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乙型脑炎回顾性分析

108例乙型脑炎回顾性分析

一、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108例回顾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苗苗[1](2017)在《共刺激分子OX40/OX40L和IL-17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背景病毒性脑炎(virus encephalitis,VE)是小儿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脑实质炎症,同时可侵及脑膜。发病率约为3.77.5/10万人口[1]。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症状等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同时亦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局灶性损害。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部分病毒性脑炎病情危重、病死率高,预后差,常留有严重的后遗症。OX40(CD134)为I型跨膜糖蛋白,属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成员,其表达谱比较局限,存在于活化的CD+4T和CD+8T细胞表面,且以CD4+T细胞为主,主要存在于淋巴组织的T细胞区和外周的炎性位点,较少出现于非炎性相关组织及外周血中,有较强的区域特异性。OX40L对T细胞的活化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可刺激B细胞产生高效价抗体和类别转化。可溶性OX40L(sOX40L)分子在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2]。白细胞介素IL-17属于一种新型的炎性细胞因子,能够诱导产生其它细胞因子及相关的趋化因子,并诱导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及活化并参与免疫应答过程及炎症反应。由Thl7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17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其它细胞如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上皮细胞等也可分泌,同时IL-17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目前,国内外分别对OX40/OX40L和IL-17在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支气管哮喘、脑缺血、多发性硬化症、重症肌无力及癫痫、脑肿瘤等疾病中的表达及作用作了相关探讨,而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OX40/OX40L和IL-17,特别是OX40/OX40L的研究报道罕见。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讨外周血中可溶性OX40L(sOX40L)分子和IL-17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表达,探讨它们是否参与了病毒性脑炎的发生发展,从而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病毒性脑炎组患儿于入院后1-2天得到确诊后并通过腰穿抽取脑脊液及留取新鲜静脉血各2ml备用,对照组患儿同样通过腰穿抽取脑脊液或经手术引流的新鲜脑脊液及留取新鲜静脉血各2ml,所有留取标本立即于低温(4℃)条件下以4500r/min的速度离心10min,然后取其上清液备用,按试剂说明书上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OX40L以及脑脊液中IL-17水平,ELISA试剂盒均购自于伊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结果患儿血清中sOX40L和脑脊液IL-17水平: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中sOX40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中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可能与IL-17有关,与血清中sOX40L无关。

王玉贤[2](2015)在《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近年来,新发突发传染病不断出现,传染病依然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因素。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作为当代传染病常见五大症候群之一,属于中医“疫痉”的范畴。以发热伴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病往往起病急、传变快、病情凶险,普遍存在神经细胞的破坏和出血、脑损伤,预后往往较差,治疗不及时常常遗留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极大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全球带来极大的疾病负担。目前西医对脑炎脑膜炎症候群传染病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激素和保护神经细胞、对症支持治疗等手段,没有特效的的治疗药物。而中医在脑炎脑膜炎的防治方面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其较西医更为积极和主动的治疗优势越来越凸显。中医可以对一些未知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新发突发传染病早期进行辨证论治,比西医应对更为积极。同时中医治疗副作用少,还能弥补疫苗研发的滞后。中医古籍蕴含了丰富的传染病诊治知识,对当代传染病的诊治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挖掘、整理古今文献中痉病、疫痉的证候特征和诊治规律,理清痉病、疫痉的病因病机,阐明其证素特征,探讨疫痉的发病机制和证治规律,能为当代发热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也可丰富当代痉病的辨证论治。本研究从脑炎脑膜炎症候群入手,以生物学功能为基础,根据中医“以症为据”的辨证思想,对痉病与疫痉相关的古今文献进行系统整理研究,探讨痉病、疫痉的理论源流和古今诊治经验,为疫痉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诊治提供借鉴,服务于中医临床和研究,提高中医药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能力。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痉病文献的系统回顾和学术源流探讨。将文献整理与学术史结合,对痉病的定义、分类以及其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结合时代特征和医学发展,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辨治特点及演变规律,探讨痉病辨治的学术源流,同时也为下一步痉病的研究奠定文献学基础。第二部分建立痉病古籍医案数据库。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医案、医话、医论,提取其中医案部分的内容,建立痉病古籍医案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运用数挖掘和复杂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痉病症状、证素分布规律和用药规律等。第三建立疫痉现代文献数据库。系统收集整理近30年来中医治疗疫痉类疾病乙脑、流脑的临床文献,应用数据挖掘和复杂系统分析技术,探讨疫痉的证素分布规律和用药规律。此外,还对历代痉病医案中具有疫痉临床表现的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的医案进行症状、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的对比分析,探讨古今治疗疫痉类疾病的异同。研究方法:1、历代痉病医案的收集。根据《中国医学史》、《中医各家学说》,参考《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将文献整理与学术史研究结合,进行痉病、疫痉学术源流的探讨,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及近现代医家的医案、医话、医论,提取其中痉病医案部分的内容,建立历代痉病医案数据库并进行数据挖掘。