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的历史

“日常生活”的历史

一、“日常生活”的历史(论文文献综述)

冯尔康[1](2022)在《社会史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研究的学术意义——读常建华教授“日常生活”论文感想》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史学界、社会史学界的日常生活史研究风风火火,成就斐然。常建华教授是这一研究中成绩突出者,主编有《中国日常生活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颇受好评;又在科学出版社推出主编的"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系列",计有《日常生活视野下的中国宗族》(2019年)、《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20年)、《中国历史上的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2021年),有力推动了日常生活史研究;

郑流云,李明亮[2](2021)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问题与对策探析》文中认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有待提高、现实传播力有待加强、民生关注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是影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现实问题。完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宣传方式,优化传播途径,提升激励机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对策选择。

黎庶乐,郑智元[3](2021)在《人类解放何以转向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改造道德秩序的革命设想”对马克思思想的诠释》文中研究说明列斐伏尔在《日常生活批判》第2卷中,将马克思的人类解放诠释为揭示现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改造道德秩序的革命设想",及以瞬间理论为核心建构日常生活解放路径的"恢复美学本性的革命设想"。目前学术界尚未注意到这两种革命设想的重要性,因而也尚未注意到日常生活社会学与瞬间理论两条线索之间的区分与关联。列斐伏尔以"改造道德秩序的革命设想"作为人类解放的先导,其内涵的生成过程贯穿于列斐伏尔思想的早中期:在早期通过揭示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历史现实所隐藏的日常生活批判维度,实现了历史现实的日常生活话语转换;在中期则通过日常生活话语转换将其落实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日常生活现实中,由此形成了人类解放转向日常生活的全新逻辑起点。在这一逻辑起点上,列斐伏尔通过需要理论和"再隐私化"揭示出现代资本主义日常生活的特殊异化机制,从而为人类解放提供了一场发生在日常生活领域内的微观革命。然而,列斐伏尔没有关注到"改造道德秩序的革命设想"内含的人类解放的可能性,而企图在瞬间革命中实现一种超越历史条件的人类解放。这最终使得"改造道德秩序的革命设想"止步于对被异化的日常生活的现实把握,并让位于"恢复美学本性的革命设想"。

龚玲芬[4](2021)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

韩若冰,黄潇婷[5](2021)在《“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文中提出黄河流域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原生精神谱系的集成,承载着厚重的民族记忆和国家记忆。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以日常生活视角审视和研究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于促进黄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重构当代日常生活图式、丰富日常生活内容,建构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生活理念、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而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都俊竹[6](2021)在《空间转换、技术赋能与历史街区公共性的多重表达 ——基于衢州水亭门街区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鲁宝[7](2021)在《日常生活的神秘化意识及其批判性超越》文中研究表明对黑格尔哲学的兴趣与译介是列斐伏尔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契机,列斐伏尔对法国黑格尔哲学的复兴也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对日常生活神秘化意识的祛魅及其批判性超越是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重要内容和理论旨趣。《被神秘化的意识》是列斐伏尔批判反思日常生活的滥觞,其借助对黑格尔苦恼意识以及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解读而提出了神秘化—去神秘化的意识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为其反思日常生活提供了具体抽象与总体人的方法论,为破除资本主义日常世界静止的、伪自然性的幻像和拜物教的神秘化意识奠定了元理论基础。《日常生活批判》不仅提出了日常生活平庸与神奇的二重性辩证法,且进一步提出了"战术与战略"之日常生活革命的双重性视野,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批判哲学。

