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支护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及处理

隧道支护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及处理

一、隧道支护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与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王培荔,万飞,郝晓燕[1](2021)在《杜公岭隧道衬砌结构加固方案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杜公岭隧道既有初期支护出现的碳硫硅钙石型硫酸盐侵蚀现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该腐蚀现象对病害处治措施安全性的影响,并通过测试隧道病害处治范围内衬砌结构与围岩的矿物成分确定了衬砌结构优化加固方案的范围。计算结果表明:在既有初支发生硫酸盐侵蚀失去承载能力条件下,仅置换二衬时,二衬结构拱脚、边墙关键位置的安全系数较小(最小1.44)、裂缝宽度较大(最大1.23 mm);采用二衬嵌拱方案时,二衬嵌拱结构拱脚、边墙、拱腰、墙脚等位置的安全系数很小(最小0.14);当二衬结构和初期支护同时置换,且新施作初期支护不出现腐蚀劣化时,新施作二衬结构的安全系数(最小2.23)和裂缝宽度(最大0.14 mm)。衬砌结构和围岩的矿物成分测试结果表明:碳硫硅钙石在既有衬砌结构中已广泛分布或正在侵蚀。依据数值计算与矿物成分测试成果,杜公岭隧道病害处治区段内的二衬与初支全部采用置换为抗硫酸盐混凝土结构,围岩采用锚杆进行加固,对于未设仰拱断面均增设仰拱支护。经施工后检测与长期监测,杜公岭隧道衬砌结构加固方案的处治效果良好。

