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目录

2002年《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目录

一、《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彤[1](2021)在《马启伟体育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胡景辉[2](2020)在《基于无人机成像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水稻估产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水稻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水稻产量的及时准确监测对我国的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传统水稻估产研究主要借助一系列的遥感卫星进行,但由于受时空间分辨率、天气状况和云层遮挡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无法实现更加准确及时的估产效果。随着近年来无人机领域的飞速发展,无人机平台的高便捷性、高灵活性、高稳定性和高时空分辨率使得基于无人机载传感器的近地面区域水稻精确估产研究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无人机搭载成像高光谱相机获取了三年水稻小区实验成像高光谱数据,在传统估产方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成像高光谱遥感数据图谱合一的优势,通过考虑了水稻有效生育期长度信息、精细化生育期信息和水稻田块空间纹理信息进一步提高了估产精度,最终达到了更为精确且推广性更好普适性更强的估产结果。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本文首先利用成像高光谱相机光谱信息丰富的优势通过基于经验统计模型的估产方法建立了更加准确的水稻最佳多生育期植被指数估产模型,最佳估产模型为基于孕穗期NDVI[824,728]、抽穗期NDVI[784,740]和成熟期NDVI[776,724]的经验估产模型,估产结果R2达0.75,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达5.26%。后续研究将以此为参考,考虑引入更多信息进一步提高估产精度。(2)水稻生长发育期越长,光合产物越多,产量也会越大。为此,本研究通过将有效生育期长度变量引入到估产模型中,提高了最佳多生育期植被指数的估产精度,缓解了不同品种、不同年份引起的水稻生长不一致的系统性误差,提高了估产模型的年际鲁棒性,估产结果R2从0.75提升至0.78,MAPE从5.26%降低至4.84%。生育期长度信息的考虑将提高估产模型的地域可推广性,减少不同地域水稻品种与水稻生长条件对水稻生育期进程的影响。(3)传统的估产方法使用不同生育期内的植被指数建立估产模型,但是生育期具有一定长度,遥感影像选择在生育期前期和后期会使估产模型产生较大不确定性,为此本研究通过拟合植被指数全生育期曲线来确定用于估产的精准生育期,建立了基于精细化生育期植被指数水稻估产方法,提高了估产模型的精度,估产结果R2从0.75提升至0.76,MAPE从5.26%降低至5.06%。基于精细化生育期植被指数水稻估产方法能够缓解水稻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所导致的水稻实际生育期不一致的系统性误差。(4)成像高光谱数据空间分辨率达到厘米级,具有丰富的空间纹理信息,因此本研究在多生育期植被指数田块估产的基础上引入了能表征田块内部生长差异的空间纹理指数,通过植被指数与纹理指数的耦合估产研究,利用孕穗期和抽穗期的双生育期纹理植被指数耦合估产模型达到了比多生育期植被指数更高的估产精度,估产结果R2从0.75提升至0.76,MAPE从5.26%降低至5.07%,实现了水稻的早期快速估产效果;同时纹理指数的引入使得多生育期的纹理植被指数耦合估产模型与多生育期植被指数估产模型相比R2从0.75提升至0.80,MAPE从5.26%降低至4.66%,进一步证明纹理指数的引入弥补了植被指数空间维度信息的缺失并大幅提高了植被指数估产模型的精度。

王彦祥[3](2019)在《新世纪中国索引编纂与研究述评(下)——基于2000—2017年索引成果的定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承袭上篇之定量分析研究,针对新世纪以来(2000~2017年)中国索引编纂和研究进行具体而翔实的定性分析研究。在结构布局上,从索引理论、索引编纂、索引技术和索引软件、索引历史与文化、索引评价与利用、索引标准与索引国际化等六大索引研究领域进行成果分析和概括。在具体内容铺陈上,索引理论研究涉及索引理论发展创新、索引理论研究与社会服务、张琪玉索引理论研究梳理、索引理论代表性观点总结等内容;索引编纂研究从文献类型角度分别探究年鉴索引、地方志索引、古籍索引、图书索引、期刊索引的研究成果,并就专题和主题索引研究与索引编纂数量相背离、标引技术研究成果偏少亟需加强、索引编纂流程归纳成为研究薄弱点等方面,指出索引编纂研究的特点和不足;索引技术和索引软件研究方面总结出新技术研究成果明显增多,多途径探讨索引编纂新技术新方法,探索利用相关软件进行索引辅助编制,多方面长时间开展中文索引软件开发,中国索引软件研发跟进时代发展等若干成果和特性;索引历史与文化研究包括对第一次索引运动梳理和讨论、对中国索引发端和索引之乡的研讨与争论、对平保兴索引历史与文化研究的回顾、对中国索引学会引领索引事业进行归纳总结;索引评价与利用研究概括出该领域的聚焦点、引文索引研制及其评价应用、国外索引系统推介与科学评价应用等几个方面;索引标准与索引国际化研究则梳理了中国索引标准研究与制订历程、索引国际化讨论与践行、中国索引界努力步入世界索引舞台中心等问题。在最后结论中,通过五大标志性特征阐明中国索引研究已全面走向世界,研究水平和质量稳定提升,索引编纂和研究已形成核心力量,并列举出中国索引编纂和研究的十大标志性成果、十大索引编纂核心作者、十大索引领域核心研究者,以及中国索引研究核心载体和核心出版机构,以供研究者参考借鉴。

