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通货紧缩理论发展回顾与借鉴

20世纪西方通货紧缩理论发展回顾与借鉴

一、20世纪西方通货紧缩理论发展述评与借鉴(论文文献综述)

张家源[1](2020)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文中认为中国的地方金融风险是一个内生于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大,地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潜在的地方金融风险有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形势下地方金融风险的成因,防止金融风险进一步引发金融危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地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城市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财政分权”与“金融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要想突破不平衡的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限制,持续主导地方经济发展,必然会依靠财政预算软约束。因此,城市经济体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在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有鉴于金融周期对金融风险的影响,本文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探讨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并提出核心观点:财政预算软约束会通过影响地方金融周期,引发地方金融风险;地方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和相对于全国的偏离程度不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与程度也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遵循从规范到实证的研究范式,通过理论分析、统计测算、实证检验逐步深化对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机制的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在分析中国城市经济体发展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金融周期理论运用到中国城市经济体中的可行性;引入国内金融周期理论中“准安全资产”、金融体系“弹性”和“病理性”金融周期的概念;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形成的因素以及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第二,分析了地方经济体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演变,阐述了以土地财政为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和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在形成机制、影响路径等方面出现差异的原因,以及准安全资产模式主导下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第三,结合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机制与国内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从信用扩张机制、宏观杠杆率和信贷流向的行业分布角度说明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周期的机制。第四,综合金融周期理论的相关观点,分析了地方金融周期变化对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通过模型推导,指出金融周期变化会改变货币政策影响的地区异质性,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金融机构的预期稳定性不同,这使得不同金融周期阶段下风险传递渠道的占比出现差异。在统计分析部分,构建了一系列财政预算软约束指标,分别衡量土地财政、准安全资产渠道的预算软约束水平、准安全资产信用水平的变化、预算内的财政预算软约束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程度等。在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基础上,构建了一系列衡量地方金融周期以及地方金融周期相对于全国金融周期偏离度的指标,包括中期金融周期指标、BIS法金融周期指标、金融周期系统性正向偏离度指标、简单加权法金融周期累计正向偏离度指标。还借鉴金融风险测算方法,构建了门槛值法金融风险值,简单加权法金融风险值以各金融风险指标的累计大小来衡量地方金融风险。通过统计分析各类指标特征,发现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和金融风险呈现差异和一定相关性。实证检验部分分为两个板块深入研究。第一个部分借鉴计量经济学的变量关系概念,将金融周期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过程中的作用归纳为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提出并证明了准安全资产渠道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是金融体系“超弹性”形成的微观基础,通过改变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的调整会影响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程度。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准安全资产渠道和房地产内生于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程度,更容易通过金融周期,引发系统性的地方金融风险。金融周期主要通过金融周期偏离度和金融周期所处阶段发挥调节作用。第二部分通过实证检验,分析说明在财政预算软约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地方金融周期发挥作用的实现路径。财政预算软约束通过地方金融周期影响地方金融风险的机制,源于信用货币制度下内生货币供给对信用扩张的改变。土地财政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预算收入的制约,准安全资产下的信用扩张突破了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且相应增加房地产市场内生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软预算约束的程度,这减少了信用扩张中实体经济发展与全国金融系统变化对其的制约,增加了地方金融周期上行及波动的程度,进而增加地方金融风险。在金融周期偏离和金融周期阶段的调节效应方面,通过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响应函数在不同金融周期阶段及偏离度下的变化,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区域异质性效果的影响;通过分析金融周期阶段性变化对土地出让金及城投债规模的趋势性变化产生的影响,说明地方金融周期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本文对防范和化解地方金融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刘骏斌[2](2020)在《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历经多年高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体量和影响力显着增加,金融经济系统对资产价格波动的敏感性提高。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发生了房地产价格的多轮上涨和“千股跌停”的股灾,资产价格波动加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深化供给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中的根本性任务。因此,研究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机制及其监控问题契合当下金融改革的重点,具有深远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当前研究背景和现实需求,本文将系统性金融风险扩展到国家金融安全范畴,并遵循“资产价格内涵→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相互影响→风险测度→溢出效应→监控机制和政策建议”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旨在构建较为系统的宏微观分析框架。本文首先从资产价格的理论基础和“价值-价格”关系入手,阐述了资产价格的形成和波动机理,研究表明:资产价格能够充分反映公开信息,资产价值是决定资产价格的基础,流动性水平是资产价格联动、泡沫化和周期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存在复杂的驱动机制和波动效应影响。在分析资产价格的形成与波动的基础上,本文详细阐述了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机理。首先,一系列金融危机已经明确了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事实,本文进一步从预期、市场和流动性角度分析了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相互影响途径,涉及预期影响下的资产价格和货币价值偏离、投资决策影响和价格机制、流动性冲击、信贷杠杆和货币循环等具体影响渠道;同时,基于开放式基金的资产配置和企业-银行部门的信贷关系构建理论模型,解析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存在的跨期、“螺旋式”叠加、时滞、持续和不对称等影响效应特征。在明确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相互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本文基于资产价格数据信息,分别从宏微观角度测度系统性金融风险。首先,基于网络视角测度的开放式基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结果表明系统性金融风险在基金之间的传染具有方向性和非对称性。其次,针对扩展的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范畴,分别选用综合指数法测度金融系统压力指数和金融主权指数,选用Copula-GARCH(1,1)-Va R模型测度信用货币的币值稳定性,并验证了测度指标的合理性。在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市场因子和面板数据分析的实证方法研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机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基于金融网络测度的风险指标对开放式基金的现金流和收益增长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是风险的冲击、传染和分散,也能够凸显出机构的系统重要性程度。进一步的,运用时变参数随机波动率结构VAR模型(TVP-SV-SVAR)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时变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美元货币政策冲击和跨国资本循环持续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并共同冲击人民币币值稳定和阻碍金融主权实力的提升。最后,本文基于资产价格视角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机制。通过借鉴能够反映变化方向、大小和延续性的时变方法,分析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的现状,提出转变监控的理念思路和原则,构建多维度、多系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体系。并进一步从资产价格变化、外生性冲击和风险指数视角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控效果进行了非线性时变检验,明确了相应监控指标及其适应的监控范围。

