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探讨

农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探讨

一、农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齐晓飞[1](2021)在《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蓝色的海洋被认为是蓝色星球的“血液”,而“血液”中的“营养资源”则是人类文明的“聚宝盆”。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海洋视为经济增长的新源泉,海洋经济增长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新领域。然而,在人口增长、气候变化以及对粮食安全和能源需求增长等的全球大趋势下,许多海洋经济活动所依赖的生态系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我们与海洋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即在争取经济增长的同时需要维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这种可持续发展海洋空间的举措旨在促进一国从海洋经济中获取经济利益,也是推动蓝色增长的基石。2012年Rio+20会议首次提出了“蓝色经济”的概念,正如绿色经济和绿色增长曾经处于发展规划和投资期阶段那样,这种以可持续发展海洋空间为主题的发展方式吸引了各沿海国家、联合国、经合组织、世界银行等国和组织的关注。虽然“蓝色经济”一词具体含义因各国国情不同而不同,但国际一致认为其旨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社会包容和维持或改善生计,同时确保海洋和沿海地区的环境和空间可持续性;其核心是通过与海洋有关的部门和活动使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和生态系统退化脱钩。因此,蓝色经济的首要挑战是理解和更好地管理海洋可持续性的许多方面,涉及传统和新兴海洋及其相关产业;第二个重要挑战是需要认识到海洋及其相关资源的可持续管理需要在各国及其公私部门之间进行合作。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需要首先认识到蓝色经济作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复杂系统,存在于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及其相关资源提供关键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中。不同国家的蓝色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依赖于其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还依赖于其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不同属性多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这种关系结构可视为以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关联为基础,将上层相关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异质主体进行关联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中,蓝色产业是一国蓝色经济发展的产业层分解,蓝色产业间的关联关系是蓝色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关系,而蓝色产业细分下的蓝色产品间关联是蓝色产业间关联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在微观(产品)层面影响着中观层面的蓝色企业开发活动和宏观层面的蓝色省份间贸易流转;蓝色产品是蓝色企业要素资本配置与价值创造的微观主体,是蓝色产业互相关联和互促发展的关键因素;蓝色企业是开发蓝色产品的中观主体,是影响蓝色省份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蓝色省份是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经济枢纽,是蓝色经济活动的宏观主体。因此,这种关系结构也从产出和能力视角决定了各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国家蓝色经济系统是由一国相关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经济要素关联形成的复杂系统,其实质也可以看作由多种异质网络相互关联形成的复杂系统。而超网络则是网络科学中研究此类多层次、多维度、多主体关联问题的重要方法,能有效评估各要素主体内部及其间关联关系。因此,本文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中的多要素主体纳入到统一框架进行系统性分析,采用超网络方法将蓝色经济发展问题分解为蓝色产业、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等经济要素的发展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从多层网络结构视角定性刻画国家蓝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多要素主体内部及其间的出口关联关系,并基于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设计度量其出口结构的指标体系,以定量评估出口结构中多经济要素的发展现状。这种将超网络定性描述和非货币型指标定量研究相结合,为各国蓝色经济发展实践提供了有效的可视化分析工具和非货币型指标度量体系。具体来讲,本文主要完成以下三方面的研究:(1)构建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首先,本文分析蓝色经济系统中多要素主体的内涵及阐述影响国家蓝色经济系统发展的关键要素和发展机理;其次,为了更好地方便读者理解本文思想脉络,构建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概念模型以说明本文的研究思路,并基于此,分别阐述了单层子网络和多层超网络的建模原理;最后,本文提出了分别构建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的建模步骤,并根据多主体间的映射关系阐述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耦合步骤。也就是说,本文所构建的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是将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分别作为一国蓝色经济运行中的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要素分解,依据主体间的逻辑关系,将蓝色产品空间作为基础,向上拓扑得到反映蓝色资源开发活动形成竞争关系的蓝色企业网络,而蓝色企业网络可以进一步继续向上拓扑得到反映宏观资源流动和蓝色产业政策制定的蓝色省份网络,进一步耦合得到反映一国蓝色经济整体发展状况的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可视化模型。(2)设计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在单层子网络层面,设计基于多样性局部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多样性指标、蓝色企业多样性及其发展指标和蓝色省份多样性及其发展指标),可以测度相关国家、企业和省份出口的蓝色产品类别及潜在类别,以帮助国家、企业和省级决策者制定符合其比较优势的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开发政策;设计基于相似性局部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相似性及其开发相似性指标、蓝色企业相似性及其发展指标和蓝色省份相似性及其发展指标),可以量化国家、企业和省份各自出口的蓝色产品相似化程度,分析现在和未来可共同开发的蓝色产品,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其与相关参与者的竞争程度。