李月青[8](2021)在《日常生活视阈下的理想信念教育》文中认为在人类精神世界的金字塔中,理想信念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受其制约甚至由其决定。理想信念是社会成员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强力指引和内在体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人心,实现民族繁荣、国家昌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理想信念都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建设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的基本途径。本文以日常生活为视角,探索理想信念教育取得更好实效的路径,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七章:第一章:日常生活的相关理论。日常生活是旨在维持个体再生产进而实现全面发展的最基本的生存活动。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始于马克思,之后现象学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都对日常生活做出各自的解读,尽管他们对日常生活的看法各有不同,但都强调日常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基础地位。非日常生活表现为维持人的类本质和社会整体发展的人的活动,与日常生活共同构成人类生活世界的两个层面。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各自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日常生活是非日常生活的基础和旨归,非日常生活影响、塑造着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其价值。第二章:理想信念与日常生活。理想是人们关于未来的观念形态,信念是人们对于某种认知所持有的稳定的确信、长期的坚守和自觉的践行,理想信念是理想和信念在主体意志上的高度统一。当代理想信念则特指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及实现这两个理想的坚定信念,既有科学的理论支撑,又有鲜明的日常生活指向。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建立在对劳动人民日常生活的深切关怀之上,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信仰同样起源于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度关切。日常生活是理想信念的确立基础和最终目的,理想信念反映日常生活需求并超越日常生活,对日常生活进行改造,为日常生活提供方向、动力,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第三章: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是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社会成员,并引导人们树立起对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和重要内容,兼具科学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能起到改造日常生活方式、建构日常生活意义、提升日常生活层次的作用。将理想信念融入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的要求,是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的根本途径。第四章: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的历史考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理想信念教育与改善民众受压迫状态、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相结合,通过解决土地等问题改善工农生活,提高工农觉悟,为革命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理想信念通过政治运动强力参与到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得到改造,日常观念得以刷新,社会主义理想深入人心,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改革开放后,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进一步明晰,党的领导人对于在日常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中坚定理想信念做出许多指示,并出台了大量的文件促进理想信念教育走进日常,改革开放使得理想信念教育的现实基础更加牢固,同时也增加了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教育的干扰因素。总体来看,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既有许多成功经验,又有需要反思和改进之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党更加重视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极大地提升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第五章:理想信念教育偏离日常生活的表现。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理想信念教育需要放在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尽管理想信念教育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做法,但仍存在脱离日常生活世界的情形。首先,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主体地位尽管在理论上达成共识,但在实践中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次,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与日常生活疏离,其所具有的政治性、学理性、知识性与日常生活的现实性、具体性、体验性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难以引起受教育者的共鸣。再次,教育方法与日常生活脱节,仍以传统的理论灌输和显性教育为主,有效的实践引导和隐性渗透手段尚处于探索之中。最后,理想信念教育评价中面向日常生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和联系日常生活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尚未形成,难以充分反映教育效果、有效指导教育实践。第六章:理想信念教育偏离日常生活的原因。从日常生活领域来看,日常消费模式从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日常交往模式从传统转向现代,日常观念从一元转向多元,使得日常生活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功利性色彩,阻却了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的通道。从非日常生活领域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力不足以及西方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的文化认同不足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的难度,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思想建设的一度放松,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理想信念教育应有的效果。从理想信念教育自身来说,建国后教育模式逐渐固化,作为理论根基的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理论魅力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难以应对变化了的教育环境。第七章:理想信念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途径。日常生活应该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教育者需要对受教育者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身份有明确的认识,从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找寻教育契机。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要面向日常生活分层设计,针对不同对象具体调整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要积极探索与日常生活相贴近的教育方法,适当减少单向灌输权重,适度扩充主动认同模式,注重受教育者的自主建构,积极探索日常生活话语体系,加大实践教育的力度。构建理想信念教育评价标准中的日常生活指标体系,实现量化评价指标与日常生活的科学结合,加强质性评价与日常生活的有机联系,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依循不同的日常生活标准进行评价。

倪烨昭,崔景,佟旭[9](2021)在《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的转向研究——基于空间句法和POI数据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是居民生产生活的载体,其独特的生活实践孕育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然而近年来消费文化的浪潮、传统生产模式与消费意识的转变以及新经济、新功能、新空间的介入对其日常生活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使其发生转变。本文通过空间句法和典型年份POI数据分析了平江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所发生的转变,并讨论了其对居民现实生活的影响。研究表明,高整合度的核心区域是景区化建设的主要价值高地;街区特有的鱼骨状的组构形态,使平江路成为旅游开发的绝佳舞台;外部资本和客体的大量涌入,使居民让渡着自身生活的场所,高深度值、外界不易到达的空间,是当下居民开展生活实践的主要区域。进一步通过计算空间句法分析结果与POI数据历时性分布的相关性可以看出,居民实际生活相关的功能开始逐渐脱离其日常聚集、活动的场所,并开始远离街区的整合度核心;相较于集聚性和可达性而言,历史街区内业态布局的宏观选择更倾向于高穿行性的场所范围,进而导致了居民日常生活空间与景区舞台表征空间的品质差异;商业化、符号化的景区运营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对居民生活的忽视,居民们现实的生活问题极易被掩盖于繁华、精致、典雅的舞台表征之下。