牛世伟[2](2021)在《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基(HOC)裂隙注浆材料的研发及其相关机理研究》文中认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被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注浆工程领域,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HBSC)因其制备能耗少、CO2排放量低等特性成为未来绿色注浆材料发展的趋势之一。本文以山西省地方标准《注浆技术规程》中裂隙注浆相关内容编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目的,基于水泥复合化理论,并紧密结合注浆工程实践,对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注浆材料的复合化及其相关机理展开研究。以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HBSC)作为基体材料,同时引入煤系偏高岭土(CMK)和普通硅酸盐水泥(OPC)组成三元裂隙注浆材料(HOC),运用“均匀设计”的方法进行试验方案设计。首先,通过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发了性能可调的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基(HOC)裂隙注浆材料;其次,通过HOC裂隙注浆材料的流动性均匀试验和FLUENT数值模拟,揭示了其流动度的时间变化特征、运移扩散规律和注浆封堵机制;最后,采用EIS、XRD和SEM联合并用的方法,对HOC裂隙注浆材料的水化过程、水化产物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揭示了其水化和耐久机理。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针对裂隙注浆技术,通过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HOC裂隙注浆材料组成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参考资源节约与碳排放分析结果,研发了性能优异、资源节约和绿色环保的HOC裂隙注浆材料(授权发明专利号:ZL 2018 1 1512312.5),其中P15(HBSC:OPC:CMK=85.75%:4.34%:9.91%)的综合性能最佳,可节约27.73%的石灰石消耗量,15.78%的标煤消耗量,CO2减排率达到19.23%;有快凝特征的P12(HBSC:OPC:CMK=71.08%:9.56%:19.36%)可用于快硬要求的工程;有优异力学性能的P16(HBSC:OPC:CMK=93.42%:1.84%:4.74%)可满足加固工程的要求,其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价值。(2)通过分析标准养护、清水养护、盐腐蚀环境和冻融循环条件下的HOC裂隙注浆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研究其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的变化规律;考虑注浆材料的脆性破坏特征,基于“复合幂-指数模型”(CPE模型),提出了适用于HOC裂隙注浆材料的修正“复合幂-指数模型”(CPE模型),并给出了不同条件下CPE模型的相关参数。(3)通过HOC裂隙注浆材料的流动度测试,揭示了其流动度-时间曲线具有显着的时变特征,并可划分为缓慢期、快速期和稳定期三个阶段;采用FLUENT模拟软件,建立三维单一裂隙注浆扩散模型,采用基于HOC裂隙注浆材料粘度时变性的广义宾汉流体本构方程,对其在不同流场下的扩散规律进行研究,揭示了裂隙注浆封堵机制,研究得出:HOC裂隙注浆材料呈现出“非对称椭圆(AE)”的扩散规律,优越性体现在其扩散范围大、均匀性高和动水冲刷流失少等方面;固化封堵体形成最有利的时间段为t2~t3,即注浆材料扩散至固壁边界处而未扩散至出口边界;针对其他无法有效封堵地下水的情况,可采取调整注浆速率和改变材料配比等措施。(4)在宏观物理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采用EIS、XRD和SEM联合并用的方法,对HOC裂隙注浆材料的水化过程、水化产物和微观形貌结构进行表征,揭示了其水化机理,研究得出:HOC裂隙注浆材料的水化过程主要受两个阶段控制,第一阶段是硫铝酸盐相和石膏共同控制,主要生成AFt和AH3,可形成HOC裂隙注浆材料的骨架;第二阶段是硅酸二钙相水化,主要生成C-S-H凝胶等,可起填隙和胶结作用,提高HOC裂隙注浆材料的密实度。(5)采用长期浸泡制度,以形貌特征、质量变化和力学性能为评价指标,对HOC裂隙注浆材料在单一硫酸盐溶液和硫酸盐-氯盐联合溶液侵蚀条件下的劣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EIS、XRD和SEM联合并用的表征方法,揭示了HOC裂隙注浆材料的耐久机理,研究得出:HOC裂隙注浆材料表现出优异的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单一硫酸盐侵蚀时,由于SO42-的存在,主要产物是AFt和C-S-H凝胶,无AFm存在;而硫酸盐-氯盐联合侵蚀时,氯盐的存在抑制了AFt的生成,促进了Friede’s盐的形成,对硫酸盐的侵蚀破坏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6)采用冻融循环制度,以质量变化、相对动弹性模量和力学性能为评价指标,对HOC裂隙注浆材料的抗冻融循环特性进行研究,结合EIS分析其劣化规律,研究得出:随着冻融循环,HOC裂隙注浆材料的内部损伤程度增大,连通孔隙路径增多,结构变疏松,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也相应下降,但HOC裂隙注浆材料仍表现出良好的抗冻融循环特性。本文所研究的HOC裂隙注浆材料相关内容可为山西省地方标准《注浆技术规程》及其它相关标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同时HOC裂隙注浆材料作为高性能、低能耗和低排放的环保型注浆材料,其应用推广可增加与环境的相协调性,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郝兵兵[3](2021)在《富硫酸盐环境下隧道衬砌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基础建设的大力推进,在西北地区修建的隧道逐渐增多,因西北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较复杂,隧道在运营期间或未交付使用时会出现较多的病害问题。本文依托甘肃某公路隧道工程,针对现场病害问题:衬砌开裂、衬砌腐蚀、衬砌边墙强度降低等,结合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机理,分析现场病害原因,借助室内试验和数值软件确定现场病害原因。对整治工程中所用防侵蚀混凝土进行抗侵蚀试验,模拟整治后的防腐衬砌的抗侵蚀性能,基于灰色关联理论提出防侵蚀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最后提出针对硫酸盐侵蚀的防治措施。1.针对甘肃某公路隧道现场病害情况,运用衬砌强度检测和地下水水质检测等手段,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地质和水文条件,借鉴国内其他隧道病害原因,初步得出衬砌开裂病害原因。2.开展室内试验,采用地下水和清水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浸泡的方法,分析地下水对混凝土试块的侵蚀性。将现场病害情况与硫酸盐的侵蚀机理相结合,确定甘肃某隧道的硫酸盐侵蚀类型。3.根据现场开挖揭露和现场检测,运用离散元数值软件进行现场病害模拟,总结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结构在地下水中硫酸盐侵蚀后衬砌结构的变形和受力分布规律,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病害情况进行对比,进一步确定病害原因。4.分析硫酸盐侵蚀影响因素,对现场防侵蚀混凝土进行5%硫酸钠溶液180d加速侵蚀试验,验证现场采用的防侵蚀混凝土的抗蚀性能,并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确定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的敏感因素,提出现场质量控制要求。5.针对病害段防侵蚀混凝土,借助离散元软件模拟处治后的衬砌结构达到75%强度时,隧道衬砌的变形和受力,分析防腐衬砌改善效果。6.基于甘肃某公路隧道的研究成果,提出新建隧道针对硫酸盐侵蚀的防治措施。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4](2021)在《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路面的基础,稳定、坚实、耐久的路基是确保路面质量的关键,而中国一直存在着"重路面、轻路基"的现象,使得路基病害导致的路面问题屡禁不止。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了路面病害与路基质量的关联性,从而促进了路基工程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不断涌现。该综述以近几年路基工程相关的国家科技奖的技术创新内容、科技部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中文权威期刊的论文、Web of Science中的高水平论文的关键词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国内外路基工程五大领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涵盖了:地基处理新技术、路堤填料工程特性、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路堑边坡的稳定性、路基支挡与防护等。可为路基工程领域的研究人员与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凌敏[5](2020)在《隧道中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机理及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文章对隧道工程中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机理及相应的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将隧道中硫酸盐侵蚀类型分为结晶型侵蚀及分解型侵蚀,并结合隧道内混凝土结构,得出隧道喷射混凝土主要为碳硫硅钙石型分解型侵蚀,C-S-H凝胶分解造成结构破坏;针对隧道衬砌,对于初支,主要为结晶型侵蚀,可从材料+配合比+施工三方面进行控制,对于二衬,主要为分解型侵蚀,可通过配置防腐抗渗混凝土从源头及传输两方面遏制碳硫硅钙石的形成,从而确保结构稳定。研究可为隧道工程的施工及运营提供借鉴。

