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跳远教学初探

三级跳远教学初探

一、三级跳远教学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1](2021)在《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对初中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

万海霞[2](2021)在《广州市中考体育发展历程及改革策略研究》文中提出

徐鹏宇[3](2021)在《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拥有“运动之母”美称的田径运动,是世界历史中最悠久、最基础、最普及的运动项目。走、跑、跳、掷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还是田径运动中最基本的运动形态。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高低受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决定。严格而科学的训练可以强化技能、战术、精神等可控因素,抑制体能、裁判、对手表现、赛程赛制、场地器材等不可控因素,最终表现为竞技水平。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田径竞技实力。田径竞技实力不断提升并可持续发展,必须抓好一线田径队伍的训练和竞赛,以及田径后备人才的选材和培养。内蒙古自治区拥有中国四大高原中第二大高原—内蒙古高原,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严格科学的竞训体系,为国家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的田径运动人才,其中竞走、中长跑等耐力性项目的整体实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帕累托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8-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田径、竞走锦标赛各项目冠军成绩和前八名平均成绩纵向对比,以项群为单位分类进行研究,同时,与2019年全国少年(U16)田径锦标赛、2019年全国少年(U18)田径锦标赛、2019年全国青少年竞走锦标赛(少年组)以及201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三届世界青奥会冠军成绩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另外,对内蒙古自治区10所田径后备人才基地的教练员、运动员的基本情况、选材、训练、竞赛、经费、文化学习和器械食宿等诸多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科学评估内蒙古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厘清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对症施策,精准发力。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结论:1.内蒙古自治区体育竞技实力位于全国中等偏下0.25个百分点,田径项目奖牌贡献率较低,所占比重均未超过20%。2.内蒙古自治区男子优势项目:马拉松、竞走和中长跑;女子优势项目:马拉松、投掷和中长跑。3.内蒙古自治区十三支代表队田径竞技实力差异化明显、呈梯状分布。4.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运动等级偏低,大部分项目冠军成绩与同年龄段全国冠军、青奥会冠军存在一定差距,提升空间较大;并且全年参赛次数较少、参赛等级偏低以及三个项群间发展不协调。5.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各项目后备人才储备不充足,运动员性别结构失衡。6.内蒙古自治区田径教练员队伍整体偏老龄化,性别结构不均衡,科研意识淡薄,岗位培训机会较少,培训层级主要以短期普通培训为主。7.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选材范围狭窄,选材途径单一,经费投入较少,对政府过度依赖;并且训练器械和医疗器械的数量不足、维修保养能力较差。8.内蒙古自治区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数量较少,重点项目(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和田径项目布局结构失衡。建议:1.转变传统思维方式,树立先进科学的赛训思想,做好田径项目顶层设计,全面提升田径地位。2.适当调整高考体育术科项目,增加支撑内蒙古优势项目的测试内容,保障田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人才储备,给予田径优势项目和潜优势项目政策扶持和资金倾斜。3.推广成功的赛训模式或经验,补齐落后地区场馆改扩建短板,增加多功能训练房和医疗器械等硬件设施,改善后备人才训练和学习条件。打破多极化格局,促进各盟市均衡协调发展。4.实施“内引、外联”等不同竞训策略。提高与外省市竞赛交流频率,平衡资源分布,缩小项群间发展差距。5.建立全区田径后备人才数据资源库,形成共享机制。扩大女运动员招生规模,确保男女运动员各项目分布的均衡性和科学性。6.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降低人才引进标准。提高教练员科研意识,增加全年岗位培训次数和等级,提升教练员和管理人员综合水平。7.提升科学选材水平,以及结合本地体育市场的特点,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争取体育赞助的成功经验,优化资本运作结构,确保资金渠道多元化,逐步减轻政府压力。8.平衡重点项目(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和田径各类项目的比重,支持更多学校申报自治区级甚至国家级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杨静[4](2021)在《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对初中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立定跳远是初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评价学生跳跃能力的重要指标,其成绩高低与学生身体素质密切相关,尤其是学生下肢力量。跳深练习是发展下肢力量的重要手段,对提高下肢起跳能力十分有效。通过对立定跳远练习技术的深入研究发现,初中生立定跳远练习过程中,跳深练习的间距和高度组合缺乏相关的研究,依据力矢量理论与训练特异性原则,在一定跳深高度下进行立定跳远跳深练习,练习效果会受跳深间距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验,分析比较实验A组(渐增间距组合跳深练习)、实验B组(减缩间距组合跳深练习)、实验C(固定间距组合跳深练习)在立定跳远专项素质及其成绩上的差异,探讨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对立定跳远的影响,结合数据得出适合初中男生立定跳远跳深练习的间距组合,以便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研究表明:(1)立定跳远是水平运动技能,力矢量理论基础上,有效地使用拉伸-缩短周期是发展跳跃性能的关键因素,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对立定跳远各技术环节作用效果各有侧重,通过渐增间距组合练习施加水平向前的力量,能够有效的促进立定跳远起跳、腾空以及前伸小腿技术;利用渐缩间距组合练习施加水平向下的力量,能有效的促进立定跳远预摆技术、落地技术;使用固定间距组合练习施加水平方向的力量可以有效的促进立定跳远预摆技术。