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一、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肖爽[1](2021)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在术后不同时间点的临床疗效,分析年龄、肌瘤大小、类型对术后1个月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超诊科就诊,并进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的病人51人(59个肌瘤)。观察患者术中及术后疼痛情况和严重程度,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进行疼痛评分;根据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协会的(SIR)并发症标准进行不良反应的分析。术后第1、2、3、6及9个月复查超声,观察肌瘤大小、血供及弹性评分的变化,并计算肌瘤的缩小率;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2、3、6、9个月均填写UFS-QOL问卷;根据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有效率,并分析影响术后1个月疗效的因素。结果1 51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术后肌瘤缩小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血流信号逐渐减少、弹性评分明显增高,肌瘤症状改善及生活质量于术后6个月基本达到正常水平。术后随着时间延长有效率明显增加。2不同年龄患者肌瘤缩小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SSS、HQRL评分在术后均有明显改善(P<0.001),基本在术后6个月恢复至正常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的血流等级均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降低趋势,血流信号明显减少(P<0.001);术后不同时点组间血流等级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年龄的患者术后不同时点的弹性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瘤体硬度增加(P<0.001);术后不同时点组间弹性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治疗有效率均逐渐增加,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不同均径肌瘤术后肌瘤缩小率D≤4cm高于4<D≤7cm肌瘤(P<0.05)。SSS、HQRL评分D≤4cm组均优于4<D≤7cm组(P<0.001)。术前4<D≤7cm组血流信号较D≤4cm组较丰富(P<0.001),术后两组血流信号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失,但D≤4cm组血流信号消失情况较4<D≤7cm组更明显(P<0.05)。术前弹性评分比较无差异(P<0.001);术后不同时点的弹性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肌瘤硬度增加(P<0.001);术后不同时点组间弹性评分比较,术后T2、T3、T9两组比较D≤4cm组弹性评分较4<D≤7cm组增加的更明显(P<0.05)。术后1、2月D≤4cm组有效率明显高于4<D≤7cm组(P<0.05),此后不同均径肌瘤的疗效无差异(P>0.05)。4粘膜下肌瘤组的肌瘤缩小率高于肌壁间肌瘤(P<0.001)。术前粘膜下肌瘤组的患者子宫肌瘤症状较肌壁间肌瘤组的患者明显严重(P=0.045<0.05);术后1个月粘膜下肌瘤组子宫肌瘤症状仍较肌壁间肌瘤组严重(P<0.001),此后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粘膜下肌瘤组血流信号消失情况较肌壁间肌瘤组较丰富(P=0.02<0.05)术后1、2个月粘膜下肌瘤组血流信号较肌壁间肌瘤组(P<0.05),余随访月份无明显差异(P>0.05)。术前粘膜下肌瘤弹性评分低于肌壁间肌瘤(P<0.05),术后9个月粘膜下肌瘤组弹性评分高于肌壁间肌瘤组(P<0.05)。术后1个月粘膜下肌瘤组有效率明显低于肌壁间肌瘤组(P<0.05),余随访月份无明显差异(P>0.05)。5本研究发现术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02%。6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D≤4cm有效率高于4cm<D≤7cm,肌壁间肌瘤有效率高于粘膜下肌瘤。结论1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技术可有效缩小瘤体体积、减少肌瘤血供、增加瘤体硬度,并且可以改善子宫肌瘤引起的一些症状,同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2通过对术后一周内患者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进行分析,发现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出现的不适症状可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并没有引起不良的后果,而且患者普遍可以忍受、疗效亦佳、无需住院,是一种更加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图0幅;表23个;参101篇。

林晓庆[2](2021)在《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式优势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对超声引导下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UPMWA)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AM)这2种术式的围手术期疗效,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的术式优势。资料与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治疗子宫肌瘤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为微波消融组(48例)、腹腔镜组(44例)和开腹组(50例)。统计微波消融组最大肌瘤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体积和缩小率,观察各时期超声图像,术前、术后1个月的超声造影(CEUS)及磁共振成像(MRI)变化情况,统计术后12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比较三组间围手术期中的皮肤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1天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值、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换药次数、是否止痛、是否发热、总住院天数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1.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缩小情况术前最大肌瘤平均体积为187.22±46.65cm3,术后1、3、6、12个月分别为95.20±57.03cm3、58.06±38.68cm3、42.16±29.30cm3和28.20±19.04cm3,平均缩小率分别为43.88±18.90%、65.42±18.59%、74.47±16.56%和82.39±12.99%。2.微波消融子宫肌瘤影像学变化所有肌瘤微波消融前超声图像呈低-中等回声、有血流信号的结节,CEUS及MRI均见强化。消融后超声呈不均质回声、未见血流信号的结节,术后1个月CEUS全程未见造影剂灌注,MRI未见强化。3.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微波消融术后12个月随访追踪,月经症状改善的有25位(25/28),贫血症状改善8位(8/8),下腹不适好转11位(11/13),泌尿系压迫症状好转5位(5/5)。