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中药能否借力湖北市场?

陕南中药能否借力湖北市场?

一、陕南中药能否借力湖北市场(论文文献综述)

唐煜金[1](2021)在《“权力-利益”视阈下的乡村产业治理 ——基于LM村的历时性考察》文中研究指明

万晶[2](2020)在《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构建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在甘肃省康县望关镇发现的一块明代“察院明文”碑证实了陕甘茶马古道的存在,此后陕甘茶马古道开始在学术界受到重视,其相关研究和保护工作有了一定进展。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作为证实茶马古道存在的唯一发现地,同时留存有大量与陕甘茶马古道相关的文化遗存,在进行其保护与研究工作中,由于保护与利用的思路不清晰,大量遗存面临着人为和自然的破坏。面对这种困境,本论文尝试提出“历史文化廊道”的概念,作为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保护和利用的综合方法,旨在为下一步的相关研究、保护和展示利用工作奠定基础。本论文首先通过资料收集与整理,对陕甘茶马古道的的历史变迁从起源、形成、繁荣及转变做了详细梳理,同时对其线路走向以及历史作用进行了总结,为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通过资料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的历史沿革、遗产价值、遗存现状及周边环境现状等进行了认知梳理,同时总结出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的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整合沿线各类生产、生活和景观生态资源,提出了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目标和构建原则,以及构成该廊道体系的遗产系统、非遗传承系统、解说系统、游憩系统、支撑系统、镇村系统六大构成要素,并根据构建目标对廊道体系内构成要素及空间分布进行探讨。本论文尝试以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为例,提出历史文化廊道的概念和构成要素,为古道类线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借鉴。

郝妍璐[3](2020)在《乡村振兴导向下陕南地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商南县花园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中央多年来着眼于我国“三农”问题所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对乡村的发展而言正所谓投机之会、间不容穟。乡村规划作为乡村建设发展的基础,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保障和支撑,乡村振兴也推动了规划在思想理念和方法上的转型与创新,地域性的振兴实践也刻不容缓。从现实背景而言,陕南地区位于我国中部重要生态屏障——秦巴山区,该区域的生态平衡严重影响着我国的生态安全,在“优先生态保护”的要求下,陕南乡村建设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突出。与此同时,该区域因地貌崎岖、环境复杂,适宜乡村建设的空间有限,导致乡村人地关系紧张、空间组织无序,逐渐失去了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在国家政策的辐射和带动下,结合陕南乡村实际问题,以乡村振兴为导向探索突出陕南地域特色的乡村规划策略是促进陕南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也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地域性落实的探索。主要研究过程和内容分两条主线:一是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分析既往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与成因,辨析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规划的关系,明确乡村振兴导向下乡村规划的目标、理念与内容。二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从陕南地区乡村的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历史文化特征以及乡村建设现状着手,对陕南地区的乡村进行综合分析,明确陕南乡村发展价值和发展困境所在,以乡村振兴为导向提出适用性规划策略,最后以商南县青山镇花园村为例,验证规划策略的合理性。乡村振兴导向下的乡村规划不再是以乡村的生产、生活空间建设为主,而是放眼于区域,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关系的协调,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探索,使乡村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与稳定,在目标与内容上更加多元,在理念上融合了“两山”生态理念和“五位一体”发展理念。基于以上内容,以陕南乡村发展问题为导向,对标乡村振兴战略,从不同层面构建了“统筹策略、空间策略、产业策略、生态策略、文化策略”五大策略,提出了“两山转化,三生融合”的总体发展思路,重点在于陕南乡村“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兼顾与转化、三生空间功能的叠加与融合,旨在实现陕南乡村的“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

谢玮[4](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田蕊[5](2017)在《新家园之他者: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研究(1956-1966)》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后,因修建工程而引发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多次发生。三门峡水库区的移民又是其中十分典型的一例。本文以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为中心,探究国家、社会和移民等各方力量的互动关系,呈现时代背景下的大型水利工程移民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以档案文献资料与口述访谈材料为主,勾勒出一部陕西库区移民的历史。文章呈现了数以万计的库区移民离开原籍,与新家园相互适应,以及移民在各种身份之间寻找平衡与出路的过程。陕西库区移民具有复杂而多面的身份属性。他们既是相对于国家的个体国民,还是依赖土地而生的“农民”。这些复杂的属性统合于“三门峡库区移民”的身份之下,使其成为一把双刃剑:这种身份可以成为移民群体扭转与新家园博弈过程中所处颓势地位的重要武器;也可能化为加重新、老居民疏离关系的砝码,使库区移民最终成为“新家园之他者”。作为一次国家行为的人口迁移,国家政权不仅为三门峡库区移民的身份镶上特别的政治光环,还曾强有力地介入到迁安初期的各项活动之中。出于巩固成果的考虑,它可能成为移民群体借助或依附的力量。但同样出于对现实形势的考量,这种依附力量可能出现失效或反转的情况。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绪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讨论陕西三门峡库区移民的因由。此次移民是由修建水库派生而出,故本章系统梳理中共中央的治黄理想和对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整体构想,以及身负巨大移民压力的陕西省的坚持与妥协:考察陕西省对于境内移民的总体规划、组织与初步应对。第二章具体呈现陕西库区移民的迁移过程。从迁安双方的协商、组织、接收与安置等方面,详细介绍移民外迁宁夏和内安渭北高塬的历程与最终归宿。第三章重点考察陕西库区移民,尤其“插社”安区“老户村”的移民,与新家园适应过程中的困境和应对策略。移民适时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掌握“上告”这一武器,借助国家政权争取自身利益,满足己方的身份期待。然而对类似国家政权等外部力量的过分依赖,使移民扭转相对弱势处境的目标同样存在无法实现的风险。第四章以发生在1961-1963年间的移民返库高潮为中心,关注移民夹缝中的身份,揭示他们在原籍与新家园之间摇摆不定、左右疏离的尴尬境遇。对安置区来说,这些三门峡库区移民是名副其实的外来者。故部分移民以内部联合的方式共同抵御外部压力,甚至要求基层单位对其进行二次“隔离安置”。同样,对于库区原籍而言,这些迁出的移民也不再是“本地人”。尤其在“拉吊庄”过程中,很多返库移民又卷入与原籍社队、国有农场的利益冲突和博弈之中,成为被原籍各方势力排斥的一方。第五章以蒲城县永平村移民安置为个案,考察迁入“客户村”的移民群体的实际境遇与内部关系,探究库区移民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疏离”的另一面相及其原因。

