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城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矿山城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一、矿业城市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形势对策论(论文文献综述)

谢正团[1](2019)在《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高发区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防灾对策》文中提出白龙江流域甘肃段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区,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山高坡陡、河谷深切,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地质与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且爆发频率高,是我国受地质灾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严重的地质灾害与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该区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人地矛盾突出,对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作用明显,因此,开展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区的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以指导城镇防灾减灾和生态安全建设显得极为重要。然而,国内外地质环境承载力研究还刚刚起步,已有的少量评价主要是以专家经验为基础的半定量化单项评价,并且缺少高精度的地表动态变形数据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导致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局限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价值的有效发挥,亟待运用新技术建立完整的综合评价方法体系,为城镇防灾减灾与规划决策起到实质性的支撑作用。因此,本研究选择典型城镇为研究区域,以地质环境承载力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利用统计模型、遥感监测技术、GIS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多种技术和手段,建立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开展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评价研究,并基于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城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对策。具体结论总结如下:(1)针对区内地质灾害高发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特点,基于短板理论,分析制约研究区城镇建设的关键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因素,从地质灾害风险性和生态承载力评价两个方面,对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单项评价。基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单项评价结果表明,舟曲县城关镇地质环境承载力优、良、中、差分区面积分别为13.43 km2、7.03 km2、1.34 km2、1.13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8.57%、30.66%、5.84%、4.93%。宕昌县城关镇地质环境承载力优、良、中、差分区面积分别为1.81 km2、27.78 km2、6.43 km2、0.21 km2,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5.00%、76.66%、17.74%、5.80%。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白龙江两岸低阶地和中高山地区;地质环境承载力为良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泥石流沟堆积区及滑坡体上;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中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白龙江两岸泥石流影响范围内;地质环境承载力为差的区域呈带状分布于白龙江两岸地质灾害体影响范围内的人口财产密集区。基于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生态承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耕地、居民工矿用地、林地、草地以及水域。在空间上,舟曲县城关镇由西至东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逐渐降低,宕昌县城关镇由西北至东南单位面积生态承载力逐渐升高。生态承载力大小与人类活动具有较强的关系,耕地作为最大承载体,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同时,也决定人类在空间上的活动范围。以上两项单项评价是综合评价的关键基础性评价工作,既为综合评价指标选择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导,同时为综合评价提供地质灾害风险和生态承载力指标数据。基于短板理论的单项评价具有简单快速、易操作的特点,在基础数据相对缺乏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2)基于单项评价结果,进一步选择与地质环境承载力相关的地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要素,在GIS平台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逻辑推断方法(FL),结合城镇社会发展,构建了两个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得到了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评价结果,并利用单项评价结果和时序InSAR的地表变形结果对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结果进行验证和优化,得到了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分区,并对其空间格局进行了相应分析。根据综合评价模型优化计算结果,将地质环境承载力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舟曲县城关镇对应的面积分别为1.15 km2、4.12 km2、11.92 km2、5.74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02%、17.98%、51.99%、25.01%;宕昌县城关镇对应的面积分别为10.87 km2、2.17 km2、10.14 km2、13.04 k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01%、5.99%、28.00%、36.00%。进一步分析不同影响要素对地质环境承载力的控制程度得到:对于舟曲县城关镇,其中地质灾害对于区域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地震和地貌单元等;对于宕昌县城关镇,其中地质灾害对于区域的地质环境承载力影响最大,其余依次为地层岩性、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人口密度等。地质环境承载力差的区域均位于地质灾害高风险的地区,今后进行城镇生产建设活动和城镇扩张应尽量避开这些区域。同时,综合评价模型相对单项评价精度得到了显着的提高,其结果更为可靠,在可获取较翔实基础数据区域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提出的基于InSAR技术优化综合评价结果的方法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3)依据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和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分区,结合典型城镇经济社会、地理环境及资源分布等要素及地质灾害防治现状,按照国内外防灾减灾思路从“三个转变”的综合减灾战略,针对性地提出了研究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措施和对策建议。其中,研究区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优的区域,以预防为主防范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承载力为良的区域,生态治理为主防范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承载力为中的区域,土地资源控制开发与生态恢复相结合,防范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承载力为差的区域,实施综合治理措施,防治和减少地质灾害。本研究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地质灾害高发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准度、可靠性和可操作性,推动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创新,同时,研究结论可为两个典型城镇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工程防治、生态修复、土地开发利用、应急管理等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措施,对白龙江流域乃至全国同类城镇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何淼[2](2017)在《中国矿业用地法律政策博弈分析 ——基于矿产业发展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都是我国重要国土资源,《宪法》将国家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要求一切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的利用土地规定为我国基本国策。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实行不同的公有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出现了矿业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矿区土地使用权取得难,土地利用成本高,退出受限及国土管理部门管理活动中遇到的土地利用低效、外部性显着、土地复垦和矿山环境治理不利等问题。因此,对于矿业用地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完善矿区土地的利用制度、建立和谐的矿地法律关系意义重大。矿业用地法律制度问题的解决应以实现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实现法律实效为目的。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产权明晰作为完善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前提,通过博弈论分析提出法律政策中矿区土地利用的优化配置方式,通过实地调研进一步发现法律实施中的问题并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土地是矿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矿业用地产权制度应当遵循矿业用地特殊性对于矿地使用权进行明确,明晰权利义务关系,建立合理的用地制度安排予以保障,通过矿业用地的产权保障制度,保障合法的矿业权和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依法有序进行。(2)研究根据我国矿业和土地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正在进行的采矿用地改革试点成功经验,通过法律博弈分析模型对于法律制度层面存在的采矿用地法律定位问题及取得方式问题进行优化。得出遵循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形成政府主导下采矿用地的单独用地制度保障,将土地利用、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通过四位一体的矿业用地利用模式,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下绿色矿业用地法律制度体系可以实现包含环境效益在内的社会福利最优。(3)宁东煤炭能源基地、云磷集团及七台河老煤炭工业基地实地调研实证补正证实不同的矿业用地法律政策所产生的不同经济社会环境效果,凸显了合理矿业用地区分政策可产生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4)综上,作者提出完善我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建议措施包括:建立矿业用地的分类供地制度、建立临时用地的行政司法裁决制度、建立废弃矿业用地的土地分类盘活制度及完善矿业用地的宏观管理制度。

