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

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

一、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肖忠湘[1](2020)在《水稻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其与微生物的互作》文中研究指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会给杂草可持续治理、食品安全、环境质量等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我国是水稻(Oryza sativa L.)种植大国,秸秆来源广,利用其释放的化感物质控制杂草,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对化学除草剂的依赖,同时,秸秆还田还能提高土壤肥力,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研究以化感水稻PI312777(PI)和非化感水稻Lemont(LE)为材料,分析秸秆还田后化感物质与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并对其互作机理进行解析,阐述了化感效应和土壤肥力的演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PI产生的化感物质使受体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两种水稻秸秆化感潜力差异显着,其中PI秸秆产生的化感物质能显着抑制受体可溶性蛋白的合成,使其体内游离态氨基酸累积。可溶性蛋白合成受阻直接影响细胞膜和各种代谢酶的功能,同时使得光合作用关键酶的活性降低,受体叶绿素含量减少,生长受阻。(2)PI含更丰富的酚酸、黄酮、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等芳香族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的酚羟基活性基团具有生物毒理性采用HPLC-MS/MS分析检测了PI和LE秸秆中的化学成分,分别检出86种和74种组分。二者检测出的化学组分多数相似,但PI含更丰富的酚酸类、黄酮类、苯甲酸及其衍生物等芳香族类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上的酚羟基具有一定的生物毒理性。这些芳香族类化合物通过与土壤微生物互作,与其他类物质,如水蓼二醛(Polygodial)等,发生加合、协同作用,化感活性进一步提升。(3)不同化合物的环境行为差异大,化感物质的作用半径与其在土壤中的淋滤能力关系密切在9种供试化学物质中,除草剂丙草胺(Pretilachlor)和杀虫剂吡虫啉(Imidacloprid)在土壤中的淋滤能力最强(Lf>0.8),香草醛(Vanillin)和香豆素(Coumarin)(Lf>0.6)其次,黄豆苷元(Daidzein)、薄荷醇(Menthol)和间酪氨酸(m-tyrosine)的淋滤性中等(0.3<Lf<0.6),而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和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最弱(Lf<0.3)。化感物质1:1混合组合的淋滤能力强于组分中任一化感物质,具有联合迁移优势。各化学物质不同的迁移能力与其分子的基团、极性、溶解性等紧密相关,直接关系到其化感效应的作用半径。(4)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与微生物存在互作效应,直接影响其化感活性的强弱化学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使某些特定细菌和放线菌类群富集,表现出选择性适应特征;同时,土壤微生物也能影响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能力,使化感物质的作用范围、活性发生变化。丙草胺和吡虫啉对莴苣(Lactuca sativa L.)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浓度抑制型,具有独立作用的特点,而化感物质的抑制作用与土壤微生物关系更为密切,表现为化感物质-微生物互作调控型。(5)改进后的化感潜力评价模型更好地诠释了土壤微生物与化感源互作中的“两面性”角色鉴于Liebman和Sundberg化感潜力评价模型的局限性,研究提出了新的假设:将微生物视为加入土壤的“试剂”,并采用干扰潜力代替发芽抑制率指标,改进了评价模型,清晰地评估了3种“化感源”(水提液、秸秆残渣和新鲜秸秆)的化感潜力。研究表明,化感源的化感潜力与微生物作用密切相关,秸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化感物质先增加后减少,其化感抑制作用呈现出先由弱变强,再由强至弱,最后转变为轻微的促进作用。微生物是实现从化感协同作用向化感拮抗作用转变的关键角色,具有明显的“两面性”作用。(6)细菌群落结构在秸秆土壤培养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秸秆在土壤培养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表现出“四段式”变化特征。第一阶段为优势菌种的快速发育期(0-2天):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Actinobacteria)等优势细菌种群迅速繁殖,细菌总量和多样性呈指数增长;第二阶段为细菌物种筛选期(2-8天):细菌总数和多样性有所下滑,呈现出一定的筛选性,如噬几丁质菌属(Chitinophag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均为这一阶段选择性适应群种;第三阶段为恢复期(8-16天):细菌总数和多样性出现反弹,表现为筛选后的恢复特征;第四阶段为成熟期(16-32天):细菌总数和多样性处于稳定,表现为稳定性的特征。(7)化感水稻秸秆还田“窗口期”营造了抑制杂草萌发、生长的微环境化感和非化感水稻秸秆还田都能提高土壤有机质(SOM)、微生物量C、N(BC,BN)等含量,但化感水稻PI秸秆还田存在化感效应“窗口期”(秸秆还田后2-32天)。在“窗口期”内,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及与微生物的耦合效应引起了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抑制了土壤脲酶的活性,降低速效氮(AN)的水平,造成有效营养物质的缺失,形成了可抑草的微生态环境。(8)化感水稻秸秆还田“窗口期”后期土壤肥力明显提升“窗口期”后,随着化感物质作为碳源逐渐被微生物降解,土壤碳池扩大,SOM,BC和BN等肥力因子开始提升。处理组的发芽率逐渐升高,到32天时,与空白对照组无差异,表现为抑制效应解除;到64天时,其发芽率优于空白对照,化感综合效应表现为促进效应,实现由“化感抑制”向“培肥作用”的切换。利用好窗口期的化感抑制效应和后窗口期的土壤培肥效应能实现环境友好型除草和土壤肥力提升的有机统一。