2、现代疫痉医案的收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整理的传染病期刊文献数据库光盘为基础,选择其中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数据库为研究对象(1984年-2010年),并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补充检索2011-2013年的文献。检索关键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or流行性脑脊髓膜炎or乙型脑炎or乙脑or流脑”and“中医or中药or中医药or中西医结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纳入医案建立数据库。3、数据的采集及规范化和统计方案的制定。制定研究手册,对病名、症状、证型、治法、中药进行规范处理,医案由专人采集、专人复核,保证数据来源标准的统一性。数据规范化处理过程中,按照各种规范化处理的相关标准进行,避免数据丢失和重复。4、证素的提取。根据《证素辨证学》中的症状辨证素量表,参考《中医诊断学》及《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对数据挖掘出的相关症状群进行证素提取。同时采用由证名直接提取证素的方法,并对两种方式提取的结果进行对比。5、进行痉病、疫痉医案数据挖掘。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数据挖掘方法和复杂网络分析软件,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症状与和症状、药物与药物、症状与药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痉病、疫痉的症状规律、证素特征和用药规律等,寻找数据潜在关系。6、进行历代医案中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证素特点和临床用药特点的对比分析,总结疫痉发痉期的主要证素特征并提出用药建议。研究结果:1、痉病、疫痉的学术源流。①先秦时期是痉病外感致病的病因病机学说初步形成。《五十二病方》和《黄帝内经》初步提出痉病外邪致痉的病因,对外伤痉病和内科痉病有初步的认识,初步奠定了痉病辨证论治的基础。②两汉时期提出痉病病名和丰富了痉病病因。张仲景明确提出痉病的病名,并见痉病分为刚痉和柔痉论治,提出外感风寒湿邪、阴血内亏、误治伤津是痉病形成的主要原因。③魏晋隋唐时期针灸治疗痉病大发展。痉病的针灸治疗得到了长足的发展。④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气虚、血虚致痉的病机。陈无择提出血虚外感致痉的病因,朱震亨提出气虚致痉的观点。⑤明代内伤致痉病机学说大发展。张景岳明确提出了“内伤致痉”的理论,其病机“总属阴虚之证”。⑥清代温病学家丰富和发展了痉病的辨治理论。王清任提出气虚血瘀致痉的观点,温病学派兴起,叶天士提出“热盛伤津,肝风内动”致痉,薛生白提出“湿热入络”、“隧中”致痉的理论,丰富了外感致痉理论的内容。吴鞠通对痉病概括为寒、热、虚、实四大纲。“滋营液以治本,疏风湿以治标”成为后世治疗痉病的基本治则,疫痉学说也渐渐萌芽成熟。⑦近现代提出疫痉的病名并从疫病论治。近现代医家将具有传染性的痉病命名为疫痉,并积极开展疫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2、痉病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①痉病的症状以发热、神昏、抽搐、脉数、谵语、口干、烦躁、头痛为核心症状,其病机与热、闭、阴伤有关,其病位与脑(心神)、经络有关。②痉病的病位证素为脑(心神)、经络、肝,病性证素为闭、动风、热、血热、阴虚。③痉病治疗用药多为补益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健脾化痰药、缓急止痛药等,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和石膏、板蓝根、甘草以及石膏、知母、甘草为常用药对。④发热、抽搐、神昏、拘挛是痉病治疗中主要针对的症状,发热常用犀牛角、黄芩、栀子、知母、羚羊角、钩藤、连翘、石膏、石菖蒲、黄连、牡丹皮等,抽搐常用犀牛角、羚羊角、玄参、麦冬、黄芩、当归、甘草、石膏、白术、茯苓等,神昏常用犀牛角、玄参、石菖蒲、黄连、知母、羚羊角等,拘挛常用阿胶、桂枝、白芍、生地黄、犀牛角等。3、疫痉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①发热、神昏、抽搐、痰鸣为疫痉的四大主症,其病机与热、痰、风密切相关,病位主要在脑。②疫痉的病位证素是脑(心神)、经络、肝、大肠4种,主要病性证素是闭、动风、热、痰、血热、暑、湿7种。③疫痉治疗常运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的药物,大黄与芒硝、石膏与知母、生地黄与牡丹皮、石膏与大青叶、石菖蒲与郁金、连翘与金银花、石膏与板蓝根、石膏与水牛角、石膏与玄参、石膏与栀子、石膏与连翘是当代疫痉治疗常用的药对。④发热、神昏、抽搐、项强是疫痉治疗中最为关注的四大症状,常使用金银花、板蓝根、白芍、黄芩、知母、大青叶、全蝎、蜈蚣、赤芍、黄连、芒硝等药物治疗。其中发热常用金银花、知母、石膏、大青叶、连翘、钩藤、全蝎等,抽搐常用犀牛角、石膏、羚羊角治疗。4、痉病与疫痉的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对比。①二者除了具有阴虚、热、热盛津伤、风热外袭、阳明热盛、肝风内动的共同病机外,痉病还有脾虚的病机,而疫痉还突出了暑、湿、痰、气虚血瘀的病机。②痉病与疫痉证素基本相同而小有差别,其差别在于疫痉具有病位证素大肠和湿、阳亢、暑的病性证素,而痉病具有阴虚的病性证素方面。③在治疗上二者均选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药,而痉病还常常使用补虚药。古代医家在抽搐的治疗上除了使用平肝熄风、清热止痉药物外,还注意使用养血柔筋药物,值得现代医家借鉴。④痉病古今辨证思路基本一致性,但在用药上历代医家对于通络药、除湿药的运用不多;目前的乙脑、流脑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疾病虽可以归为疫痉的范畴,但疫痉的治疗不能完全参照乙脑、流脑的现行标准,乙脑、流脑具有较为明确的季节性,而疫痉的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有必要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明确疫痉的范围和症状,制定相关的诊疗指南。5、历代类疫痉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医案进行对比。发现古代医家认为类疫痉病位与脑(心神)、肝、经络、肺有关,治疗上常采用清热解毒、清火利湿、增液舒筋、化痰开窍的治法,常用药物有木通、栀子、淡豆豉、玄参、桑叶、菊花、葛根、甘草、生地黄、知母、桂枝、甘草、白芍、石菖蒲、郁金、苦杏仁、桑叶、菊花、玄参、生地黄、麦冬、连翘、甘草等。现代医家对于疫痉发痉期的认识是病在脑(心神)、肝、经络、大肠、小肠,病性为闭、动风、热、血热、湿、痰,认识到了热结阳明、阳明腑实和痰热胶阻、内闭心神的病机,对于疫痉的热、血热性质有了新的体会,丰富了疫痉的临床治疗。结论:1、本论文以年代为纲,通过对历代主要医家痉病论治观点的分析,总结其学术思想,梳理了从先秦时期到现代文献中痉病、疫痉的发展历程,阐述了痉病和疫痉的历史源流及各时期辨治特点。归纳而言,痉病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奠定了痉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张仲景《金匮要略》对痉病正式定义、分类和提出治法方药。随后陈无择提出血虚外感致痉的观点,朱震亨提出气虚致痉的观点,张仲景明确提出“阴虚致痉”的理论。清代温病学大发展,痉病的病因病机认识有了新的发展和详细的总结,温病学家叶天士、薛生白进一步丰富了痉病的辨证,提出“热极生风”、“湿热入络”和“隧中”的概念,吴鞠通对痉病以寒、热、虚、实四大纲统之。此外,王清任还提出“气虚血瘀”致痉的理论。近代医家严苍山、秦伯未等正式提出疫痉的病名,当代王永炎院士等学者提出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以称为疫痉,从疫痉的角度进行论治。2、痉病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痉病临床以发热、神昏、抽搐、脉数、谵语、口干、烦躁、头痛为主要症状,具有发热伴脑膜刺激征的表现,其病性证素为闭、动风、热、血热、阴虚,其病位为脑(心神)、经络、肝。痉病治疗用药多为补益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健脾化痰药、缓急止痛药等,而石膏、大青叶、板蓝根和石膏、板蓝根、甘草以及石膏、知母、甘草为常用药对。对于神昏、发热、拘挛、抽搐的症状,历代医家常用犀牛角、连翘、石膏、症状、石菖蒲、黄连、阿胶、知母、钩藤等药物治疗。3、疫痉的症状、证素特点和用药规律。发热、神昏、抽搐、痰鸣为疫痉的四大主症,其病机与热、痰、风密切相关。疫痉的病位证素是脑(心神)、经络、肝、大肠,病性证素是闭、动风、热、痰、血热、暑、湿。疫痉治疗常运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的药物,大黄与芒硝、石膏与知母、生地黄与牡丹皮、石膏与大青叶、石菖蒲与郁金、连翘与金银花、石膏与板蓝根、石膏与水牛角、石膏与玄参、石膏与栀子、石膏与连翘是当代疫痉治疗常用的药对。