(2)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影响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实验后渐增间距组合对原地纵跳摸高、左右脚单足五级之和、30米计时、三级蛙跳成绩提高幅度最大,固定间距组合和减缩间距组合在原地60秒跳绳提高幅度大于渐增间距组合。(3)跳台高度为45厘米条件下,初中男生进行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学生立定跳远技术会所差异,渐增间距组合、减缩间距组合、固定间距组合在预摆、起跳阶段的技评上没有差异性,在腾空、落地阶段,渐增组合的跳深练习技评成绩优于其他两组。(4)依据力矢量理论与训练特异性原则,结合初中男生心理特点,以发展学生立定跳远成绩为目的,在适宜的跳深高度下进行跳深练习,选择渐增间距组合的跳深最为有效,渐增组合从练习结构上更加贴合其项目动作结构。

黎彩媚[5](2021)在《节奏练习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和创新,且该方法与手段要符合学生的天性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学校体育教学中,切实地选择与体育教学活动相关的方法与手段已被看成是真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依据。体育院校是培养国家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学生掌握技术水平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在跳远项目中,助跑节奏是影响助跑与起跳技术优劣,进而影响后续技术动作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前期调查发现,目前跳远教学中,教学的难点不是空中技术动作问题,而是学生助跑节奏乱、踏跳准确性低的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让学生掌握稳定的助跑节奏,提高踏跳的准确性和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是当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着以节奏练习切实所需为出发点,本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从体育教育专业2020级抽取2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尝试性地将节奏练习应用在跳远教学中,检验分析该方法与手段是否能激发学生对跳远项目的学习兴趣,提高助跑节奏的稳定性、起跳踏板的准确性、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水平和整体节奏感,最终达到促进跳远成绩和教学效果提高的作用。节奏练习教学实验后,对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将节奏练习运用于跳远教学中,结合助跑与起跳技术特征和学生实际情况,利用节拍器制作的节奏音频较以往的击掌、喊节拍等方法更为精准化和科学化。2.节奏练习可促进跳远技术的掌握与提高,设计的专门性练习有利于提高专项素质能力,且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节奏感,同时增强助跑节奏的稳定性。3.节奏练习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均利于跳远技术的掌握与提高,但节奏练习在助跑与起跳技术环节更具针对性。相同课时下,学生掌握助跑与起跳技术更快,对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成绩更为明显,学习效果也更佳。4.节奏练习具有新奇感和趣味性,学生对其手段和内容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使用新颖独特的方法与手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跳远的学习兴趣。5.节奏练习并非单纯地解决助跑节奏问题,而是基于发展节奏和速度素质的基础上,能更好地与后续技术有效衔接,间接的作用于跳远整个技术环节。

凡杰[6](2020)在《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比较及内容模型构建 ——以苏锡常三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据调查显示,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止跌的“转折点”正是在15岁年龄段的体育中考,在实施接近三十年来的体育中考对学生体质健康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仍然面临同文化课一样的“应试教育”情况。重视终结性考试与忽略过程性考试现象普遍,过程性考试的忽视而导致平时体育锻炼无法满足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拉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以及更好的促进家庭体育锻炼等问题。本文依据布鲁姆教育评价理论与相关理论案例,总结归纳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内容体系,特别是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业水平测试适用方案研究》书中提出了这方面的设想和做法,并对相关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进行访谈,以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为切入点,以改进和完善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内容体系为重点,尝试构建出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内容体系,意在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拉动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以及更好的促进家庭体育锻炼,使体育中考方案更加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研究结果: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内容模型体系:一级指标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体能素质、运动技能、体育学习与体质健康测试;二级指标分为11个方面,分别是球类、游泳类、武术类、体操类、力量类、耐力类、速度类、柔韧类、运动参与、体育课考核、体质健康测试内容;三级指标为24个,对应的内容范畴也是24个。体育中考方案内容体系经两轮德尔菲法的调查与运算,得出结果为:专家权威系数范围在0.76‐0.88,变异系数范围在0.06‐0.21,重要程度范围在3.75‐4.92,不重要程度均为0.00,肯德尔和谐系数范围在0.125‐0.378,专家协调系数达到显着性差异,P≤0.05。