薛涵予[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既汲取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思想的精华,也继承了自中国革命时期至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同时结合现代金融理论,根据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地将它运用到具体的金融工作当中。实践证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是推动新时代中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将原理和现实相结合,使真理和价值相统一,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强调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以经济为本源,以改革促发展,以市场为机制,以人民为中心,以开放为重点,以治理为手段,以安全为底线,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它以原则,方法,对象,目标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指导体系,它融合传统和现代,协调主体和客体,兼顾国内和国际,突出重点和难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主要欲解决金融安全和效率问题。为抵御金融风险,我国金融必须服务实体经济,始终将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加强对外开放与合作,完善监管与法治;为提高金融效率,我国金融必须深化体制改革,让市场为配置资源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本文试图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相关内容的阐述和论证,展现一个完整的思想形成过程,并且详细说明根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需要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指导我国金融工作,解决实际金融问题。我认为,当代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极其复杂,中国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国内推行着“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金融工作面临着重大的风险与挑战。在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金融体制也亟待全面深化改革,此时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龙小燕[4](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石华军[5](2017)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货币政策的功能在于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以实现中央银行设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无论这一目标是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还是其他,其最终效果与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密切相关。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伴随现代货币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周期不断演进。古典经济学倡导自由主义思想,货币政策调控显得多余。20世纪初,在凯恩斯经济学的指引下,西方发达国家摆脱了“大萧条”后世界经济性衰退,创造了“战后经济奇迹”,然而,面对七十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所引发的“滞涨”,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也束手无策。当Kydland&Presccot(1977)首次将“时间非一致性”引入货币经济学领域,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认识似乎又回到了古典经济时代。在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中,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从扩张到收缩不断转换,经济社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特别是美国次贷危机后,各国央行通过采取激进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逐步走出了危机的阴影,但后危机时代即经济新常态下,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将面临从危机应对向常态化管理转变,如何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又激发内生性发展动力,成为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选择的重要命题。本论文以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扩张型和收缩型货币政策调控的作用机理、中性货币政策的源流,并建立了定力指数框架。其次,对美国、日本、德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历史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经验得失。再次,探讨了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总量调控方式。在定力指数框架下,以1992–2013年的中国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对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结构调控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区间调控向定向调控内涵的扩展。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传统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不足以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新形势。单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会显着增加通货膨胀压力,单纯紧缩性货币政策又增加经济下行风险;第二、理论与历史经验表明,中性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能够激发经济内生性发展动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第三、以定力指数为基础,建立新常态中国货币政策总量调控方式,得到了实际数据检验的支持;第四、新常态中国货币政策结构调控方式的内涵从区间调控扩充到定向调控,解决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防止经济下行风险,为未来发展打下基础。论文可能的创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中性货币政策理论创新。提出中性货币政策操作概念,并探讨其内涵与模型表达式,特别是结合1992年以来的中国货币政策调控的实践,取得较好的实证效果。二是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创新,即整体中性,结构定向。发挥中性操作时间一致性的优势,又避免墨守成规,在保持总体中性的同时,应通过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精准地解决实体经济发展中的短板问题。三是定向货币政策调控度量创新。构建中性调控指数,度量货币当局在决策参考时所依据的目标偏好、调控方向、力度、频数等因素,为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提供决策依据变量。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单纯的中性或非中性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并不能使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实现稳定持续的增长。因此,央行的最优货币政策调控方式,需要考虑整体中性,结构定向的总思路。在中性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下,通过区间调控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通过定向调控补足发展的短板,激发经济的内生活力,为未来经济的强劲复苏打下坚实基础。

姚瑶[6](2017)在《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文中指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宏观经济中非常重要的现象,但是相比通货膨胀的老生常谈,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研究相对较少。经济思想史上对该问题的探讨主要经历了两次高潮,一次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时期,另一次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分别处于这两个时代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与克鲁格曼都对通货紧缩进行了非常细致的研究,但是在现有的文献中二者的理论却大多被一笔带过,更没有人将其进行比较。实际上,费雪和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思想渊源、对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通货紧缩的治理以及对经济现实的解释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同之处,但更重要的是分歧。费雪从供给角度,以自己的“交易方程”为基础,系统分析了债务在加强通货紧缩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且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债务-通货紧缩螺旋,提出以通货再膨胀治理通货紧缩。克鲁格曼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和“流动性陷阱”理论为基石,从需求角度论证了通货紧缩的成因,并提出了激进的货币政策主张——提高通货膨胀预期,以“有管理的通货膨胀”治理通货紧缩。本文运用归纳总结法和理论比较法,系统梳理费雪和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及其对经济萧条现实的解释,找出两位经济学家阐述问题的异同,并对其做了客观的评价,为面临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的结论是,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有三点共同之处和三点分歧。其共同之处,一是产生背景和思想渊源具有相似性;二是都肯定了过度负债对通货紧缩的作用;三是都主张用通货膨胀治理通货紧缩。在分歧方面,一是费雪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交易方程”,与凯恩斯相左,克鲁格曼则继承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论和“流动性陷阱”理论;二是费雪从供给角度解释通货紧缩成因,而克鲁格曼则从需求的角度来解释,有本质区别;三是用通胀治通缩的操作方式不同,费雪主张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增加货币供给量,而克鲁格曼的主张更为激进,建议央行制定一个具体的通货膨胀率,以提高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

陆平[7](2016)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米尔顿·弗里德曼是20世纪后半叶最有影响的西方经济学家之一。作为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旗手,他的经济思想、经济哲学改变了经济学发展史的进程,对西方思想界、政界、商界和民众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研究此前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尤其是在他2006年去世以后,很多文献总结了他对经济学的贡献。本文的意图,是在前人文献的基础上,以弗里德曼的文本为基础,把他放在20世纪后半叶经济思想和社会思潮的变化这一背景下,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得到一些新的洞见。本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在对弗里德曼的思想进行总体考察的基础上,第一部分对弗里德曼的思想、方法等进行比较研究,第二部分阐述弗里德曼理论的应用,第三部分是对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评价。比较部分由五章构成,也是本文最重要的部分:理论的总体考察、方法论比较、宏观经济思想比较、社会影响的比较和企业伦理学的比较研究。通过分析,本文阐明了弗里德曼的方法论是工具主义哲学的一个特例,说明了他的宏观经济思想与凯恩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解释了他之所以产生了巨大社会影响的原因,批评了他在企业伦理学方面的混乱。本文用两章篇幅阐述了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思想的应用,分别是在英国的实验和中国曾经采取过的货币主义政策。弗里德曼的政策影响在英国要大于美国,所以本文选择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实践作为研究对象,得到的结论是,弗里德曼虽然有很大的学术和社会影响,但其货币主义政策主张在现实中并未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也曾采纳过弗里德曼的建议治理通货膨胀,但效果并不显着。评价部分首先肯定了弗里德曼对经济学的贡献,然后分析了他的方法和理论的缺陷。此外,本文从新自由主义和方法论这两个角度对弗里德曼的思想进行了专题评价,尤其是从“二元经济学”的视角对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提出了批评。