张波[4](2018)在《中国发网菌科黏菌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黏菌(myxogastrea)是一类隶属于原生动物界的特殊真核生物,兼具有真菌和原生动物的特征。黏菌分布极为广泛,从温带到热带,乃至水下都有分布。发网菌科(stemonitidaceae)是黏菌中相对较大的1个科,科下包括16个属级分类单元,共218种。而我国共计报道发网菌科黏菌12属,35种,仅占世界报道的15%,大量属种我国未见报道,该类群新的资源还需继续探索挖掘。本研究结合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研究,对中国发网菌科黏菌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列举了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发网菌科黏菌分布情况,并对其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分析。1.发网菌科黏菌分类学研究通过对近年来新采集的1260余份标本及中国主要标本馆馆藏标本进行鉴定,共报道我国发网菌科黏菌16属,97种,2变种。其中新种7种:棒轴发菌Comatricha clavicolumella B.Zhang&Yu Li、大孢发菌C.macropspora B.Zhang&Yu Li、辽宁发丝菌Stemonaria liaoningensis B.Zhang&Yu Li、冬生发网菌Stemonitis brumalis B.Zhang&Yu Li、平截发网菌S.planusis B.Zhang&Yu Li sp.nov.、四川发网菌S.sichuanensis B.Zhang&Yu Li、贵州发网菌S.guizhouensis B.Zhang&Yu Li sp.nov.;中国新记录属4个:胶皮菌属Colloderma G.Lister、蜡黏菌属Elaeomyxa Hagelst.、裂皮菌属Meriderma Mar.Mey.&Poulain、叉丝菌属Paradiachea Hertel;中国新记录种57种和新记录变种2种;对已确认的发网菌科种类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讨论,并给出了分属和分种检索表。2.发网菌科黏菌各省的分布情况基于采集和馆藏的标本,通过文献资料的记载,对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发网菌科黏菌分布进行了汇总,编写了各省级行政区发网菌科黏菌的名录,并列出各省级行政区分布的国家新记录种和省级新记录种。数据显示吉林省和四川省分布的发网菌科黏菌数量比例最高。3.发网菌科黏菌进行了生态学的研究依据我国发网菌科黏菌的资源分布特点,结合国内外的文献资料,确定我国发网菌科黏菌的分布类型分为4种:广布种,常见种,不常见种和罕见种。其中广布种18种,占总种数的18%;常见种10种和2变种,占总种数的12%;不常见种7个,占总种数的7%;罕见种61种和1变种,占总种数的62%。我国报道的发网菌科黏菌的罕见种偏多,大致分为四种情况:(1)世界分布广泛的物种;(2)世界分布的常见种;(3)世界分布的不常见种;(4)世界分布的罕见种。随着我国该科资源系统的调查逐渐的完善,会不断的增补这部分罕见种的分布区域,可能部分会成为我国较为常见的种类或不常见的种类;而对于一些我国所报道的新种,这些是我国所特有种。对我国发网菌科黏菌的地理成分分析,可大致为2种类型:温带分布种和温-热带分布种。通过调查发现该科内大部分物种都是温带分布种。通过对经纬度和海拔与我国发网菌科黏菌物种的种数进行分析,发现随着经纬度的变化,发网菌科黏菌物种种数会有很大地变化,但高纬度和低纬度区域该科的种数相对减少,在高低纬度之间都出现发网菌科黏菌种数的峰值。发网菌科黏菌随着海拔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海拔2000 m以下,该科的种数在海拔为1500 m处出现峰值,之后在2000m出现低谷值,随后在海拔3000 m左右又出现峰值,这也说明在融雪带的高海拔地区采集到大量的该科物种的原因导致。对不同的林型与发网菌科黏菌的分布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科黏菌分布的林型主要有8个:草地和阔叶林,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阔叶林和针叶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以及在三种林型(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都有分布。其中针阔混交林的林型中物种种数最多,占总数的54%。长白山针阔混交中的黏菌区系组成最为丰富,而其他类型中物种的种数相对较少,一些不常见种和罕见种其生长的林型也极为单一,这导致了物种由于生殖隔离而使遗传多样性趋于单一。通过对采集标本的基物进行分析,发现发网菌科黏菌生长的基物有4种类型:腐木生,枯枝落叶生和活体上生。其中有74%的物种发生在腐木上,大部分是发网菌属Stemonitis Gled.,发丝菌Stmonaria Nann.-Bremek.,R.Sharma&Y.Yamam.,拟发网菌属Stemonitopsis(Nann.-Bremek.)Nann.-Bremek.物种;仅有15%的物种发生在枯枝落叶上,主要是亮皮菌属Lamproderma Rostaf.的物种,也有少数发菌属Comatricha Preuss和发网菌属Stemonitis Gled.的物种;活植物上发生的仅有3种,占总数的3%;生在上有苔藓的腐木上的7种,占总数的7%。通过对我国发网菌科黏菌的区系组成的分析发现,我国该科内有4个属为优势属(所含有的种数>10),顺序为发网菌属Stemonitis(23种)>发菌属Comatricha(19个)>亮皮菌属Lamproderma(12个)>发丝菌属Stmonaria(12个)。4.发网菌科黏菌系统学研究本研究中共得到发网菌科黏菌SSUrRNA序列58条,COI序列30条。基于这2个片段,运用最大简约法(Most Parinomy)和贝叶斯法(Bayesian analysis)对发网菌科黏菌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发网菌科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从重建的系统发育树上可以看出,发网菌科内不同属种但孢子类型相同的类群在系统树上聚在一起。且论文中命名的7个新种,有5个新种SSUrRNA序列参与构建系统发育树,分别聚集在相应的类群中,这与形态鉴定的结果基本吻合。