余琪[6](2016)在《内生发展视角下西部省际边界县域组团协同发展研究 ——以秦巴腹心地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陕西和重庆三省(市)接壤的边界地区,具体包括四川省的通江县、万源市,陕西省的镇巴县、紫阳县,重庆市的城口县共五个县级行政单元,均位于我国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秦巴山区南麓腹心地带(本文成其为秦巴腹心地区)。该区域区位条件十分特殊,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突出、极具开发潜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的边缘化、地区本位思想的影响、交通条件的极大限制等因素,区域内各县(市)无序的同质化竞争、利益兼顾的不足,导致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内生发展能力薄弱,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滞后,不仅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在西部地区和秦巴山区也属后进地区。为避免进一步陷入“生态与贫困”互为遏制的困境,必须立足本区域实际,建立能够实现“多赢”的区域协调和分工协作新机制。从整体上全盘把脉区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经济、社会与文化、环境、空气等要素的症结与挑战,分析协同发展的优势与机遇,考虑如何通过弱化行政边界效应、进行区域功能的整体规划,来推动秦巴腹心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目标是将区域既有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养区域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全区域效益最大化。本文的主体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二章为第一部分,通过充分的实地调研、大量的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分析、详实的文献调查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环境与资源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特征、空间格局特征五个维度阐述秦巴腹心地区五县(市)的发展要素特征,这部分是区域整体共性问题和县域个体特殊问题相结合的分析思路。第三章和第四章为第二部分,文章以秦巴腹心区域省际边界经济特征为中心线索,对区域内五县(市)协同发展的症结与挑战、优势与机遇的特征和形成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透视协同发展的障碍与潜力因子。第五章为第三部分,从秦巴腹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着眼,提出了实行点轴推进和区域分类开发、以大旅游经济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转型、交通一体化为内核驱动区域空间协同和构建高水平信息化发展平台等策略。要求整合区域内现有的人才、技术、资金及矿产能源、生态资源等,从自然资源、经济产业、社会文化的整体发展上搭建深度合作框架,构筑“地域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的和谐氛围,推动区域竞争力迅速提升。

王海龙[7](2015)在《陇南市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结构是指在既定的地区范围中,人类社会的一切经济客体、经济相关活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组织形态,是对地区经济系统中经济要素的在空间上集聚程度和形态的反映。空间结构研究不仅是区域科学研究的重要范畴,随着旅游学研究多学科、多视角的深入,空间结构也成为旅游学研究和地方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问题之一。为实现旅游资源的充分利用,发展繁荣陇南地方旅游经济,推进区域旅游协作,促进陇南市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本文从陇南旅游空间结构构建分析与优化提升的角度,重点论述研究了以下几方面:1、从陇南市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陇南旅游产业现状与发展现存问题与矛盾、交通建设情况及陇南城市体系结构等方面分析了陇南旅游空间结构构建的基础条件与开发环境。2、从宏观发展规划层面,结合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综合分析研究陇南旅游业发展现状,确定了陇南市旅游经济发展所依托的旅游节点和旅游发展轴线,构建出“一横两纵”的斜“H”字型旅游空间结构,并提出重点建设旅游竖向发展通道,加强向南开发,连接川渝的发展格局。3、从区域空间尺度,分析陇南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在陕、甘、川毗邻地区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发展方向;将陇南市范围的8县1区,划分3个层级,采取以主要城市(镇)节点为依托,结合每个县区节点的实际,具体论述每个旅游节点城市(镇)的发展措施。4、阐明了陇南旅游空间结构发展优化提升的战略,并论证了陇南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提升的举措与意义。

王成斌[8](2014)在《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牛背梁森林公园,是陕西省六大旅游板块中山水度假、观光休闲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商洛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重要项目,也是柞水县旅游产业龙头景区。目前,已建成了羚牛谷山水游憩区、六尺岭峰林景观区、牛背梁高山风光区等3大景区和综合服务区、羚牛谷服务区、月亮垭服务区、红桦林服务区等4大功能服务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2013年,牛背梁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59.5万人次,实现直接收入达6500万元,创社会效益2.97亿元,游客数量和公园收入与上年同期增长35%和40%。本文尝试运用营销学理论,对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策略进行研究,从背景、现状入手,运用STP营销理论、PEST宏观环境分析法、波特五力模型竞争分析法、SWOT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对牛背梁森林公园宏观环境、微观环境、营销竞争现状、STP营销环境等进行分析,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方面提出牛背梁森林公园具体营销策略,并结合牛背梁森林公园建设实际提出了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希望本文通过对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策略的初浅研究,能给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管理者们提供有益借鉴,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深入了解公园营销现状和前景,制定出适合牛背梁森林公园长远发展的营销策略,为实现牛背梁森林公园做大做强,为柞水县、商洛市乃至为陕西省生态旅游产业贡献力量。