蒋冬梅[3](2016)在《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土地资源、煤炭能源一直是中国城镇发展的空间载体和廉价动力,作为两种资源(能源)的富集地和叠加区——煤炭城市累计生产原煤529亿吨,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90%,为中国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然而,由于煤炭城市资源开采强度过大、土地损毁过高,地-矿冲突不断恶化而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和现实难题。因此,本文在把握地-矿冲突特征及动因基础上,构建改进的C-D生产函数揭示煤炭城市经济发展与地-矿等要素之间的演化规律,进而运用Kuznets(库兹涅兹)曲线、系统动力学方法和空间均衡原理及“3S”技术,分别从宏观需求、中观供给、微观管控三个层次重点研究地-矿冲突的调控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中国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呈现区域分异特点并分为地(城)矿冲突、地(农)矿冲突、矿水冲突和矿灾冲突四种类型;其中,社会公众、煤矿企业和中介机构等基于自身利益,对煤炭城市地-矿冲突感性认知差异较大,并且地下煤炭开采单位综合效用价值明显低于地上缓采区边界地上土地资源单位平均综合价值。就其成因而言,城市依附煤矿而建是地-矿冲突的先天原因,同位资源权属分割是地-矿冲突的制度原因,立体空间管控滞后是地-矿冲突的根本原因。其次,为计量城市发展与地-矿的关系,论文通过构建系统分析框架和改进C-D生产函数,将土地资源和煤炭能源两种要素纳入统一框架和计量模型进行综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土地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很难被资本等要素投入替代,而煤炭消耗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正向驱动变为负相关。煤炭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贡献度大于煤炭贡献度,由此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视角建议,宏观层面的公共政策创新应该集中在压缩煤炭消费需求、生产供给和差别化调控主导贡献因素上。再次,为寻求化解地-矿冲突宏观需求层面的调控路径,论文基于煤炭能源消费需求宏观调控视角,构建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Kuznets曲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及天津和山西等28个省、市(区)的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存在倒“U”型曲线规律,并且中国煤炭消费顶点值34.56×108t出现在2013-2014年间,其中北京和上海等发达地区较早出现消费顶点,其余各省、市(区)将于未来20-30年内进入数量脱钩阶段。并且中国煤炭消费及生产重心西移,未来东、西部地区仍是中国煤炭消费调控的重点区域,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调控规模应控制在27.40×108t,其中西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最大为9.27×108t、东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紧随其后为8.41×108t、中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排第三为6.13×108t、东北部地区煤炭消费调控规模最小为3.59×108t。第四,为寻求化解煤炭城市地-矿冲突中观供给层面的调控路径,论文将主流的研究焦点(人口—土地—粮食)与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矿产开发活动(煤炭—土地—经济)相融合,以土地承载力为研究载体,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重点仿真量化煤炭城市——乌海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基本态势和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乌海市煤炭资源开采利用是以损毁土地、破坏耕地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地-矿“协调模式”为乌海市冲突调控的最优发展方案,在此方案下乌海市到2020年的总人口为64.25万人,土地综合承载力在温饱消费水平下为79.24万人、在小康消费水平下为65.11万人,在低富裕消费水平下为51.25万人。由此建议,虽然乌海市土地承载力可以满足总人口在温饱以及小康消费水平下的活动强度,但是从化解地-矿冲突视角出发,应该降低煤炭开采强度,加强采煤损毁土地修复。最后,为寻求化解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微观管控层面的调控路径,针对煤炭城市地-矿空间冲突尤其是资源压覆现实难题,论文从空间优化视角寻求化解地-矿冲突的立体空间管控手段。研究结果表明,煤炭城市地-矿立体空间优化理论上应该界定三个调控边界并划分四个管控区域,济宁和徐州沛县实证结果显示,地-矿冲突范围内四大管控区、地上土地面积分别为8.46km2、79.19km2、12.63km2、26.88km2和0.185km2、31.556km2、15.735km2和24.480km2,并且济宁市当前缓采(可建)边界内87.65km2(占地-矿冲突面积的68.93%),应该优先开展地上土地开发建设,与此对应地下压覆的6.33×108t煤炭能源暂不予开采利用,缓采(可建)边界之外39.51km2(占地-矿冲突面积的31.07%),应该优先支持地下1.02×108t煤炭能源的开采利用,而徐州市沛县禁采和限采区域及其对应的建成、可建区域合计31.74km2,占整个压覆区的44.11%、应该优先支持地上城镇建设并限制地下煤炭能源开采,而缓采和可采区域及其对应的有条件及禁建区域合计40.22km2,占压覆区的55.89%、应该优先支持地下煤炭资源开采并限制地上城镇土地大规模的开发建设。