周继燕[8](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三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三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三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三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高越青[9](2015)在《“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供给端视角》文中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发展一直存在“产能过剩痼疾”。自“十五”计划开始,我国政府将治理产能过剩列入了宏观经济调控工作的重点,不断出台各种整顿治理措施,但产能过剩不仅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已陷入“越调控越扩张”的怪圈。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过后,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并转而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问题也更加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的重要障碍,并正不断加剧宏观经济发展的系统风险。2013年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指出:“产能严重过剩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势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企业职工失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能源资源瓶颈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危及产业健康发展,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我国产能过剩的形成根源、寻找和制定行之有效的产能过剩化解方法显得意义重大。本文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研究,与现有文献不同的是,本文将立足于西方经济学及供给学派理论的相关原理,从供给端切入。该选题充分考虑了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国情,对实际的产能过剩化解工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案例研究法等,力图将研究建立在严谨的理论分析与坚实的经验研究基础上,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内容包括本文选题的背景、意义、“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研究方法、全文的结构安排和研究框架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是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对于产能过剩,学术界存在着一些争议,而对于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更是存在着诸多似是而非的认识和判断,甚至是在政策层面。本章在吸收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产能过剩实际情况,对“中国式”产能过剩做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形成几个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具体内容包括对产能过剩界定、测度、成因和化解对策四个方面的文献进行述评。第三部分提出了一个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新视角,也即从供给端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研究发现,虽然国内外经济波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产能过剩产生了影响,但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还是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而企业的盲目投资、重复建设行为与我国的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有着紧密的联系,结合供给学派的供给理论,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恰是“供给边”的深层次核心所在。具体内容包括从供给端研究产能过剩的理论基础、相关文献综述以及从供给端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分析研究。第四部分是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要素供给是“供给边”的一个重要内涵,它是生产和供给的前提条件,我国的要素供给呈扭曲状态,而导致要素供给扭曲的根源在于要素市场扭曲,本章就对要素市场扭曲与我国产能过剩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扭曲激励,进而引发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二是要素市场扭曲会对企业的市场退出产生扭曲激励,阻止企业市场退出,进而导致产能过剩问题的固化。对于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结合多晶硅行业的案例分析进行了说明,并且还进行了实证检验,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1992~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证明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有着显着影响。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现状、成因、测度及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分析以及实证检验。第五部分是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供给效率是“供给边”的另一个重要内涵,由于构成宏观供给效率的基础是微观层面的企业生产效率,而技术创新不足将抑制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所以本章具体分析和研究的是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首先是在产能过剩的形成阶段,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现状对企业投资决策产生影响,极易引发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结构性过剩等问题:其次是在产能过剩化解阶段,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核心技术匮乏的问题不仅制约了产品出口贸易,还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减慢了过剩产能的消纳速度,不利于产能过剩的化解。为证明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间的联系,本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工业制造业28个行业2000~2013年的数据进行了检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加快技术创新对产能过剩的化解有着显着的积极作用。本章的具体内容包括要技术创新的定义及我国技术水平现状、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第六部分是结论及对策建议。本章首先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然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新思路,并具体针对第四章、第五章的分析结论提出了加快我国要素市场改革及技术进步的对策建议。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供给端视角对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产能过剩其实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具体可从要素供给及其供给效率两方面进行分析;(2)地方政府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和市场退出施加了扭曲激励,进而引发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固化的问题,基于此,加快推进要素市场改革、改变要素市场扭曲现状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着重要意义;(3)技术创新不足在产能过剩形成过程中起一定助推作用,并对产能过剩的顺利化解造成较大阻碍,基于此,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动科技发展对化解我国产能过剩有积极作用。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我国产能过剩的历史经验及现状,归纳了“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本质特征;2)构建了从供给侧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并提出了基于供给侧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本文结合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我国产能过剩历史进行全面回顾,发现产能过剩是国民经济供给端存在的结构性失衡矛盾的具体表现之一,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供给端视角研究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基本框架,具体从要素供给和供给效率两个方面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对应的产能过剩化解对策;3)运用我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了要素市场扭曲对产能过剩形成的直接助推作用,并发现技术创新不足是引发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快技术创新对化解产能过剩有着重要的意义。