上述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内容指标体系各项数值均符合要求,由此反映体育中考方案内容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许成成[8](2020)在《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掷标枪是一项结合轻型器械的多轴性旋转投掷运动项目,优秀的标枪运动员不仅需要掌握复杂的专业技术,更要不断提高体能水平。近年来,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主教练十分重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然而,与其它省份相比,河北省标枪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成效较低。因此,本文结合“数字化体能”与“模式训练法”的训练理念,以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运动员为监控对象,建立“数字化”监控、评价、反馈体系,实施“数字化控制”体能训练模式,以提升其体能训练的有效性,并总结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运动员体能训练效果欠佳的具体缘由,提出解决方案,最终提升其体能水平与专项成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式,参考学界研究成果,在确定标枪运动员体能素质以及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北省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模式。以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需要参加的比赛时间为依据,将为期40周的“数字化”训练监控过程分为三个训练阶段,即准备期、第一竞赛期、第二竞赛期。循环往复地监控、测评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投掷能力等相关数据,总结运动训练规律。将“数字化”测评结果反馈到各个阶段的训练过程中,调整训练目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初步证实“数字化”监控训练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并完善了关于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监控体系、评价体系、反馈体系。在主教练的指导下,提出调整的时机与策略,充分发挥评价、监控、反馈体系的作用。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确定计时30米跑、30米持枪跑、肩负杠铃下蹲、抓举、仰卧头后拉杠铃、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后抛铅球、助跑双手头后投球、上三步投标准枪等为标枪运动员专项体能测评指标。根据十项指标的相关性,将其分为专项速度、最大力量、下肢爆发力、专项投掷能力四类专项能力,并且结合标枪运动的特点分析了四类专项能力的重要程度,依次为:专项投掷因子>最大力量因子>专项速度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2)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准备期、第一竞赛期、第二竞赛期为时间节点进行三轮数据监控。第一轮,3名运动员的30米加速跑、30米持枪跑、抓举、三级跳远4项体能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平均偏差幅度分别为10.71%、6%、18.35%、15.38%。第二轮,4名运动员的立定跳远、三级跳远、后抛铅球3项体能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平均偏差幅度分别为13.27%、5.88%、17.95%。第三轮,4名运动员的30米加速跑、抓举、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平均偏差幅度分别为8.64%、17.9%、8.35%、10.88%。三轮监控中,每轮都会针对该轮次监控结果,分析原因、提出相关调整方案,然后将调整措施应用到下轮的训练中。(3)经统计全年训练数据得出:窦瑞琳、杜思梦、江攀、武森四名运动员的年度训练目标完成率分别为76.67%、76.67%、73.33%、93.33%;专项速度、最大力量、下肢爆发力、专项投掷能力等四类专项能力的年度训练目标完成率分别为79.17%、88.89%、58.33%、86.11%;准备期、第一竞赛期、第二竞赛期三个训练阶段的年度训练目标完成率分别为87.5%、77.5%、70%。(4)“数字化”控制模式下进行的40周的训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与专项成绩均得到了提高。窦瑞琳、杜思梦、江攀、武森等人的体能总得分分别提高了170分、192分、181分、89分,相应增长幅度分别为126.87%、52.03%、95.77%、37.24%。专项成绩分别提高了3.89米、1.9米、6.33米、4.34米,相应增长幅度分别为10.48%、4.12%、10.32%、7.91%。(5)分析、总结4名运动员体能目标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指出运动员未完成某个阶段性训练目标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从完善训练计划、加强运动员监督、调整训练目标等三方面提出训练方案的优化策略。

彭金根[9](2020)在《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教学评价改革工作的积极推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并落实到各学科、专项中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已变得刻不容缓。田径作为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无论在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中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当前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维度存在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正确评价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的结构要素进行逻辑推理和归纳,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通过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教学大纲分析,得出目前体育院校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有以下不足:在评价内容和评价维度上存在局限性和不完整性;在评价方法上强调总结性评价,对于过程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评价主体上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单一且教师过于集权。(2)运用三轮专家问卷调查最终确定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三个层次指标,其中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55个,整个指标体系层层递进、相互联系,能较为全面的反映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需具备的专项能力要求。