27VS 5.36±4.45),伴有ED的性欲低下患者GAD-7评分高于不伴有ED的性欲低下患者(7.85±4.56VS 6.03±4.53),且两者的焦虑、抑郁障碍患病率有显着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性欲评分与IIEF-5评分无相关性(r=0.486,P=0.065),性欲评分与PHQ-9具有相关性(r=0.561,P=0.032),性欲评分与 GAD-7 具有相关性(r=0.536,P=0.042)。性激素水平分析结果如下:两组间T有差异(11.46±1.62)VS(17.51 ±3.68),(P=0.003);两组间 T/E2 有差异(12.42±1.38)VS(17.27±3.94),(P=0.001);两组间 E2 无差异(94.45±10.37)VS(114.38±14.72),(P=0.587);FSH、LH及PRL均无差异。相关性分析结论如下:性欲评分与T、T/E2相关较好(r=0.535和r=0.6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与T/E2相关性更好;另外T与T/E2、E2之间也具有相关性,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1)。T、E2、T/E2三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0、0.527、0.669。当T/E2的值为12.42~15.73时,诊断性欲低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较高。结论(1)性欲低下者其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高,且抑郁的发生率更高;(2)性欲低下患者中ED的发生率较高,且性欲低下、ED及焦虑抑郁心理障碍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恶化;(3)T、T/E2均是男性性欲的重要影响因素,E2也可能是男性性欲的影响因素之一;(4)男性性欲和雄激素与雌激素的比值(T/E2)的相关性更好,T/E2的范围在12.42~15.73时,提示性欲可能正常,若超出这个范围,无论高或低都可能出现性欲低下。

黄念[10](2020)在《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和相关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的量表,舌脉,辅助检查等资料分析,研究证候类型及相关因素,为此类患者中医辨证论治夯实基础,为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科学研究作出前期铺垫,为中医治疗提供依据及相关思路,为预防及调护此类疾病提供思路。方法:收集2017年-2020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安定医院符合诊断的患者106例,通过收集其一般资料,辅助检查(性激素,B超,垂体MRI),疾病治疗史,中医证候,西医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UKU),副反应量表(TESS),关于幸福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程度评估表,以及舌象图片,脉象等,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整理,统计学应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计算r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频次分析采用频数分析法,计量变量采用k-means clustering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论:催乳素水平与年龄无显着性相关,r值为-0.133,P=0.175,但可以看出催乳素水平可能与年龄呈负相关趋势;催乳素水平与BMI(体重指数)、怀孕次数、是否有性生活史、痛经评分、焦虑量表HAMA评分、关于幸福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程度评估表评分、月经周期、服药时间、月经量无显着相关,r值分别为-0.023、-0.061、0.027、0.097、-0.012、-0.026、0.063、0.001,0.069。催乳素水平与服药数量呈显着正相关,r值为0.404,P<0.01;催乳素水平与与抑郁量表HAMD评分呈正相关,r值为0.301,P<0.01;催乳素水平与出现泌乳症状呈显着正相关,r=0.317,P<0.01;催乳素水平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呈正相关,r值0.226,P<0.05。患者脉象依次为细滑65例(占59.1%),脉弦细15例(占13.6%),脉滑数10例(占9.1%),脉弦滑9例(占8.2%)。舌色,以舌淡暗为主,为51例,占48.11%;其次为舌尖红(18.87%);舌淡(11.32%);舌暗红;舌淡红,舌暗,舌红。舌质,以舌质可为主,占73.58%;依次为嫩舌(22.64%);老舌(7.55%)。舌形,以舌有齿痕为主,占34.91%;依次为舌有裂纹(18.87%),舌肥(16.98%),舌有瘀斑(14.15%);舌有点刺(9.43%),舌瘦(5.66%)。舌苔,以舌苔白为主,占32.08%;依次为舌苔白腻(22.64%),舌苔薄白(17.92%),舌苔黄腻,舌苔少,舌苔剥脱,舌苔不洁。患者病位频次依次为脾(占85.9%),脑(占61.3%),肝(占58.5%),肾(占40.6%),心(占32.1%);证候以气虚(占82.1%),气郁(占56.6%),毒热(占52.8%),阴虚(占 46.2%),湿蕴(占 41.5%),血瘀(占 3 1.1%),阳虚(占 8.5%)为主,相关分析是是脾虚,肝郁,毒热,痰湿,肾虚为主要病机。根据聚类分析,证型依次为脾气亏虚;肝郁脾虚;毒热扰心;痰湿蕴结;肾虚血瘀阻络5种类型。

二、简述常见精神疾病与性激素的相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述常见精神疾病与性激素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轻中度产后抑郁针刺疗效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现代医学对产后抑郁的认识
    1.2 中医对产后抑郁的认识
    1.3 针灸治疗产后抑郁
    1.4 随机对照试验
    1.5 真实世界研究
第二章 产后抑郁的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2.1 研究方案
    2.2 研究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轻中度产后抑郁针刺疗效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结果
    3.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2)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产后抑郁症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产后抑郁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2 产后抑郁症的中医研究进展
        3 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病机及治则分析探讨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雌激素受体与产后抑郁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1 雌激素受体
        2 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
        3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产后抑郁症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特点的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二章 中医治疗产后抑郁症用药规律的现代文献研究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逍遥散治疗产后抑郁症作用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
    实验一 产后抑郁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二 基于HPG轴探讨产后抑郁症发病机制及逍遥散干预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实验三 产后抑郁症大鼠下丘脑中雌激素受体介导的PKA/CREB/BDNF信号通路变化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5 小结
结语
    1 研究总结
    2 创新性
    3 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黄韧带Smads蛋白表达量与黄韧带纤维化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2.1 实验组诊断标准:
