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样式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霞院士逝世十周年

浅谈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样式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霞院士逝世十周年

一、简论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风格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夏院士逝世10周年(论文文献综述)

何登发,孙方源,翟咏荷,包洪平,马静辉,开百泽[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沟驿向斜的形成演化与致密砂岩气成藏模式》文中指出向斜构造是一种基本的褶皱样式,是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盐类以及铀矿等矿产资源赋存的主要场所之一。研究向斜的形成机制将为剖析褶皱冲断带的构造演化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奠立重要基础。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石沟驿向斜为例,应用新的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与深探井资料,解析向斜的深层地质结构及其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石沟驿向斜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北段与中段的过渡部位,形成于中侏罗世末期—晚侏罗世,是在以羊虎沟组—山西组含煤岩系为滑脱层形成的叠瓦冲断系统基础上,下伏的早期阶状正断层组合反转形成的大型构造楔的上层褶皱体系;惠安堡断层为一正反转断层,在该区起构造-沉积分划作用;石沟驿向斜及邻区的上石炭统—二叠系的致密砂岩气具有自生、自储、自封闭成因,于早白垩世成藏。石沟驿向斜的形成期早于油气成藏高峰期,天然气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康昱[2](2021)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地块构造古地理及其与祁连-北秦岭地体乃至华南克拉通的亲缘关系,以及鄂尔多斯地块上叠的早古生代海相沉积盆地属性和油气地质条件是近年来基础地质研究和古老海相油气勘探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论文从鄂尔多斯地块与其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格局研究出发,在野外地质剖面勘测和钻井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通过锆石U-Pb年代学与Lu-Hf同位素组成相结合的物源示踪方法,恢复重建了早古生代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探讨了鄂尔多斯地块与其西、南部相邻块体之间的构造演化关系,同时结合沉积相编图研究,系统分析了早古生代不同时期鄂尔多斯陆表-陆缘海盆地西、南部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明确了早古生代主要构造-沉积演化阶段的区域构造环境、原始盆地属性及其构造古地理面貌,并对其控制下的源-储特征及其有利源-储区带进行了分析预测,探讨了相应的成藏模式。主要取得以下几点新的认识:(1)锆石U-Pb年代学物源示踪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寒武系及中-下奥陶统的碎屑物源都主要来自华北克拉通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的变质基底岩系,唯有地块西缘贺兰山寒武系底部苏峪口组及其平行不整合下伏的震旦系兔儿坑组、正目观组还记录有主要来自阿拉善地块东缘新元古代火山-岩浆岩的物源信息,指示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至少自新元古代震旦纪以来都属于华北克拉通西部陆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暗示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寒武纪-早中奥陶世陆表-陆缘海沉积显着缺少或远离其它相邻块体或岛弧杂岩地体的陆源碎屑或火山-岩浆物源。(2)锆石U-Pb年代学与区域沉积、构造特征综合分析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缘平凉组/乌拉力克组-拉什仲组与其相邻阿拉善地块东南缘河西走廊带东段的香山群/米钵山组都属于上奥陶统深水复理石沉积。区域锆石U-Pb年龄谱及Hf同位素组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它们均具有来自华北西部(鄂尔多斯-阿拉善)陆块、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和东冈瓦纳大陆的混合物源特征,指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奥陶纪晚期的区域构造古地理环境受控于这些相邻块体与其间洋盆(原特提斯及其分支的祁连-北秦岭洋)并置的洋陆分布格局,并主体经历了晚奥陶世洋壳俯冲消减和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杂岩)地体的(加里东晚期)汇聚拼合构造事件。(3)构造古地理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原盆地属性主要受控于原特提斯洋及其(分支)祁连-北秦岭洋的复杂开合过程,主体经历了“寒武纪至中奥陶世面向祁连-北秦岭洋的被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陆表海盆地”和“晚奥陶世毗邻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地体的活动陆缘-(华北)鄂尔多斯克拉通残余边缘海盆地”两大原型盆地演化阶段。其中,寒武纪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相对较弱,呈现台内浅洼、台缘坡折和台前缓坡的稳定型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被动陆缘鄂尔多斯陆表海盆地内部结构分异较强,呈现为台内坳陷-台缘隆起-台前斜坡的分异型结构-构造面貌;晚奥陶世活动陆缘则呈现为鄂尔多斯台内隆升古陆与其西南部残余边缘海盆地并置的构造古地理面貌。(4)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海相源-储条件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块中-晚奥陶世陆缘-陆表海盆地“内坳-边隆-外斜坡”的构造古地理面貌总体控制了研究区下古生界海相源-储条件。特别是L型台缘隆起对其内侧颗粒滩相白云岩储集体和外侧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的发育有着明显控制作用,L型隆起内侧台内坳陷和外侧台缘斜坡尤其是晚奥陶世残余边缘海盆地深水斜坡带是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发育的主要有利区带,奥陶系顶面近亿年的风化剥蚀作用为优质古岩溶储集体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通过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下古生界构造-相控源-储条件及其有利区带分析,预测提出了西缘北段“铁克苏庙东部继承性斜坡型”及“天池低幅度隆起-多元多向联控型”、中段“马家滩掩覆体继承性斜坡型”、南段“庆阳古隆起改造反转斜坡多元联控-侧向遮挡型”和南缘“渭北隆起改造-残存型”等有利源-储区带的油气成藏模式。