(3)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百分比权重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在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一级指标中,专项运动技能权重为0.420、教学能力权重为0.282、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权重为0.170、训练能力权重为0.087、科研能力权重为0.041,其中专项运动技能在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教学能力、竞赛组织与裁判能力及训练能力,科研能力所占比重最少,但科研能力也是构成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不可忽视的重要构成要素。(4)结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现状问题给出如下优化评价方案构想:优化评价方法,注重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强调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结合,通过设立多级专项课程考察,缩短评价周期加大考核频次,建立连续、完整的评价考核体系;优化评价主体,实现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强调学生参与互动,将自评和他评结合;优化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紧扣田径教学目标体系,既要重视学生基本技术的评价,也要重视评价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实践的能力。

张景超[10](2020)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初中生三级连续蛙跳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三级连续蛙跳在田径运动中属于跳跃类项目,其主要发展核心力量、上肢躯干力量、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的田径项目。三级连续蛙跳是广东省体育中考跳跃类选考项目之一,对初中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与体能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直受到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视。近些年来由于初中生对智能化生活的依赖性日趋严重,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参与高质量体育活动的减少,造成其身体素质以及身体协调能力逐年下降,使大部分初中生在规定课程中未能很好的掌握三级连续蛙跳技术动作,从而导致很多学生三级连续蛙跳的成绩不达标。鉴于此,为了提高初中生的三级连续蛙跳成绩,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本研究将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引入三级连续蛙跳教学中,其最终的目标就是想通过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初中生三级连续蛙跳成绩的影响进行详细探究,与此同时对三级连续蛙跳的教学方式进行相应创新,加强其教学的成效,以便于找到全新的三级连续蛙跳教学方式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教学实验法等研究方法,以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初中生三级连续蛙跳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从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的九年级一班、二班随机选取50名男生来作为实验对象,分别将他们分组为一班是实验组,二班是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16周的教学实验之后,对他们的专项素质指标以及三级连续蛙跳成绩做出测试,对获取的数据汇总分析并进行总结,最后给出下面几点结论:1、经过16周常规的教学训练,对照组学生的专项素质成绩较实验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三级连续蛙跳成绩实验前后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常规的教学训练可以提升三级连续蛙跳的成绩。2、经过16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实验组学生的专项素质成绩实验前后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三级连续蛙跳成绩实验前后也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快速伸缩复合训练不仅有效提高四项专项素质成绩,也可以提高三级连续蛙跳的成绩。3、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专项素质的后测成绩、三级连续蛙跳的后测成绩都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提高初中生四项专项素质成绩和三级连续蛙跳成绩的效果更佳。4、经过16周的教学实验后,92%的学生对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内容感兴趣,剩余8%的学生态度一般,说明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方式方法十分多元化,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三级连续蛙跳技术课上的趣味性。

二、三级跳远教学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级跳远教学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3)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内蒙田径运动发展需要
        1.1.2 中国田径运动发展需要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国内研究现状
        2.2.1 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
        2.2.2 田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研究
    2.3 国外研究现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对比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帕累托分析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内蒙古田径项目竞技实力分析
        4.1.1 内蒙古田径项目奖牌分布分析
        4.1.2 内蒙古田径项目4-8 名分布分析
        4.1.3 内蒙古田径优势、潜优势和弱势项目分布
    4.2 内蒙古青少年田径锦标赛情况分析