在多层超网络层面,设计基于复杂性整体属性结构的出口度量指标(如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和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可以评估国家、企业和省份各自对相关蓝色产业及其产品开发的能力禀赋,这种能力可以被视为实现蓝色增长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同时,也有助于各国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14和其他诸如减贫、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减缓气候变化等目标。(3)对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及其出口结构进行应用研究。首先,在第5章分别构建了 2010年中国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进—步耦合而成2010年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可视化模型,并统计验证了蓝色产品空间与蓝色企业网络之间的假设,即在一家蓝色企业出口的所有蓝色产品中,增长潜力最大的蓝色产品是在产品空间中与高RCA值的其他产品最接近的产品;其次,第6章在第5章的基础上计算了 2010年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中单层子网络和多层超网络出口结构度量指标,并分析了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和蓝色省份及其间的关联关系和出口结构特征;最后,基于1985年至2018年数据集分别构建了中国蓝色产品空间、蓝色企业网络和蓝色省份网络及其耦合而成的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计算了相应地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了中国蓝色经济发展的演变趋势,用以识别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出口结构中具有竞争优势蓝色产品、关键蓝色企业和核心蓝色省份,并总结未来可能在哪里找到新的可持续增长点,以便更好地协调“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宏观工具)和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微观工具)作为政策辅助分析工具可以在协助国家对蓝色增长战略进行系统性多标准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用这样的辅助组合工具使国家更有可能制定基于证据的政策,而不受部门既得利益者影响。基于以上研究内容使得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基于蓝色经济系统中多主体间关联视角,通过超网络方法将这种关联结构网络可视化,用以定性描述一国蓝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及识别影响蓝色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2)基于经济复杂性方法设计了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出口结构的度量指标体系,用以定量分析出口结构中具有竞争优势的蓝色产品、关键蓝色企业和核心蓝色省份组合。(3)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宏观工具)和出口结构度量指标体系(微观工具)作为协助国家对其蓝色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多标准、多层次评估过程中的政策辅助组合工具,使其更有可能揭示传统分析工具无法发现的问题。

李奕琪[2](2021)在《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重要阶段,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而农林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新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农林业经济的管理方式也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做出新的改变。因此,我们应立足农林业经济现状,找出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推进农林经济管理体制完善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国农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刘冰,田妮娟[3](2021)在《有害生物防治在农林业中的作用分析》文中提出在我国农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一直以来都是重点工作内容,维护农林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西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在农林业中的作用开展探究。

杨乙未[4](2021)在《石漠化综合治理区玫瑰混农林模式下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研究》文中认为石漠化是西南地区最严重的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核心是生态恢复,土壤螨类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使其可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中生态修复的敏感性指示生物。为了解石漠化综合治理区玫瑰混农林模式下土壤螨类群落结构和生态环境状况,本研究于2019年7月、10月和2020年1月、7月对毕节撒拉溪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龙场村潜在-轻度石漠化区的混农林业复合经营示范小区土壤螨类进行了调查,从螨类的数量组成与分布、群落多样性、群落相似性、捕食性革螨生态类群、甲螨生态类群以及螨类参数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11种生境下的土壤螨类群落结构,以期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恢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该区土壤螨类较为丰富,共捕获土壤螨类14797只,隶属于3目3亚目63科114属,胭螨属(Rhodacarus)为该区优势属。不同生境下土壤螨类组成与分布存在差异,科数上原生林、玫瑰林和玫瑰+玉米的数量较多;属数上,原生林、玫瑰林、玫瑰+玉米和核桃林拥有较多的类群属数;个体数量和个体密度上,玫瑰+土豆、玫瑰林和玉米较高,螨类个体数量和个体密度丰富。胭螨属、派伦螨属(Parholaspulus)、内特螨属(Nenteria)、盖头甲螨属(Tectocepheus)在玫瑰林及玫瑰混农林模式中数量较多。不同生境下土壤螨类的时空分布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表现为冬季大于夏季,土壤上层大于土壤下层。从螨类的组成和分布来看,实施玫瑰混农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螨类的数量,有利于石漠化生态环境的恢复,其中以玫瑰+土豆、玫瑰+大豆和玫瑰+玉米模式表现较好。(2)夏季,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原生林最高,优势度指数玫瑰+苹果+大豆最高,均匀性指数玫瑰+玉米最高。冬季,多样性指数核桃林最高,优势度指数玫瑰林最高,丰富度指数原生林最高,均匀性指数玫瑰+辣椒最高。总的来看,冬季螨类群落多样性比夏季高。