孙焓炜[10](2012)在《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中国也无法在危机中独善其身,为抵御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带来的动荡,政府重启积极财政政策。与1998年实施的侧重于扩大财政支出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比,此轮积极财政政策以“减税”和“增支”为主要内容,在这种财政政策的刺激下,国民经济触底回升,初显成效,但是通货膨胀风险也开始浮现。回顾中国经济始于2003年的上升期以及在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逆转,许多关于通货膨胀的问题由此浮出。为何中国本轮通货膨胀始终是“结构性上涨”?为何在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后,CPI骤然加速上升?有研究认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货币超发,但是货币超发仅仅是通货膨胀的表征,本文将从积极财政政策的角度探究通货膨胀发生的深层次原因。Friedman曾说过通货膨胀是一种危险时会致命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理,会毁掉整个社会的疾病。通货膨胀也是经济学家一直致力于从政策制度上根本解决的问题。但是首先要解决的是问题是何为通货膨胀?判定标准是什么?对于通货膨胀形成的机理和治理的策略,货币主义者与财政主义者却有着各自不同的观点。货币主义者认为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而财政主义者则认为财政政策性质的决定了通货膨胀是否是一种货币现象,他们认为当政府采取非李嘉图财政政策时,通货膨胀是一种财政现象。新古典综合理论认为在经济“萧条”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没有风险。只有当经济中的“潜在产出”发挥出来之后,才存在诱发通货膨胀的风险。因此,对通货膨胀的判断将成为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Woodford(2001)认为非李嘉图财政政策对于治理通货膨胀具有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如果政府采取非李嘉图性财政政策,则不能搭配积极的货币政策,而应该选择被动型的货币政策。第二层含义是积极货币政策搭配局部李嘉图财政政策,放弃被动型货币政策与非李嘉图财政政策组合。第三层含义是将第二层含义进行完善,将始终位于通货膨胀目标附近的局部唯一解变成全局唯一解。具体的制度安排是:当通货膨胀水平很高时,央行将迅速提高利率,排除通货膨胀的螺旋性上涨风险;当通货膨胀水平较低时,政府将履行赤字政策,排除通货紧缩危险。所以我们提出第二个问题:回顾2008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2008年至2010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至今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样的政策组合符合非李嘉图财政政策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组合吗?如果不符合,可能的后果怎样?若经济中潜在产出接近实际产出,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导致通货膨胀风险的产生,但“潜在产出”并不是一个常量,实证方法求出来的只不过是描述已经发生的“潜在产出”,并不能反映未来方向上的“潜在产出”。任何一项社会制度的变更、任何一项技术创新都可能改变“潜在产出”。这便是我们提出第三个问题:中国的潜在产出是否发挥?赤字财政政策的容量究竟有多大?当前情势下,国际经济环境依然动荡,可能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等众多渠道影响中国经济。而在国内,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也会慢慢显现。因此,中国积极财政政策如何通过“增支”、“减税”对收入支出结构的安排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与决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这也是我们提出的第四个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四个问题进行回答,为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的研究提供一个既具备理论基础又包含实证基础的坚实框架,并得出以下结论。(1)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通货膨胀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中国通货膨胀的类型归结为适应性通货膨胀,现期通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前期通胀的滞后影响,尤其在其与产出缺口的关系上表现出了显着的正相关关系。(2)中国两轮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中,第一轮积极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国内通货膨胀,表明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社会总需求逐渐超出社会总供给,存在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风险。而第二轮积极财政政策是在国内通货膨胀存在的情况下实施的,使用不当将会加大通货膨胀风险。本文通过价格水平决定的财务理论(FTLP)对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的传导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财政政策是否引起通货膨胀现象更多的还是应该取决于其政策的选择,如果政策是非李嘉图式财政政策,那么通货膨胀现象将是一种财政现象。对中国现阶段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短期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李嘉图等价不成立,且不会对经济产生明显挤出效应。但是积极财政政策的长期实施,会造成通货膨胀,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滞后2期时最为突出。(3)中国的潜在产出和实际产出存在波动性,但其波动性并不是很大,不存在实际产出长期大于或者小于潜在产出的状况,而是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变化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因果关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产出缺口再次由负缺口向产出正缺口转变,由于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变化量存在正向因果关系,因此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将会加大。(4)本文通过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笔者发现财政赤字规模以及财政支出规模与通货膨胀有着正相关关系,而税收则与通货有着负相关关系。当财政赤字规模或减税额度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发生。

二、20世纪西方通货紧缩理论发展述评与借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世纪西方通货紧缩理论发展述评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金融危机后,货币与债务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上迎来重大调整
        1.1.2 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变化、城市经济体存在金融风险
        1.1.3 经济发展不平衡下城市行政级别、本土金融资源存在差异
        1.1.4 地方经济稳中下行、金融周期衍生的金融风险有所显现
    1.2 选题意义
        1.2.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2.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财政预算软约束
        1.3.2 地方金融风险
        1.3.3 国内金融周期与地方金融周期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可行性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可行性
        1.5.3 研究不足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
        2.1.1 基于金融周期的金融风险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对不同经济体金融风险的分析
        2.1.3 金融周期视角下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
    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形成与影响
        2.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形成
        2.2.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影响
    2.3 文献小结与述评
第3章 理论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3.1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1.1 现状分析: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与财政金融体系
        3.1.2 国内金融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3.1.3 地方金融周期的形成机制
        3.1.4 地方金融周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路径
    3.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变化与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
        3.2.1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维度与地方金融风险分析的微观基础构建
        3.2.2 财政预算软约束演变的理论分析:从土地财政到准安全资产模式
        3.2.3 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的形成与分化:基于成本收益博弈的分析
        3.2.4 准安全资产主导的财政预算软约束模式对地方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
    3.3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周期的影响机制:模型推导
        3.3.1 信用扩张机制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改进的DM快慢模型
        3.3.2 利率调整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拓展的DM模型与跨部门利率联动模型
        3.3.3 信贷投向变化引起的金融周期变化:基于C-D生产函数的数学表达
    3.4 地方金融周期对城市信用扩张外部环境的影响
        3.4.1 地方金融周期对货币政策冲击异质性的影响
        3.4.2 地方金融周期调整改变资产货币化的风险传递渠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算与分析:财政预算软约束、金融周期与金融风险
    4.1 研究样本的选择与区分
    4.2 财政预算软约束的测算与分析
    4.3 中国地方金融周期的测算与分析
    4.4 地方金融风险水平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检验: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
    5.1 指标选择与模型设定
        5.1.1 指标选择
        5.1.2 模型设定
    5.2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3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和分析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实证分析:金融周期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的实现路径
    6.1 金融周期中介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1.1 基于信贷资源干预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2 基于分部门杠杆率变化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1.3 基于GDP和房地产推动因素的中介效应实现路径
    6.2 金融周期调节效应实现路径分析
        6.2.1 基于货币政策异质性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2.2 基于预期稳定性变化的调节效应实现路径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地方金融风险防范的相关政策建议
        7.2.1 调整中国地方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机制
        7.2.2 构建监管条线彼此协调、分层次的、前瞻性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7.3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附录 A 本土地方商业银行的分类标准