        4.2.1 青少年锦标赛参赛情况分析
        4.2.2 青少年锦标赛竞赛情况分析
        4.2.3 青少年锦标赛达级情况分析
    4.3 内蒙古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分析
        4.3.1 青少年锦标赛项群亚类分布特征
        4.3.2 2018-2020 年青少年锦标赛最高竞技水平纵向比较分析
        4.3.3 2018-2020 年青少年锦标赛整体竞技水平纵向比较分析
        4.3.4 2018-2020 年青少年锦标赛竞技水平态势分析
        4.3.5 内蒙古、全国和青奥会最高竞技水平横向比较分析
    4.4 内蒙古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4.1 田径后备人才教练因素分析
        4.4.2 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因素分析
        4.4.3 田径后备人才基地因素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第6章 参考文献
第7章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4)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对初中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超等长练习
        2.1.2 跳深练习
        2.1.3 立定跳远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跳深练习的相关研究
        2.2.2 初中生立定跳远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实验法
4 实验设计
    4.1 实验对象和时间地点
    4.2 实验设计内容
        4.2.1 技术动作要求和目的
        4.2.2 实验设计理论基础
    4.3 实验前期准备
        4.3.1 挑选受试者
        4.3.2 实验相关器材
        4.3.3 实验前测
        4.3.4 立定跳远专项素质及立定跳远成绩测量方法
        4.3.5 跳深高度与间距选取
    4.4 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实验步骤
        4.4.1 跳深练习动作做法:
        4.4.2 跳深组合练习器材摆放示意图
        4.4.3 实验后测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后三组立定跳远专项素质比较分析
        5.1.1 实验前三组立定跳远专项素质比较分析
        5.1.2 实验前后三组立定跳远各专项素质比较分析
        5.1.3 实验后立定跳远专项素质组间比较分析
    5.2 实验前后立定跳远成绩比较分析
        5.2.1 实验前后三组立定跳远成绩组内对比分析
        5.2.2 实验后三组立定跳远成绩组间对比分析
    5.3 实验前后立定跳远技术评定比较分析
        5.3.1 实验前立定跳远各阶段技术评分
        5.3.2 实验前后三组学生立定跳远技评比较分析
        5.3.3 实验后立定跳远各阶段组间技评成绩比较分析
    5.4 总结
    5.5 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在立定跳远练习中注意事项
        5.5.1 合理选择跳深场地与运动负荷
        5.5.2 根据初中生身心特点选择跳深动作
        5.5.3 结合立定跳远阶段特征使用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节奏练习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
        1.1.1 提高跳远助跑起跳技术是发展跳远项目技术水平的需求
        1.1.2 创新跳远教学方法与手段是顺应新时代体育教学发展的需求
        1.1.3 激发学生对跳远项目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技术的掌握
    1.2 选题目的
    1.3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节奏感
        2.1.2 助跑节奏
        2.1.3 运动节奏感
        2.1.4 节拍器
        2.1.5 音乐节奏感
        2.1.6 节奏练习
        2.1.7 节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2.1.8 音乐节奏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内外关于跳远技术的研究
        2.2.2 国内外关于跳远助跑与起跳技术的研究
        2.2.3 国内外关于节奏训练在体育项目中运用的研究
        2.2.4 国内外关于节奏练习在跳远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节奏练习的相关基础理论分析
        4.1.1 节奏练习的生理学基础
        4.1.2 节奏练习的心理学基础
    4.2 学生学习跳远时存在最大问题的技术环节调查分析
    4.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
        4.3.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身体基本情况的对比分析
        4.3.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跳远的学习兴趣、态度和动机调查与分析
    4.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助跑节奏评定分值对比分析
        4.4.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评定分值对比分析
        4.4.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跳远完整技术评定分值对比分析
        4.4.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跳远达标成绩的对比分析
        4.4.5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踏板准确性的对比分析
        4.4.6 实验班学生对节奏练习认可程度调查分析
        4.4.7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对跳远的学习兴趣、态度和动机调查与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附件A 访问提纲
    附件B 实验前对照班与实验班身体基本情况指标筛选问卷
    附件C 学习跳远时存在最大问题的技术环节调查问卷
    附件D 调查问卷效度评价表
    附件E 助跑与起跳衔接技术评定标准
    附件F 跳远教学进度表
    附件G 挺身式跳远完整技术评定标准表
    附件H 实验前、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对跳远的学习兴趣、态度和动机的调查问卷
    附件I 实验后实验班对节奏练习认可程度的调查问卷
    附件J 教学实验过程中助跑节奏音频模板和教学视频链接