与单一玫瑰林和农作物相比,玫瑰混农林模式下的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相对较高,螨类群落多样性较为丰富,其中玫瑰+土豆、玫瑰+大豆和玫瑰+玉米模式具有较高的螨类群落多样性。(3)整个研究区的群落相似性表现为中等相似或中等不相似,夏季不同生境间的群落相似性指数在0.21-0.57之间,冬季群落相似性指数在0.29-0.72之间,不同生境间的相似性指数在夏季和冬季均存在差异,表明土壤螨类的组成和分布具有复杂性。相对于单一玫瑰和农作物,玫瑰混农林模式下的环境条件相对较好,其中玫瑰+土豆、玫瑰+玉米和玫瑰+辣椒模式下具有与原生林较为相似的生态环境。(4)该区捕食性螨类类型除夏季玫瑰林为K选择型外,其余生境均为r选择型,且玫瑰林的MI指数值最高,玫瑰+大豆、玫瑰+苹果+大豆和玫瑰+土豆模式的MI指数值与原生林的相近。总体上看,该区捕食性革螨MI指数值较低,土壤环境仍不稳定。相对于单一农作物和原生林来说,玫瑰混农林模式的MI指数值较高。(5)研究区的甲螨类群主要为O型,但G类群仍占有较大比例。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在类群属数上主要为O型,在个体数量上玫瑰+苹果+大豆为G型,玫瑰+大豆、玫瑰+玉米和玫瑰+辣椒为O型,玫瑰+土豆虽为GP型,但其有刺孔背甲螨(P类群)所占比例较大,表明实施玫瑰混农林模式对生态环境恢复有积极作用。(6)不同生境下的土壤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含量不同,土壤容重、孔隙度、p H值、全氮、全钾和水解氮等对土壤螨类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该区实施玫瑰混农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螨类多样性,说明玫瑰种植以及玫瑰混农林模式的实施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石漠化生态环境恢复。该区土壤环境和生态环境状况较为复杂,土壤螨类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有待深入研究。

雷硕[5](2020)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也承载着当地原住居民的生计和发展功能,发展林下经济成为实现生态经济耦合协调的最佳途径。农户是林下经济的经营主体和生态保护的直接受益者,但其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低效、传统的生产经营行为却产生了较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如何激励并提升农户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态行为水平,从长远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及林业多目标经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研究以四川省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乡村为例,遵循“行为现状→动因→效果→激励→优化”的研究范式,构建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研究框架。首先,描述农户林业经营现状,并针对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生态旅游三种典型的林下经济经营模式,识别农户生态行为现状与特征,分析存在问题和生态影响;其次,从农户的生计能力和资源要素禀赋、社会观念、保障政策等方面出发,探究影响农户生态行为的关键动因及影响机理;然后,分析农户生态行为对林下经济经营成本收益及家庭总收入的影响,并探究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及作用机理;最后,结合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形式的偏好与需求,提出对策优化建议。研究发现:(1)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经营环节均表现出了较多的生态不友好行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需要对其行为进行改进和优化;(2)农户的生态行为决策兼具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特点,受到户主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劳动力结构、自然资源要素禀赋、传统经营习惯及父辈经营理念传承、资金补贴、合作组织参与、技术培训等政策的推动影响;(3)农户实施生态行为直接增加了经营成本,但也间接使得经营收益增加,长远来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一致性;然而,短期内农户对成本感知较为强烈,却尚未意识到其行为对经济效益的提升作用,导致生态行为水平不高;(4)生态保护政策通过直接提升农户环境认知水平、作为主要的主观规范压力来源、改变农户的要素禀赋和能力等,改变了农户固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从而对农户生态行为决策产生激励作用,且激励效果因农户特征异质性而有所不同;(5)针对农户生态行为的补偿激励政策优化要以农户需求为导向,而农户的偏好和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提升资金补贴金额、提供专业培训、参与合作组织。综上所述,研究提出构建生态系统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的利益联结和共享机制、提升农户环境认知、充分发挥乡村社会效应、完善针对农户生态行为的多元化补偿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具体对策建议。通过聚焦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行为主体视角,提炼农户生态行为的一般规律,提出促进农户绿色生计转型的优化路径,是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何方燕[6](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与技术》文中提出水既是引发石漠化的驱动力之一,也是喀斯特生境重建与植被恢复的关键限制因子。喀斯特地区土壤保水能力差,地表水资源匮乏,传统的混农林模式由于配置不合理,导致了一系列生态问题。根据地理学、水文学、生态学等交叉学科为理论支撑,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针对混农林配置机理不清、结构配置不合理、配置技术匮乏的问题,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间作试验,围绕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混农林业在持续干旱条件下的土壤水赋存效应、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土壤水的赋存机制、节水型混农林的配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混农林的配置机理主要体现在混农林对喀斯特异质土壤水分环境的适应性。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从表层开始被消耗,与单作相比,各混农林模式的土壤水分损失率较低,表明混农林业通过延缓土壤水分的损失速度,来适应喀斯特持续干旱的土壤水分环境。在关岭-贞丰花江,表层及第二层土壤水分在持续干旱4天左右的损失率较大,而毕节撒拉溪与施秉喀斯特区表层及第二层土壤水分在持续干旱7天左右损失率较大,持续干旱10天后,各混农林模式土壤水分含量仍高于相应单作模式,表明经果林下间作可增强混农林系统的抗旱能力,产生良好的土壤水赋存效应。(2)混农林业可增强土壤水的赋存能力。从水源涵养功能指数来看,撒拉溪表现为:核桃+黑麦草(0.9)>核桃+高羊茅(0.48)>核桃+大豆(0.4)>核桃+土豆(0.28)>核桃单作(0.08),花江:花椒+辣椒(0.83)>花椒+花生(0.79)>火龙果+红薯(0.5)>花椒单作(0.36)>火龙果单作(0.17),施秉:梨+黑麦草(0.78)>梨+太子参(0.73)>梨+大豆(0.61)>梨单作(0.01),可见混农林模式具有比单作模式更强的土壤水赋存能力,其中,间作黑麦草表现的土壤水赋存能力最为突出。