附录 B 城市的发展级别与行政级别
附录 C 公式推导:持有准安全资产金融机构的利润函数
附录 D 公式推导: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利润最大化
附录 E 财政预算软约束对地方金融风险影响过程中的变量关系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符号变量的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内容
        1.2.4 研究方法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研究创新
        1.3.2 可能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资产价格形成与波动研究综述
        2.1.1 资产定价理论研究
        2.1.2 资产价格波动研究
    2.2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关联研究综述
        2.2.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理论属性研究
        2.2.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生成机制研究
        2.2.3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研究
    2.3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与监控研究综述
        2.3.1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与测度研究
        2.3.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与监控研究
    2.4 文献述评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资产价格的形成及其波动效应研究
    3.1 资产价格的形成与波动机理分析
        3.1.1 资产价格的理论基础
        3.1.2 资产价格形成的市场机理
        3.1.3 资产价格波动的流动性驱动机制
    3.2 资产价格统计特征与泡沫分析
        3.2.1 资产价格的统计特征分析
        3.2.2 资产价格泡沫分析
    3.3 资产价格的波动效应分析
        3.3.1 研究设计
        3.3.2 变量选取与检验
        3.3.3 实证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
    4.1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的典型事实
        4.1.1 房地产危机
        4.1.2 股票市场危机
        4.1.3 银行业危机
        4.1.4 回顾与分析
    4.2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途径分析
        4.2.1 预期途径影响分析
        4.2.2 市场途径影响分析
        4.2.3 流动性途径影响分析
    4.3 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效应分析
        4.3.1 基于金融机构的影响效应分析
        4.3.2 基于宏观视角的影响效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资产价格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研究
    5.1 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的理论基础
        5.1.1 微观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理论
        5.1.2 宏观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理论
    5.2 基于网络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体系构建
        5.2.1 基于网络关联的测度分析
        5.2.2 基于网络视角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体系构建
    5.3 宏观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测度
        5.3.1 金融系统压力指数
        5.3.2 金融实力指数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资产价格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研究
    6.1 系统性金融风险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6.1.1 微观溢出效应分析
        6.1.2 宏观溢出效应分析
    6.2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微观机构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6.2.1 研究设计
        6.2.2 变量选取和实证模型
        6.2.3 实证结果分析
        6.2.4 微观机构溢出效应小结
    6.3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宏观时变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6.3.1 研究设计
        6.3.2 因果检验与模型估计结果
        6.3.3 脉冲结果分析
        6.3.4 宏观时变溢出效应小结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资产价格视角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研究
    7.1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的理论基础
        7.1.1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的理论发展
        7.1.2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方法演化
    7.2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的现状与构建
        7.2.1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的现状分析
        7.2.2 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理念与原则
        7.2.3 多维度风险监控体系的构建
    7.3 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资产价格监控
        7.3.1 极端条件下信贷杠杆对资产价格波动冲击
        7.3.2 基于资产价格泡沫的测度监控
        7.3.3 基于资产组合的尾部风险度量与监控
    7.4 基于资产价格视角的外生流动性冲击监控
        7.4.1 外生流动性冲击监控基础
        7.4.2 研究设计
        7.4.3 初步检验与模型设定
        7.4.4 正交脉冲响应分析
    7.5 基于资产价格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化监控
        7.5.1 微观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控体系构建
        7.5.2 微观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监控
        7.5.3 宏观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时变监控效果检验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致谢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的缘由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的实际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三)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逻辑推理论证法
        (三)定性分析法
        (四)比较分析法
    五、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一)本文的研究重点
        (二)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金融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根本依据
        一、马克思的金融思想
        二、恩格斯的金融思想
        三、列宁的金融思想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历史资源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25-1949)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49-1978)
        三、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1978—1992)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的金融思想(1992-2002)
        五、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2002 年—2012 年)
    第三节 现代金融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重要的理论借鉴
        一、货币基础理论
        二、信用理论
        三、利息与利率理论
        四、货币均衡论
        五、货币政策理论
        六、开放金融理论
        七、金融危机理论
        八、金融创新理论
第二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工作
        一、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5-1927 年)
        二、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28-1934 年)
        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37-1945 年)
        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金融工作(1945-1949 年)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年)党的金融工作
        二、社会主义改造至改革开放前(1953-1978 年)党的金融工作
    第三节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以前党的金融工作
        一、金融体制的初步改革和金融业务的初步改组
        二、金融体系的加强和巩固
        三、金融行业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第四节 十八大以来党的主要金融工作
        一、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
        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三、加大金融开放程度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内背景
        一、经济结构亟待转型升级
        二、金融业“脱实向虚”问题日益严重
        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三大攻坚战
        四、为实现金融强国梦需做好战略规划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形成的国际背景
        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
        二、美元霸权局面仍然持续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
        四、国际金融体系现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关于我国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
