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研究中遗失的两份珍贵外文——对“飘通士严解”和“老起大严解”的一些认识

元曲研究中遗失的两份珍贵外文——对“飘通士严解”和“老起大严解”的一些认识

一、元曲研究失落的两部珍贵域外文献——对《朴通事谚解》与《老乞大谚解》的几点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牛琳[1](2018)在《《朴通事谚解》词汇研究》文中提出《朴通事》较《老乞大》为高级对话书,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日常生活,也有民俗风情、契约宗教、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内容,《朴通事谚解》中包罗万象地反映了当时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元明两代的百科全书”。作为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书面语不宜外国学者学习理解,因此,采用当时通行的口语作为会话内容,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口语性非常强且规范性高。本文以《朴通事谚解》为研究对象,从新词研究、口语词研究、疑难词语考释、词汇特征、对辞书编纂的价值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新词研究,首先对新词进行界定,其次例释,最后总结其特点。第二章口语词研究,首先对口语词进行界定,其次例释,最后总结其特点。第三章选取几个疑难词语从训诂学角度进行考释。第四章词汇特征,主要从复音化的语言面貌、词缀的广泛使用、口语性和规范性三个方面阐释《朴通事谚解》的词汇特征。第五章从《朴通事谚解》词汇研究阐述其对辞书编纂的价值。通过对《朴通事谚解》的词汇进行探索和研究,可以发现《朴通事谚解》的词汇记录了元明时期真实的社会状况,同时能反映其语言的真实面貌。从而能窥探出整个汉语词汇史的发展脉络。

高晴[2](2018)在《朝鲜时代汉语教材中元明戏曲小说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老乞大》、《朴通事》和《训世评话》这三部朝鲜时代汉语教材,通过对这三部教材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分析,论证了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在编写时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元明戏曲小说的影响。本文绪论部分将《老乞大》、《朴通事》和《训世评话》这三部朝鲜时代汉语教材的研究成果做了分类整理,归纳和总结了众多学者的观点。第一章对《老乞大》、《朴通事》和《训世评话》的编写背景以及作者背景做了详尽的介绍。第二章考察了三部教材对元明戏曲小说的改编情况,举例列举出三部教材中对元明戏曲小说仿写和改写的部分,论证了朝鲜时代汉语教材在编写时受到了元明时期文学作品的影响。第三章考察了三部教材中的语言形式对元明戏曲小说的借鉴情况,其中尤其考察了教材中词汇和俗语部分的使用。元明时期处在历史的特殊阶段,受蒙古语的影响,大量的上古词语逐渐消亡,新的词汇应运而生,因此语言特点突出。虽然《老乞大》、《朴通事》和《训世评话》这三部教材处在三个不同的难度层次上,但它们在语言的选择上都侧重于元明白话文,这些语言来自元明时期的文学作品,是元明戏曲小说的语言在这三部汉语教材中的反映。第四章从朝鲜时代社会的客观需求与元明戏曲小说的自身价值这两个方面分析了元明戏曲小说对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产生影响的原因。结语部分对整篇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概括,总结全文的观点。

曹南山[3](2018)在《从茶资到票价:京剧演出市场化的兴起》文中认为清末民初京剧演出的戏价逐渐由茶资改称票价,这一转变过程体现了市场在演剧活动中逐渐占据主导作用。戏园中的京剧演出获得了独立的经济地位,园主和戏班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开始千方百计增加上座率。名伶成为上座率的重要保障,但名伶的等级不同在市场上的号召力便有差异,市场给名伶开出了不同价码。票价的设定突出反映了名伶在市场上的叫座能力,同时成为戏园和班社盈利的主要来源。

崔乐泉,别鹏[4](2017)在《中国古代捶丸对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资料,对中国古代捶丸发展过程中对外传播的历史事实进行探讨。认为:在中国古代捶丸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唐宋以降中外陆、水路的畅通,这一具有独特运动规则的球类活动在东亚和欧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伴随捶丸活动在中国明末清初的沉寂,传至东亚地区的捶丸活动也逐渐走向了暗弱;而传至欧洲的捶丸活动,在流行过程中对当地盛行的类似捶丸形式的棒击球产生一定影响,并最终发展成风靡全球的现代高尔夫球。