针对疫痉发热、神昏、抽搐、项强等症状,现代医家常用金银花、板蓝根、白芍、黄芩、知母、大青叶、全蝎、蜈蚣、赤芍、黄连、芒硝等药物治疗。4、痉病与疫痉的证素特点及用药规律对比。痉病与疫痉均具有阴虚、热、热盛津伤、风热外袭、阳明热盛、肝风内动的共同病机,此外痉病存在脾虚、阴虚的病机,而疫痉则突出了暑、湿、痰、阳亢、气虚血瘀的病机。在病位证素方面,疫痉除了病在脑(心神)、经络、肝外,还病在大肠。在治疗上二者均使用清热解毒、凉血解毒、化痰开窍药,痉病还常常使用补虚药。5、数据挖掘结果显示痉病的辨证与现行教材及权威中医着作基本相符,体现了古今辨证思路的一致性,但在用药上历代医家对于通络药、除湿药的运用并不多;目前的乙脑、流脑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疾病虽可以归为疫痉的范畴,但疫痉的治疗不能完全参照乙脑、流脑的现行标准,乙脑、流脑具有较为明确的季节性,而疫痉的范围更为广阔,因此有必要扩大研究范围,进一步明确疫痉的范围和症状,制定相关的诊疗指南。6、通过历代类疫痉医案和现代疫痉发痉期医案进行对比,发现古代医家认为类疫痉病位在脑(心神)、肝、经络、肺,常采用清热解毒、清火利湿、增液舒筋、化痰开窍的治法,常用药物有木通、栀子、淡豆豉、玄参、桑叶、菊花、葛根、甘草、生地黄、知母、桂枝、白芍、石菖蒲、郁金、苦杏仁、麦冬、连翘等。现代医家认为疫痉发痉期病在脑(心神)、肝、经络、大肠、小肠,病性为闭、动风、热、血热、湿、痰,认识到阳明腑实和痰热闭窍的病机,对于疫痉热、血热的病理特征有了新的体会,常采用清热解毒、清营凉血和息风止痉的治法,常用药物为板蓝根、金银花、石膏、全蝎、钩藤、大青叶等。

熊洁[3](2014)在《长沙地区住院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持续观察长沙地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构成,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肠道病毒(EV)、麻疹病毒(MV)、腮腺炎病毒(MuV)、双埃可病毒(HPeV)、乙型脑炎病毒(JEV)、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腺病毒(AD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EB病毒(EBV)、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等11种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 (FQ-PCR)检测方法。收集2011年10月至2013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住院儿童CSF标本,并使用FQ-PCR方法检测EV、MV、MuV、HPeV、JEV、HSV-1、HSV-2、ADV、VZV、EBV、HHV-6等11种常见病毒。查阅相关病历资料,结合检测结果,对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成功构建EV、MV、MuV、HPeV、JEV、HSV-1、HSV-2、ADV、VZV、 EBV、HHV-6等11种病毒的标准品及标准曲线,建立了上述病毒FQ-PCR检测方法。2.本研究期间收集了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住院儿重CSF标本共161份,使用FQ-PCR方法检出71例病毒,总检出率44.10%(71/161)。EV检出率最高,为18.01%(29/161),其次为MuV,检出率8.07%(13/161),MV为7.45%(12/161), EBV、HPeV均为4.97%(8/161),ADV为3.73%(6/161),HHV-6为2.48%(4/161),JEV、HSV-1、HSV-2均为0.62%(1/161),未检出VZV。3.161例住院儿童中,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脑炎82例,急性病毒性脑膜炎20例,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59例;男性93例,女性68例,男女比例为1.37:1;年龄最小为3个月,最大为13岁,平均月龄为52.51±38.35。入院在春季病例46例,夏季52例,秋季28例,冬季35例。城市儿童93例,农村儿童68例。不同疾病、性别、年龄、季节及城乡之间住院儿童CSF标本中的病毒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4.CSF标本病毒检出阳性病例与阴性病例之间临床症状与体征均无差异。病毒检出阳性与阴性病例之间辅助检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5.本组资料中检出的病毒平均载量为198.24±993.61copies/μL。检出的病毒载量与住院时间无显着相关。6.EV检出病例多见于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以春夏季节多见;在3-6岁年龄段检出率最高。HHV-6检出病例多见于秋季;ADV阳性病例以农村患儿多见。MuV检出病例仅1例有腮腺肿大。12例检出MV的病例均无麻疹典型表现。结论1.本研究期间内从长沙地区急性病毒性脑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住院儿童CSF标本中检出10种常见病毒,检出率较前期研究略有上升,MV和MuV检出明显增多;2.病毒检出阳性与阴性病例在性别、年龄、季节、城乡以及临床特征之间无差异;3.急性病毒性脑炎检出病毒载量高于脑膜炎及脑膜脑炎的载量;4.MuV、MV阳性检出病例各有其特点。

张颖,刘兰林[4](2012)在《近10年温病卫气营血辨治理论在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病毒性疾病种类很多,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病毒性疾病可归属为中医温病范畴,用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指导遣方用药,疗效显着。现将近10年来卫气营血辨证在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甄雪燕[5](2011)在《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传染病能够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伤害,同时又受到国家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文化习俗、人口密度、自然环境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决定了传染病的流行程度。本研究拟通过回顾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因素情况,深入分析社会因素在传染病流行中的影响途径和影响力度,为未来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将运用文献研究法汇集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基本资料,运用实证研究法、理论研究法等,分析社会因素对中国近百年传染病流行的决定性作用。研究结果:本课题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传染病的流行程度与流行趋势,是诸多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民国时期,传染病是人类死亡原因的第一杀手,当时全国总人口以4.5亿计,城镇人口约占20%,为0.9亿;农村人口约占80%,为3.6亿,乡村死于法定疫病者,每年就高达197.64万,城市19.251万。我国当时全国总死亡率为30%。左右,其中15%是因传染病而致死的,疫死人数每年达到600万之多。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以“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基本消灭了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传染病的发病率由建国前十年的平均值4034.26(1/10万),到八十年代降低为平均245.4(1/10万),传染病在居民死亡原因的排名中也下降到第13位。社会因素影响、制约,甚至决定着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2.传染病严重破坏人类的正常社会生活秩序,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产生。据民国学者推算,民国时期,每因传染病死亡1人,即有22人感染,按照当时30%。的死亡率推算,全国4亿人口中患病者达到2640万人,患者医药费每日以最低数目1角计算,共计花费医药费为5280万元。相对比,以2003年防治SARS的相关资料为例,据资料显示,平均每个病人的治疗费用大概是10万元,按此计算,我国5000多个确诊病例就需要5个亿以上。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各级地方政府用于防治SARS的总费用数已超100亿元。