刘海[9](2012)在《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市场化改革程度的加深,城乡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公民健康水平的差距逐步扩大,公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比较突出。加强西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西部基层卫生服务,提高西部地区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农民群体健康水平显得尤为迫切。只有深入了解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情况,摸清地方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才能有利于国家和西部地方政府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时目标更加明确。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第一,通过调研西部试点区的公共卫生服务,可以系统总结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经验与不足,为推动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借助实证研究,能够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理论研究,丰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宝库;第三,通过多学科、多方法的融合对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欠发达地区公共卫生服务理论。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探讨,探索公共卫生服务与改善民生的关系,以陕西省作为研究的样本,通过对该省神木、子长、府谷、镇安、阎良五个国家和省级试点区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分析,把脉当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困境,从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角度提出适合西部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制,即加大西部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降低百姓医疗服务成本,改善公共卫生服务效果,让百姓“看病易、.看病廉”,切实解决好公共卫生这一最重要的民生难题,履行好政府的职责。本研究在公共卫生服务投入中采取以离差值的方法比较西部与东部地区差距,并选取东部地区几个试点进行制度比较,探寻西部公共卫生服务落后的因素。对西部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与地区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采取理论抽样的方式,选取陕西省五个试点区县(富裕、中等、一般、贫困)进行多案例研究,强调对基层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改革模式进行剖析,运用内容分析法提炼出西部公共卫生服务内在机理,辅以Logistic模型,检验各地医改模式的运行效果,验证理论假设,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应西部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体系。本研究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探索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和地区贫困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对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预测作用非常明显,尤其是医疗服务便利度和公民健康改善度两个维度,二者对公共卫生服务投入的解释作用可达17.7%。这预示着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倾向于采取便利公民的方式来处理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和地区贫困率显着正相关。这表明,能够不断降低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的政府往往较少采用降低对医疗的财政支持力度;而对公民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评价能力较低的政府,因为不了解公民的感受,往往会采用减少投入的方式来保持医疗服务领域的效率。本研究的另一个发现是,采用的公民医疗便利度和公民健康改善度存在相关性。然而,本研究所采用的公共卫生服务量表并未区分出公民满意度和公民健康改善两个维度。今后的研究可以检验不同的样本是否会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资金、技术同公民医疗服务成本负相关。这表明如果政府采取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态度,追求双赢的结果,往往能够保持较好的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效果,有效降低公民就医成本(包括金钱、时间、精力、感情等)进而导致医务人员能够更好地融入到整个医疗体系改革中去。通过层级回归分析,发现公共卫生服务投入通过公民医疗服务成本,进而影响地区贫困率。这表明,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本身不会影响地区贫困率,而是通过影响公民医疗服务成本进而影响地区贫困率。同时,从东西部试点区公共卫生服务体制的比较发现,西部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论在实施改革的时间上还是在公共卫生服务投入方面都落后很多,说明执政者的观念对制度变迁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通过东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比较后发现,公共卫生投入过少是西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的最根本差别,正是因为投入不足造成西部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整个国家也是最低水平。同时,这种过低的投入也增加了公民接受医疗服务的成本,影响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胡英姿[10](2011)在《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 ——解读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的环境公正意义》文中指出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台湾莫拉克风灾、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泥石流冲毁县城、2011年日本地震海啸加核电站灾难……东亚的生态灾难近年越来越多越来越快。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共赢成为当前中国、东亚和世界越来越大的命题。