研究表明,混农林对土壤水赋存的影响机制表现为,混农林通过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水的赋存能力,降低土壤无效蒸发来促进土壤水的赋存。(3)混农林具有改善经济林地土壤入渗性能的作用,但改善程度因经济林下不同的间作植被而存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了计算土壤入渗性能的综合参数,撒拉溪为:0.251β1+0.249β2+0.257β3+0.257β4,花江为:0.251β1+0.25β2+0.253β3+0.252β4,施秉为:0.25β1+0.25β2+0.252β3+0.251β4。模式综合得分在撒拉溪为:核桃+高羊茅(1.6035)>核桃+黑麦草(1.2283)>核桃+大豆(0.8123)>核桃+土豆(0.8084)>核桃单作(0.6522),花江为:花椒+辣椒(1.4199)>花椒+花生(1.3345)>火龙果+红薯(1.2881)>花椒单作(0.8439)>火龙果单作(0.5996),施秉为:梨+太子参(0.4046)>梨+黑麦草(0.3563)>梨+大豆(0.2088)>梨单作(0.1746)。(4)混农林对土壤蒸发具有抑制作用,但因不同的混农林模式而存在差异。混农林复合经营在土壤表面形成一道植物隔离层,阻碍了土壤与大气间的水热交换,具有明显降低地温、辐射的作用,并可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晴天,各模式的日蒸发量在14:00左右存在一个明显的峰值,而阴天,各模式的变化曲线较为平滑,未出现明显的峰值。混农林业对土壤蒸发具有抑制作用,但不同的混农林模式存在差异,在花江火龙果下间作红薯具有最强的土壤蒸发抑制能力,撒拉溪和施秉林草模式的蒸发抑制能力最强。(5)提出并优化了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技术,且技术验证效果良好。通过在喀斯特高原峡谷区、喀斯特高原山地区及白云岩喀斯特区进行应用验证,共建成山地混农林配置示范面积约23 hm2,在生态、产出及老百姓认可度方面产生了明显成效。示范点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混农林地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得以改善,土壤水的赋存能力得到整体提升;提高了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百姓的获得感;最后,老百姓积极地参加混农林复合经营。

吴清林[7](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鱼晓惠[8](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肖婧仪,薛永基,王明天[9](2019)在《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文中认为农林业区域创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促进农林经济发展、农民就业增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以乡镇企业营业收入水平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2个基本指标来表征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变化率,构建了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其次,结合福建省永安市的实际情况,对模型进行了直观检验、运行检验、心智模型检验、敏感性检验和行为表征检验,证实了模型与现实系统具有一定的契合性。最后,得出农林产业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持和创业产品需求度对推动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但农民自身努力提升能力更为重要。

于家欢[10](2018)在《莆田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研究 ——以莆田逸林休闲农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进步,城市化已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城市化的快节奏生活和工作给人类带来愈来愈大的精神压力,为了缓解这个生活、工作压力,人们急切盼望回归大自然,接受大自然的熏陶,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发展休闲农林业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一方面解决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压力,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农林业转型升级,寻找一条较佳的发展途径。本文为了研究莆田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首先利用文献检索法对国内外山地休闲农林业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其次在了解了莆田市山地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农林业的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莆田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的开发原则、旅游模式及发展策略。选取莆田逸林山庄作为山地休闲农林业开发的实证分析案例,在对逸林休闲山庄进行研究中,首先应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常规调查方法对逸林山庄山地旅游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其次采用SWOT分析法对其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探讨,随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休闲林业新项目的开发作出分析,并根据已开发的休闲项目和未利用的资源情况提出逸林山庄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改建策划。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适合莆田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的开发原则以及莆田市山地资源类型和各方特色,因地制宜的提出适合莆田市区域山地生态休闲农林业的开发模式主要为5种分别是:自然旅游资源观光体验模式;宗教型山地休闲农林业模式;人文型休闲农林业模式;科普类休闲农林业模式;山水型休闲农林业模式。(2)提出适合莆田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是:1.确立方针,正确引导;2.修订政策,促进发展;3.强化扶持,典型引导;4.优化发展环境;5.加大科技力量投入,提高休闲农林业经营管理水平;6.加大当地社区居民(村民)的参与性,保护社区利益;7.设立专项开发山地休闲农林业领导小组;8.加强对台合作。通过这些措施最终实现莆田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3)通过对逸林休闲农林业SWOT分析可知,其优势为: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山地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农林业产品资源优势。劣势为:生态理念薄弱、产品项目发展类型单一、管理服务人员意识淡薄、自主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机遇为:政府的大力扶持、多形式的开发模式及休闲农林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威胁为:山地旅游资源同质化现象严重、山地资源开发效率与利用率低、资源破坏和浪费的现象严重、休闲农林业发展模式重复缺乏新意。