王化武,殷洪波,杨翔[6](2020)在《严重含盐环境对隧道的危害机理及综合防治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含盐地层在我国分布广泛且近年来对隧道工程建设影响越来越大,文章依托既有成昆铁路、瓦日铁路、新建成昆铁路永仁至广通段、在建玉磨铁路等盐岩地层隧道工程实例,分析了含盐地层隧道衬砌侵蚀劣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及衬砌混凝土盐侵蚀劣化机理,并结合现场施工情况提出了严重含盐环境隧道修建关键技术及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可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的隧道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田崇明,叶飞,宋桂锋,王庆龙,赵猛,何彪,王坚,韩兴博[7](2020)在《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机理及防治措施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给隧道施工及运营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文章通过现场调研和文献调研方式,对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机理进行分析,并提出工程防治建议。主要结论为:隧道排水管结晶具有区段性,在建隧道中NaHCO3型地下水结晶现象严重,结晶体成分为CaCO3,初期支护、排水管流出溶液pH、碱度很高;一般情况下,水流流速越小,结晶量越大;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可以分为地下水与喷射混凝土化学反应、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排水管溶液中析出晶体和沉积堵塞四个过程,实际工程中可能同时发生,并相互影响;隧道排水管结晶堵塞主要影响因素为地下水类型、喷射混凝土特性、排水管溶液析晶的物理化学条件和排水管沉积条件;最后从防排水设计、施工控制两个角度提出了工程防治建议。

徐向春[8](2020)在《污染场地地下结构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污染场地土性变异及化学腐蚀作用会严重威胁地下结构物的服役性能。地下结构物往往深埋于地下水土体中,在遭受环境污染后,地层物理力学特性及结构物自身承载性能均会发生改变,揭示土体污染与结构腐蚀耦合作用下的地下结构物服役性能的演变规律,提出污染场地中地下结构长期服役性能评价方法对地下工程建设与运维具有重要理论与工程意义。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330641)资助下,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污染场地中地下结构物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及评价方法,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系统总结了盐污染场地地下结构服役性能变化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对盐污染土体工程特性、地下结构物中及周边地层中污染物迁移规律、结构物腐蚀劣化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盐污染场地中地下结构物服役性能研究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2)探讨了盐污染土的微观结构变化机理,研究了盐污染物侵入后不同污染物类型及浓度下污染黏性土工程特性变化。结果表明,随盐污染浓度的增大,黏性土颗粒间孔隙减小,颗粒间存在集聚现象;土体液限、塑性指数降低,粘聚力、内摩擦角增大,压缩系数减小,电阻率降低;建立了黏性土抗剪强度参数、压缩系数随盐污染浓度变化关系;总体而言,污染土体塑性指数、压缩系数、粘聚力、内摩擦角与电阻率参数呈较好相关关系,且电阻率参数比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对盐污染反应灵敏。(3)采用盐污染溶液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长期浸泡腐蚀试验,研究了盐腐蚀环境中结构裂缝宽度、深度及腐蚀时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压强度及钢筋锈蚀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带裂缝混凝土硫酸盐腐蚀时变损伤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存在会改变结构受压破坏模式,降低试件抗压强度,本文试验工况下试件抗压强度降低接近10%,竖向裂缝比水平向裂缝对试件抗压强度影响大;硫酸盐侵蚀后的试块受压破坏时更易破碎,裂缝的存在加速了硫酸盐侵蚀,本文试验工况1mm、3mm裂缝宽度下试件15个月浸泡腐蚀后强度降低约13%;裂缝宽度、深度的增大会不同程度加速钢筋的锈蚀,宽度小于0.05mm的裂缝对钢筋锈蚀的加速作用不明显。(4)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污染物在裂损混凝土及盾构隧道周边地层中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裂缝宽度、静水压力对地下结构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的时变影响规律,明确了裂缝渗漏速率、污染物位置对结构周边地层中污染物迁移场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0.1mm以上宽度裂缝及静水压力可以加速氯离子在混凝土孔隙中的迁移,裂缝处氯离子迁移锋面更深;地下圆形隧道周边地层中地下水流场的计算可以采用不可压缩流体绕圆柱的定常无旋流动求解。隧道朝向污染物来源一侧更易积聚污染物,污染物浓度更高;污染物泄漏点距隧道的水平距离、竖向距离对隧道周边地层中污染物浓度场影响较大。当衬砌单个裂缝/接头渗漏水速率大于5L/d时对衬砌周边污染物浓度分布出现明显影响。总结给出了基于含水层中污染羽与隧道位置关系的隧道周边地层污染物分布模式。(5)构建了不同污染工况下盾构隧道-地层相互作用有限差分模型,阐明了土体污染变异与衬砌结构力学性能劣化耦合作用对隧道衬砌结构内力与隧道沉降、变形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衬砌结构内力随土体污染变异、衬砌结构性能劣化而变化,且轴力受影响程度最大;隧道纵向沉降/隆起、不均匀沉降/隆起及衬砌断面收敛变形随土体污染程度及衬砌结构性能劣化程度增大而增大;随污染侵蚀时间的增长,结构内力、沉降及断面收敛的变化程度均增大。衬砌周边地层中污染物不均匀分布,对衬砌结构内力及衬砌断面收敛变形产生影响。在衬砌结构内力响应方面,衬砌拱腰以上部分污染物浓度较高时该部分弯矩小于均匀污染工况;正弯矩的拱顶及拱底处衬砌结构轴力呈现出污染物高浓度一侧轴力增大,低浓度一侧减小的趋势,负弯矩的两侧拱腰处衬砌结构轴力变化规律与此相反;拱肩与拱腰下部剪力受影响程度较其他部位更大;污染物的不均匀分布对衬砌断面竖向收敛变形和横向收敛变形有一定影响,污染物浓度高处呈现出更大的收敛变形,使得衬砌变形由水平椭圆形变为与水平线呈一定角度的斜向椭圆形状。(6)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和可靠度方法建立了盐污染环境下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价方法。以南昌红谷隧道为例,设计构建了内河沉管隧道健康监测系统,提出了结构材质劣化的监测、检测方法。针对隧道潜在的环境侵蚀因素,综合考虑回於层厚度、污染侵蚀物浓度、钢筋截面损失率、混凝土强度和管段厚度的影响,建立了污染侵蚀环境下内河沉管隧道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指标评价标准及综合评价模型。针对污染侵蚀环境地下隧道长期服役性能衰退过程中衬砌断面可靠度计算,将拼装式盾构隧道衬砌承载能力失效模式分为主截面失效和接头截面失效,构建了衬砌结构承载能力功能函数并给出了条件概率工况下截面失效概率的计算方法。基于衬砌材料腐蚀劣化及地层污染变异后结构受力特性变化的考虑,采用Monte Carlo抽样模拟计算衬砌截面全截面受压和部分截面受压的概率以及截面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以此作为截面荷载效应计算的基础;将衬砌接头等效为非均质连续梁结构,推导出双层螺栓接头结构混凝土应力与螺栓拉力计算模型;结合上海打浦路隧道对所提可靠度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证明了其适用性。