陈果[3](2019)在《滨浅湖细粒沉积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定边地区长7段烃源岩为例》文中认为鄂尔多斯盆地是国内重要的富油气沉积盆地,其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湖相烃源岩被证实为盆地中生代含油气系统的主力烃源岩。关于该套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盆地沉积中心,而忽视了对盆地周缘优质烃源岩发育和成因机理的研究,这制约了盆地周缘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本文基于盆地周缘盐池-定边地区勘探井的测井、录井资料以及156件烃源岩样品的地球化学数据,综合利用了地质学、地球化学以及地球物理学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地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形成环境及有机质富集主控因素,总结出了一套滨浅湖细粒沉积富有机质烃源岩发育模式。研究表明,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平均有机碳含量达到2.68%,生烃潜量平均值达到15.81 mg/g;另外,从有机岩石学观察得出壳质组和矿物沥青基质是主要的生油组分,并且通过对岩石热解和干酪根元素的分析,综合得出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典型的II型有机质,其有机质的母源构成是典型的低等水生生物与陆源高等植物的混合输入;通过测定烃源岩Ro、热解Tmax以及对饱、芳分子标志物的分析得出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正处于低熟-成熟阶段。总体来说,研究区长7段烃源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此外,通过对烃源岩中氧化还原敏感元素比值、分子标志物以及莓状黄铁矿的研究,总结出研究区长7沉积环境是以弱氧化-弱还原为主的淡水沉积环境。根据研究区长7段伽马测井曲线和密度曲线的变化,利用旋回地层学理论,建立了研究区长7期的天文地质年代格架,精确划分了长7各亚段的沉积起止时间及持续时间,并结合天文地质年代表获得了长7段烃源岩高分辨沉积速率,利用滑动窗口相关系数分析对获得的沉积速率进行了对比验证;与此同时,还利用莓状黄铁矿的晶体粒径分布理论获得了长7段烃源岩沉积的相对沉积速率变化,两种方法所获得的沉积速率变化能相互印证其准确性。此外,结合新建立的参数:单位古生产力所保留的有机碳含量,TOCpup(TOC per unit paleoproductivity),探讨了沉积速率对有机质丰度的影响,研究表明适当的沉积速率有利于沉积有机质的保存,而过慢或过快的沉积速率会增大有机质的氧化消耗或者稀释沉积有机质的丰度。利用古生产力参数Porg、Babio以及Mo对研究区长7沉积期湖盆古生产力进行定性评价,并在充分考虑陆源有机质输入、有机质沉降过程中氧化消耗以及硅质碎屑稀释的前提下,对研究区长7期湖盆古生产力进行了恢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沉积期湖盆为富养型-超富养型湖盆。最后,本文讨论了生产力模式和有机质保存模式对古生产力参数(Porg、Babio和TOC)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的主控模式是以古生产力模式为主、有机质保存模式为辅。结合研究区长7沉积期的古气候条件、沉积水体条件(水体盐度、古水深)、母岩化学性质、火山热液活动以及古生产力条件和有机质保存条件,总结出一种温暖湿润古气候背景下的高陆源碎屑供应,并伴有强烈火山热液活动带来营养物质的生产力模式。

王振涛,王训练[4](2018)在《华北西部贺兰山-桌子山及周缘地区奥陶纪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研究评述》文中研究指明华北西部贺兰山-桌子山及其邻区奥陶纪构造亲缘性、洋陆格局、盆地原型、物源以及板块缝合带的存在与否和具体位置等基础地质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激烈争论。近年来,随着岩石地球化学、古地磁、锆石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新数据的大量积累,相继提出一些新证据和新假说,将上述科学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梳理近年来一系列最新进展,重点对一些关键基础地质问题存在的学术争议进行了评述。