4.三种术式围术期疗效比较微波消融组的皮肤切口大小总体分布为0.25(0.20,0.30)cm,明显小于腹腔镜组的3.00(3.00,3.50)cm,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也明显小于开腹组8.00(8.00,8.00)cm,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微波消融组的术中出血量总体分布为5.00(2.00,5.00)ml,明显少于腹腔镜组的20.00(10.00,50.00)ml,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也明显少于开腹组的50.00(27.50,100.00)ml,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微波消融组的术后1天血红蛋白较术前平均下降了9.69±7.26g/L,明显小于腹腔镜组的19.23±10.84g/L,有统计学差异(P<0.001),也明显小于开腹组的16.01±11.60g/L,有统计学差异(P<0.05)。微波消融组的平均手术时长为109.46±39.64min,长于开腹组的71.54±20.80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腹腔镜组的121.20±35.81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波消融组的术后换药次数总体分布为0(0,0)次,少于腹腔镜组的2.00(2.00,2.00)次,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也少于开腹组的2.00(2.00,2.00)次,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微波消融组的平均总住院天数为6.63±2.15天,少于腹腔镜组的7.57±1.37天,有统计学差异(P<0.05),也少于开腹组的8.72±1.53天,有统计学差异(P<0.001)。微波消融组的术后住院天数总体分布为4.00(3.00,5.00)天,少于开腹组的6.00(5.00,6.00)天,有统计学差异(Adj.P<0.001),但与腹腔镜组的4.00(4.00,5.00)天无统计学差异(Adj.P>0.05)。微波消融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在术后24小时内为100%,早于腹腔镜组的34.1%,有统计学差异(P<0.05),也早于开腹组的20.0%,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术后是否发热、止痛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的临床疗效确切,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及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李亚茹[3](2021)在《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至2020年就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妇科因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行手术治疗患者80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微波消融组(40例)和肌瘤剔除术组(40例)。采用SPSS22.0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患者疼痛评分(VAS评分)、子宫肌瘤症状评分(UFS评分)、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子宫肌瘤体积变化、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值(Hb)的差异性。结果1.手术时间:微波消融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2.术中出血量:微波消融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3.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4.留置导尿时间:微波消融组患者留置导尿时间明显短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5.住院时间:微波消融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6.术中、术后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生邻近脏器损伤,发生率均为0%;微波消融组与肌瘤剔除术组患者术后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37%,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低于肌瘤剔除术组(χ2=9.308,P<0.05)。7.VAS评分: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2小时、4小时、6小时、48小时VAS评分逐渐下降(P<0.05),术后10天VAS评分降至0分。肌瘤剔除术组患者术后2小时、4小时、6小时、48小时、10天、20天VAS评分逐渐下降(P<0.05),术后30天VAS评分降至0分。两组患者术后2小时、4小时、6小时、48小时、10天、20天组间比较,微波消融组VAS评分低于肌瘤剔除术组(P<0.05)。术后30天组间比较,微波消融组VAS评分与肌瘤剔除术组相同(P>0.05)。8.子宫肌瘤临床症状评分(UFS评分):与术前相比,术后3月、6月、12月,两组患者组内比较UFS评分逐渐下降(P<0.05)。术后3月组间比较,UF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月组间比较,微波消融组UFS评分高于肌瘤剔除术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组间比较,UF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9.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与术前相比,术后3月、6月、12月,两组患者组内比较QOL评分逐渐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月、6月、12月组间比较,QO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10.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子宫肌瘤体积:子宫黏膜下肌瘤体积在术后1月、3月、6月及12月后与术前相比逐渐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肌壁间肌瘤体积在术后1月、3月、6月及12月后与术前相比逐渐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子宫浆膜下肌瘤体积在术后1月、3月、6月及12月后与术前相比逐渐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3种类型子宫肌瘤消融有效率:效果非常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7.00,P>0.05),效果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8.00,P>0.05),治疗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0,P>0.05)。3种类型子宫肌瘤术后消融总体有效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术后1月、3月、6月、12月,两组患者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痛经、压迫症状、贫血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组与肌瘤剔除术组中贫血患者术后1月、3月、6月血红蛋白值显着升高,于术后12月均升至正常值范围。结论1、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确切,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相当。2、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疼痛程度优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3、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性好。