刘晓年[9](2020)在《奉云高速分界梁隧道典型病害检测评估及处治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山区隧道受到地下采空、沉陷以及岩溶侵蚀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常出现渗水、路面、路基处开裂、拱起等病害,挤压区域隧道会出现施工缝挤死造成混凝土脱落起皮甚至掉块,拉伸区域出现衬砌裂缝等病害,对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本文结合重庆奉云高速分界梁隧道历年病害处治情况和地质特性,通过对分界梁隧道进行检测,发现隧道存在的典型病害及其发展演化过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围岩的位移变化进行计算,深入分析了分界梁隧道台阶法对隧道围岩位移及应力影响情况,进一步结合分界梁隧道主要病害及产生原因,提出了分界梁隧道病害段处治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如下:(1)研究了历年分界梁隧道的病害及其发展演化过程,结合分界梁隧道的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点,发现病害形成的原因,根据病害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处治方法。(2)总结分析了隧道检测的常用方法,并对隧道不同结构的检测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以路面为主,涵盖与路面有关的混凝土结构和围岩水质情况,通过外观检查、地质雷达检测、路面平整度和车辙检测和路面横断面检测结果,兼顾与路面有关的路面基层、填充层、仰拱、边沟、电缆沟和基底围岩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病害分类,对病害进行了确切的描述。(3)通过ANSYS软件建立分界梁隧道围岩的有限元模型,对隧道台阶法开开挖、开挖完隧道支护结构、发生病害后支护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围岩、支护结构的位移、轴力、弯矩,以及最重要的安全系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围岩病害使得隧道支护结构变形不断发展,导致支护结构不满足安全系数要求。随后通过对两种加固措施(注浆加固、拆换仰拱)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根据安全系数的大小,采用隧道仰拱采取拆换处治,优化隧道衬砌结构的承载能力,并对隧道路面病害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处治意见。(4)进一步结合分界梁隧道主要病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隧道路面及边墙的裂缝进行灌浆加固、拆换和重设隧道排水、拆换隧道仰拱等病害处治方法。病害处治工程实施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病害处治方法效果好,针对性强。

