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岱海流域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乌蒙岱海流域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一、乌盟岱海流域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雷[1](2021)在《基于GGDP、GEP和GEEP的岱海流域绿色发展核算》文中提出岱海属半干旱区典型内陆湖泊,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等因素其面积萎缩严重,流域内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使当地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威胁。本文基于绿色发展理念,参考相关研究标准,分别构建出适用于岱海流域的绿色GDP(GGD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和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核算体系。在运用遥感解译获得1989-2019年间5期生态系统类型分布数据的基础上,采用In VEST模型、土壤流失方程、植物净化模型等评估研究区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结合统计数据,运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恢复成本法等定量计算研究区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及产品供给、调节服务、文化服务的价值。基于此核算研究区GGDP、GEP和GEEP,以期通过三个指标的核算结果反映流域绿色发展水平,为岱海流域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岱海流域1989-2019年间GGDP整体呈现增长趋势,30年间GGDP增加了32.91亿元,2011年GGDP达到最高62.84亿元。其中生态破坏成本较环境退化成本更高,各个年份中湿地生态系统破坏成本在环境退化成本和生态破坏成本总额中占比最高。(2)岱海流域1989-2019年间GEP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最低为48.76亿元,30年间GEP缩减10.57亿元。其中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逐年下降,与产品供给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呈相反趋势。从GEP组成看,研究期间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最大,占GEP的72.07%-99.29%,其次为产品供给价值占GEP的0.69%-20.40%,文化服务价值最小,占GEP的0.02%-7.50%。(3)岱海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最为重要的是气候调节功能,其次为水源涵养、固碳释氧和大气净化功能。30年间各个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增加量最大的是休闲旅游价值,从1989年的0.01亿元增长为2019年的3.67亿元;减小量最大的是气候调节价值,30年间缩减24.90亿元。(4)1989-2019年间GEEP呈现波动变化。1989-1996年间GEEP减小了2.54亿元;1996-2011年间GEEP呈增加趋势,在2011年达到最高,为101.4亿元;2011-2019年间GEEP再度缩减,到2019年仅为69.9亿元。(5)岱海流域GEP与气候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相关性均不显着;GGDP和GEEP与气候因素和社会因素相关性不显着,GGDP与人均GDP和第二产业产值呈现显着正相关,GEEP与第二产业产值呈现显着正相关。从土地利用变化角度分析,GGDP和GEEP与湿地面积显着性正相关,GEP与岱海湖面积呈现显着性正相关。

刘婷[2](2021)在《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新世的气候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高分辨率沉积相气候信息载体的不断发现,全新世气候不稳定性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而早中全新世以来相关的气候变化的研究尚存在争议,需要深入研究。毛乌素沙地位于气候环境敏感地带,是研究气候与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但在过去全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的研究中,较多地关注风成沉积序列所反映的气候变化。沙漠中的湖泊沉积物本身保存了大量的气候环境信息,是研究沙地气候环境变化的良好载体。风成砂是沙丘活化,沙漠化正过程的体现,湖相沉积和古土壤的发育则是代表沙丘固定,是沙漠化逆过程。因此,本文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LT剖面进行野外考察,并结合毛乌素沙地的湖泊沉积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采用粒度、化学元素、有机碳等替代性指标,并结合OSL测年,考虑粒度和化学元素等不同代用指标并结合地层沉积特征,建立古气候记录序列,进一步认识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的古气候变化和古环境演化过程。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选取LT剖面重建毛乌素沙地的古气候环境,结果表明16.8 ka BP之前,区域气候较末次盛冰期暖湿;16.8~14.0 ka BP,>63μm的含量呈上升趋势,风沙活动较上一阶段强劲,粗颗粒被风吹入湖中,气候较为干冷;14.0~12.3 ka BP,该时期相当于欧洲北大西洋B/A暖期,气候转变为暖湿;12.3~10.9 ka BP,经历YD冷事件后,气候持续干冷;10.9~5.8 ka BP,在早全新世向中全新世的过渡期间,该地湖泊处于退缩时期,湖面水位下降,大气降水减少,在地势低洼处积水,在浅水环境中生长水生植物,在低温的条件下,有机质分解不彻底演变为沼泽相,在中全新世期间,粒径变细,元素富集,气候转暖;5.8 ka BP至今,从中全新世暖湿的气候环境条件转变为晚全新世冷干的气候环境条件,并且与现今的气候环境逐渐趋近。(2)对毛乌素沙地区域的湖泊沉积记录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毛乌素沙地的气候环境变化:冰消期(17.8~11.7 ka BP),气候波动回升,气候变化较为复杂,较多风成砂沉积,同时也有湖相和泥炭的发育;早全新世(11.7~8.2 ka BP),YD事件结束,气候回暖,区域降水增加;中全新世(8.2~4.2 ka BP),为全新世适宜期,该时期温度和降水都较高,整体为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3)利用概率密度统计方法,将毛乌素沙地的湖泊沉积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共获得161个数据,分析表明:早中全新世湖相的概率密度值为高值,该时期内表现为降水增加的高湖面期;在中晚全新世的泥炭概率密度值为高值,3.0 ka BP之后的泥炭开始发育与干冷的气候密切相关,低温容易促进绝对湿度的增加。在3.9、6.6、7.5、8.1、11.4 ka BP时期湖相和泥炭的概率密度值均为峰值,峰值主要集中于中全新世,表明中全新世气候相对湿润。(4)毛乌素沙地全新世早中期湖泊沉积LT剖面记录的环境变化与区域湖泊沉积进行对比,与月亮湖、达里湖、乌苏浪子湖、古猪野泽、岱海、呼伦湖等湖泊沉积记录的研究具有一致性,在LT剖面中记录了B/A暖期和YD事件,在区域和全球都有良好的对比性。毛乌素沙地冰消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主要受控于东亚季风,其驱动因素可能是太阳辐射强弱导致气候系统的各圈层发生一系列变化。

