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地名标准化

论我国地名标准化

一、我国地名标准化雏论(论文文献综述)

韩光辉,王洪波,彭静杨,朱永杰[1](2020)在《现代地名研究及地名科学的兴起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地名学是随着地名的大量积累及地名在实用过程中的不断演变,探索其起源含义、语词特征、空间位置变动及时间序列沿革变化而形成的一个专门学问。在中国,地名研究拥有良好的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并且历经发展形成了地名学学科。本文探讨现代地名研究及地名科学的兴起与发展,并针对我国现代地名科学发展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黄小英[2](20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地名生僻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王承锁[3](2021)在《基于TF-IDF算法的地名用字分级研究》文中提出

林芷如[4](202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地名异读研究》文中提出

张恺怡[5](2021)在《文字改革出版社与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运动 ——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核心》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以来,中国语言使用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同时期的语文改革运动,是这一历史性变化发生的主要动力之一。在任何一次语文改革运动中,出版都是推动改革的主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便成立了文字改革委员会作为推动语文改革的最高领导机构,1956年文字改革委员会下设文字改革出版社。文字改革出版社作为官方出版社,在文字改革委员会的指导下通过书籍和期刊的出版工作,发起、落实、传播语文改革中的具体政策。本研究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切入点研究文字改革出版社发展的历史及其与当代中国语文改革运动的互动关系。通过收集整理文字改革出版社存续期间出版的与拼音问题有关的书籍和期刊,结合史料文献和当事人回忆录等资料,梳理和分析文字改革出版社在1956年至1985年三十年间在汉语拼音方案制定以及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工作。通过研究理清以下问题:(1)文字改革出版社的基本情况,如成立背景、人员构成、出版书籍和期刊概况等;(2)文字改革出版社为推广“汉语拼音方案”所做的工作;(3)文字改革出版社的出版活动在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等语文改革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最后,以此为基础总结文字改革出版社在当代中国语文改革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张清华[6](2020)在《谈谈“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兼及地名的命名和管理》文中认为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是我国地名管理的一项重要规定。认识这一规定的形成脉络,借鉴国际做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贯彻落实,对于进一步规范地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一、相关规定的历史由来"不以人名作地名"作为一项规定,源于党的七届二中全会。20世纪40年代末,一些国家用领导人的名字命名

罗琳[7](2020)在《自贡地名用字研究》文中认为地名是一定的社会群体为特定的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称,其基本作用在于指明一定地域的方位、范围和所属的地理类别。地名用字也称地名汉字,是记录地名的最主要载体。研究地名用字的目的在于:丰富汉字内涵,发掘该地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在地名用字上的特点,为历史、地理等学科开拓新思路、新方向,为新开发地区的命名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目前,自贡地名用字的系统研究在学界还是空白,研究自贡地名用字旨在深入了解和分析自贡地区的地名用字面貌及其反映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特点等的具体情况。文章以四川省自贡市境内的地名用字为研究对象,结合文字学、语言学、地名学、历史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知识,主要运用文献研究与抽样调查相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比较分析与综合概括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地名用字做细致考察。文章内容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意义、目标、思路和方法,选题缘由和相关研究综述。第二部分主要介绍自贡地理历史概况、自贡地名及地名用字总体情况。第三部分为文章主体部分,这一部分先将自贡地名用字分成自然地理实体通名用字和人文地理实体通名用字两大类,然后分别对两类中重要的自贡地名通名用字做细致考察。第四部分是分析自贡地名用字中相对有地域特色的三类用字。第五部分是考察自贡地名中两种较为系统和突出的现象,并提出相关建议。第六部分是文章的总结,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和观点:地名用字不与普通汉字等同;自贡地名用字充分体现了“地域性、稳固性、形义贴切性”特点;记录了自贡地区多山湾平坝的自然地貌和“湖广填四川”、盐业发展的历史人文面貌,反过来,自贡自然和人文面貌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地名用字的选取;同时,部分地名用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语音的发展变化、自贡地区的方言的影响;自贡地区存在大量地名用字复现、谐音的现象,在今后要尽量避免这两类地名用字现象继续产生,从而使自贡地名和其地名用字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张霖[8](2020)在《语言学视角下的黑山县地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地名作为词汇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地名的语音、词汇、语法的研究,不仅能够丰富语言学研究成果,还能帮助人们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黑山县是位于辽宁省西部的一个千年古县。多民族聚居、大规模人口迁徙以及独特的地理位置都对当地地名的产生、读音和构造方式产生重要影响。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统计对比法对收集到的1020个黑山县乡镇、村屯地名进行语音、语法、修辞和命名理据等方面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在语音方面,黑山县地名在音节构成上无单音节地名,并以双音节地名和三音节地名居多,声调上主要是以平仄相间为主。在地名构成方面,主要是以“专名+通名”结构居多,专名名词主要是以姓氏名词为主,其次是方位名词;通名名词则是人文地理实体通名占大多数。在地名命名过程中主要用比喻、借代、夸张和用典的辞格方式。从命名理据来看,共总结出地理因素、人文历史因素、宗教因素和经济因素四大类,共十种命名依据。最后,通过归纳发现黑山县地名存在地名音节过长、重复使用过多、名实不符和意义不明四方面问题,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地名命名及管理上的解决对策。通过对黑山县地名的语言学研究,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还能够丰富地名研究的理论成果,填补了地名研究的空白,也在地名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探讨上为相关部门科学规范管理提供了参考。