朱旭东[5](2009)在《杂交水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SSR分子标记研究》文中指出了解杂交水稻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对提高强优组合的选配效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探讨广泛应用的不育系K17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及分子标记初步定位,对更好的利用该不育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本研究首次同时采用6种细胞质类型10个不育系(保持系)即野败型(珍汕97A、福伊A、Y99A)、印尼水田谷型(Ⅱ-32A、优ⅠA、中9A)、冈型(冈46A)、D型(D62A)、K型(K17A)和矮败型(协青早A)等和10个恢复系即R005、R132、R471、R379、R388、R389、R478、密阳46、明恢63及恩恢58等,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100个组合为材料,对杂交水稻单株产量、7个农艺性状、12个品质性状及4个稻瘟病抗性指标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然后以5个不育系(保持系)即K17A、优ⅠA、D62A、冈46A和珍汕97A等和5个恢复系即R617、R612、明恢63、R654、R655等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25个组合为材料,对各组合的光合性能(叶绿素SPAD值、4个光合性状)、5种内源激素、9种矿质元素含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进行了研究;同时比较研究了K17A/R612和珍汕97A/明恢63及其亲本的光响应曲线。再以K17A(B)、明恢63、K优63(F1)及其F2为材料,应用SSR技术,探讨了K17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初步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关于杂交水稻的杂种优势,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来看,供试100个组合主要性状中,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和千粒重的超亲优势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整精米率的对照优势较强;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等超亲优势和穗颈瘟级别的超低亲优势及垩白粒率、穗颈瘟级别的对照优势较弱。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超亲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Ⅱ-32A/密阳46和Y99A/R132,穗颈瘟级别超低亲优势最弱的为K17A/R471,对照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D62A/R478、Y99AfR005和福伊A/恩恢58。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超亲优势和对照优势表现与供试100个组合基本一致。从生理指标来看,供试25个组合主要性状中,生理性状的超亲优势以乳熟期剑叶SPAD值和Pn、Zn含量较强;对照优势以剑叶SPAD值、Pn、GA1、分蘖高峰期和乳熟期的K与P含量、分蘖高峰期的Zn含量、乳熟期的Fe含量较强。SPAD值、Pn、内源激素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超亲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冈46A/R654、冈46A/R665、K17A/R612、冈46A/R665,对照优势表现最好的组合分别为珍汕97A/R665、D62A/R612、冈46A/R612、冈46A/R665。2、关于杂交水稻的配合力,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来看,供试100个组合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所有性状均受GCA和SCA共同控制;供试100个组合的结实率、整精米率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结实率SCA的作用大于GCA,供试100个组合的单株产量、单株有效穗、穗颈瘟级别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恢复系的影响。从生理指标来看,供试25个组合中除PnSCA起主导作用外,其它生理性状都是GCA起主导作用;SPAD值、IAA、ABA、K和Zn含量恢复系GCA的影响大于不育系。3、不同性状GCA和SCA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供试100个组合亲本GCA都高所配组合,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SCA高的和低的分别占该类型组合的40.40%和41.41%,品质性状SCA低的占46.15%,穗颈瘟级别高的SCA占64.29%;亲本GCA都低的所配组合,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SCA高的和低分别占该类型组合的39.85%和42.86%,品质性状低的SCA占56.9%,穗颈瘟级别高的SCA占66.23%;亲本GCA中等的所配组合,单株产量等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SCA高的分别占该类型组合的52.00%和42.86%。供试25个组合的亲本GCA都高所配组合,SPAD值SCA在该类型组合中高、中、低比例相同,均为33.33%,PnSCA中等的和低的均占该类型组合的40%,内源激素含量高的SCA占80.00%,矿质元素K和Cu含量的SCA高的分别占75.00%和46.70%,P SCA高的和低的均占37.5%。4、关于杂交水稻的遗传力,从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稻瘟病抗性来看,供试100个组合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穗颈瘟级别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都比较高,结实率、整精米率广义遗传力高,狭义遗传力低,单株有效穗、垩白度广义遗传力低,狭义遗传力高。从生理指标来看,供试25个组合的广义遗传和狭义遗传力都较高。5、相关分析表明,供试100个组合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穗颈瘟级别与亲本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结实率与恢复系相关不显着,与不育系相关显着,主要受组合的SCA和双亲可恢性影响,与恢复系本身的结实率关系不大。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整精米率与亲本、每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恢复系相关不显着。供试100个和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整精米率与超亲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平均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垩白粒率、穗颈瘟级别与超低亲优势呈极显着正相关;所有性状与双亲GCA和组合的SCA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供试25个组合剑叶SPAD值、Pn、内源激素含量及K和Zn含量、分蘖高峰期的P和乳熟期的Fe含量与恢复系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剑叶SPAD值、始穗期和乳熟期的Pn、分蘖高峰期的K和Zn、Fe、Mg、P含量与不育系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剑叶SPAD、IAA含量及K、Fe和Mn含量、乳熟期的P含量与超亲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ABA与超低亲优势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主要的生理性状与与SC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矿质元素K、Fe、Zn含量、分蘖高峰期的P含量与恢复系GC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剑叶SPAD、始穗期和乳熟期的Pn、矿质元素K、Fe、Mn、P和Zn含量与不育系GCA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分蘖高峰期的Pn及矿质元素K、Mg、Mn、P含量,始穗期剑叶,乳熟期剑叶和倒2叶SPAD值、Pn、Tr及K、Fe、Cu、Mg、Mn和P含量,5种内源激素含量与单株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乳熟期矿质元素Ca含量与产量呈极显着负相关。6、不同组合光响应曲线不一致。杂交组合K17A/R612的Pn、Cs和Ci均高于双亲,Tr介于双亲之间;对照组合汕优63的Pn和Ci介于双亲之间,Cs和Tr低于双亲。K17A/R612的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低于恢复系高于不育系,光饱和点低于双亲;汕优63的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表现量子效率低于双亲,光饱和点介于双亲之间。汕优63的产量潜力略大于K17A/R612。7、K17A的育性恢复受1对基因控制,位于第10条染色体上,与SSR标记RM6100连锁。