王杰[3](2021)在《岱海流域气候水文过程耦合模拟》文中提出水文循环是气候系统构成的重要部分,气候变化一定会造成水文信息时空上的改变,同时水文系统通过调节陆气间能量和水分循环过程,对天气和气候产生重要反馈。干旱区对全球气候变暖极为敏感且其水资源系统脆弱,因此干旱区气候水文的相互作用对区域小气候的形成以及流域水文变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本研究采用WRF-Hydro模型模拟岱海流域气候水文耦合概况,并使用气象统计法、产流计算法和遥感分析法对耦合结果进行验证和校准。同时对WRF-Hydro模型进行地域性优化,确定最优参数;利用最优WRF-Hydro模型进行岱海流域短期天气径流耦合和长时间序列气候水文耦合,再现多次暴雨洪水事件情况以及1980-2020年气候变化进程和径流时空变化规律,分析岱海流域水文要素变化的原因及未来趋势。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岱海流域降水年际变化剧烈,1980年至1994年以401.75mm为均线较小幅度波动变化;1995年至2011年除极个别年份降水激增外(1995年、2003年),降水量有所下降,均线降为371.39mm,存在多个干旱年和湿润年,波动幅度剧烈;2012年至2020年,波动幅度较小,均线上升到451.75mm。蒸发量年际变化虽有波动,但呈现上升趋势,上升斜率为10.26。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上升斜率为0.0402。另外年均温以10年为一周期,在该周期内会存在两次幅度较小的波动和一次幅度较大的波动,并且波动上升。(2)岱海流域短期天气径流事件主要在发生在6-9月。短期天气径流事件受自然降水量影响严重,变化规律与降水量基本一致,地表径流在旱季极易发生断流。岱海1980-2020年入湖流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虽在1996-1999年、2005-2007年有所回升,但2008年至2012年,下降速度剧烈,2012年入湖径流量已经缩减到3.95×106m3;2013年至今,入湖径流量趋于平缓。(5)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导致岱海水量变化的决定性要素,而其中人类活动的作用更大。耕地灌溉和工业用水与入湖流量的相关性极高,影响极大。岱海入湖流量与降水量的相关性较小,与年均温和蒸发量的相关性较高且为负值,主要原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温度升高,蒸发加大,降雨产生的入湖流量未进入岱海就被蒸发进入空气中。(6)根据预测模型,如若人为活动不加改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岱海入湖流量将在2025年减少到零。现在岱海流域保护措施非常有必要。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措施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也十分重要。岱海气候水文耦合不仅弥补了流域观测资料缺失的缺陷,还精确地得到流域内短期天气事件影响时间和范围以及长期气候水文变化信息,为流域内水资源管理、防灾减灾等提供了基础。

韩洋洋[4](2021)在《白洋淀沉积物污染特征与源—汇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水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强,在湖泊外源污染的治理上取得了突破进展,内源污染问题仍备受关注。沉积物是湖泊污染物的重要蓄积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污染物从沉积物中向上覆水释放,严重影响上覆水水质。本文以白洋淀为研究区域,通过现场采样、室内检测和实验模拟,研究了白洋淀上覆水理化性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沉积物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在白洋淀水域中的分布特征、赋存形态和源-汇过程,探讨了退耕还淀重点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沉积物中污染物质的污染评价和来源分析。取得的主要结果有:(1)白洋淀上覆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不同月份NH4+-N浓度无显着差异,平均浓度在0.05-0.14 mg/L之间。空间分布上,南刘庄和烧车淀NH4+-N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不同月份TP浓度呈显着差异(p<0.01),5、7月浓度显着高于10、12月,均值超过0.10 mg/L(Ⅴ类水),属于主要污染因子,TP在藻苲淀、南刘庄污染较重;COD在5月份浓度最高,为28.67±8.09 mg/L,区域上在南刘庄、藻苲淀浓度较高。(2)白洋淀水域沉积物氮、磷污染特征和磷赋存形态: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白洋淀沉积物属于营养盐重度污染,在沟壕和塘表层沉积物中TN和TP含量较高。淀面和沟壕沉积物TN和有机质(OM)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淀面区域沉积物TP含量随着深度增加不断增加,沟壕和芦苇荡沉积物TP随深度增加而减小。白洋淀沉积物中稳定性磷(Res-P、Ca-P)占比较高,而NH4Cl-P、BD-P、Na OH-P占TP的比重较低。(3)白洋淀水域沉积物为上覆水NH4+-N的“源”,其中沟壕沉积物NH4+-N释放通量(48.02-56.08 mg·m-2·d-1)最大。沟壕和塘沉积物为TP和溶解性磷酸盐(SRP)的“源”,其中沟壕沉积物释放TP和SRP通量最大,TP释放通量为4.16-4.68 mg·m-2·d-1。在上覆水分别为原水和Ⅳ类水时,淀面和芦苇荡沉积物为上覆水含磷物质的“汇”。TN、TP、OM含量和细菌群落组成是影响白洋淀沉积物源-汇的主要环境因子。(4)藻苲淀水域表层沉积物为营养物质含量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区域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水域和沟渠,Pb、Cu、Ni和Cd为主要污染因子。来源分析表明,重金属Cu、As、Ni、Pb和Cd主要来自农业污染,Cr的来源是工业污染,Hg和Zn的来源是农业和工业活动,而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水生植物的腐烂分解和人类活动。

唐富江,高文燕,李慧琴,刘伟[5](2020)在《大银鱼生物学与渔业生态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大银鱼是东亚特有的小型经济鱼类,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由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展。本文对大银鱼分类、生长、繁殖、孵化与胚胎发育、移植与产量波动以及对其他鱼类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更正后的大银鱼拉丁学名存在尚未被广泛使用的问题。多年的移植增殖使大银鱼产生了大量新的遗传变异,形态上也有所改变,丰富了大银鱼的种质资源。不同纬度地区大银鱼快速生长的月份不同,虽然北方生长季节短,但大银鱼个体却不小于南方。大银鱼能否稳定地转变为食鱼性决定了其生长速率和最终个体大小,其种群内出现个体大小分化的饵料资源条件尚不清楚。种群内是否出现个体大小分化决定了大银鱼的性选择模式,而相关的研究尚未开展。大银鱼为一次性产卵鱼类,其自然受精率高于人工受精率,因此,在增养殖中若能保留合适的繁殖群体量则无需人工投放受精卵。大银鱼的胚胎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比较清楚,足以指导受精卵的生产。大银鱼是耐盐碱鱼类,可用于发展盐碱水域渔业。饵料生物资源的过度消耗被认为是大银鱼产量跌入低谷的原因,但相关的定量生态学研究有待开展,以指导大银鱼的可持续稳产。