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及其系列、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及其系列、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及其系列、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汪莉[1](2022)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便利,也对网络使用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计算机网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极容易因其所具有的拓展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导致安全隐患增加,同时,也会造成使用者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确保计算机网络使用的安全性,需要用户在互联网背景下不断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对计算机安全操作技巧加强了解和运用,使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得到有效保护。另外相关部门也应对网络运行环境不断优化,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加大宣传力度,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从而使我国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得以切实保障。本文就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内容及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有效措施进行探讨。

马荣春,宋相呈[2](2022)在《网络犯罪的类型描述、概念关系与立法完善》文中研究指明以网络为犯罪对象的网络犯罪和以网络为犯罪工具的网络犯罪,只是"行为指向"标准下网络犯罪的两个归类。除了可以按照"行为指向"这一标准而作出对网络犯罪的分类,还可按照"行为内容"这一标准而作出对网络犯罪的分类,且其具体包括网络系统或数据犯罪、网络财产犯罪、网络经济犯罪、网络人身犯罪、网络公共安全犯罪和网络社会秩序犯罪乃至网络国家安全犯罪。狭义的网络犯罪属于狭义的新型犯罪,从而也属于广义的新型犯罪,而广义的网络犯罪当然属于广义的新型犯罪。狭义的数据犯罪属于狭义的网络犯罪,从而也属于广义的网络犯罪,而广义的数据犯罪最终当然属于广义的新型犯罪。网络犯罪立法应予完善之处包括:应在针对特定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行为中纳入非法控制和截取数据的行为类型,以设置"特定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侵入、破坏、非法控制、截取数据罪"这一选择性罪名;应在提供程序、工具的违法行为中纳入提供破坏性或截取数据的程序、工具这一行为类型,以设置"提供侵入、非法控制、破坏、从中截取数据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增设"网络监管渎职罪",且形成滥用职权型网络监管渎职罪和玩忽职守型网络监管渎职罪两种类型。网络犯罪的前述立法完善同时应注意形成罪刑阶梯。

刘宪权,石雄[3](2021)在《网络数据犯罪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文中指出我国现行刑事立法没有规制网络数据犯罪的独立体系。刑法主要从网络数据所依托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与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对网络数据犯罪进行规制。计算机系统犯罪体系在对网络数据犯罪的规制上存在较大缺陷。在概念划定与罪名设置上将"计算机信息系统"与"数据"进行杂糅,导致实务中在认定相关罪名中的"数据"概念及保护法益时存在困难;对网络数据安全的保护未能覆盖数据安全的全生命周期,导致调整范围受到限制;未在刑事立法中体现前置法强调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导致部分条款有违罪刑均衡原则。有必要在立法层面补充独立的数据视角,明确网络数据的外延范围与网络数据犯罪的保护法益;扩张相关犯罪的行为方式以覆盖数据安全的全生命周期;对相关法条进行纠错,同时根据数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程度,以及数据安全一旦受到侵害造成的危害程度,建立网络数据安全的分类分级刑法保护机制。