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1998年大洪灾后急剧提高。国家采用现代发展模式,通过自上而下的手段,只用了很短时间就在全国各地,特别是在贫困山区、农村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起很多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然是今日中国的人心所向。但它对当地人使用资源的限制却与周边社区的居民生计、发展需求和民族文化传承构成了很现实的矛盾。很多人把矛盾归因于周边社区居民及其传统生计,认为他们目光短浅不顾大局因循守旧不求进取,因而主张加强管制和教育。但从更大的时空视野和更深的结构根源上看,这些矛盾对立的根源既不是保护区本身也不是当地居民的生计和文化,而是由国家、城市、官员和专家们自上而下地设计出来的单一理念和模式不能因地制宜地适应各地各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从而使保护区周边的居民成为旧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的牺牲者。同类问题也不限于自然保护区,中国当前从城市化建设到水电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式,处处都在制造同样的问题,处处都在积累着矛盾冲突。在此背景下,中国领导层近年反复强调和谐社会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三个命题构成了一处共同的要求,那就是中国社会需要一场矫正当前现代发展观弊端的后现代转型,并且在转型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用后现代转型之后的新发展观观察包括自然保护区在内的当今中国发展,自然保护区周边的社区居民及其传统生计和文化知识就都不仅不是“问题”,而且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动力和主体。本文拟用环境公正概念,将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当地社区居民、地方政府和自然保护区共同创建和参与管理的秦岭项目来阐明这一道理。笔者认为秦岭项目所体现的自然生态保护与社区居民生计共进、现代生态理念与居民传统文化知识共荣的理念、措施和经验,对于全国的自然保护区乃至全社会的“转变发展方式”都有参考借鉴价值。秦岭项目的全称为“秦岭保护与发展共进项目”。它于2002年创建,旨在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的同时,协助和促进周边社区居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形成了自然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本文有鉴于这种共进模式具有丰富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社会和谐的价值,所以运用民族社会学方法对其理念、机制和成果做出描述和阐释,旨在揭示秦岭项目所创造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的经验或模式对于中国社会文化创新的启示。全文共分五章,前有导论和后为结论,第三、四、五章为论文主体。导论部分交待选题缘由和意义,阐述环境公正概念、综述相关研究成果,并交待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调查过程。第一章“大熊猫与秦岭保护”简述秦岭生态和居民生计,介绍大熊猫身世,包括当地居民对其的认知以及西方人对其价值的发现,回顾中国保护大熊猫经历,以此展现国家、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和科学家群体围绕自然生态保护和社区居民发展的多元博弈。第二章“世界自然基金会身世”讲述WWF的理念原则及其进入中国的策略,包括其基于国际经验适应中国国情确立秦岭项目的经过。第三章“互动互惠:秦岭保护”阐述秦岭项目与政府和保护区的合作,包括保护区扩展和能力建设及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的推广。第四章“睦邻共赢:生态旅游”概述秦岭项目引导黑河森林公园走生态旅游之路并建立用旅游收入回馈保护区的经验模式。第五章“培元固本:社区发展”叙述秦岭项目在保护区走廊带及核心区周边实施社区发展项目的过程和成果,从中体现自然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的可行路径及其支撑体系。本文的结论基于民族社会学观点,指出秦岭项目的核心经验: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就必须贯彻环境公正理念,尊重当地居民权益、当地社区主体性和发展需求。本文认为这是秦岭项目的最大亮点。它不仅是秦岭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整个中国在当前形势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通过制度创新来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笔者认为,旧发展观支配下的现代发展方式对中国的推动力已是强弩之末,中国包括淡水在内的自然生态资源也将油尽灯枯。今后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包括发展的理念、方式和机制在内的社会文化创新。简言之,就是采取后现代的发展观和发展方式,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和社会公平,更加尊重文化多样性和底边弱势群体权益,把自上而下的发展决策机制转变为自下而上的决策参与,把为求强求富不计人文社会代价的自强不息转变成以人为本兼顾文化生态平衡的厚德载物。这样的新发展观和发展方式即使不能防止自然灾害,也能在互惠与共享和风险共担的基础上接近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陕南中药能否借力湖北市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陕南中药能否借力湖北市场(论文提纲范文)

(2)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陕甘茶马古道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1.1.2 陕甘茶马古道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相关研究
        1.4.2 线性文化遗产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2 陕甘茶马古道的历史变迁
    2.1 陕甘茶马古道的历史演变
        2.1.1 唐代—陕甘茶马古道的起源
        2.1.2 宋代—陕甘茶马古道的形成
        2.1.3 明代—陕甘茶马古道的繁荣
        2.1.4 清代至今—陕甘茶马古道的转变
    2.2 陕甘茶马古道的线路梳理
    2.3 陕甘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
        2.3.1 政治军事方面
        2.3.2 经济贸易方面
        2.3.3 文化交流方面
        2.3.4 社会融合方面
    2.4 本章小结
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现状综述
    3.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溯源
    3.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线路走向及自然环境
        3.2.1 线路走向
        3.2.2 自然环境
    3.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3.1 经济产业发展
        3.3.2 城乡建设情况
        3.3.3 沿线交通现状
    3.4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遗存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3.4.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北线