本研究还针对大银鱼种群爆发对土着鱼类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刘兆宁[6](2020)在《三江平原洪河农场退化湿地自然恢复后植物群落与土壤元素变化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三江平原是我国平原区沼泽面积最大、最集中的沼泽分布区。本文以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内相邻的天然湿地、不同恢复年限的退耕还湿地和开垦后的农田为采样地,研究与分析退耕还湿地经过自然恢复后植物群落及其土壤元素的变化特征。采用样方调查法,研究天然湿地、恢复时间为8年的退耕还湿地和恢复时间为16年的退耕还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结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与天然湿地相比,退耕还湿地的植物功能群落的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天然湿地的功能群以莎草科植物为主,经过16年恢复后的退耕还湿地植物群落的功能群以禾本科植物为主,逐渐发展形成了以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为绝对优势的植物群落。(2)经过8年恢复的退耕还湿地物种丰富度值最大,为9.3种/m2,且与天然湿地和恢复16年的退耕还湿地的物种丰富度有显着性差异(n=3,p<0.05),而天然湿地和恢复16年的退耕还湿地的物种丰富度没有明显差异。(3)采用Sorenson相似性分析指数对天然湿地植物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恢复时间为8年的退耕还湿地与天然湿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的相似度为60.5%,恢复时间为16年的退耕还湿地与天然湿地植物群落的相似度为29.4%,随着恢复时间的增加,天然湿地与恢复湿地的群落相似性逐渐降低,群落演替方向发生了改变。以天然湿地、恢复16年的退耕还湿地和由湿地开垦的农田为采样地,采集表层(010 cm深度)土壤样品,对土壤样品中55种元素以及土壤pH、电导率和有机质含量进行测定,并进一步分析土壤元素与表层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天然湿地与农田的表层土壤理化指标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将天然沼泽开垦为农田显着改变了表层土壤的pH、电导率和有机质含量。与农田相比,退耕地经过16年的自然恢复后,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电导率和土壤pH降低;退耕地与天然湿地的土壤电导率及土壤有机质没有显着性差异,而土壤pH仍存在差异。(2)退耕还湿地经过16年恢复后,表层土壤中的55种元素中,只有Ni、N、P、K元素仍与天然沼泽表层土壤中的含量具有显着性差异(n=3,p<0.05)。天然湿地中Ni、N、P元素含量显着高于恢复湿地,K含量显着低于恢复湿地;(3)冗余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土壤电导率是影响土壤55种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指标。

魏国英[7](2018)在《西北干旱区高山—绿洲湖泊近两千年来生态变化及可能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湖泊生态系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干旱区湖泊面临的生态问题更为严峻。干旱区湖泊作为区域水资源循环的主要环节,其变迁敏感的记录着气候波动和人类活动变化。过去2000年人类轻度利用自然时期,干旱区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状态稳定,而近200年来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其水生生态系统稳定状态被打破。其中干旱区绿洲湖泊水生生态系统各要素波动幅度及频率呈增加趋势,出现了诸如水位下降、水体咸化、富营养化及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问题。而对于干旱区高山湖泊,目前已经开展了众多古生态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包括北极、高山等偏远地区湖泊在内的湖泊水生生态在过去200年发生了巨大转变。因高山湖泊不受人类活动的直接干扰,驱动其生态系统转变的原因有二:其一气候变暖;其二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污染,如氮沉降、酸沉降等过程。然而目前鲜少有基于古湖沼学在长时间尺度上探讨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状态演变及其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的较为系统的研究,亦缺少揭示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的湖泊水生生态系统状态转变机制异同的研究。本研究选择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的高山湖泊—阿尔泰山双湖及绿洲湖泊—天山南麓博斯腾湖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以上两个湖泊长期生态演变历史及其对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响应。对双湖钻孔沉积物进行精准定年后,选用生态代用指标硅藻,以及磁化率、粒度、TOC和TN等环境代用指标,分别重建了过去两千年以来双湖湖泊水生生态和环境变化过程,并探讨了其生态变化的可能驱动机制;在博斯腾湖,通过集成前人研究结果,提取了包括指标数据(古湖沼和树轮)、器测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等相关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同时构建了博斯腾湖水生生态系统演变序列、气候变化序列及博斯腾湖区人类活动变化序列,利用上述序列开展综合对比,探寻博斯腾湖古生态变化可能的驱动机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SH12B钻孔138个样品共鉴定出21个属,94个种。双湖主要硅藻属种包括Fragilaria、Achnanthes和Navicula,且主要硅藻种类体型都较小。将双湖主要硅藻属种按其生活形式分为浮游种、兼性浮游种及底栖种,优势属种为兼性浮游种和底栖种,占硅藻组合的80-99%,主要包括Fragilaria construns、F pin nata、Achananthes minutissima和Navicula atomus。2.过去两千年来双湖水生生态系统变化:1)硅藻组合中底栖种硅藻丰度虽低但其种类繁多,且多为个体较小的种,说明湖泊水体透光度差,长期处于贫营养状态;优势属种从始至终都是Fragilar ia属,该属在碱性、贫营养的高山湖泊中极具优势,可在湖面长期冰封,透光度差的条件下正常生长繁殖。另外,硅藻中并无新种出现。综上,双湖过去2000年硅藻组合变化稳定,优势属种为耐寒的Fragilaria,浮游种硅藻相对丰度极低。因此认为双湖水生生态环境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结构和功能未发生变化。另外,根据沉积物磁化率、粒度和TOC等指标记录的信息,发现双湖湖区过去2000年来气候变化稳定,干湿波动小。2)过去200年,双湖沉积物磁化率出现突增,与此同时硅藻组合中富营养种Navicula atomus相对丰度达全钻最高。综合分析湖泊流域过程及大气氮沉降概况后,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大气氮沉降影响增强,使得进入湖泊的磁性颗粒和营养物质,尤其是N,随之增多。3.基于博斯腾湖岩芯多种微体古生物指标(摇蚊、硅藻、介形虫等)记录,结合其他气候代用资料和现代观测数据,构建了近千年来博斯腾湖生态系统状态和区域气候变化序列,认为在千年和百年尺度上,气候因素是控制湖泊生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在1950年之后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变化频率和振幅均处于过去200年甚至1000年来自然气候变化为主导时从未出现的状态,而导致其出现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叠加于气候变化之上的人类活动。4.对于绿洲湖泊,在千年尺度上驱动其生态系统转变的主控因素是气候,而近200年人类活动取代气候成为改变湖泊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且人类活动通过直接参与其物质及能量循环,进而改变其生态系统;对于高山湖泊,千年来其水生生态系统变化的主导因素为气候变化,但是近百年来人类通过改变大气沉降等自然过程对其生态系统的间接影响程度逐渐增强。

