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概率事件原理的几种应用

小概率事件原理的几种应用

一、小概率事件原则的几个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林一伟[1](2020)在《动态风险度量极限理论及其应用》文中提出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金融自诞生以来一共经历了三次重大变革.第一次金融革命起源于1952年,Markowitz[63]提出的基于均值-方差分析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它标志着现代经济金融理论的诞生.在[63]中,Markowitz利用方差来度量证券预期收益的风险,并且利用投资组合中任意两个证券之间的协方差来刻画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第二次金融革命的起点是连续时间模型(continuous time model)的提出.1969年,Merton[65]提出了连续时间模型下的最优投资组合理论.随后,在1973年,Black和Scholes[9]以及Merton[66],分别利用连续时间模型得到了欧式股票期权的定价公式.连续时间模型的提出为解决期权定价问题和其他金融衍生品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最近的一次金融革命,也就是第三次金融革命,则兴起于1997年,Artzner et al.[2,3]提出的相容风险度量(coherent risk measure)理论,这也是本篇论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事实上,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创新,银行和保险等金融公司所面临的金融风险的种类越来越多,例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模型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64].如何找到一种整体风险度量(integrated risk measure)模型来综合考虑所有类型的金融风险及其相互作用,有效地管控和对冲风险,甚至通过设计金融衍生品,重新打包风险,通过市场来管理风险,就显得尤为.甚至可以说,风险度量是银行和保险等金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1996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颁布了针对1988年通过的Basle Ⅰ的修正案(the 1996 Amendment)[6],规定银行及其监管机构使用在险价值VaR(Value at Risk)作为度量风险的工具,并且制定利用VaR计算银行所需保证金的最低标准.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VaR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整体风险度量模型在风险度量上的不足,参考Daykin et al.[20],Embrechts et al.[32],Artzner et al.[3],Acerbi和Tasche[1],Tasche[89]等.一方面,VaR只能控制损失发生的概率,而无法衡量小概率事件发生后损失的具体规模.更重要的是,VaR通常不满足Artzner et al.[3]提出的相容风险度量的公理化特征,即不具有次可加性,这也是使用VaR时通常会造成不鼓励分散投资的原因,即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大于组合中每种资产各自风险的总和(关于VaR不满足次可加性的例子我们会在第一章中具体给出).另一方面,VaR的计算依赖于金融产品的概率分布,而在概率分布不确定时,VaR无法很好地度量风险.根据Knight在[56]中给出的着名区分,金融市场中存在两种不确定性.第一种不确定性,被称为Knight意义下的风险(Knight risk),对应的情况是,所有金融产品的收益或损失都具有明确的概率分布,并且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能对此达成共识.第二种不确定性,被称为Knight不确定性(Knight uncertainty),在Ellsberg[31]中也被称为模糊性(ambiguity),对应的情况是,金融产品的收益或损失并不具有明确的并且被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共同认可的概率分布,也就是说市场参与者对同一金融产品可能产生的收益或损失的态度对应于一族概率测度集合P:={P1,P2…}.1961年,为了清楚地解释Knight意义下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区别,Ellsberg提出了着名的埃尔斯伯格悖论(Ellsberg’s Paradox).因此如何找到能够替代VaR,并且能够度量带有Knight不确定性的风险的相容风险度量,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金融和数学问题.Delbaen[23]将相容风险度量推广到一般概率空间,Follmer和Schied[38,39,40]以及Frittelli和Rosazza Gianin[41]研究了更一般的情形,提出了凸货币风险度量的概念.为了定量分析和计算现实生活以及金融市场中的Knight不确定性,2004年,Peng[72,74,75]跳出经典的Kolmogorov概率公理体系(Ω,F,P),转而从期望角度出发,建立了次线性期望理论框架(Ω,H,E).在次线性期望空间(Ω,H,E)中,Peng[75,76,80]利用次线性期望E给出了次线性分布和独立的定义,进而定义了次线性期望空间中的两种全新的分布,最大分布和G-正态分布,得到了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并且引入了最重要的次线性期望空间,G-期望空间.实际上,Artzner et al.[3]和Delbaen[23]介绍的相容风险度量本质上就是一种次线性期望,而Peng的次线性期望相较于相容风险度量更突出的优势是考虑了相互奇异的不确定概率,这使得次线性期望拥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Merton[67]指出,“时间和不确定性是影响金融经济行为的核心因素”,单纯的静态风险度量无法准确地刻画金融市场的动态信息对金融风险的影响.Peng[70]通过研究一类非线性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BSDE)引入了g-期望的概念,得到了满足时间一致性的动态风险度量,g-风险度量,参考 Delbaen et al.[25],Peng[73],Rosazza Gianin[85].此外,Artzner et al.[4],Delbaen[24],Riedel[83],Roorda et al.84]等给出了满足时间一致性的相容风险度量的例子和特征.在决策论框架中,Epstein和Zin[35],Duffie和Epstein[29],Wang[94],Epstein 和 Schneider[34]研究了偏好的时间一致性.因此,我们想系统地研究能够保证动态相容风险度量满足时间一致性的各种条件,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找出能够保证时间一致性的最简单的动态相容风险度量.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科技(FinTech)的迅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市场中产生的数据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其中任意微小的差异积累起来都有可能导致不可估量的金融风险.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这些海量的金融数据蕴含着不可忽视的Knight不确定性,导致经典概率框架下独立同分布的假设不再适用,因此如何对这些金融数据进行合理地数学建模,给出全新的考虑Knight不确定性的独立性假设,并且利用动态风险度量对金融数据的极限行为进行定量地分析和计算,掌握金融风险的极限状态,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实际上,就像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在经典概率和统计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一样,非线性框架下极限理论的研究也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数学家们关心的基础性重要问题,相关工作可以参考Marinacci[62],Peng[71],Maccheroni 和 Marinacci[61],De Cooman 和 Miranda[21],Peng[78],Peng[80],Li 和 Shi[58],Chen et al.[17],Chen 和 Hu[15],Hu 和 Zhou[53],Chen[11],Zhang[97,98,99],Hu[50],Chen 和 Epstein[13]等.受上述问题和相关工作的启发,本文主要研究了满足时间一致性的动态相容风险度量及其极限理论.论文共分为七章,主要框架和结果如下:第一章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动态相容风险度量时间一致性的刻画.我们首先回顾了风险度量理论的基础知识,给出相容风险度量的定义和表示定理,以及动态风险度量时间一致性的定义,并分别举例说明在险价值VaR和预期亏损ES这两种常见的风险度量工具的不足.之后为了研究动态相容风险度量满足时间一致性的各种条件,我们分别从概率和期望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 Stability模型,Rectangularity模型,ⅡD模型,BU模型以及g-期望和次线性期望这六种不同的风险度量工具,给出这六种风险度量工具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础.