        3.4.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东线
        3.4.3 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3.5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遗产价值认知
    3.6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保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6.1 保护工作现状
        3.6.2 利用工作现状
        3.6.3 存在的问题
    3.7 本章小结
4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提出与构建目标
    4.1 历史文化廊道概念的提出
        4.1.1 我国线性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探索的思考
        4.1.2 线性文化遗产与城乡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性
        4.1.3 “历史文化廊道”的概念
    4.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基础
        4.2.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的保护与利用需求
        4.2.2 康县城乡统筹发展的需求
        4.2.3 古道与乡村振兴的相互赋能
    4.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目标
        4.3.1 相关案例分析
        4.3.2 构建目标
    4.4 本章小结
5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体系构建
    5.1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的构建原则
        5.1.1 相关性原则
        5.1.2 系统性原则
        5.1.3 连续性原则
        5.1.4 综合效益原则
    5.2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体系的构建思路
        5.2.1 廊道构建中的基础要素类型
        5.2.2 廊道体系的系统构成
    5.3 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空间分布
        5.3.1 遗产系统
        5.3.2 非遗传承系统
        5.3.3 解说系统
        5.3.4 游憩系统
        5.3.5 支撑系统
        5.3.6 镇村系统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3)乡村振兴导向下陕南地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商南县花园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规划的关系
        1.1.3 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
        1.1.4 陕南乡村发展面临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际应用价值
    1.3 相关概念
        1.3.1 乡村
        1.3.2 乡村振兴战略
        1.3.3 乡村规划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与综述
    2.1 国内外乡村规划研究进展与综述
        2.1.1 国内乡村规划研究进展
        2.1.2 国外乡村规划研究进展
        2.1.3 国内外乡村规划研究综述
    2.2 以乡村振兴为导向的乡村规划研究
        2.2.1 理论基础
        2.2.2 研究进展
        2.2.3 研究成果
        2.2.4 研究综述
    2.3 国内外乡村振兴实践与启示
        2.3.1 国内山地地区乡村振兴实践与启示
        2.3.2 国外乡村振兴实践与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振兴导向下的乡村规划响应
    3.1 乡村规划建设的回顾
        3.1.1 主要内容与成效
        3.1.2 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3.2 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规划的影响与要求
        3.2.1 乡村振兴的内涵
        3.2.2 乡村规划重点解决的问题
    3.3 乡村振兴导向下乡村规划的转变
        3.3.1 规划目标的转变
        3.3.2 规划理念的转变
        3.3.3 规划内容的转变
        3.3.4 规划体系的转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村振兴导向下陕南地区乡村现状特征及发展困境
    4.1 陕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
        4.1.1 气候特征
        4.1.2 水文特征
        4.1.3 地貌特征
        4.1.4 资源特征
    4.2 陕南地区社会经济特征
        4.2.1 人口社会特征
        4.2.2 产业经济特征
    4.3 陕南地区历史文化特征
        4.3.1 乡村历史性标志物
        4.3.2 乡村民俗文化
    4.4 乡村建设现状
        4.4.1 村庄规模
        4.4.2 空间布局
        4.4.3 道路交通
        4.4.4 人居环境
        4.4.5 基础设施
    4.5 陕南地区乡村发展价值
        4.5.1 经济价值
        4.5.2 生态价值
        4.5.3 文化价值
    4.6 乡村振兴导向下陕南地区乡村发展困境
        4.6.1 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矛盾突出
        4.6.2 空间格局分散,人地关系紧张
        4.6.3 环境、思想封闭,阻碍产业振兴
        4.6.4 基础设施滞后,环境污染加剧
        4.6.5 乡村风貌失控,文化传承受阻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振兴导向下陕南地区乡村规划适用策略
    5.1 规划要点
        5.1.1 规划思路
        5.1.2 规划原则
    5.2 统筹策略:“两山”转化,协同发展
        5.2.1 “两山”兼顾,重在转化
        5.2.2 立足区域,优势互补
    5.3 空间策略:“三生”融合,集约发展
        5.3.1 “三区三线”划定
        5.3.2 空间秩序重组
        5.3.3 发展结构规划
    5.4 产业策略:立足优势,绿色发展
        5.4.1 产业发展策划
        5.4.2 生产空间规划
    5.5 生态策略:补绿护绿,恢复生态
        5.5.1 构建蓝绿网络
        5.5.2 营造宜居环境
    5.6 文化策略:延续风貌,重塑乡土
        5.6.1 物质文化空间设计
        5.6.2 产业文化空间构建
        5.6.3 精神文化空间营造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规划策略的实践应用——以花园村为例
    6.1 现状分析
        6.1.1 基本概况
        6.1.2 现状评价
        6.1.3 发展条件分析
    6.2 镇域统筹规划
    6.3 整体布局规划
        6.3.1 “三生”空间划定
        6.3.2 功能结构规划
    6.4 产业发展规划
        6.4.1 产业发展策划
        6.4.2 生产空间规划