    附件K 术科教案1(教案范例)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比较及内容模型构建 ——以苏锡常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座谈访问法
        1.5.5 个案分析法
        1.5.6 德尔菲法
        1.5.7 数理统计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中考的界定
        2.1.2 体育中考的界定
        2.1.3 体育中考方案的界定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2.1 文献计量分析
        2.2.2 我国体育中考发展历程
        2.2.3 关于体育中考理论研究
    2.3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章 体育中考方案构建的理论基础
    3.1 布鲁姆教学评价理论
    3.2 体育教学评价的理论
第四章 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比较研究
    4.1 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发展历程
        4.1.1 整体推进时期
        4.1.2 初步改革时期
        4.1.3 纠正应试时期
        4.1.4 全面发展时期
    4.2 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个案分析
        4.2.1 无锡市体育中考方案
        4.2.2 苏州市体育中考方案
        4.2.3 常州市体育中考方案
    4.3 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比较分析
        4.3.1 体育中考方案指导思想
        4.3.2 体育中考方案分值比重
        4.3.3 体育中考方案项目设置
        4.3.4 体育中考方案评定方法
        4.3.5 体育中考方案评分标准
    4.4 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内容模型假设
第五章 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内容模型构建
    5.1 构建原则
    5.2 价值定位
    5.3 基本原则
        5.3.1 科学性原则
        5.3.2 合理性原则
        5.3.3 可操作性原则
        5.3.4 全面性原则
        5.3.5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5.4 构建程序
        5.4.1 咨询专家的确定
        5.4.2 调查问卷的制作
        5.4.3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4.4 问卷的统计与数据库的建立
        5.4.5 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5.4.6 第一轮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5.4.7 第二轮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5.5 体育中考方案的内容模型
        5.5.1 内容模型内容维度的确立
        5.5.2 内容模型权重系数的确定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8)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现状
        1.1.1 关于标枪体能的研究
        1.1.2 关于“数字化”在体育训练领域的应用研究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标枪体能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数字化”体能的相关研究
    1.3 关于已有研究的思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体能评价指标的筛选
        3.1.2 男子标枪运动员体能评价标准的建立
        3.1.3 女子标枪运动员体能评价标准的建立
    3.2 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监控体系的建立
        3.2.1 监控时间与任务
        3.2.2 监控内容与方法
    3.3 河北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反馈体系的完善
    3.4 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应用与分析
        3.4.1 “数字化”控制标准的确定
        3.4.2 “数字化”训练过程的监控与记录
        3.4.3 “数字化”训练结果的阶段性评估与反馈
        3.4.4 “数字化”训练的年度总结与分析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能力
        2.1.2 专项能力
        2.1.3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
        2.1.4 评价、指标、指标体系
    2.2 理论基础——系统评价理论
    2.3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的研究
    2.4 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力的研究
        2.4.1 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力结构的研究
        2.4.2 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能力现状的分析
    2.5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研究
        2.5.1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结构的研究
        2.5.2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能力培养的研究
        2.5.3 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评价的研究
    2.6 国内外相关研究
        2.6.1 国内相关研究
        2.6.2 国外相关研究
    2.7 研究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参考依据
        4.1.1 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4.1.2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目标分析
        4.1.3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4.1.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分析