李豪[2](2019)在《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植被恢复中沙棘的化感效应研究》文中提出植被恢复是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最有效的的措施之一,而化感作用作为植物种间关系的一种,在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试验旨在分析沙棘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从沙棘的化感效应方面来分析植被自然恢复演替过程规律,为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生物测试法,以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主要造林树种沙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叶和根浸提液对该地常见乔灌木树种侧柏、油松、刺槐、柠条及其自身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最后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分析叶和根部主要化感物质。得出以下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CK)相比,沙棘叶和根浸提液均对刺槐种子发芽率表现出低促高抑的浓度效应,而显着抑制沙棘种子的发芽率。高浓度(5.0g/L)叶浸提液处理下的侧柏根长和茎长表现为促进;叶和根浸提液处理下油松幼苗茎长和根长均在低浓度时(叶和根分别为0.5 g/L和0.1 g/L)表现为抑制现象,但高浓度(5.0和10g/L)根浸提液处理下的油松根长表现为促进现象;高浓度(5.0和10 g/L)叶浸提液处理下的刺槐幼苗根长表现为抑制现象,而根浸提液处理下则均表现为抑制现象;叶浸提液处理下的柠条根长表现抑制现象,而根长和根浸提液处理下的茎长则表现低促高抑现象;根和叶浸提液处理下的沙棘茎长和根长则均表现为抑制现象。各处理下的各植物鲜重均未出现显着差异。(2)叶和根浸提液处理下的侧柏幼苗CAT酶活性和MDA含量均表现为抑制现象,而根浸提液处理下的SOD酶活性则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叶浸提液处理下的油松CAT酶活性表现为抑制现象,而SOD酶活性表现为促进现象,MDA含量和根浸提液处理下的SOD则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叶和根浸提液处理下的刺槐CAT酶活性和MDA含量均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高浓度(10 g/L)根浸提液处理下的柠条幼苗POD酶活性表象为抑制现象;叶浸提液处理下的沙棘幼苗POD酶活性表现为低促高抑现象,而高浓度(10 g/L)根浸提液处理下则表象为促进作用。(3)经过和标准样品的LC/MS分析结果比对,表明沙棘叶和根浸提液中分别含有黄酮类物质槲皮素(Quercetin,质量分数为302,分子式为C15H10O7)和儿茶素(Catechin,质量分数为290,分子式为C15H14O6)。

尹国丽[3](2019)在《紫花苜蓿-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微生态特征与自毒效应消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具有产量高、饲用价值高、生态价值突出等优点,自毒作用是紫花苜蓿种植主要限制因素之一,严重降低次代种子萌发、成苗、生长、牧草产量和品质,导致土壤环境恶化,提高病害的发生率等问题。轮作能够有效降低自毒效应,并提高土壤养分、微生物多样性和防治土传病害。目前,关于紫花苜蓿与小麦玉米轮作自毒作用缓解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测定紫花苜蓿不同种植年限(1、4、5、6和7a)土壤酚酸类自毒物质(阿魏酸、对羟基甲苯、咖啡酸、绿原酸和香豆素)含量,并分析土壤浸提液和外源酚酸类物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验证紫花苜蓿自毒作用并筛选最适宜翻耕年限。之后,设置轮作试验:5a紫花苜蓿-小麦(alfalfa-wheat,简称AW),5a紫花苜蓿-玉米(alfalfa-corn,简称AC),5a紫花苜蓿-小麦-小麦,(alfalfa-wheat-wheat,简称AWW),5a紫花苜蓿-玉米-玉米(alfalfa-corn-corn,简称ACC),以5a紫花苜蓿草地为对照(control,CK),探索轮作作物对紫花苜蓿土壤自毒物质含量及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群落结构等生态因子的改良作用,并分析轮作条件下酚酸类自毒物质的缓解动态与土壤微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获得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紫花苜蓿自毒作用强度与种植年限相关,1a紫花苜蓿土壤浸提液促进其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5a紫花苜蓿土壤浸提液抑制其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表现明显自毒效应;5a土壤的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绿原酸、咖啡酸和阿魏酸分别是1a土壤的1.2、3.4、2.3、2.5和2.0倍(P<0.05)。自毒作用随紫花苜蓿种植年限和浓度的升高而增加,7a土壤自毒效应最强,紫花苜蓿最适宜的翻耕年限为5a;绿原酸、阿魏酸和对羟基苯甲酸的自毒作用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对根的自毒效应强于种子发芽。2.紫花苜蓿与小麦玉米轮作减缓自毒作用,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轮作模式解毒效应的表现形式不同,一是轮作作物和轮作年限的叠加效应——相同土壤浸提液浓度处理下,轮作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高于CK(P<0.05),缓解自毒作用排列顺序为AWW>ACC>AW>AC,AWW缓解5a紫花苜蓿自毒效应最好;二是浓度效应——轮作处理土壤浸提液对紫花苜蓿胚芽、胚根的促进作用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且胚芽长和胚根长均高于CK(P<0.05)。各轮作模式处理的紫花苜蓿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显着提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着降低(P<0.05)。3.紫花苜蓿轮作小麦玉米,均能显着降低自毒物质含量,改善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提高但后茬土壤养分利用率。轮作小麦玉米土壤自毒物质总含量低于连作土壤(P<0.05),AC和AW较苜蓿连作土壤自毒物质总量分别降低了17.90%和27.50%,ACC比AC降低16.24%,AWW比AW降低24.18%,表现轮作年限对苜蓿自毒效应的缓解作用;土壤细菌数量排列顺序为AWW>AW>ACC>AC,与连作土壤相比,分别增加了138.04%、69.00%、42.62%和34.75%,土壤真菌数量排列顺序为AC>ACC>AW>AWW,AC、ACC、AW和AWW真菌数量分别下降74.91%、66.72%、65.19%和48.96%。4.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法,对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表明:紫花苜蓿-小麦玉米轮作提高土壤细菌多样性,降低土壤真菌多样性。在紫花苜蓿-作物轮作条件下,细菌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真菌优势菌为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紫花苜蓿-小麦玉米轮作提高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卵裂菌门、Rozellomycota、球囊菌门和Ciliophora的相对含量,能够降低放线菌门、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浮霉菌门、芽单孢菌门、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的相对含量。土壤细菌多样性排列顺序为ACC>AWW>AW>AC>CK,真菌多样性的排列顺序为CK>AWW>AC>ACC>AW。5.通过典型性相关分析,土壤细菌、真菌数量与5种自毒物质含量显着相关。放线菌数量与绿原酸、对羟基苯甲酸、香豆素含量和自毒物质总量具有极显着相关。表明土壤微生物能调控苜蓿自毒物质含量,可以通过微生物代谢来降低自毒物质浓度或释放速度,进而调控自毒作用的持续时间和效果。土壤养分对土壤自毒物质含量无显着影响。