魏洪[5](2012)在《近三十年《老乞大》诸版本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老乞大》是旧时高丽、朝鲜两朝人学习汉语的会话教材,它的成书、流传、修改、翻译历经元明清三朝,形成了四种版本:1.古本《老乞大》,主要反映元代汉语的特点;2.《老乞大谚解》,反映明初汉语特点;3.《老乞大新释》;4.《重刊老乞大》,反映清代乾隆年间汉语特点。《老乞大》诸版本在近二三十年来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蔚然成风,成绩斐然。本文将目前有关《老乞大》各种版本的研究成果进行搜集综汇,并加以简单的评述,以期有助于学者对目前《老乞大》诸版本的研究情况有更清楚的

马雪琴[6](2011)在《作为汉语口语教材的《朴通事谚解》特点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收录于汪维辉点校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中的《朴通事谚解》为研究对象,从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角度探究了其特点。我们拟从话题分析、语体特点、教材编写等几方面对《朴通事谚解》分析考察,以期能从中得到一些对当代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编写的启示和借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朴通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汉语本体如语音、语法、句式、词汇以及文化等方面,从对外汉语教材角度进行的研究比较少,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注意到了其在对外汉语教学史上的价值,例如吴淮南、程相文、李得春、崔贞爱、金基石、王庆云、董明等人。2005年,汪维辉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的出版为我们研究《朴通事》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帮助。我们认为还有必要从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角度对《朴通事》进行仔细的分析、深入的探讨。尽管目前已经有学者对《朴通事》在朝鲜汉语教学史上的地位进行了宏观探讨,但在话题分析、语体特点、编写体例等微观方面关注不够或者没有给予关注,而这些内容又恰是编写对外汉语口语教材必须考虑的。因此本文主要从这几方面入手,对《朴通事谚解》作微观方面的仔细分析与研究。本文第一章首先论述了《朴通事》的版本、成书时代和背景、在朝鲜汉语教学史上的地位和目前学术界对《朴通事谚解》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朴通事》成书于朝鲜的高丽后期,被《李朝实录》等历史文献多次记载。现存《朴通事》的版本主要有三种:《翻译朴通事》、《朴通事谚解》、《朴通事新释》。本文以《朴通事谚解》为研究对象,其他版本暂不做涉猎。第二章主要是从对外汉语口语教材话题选取的角度探讨了《朴通事谚解》的话题分类、话题特点以及话题的文化意义。《朴通事谚解》的话题类别丰富,具有多样性、真实性和趣味性,并且在编排方面具有符合教学对象的需求和兴趣、难度适宜、与文化教学息息相关的特点,但其缺乏世界性话题。《朴通事谚解》话题的文化意义也非常丰富,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饮食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其文化项目在编排方面也具有多样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点。第三章则从口语语体和书面语语体两方面分析了《朴通事谚解》的语体特点。我们从随意谈话语体、专题谈话语体、商洽谈话语体和用口语表达的叙述体四个角度分析了《朴通事谚解》的口语语体,这是《朴通事谚解》语体的主要特点。同时我们还分析了《朴通事谚解》中的文学语体和公文语体。总体来说,《朴通事谚解》的语体随着会话情景自然展现,风格方面兼容并蓄。第四章则在分析《朴通事谚解》使用人群特点的基础上,探究了其所体现的实用性、针对性、趣味性、先进性等教材编写原则。第五章则是提出了《朴通事谚解》作为历史上成功的对外汉语口语教科书对当代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的编写带来的诸如语体风格、教材编写原则等方面的启示和借鉴。综上所述,本文基于特定的研究对象,从多维角度对《朴通事谚解》进行了微观方面的分析。如今对外汉语教学界开始关注历史上的对外汉语教材和教学现象,甚至提出要编写对外汉语教学史,吸取历史上的精华。基于此,希望本文能给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编写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孙红娟[7](2011)在《元丽民俗文化研究——以《老乞大》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老乞大》作为语言学研究的珍贵资料,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成果也很丰富。但《老乞大》还记录了当时社会的饮食习惯、衣着服饰、传统习俗等方面的情况,对研究元丽的民俗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从民俗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老乞大》中所反映的当时中韩两国之间的民俗事象及其差异所在。