张华,肖霞云,羊向东,隆浩,张茂恒[8](2016)在《云南泸沽湖及周边山地表层孢粉与植被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云南泸沽湖周边山地不同植被类型下采集的32个表土样品和36个泸沽湖湖泊表层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内的表土孢粉散布特征,对比分析了山地表土与湖泊表层孢粉分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山地植被类型的孢粉组合具有不同的代表性成分与变化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相应的植被类型。湖泊表层孢粉研究表明,湖泊内不同位置的孢粉组合差异较小,说明湖泊表层孢粉反映的是区域植被的平均分布状况。对比分析泸沽湖周边山地表土与湖泊表层样品的孢粉组合,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湖泊表层的孢粉组合中乔木花粉(主要是松属)平均含量比表土高,但波动范围要小;草本花粉平均含量要低,且波动范围也小。这可能是由于乔木植物植株较高,而且有些乔木植物花粉具有气囊,更易借助风力将花粉传播到比较远的湖泊中的原因造成的。冷杉和铁杉花粉在所有样品中含量都相对较低,分别不高于6.5%和3.6%;桦属、桤木属、常绿栎类花粉的最高值出现在有这些母体植物生长的表土样品中,在其他样品中则明显较低。在表土孢粉样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冷杉的气孔器,但在湖泊表层样品中却没有见到,说明气孔器不易到达湖泊中。该研究是对中国西南表层孢粉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为泸沽湖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化石孢粉解释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曾亚英[9](2013)在《五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时空格局及其生长特性研究》文中指出2011-2012年对五强溪太湖新银鱼的时空分布、饵料生物及其生长特性作了连续调查研究。观察其饵料生物种类组成,了解银鱼资源状况,分析了太湖新银鱼的时间动态格局和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了鱼体的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体长及体重的生长速度、加速度,并确定了合理的捕捞期。主要结果如下:1、在五强溪水库共检测到饵料生物有61种,原生动物有9种,轮虫类有26种,枝角类有10种,桡足类有16种。饵料生物的组成和优势种在不同的季节不同;饵料生物数量的平均值为133.48个/L,在夏季最高(341.24个/L),生物量的平均值为4.36mg/L,在秋季最高(9.03mg/L)。饵料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在2.09-3.17,说明饵料生物的多样性较好,显示出五强溪水库的饵料生物群落结构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其水质属于轻-中污染型水质。同时,对该水库的水质采用了化学分析方法检测,结果显示:TLI(TP)的变化在83-95,TLI(TN)的变化在54-74,结合其他理化指标评价该水库水质,其结果表明该水库水质状况处于富营养状态,综合水体生物学和水化学评价结果可知五强溪水库的水质较差。2、太湖新银鱼数量在繁殖季节前资源丰富,繁殖季节数量锐减,繁殖季节过后数量有所回升。该水库的太湖新银鱼的分布表现出一定的时间性变化,春季群体在9月捕捞到的数量最多,4月捕捞到的数量最少;秋季群体在2月捕捞到的数量最多,11月捕捞到的数量很少。全年太湖新银鱼空间分布广泛,6个采样点的春季群体和秋季群体的发生率均达88.68%,但空间分布不均匀,非养殖区比网箱养殖区银鱼资源量丰富。表明太湖新银鱼的资源发展及分布状况与其繁殖相关,也与周围的人为因素有关,应制定相关措施保护其产卵场,减少人为干扰,实现其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得到不同群体的体长-体重关系式分别为:春群W=0.0034L3.0272(n=538,r=0.9566),秋群W=0.0017L3.3791(n=590,r=0.9585),由此表明太湖新银鱼属于等速生长类型;由生长方程推导出体长和体重的生长速度方程及生长加速度方程,得出太湖新银鱼春群的生长拐点为5.77月龄,秋群的生长拐点为3.97月龄。通过研究太湖新银鱼的生长规律性,并结合其生长特性、水库的生态特点,最终确定五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的合理捕捞期为9-10月。

马明[10](2013)在《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建筑是草原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人适应自然环境一种建筑形态,是与其特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相协调的,具有极其朴素的生态思想。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草原牧民居住建筑有益于内蒙古草原地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统建筑技术的发扬。研究不仅寻求继承优秀的草原文化的精髓,而且也是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草原人居环境理论的重要部分。研究对于更好地开展草原定居点建设,改善牧区人居环境和生活状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的成果将为内蒙古地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牧民定居点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文从草原牧民居住空间形态的演变出发,系统分析和总结其中的生态经验,从生态和技术的角度重新诠释草原居住空间形态和构筑形态,发掘与提炼传统建筑的技术模式与建筑语汇,丰富地域建筑的创作源泉。本论文通过对内蒙古草原牧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与现状的分析研究,结合建筑学、城市规划、类型学和环境行为学等多学科对内蒙古传统草原牧民定居点和生态移民定居点居住空间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各个时期的牧民定居点居住空间的特点及演变过程,探索草原牧民定居点居住空间的发展轨迹及其模式语言。(l)内蒙古草原居住建筑空间形态在草原自然环境、气候、地形、资源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牧民在生产的生活实践中总结了许多有效的技术措施来应对草原的气候和环境。内蒙古地区特有的气候特点在牧民居住建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基于对内蒙古草原传统居住建筑营建体系和传统草原文化的追溯,通过对其传统文化和生态观的认识与理解,讨论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草原文化对草原传统居住空间形态影响以及居住建筑的基本构成关系。