第二章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动态相容风险度量的大数定律.第一部分,我们从一般动态相容风险度量出发,在只假设时间一致性成立,而不考虑风险度量的具体表示形式的条件下,对投资组合市场平均价值给出三种不同形式的大数定律,它们共同刻画了投资组合风险的极限行为,并为投资组合风险的数值计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我们分别利用Stability模型和g-期望诱导出两种不同的时间一致的动态相容风险度量,并给出对应的大数定律.此外,我们还研究了 Stability模型诱导的时间一致的动态相容风险度量的存在唯一性条件,并利用g-期望诱导的时间一致的动态相容风险度量对由几何布朗运动驱动的金融资产进行风险评估.第三章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Stability模型下随机变量阵列的大数定律.我们以上一章Stability模型诱导的时间一致的动态相容风险度量为基础,对上一章的主要结果进行推广,得到随机变量阵列满足的大数定律.同时,我们给出Stability模型下随机变量之间m-相依的定义,进而利用随机变量阵列的大数定律,对满足m-相依假设的随机变量序列给出相应的大数定律.第四章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BU模型下的中心极限定理.在完成前两章关于动态相容风险度量大数定律的研究之后,本章中,我们考虑一种最简单的Stability模型——BU模型.本章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两个,一个是BU模型对应的概率测度集合P,一个是经典概率空间中所有只在{σ,σ}中取值的可料过程构成的集合A.我们首先对P证明了一种特殊形式的时间一致性,并在A上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之后分别利用P和A构造出两列次可加泛函,并证明它们都满足动态规划原理.最后,在随机变量满足Lindeberg条件的假设下,利用得到的动态规划原理,证明了 BU模型诱导的动态相容风险度量的中心极限定理,建立了概率测度集合P和经典可料过程集合A之间的联系.我们得到的中心极限定理,既考虑了方差不确定性的影响,也考虑了均值不确定性对收敛性的影响,因此可以看做是对动态相容风险度量(或者次线性期望)领域中心极限定理的一种新的尝试.第五章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G-布朗运动的分解定理.受上一章研究内容的启发,本章我们考虑G-布朗运动在同分布意义下的分解.我们首先回顾了经典概率框架下Ocone鞅的定义和相关性质以及Peng提出的G-期望空间中G-布朗运动的定义.之后对Denis et al.[26]中给出的G-布朗运动在经典概率框架下的随机积分表示进行进一步研究,得到一个更细致的刻画,证明了所有在[σ,σ]区间取值的随机过程关于布朗运动的随机积分的最大分布与只在{σ,σ}中取值的随机过程关于布朗运动的随机积分的最大分布相同,并由此得出G-布朗运动的分布与由一个标准布朗运动和一个Ocone鞅构成的线性组合的分布相同.最后利用这一分解定理,我们给出了第四章中BU模型下中心极限定理的新证明,并得到了关于G-正态分布的一个粗略刻画.第六章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一般次线性期望下随机变量阵列的完全收敛性.本章中,我们放弃时间一致性这个条件,考虑一般的次线性期望(相容风险度量).我们首先给出随机变量广义负相关的概念,并对广义负相关的随机变量序列给出了指数不等式.然后利用指数不等式对广义负相关的随机变量阵列给出了三种不同形式的完全收敛性.最后,作为应用,我们利用得到的结果证明了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阵列的完全收敛性,并由Borel-Cantelli引理得到了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阵列的强大数定律.第七章本章对本篇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进行总结,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闫文娇[2](2020)在《交叉路口碰撞概率及跟驰模型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中各种交通问题也随之增多,交叉路口是城市各条道路的交汇处,从不同方向驶来的机动车辆在这里相遇,极易造成交通秩序混乱和事故的发生,这也使得交叉路口成为交通事故多发区域。因此控制交叉路口秩序对提高城市道路交通运输效率和改进交通运输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应对交叉路口予以重点研究。而车辆自组织网络(VANET)是一项利用车辆网络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的新技术,本文也将涉及到VANET在交叉路口处的交通事故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国内外的城市交叉路口交通安全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城市交叉路口安全的因素。基于前人研究提出的交叉路口车辆的碰撞概率概念基础上,提出按区域、按场景研究交叉路口可能发生碰撞车辆的碰撞概率,分别通过对到达率和碰撞概率、综合流量和碰撞概率等之间的关系以深入研究交叉路口机动车车辆间的碰撞问题,并提出了交叉路口车辆碰撞概率的数学描述公式。其次,本文以石家庄市范西路-东大街交叉路口车辆通行为具体实例,研究该交叉路口的交通流特征和基于碰撞概率的交通仿真。文中先介绍范西路交叉路口交通实情并分析其多方向和多区域的交通流特征;在SUMO中建立道路网络的仿真场景,依据研究所得的交叉路口碰撞概率以改进Krauss跟驰模型,提出了一种预测加减速跟驰模型,简称为PADM跟驰模型(Predicted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on Following Model),新模型能够减少车辆加速时加速度值的跳跃现象发生,使车辆行驶的车速变化更加平稳。第三,利用网络仿真器NS3基于由SUMO仿真输出的车辆轨迹文件完成车辆与基础设施、车辆与车辆间的车联网络通信仿真。完成了范西路-东大街交叉路口基于Krauss跟驰模型和PADM两种不同跟驰模型的VANET交通仿真。分析并比较两种跟驰模型VANET仿真的性能参数,包括信息投递率、端到端平均延时、吞吐量等,得出PADM跟驰模型信息投递率和吞吐量性能在仿真节点范围内能较优于Krauss跟驰模型的结论。

潘楚[3](2019)在《MicroRNA介导的调控网络在癌症中的构建与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的3’UTR进行绑定,在转录后调控过程中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大量的研究致力于探讨miRNA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功能机制,特别强调它们在癌症中的作用。一般来说,miRNA通过结合靶基因来行使其调控作用,但往往会有其他调控因子(如Transcription Factor,TF和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参与协同或阻碍miRNA对其靶基因的调控,这使得调控机制变得复杂。目前已有研究表明,miRNA潜在地参与了多个调控关系,如miRNA结合靶基因,从而构建miRNA-mRNA调控网络;TF与miRNA共同绑定相同的靶基因,从而构建TFmiRNA-mRNA共调控网络;lncRNA和mRNA竞争性结合同一个miRNA,从而构建lncRNA-miRNA-mRNA竞争三元组调控网络。更重要的是,很多研究发现miRNA可能涉及几乎所有生物过程和路径,包括致癌作用。由于调控机制的复杂性加上不同癌症的特异性,miRNA介导的调控网络的构建与分析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因此,在本论文中,通过推导miRNA特异于上下文的调控角色来阐明其功能意义。根据研究背景和目的的不同,设计相应的计算方法来构建癌症特异性调控网络和发现重要的网络子结构,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拓扑特征和功能特征分析。本文主要研究工作简介如下:(1)在共表达基因更可能具有相同调控机制和功能的前提下,设计了一种基于共表达相关性的miRNA调控模块识别算法:CoModule。该算法首先利用miRNA表达谱数据来构建miRNA共表达相似性网络,然后利用计算方法获取具有高度共表达相关性的miRNA簇。把CoModule应用在卵巢癌数据集上并与其他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由CoModule算法识别出来的模块具有更紧密的调控连接,且呈现出更强的miRNA-mRNA负相关性表达系数。另外,多个模块中的miRNA显着富集于miRNA家族,同时miRNA靶基因展示出较为一致的功能特征。总体来说,由CoModule识别出的miRNA调控模块在拓扑结构和生物学意义两方面都具有较好的表现。(2)由于现有模块识别算法无法针对性发现具有预后特征意义的miRNA功能模块,提出一种基于先验临床信息的miRNA预后模块识别算法:ProModule。该算法首先利用肿瘤样本的先验临床信息来遴选出与预后相关的miRNA个体,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方法系统地识别出miRNA介导的具有统计学预后意义的模块。将ProModule和对比方法应用到三种癌症数据集上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由ProModule识别出的miRNA预后模块较个体miRNA展示出更强有力的预后价值。通过与其他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由ProModule识别的miRNA模块呈现出更一致的miRNA-miRNA共表达相关性系数,且模块中miRNA靶基因显着富集于一些与癌症相关的生物功能过程和通路。(3)为了探讨TF和miRNA靶向共同靶基因的协同调控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图的子网络挖掘算法:BiModule。该算法首先利用表达谱和绑定位点信息重构癌症特异性TF-miRNA共调控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图的模块化策略来进行共调控子网络的挖掘。把BiModule和对比方法应用在宫颈癌数据集上进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由BiModule识别出的共调控子网络呈现出更稠密的连接和更强有力的表达相关性。同时,相当一部分的TF-miRNA共调控子网络表现出统计学意义的预后相关性,其靶基因也展示出显着的生物功能富集。(4)针对当前计算识别lncRNA-miRNA-mRNA竞争三元组不够准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统计学的竞争三元组发现算法:lncTriplet。该算法首先设计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案来模拟ceRNA调控过程,然后利用零假设检验来识别竞争三元组。把lncTriplet应用在乳腺癌症数据集上并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由lncTriplet识别的竞争三元组符合ceRNA调控机制,其对应的lncRNA和mRNA展示出一致的共表达相关性和差异表达模式。