        4.1.5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的不足
    4.2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构建流程
        4.2.2 构建原则
        4.2.3 评价指标筛选过程
        4.2.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体系
    4.3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3.1 权重的确定方法
        4.3.2 计算指标权重
        4.3.3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4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方案优化构想
        4.4.1 优化评价方法,注重多种评价方法有机结合
        4.4.2 优化评价主体,实现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
        4.4.3 优化评价内容,紧扣田径教学目标系
5 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结论
    5.2 研究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10)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初中生三级连续蛙跳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的相关概念界定
    2.2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国外研究
    2.3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国内研究
    2.4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2.5 三级连续蛙跳的国内研究
    2.6 初中生体能及生理特点的相关综述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教学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技术流程
4 教学实验设计
    4.1 实验对象
        4.1.1 实验对象分组
    4.2 教学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
        4.2.1 教学实验时间
        4.2.2 教学实验地点
    4.3 教学实验器材
    4.4 实验测试指标选择
        4.4.1 专项素质指标选择
    4.5 实验组采用练习方法确定
    4.6 快速伸缩复合练习负荷强度影响因素与建议量
    4.7 教学实验步骤
        4.7.1 预实验阶段
        4.7.2 基础阶段
        4.7.3 提高阶段
        4.7.4 巩固阶段
    4.8 实验控制
5 结果与分析
    5.1 三级连续蛙跳的技术动作的分析
        5.1.1 三级连续蛙跳技术动作的概述
        5.1.2 三级连续蛙跳中四个基础动作分析
        5.1.3 整个三级连续蛙跳技术动作的分析
        5.1.4 实验班整个三级蛙跳教学实验各阶段采用的主要训练手段
    5.2 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专项素质指标对比分析
    5.3 实验组实验前后各项评定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5.4 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评定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5.5 实验后两组实验人员的专项素质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5.5.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30m加速跑成绩对比分析
        5.5.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立定跳远成绩对比分析
        5.5.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纵跳摸高成绩对比分析
        5.5.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抛实心球成绩对比分析
    5.6 实验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三级连续蛙跳成绩对比分析
        5.6.1 实验组实验前后三级连续蛙跳成绩的对比分析
        5.6.2 对照组实验前后三级连续蛙跳成绩的对比分析
        5.6.3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三级连续蛙跳成绩的对比分析
    5.7 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后主观感觉性调查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三级跳远教学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对初中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杨静.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 [2]广州市中考体育发展历程及改革策略研究[D]. 万海霞.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3]内蒙古自治区田径后备人才竞技水平研究[D]. 徐鹏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4]不同间距组合的跳深练习对初中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杨静. 武汉体育学院, 2021
  • [5]节奏练习在跳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黎彩媚. 广州体育学院, 2021
  • [6]苏南地区体育中考方案比较及内容模型构建 ——以苏锡常三市为例[D]. 凡杰. 南京体育学院, 2020(11)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研究[D]. 许成成.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修学生专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彭金根.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10]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初中生三级连续蛙跳成绩影响的实验研究[D]. 张景超.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标签:;  ;  ;  ;  ;  

三级跳远教学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