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专业美育融入临床护理教学工作

将专业美育融入临床护理教学工作

一、寓职业美育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论文文献综述)

秦建芬[1](2012)在《某三甲医院与浙江省三级医院护理工作环境常模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应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测量浙江省某三甲医院护理工作环境,从“工作负荷”等九大维度进行数据分析,对改善护理工作环境的策略如方针政策、人力配备、系统支持、团队建设、护理职业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帮助护理管理者系统地厘清护理工作环境现状,认识到护理工作环境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护理工作环境的改善,更有利于保障护士的利益,从而促进保障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护理工作环境调查问卷对某三甲医院938名护士整群抽样进行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并将该数据结果与浙江省三级医院护理工作环境常模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性的意义。结果:该医院的结果显示,一些护理工作环境的薄弱方面函待改善如护士工作负荷大,、认可度低等。九大纬度按护士感知分值有低到高分别是:工作负荷、认可度、权利保障、同伴凝聚、硬件资源、职业发展、领导管理、自主性、系统维持。同时,该医院与浙江省三级医院护理工作环境现状比较结果显示,在工作负荷、认可度、权利保障、同伴凝聚、硬件资源、职业发展、领导管理、自主性、系统维持九个纬度上,某三甲医院护士的感知均高于常模。(P=0.000)。结论:根据该医院研究结果,其在工作负荷,认可度,权利保障三个纬度上仍有干预的必要性。这为护理管理者指明了明确的管理方向,使得护理工作环境改善不再停留在感性与片面的层面。根据该研究结果比较与分析,充分说明了该医院护理管理模式在促进护理工作环境上的作用,为该护理管理模式的推广意义提供了参考依据。

沈卫英[2](2010)在《国内临床护理教育现状及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临床教学是护理教学的重要教学组织形式,是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护理操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是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患者健康问题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余剑珍[3](2008)在《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高等护理教育起始于1920年北京协和医院高等护士学校,到1950年解放初全国第一届卫生工作会议上决定将护理教育列为中等专业,从而停止了高等护理教育的继续和发展。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对护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完全由中专学校培养护理人才已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1979年卫生部发出《关于加强护理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提出“为了提高护理质量,适应医院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加强和发展护理教育。”并对护理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大力加强和整顿现有护理教育,恢复和发展高等护理教育”等系列指示。对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1980年首先在上海、南京恢复了高等护理(专科)教育。高等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建立在普通教育之上培养能在医疗卫生服务第一线从事保障人民健康工作的应用型护理人才的教育类型。它受卫生与教育发展的双重影响,当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时,卫生服务模式也随之改变。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职护理教育也得到了大力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什么样的高职护理教育模式,能适时适量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是本文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高等职业护理教育为研究对象,以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为切入口,采取文献检索、历史研究、现状调研、国外比较、理论分析等途径,系统深入地研究目前护理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通过理论指导,重构了高职护理教育模式。论文正文分六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高职护理教育改革的研究背景,提出与卫生体系改革、健康服务模式改变、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护理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并对当前高职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质量评价体系,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并进行研究。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国内外纵向和横向两个视角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分析,从历史的回顾到国内外比较和现状分析三个方面展开研究。通过护理教育发展的历史梳理,揭示护理教育与医学教育的关系,医学护理模式转变与护理教育模式改革的历程。通过对四国护理教育分析,总结了发达国家护理教育的体制、机制和主要模式及共同特征。通过对上海6所护理院校、护理学会、医院的专家、教师、护士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以及国内部分地区教改的成果分析,揭示了现行培养模式是一种学科性的、缺乏护理特色的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仍未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素质人才的特色。因此,提出了护理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为重建高职护理教育模式奠定了历史与现实的基础。第五章是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分析了高职护理教育的核心内涵、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揭示了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的职业特性、本质特征与规律,分析了对护理教育改革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若干理论,为重建高职护理教育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第六章,是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重构研究,按照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针对现行护理教育模式的弊端,借鉴国外培养的共性,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按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思路,重建了通识教育、职业教育和情感行为培养的专业素质人才教育模式,并提出了若干保障条件。

刘曼[4](2007)在《《急救护理学》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认为目的:1.分析学生对《急救护理学》的学习需要,优选教学内容。2.研究根据《急救护理学》中不同教学内容和性质,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分析教学效果。3.研究以临床病例、音像制品、多媒体等教学媒体创设不同的急救教学环境,对提高学生应急应变的临床急救护理能力的教学效果。4.探索教学考核方式,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加大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核。5.为了客观全面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修订原有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方法:1.运用专家函询法修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2.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我院2003级护理本科生99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对照研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系统教学设计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定量表”、“学生成绩”、学生态度问卷、临床急救实习能力评定表等研究工具测量两种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差异。所有数据均输入SPSS11.5统计包进行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U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结果。结果:1.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形成由“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Cronbachα系数=0.85,并根据专家的意见确定每项评价指标的权重。2.在期末理论考试和健康教育能力考核中,试验组学生期末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急救技能考核中,试验组学生在“微量泵技术操作”和“徒手心肺复苏”两项技能操作中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同学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三个方面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同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对教学方法设计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较好。5.在临床实习阶段,临床带教老师评价试验组同学在“应急配合能力”、“病情评估观察能力”两个方面的成绩高于对照组同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客观的测量护理专业课堂教学质量。2.系统的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急救应急临床能力。3.教学方法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急救护理学》的教学内容。4.多种教学方法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学习合作、信息能力三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急应变的临床急救能力。