董伟[6](2009)在《数据过时对综合性农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排名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数据过时的角度,分别根据CNKI 2001~2003和2005~2007年的统计数据,采用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方法,对2004和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核心期刊重新进行定量评价,再与2004和2008版的排名进行比对,以期说明数据过时对中文核心期刊定量评价排名的影响。

张冰冰[7](2008)在《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对国家果树种质公主岭寒地果树圃保存的抗寒苹果292、梨210份资源进行了表型性状——树姿、树型、树势、一年生枝、叶片、花、果实等基本信息进行描述,同时对这些资源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物候期、萌芽率、成枝力、丰产性、矮化性、果实品质、抗寒性、抗病性、染色体倍性等进行鉴定、评价,得到极其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首次建立了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数据库,提交给国家科技平台建设——E平台,为资源利用提供更广泛的共享。本文应用RAPD技术首次对上述资源进行了分子标记,对其表型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从分子层面揭示了抗寒苹果、梨的遗传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又结合50余年抗寒苹果、梨育种经验,首次构建了抗寒苹果、梨核心种质。同时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首次获得了抗寒苹果、梨种质特异标记。分析研究结果,提出将保存的抗寒苹果资源中的杂交群体分类归属上,应在经典分类学中的真正苹果组中单独列为一系——杂交群系;山楂海棠与陇东海棠在聚类图中,表现出较远的亲缘关系,与山定子亲缘关系较近。实际上山楂海棠和山定子与陇东海棠与陇东海棠野生原始分布也较远。山楂海棠和山定子原产于长白山区,而陇东海棠原产于甘肃,二者有远缘的地理关系。苹果梨、库尔勒香梨因其在聚类图上与白梨聚在一起,表现出与白梨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将二者在分类学上划分在白梨系统。上述研究为抗寒苹果、梨资源深入研究、加速育种进程——亲本选择、早期鉴定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500余份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的树姿、树型、树势、一年生枝、叶片、花、果实等植物学基本性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和对物候期、萌芽率、成枝力、丰产性、矮化性、果实品质、抗寒性、抗病性、染色体倍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评价的系统研究,掌握了这些资源大量的基本信息:从高大乔木到矮化;从小果型到大果型;从果皮黄白到浓红色;从抱合直立生树姿到开张下垂;果实风味从酸涩苦到甜;从产量极低到丰产;从极抗寒到不抗寒;从极抗病到不抗病,等等这些性状,表现出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极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这些研究为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及初级核心种质构建提供了依据。2.本研究对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糖、酸和维生素C、进行了分析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也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总的看,苹果资源中小果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大果型果实,也就是说,山定子高于海棠果高于杂交后代高于大苹果。3.本研究对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抗寒性鉴定、评价,结果是:苹果资源抗寒能力最强的是山定子(M.baccata Borkh)、毛山定子(M.mandshurica(Maxim.)Kom.)山楂海棠(M.komarovii(sarg)Rehd.)、小酸果等及含有山定子或毛山定子血缘的海棠果(M.prunifolia Brokh.)类;含有苹果(M.pumila)或塞威氏苹果(M.sieversii)血缘的大苹果类抗寒能力弱(如绿香蕉、丹苹一号);而海棠果与苹果(M.pumila)类的杂种后代趋中变异(如金红、龙冠),其抗寒能力介于两者之间,并呈连续性正态分布。梨资源抗寒能力强的是秋子梨(P.ussuriensis Maxim.)、白梨(P.bretschneideri Rehd.)次之;洋梨(P.communis L.)抗寒力最差。而秋子梨(P.ussuriensis Maxim.)与白梨(P.bretschneideri Rehd.)、洋梨(P.communis L.)的种间杂种后代趋中变异,平均抗寒能力介于两者之间。同时也有个别后代是超亲遗传。抗寒能力最强的可抗—45℃以上的极端低温。4.本研究对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抗病性鉴定、评价是:苹果资源抗苹果腐烂病能力最强的是山楂海棠、扎矮山定子、小黄海棠、黄太平、小酸果、大秋等;梨资源抗梨黑星病能力最强的是秋子梨中的酸梨锅子、真红宵梨和西丰京白,他们同时又是抗寒的优良资源。本研究还得出抗寒苹果资源材料抗寒力与抗苹果腐烂病能力二者之间呈正相关,既抗寒能力强的资源材料,其抗苹果腐烂病能力也越强。这对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构建核心种质和育种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优异的资源。5.本研究对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染色体倍数性鉴定结果是,所有的供试资源不论分类学上属于哪个种,不论果实、叶片大小均是二倍体,2n=2x=34。6.本研究首次在对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表型性状描述、鉴定评价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数据库。7.本研究首次对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进行RAPD分子标记研究,构建抗寒苹果、梨RAPD反应体系及优化反应程序,筛选出25个引物。用于对供试的266份苹果、107份梨进行RAPD随机扩增,RAPD扩增带的多态性百分率分别为93.47%、96.2%。使用Nei-Li遗传距离,对180份苹果、87份梨资源的RAPD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研究,并计算资源间的遗传距离。其范围苹果在0.08911~1.0000之间,平均0.00506、金红芽变4号与金红芽变7号的遗传距离最小,仅为0.08911;陇东海棠与铃铛果遗传距离最大,为1.0000。梨在0.0400~0.4269之间,平均0.1934。酸梨锅子与龙香梨的遗传距离最小,仅为0.0400;黑龙江红花盖与远东一号遗传距离最大,为0.4269。8.本研究对聚类图进行分析,得出苹果资源中的山定子系、海棠系和陇东海棠系有着相对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与经典分类系大体一致。然而,供试的苹果属资源材料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山定子与海棠果表型性状相近,在此可以断定二者亲缘关系最近。同时,也进一步证明前人所做的结论——海棠果是山定子与大苹果的杂交后代。但是,陇东海棠、山楂海棠的表型性状与山定子有着较大差异。前两者叶片与山楂叶片相似。那么,结合聚类图分析,作者推断,陇东海棠、山楂海棠可能是山定子与同属蔷薇科中的山楂远缘杂交后代,因苹果属、梨属、山楂属、花楸属具有共祖关系。得出梨资源材料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亦非常丰富。其中的苹果梨、库尔勒香梨因其在聚类图上与白梨聚在一起,表现出与白梨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将二者在分类学上划分在白梨系统。9.本研究首次对抗寒苹果杂交后代资源材料分类归属问题结论是,依照经典分类学,将杂交后代统一划分为杂交群系,在真正苹果组中单独列出一系。10.本研究首次依据对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植物学、生物学特征特性进行描述及对其抗性鉴定评价、RAPD分子标记分析研究结果,提出并构建了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苹果46份资源,梨29份资源。11.本研究首次获得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RAPD特异标记。