吴蕾,古航,朱莉华,原继荣,邵雨[4](2020)在《射频消融术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1日-2017年6月30日某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43)和观察组(n=243)。对照组采用经腹部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宫瘤消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2年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比较2组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血清性激素促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及雌二醇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2%(236/243)、86.01%(209/24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42,P=0.00)。2组患者均获得2年随访,对照组复发率为9.47%,观察组复发率为0%,观察组2年复发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12,P=0.00)。治疗后观察组肌瘤体积(32.18±13.24)、子宫体积(101.95±9.92)显着低于对照组(40.94±14.13)、(118.32±11.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2(3.68±0.31)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2.14±0.22),血清LH(16.88±2.50)及FSH(12.36±1.75)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24.76±3.05)、(18.48±2.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23%)低于对照组(3.70%),但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8,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行射频消融术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可缩小肌瘤体积、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性激素表达,安全性高,具有进一步探讨的意义。

刘彩凤[5](2020)在《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研究目的:1.1对中医软坚散结法或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以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三种疾病为例)的近况进行定量分析,为客观评价软坚散结法治疗常见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疗效提供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提高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常见结节性疾病的临床疗效。1.2对治疗肝经结节性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进行用药规律分析,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治疗每种疾病的高频用药、核心用药组合,发掘核心方剂,总结软坚散结法治疗每种疾病的临床运用规律。1.3探索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三种疾病中的两种或三种疾病同时发生在相同患者的中医辨治规律。2研究方法:2.1 Meta 分析计算机检索CNKI、VIP、CBM、Wanfang、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软坚散结法或联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s)。依据改良版Jadad评分量表评价文献质量,Revman5.3作为分析辅助工具,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森林图模型展示分析结果,绘制漏斗图使纳入文献发表偏倚情况一目了然。2.2数据挖掘搜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公开发表的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中药复方,建立中药方剂药物稀疏矩阵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进行基础数据分析。应用Clementine12.0建立Apriori模型进行数据关联规则分析。应用IBM Statistic23软件进行R型聚类分析,挖掘软坚散结法治疗每种疾病的用药规律、常用药物组合、核心方剂,并挖掘新的有效方剂。3研究结果:3.1软坚散结中药复方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结果(1)甲状腺结节:研究共纳入34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缩小甲状腺结节大小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2)乳腺增生症:研究共纳入40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药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乳腺增生结节大小、结节硬度、相关激素(E2、P)水平、乳房疼痛积分等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3)子宫肌瘤:研究共纳入29篇RCTs,meta分析结果显示软坚散结方药或联合西医疗法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子宫肌瘤体积、相关激素(FSH、LH、E2、P)水平、乳房疼痛积分等方面均优于西医治疗,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3.2数据挖掘结果(1)甲状腺结节:共筛选处方96首,药物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共5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夏枯草、浙贝母、柴胡、莪术、牡蛎。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夏枯草、郁金;莪术、浙贝、夏枯草;夏枯草、陈皮(莪术、浙贝母、牡蛎并列第3)。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郁金、夏枯草、陈皮、甘草、茯苓、连翘;C2方:三棱、莪术、青皮;C3方:海藻、昆布、半夏、当归。C4方:浙贝母、牡蛎、玄参。(2)乳腺增生症:共筛选处方112首,药物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共5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柴胡、香附、当归、白芍、浙贝母。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柴胡、香附;柴胡、当归;柴胡、白芍;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三棱、莪术、青皮、王不留行、海藻、昆布、牡蛎;C2方:浙贝母、瓜蒌、穿山甲、夏枯草、延胡索、丹参;C3方:白术、茯苓、白芍、当归;C4方:枳壳、甘草、川芎、柴胡、陈皮、香附。