赵媛媛[10](2021)在《社区营造背景下的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保护与更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工业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大面积的工业区不仅可以有效推动城市的发展,还有助于新城市的出现。但是工业在推动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会给城市带来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对城市大面积的旧工业区采取何种措施,可以使其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不至于因为占用城市空间而被取缔,成为了城市旧工业区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社区营造是对社区进行物质层面、文化层面以及经济层面的建设从而推动社区发展、使社区重新获得竞争力的过程。将社区营造的内容运用到旧工业区的更新过程,是一种从新的角度探讨旧工业区更新的手段。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旧工业区更新理论、实践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旧工业区更新的发展趋势,强调旧工业区的更新离不开人的参与,使旧工业区“社区”化是对旧工业区进行更新的有效手段。借鉴日本、台湾地区社区营造的成功经验,分析国内在社区营造的背景下对城市旧工业区更新的方法与策略。以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为研究对象,对加工厂进行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分析其在历史建筑保护、交通、功能、公共空间、绿化景观、配套设施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与更新的需求。将社区营造强调的“景”、“地”、“人”、“文”、“产”五个方面运用到对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的保护与更新中,在提升社区活力、改善居住环境、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加大居民对社区更新的关注度,从而使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达到在物质、文化、经济三个层面的进行有效营造与更新的目的与意义。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的社区营造是对城市旧工业区进行有效更新的一种新形势的探索,以期为其他城市旧工业区的更新提供新思路,同时为老旧社区的更新提供参考。

二、“日常生活”的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常生活”的历史(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史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研究的学术意义——读常建华教授“日常生活”论文感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社会生活”进入“日常生活”——从重视群体到突出个人
二、深化日常生活史研究,与制度史、观念史融为一体的生活史
三、概述常建华对日常生活史学理研究的建树
    (一)常建华对日常生活学理建设的贡献
    (二)致力于社会史着述书写方法的思考
余论:期盼中国社会史研究在新探索中不断前进

(2)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问题与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注民众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1. 日常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得以产生的寓所
    2. 日常生活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主题
    3.“创造美好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1. 理论的日常生活化表达不够
    2. 理论的现实传播力有待加强
    3. 理论的民生关注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对策
    1. 完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宣传教育方式
    2. 完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有效传播途径
    3. 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利益激励机制

(3)人类解放何以转向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改造道德秩序的革命设想”对马克思思想的诠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唯物史观中历史现实的日常生活话语转换
    第一,发展异化理论,实现批判对象的转换。
    第二,以辩证法确立日常生活的批判前提与革命意义。
    第三,阐发日常生活的基本内涵来指明早期人类解放实现路径。
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的异化机制构建
    第一,需要理论的重新发现。
    第二,由需要与欲望的分离而来的日常生活异质性建构。
    第三,道德秩序的内涵转变。
    第四,揭示现代世界日常生活“再隐私化”的现状。
    第五,构建日常生活的异化机制。
三、日常生活的微观革命
四、总结

(5)“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旅融合发展与研究范式的“日常生活”转向
二、全域旅游: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的“日常生活”模式
三、创新文旅融合形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一)创新文旅融合形式,提升黄河文化资源转化效能
    (二)数字文化创意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7)日常生活的神秘化意识及其批判性超越(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格尔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列斐伏尔与法国“黑格尔哲学的复兴”
二、《被神秘化的意识》:神秘化与去神秘化的“意识的历史辩证法”
三、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阐释:列斐伏尔对黑格尔的辩证批判
四、日常生活的神秘化意识批判
五、战术与战略:日常生活革命的双重视野
    第一,总体革命与微观日常革命的统一。
    第二,边缘性仪式抵抗与创造性活动。
    第三,走向开放性的都市社会乌托邦。
六、结语