刘朴[8](2007)在《主要黏菌个体发育、分子系统学及化学成分研究》文中提出黏菌既具有真菌的特征又有动物属性,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一直以来被用于细胞学及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近年来人们开始了对其活性成分的研究,以期寻找新的药用资源。由于黏菌的培养及分类问题未得到根本的解决,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本文为开发新的天然药物资源,推进黏菌的应用化进程,大量采集标本,对黏菌进行了培养及个体发育研究,并从分子水平讨论了黏菌的亲缘关系,分离并鉴定了其化学成分,为黏菌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对吉林省露水河、临江、安图、江源及长春等地的黏菌标本进行采集,并对所采集基物进行湿室培养,得到细弱绒泡菌Physarum tenerum、淡黄绒泡菌Physarum citrinum、球囊白柄菌Diachea bulbillosa、暗红变毛菌Metatrichia vesparium、球圆团网菌Arcyria globosa、绿绒泡菌Physarum viride、蛇形半网菌Hemitrichia clavata、灰团网菌Arcyria cinerea、细发菌Comatricha tenerrima、刺发网菌Stemonitis flavogenita、圆头发菌Comatricha elegans、直立团毛菌Trichia erecta、木生发网菌Stemonitis lingnicola、褐发网菌Stemonitis fusca、鹅绒菌Ceratiomyxa fruticulosa、单生发菌Comatricha solitaria、扁盖碗菌Perichaena depressa、棒形半网菌Hemitrichia clavata共19种黏菌。其中,细弱绒泡菌、淡黄绒泡菌、球囊白柄菌、暗红变毛菌、球圆团网菌、绿绒泡菌观察到从原质团到子实体成熟的变化过程,蛇形半网菌和灰团网菌观察到从幼子实体到成熟子实体的变化过程。这些子实体完全成熟,形态特征均与野生型相同。基物培养的环境条件类似于黏菌的生长条件,在变温变光条件下黏菌生长良好。基物培养还可以补充野外采集的不足,为后续实验提供材料。利用实体解剖镜、光学显微镜,比较研究了基物培养得到的子实体和采集的野生型子实体的囊被、孢子和孢丝等方面的特征,记录了黏菌子实体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黏菌子实体的形成阶段具有种的特异性,但仍存在一定规律。采用基物培养法、悬滴培养法和燕麦琼脂培养法,完整地观察到了三种绒泡菌科黏菌的生活史各阶段特征,包括孢子、游动胞、黏变形体、原质团和子实体等,为研究黏菌种的特异性提供依据。探索出实验室培养和研究黏菌的有效方法。本研究还尝试有饲培养其它团毛菌目黏菌,结果均培养到原质团阶段,最终未能形成子实体。说明与绒泡菌目黏菌相比,团毛菌目的子实体更难于培养。由生活循环的全过程培养可见,针箍菌Physarella oblonga、全白绒泡菌Physarumglobuliferum和细弱绒泡菌Physarum tenerum三种黏菌的原质团都为显型原质团,都是发达的扇形结构;子实体的形成都是培养一定时期后的原质团渐渐聚集形成突起;子实体都是经一系列的外观颜色变化,最终成熟。说明同科黏菌间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共同特征,同时每种黏菌又有其各自独特的种的特征,比如针箍菌和细弱绒泡菌孢子萌发都为典型的开裂式,而全白绒泡菌为孔出式;原质团颜色之间存在差异;形成子实体的过程中还有各自的特异性。其中全白绒泡菌和细弱绒泡菌均是首次关于生活史方面的报道。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进一步研究黏菌的系统分类关系。首次用提取真菌的试剂盒成功提取出黏菌DNA,同时采用CTAB法提取DNA,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DNA均可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实验。用三对引物分别对辐射双皮菌Diderma lucidum、筒菌Tubifera ferruginosa、全白绒泡菌、灰团网菌、针箍菌及直立团毛菌Trichia erecta进行PCR扩增及克隆测序,共测序得到灰团网菌(ITS rDNA)、全白绒泡菌(ITS rDNA)、筒菌(12S rDNA)及辐射双皮菌(12S rDNA)四条序列,均是国内外首次对这些黏菌序列的报道。其中灰团网菌(ITS rDNA)和筒菌(12S rDNA)的序列已在GenBank上注册,登录号分别为EF513148和EF513149。初步研究了长尖团毛菌的化学成分,将其子实体用甲醇提取后,分别用薄层层析硅胶制备板、高效液相的方法制备与纯化,最终得到一个化合物,经1H-NMR、UV、HPLC及MS综合推断此化合物为一个链烃。