姜彦旭[4](2015)在《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工矿型小城镇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以兰溪市灵洞镇为例》文中认为在全球市场需求降低、我国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市场对部分能源及原材料的消耗量下降,部分工矿型城镇的资源产业产能过剩,发展受挫;同时部分城镇受工矿资源逐渐枯竭的影响,发展动力缺失,经济下行,城镇空间衰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大多数工矿型城镇提出了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的调整与转型要求。工矿型城镇发展具有很明显的生命周期规律,在其“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更替过程中,每个阶段受矿产资源储量与工矿产业兴衰的影响所呈现的产业、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表现为:1)城镇产业格局呈现“工矿业主导的单一结构—非矿产业培育的非均衡结构—工矿业衰落替代产业动力不足的塌陷结构”的发展特点;2)人口发展伴随城镇经济与产业的兴衰呈现“机械增长—人口激增—趋于减少”的倒“U”曲线;3)伴随工矿产业在城镇经济发展中控制力量的变化,先矿后城型城镇空间结构呈现出“矿业主导的单中心结构—城镇职能扩散的单中心圈层结构—产业衰退的收缩结构”的演变规律,先城后矿型城镇空间结构呈现“矿业崛起的双核结构—产业集聚的双核带状结构—产业衰退的单中心结构”的演变规律。但如果城镇能在资源枯竭前实现转型发展,则各要素的规律特征随之转变,城镇发展能够最终摆脱资源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工矿型小城镇现阶段转型发展的背景与主要需求特征出发,基于生命周期规律,提出工矿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成长期的资源内生成长动力与政府引导的外部拉力、成熟期的生态修复的内生推力与机遇转型的外部拉力、衰退期的城镇再生转型力与服务保障力。基于不同的动力耦合系统的作用机制,构建工矿型城镇不同生命周期及阶段中转型发展的可持续路径体系:成长期“产城协同”的健康发展路径、成熟期“自我更新”的调控转型发展路径、衰退期“精明收缩”的多元化转型发展路径,以及具有普适性的以空间结构完善与品质提升为目标的空间转型发展路径。以典型的工矿型小城镇灵洞镇为例,在经历了成长期与成熟期的发展阶段以后,其产业、服务功能及生态环境问题与转型发展需求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如水泥产业产能过剩、替代产业培育不足;常年的单一化产业发展导致镇区辐射力差、制约城镇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景观建设薄弱,等等。结合灵洞成熟期转型发展的动力契机,提出灵洞转型发展的可持续优化路径与方法:1)产业更新:多核并举重构产业体系,循环经济引领支柱产业升级,水泥产业内部更新重构,发展总部经济;2)设施升级:镇区中心集中配套公服设施,构建完善的服务网络,提升城镇发展活力;3)绿网联通:通过污染治理、矿山修复与复绿工程,恢复良好的区域自然生态基质,规划绿色廊道联通镇区景观公园,形成网络化的绿色生态空间。

陈铁力[5](2013)在《辽宁省梨树沟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矿山地质环境是生态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矿业活动的频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人民生命及财产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中最突出问题之一,严重制约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对关停矿山进行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辽宁省凤城市赛马镇梨树沟煤矿位于赛马镇西北1km处,紧邻居民集中地,煤炭资源基本枯竭,地面沉降、塌陷、水土流失、水环境破坏等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迫在眉睫,不仅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非常紧迫的任务。综合分析该矿山的地质、采矿、水工环、地质灾害评估等方面的资料,现场调查并分析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结合植被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农学、林学、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等理论,设计多种较为可行的治理恢复方案;根据该矿区目前实际情况及该区地质环境特征,综合分析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及工期长短,选择更为适合该矿区的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根据选定的治理恢复方案,设计各项治理恢复工程的技术要求,实现该矿区的成功治理。梨树沟煤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的成功实施,将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当地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梨树沟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模式,为我国地下浅部开采的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提供了科学参考。矿区环境恢复最早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国内始于上世纪60年代。目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研究多从矿山“三废”(废气、废水、废渣)对大气环境、水环境的影响入手,侧重于“三废”排放及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以及废弃露天采场复垦等,并取得了许多成果。而对采空区引起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治理,采空区沉降范围内治理恢复为农业耕地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本文根据该矿区地质环境特征,针对矿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矸石占地及水污染等各种地质环境问题,提出①地表回填、地下打孔灌浆方案②地表回填、地下回填和打孔灌浆相结合方案③地表、地下全部回填方案等三种不同的治理恢复方案,系统分析矿区地质背景、地质环境现状等资料,认为地表回填、地下打孔灌浆方案(方案①)最适宜梨树沟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本文提出了三种治理地下浅层采空煤矿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的方案,针对各项治理恢复工程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技术要求,是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也为其它同类煤矿及其它具有相类似地质环境特征的矿山提供了参考;按照本文论述的治理恢复方案进行该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可以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根本上解决该矿区地质环境问题。