    6.5 生态环境保护与人居环境提升
        6.5.1 生态环境保护
        6.5.2 宜居环境建设
    6.6 风貌保护与文化空间塑造
        6.6.1 物质文化空间设计
        6.6.2 产业文化空间构建
        6.6.3 精神文化空间营造
    6.7 本章小结
结论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课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六、小结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新家园之他者: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研究(1956-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的因由
    一、决策:中共中央对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整体构想
    二、陕西省的初步回应
    三、陕西省库区移民的总体设计
第二章 离乡:“外迁”与“内迁”(1956-1959)
    一、迁往银川
    二、安置计划的改变与各方应对
    三、省内安置:县内移民与迁往渭北
第三章 适应之难:作为博弈一方的移民(1960-1961)
    一、多重“彼此之分”
    二、上告:移民的武器
    三、“武器失灵”:以盟庄大队安民问题的处理为例
第四章 夹缝中的移民:徘徊在新家园与库区之间(1961-1963)
    一、安区的“外来者”
    二、“拉吊庄”:与新乡党同返库区
    三、库区“乱曲”:“外迁”移民的强势加入
    四、“全员撤离库区”
第五章 “新老疏离”的另一面相:以永平村为个案
    一、溯源:走进蒲城永平
    二、“新、老居民两相安”
    三、难以遮蔽的“另相疏离”
    四、引发“另相疏离”的原因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内生发展视角下西部省际边界县域组团协同发展研究 ——以秦巴腹心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
        1.1.2 城市和区域一体化
        1.1.3 解决省际边缘地区问题的紧迫性
    1.2 研究概念与对象界定
        1.2.1 相关概念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文献回顾与研究进展
        1.3.1 省际边缘区相关研究综述
        1.3.2 县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1.3.3 城市区域及其协同发展相关理论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思路与框架
2 秦巴腹心地区县域组团发展现状及特征
    2.1 秦巴腹心地区概况:山区、连片特困与省际边界多重要素叠加
    2.2 环境与资源特征——生态环境复杂脆弱,自然资源丰富
        2.2.1 生态环境复杂脆弱
        2.2.2 自然资源丰富
    2.3 经济特征——区域整体贫困落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
        2.3.1 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2.3.2 财政缺口逐年增大
        2.3.3 产业发展水平滞后
    2.4 社会与文化特征——城乡二元和人口外流现象突出,文化多元
        2.4.1 城乡发展不均衡
        2.4.2 人口结构及素质严重制约发展
        2.4.3 文化资源丰富
    2.5 空间特征——城镇体系松散、空间拓展艰难
        2.5.1 县域城镇体系格局:城镇体系松散,各乡镇发展极不均衡
        2.5.2 中心城区空间格局:人口密度大,空间拓展受限严重
    2.6 本章小结
3 秦巴腹心地区五县(市)协同发展症结与挑战
    3.1 区域协同不足的“战国时代”
        3.1.1 区域边缘化特征明显
        3.1.2“行政区经济”导致出现政策洼地
        3.1.3 同质化发展,缺乏区域视角
    3.2 区域内生增长能力弱
        3.2.1 高度依赖国家资金和政策
        3.2.2 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3.2.3 对外开放程度低
    3.3 区域交通发展不同步
        3.3.1 区域各县(市)交通发展不平衡
        3.3.2 各自为政造成的道路规划和建设脱节
        3.3.3 城乡交通难以支撑城镇体系的外引内联
    3.4 精准扶贫欠缺
    3.5 本章小结
4 秦巴腹心地区五县(市)协同发展机遇与优势
    4.1 多重区域政策叠加凸显制度红利
        4.1.1 宏观层面政策
        4.1.2 中观层面政策
        4.1.3 微观层面政策
    4.2 各级经济区规划助力秦巴腹地区域合作
        4.2.1 放眼秦巴山区大环境
        4.2.2 融入“西三角经济区”
        4.2.3 借力成渝经济区和关天经济区
        4.2.4 立足川东北经济区和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工程
        4.2.5 创新机制构建“秦巴山区扶贫统筹试验区”
    4.3 区域生态和文化旅游协同发展优势
        4.3.1 区域旅游发展态势
        4.3.2 区域生态休闲旅游资源丰腴
        4.3.3 区域“红绿”文化旅游资源特色鲜明
    4.4 区域特色产业协同优势和机遇
        4.4.1 产业生态化转型机遇
        4.4.2 富硒产业具有区域产业集群潜力
    4.5 后发优势助力跨越式发展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内生发展能力的秦巴腹心地区协同发展路径探讨
    5.1 秦巴腹心地区发展目标
        5.1.1 发展愿景
        5.1.2 转变发展思路
        5.1.3 明确协同发展策略
    5.2 空间结构重组与优化:实行点轴推进和区域分类开发
        5.2.1 构建“一心、两轴”区域城镇空间结构
        5.2.2 大力发展万源区域性中心城市
        5.2.3 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区域内各县(市)
        5.2.4 有重点地发展县域小城镇
    5.3 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特色产业协同推动区域经济转型
        5.3.1 着力推进产业内生化、集群化和生态化
        5.3.2 创建秦巴山地旅游核心引擎区
        5.3.3 构筑南北物流中转基地
        5.3.4 建设国家富硒产业基地
        5.3.5 打造特色农产品“一县一品,5+N”模式
    5.4 交通体系对接与完善:交通一体化为内核驱动区域空间协同
        5.4.1 目标和策略
        5.4.2 建立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5.4.3 强化对旅游发展的支撑作用
    5.5 建立区域经贸一体化协调机制和信息化平台
        5.5.1 建立“秦巴腹地经贸协作区”
        5.5.2 建立高水平的区域信息化平台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存在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课题研究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主要工程实践项目

(7)陇南市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空间结构理论概述
        2.1.1 空间结构理论发展形成过程
        2.1.2 空间结构的演化规律及其模式
    2.2 国内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2.1 国外旅游空间结构研究概况
        2.2.2 国内旅游空间结构的研究进程与趋势
第三章 陇南旅游空间结构构建的条件分析