张超[10](2020)在《某隧道奥陶系含膏地层溶蚀特性及其对围岩应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几乎以往各个时代都有石膏或者硬石膏岩的沉积,多数情况下石膏或者硬石膏易于和其他碳酸盐岩共同沉积,形成含有石膏或者硬石膏的这一类混积盐岩,在本文中总称这类岩石为石膏类岩,这类岩石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石膏岩、水化硬石膏岩和硬石膏岩。石膏类岩岩层具有特殊的工程特性,特别是膨胀性和腐蚀性。工程建设经验表明,含膏盐地层具有特殊的工程性质,成分不均、强度低、水稳定性差、弱至中等程度的膨胀性、腐蚀性和可溶性,对隧道围岩的稳定、结构设计和支护衬砌参数的选取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一些工程案例中,对于腐蚀性岩土的腐蚀性,后期环境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化及其长期影响也未予以考虑,引起隧道结构变形破坏,这种情况也日益增多。石膏类岩在溶蚀后导致其自身强度降低,另一方面使得地下水富含硫酸根离子,腐蚀隧道混凝土结构,因此针对某隧道具有腐蚀性的石膏类岩进行相关试验研究。本文着重关注隧道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环境水腐蚀类型与等级的变化,再通过用从隧址现场取回的石膏岩类岩样进行不同因素下的室内溶蚀浸泡试验,通过波速测试、浸泡液的水化学分析来研究在室内浸泡条件下石膏岩类岩石试件的物理力学强度的衰减过程与衰减程度;在石膏岩类浸泡溶蚀试验计算得出相应的岩石力学参数基础上,运用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研究围岩强度变化对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变化影响;根据以上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总结本文有以下几点研究内容:1、分析研究区域的特殊工程地质概况,主要包括区域地质构造、区域水文地质特征、隧道区域在腐蚀性岩石类型及隧道开挖前后不同阶段的环境水腐蚀等级变化等。2、对从某隧道现场取回的石膏类岩石进行浸泡试验,对浸泡液做检测分析,在通过试件波速变化来反映浸泡溶蚀对石膏类岩石物理强度的影响。3、在石膏类岩石浸泡溶蚀试验的基础上,换算出其岩石试件力学参数,运用FLAC3D软件模拟岩石强度降低对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4、结合隧道围岩应力位移理论变化规律与此隧道的实际地层岩性变化、区域地应力特征,并且选取隧道典型断面建立模型,分析研究双洞隧道及平导开挖对围岩应力与位移的变化情况以及围岩强度降低对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的变化影响。

二、隧道支护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与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隧道支护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与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1)杜公岭隧道衬砌结构加固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工程概况
2 衬砌结构病害处治措施分析
    2.1 计算工况与荷载
    2.2 模型网格
    2.3 计算参数
    2.4 处治措施安全性对比分析
3 隧道衬砌结构加固方案优化
    3.1 衬砌结构加固方案的优化范围
        (1)测试断面与钻孔布设
        (2)测试结果分析
        ①初期支护混凝土腐蚀情况
        ②围岩含硬石膏或石膏情况
    3.2 衬砌结构加固方案
4 结论

(2)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基(HOC)裂隙注浆材料的研发及其相关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注浆材料研究现状
        1.2.1 注浆法概述
        1.2.2 节能低碳水泥注浆材料
        1.2.3 辅助性胶凝材料-水泥注浆材料
    1.3 裂隙注浆研究现状
        1.3.1 注浆理论研究现状
        1.3.2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4 裂隙注浆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水泥
        2.1.2 煤系偏高岭土
        2.1.3 外加剂
    2.2 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2.2.1 稳定性试验
        2.2.2 结石率试验
        2.2.3 凝结时间试验
        2.2.4 抗折强度试验
        2.2.5 抗压强度试验
    2.3 流动特性试验方法
        2.3.1 流动特性试验
        2.3.2 电阻率试验
        2.3.3 贯入阻力试验
    2.4 水化机理试验方法
        2.4.1 电化学阻抗谱(EIS)试验
        2.4.2 X射线衍射试验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
    2.5 耐久性试验方法
        2.5.1 耐盐腐蚀试验
        2.5.2 抗冻融循环试验
第3章 HOC裂隙注浆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研究及节能分析
    3.1 均匀试验设计
        3.1.1 均匀设计简介
        3.1.2 均匀试验设计
    3.2 稳定性
    3.3 结石率
    3.4 凝结时间
    3.5 抗折强度
    3.6 抗压强度
    3.7 变形特性
        3.7.1 应力-应变关系曲线
        3.7.2 复合幂-指数模型
    3.8 资源节约与碳排放分析
        3.8.1 资源节约
        3.8.2 碳排放分析
    3.9 材料组成与性能关系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HOC裂隙注浆材料流动特性及扩散规律研究
    4.1 HOC裂隙注浆材料流动特性
        4.1.1 均匀试验结果
        4.1.2 流动度-时间曲线
        4.1.3 流动阶段划分
        4.1.4 电阻率
        4.1.5 贯入阻力
    4.2 注浆材料扩散计算模型
        4.2.1 计算软件
        4.2.2 控制方程
        4.2.3 计算模型
        4.2.4 浆液参数
    4.3 静水注浆浆液扩散规律研究
        4.3.1 计算工况
        4.3.2 水泥浆液静水扩散规律
        4.3.3 HOC裂隙注浆材料扩散规律
        4.3.4 不同浆液扩散规律对比
    4.4 动水注浆浆液扩散规律研究
        4.4.1 计算工况
        4.4.2 水泥浆液动水扩散规律
        4.4.3 HOC裂隙注浆材料动水扩散规律
        4.4.4 不同浆液扩散规律对比
    4.5 注浆封堵机制
        4.5.1 “非对称椭圆(AE)”扩散规律
        4.5.2 注浆封堵机制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HOC裂隙注浆材料水化机理研究
    5.1 电化学阻抗谱法(EIS)
        5.1.1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5.1.2 等效电路模型
        5.1.3 阻抗参数分析
        5.1.4 阻抗参数与抗压强度关系
    5.2 XRD分析
    5.3 SEM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HOC裂隙注浆材料耐久性研究
    6.1 硫酸盐腐蚀试验
        6.1.1 形貌特征
        6.1.2 质量变化
        6.1.3 力学性能
        6.1.4 EIS分析
        6.1.5 XRD分析
        6.1.6 SEM分析
    6.2 硫酸盐-氯盐腐蚀试验
        6.2.1 形貌特征
        6.2.2 质量变化
        6.2.3 力学性能
        6.2.4 EIS分析
        6.2.5 XRD分析
        6.2.6 SEM分析
    6.3 抗冻融循环试验
        6.3.1 质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
        6.3.2 力学性能
        6.3.3 EIS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HOC裂隙注浆材料抗折强度图
附录 B HOC裂隙注浆材料抗压强度图
附录 C HOC裂隙注浆材料应力-应变曲线
附录 D HOC裂隙注浆材料“复合幂-指数模型”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太原理工大学岩土工程学科历届博士学位论文题目

