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要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西部大开发要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一、西部大开发中应重视发展私有制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金光旭[1](2021)在《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将“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余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探索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版”,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全新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所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全面小康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融合了共同富裕要求和现代化目标的道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对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使得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实践逐渐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围绕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问题共分八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由绪论、正文六章及总结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本章从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开始,系统阐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并对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第三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列宁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本章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关系的解析开始,论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是统一的整体,而后进一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最后系统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论文的第五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本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开始,回溯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过程,并在新时代进入了强起来的新征程,在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方面,中国历经了民族独立、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同阶段。第六章立足现阶段,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在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依然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国际政治格局挑战加剧等问题,阻碍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实现。由此论文进入了第七章的论述,本节主要论文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具体论述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更多更公平的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终实现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黄珍[2](2021)在《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形成中城乡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霜[3](2021)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要求,特别是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是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入和展开。而这一重大课题的深入研究则需要从历史研究的视角出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做论述。历史研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的基础,包括实践史和思想史研究两个方面。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史而言,它是从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就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建设实践,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起始却要远远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运动。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选择以思想史的视角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一方面是通过思想的梳理为全面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梳理思想的过程中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同时也想在思想梳理中对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做未来展望。为此,本研究在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中将其分为了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部分为现代化的一般解释,着重从现代化的产生和研究的提出、现代化的基本含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现代化多样性存在的影响因素、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意蕴及其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几个方面做现代化的基础认知和理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探讨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源起,主要基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梳理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化理论的内容、现代化理论的流派和观点、现代化理论的存在价值和缺陷,阐述现代化理论的社会主义意义。第四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和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包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萌芽,列宁斯大林苏联政权建设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等思想标志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和拓展,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的改革、东欧国家的本土化现代化探索以及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的艰难探索让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陷入了曲折发展。第五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早期的探索,包括早期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期望和认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六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即邓小平中国式现代化思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和胡锦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第七部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丰富,梳理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阐明中国新发展阶段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指出中国新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胡炅坊[4](2021)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1)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虽然取得了高度快速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由发展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内部问题,以及由国际环境变化而引起的一系列外部问题。从外部环境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始终没有摆脱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走势持续低迷。加之2020年初全球范围新冠疫情的爆发,全球各地区经济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创。在这种世界历史背景下,政治上的保守主义和经济上的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多个地区抬头,为全球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浓厚阴影。从内部环境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过去几十年发展所带来的部分问题开始在这一时期集中爆发,如生态环境破坏、产能过剩、贫富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等。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各种矛盾交织并行的特殊历史背景。为了应对处理国内外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各种风险挑战、积极求变,在指导新时代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经济指导思想。在2017年12月党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并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探索新时代经济建设实践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对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经济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这一重大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既超越了传统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演变范式,又克服了西方经济学重实证而轻实践的理论缺陷,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场经济改革以来,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后带来的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双重矛盾和困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立足于中国发展实际,通过系统总结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不足和缺陷,立足于新时代经济建设伟大实践,科学揭示了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准确判断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走势。具体来说,本文一共分文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以及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力图对本研究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思路,力图通过方法创新和理论创新科学完整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全貌。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主要概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结合相关资料,将其划分为萌芽期、形成期和成熟期。第四部分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从逻辑层面将其概括为“1+7+1”的逻辑架构,即为“新发展理念+七个坚持+新发展格局”。第五部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和理论特征进行了科学概括。在理论逻辑上具体体现为: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在理论特征上体现为科学性、现实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国际性的高度统一。