揭示了传统草原和谐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的核心是“以畜为本、以草为根、逐水草而居”的基本生态原则。(2)在类型学方法的启示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规划设计实践,对内蒙古草原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原型分析,经过对比、归纳和分析,总结了草原居住建筑的营建模式语言,探索适宜的草原牧民定居点居住空间模式。(3)分析了由于草原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所引起的居住建筑形态及其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结合居住建筑实例分析总结了各种居住形态下的居住建筑空间的构成与特征,及其对传统文化的体现;分析了草原居住建筑与聚落形态的产生、演变和传承的过程中的特征语言,在此基础上,对草原传统居住建筑从生态建筑的概念出发,分析与归纳了其营建特征及经验。为探索适合牧民居住的适宜的居住建筑规划设计提供了思路。(4)蒙古包是草原游牧人民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内蒙古草原民族的象征。通过对传统蒙古包的再认识,并结合实地调研中的现代牧民的居住现状,通过与当地牧民共同完成建筑实践,尝试了传统民族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的结合的路径。使得新的居住建筑更加的贴切于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实际需要与文化精神,并且更加的人性化,合理化。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而产生的内蒙古草原定居点聚落及居住建筑,是“以畜为本、以草为根、逐水草而居”基本生态理念的完美体现,它和谐地统一了“天、地、人、畜、神”等多方面的因素,这样的聚落和居住建筑是草原牧民特定生产生活、生存方式的物质载体,也是内蒙古草原牧民实现“诗意地栖居”的理想模式。这种模式在当今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为内蒙古草原地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牧民定居点和“人、畜、草原”和谐的草原人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二、乌盟岱海流域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盟岱海流域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GGDP、GEP和GEEP的岱海流域绿色发展核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绿色发展研究
        1.2.2 绿色发展核算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图
二、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2.1 自然地理
    2.2 植被类型
    2.3 社会经济概况
    2.4 生态环境概况
    2.5 数据来源及相关处理
        2.5.1 数据来源
        2.5.2 研究方法
三、研究区GGDP-GEP-GEEP核算指标体系
    3.1 GGDP核算
        3.1.1 GGDP核算体系
        3.1.2 GGDP核算方法
    3.2 GEP核算
        3.2.1 GEP核算体系
        3.2.2 GEP核算方法
    3.3 GEEP核算体系
    3.4 衍生指标核算
四、研究区GGDP-GEP-GEEP核算结果
    4.1 GGDP核算结果
    4.2 GEP核算结果
    4.3 GEEP核算结果
    4.4 GGDP-GEP-GEEP影响因素分析
        4.4.1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与GGDP-GEP-GEEP的相关性
        4.4.2 生态系统类型面积与GGDP-GEP-GEEP的相关性
    4.5 讨论
    4.6 结论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5.1 不确定性分析
        5.1.1 数据来源的不确定性
        5.1.2 核算方法的不确定性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资助项目
致谢

(2)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
        1.2.2 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风成沉积
        1.2.3 冰消期以来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气候水文
        2.1.2 植被土壤
        2.1.3 地质地貌
    2.2 地层剖面特征
    2.3 实验方法
        2.3.1 粒度
        2.3.2 化学元素
        2.3.3 有机碳
        2.3.4 光释光年代
第三章 毛乌素沙地气候变化记录
    3.1 LT剖面粒度特征
        3.1.1 粒度的指示意义
        3.1.2 剖面粒度组成
        3.1.3 剖面粒度参数
    3.2 LT剖面化学元素特征
        3.2.1 化学元素的指示意义
        3.2.2 剖面常量元素特征
        3.2.3 剖面常量元素比值特征
        3.2.4 剖面微量元素特征
    3.3 LT剖面有机碳特征
第四章 毛乌素沙地冰消期以来湖泊沉积变化
    4.1 沉积环境分析
    4.2 区域湖泊沉积
    4.3 影响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3)岱海流域气候水文过程耦合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高分辨气候水文耦合研究
        1.2.2 耦合共同界面陆面模式研究
        1.2.3 气候要素影响下耦合研究
        1.2.4 双向耦合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模型介绍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貌特征
        2.1.3 气候与水文
        2.1.4 土壤与植被
        2.1.5 社会经济
    2.2 WRF-Hydro模型介绍
        2.2.1 WRF-Hydro耦合模型概述
        2.2.2 WRF-Hydro数据描述
        2.2.3 WRF和WRF-Hydro耦合模型设置
    2.3 统计模型
        2.3.1 相关矩阵
        2.3.2 主成分分析
第三章 岱海流域WRF-Hydro参数敏感性分析
    3.1 WRF-Hydro参数敏感性实验设计
        3.1.1 参数率定方法与步骤
        3.1.2 参数率定模拟事件和验证数据
        3.1.3 参数率定评价指标
    3.2 参数敏感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3.2.1 REFKDT
        3.2.2 RETDEPRTFAC
        3.2.3 OVROUGHRTFAC
        3.2.4 MannN
    3.3 讨论
第四章 多次暴雨事件耦合分析
    4.1 耦合实验设计
    4.2 耦合精度分析
        4.2.1 降雨精度
        4.2.2 径流精度
    4.3 耦合结果分析
        4.3.1 暴雨事件Storm Ⅰ