何登发,邵东波,开百泽,包洪平,傅定伍,朱昊,马静辉[5](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的构造样式与圈闭分布规律》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是我国南北构造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阿拉善地块与鄂尔多斯地块之间陆内构造变形的产物,研究其地质结构与构造样式是探讨陆内构造变形机制的基础,同时也是剖析地震活动与开展油气勘探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该区近年来新的钻井、高精度二维与三维地震资料,应用构造解析方法,研究构造变形样式及圈闭分布特点。研究表明,马家滩地区地处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冲断带中段,经历长期的伸展—聚敛旋回演化,是贺兰山—六盘山陆内造山带变形系统的一部分。马家滩地区的地质结构具有"分带、分层、分段"特征,自西向东发育后缘伸展带(银川地堑)、逆冲推覆构造带(包括韦州—苋麻湾冲断席、石沟驿向斜)、前缘过渡带和天环凹陷;前缘过渡带以石炭—二叠系煤层或泥岩为区域滑脱层分为上、下构造变形系统,下构造变形系统向西缓倾,发育低幅度背斜;上构造变形系统发育三排断层相关褶皱背斜带,向南变窄,上构造变形系统因滑脱层发育差异而南、北分段,二者之间斜向过渡转换。马家滩地区及邻区主要发育伸展-聚敛旋回制约的反转构造系统、陆内造山变形制约的扩展式前陆变形系统和后陆造山后伸展变形系统等3种构造变形系统;前缘过渡带上部构造系统经历印支晚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三期变形,形成不同期次、不同方向的叠加构造。马家滩地区发育断层传播褶皱、双重构造、叠瓦构造、构造楔和反冲断裂组合(冲隆构造)等构造样式,形成断背斜、断鼻及断块等油气圈闭类型,圈闭分布受断层控制呈带展布。马家滩地区构造圈闭发育,为西缘油气勘探的有利远景目标区。

傅定伍[6](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构造建模》文中指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处于盆地西缘南、北两段转换带位置。近年来,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延长组和延安组发现了多个高产工业油流井,显示出较大的勘探潜力。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样式多变,已发现油藏与断层、构造关系密切,但该区构造及断层的性质、分布特征和不同区域构造模型尚不明确。论文选取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地球物理学、沉积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以大量众多高密度二维地震资料与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野外露头剖面及测井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区地质结构特征、不同断裂带构造特征及不同构造带构造演化及其控制因素详细研究,从而建立鄂尔多斯西缘中段不同区域构造模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露头、钻井资料和地震资料等,依据不整合面发育特征,整个研究区划分为5个构造层,即新元古界构造层、下古生界构造层、上古生界构造层、中生界构造层和新生界构造层。因此,可知研究区是多期构造运动控制形成的。(2)在研究区内构造-层序地层研究、地震资料解释、不同层位断层组合的基础上,结合浅表地质剖面,将研究区划分为3个大的构造带:石沟驿向斜、前缘过渡带和天环坳陷。其中,前缘过渡带可分南、北两个区。北区分为积家井冲断席、海子井冲断席和马家滩冲断席三个次级构造单元,马家滩冲断席具有明显的分段特征,可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三个三级构造带。北部区域前缘过渡带以积家井断裂、马家滩断裂为主,沿石炭-二叠系或三叠系刘家沟组形成叠瓦构造,次级逆冲断裂和反冲断裂局部区域发育,变形前缘马家滩地区构造复杂,不同断裂带滑脱层存在差异。南区分为沈家庄冲断席、马儿庄冲断席和余家梁冲断席三个次级构造带,前缘过渡带以沈家庄断裂、马儿庄断裂为主,沿石炭-二叠系或三叠系刘家沟组形成叠瓦构造,次级断裂发育,滑脱层存在明显差异性,断层具有明显的分段性,前缘过渡带和天环坳陷前缘三角带发育。可知各个冲断席均受逆冲断层控制,地质结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构造特征复杂、多变,存在多个转换带,分段性明显。(3)惠安堡-沙井子断裂带发育石沟驿向斜,其余5个断裂带(积家井断裂带、海子井断裂带、马家滩断裂带、沈家庄断裂带、马儿庄断裂带和余家梁断裂带)发育断背斜,断裂带主要沉积二叠系、三叠系、中-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和第四系,平面上呈北西向、北北西向和近南北向展布;断层均具有“上陡下缓”的特征,惠安堡-沙井子断裂断距大,水平断距最高可达12km,其余断裂带断裂最大水平断距在1500-5000m之间。惠安堡-沙井子断裂早期是拉张环境下形成的正断层,后期停止活动;燕山期,该断裂构造反转,逆冲推覆开始发育,燕山中期,逆冲推覆作用最为强烈;喜马拉雅期,该断裂继承性的逆冲推覆;其余断裂燕山早期开始逆冲推覆,燕山中期,逆冲推覆作用最强,喜马拉雅期,继承性的逆冲推覆。可知,研究区早期处于拉张环境,局部区域发育正断层。燕山期,早期断层构造反转,逆冲推覆作用强烈,断距较大,前缘过渡带后期形成大量逆冲断层,构造运动强烈,地质结构特征复杂,断距相对较小。(4)研究区及邻区主要发育3种构造变形:(1)伸展-聚敛旋回制约的反转构造断裂系统;(2)陆内造山带变形系统制约的扩展式前陆变形系统;(3)后陆造山后伸展变形系统。可知,反转构造断裂系统是早期形成的正断层后期构造反转形成的叠加变形系统;扩展式前陆变形系统是燕山期挤压变形形成的逆冲推覆构造变形系统;造山后伸展变形系统是新生代以来周缘相对下降形成的断陷盆地。