从根本上说,传染病流行对社会造成的冲击甚至超过了局部战争带来的损失。研究结论:近代以来,中国逐步建立并完善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设,卫生防疫工作已经取得革命性胜利,包括:1.基本消灭烈性传染病;2.各种法定传染病得到较为稳定的控制;3.传染病死亡率大幅度下降;4.传染病防控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5.传染病在居民死亡原因排名中由第1位下降到目前的第13位。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发展、人口流动加剧、病毒出现抗药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社会因素,促使传染病正以更新、更强的态势对人类发起进攻,传染病防控出现新问题:1.传染病能够影响全球经济稳定与增长:2.传染病能够引起国家安全与稳定;3.传染病会影响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整体形象;4.传染病流行能够影响国际人口的流动。政策建议:政府对传染病的管理将成为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政府应始终将传染病防控问题置于当代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与法律的大背景下,重视社会因素对传染病流行的决定性作用,明确政府在传染病防控体系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平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特别是卫生防疫服务体系。

陈南桂[6](2010)在《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34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临床特点,探讨乙脑的诊治策略及流行特征。方法对收治的34例乙脑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6例,好转13例,未愈5例,其中死亡2例,有后遗症3例。结论小儿乙脑常流行于夏秋季,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少数病例可有后遗症。控制高热、抽搐、呼吸衰竭、降低颅内压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乙脑疫苗接种和灭蚊可预防本病。

杜松[7](2007)在《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文中指出明清时期逐渐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体系,对急性传染性及感染性疾病的认知和临床诊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中医学对人类的卓越贡献之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温病学的理论和诊治方法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其显着疗效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但出现了新型温病,一些原有温病由于气候、环境及医疗的一些因素在病因、临床表现等方面与原来流行的疾病已有所不同,从而带来了医疗模式和治疗理念的变革。临床的治疗在传统的温病诊疗基础上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以及对前人理论的研究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在原有温病理论基础上的新治则治法及新观点不断的产生。本文通过归纳、总结、整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运用温病理论应对急性传染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并研究这些诊疗经验对于原有的温病理论有何继承和发展,以期对温病理论的创新奠定基础。研究主要对危害重大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感冒、SARS五种急性传染病进行了现代文献研究。从疾病流行特点、中医温病诊疗理论基础、证候特点、治法方药四个方面对现代文献内容进行筛选分类、归纳整理,总结疾病发病特点、中医病因病机转化规律以及临床应用温病理论诊疗疾病的经验和规律。同时根据文献研究内容对瘟疫诊疗经验进行总结归纳,讨论这些经验对温病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从继承方面来说,认为当代应用温病理论诊疗瘟疫类疾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是在明清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当代诊疗瘟疫经验是对以温病大家吴又可、杨栗山、余师愚为代表的治疫学术思想的继承。从创新方面来说,当代对传染病发病、病因病机、疾病自身发展规律、疾病辨证论治模式,以及治则治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与研究成果,反映了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温病辨证论治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对原有温病治疗禁忌在瘟疫中的应用,包括忌汗、忌妄自攻下、忌利小便、忌温补等,体现了当代中医独特的治疗经验。通过分析现代医学传染病诊疗理论对中医温病理论发展的影响及中医应用温病理论成功防治传染病的史实,可以为今后温病理论的创新发展带来启示。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当代瘟疫的辨证论治禀承了明清温病大家对温病病因病机以及疾病发展规律的认识,基本遵循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理论体系的辨证方法,借鉴了温病理论的学术特色和温病大家诊疗疾病的学术经验。2.随着突发流行性疾病与病毒变异的加速,中医学从病邪侵犯人体而反映的征象进行辨证论治的干预优势越来越明显。3.五种传染病共同特点是发病及传变迅速,卫气营血界限殊难分清,其病理传变不完全符合卫气营血、三焦传变规律。因此,根据病邪侵犯人体的外在表现把握疫病的演变规律,是防治疫病的有效途径。4.当代瘟疫辨证论治模式向“辨证和辨病相结合”转变,强调在辨病基础上掌握中医辨证特点,并且在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郝宗宇,张爱梅,李林红,孙建伟,张彦平,卫海燕,李孟磊[8](2005)在《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及防制现状与对策》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防制工作现状,以利完善防制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近年来河南省乙脑高度散发,发病仍以农村、少年儿童为主;有特异性免疫检查的诊断病例为7.64%,县以下医疗机构收治的病例占90.00%,有完整乙脑疫苗接种史的病例占随访病例的近50.00%,有部份小年龄组病例无乙脑疫苗接种史,省及省辖市级医疗机构的乙脑病例报告卡片填写不完整。完善人兽共患病工作机制,加强疫情管理,搞好疫情监测,落实、推广菌(疫)苗免疫接种,控制传染源、传播媒介,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是今后我省乙脑应对主要措施。结论数年来我省乙脑防治工作存在诸如疫情管理有缺陷、疫苗免疫工作有漏洞等,采取综合措施方能应对乙脑疫情。