王健蓉[4](2019)在《不同品种水稻秸秆对油菜幼苗化感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就水稻秸秆对油菜的化感作用表现,进行化感作用评估、强弱等级的划分及研究品种的筛选,并追踪产生化感作用效应的主要物质和稻秸细胞壁组分的影响。先采用Parker-bioassay法,对油菜种子受试期间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根重、芽长及芽重的6个生理性指标进行化感作用的综合评估,最终以差异性较为显着的根冠比作为等级的划分依据,将159种水稻品种划分为化感作用由弱到强的的5个类别,从各类别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水稻秸秆品种共计23中,探究产生化感作用的主要物质,以酚酸类物质作为主要研究物质,并就产生这种作用物质的来源,即植物细胞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研究结果:1.本研究证实了稻秸在实际还田浓度下对油菜的化感作用的普遍存在,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符合以往残体化感作用研究中“低促高抑”的作用特性,对油菜根部生物量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有研究证实酚酸类物质在残体化感作用研究中被普遍证实具有着高化感作用活性,本文研究腐解状态下释放的酚酸物质的含量在17.31~28.99ug/g之间,明显高与水溶性酚酸物质的量(4.54~13,86ug/g),说明残体腐解能释放较多的酚酸类物质。3.实验结果并未显示水稻秸秆腐解释放的酚酸物质的与化感作用之间存在显着相性,说明水稻秸秆对油菜的主要化感作用物质可能并非酚酸。4.植物细胞壁主要组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含量与化感作用强弱等级之间均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木质素含量对化感作用具有着显着相关性(y=—0.413x+4.443,R2=0.131),实验肯定了木质素含量对化感作用的影响。

牛文霞[5](2018)在《小麦抑草力的遗传及光温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小麦化感抑草力与光温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小麦化感抑草力的遗传方式,以本实验室提供的7个小麦品种(系)为供体,以华南地区两种主要的麦田杂草(看麦娘,牛繁缕)为受体植物,采用蛭石共培法(根分泌物化感抑草作用测定)和叶片浸提液生物测定法研究不同光温条件下小麦品种(系)对不同受体的化感抑草潜力的影响,不同光照强度对小麦叶片中化感物质丁布含量的影响。以实验室选育出的两个杂交组合构建的后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测定了亲本、F1和F3株系的根分泌物对牛繁缕根长和株高的抑制率,对结果进行遗传规律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小麦根系分泌物对杂草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在30000Lux时,抑制作用最强,光强从18000 Lux到30000 Lux时,抑制率相互之间没有显着差异。小麦叶片对杂草的抑制力随光照强度的增强先增加后降低,光照强度在12000到18000 Lux时,小麦叶片浸提液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最强。故在人工培养箱中进行小麦根系化感潜力的鉴定时选择光强为18000 Lux,测定小麦叶片浸提液时选择光照强度为12000-18000 Lux最适宜。2、随着温度的升高,小麦根系分泌物和叶片浸提液对杂草根长的抑制作用先增强后减弱。在30℃时,根分泌物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在25℃到30℃时,小麦叶片浸提液对杂草的抑制作用最强。故在人工培养箱中进行小麦化感潜力鉴定时,测定小麦根系分泌物抑草力选择30℃,测定小麦叶片浸提液抑草力选择25-30℃适宜。3、随着光照强度的升高,小麦叶片中丁布含量先升高再降低。小麦叶片丁布含量与小麦根分泌物抑制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光照24000 Lux和30000 Lux时,叶片丁布含量与根对杂草的抑制率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92和0.636。小麦叶片丁布含量与小麦叶片浸提液抑制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没有显着相关性。4、小麦后代群体对受体牛繁缕的抑制作用呈现连续性分布,初步证明小麦化感抑草作用是数量性状。本实验小麦品种10-197-13×小麦品种K8对牛繁缕根长抑制率的遗传力为75.33%,对株高的遗传力为26.98%。小麦品种T2003×小麦品种10-114对牛繁缕根长的遗传力为35.05%,对株高抑制率的遗传力为14.5%。

李聪聪[6](2017)在《小麦抑草化感力的特异性及双列杂交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小麦抑草化感力与杂草之间的互作关系及小麦抑草化感力的遗传方式,本实验以选育的9个小麦品种(系)为供体,以国际上通用的两种模式植物(莴苣,黑麦草)和华南地区两种主要的麦田杂草(看麦娘,牛繁缕)为受体植物,采用蛭石共培法(根分泌物抑草化感作用测定)和叶片水浸提物测定法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系)对不同受体的抑草化感潜力差异,不同伴生杂草与小麦共培后小麦抑草化感力及化感物质丁布含量的变化,探讨小麦与杂草互作的机理。以实验室选出的5个抑草化感力有差异的小麦品种(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测定了亲本及F1代个体根分泌物和叶浸提液对牛繁缕根长的抑制率,对结果进行遗传规律分析,以期得到小麦抑草化感力遗传效应,包括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抑草化感力遗传率,狭义遗传率,广义遗传率;细胞质效应等遗传参数,找出适用于抑草化感小麦品种选育的亲本,为抑草小麦的选育提供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小麦品种(系)抑草化感力存在显着差异。根分泌物对看麦娘抑制率高的小麦品种(系)有N8,N254,N74和10-197,对牛繁缕抑制率高的小麦品种(系)有N36;叶水提液对看麦娘抑制率高的小麦品种(系)有N74,N209和N61,对牛繁缕抑制率高的小麦品种(系)有N74,N8和10-174。(2)根分泌物和叶水浸提液的试验结果均表明:同一小麦品种对不同受体植物抑制力不尽相同,不同小麦品种对同一受体植物抑制力也不尽相同。小麦根分泌物和叶水提取液对不同受体植物抑制率都没有显着相关性。试验结果清楚地揭示:小麦品种和受体植物之间存在显着的互作关系。因此,有关抑草力的遗传育种研究宜使用小麦地的杂草做受体,而避免选用以往的模式植物。(3)小麦品种的根分泌物和叶的水浸提液对受体植物的抑制作用不尽相同,二者没有显着相关。由于在麦田生态系统中,小麦根系分泌物对杂草抑制起做主要作用,有关小麦的抑草研究宜选用根分泌物的测定方法。(4)小麦与不同伴生杂草共培后叶片浸提液抑草化感作用会增强或减弱甚至改变化感性质。小麦与不同受体植物共培后叶片的化感物质丁布含量增加了0.0634.48ug/FWg,或减少了0.5456.65ug/FWg。除与莴苣共培的小麦叶片水提取物,其丁布含量和对牛繁缕的抑制率表现显着相关,其它试验组合则没有显着性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品种与受体植物的抑草化感作用特异性可能是小麦品种同受体植物化学识别后引起小麦体内化感物质合成或分解等生化过程引起。(5)小麦的抑草化感力主要受到基因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的遗传控制。根抑草化感力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分别为21.77%和56.08%,叶抑草化感力的狭义遗传率和广义遗传率为53.10%和66.04%。小麦抑草化感存在显着的反交效应。(6)小麦根和叶抑草化感力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了极显着水平。5个亲本根抑草化感力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大小为15Y4>N8>15Y2>K>10-114,15Y4,15Y2和N8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值。5个亲本叶抑草化感力一般配合力大小为N8>15Y2>15Y4>K>10-114,N8,15Y2和15Y4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为正值。亲本N8根抑草化感力和叶抑草化感力均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可以作为选育高化感小麦品种的优良亲本。10个杂交组合中,15Y2×15Y4,N8×10-114和N8×K的两个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为正值,其中N8×K两个性状的反交效应值均为正值,可作为优良的杂交组合。