于志鹏[4](2019)在《对刑事侦查中DNA鉴定技术的思考》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的反侦察能力越来越强,各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也逐渐趋向智能化,科技化,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在侦破案件的过程中要学会并擅长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正因如此,DNA鉴定技术成为了侦破刑事案件过程中的一项强有力的举措。DNA具有高度的个体差异性,DNA鉴定技术正是利用DNA的这一特性加快了刑事案件侦破的速度,它能够帮助公安机关快速准确的锁定犯罪嫌疑人。在案发现场进行现场勘验的过程中,一枚指纹、一滴血迹、甚至是烟蒂上的一口唾液都可能成为破案的关键。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DNA鉴定的结果,因为在DNA鉴定技术的运用过程中有很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本论文一共分为四个章节,即绪论、概念综述、影响DNA鉴定技术结论的因素、DNA鉴定技术准确性的提高途径和思考。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作者就问题的提出、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和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且通过对自己阅读的中外文献的分析进而梳理了DNA鉴定技术的概念理论和应用问题;在第二章概念综述部分,作者向大家介绍刑事侦查和DNA鉴定技术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目的是让对此方面知识不了解的读者获得对刑事侦查和DNA鉴定技术的认知;在第三章影响DNA鉴定技术结论的因素部分,作者通过对主观和客观因素的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影响DNA鉴定技术结论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了本文真正需要研究的问题;在第四章DNA鉴定技术准确性的提高途径和思考部分,作者对先前提出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出解决DNA鉴定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应用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且对DNA鉴定技术进行哲学反思。DNA鉴定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DNA鉴定技术,不能仅仅依靠DNA鉴定技术的结果就证明犯罪嫌疑人的所有罪行,DNA鉴定技术的结果只是证据的一种,要和其他证据一起使用才能对侦破案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解决DNA鉴定技术所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正是站在这样的角度,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经验,找到其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帮助笔者以及广大刑事侦查工作者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唐锐[5](2019)在《暴风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评估及恢复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环境日益恶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越发频繁,这种低概率高冲击的灾害事件,带来了配电网安全问题。配电网直接与用户相连供电,配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是保证用户不断电的基础。极端天气事件袭击配电网,可能导致几天到几周的长时间停电,经济受到损失,安全性受到威胁。如何快速的解决配电网故障和恢复用户供电,使配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焦点。分布式可再生能源(DG)接入配电网,为极端天气灾害的配电网故障恢复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使配电系统更加复杂,可供选择的供电电源灵活性更高。含大量DG的配电网故障恢复采用最多的是孤岛划分和故障重构。孤岛划分是指利用DG靠近用户侧和单独供电的能力,合理划分和控制其出力,为故障配电系统中关键负荷恢复电能。故障重构是通过馈线间的联络开关将故障线路负荷转接到正常运行的线路。孤岛划分和故障重构都没有考虑极端天气事件对故障恢复后的网络二次袭击,导致网络再次破坏。针对故障恢复后网络可靠性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DG在配电网中的优缺点和对配电网安全可靠性、网损等的影响,为后面DG用于恢复配电网故障奠定基础。其次研究了极端天气事件(暴风)对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严重风险指数SRI,用于评估极端事件对配电网络时空影响的在线风险分析。采用LHS和相反约简算法,在每个仿真步骤中生成可计算管理的故障场景数,用于计算SRI。数值仿真采用IEEE 24节点测试配电网络,在考虑下一小时风速0%和10%最大预测误差的情况下以及两种不同风暴强度的场景,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即使在预测误差可接受的情况下,也能较准确地估计极端事件对系统的影响,也能充分获得预期的甩负荷效果。最后提出了一种考虑恢复后鲁棒性的使用DG恢复灾害后配电线路关键负荷的方法。定义了新的度量UR来量化恢复后的配电线路的恢复不可用性,并建立了一个MILP问题,在满足运行和连接约束条件下,得到恢复后配电线路可能二次故障的鲁棒性恢复方案。在IEEE123节点配电系统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恢复策略后的网络拓扑结构能够同时满足网络故障概率和DG可用性。此外,还证明了该策略在考虑配电馈线损坏的情况下,恢复最大数量的关键负荷。

张会[6](2018)在《知识图谱对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高一生物《分子与细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不断渗透,如何改变现有学科知识的排列顺序与结构,按照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规律,利用互联网技术重新搭建新的学习平台,改变中学生学习方式,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也成为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实验法、对比研究法。通过对科学思维能力的概念以及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结构与特点等分析,展开对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本文以高中生物学科为依托,构建了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的知识图谱学习平台,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其目的旨在探讨知识图谱与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关系。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分子与细胞》知识图谱学习平台建构以及教学实验研究。首先,对人教版高一生物《分子与细胞》以及相关知识进行重新拆分与重组,依据斯坦福大学研究者的“七步法”建构了《分子与细胞》知识图谱学习平台。其次,将已建构的知识图谱学习平台应用在重庆某中学高一年级的实际教学中,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学科成绩以及科学思维能力测试利用SPSS19.0对学生的学科测试成绩以及科学思维能力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知识图谱学习平台能够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也是训练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它能够帮助学生转变思维方式,发展科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效果更明显。