(3)子宫肌瘤:共筛选处方70首,药物使用频次在35次以上的共2味,依据频次降序排列:莪术、三棱。关联规则分析出的药物组合前3位依次是:三棱、莪术;三棱、莪术、夏枯草;三棱、莪术、桃仁。聚类分析得出的核心方:C1方:三棱、莪术、香附、丹参;C2方:夏枯草、牛膝、牡蛎、海藻、昆布、荔枝核;C3方:鸡内金、山楂、黄芪、党参、白术;C4方:柴胡、白芍、土鳖虫、鳖甲、水蛭;C5方:桃仁、穿山甲、赤芍、川芎、当归、桂枝、茯苓、丹皮。4研究结论:4.1 Meta分析结论软坚散结法单独或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在改善病灶大小、硬度、总有效率、及相关激素水平等方面较单纯使用西医常规疗法有一定优势,并且不良反应少,相对安全。4.2数据挖掘结论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用药以化痰散结药为主,配合理气药、化瘀药,夏枯草、浙贝母的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海藻玉壶汤、消瘰丸为主。可见人体上部甲状腺结节病理变化以痰凝为主,可伴血瘀和气滞,消瘿散结、化痰行气为主要治法。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用药以疏肝理气药为主,配合养血活血药、化痰散结药,柴胡、香附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逍遥散、柴胡疏肝散为主。可见人体中部乳腺增生症病理变化以肝郁气滞为主,伴有血虚、血瘀、痰凝等特点,疏肝理气、养血柔肝为主要治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用药以活血破血消症药为主,莪术、三棱使用率最高。核心处方以桂枝茯苓丸、鳖甲煎丸为主。可见人体下部子宫肌瘤病理变化以血瘀为主,破血消症软坚散结为主要治法。若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症、子宫肌瘤中的两种、或三种疾病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可根据患者的整体表现判断患者以痰凝、气滞、血瘀中的何种病理变化为主,以此为处方用药的基本依据,病灶所在人体的上、中、下部位为辅助参考,研究结果显示治疗三种疾病的常用中药具有多靶点性,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灵活选择中药。

陈狄麟(Chan Dick Lun)[6](2019)在《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以循证医学系统分析的方法,配合META分析以及用药规律分析,全面地评价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在科研设计、实施过程、疗效评价和安全性等方面的现状和存有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水平、文献质量和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及纳入标准以医学期刊发表的有关传统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试验使用随机对照设计的方案,如使用抛硬币或以计算机产生随机号的方法,或试验提及“随机分组”等字样;(2)治疗效果标准采用总有效率、子宫与子宫肌瘤体积的检测、性激素变化等作为疗效指标,并有统一的疗效标准;(3)试验选择的研究对象为子宫肌瘤的患者;(4)研究干预措施:以中药制剂(单味药、中成药、汤剂等))与西药组、其他中药或中成药、安慰剂或空白组等对比,以及中药配合特定治法与单用其治法的对比的文献,给药途径不受限制。2.检索策略透过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MEDLINE、EMBASE等外文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检索文献。检索年限范围定为2004-2018。以主题词为文献检索的主要途径。中文主题词的主要条件为:子宫肌瘤;干预措施的主题词:中医,中药,中成药;研究方案设计的中文主题词为:“随机”,“空白”,“对照”;英文主题词的主要条件为:“fibromyoma uteri”,“uterine leiomyoma”,“uterus myoma”;干预措施的英文主题词为:“Chinese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Chinese patent medicine”,“medicine complementary”;研 究 方 案 设 计 的 英 文 主 题 词 为:“randomize”,“placebo”,“control”。3.方法学评价遵循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方法的原则,制订规范统一的《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献系统评价表》,由两位评价人员阅读全文,并按照统一的评价表独立对所有研究试验进行评阅。若双方存在分歧,则两位评价者再深入研究或邀请第三方辅助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使用Jadad评分量表对文献作出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化隐藏、盲法、撤出与退出4部分的质量评分。每部分的积分根据标准订为0-2分,总积分为0-7分。1-3视为低质量研究,4-7分视为高质量研究。同时,对文献的一般情况、随机方法、盲法的运用、分配隐藏、组间均衡性、不良反应、失访、统计学方法、结论推导等方面作出描述性的分析。4.统计分析本研究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创建数据库,并录入和管理有关数据。Meta分析利用Cochrane平台提供的Review Manager 5.3,协助完成系统评价的分析计算过程。如果分析指标是二分变量,则应将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用作合并统计量;如果有必要分析数值变量,则采用均数差值(mean difference,MD)为合并统计量。对各实验结果作出异质性检验,如果存有异质性,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s model)表达。反之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s model)表达。结果:通过搜索各个数据库,最初获得原始856篇文献,剔除重复文献212篇,留下644篇,在阅览了题目及摘要后,剔除其他疾病21篇,留下623篇,仔细阅读全文后,依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后纳入126篇,均为中文文献。近年来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量呈增加的趋势,在纳入的126篇文献当中,有56篇文献(44.4%)发表于2016至2018年之间。基金支持有2篇(1.6%),无一篇多中心研究者。文献中38篇(30.2%)使用“随机数字表法”,没有作出具体描述;84篇(66.7%)提及“随机”等字眼,未对其方法作出详细描述。只有一篇论文(0.8%)采用双盲法。本研究中的118篇文献(93.7%)的组间均衡性好。有37篇(29.4%)报告了每组不良反应的例数和症状,并作出统计学检验。仅得3篇(2.4%)文章提到失访。35篇(27.8%)提供了实际的检测统计量与P值范围;有90篇文献(71.4%)只给出P值的范围。126篇文献中,有40篇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并可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示,血府逐瘀汤治疗子宫肌瘤在总疗效、降低血性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使用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胶囊结合米非司酮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血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不大。