徐郑[7](2014)在《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林复合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和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等特点,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核桃是我国传统的经济林树种,也是农林复合系统中重要的目的树种。近年来,随着经济林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核桃栽植面积日益增大,在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其化感作用所带来的生态负效应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相关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在生产实践中,避免核桃化感作用对伴生农作物的影响,或采取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以减轻核桃的化感作用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试验在研究了秦巴山区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作用的基础上,陆续进行了川西高山峡谷区和四川盆地丘陵区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作用研究,一方面拓宽了核桃凋落叶的采集区域,使得实验结果更具普遍性,另一方面逐步加深了机理探讨,较为清晰地展现了核桃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产生的强烈化感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和主要化感物质。进一步地,通过GC-MS分析技术结合生物测试,对川西和秦巴两地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作用强弱进行了对比,从而明确了环境条件对核桃化感作用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三个地区的核桃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均显示出了明显的化感效应,受体植物萝卜、菠菜和小白菜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营养生长受限上,也体现在开花物候延迟上。但是,受体植物子代的生长状况和化感耐受性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2.总体上看,三个地区的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效应均表现出随着在土壤中添加量增大而增强的“剂量效应”和随分解时间延长而减弱的“时间效应”。其中,秦巴和川西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在75 d后减弱,川西核桃凋落叶对萝卜生长的化感效应在120 d得以恢复,而四川盆地核桃凋落叶对菠菜生长的化感效应在135 d得以缓解。3.在核桃凋落叶分解条件下,小白菜、萝卜和菠菜三种受体植物均可通过改变抗氧化酶活性来应对核桃化感作用对活性氧代谢失衡所造成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但随着化感效应增强,受体植物的细胞膜过氧化程度加重,保护酶活性降低,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异常,这可能是受体生长受到抑制的原因之4.核桃地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可能影响了受体植物对水分的吸收,造成了一定的渗透胁迫,因而受体植物通过调节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来应对。5.核桃凋落叶分解还可抑制受体光合色素的积累,影响受体植物叶片的气体交换过程,降低其对光的适应和利用能力,从而减弱其光合作用,最终影响其生长。6.通过气质联用(GC-MS)检测,在川西、秦巴山区和四川盆地三地核桃凋落叶中检测出8类30种相对含量>1%的次生代谢物质,萜类12种,脂肪酸4种、醇类4种、甾族化合物3种,酚类2种、酯类2种、酮类2种、烯烃1种,其中的许多已被报道具有化感作用。7.平行空白试验发现,采用蒸煮并用有机溶剂浸提后的凋落叶施入土壤后并没有明显影响受体植物的生长,这一试验结果表明,核桃凋落叶在分解过程中释放的潜在的化感物质影响了受体植物的生长,而不是凋落叶的施入对土壤通气透水性的改变造成了上述结果。8.对比研究显示,川西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作用强于秦巴山区核桃凋落叶。这可能是川西高山峡谷区环境条件较差,导致核桃体内积累的白菖油萜、茅苍术醇、β-桉叶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亚麻油酸、硬脂酸、十八醇、γ-谷甾醇和豆甾-4-烯-3-酮等具有化感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质多于秦巴山区核桃。上述研究显示,核桃凋落叶分解普遍地对农作物具有明显的化感作用,特别是在环境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进行核桃林下间作或套种等林农复合经营时,应清理堆积过多的核桃凋落叶,或先将其分散堆积于核桃树基,待作物生长一段时间后再回田,以免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

王建花,陈婷,林文雄[8](2013)在《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不同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作用机制和在农业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植物化感作用包括化感偏害作用、自毒作用、自促作用和互惠作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是由植物根系分泌物介导下的植物与特异微生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利用植物化感偏害作用控制田间杂草是一项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并已在水稻化感抑草研究方面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植物化感自毒作用(作物连作障碍)是造成作物产量降低、生长状况变差、品质变差、病虫害频发的现象。药用植物,特别是以根部入药的药用植物中,连作障碍表现更为突出。近年来研究结果认为根系分泌物生态效应的间接作用及土壤微生物区系功能紊乱是导致植物连作障碍的主要因素。因此,改善土壤生长环境,恢复和修复根际土壤微生物结构平衡,增强生态系统机能是克服作物连作障碍的关键。植物化感自促作用(连作促进作用)是在植物根系分泌物促进下,根际土壤微生物之间此消彼长,有益微生物之间互利协作,土壤肥力和营养补给能力明显改善,从而增强植物根系抗性,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结果。牛膝的连作促进作用明显,有学者试图通过牛膝与其他不耐连作药用植物间作套种或轮作,实现药用植物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植物间的正相互作用(互惠作用)是作物间套种系统超产和养分等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根系分泌物在介导根际微生物与植物的有利互作中起到重要作用。最后作者强调指出,存在于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的宏基因组组成是决定植物能否健康生长的关键。深入研究存在于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体外基因组的组成与演化机制,将成为借用现代合成生物学原理与技术,定向控制植物根际生物学过程,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优先研究领域。