武书卉[9](2020)在《通辽市区地名语言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通辽市区的汉语地名和蒙古语地名,探讨了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特征。通辽市区汉语地名多为“专名+通名”的结构。汉语地名专名用词包括用姓名作专名、用数量词作专名、描写地理环境的专名等。通名用词不仅反映了通辽市区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反映了当地人的生活特点。汉语地名的音节结构较丰富,其中由三音节和四音节组成的地名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结构。汉语地名的构词类型有偏正式型、联合型和多层修饰型。通辽市区蒙古语地名专名的用词分类除了“反映蒙古族对数字和颜色崇拜”这一小类之外,其他专名和通名的分类与汉语地名分类相似。蒙古语地名结构包括专名+通名、单用专名、方位名词+专名等,构词类型有偏正式和量词式两种。通辽市区地名中体现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论是在汉语地名还是蒙古语地名中,都能找到与当地自然资源、人口迁移、民族信仰以及民俗文化有关的地名。在分析通辽市区地名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地名中存在的重名问题以及汉译蒙古语地名译写不规范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通辽市区地名的标准化提供一些参考。

阿斯亚·斯马义,鲍军[10](2020)在《实现地名标准化是加强地名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弘扬地名文化的重要基础》文中指出地名标准化是地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地名文化的有效载体,本文以地名标准化为原则,通过严格审批程序、严格地名法律监督、严格使用标准地名、加大推广宣传标准地名、加大制定地名标准化规则、加快"数字地名"建设等手段论述了加强地名管理作用。"地名文化"作为一个概念,实际上包括了地名语词文化和地名实体文化两个层面,实现地名标准化,对于宣传好地名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民族文化融合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我国地名标准化雏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地名标准化雏论(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地名研究及地名科学的兴起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地名学的来源与兴起
二现代地名学取得的进展
    1. 建立各级地名管理与研究机构
    2. 开展全国地名普查
    3. 参加国际地名会议,开展国际学术交往
    4. 推动中国地名拼写的标准化、规范化
    5. 开展地名科学研究,编辑出版地名刊物和地名研究着作
    6. 加强中国地名学理论研究,加大地名文化研究的力度
三目前需要加强探讨的问题
    1. 地名科学基础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
    2. 进一步加强应用地名学研究
    3. 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促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地名科学理论学派形成
    4. 加强地名文化和地名文化遗产的研究
    5. 继续加强历史地名研究
    6. 努力办好地名刊物