    3.1 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3.1.1 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1.2 陇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2 陇南旅游资源类型及空间分布
        3.2.1 陇南市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3.2.2 陇南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
    3.3 陇南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3.3.1 陇南旅游业发展现状
        3.3.2 陇南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3.3.3 陇南市旅游发展的优势
    3.4 陇南市交通状况及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3.4.1 交通运输
        3.4.2 城市体系空间结构
第四章 陇南市旅游空间结构总体格局
    4.1 斜“H”字型空间结构构建
        4.1.1 构建依据
        4.1.2 斜“H”字型旅游空间结构
    4.2 建设完善陇南“竖向”旅游通道
        4.2.1 旅游线路的开发建设
        4.2.2 确定发展轴线
        4.2.3 选择区域支撑中心
    4.3 打造陇南市四大旅游区
        4.3.1 陇南市四大旅游区划分
        4.3.2 陇南市四大旅游区建设策略
第五章 陇南市各旅游节点城市开发对策
    5.1 陇南市各县区旅游发展的差异比较
        5.1.1 陇南市各县区旅游收入与游客接待量对比
        5.1.2 陇南市各县区旅游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5.2 陇南市各县区旅游节点发展对策
        5.2.1 武都——陇南市区域集散中心
        5.2.2 成县——陇南旅游发展的重点
        5.2.3 康县——陇南绿色生态天然氧吧
        5.2.4 西和——陇南文化旅游的亮点
        5.2.5 文县——陇南旅游发展的潜力股
        5.2.6 徽县——陇南“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
        5.2.7 两当——陇南旅游发展新秀
        5.2.8 宕昌——陇南旅游重要增长极
        5.2.9 礼县——陇南“秦人故里”旅游地
    5.3 陇南市旅游三大层级与梯度发展
        5.3.1 陇南各旅游节点发展的梯度层次划分
        5.3.2 梯度发展的策略建议
第六章 陇南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提升战略
    6.1 区域大通道建设与旅游精品线路打造
        6.1.1 实施区域大通道建设战略
        6.1.2 陇南精品旅游线路的拓展
    6.2 融入“大九寨”旅游经济圈及区域旅游协作
        6.2.1 融入“大九寨”旅游经济圈
        6.2.2 加强区域旅游协作,实现共同发展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8)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森林旅游现状及旅游营销发展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
    2.1 营销策略理论
        2.1.1 市场营销定义
        2.1.2 市场营销发展时期
        2.1.3 营销策略组合
    2.2 STP营销理论
    2.3 PEST宏观环境分析法
    2.4 波特五力模型竞争分析法
    2.5 SWOT分析法
第三章 牛背梁森林公园基本概况及营销环境分析
    3.1 牛背梁森林公园基本概况
        3.1.1 旅游交通
        3.1.2 配套设施
        3.1.3 安全保障
        3.1.4 环境保护
        3.1.5 通讯条件
        3.1.6 旅游购物
    3.2 牛背梁森林公园的自然资源优势
        3.2.1 自然地理优势
        3.2.2 天然文化优势
        3.2.3 动植物资源优势
        3.2.4 资源多样性优势
        3.2.5 自然气候优势
    3.3 牛背梁森林公园运营状态分析
        3.3.1 总体运营概述
        3.3.2 牛背梁森林公园运营模式分析
    3.4 牛背梁森林公园宏观环境分析
        3.4.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Political System)
        3.4.2 经济环境分析(Ecomomic)
        3.4.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Society)
        3.4.4 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y)
    3.5 牛背梁森林公园竞争格局分析
        3.5.1 从潜在进入者来分析
        3.5.2 从供方条件来分析
        3.5.3 从买方需求者来分析
        3.5.4 从相关替代品角度来分析
        3.5.5 从同业竞争对手分析
    3.6 牛背梁森林公园存在问题分析
        3.6.1 产品结构单一
        3.6.2 公园宣传营销及经营管理人才紧缺
        3.6.3 宣传营销资金投入不足
        3.6.4 营销观念与手段尚需加强
        3.6.5 旅游安全存在不确定因素
第四章 牛背梁森林公园STP分析与SWOT分析
    4.1 牛背梁森林公园STP分析
        4.1.1 牛背梁森林公园游客客源市场现状
        4.1.2 牛背梁森林公园游客市场细分
        4.1.3 牛背梁森林公园目标市场选择
        4.1.4 牛背梁森林公园的市场定位
    4.2 牛背梁森林公园SWOT分析
        4.2.1 牛背梁森林公园的优势(Strengths)
        4.2.2 牛背梁森林公园的弱势(Weaknesses)
        4.2.3 牛背梁森林公园的机会(Opportunity)
        4.2.4 牛背梁森林公园的威胁与挑战(Threat)
第五章 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策略的制定
    5.1 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的产品策略(Product Strategy)
        5.1.1 根据独特的差异化优势进行品牌定位
        5.1.2 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5.2 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的价格策略(Pricing Strategy)
        5.2.1 注重基于价格的定价法
        5.2.2 注重产品综合定价策略
    5.3 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的渠道策略(Placing Strategy)
        5.3.1 建设以散客为主、旅游社团为辅的渠道模式
        5.3.2 建立散客咨询互动平台
        5.3.3 建立散客及旅行社营销平台
        5.3.4 建立散客及旅行社预订平台
        5.3.5 完善自驾交通标识系统
    5.4 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的促销策略(Prompting Strategy)
        5.4.1 新闻促销
        5.4.2 节庆促销
        5.4.3 体验促销
        5.4.4 招牌促销
        5.4.5 会展促销
        5.4.6 文化促销
        5.4.7 淡季促销
    5.5 牢固树立服务营销理念