(8)日常生活视阈下的理想信念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重点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日常生活相关理论阐释
    一、日常生活释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日常生活
        (二)现象学对日常生活的理解
        (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中的日常生活
        (四)国内学者对日常生活的理解
        (五)本文中“日常生活”的维度
    二、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
        (一)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区别
        (二)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联系
第二章 理想信念与日常生活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
        (一)理想
        (二)信念
        (三)理想信念
    二、理想信念的日常生活基础
        (一)理想信念是对日常生活需求的反映
        (二)理想信念能改造并超越日常生活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于对日常生活的高度关注
        (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指向日常生活
    三、理想信念对日常生活的能动作用
        (一)理想信念指明日常生活之方向
        (二)理想信念激发日常生活之动力
        (三)理想信念赋予日常生活以意义
第三章 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共同理想立足现实
        (二)远大理想指向未来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筑牢根基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特征
        (一)从目的来看,既是思想引领又是纪律约束
        (二)从地位上看,既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核心问题
        (三)从内容上看,既是科学教育又是价值教育
    三、理想信念教育融入日常生活的缘由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启示
        (二)深化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要求
        (三)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工程
    四、理想信念教育改造日常生活的功能
        (一)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改善日常生活的品质
        (二)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发掘日常生活的意义
        (三)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提升日常生活的层次
第四章 理想信念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的历史考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改善民众受压迫状态结合
        (一)建党初期和国民革命时期,着力于唤醒日常生活需求
        (二)土地革命时期,致力于改变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状况
        (三)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始终与关注各阶层利益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日常生活的强力参与
        (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与改造生活方式和日常观念相结合
        (二)社会主义建设之初过度干预日常生活
    三、改革开放后:与鼓励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当追求相结合
        (一)理想信念教育逐步向日常生活回归
        (二)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的难度增加
    四、新时代:更加强调在关注日常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教育
        (一)在改善民生中坚定理想信念
        (二)面向日常生活创新教育方法
        (三)在日常生活中评价理想信念
第五章 理想信念教育偏离日常生活的表现
    一、理想信念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主体地位被忽视
        (一)片面强调受教育者非日常生活领域的主体地位
        (二)轻视受教育者日常生活意义世界的开发
    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疏离
        (一)内容的政治性与日常生活的现实性相脱节
        (二)内容的学理性与日常生活的具体性相矛盾
        (三)内容的知识性与日常生活的体验性相分离
    三、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与日常生活脱节
        (一)理论灌输与日常生活化的实践引导权重失衡
        (二)显性教育与日常生活化的隐性教育比例失调
    四、理想信念教育评价的日常生活指标体系尚未形成
        (一)尚未形成面向日常生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二)尚未形成联系日常生活的过程性评价体系
第六章 理想信念教育偏离日常生活的原因
    一、日常生活领域:日常生活的功利化倾向阻却理想信念确立通道
        (一)从生存向发展转变的日常消费模式消解对社会理想的共同追求
        (二)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日常交往模式制约社会统一价值观的形成
        (三)从一元到多元的日常观念冲击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二、非日常生活领域:复杂的意识形态建设环境影响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一)文化认同不足削弱理想信念教育文化根基
        (二)党的思想建设一度放松削弱理想信念教育效果
    三、理想信念教育自身:教育模式的固化削减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领域一度“失语”
        (二)社会主义在日常生活领域一度“失声”
        (三)共产主义在日常生活领域一度“失踪”
第七章 理想信念教育回归日常生活的途径
    一、确立理想信念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主体地位
        (一)理解受教育者日常生活主体地位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二)认识受教育者日常生活主体地位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意义
        (三)明确受教育者日常生活主体地位对教育者角色的需求
    二、分层设计面向日常生活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一)基础层:人格养成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中级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四史”教育
        (三)最高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
        (四)不同层面:基于日常生活的纵横协调
    三、积极探索日常生活化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
        (一)强化贯穿于日常生活中的引导教育
        (二)注重渗透于日常生活中的隐性教育
        (三)加强融汇于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教育
    四、构建日常生活指向的理想信念教育评价体系
        (一)提升量化评价与日常生活结合的科学性
        (二)强化质性评价与日常生活联系的必要性
        (三)采用多样性的日常生活标准进行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的转向研究——基于空间句法和POI数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设计
    2.1 平江历史街区及其日常生活空间
        2.1.1 平江历史街区概况
        2.1.2 日常生活空间的界定
    2.2 相关模型、数据及算法应用
        2.2.1 空间句法
        2.2.2 POI数据
        2.2.3 核密度估计法
    2.3 研究框架
    2.4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3 案例分析
    3.1 街巷网络的组构秩序:整合核心的让渡与空间属性的重构
        3.1.1 整合度分析结果
        3.1.2 选择度分析结果
        3.1.3 深度值分析结果
    3.2 业态组团的功能结构:生活功能的稀释与现代商业的同化
        3.2.1 POI分布与整合度的相关性
        3.2.2 POI分布与选择度的相关性
        3.2.3 POI分布与深度值的相关性
4 结论与讨论