        1.2.1.1 实验组纳入标准
        1.2.1.2 实验组排除标准
        1.2.2 对照组诊断标准
        1.2.2.1 对照组病例纳入标准
        1.2.2.2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观察指标
    2.2 HE染色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主要试剂、耗材
        2.2.2 主要仪器
        2.2.3 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
    2.3 性激素检测材料和方法
        2.3.1 主要试剂、耗材
        2.3.2 主要仪器
        2.3.3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血清中的性激素含量
    2.4 Smads家族蛋白实验材料和方法
        2.4.1 主要试剂、耗材
        2.4.2 主要仪器
        2.4.3 Western blot法检测黄韧带组织中的Smads家族蛋白
    2.5 数据统计学方法
    2.6 质量控制
        2.6.1 病例资料质量控制
        2.6.2 中医证型辨证
        2.6.3 数据的记录
3.结果
    3.1 常规HE染色结果
    3.2 性激素结果
    3.3 Smads家族蛋白实验结果
4 讨论
    4.1 祖国医学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4.2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认识
    4.3 肝肾亏虚与黄韧带、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之间的联系
    4.4 现代医学对黄韧带肥厚的认识
    4.5 肝肾亏虚与性激素之间的联系
    4.6 肝肾亏虚与黄韧带纤维化改变的相关性
    4.7 肝肾亏虚与黄韧带中Smad1、Smad2、Smad7蛋白的相关性
    4.8 黄韧带肥厚与黄韧带纤维化、肝肾亏虚、Smads蛋白的相关性
5.全文结论
6.不足与展望
    6.1 不足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腰椎黄韧带肥厚过程中机械应力与生物因子的作用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4)女性抑郁症中医体质特征与神经内分泌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研究对象年龄和月经一般情况
    2.2 研究对象抑郁程度一般情况
    2.3 研究对象的中医体质一般情况
    2.4 对PHQ-9 得分和三轴内分泌指标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
    2.5 女性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特征
    2.6 女性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特征
    2.7 女性抑郁症患者中医主体质特征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性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总体情况分布
    3.2. 女性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特征
    3.3. 女性抑郁症患者神经内分泌特征
    3.4. 女性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与神经内分泌相关分析
讨论
    1 抑郁症的中医理解
    2 女性抑郁症患者月经情况特点
    3 女性抑郁症患者中医体质研究
    4 女性抑郁症患者内分泌特征
    5 中医体质与内分泌相关性探讨
    6 临床意义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知情同意书
附录二 9 条目患者健康问卷
附录三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
综述 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中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认识
    2 中医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
        2.1 中药及中西药联合疗法
        2.2 针刺疗法
        2.3 其他非药物中医疗法
    3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抑郁症发病机制的认识
    4 现代医学对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治疗
        4.1 药物治疗
        4.2 心理治疗
        4.3 其他疗法
    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单双相抑郁HPG、HPT轴激素,CRP及P300潜伏期与神经认知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在抑郁症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武威市凉州区绝经期妇女肥胖与性激素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3 相关名词定义和相关指标
    2.4 质量控制
    2.5 统计学分析
    2.6 伦理问题
第三章 研究结果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3.2 女性月经及生育史
    3.3 体格检查情况
    3.4 实验室检测指标
    3.5 绝经期妇女肥胖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绝经期妇女体内性激素变化
    4.2 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变化对身体组成成分的影响
    4.3 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变化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4.4 绝经期妇女性激素变化对血脂的影响
结论
存在问题
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综述 绝经期妇女诱发肥胖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1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简介
    1.2 肠道微生物与精神神经疾病相关性简介
    1.3 本课题研究简介
第一部分 基于16S rRNA测序及代谢组学技术的肠道微生物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相关性研究
    1 引言
        1.1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简介
        1.2 16S rRNA测序简介
        1.3 代谢组学技术简介
        1.4 短链脂肪酸在微生物群-肠-脑交流中的作用简介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试剂
        2.3 研究对象
        2.4 研究方法
    3 结果
        3.1 参与者的临床信息
        3.2 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
        3.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结果
        3.4 粪便靶向SCFAS定量分析结果
        3.5 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4 讨论
        4.1 HSDD 女性及NHSD 女性肠道菌群构成的测序结果总结
        4.2 HSDD女性及NHSD女性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检测情况
        4.3 HSDD女性及NHSD女性粪便靶向SCFAS定量分析情况
第二部分 HSDD女性的菌群移植对大鼠性欲望水平及单胺神经递质系统的影响
    1 引言
        1.1 粪菌移植治疗简介
        1.2 交配实验模型大鼠及性行为观察研究简介
        1.3 单胺神经递质简介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仪器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动物
