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一、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韩柏涛[1](2021)在《面向真空管高速列车的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轮轨高铁快速发展的同时,被誉为“第五种交通工具”的下一代超高速高铁——真空管高速列车进入人们的视野。真空管高速列车,可实现磁悬浮列车在接近真空的低压管道内以低机械磨擦、低空气阻力、低噪声模式全天候超高速(超过1000 km/h)运行。如果该项技术得以商用,旅客旅行的时间将被极大缩短。相比传统的高铁,真空管高速列车运行主要有两个特点:极高的运行速度和特殊的运行环境(密闭狭长的管道)。这对列车车-地无线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对于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中严重多普勒效应和频繁越区切换等问题无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为了保障列车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针对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架构展开研究。论文拟基于现有列车车-地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现状并结合真空管道场景的特点,分析真空管道高速列车综合承载业务性能需求,研究真空管高速列车运行场景特有的无线信道传播特性,研究了在真空管高速列车场景下5G网络系统性能,并进一步开展资源优化方法研究。具体而言论文围绕四点主要内容展开研究:1)分析并给出了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业务需求。总结了现行各类轮轨交通应用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与无线接入方式,并分析了车地通信需求指标。基于已有的无线通信技术,结合高速列车运行特点和现行轮轨交通的通信需求,对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数据类型和指标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指出了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存在的主要挑战。2)建模并分析了真空管道场景下的无线信道特性。采用一种确定性信道建模方法——传播图建模方法,并引入了Lambertian散射模型以提高信道建模精度。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视距(Line-of-Sight,Lo S)成分、单次反射和两次反射分量,以生成更准确的信道冲激响应。随后,通过分析多径数量、K因子、时延扩展和多普勒功率谱描述了真空管道场景车信道特性。然后通过频谱效率和奇异值扩展对比了仿真信道和与瑞利信道的容量情况。3)研究了在真空管高速列车场景下5G网络系统性能。基于系统级仿真,研究了单基站与多基站两种场景5G系统的列控业务与乘客业务通信的误块率、频谱效率与吞吐量,对5G网络在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场景下的系统性能进行了评估。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真空管道场景的云无线接入新架构,能够显着降低资源迁移成本。探讨了云无线接入网(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应用于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场景的可行性,并利用图论研究了真空管高速飞行列车车地通信资源迁徙的问题。为了降低成本,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射频拉远端(Remote Radio Head,RRH)和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池之间的连接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灵活的网络架构以便动态地分配资源,然后将高速列车沿线资源迁移成本最小化问题转化为最短路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显着降低资源迁移成本。综上所述,本文相关工作是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有助于尽快形成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研究对于我国抢占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引领未来超高速轨道交通技术发展,确保我国在轨道交通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刘婧然[2](2021)在《青椒集雨调亏滴灌智能需水感知与节水灌溉决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灌溉用水约占全球水资源量的70%,发展智慧农业,进行作物需水量预测,实现智能灌溉,对节约用水,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重要。本文以河北工程大学精准灌溉试验场(原址)为试验地点,以青椒为试验对象,在2014~2018年进行了覆盖集雨调亏滴灌(MFR-RDI)和传统平作充分灌溉试验。搜集历年土壤、气象、作物的相关数据,针对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以作物需水量预测模型为基础,建立节水灌溉决策系统为目标,综合运用农水、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等多学科技术,对区域农业智能需水感知与灌溉决策系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选取MFR-RDI种植模式下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最高的种植方式进行了青椒需水量智能预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灌溉决策系统,最后搭建了决策系统平台,该研究成果对邯郸地区青椒种植的节水灌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将覆盖集雨技术与调亏滴灌技术相结合,通过田间试验,收集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在充分灌溉条件下,覆盖集雨滴灌比传统平作可以显着提高青椒果实的产量、Vc含量以及IWUE。在覆盖集雨滴灌种植中,调亏灌溉比充分灌溉(CK1R)可以显着提高果实Vc含量。其中,结果后期重度调亏处理(T8R)的IWUE在2014~2018年均为最高,并且该处理在2015~2018年与CK1R的青椒产量差异不显着,果实Vc含量较高。因此以IWUE最高的T8R得到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灌溉决策系统,最大限度地节约灌溉用水。(2)构建了由遗传算法(GA)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GA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思维进化算法(MEA)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的青椒需水量智能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输入因素下,GA-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优于GA-SVM,MEA-Elman的模型性能优于GA-Elman。在模型输入因素中引入冠层温度能够提高所构建的优化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精度。此外,在作物不同的生育阶段选择不同的输入因素来进行作物需水量预测,可以使预测模型的精度进一步提高,该预测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误差(MAE),纳什-萨克利夫系数(NS)值分别为0.359 mm/d,0.294 mm/d,0.941。(3)基于青椒需水量智能预测模型,构建了深度学习(DNN)的灌溉决策系统。以作物因素、气象因素、土壤因素作为模型的输入因素,以灌溉水量作为模型的输出。用2014~2017年的数据作为模型的训练数据,2018年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最佳DNN灌溉决策系统的隐含层包括4层,各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分别为:32、16、8、4。系统的激活函数采用“Re LU”,优化函数为“adam”,该决策系统可得到MFR-RDI种植模式下T8R的灌溉制度。与利用水量平衡方程计算的实际值相比,该决策模型的RMSE,MAE,NS以及节水率分别为:0.898 mm,0.257 mm,0.758,1.3%。在2018年,使用该系统进行灌溉的青椒产量为12886.2 kg·hm-2,Vc含量为51.1 mg·100g,IWUE为32.6kg·hm-2·mm-1,与CK1R相比,其节水率约为26.4%。(4)搭建了基于Lo Ra技术的作物智能需水感知的灌溉决策系统平台。平台实现了农业气象、土壤墒情等数据的监测以及灌溉决策功能。