希望本文能为知识图谱的深度推广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高雪芬[7](2013)在《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入学时的能力普遍降低,学生层次越来越不均衡,这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得中学的课程设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对大学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大众化教育以及高中课改的背景使得大学微积分教学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大学生会进行求导、积分运算,但是对概念中蕴含的思想并不理解,对概念间的关系认识模糊。所以,发现学生在微积分概念上的认知困难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是微积分教学改革的关键。本论文以一元微积分作为载体,选取极限、导数、微分、中值定理、定积分等内容作为研究的切入点,研究了2个问题:(1)大学生对微积分中的基本概念具有什么样的概念意象,存在哪些概念误解?(2)如何设计微积分的概念教学,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其运用基本概念的能力?本研究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对一所理工院校大一上学期三个教学班的微积分课程进行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主要采用了设计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准实验对照等研究方法,有3位教师以及255位学生参加了概念教学班的教学实践。研究包括3个阶段:(1)准备和设计:根据现有文献及教学经验总结出学生所遇到的常见错误与问题以及每个案例教学设计的要点(设计原型),设计出概念的前/后测试卷,对测试时间、教学时间作出安排。(2)教学实践:针对前测中发现的问题,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设计原型)进行修正,并实施概念教学。(3)回顾分析:任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并对概念教学设计原则进行修正;依据修正后的原则,开始下一轮的教学设计。在研究的最后,我们进行了教学设计的效果检验,主要通过三条路径:(1)以具体案例的前后测对比,进行教学班纵向的比较;(2)以学校统一安排的期中期末考试进行横向的比较;(3)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概念教学的认可情况。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其一,大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向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是错误的。(1)在学习极限的定义前,大学生不会用严格的语言来界定极限,有一些同学用静态的观点来看待极限,认为极限就是“n趋于无穷大(x趋于x0)时,数列(函数)等于a”。(2)大多数学生在看到导数时首先想到的是函数曲线在某点切线的斜率;学生主要从斜率的角度来理解导数,而非从变化率的角度来理解。(3)学生对通过导数来求微分这种“操作性的知识”认识深刻,但是对微分的几何意义和线性近似的思想认识存在混乱。(4)部分学生知道定积分是面积,但是不清楚究竟是哪个区域的面积;知道定积分概念中的分割与近似代替的过程,但是部分学生不清楚对哪个量进行分割:一些学生单纯地认为dx是积分号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其“微分”的实际意义。其二,我们构建了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验。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如下:(1)通过本原性(历史上的,本质的)问题引入数学概念,借助历史发展阐述数学概念;(2)借助几何直观或生活中的直观例子帮助同学理解概念;(3)注重概念间关系的阐述。针对前测中的问题,每个案例的设计重点如下:极限的教学设计重在通过直观的方式帮助同学熟悉、理解并会运用形式化的语言;导数的教学设计重在阐明概念所蕴含的“变化率”思想;微分的设计重点在于突出概念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图;中值定理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历史上的定理形式来让学生体会到概念的严格化过程:定积分是过程性概念的典型代表,其设计要点在于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将定积分的概念解压缩,从而将定积分概念迁移到未知情境中。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国内首先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学生对一元微积分基本概念的理解,并剖析了学生的概念意象;针对这些概念意象与学生的概念误解进行了教学设计与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呈现了微积分概念教学的原始设计、对学生概念意象及概念误解的调查、教学设计的修正、教学设计的实施、教学效果反馈的全过程,其理论意义在于为微积分教学研究提供实证性的依据,为后续研究的开展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实践价值在于可帮助大学教师了解学生的概念理解情况,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设计参考,也可为大学的教材编写者提供素材。

王俊春[8](2011)在《国家助学贷款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与银行动态博弈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1999年伊始,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作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执行,承载着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热忱期望,也彰显着“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本文对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需求层面,一个是供给层面。主要涉及五个利益主体:中央政府、银行、地方政府、高校以及贷款学生(家庭)。文章基于三个研究假设:一是假设国家助学贷款中的需求量为“实际需求量”,二是假设供给层面的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抽象为一个利益主体——政府,三是假设供给层面的两个利益主体——政府和银行都是“理性人”。文章从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视角切入,建立政府与银行的斯坦科尔伯格模型,分析“政府守信、银行合作”,“银行不合作、政府不守信”和“政府守信、银行不合作”三种情形,通过模型分析和数理推导,比较得出理想的纳什均衡解为:政府守信、银行合作。但现实情况通常是,银行选择不合作,而政府常常选择不守信。怎么样才能走出现实的困境?因此,文章从政策动态一致性的视角,分析得出改善现实困境的政策建议:一是法律限权有助于形成政府利益博弈中的约束机制;二是选任“平均主义不太强烈”的主管官员利于政府战略选择趋向最优均衡解;三是政府注重自己的“声誉”促成“守信战略”的达成;四是“仁慈的政府”有助于激励银行创造更多的收益。

伍爵博[9](2010)在《基于云模型与数据场的图像特征提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在数字信息的分析、处理和使用过程中,图像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对其进行有效的表示和研究,是一件十分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而图像特征提取和识别正是有效使用数字图像信息的关键前提和基础,它的研究在模式识别、计算机可视化、军事安全、测绘遥感、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图像特征提取相关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及其解决方法能够大大推动诸如模式识别等相关学科的前进与发展,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云模型理论与数据场理论的优势,研究了基于云模型和数据场的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新方法及其应用,以实现图像特征快速有效的提取、分析、处理、识别及应用的目的。主要包含两大方面的研究:基于云模型的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应用研究与基于数据场的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应用研究。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过程中常常隐含着图像数据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同时二者又构成一定的关联。传统的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方法通常仅在单方面考虑了模糊性,或者单方面考虑了随机性。