        4.3.2 暴雨事件Storm Ⅱ
    4.4 讨论
第五章 多年气候水文耦合分析
    5.1 耦合实验设计
        5.1.1 基本设置
        5.1.2 验证数据
        5.1.3 修正设置
    5.2 耦合精度分析
        5.2.1 降雨精度分析
        5.2.2 入湖径流精度分析
    5.3 耦合结果分析
        5.3.1 降水分析
        5.3.2 径流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岱海流域水文变化影响要素分析
    6.1 影响分析
    6.2 驱动要素年际变化规律
        6.2.1 自然要素
        6.2.2 人为要素
    6.3 入湖水量预测结果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白洋淀沉积物污染特征与源—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湖泊水质变化规律研究进展
        1.2.2 湖泊沉积物污染研究进展
        1.2.3 沉积物营养物质源-汇现象及影响因素
    1.3 本文研究计划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处理
        2.1.1 样品采集
        2.1.2 指标及分析方法
    2.2 污染评价方法
        2.2.1 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
        2.2.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2.2.3 地积累指数法
        2.2.4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
    2.3 沉积物释放实验
    2.4 交换通量和释放量计算
第三章 上覆水理化性质时空变化特征
    3.1 上覆水基本理化性质
        3.1.1 温度
        3.1.2 pH
        3.1.3 溶解氧
    3.2 上覆水营养物质和有机物分布特征
        3.2.1 氨氮时空分布特征
        3.2.2 总磷时空分布特征
        3.2.3 化学需氧量时空分布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域沉积物污染特征
    4.1 不同水域上覆水理化性质
        4.1.1 基本理化性质特征
        4.1.2 污染物含量特征
        4.1.3 指标差异性分析
        4.1.4 污染评价
    4.2 白洋淀沉积物污染特征
        4.2.1 沉积物基本理化性质
        4.2.2 营养物质含量特征
        4.2.3 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4.2.4 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4.2.5 沉积物污染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域沉积物污染负荷及源-汇关系
    5.1 沉积物营养物质释放特征
        5.1.1 氨氮释放特征
        5.1.2 含磷物质释放特征
    5.2 沉积物营养物质交换通量估算
        5.2.1 不同水域沉积物营养物质释放差异分析
        5.2.2 营养盐交换通量和年释放量估算
    5.3 白洋淀沉积物性质对营养盐源-汇现象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退耕还淀重点区域沉积物污染特征
    6.1 营养物质及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6.1.1 营养物质空间分布
        6.1.2 重金属空间分布
        6.1.3 不同土地类型污染物质差异性分析
    6.2 营养物质及重金属污染评价
        6.2.1 营养物质污染评价
        6.2.2 重金属污染评价
    6.3 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及重金属来源分析
        6.3.1 相关性分析
        6.3.2 层次聚类分析
        6.3.3 主成分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6)三江平原洪河农场退化湿地自然恢复后植物群落与土壤元素变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概况
        1.2.2 湿地退化的驱动力
        1.2.3 国内外湿地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1.2.4 国内外恢复湿地土壤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及土壤条件
        2.1.3 植被及水文状况
        2.1.4 人类活动
    2.2 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2.2.1 样地选择
        2.2.2 样方设置与调查
        2.2.3 植物群落结构指标的计算
    2.3 天然湿地、退耕还湿地和开垦农田的土壤元素分析
        2.3.1 样地选择
        2.3.2 土壤样品采集与元素测定方法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湿地植物群落自然恢复效果
        3.1.1 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3.1.2 湿地与恢复湿地植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差异性
    3.2 湿地恢复前后土壤元素及其土壤理化指标含量变化规律
        3.2.1 表层土壤理化指标含量变化
        3.2.2 表层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
        3.2.3 表层土壤中各元素含量与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
第四章 讨论
    4.1 恢复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4.1.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群落相似性的差异
        4.1.2 物种丰富度
    4.2 对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元素、土壤理化指标含量变化的讨论
    4.3 对湿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元素、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的讨论
    4.4 退化湿地恢复效果评价
第五章 结论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7)西北干旱区高山—绿洲湖泊近两千年来生态变化及可能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全球变化与湖泊生态系统
    1.2 古湖沼指标在古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1.2.1 硅藻
        1.2.2 孢粉及其他环境代用指标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1.3.1 选题依据
        1.3.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阿尔泰山自然地理概况
    2.2 双湖自然地理概况
        2.2.1 双湖气候
        2.2.2 植被