宫瘤清胶囊结合米非司酮治疗本病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雌孕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在不良反应上宫瘤清胶囊结合米非司酮低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棱甲消症汤在总疗效和缩减肌瘤体积方面优胜于桂枝茯苓胶囊。本研究亦分析了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通过对药物药类、四性、五味及归经的的分析,可以得出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倾向,药类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方面以寒凉药多于平性药及温热药,归经以肝、心、脾为主。常用中药包括桃仁、赤芍、茯苓、三棱、当归、莪术、桂枝、柴胡、丹皮和牡蛎。结论:1.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子宫肌瘤在总疗效,缩减肌瘤体积,降低血激素水平方面优胜于西药,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2.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用药倾向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味以苦、辛、甘为主,药性寒凉药多于平性药及温热药,归经以肝、心、脾为主;3.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将来在中药治疗肌瘤的研究中,应提高科研方法学质量。由于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不高,会削减其论证的力度,本系统评价仍未能够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立下确切的定论。展望未来学者要追求更高质量的研究,从而提高中医传统疗法在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推广中药在现今医学领域的发展。

申景欣[7](2019)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211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病情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于随访结束由同一组人员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在严格排查施术禁忌后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手术均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本组患者治愈117例,显效73例,有效14例,总有效204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6.68%,而属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例数分别为163例、27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7.60%、100%,均明显高于属不带蒂浆膜下肌瘤患者(14例,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显着,值得临床应用。

麻莉,侯庆香,叶梅,辛玲丽,冯莉[8](2019)在《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淋巴细胞及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研究在子宫肌瘤治疗中采用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射频消融射频治疗对患者免疫淋巴细胞及血清E2、LH、FS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2017年在笔者医院接诊的子宫肌瘤患者82例,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经腹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射频消融射频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免疫淋巴细胞水平、血清E2、LH、FSH的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术后定期复查,掌握病情发展。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5. 5%优于对照组76. 3%,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肌瘤缩小程度分别为95. 5%、78. 9%,观察组比对照组缩小明显(P <0. 05)。免疫淋巴细胞(CD3+、CD4+、CD8+)水平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免疫淋巴细胞CD3+、CD4+水平较治疗前均显着升高,CD8+水平降低且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E2、LH、FSH的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 <0. 05),且观察组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射频消融射频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明显,能显着提高免疫淋巴细胞水平,降低血清E2、LH、FSH的水平,且长期疗效较单纯射频消融术好。

游芳[9](2019)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临床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腹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对象与方法】选取2017-03至2018-09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妇产科经临床和超声检查确诊73例子宫肌瘤患者(共88枚肌瘤)及23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纳入本研究,通过计算子宫肌瘤的消融率评价术中消融效果。于RFA术后1、3、6、12个月随访比较子宫肌瘤或子宫体积变化,贫血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血红蛋白的变化情况,术后6月子宫肌瘤症状及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UFS-QOL)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评分情况,评估临床治疗疗效,观察并记录患者随访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1、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共73例患者,年龄由26岁至55岁不等,平均(44.1±4.6)岁;消融处理的子宫肌瘤共计88枚,肌瘤均径15.787.4mm,平均(46.5±14.3)mm。靶肌瘤平均消融率为92.8%。术后1、3、6、12个月子宫肌瘤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3.9%、52.2%、61.2%和64.7%。随访期间进行子宫肌瘤体积的测量、贫血患者复查血红蛋白的含量、UFS-QOL调查问卷中SSS和HR-QOL两部分的评分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RFA,52.1%患者出现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阴道出血、阴道排液、下腹痛和月经过多,大部分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均可缓解。两例黏膜下肌瘤患者排出肉样组织,其中一例发热,抗炎治疗,肌瘤组织排出后好转。