第六部分集中论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在理论贡献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在实践价值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一方面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另一方面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付玉林[5](2021)在《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乡生态融合是毕节试验区城乡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也是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毕节试验区在推进城乡生态融合过程中出现生态产品供给质量偏低、绿水青山雨零星散、生态产业循环能力较低、生态特色小镇同质化严重等现象,严重影响毕节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贯穿新发展理念示范区建设。可是,在美丽宜居战略实施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迎来新的契机。所以,在美丽宜居背景下,深入分析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问题,这对毕节试验区的美丽宜居建设、城乡生态平衡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导论部分主要论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一、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梳理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关于城乡发展的相关论述,以及习近平关于城乡融合的系统论述。二、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现状考察。主要阐述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涵义、内容及特点,借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建设指标》指标分析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现状的相关数据,导出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成效与不足。三、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契机。主要论述美丽宜居的提出背景、涵义、内容、特点及其对城乡融合的意义,深入探讨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四、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对策。主要从加强毕节试验区生态小镇建设可持续性、合力打造毕节试验区“两山”的顶层设计、提升毕节试验区城乡融合生态产业循环能力等方面试图解决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问题,以此寻求美丽宜居毕节建设的实现路径。结语主要阐述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对美丽宜居毕节建设的展望。

暴占杰[6](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王秀芳[7](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曹楠楠[8](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坚持不懈的反贫困过程中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扶贫脱贫道路,创造了为全球减贫70%的“当惊世界殊”的瞩目成绩,这其中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对妇女在反贫困过程中的“半边天”作用的重视与发挥。伴随农村农业生产和经济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农业女性化”结构性变化,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成为当前农村脱贫攻坚的主要对象和主体力量。无论基于妇女可持续发展的国际视野,还是当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要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作为主体的自我发展诉求,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更是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决战阶段和2020年以后攻克相对贫困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本文综合运用学科交叉、系统研究、比较分析、案例分析及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着重从贫困现状、理论资源、历史进程、品牌项目、经验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以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回应当前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困境,以求促进广大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尽快摆脱贫困并实现主体身份转变,在未来的反贫困事业中更好地发挥“半边天”的巾帼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论文研究依据、意义和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宏观介绍研究思路方法、基本内容、创新之处等,以阐释论文选题价值、把握论题研究动态、展现论文研究基本概况,为论文研究提供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在对贫困、农村贫困家庭及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基于地理环境、制度设计、历史文化、社会参与等维度对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原因进行深度剖析,系统阐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在贫困程度、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可行能力等方面的致贫表象及相应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影响,宏观展现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况,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外相关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四个维度,对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妇女解放思想和共同富裕理论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可行能力贫困理论和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中国传统妇女观和中国传统贫富观等相关理论思想进行阐述,为整个研究提供系统的理论支撑。第四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对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历史梳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实践过程,将其划分为通过体制改革、开发式扶贫、“两轮驱动”扶贫、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四个阶段,展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脉络,从宏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基础。第五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围绕健康、科教、金融、就业创业、社会五大扶贫领域分别对母亲健康快车、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降消”项目等健康扶贫脱贫项目,春蕾计划、“双学双比”活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等科教扶贫脱贫项目,母亲小额循环、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母亲创业循环金等金融扶贫脱贫项目,巾帼家政服务、手工编织、妈妈制造等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幸福工程、母亲水窖、母亲邮包等社会扶贫脱贫项目的发展状况、运行模式进行阐释分析,总结项目扶贫经验,从微观视野为探索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经验规律提供实践性素材。第六章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结合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历史实践,立足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客体身份,从明确目标导向上要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推动脱贫致富、提升可行能力,重视主体能动作用上要激发主体意识、摆脱观念束缚、弘扬优良品质,增强综合脱贫素质上要提升科技文化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发展、保障平等发展权利,强化全方位扶贫格局上要坚持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导向优势、加强社会联动参与四个维度揭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为新时代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事业提供经验遵循。

顾超[9](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欧阳德君[10](201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贫困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世界难题,复杂而且十分重要。反贫困关系到人心向背、社会稳定和政权稳固,在全世界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消除贫困、追求共同富裕的理论,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和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基础;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在反贫困理念、反贫困方法等方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渊源;西方的反贫困思想可以从经济学、社会学及综合性等多种理论视角来分析,其有益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借鉴。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主要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是对其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这一时期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促进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全国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大规模地缓解。二是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这一时期确立了开发式扶贫方针,反贫困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实施各种专项反贫困政策,取得了显着成效。三是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这一时期在全国范围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了社会救助和开发扶贫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四是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这一时期通过建立精准扶贫的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在反贫困领域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历史性成就,我国即将实现从整体上消除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每个阶段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是实践探索的过程,也是理论提升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的发展过程。从纵向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有一个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迄今为止,经历了初步形成、扩展丰富、深化完善、创新发展等发展阶段。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实际,从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入手,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反贫困的长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通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贫困的成功探索,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史的新篇章,在反贫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新时代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从横向发展的角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强调的是整体视角,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注重一般性的理论反思。