韩冬梅,朱富林[8](2010)在《《老乞大》《朴通事》正反选择问句否定项的语法化》文中指出考察《老乞大》、《朴通事》中的正反选择问句,以正反选择问句及其答语的客观性为基础,从答语等语境考察正反选择问句的语义焦点,从语义焦点看出正反选择问句的反项语义已经虚化。说明"VP-neg?"型问句煞尾的否定项,其语法化现象在元末明初燕京一带的通语中已比较普遍。这种现象在今甘肃临夏话中也有表现。

岳辉[9](2008)在《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朝鲜时代是韩国历史上汉语应用和教学最为活跃的时期,本文将对朝鲜时期的汉语官话教科书进行全面的类考和诠释。首先,在对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版本点校的基础上,我们对比了现存各种点校本的异同和精确程度,并对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内容选取进行了动态演进过程的描述,并给出了朝鲜时代不同历史阶段教科书内容选取的特点和教科书内容嬗变的原因;其次,在对朝鲜时代初中期和后期官话教科书,特别是教科书不同版本的语言特征研究中发现,不论是语音还是词汇、语法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在语音方面,微母的消失、见晓系颚化、全浊声母清音化、/-m/尾韵及入声消失等特点已经成为反映汉语北方话音系发展变化的一种活化石,同时也证明了朝鲜时代的汉语官话教科书是以北方官话为语音基础的;最后,我们对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中出现的诸多“非常规汉语用法”进行了重点研究,发现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的“非常规汉语用法”主要表现为两条线索,一是初中期的“汉儿言语”,另一个则是汉语官话教科书作者汉语习得所产生的“非常规汉语”,并且判断其主要原因为官话教科书作者母语负迁移和目标语规则泛化。

曾昭聪[10](2007)在《《老乞大》等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语言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老乞大》等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在编纂和语言方面很有特点,从语言本体和汉语教学等方面对这些语料进行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二、元曲研究失落的两部珍贵域外文献——对《朴通事谚解》与《老乞大谚解》的几点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曲研究失落的两部珍贵域外文献——对《朴通事谚解》与《老乞大谚解》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朴通事谚解》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对象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一、《朴通事谚解》新词研究
    (一)《朴通事谚解》新词界定
    (二)《朴通事谚解》新词例释
    (三)《朴通事谚解》新词的特点
二、《朴通事谚解》口语词研究
    (一)《朴通事谚解》口语词界定
    (二)《朴通事谚解》口语词例释
    (三)《朴通事谚解》口语词的特点
三、《朴通事谚解》疑难词语考释
四、《朴通事谚解》词汇特征
    (一)复音化的语言面貌
    (二)词缀的广泛使用
    (三)口语性和规范性
五、《朴通事谚解》词汇研究对辞书编纂的价值
    (一)增补词条
    (二)提前始见书证
    (三)补充义项
    (四)补充书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朝鲜时代汉语教材中元明戏曲小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教材内容选取的相关研究
        (二)教材编写特点的相关研究
        (三)教材语言形式的相关研究
    三、相关研究工作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理论基础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五)相关语料说明
第一章 朝鲜时代汉语教材概述
    一、朝鲜时代汉语教材的基本情况
        (一)《老乞大》简介
        (二)《朴通事》简介
        (三)《训世评话》简介
    二、朝鲜时代汉语教材的背景分析
    三、总结
第二章 教材内容对元明戏曲小说的改编情况
    一、三部教材对元明戏曲小说仿写情况的考察
        (一)《老乞大》对元明戏曲小说仿写情况的考察
        (二)《朴通事》对元明戏曲小说仿写情况的考察
        (三)《训世评话》对元明戏曲小说仿写情况的考察
    二、三部教材对元明戏曲小说改写情况的考察
        (一)《朴通事》对元明戏曲小说改写情况的考察
        (二)《训世评话》对元明戏曲小说改写情况的考察
    三、结论
第三章 教材语言形式对元明戏曲小说的借鉴情况
    一、词汇的借鉴情况
        (一)名词借鉴情况举例
        (二)介词借鉴情况举例
        (三)连词借鉴情况举例
        (四)代词借鉴情况举例
    二、俗语与字谜的借鉴情况
        (一)俗语借鉴情况举例
        (二)字谜借鉴情况举例
    三、结论
第四章 元明戏曲小说对朝鲜时代汉语教材产生影响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动因——朝鲜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
        (一)中国的强盛及影响
        (二)朝鲜的朝贡政策
        (三)朝鲜“汉语热”的出现
        (四)中国文学作品的兴盛
    二、内部动因——元明戏曲小说自身价值的必然体现
        (一)文学特征鲜明
        (二)贴近现实生活
        (三)强调训教思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从茶资到票价:京剧演出市场化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茶资到票价的演变
二、演出市场化与票价的设定
三、结语