针对该问题,本文以云模型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图像特征中的模糊性、随机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研究不确定性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的新方法。以人脸图像为例,给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用云模型的三个云数字特征(期望Ex、熵En和超熵He)来表示图像特征与概念,模糊性、随机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利用人脸图像的云数字特征,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表情识别框架,并给出了具体算法步骤。作为图像特征提取应用的延伸,研究了基于云模型的人脸表情合成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和实现过程。使用该方法合成的人脸表情图像能够整体展示人脸的不同表情,同时丰富人脸表情现有表现特征。针对时序图像特征提取较为困难这一现状,给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时序图像特征提取新方法,并将该方法推广至时序图像预测领域,实现了时序图像特征的预测。研究了基于数据场的图像特征提取与识别新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对数据场在图像特征提取中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补充与延伸,结合相对论,给出了时变数据场的分析方法及步骤。其次,对数据场可视化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多维数据场可视化方法,实现图像数据处理过程中提炼知识过程的可视化表示,从而更易于人们发现知识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最后,论文研究了基于数据场的图像特征提取在行为挖掘中的应用,并以人物轨迹图像为应用实例,给出了一种图像征提取与识别方法,实现了空间物体的行为挖掘。

汪源[10](2009)在《基于PLS的连退机组带钢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钢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材料被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对钢材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连续退火是改善带钢的力学性能的关键过程。但实际生产过程中,连续退火过程机理复杂,并且对带钢质量的检测有很大的时间滞后,这给提高带钢质量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偏最小二乘建模方法作为多元统计方法的一种,不依赖过程机理知识,模型结构清晰,过程变量与质量变量间的关系明确。本文选用偏最小二乘方法构建带钢质量与过程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及时实现带钢质量预报和过程监测,并可以追溯故障变量,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本文重点研究基于偏最小二乘方法的连退机组带钢质量预报和过程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分析现场数据项、模型输入需求以及模型输出需求,结合现场设备条件建立带钢质量预报和过程监测系统数据库。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离线训练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建立在线带钢质量预报和过程监测模型,并用现场数据测试模型精度。最后,以模型为核心,为其编写不同环境、平台之间的数据接口和数据预处理模块,并根据模型输出和现场工艺特点开发系统操作界面。系统数据库为系统管理庞杂的数据;在线模型进行带钢质量预报和过程监测;数据接口和数据预处理模块保障整个系统数据交换畅通无阻;系统操作界面直观的显示系统输出,方便现场工人操作。以上四个部分协同工作,构成了整个带钢质量预报和过程监测系统。本文设计的连退机组带钢质量预报和过程监测系统在现场的运行十分成功,这不仅证明了系统算法的有效性,同时也为多元统计方法在大型工业过程中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二、小概率事件原则的几个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概率事件原则的几个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风险度量极限理论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动态相容风险度量时间一致性的若干刻画及相互关联
    1.1 前言
    1.2 动态相容风险度量简介
    1.3 从概率角度刻画
        1.3.1 Stability模型
        1.3.2 Rectangularity模型
        1.3.3 ⅡD模型
        1.3.4 BU模型
    1.4 从期望角度刻画
        1.4.1 g-期望
        1.4.2 次线性期望
    1.5 联系和区别
        1.5.1 联系
        1.5.2 区别
第二章 动态相容风险度量的大数定律
    2.1 前言
    2.2 动态风险度量和相关性质
    2.3 动态相容风险度量的大数定律
    2.4 两个具体例子
        2.4.1 Stability模型下的动态相容风险度量
        2.4.2 基于g-期望的动态相容风险度量
第三章 Stability模型下随机变量阵列的大数定律及其对m-相依随机变量的应用
    3.1 前言
    3.2 Stability模型和相关引理
    3.3 随机变量阵列的大数定律
    3.4 应用: m-相依随机变量
第四章 BU模型下的中心极限定理
    4.1 前言
    4.2 G-正态分布和相关性质
    4.3 BU模型和相关引理
    4.4 主要结果
第五章 G-布朗运动的分解定理
    5.1 前言
    5.2 Ocone鞅和G-布朗运动
    5.3 G-布朗运动的分解定理
    5.4 G-布朗运动分解定理的几个应用
第六章 一般次线性期望下随机变量阵列的完全收敛性和强大数定律
    6.1 前言
    6.2 广义负相关随机变量与相关引理
    6.3 主要结果
    6.4 独立同分布随机变量阵列的完全收敛性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情况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交叉路口碰撞概率及跟驰模型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 论文的组织安排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城市交叉路口碰撞问题
    2.1 城市道路交叉路口
        2.1.1 道路交叉路口的分类
        2.1.2 道路交叉路口的几何特点
        2.1.3 道路交叉路口的车辆冲突分类
        2.1.4 道路交叉路口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特征
    2.2 城市道路交叉路口安全影响因素
        2.2.1 道路交叉路口安全现状分析
        2.2.2 道路交叉路口评价指标
    2.3 城市道路车辆碰撞概率
        2.3.1 碰撞概率影响因素
        2.3.2 同一车道车辆间碰撞概率
        2.3.3 交叉路口车辆间碰撞概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叉路口交通优化及SUMO仿真
    3.1 SUMO仿真软件
        3.1.1 SUMO所使用的模型
        3.1.2 SUMO中的应用
        3.1.3 SUMO仿真流程
    3.2 石家庄市范西路-东大街交叉路口交通分析
        3.2.1 范西路-东大街交叉路口基本情况
        3.2.2 范西路-东大街交叉路口相关参数
    3.3 范西路-东大街交叉路口SUMO仿真数据生成
        3.3.1 道路网络的创建
        3.3.2 道路网络的信号灯设置
        3.3.3 车辆网络的创建
        3.3.4 道路仿真文件的生成
    3.4 范西路-东大街交叉路口交通优化
        3.4.1 SUMO中的Krauss跟驰模型
        3.4.2 改进Krauss跟驰模型——PADM跟驰模型
        3.4.3 PAM跟驰模型加速情况
        3.4.4 PADM跟驰模型具体实现形式
    3.5 跟驰模型仿真分析
        3.5.1 Krauss跟驰模型SUMO仿真结果
        3.5.2 PADM跟驰模型SUMO仿真结果
        3.5.3 两种跟驰模型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VANET的交叉路口交通优化
    4.1 车联网(VANETs)概述
        4.1.1 VANETs简介及发展
        4.1.2 VANETs系统构建
        4.1.3 VANETs应用场景
        4.1.4 VANETs特点及应用
    4.2 NS3仿真软件
        4.2.1 NS3概述
        4.2.2 NS3仿真流程
        4.2.3 NS3体系结构
        4.2.4 NS3网络组件
    4.3 范西路-东大街交叉路口交通优化
        4.3.1 生成VANET仿真的车辆运动轨迹文件
        4.3.2 范西路-东大街交叉路口车联网优化方案
        4.3.3 范西路-东大街交叉路口车联网仿真分析
        4.3.4 网络性能评估参数
        4.3.5 不同跟驰模型信息投递率分析
        4.3.6 不同跟驰模型端到端平均延时分析
        4.3.7 不同跟驰模型吞吐量分析