其主要的理论框架主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必须坚持党对反贫困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方略;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群众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即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国家、社会和个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短期目标主要是解决温饱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长期目标则是要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是生产力的根本动力、改革的直接动力、政府主导力、社会的参与力、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等多种力量形成的反贫困强大动力共同作用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反贫困的根本保障,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是反贫困的制度保障;中国的反贫困是世界反贫困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的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的反贫困也离不开世界,我们的反贫困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必然会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发展性、人民性、开放性、系统性和国际性等鲜明的特征以及重要的中国价值和世界价值。在中国价值方面,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当代发展,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指南,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在世界价值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实践为世界反贫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这一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总结了中国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二、西部大开发中应重视发展私有制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大开发中应重视发展私有制经济(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
    2.1 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2.1.1 共同富裕
        2.1.2 现代化
        2.1.3 共同富裕现代化
    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
        2.2.1 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探索
        2.2.2 人民至上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目标的根本立场
        2.2.3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核心任务
第三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的理论学说
        3.1.1 建立以资产公有制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
        3.1.2 设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3.1.3 大工业生产体现现代化道路
    3.2 列宁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3.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3.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第四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
    4.1 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解析与逻辑澄清
        4.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4.1.3 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关系
        4.2.1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
        4.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势
    4.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4.3.1 非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4.3.2 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共享现代化成果
        4.3.3 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4.3.4 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第五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
    5.1 新中国成立前的共同富裕思想与现代化探索
        5.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共同富裕思想
        5.1.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5.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5.2 毛泽东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石
        5.2.1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5.2.2 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容
        5.2.3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2.4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成就
    5.3 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扬帆起航
        5.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开创
        5.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继续发展
    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界碑
        5.4.1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5.4.2 以区域振兴发展战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5.4.3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5.4.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建设
    5.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
        5.5.1 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5.5.2 提出“共享发展”战略
        5.5.3 提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第六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成就与面临挑战
    6.1 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就
        6.1.1 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6.1.2 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惠民基础得到改善
        6.1.3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
        6.1.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6.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困难与挑战
        6.2.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
        6.2.2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
        6.2.3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
        6.2.4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挑战加剧
第七章 坚定不移走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
    7.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7.1.1 鼓励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7.1.2 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共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7.1.3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
        7.1.4 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加速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7.2 探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路径举措
        7.2.1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7.2.2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保障人民权益和福祉
        7.2.3 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7.2.4 增强公务员能力,保证现代治理效能
    7.3 完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体制
        7.3.1 收入分配机制改革
        7.3.2 要素市场体制改革
        7.3.3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7.3.4 文化体制改革
        7.3.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和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2.1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2.1.1 现代化概念的界定
        2.1.2 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2.1.3 现代化的不同阶段
        2.1.4 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关联
    2.2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现代化意蕴
        2.2.1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2.2.2 构建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2.2.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3 当前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研究的意义审视
        2.3.1 破解当前现代化发展突出问题的现实需要
        2.3.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理论支撑
        2.3.3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规律的认识
第3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源起:现代化理论的回顾
    3.1 现代化研究的兴起与发展(20 世纪60 年代)
        3.1.1 现代化研究兴起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3.1.2 现代化研究的理论成果
        3.1.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理论
        3.1.4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分支理论
        3.1.5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派
        3.1.6 经典现代化理论存在的价值和弊端
    3.2 现代化理论的批判与反思(20 世纪70 年代)
        3.2.1 现代化理论遭受批判和反思的时代背景
        3.2.2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
        3.2.3 现代化理论批判与反思的理论成果评析
    3.3 现代化理论的修正与重建(20 世纪80 年代)
        3.3.1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内容
        3.3.2 现代化理论修正和重建的理论评析
第4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与发展
    4.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早期萌芽
        4.1.1 空想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
        4.1.2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4.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确立
        4.2.1 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
        4.2.2 基于强大物质力量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