陈铁力[6](2013)在《辽宁省鞍山市牌楼镁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浅析》文中研究说明该项目区为牌楼镁矿排岩场,1999年停排,采矿废渣及地表剥离的大量废石顺坡堆积,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并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多种地质灾害,植被、水环境及大气环境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采取削坡、平整等措施消除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坡脚路边采取挡土墙措施,在坡面上覆土后进行绿化,以达到护坡与恢复生态的目的,分别就削坡、平整、客土、道路及水利水保、种植等工程提出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对该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刘瑾[7](2012)在《山西省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战略思考》文中指出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地质灾害调查、核查资料的全面统计分析,总结了山西省地质灾害的灾情历史及险情现状;通过对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经验、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对策。

陈铁力,张秀敏,赵宏庆,杨淑红,鲍巨才[8](2012)在《辽宁省梨树沟煤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浅析》文中研究说明梨树沟煤矿历经多个开采阶段,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及大量的废石堆,并引发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地裂缝等多种地质灾害,耕地、植被、水环境及大气环境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采用物探、钻探等多重技术圈定采空区,实地调查桥梁、道路破损程度,针对桥梁、道路、采空区、废石堆等采取钻孔回填、灌注加固、搬运平整等不同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分别就坍陷坑、采空区、道路、废石堆复垦及水环境保护和花园式绿化提出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技术要求,对该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吕洪斌[9](2011)在《攀枝花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研究》文中指出攀枝花市是我国着名的矿业城市,城市建设具有“矿在城中,城中有矿”的特殊布局,在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同时,造成较为严重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三废”污染、水均衡破坏等矿山环境问题,对攀枝花市人居环境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对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工作日益重视,我国中央财政逐年加大投入,用于对历史遗留下来的矿山环境问题的治理,各级政府制定了规划,矿山环境的恢复与治理工作力度将大大提高。本次研究在对攀枝花市自然地理和地质背景条件、社会经济、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主要矿山环境问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根据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分区结果,结合矿山环境发展变化趋势分析及矿山环境问题对人居环境、工农业生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按照区内相似、区间相异的原则,划分出矿山环境重点治理区、矿山环境一般治理区、矿山环境重点预防区、矿山环境重点保护区4个不同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区域,其中矿山环境重点治理区划分为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区、巴关河石灰石矿区、宝鼎煤矿区、红格钒钛磁铁矿北矿区和米易黄草-草场花岗石矿区为5个亚区;矿山环境一般治理区划分为龙洞石灰石矿区、红坭煤矿区、红格钒钛磁铁矿南矿区、大龙潭-平地苴却砚石矿区、平地石膏矿区、白马钒钛磁铁矿区为6个亚区;矿山环境重点预防区划分为西北部片区、东北部片区、东部片区、西部片区和南部片区5个亚区;攀枝花市矿山环境重点保护区划分为盐边县西北部(包括格萨拉地质公园、择木龙四川山鹧鸪自然保护区、岩口—洼落生态自然保护区、箐河自然保护小区)、苏铁自然保护区、龙洞石林风景区、大黑山森林公园、米易海塔—晃桥麝自然保护区、大田—平地猕猴自然保护区(包括阿喇白尾梢红雉保护区)、攀枝花城市规划中心城区、成昆铁路视野区、217省道和规划108国道公路视野区、312省道和规划攀宜、攀大铁路视野区、全市基本农田保护区、二滩库区(包括二滩国家森林公园、白坡山自然保护区、二滩国家湿地保护区等)、红格温泉度假区、米易县龙潭溶洞风景区14个亚区。在分区的基础上,通过对4个分区共计30个亚区存在的矿山环境问题进行了进—步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治理对策。

籍瑶[10](2011)在《吉林省典型煤矿区水力侵蚀研究及环境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性能源,在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吉林省作为产量大省,同时也是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矿业的发展为省内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煤炭大规模开发,诱发了大量严峻的、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矿山环境问题,在矿产资源采、选、冶炼等过程中对矿山及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甚至破坏,矿区内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频发,致使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损毁大量耕地,直接或间接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甚至造成当地居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制约了矿区矿产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因此,对煤矿区水力侵蚀研究和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吉林省典型煤矿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基于前人经验研究水土流失情况,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综合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依据吉林省聚煤带分布情况及目前矿山开采现状,利用ArcGIS软件空间划定11个分布于吉林省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典型煤矿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研究区特点进行水力侵蚀研究及综合环境质量评价。首先,在众多水力侵蚀方程中根据方程机理和适用条件确定RUSLE为水力侵蚀研究模型,运用ERDAS和ArcGIS等软件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进行空间提取及计算,得到各矿区水土流失量,并依据国家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对水土流失程度进行分级,并对不同地区煤矿区水土流失现状进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中部煤矿区水土流失程度较低,水土保持情况明显好于吉林省南部煤矿区,好于吉林省东部煤矿区,整体呈现由中部向南部向东部增加的趋势,依据吉林省环境特点及人为影响因素可知,中部煤矿区地处平原区,坡度变化较缓,人为破坏程度较低,水土保持现状较好。基于吉林省典型煤矿区水土流失情况,进一步对研究区进行综合环境质量评价,基于前人研究经验及成果,结合研究区发展现状,针对煤矿区特点建立吉林省典型煤矿区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全面系统地建立具有煤矿区特色、可操作性强的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建立基础上,分别运用熵值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研究区综合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做出对比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吉林省典型煤矿区中,中部煤矿区综合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整体高于南部和东部煤矿区,表明中部综合环境现状较高。综合环境质量评价为生态风险评价、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矿区废弃地土壤生物改良试验和生态修复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为煤矿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矿业城市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形势对策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矿业城市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形势对策论(论文提纲范文)