2、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研究:本组共23例患者,年龄2849岁,平均(40.8±5.8)岁;消融处理的子宫壁厚度为38.270.4mm,平均(51.3±8.6)mm;平均子宫体积(276.2±91.8)cm3。术后1、3、6、12个月子宫体积缩小率分别为19.5%、28.9%、38.6%和37.0%。治疗后随访期间复查子宫体积、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定量、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RFA,52.2%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阴道排液、阴道出血和月经紊乱,大部分患者无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结论】射频消融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疗效确切,消融后子宫或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月经过多、痛经、贫血等临床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射频消融子宫肌瘤和腺肌病是一种可保留子宫的微创技术,射频消融治疗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可作为子宫肌瘤和腺肌症的微创治疗方法之一推广应用,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梁博[10](2019)在《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第一部分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评价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不同类型、不同位置、不同大小子宫肌瘤的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超声介入室进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的128例患者,合计142枚肌瘤。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并结合FIGO分型分为:浆膜下、肌壁间、黏膜下;根据肌瘤生长位置分为:前壁、后壁、宫底、侧壁、宫颈;根据肌瘤大小分为:均径≤3cm、3cm<均径≤5cm、5cm<均径≤7cm、均径>7cm。观察12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及不适症状(疼痛、面色潮红、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等)的出现时间、程度、持续时间等;治疗后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低热、阴道出血、阴道流液、感染等)的出现时间、程度、持续时间等。结果:1.128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硬化治疗,生命体征平稳。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安全性为96.48%(137/142)。2.硬化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128例患者治疗后,70例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53例患者出现SIR A类不良反应,5例患者出现SIR B类不良反应,SIR C-F类无一例发生。3.安全性影响因素:建立 Logistic 模型 Logistic(p)=0.559X,-0.198X2+0.072X3-17.441X4-18.688X5-16.377X6-0.231X7+17.738X8+19.372Xg-20.873。个性因变量系数经统计分析,P值均>0.05,表明治疗的安全性与肌瘤类型、位置以及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泡沫硬化剂用量及腹痛程度影响因素:泡沫硬化剂用量与肌瘤大小有关,与肌瘤类型与位置无关;腹痛程度与肌瘤类型及大小有关,与肌瘤位置无关。结论: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术中及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肌瘤类型、位置及大小对硬化治疗安全性无影响,聚桂醇硬化治疗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第二部分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近期临床疗效,运用多项评估指标综合评估有效性并比较不同类型、不同位置、不同大小子宫肌瘤聚桂醇硬化治疗的有效性差异;分析肌瘤类型、位置、大小、血供、弹性评分对术后一个月有效性的影响,为子宫肌瘤患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超声介入室进行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的128例患者,合计肌瘤142枚。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造影检查,通过瘤体内造影剂灌注情况评价疗效,针对造影剂灌注的区域进行精准追加治疗。术后1、3、6及12个月分别进行二维、彩色多普勒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肌瘤大小、血供及弹性评分,术后6个月复查血常规,并与术前进行比较。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填写子宫肌瘤症状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UFS-Q0L),计算SSS评分及HRQL评分。本研究根据子宫肌瘤硬化治疗术前及术后声像图特点,拟定疗效评价标准.:显效为肌瘤体积缩小率>50%,血流分级0级,弹性评分4分,瘤体内无造影剂灌注,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肌瘤体积缩小率20%~49%,血流分级Ⅰ级,弹性评分3分,瘤体内造影剂局灶性灌注,临床症状改善;无效为肌瘤体积缩小率<20%或缩小后又增大,血流分级Ⅱ-Ⅲ级,弹性评分1-2分,瘤体内造影剂大部分灌注,临床症状无改善。结果:1.随访基本情况:术后1、3、6及12个月随访肌瘤数分别为142枚、142枚、127枚、109枚。2.术后各疗效评价指标:①肌瘤缩小率:术后1、3、6及12个月肌瘤平均缩小率分别为:(41.11±1.863)%、(64.17±1.494)%、(75.06±1.272)%、(81.14±2.102)%。②血供:术后瘤体内血供随随访时间延长逐渐减少。③弹性评分:术后瘤体弹性评分随随访时间延长而增大。④造影:术后1个月,53(37.3%)枚肌瘤整体无超声造影剂灌注,46(32.4%)枚肌瘤内呈局灶性造影剂灌注,43(30.3%)枚肌瘤内大部分造影剂灌注,对于造影剂灌注部分即刻予以追加治疗。⑤Hb:术后6个月,所有贫血患者Hb恢复至正常水平,贫血症状全部改善。⑥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术后1个月,SSS与HRQL改善幅度最大,分别从术前51.10±4.263、53.39±6.561改善至28.13±2.469、75.47±3.855;治疗后3个月,SSS与HRQL基本接近正常人评分,为21.76±3.112、84.54±3.087;治疗后6、12个月稳定在正常水平。3.短期有效性分析:术后1、3、6及12个月,硬化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1%、77.3%、95.2%、97.3%。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术后1个月有效性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肌瘤大小及弹性评分是术后1个月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模型方程:Y=6.391-2.858X3+1.084X5(X3代表肌瘤大小,X5代表肌瘤弹性评分)。结论:1.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微创、精准、无需住院、价格低廉,能有效地缩小瘤体、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子宫肌瘤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方法。2.采用多项指标综合评价聚桂醇硬化治疗疗效,可准确反映有效性。