        一、关于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
        二、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的论述
        三、关于发展绿色金融的论述
        四、关于发展科技金融的论述
        五、关于金融安全的论述
        六、关于深化金融改革的论述
        七、关于国际金融的论述
        八、关于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论述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思想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思想
        三、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的思想
        四、积极发展普惠金融的思想
        五、扩大金融对外开放的思想
        六、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思想
        七、维护金融安全的思想
        八、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的思想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主要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价值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金融宏观与微观相配合
        二、金融以经济为基础,以政治为导向
        三、金融以实体经济为主,虚拟经济为辅
        四、金融改革与开放相结合
        五、金融供给与需求相平衡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的实践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有关研究积累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1.4 研究方法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1.5 研究框架
    1.6 创新与不足
        1.6.1 论文创新点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2.2.2 经济周期理论
        2.2.3 经济增长理论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2.2.5 其他理论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5.1.2 基本检验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5.1.5 实证分析结论
    5.2 原因探析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6.1.2 计量方法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6.2.5 实证分析结论
    6.3 原因解析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7.2.5 实证分析结论
    7.3 原因分析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参考文献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与成因研究
        1.2.2 中国经济新常态语境下的国外货币政策操作比较
        1.2.3 货币政策调控框架的理论研究
        1.2.4 经济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研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内容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2章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理论分析
    2.1 货币政策调控的一般方式:扩张与收缩
    2.2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的“两难选择”
        2.2.1 扩张性货币政策结果分析
        2.2.2 收缩性货币政策结果分析
        2.2.3 新常态下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必由之路:中性操作
    2.3 中性货币政策操作的框架
        2.3.1 中性操作的最终目标
        2.3.2 中性操作的中介目标
        2.3.3 中性操作的调控工具
    2.4 中性货币政策操作的传导机制探索
        2.4.1 定向调控类工具的传导渠道
        2.4.2 金融危机后货币政策传导的探索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外非常时期货币政策调控方式与效果比较
    3.1 美国非常时期货币政策调控方式
        3.1.1 大萧条前的货币政策:持续扩张与陡然收缩
        3.1.2 大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
        3.1.3 2007 年以来美国的四次QE
        3.1.4 美国非常时期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效果
    3.2 日本非常时期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
        3.2.1 20 世纪80年代:被动地货币扩张与操之过急地收缩
        3.2.2 20 世纪90年代: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3.2.3 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手段
        3.2.4 日本非常时期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效果评价
    3.3 德国非常时期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
        3.3.1 德国非常时期货币政策调控的政策手段
        3.3.2 德国非常时期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效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的历史回顾
    4.1 1993-1997 年:适度从紧调控
        4.1.1 背景
        4.1.2 央行的调控措施
        4.1.3 调控效果
    4.2 1998-2002 年:适度宽松调控
        4.2.1 背景
        4.2.2 央行的调控措施
        4.2.3 调控效果
    4.3 2003-2008 年:适度从紧调控
        4.3.1 背景
        4.3.2 央行的调控措施
        4.3.3 调控效果
    4.4 2008 年至今:走向稳健中性的调控
        4.4.1 背景
        4.4.2 调控措施
        4.4.3 调控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总量调控方式分析
    5.1 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前货币政策总量操作实践
    5.2 中性货币政策操作的度量:定力指数
        5.2.1 定力的度量
        5.2.2 定力指数的测度模型
    5.3 定力指数的测度
        5.3.1 数据说明和变量计算
        5.3.2 参数校准与权重确定
    5.4 定力指数测算结果及特征分析
        5.4.1 测算结果
        5.4.2 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特征
    5.5 定力指数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分析
        5.5.1 分析方法
        5.5.2 数据平稳性检验
        5.5.3 SVAR模型识别与估计
        5.5.4 定力指数的预测应用
    5.6 结论、建议与展望
第6章 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结构调控方式分析
    6.1 定向调控的功能
        6.1.1 由区间调控到定向调控的内涵变化
        6.1.2 货币政策定向调控的操作工具
    6.2 定向调控:从危机应对向常态治理转变
        6.2.1 资产再平衡
        6.2.2 央行预期管理
        6.2.3 利率市场化的完善与深化
        6.2.4 稳健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定向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的实证分析
    7.1 假说与计量模型
    7.2 变量说明与数据选择
    7.3 定向调控效果:来自农业发展的证据
    7.4 稳健性检验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政策建议
    8.1 创新货币政策调控工具和调控方式,实现金融稳定
    8.2 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8.3 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引导管理好公众预期
    8.4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8.5 拓展中小银行空间,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历史背景及思想渊源比较
    2.1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1.1 费雪通货紧缩理论的产生
        2.1.2 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的产生
        2.1.3 二者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之异同
    2.2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2.2.1 费雪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2.2.2 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2.2.3 二者通货紧缩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之异同
第3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比较
    3.1 费雪对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债务-通货紧缩
        3.1.1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概述
        3.1.2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的传导机制
        3.1.3 债务-通货紧缩螺旋
    3.2 克鲁格曼对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总需求不足与流动性陷阱
        3.2.1 解释总需求不足的跨期消费模型
        3.2.2 流动性陷阱下的通货紧缩
        3.2.3 通货紧缩的自我加强及“死亡螺旋”
    3.3 二者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分歧与共同之处
第4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比较
    4.1 费雪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政策主张
        4.1.1 自由放任,破产后的强制恢复
        4.1.2 控制价格水平,用通胀治通缩
    4.2 克鲁格曼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政策主张
        4.2.1 否定结构性改革的作用
        4.2.2 否定凯恩斯“流动性陷阱”下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4.2.3 提高通胀预期:以“有管理的通货膨胀”治理通缩
    4.3 二者关于通货紧缩治理的分歧与共同之处
第5章 费雪与克鲁格曼通货紧缩理论对经济萧条现实的解释
    5.1 费雪对 1929~1933 年经济大萧条的解释
        5.1.1 费雪对大萧条成因的分析
        5.1.2 费雪为大萧条提出的政策建议
    5.2 克鲁格曼对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通货紧缩的解释