(1)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高发区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防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1.2.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1.2.3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地表变形监测
        1.2.4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论文结构
        1.3.5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基本概况
        2.1.1 典型城镇行政区划及概况
        2.1.2 评价区范围及概况
    2.2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地下水
        2.2.5 岩土物理学性质
    2.3 防灾减灾现状
第三章 地质环境承载力单项评价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
    3.3 地质环境承载力单项评价方法
        3.3.1 基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3.3.2 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3.4 地质环境承载力单项评价结果
        3.4.1 基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
        3.4.2 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4.1 引言
    4.2 评价方法与模型验证优化
        4.2.1 模糊逻辑推论(Fuzzy logic,FL)
        4.2.2 评价指标
        4.2.3 模型验证与优化
        4.2.4 模型精度分析与评价
    4.3 舟曲县城关镇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4.3.1 层次划分
        4.3.2 评价单元划分
        4.3.3 评价指标简述
        4.3.4 指标权重确定
        4.3.5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
        4.3.6 基于单项评价和时序InSAR技术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验证与优化
        4.3.7 模型评价精度对比分析
        4.3.8 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分区空间格局分析
    4.4 宕昌县城关镇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4.4.1 层次划分
        4.4.2 评价单元划分
        4.4.3 评价指标简述
        4.4.4 指标权重确定
        4.4.5 地质环境承载力区划
        4.4.6 基于单项评价和时序InSAR的地质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验证与优化
        4.4.7 模型评价精度对比分析
        4.4.8 地质环境承载力等级分区空间格局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5.1 引言
    5.2 树立防灾减灾系统思维
        5.2.1 创新地质灾害防治理念和思路
        5.2.2 因地制宜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
    5.3 分区域实施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5.3.1 以预防为主防范地质灾害
        5.3.2 生态治理为主防范地质灾害
        5.3.3 土地资源控制开发与生态恢复相结合,防范地质灾害
        5.3.4 实施综合治理措施,防治并减少地质灾害
    5.4 科学编制防灾减灾规划
        5.4.1 城镇建设适宜性分区
        5.4.2 科学编制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和下一步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中国矿业用地法律政策博弈分析 ——基于矿产业发展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2.3 国外矿业用地立法演变的历史比较分析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第2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矿产业
        2.1.2 矿业用地
        2.1.3 产业发展
        2.1.4 临时用地
        2.1.5 矿地和谐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产权理论
        2.2.2 经济治理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产业经济理论
        2.2.5 法的价值理论
        2.2.6 博弈论
    2.3 我国土地及矿产资源立法概述
        2.3.1 我国土地资源立法概述
        2.3.2 我国矿产资源立法概述
第3章 中国矿产业发展与矿业用地法治情况分析
    3.1 中国矿产业发展现状
        3.1.1 矿产业现状及发展
        3.1.2 我国矿政管理及法律规制现状
    3.2 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2.1 中国矿业用地情况
        3.2.2 中国矿业用地立法沿革及现状
        3.2.3 中国矿业用地的产权制度保障法理必要性
        3.2.4 中国矿业用地管理方式的变革试点
    3.3 中国矿业用地法治中的问题分析
第4章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的博弈分析
    4.1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博弈模型构建
    4.2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博弈模型的扩展
    4.3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博弈的占优均衡
    4.4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律制度博弈模型的福利分析
    4.5 中国矿业用地的环境负外部性及解决
    4.6 中国矿业用地国家治理方式完善
第5章 完善中国矿业用地法治的实地调研论证
    5.1 神华宁东煤炭基地矿业用地情况调研论证
    5.2 云磷集团采矿用地临时试点调研论证
    5.3 七台河老煤炭基地转型中的土地问题调研论证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建立矿业用地分类供地制度
        6.1.2 建立临时用地行政司法裁决制度
        6.1.3 建立废弃矿业用地土地分类盘活制度
        6.1.4 完善矿业用地宏观管理制度
    6.2 研究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实地调研提纲
论文工作量情况
个人简历