二、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基线调查
        1.1.3 术前准备
        1.1.4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
        1.1.5 术后不良反应观察及随访
        1.1.6 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评价
        1.1.7 统计分析
    1.2 结果
        1.2.1 一般资料
        1.2.2 术后疗效情况
        1.2.3 术后不良反应情况
        1.2.4 术后1个月影响因素分析
    1.3 讨论
        1.3.1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超声方面的评价
        1.3.2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对子宫肌瘤症状及生命质量改善情况
        1.3.3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性分析
        1.3.4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
        1.3.5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优势
        1.3.6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发展前景
        1.3.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子宫肌瘤的研究现状
    2.1 子宫肌瘤概述
    2.2 子宫肌瘤病因及发病机制
    2.3 子宫肌瘤流行病学趋势
    2.4 子宫肌瘤临床表现
    2.5 子宫肌瘤治疗方法
        2.5.1 手术治疗
        2.5.2 药物治疗
        2.5.3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nery Embolization,UAE)
        2.5.4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
    2.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治疗子宫肌瘤知情同意书
附录B 附图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2)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式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2.3 术前准备
    2.4 手术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微波消融组的疗效
    3.2 三种术式的围手术期疗效对比
第四章 讨论
    4.1 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趋势
    4.2 超声引导下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的原理
    4.3 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后的体积及临床症状变化分析
    4.4 微波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影像学变化及分析
    4.5 三种术式的围手术期疗效对比分析
    4.6 超声引导下经皮子宫肌瘤微波消融术的不足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子宫肌瘤治疗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个人简介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4)射频消融术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检测方法及疗效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2组复发情况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比较
    2.4 2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比较
    2.5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5)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循证医学和数据挖掘相关概念及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现状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基于Meta分析的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研究一 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的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组方配伍规律的研究
    研究一 软坚散结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用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二 软坚散结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用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三 软坚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结论
附录
创新点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6)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中西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1.1 概述
    1.2 中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1.2.1 病因病机
        1.2.2 中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治则治法
        1.2.3 子宫肌瘤的中医药治疗
    1.3 现代西医学治疗子宫肌瘤的进展
        1.3.1 子宫肌瘤病因及发病机制
        1.3.2 宫肌瘤的西医治疗
    1.4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
        1.4.1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1.4.2 系统评价的定义
        1.4.3 近年有关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系统评价
        1.4.4 本研究展开系统评价的重要性
    1.5 小结
第二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系统评价
    2.1 研究对象
        2.1.1 文献检索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方法学质量评价
        2.2.2 《评价表》的内容
        2.2.3 文献质量评价
    2.3 研究结果
        2.3.1 文献的一般情况
        2.3.2 纳入研究文献中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2.3.3 疗效评价标准