从此得知,在开发研究中应充分利用其优势与抓住机遇的同时摒弃劣势注意威胁,努力做到扩大消费市场,创造品牌效应,引进专业科技及人才,提升知名度,健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理念的融入,最终开发多功能创新的山地生态休闲农林业模式以满足游客寄情于自然和体验田园生活的美好愿望。(4)在对逸林休闲林业项目开发上,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研究,检验了所建立的逸林休闲林业开发指标模型的一致性,并根据归一化计算结果得到了各指标因子所占的权重。其中准则层中资源条件因子权重值最大为0.540,其次开发项目因素因子权重及区位条件因子权重分别为0.297和0.163,由此说明丰富的资源条件是开发逸林休闲林业最重要的指标因素。在资源条件下一指标层中生态环境因子权重0.750明显大于开发潜力因子权重0.250;开发项目下一指标层中疗养健身、林园采摘、林区科普、森林住宿、氧吧餐厅因子权重分别为0.512、0.242、0.136、0.055、0.055,这为休闲林业开发项目指明了方向,在规划建设中应更注重疗养健身和林间采摘项目的开发。综合分析以上结果可知,资源条件是开发的基础,更是—切开发项目的前提条件,逸林山庄资源丰富独特,可为休闲林业的开发提供重要基础,创意新颖的开发项目对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充分利用具有及其重要作用。(5)根据逸林山庄山地资源特点以及休闲农林业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先进经验,本文认为逸林山庄山地生态休闲农林业适合开发的模式为:度假旅游模式、休闲体验模式、科普教育模式、休闲林业模式、水资源休闲模式、共享田园模式。

二、农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比较优势演化理论
        2.1.3 经济复杂性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蓝色经济
        2.2.2 产品空间
        2.2.3 超网络
    2.3 文献评述与进一步研究
第3章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研究
    3.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基本问题
        3.1.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研究主体
        3.1.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主体内涵
        3.1.3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特征
    3.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关键要素与发展机理
        3.2.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关键要素
        3.2.2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发展机理
    3.3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概念模型与建模原理
        3.3.1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概念模型
        3.3.2 单层子网络的建模原理
        3.3.3 多层超网络的耦合原理
    3.4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
        3.4.1 蓝色产品空间模型构建
        3.4.2 蓝色企业网络模型构建
        3.4.3 蓝色省份网络模型构建
        3.4.4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研究
    4.1 指标选取原则
    4.2 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度量
        4.2.1 蓝色产品多样性度量
        4.2.2 蓝色企业多样性度量
        4.2.3 蓝色省份多样性度量
    4.3 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度量
        4.3.1 蓝色产品相似性度量
        4.3.2 蓝色企业相似性度量
        4.3.3 蓝色省份相似性度量
    4.4 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度量
        4.4.1 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度量
        4.4.2 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4.4.3 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及其统计分析
    5.1 问题描述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2.1 数据处理基本思路
        5.2.2 蓝色产品数据来源与处理
        5.2.3 蓝色企业数据来源与处理
        5.2.4 蓝色省份数据来源与处理
    5.3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模型构建
        5.3.1 蓝色产品空间的构建
        5.3.2 蓝色企业网络的构建
        5.3.3 蓝色省份网络的构建
        5.3.4 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耦合
    5.4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模型的统计分析
        5.4.1 变量选取
        5.4.2 回归模型
        5.4.3 回归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研究
    6.1 中国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度量
        6.1.1 蓝色产品多样性度量
        6.1.2 蓝色企业多样性度量
        6.1.3 蓝色省份多样性度量
    6.2 中国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度量
        6.2.1 蓝色产品相似性度量
        6.2.2 蓝色企业相似性度量
        6.2.3 蓝色省份相似性度量
    6.3 中国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度量
        6.3.1 蓝色产品-蓝色企业复杂性度量
        6.3.2 蓝色企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6.3.3 蓝色产业-蓝色省份复杂性度量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演化研究
    7.1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空间结构演化
        7.1.1 蓝色产品空间演化
        7.1.2 蓝色企业网络演化
        7.1.3 蓝色省份网络演化
        7.1.4 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演化
    7.2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超网络的出口结构度量指标演化
        7.2.1 单层子网络出口多样性演化
        7.2.2 单层子网络出口相似性演化
        7.2.3 多层超网络出口复杂性演化
    7.3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问题及建议
        7.3.1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问题