        5.5.1 建立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5.5.2 建设精品,全方位展示“牛背梁”式服务品牌
        5.5.3 加强管理,对游客进行全过程的服务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
第六章 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注重公园规划控制,为营销活动开展夯实基础
    6.2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6.3 创新宣传营销的手段,扩大宣传营销的力度和景区知名度
    6.4 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更新服务理念
    6.5 规范园区运行管理,优化园区制度体制
    6.6 注重加强森林等资源保护,提高公园可持续发展能力
    6.7 注重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融合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第二章 基于研究对象的文献综述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与说明
    第二节 国内外公共卫生服务文献综述
    第三节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总结
第三章 制度分析与公共卫生服务供给
    第一节 模型
    第二节 理论
    第三节 框架
第四章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历史演变和现实状况
    第一节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中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现实状况
第五章 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状况与问题探究
    一、公共卫生服务投入、公民医疗成本及地区贫困率研究
    二、研究假设和模型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过程
    四、结果分析
    五、结语
第六章 推进西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思考和设想
    一、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价值取向
    二、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思路
    三、西部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设想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附件1: 访谈记录
    附件2: 会议纪要
    附件3: 调查问卷
致谢

(10)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 ——解读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的环境公正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环境公正的理念和实践
        一、定义和内涵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国内相关研究
        四、生态环保与社区发展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调查过程
        一、研究方法
        二、调查过程
第一章 大熊猫与秦岭保护
    第一节 秦岭生态和居民生计
        一、自然环境
        二、居民生计
    第二节 大熊猫身世
        一、生态
        二、史料
        三、居民认知
        四、洋人"科考"
    第三节 国家行动
        一、政策法规
        二、国家科考
    第四节 多元博弈
        一、保护区
        二、国家视角和举措
        三、地方政府的盘算
        四、社区百姓的视角
        五、专家角色
    小结
第二章 世界自然基金会身世
    第一节 WWF策略
        一、来到中国
        二、时代精神与范式
        三、使命和原则
        四、项目操作
    第二节 经验模式
        一、国际经验
        二、中国模式
    第三节 秦岭项目
        一、问题感知
        二、立项衔接
        三、目标推进
    小结
第三章 互动互惠:秦岭保护
    第一节 目标框架
    第二节 能力延伸
        一、保护区能力建设
        二、巡护监测网络化
    第三节 目标延伸:走廊带和森林管理
        一、必要性和需求
        二、路径和创新
        三、森林可持续管理
    小结
第四章 睦邻共赢:生态旅游
    第一节 扶危济困
        一、改制困境
        二、理顺关系
        三、协商共识锁定业务
    第二节 生态旅游
        一、从林场到森林公园
        二、建设"软实力"
    第三节 社区反哺
        一、巡护监测
        二、扩展调查
        三、惠益分享
    小结
第五章 培元固本:社区发展
    第一节 走廊带社区项目
        一、项目筹划
        二、基线调查
        三、目标规划
        四、参与式管理
        五、现状评估
    第二节 核心带社区项目
        一、背景调查
        二、规划实施
        三、项目评估
    第三节 牵线搭桥衔接农商
        一、朱鹮绿色大米
        二、中草药培育
    小结
结论:环境公正与科学发展观
    第一节 主位评价
        一、项目办自身评价
        二、居民评价
        三、政府和专家感受
    第二节 客位评价
    第三节 环境公正与科学发展观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陕南中药能否借力湖北市场(论文参考文献)

  • [1]“权力-利益”视阈下的乡村产业治理 ——基于LM村的历时性考察[D]. 唐煜金. 桂林理工大学, 2021
  • [2]陕甘茶马古道康县段历史文化廊道构建研究[D]. 万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乡村振兴导向下陕南地区乡村规划策略研究 ——以商南县花园村为例[D]. 郝妍璐. 长安大学, 2020(06)
  • [4]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5]新家园之他者: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研究(1956-1966)[D]. 田蕊.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6]内生发展视角下西部省际边界县域组团协同发展研究 ——以秦巴腹心地区为例[D]. 余琪. 重庆大学, 2016(03)
  • [7]陇南市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发展研究[D]. 王海龙.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1)
  • [8]牛背梁森林公园营销策略研究[D]. 王成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5)
  • [9]西部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研究[D]. 刘海. 兰州大学, 2012(04)
  • [10]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共赢 ——解读世界自然基金会秦岭项目的环境公正意义[D]. 胡英姿.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陕南中药能否借力湖北市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