(5)文字改革出版社与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运动 ——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范围和方法
2 文字改革出版社的人员构成和运行方式
    2.1 成立背景
        2.1.1 现实需求
        2.1.2 成立条件
    2.2 重要人物
        2.2.1 负责人
        2.2.2 主要作者
        2.2.3 其他人员
    2.3 出版工作概况
3 文字改革出版社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1956-1958)
    3.1 期刊出版
        3.1.1 字母的选择
        3.1.2 声调问题
        3.1.3 隔音问题
        3.1.4 体式、顺序和名称问题
    3.2 文字改革出版社书籍
4 文字改革出版社与“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1958-1966)
    4.1 机构调整
    4.2 拼音工作的重心
        4.2.1 拼音教学
        4.2.2 注音出版物
        4.2.3 拼音的社会应用
5 停滞与复苏:“文革”期间的文字改革出版社(1966-1976)
    5.1 语文改革工作遭遇批判
    5.2 语文改革工作的复苏
        5.2.1 恢复推广汉语拼音和普通话
        5.2.2 汉语拼音基本式教学试验
6 国际化与信息化:“文革”后的拼音工作(1976-1985)
    6.1 文字改革出版社恢复活动
        6.1.1 机构和人员组成变动
        6.1.2 语文改革和出版工作的恢复
    6.2 文字改革出版社与汉语拼音方案的国际化和现代化
        6.2.1 汉语拼音方案进入国际标准化组织
        6.2.2 中文的信息化
7 结语
参考文献

(6)谈谈“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兼及地名的命名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关规定的历史由来
二、国际可借鉴的经验
三、把握重点推动规定有效落实

(7)自贡地名用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地名与地名用字
        1.1.2 具体对象及语料来源
    1.2 选题缘由
    1.3 研究综述
        1.3.1 古代地名用字研究状况
        1.3.2 地名用字研究现状
        1.3.3 小结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应用意义
    1.5 研究目标
        1.5.1 描写面貌
        1.5.2 探析成因
        1.5.3 提供建议
    1.6 研究思路和方法
        1.6.1 具体研究思路
        1.6.2 主要研究方法
2 自贡地名用字概述
    2.1 自贡地理历史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人文历史概况
    2.2 自贡地名数量概貌
    2.3 自贡地名用字统计情况
    2.4 自贡地名用字地名学角度分类情况
    2.5 小结
3 自贡地名通名用字考察
    3.1 通名与通名用字
    3.2 自贡地名通名用字概况
        3.2.1 通名用字类型
        3.2.2 自然地理实体通名用字概况
        3.2.3 人文地理实体通名用字概况
    3.3 自贡重要通名用字考察
        3.3.1 自然地理实体通名用字
        3.3.2 人文地理实体通名用字
    3.4 小结
4 自贡特色地名用字考察
    4.1 “盐”“灯”文化与地名用字
        4.1.1 “盐”文化与地名用字
        4.1.2 “灯”文化与地名用字
    4.2 移民历史与地名用字
    4.3 地名尾字“子”“头”“儿”
        4.3.1 地名尾字“子”
        4.3.2 地名尾字“头”
        4.3.3 地名尾字“儿”
    4.4 小结
5 自贡地名用字复现、谐音现象考察
    5.1 地名用字复现现象
        5.1.1 行政区划地名用字复现现象
        5.1.2 自然地名用字复现现象
    5.2 地名用字谐音现象
    5.3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自贡市地名用字频次表
附录2 :自贡市地名通名用字频次表
附录3 :自贡市特色地名用字情况表
附录4 :自贡市自然地名复现用字详情表