靳源[7](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页岩油形成条件及资源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不同类型的烃源岩样品的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等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南部盆地延长组长7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烃潜力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资源等级评价标准,并通过对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总结了不同资源评价等级的烃源岩形成环境的差异;最后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对烃源岩的热演化史以及生烃史进行了模拟,计算各个工区的生烃量。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暗色泥岩、炭质泥岩、油页岩均为优质烃源岩,其中油页岩与部分暗色泥岩为优质的烃源岩,这部分烃源岩特征为有机质丰度高,其中页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以Ⅱ1型为主,有部分Ⅰ型,暗色泥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为主,少量Ⅱ1型。通过对所取得的样品进行热解分析与族组分抽提实验后,发现长7页岩S1分布范围为0.60mg/g12.78mg/g,氯仿沥青“A”含量为0.50 mg/g15.1 mg/g;TOC大于2%的部分暗色泥岩其S1分布范围为0.03 mg/g2.13 mg/g,氯仿沥青“A”含量为1.89 mg/g11.29 mg/g;TOC小于2%的部分暗色泥岩S1为0.01 mg/g0.91 mg/g氯仿沥青“A”为0.09 mg/g3.70 mg/g。其总体趋势为页岩油生油岩的烃源岩(页岩+TOC大于2%的暗色泥岩)含油率明显高于非页岩油生油岩。根据“三分法”以及对其他生油岩划分标准的参考,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烃源岩的资源评价标准,并按照标准对长7烃源岩进行了等级划分与预测。其中页岩属于A级烃源岩,沉积环境为还原—弱氧化环境,形成环境为淡水—微咸水环境。暗色泥岩分为A、B、C三类,其中A级暗色泥岩沉积环境为还原—弱还原环境,形成环境为淡水—微咸水中;B级暗色泥岩沉积环境为还原—弱还原环境,表明大部分烃源岩形成环境为淡水—微咸水环境。结合热演化史和生烃史的研究发现长7烃源岩主要大量生烃时期为白垩纪早期;通过盆地模拟计算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个工区的长7烃源岩的总生油量,其中彬长地区生油量为20.19×108 t、旬邑—宜君地区生油量为17.82×108 t、富县生油量为34.24×108t。

盛祖赢[8](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段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文中提出异常压力是全球含油气盆地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重要的地质现象,其产生机理、分布特征与油气在生成、运聚成藏等方面有着极为密切的相关性。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中也存在有异常高压现象,在其地质演化史上包含有两个异常压力高峰,第一个峰出现在中生界的延长组;第二个峰出现于比延长组的峰更为发育的上古生界。本次研究的目的层为延长组长7储层,勘探潜力极其巨大,是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的重要油藏。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属陕北斜坡带东南部,区内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是最主要的烃源岩段。其中长73小层烃源岩最为发育,生烃膨胀作用显着,产生强大的过剩压力,成为石油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本次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内50余口单井编制泥岩压实曲线来研究其泥岩压实规律,并且运用平衡深度法计算泥岩异常压力,从而详细刻画异常压力发育形态、系统分析异常压力分布特征,并结合研究区内延长组下组合油藏分布规律,讨论研究区内异常压力与石油运聚的关系,最终从异常压力角度阐明油气聚集的规律。本次研究取得的结论与认识如下:1)研究区延长组长7段单井过剩压力的形态属于上下叠置型,长7段在上部静水压力下发展有两个或以上高压系统而且高压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过渡带;2)研究区延长组长7段异常压力在剖面上与石油运移、聚集关系明显,石油以垂向运移为主,纵向过剩压力梯度小有利于其成藏,局部异常超压体的发育影响了其产油性;3)研究区延长组长7段平面上过剩压力相对低值区是油藏分布的有利区;在烃源岩分布地区,其过剩压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排烃程度,过剩压力大代表生成的烃类滞留严重,而过剩压力小则表明排烃充分,良好的排流环境是成藏必须的物质基础;4)研究区长7储层长73小层、长71小层与长72小层之间存在较高的过剩压力差,较高的过剩压力差驱动长7油层烃源岩产生的油气沿着微裂缝从高压区向低压区运移。因此,长7储层较高的过剩压力差为油气的运移、聚集提供了充足动力。