刘振星[3](2021)在《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从太空对地观测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航天遥感技术的进步,遥感卫星的功能、性能不断提高。具体表现在:星上载荷由单一载荷向大气探测、振动测量、夹角检测、空间环境监测等多载荷发展;工作模式由单一推扫成像,向多点目标、多条带拼幅、立体成像、非沿迹曲线成像等复杂成像模式发展;星务管理由单一指令流控制、状态参数采集管理,向星上数据智能处理、自主健康监测、自主任务规划等复杂管理模式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卫星遥感领域部署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重大专项”、“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工程,有力推动了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发展,我国的遥感卫星也逐步向着多载荷、复杂成像模式、复杂星务管理的方向发展。因此,面向单一载荷、单一成像模式、串行星务管理的卫星控制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对作为整星“大脑”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提出了高性能、高可靠、智能化、集成化、小型化、产品化等更高的要求。我国一些遥感卫星在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方面开展了部分技术升级,开始采用“高级在轨系统”为代表的新空间数据系统标准,但总体上传统的综合电子系统体系架构并未改变。基于上述情况,急需开展面向多载荷、多任务新型遥感卫星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方面的总体研究工作,设计满足我国航天任务需要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体系架构,建立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行业标准框架,为新一代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应用打下技术基础。本工程博士论文的作者就职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近年来一直从事国产新一代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的研究,本工程博士论文总结了本人在新一代遥感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硬件架构设计、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和星上自主任务规划等几个关键环节的主要工作和技术创新。针对传统卫星电子系统各分系统间孤立设计、功能分散、接口不统一、信息交互流程非标准化等问题,本工程博士论文采用硬件和软件模块化设计,大幅降低星上电子设备数量和复杂度,突破高精度轨道外推技术、条带分割技术和应急任务重规划技术等星上自主任务规划关键技术,本工程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成果还开展了在轨验证。(1)网络体系架构设计方面:针对现有卫星网络功能耦合严重,新旧标准兼容性差等问题,采用分层设计理念,将系统划分为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等五个层次分别进行设计,并提出一套适用于我国遥感卫星新型综合电子系统的自主协议规范体系,形成规模化的新一代遥感卫星在轨协同应用能力。(2)硬件架构设计方面:针对传统星务系统面临的开放性较差、稳定性不足等问题,采用通用化可扩展结构设计技术和硬件即插即用设计方法,提升系统硬件架构的开放性;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测控、系统容错机制设计方案,解决系统稳定性难题;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梳理综合电子系统硬件功能框架,解决综电系统硬件模块化程度低、功能耦合等问题。(3)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任务规划技术研究方面:针对现有任务管控完全依靠地面,管控复杂度大的难题,深入研究了星上自主任务规划技术,结合我国新一代遥感卫星任务特点,提出了任务规划三大关键技术及解决方法。(4)在轨应用验证方面:上述研究工作已在多个遥感型号上应用,本文通过分析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设计结果,以及在轨应用验证情况,阐述作者博士期间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以及后续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的研究方向。本工程博士论文的相关研究工作得到了高分重大专项重点研发项目“星载通用电子设备研发(项目合同编号:GFZX04013402-2)”项目的支持,论文作者主要负责硬件架构设计、网络体系架构设计和星上自主任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任沛[4](2021)在《协同计算环境中移动Web增强现实服务提供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5G网络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增强现实作为一种全新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其独特的交互体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基于移动Web的实现方案有效避免了传统基于专用设备的AR应用实现方式面临的设备价格高、移动性差的问题和基于移动App的AR应用实现方式面临的服务跨平台提供难的问题,为AR技术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5G网络采用了全新的设计思路,为移动Web AR的服务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分布式环境下计算设备的异构性和通信网络的动态性给移动Web AR系统中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5G网络中针对移动Web AR高效的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移动Web AR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利用“端边云”分布式资源协同调度的优势,从而满足了移动用户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和服务提供商对于部署成本的要求。本文将主要从“如何实现分布式协同计算”、“如何利用分布式结构提高多人移动Web AR系统效率”以及“如何协同分布式边缘网络系统资源”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及贡献如下:·针对5G网络下分布式神经网络计算任务的划分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神经网络的结构重新设计并添加了额外的分支结构,从而为其提供了可动态调节的推理能力。简单的输入样本因此能够提前结束推理过程,从而提升了推理效率,降低了由于冗余计算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通过对神经网络各层的推理时延与能耗属性进行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计算卸载算法以执行DNN任务的分布式划分决策,以实现计算任务的灵活调度。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支持计算任务的细粒度弹性划分,对于提升用户体验、降低移动设备能耗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当前多人AR应用解决方案面临的效率低、性能差的问题,本文提出并实现了面向5G网络分布式环境下的多人协作式服务提供框架Edge ARX5。该框架通过改进集中式的通信机制,能够借助边缘服务器和D2D通信技术进行用户间交互信息的同步。此外,为了解决边缘系统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预测的运动感知的调度机制,以实现自适应的AR关键帧的选择。同时,本文进一步通过借助D2D通信技术将轻量化的特征提取操作分流到用户周围的移动设备中执行,从而有效缓解了 AR服务初始化时间长的问题。通过合理调度各类计算与通信资源,Edge ARX5能够有效提升多人移动Web AR应用系统效率与服务质量。·针对“端边云”框架中边缘系统分布式资源管理和移动Web AR服务协同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设计边缘节点的定位机制,从而为边缘网络的动态管理提供了基础,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动态哈希技术的AR服务查询请求负载均衡机制和基于最大堆技术的AR计算卸载负载均衡机制,以解决边缘系统中负载分布不均的问题。