        5.2.1 克鲁格曼对日本通货紧缩成因的解释
        5.2.2 克鲁格曼为日本摆脱通货紧缩开出的“药方”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当前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弗里德曼的经济学思想:总体考察
    2.1 弗里德曼其人其说
        2.1.1 弗里德曼的成长
        2.1.2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概览
        2.1.3 政策实践
    2.2 弗里德曼的早期贡献
        2.2.1 方法论
        2.2.2 国际经济学
        2.2.3 消费理论
        2.2.4 货币需求理论
        2.2.5 稳定化政策
    2.3 货币主义
        2.3.1 货币主义的经验证据
        2.3.2 货币主义理论
        2.3.3 货币主义政策
        2.3.4 对货币主义的批评
    2.4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2.4.1 弗里德曼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思想
        2.4.2 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货币主义的差异
        2.4.3 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其早期思想的继承
        2.4.4 对弗里德曼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批评
    2.5 弗里德曼的政治经济学
        2.5.1 《资本主义与自由》: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宣言
        2.5.2 围绕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的争论
3 弗里德曼经济学方法论的思想史比较
    3.1 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
    3.2 杜威的工具主义
    3.3 两种工具主义的比较
    3.4 弗里德曼的工具主义是杜威工具主义的特例
4 宏观经济学发展史的缩影:弗里德曼和凯恩斯
    4.1 货币理论的比较
        4.1.1 流动性偏好
        4.1.2 IS-LM模型
        4.1.3 弗里德曼对货币数量论的复兴
        4.1.4 美国货币史
        4.1.5 弗里德曼的马歇尔主义思想
        4.1.6 货币政策
        4.1.7 传导机制
    4.2 反凯恩斯的弗里德曼
    4.3 凯恩斯货币理论的转变
        4.3.1 与弗里德曼相近的凯恩斯
        4.3.2 与弗里德曼相对的凯恩斯
    4.4 弗里德曼对凯恩斯的反对
    4.5 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消费函数
    4.6 弗里德曼:马歇尔的继承人
5 经济学家的社会影响:弗里德曼和加尔布雷思
    5.1 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的经济现实世界
        5.1.1 加尔布雷思的世界
        5.1.2 弗里德曼的世界
    5.2 不确定的年代vs.自由选择
        5.2.1 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通过电视媒体的交锋
        5.2.2 加尔布雷思的《不确定的年代》
        5.2.3 弗里德曼的《自由选择》
    5.3 经济思想的公众影响
6 企业的社会责任:弗里德曼伦理观的思想史考察
    6.1 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学
        6.1.1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6.1.2 企业伦理与政治经济学
        6.1.3 弗里德曼的观点
    6.2 弗里德曼功利主义立场的结构
        6.2.1 弗里德曼的基本原则观点
        6.2.2 效用的含义
        6.2.3 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7 弗里德曼思想的应用:英国的货币主义实验
    7.1 撒切尔政府之前弗里德曼在英国的影响
        7.1.1 二战后弗里德曼在英国的影响——从边缘到中心
        7.1.2 弗里德曼与英国经济学家的争论
    7.2 货币主义政策的英国实验
        7.2.1 货币主义政策的英国实验的理论背景
        7.2.2 “从加尔布雷斯到经济自由”
        7.2.3 撒切尔政府的货币主义政策实践
8. 弗里德曼思想在中国的运用及其局限性
    8.1 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思想与中国
        8.1.1 建国后中国货币政策历程
        8.1.2 弗里德曼货币政策在中国的困境
    8.2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局限
        8.2.1 弗里德曼的通货膨胀理论
        8.2.2 通货膨胀的治理
    8.3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通货膨胀历史
        8.3.1 第一次通胀背景及原因(1985-1989年)
        8.3.2 第二次通胀背景及原因(1993-1995年)
        8.3.3 第三次通胀背景及原因(2007-2008年)
    8.4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困境
    8.5 弗里德曼与中国
9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评价
    9.1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启示
        9.1.1 经济自由思想对中国经济建设的启示
        9.1.2 “有限政府”理论的积极意义及启示
        9.1.3 平等观的启示
    9.2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局限性
        9.2.1 弗里德曼经济思想的伦理学本质考证
        9.2.2 自由观与平等观的缺陷
        9.2.3 “有限政府”理论的缺陷
        9.2.4 绝对自由化思想的缺陷
    9.3 对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想的评价——“二元经济学”的视角
        9.3.1 “二元经济学”概述
        9.3.2 “二元经济学”视角下的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思想
    9.4 弗里德曼经济学方法论的评价
        9.4.1 弗里德曼方法论的科学哲学界定
        9.4.2 弗里德曼工具主义立场的哲学批评
        9.4.3 弗里德曼工具主义立场的方法论批评
    9.5 弗里德曼思想的整体把握
参考文献
后记

(8)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安排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2 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
    2.1 理论基础
        2.1.1 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
        2.1.2 供需失衡论
        2.1.3 货币供给收缩论
        2.1.4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2.2 文献述评
        2.2.1 关于通货紧缩本质的争论
        2.2.2 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综述
3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与初步诊断
    3.1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
        3.1.1 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风险
        3.1.2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3.1.3 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3.1.4 通货紧缩的分类
        3.1.5 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3.2 把脉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现状
        3.2.1 物价水平呈下跌态势
        3.2.2 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3.2.3 货币供应量高位增长
    3.3 中国通货紧缩初步诊断
        3.3.1 当前是否发生通货紧缩的争论
        3.3.2 通货紧缩风险的初步判定
4 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
    4.1 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
        4.1.1 通货紧缩风险的直接原因
        4.1.2 通货紧缩风险的结构性因素
        4.1.3 通货紧缩风险的资源环境因素
        4.1.4 通货紧缩风险的货币因素
        4.1.5 通货紧缩风险的外部冲击因素
    4.2 通货紧缩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4.2.3 实证检验
        4.2.4 实证结果分析
5 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
    5.1 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5.1.1 大萧条的经过
        5.1.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2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紧缩
        5.2.1 日本通货紧缩的背景
        5.2.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3 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通货紧缩
        5.3.1 通货紧缩的状况描述
        5.3.2 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
        5.3.3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5.4 通货紧缩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5.4.1 警惕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5.4.2 总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解药
        5.4.3 注重供给端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
6 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
    6.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1.1 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6.1.2 调整融资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6.1.3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6.1.4 发展绿色经济,从量变到质变
    6.2 总需求管理政策
        6.2.1 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
        6.2.2 积极的财政政策
    6.3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6.3.1 行政体制改革
        6.3.2 要素价格改革
        6.3.3 财税体制改革
        6.3.4 金融体制改革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供给端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1.1.2 本文的选题意义
    1.2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