李传军[9](2011)在《假臭草化感作用研究及其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假臭草作为一种外来入侵杂草,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南地区,对这些地区的农业经济、环境生态、生物多样性等都带来极大的危害,研究假臭草的化感作用及其遗传多样性对于防治该入侵种杂草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对假臭草RAPD-PCR反应体系进行了优化,并通过RAPD-PCR对海南省各市县假臭草地理群遗传多样性进行聚类分析,同时使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不同部位、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生境假臭草浸提液对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①不同部位的假臭草浸提液对4种受体植物幼苗生长(根生长、苗高、鲜重增加)的影响都不同。其中叶浸提液的化感作用最强,说明叶可能是假臭草释放化感物质的主要器官。其次,我们发现实验过程中有一些促进作用的出现,由此我们判断,假臭草化感作用物质不止一种,可能是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②通过不同生长期假臭草浸提液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假臭草在营养生长时期和生殖生长时期各个部位的浸提液化感作用变化不大,营养生长时期比生殖生长时期略强,可能是由于生殖生长时期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降低了其化感物质的释放。不同生境的假臭草浸提液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研究表明,在生境比较恶劣的情况下,假臭草可能会释放更多化感物质或者释放化感物质成分有所不同,从而使其化感作用更强。③假臭草RAPD-PCR最优化反应体系:25μL体系中,模板DNA为5 ng/10μL,引物为1.1μmol/L, dNTPs为150μmol/L,Mg2+为2.0 mmol/L, Taq聚合酶为1.0 U,超纯水补足至25μL。④通过RAPD-PCR聚类分析,将海南各市县假臭草地理群分为五个类群:其中澄迈、海口、文昌、临高、儋州、昌江为一类群,东方、乐东、三亚、保亭、五指山、琼海、万宁、陵水、定安为一类群,屯昌、白沙、琼中各为一个类群。⑤通过NTsys-pc2.10数据处理,分析各假臭草地理群的遗传相似系数,其遗传相似系数范围在0.5396825~0.9047619之间,大多数在0.,75~0.90之间。假臭草在遗传基础上的不同是假臭草尽快适应不同生长环境造成的遗传演变与进化,温度、降雨可能在其遗传演化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交通与传播条件也可能是其遗传分化的重要因子。⑥假臭草化感作用是该物种尽快在海南扩散和建立牢固种群的手段之一,不同地区、不同生长环境假臭草种群遗传基础的差别既是适应其环境的结果,也是造成其化感作用不同的根本所在。本研究揭示了假臭草不同部位和不同生长期的化感作用潜力,比较了不同生长环境假臭草化感作用的差别并分析其原因,为进一步研究假臭草的防治与利用提供一定化学生态学基础;用RAPD-PCR分析假臭草的遗传多样性,从分子生态学的角度探索假臭草入侵海南后的遗传演化和化感作用差异的机理,为假臭草的生态入侵理论提供分子生态学基础。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熊德中[10](2009)在《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影响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从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角度,就牧草之间的化感作用及其研究方法与化感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牧草化感作用与影响因素,并就该领域今后研究工作的特点及应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二、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其与微生物的互作(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化感研究概述
        1.1.1 化感作用的含义
        1.1.2 化感物质
        1.1.3 化感物质的作用途径
        1.1.4 化感物质作用的特性
        1.1.5 化感潜力的表征手段
    1.2 影响化感效应的因素
        1.2.1 生物因素
        1.2.2 环境因素
        1.2.3 微生物因素
    1.3 化感的抑制机制
        1.3.1 影响细胞分裂、生长
        1.3.2 影响细胞膜的透性
        1.3.3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1.3.4 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
        1.3.5 影响酶的活性
        1.3.6 影响蛋白质合成和核酸代谢
        1.3.7 影响营养元素的吸收
    1.4 化感效应的特性及生态地位
    1.5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1.5.1 国外关于化感效应的研究
        1.5.2 国内关于化感效应的研究
        1.5.3 国内外研究中的不足
    1.6 秸秆化感效应的实际应用
        1.6.1 利用化感作物品种开发新型除草剂
        1.6.2 秸秆抑草、培肥的实践
        1.6.3 化感作物品种秸秆还田的优缺点
第二章 研究的意义、目的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秸秆化感潜力的生物测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
        3.2.2 生物测定
        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2.4 本章技术路线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方法下两种秸秆对受体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3.3.2 两种秸秆对受体萌芽、幼苗生长量的影响
        3.3.3 两种秸秆对靶标作物生化指标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秸秆化学成分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的处理
        4.2.2 液相色谱仪器和条件
        4.2.3 粗提组分及其化感生物测定
        4.2.4 HPLC-MS/MS图谱解析
        4.2.5 本章技术路线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两种秸秆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4.3.2 两种水稻秸秆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4.3.3 秸秆粗提组分化感活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淋滤特性及化感效应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土壤样品
        5.2.2 化学试剂
        5.2.3 淋滤实验设计
        5.2.4 生物测定
        5.2.5 土壤中化合物质的提取和测定
        5.2.6 PLFA提取与分析
        5.2.7 本章技术路线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化感物质的化感作用
        5.3.2 化感物质的淋滤特性
        5.3.3 经淋滤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5.3.4 各作用层的化感效应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化感源(物质)与微生物互作调控机理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植物材料
        6.2.2 土壤及其性质
        6.2.3 实验设计
        6.2.4 土壤中总酚酸含量、化感物质的提取和测定
        6.2.5 土壤DNA提取和微生物数量测定
        6.2.6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6.2.7 本章技术路线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各化感源的化感潜力和总酚酸含量
        6.3.2 化感源-微生物互作的化感潜力评价
        6.3.3 化感效应中化感物质的变化
        6.3.4 化感效应中微生物群落的变化
        6.3.5 微生物、总酚含量与发芽率的互作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化感效应及培肥作用的综合评价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土壤样品
        7.2.2 植物材料
        7.2.3 实验设计
        7.2.4 生物测定
        7.2.5 本章技术路线
    7.3 结果与讨论
        7.3.1 秸秆的化感效应及总酚酸含量变化
        7.3.2 秸秆对土壤有机质和pH的影响
        7.3.3 秸秆对土壤全量养分的影响
        7.3.4 秸秆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7.3.5 秸秆对微生物量的影响
        7.3.6 秸秆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7.3.7 化感效应与培肥作用的综合评价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初步推断10种关键化感物质二级质谱图
作者简介