倪进东[9](2008)在《安徽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安徽省历来是流脑高发地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后随疫苗的推广使用,流脑的发病得到有效的控制,但近年来,如一些曾经很好控制传染病死灰复燃一样,流脑发病出现迅速上升态势,伴随发病率上升,流脑的流行特征也出现明显变化。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使得对安徽省相关疾病的流行特征的研究具有较普遍的外推价值,同时,作为C群流脑疫情首先发生省份之一,也为我们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了可能。为此,我们结合对安徽省既往流脑疫情资料的回顾,开展了本课题研究工作,希望为流脑以及部分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预防策略及控制措施的制定、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目的了解安徽省流脑流行特征以及近年来出现的变化情况,为预防控制策略及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材料方法1、依托疫情报告系统收集安徽省历年流脑疫情资料。以10年为一时间段将整个研究时间分成6个年代,以淮河、长江为主要参照标记,将安徽省分成江淮、淮北和江南三个地区,比较分析了不同年代、不同地区流脑发病变化情况。对研究期间安徽省流脑发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2、对2003年7月到2007年6月之间合肥地区所有报告疑似流脑病例进行流脑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临床病历资料回顾性调查;2005年11月份和2006年4月份,采集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咽拭子。根据我国在校学生年龄分布情况将所调查病例分成6个年龄组,统计时间周期以上年7月1日到第二年6月31日为一个统计年份。分年龄组、城乡地区的不同分别统计发病率和病死率,不同年龄组病例构成情况也进行描述。不同性别病例年龄中位数及死亡病例年龄中位数分别进行计算。对分类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应用非参检验对不同性别间、死亡病例与成活病例年龄进行比较分析。应用单因素logistic将年龄、发病与就诊时间间隔及临床表现等逐个纳入分析其与病死结局关联,对其中有意义的因素,再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了解影响流脑病例死亡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1951-2007年安徽省共发生流脑病例799387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8.90/10万,死亡41337例,死亡率为1.49/10万,病死率为5.17%。在此期间安徽省范围出现3次大的流行疫情:最大的一次出现在1975-1979年间,并于1977年达到此次流行年发病高峰729.25/10万;疫苗前时期,安徽省流脑疫情有8-10年流行(峰高不同)的规律,每次大流行持续时间大约为6-7年左右。上世纪80年代后随A群流脑多糖疫苗的推广使用,流脑发病率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流脑的流行周期也越来越不明显,但仍在间隔10年左右出现发病率小幅度异常波动。2003年我省出现C群流脑局部地区爆发疫情后,全省流脑疫情呈现小幅反弹现象。安徽省流脑发病一般是从每年的10-11月份开始出现疫情上升迹象,至第二年的4-5月份达到发病高峰,与流行年份相比,散发年份发病率的季节高峰持续时间要长一个月左右时间。10或11月份发病率较前5年同月发病平均水平明显升高往往预示下年度发病上升。1994-1999年间,15岁以下占中病例的78.94%;2000-2007年间,15岁以下占中病例的17.20%,10-25岁年龄组病例占到63.03%。总的男女病例比为1.46:1,但25岁后,男女比为0.70:1。在发生全省范围的流脑流行情况下,淮北地区早于其他两地区1-2年出现疫情上升及出现发病率高峰,但2002年后的C群流脑流行先发生于江南地区。江淮、江南、淮北地区流脑发病率分别为33.20/10万、29.03/10万和30.44/10万(P = 0.000),三地区病死率分别为4.37%、4.92%和6.00%(P = 0.000)。2003年至2007年合肥市累计发现报告流脑病例38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09/10万,2006/2007年度发病率达到2.86/10万。经实验室确诊病例135例,都为C群流脑。城市地区病例235例(60.88%)、农村地区病例151例(39.12%)。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5岁(最小为2个月,最大为78岁),发病率最高年龄组为12-17岁组(6.57/10万),男性病例219例,占总病例的56.7%。在小于22岁病例中,男女病例比例为1.5:1,在大于22岁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8。98.2%的病例发生11月份到第二年的5月份之间。临床表现:急性起病的有334例(96.53%),371例病例有发热(96.11%),其它主要症状有:有呕吐的322例(83.42%),恶心311例(80.57%),颈项强直的285例(77.9%),头痛278例(72.02)。临床分型:普通型225例(58.29%),暴发型54例(13.9%),轻型2例(0.52%)。共发生死亡病例28例,平均病死率为7.25%,死亡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0岁(2个月龄到27岁),比成活病例年龄低,成活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5岁(6个月龄到78岁),通过非参检验,两者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4,P=0.01)。分析影响病例死亡的主要因素,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神志不清、恶心、出血点或瘀斑、瘀点数目超过3个、颈项强直、抽搐、中性粒细胞>80%、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以及年龄小于12岁与病例死亡相关(P < 0.05);将这些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瘀点数目超过3个、中性粒细胞>80%、布氏征阳性为病例死亡危险因素(P < 0.05)。聚集性病例21起,病例年龄中位数为16岁(1岁到69岁),其中年龄在12-21岁的病例占59.31%;健康人群流脑带菌率流行期为5.99%,高于流行前期的3.05%, ,流行期B群和C群带菌率上升明显;健康人群带菌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结论安徽省是流脑易发生地区,历史上A群流脑是本地区占绝对优势的流行菌株,A群多糖疫苗的推广使用,有效控制了安徽省流脑的发病;疫苗后时期流脑的流行周期性不再明显,但每隔10年左右仍能观察到发病率小幅度异常上升的现象;C群流脑代替了A群成为安徽省近几年的流行优势菌株,并引起流脑疫情的反弹上升,病例年龄分布出现上移趋势,但目前尚处于菌群转换的不稳定的过渡时期,需要进一步的监测研究;流脑流行优势菌群的转换反映了疫苗接种远期副(附)效应的影响,提示免疫策略及时修订变化的必要性;从病例性别构成来看,男性病例明显高于女性,该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合肥地区针对C群流脑疫情开展的A+C群流脑群体接种效果并不明显;流脑发生季节性明显,10及11月份发病情况对下年度疫情变化有一定预示作用; C流脑病死率高于A群;瘀点数目超过3个、中性粒细胞>80%、布氏征阳性等影响C群流脑病例死亡结局。

张慧[10](2006)在《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背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需要社会众多部门在统一高效的指挥下,协同采取应对措施。在这些部门中,医院是提供医疗和心理服务的关键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各个环节都离不开医院的参与。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简称“应对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成败。然而,医院应对能力不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SARS危机显示了中国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医院应对能力评价是医院应对能力建设的基础。然而,目前国内尚未见到对医院应对能力全面系统评估的研究报道。 目的 1.构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2.设计符合我国国情的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3.对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进行普查; 4.建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5.应用医院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6.在现状普查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战略机会窗口分析法(SWOTAnalysis)分析北京市医院应对能力建设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障碍,提出加强北京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建议。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自由列举访谈和专家评分法构建医院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