刘兆娟[9](2006)在《科技期刊总目次的编排须规范化》文中研究指明在分析科技期刊总目次的构成、作用、编排格式和在期刊中所处位置的基础上,针对总目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史铭儡[10](2005)在《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及生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2003年至2004年,以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平板法、土粒淋洗法和土壤平板法三种分离方法,对吉林省榆树、德惠、长春和公主岭四市的108份黑土玉米田土样进行土壤真菌分离,从中分离出131个菌株,并进行了鉴定,同时对部分地区的土样进行了区系及生态特性研究。 区系研究主要从土壤真菌的优势属,土壤真菌数量和属、种的季节动态,土壤真菌数量和属、种的垂直变化分布等方面做了分析和讨论。 生态特性主要研究了不同肥力下黑土土壤在玉米一个生育期内真菌数量与6种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及土壤速效钾)之间的相关性及不同耕作施肥措施下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的变化。 分类研究初步鉴定出25个属,55个种,4个变种。其中14个种是吉林省新记录种。即25个属分别是Acremonium Link枝顶孢属、Alternaria Nees链格孢属、Arthrobotrys Corda.节丛孢属、Aspergillus(Mich.) Link曲霉属、Beauveria Vuill.白僵菌属、Circinella sp.v.Tiegh.et Monn.卷霉属、Cladosporium Link枝孢属、Curvularia Boed.弯孢属、Epicoccum Link附球菌属、Exophiala Carm.外瓶霉属、Fusarium Link镰孢属、Geotrichum Link.地霉属、Humicola Traaen腐质霉属、Kabatiella Bub.球梗孢属、Mucor Mich.ex Fr.毛霉属、Myrothecium Tode漆斑菌属、Neurospora Shear et Didge.脉孢菌属、Paecilomyces Bain.拟青霉属、Papulaspora Preuss.丝葚霉属、Penicillium Link青霉属、Phialophora sp.Medlar.瓶霉属、Pythium Pringsh.腐霉属、Rhizopus Ehrenb.根霉属、Scopulariopsis Bain.帚霉属和Trichoderma Pers.木霉属。59个种分别是Acremonium killense Gr(?)tz.、Acremonium strictum w.Gams点枝顶孢、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链格孢、Arthrobotrys superba Corda.华丽节丛孢、Aspergillus sydowii(Bain.et Sart.)Thom et church.聚多曲霉、Aspergillus carnus(v.Tiegh.)Thom.肉色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Tiegh.黑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 Thom var.aufeus Thom & Raper.土曲霉金色变种、Aspergillus flavus Link: Fr. var. flavus黄曲霉原变种、Aspergillus melleus Yukawa.蜂蜜曲霉、Aspergillus penicilloides Speg.帚状曲霉、Aspergillus puniceus Kwon & Fenn.

二、《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无人机成像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水稻估产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估产平台方面
        1.2.2 估产传感器方面
        1.2.3 估产方法方面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1.1 多生育期水稻估产
        1.3.1.2 考虑生育期长度信息的水稻估产
        1.3.1.3 精细化生育期植被指数水稻估产
        1.3.1.4 考虑空间纹理信息的水稻估产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数据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实验方案设计
    2.3 无人机成像高光谱遥感平台搭建
        2.3.1 无人机介绍
        2.3.2 成像高光谱仪介绍
    2.4 无人机影像数据获取与处理
        2.4.1 数据获取时间
        2.4.2 数据处理流程
    2.5 其他数据获取
    2.6 建模方法与模型评价
        2.6.1 估产建模方法
        2.6.2 建模分析与模型评价
3 多生育期水稻估产
    3.1 水稻生育期确定
    3.2 各生育期植被指数构建及植被指数敏感波段筛选
        3.2.1 植被指数构建
        3.2.2 植被指数敏感波段筛选
    3.3 最佳多生育期水稻估产模型建立
        3.3.1 单生育期最佳水稻估产建模
        3.3.2 双生育期最佳水稻估产建模
        3.3.3 三生育期最佳水稻估产建模
        3.3.4 四生育期水稻估产建模
        3.3.5 不同数量生育期最佳估产模型对比及最佳多生育期水稻估产模型建立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4 考虑生育期长度信息的水稻估产
    4.1 有效生育期长度确定
    4.2 特征植被指数建模
    4.3 生育期长度变量提取
    4.4 基于生育期长度变量和多生育期植被指数的水稻估产
        4.4.1 估产建模结果
        4.4.2 估产验证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精细化生育期植被指数水稻估产
    5.1 精细化生育期植被指数
    5.2 精细化生育期植被指数计算
        5.2.1 精细化生育期确定
        5.2.2 精细化生育期敏感植被指数计算
    5.3 精细化生育期植被指数水稻估产
        5.3.1 估产建模结果
        5.3.2 估产验证结果
    5.4 考虑生育期长度信息的精细化生育期植被指数水稻估产
        5.4.1 估产建模结果
        5.4.2 估产验证结果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空间纹理信息的水稻估产
    6.1 空间纹理信息引入
        6.1.1 图像纹理信息介绍
        6.1.2 图像灰度与灰度共生矩阵引入
    6.2 纹理特征计算方法
    6.3 纹理指数计算
    6.4 空间纹理信息与植被指数耦合的水稻估产新方法
        6.4.1 估产建模结果
        6.4.2 估产验证结果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成果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论文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中国发网菌科黏菌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黏菌形态分类研究概况
    1.2 黏菌的个体发育研究及应用
    1.3 黏菌湿室培养
    1.4 黏菌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1.5 黏菌系统发育的研究现状
    1.6 黏菌的地理分布研究
第二章 发网菌科分类学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形态观察和照相设备
    2.4 显微观察所用试剂
    2.5 形态与结构
    2.6 发网菌科分类学研究结果
    2.7 小结
第三章 中国各省发网菌科黏菌的分布概况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各省发网菌科黏菌的属种记录情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发网菌科黏菌的生态学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中国发网菌科分子系统学研究
    5.1 引言
    5.2 研究材料
    5.3 研究方法
    5.4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5.5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黏菌和我
附录A 图版