(2)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植被恢复中沙棘的化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植被恢复
        1.2.1 植被演替的定义
        1.2.2 植被演替的机制
    1.3 化感作用
        1.3.1 化感作用的定义
        1.3.2 化感作用的释放途径
        1.3.4 化感物质
        1.3.5 化感作用的作用机理
        1.3.6 沙棘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样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3 实验材料
        2.3.1 供体材料
        2.3.2 受体材料
    2.4 实验方法
        2.4.1 浸提液制备
        2.4.2 生物实验
        2.4.3 化感物质鉴定
    2.5 数据处理
3. 沙棘叶化感效应
    3.1 对受体植物萌发的化感效应
    3.2 对受体植物生长的化感效应
        3.2.1 对受体植物茎长的影响
        3.2.2 对受体植物根长的影响
        3.2.3 对受体植物鲜重的影响
    3.3 对受体植物生理的化感效应
        3.3.1 对受体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3.2 对受体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3.3.3 对受体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3.3.4 对受体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4 化感综合效应
4. 沙棘根化感效应
    4.1 对受体植物萌发的化感效应
    4.2 对受体植物生长的化感效应
        4.2.1 对受体植物茎长的影响
        4.2.2 对受体植物根长的影响
        4.2.3 对受体植物鲜重的影响
    4.3 对受体植物生理的化感效应
        4.3.1 对受体植物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3.2 对受体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4.3.3 对受体植物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4.3.4 对受体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4.4 化感综合效应
5. 化感物质鉴定
    5.1 沙棘叶的化感物质鉴定
    5.2 沙棘根的化感物质鉴定
6. 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2 结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3)紫花苜蓿-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微生态特征与自毒效应消减(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自毒作用和连作障碍
        1.1.1 连作障碍的危害
        1.1.2 连作障碍的成因
        1.1.3 自毒作用
    1.2 自毒作用和植物-土壤系统反馈
        1.2.1 植物-土壤系统反馈
        1.2.2 土壤因子对植物自毒作用的影响
        1.2.3 自毒物质介导的植物-土壤反馈
    1.3 自毒作用的防控措施和技术
第2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目的和内容
        2.1.1 研究目的
        2.1.2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研究区概况
        2.3.2 试验材料
        2.3.3 试验设计
        2.3.4 研究方法
        2.3.5 主要测定项目和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3章 紫花苜蓿的自毒效应研究
    前言
    3.1 结果与分析
        3.1.1 异龄紫花苜蓿土壤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3.1.2 紫花苜蓿土壤主要自毒物质含量
        3.1.3 自毒物质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3.2 讨论
    3.3 小结
第4章 轮作对紫花苜蓿自毒效应的消减作用
    前言
    4.1 结果与分析
        4.1.1 轮作土壤浸提液对苜蓿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4.1.2 轮作土壤浸提液对苜蓿幼苗生理的影响
    4.2 讨论
    4.3 小结
第5章 轮作对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及自毒物质含量的影响
    前言
    5.1 结果与分析
        5.1.1 轮作玉米/小麦对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5.1.2 轮作玉米/小麦对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变化的影响
        5.1.3 轮作玉米/小麦对土壤自毒物质消减变化的影响
    5.2 讨论
    5.3 小结
第6章 轮作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前言
    6.1 结果与分析
        6.1.1 测序结果评价
        6.1.2 土壤样品测序结果及深度
        6.1.3 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
        6.1.4 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测序丰度分布
        6.1.5 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分析
        6.1.6 不同轮作模式样本间分类学组成的差异分析
        6.1.7 土壤微生物相对丰度的主成分分析
        6.1.8 不同轮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优势菌群的对比
        6.1.9 土壤微生物组成的聚类分析
        6.1.10 土壤养分与土壤优势微生物间的相关关系
        6.1.11 自毒物质与土壤优势微生物间的相关关系
    6.2 讨论
        6.2.1 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细菌多样性特征
        6.2.2 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细菌类群组成
        6.2.3 草田轮作过程“微生物—土壤—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6.2.4 草类植物连作过程土壤微生物与牧草病害的发生
        6.2.5 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演替规律的一致性
    6.3 小结
第7章 轮作玉米/小麦土壤养分、自毒物质含量与微生物群落相关性分析
    前言
    7.1 结果与分析
        7.1.1 土壤养分与土壤自毒物质含量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
        7.1.2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土壤自毒物质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
    7.2 讨论
        7.2.1 土壤养分与自毒物质含量的关联性
        7.2.2 微生物群落与自毒物质含量的关联性
        7.2.3 自毒物质与土壤微生物
    7.3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个人简介
致谢