此外,针对移动Web AR应用的服务接入特性,本文还为分布式边缘系统设计了相应的服务迁移机制,以满足AR用户移动性的需求,解决AR服务的连续提供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边缘系统资源的有效管理,能够进一步提高AR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孙佳麒[5](2021)在《配电网PDC设计及优化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配电网中引入大量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or,DG)的如今,系统潮流变化日趋复杂,对其运行稳定与保护控制产生诸多影响,SCADA系统渐渐难以满足配电网监控的快速性需求。基于全球定位时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的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WAMS)能够同步测量各点的相量信息,相较于传统的电力监控系统,高速同步采样的特性使得WAMS能对电网暂态行为实施有效监控。相量数据集中器(Phasor Data Concentrator,PDC)作为WAMS中重要一环,其设备接入、数据处理等能力在配电网场景下具有更高要求,成为配电网WAMS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PDC相关规约和标准进行比对,总结配电网PDC设计需求,并按照需求进行配电网PDC设计、实现与验证,之后对其应用在通信安全和数据传输稳定上分别通过数据加密与参数设置优化两方面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总结WAMS标准与规约的发展历程与PDC相关的协议并进行比对。对设计的配电网PDC采用的GB/T 26865.2-2011扩展规约内容进行简述,说明PDC进行通信的数据种类与格式。将国内的Q/GDW 10131-2017标准和国外的IEEE C37.247-2019标准进行比对,并结合配电网节点多、覆盖面广的特点提出所设计配电网PDC的需求。(2)基于Linux系统和硬件平台对配电网PDC进行模块化设计,并通过编程将其实现;对PDC重要的数据汇集功能的三种工作模式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进行了探讨、研究与代码实现。搭建实验平台对所设计PDC进行测试,验证所设计PDC能够完成指标要求。(3)针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电力通信网络安全事故,对点对点(Pointto Point,P2P)加密方式改进,给出一种WAMS加密方法;考虑无线通信下WAMS降低传输频次与低延时的需求,设计一种快速加密算法。在满足香农加密算法原则与WAMS通信延时的要求的基础上,对合并后的数据进行加密。(4)针对所研制PDC传输离线文件时出现中断现象,分析SDH网络的传输机制,得出实际数据传输速率与传输带宽容量之间的差异导致传输中断。根据SDH的传输特性提出PDC离线文件传输参数进行整定计算方法,并设置不同参数进行文件传输,验证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杜源[6](2021)在《高连续性GNSS实时滑坡监测算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GNSS技术具有实时、高精度、全天候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滑坡实时三维变形监测,而连续实时变形序列是实现滑坡灾害成功预警的前提。实际滑坡监测中因通信,观测条件和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监测的连续性较差,其中受限于通信时延、参考基准不稳定、设备故障和观测环境遮挡等问题,GNSS变形监测序列会存在频繁中断和不连续,难以保证监测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由此也难以实现滑坡灾害及时准确预警。基于此,本文围绕着低时延异步RTK算法、监测基准稳定性分析和观测值故障中断修复三方面问题开展了理论研究,同时建立了GNSS实时监测云平台系统,并基于多处滑坡示范区进行实验验证。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通讯时延造成RTK基准站和监测站观测数据不同步,导致滑坡监测序列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异步RTK时延补偿算法,并通过分析异步RTK精度衰减特征,构造了一次多项式的短期精度修正模型。算例结果显示,该算法能有效减缓基准站时延影响,即使基准站的数据时延高达1分钟,仍可维持厘米级的监测精度,较好的提升了监测的实时性。(2)稳定的基准是变形监测的基础,当基准不稳定性时,需要切换相对稳定的基准或补偿基准偏移。针对变形监测区域存在不够稳定的基准点问题的非实时数据处理,采用相对稳定的全球框架基准进行精密单点定位解算变形序列。各监测点不依赖区域参考基准,独立解算变形位移,并设计了一种顾及位置预测信息的动态精密单点定位算法,通过位置预测信息和自适应因子,兼顾了历元间坐标信息的约束,改善了动态定位精度。此算法对基准不稳定或无基准站支持下的缓变型形变监测具有补充作用。算例表明,载体在缓变形变发生阶段,本算法解算精度在E方向有较大改善,从10.6cm提高到4cm,改善60%;N方向和U方向改善10%。(3)针对实时变形监测基准不稳定问题,提出并评估了一种基于异步参考基准的解决策略,该策略分别通过同步RTK和异步RTK算法联合实时检测基准站的稳定性,并计算基准偏移量后对监测序列进行补偿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当基准站发生厘米级偏移时,可及时检测发现到该位移,而不会将其误判为监测点的变形信息,保障监测基准不稳定情况下,实时监测结果的可靠性。(4)北斗卫星在亚太区域可见卫星数较多,其GEO卫星相对静止且高度角较大,可显着改善山区遮挡环境下的卫星空间几何分布进而提升定位精度。针对部分北斗GEO卫星短时信号故障中断,导致定位精度降低问题,提出了一种GEO卫星载波相位双差观测值补偿算法,引入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实时判断接收机运动状态以降低补偿偏差的影响。静态算例显示,该算法定位符合精度优于5mm;缓变动态符合精度优于2cm,能满足一般变形监测的要求。(5)针对基准站的数据中断导致监测序列不连续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顾及异步电离层延迟与综合误差影响的异步RTK定位算法。该算法可有效推估当前历元基准站的缺失数据,构建实时同步相对定位模型进行异步定位解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历元基准站数据中断缺失导致监测序列连续性较差的不足。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中断时间的增加,高程方向精度下降较快,但在中断时间达到15分钟时,也可保持在厘米级。平面方向在基准数据中断达30分钟时仍可维持厘米级的监测精度。(6)基于“云+传感器”物联网理念,设计了一种低成本、小型化的监测型GNSS接收机设备终端,该接收机支持自组织、自愈合的数据回传链路。基于所研究的GNSS滑坡变形监测算法,研发了具备高连续性的实时GNSS云平台滑坡监测软件。相关设备终端和云平台软件在甘肃黑方台、三峡库区以及云贵等多处滑坡区域开展了示范应用,监测精度可保持在mm级,为2次滑坡的成功预警提供了连续、稳定、可靠的变形序列信息。

王秀芳[7](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认为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宋晓莉[8](2021)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通过大量分布的传感器节点作为终端来协同感知和自主地监测外部世界,以多跳、自组织或协作的方式进行通信和信息传输,具备自主决策和自控能力,并智能地完成目标任务。这些传感器节点具有体积微小、能耗较低等特点,并且计算和通信能力具有局限性。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备实用性高、设置灵活,网络规模具备可扩展性,接入方式可变性等特征,近十多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密切的关注,并已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国防军事、智能交通、工农业生产、智慧医疗、环境灾害预警等众多领域。作为一种新的计算模式,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发展成为涉及多种技术的交叉学科,成为构造智能物联系统和普适计算的关键技术,在物联网时代具有决定性作用。传感器网络通常是大规模部署在环境比较恶劣、高危、偏僻的无人区域。在海洋、浅海和湖泊等水下部署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明显具有传感器节点的位置或感知方向易发生摆动或漂移、监测信号衰减较快、噪声干扰大、节点能量损耗快、部署成本高等特性。因此,在水下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下,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将对提升传感器节点的监测能力和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综合性能至关重要,也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研究的基础性和关键性问题。