二、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108例回顾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108例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共刺激分子OX40/OX40L和IL-17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病毒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痉病辨治的文献研究
    1 痉病源流考
        1.1 “痉”字释义
        1.2 痉病的病名与源流
    2 各时期对痉病的认识
        2.1 先秦时期对痉病的认识
        2.1.1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病因的认识
        2.1.2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类症鉴别的认识
        2.1.3 《五十二病方》对痉病治疗的记载
        2.2 《黄帝内经》奠定痉病辨证论治基础
        2.2.1 《黄帝内经》对痉病病名的认识
        2.2.2 《黄帝内经》对痉病症状的记载
        2.2.3 《黄帝内经》对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2.4 《黄帝内经》对痉病治疗的论述
        2.3 《金匮要略》发展了痉病的辨证论治
        2.3.1 《金匮要略》对痉病病名、脉症的认识
        2.3.2 《金匮要略》对痉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2.3.3 《金匮要略》对痉病治疗的认识
        2.3.4 《金匮要略》对痉病预后的认识
        2.3.5 《金匮要略》痉病论述对后世的影响
        2.4 三国-南北朝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4.1 《脉经》对痉病脉象的认识
        2.4.2 《针灸甲乙经》对痉病针灸治疗的认识
        2.4.3 《小品方》对痉病妇科痉病的认识
        2.5 隋唐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论述
        2.5.1 《诸病源候论》对痉病的认识
        2.5.2 《备急千金要方》对痉病的认识
        2.6 宋金元时期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6.1 《产育宝庆集》对痉病的认识
        2.6.2 《三因极—病证方论》对痉病的认识
        2.6.3 《素问玄机原病式》对痉病的认识
        2.6.4 《丹溪心法》、《医学明理》对痉病的认识
        2.6.5 《圣济总录》对痉病的认识
        2.6.6 其他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7 明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7.1 《医学正传》对痉病的认识
        2.7.2 《女科撮要》对痉病的认识
        2.7.3 《医学入门》对痉病的认识
        2.7.4 《痉书》对痉病的认识
        2.7.5 《证治准绳》对痉病的认识
        2.7.6 《景岳全书》对痉病的认识
        2.8 清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8.1 《医门法律》对痉病的认识
        2.8.2 《女科精要》对痉病的认识
        2.8.3 《古今名医汇粹》对痉病的认识
        2.8.4 《辨证录》对痉病的认识
        2.8.5 《张氏医通》对痉病的认识
        2.8.6 《医宗金鉴》对痉病的认识
        2.8.7 《医林改错》对痉病病因的新认识
        2.8.8 《类证治裁》对痉病的认识
        2.8.9 《临证指南医案》对痉病理论的丰富
        2.8.10 《温热经纬》对痉病理论和临床的丰富
        2.8.11 《温病条辨》对痉病的丰富
        2.8.12 其他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8.13 传染性痉病-疫痉的记载
        2.9 近现代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9.1 疫痉与痉病之辨
        2.9.2 着名医家对痉病的认识
        2.10 痉病的现代研究
        2.10.1 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痉病理论的研究
        2.10.2 痉病、疫痉的临床研究
    3 各时期痉病辨治的特点及演变规律总结
        3.1 先秦时期提出痉病外感致病的病因病机学说
        3.2 两汉时期痉病辨证论治体系初步形成
        3.3 魏晋隋唐时期痉病针灸治疗大发展
        3.4 宋金元时期明确提出气虚、血虚致痉的病机
        3.5 明代内伤致痉病机学说大发展
        3.6 清代温病学家丰富和发展了痉病的辨治理论
        3.7 近现代提出疫痉的病名并从疫病论治
第二部分 历代痉病医案的数据挖掘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
        2.1 研究对象
        2.2 医案选择标准
        2.2.1 诊断标准
        2.2.2 医案检索标准
        2.2.3 医案纳入标准
        2.2.4 医案排除标准
        2.2.5 医案选择方法
    3 研究方法
        3.1 痉病医案数据库的建立及录入
        3.1.1 数据的采集
        3.1.2 数据标准化
        3.1.3 证素提取
        3.1.4 数据库建立及其数据数字化
        3.1.5 质量控制
        3.2 统计方法
        3.2.1 频数分析
        3.2.2 关联规则
        3.2.3 因子分析
        3.2.4 复杂网络分析
    4 结果
        4.1 一般情况
        4.2 痉病症状分析
        4.2.1 痉病症状频数分析
        4.2.2 痉病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
        4.2.3 痉病症状的因子分析
        4.2.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痉病症状复杂网络分析
        4.3 痉病证素提取和分布规律
        4.3.1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4.3.2 根据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4.4 药物分析
        4.4.1 痉病药物频数分析
        4.4.2 痉病药物应用种类的分析
        4.4.3 痉病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4.4.4 痉病药物的因子分析
        4.5 历代痉病医案症状—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4.5.1 症状—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4.5.2 症状—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
第三部分 现代疫痉文献的数据挖掘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与方法
        2.1.1 文献来源
        2.1.2 文献选择
        2.1.3 数据预处理、建立数据库
        2.2 证素提取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疫痉症状分析
        3.2.1 疫痉症状频数分析
        3.2.2 疫痉症状关联规则分析
        3.2.3 疫痉症状的因子分析
        3.2.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疫痉症状的复杂网络分析
        3.3 疫痉证素提取与分布规律
        3.3.1 根据证候提取证素
        3.3.2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提取证素结果
        3.3.3 根据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提取证素
        3.3.4 疫痉证素组合规律