        7.3.2 中国蓝色经济系统发展建议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工作与结论
        8.1.1 主要工作
        8.1.2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附录1 蓝色产品代码及其对应描述
附录2 蓝色企业代码及其对应信息
附录3 蓝色产品与蓝色企业对应关系
附录4 蓝色省份与蓝色企业对应关系
附录5 选取的7家蓝色企业
附录6 选取的9个国家最大接近度矩阵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林业经济发展现状
2 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林业相关保障制度存在不足
    2.2 农林业经济缺乏现代化管理方式
    2.3 缺乏专业性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
    2.4 农林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清晰
3 农林经济管理的改革策略
    3.1 深入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实施
    3.2 加强财政补贴力度
    3.3 建立现代化的农林经济管理体系
    3.4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4 结语

(3)有害生物防治在农林业中的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现状
2 林业有害生物产生的原因
3 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
    3.1 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3.2 提高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
    3.3 重视农林产品检疫和行政执法工作
    3.4 制定科学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案
4 有害生物防治在农林业中的作用
    4.1 对农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4.2 对农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作用
        4.2.1 维护农林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4.2.2 发挥林业生态系统的环境效益
        4.2.3 维护农林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4.2.4 推动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4)石漠化综合治理区玫瑰混农林模式下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选题背景
    (2)立题依据
    (3)研究的理论意义
    (4)研究的现实意义
1 研究现状
    1.1 混农林业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1.2 传统农业环境的土壤螨类研究
    1.3 不同经济林的土壤螨类研究
    1.4 不同农林混作的土壤螨类研究
    1.5 石漠化环境下的土壤螨类研究
    1.6 石漠化区不同植被修复下的土壤螨类研究
    1.7 土壤螨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1.8 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1.3 研究特点、科技难点与创新点
    2.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2.1 技术路线
        2.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2.3.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2.3.2 研究区的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3 研究区概况
    3.1 环境概况
        3.1.1 示范区环境概况
        3.1.2 示范小区环境概况
    3.2 研究区混农林业复合经营示范概况
4 土壤螨类的群落组成与分布
    4.1 原生林土壤螨类的群落组成
        4.1.1 原生林土壤螨类群落组成与数量分布
        4.1.2 原生林土壤螨类时空分布
    4.2 不同经济林土壤螨类的组成
        4.2.1 玫瑰林土壤螨类组成
        4.2.2 核桃林土壤螨类组成
    4.3 不同农作物土壤螨类组成
        4.3.1 玉米地土壤螨类组成
        4.3.2 辣椒地土壤螨类组成
        4.3.3 烤烟地土壤螨类组成
    4.4 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土壤螨类组成
        4.4.1 玫瑰+大豆模式土壤螨类组成
        4.4.2 玫瑰+苹果+大豆模式土壤螨类组成
        4.4.3 玫瑰+土豆模式土壤螨类组成
        4.4.4 玫瑰+辣椒模式土壤螨类组成
        4.4.5 玫瑰+玉米模式土壤螨类组成
    4.5 不同生境间土壤螨类组成和分布对比
        4.5.1 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与原生林对比
        4.5.2 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与不同经济林对比
        4.5.3 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与不同农作物对比
        4.5.4 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之间的对比
    4.6 小结与讨论
5 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
    5.1 不同生境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5.1.1 原生林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5.1.2 不同经济林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5.1.3 不同农作物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5.1.4 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5.1.5 不同生境间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对比
    5.2 不同生境间土壤螨类群落多样性的对比
        5.2.1 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与原生林对比
        5.2.2 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与不同经济林对比
        5.2.3 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与不同农作物对比
        5.2.4 不同玫瑰混农林模式间对比
    5.3 小结与讨论
6 土壤螨类相似性
    6.1 不同生境间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
        6.1.1 不同生境间夏季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
        6.1.2 不同生境间冬季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
        6.1.3 不同生境间夏+冬季土壤螨类群落相似性