王靖[4](2021)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网络已应用在很多领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虽然计算机网络能够为人们带来各种便利,但是病毒传播、黑客攻击等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无处不在,让人防不胜防,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已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李岩[5](2021)在《网络命令在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中的应用思考》文中研究表明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创造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问题。如计算机系统易受到病毒入侵与黑客攻击,进而导致系统内重要的数据丢失,使计算机用户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近年来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研究不断。立足这一背景,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调查法对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的安全特性以及网络命令内涵特征进行分析,并就网络命令在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探究,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陈利[6](2021)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探讨》文中认为当今社会计算机和互联网具有非常高效的信息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使得网络信息的处理和传输变得十分迅速高效,计算机和互联网在当前社会多个领域中的普遍应用在很大程度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显着地提升了企业和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和效率。然而互联网信息同时具有信息共享开放、信息传播迅速和信息传输隐蔽等特点,这也导致个人、企业和组织单位信息数据被盗事件时常发生,给个人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也给企业和组织单位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确保个人,企业和组织单位信息的安全性,在实际对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进行应用中就非常有必要采取一些必要和有效的保密技术措施提升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基于此,文章从多个角度对当前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和探讨,并针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系数提升的强化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姜雪[7](2021)在《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理工学院作为印度政府创建的国家重点学院典型代表,是印度高等教育系统重要创新和改革的产物。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教育在印度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培养出一大批享誉世界的高级计算机人才,成为众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跨国公司竞相招揽的对象。计算机人才从诞生、成长再到壮大的培养过程与其计算机学科从创立、发展再到崛起并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学科的历史进程保持一致。中国和印度两国在国情和历史发展背景方面较为相似,与欧美发达国家名列前茅的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相比,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长路径对我国高等教育创建一流学科,成功进行计算机教育,有效发挥计算机学科的社会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文献研究法,由点到面,从纵向到横向尝试对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立体化、系统化的梳理与剖析。从学科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出发,以时间为线索,探寻其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管理体制及社会服务等学科建设必要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建设经验,指出学科建设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对我国建设一流学科的历史价值。以1963年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计算机中心的成立为主要标志,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正式创立。1963年至1982年是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计算机中心、电气工程系和数学系开展了一系列的计算机教育与研究活动。1983年,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正式成立,由此,计算机学科拥有了规范化的学术平台,学术项目更加丰富。同时,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的确立也推动了学科的蓬勃发展与快速崛起。从计算机学科创立伊始,印度政府就在国家财政支出和国家政策方面对其给予了大力支持。20世纪80年代,在财政及政策的双重保障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在学术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社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建设举措,迅速成长为印度国内一流的计算机学科。1992年,“创新与技术转移基金会”在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进入产教融合、产学研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考查,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积极承担国家级政府资助及企业咨询项目的举措不但与国家科技政策及国家发展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同时还促进了企业与高校协同发展、校企协同育人的学科发展新模式的产生。在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及印度政府制定的建设信息技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不断发展完善稳步提升,培养的尖端计算机人才在国际知名计算机企业崭露头角。从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归纳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的快速发展无外乎是内外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外部因素而言,国际环境中有世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革命浪潮的推动,国内环境有印度政府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科技战略,特别是建设计算机超级大国目标的指引;就内部因素而言,印度理工学院从学科平台、师资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科制度以及社会服务等若干学科建设的必要要素出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本文最后总结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促进以计算机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学科可持续发展;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学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如下问题: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学术自治权;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然而,本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原则,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董玉庭,王琪[9](2008)在《计算机犯罪的犯罪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一、计算机犯罪的现状(一)计算机犯罪已具有普遍性学界一般认为最早的计算机犯罪发生于1966年10月。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究人员,着名的计算机安全专家唐·B.帕克(DonnB.paraker)第一次发现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在银行存款金额上实施

董玉庭,王琪[10](2008)在《计算机犯罪的犯罪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一、计算机犯罪的现状(一)计算机犯罪已具有普遍性学界一般认为最早的计算机犯罪发生于1966年10月。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究人员,着名的计算机安全专家唐·B.帕克(DonnB.paraker)第一次发现一名计算机工程师在银行存款金额上实施

二、计算机及其系列、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计算机及其系列、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1)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网络安全内容分析
2 网络主要安全问题分析
    2.1 病毒
    2.2 黑客攻击
    2.3 操作
    2.4 安全漏洞
3 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的有效措施
    3.1 使用者安全防范意识增强
    3.2 网络防火墙合理设置
    3.3 加强安全管理
    3.4 VLAN网络技术加强应用
    3.5 病毒入侵信息及时掌控
4 结束语

(2)网络犯罪的类型描述、概念关系与立法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一、网络犯罪的类型描述
    (一)网络犯罪类型传统表达述评
    (二)网络犯罪的重新分类
二、网络犯罪的概念关系
    (一)网络犯罪与新型犯罪的关系
    (二)网络犯罪与数据犯罪的关系
三、网络犯罪的立法完善
    (一)特定领域计算机信息系统违法行为的罪刑完善
    (二)提供程序、工具行为的罪刑完善
    (三)增设网络监管渎职罪

(3)网络数据犯罪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网络数据犯罪的刑事法律规制现状
    (一)网络数据犯罪的刑事立法规制现状
    (二)网络数据犯罪的刑事司法规制现状
三、现行刑法对网络数据犯罪规制存在的缺陷
    (一)“系统”与“数据”的杂糅
    (二)数据全生存周期中的规制空缺
    (三)有悖于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四、网络数据犯罪刑法规制体系的重塑
    (一)补充独立的数据视角
    (二)覆盖数据安全的全生命周期
    (三)建立网络数据安全的分类分级刑法保护机制
五、结语