本文针对二维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水下三维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以及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异构节点部署优化问题,深入系统研究了不同目标应用所处场景下网络部署面临的环境特点和具体应用需求特征,探索具有针对性的、高效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和优化方案,以有效分散节点功耗,提升感知质量,延长网络生命周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二维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针对在二维环境下的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任务中,以随机部署方式撒播在指定监测区域内部的有向感知节点通常会出现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分析有向传感器节点、概率感知模型特征以及多个传感器节点对监测目标点的协同感知模型的特点,提出了极坐标下的感知优化策略,指导二维平面有向传感器节点的方向调整和感知优化,从而提升网络节点感知能力。实验结果证实了该算法能够提升待监测区域覆盖率和感知服务质量,而且利用分布式节点同步调度机制减少了网络总体能量消耗,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有向节点使用总量有限的前提下,延长网络保持良好监测能力的生命周期。2.水下三维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针对水下环境复杂多变而造成部署在水下的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位置、感知方向和能量水平等参数很容易发生改变的情况,本文深入研究被监测目标的出现和变化特点与外部规律存在的关联性,分析待监测空间所处水下网络环境异构特点,尤其是各个分区内障碍物和被测目标的聚集区域、聚集度和分布特征。通过发现和提取各个影响因素的规律和关联信息作为先验知识来辅助证据推理,实现多传感器的协作感知和可信任的多源感知数据融合任务。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部署策略能够依据待监测区域的需求特点调整和优化无线传感器节点位置分布,满足不同区域的感知需求,提升网络和节点能量效率,确保水下感知和监测质量的可靠性。3.水下三维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节点部署优化策略。针对应用水下异构传感网络进行目标对象监测和拦截问题,对指定监测水域内部存在多种特征数据同时进行监测的应用场景,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策略需要对网络部署成本投入、网络覆盖性能以及网络监测寿命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寻求一个能够均衡多种指标和性能需求的解决方案。本文研究和比较多种异构传感器在感知能力、感知模型、通信能力等方面差异性。在节点规模有限的约束条件下,提出利用多重二维垂直截面监测的动态异构节点部署和感知优化策略,同时复合感知模块实现协同感知数据融合和覆盖空洞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在网络节点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该算法不仅能够提升网络的有效覆盖率和节点能效,而且能够均衡网络负载,从而改进水下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综合监测性能。

刘洪金[9](2021)在《多网共存下的无人车自适应通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对无人车工作的研究越来越多,无人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通信,由于无人车是移动的并且所处的环境不确定,无人车的通信质量保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解决因一个无线网络故障而导致整个通信环境崩溃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无人车工作环境中同时采用多个无线网络共同组成通信环境。本文针对多网共存下的无人车自适应通信进行研究,发挥多网共存的优势,保障无人车实时数据的实时性,本文所做的工作和贡献如下:(1)针对无人车特点提出了一套异构网络的通信模型,并设计实现了异构网络的统一抽象技术。提出了将动态地更新最优无线网络和保证数据实时性传输调度相结合的方案,保障无人车之间的通信质量。(2)针对无人车在多网共存环境中通信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网共存下的最优网络自适应决策技术。将TOPSIS算法进行改进,在不改变其评价准确性的基础上提升其运算速度,并创新性地将GRA算法和MTOPSIS(改进的TOPSIS)算法相结合,并将待传输数据队列的数据量纳入网络评价属性。实时监测各无线网络的评价属性,建立判别矩阵将无人车各个无线网络的评价属性进行综合计算评估,再对无线网络进行排序,选择当前时刻最优的无线网络来进行数据通信,提高无线网络数据传输的效率;并且提出了通过网络实时属性触发的最优网络触发更新机制,解决了在其他研究中存在的网络可能频繁更新的问题。(3)针对无人车运作环境中实时性数据的传输保障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分级策略的无线网络数据实时调度技术。将待传输数据按实时性要求不同进行分类,将PQ策略和时间片分配调度策略进行改进并结合,既保证了无人车中实时数据的实时性,又解决了低优先级数据长时间得不到调度发送的问题。(4)对本文提出的上述技术进行了实验,验证了上述技术的可行性,并通过实验结果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

石瑛[10](2019)在《基于ZigBee与WiFi深度结合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物联网应用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融入着越来越多网络化、数字化的行为方式。物联网应用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便是智能家居,这一分支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至关重要。近些年来,消费者对家居的舒适性、便捷性有了一定的要求。针对现阶段已有的智能家居系统成本高、功耗大、集成度低等缺陷,分析并选取合适的平台、传感器和无线组网方式,设计了一款成本低、功耗低、集成度高的智能家居系统,该系统具有较好的应用和参考价值。本系统采用STM32微型单片机为处理中枢核心,综合Zig Bee、蓝牙与Wi Fi通信组网技术,以及传感器的应用技术,实现家居环境的智能联网。首先,根据需要设置了一系列用于传感和控制的终端设备,比如温湿度传感器和控制电路通断的继电器等设备;其次,通过Zig Bee无线组网将各个终端设备与STM32微型单片机组网,实现对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和上传。再利用蓝牙模块实现用户对系统的智能控制;最后,通过Wi Fi连接至One NET云平台,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处理,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显示在客户端上。本系统在实现多参量传感、数据实时分析以及人机互联等功能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经济效益,达到了功率和损耗低、成本小、稳定可靠的目标,在实际测试过程中能够安全稳定地实现相关功能。其模块化设计设计的思路满足了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不仅可用于智能家居,也可在智能安防、智能监测等领域大显身手。

二、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真空管高速列车的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常用缩略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现状
        1.2.1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通信需求
        1.2.2 现有轨道交通车地无线接入
        1.2.3 无线通信对高速列车移动性的支持
        1.2.4 真空管道列车无线信道传播
    1.3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难点与不足
        1.3.2 创新点和章节安排
2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业务需求分析
    2.1 引言
    2.2 现有轨道交通车-地通信技术
    2.3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综合承载业务需求分析
        2.3.1 列车运行相关数据(安全类数据)
        2.3.2 乘客多媒体服务(非安全类数据)
        2.3.3 车-地无线通信需求