        4.3.8 VANET仿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工作
    5.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MicroRNA介导的调控网络在癌症中的构建与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miRNA功能模块识别
        1.2.2 TF-miRNA共调子网络发现
        1.2.3 lncRNA-miRNA-mRNA竞争三元组预测
    1.3 本论文主要工作目的及贡献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基础计算方法的理论概述
    2.1 相关相似性计算方法
        2.1.1 皮尔逊相关系数
        2.1.2 Jaccard系数
        2.1.3 互信息和条件互信息
        2.1.4 最大信息系数
    2.2 相关聚类算法
        2.2.1 Hierarchical Clustering聚类算法
        2.2.2 ClusterONE聚类算法
        2.2.3 Affinity Propagation聚类算法
    2.3 相关统计学理论
        2.3.1 零假设
        2.3.2 错误发现率
        2.3.3 超几何检验
        2.3.4 Lasso线性回归模型
        2.3.5 生存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miRNA功能模块发现算法CoModule和 ProModule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基于共表达相关性的miRNA调控模块发现算法CoModule
        3.3.1 CoModule算法框架
        3.3.2 CoModule的具体算法步骤
        3.3.2.1 利用粗糙集识别共表达miRNA簇
        3.3.2.2 利用Lasso重构miRNA-mRNA调控网络
        3.3.3 实验数据
        3.3.4 实验及结果分析
        3.3.4.1 模块的拓扑结构
        3.3.4.2 miRNA家族分析
        3.3.4.3 模块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3.3.4.4 模块的生存分析
        3.3.5 本节小结
    3.4 基于先验临床信息的miRNA预后模块发现算法ProModule
        3.4.1 ProModule算法框架
        3.4.2 ProModule的具体算法步骤
        3.4.2.1 识别具有预后特征的个体miRNA
        3.4.2.2 利用MIC计算miRNA共表达相关性矩阵
        3.4.2.3 利用AP识别miRNA簇
        3.4.2.4 向miRNA簇添加靶基因
        3.4.3 实验数据
        3.4.4 实验及结果分析
        3.4.4.1 模块的拓扑结构分析
        3.4.4.2 miRNA模块的预后特征分析
        3.4.4.3 miRNA模块靶基因生物功能富集分析
        3.4.5 本节小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二分图的TF-miRNA共调控子网络挖掘算法BiModule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BiModule算法框架
        4.3.1 利用Lasso重构癌症特异性regulator-mRNA二分图网络
        4.3.2 利用MICA枚举和挑选最大二分子图
        4.3.3 最大二分子图模块化
    4.4 实验数据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4.5.1 共调控子网络的拓扑特征分析
        4.5.2 共调控子网络中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4.5.3 共调控子网络的生存分析
    4.6 本章小节
第5章 基于统计学的lncRNA-miRNA-mRNA竞争三元组发现算法lncTriplet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3 lncTriplet算法框架
        5.3.1 利用双随机游走进行关系对预测
        5.3.2 计算lncRNA对 miRNA-mRNA调控的扰动力度
        5.3.3 利用零假设识别癌症特异性的竞争三元组
    5.4 实验数据
    5.5 实验及结果分析
        5.5.1 实验结果评价和方法比较
        5.5.2 两个预测算法的性能比较
        5.5.3 △I值直方图的参数估计
        5.5.4 分析PTENP1-miRNA-PTEN三元组△I值
        5.5.5 分析竞争三元组的表达相关性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4)对刑事侦查中DNA鉴定技术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与评论
        (一) 关于DNA鉴定技术的研究文献
        (二) 关于刑事侦查的研究文献
        (三) 关于刑事侦查中DNA鉴定技术思考的研究文献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五、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特色
        (二) 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概念综述
    一、刑事侦查的介绍
        (一) 刑事侦查的历史发展
        (二) 刑事侦查的对象和目的
        (三) 刑事侦查的特点
    二、DNA鉴定技术的介绍
        (一) DNA鉴定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二) DNA鉴定技术的发展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影响DNA鉴定技术结论的因素
    一、主观因素
        (一) 鉴定人资质和水平的欠缺
        (二) 鉴定人处理DNA检材能力不够
        (三) 鉴定人辨别现场的能力不足
    二、客观因素
        (一) DNA数据库不完善
        (二) 技术设备较落后
        (三) 相关立法不完全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DNA鉴定技术的思考
    一、提高DNA鉴定技术准确性的对策
        (一) 主观因素解决途径
        (二) 客观因素解决途径
    二、DNA鉴定技术的哲学思考
        (一) 技术本质之思
        (二) 技术作用之辩
        (三) 技术规律之析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暴风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评估及恢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含DG的配电网孤岛划分研究现状
        1.2.2 含DG的配电网恢复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分布式电源概述及其对配电网影响
    2.1 引言
    2.2 分布式电源分类
        2.2.1 光伏发电系统
        2.2.2 风力发电
        2.2.3 分布式储能系统
        2.2.4 燃料电池
        2.2.5 微型燃气轮机
    2.3 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的影响
    2.4 分布式电源预测与防护
        2.4.1 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
        2.4.2 云端监控系统及数据处理
        2.4.3 智能预测
        2.4.4 多点智能运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暴风对配电网时空影响风险分析
    3.1 引言
    3.2 严重风险指数SRI建模
        3.2.1 线路和杆塔脆弱性模型
        3.2.2 易损组件识别及故障场景构建
        3.2.3 SRI计算
        3.2.4 场景生成和约简算法
    3.3 算例分析
        3.3.1 参数设定
        3.3.2 仿真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供电可靠性的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恢复策略
    4.1 引言
    4.2 考虑可靠性的配电网故障恢复问题
        4.2.1 恢复网络
        4.2.2 恢复特征参数
    4.3 考虑可靠性的配电网故障恢复建模
        4.3.1 目标函数
        4.3.2 约束条件
    4.4 算例分析
        4.4.1 参数设置
        4.4.2 配电网破坏较小时恢复分析
        4.4.3 配电网破坏较大时恢复分析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以及专利目录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相关课题

(6)知识图谱对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高一生物《分子与细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基础教育改革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阐述