    2.3 博斯腾湖区域概况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双湖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2 SH12B孔测年方法
        3.2.1 AMS14C测年原理
        3.2.2 碳库效应
    3.3 SH12B孔硅藻鉴定
    3.4 SH12B孔磁化率测定
    3.5 SH12B孔粒度测定
    3.6 SH12B孔TOC、TN及C/N
    3.7 博斯腾湖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第四章 双湖沉积物样品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SH12B孔年代序列
    4.2 硅藻结果及其古生态意义
        4.2.1 硅藻组合带分类特征
        4.2.2 双湖主要硅藻属种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4.3 磁化率结果及其指示意义
        4.3.1 磁化率测定结果
        4.3.2 磁化率指标的指示意义
    4.4 粒度结果及其指示意义
        4.4.1 粒度测定结果
        4.4.2 粒度指标的指示意义
    4.5 TOC、TN及C/N结果及其指示意义
        4.5.1 TOC、TN及C/N测定结果
        4.5.2 TOC、TN及C/N的环境指示意义
第五章 双湖SH12B孔记录的古生态及气候变化
    5.1 双湖SH12B孔硅藻记录的过去两千年的古生态变化
    5.2 双湖SH12B孔多指标指示的过去两千年的古气候变化
    5.3 双湖硅藻种群变化与气候的关系
    5.4 双湖过去两千年来生态变化可能的机制
    5.5 区域对比
第六章 博斯腾湖多指标指示的古生态变化及可能的机制
    6.1 近千年来博斯腾湖古生态变化及可能的机制
        6.1.1 近千年来博斯腾湖古生态及气候变化
        6.1.2 过去千年博斯腾湖生态变化机制
    6.2 近200年来博斯腾湖生态系统状态变化及可能的驱动机制
    6.3 近50年来博斯腾湖生态变化及可能机制
        6.3.1 近50年来博斯腾湖生态变化
        6.3.2 近50年来博斯腾湖生态变化可能机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云南泸沽湖及周边山地表层孢粉与植被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3 不同植被类型内的表土孢粉组合
    3.1 常绿栎林/灌丛
    3.2 落叶阔叶林
    3.3 针阔混交林
    3.4 云南松林
    3.5 草丛
4 湖泊表层孢粉组合
5 表土孢粉数据的降维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
6 讨论
    6.1 不同植被类型的代表性成分
    6.2 表土与湖泊表层孢粉组合的对比
7 结论

(9)五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时空格局及其生长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银鱼的主要生物学特性
        1.1 太湖新银鱼的外部形态特点
        1.2 太湖新银鱼的生长特性
        1.3 太湖新银鱼的繁殖特性
        1.4 太湖新银鱼的食性
        1.5 太湖新银鱼种群及其特点
    2 银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3 鱼类时空格局的研究
    4 鱼类生长特性的研究
    5 本实验的总体设计和研究策略
第二章 五强溪水库银鱼饵料生物多样性及水环境状况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
        1.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五强溪水库水环境状况
        2.2 饵料生物组成及季节分布
        2.3 浮游植物丰度与生物量
        2.4 浮游动物丰度与生物量
        2.5 饵料生物多样性
    3 讨论
        3.1 五强溪水库饵料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状况
        3.2 五强溪水库水环境状况
        3.3 五强溪水库水环境保护对策
第三章 五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时空格局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
        1.2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周年资源量变化
        2.2 五强溪太湖新银鱼时间动态分布格局
        2.3 五强溪太湖新银鱼空间分布格局
    3 讨论
        3.1 五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资源状况
        3.2 影响银鱼资源量和种群分布的主要因素
        3.3 关于太湖新银鱼资源合理的渔业利用探讨
        3.4 银鱼采样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五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生长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的采集
        1.2 样品分析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长与体重关系
        2.2 生长方程
        2.3 生长速度、加速度和生长拐点
    3 讨论
        3.1 关于影响太湖新银鱼生长因素的探讨
        3.2 春季群体和秋季群体生长特点比较
        3.3 关于银鱼的增殖和合理捕捞时间
结语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问题与现状
        1.1.2 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现状
        1.1.3 课题的提出
        1.1.4 研究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内蒙古草原聚落居住研究
        1.2.2 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1.2.3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写作说明
2 内蒙古草原人居环境的生态特征与现状
    2.1 内蒙古草原地区自然环境
        2.1.1 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
        2.1.2 多变的气候环境
        2.1.3 分布不均的水文资源
        2.1.4 丰富的土壤类型
        2.1.5 多样化的植被
    2.2 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现状
        2.2.1 内蒙古草原状况与分类
        2.2.2 内蒙古草原的生态现状
    2.3 内蒙古草原人居环境特征
    2.4 小结
3 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现状
    3.1 牧民定居的逐步发展
    3.2 传统定居点居住空间环境
        3.2.1 牧民居住空间环境调研概况
        3.2.2 牧民定居的总体情况
        3.2.3 牧民定居的类型及居住空间状况
        3.2.4 传统定居点居住空间环境问题
    3.3 生态移民村居住现状
        3.3.1 生态移民