        2.4 粪菌移植所用菌液的制备和保存
        2.5 粪菌移植
        2.6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
        2.7 标本采集及处理
        2.8 大鼠肠道微生物16Sr RNA基因V4 区高通量测序
        2.9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单胺神经递质及其代谢物定量
        2.10 统计学分析
        2.11 第二部分研究总体流程
    3 结果
        3.1 实验大鼠一般情况
        3.2 HSDD-FMT 组和NHSD-FMT 组大鼠粪便微生物测序结果
        3.3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果
        3.4 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定量结果
    4 讨论
        4.1 大鼠性行为学观察实验结果分析
        4.2 粪菌移植后的大鼠结肠内粪便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分析
        4.3 大鼠PFC单胺类神经递质定量结果分析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局限性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表一:女性性功能指数调查量表(FSFI)
附表二: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S-D)

(8)Fshr基因缺失引起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 抑郁症是对人类身体心理健康构成严重损害的常见疾病
    2. 女性抑郁症易感性与性激素变化存在相关性,但其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3. FSH水平变化与脑功能改变有关
    4. 氧化应激学说是抑郁症发病机制的重要方面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及步骤
    3.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1. FSH信号通路与抑郁样行为相关
        1.1 FSHR在多个情绪调控相关脑区中表达
        1.2 探索FSH神经调控作用的小鼠模型构建
        1.3 Fshr~(-/-)鼠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样行为
    2. FSH参与调控神经元还原氧化稳态
        2.1 Fshr基因敲除引起小鼠脑组织还原氧化失稳态,增加氧化应激水平
        2.2 ROS清除剂NAC处理降低Fshr~(-/-)小鼠脑组织氧化应激水平
        2.3 FSH调控GSH合成及转换的关键基因GCLm及G6PD的表达
        2.4 FSH处理降低N2a细胞三羧酸循环和糖酵解
    3. FSHR敲除改变海马、前额皮质等情绪调控相关脑区的基因表达谱
第四章 讨论
    1. FSH的性腺外作用
    2. 发现FSH新作用
第五章 结论
课题的创新点及局限性
第六章 附图表
第七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会议交流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英文文章1
英文文章2

(9)男性性欲低下患者勃起功能、精神心理状态及血清性激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1 引言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检测及临床评估指标
    2.3 研究方法
    2.4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性欲低下的伴随症状分析
    3.3 性欲低下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
4 讨论
    4.1 性欲低下的研究现状
    4.2 性欲低下的一般情况、伴随症状分析
    4.3 性欲低下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分析
5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迟发型性腺功能减退症(LOH)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和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一: 西医对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病因
    3. 诊断沿革
    4. 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药物
    5. 治疗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
    6.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中医对精神类药物导致HPRL的认识
    1. 概述
    2. 中医对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认识
    3. 证型及方药
    4. 其他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第一小节 一般资料
        第二小节 样本量计算
        第三小节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一小节 文献调研及证候问卷
        第二小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HPRL量表
        第三小节 量表填写培训
        第四小节 舌脉采集
    第三节 数据的统计和处理
    第四节 结果
第二章 讨论
    第一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一般情况,相关因素分析
    第二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舌脉分析
    第三节 精神类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的证候分析
    第四结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药物导致高催乳素血症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简述常见精神疾病与性激素的相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轻中度产后抑郁针刺疗效评价的真实世界研究[D]. 陈晨.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产后抑郁症中医证候特点分析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D]. 许梦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肝肾亏虚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黄韧带Smads蛋白表达量与黄韧带纤维化相关性研究[D]. 梁雄钦.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女性抑郁症中医体质特征与神经内分泌相关研究[D]. 薛茜尹.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单双相抑郁HPG、HPT轴激素,CRP及P300潜伏期与神经认知的相关研究[D]. 李超. 济宁医学院, 2021(01)
  • [6]武威市凉州区绝经期妇女肥胖与性激素及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D]. 雷海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肠道菌群与女性性欲减退障碍的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D]. 李关健.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8]Fshr基因缺失引起雌性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研究[D]. 毕文凯. 山东大学, 2020(09)
  • [9]男性性欲低下患者勃起功能、精神心理状态及血清性激素的临床研究[D]. 李海露. 郑州大学, 2020(02)
  • [10]精神类药物导致女性高催乳素血症中医证候和相关因素分析[D]. 黄念.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简述常见精神疾病与性激素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