(4)中国古代捶丸对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捶丸在东亚地区的传播
    1.1在朝鲜半岛的传播
    1.2在日本列岛的传播
2 捶丸在欧洲传播的历史分析
3 结论:捶丸与高尔夫关系的臆测

(5)近三十年《老乞大》诸版本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研究
    1. 语音研究
    2. 语法研究
    3. 词汇研究
    4. 关于《老乞大》诸刊本的综合研究
二汉语教学与教材研究
三文化研究

(6)作为汉语口语教材的《朴通事谚解》特点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朴通事谚解》的基本情况
        1.1.1 《朴通事》版本
        1.1.2 《朴通事谚解》成书年代及时代背景
        1.1.3 《朴通事谚解》在朝鲜汉语教学史上的地位
    1.2 《朴通事谚解》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第2章 《朴通事谚解》的话题分析
    2.1 《朴通事谚解》话题的分类
        2.1.1 会话体类
        2.1.2 叙述体类
    2.2 《朴通事谚解》话题的特点
        2.2.1 《朴通事谚解》话题的多样性
        2.2.2 《朴通事谚解》话题的真实性
        2.2.3 《朴通事谚解》话题的趣味性
        2.2.4 《朴通事谚解》话题选取的特点
    2.3 《朴通事谚解》话题的文化意义考察
        2.3.1 价值观
        2.3.2 饮食文化
        2.3.3 建筑文化
        2.3.4 服饰文化
        2.3.5 各种民俗现象
        2.3.6 《朴通事谚解》文化项目的特点
第3章 《朴通事谚解》的语体特点
    3.1 《朴通事谚解》的口语语体特点
        3.1.1 随意谈话语体
        3.1.2 商洽谈话语体
        3.1.3 专题谈话语体
        3.1.4 用口语表达的叙述体
    3.2 《朴通事谚解》的书面语体特点
        3.2.1 文学语体
        3.2.2 公文语体
        3.2.3 《朴通事谚解》语体方面的其他特点
第4章 《朴通事谚解》所体现的教材编写原则
    4.1 《朴通事谚解》使用者的特点
        4.1.1 《朴通事谚解》的使用人群
        4.1.2 《朴通事谚解》的教学目标
        4.1.3 《朴通事谚解》的编写目的
    4.2 《朴通事谚解》的实用性原则
        4.2.1 语言的实用性
        4.2.2 内容的实用性
        4.2.3 编写体例的实用性
    4.3 《朴通事谚解》的针对性原则
        4.3.1 内容和语言的针对性
        4.3.2 教材编写的针对性
        4.3.3 语言对比的针对性
    4.4 《朴通事谚解》的其他编写原则
第5章 《朴通事谚解》对当代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编写的启示
    5.1 语体方面的启示
    5.2 教材编写原则的启示
        5.2.1 中外合编原则的启示
        5.2.2 其他编写原则的启示
    5.3 文化教学方面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7)元丽民俗文化研究——以《老乞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乞大》的研究现状及内容
    1.《老乞大》的研究现状
    2.《原本老乞大》的内容
二、《老乞大》中所反映的元丽民俗文化差异
    1.敬语文化的对比
    2.井文化对比
        (1) 井的构造
        (2) “打水”的生活习俗
    3.饮食文化的对比
        (1) 烹调方法
        (2) 主食
三、综述