    6.2 小结与讨论
7 土壤捕食性革螨生态类群
    7.1 捕食性革螨成熟度(MI)指数及划分标准
    7.2 不同生境捕食性革螨群落结构
    7.3 小结与讨论
8 土壤甲螨生态类群
    8.1 甲螨生态类群结构划分标准
    8.2 不同生境夏季甲螨群落结构
    8.3 不同生境冬季甲螨群落结构
    8.4 不同生境夏+冬季甲螨群落结构
    8.5 小结与讨论
9 土壤螨类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9.1 不同生境的环境因子
    9.2 土壤螨类群落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9.3 土壤螨类群落特征与石漠化的关系
    9.4 小结与讨论
10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5)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
        1.4.1 数据资料收集方法
        1.4.2 数据分析方法
    1.5 研究的基本观点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的基本观点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2.1.1 农户
        2.1.2 生态行为
        2.1.3 林下经济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林下经济发展研究
        2.3.2 农户林下经济经营及生态行为研究
        2.3.3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动因研究
        2.3.4 农户生态行为政策激励研究
        2.3.5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评述
3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选择
    3.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3.3 样本初步描述
        3.3.1 农户样本描述
        3.3.2 管理者样本描述
4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分析
    4.1 农户林业经营现状
        4.1.1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比例
        4.1.2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土地要素投入
        4.1.3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劳动力要素投入
        4.1.4 各类林业经营模式的资本要素投入
    4.2 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分析
        4.2.1 林下种植生态行为
        4.2.2 林下养殖生态行为
        4.2.3 生态旅游生态行为
    4.3 农户生态不友好行为结果的影响
        4.3.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4.3.2 指标选择与说明
        4.3.3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的决策动因分析
    5.1 理论假设
        5.1.1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特征
        5.1.2 农户生态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
    5.2 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5.2.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5.2.2 变量选择与说明
    5.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5.4 进一步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对家庭成本收益的影响分析
    6.1 理论假设
    6.2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6.3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6.3.1 模型检验
        6.3.2 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林下经济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分析
    7.1 研究区保护与发展政策导向与特征
    7.2 理论假设
    7.3 研究方法
        7.3.1 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7.3.2 模型检验
    7.4 结果分析
        7.4.1 路径分析结果
        7.4.2 测量模型分析结果
        7.4.3 间接效应分析
        7.4.4 多群组分析
    7.5 进一步讨论
    7.6 本章小结
8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与优化分析
    8.1 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措施的感知与评价分析
        8.1.1 研究方法
        8.1.2 指标选择与说明
        8.1.3 结果分析
    8.2 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分析
        8.2.1 理论假设
        8.2.2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8.2.3 模型建立
        8.2.4 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8.3 进一步讨论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对策建议
    9.1 主要结论
        9.1.1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现状及问题
        9.1.2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的决策动因及影响机理
        9.1.3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生态行为对成本收益的影响效果
        9.1.4 生态保护政策对农户林下经济生态行为的激励效果
        9.1.5 林下经济发展中农户对生态行为激励的需求与优化
    9.2 对策建议
        9.2.1 构建生态系统保护与森林多功能利用利益联结和协同机制
        9.2.2 提升农户环境认知,充分发挥社会效应
        9.2.3 完善激励农户生态行为的多元化补偿形式与机制
    9.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农村绿色发展有关政策文件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现状
    (一)土壤水赋存与混农林业
    (二)石漠化地区土壤水赋存与混农林配置
    (三)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石漠化环境土壤水赋存效应与混农林配置机理
    (一)不同环境土壤水赋存效应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二)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
        1.混农林配置机理
        2.混农林配置机理对比分析