蒋亚琴[5](2003)在《寓职业美育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文中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病人对现代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医疗和护理的需求不仅是为了消除病痛,保证身体健康,同时渴望医护人员创造优美的环境和氛围,使病人产生一种美好的感受,从而坚定战胜病痛的信心。而护理工作者的职业美应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如何对实习生进行职业美教育,培养他们的职业美,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此问题,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二、寓职业美育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寓职业美育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论文提纲范文)

(1)某三甲医院与浙江省三级医院护理工作环境常模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研究对象
研究设计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2)国内临床护理教育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以丰富的临床带教内容更新教学理念
    1.1 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1.2 渗透美育于护理教育
    1.3 注重培养护生的健康促进
    1.4 培养护生循证护理运用能力
    1.5 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
2 以多样的教学方法改革带教模式
    2.1 PBL教学法
    2.2 CP教学法
    2.3 分层递进教学法
    2.4 角色扮演法 (RPT)
    2.5 多媒体网络技术
    2.6 小组学习法
    2.7 情感激励法
    2.8 PDCA教学法
    2.9 实践反思讨论法“反思”是一种辩证思维和情感活动。在这
3 临床带教师资队伍建设
    3.1 建立健全临床带教管理体系
    3.2 打破资格框架、竞聘带教老师
    3.3 加强自我素质
    3.4 增强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法律意识
    3.5 预防和缓解护理教学倦怠
4 展望

(3)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一、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相关概念界定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研究现状分析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路线,内容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内容安排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护理教育的历史轨迹
    第一节 护理教育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护理教育的孕育与起步
        二、我国护理教育的形成
        三、护理教育的历史变化
    第二节 护理模式及其护理教育
        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及其护理教育模式(生物医学模式)
        二、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及其护理教育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及其护理教育模式(健康医学模式)
    第三节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高等护理教育的起步(1921——1950年)
        二、高等护理教育的停办(1950——1980年)
        三、高等护理教育的恢复与探索(1980——1995年)
        四、高等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1995——目前)
第三章 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第一节 国际视野中的护理教育模式
        一、英国的护理教育模式
        二、澳大利亚的护理教育模式
        三、新西兰的护理教育模式
    第二节 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研究
        一、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概况
        二、美国盐湖社区学院护理教育模式
        三、美国的护理教育评估
    第三节 国际高等护理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一、护理教育理念明确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三、培养方式重视对学生个性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四、护理课程体系突出护理专业特点
        五、教学方法多样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培养
        六、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第四章 我国高职高专护理教育模式的现状剖析
    第一节 国内高职护理教育培养模式的面面观
        一、"三、一制"医学护理教育模式
        二、"2+1"学校—医院合作护理教育模式
        三、"两段制"护理教育模式
        四、3+2分段制及五年一贯制护理教育模式
    第二节 上海市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的类型与实施
        二、6所高校护理教育模式的调研结果
        三、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结果描述
    第三节 高职护理教育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一、现行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二、现行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三、对高职护理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
第五章 我国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内涵、基本特征及构成要素
        一、高职护理教育的内涵
        二、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与规律
        一、护理职业特征
        二、护理人才培养本质特征
        三、护理人才培养的主要规律
    第三节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通识教育
        二、职业专业教育
        三、素质教育
第六章 高职护理教育模式重建研究
    第一节 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重建
        一、构建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基本思路
        二、重建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原则
        三、高职护理教育培养的基本框架
    第二节 高职护理教育模式的具体构建
        一、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二、护理教育培养制度
        三、课程体系
        四、护理教育人才培养途径
        五、质量评价
    第三节 高职护理教育模式推行的保障条件
        一、转变思想、更新人才培养理念
        二、护理教育改革的政策保障
        三、改善办学条件,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4)《急救护理学》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研究背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
    3.研究目的及意义
    4.研究理论基础
    5.操作性定义
    6.质量控制
材料与方法
    1.研究技术路线图
    2.研究对象
    3.研究工具
    4.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信效度
    2.理论成绩的比较
    3.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4.健康教育能力的评价
    5.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6.试验组和对照组实习期间综合评定
    7. 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的问卷结果
    6.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
讨论
    1.“教学质量评价表”的修订
    2.教学系统设计实验对照研究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个人简历

四、寓职业美育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论文参考文献)

  • [1]某三甲医院与浙江省三级医院护理工作环境常模的比较[D]. 秦建芬. 浙江大学, 2012(10)
  • [2]国内临床护理教育现状及进展[J]. 沈卫英.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0(10)
  • [3]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研究[D]. 余剑珍. 华东师范大学, 2008(08)
  • [4]《急救护理学》教学设计与实践[D]. 刘曼. 福建医科大学, 2007(01)
  • [5]寓职业美育于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J]. 蒋亚琴.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3(04)

标签:;  ;  

将专业美育融入临床护理教学工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