    2.1 科学思维能力
        2.1.1 概念
        2.1.2 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特点与结构
        2.1.3 在生物学科中培养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可行性分析
    2.2 知识图谱
        2.2.1 概念
        2.2.2 发展
3 《分子与细胞》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3.1 《分子与细胞》内容分析
    3.2 构建原则
    3.3 构建流程
4 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方法与研究变量
    4.4 研究过程与结果分析
        4.4.1 《科学思维能力测试》试卷编制
        4.4.2 实验前测
        4.4.3 课堂教学实践
        4.4.4 实验结果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7)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影响
        1.1.2 课程改革背景的诉求
        1.1.3 对微积分教学现状的反思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意义
    1.4 论文的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概览
        2.1.1 上世纪80年代关于高等数学的研究
        2.1.2 《高等数学思维》
        2.1.3 《大学数学教育研究》
        2.1.4 《大学数学的教与学》
        2.1.5 美国的微积分课程改革运动
        2.1.6 中国的工科数学改革
    2.2 大学与高中的衔接
        2.2.1 大学与高中的衔接的困难及其表现
        2.2.2 导致大学与高中衔接困难的因素
        2.2.3 大学与高中衔接的解决策略
        2.2.4 大学与高中衔接的理论模型
    2.3 高等数学思维相关理论综述
        2.3.1 概念意象与概念定义
        2.3.2 过程性概念
        2.3.3 数学的三个世界
        2.3.4 APOS理论
        2.3.5 再谈“压缩”
    2.4 微积分概念教学
        2.4.1 直观的方法
        2.4.2 历史发生的方法
        2.4.3 “基于概念”的学习环境
第3章 研究方案与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教育设计研究法
        3.1.2 为什么要用教育设计研究法
    3.2 研究对象及研究参与者
        3.2.1 学校
        3.2.2 教师
        3.2.3 学生
        3.2.4 课程与教材
        3.2.5 研究人员
    3.3 研究思路与流程
        3.3.1 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
        3.3.2 案例选取
        3.3.3 研究流程
    3.4 研究工具
        3.4.1 调查问卷与测试
        3.4.2 访谈
        3.4.3 课堂观察与视频分析
        3.4.4 准实验研究
    3.5 数据收集与处理
        3.5.1 数据收集日程
        3.5.2 数据收集工具
        3.5.3 数据处理分析
    3.6 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3.6.1 信度与效度
        3.6.2 伦理
第4章 研究结果总述
    4.1 预研究
        4.1.1 2010年1月对大一学生的调查
        4.1.2 2010年5月对大一学生的访谈——关于微分概念误解
        4.1.3 2010年9月对大一新生的测试
        4.1.4 预研究小结
    4.2 概念教学设计原则的提出与发展
        4.2.1 “基于概念”的教学环境
        4.2.2 概念教学原则的提出与第一次修正
        4.2.3 概念教学原则的第二次修正
    4.3 概念教学设计原型
    4.4 学期初前测
    4.5 概念教学的总体效果
        4.5.1 从常规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看
        4.5.2 从期末的调查来看
        4.5.3 教学效果小结
第5章 设计研究案例
    5.1 极限的教学设计
        5.1.1 关于极限的研究综述
        5.1.2 大学生对极限的概念意象
        5.1.3 对极限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5.1.4 极限小结
    5.2 导数的教学设计
        5.2.1 关于导数的研究综述
        5.2.2 导数前测
        5.2.3 导数的教学设计
        5.2.4 反馈
        5.2.5 导数小结
    5.3 微分的教学设计
        5.3.1 关于微分概念的研究综述
        5.3.2 大学生对微分概念的理解
        5.3.3 微分的教学设计
        5.3.4 课堂反思
        5.3.5 微分小结
    5.4 中值定理的设计研究
        5.4.1 关于中值定理的研究综述
        5.4.2 中值定理的教学设计
        5.4.3 课堂效果分析
        5.4.4 第二轮教学实践
        5.4.5 中值定理小结
    5.5 定积分的教学设计
        5.5.1 关于定积分的研究综述
        5.5.2 定积分前测与教学设计要点
        5.5.3 定积分概念的设计
        5.5.4 定积分后测
        5.5.5 定积分后测与前测的对比
        5.5.6 从任课教师教学反思看课堂实施情况
        5.5.7 定积分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学生对微积分基本概念的概念意象
        6.1.2 微积分概念教学原则的构建
        6.1.3 微积分基本概念以及中值定理的教学设计
        6.1.4 概念教学的总体效果
    6.2 研究建议
    6.3 反思与展望
        6.3.1 本研究的创新性
        6.3.2 本研究的不足
        6.3.3 后续研究展望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附录一 学期初前测
附录二 导数前测
附录三 导数后测定积分前测
附录四 定积分后测
附录五 学期末调查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
致谢

(8)国家助学贷款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与银行动态博弈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 选题缘起
        1. 研究范畴的确立: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供给
        2. 研究视角的确立: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3. 选题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外文献综述
        2. 国内文献综述
        3. 研究述评
    (三) 基本思路、文章结构和内容
        1. 基本思路
        2. 文章结构和内容
    (四) 创新点与不足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一、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一) 概念界定
        1. 国家助学贷款
        2. 有效供给
        3.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4. 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供给
    (二) 相关理论
        1. 教育机会公平理论
        2. 公共产品理论
        3. 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4. 公共选择理论
二、研究假设、研究工具和方法
    (一) 研究假设
    (二) 研究工具和方法
        1. 研究工具
        2. 研究方法
三、国家助学贷款有效供给问题分析
    (一) 学生贷款供给制度对比
        1. 国外学生贷款供给的特征
        2. 中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特殊性
    (二) 政府与银行博弈的基础:目标和手段的矛盾
        1. 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性目标
        2. 国家助学贷款的商业化运作
    (三) 政府与银行动态博弈模型:基于斯坦科尔伯格模型的分析
        1. 基本假设
        2. 变量说明
        3. 模型建立及推导
        4. 模型结果与启示
四、解决政策动态非一致性问题的建议
    (一) 法律限权有助于形成政府利益博弈中的约束机制
    (二) "平均主义不太强烈"的主管官员利于政府战略选择趋向最优均衡解
    (三) 政府注重自己的"声誉"促成"守信战略"的达成