    2.4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面临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无线信道研究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综述
    3.3 传播图理论与Lambertian散射模型
        3.3.1 传播图理论
        3.3.2 Lambertian散射模型
    3.4 基于传播图的真空管高速飞行列车信道仿真
        3.4.1 系统模型
        3.4.2 系统模型信道冲激响应生成
    3.5 基于传播图的真空管高速列车信道传播特性
        3.5.1 时延扩展
        3.5.2 K因子
        3.5.3 多普勒特性
        3.5.4 信道容量
    3.6 本章小结
4 真空管道高速列车车-地通信传输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综述
    4.3 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通信系统级仿真
        4.3.1 系统级仿真流程
        4.3.2 真空管道车-地通信系统模型
    4.4 仿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真空管高速列车车-地无线通信资源迁移研究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综述
    5.3 高速铁路中的云无线接入
    5.4 系统模型
    5.5 问题分析和仿真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青椒集雨调亏滴灌智能需水感知与节水灌溉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滴灌
        1.2.2 调亏灌溉
        1.2.3 覆盖集雨种植
        1.2.4 人工智能
        1.2.5 灌溉决策支持系统
    1.3 发展动态分析及问题的提出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2.1 试验设计与布置
        2.2.2 田间管理
    2.3 观测项目和测定方法
        2.3.1 气象数据观测
        2.3.2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2.3.3 作物生长指标、冠层温度及产量、品质(V_c)的测定
        2.3.4 作物需水量(ET)及灌水量的计算与测定
        2.3.5 灌溉水利用效率及节水率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灌溉处理对青椒产量、品质(V_c)、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不同试验处理对青椒产量的影响
        3.1.1 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的青椒产量分析
        3.1.2 2018 年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的青椒产量分析
    3.2 不同试验处理对青椒品质(V_c)的影响
        3.2.1 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的青椒品质(V_c)分析
        3.2.2 2018 年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的青椒品质(V_c)分析
    3.3 不同试验处理对青椒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的影响
        3.3.1 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的青椒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分析
        3.3.2 2018 年不同试验处理条件下的青椒水利用效率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人工智能优化算法的青椒需水量预测模型
    4.1 作物需水量、数据预处理及模型性能评价指标
        4.1.1 作物需水量
        4.1.2 数据预处理
        4.1.3 预测模型性能评价指标
    4.2 优化的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
        4.2.1 支持向量机原理
        4.2.2 遗传算法原理
        4.2.3 GA-SVM青椒需水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分析
    4.3 优化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4.3.1 Elman神经网络模型原理
        4.3.2 思维进化算法原理
        4.3.3 MEA-Elman、GA-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比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椒节水灌溉决策系统
    5.1 灌溉水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5.2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灌溉决策系统模型的建立
        5.2.1 深度学习(DNN)原理
        5.2.2 基于DNN的青椒实时节水灌溉决策系统的建立
        5.2.3 DNN决策系统应用效果分析与评价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长距离通信技术的决策系统平台
    6.1 LoRa概述
        6.1.1 LoRa发展简史
        6.1.2 LoRa技术特点
    6.2 总体结构
    6.3 数据采集与传输
        6.3.1 LoRa模块的选择
        6.3.2 数据采集及控制模块
        6.3.3 LoRa终端和LoRa网关
        6.3.4 终端节点及LoRa通信
        6.3.5 云端智能控制系统
        6.3.6 系统测试
    6.4 主要功能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3)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综合电子系统概念内涵
    1.2 综合电子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1.3 国内外发展情况
        1.3.1 国外典型星载综合电子系统
        1.3.2 国内发展情况
        1.3.3 发展趋势及启示
    1.4 工程背景及需求
        1.4.1 高分专项简介
        1.4.2 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简介
        1.4.3 高分多模卫星简介
        1.4.4 对综合电子系统的紧迫需求
        1.4.5 博士期间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1.5 论文章节安排
第2章 综合电子系统研究思路及架构设计
    2.1 任务需求分析
    2.2 研究工作思路
        2.2.1 新一代遥感卫星对电子系统的需求
        2.2.2 现有卫星电子系统存在的问题
        2.2.3 研究路线与技术途径
    2.3 综合电子系统架构设计
        2.3.1 综合电子系统网络体系架构设计
        2.3.2 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2.3.3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星上任务规划技术研究
    2.4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的设计验证方案
第3章 综合电子系统网络体系架构设计
    3.1 新一代遥感卫星信息交互需求
        3.1.1 应用任务功能分解
        3.1.2 应用任务信息交互需求分析
    3.2 工程难点分析
        3.2.1 网络系统功能耦合难题
        3.2.2 网络标准兼容性难题
    3.3 针对系统功能耦合难题的星载综合电子系统网络分层设计
        3.3.1 网络体系架构设计思路
        3.3.2 应用层设计
        3.3.3 传输层设计
        3.3.4 网络层设计
        3.3.5 数据链路层
        3.3.6 物理层设计
    3.4 针对网络标准兼容性难题的标准化网络协议体系设计
        3.4.1 通用标准兼容性设计
        3.4.2 终端接口设计
    3.5 新一代遥感卫星分层协议体系设计
        3.5.1 新一代遥感卫星星地链路空间链路协议应用设计
        3.5.2 新一代遥感卫星星载子网协议设计