(5)杂交水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SSR分子标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产量及农艺性状
        1.1.1 产量
        1.1.2 有效穗数
        1.1.3 每穗总粒数
        1.1.4 每穗实粒数
        1.1.5 结实率
        1.1.6 千粒重
        1.1.7 穗长
        1.1.8 株高
        1.2 稻米品质性状
        1.2.1 稻米加工品质
        1.2.1.1 糙米率
        1.2.1.2 精米率
        1.2.1.3 整精米率
        1.2.2 稻米外观品质
        1.2.2.1 精米长
        1.2.2.2 精米长宽比
        1.2.2.3 垩白粒率
        1.2.2.4 垩白度
        1.2.2.5 透明度
        1.2.3 蒸煮品质
        1.2.3.1 糊化温度
        1.2.3.2 直链淀粉含量
        1.2.3.3 胶稠度
        1.2.4 蛋白质含量
        1.3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
        1.3.1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遗传
        1.3.2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杂种优势
        1.3.3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配合力
        1.3.4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与亲本的关系
        1.3.5 稻瘟病抗性育种的成就
        1.4 生理性状
        1.4.1 叶绿素含量
        1.4.2 光合特性
        1.4.3 光响应曲线
        1.4.4 内源激素
        1.4.5 矿质元素
        1.4.5.1 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1.4.5.2 矿质元素的遗传控制
        1.4.5.3 矿质元素的配合力研究
        1.4.5.4 矿质元素的遗传力研究
        1.4.5.5 矿质元素与亲本的相关
        1.4.5.6 矿质元素的遗传相关
        1.5 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1.5.1 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1.5.1.1 CMS-WA恢复基因的遗传
        1.5.1.2 CMS-WA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1.5.1.3 讨论
        1.5.2 BT型雄性恢复基因的遗传及分子标记定位
        1.5.3 滇型不育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1.5.4 光温敏核不育恢复系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1.5.5 其它胞质类型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
        1.5.6 K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2 目的与意义
        2.1 目的
        2.2 意义
    3 研究内容
    4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杂交水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种优势分析
        3.1.1 超亲优势
        3.1.2 对照优势
        3.2 配合力分析
        3.2.1 供试组合8个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3.2.2 供试组合8个性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
        3.2.3 供试组合8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
        3.2.4 供试组合8个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3.3 相关分析
        3.3.1 供试组合8个性状平均值与亲本的相关
        3.3.2 供试组合8个性状与其杂种优势的相关
        3.3.3 供试组合8个性状与其配合力的相关
        3.3.4 供试组合8个性状的表型、遗传、环境相关及相关遗传力
        3.3.5 供试组合7个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
    4 小结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种优势分析
        3.1.1 供试组合及亲本的4个主要品质性状表现
        3.1.2 超亲优势
        3.1.3 对照优势
        3.2 配合力分析
        3.2.1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3.2.2 供试亲本12个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
        3.2.3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特殊配合力(SCA)
        3.2.4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3.3 相关分析
        3.3.1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与亲本的相关
        3.3.2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与其杂种优势的相关
        3.3.3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与其配合力的相关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杂交水稻稻瘟病抗性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种植地点与种植方法
        2.2.2 抗病性记载
        2.3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杂种优势分析
        3.1.1 超低亲优势
        3.1.2 对照优势
        3.2 配合力分析
        3.2.1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的配合力方差分析
        3.2.2 供试不育系、恢复系稻瘟病抗性的一般配合力(GCA)
        3.2.3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的特殊配合力(SCA)
        3.2.4 供试组合4个抗病指标群体配合力方差和遗传力估计
        3.3 相关分析
        3.3.1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与亲本的相关
        3.3.2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与其杂种优势的相关
        3.3.3 供试组合稻瘟病抗性与其配合力的相关
    4 结论
    5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杂交水稻生理性状的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叶绿素SPAD值
        3.1.1 杂种优势分析
        3.1.2 配合力分析
        3.1.3 相关分析
        3.2 光合特性
        3.2.1 杂种优势分析
        3.2.2 配合力分析
        3.2.3 相关分析
        3.3 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
        3.3.1 组合与亲本光响应曲线比较
        3.3.2 组合与亲本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比较
        3.4 内源激素
        3.4.1 杂种优势分析
        3.4.2 配合力分析
        3.4.3 相关分析
        3.5 矿质元素
        3.5.1 杂种优势分析
        3.5.2 配合力分析
        3.5.3 相关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水稻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定位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水稻材料
        2.1.2 引物
        2.1.3 主要仪器和试剂
        2.2 方法
        2.2.1 田间试验与表型鉴定
        2.2.2 水稻叶片DNA(微量)的提取
        2.2.3 微卫星PCR
    3 结果与分析
        3.1 K17A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
        3.2 K17A育性恢复系基因连锁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全文总结和本研究的创新点
    1 全文结论
    2 创新点
    3 有等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表
    附表1 供试100个组合8个性的状超亲优势
    附表2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8个性状的超亲优势
    附表3 供试100个组合8个性状的对照优势
    附表4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8个性状的对照优势
    附表5 供试100个组合8个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附表6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8个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附表7 供试100个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表现
    附表8 供试100个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超亲优势
    附表9 供试不细胞质类型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超亲优势
    附表10 供试100个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对照优势
    附表11 供试不细胞质类型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对照优势
    附表12 供试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附表13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12个品质性状的SCA相对效应值
    附表14 供试100个组合稻瘟病抗性的超低亲优势
    附表15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稻瘟病抗性的超低亲优势
    附表16 供试100个组合稻瘟病抗性的对照优势
    附表17 供试不同细胞质类型组合稻瘟病抗性的对照优势
    附表18 供试100个组合稻瘟病抗性的SCA相对效应值
    附表19 供试不同细胞质型稻瘟病抗性的SCA相对效应值
    附表20 生理性状试验供试组合单株产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致谢
作者简介