(4)不同品种水稻秸秆对油菜幼苗化感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化感作用的研究背景
        1.1.1 化感作用物质类型
        1.1.2 化感作用物质的释放途径
        1.1.3 化感作用的影响因素
    1.2 残体的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1.2.1 植物残体化感作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1.2.2 酚酸类物质的化感作用研究
        1.2.3 残体化感研究待解决的问题
    1.3 本文的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
第2章 稻秆腐解对油菜的化感作用品种筛选
    2.1 引言
    2.2 供试材料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水稻秸秆腐解对油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作用影响
        2.3.2 水稻秸秆腐解对油菜幼苗胚根和胚芽长度的影响
        2.3.3 水稻秸秆腐解对油菜地上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
        2.3.4 水稻秸秆腐解对油菜种子根冠比的影响
        2.3.5 水稻秸秆的综合化感作用分析及强弱性品种筛选
    2.4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筛选水稻秸秆腐解液中酚酸总量的测定与分析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2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福林-酚试剂法检测筛选秸秆腐解和非腐解溶液中酚酸总量
    3.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筛选水稻秸秆化学成分测定及分析
    4.1 前言
    4.2 细胞壁组分的测定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秸秆全碳的检测材料与方法
        4.3.1 实验材料
        4.3.2 实验方法
    4.4 秸秆全氮的检测材料与方法
        4.4.1 实验材料
        4.4.2 实验方法
    4.5 结果与分析
        4.5.1 筛选水稻秸秆的纤维物质含量的比较分析
        4.5.2 筛选水稻秸秆品种C、N含量的比较分析
        4.5.3 根冠比、木质素含量和酚酸含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4.6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小麦抑草力的遗传及光温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小麦化感抑草作用研究意义
    1.2 小麦化感作用的研究现状
        1.2.1 小麦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1.2.2 化感物质作用机理
        1.2.3 小麦化感测定方法
        1.2.4 小麦化感抑草种质资源的筛选
        1.2.5 影响小麦化感作用的因素
        1.2.6 小麦化感抑草力的遗传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光照强度对小麦化感抑草力的影响研究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丁布对杂草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光照强度对小麦叶片中丁布含量的影响研究
    2.4 温度对小麦化感抑草力的影响研究
        2.4.1 材料
        2.4.2 方法
    2.5 小麦杂种后代抑草力的遗传分析
        2.5.1 材料
        2.5.2 方法
    2.6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6.1 数据处理
        2.6.2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光照强度对小麦化感抑草力的影响
        3.1.1 光照强度对小麦根分泌物化感抑草力的影响
        3.1.2 光照强度对小麦叶片浸提液化感抑草力的影响
    3.2 丁布对杂草生长的抑制作用研究
        3.2.1 丁布对杂草生长的影响
        3.2.2 光照强度对小麦叶片中丁布含量的影响
    3.3 温度对小麦化感抑草力的影响研究
        3.3.1 温度对小麦根分泌物化感抑草力的影响
        3.3.2 温度对小麦叶片浸提液化感抑草力的影响
    3.4 小麦杂种后代化感抑草力的遗传分析
        3.4.1 10-197-13×K8杂交后代化感抑草力遗传
        3.4.2 T2003×10-114杂交后代化感抑草力遗传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光照强度对小麦化感抑草力的影响
        4.1.2 温度对小麦化感抑草力的影响
        4.1.3 小麦杂种后代抑草力的遗传模式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小麦抑草化感力的特异性及双列杂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1.1 小麦抗草化感作用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小麦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1.2.1 小麦化感物质分离与鉴定
        1.2.2 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1.2.3 小麦化感作用研究方法
        1.2.3.1 浸提液生物测试法
        1.2.3.2 迟播共培法
        1.2.3.3 等隔离体积共培法
        1.2.3.4 田间抑制圈测试法
        1.2.4 小麦抗草化感作用的研究
        1.2.5 小麦化感种质资源筛选评价
        1.2.6 小麦化感遗传研究
        1.2.7 影响小麦化感作用的因素
        1.2.7.1 小麦遗传背景
        1.2.7.2 气候
        1.2.7.3 土壤
        1.2.7.4 伴生杂草
    1.3 试验研究目的
2 材料和方法
    2.1 小麦抑草化感力的特异性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2.1 小麦根分泌物抑草化感力的测定——蛭石共培法
        2.1.2.2 小麦叶片抑草化感力的测定——浸提液生物测试法
        2.1.2.3 不同伴生杂草对不同小麦品种(系)抑草化感力的诱导
        2.1.2.4 丁布测定方法
    2.2 小麦抑草化感力双列杂交分析
        2.2.1 材料
        2.2.2 方法
        2.2.2.1 双列杂交
        2.2.2.2 小麦根部抑草化感力潜力的测定
        2.2.2.3 小麦叶片抑草化感潜力的测定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2.3.1 数据处理
        2.3.2 数据分析
3 结果和分析
    3.1 小麦抑草化感力的特异性
        3.1.1 小麦根部分泌物对不同受体抑制率
        3.1.2 小麦叶片浸提液对不同受体抑制率
        3.1.3 小麦小麦根部分泌物和叶部浸提液对不同受体根长抑制率相关性
        3.1.4 不同伴生杂草对小麦叶片化感力影响
        3.1.4.1 不同小麦品种(系)与不同杂草共培后对莴苣根长的抑制率
        3.1.4.2 不同小麦品种(系)与不同杂草共培后对黑麦草根长的抑制率
        3.1.4.3 不同小麦品种(系)与不同杂草共培后对看麦娘根长的抑制率
        3.1.4.4 不同小麦品种(系)与不同杂草共培后对牛繁缕根长的抑制率
        3.1.5 不同伴生杂草对小麦叶片丁布含量的影响
    3.2 小麦化感潜能的双列杂交分析
        3.2.1 亲本和F_1的化感潜力
        3.2.2 小麦抑草化感潜力的基因效应及遗传分析
        3.2.2.1 小麦化感潜力的遗传方差
        3.2.2.2 亲本化感作用的加性效应和杂交组合的显性效应
        3.2.2.3 小麦抑草化感力的杂种优势分析
        3.2.3 小麦化感潜力的配合力分析
        3.2.3.1 一般配合力
        3.2.3.2 特殊配合力
        3.2.3.3 反交效应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小麦对不同受体的抑草化感力特异性
        4.1.2 小麦根部分泌物和叶部浸提液抑草化感力差异
        4.1.3 伴生杂草对小麦化感抑草力的影响
        4.1.4 小麦抑草化感作用特异性机理
        4.1.5 小麦抑草化感力的遗传模式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 文献综述
        1.1 化感作用概况
        1.1.1 化感作用的历史与概念
        1.1.2 化感物质的种类
        1.1.3 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1.1.4 化感作用的机制
        1.2 化感作用的生物测试
        1.2.1 发芽试验
        1.2.2 生长发育测定
        1.2.3 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
        1.2.4 植物对微生物、昆虫的化感作用测定
        1.2.5 同位素示踪法
        1.3 化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4 化感作用的影响因素
        1.4.1 化感物质种类
        1.4.2 化感物质之间的协同、加合关系
        1.4.3 化感物质之间的拮抗关系
        1.4.4 无机物的影响
        1.4.5 植物生境
        1.4.6 遗传多样性
        1.4.7 植物生长周期、生长阶段和器官
        1.4.8 动物和微生物
        1.5 核桃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研究内容
        3.1 秦巴山区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受体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3.2 川西高山峡谷区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受体植物生长及结籽影响的研究
        3.3 四川盆地丘陵区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受体植物及其后代生长影响的研究及其中潜在化感物质的鉴定
        3.4 不同生境条件下生长的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效应比较研究
第二章 秦巴山区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受体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试验区概况
        1.2 供体材料
        1.3 受体材料
        1.4 栽植容器与土壤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指标测定
        2.2.1 生物量测定
        2.2.2 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
        2.2.3 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3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
        3.1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小白菜生物量的影响
        3.2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小白菜体内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3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小白菜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4 讨论
        4.1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4.2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小白菜体内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4.3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小白菜叶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5 小结
第三章 川西高山峡谷区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受体植物生长及结籽影响的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供体材料
        1.2 受体材料
        1.3 栽植容器与土壤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指标测定
        2.2.1 地上部分鲜重
        2.2.2 肉质根鲜重
        2.2.3 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
        2.2.4 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2.5 光合色素含量
        2.2.6 种子千粒重
        2.2.7 种子颜色
        2.2.8 种子萌发率
        2.3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
        3.1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萝卜鲜重的影响
        3.2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萝卜体内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3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萝卜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萝卜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5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萝卜种子大小、颜色和萌发率的影响
        3.6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萝卜的化感综合效应
    4 讨论
        4.1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萝卜长和结籽的影响
        4.2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萝卜光合色素含量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4.3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萝卜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5 小结
        5.1 本试验进一步证实了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作用,核桃凋落叶分解还可通过抑制萝卜的光合色素合成,改变活性氧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抑制萝卜的生长
第四章 四川盆地丘陵区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受体植物及其后代生长影响的研究及其中潜在化感物质的鉴定
    1 试验材料
        1.1 供体材料
        1.1.1 核桃凋落叶
        1.1.2 蒸煮并用有机溶剂浸提的凋落叶
        1.2 受体材料
        1.3 栽植容器与土壤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1.1 核桃凋落叶盆栽试验(试验A)
        2.1.2 平行空白试验(试验B)
        2.2 指标测定
        2.2.1 株高测定
        2.2.2 根系长度测定
        2.2.3 地上部分鲜重
        2.2.4 地下部分鲜重
        2.2.5 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
        2.2.6 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2.2.7 光合色素含量
        2.2.8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2.2.9 开花时间
        2.2.10 种子千粒重
        2.2.11 种子萌发率
        2.2.12 核桃凋落叶中潜在的化感物质鉴定(GC-MS分析)
        2.3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
        3.1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及其子代生长的影响(试验A)
        3.2 浸提蒸煮的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生长的影响(试验B)
        3.3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体内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4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体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5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6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净合速率(Pn)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7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的化感综合效应
        3.8 核桃凋落叶与蒸煮浸提凋落叶中主要次生代谢物质的对比
    4 讨论
        4.1 核桃凋落叶分解化感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4.2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抑制效应
        4.3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子代生长及其化感耐受·性的影响
        4.4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的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4.5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叶片内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4.6 核桃凋落叶分解对菠菜光合生理的影响
        4.7 核桃凋落叶中主要化感物质的推测
    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生境条件下生长的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效应比较研究
    1 试验材料
        1.1 供体材料
        1.1.1 秦巴核桃凋落叶
        1.1.2 川西核桃凋落叶
        1.2 受体材料
        1.3 栽植容器与土壤
    2 试验方法
        2.1 试验设计
        2.2 指标测定
        2.2.1 生物量测定
        2.2.2 光合色素含量
        2.2.3 光合气体交换参数
        2.2.4 GC-MS检测川西核桃与秦巴核桃凋落叶中的次生代谢物质
        2.3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
        3.1 川西核桃与秦巴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小白菜生物量的影响
        3.2 川西核桃与秦巴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小白菜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3.3 川西核桃与秦巴核桃凋落叶分解对小白菜净光合速率和气体交换参数的影响
        3.4 川西核桃与秦巴核桃凋落叶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
    4 讨论
        4.1 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核桃凋落叶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4.2 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核桃凋落叶对小白菜光合生理的影响
        4.3 不同生境条件下的核桃凋落叶次生代谢物质的差异
        4.4 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凋落叶化感作用差异的可能性因素
        4.4.1 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核桃体内具有化感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质组成和含量不同
        4.4.2 遗传多样性差异
        4.4.3 具有化感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质差异
    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2 本研究的特色
    3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化感偏害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2 植物化感自毒作用及其机制
3 植物化感自促作用及其机制
4 植物互惠作用及其机理
5 结语