徐芹芹,季建清,涂继耀,侯建军[9](2015)在《中国北方新生代大陆变形及其动力学机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陆变形研究是大陆动力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对断裂构造及盆山演化进行研究是认识与了解大陆变形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中生代晚期—新生代,中国北方受到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太平洋板块向西运动与西伯利亚板块阻挡所导致的复杂构造动力系统的长期作用,地壳变形复杂,是研究大陆变形理想的天然实验室。本文在详细野外构造解析基础上,结合遥感与数字地貌技术、地震反射资料解释以及低温热年代学方法,通过对中国北方新生代断裂作用和山脉隆升历史研究,理清了断裂发育序次、断裂作用与构造应力场的对应关系,掌握了现今构造地貌格局东西差异的成因,并探讨了大陆变形的动力学机制。古新世—早始新世,中国北方普遍发育一组NNE向的断裂构造,该组断裂并非全区均匀发育,东部断裂规模较大,地貌特征明显,向西规模逐渐变小。NNE向断裂具有左行走滑的运动学特征,大致对应NW-SE向挤压应力场,推测NNE向左行走滑断裂的发育与新生代早期太平洋板块NNW向运动有关。NNE向断裂发育之后,东部渤海湾周边发育了NE向右行、NW向左行共轭走滑断裂,大致对应近EW向挤压应力场。西准噶尔地区发育了NE向左行、NW向右行走滑断裂,大致对应近NS向挤压应力场。东、西部的NE、NW向断裂都叠加在NNE向断裂之上,改造和破坏了早期NNE向断裂。本文推测东部后期断裂的发育与4342 Ma太平洋板块运动由NNW转变为WNW向有关,而西部NE、NW向断裂发育与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远程效应有关。随着印度板块持续北向运动并发生顺时针旋转,西部地区保持NNE向挤压应力场,发育了一系列NW、NNW向断裂。东部地区依然呈现近EW向挤压应力场。受到新生代以来各组断裂构造的影响,中国北方山脉和盆地呈现出线状与面状结合的网格状特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统计显示,东部地区普遍经历了古新世—早始新世(6642 Ma)的隆升-剥露,该期构造事件为现今东部地区构造地貌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与东部地区不同,西部地区则存在86 Ma等时面,且86 Ma整体隆升-剥露为西部地区现今构造地貌格局的形成做出了主要的贡献。

王建民,王佳媛,沙建怀,郭德郧,高海仁,聂武军,秦锐[10](2014)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特征及综合地质模型》文中研究说明密切结合勘探实际,以钻井、测井等地质资料为主要依据,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为对象,以多学科的地质理论与技术方法为指导,结合盆地构造演化,通过对奥陶系不整合侵蚀面上下地层组合情况的深入分析,把印模法与残厚法结果有机结合,深入探讨了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恢复的方法思路及其古地貌发育特征,探索了古地貌恢复的新方法——综合法,建立了解释和恢复古地貌单元属性的综合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东部奥陶系侵蚀不整合面上下的地层组合可以分别被划分为上薄下薄、上厚下厚、上厚下薄、上薄下厚4种基本型式以及上次厚下次薄、上次薄下次薄、上次薄下次厚、上次厚下次厚等8种子模型;相应的古地貌解释包括了岩溶高地、岩溶斜坡、岩溶盆地3个二级古地貌单元以及残丘、台地、残台、阶坪、沟谷、浅洼、深洼等11个三级古地貌单元。岩溶高地出现于研究区西南角,分布局限;岩溶斜坡占据了研究区的大部分,其主力地貌单元为斜坡台地与斜坡阶坪;岩溶盆地位于研究区东部,其主力地貌单元为盆地浅洼。

二、简论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风格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夏院士逝世10周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论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风格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夏院士逝世10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沟驿向斜的形成演化与致密砂岩气成藏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背景
2 石沟驿向斜的形成与演化
    2.1 石沟驿向斜的地层特征
        2.1.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2.1.2 地层系统
        1) 基底岩系
        2) 中元古界
        3) 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
        4) 上古生界石炭系和二叠系
        5) 中生界
        6) 新生界总体较薄。
    2.2 石沟驿向斜的构造特征
        2.2.1 地面地质特征
        2.2.2 地震构造解释与变形样式
        1) 以惠安堡(F2)断裂为界,剖面分为东、西两段。
        2) 东段以本溪组、山西组含煤岩系为界,分为上、下两套构造变形系统。
        3) 西段以羊虎沟组为界,也具有上、下分层构造变形特征。
    2.3 石沟驿向斜的形成时间
    2.4 石沟驿向斜的构造演化与成因机制
        2.4.1 构造演化
        1) 基底形成演化阶段
        2) 裂谷发育期
        3) 陆棚斜坡-台地边缘演化时期
        4) 海陆转换期
        5) 冲断期
        6) 调整改造期
        2.4.2 石沟驿向斜的形成机制
3 石沟驿向斜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模式
    3.1 烃源岩发育特征
    3.2 储集体发育特征
    3.3 致密砂岩天然气成藏模式
4 结论