(3)富硫酸盐环境下隧道衬砌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衬砌裂损研究现状
        1.2.2 硫酸盐侵蚀混凝土研究现状
        1.2.3 病害处治措施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隧道衬砌病害原因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隧道病害段地质概况
        2.1.2 隧道病害段设计概况
    2.2 隧道衬砌病害情况
    2.3 隧道病害段现场检测
        2.3.1 现场强度检测
        2.3.2 地下水水质检测
    2.4 衬砌病害原因分析
        2.4.1 衬砌裂损影响因素分析
        2.4.2 现场病害原因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地下水侵蚀混凝土试验及机理
    3.1 侵蚀试验原材料与试验方案设计
        3.1.1 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3.1.2 室内侵蚀试验方案设计
    3.2 混凝土试块制作与分组
        3.2.1 试块现场制作
        3.2.2 试块分组
    3.3 试验数据结果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3.4.1 地下水侵蚀混凝土表观特征
        3.4.2 地下水侵蚀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
    3.5 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机理
        3.5.1 水泥水化过程与产物
        3.5.2 硫酸盐侵蚀机理
        3.5.3 硫酸盐侵蚀类型
    3.6 小结
第四章 隧道病害模拟分析
    4.1 隧道病害段概况
    4.2 数值模拟参数
        4.2.1 模型建立
        4.2.2 岩体及支护参数
        4.2.3 数值模拟建模流程图
        4.2.4 地应力场平衡
    4.3 数值模拟结果
    4.4 数值模拟分析
        4.4.1 衬砌位移结果分析
        4.4.2 衬砌最大主应力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隧道病害处治措施研究
    5.1 隧道渗漏水及侵蚀处治措施研究
        5.1.1 隧道渗漏水处治措施
        5.1.2 硫酸盐侵蚀处治措施
    5.2 衬砌裂损处治措施研究
        5.2.1 围岩加固处治措施
        5.2.2 衬砌结构加固处治措施
    5.3 现场整治措施
        5.3.1 渗漏水处治
        5.3.2 防侵蚀混凝土性能研究
    5.4 整治结果分析
        5.4.1 防腐衬砌模拟参数
        5.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5 防侵蚀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
    5.6 衬砌侵蚀防治措施
    5.7 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论文提纲范文)

索 引
0 引 言(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郑健龙院士提供初稿)
1 地基处理新技术(山东大学崔新壮老师、重庆大学周航老师提供初稿)
    1.1 软土地基处理
        1.1.1 复合地基处理新技术
        1.1.2 排水固结地基处理新技术
    1.2 粉土地基
    1.3 黄土地基
    1.4 饱和粉砂地基
        1.4.1 强夯法地基处理技术新进展
        1.4.2 高真空击密法地理处理技术
        1.4.3 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
        1.4.4 微生物加固饱和粉砂地基新技术
    1.5 其他地基
        1.5.1 冻土地基
        1.5.2 珊瑚礁地基
    1.6 发展展望
2 路堤填料的工程特性(东南大学蔡国军老师、中南大学肖源杰老师、长安大学张莎莎老师提供初稿)
    2.1 特殊土
        2.1.1 膨胀土
        2.1.2 黄 土
        2.1.3 盐渍土
    2.2 黏土岩
        2.2.1 黏 土
        2.2.2 泥 岩
        (1)粉砂质泥岩
        (2) 炭质泥岩
        (3)红层泥岩
        (4)黏土泥岩
        2.2.3 炭质页岩
    2.3 粗粒土
    2.4 发展展望
3 多场耦合作用下路堤结构性能演变规律(长沙理工大学张军辉老师、中科院武汉岩土所卢正老师提供初稿)
    3.1 路堤材料性能
    3.2 路堤结构性能
    3.3 发展展望
4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长沙理工大学曾铃老师、重庆大学肖杨老师、长安大学晏长根老师提供初稿)
    4.1 试验研究
        4.1.1 室内试验研究
        4.1.2 模型试验研究
        4.1.3 现场试验研究
    4.2 理论研究
        4.2.1 定性分析法
        4.2.2 定量分析法
        4.2.3 不确定性分析法
    4.3 数值模拟方法研究
        4.3.1 有限元法
        4.3.2 离散单元法
        4.3.3 有限差分法
    4.4 发展展望
5 路基防护与支挡(河海大学孔纲强老师、长沙理工大学张锐老师提供初稿)
    5.1 坡面防护
    5.2 挡土墙
        5.2.1 传统挡土墙
        5.2.2 加筋挡土墙
        5.2.3 土工袋挡土墙
    5.3 边坡锚固
        5.3.1 锚杆支护
        5.3.2 锚索支护
    5.4 土钉支护
    5.5 抗滑桩
    5.6 发展展望
策划与实施