    (四) "仁慈的政府"有助于激励银行创造更多的收益
总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9)基于云模型与数据场的图像特征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图像特征提取的发展和现状
        1.2.1 图像统计特征提取
        1.2.2 图像纹理与边缘特征提取
        1.2.3 图像特征提取代数关系法
        1.2.4 图像特征变换系数与滤波器法
        1.2.5 其他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1.2.6 主要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二章 云模型理论关键技术
    2.1 云模型简述
        2.1.1 云模型的基本定义
        2.1.2 云的数字特征
        2.1.3 云的3En法则
    2.2 云发生器
        2.2.1 正向云发生器
        2.2.2 逆向云发生器
        2.2.3 条件云发生器
    2.3 多维云
        2.3.1 二维正向正态云
        2.3.2 三维云模型
        2.3.3 多维云模型
    2.4 基于云模型的打靶实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云模型的人脸图像特征提取
    3.1 人脸图像的特征提取综述
    3.2 人脸图像库
    3.3 基于云模型的人脸图像特征提取
        3.3.1 逆向云发生器优化
        3.3.2 基于云模型的人脸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3.4 实例分析
        3.4.1 基于云模型的特征提取
        3.4.2 实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云模型的人脸表情识别
    4.1 人脸表情识别概述
    4.2 表情识别系统框架
    4.3 人脸表情识别的主要方法
        4.3.1 基于子空间变换的方法
        4.3.2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
        4.3.3 基于模型的方法
    4.4 人脸表情识别过程
    4.5 基于云模型的人脸表情识别流程
    4.6 实例分析
        4.6.1 样本集训练
        4.6.2 基于样本集的人脸识别
        4.6.3 实验结果分析
    4.7 下一步研究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云模型的人脸表情合成
    5.1 概述
    5.2 人脸表情合成方法
        5.2.1 基于建模的方法
        5.2.2 基于图像的方法
        5.2.3 表情映射方法
    5.3 基于云模型的人脸表情合成
    5.4 基于云模型的人脸表情合成实验
        5.4.1 同一个人的两种表情按不同比例合成
        5.4.2 两个人的同一种表情不同比例合成
        5.4.3 图像库之外差异较大的两种表情按比例合成
        5.4.4 图像库之外差异较小的两种表情按比例合成
        5.4.5 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云模型的时序图像特征提取
    6.1 概述
    6.2 基于云模型的时序图像挖掘框架
        6.2.1 时序图像数据挖掘框架
        6.2.2 时序图像预处理
        6.2.3 时序图像数字特征提取
        6.2.4 预测规则挖掘
    6.3 实例分析
        6.3.1 数据获取
        6.3.2 数据预处理
        6.3.3 时序图像特征提取
        6.3.4 曲线拟合及预测
    6.4 下一步研究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数据场关键技术及其可视化
    7.1 数据场概述
    7.2 数据场的场强函数
    7.3 数据场的势
        7.3.1 势函数
        7.3.2 数据场的影响因素
    7.4 时变数据场的扩展
        7.4.1 基本原理
        7.4.2 时变数据场数据分析
    7.5 数据场可视化
        7.5.1 数据场可视化的意义
        7.5.2 等势面的可视化
        7.5.3 多维可视化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数据场的图像特征提取在行为挖掘中的应用
    8.1 行为挖掘概述
    8.2 空间对象的行为挖掘
    8.3 基于数据场的图像特征行为挖掘模型
        8.3.1 基于数据场的图像特征行为挖掘框架
        8.3.2 数据清理与数据规范化
        8.3.3 行为分析与行为处理
        8.3.4 行为识别与行为预测
    8.4 实例分析
        8.4.1 数据源选取与预处理
        8.4.2 行为分析和行为处理
        8.4.3 图像行为识别与分析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PLS的连退机组带钢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连退机组工艺背景
        1.1.1 退火
        1.1.2 连续退火机组(CAPL)
    1.2 带钢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的意义
    1.3 工业生产过程常用的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方法
    1.4 本文主要工作
第2章 连退机组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2.1 数据库设计简述
    2.2 Oracle数据管理系统
        2.2.1 数据库管理系统选择
        2.2.2 Oracle数据库结构
    2.3 连退机组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实现
        2.3.1 系统数据特点
        2.3.2 系统数据库设计
        2.3.3 系统数据库建立
        2.3.4 系统数据库备份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连退机组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人机交互系统设计与实现
    3.1 人机交互系统总体结构
    3.2 系统数据接口模块设计与实现
        3.2.1 ADO.NET接口
        3.2.2 模型DLL接口
    3.3 系统数据预处理模块设计与实现
        3.3.1 数据预处理
        3.3.2 模型数据特点及处理规则
        3.3.3 数据预处理模块实现
    3.4 系统界面模块设计与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PLS的带钢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的实现
    4.1 基于PLS的带钢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的离线建模
        4.1.1 偏最小二乘算法
        4.1.2 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离线建模
    4.2 基于PLS的带钢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模型在线应用
        4.2.1 带钢的质量预报与过程监测
        4.2.2 连续退火过程的异常变量在线追溯
    4.3 在线应用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小概率事件原则的几个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风险度量极限理论及其应用[D]. 林一伟. 山东大学, 2020(04)
  • [2]交叉路口碰撞概率及跟驰模型改进研究[D]. 闫文娇.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3]MicroRNA介导的调控网络在癌症中的构建与分析方法研究[D]. 潘楚. 湖南大学, 2019(07)
  • [4]对刑事侦查中DNA鉴定技术的思考[D]. 于志鹏.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5]暴风下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评估及恢复研究[D]. 唐锐. 长沙理工大学, 2019(07)
  • [6]知识图谱对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 ——以高一生物《分子与细胞》为例[D]. 张会. 重庆大学, 2018(04)
  • [7]一元微积分概念教学的设计研究[D]. 高雪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8]国家助学贷款有效供给问题研究 ——基于政府与银行动态博弈的视角[D]. 王俊春. 云南大学, 2011(04)
  • [9]基于云模型与数据场的图像特征提取研究[D]. 伍爵博. 武汉大学, 2010(05)
  • [10]基于PLS的连退机组带钢质量预报及过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汪源. 东北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小概率事件原理的几种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