(7)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苹果、梨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1.2 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1.3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标记
    1.4 核心种质初级构建
    1.5 本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方法
    2.2 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RAPD)标记
第三章 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
    3.1 植物学特征描述
    3.2 抗寒苹果、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鉴定
    3.3 抗寒苹果、梨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数据库建立
第四章 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RAPD分析
    4.1 基因组DNA的提取
    4.2 构建苹果、梨RAPD反应体系及优化反应程序
    4.3 引物的筛选
    4.4 RAPD扩增结果
    4.5 抗寒苹果、梨种质特有RAPD标记
    4.6 抗寒苹果、梨遗传关系的数量化分析
    4.7 抗寒苹果和梨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第五章 讨论
    5.1 苹果和梨DNA的提取
    5.2 RAPD扩增技术过程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5.3 抗寒苹果特异标记
    5.4 抗寒苹果的遗传分析
    5.5 抗寒梨的遗传分析
    5.6 抗寒苹果和梨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的探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主要黏菌个体发育、分子系统学及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黏菌分类学研究简史
    1.2 黏菌的生物学研究
    1.3 黏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1.3.1 菌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1.3.2 国外黏菌分子生物学研究概况
        1.3.3 国内黏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1.4 黏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4.1 黏菌中发现的色素
        1.4.2 从黏菌中提取的甾醇类化合物
        1.4.3 黏菌中的脂类化合物
        1.4.4 黏菌中发现的蛋白质
        1.4.5 黏菌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研究
        1.4.6 黏菌中提取的生物碱
第二章 黏菌的基物培养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原质团可以自由爬行摄食生长
        2.2.2 基物培养得到的黏菌子实体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几种黏菌个体发育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七种黏菌形态学及部分生活史阶段的研究
        3.2.2 三种黏菌的生活循环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代表黏菌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NA的提取
        4.2.2 PCR反应的适宜条件
        4.2.3 PCR扩增结果
        4.2.4 PCR产物的克隆
        4.2.5 DNA序列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长尖团毛菌的化学成分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薄层结果
        5.2.2 高效液相最佳分离条件
        5.2.3 结构鉴定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科技期刊总目次的编排须规范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总目次
        1.1.1 缺少总目次
        1.1.2 没有单独编页码
    1.2 版头
        1.2.1 未标明刊名
        1.2.2 版头与总目次表表题混排
        1.2.3 缺少卷次
    1.3 总目次表
        1.3.1 总目次表表题错误
        1.3.2 表身着录格式混乱
2 几点建议

(10)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及生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2 土壤真菌研究进展
        1.2.1 国外土壤真菌研究进展
        1.2.2 国内土壤真菌研究进展
    1.3 研究地概况
2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2.2.1.1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物种多样性编目
        2.2.1.2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吉林省新记录种
        2.2.2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的组成特征
        2.2.2.1 土壤真菌区系的组成
        2.2.2.2 土壤真菌的优势属分析
    2.3 小结
3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生态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土壤真菌分离、计数和菌株鉴定
        3.1.2.2 土壤样品农化性状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的数量动态变化
        3.2.2 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在土壤中的垂直变化
        3.2.2.1 土壤真菌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关系
        3.2.2.2 土壤真菌数量与土壤生态因子的变化关系
        3.2.3 不同耕作施肥措施下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的变化研究
        3.2.3.1 不同耕作施肥措施下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属、种的分布
        3.2.3.2 不同耕作施肥措施下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的相似性比较
    3.3 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启伟体育观研究[D]. 李晓彤.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基于无人机成像高光谱遥感数据的水稻估产方法研究[D]. 胡景辉. 浙江大学, 2020(11)
  • [3]新世纪中国索引编纂与研究述评(下)——基于2000—2017年索引成果的定性研究[J]. 王彦祥. 中国索引, 2019(00)
  • [4]中国发网菌科黏菌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D]. 张波.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5]杂交水稻主要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及K17A恢复基因的遗传和SSR分子标记研究[D]. 朱旭东. 湖南农业大学, 2009(12)
  • [6]数据过时对综合性农业科学中文核心期刊排名的影响[J]. 董伟.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3)
  • [7]抗寒苹果、梨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张冰冰. 吉林农业大学, 2008(11)
  • [8]主要黏菌个体发育、分子系统学及化学成分研究[D]. 刘朴. 吉林农业大学, 2007(02)
  • [9]科技期刊总目次的编排须规范化[J]. 刘兆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6(01)
  • [10]吉林省黑土玉米田土壤真菌区系及生态特性研究[D]. 史铭儡. 吉林农业大学, 2005(03)

标签:;  ;  ;  ;  ;  

2002年《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