(5)隧道中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机理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侵蚀机理
    1.1 结晶型侵蚀
    1.2 C-S-H分解型侵蚀
2 对策分析
    2.1 初支
    2.2 二衬
3 结语

(7)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机理及防治措施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混凝土构筑物结晶现象分析
3 某在建隧道现场调研分析
    3.1 结晶段落调研
    3.2 地下水质分析
    3.3 结晶体分析
    3.4 初期支护渗出水、排水管流出溶液水样分析
4 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机理分析
    4.1 结晶堵塞过程分析
        4.1.1 地下水与喷射混凝土化学反应过程
        4.1.2 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过程
        4.1.3 排水管溶液中析出晶体与沉积过程
    4.2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2.1 地下水类型
        4.2.2 喷射混凝土特性
        4.2.3 排水管溶液析晶的物理化学条件
        4.2.4 排水系统沉积条件
5 工程防治建议
    5.1 防排水设计方面
        5.1.1 喷射混凝土材料及配合比优化
        5.1.2 减少地下水与混凝土接触
        5.1.3 提高排水系统排水能力
        5.1.4 防止CO2进入隧道排水管
        5.1.5 建立排水管结晶堵塞检查系统
    5.2 施工控制方面
        5.2.1 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
        5.2.2 排水管施工质量
6 结论