(8)语言学视角下的黑山县地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黑山县概况
    (三)地名研究概况
        1.国内研究概况
        2.国外研究概况
    (四)本文研究方法、范围
        1.研究方法
        2.研究范围
一、黑山县地名的语言特征分析
    (一)黑山县地名的语音特征分析
        1.音节特点分析
        2.声调特点分析
    (二)黑山县地名的语词结构特征分析
        1.黑山县地名的构词法分析
        2.黑山县地名的造词法分析
    (三)黑山县地名的专名、通名分析
        1.黑山县地名的词汇结构类型
        2.带“子”地名分析
        3.黑山县地名的专名类型及词汇分析
        4.黑山县地名的通名类型及词汇分析
二、黑山县地名的辞格分析
    (一)比喻
    (二)借代
    (三)夸张
    (四)用典
三、黑山县地名的命名理据
    (一)地理因素
        1.以地理特征命名
        2.以山川名称命名
        3.以地理方位命名
    (二)人文历史因素
        1.以村屯初建时的户数命名
        2.以村屯首居者姓氏命名
        3.以古建筑物命名
        4.以民众愿景命名
    (三)宗教因素
    (四)经济因素
        1.以工商铺户命名
        2.以当地出产物命名
四、黑山县地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一)黑山县地名存在的问题
        1.地名音节过长,拗口难记
        2.存在重复地名,辨识性不强
        3.名实不符,存在偏差
        4.表意不明,只是长期留存的“代号”
    (二)黑山县地名的管理对策
        1.加强地名标准化,做好地名审音定字工作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科学开展地名更名工作
        3.完善地名文献资料
        4.建立地名网络数据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9)通辽市区地名语言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通辽市的地理概况与历史沿革
    第二节 国内外地名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意义、目标及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第一章 通辽市区汉语地名分析
    第一节 汉语地名的用词分析
    第二节 汉语地名音节结构和构词类型分析
第二章 通辽市区蒙古语地名分析
    第一节 蒙古语地名的用词分析
    第二节 蒙古语地名结构和构词类型分析
第三章 通辽市区地名的文化特征
    第一节 地名与自然资源
    第二节 地名与人口迁移
    第三节 地名与民族信仰
    第四节 地名与民俗文化
第四章 通辽市区地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一节 汉语地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节 蒙古语地名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节 地名标准化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10)实现地名标准化是加强地名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弘扬地名文化的重要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地名标准化原则
    1. 地名标准化原则:
    2. 地名标准化命名的原则:
    3. 地名标准化更名的原则:
二、实现地名标准化是加强地名管理的有效手段
    1. 严格审批程序:
    2. 严格地名法律监督:
    3. 严格使用标准地名:
    4. 加大推广宣传标准地名:
    5. 加大制定地名标准化规则:
    6. 加快“数字地名”建设,实现地名标准化资源全民共享。
三、实现地名标准化是弘扬地名文化的重要基础
    1. 大力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的地名文化。
    2. 地名文化是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手段。
    3.
    4. 地名文化与民族文化是有机统一的。
结语

四、我国地名标准化雏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地名研究及地名科学的兴起与发展[J]. 韩光辉,王洪波,彭静杨,朱永杰. 北京史学, 2020(02)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地名生僻字研究[D]. 黄小英.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3]基于TF-IDF算法的地名用字分级研究[D]. 王承锁.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地名异读研究[D]. 林芷如.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1
  • [5]文字改革出版社与当代中国的语文改革运动 ——以“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推广为核心[D]. 张恺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6]谈谈“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兼及地名的命名和管理[J]. 张清华. 中国民政, 2020(10)
  • [7]自贡地名用字研究[D]. 罗琳.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0(07)
  • [8]语言学视角下的黑山县地名研究[D]. 张霖. 渤海大学, 2020(05)
  • [9]通辽市区地名语言文化研究[D]. 武书卉. 北方民族大学, 2020(12)
  • [10]实现地名标准化是加强地名管理的有效手段和弘扬地名文化的重要基础[J]. 阿斯亚·斯马义,鲍军. 中国地名, 2020(03)

标签:;  ;  ;  

论我国地名标准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