        4.2.3 巩固无产阶级政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4.2.4 实行文化革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意识导向
        4.2.5 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力量支撑
    4.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持续探讨
        4.3.1 高速工业化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模式
        4.3.2 全盘集体化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模式
        4.3.3 自上而下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政治模式
    4.4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曲折发展
        4.4.1 后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思想
        4.4.2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思想
        4.4.3 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思想
第5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早期探索
    5.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及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1 中国人早期的现代化探索
        5.1.2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产生
        5.1.3 中国早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人物现代化思想分析
    5.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家工业化思想开始提出
        5.2.1 建立新民主主义工业化国家
        5.2.2 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思想
        5.2.3 土地革命是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前提
    5.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深入探索
        5.3.1 优先发展重工业,合理调整农重轻比例关系
        5.3.2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5.3.3 建立独立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5.4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初步构建
        5.4.1 农业现代化思想
        5.4.2 工业现代化思想
        5.4.3 国防现代化思想
        5.4.4 科学技术现代化思想
        5.4.5 分两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第6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6.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新探索
        6.1.1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6.1.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1.3 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6.1.4 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6.2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持续发展
        6.2.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导向
        6.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6.2.3 新“三步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6.2.4 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战略设想与安排
        6.2.5 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的战略部署
    6.3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不断深入
        6.3.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6.3.2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6.3.3 “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6.3.4 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设想与战略安排
第7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创新
    7.1 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在中国新时代的发展
        7.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底蕴来源
        7.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7.1.3 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基本特征和建设方向
    7.2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
        7.2.1 更高质量的发展
        7.2.2 更高效率的发展
        7.2.3 更加公平的发展
        7.2.4 更可持续的发展
        7.2.5 更为安全的发展
    7.3 新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发展的未来展望
        7.3.1 以创新引领高质量的发展
        7.3.2 以协调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难题
        7.3.3 以绿色共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7.3.4 以开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3.5 以共享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宗旨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实践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资源
    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2.1.3 新时代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崭新且复杂
    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相关政治经济学理论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的相关经济思想
        2.2.3 西方经济学值得借鉴的相关理论
第3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3.1 萌芽期:七年知青岁月的初期经验
        3.1.1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树立
        3.1.2 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开启
    3.2 形成期:30 年的地方经济治理经验
        3.2.1 正定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2 福建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3 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2.4 上海工作期间提出的经济思想
    3.3 成熟期:十八大以来提出的经济思想
        3.3.1 十八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2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3 十九大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3.3.4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经济思想
第4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具体内容
    4.1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引领——新发展理念
        4.1.1 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4.1.2 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及基本内涵
        4.1.3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4.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内涵——“七个坚持”
        4.2.1 经济发展领导核心论: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4.2.2 经济发展目的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2.3 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论: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新常态
        4.2.4 经济体制改革论:坚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二元关系
        4.2.5 宏观经济管理论:坚持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
        4.2.6 经济发展战略论: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
        4.2.7 经济工作方法论:坚持正确的工作策略和方法
    4.3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新发展格局
        4.3.1 构建高质量国内大循环
        4.3.2 优化发展国际大循环
        4.3.3 促进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第5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及理论特征
    5.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逻辑
        5.1.1 植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发展逻辑
        5.1.2 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绿色发展逻辑
        5.1.3 兼顾国内发展和国际合作的全球发展逻辑
    5.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特征
        5.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科学性
        5.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现实性
        5.2.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实践性
        5.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人民性
        5.2.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国际性
第6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理论贡献
        6.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
        6.1.2 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了基础框架
    6.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实践价值
        6.2.1 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
        6.2.2 为解决全球经济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关系的论述
        一、关于城乡由“同一”走向分裂的相关论述
        二、关于城乡由分裂走向融合的相关论述
    第二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城乡关系的相关论述
        一、毛泽东对城乡统筹兼顾的相关论述
        二、邓小平对城乡互动发展的相关论述
        三、江泽民对缩小城乡差距的相关论述
        四、胡锦涛对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三节 习近平关于城乡融合发展的系统论述
        一、城乡一体化的相关论述
        二、城乡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
        三、关于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二章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基本现状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涵义、特点及意义
        一、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涵义
        二、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特点
        三、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意义
    第二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数据分析