(9)假臭草化感作用研究及其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假臭草生物学特性及其入侵危害
        1.1.1 假臭草的生物学特性
        1.1.2 假臭草对环境生态的危害
        1.1.3 对假臭草的预防管理措施
    1.2 化感作用
        1.2.1 化感作用基本概念
        1.2.2 化感作用特征
        1.2.3 化感物质基本概念及类型
        1.2.4 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1.2.5 化感作用机理
        1.2.6 化感作用影响因素
    1.3 遗传多样性研究
        1.3.1 遗传多样性基本概念
        1.3.2 影响生物入侵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因素
        1.3.3 遗传多样性研究对生物入侵的意义
    1.4 RAPD分子标记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的内容
        1.5.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2.1.1 假臭草不同部位浸提液化感作用研究的材料来源
        2.1.2 假臭草遗传多样性RAPD研究的材料来源
    2.2 试剂、药品及仪器
        2.2.1 主要试剂、药品配制
        2.2.2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假臭草不同部位浸提液化感作用
        2.3.2 假臭草样品采集及DNA提取
        2.3.3 RAPD反应条件优化
        2.3.4 引物筛选
        2.3.5 RAPD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假臭草不同部位浸提液对幼苗生长(根长、苗高、鲜重)的影响
        3.1.1 根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3.1.2 茎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3.1.3 叶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3.1.4 花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3.1.5 完整植株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3.2 不同生长期的假臭草浸浸提液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
        3.2.1 营养生长时期假臭草浸提液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
        3.2.2 生殖生长时期假臭草浸提液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
    3.3 不同生境的假臭草浸提液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3.4 假臭草DNA提取及RAPD反应条件优化
        3.4.1 假臭草DNA提取
        3.4.2 Mg~(2+)与模板DNA浓度对扩增效果的影响
        3.4.3 引物浓度和dNTPs浓度对扩增效果的影响
        3.4.4 Taq聚合酶对扩增效果的影响
        3.4.5 RAPD反应体系检测
    3.5 RAPD结果与分析
        3.5.1 引物的筛选
        3.5.2 RAPD扩增结果
        3.5.3 RAPD标记的多态性
        3.5.4 数据分析
4 讨论
    4.1 假臭草对受体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4.2 假臭草不同生长期浸提液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4.3 不同生境的假臭草浸提液对植物幼苗生长的影响
    4.4 DNA提取
    4.5 RAPD反应体系优化
    4.6 RAPD结果讨论
5 结论
    5.1 基本结论
    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项目资助

(10)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影响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化感物质及其作用机制与研究方法
    1.1 植物化感物质与分泌
    1.2 植物化感作用的机制研究
    1.3 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
2 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的影响
    2.1 牧草对杂草及其他植物的化感作用
    2.2 其他植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
    2.3 牧草之间的化感作用
3 启示与展望

四、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化感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及其与微生物的互作[D]. 肖忠湘. 浙江大学, 2020(01)
  • [2]陕北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区植被恢复中沙棘的化感效应研究[D]. 李豪.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3]紫花苜蓿-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微生态特征与自毒效应消减[D]. 尹国丽.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4]不同品种水稻秸秆对油菜幼苗化感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 王健蓉. 湖北大学, 2019(05)
  • [5]小麦抑草力的遗传及光温效应研究[D]. 牛文霞.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6]小麦抑草化感力的特异性及双列杂交分析[D]. 李聪聪.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7]核桃凋落叶分解的化感作用研究[D]. 徐郑. 四川农业大学, 2014(12)
  • [8]植物化感作用类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J]. 王建花,陈婷,林文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10)
  • [9]假臭草化感作用研究及其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D]. 李传军. 海南大学, 2011(04)
  • [10]植物化感作用对牧草影响的研究进展[J]. 高承芳,翁伯琦,王义祥,徐国忠,熊德中. 中国草地学报, 2009(03)

标签:;  ;  ;  ;  ;  

水稻对受体植物化感作用的遗传生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