        3.5.3 新一代遥感卫星应用服务空间包设计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电子系统通用化可扩展硬件架构设计
    4.1 工程难点分析
        4.1.1 系统开放性难题
        4.1.2 系统稳定性难题
        4.1.3 硬件功能耦合难题
    4.2 针对系统开放性难题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接口设计
        4.2.1 开放式结构设计
        4.2.2 硬件即插即用设计
    4.3 针对系统稳定性难题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4.3.1 集中管理分散测控设计
        4.3.2 双总线设计
        4.3.3 容错机制设计
    4.4 新一代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模块化设计
        4.4.1 新一代遥感卫星平台管理需求分析
        4.4.2 通用处理器模块设计
        4.4.3 数据存储复接模块设计
        4.4.4 遥测采集模块设计
        4.4.5 热控管理模块设计
        4.4.6 容错模块设计
        4.4.7 指令模块设计
        4.4.8 配电模块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星上任务规划技术研究
    5.1 新型遥感卫星任务特点
    5.2 高精度轨道外推算法
        5.2.1 龙格-库塔数值积分算法
        5.2.2 动力学模型
        5.2.3 星上计算的优化过程
        5.2.4 仿真结果
        5.2.5 仿真结论
    5.3 条带分割算法
        5.3.1 区域任务条带分割
        5.3.2 曲线任务条带分割
    5.4 应急任务重规划算法
        5.4.1 更新待规划任务集
        5.4.2 应急任务最佳插入位置函数
        5.4.3 星上自主重规划算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综合电子系统通过高分多模卫星的在轨应用验证
    6.1 高分多模卫星任务特点分析
        6.1.1 敏捷成像模式
        6.1.2 视频成像模式分析
        6.1.3 数据处理模式分析
        6.1.4 数据传输模式分析
    6.2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技术方案
        6.2.1 高分多模卫星业务需求
        6.2.2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总体方案
        6.2.3 高分多模卫星信息流设计
    6.3 网络体系架构标准化、兼容性应用验证
        6.3.1 高分多模卫星空间链路协议兼容性设计验证
        6.3.2 高分多模卫星星载子网协议标准化设计验证
    6.4 开放式综电系统硬件标准化、模块化应用验证
        6.4.1 高分多模卫星综合电子系统硬件架构设计
        6.4.2 采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对系统功能性能的提升
    6.5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自主任务规划技术在轨验证
        6.5.1 自主任务管理在轨应用验证
        6.5.2 自主健康管理在轨应用验证
        6.5.3 综合电子系统自主任务管理系统设计验证
        6.5.4 综合电子系统自主机动控制设计验证
        6.5.5 高分多模卫星在轨成像任务执行情况验证
        6.5.6 基于综合电子系统的新增功能效益显着
    6.6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内容总结
    7.2 本文先进性与创新点
    7.3 后续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4)协同计算环境中移动Web增强现实服务提供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移动Web AR服务提供面临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移动增强现实研究综述
    2.1 增强现实主要流程和相关技术
    2.2 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历程
    2.3 基于Web的移动增强现实
        2.3.1 移动Web增强现实支撑技术
        2.3.2 移动Web增强现实应用的实现方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布式神经网络的细粒度弹性划分
    3.1 引言
    3.2 5G网络下面向移动Web AR的协作式计算框架
        3.2.1 基于边缘计算的分布式DNN协作模式
        3.2.2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分布式DNN协作模式
    3.3 细粒度的深度神经网络
        3.3.1 多分支深度神经网络结构设计
        3.3.2 DNN各层推理时延及能耗预测模型
    3.4 分布式DNN计算任务划分机制
        3.4.1 分布式DNN协作式计算问题构建
        3.4.2 DNN计算任务划分算法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3.5.1 实验环境设置
        3.5.2 DNN计算任务划分算法IoRLO性能分析
        3.5.3 移动Web AR应用性能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边缘辅助的多人移动Web AR服务提供机制
    4.1 引言
    4.2 5G网络下面向多人移动Web AR的协作式框架
        4.2.1 多人移动Web AR的协作式通信
        4.2.2 多人移动Web AR的协作式计算
        4.2.3 多人移动Web AR的协作式框架服务处理流程
    4.3 多人协作式通信设计
        4.3.1 多人通信规划问题构建
        4.3.2 多人通信规划机制
    4.4 多人协作式计算设计
        4.4.1 基于边缘计算的关键帧选择机制
        4.4.2 基于D2D通信技术的AR服务初始化优化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4.5.1 实验环境设置
        4.5.2 多人通信规划算法BA-CPP性能分析
        4.5.3 关键帧选择机制Mo-KFP性能分析
        4.5.4 AR服务初始化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分布式边缘系统中移动Web AR服务协同
    5.1 引言
    5.2 EARNet方案概述
    5.3 位置感知的移动Web AR任务调度
        5.3.1 边缘节点定位机制
        5.3.2 EARNet负载均衡机制
    5.4 EARNet服务迁移机制
        5.4.1 服务迁移机制基础方案
        5.4.2 服务迁移机制优化方案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5.5.1 实验环境设置
        5.5.2 负载均衡机制性能分析
        5.5.3 服务迁移机制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配电网PDC设计及优化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配电网PDC发展与现状
        1.2.1 配电网WAMS简介
        1.2.2 配电网WAMS通信现状
        1.2.3 PDC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配电网PDC应用需求
    2.1 PDC相关协议与标准
        2.1.1 WAMS标准发展历程
        2.1.2 GB/T26865.2-2011扩展规约
        2.1.3 PDC标准比较
    2.2 配电网PDC设计需求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配电网PDC设计
    3.1 配电网PDC软件架构设计
        3.1.1 μM-PMU/主站通信模块
        3.1.2 报文处理模块
        3.1.3 状态监测模块
        3.1.4 时钟模块
        3.1.5 存储模块
    3.2 PDC硬件平台
    3.3 PDC数据汇集
        3.3.1 基于绝对等待时间模式
        3.3.2 基于相对等待时间模式
        3.3.3 基于数据驱动模式
        3.3.4 功能实现
    3.4 设备功能验证
        3.4.1 实验环境配置
        3.4.2 PDC与PMU数据传输功能验证
        3.4.3 PDC数据汇集功能验证
        3.4.4 PDC与系统主站数据传输功能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用于WAMS的实时数据快速加密算法