        1.2.1 相关概念辨析
        1.2.2 国内外有关产能过剩的定义
        1.2.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定义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3.1 本文的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点
        1.4.2 本文的不足
2 对“中国式”产能过剩的基本判断
    2.1 产能过剩的界定
    2.2 产能过剩的测度
        2.2.1 基于微观企业调查结果的测算方法
        2.2.2 基于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测算方法
        2.2.3 各类产能利用率测算方法的比较及结论
    2.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
        2.3.1 国外有关产能过剩成因的分析
        2.3.2 国内有关产能过剩成因的分析
        2.3.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成因分析
    2.4 治理和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文件及对策研究述评
        2.4.1 国内有关治理和化解产能过剩对策研究的评述
        2.4.2 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和总结
        2.4.3 “中国式”产能过剩的治理和化解思路
3 一个新视角:从供给端研究“中国式”产能过剩
    3.1 从供给端视角研究产能过剩的文献综述
    3.2 研究的理论基础
        3.2.1 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
        3.2.2 西方经济学中的供给理论
        3.2.3 国内有关供给理论的研究
    3.3 从供给端研究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
        3.3.1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与宏观经济调控
        3.3.2 从供给端分析我国的产能过剩
        3.3.3 供给管理与我国的产能过剩治理和化解
4 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
    4.1 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现状及成因分析
        4.1.1 要素市场扭曲的定义
        4.1.2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的现状
        4.1.3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的成因分析
    4.2 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度
        4.2.1 要素市场扭曲的测度方法综述
        4.2.2 我国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测度
    4.3 要素市场扭曲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
        4.3.1 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投资决策的扭曲激励
        4.3.2 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退出决策的扭曲激励
        4.3.3 产能过剩行业的实例分析——以多晶硅行业为例
    4.4 实证检验:要素市场扭曲与产能过剩
        4.4.1 研究设计
        4.4.2 基于整体样本的实证分析
        4.4.3 基于子样本的稳健性检验
5 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
    5.1 技术创新定义及我国技术水平现状
        5.1.1 技术创新的定义
        5.1.2 我国技术水平现状分析
    5.2 我国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
    5.3 技术创新不足对我国产能过剩的影响机理分析
        5.3.1 相关文献综述
        5.3.2 形成阶段:技术创新不足催生产能过剩形成
        5.3.3 化解阶段:技术创新不足阻碍过剩产能化解
    5.4 实证检验:技术创新不足与产能过剩
        5.4.1 技术创新的测度
        5.4.2 研究设计、指标选择与数据
        5.4.3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6 结论、对策建议及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展望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及其他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10)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文献综述
    1.3.1 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中的定位
    1.3.2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1.3.3 中国财政政策与通货膨胀的相关研究
    1.3.4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
2.1 积极财政政策的界定与特征
    2.1.1 积极财政政策的界定
    2.1.2 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
2.2 通货膨胀风险
    2.2.1 通货膨胀的涵义与传导机制
    2.2.2 全球化背景下的通货膨胀
    2.2.3 中国的通货膨胀
2.3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2.3.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2.3.2 税收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效应
    2.3.3 分权体制下政府纵向转移支付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2.3.4 政府债务的通货膨胀效应
    2.3.5 政府公共服务的通货膨胀效应
2.4 小结 3 积极财政政策理论框架
3.1 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框架
    3.1.1 基本理论框架
    3.1.2 收入-产出模型中财政政策的作用
    3.1.3 IS-LM模型中财政政策作用
    3.1.4 AS-AD模型中财政政策作用
3.2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3.2.1 充分就业时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
    3.2.2 严重失业时积极财政政策
    3.2.3 稳定宏观经济的财政政策
3.3 中国财政政策的特点
    3.3.1 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财政政策演进
    3.3.2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特征 4 基于中国数据的通货膨胀理论分析
4.1 通货膨胀理论
    4.1.1 中国通货膨胀的理论研究
    4.1.2 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制
4.2 中国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估算
    4.2.1 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的涵义与估算思路
    4.2.2 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三种不同估算方法
    4.2.3 小结
4.3 基于产出缺口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
    4.3.1 基于产出缺口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的模型
    4.3.2 基于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估计
4.4 中国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检验
    4.4.1 Granger因果检验理论
    4.4.2 中国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
4.5 小结 5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
5.1 积极财政政策通胀风险的传导机制
    5.1.1 积极财政政策是否引起通货膨胀
    5.1.2 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
5.2 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检验
    5.2.1 李嘉图等价定理定义和检验
    5.2.2 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检验
5.3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检验
    5.3.1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理论
    5.3.2 积极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检验
5.4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测量
    5.4.1 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总体风险
    5.4.2 总需求视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5.5 小结 6 中国积极财政政策通货膨胀风险的实证研究
6.1 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
    6.1.1 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
    6.1.2 财政赤字债务化的通货膨胀风险分析
6.2 财政支出的通货膨胀风险
6.3 税收政策及其对通货膨胀的作用
6.4 总供给视角下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
6.5 小结 7 结论与政策调整建议
7.1 基本结论
7.2 积极财政政策的政策调整
    7.2.1 积极财政政策存在的问题
    7.2.2 积极财政政策的调整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件

四、20世纪西方通货紧缩理论发展述评与借鉴(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预算软约束对中国地方金融风险的影响机制研究 ——基于国内金融周期的视角[D]. 张家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2]资产价格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机制及其监控研究[D]. 刘骏斌. 东南大学, 2020(02)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金融思想研究[D]. 薛涵予. 兰州大学, 2019(02)
  • [4]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5]经济新常态下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研究[D]. 石华军. 湘潭大学, 2017(01)
  • [6]费雪与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比较研究[D]. 姚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7(11)
  • [7]米尔顿·弗里德曼:经济思想史视角的比较研究[D]. 陆平. 云南大学, 2016(04)
  • [8]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9]“中国式”产能过剩问题研究 ——基于供给端视角[D]. 高越青.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10]积极财政政策的通货膨胀风险研究[D]. 孙焓炜. 武汉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20世纪西方通货紧缩理论发展回顾与借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