(4)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类型
    1.1 系统漏洞
    1.2 计算机病毒
    1.3 黑客入侵
    1.4 网络诈骗
2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2.1 增强计算机用户的安全风险意识
    2.2 加强网络安全软硬件的更新
    2.3 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2.4 拒绝接收来历不明的垃圾软件
    2.5 政府应完善相关的法规政策
3 结语

(5)网络命令在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中的应用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简述
2 网络命令在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 Ping网络命令具体运用
        2.1.1 测试网络系统运行速度
        2.1.2 测试软件系统网络连接状态
        2.1.3 测试其他网络
    2.2 Netstat网络命令具体运用
    2.3 Arp网络命令具体运用
    2.4 Tracert网络命令具体应用
    2.5 网络命令其他运用
3 结语

(6)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当前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因素
    1.1 网络黑客攻击
    1.2 计算机病毒
    1.3 人为不良因素
2 当前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中主要采用的保密技术
    2.1 利用防火墙保护计算机信息安全
    2.2 利用网络监视技术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
    2.3 利用数据加密技术提高计算机数据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3 强化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工作的保密措施
    3.1 健全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3.2 正确合理设置和应用防火墙
    3.3 培养用户良好的安全保密意识和正确的使用习惯
    3.4 应用链路数据加密技术提升网络信息数据传输安全性
    3.5 运用节点数据加密技术
    3.6 运用加密技术增强网络数据信息管理库保密系数
    3.7 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的研究力度
4 结语

(7)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主要研究内容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六、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发端奠基: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与早期发展(1963—1982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的背景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创立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逐步扩展与完善
        二、汇集国内外优秀学者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
        三、确立以计算机基础理论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为中心的人才培养
        五、争取国际援助为学科发展提供硬件与资金支持
        六、开展学科治理体制建设,为学科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七、积极开展计算机社会咨询服务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早期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国内一流: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快速崛起(1983—1991 年)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背景
        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蓬勃开展
        二、“计算机总理”拉吉夫·甘地带领印度迈向信息时代的决心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的专业化发展
        二、构建以学术认同为基础的内聚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应用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实践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不断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
        六、完善五级管理体制确保管理自治与学术自由
        七、实施学校计算机素养与学习提升计划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取得的成效
        二、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崛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际知名: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的稳步提升(1992 年—至今)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背景
        一、世界信息革命浪潮的推动
        二、印度领导人建立信息产业超级大国战略目标的指引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举措
        一、计算机学科学术平台及设施的现代化更新
        二、构建以探索学科核心领域为目标的传承性学术团队
        三、确立以计算机前沿领域研究为主导的科学研究方向
        四、以创新性复合型计算机人才培养为中心
        五、积极提升计算机学科国际学术交流话语权
        六、实施旨在提升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本科学术项目审查评估
        七、承担国家级计算机系统和程序研发项目,不断深化国际合作
    第三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取得的成效
        二、计算机学科稳步提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的省思
    第一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快速发展的原因
        一、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部署,明确计算机学科发展定位
        二、注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科快速发展提供人力保障
        三、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计算机学科可持续发展
        四、善于利用国际援助并不断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五、积极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为学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第二节 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发展中的问题
        一、学科发展后期印度政府过多干预,削弱了学术自治权
        二、学科发展后期优秀师资数量增长与学科稳步提升存在失衡现象
        三、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总量不足,阻碍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扩大
附录1 专有名词简称、全称及中译表
附录2 信息技术领域印度理工学院知名校友代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四、计算机及其系列、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 [1]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J]. 汪莉.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22(03)
  • [2]网络犯罪的类型描述、概念关系与立法完善[J]. 马荣春,宋相呈. 政法学刊, 2022(01)
  • [3]网络数据犯罪刑法规制体系的构建[J]. 刘宪权,石雄. 法治研究, 2021(06)
  • [4]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研究[J]. 王靖.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1(19)
  • [5]网络命令在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中的应用思考[J]. 李岩. 新型工业化, 2021(06)
  • [6]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技术探讨[J]. 陈利. 长江信息通信, 2021(06)
  • [7]印度理工学院计算机学科创立与发展研究[D]. 姜雪. 河北大学, 2021(09)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计算机犯罪的犯罪学分析[J]. 董玉庭,王琪. 犯罪学论丛, 2008(00)
  • [10]计算机犯罪的犯罪学分析[A]. 董玉庭,王琪. 犯罪学论丛(第六卷), 2008

标签:;  ;  ;  ;  ;  

计算机及其系列、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网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