        一、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指标设计
        二、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面板数据整理
        三、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面板数据分析
    第三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的成效
        一、城乡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效果显着
        三、城乡生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四、生态特色小城镇数量逐渐增多
    第四节 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存在的不足
        一、生态产品供给质量偏低
        二、绿水青山雨零星散
        三、生态产业循环能力较低
        四、生态特色小镇建设同质化严重
第三章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契机
    第一节 美丽宜居的背景、内涵及功能
        一、美丽宜居提出的背景
        二、美丽宜居的涵义和内容
        三、美丽宜居的特征
        四、美丽宜居的城乡生态融合功能
    第二节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二、绿色经济发展滞后
        三、绿色生活观念陈旧
    第三节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机遇
        一、扶持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新政策
        二、明确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基本方位
        三、提供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价值遵循
第四章 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的对策
    第一节 加强毕节试验区生态特色小镇建设的可持续性
        一、加强生态特色小镇绿色发展
        二、提高生态特色小镇的供给质量
        三、加强生态特色小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二节 合力打造毕节试验区“两山”的顶层设计
        一、加强绿水青山的顶层设计
        二、加强金山银山的统筹规划
        三、合力促进“两山”良性互动
    第三节 提升毕节试验区生态产业的循环能力
        一、加大城乡生态治理人才的培养
        二、提升生态农业的循环能力
        三、提升生态旅游业的循环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重点
        1.4.2 研究难点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2.1.1 贫困的定义
        2.1.2 贫困的标准
        2.1.3 贫困的分类
        2.1.4 扶贫的内涵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3.1 理论基础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3.2 实践基础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后记

(7)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概述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
        2.1.2 农村贫困家庭
        2.1.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
    2.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原因
        2.2.1 地理环境的约束
        2.2.2 制度设计的性别盲视
        2.2.3 历史文化的影响
        2.2.4 社会参与力量的不足
    2.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表现
        2.3.1 贫困程度深重
        2.3.2 健康状况较差
        2.3.3 受教育水平不高
        2.3.4 可行能力缺失
    2.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影响
        2.4.1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经济影响
        2.4.2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政治影响
        2.4.3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文化影响
        2.4.4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社会影响
        2.4.5 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致贫的生态影响
    小结
第3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理论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1.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3.1.2 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2.1 妇女解放思想
        3.2.2 共同富裕理论
        3.2.3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思想
    3.3 国外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3.1 可行能力贫困理论
        3.3.2 女性主义经济学思想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妇女扶贫脱贫的相关理论
        3.4.1 中国传统妇女观
        3.4.2 中国传统贫富观
    小结
第4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意义及进程
    4.1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重大意义
        4.1.1 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4.1.2 彰显我国政治优势的集中标识
        4.1.3 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现实途径
        4.1.4 巩固我国社会安定的必要保障
        4.1.5 打造我国美丽生态的重要环节
    4.2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历史进程
        4.2.1 通过体制改革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2 通过开发式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3 通过“双轮驱动”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4.2.4 通过精准扶贫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脱贫
    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品牌项目
    5.1 健康扶贫脱贫项目
        5.1.1 母亲健康快车
        5.1.2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5.1.3 “降消”项目
    5.2 科教扶贫脱贫项目
        5.2.1 春蕾计划
        5.2.2 “双学双比”活动
        5.2.3 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5.3 金融扶贫脱贫项目
        5.3.1 母亲小额循环
        5.3.2 妇女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
        5.3.3 母亲创业循环金
    5.4 就业创业扶贫脱贫项目
        5.4.1 巾帼家政服务
        5.4.2 手工编织
        5.4.3 妈妈制造
    5.5 社会扶贫脱贫项目
        5.5.1 幸福工程
        5.5.2 母亲水窖
        5.5.3 母亲邮包
    小结
第6章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经验启示
    6.1 明确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目标导向
        6.1.1 实现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全面自由发展
        6.1.2 推动农村贫困家庭妇女实现脱贫致富
        6.1.3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可行能力
    6.2 重视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能动作用
        6.2.1 激发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主体意识
        6.2.2 摆脱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观念束缚
        6.2.3 弘扬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优良品质
    6.3 增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综合脱贫素质
        6.3.1 提升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科技文化水平
        6.3.2 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就业创业发展
        6.3.3 保障农村贫困家庭妇女的平等发展权利
    6.4 强化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全方位扶贫格局
        6.4.1 坚持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政府主导作用
        6.4.2 发挥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市场导向优势
        6.4.3 加强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的社会联动参与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9)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分析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
    二、理论渊源: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
    三、理论借鉴:借鉴西方反贫困思想的有益内容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历程
    一、经济体制改革作用下大规模缓解贫困(1978-1986 年)
    二、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开发式扶贫(1986-2007 年)
    三、开发扶贫和社会救助两轮驱动反贫困(2007-2012 年)
    四、新时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2012 年-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初步形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扩展丰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深化完善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创新发展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主要框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基本方略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道路选择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承担主体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发展目标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实践动力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可靠保障
    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国际参与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与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四、西部大开发中应重视发展私有制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D]. 金光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2]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形成中城乡融合发展研究[D]. 黄珍.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3]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演变与发展研究[D]. 张霜. 吉林大学, 2021(02)
  •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D]. 胡炅坊. 吉林大学, 2021(01)
  • [5]美丽宜居背景下毕节试验区城乡生态融合发展研究[D]. 付玉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7]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家庭妇女扶贫脱贫研究[D]. 曹楠楠. 吉林大学, 2020(03)
  • [9]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研究[D]. 欧阳德君.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西部大开发要重视民营经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