        2.3.4 科研方案设计的质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3.1 资料与方法
        3.1.1 确定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3.1.2 制定检索策略与筛选文献
        3.1.3 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3.1.4 资料提取
        3.1.5 统计分析(进行META分析)
    3.2 研究结果
        3.2.1 文献情况
        3.2.2 不同中药与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3.2.3 不同中药或中药结合米非司酮与独立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3.2.4 不同中药与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
    3.3 小结
第四章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4.1 文献一般情况
    4.2 辨证分型、经典方剂、用药频数分析
        4.2.1 辨证分型
        4.2.2 经典方剂频数分析
        4.2.3 用药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治疗子宫肌瘤的META分析结果、其临床意义及研究不足
        5.1.1 合并的META分析结果
        5.1.2 本研究META分析的不足
    5.2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规律研究
        5.2.1 活血化瘀为主
        5.2.2 治疗子宫肌瘤须同时注重补虚
        5.2.3 重视热邪、气滞、水湿
        5.2.4 肝、心、脾、肾同治
    5.3 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文献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
        5.3.1 文献的一般情况
        5.3.2 样本含量的估算
        5.3.3 方法学质量
        5.3.4 随机化
        5.3.5 盲法的运用
        5.3.6 分配隐藏
        5.3.7 组间均衡性
        5.3.8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5.3.9 疗效判定指标与疗效标准
        5.3.10 不良反应报告及失访
        5.3.11 统计方法的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7)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判定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淋巴细胞及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9)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3 仪器设备
        1.4 超声引导下经腹射频消融治疗
        1.5 术后处理和随访
        1.6 超声引导下经腹RFA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疗效评价
        1.7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术中情况
        2.2 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2.3 RFA治疗后子宫肌瘤的缩小情况
        2.4 RFA治疗后肌瘤相关症状的变化
        2.5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2.6 RFA治疗后肌瘤复发及再次治疗随访
    3.讨论
    4.结论
第二章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症临床疗效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3 仪器设备
        1.4 超声引导下经腹射频消融治疗
        1.5 术后处理和随访
        1.6 超声引导下经腹RFA治疗子宫腺肌症的疗效评价
        1.7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术中情况
        2.2 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
        2.3 RFA治疗后子宫的缩小情况
        2.4 RFA治疗后腺肌症临床症状的变化
        2.5 不良反应、并发症及其处理
        2.6 二次RFA治疗的随访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短期临床疗效评价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子宫肌瘤症状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UFS-QOL)
综述 介入性超声技术在子宫肌瘤微创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专利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大会论文交流
致谢

四、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D]. 肖爽.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2]探讨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式优势分析[D]. 林晓庆. 汕头大学, 2021(02)
  • [3]微波消融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观察[D]. 李亚茹.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4]射频消融术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J]. 吴蕾,古航,朱莉华,原继荣,邵雨. 中国病案, 2020(11)
  • [5]软坚散结法治疗肝经循行路线结节性疾病的临床评价研究[D]. 刘彩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6]近15年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文献质量及临床疗效系统评价[D]. 陈狄麟(Chan Dick Lun).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7]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 申景欣.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17)
  • [8]经腹超声引导聚桂醇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对子宫肌瘤患者淋巴细胞及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J]. 麻莉,侯庆香,叶梅,辛玲丽,冯莉. 医学研究杂志, 2019(08)
  • [9]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及腺肌症临床疗效研究[D]. 游芳.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10]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D]. 梁博. 苏州大学, 2019(07)

标签:;  ;  ;  ;  

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