        3.4 药物分析
        3.4.1 疫痉药物频数分析
        3.4.2 疫痉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3.4.3 疫痉药物的因子分析
        3.5 疫痉症状—药物组合分析
        3.5.1 疫痉症状—药物关联规则
        3.5.2 疫痉症状—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
第四部分 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证素与用药规律分析
    1 历代类疫痉、疫痉发痉期医案的提取
        1.1 医案筛选方法
        1.2 医案纳入数量
    2 历代类疫痉、现代疫痉发作期症状、证素特征
        2.1 症状频数及频率分析
        2.2 证素提取及分析
    3 类疫痉与疫痉用药规律分析
        3.1 类疫痉与疫痉药物频数分析
        3.2 历代类疫痉与当代疫痉发痉期用药规律分析
        3.3 类疫痉与疫痉发痉期药物复杂网络分析
第五部分 讨论
    讨论一 痉病、疫痉症状
        1 痉病的症状分析
        1.1 痉病症状的频数、频率分析
        1.2 痉病高频症状的关联规则结果
        1.3 痉病症状因子分析结果讨论
        1.4 症状复杂网络分析结果讨论
        2 疫痉症状的分析
        2.1 疫痉症状的频数、频率分析
        2.2 疫痉高频症状的关联规则分析
        2.3 疫痉高频症状的因子分析
        2.4 疫痉症状的复杂网络分析
        3 痉病与疫痉症状对比分析
    讨论二 痉病、疫痉证素分布特点
        1 痉病证素分析
        2 疫痉证素分析
        3 痉病与疫痉证素特点对比
    讨论三 痉病、疫痉用药规律
        1 痉病的药物分析
        1.1 痉病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1.2 痉病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1.3 痉病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1.4 痉病症状—药物分析
        1.4.1 痉病症状—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1.4.2 痉病症状—药物的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分析
        2 疫痉的药物分析
        2.1 疫痉药物频数、频率分析
        2.2 疫痉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
        2.3 疫痉高频药物的因子分析
        2.4 疫痉症状—药物分析
        2.4.1 疫痉症状—药物的关联规则结果分析
        2.4.2 疫痉症状—药物的复杂网络分析
        3 痉病、疫痉的用药规律分析
        3.1 痉病与疫痉用药规律分析
        3.2 痉病、疫痉证治规律与现行知识的比较
    讨论四 历代类疫痉与现代疫痉发痉期证素和用药规律分析
第六部分 结论
    1 创新点
    2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件

(3)长沙地区住院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前言
方法
    1 材料
    2 标准品的构建
    3 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建立
    4 标准曲线构建
    5 研究对象
    6 CSF标本病毒检测
    7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致谢

(4)近10年温病卫气营血辨治理论在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
2 甲型H1N1流感
3 病毒性心肌炎
4 病毒性肝炎
5 带状疱疹
6 流行性腮腺炎
7 流行性乙型脑炎
8 登革热
9 流行性出血热

(5)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与依据
        1.1 研究背景
        1.1.1 传染病防控是当前医学领域的重要话题
        1.1.2 社会因素是传染病防控中的决定性因素
        1.2 立论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2 研究现状与资料来源
        2.1 研究现状
        2.2 资料来源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4 创新点与难点
        4.1 创新点
        4.2 难点
    5 基本概念界定
        5.1 时间概念
        5.2 传染病
        5.3 社会因素
第二部分 近百年传染病流行的社会决定因素分析
    1 社会因素在民国时期传染病流行中的影响(1912-1949)
        1.1 传染病流行基本情况
        1.1.1 法定传染病种类
        1.1.2 传染病流行特点
        1.1.2.1 烈性传染病为主
        1.1.2.2 暴发频度比较高
        1.1.2.3 存在区域间差异
        1.1.2.4 存在人群间差异
        1.1.2.5 病死率居高不下
        1.2 主要社会因素对传染病影响概述
        1.2.1 国家对公共卫生的监管
        1.2.1.1 设立防疫机构
        1.2.1.2 制订政策法规
        1.2.1.3 开展卫生运动
        1.2.1.4 政府监管缺失
        1.2.2 经济转型中的防疫困扰
        1.2.3 中西防疫观念下的冲突
        1.2.4 流民潮中的传染病暗流
        1.2.5 连年战火下的瘟疫肆虐
        1.2.6 城市急速扩展中的混乱
        1.2.7 社会团体中的防疫热情
        小结
    2. 社会因素在改革开放前传染病流行中的影响(1949-1978)
        2.1 传染病流行基本情况
        2.1.1 法定传染病种类
        2.1.2 传染病流行特点
        2.1.2.1 有效控制烈性传染病
        2.1.2.2 寄生虫病的重点突击
        2.1.2.3 乙类传染病趋于稳定
        2.1.2.4 慢性传染病效果明显
        2.1.2.5 发病率与死亡率降低
        2.2 主要社会因素对传染病影响概述
        2.2.1 政治运动下的卫生防疫
        2.2.1.1 卫生防疫与政治动员
        2.2.1.2 疫病流行与政治风波
        2.2.1.3 基层防疫与政治号召
        2.2.2 计划经济下的防疫保障
        2.2.3 观念重塑中的防疫普及
        2.2.4 大串连中的传染病流行
        2.2.5 灾害抗争下的防疫出路
        小结
    3. 社会因素在改革开放后传染病流行中的影响(1978-2010)
        3.1 传染病流行基本情况
        3.1.1 法定传染病种类
        3.1.2 传染病流行特点
        3.1.2.1 新发传染病来势汹汹
        3.1.2.2 传统传染病难以对付
        3.1.2.3 发病率整体趋于平稳
        3.1.2.4 传染病病种变化不大
        3.1.2.5 高发病区域相对集中
        3.2 主要社会因素对传染病影响概述
        3.2.1 防疫政策制定的偏颇
        3.2.1.1 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重视不足
        3.2.1.2 政府对传染病法制建设力度不够
        3.2.1.3 政府对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3.2.2 防疫经费减少的忧患
        3.2.3 行为方式改变的威胁
        3.2.4 流动人口的防疫隐患
        3.2.4.1 流动人口特点
        3.2.4.2 流动人口管理
        3.2.5 大灾后无大疫的实现
        小结
第三部分 社会因素与传染病流行相互关系探讨
    1 传染病与政治
        1.1 政府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
        1.1.1 领导职能
        1.1.2 组织职能
        1.1.3 监管职能
        1.2 传染病流行对政治的影响
        1.2.1 加重管理负担
        1.2.2 影响政府形象
        1.3 启示
        1.3.1 确立政府在卫生防疫事业中的主导地位