    4.1 基于P2P体系改进的WAMS加密
    4.2 快速加密算法设计与应用
        4.2.1 多帧合并
        4.2.2 带加密的GBT26865.2-2011规约
        4.2.3 快速加密算法设计
        4.2.4 效果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SDH网络通信的数据传输优化
    5.1 SDH网络通信原理
        5.1.1 SDH的帧结构
        5.1.2 SDH的复用结构
    5.2 PDC多通道数据传输
        5.2.1 命令通道数据传输
        5.2.2 实时数据传输
        5.2.3 离线文件传输
    5.3 PDC离线文件传输参数整定方法
        5.3.1 PDC离线文件传输参数整定算法
        5.3.2 效果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1 )参加的科研项目
    2 )发表的学术论文
    3 )申请的发明专利

(6)高连续性GNSS实时滑坡监测算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GNSS变形监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
        1.2.2 实时GNSS连续变形监测数据时延
        1.2.3 GNSS连续变形监测基准稳定性
        1.2.4 GNSS连续变形监测数据缺失补偿
    1.3 目前研究主要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GNSS变形监测理论与技术
    2.1 GNSS变形监测常用观测模型
        2.1.1 非差观测模型
        2.1.2 单差观测模型
        2.1.3 双差观测模型
    2.2 GNSS信号误差源及改正策略
        2.2.1 卫星端相关误差及改正策略
        2.2.2 接收机端相关误差及改正策略
        2.2.3 信号传播路径相关误差及改正策略
    2.3 GNSS参数估计方法
        2.3.1 序贯最小二乘法
        2.3.2 Kalman滤波法
    2.4 GNSS实时数据预处理
        2.4.1 周跳探测
        2.4.2 粗差剔除
    2.5 滑坡监测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时GNSS滑坡监测时延分析
    3.1 引言
    3.2 实时GNSS滑坡监测时延分析数学模型
        3.2.1 基于异步RTK时延分析
        3.2.2 站间异步RTK算法模型
        3.2.3 站间异步RTK伪距观测模型
        3.2.4 站间异步RTK载波观测模型
        3.2.5 低时延异步RTK主要误差分析
    3.3 基于异步RTK的实时滑坡监测时延分析
        3.3.1 实验设计与处理策略
        3.3.2 广播星历对时延影响分析
        3.3.3 超快速星历对时延影响分析
        3.3.4 异步综合误差的改正效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GNSS滑坡监测基准稳定性分析
    4.1 引言
    4.2 顾及监测点位置预测信息的PPP算法
        4.2.1 顾及监测点位置预测信息的数学模型
        4.2.2 顾及监测点位置预测信息的PPP算法实验设计
        4.2.3 高频GNSS(1Hz)采样数据结果统计分析
        4.2.4 不同采样间隔数据结果精度统计分析
    4.3 实时基准稳定监测的必要性
    4.4 实时变形监测基准稳定性分析
        4.4.1 基于异步RTK的基准稳定性检测算法
        4.4.2 推导RTK的基准偏移对监测站影响公式
        4.4.3 变形监测的基准偏移探测模拟实验
        4.4.4 黑方台滑坡临滑阶段RTK的基准检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斗GEO卫星载波相位双差观测值补偿分析
    5.1 引言
    5.2 复杂环境下北斗定位特性分析
        5.2.1 定位精度受卫星空间几何构型影响原理
        5.2.2 双差观测值特性分析
        5.2.3 GEO卫星双差观测值预测分析
    5.3 复杂环境下北斗GEO卫星中断补偿算法设计
        5.3.1 实验数据介绍
        5.3.2 Douglas-Peucker算法状态判断
        5.3.3 算法流程设计
    5.4 复杂环境下北斗GEO卫星修复补偿定位分析
        5.4.1 静态实验统计分析
        5.4.2 动态变形实验分析
        5.4.3 不同基线长度实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异步RTK的基准站卫星中断补偿模型
    6.1 引言
    6.2 基于异步RTK模型的基准中断修复
    6.3 异步RTK主要误差源分析
        6.3.1 长时异步RTK的电离层时变特性分析
        6.3.2 异步RTK残留系统误差特性分析
    6.4 顾及电离层与残留系统误差的异步RTK技术
        6.4.1 实验设计
        6.4.2 静态结果分析
        6.4.3 动态变形结果分析
        6.4.4 电离层影响分析
        6.4.5 甘肃黑方台滑坡算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GNSS实时滑坡监测系统搭建与实例验证
    7.1 引言
    7.2 GNSS实时监测系统原理设计与框架搭建
        7.2.1 一体化终端数据采集回传接收机
        7.2.2 实时数据流格式
        7.2.3 Ntrip通信协议及框架实现
    7.3 高精度GNSS连续变形监测实例
        7.3.1 甘肃黑方台滑坡监测实例
        7.3.2 三峡新浦滑坡监测实例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总结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7)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简介
        1.2.1.1 网络系统架构
        1.2.1.2 节点结构
        1.2.1.3 协议架构和网络管理接口
        1.2.2 主要特点
        1.2.3 应用领域
        1.2.4 关键技术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4.1 论文主要内容
        1.4.2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优化技术研究
    2.1 网络部署相关理论与技术分析
        2.1.1 感知模型
        2.1.2 节点通讯模型
        2.1.3 网络部署方式分类
        2.1.3.1 基于覆盖效果分类
        2.1.3.2 基于节点特性分类
        2.1.4 部署技术优化目标
        2.1.5 部署优化的作用
    2.2 传感器网络部署控制机制
        2.2.1 节点同步调度
        2.2.2 数据融合
        2.2.3 虚拟力算法
        2.2.3.1 虚拟力作用原理
        2.2.3.2 虚拟力算法特点和应用
    2.3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2.3.1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2.3.2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2.3.3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现状
        2.3.4 水下传感网部署优化问题面临的挑战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二维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
    3.1 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分析
        3.1.1 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场景
        3.1.2 有向传感器网络特性
    3.2 相关理论与技术
        3.2.1 有向节点感知模型分类
        3.2.2 有向节点通讯模型
        3.2.3 节点运动方式
        3.2.4 有向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研究现状分析
    3.3 数学模型及相关定义
        3.3.1 有向感知模型
        3.3.2 分布式节点联合感知模型
        3.3.3 相关定义
    3.4 节点部署优化算法
        3.4.1 前提假设
        3.4.2 算法思想
        3.4.3 算法步骤
    3.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3.5.1 仿真实验设计