(3)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2.1 经济发展与煤炭开发研究
        1.2.2 地-矿冲突及其调控研究
        1.2.3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
        1.2.4 资源型城市持续发展研究
        1.2.5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研究
        1.2.6 简要述评及研究切入点
    1.3 研究内容
        1.3.1 煤炭城市地-矿冲突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贡献计量
        1.3.2 煤炭消费需求假说提炼及其宏观实证分析研究
        1.3.3 煤炭城市土地承载力模拟仿真与情景分析研究
        1.3.4 煤炭城市地-矿立体空间优化及其边界调控研究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研究框架与理论分析
    2.1 主要内涵界定
        2.1.1 煤炭城市
        2.1.2 地-矿冲突
        2.1.3 机理机制
        2.1.4 空间管制
    2.2 基本研究框架
        2.2.1 逻辑分析框架
        2.2.2 章节结构安排
    2.3 关键理论分析
        2.3.1 系统理论
        2.3.2 协同理论
        2.3.3 冲突理论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地-矿冲突特征与动因解析:调控的前提
    3.1 地-矿资源现状与供需矛盾
        3.1.1 土地现状与供需矛盾
        3.1.2 煤炭现状与供需矛盾
    3.2 地-矿冲突现状与表现形式
        3.2.1 地-矿冲突宏观现状
        3.2.2 地-矿冲突表现形式
    3.3 地-矿冲突分区与综合特征
        3.3.1 地-矿冲突分区
        3.3.2 分区综合特征
    3.4 地-矿冲突微观调研——以济宁矿城冲突为例
        3.4.1 地-矿冲突基本现状
        3.4.2 地-矿冲突感性认知
        3.4.3 地-矿冲突理性认知
    3.5 地-矿冲突动因与策略选择
    3.6 本章小结
4 城市发展与地-矿关系计量:调控的基础
    4.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4.1.1 分析框架
        4.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4.2 模型构建
        4.2.1 常用模型介绍
        4.2.2 模型改进与构建
    4.3 全国层面实证分析
        4.3.1 数据整理
        4.3.2 参数估计
        4.3.3 结果分析
    4.4 典型煤炭城市验证
        4.4.1 徐州(东部地区)
        4.4.2 大同(中部地区)
        4.4.3 乌海(西部地区)
        4.4.4 抚顺(东北地区)
        4.4.5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宏观需求调控
    5.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5.1.1 分析框架与逻辑思路
        5.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5.2 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特征
        5.2.1 国外(发达国家)特征
        5.2.2 国内(发展国家)特征
    5.3 理论分析与假说提炼
        5.3.1 理论分析
        5.3.2 假说提炼
    5.4 研究方法与假说检验
        5.4.1 研究方法—Kuznets曲线方程
        5.4.2 整体把握——基于全国数据的验证
        5.4.3 局部分析——基于各省数据的验证
        5.4.4 现实指导意义
    5.5 本章小结
6 地-矿冲突系统模拟:中观供给调控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6.1.1 逻辑框架
        6.1.2 研究进展与思路
    6.2 系统模型构建
        6.2.1 基本原理
        6.2.2 变量选择
        6.2.3 模型建立
    6.3 实证分析
        6.3.1 研究区概况
        6.3.2 参数值估计
        6.3.3 模型有效性检验
        6.3.4 仿真结果分析
    6.4 多情景模拟
        6.4.1 情景模拟设置
        6.4.2 情景模拟结果
        6.4.3 模拟结果选择
    6.5 本章小结
7 地-矿冲突空间优化:微观管制调控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思路
    7.2 理论模型构建
        7.2.1 一般城市调控模型
        7.2.2 煤炭城市理论命题:三个立体边界和四大调控区域
    7.3 实证分析
        7.3.1 研究思路
        7.3.2 地-矿价值评估
        7.3.3 研究区选择
        7.3.4 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调控建议
    8.1 主要结论与调控建议
    8.2 论文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8.3.1 研究不足
        8.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工矿型小城镇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以兰溪市灵洞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工矿型城镇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
        1.1.2 工矿型城镇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诉求
        1.1.3 工矿型城镇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方法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2.1 主要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2.2 工矿型小城镇的相关概念
        2.2.1 小城镇
        2.2.2 资源型小城镇
        2.2.3 工矿型小城镇
        2.2.4 工矿型小城镇生命周期
        2.2.5 转型发展
    2.3 工矿型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3.1 相关理论
        2.3.2 工矿型城镇转型理论研究综述
    2.4 本章小结
三、工矿型小城镇发展特征与转型
    3.1 工矿型城镇的类型与分布
        3.1.1 工矿型小城镇的分类
        3.1.2 工矿型小城镇的数量与分布
    3.2 工矿型城镇的生命周期规律
        3.2.1 工矿型城镇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生态环境及空间特征
        3.2.2 工矿型城镇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特征规律总结
    3.3 工矿型城镇国内外转型案例比较分析
        3.3.1 国内外工矿型城镇转型案例分析
        3.3.2 工矿型城镇转型发展经验总结
    3.4 本章小结
四、基于生命周期的工矿型小城镇转型发展路径
    4.1 工矿型小城镇转型发展中的规划响应需求
        4.1.1 工矿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的特殊需求
        4.1.2 工矿型小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4.1.3 工矿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的规划内容响应
    4.2 基于生命周期的工矿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的动力机制
        4.2.1 成长期:资源内生成长动力与政府引导外部拉力
        4.2.2 成熟期:生态修复的内生推力与机遇转型的外部拉力
        4.2.3 衰退期:再生转型力与服务保障力并行
    4.3 工矿型小城镇转型发展的可持续路径
        4.3.1 “产城协同”的成长期健康发展路径
        4.3.2 “自我更新”的成熟期调控转型发展路径
        4.3.3 “精明收缩”的衰退期多元化转型发展路径
        4.3.4 空间品质提升的工矿型城镇普适化转型期发展路径
    4.4 本章小结
五、实例分析——以兰溪市灵洞镇为例
    5.1 灵洞镇基本概况与发展历程
        5.1.1 成长期:道路支撑系统弱,工矿企业离散布局(1984-2004)
        5.1.2 成熟期:结构转型初见成效,园区发展势头良好(2004-2014)
    5.2 灵洞镇转型发展与现状的矛盾
        5.2.1 水泥产业产能过剩,替代产业培育不足
        5.2.2 镇区辐射力差,制约城镇可持续发展
        5.2.3 生态破坏严重,景观建设薄弱
    5.3 灵洞镇转型发展的可持续优化路径与方法
        5.3.1 灵洞镇转型发展的契机
        5.3.2 灵洞镇转型发展的可持续优化路径
    5.4 本章小结
六、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5)辽宁省梨树沟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地质环境研究实际意义
    1.2 地质环境研究背景理论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方法
第2章 治理恢复项目区(矿区)地质背景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2 地质特征
        2.2.1 构造
        2.2.2 地层
    2.3 矿床特征
    2.4 水文地质条件
        2.4.1 含(隔)水层划分
        2.4.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4.3 构造破碎带的水文地质特征
        2.4.4 地表水及其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2.4.5 矿区老窑、废窑的水文地质特征
        2.4.6 矿坑充水因素分析
        2.4.7 水文地质小结
    2.5 工程地质条件
        2.5.1 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及特征
        2.5.2 断裂带工程地质特征及对开采的影响
        2.5.3 工程地质条件小结
第3章 治理恢复项目区现状及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3.1 治理恢复项目区现状
    3.2 矿业活动引发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3.2.1 采空区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地裂缝隐患
        3.2.2 矸石破坏生态环境问题
        3.2.3 水环境问题
    3.3 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第4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设计
    4.1 治理恢复指导思想
    4.2 治理恢复原则
    4.3 治理恢复目标任务
        4.3.1 治理恢复目标
        4.3.2 治理恢复任务
    4.4 恢复治理措施
        4.4.1 土地复垦
        4.4.2 生态恢复
        4.4.3 工程措施
        4.4.4 固废、液废综合治理
        4.4.5 建立动态监测体系
    4.5 施工设计
        4.5.1 治理内容
        4.5.2 工程设计依据
        4.5.3 总体实施方案
    4.6 项目可行性分析
        4.6.1 技术可行性分析
        4.6.2 经济可行性分析
第5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项目施工
    5.1 治理恢复施工方案
        5.1.1 地表回填、地下打孔灌浆方案
        5.1.2 地表回填、地下回填和打孔灌浆相结合方案
        5.1.3 地表、地下全部回填方案
        5.1.4 方案对比和选择
    5.2 治理恢复技术要求
        5.2.1 塌陷坑回填复垦技术要求
        5.2.2 采空范围的回填复垦技术要求
        5.2.3 搬迁区及道路复垦工程
        5.2.4 矸石堆复垦还绿工程
        5.2.5 水环境保护工程
        5.2.6 花园式矿山绿化工程
    5.3 施工总布置
    5.4 实施的保障措施
        5.4.1 统筹安排、科学管理
        5.4.2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5.4.3 项目完成后的信息反馈
    5.5 效益分析
        5.5.1 社会效益
        5.5.2 环境效益
        5.5.3 经济效益
    5.6 风险及不确定因素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辽宁省鞍山市牌楼镁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环境治理区治理缘由
2、地质环境治理区地形地质特征
    2.1 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区地形特征
    2.2 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区地质特征
    2.3 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区水文地质特征
    2.4 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区工程地质特征
3. 地质环境治理区地质环境问题
    3.1 土地资源占压
    3.2 地貌景观破坏
    3.3 矿业活动引发的主要地质灾害
4. 地质环境治理总体思路和技术方法
5. 地质环境治理施工技术要求
    5.1 削坡工程技术要求
    5.2 平整工程技术要求
    5.3 客土工程技术要求
        (1)平台客土(包含健身休闲区)
        (2)斜坡客土
    5.4 水利水保工程技术要求
        (1) 灌溉工程
        (2)水土保持工程
    5.5 道路工程技术要求
        (1) 原有道路维修
        (2)进入休闲健身广场的入口道路
    5.6 种植工程技术要求
        (1) 平台恢复区
        (2)斜坡恢复区
        (3)健身休闲区绿化
6. 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综述及探讨