(8)污染场地地下结构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污染土工程特性
        1.2.2 腐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及电化学特性影响
        1.2.3 盾构隧道衬砌及地层中盐离子迁移规律
        1.2.4 腐蚀环境下隧道结构服役性能评价方法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盐污染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方案
        2.1.3 试样制备
    2.2 盐污染土扫描电镜试验
    2.3 基本物理特性
    2.4 抗剪强度
        2.4.1 抗剪强度
        2.4.2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
    2.5 压缩特性
    2.6 电学特性
        2.6.1 测试方法
        2.6.2 结果分析
        2.6.3 物理力学指标与电学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污染物对钢筋混凝土腐蚀影响试验研究
    3.1 试验设计
        3.1.1 试验材料
        3.1.2 配合比及试件制作
        3.1.3 试验方法
    3.2 硫酸盐腐蚀劣化对混凝土材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
        3.2.1 裂损与腐蚀混凝土试件受压破坏形态
        3.2.2 裂损与腐蚀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
    3.3 氯盐腐蚀对混凝土中钢筋性能的影响研究
        3.3.1 裂缝宽度影响
        3.3.2 裂缝深度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下结构物及周边地层中污染物迁移规律模拟研究
    4.1 劣损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规律
        4.1.1 数值模型建立
        4.1.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2 水压作用下劣损混凝土中氯离子迁移
        4.2.1 数值模型建立
        4.2.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3 大型地下结构物周边地层中污染物迁移规律
        4.3.1 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机制
        4.3.2 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方程及其求解
        4.3.3 含水层中大型地下结构物周边地下水流速场
        4.3.4 水平向地下结构物(隧道)对地下水中污染物迁移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污染侵蚀环境地下隧道结构受力与变形性能模拟研究
    5.1 数值模型构建
        5.1.1 模型基本设置
        5.1.2 侵蚀环境中土体与结构参数劣化规则
        5.1.3 考虑污染物不均匀分布的结构参数分区规则
        5.1.4 监测点布置
    5.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5.2.1 衬砌截面内力
        5.2.2 不均匀沉降及衬砌断面收敛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污染侵蚀环境中既有隧道服役状态评价方法研究
    6.1 污染侵蚀环境中沉管隧道服役性能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6.1.1 污染环境下评价指标集的确定
        6.1.2 评语等级划分与指标权重
        6.1.3 模糊关系隶属矩阵与模糊算子
        6.1.4 含潜在污染腐蚀风险的水下隧道健康评价案例分析
    6.2 污染侵蚀环境中盾构隧道服役性能可靠度评价法
        6.2.1 可靠度计算的JC法
        6.2.2 劣化隧道结构承载能力功能函数
        6.2.3 多失效模式下可靠度分析
        6.2.4 污染侵蚀环境下结构抗力及荷载效应
        6.2.5 地下隧道结构长期劣化性能评价案例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奉云高速分界梁隧道典型病害检测评估及处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分界梁隧道病害检测方法与设备
    2.1 工程概况
    2.2 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2.3 水文地质
    2.3 检测方法
        2.3.1 隧道几何尺寸检测
        2.3.2 路面及边墙外观检测
        2.3.3 仰拱衬砌情况和仰拱填充情况检测
        2.3.4 衬砌强度检测
        2.3.5 路面平整度检测
        2.3.6 路面横断面检测
        2.3.7 钻孔与水样检测
        2.3.8 检测工作量统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界梁隧道典型病害分析
    3.1 检测结果分析
        3.1.1 外观检查结果
        3.1.2 雷达检测结果
        3.1.3 路面平整度和车辙检测结果
        3.1.4 钻孔取芯与水样检测结果
        3.1.5 横断面检测结果
        3.1.6 综合检测结论
    3.2 典型病害
        3.2.1 路面沉陷、开裂
        3.2.2 电缆沟盖板倾斜、外壁拱起
        3.2.3 边沟挤压、破坏
    3.3 病害成因分析
        3.3.1 地质与地下水水质原因
        3.3.2 施工质量缺陷
        3.3.3 模型分析
        3.3.4 隧道台阶法开挖中的围岩位移分析
        3.3.5 隧道开挖完支护结构安全分析
        3.3.6 发生病害后支护结构安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界梁隧道典型病害处治方法
    4.1 裂缝处治方法
    4.2 排水处治方法
    4.3 仰拱处治方法
        4.3.1 拆换仰拱
        4.3.2 增设仰拱
        4.3.3 砌粘贴钢带加固
    4.4 仰拱病害处治方法安全性分析
        4.4.1 仰拱注浆加固安全性分析
        4.4.2 拆换仰拱安全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某隧道奥陶系含膏地层溶蚀特性及其对围岩应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石膏类岩石的特殊工程性质的研究
        1.2.2 关于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数值模拟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研究区域的特殊工程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区域地质构造
        2.3.1 褶皱
        2.3.2 断层
    2.4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5 区域不良地质条件
第3章 腐蚀性围岩分布与环境水的变化
    3.1 隧道围岩的分布特征
    3.2 围岩腐蚀性岩石类型及富水程度的分布
    3.3 勘查阶段环境水的腐蚀性
    3.4 开挖后环境水的腐蚀性变化
    3.5 小结
第4章 石膏类岩溶蚀特性研究
    4.1 试件的制备及试验方法
        4.1.1 试件的制备
        4.1.2 试验方案及流程
    4.2 溶蚀试验结果
        4.2.1 膏岩试件密度
        4.2.2 膏岩溶蚀过程分析
        4.2.3 膏岩波速及其保持率的变化
        4.2.4 不同试验条件下试件波速变化对比分析
        4.2.5 膏岩动弹性模量与动泊松比的变化
    4.3 小结
第5章 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分析
    5.1 单洞隧道围岩应力与位移分析
        5.1.1 单洞隧道模型的建立
        5.1.2 围岩弹性变形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5.1.3 围岩塑性变形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分析
        5.1.4 隧道围岩弹塑性变形特征规律
    5.2 晋西南某双洞隧道的围岩应力与位移分析
        5.2.1 多洞隧道模型的建立
        5.2.2 参数的选取
        5.2.3 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5.3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隧道支护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与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杜公岭隧道衬砌结构加固方案优化研究[J]. 王培荔,万飞,郝晓燕. 公路交通科技, 2021(06)
  • [2]高贝利特硫铝酸盐水泥基(HOC)裂隙注浆材料的研发及其相关机理研究[D]. 牛世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富硫酸盐环境下隧道衬砌病害原因分析及处治措施研究[D]. 郝兵兵. 长安大学, 2021
  • [4]中国路基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21[J].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China Journal of Highway and Transport;. 中国公路学报, 2021(03)
  • [5]隧道中混凝土硫酸盐侵蚀机理及对策分析[J]. 凌敏. 西部交通科技, 2020(12)
  • [6]严重含盐环境对隧道的危害机理及综合防治技术[J]. 王化武,殷洪波,杨翔. 现代隧道技术, 2020(S1)
  • [7]隧道排水系统结晶堵塞机理及防治措施初探[J]. 田崇明,叶飞,宋桂锋,王庆龙,赵猛,何彪,王坚,韩兴博. 现代隧道技术, 2020(05)
  • [8]污染场地地下结构服役性能演变规律及评价方法研究[D]. 徐向春. 东南大学, 2020(02)
  • [9]奉云高速分界梁隧道典型病害检测评估及处治方法研究[D]. 刘晓年.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某隧道奥陶系含膏地层溶蚀特性及其对围岩应力的影响研究[D]. 张超.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标签:;  ;  

隧道支护混凝土的硫酸盐侵蚀及处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