(2)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其原盆地属性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层系的天然气勘探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认识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2.1.1 阴山地块-孔兹岩带
        2.1.2 阿拉善地块
        2.1.3 走廊过渡带
        2.1.4 祁连造山带
        2.1.5 秦岭造山带
    2.2 研究区前寒武系-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2.2.1 前寒武系岩石-地层组成
        2.2.2 下古生界岩石-地层组成
        2.2.3 下古生界年代地层对比框架
    2.3 盆地构造单元及其奥陶系顶面构造特征
        2.3.1 盆地西部天环坳陷
        2.3.2 盆地中东部陕北斜坡与晋西挠摺带
        2.3.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
        2.3.4 盆地北部伊盟隆起
第三章 早古生代沉积物源与构造古地理格局
    3.1 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特征
        3.1.1 盆地南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1.2 盆地西部寒武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2 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3.2.1 盆地南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3.2.2 盆地西部奥陶系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特征
    3.3 早古生代区域构造古地理格局
        3.3.1 走廊带晚奥陶世沉积碎屑物源特征
        3.3.2 鄂尔多斯地块与阿拉善地块的亲缘关系
        3.3.3 鄂尔多斯地块区域构造构造古地理格局
第四章 早古生代沉积岩相与构造古地理特征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4.1.1 早古生代沉积体系
        4.1.2 典型剖面的沉积相划分
    4.2 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2.1 寒武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2.2 奥陶纪沉积岩相及其演化特征
    4.3 原盆地属性及构造古地理特征
        4.3.1 原盆地属性
        4.3.2 构造古地理特征
第五章 油气地质意义
    5.1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烃源岩特征
        5.1.1 奥陶系烃源岩特征
        5.1.2 寒武系烃源岩特征
    5.2 构造古地理控制下的储层特征
        5.2.1 古岩溶储集体特征
        5.2.2 白云岩储集体特征
        5.2.3 台缘礁滩型储集体特征
    5.3 有利源-储区带及其成藏模式探讨
        5.3.1 西北部继承性(台缘)斜坡带
        5.3.2 南部改造残存古隆起区
第六章 主要结论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滨浅湖细粒沉积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定边地区长7段烃源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前言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1.2.1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条件
        1.2.2 高分辨沉积速率研究方法
        1.2.3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环境
        1.2.4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长7段烃源岩研究现状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构造演化特征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2.4 主力烃源岩层
第3章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3.1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3.1.1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3.1.2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3.1.3 烃源岩成熟度特征
        3.1.4 烃源岩生烃潜力特征
    3.2 分子地球化学特征
        3.2.1 烃源岩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特征
        3.2.2 烃源岩芳烃分子标志物特征
    3.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3.3.1 主量元素特征
        3.3.2 微量元素特征
        3.3.3 稀土元素特征
第4章 细粒沉积烃源岩高频旋回地层学研究
    4.1 旋回地层学分析
        4.1.1 古气候参数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深度域频谱分析
        4.1.4 小波分析
        4.1.5 滑动窗口频谱分析
        4.1.6 天文调谐
    4.2 高分辨沉积速率
        4.2.1 沉积速率变化
        4.2.2 滑动窗口相关系数分析
第5章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主控因素
    5.1 古生产力条件
        5.1.1 古生产力定性评价
        5.1.2 古生产力定量恢复
    5.2 有机质保存条件
        5.2.1 底水古氧化还原条件
        5.2.2 相对沉积速率
    5.3 富有机质烃源岩形成环境
        5.3.1 古气候特征
        5.3.2 火山热液活动
        5.3.3 沉积水体条件
        5.3.4 母岩化学性质
    5.4 有机质富集主控模式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华北西部贺兰山-桌子山及周缘地区奥陶纪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研究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奥陶纪华北克拉通的构造亲缘性
2 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的关系
    2.1 阿拉善地块是否曾为一个独立块体
    2.2 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克拉通拼合的时间
    2.3 阿拉善地块与华北克拉通板块缝合带的位置
    2.4 数据解释存在的分歧
        2.4.1 碎屑锆石数据解释
        2.4.2 古地磁数据解释
3 奥陶纪贺兰山及周缘地区的盆地原型
    3.1 盆地原型的不同认识
    3.2 构造转换事件的地层显示
4 贺兰山-桌子山地区的沉积环境、浊积岩及物源
    4.1 沉积环境及事件沉积
    4.2 浊积岩与古造山带的关系
    4.3 浊积砂岩的碎屑锆石年龄揭示的物源证据
    4.4 浊积岩系中的滑塌堆积
5 结论