(10)社区营造背景下的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保护与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旧工业区的机遇与困境
        1.1.2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的更新需求
        1.1.3 “社区营造”对旧工业区更新的积极作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1.3.1 国外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1.3.2 国内旧工业区更新的研究历程与趋势
        1.3.3 对本研究的启示
    1.4 相关概念辨析及研究内容
        1.4.1 相关概念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社区营造相关理论梳理与实践解读
    2.1 社区营造的发展沿革
        2.1.1 西方社区规划
        2.1.2 日本、台湾的社区营造发展
        2.1.3 大陆地区社区营造的发展现状
    2.2 基于社区营造的保护与更新方法的特点与优势
        2.2.1 基于社区营造的保护与更新方法的特点
        2.2.2 基于社区营造的保护与更新方法的优势
    2.3 社区营造的内容与主体
        2.3.1 社区营造的“五个方面”
        2.3.2 社区营造的三类主体
    2.4 社区营造应用于旧工业区的相关案例解读
        2.4.1 青龙5811 铁路文化的营造
        2.4.2 台湾桥仔头糖厂的社区营造
        2.4.3 对本论文的启示
    2.5 本章小结
3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现状评析及更新需求
    3.1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概况
        3.1.1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区位分析
        3.1.2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历史沿革
        3.1.3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厂区概况
        3.1.4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生活区现状简述
    3.2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现状评析
        3.2.1 建筑风貌保护状况较差
        3.2.2 道路交通系统混乱
        3.2.3 社区功能与配套服务设施缺位
        3.2.4 室外公共空间与绿化景观能力不足
    3.3 对加工厂居民进行的走访及问卷调查分析
        3.3.1 居民社区生活的综合需求
        3.3.2 居民对于加工厂的未来发展期望
        3.3.3 居民对于参与社区事务的态度
    3.4 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更新需求
    3.5 本章小结
4 加工厂整体风貌的营造
    4.1 功能结构规划
        4.1.1 街巷空间活动频率调查
        4.1.2 原有功能结构分析
        4.1.3 功能的重构
    4.2 交通路网规划
        4.2.1 优化道路交通体系
        4.2.2 停车系统优化
    4.3 构建室外公共空间体系
        4.3.1 公共空间体系的建立
        4.3.2 公共空间方案设计
    4.4 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4.4.1 住区配套养老设施
        4.4.2 住区文化娱乐、体育配套设施
    4.5 改造街景,协调风貌
        4.5.1 挖掘地域文化
        4.5.2 拆除不必要建筑
        4.5.3 改造再利用有价值建筑
        4.5.4 整治建筑立面
    4.6 本章小结
5 加工厂文化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5.1 建筑的保护原则与更新方法
        5.1.1 建筑再利用的潜在价值
        5.1.2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原则
        5.1.3 保护更新方法
    5.2 历史建筑保护更新方案
        5.2.1 建筑功能定位
        5.2.2 建筑立面设计
        5.2.3 建筑结构体系加固
    5.3 非历史建筑保护更新方案
        5.3.1 非历史建筑保留价值分析
        5.3.2 加工厂食堂改造设计方案
        5.3.3 加工厂办公楼改造设计方案
    5.4 厂区保护更新方案——工业历史文化公园规划设计
        5.4.1 加工厂文化公园主题定位
        5.4.2 加工厂工业历史文化公园方案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加工厂社区活力的创造
    6.1 “人”——居民需求的改善
        6.1.1 满足居民需求
        6.1.2 建立居民参与机制
        6.1.3 特色文化凝聚社区意识
    6.2 “文”——文化氛围的营造
        6.2.1 实体文化的转译与再现
        6.2.2 精神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6.2.3 管理模式的架构
    6.3 “产”——经济发展的营造
        6.3.1 特色产业的发展
        6.3.2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6.3.3 旅游业的协同发展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日常生活”的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史从“社会生活”到“日常生活”研究的学术意义——读常建华教授“日常生活”论文感想[J]. 冯尔康.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问题与对策探析[J]. 郑流云,李明亮.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3]人类解放何以转向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改造道德秩序的革命设想”对马克思思想的诠释[J]. 黎庶乐,郑智元. 学术研究, 2021(12)
  • [4]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小说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 ——基于城乡关系的视角[D]. 龚玲芬.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5]“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J]. 韩若冰,黄潇婷. 民俗研究, 2021(06)
  • [6]空间转换、技术赋能与历史街区公共性的多重表达 ——基于衢州水亭门街区的实证研究[D]. 都俊竹. 吉林大学, 2021
  • [7]日常生活的神秘化意识及其批判性超越[J]. 鲁宝. 山东社会科学, 2021(10)
  • [8]日常生活视阈下的理想信念教育[D]. 李月青.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9]历史街区日常生活空间的转向研究——基于空间句法和POI数据的实证分析[A]. 倪烨昭,崔景,佟旭.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城市文化遗产保护), 2021
  • [10]社区营造背景下的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保护与更新研究[D]. 赵媛媛. 沈阳建筑大学, 2021

标签:;  ;  ;  ;  ;  

“日常生活”的历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