(7)山西省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山西省地质灾害现状
    2.1 山西地质灾害灾情
    2.2 山西地质灾害险情
3 山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的经验
    3.1 建立机制、明确责任
    3.2 夯实基础、摸清家底
    3.3 科技引导、有效防灾
    3.4 宣传普及、增强意识
4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
    4.1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增大
    4.2 全球性气候变化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加深
    4.3 新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对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山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5.1 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严重不足
    5.2 地质灾害调查精度有待提高
    5.3 地质灾害防治机构有待健全
    5.4 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有待加强
    5.5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装备不足
6 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对策
    6.1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制建设
        6.1.1 领导体制建设
        6.1.2 管理体制建设
    6.2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机制建设
        6.2.1 地质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6.2.2 地质灾害信息发布机制
    6.3 增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
        6.3.1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体系, 提高预警预报能力
        6.3.2 积极实施减灾工程, 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6.3.3 建立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应急体系, 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6.3.4 大力开展基层减灾工作, 提高社区 (村) 防灾减灾能力
        6.3.5 是坚持科技进步与创新, 提高地质灾害治理水平
        6.3.6 拓宽资金渠道, 增强地质灾害治理的经济实力
    6.4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法制建设
    6.5 提高民众防灾减灾意识
    6.6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规章制度建设
        6.6.1 实施全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6.6.2 落实地质灾害防治领导责任制
        6.6.3 实行地质灾害防治奖惩制度