(5)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的构造样式与圈闭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2 马家滩地区的构造变形样式
    2.1 马家滩地区地震反射波组特征
        2.1.1 地震反射界面特征
        2.1.2 地震地质层位波组特征
    2.2 区域滑脱层发育特征
    2.3 区域地震地质大剖面及其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
        2.3.1 H126489地震剖面解释
        2.3.2 H116451地震剖面解释
        2.3.3 H126437地震剖面解释
    2.4 构造变形系统与构造带分布特征
        2.4.1 构造变形系统
        2.4.2 构造分带特征
3 马家滩地区圈闭分布特征
    3.1 圈闭分布特征
    3.2 圈闭类型
4 讨论与结论
    4.1 马家滩地区构造变形的控制因素
    4.2 结论

(6)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构造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研究现状
        1.2.2 构造建模的研究现状
        1.2.3 盆地西缘研究现状
        1.2.4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1.5 主要的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划分对比
    2.3 构造区段划分及特征
        2.3.1 北区
        2.3.2 中区
        2.3.3 南区
    2.4 西缘构造演化史
    2.5 小结
第3章 地层系统与构造-地层层序
    3.1 岩石地层层序
    3.2 生物地层层序
    3.3 地震地层层序
        3.3.1 合成地震记录
        3.3.2 地震层位标定及对比
    3.4 区域不整合面
    3.5 构造-地层层序
        3.5.1 构造-地层层序划分
        3.5.2 年代地层格架
    3.6 小结
第4章 构造地质特征
    4.1 滑脱层及构造变形系统划分
        4.1.1 滑脱层展布特征
        4.1.2 滑脱层厘定
        4.1.3 构造变形系统划分
    4.2 区域地质大剖面的建立及构造分带
        4.2.1 区域浅表地质大剖面
        4.2.2 区域地震地质大剖面及构造几何学与运动学
        4.2.3 构造分带
    4.3 主要断裂带构造特征
        4.3.1 惠安堡-沙井子断裂带构造特征
        4.3.2 积家井断裂带构造特征
        4.3.3 马家滩断裂带构造特征
        4.3.4 沈家庄断裂带构造特征
        4.3.5 马儿庄断裂带构造特征
        4.3.6 余家梁断裂(反冲断裂)构造特征
    4.4 断裂组合样式与断裂系统
        4.4.1 断裂组合样式
        4.4.2 断裂系统
    4.5 小结
第5章 构造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5.1 不同构造段演化特征
        5.1.1 北部构造演化
        5.1.2 南部构造演化
    5.2 构造演化的控制因素
        5.2.1 滑脱层差异分布控制的分层变形系统
        5.2.2 不同构造期次挤压方向变化控制的叠加变形系统
        5.2.3 伸展-聚敛旋回制约的反转构造断裂系统
        5.2.4 陆内造山带变形系统制约的扩展式前陆变形系统
        5.2.5 后陆区造山后伸展变形系统
    5.3 小结
第6章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页岩油形成条件及资源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认识与成果
第2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质概况
    2.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区域构造特征
    2.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构造演化特征
    2.3 地层沉积特征
        2.3.1 地层分布特征
        2.3.2 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特征
第3章 鄂南地区长7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潜力
    3.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
        3.1.1 长7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
        3.1.2 研究区不同工区长7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
    3.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展布特征
        3.2.1 利用测井技术模拟计算单井全井段TOC
        3.2.2 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度纵向分布特征
        3.2.3 长7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分布特征
    3.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及特征
        3.3.1 长7烃源岩有机质显微组分特征
        3.3.2 长7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划分
    3.4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烃源岩成熟度分布特征
        3.4.1 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分布特征
    3.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烃源岩含油率的测定
        3.5.1 含油率测定的方法
        3.5.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不同类型烃源岩含油率对比
第4章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烃源岩的资源分级评价
    4.1 资源评价标准建立原理
    4.2 长7烃源岩资源评价标准与资源评价
        4.2.1 长7烃源岩分级评价标准建立
        4.2.2 利用资源评价分级标准对长7烃源岩进行评价
    4.3 不同评价等级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及形成环境
        4.3.1 长7页岩烃源岩的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4.3.2 长7泥岩烃源岩的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
        4.3.3 不同类型烃源岩的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参数分布
第5章 鄂南地区长7烃源岩埋藏史、生烃史特征与生油量
    5.1 生烃史分析所需地质资料的来源
        5.1.1 地层及生油层厚度
        5.1.2 有机碳含量、氢指数数据和有机质类型
        5.1.3 大地热流值
        5.1.4 地表温度
        5.1.5 地层剥蚀信息
    5.2 地层埋藏演化及剥蚀特征
        5.2.1 地层埋藏演化特征
        5.2.2 地层剥蚀特征
    5.3 地层埋藏史模拟
        5.3.1 彬长地区
        5.3.2 旬邑—宜君地区
        5.3.3 富县地区
    5.4 烃源岩生烃史特征
        5.4.1 彬长地区
        5.4.2 旬邑—宜君地区
        5.4.3 富县地区
    5.5 总生油量的计算
        5.5.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不同区块长7烃源岩生油强度分布特征
        5.5.2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不同区块长7烃源岩总生油量的计算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段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外异常压力研究进展
        1.2.2 国内异常压力研究进展
        1.2.3 鄂尔多斯盆地异常压力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位置及区域构造特征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2.2.1 地层层序
        2.2.2 延长组地质特征
        2.2.3 长7油层组标志层识别
        2.2.4 长7小层划分对比结果
    2.3 区域沉积背景
    2.4 油气地质概况
        2.4.1 延长组长7烃源岩条件
        2.4.2 砂体展布特征
        2.4.3 储层特征
        2.4.4 生储盖成藏组合
        2.4.5 圈闭类型
        2.4.6 石油运移成藏特征
第三章 异常压力分布特征
    3.1 异常压力的概念与分类
        3.1.1 一些与异常地层压力相关的基本概念
        3.1.2 异常地层压力分类
    3.2 利用声波时差恢复异常压力
    3.3 异常压力分布特征
        3.3.1 延长组压实系数分布特征
        3.3.2 下寺湾长7段单井异常压力分布特征
        3.3.3 下寺湾长7段异常压力剖面分布特征
        3.3.4 下寺湾长7段异常压力平面分布特征
第四章 异常压力成因分析
    4.1 形成异常压力的各种地质背景
    4.2 常见的异常高压成因机制
        4.2.1 与应力有关的成因机理
        4.2.2 流体体积增大的成因机制
        4.2.3 流体运动和浮力的成因机制
    4.3 研究区延长组长7段异常高压的形成机制
        4.3.1 地层的欠压实特征及增压作用
        4.3.2 烃类生成的增压作用
第五章 异常压力与致密油分布关系
    5.1 剖面上过剩压力与产能的关系
    5.2 平面上过剩压力与产能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中国北方新生代大陆变形及其动力学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中国北方新生代断裂作用特征
    2.1 中国北方及邻区新生代断裂系统
    2.2 中国北方NNE向断裂作用
        2.2.1 NNE向断裂分布特征
        2.2.2 NNE向断裂作用时间
        2.2.3 NNE向断裂运动学性质及应力场特征
    2.3 变形序列
3 中国北方新生代构造地貌格局形成
    3.1 盆-山构造地貌格局
    3.2 天山隆升过程与热史演化
    3.3 阿尔泰山隆升过程与热史演化
    3.4 阿尔金—祁连山隆升过程与热史演化
    3.5 贺兰山、大青山隆升过程与热史演化
        3.5.1 贺兰山隆升过程与热史演化
        3.5.2 大青山隆升过程与热史演化
    3.6 太行山隆升过程与热史演化
    3.7 中国北方古新世—早始新世(66~42 Ma)构造地貌特征
    3.8 晚中新世(8~6 Ma)以来构造地貌特征
4 结论