        3.3.2 草原生态移民村概况
        3.3.3 生态移民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分析
        3.3.4 生态移民定居点存在的问题
    3.4 小结
4 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1 草原传统生态文化影响下的居住空间
    4.2 传统草原生产技术的生态文化特征及其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2.1 游牧活动的生态因素
        4.2.2 “游牧”维护着草原生态平衡
        4.2.3 游牧的生态特征
        4.2.4 狩猎活动中的生态特征
    4.3 传统草原生活的生态特征及其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3.1 衣食住行中的生态观念
        4.3.2 生活习俗中的生态因素
    4.4 草原宗教观的生态特征及对其居住空间的影响
        4.4.1 萨满教中的生态观念
        4.4.2 藏传佛教文化中呈现出的生态关怀
    4.5 定居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及其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5.1 游牧生产方式与农耕生产方式的共同性与差异性
        4.5.2 定居后生产生活的变迁及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6 生产资料“草原五畜”对居住空间的影响
    4.7 小结
5 内蒙古草原传统牧民居住空间形态演变
    5.1 住居学研究
        5.1.1 住居的基本含义
        5.1.2 影响居住形态的基本因子
    5.2 草原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5.2.1 牧民生产方式的转变
        5.2.2 牧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5.2.3 生态移民背景下的生产生活方式
    5.3 内蒙古草原定居点聚落空间分析
        5.3.1 草原聚落演变的影响因素
        5.3.2 游牧时期草原聚落特征分析
        5.3.3 传统草原定居点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5.3.4 生态移民定居点聚落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5.4 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形态的演变
        5.4.1 早期居住空间形态
        5.4.2 游牧时期居住空间形态
        5.4.3 游牧定居时期居住空间形态
        5.4.4 完全定居时期居住空间形态
        5.4.5 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5.5 小结
6 内蒙古传统草原牧民定居点居住空间建设模式研究
    6.1 类型学方法的启示
        6.1.1 类型的概念
        6.1.2 原型与建筑形态
        6.1.3 类型与模式
        6.1.4 类型学的设计方法
    6.2 模数化的应用
        6.2.1 模数及模数网格
        6.2.2 蒙古包模数化分析
        6.2.3 室内家具模数化分析
    6.3 草原居住建筑的生态智慧
        6.3.1 选择有利的自然环境为建筑基地
        6.3.2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及适宜的建筑技术手段
        6.3.3 适应气候条件的建筑形式
        6.3.4 绿色能源利用
    6.4 草原居住建筑模式语言
        6.4.1 类型与草原居住建筑的演变
        6.4.2 草原居住建筑的建构
        6.4.3 草原居住建筑模式语言
    6.5 小结
7 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实践
    7.1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环境特征
        7.1.1 自然地理状况
        7.1.2 草原牧区居住现状
        7.1.3 草原牧区不同区域内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7.1.4 草原牧区居住变革产生的原因
        7.1.5 草原牧区居住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7.2 实验建造点居住现状
        7.2.1 自然环境
        7.2.2 聚落布局
        7.2.3 单体建筑
    7.3 居住营建过程
        7.3.1 设计背景
        7.3.2 住宅选址
        7.3.3 实验居住建筑设计
        7.3.4 实验建筑营造
        7.3.5 使用后分析
    7.4 小结
8 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区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探讨
    8.1 草原牧区居住空间环境建设的特殊性
    8.2 内蒙古草原牧区居住空间环境建设基本原则
    8.3 不同生产生活方式下的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探讨
    8.4 小结
9 本文的研究结论
    9.1 研究结论及创新点
        9.1.1 研究结论
        9.1.2 创新点
    9.2 后续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及来源
附录一 锡林郭勒盟牧民定居点调研及设计方案
附录二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主持的科研工作及发表论文

四、乌盟岱海流域的生态现状及其保护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GGDP、GEP和GEEP的岱海流域绿色发展核算[D]. 李金雷. 内蒙古大学, 2021
  • [2]毛乌素沙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冰消期以来气候变化[D]. 刘婷. 山西大学, 2021(12)
  • [3]岱海流域气候水文过程耦合模拟[D]. 王杰.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白洋淀沉积物污染特征与源—汇过程研究[D]. 韩洋洋. 河北大学, 2021(09)
  • [5]大银鱼生物学与渔业生态学研究进展[J]. 唐富江,高文燕,李慧琴,刘伟. 水产学报, 2020(12)
  • [6]三江平原洪河农场退化湿地自然恢复后植物群落与土壤元素变化特征[D]. 刘兆宁. 河北大学, 2020(08)
  • [7]西北干旱区高山—绿洲湖泊近两千年来生态变化及可能机制[D]. 魏国英. 兰州大学, 2018(11)
  • [8]云南泸沽湖及周边山地表层孢粉与植被关系研究[J]. 张华,肖霞云,羊向东,隆浩,张茂恒.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16(03)
  • [9]五强溪水库太湖新银鱼时空格局及其生长特性研究[D]. 曾亚英.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8)
  • [10]新时期内蒙古草原牧民居住空间环境建设模式研究[D]. 马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乌蒙岱海流域生态现状及保护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