(9)攀枝花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调查评估与规划研究现状
        1.2.2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研究现状
        1.2.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研究现状
        1.2.4 攀枝花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和地质背景条件
        2.1.1 位置与交通
        2.1.2 自然条件
        2.1.3 地质背景条件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概况
    2.4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现状与预测
第3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3.1 分区原则
    3.2 分区依据
    3.3 分区方法
    3.4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
第4章 重点治理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4.1 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4.1.1 分区位置、范围、地质条件和开采情况
        4.1.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4.1.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4.2 巴关河石灰石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4.2.1 分区位置、范围和矿山开采情况
        4.2.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4.2.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4.3 宝鼎煤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4.3.1 分区位置、范围和矿山开采情况
        4.3.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4.3.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4.4 红格钒钛磁铁矿北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4.4.1 分区位置、范围和矿山开采情况
        4.4.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4.4.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4.5 黄草—草场花岗石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4.5.1 分区位置、范围和矿山开采情况
        4.5.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4.5.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建议
第5章 一般治理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5.1 龙洞石灰石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5.1.1 分区位置、范围和矿山开采情况
        5.1.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5.1.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5.2 红坭煤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5.2.1 分区位置、范围和矿山开采情况
        5.2.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5.2.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5.3 红格钒钛磁铁矿南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5.3.1 分区位置、范围和矿山开采情况
        5.3.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5.3.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5.4 大龙潭—平地苴却砚石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5.4.1 分区位置、范围和矿山开采情况
        5.4.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5.4.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5.5 平地石膏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5.5.1 分区位置、范围和矿山开采情况
        5.5.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5.5.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5.6 白马钒钛磁铁矿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治理对策
        5.6.1 分区位置、范围和矿山开采情况
        5.6.2 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5.6.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第6章 重点预防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对策
    6.1 分区位置、范围及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6.2 矿山环境保护对策
第7章 重点保护区矿山环境问题分析及保护对策
    7.1 分区位置、范围及主要矿山环境问题分析
    7.2 矿山环境保护对策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吉林省典型煤矿区水力侵蚀研究及环境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水力侵蚀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环境质量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技术方法
    2.1 3S技术及应用
        2.1.1 RS基础理论及应用
        2.1.2 GPS基础理论及应用
        2.1.3 GIS基础理论及应用
    2.2 水力侵蚀模型简介
    2.3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2.3.1 层次分析法
        2.3.2 BP神经网络法
        2.3.3 灰色聚类法
        2.3.4 模糊数学法
        2.3.5 综合指数评价法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2 地貌类型及地质环境现状
    3.3 煤矿资源分布情况
    3.4 社会经济条件
第4章 吉林省典型煤矿区水力侵蚀评价
    4.1 煤矿区水力侵蚀评价理论基础
        4.1.1 评价指标确定的原则
        4.1.2 矿区水力侵蚀评价模型
    4.2 基于GIS遥感定量的评价指标的获取
        4.2.1 降雨径流侵蚀力因子(R因子)
        4.2.2 土壤侵蚀性因子(K因子)
        4.2.3 坡长坡度因子(LS因子)
        4.2.4 植被因子(C因子)
        4.2.5 水土保持因子(P因子)
    4.3 矿区水力侵蚀量的计算
    4.4 吉林省煤矿区水力侵蚀分析
        4.4.1 中部矿区
        4.4.2 南部矿区
        4.4.3 东部矿区
    4.5 小结
第5章 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确定
    5.1 煤矿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选取的原则
        5.1.2 指标的选取
    5.2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简介
        5.2.1 基于熵值法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5.2.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环境质量评价
    5.3 小结
第6章 吉林省典型煤矿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6.1 基于熵值法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6.1.1 基于熵值法指标权重的确定
        6.1.2 基于熵值法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6.1.3 基于熵值法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6.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6.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6.2.2 煤矿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6.2.3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6.3 结果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致谢
附图

四、矿业城市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形势对策论(论文参考文献)

  • [1]白龙江流域地质灾害高发区典型城镇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与防灾对策[D]. 谢正团. 兰州大学, 2019(08)
  • [2]中国矿业用地法律政策博弈分析 ——基于矿产业发展视角[D]. 何淼.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2)
  • [3]煤炭城市地—矿冲突分析及其调控研究[D]. 蒋冬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8)
  • [4]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工矿型小城镇转型发展路径研究 ——以兰溪市灵洞镇为例[D]. 姜彦旭.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5]辽宁省梨树沟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应用研究[D]. 陈铁力. 吉林大学, 2013(04)
  • [6]辽宁省鞍山市牌楼镁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浅析[J]. 陈铁力. 科技信息, 2013(12)
  • [7]山西省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战略思考[J]. 刘瑾. 华北国土资源, 2012(04)
  • [8]辽宁省梨树沟煤矿区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浅析[J]. 陈铁力,张秀敏,赵宏庆,杨淑红,鲍巨才. 地质与资源, 2012(03)
  • [9]攀枝花市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研究[D]. 吕洪斌.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4)
  • [10]吉林省典型煤矿区水力侵蚀研究及环境质量评价[D]. 籍瑶. 吉林大学, 2011(09)

标签:;  ;  ;  ;  ;  

矿山城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