        3.5.2 仿真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水下三维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
    4.1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特性分析
        4.1.1 典型的异构网络体系结构
        4.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性特征
        4.1.3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优势
        4.1.4 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现状分析
        4.1.5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研究现状分析
    4.2 相关理论与技术
        4.2.1 引入证据理论的必要性分析
        4.2.2 证据理论的引入
        4.2.2.1 D-S证据理论方法
        4.2.2.2 D-S相关定义
        4.2.2.3 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
        4.2.2.4 基于证据理论的决策融合模型
        4.2.2.5 证据理论研究现状
    4.3 数学模型及相关定义
        4.3.1 水下三维空间模型
        4.3.2 被动声呐节点感知模型
        4.3.3 基于监测可信任度的感知
        4.3.4 基于证据理论的数据融合模型
        4.3.5 被动声呐可信感知模型
    4.4 水下三维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部署优化算法
        4.4.1 前提假设
        4.4.2 算法思想
        4.4.3 算法步骤
    4.5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5.1 仿真实验设计
        4.5.2 仿真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水下三维传感器网络异构节点部署优化策略
    5.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异构特性分析
        5.1.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异构的优势
        5.1.2 传感器节点异构性类型
        5.1.3 异构节点部署面临的挑战分析
        5.1.4 水下异构节点部署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
        5.1.5 水下目标探测和拦截问题特殊性分析
    5.2 数学模型及相关定义
        5.2.1 相关定义
        5.2.2 节点三维覆盖模型
        5.2.3 节点协同感知概率模型
        5.2.4 虚拟势场方法
        5.2.4.1 虚拟势场原理
        5.2.4.2 节点位移计算
        5.2.4.3 算法步骤
        5.2.4.4 虚拟势场算法的问题
        5.2.5 基于DSmT的数据融合感知模型
        5.2.5.1 DSmT数据融合模型
        5.2.5.2 基本概念
        5.2.6 复合感知模块的协同感知
        5.2.7 异构传感器节点的感知类型
    5.3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异构节点部署优化算法
        5.3.1 前提假设
        5.3.2 算法思想
        5.3.3 算法步骤
    5.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5.4.1 仿真实验设计
        5.4.2 仿真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9)多网共存下的无人车自适应通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多网通信相关技术概述
    2.1 典型无线通信方式
    2.2 通信相关术语介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异构网络通信模型及底层抽象技术
    3.1 概述
    3.2 异构无线网络共存的通信模型
    3.3 异构网络的统一抽象技术
        3.3.1 异构网络统一抽象之数据统一传输
        3.3.2 异构网络统一抽象之状态统一管理
    3.4 异构网络统一抽象技术实现
    3.5 异构网络统一抽象实验验证
        3.5.1 评价标准
        3.5.2 实验设置
        3.5.3 结果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网共存下最优网络自适应决策技术
    4.1 自适应传输原理
    4.2 GRA算法与TOPSIS算法
        4.2.1 GRA算法
        4.2.2 TOPSIS算法
    4.3 基于GRA-MTOPSIS算法的自适应传输技术
        4.3.1 基础模型
        4.3.2 实时状态监测
        4.3.3 基于GRA-MTOPSIS算法的自适应网络选择
    4.4 最优网络触发更新机制
    4.5 实验与结果分析
        4.5.1 实验设置
        4.5.2 结果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联合分级策略的无线网络数据实时调度
    5.1 引言
    5.2 相关基础技术
    5.3 待传输数据分类
    5.4 基于联合分级策略的无线网络数据实时调度机制
    5.5 实验与结果分析
        5.5.1 实验设置
        5.5.2 结果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综合实验与结果分析
    6.1 综合仿真实验
        6.1.1 实验设置
        6.1.2 结果与分析
    6.2 实物实验
        6.2.1 实验设置
        6.2.2 结果与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ZigBee与WiFi深度结合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智能家居概述
    1.3 国内外发展情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智能家居相关技术方案介绍
    2.1 通信组网技术
    2.2 ZigBee无线通信
    2.3 WiFi技术简介
    2.4 蓝牙技术简介
    2.5 STM32单片机控制平台
    2.6 One NET云平台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功能实现
    3.1 系统整体功能结构
    3.2 传感器模块设计方案
    3.3 系统整合与数据交互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性能测试
    4.1 传感性能测试
    4.2 无线开关性能测试
    4.3 数据云同步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程序清单
致谢

四、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真空管高速列车的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韩柏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青椒集雨调亏滴灌智能需水感知与节水灌溉决策研究[D]. 刘婧然.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面向遥感卫星的综合电子系统研究[D]. 刘振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协同计算环境中移动Web增强现实服务提供技术研究[D]. 任沛.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配电网PDC设计及优化应用研究[D]. 孙佳麒.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6]高连续性GNSS实时滑坡监测算法与应用研究[D]. 杜源. 长安大学, 2021(02)
  • [7]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8]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优化策略研究[D]. 宋晓莉. 北京邮电大学, 2021
  • [9]多网共存下的无人车自适应通信研究[D]. 刘洪金. 浙江大学, 2021(01)
  • [10]基于ZigBee与WiFi深度结合的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石瑛.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