四混农林业对土壤水赋存的影响机制
    (一)混农林业对土壤水赋存能力的影响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二)混农林业对土壤水入渗能力的影响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三)混农林业对土壤蒸发能力的影响
        1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2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环境
        3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环境
    (四)混农林业对土壤水赋存的影响机制
五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技术研发
        1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物种配置技术
        2基于保水固土的混农林复合耕作技术
        3基于水分高效利用的混农林修枝整形技术
    (二)山地混农林配置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混农林经营现状评价与模式布设
        4混农林配置与技术应用过程
        5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奖励情况

(7)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8)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2.1.1 系统论基础
        2.1.2 生态学基础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1 基本概念解析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3.4.3 论文研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7.2 论文创新点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9)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模型构建
    2.1 建模目的及系统边界
    2.2 因果关系图构建
    2.3 存量流量图构建
    2.4 方程构建
3 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模型检验
    3.1 直观检验和运行检验
    3.2 心智模型检验
    3.3 敏感性检验
    3.4 行为表征检验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10)莆田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研究 ——以莆田逸林休闲农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1.2.1 休闲农业
        1.2.2 休闲林业
        1.2.3 生态理论
        1.2.4 生态休闲农业
        1.2.5 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1.2.6 山地资源旅游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国外生态休闲农林业研究现状
        2.1.1 国外生态休闲农林业的定义发展
        2.1.2 国外生态休闲农林业的发展
    2.2 国内生态休闲农林业研究现状
        2.2.1 概念研究
        2.2.2 我国休闲农林业发展现状
    2.3 休闲农林业发展存在问题
3 莆田市山地资源发展生态休闲农林业的背景与现状
    3.1 山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分析
    3.2 山地主要资源调查
        3.2.1 淡水资源条件
        3.2.2 土地资源条件
        3.2.3 植物资源条件
        3.2.4 森林资源开发
    3.3 山地资源休闲农林业的开发现状
        3.3.1 政策支持下规模壮大
        3.3.2 思想转变下多元发展
    3.4 山地资源开发休闲农林业的类型划分
        3.4.1 按照经营主体分类
        3.4.2 按照服务类型分类
4 莆田市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开发探讨
    4.1 开发原则
        4.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4.1.2 因地制宜的原则
        4.1.3 规划先行原则
        4.1.4 资源节约与休闲内涵互补原则
        4.1.5 统筹布局原则
    4.2 开发模式
    4.3 开发策略
5 莆田市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的实证分析——以莆田逸林休闲山庄为例
    5.1 莆田逸林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开发的SWOT分析
        5.1.1 优势
        5.1.2 劣势
        5.1.3 机遇
        5.1.4 威胁
        5.1.5 战略选择
    5.2 莆田逸林山地休闲农业已开发的模式现状分析
        5.2.1 科普教育模式
        5.2.2 休闲体验模式
        5.2.3 度假旅游模式
    5.3 莆田逸林山庄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改建策划
        5.3.1 设计理念及原则
        5.3.2 生态整体规划目标与功能定位
        5.3.3 新项目开发策划
    5.4 逸林山庄总体开发项目规划和布局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农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蓝色经济系统的超网络模型构建及其出口结构研究 ——以中国为例[D]. 齐晓飞. 山东大学, 2021(11)
  • [2]我国农林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李奕琪. 新农业, 2021(10)
  • [3]有害生物防治在农林业中的作用分析[J]. 刘冰,田妮娟. 农业与技术, 2021(09)
  • [4]石漠化综合治理区玫瑰混农林模式下土壤螨类群落结构研究[D]. 杨乙未.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5]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农户生态行为动因及激励研究[D]. 雷硕.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6]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基于土壤水赋存的混农林配置机理与技术[D]. 何方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7]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8]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农林业区域创业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建模与分析——以福建省永安市为例[J]. 肖婧仪,薛永基,王明天. 林业经济, 2019(09)
  • [10]莆田山地资源型生态休闲农林业研究 ——以莆田逸林休闲农业为例[D]. 于家欢.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7)

标签:;  ;  ;  ;  ;  

农林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