(10)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特征及综合地质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古地貌发育的地质背景
2常规法古地貌分析
    2.1古地貌恢复的方法依据
    2.2印模法与残厚法古地貌
    2.3残积铝土岩分布与古地貌
3综合法古地貌特征分析
    3.1综合法古地貌的研究思路
    3.2综合法古地貌地质模型
    3.3综合法古地貌特征
4结果与结论

四、简论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风格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夏院士逝世10周年(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沟驿向斜的形成演化与致密砂岩气成藏模式[J]. 何登发,孙方源,翟咏荷,包洪平,马静辉,开百泽.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1(02)
  • [2]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构造古地理及油气地质意义[D]. 康昱. 西北大学, 2021(12)
  • [3]滨浅湖细粒沉积烃源岩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定边地区长7段烃源岩为例[D]. 陈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4]华北西部贺兰山-桌子山及周缘地区奥陶纪构造演化与沉积响应研究评述[J]. 王振涛,王训练. 科技导报, 2018(23)
  • [5]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马家滩地区的构造样式与圈闭分布规律[J]. 何登发,邵东波,开百泽,包洪平,傅定伍,朱昊,马静辉. 地球学报, 2019(01)
  • [6]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段构造建模[D]. 傅定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7]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页岩油形成条件及资源评价研究[D]. 靳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7(02)
  • [8]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长7段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D]. 盛祖赢.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4)
  • [9]中国北方新生代大陆变形及其动力学机制分析[J]. 徐芹芹,季建清,涂继耀,侯建军. 中国地质, 2015(06)
  • [10]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古地貌特征及综合地质模型[J]. 王建民,王佳媛,沙建怀,郭德郧,高海仁,聂武军,秦锐.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2)

标签:;  ;  ;  ;  ;  

浅谈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构造样式及其油气潜力——纪念朱霞院士逝世十周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