(8)《老乞大》《朴通事》正反选择问句否定项的语法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老乞大》《朴通事》的选择问句系统和正反选择问句的特征
二、从答语等语境看正反选择问句的语义焦点
    (一) 正反问句答语的特点
        1.“A了不曾?”句式共9例, 有8例认同肯定项:
        2.“A那/麽不A?”句式共6例, 全部认同肯定项:
        3.“有A那没/A有阿没?”句式共2例, 1例认同肯定项, 1例认同否定项并说明了理由:
        4.“A不A?
    (二) 语料的客观性
        1.《老乞大》、《朴通事》的选择问句内部具有系统性
        2.《老乞大》、《朴通事》描写的事件本身具有完整性
        3. 选择问句的答语不受限定
        4. 正反选择问句没有主观态度的强势介入
    (三) 正反选择问句反项语义的虚化
三、正反选择问句否定项语义虚化的原因分析
    (一) 正反、并列选择问句语义各有侧重
    (二) 正反选择问句一般为肯定项在前、否定项在后的选择问句
        1.“否定项+肯定项?
        2. 除了反问句之外, 就否定项发问的一般由是非问句充当, 如:
        3. 正反问之所以能和并列问、是非问相区别而成为独立的一类, 就在于其只关涉“肯定+否定?
    (三) 正反问的语义焦点在肯定项, 否定项只是一种陪衬

(9)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第1章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历史、意义及方法、思路
    1.1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1.2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的意义
    1.3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的研究范围和方法
第2章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着录、版本及相关问题
    2.1 《朝鲜王朝实录》等文献所见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
    2.2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的版本问题
    2.3 对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文献价值的认识
    2.4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讹误文字及其成因
    2.5 对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点校本的评价
第3章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内容的选取与嬗变
    3.1 朝鲜初中期汉语官话教科书的内容选取
    3.2 朝鲜初中期汉语官话教科书内容选取的背景
    3.3 朝鲜后期汉语官话教科书内容的选取及嬗变
第4章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语言意识的嬗变
    4.1 动态的汉语历史语言观
    4.2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意识的嬗变
    4.3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语音词汇等语言要素的嬗变
    4.4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语体色彩的嬗变
    4.5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语言嬗变的成因
第5章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中的“非常规汉语”用法
    5.1 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中的“汉儿言语”
    5.2 汉语官话教科书作者汉语习得所产生的“非常规汉语”
    5.3 对朝鲜汉语官话教科书“非常规汉语”现象的阐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记

(10)《老乞大》等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语言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丛刊》所收教科书的编纂与语言特点
二、《丛刊》所收教科书语言研究的现状
    (一) 本体研究
    (二) 汉语教学研究
    (三) 介绍性及相关论着
三、研究展望

四、元曲研究失落的两部珍贵域外文献——对《朴通事谚解》与《老乞大谚解》的几点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朴通事谚解》词汇研究[D]. 牛琳. 内蒙古大学, 2018(01)
  • [2]朝鲜时代汉语教材中元明戏曲小说的影响研究[D]. 高晴. 沈阳师范大学, 2018(12)
  • [3]从茶资到票价:京剧演出市场化的兴起[J]. 曹南山. 戏曲艺术, 2018(01)
  • [4]中国古代捶丸对外传播研究[J]. 崔乐泉,别鹏.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7(02)
  • [5]近三十年《老乞大》诸版本研究综述[J]. 魏洪. 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 2012(00)
  • [6]作为汉语口语教材的《朴通事谚解》特点探究[D]. 马雪琴.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1)
  • [7]元丽民俗文化研究——以《老乞大》为例[J]. 孙红娟.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01)
  • [8]《老乞大》《朴通事》正反选择问句否定项的语法化[J]. 韩冬梅,朱富林. 甘肃高师学报, 2010(03)
  • [9]朝鲜时代汉语官话教科书研究[D]. 岳辉. 吉林大学, 2008(12)
  • [10]《老乞大》等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语言研究综述[J]. 曾昭聪.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04)

标签:;  ;  ;  ;  ;  

元曲研究中遗失的两份珍贵外文——对“飘通士严解”和“老起大严解”的一些认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