        1.3.2 健全卫生防疫体系的工作机制
        1.3.3 发挥群众运动在卫生防疫工作中的基础作用
    2 传染病与经济
        2.1 经济发展对传染病的影响
        2.1.1 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2 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2.2 传染病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2.2.1 传染病对个体收入的影响
        2.2.2 传染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3 启示
    3 传染病与文化
        3.1 传染病流行的文化因素
        3.1.1 饮食习俗
        3.1.2 生产习俗
        3.1.3 生活习俗
        3.1.4 卫生习俗
        3.2 传染病流行对文化的影响
        3.2.1 负面影响
        3.2.2 正面影响
        3.3 启示
    4 传染病与人口
        4.1 人口流动导致传染病发生
        4.2 传染病影响人口数量变化
        4.3 启示
    5 传染病与灾害
        5.1 自然灾害影响传染病的方式
        5.1.1 水源污染
        5.1.2 食品污染
        5.1.3 居住条件改变
        5.1.4 人口流动
        5.1.5 卫生机构瘫痪
        5.1.6 生态环境破坏
        5.2 预防灾后传染病发生的措施
        5.2.1 保护生态环境
        5.2.2 基本卫生储备
        5.3 启示
第四部分 结语
    1 主要研究结论
    2 不足与继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中医温病理论溯源
        1.1 温病及瘟疫理论发展概况
        1.2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医学及温病学的发展概况
    2 相关概念及范畴的界定
        2.1 温病的概念
        2.2 研究病种的筛选及时间范围
        2.3 文献研究方法与标准
        2.3.1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2.3.2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1 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文献研究
        1.1 文献概况
        1.2 文献分析结果
        1.2.1 流行特点
        1.2.2 诊疗理论基础
        1.2.3 证候特点
        1.2.3.1 乙脑中医症状学研究
        1.2.3.2 乙脑中医证候特点
        1.2.3.2.1 乙脑分型
        1.2.3.2.2 乙脑中医辨证
        1.2.4 治法方药
        1.2.4.1 乙脑治疗原则
        1.2.4.2 乙脑辨证论治
        1.2.4.2.1 乙脑分型论治
        1.2.4.2.2 乙脑分证论治
        1.2.4.3 乙脑临床诊疗特点
    2 麻疹临床文献研究
        2.1 文献概况
        2.2 文献分析结果
        2.2.1 流行特点
        2.2.2 诊疗理论基础
        2.2.3 证候特点
        2.2.3.1 麻疹中医症状学研究
        2.2.3.2 麻疹中医证候特点
        2.2.3.2.1 麻疹分期
        2.2.3.2.2 麻疹中医辨证
        2.2.4 治法方药
        2.2.4.1 麻疹中医分期分证结合论治
        2.2.4.2 麻疹合并肺炎喘嗽的中医辨证治疗
        2.2.4.3 麻疹临床诊疗特点
    3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文献研究
        3.1 文献概况
        3.2 文献分析结果
        3.2.1 流行特点
        3.2.2 诊疗理论基础
        3.2.3 证候特点
        3.2.3.1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症状学研究
        3.2.3.2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证候特点
        3.2.3.2.1 流行性出血热分期
        3.2.3.2.2 流行性出血热中医辨证
        3.2.4 治法方药
        3.2.4.1 流行性出血热治疗原则
        3.2.4.2 流行性出血热辨证论治
        3.2.4.2.1 流行性出血热分期论治
        3.2.4.2.2 流行性出血热分证论治
        3.2.4.3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诊疗特点
    4 流行性感冒临床文献研究
        4.1 文献概况
        4.2 文献分析结果
        4.2.1 流行特点
        4.2.2 诊疗理论基础
        4.2.3 证候特点
        4.2.3.1 流感中医症状学研究
        4.2.3.2 流感中医证候特点
        4.2.3.2.1 流感分型
        4.2.3.2.2 流感中医辨证
        4.2.4 治法方药
        4.2.4.1 基本治法
        4.2.4.2 流感辨证论治
        4.2.4.2.1 按患者体质辨证论治
        4.2.4.2.2 辨病性寒热论治
        4.2.4.2.3 按卫气营血传变辨证
        4.2.4.3 流感临床诊疗特点
    5 SARS临床文献研究
        5.1 文献概况
        5.2 文献分析结果
        5.2.1 流行特点
        5.2.2 诊疗理论基础
        5.2.3 证候特点
        5.2.3.1 SARS中医症状学特征
        5.2.3.2 SARS中医证候特点
        5.2.3.2.1 SARS中医分期
        5.2.3.2.2 SARS中医辨证
        5.2.4 治法方药
        5.2.4.1 SARS辨证论治
        5.2.4.1.1 SARS分期论治
        5.2.4.1.2 SARS分证论治
        5.2.4.2 SARS临床诊疗特点
        5.2.4.2.1 SARS治疗经验
        5.2.4.2.2 SARS新型瘟疫特殊之处
讨论
    1 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
        1.1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1.2 在明清时期发展成熟的温病理论指导下的辨证论治
        1.3 当代温病临床实践对瘟疫大家学术经验的继承
        1.3.1 对吴又可学术思想的继承——开达膜原,攻下逐邪
        1.3.2 对杨栗山学术思想的继承——升清降浊,透表通里
        1.3.3 对余师愚学术思想的继承——清热解毒,凉血救阴
    2 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创新
        2.1 50年间温病辨证论治变化的趋势
        2.1.1 病因认识的变化
        2.1.2 发病特点以及病理传变的变化
        2.1.3 辨证治疗方面的变化
        2.1.3.1 从辨证论治到病证结合论治模式的转变
        2.1.3.2 瘟疫诊疗经验对治则治法的影响
        2.1.3.2.1 "截断扭转"疗法的提出
        2.1.3.2.2 治则治法的进一步完善
        2.2 现代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2.3 瘟疫诊疗成功经验所带来的启示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9)安徽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背景
研究第一部分:安徽省1951-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分析
    第一节 安徽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第二部分:安徽省某市2003-2007年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特征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小结:特色与不足
综述
附件1 个人简历
附件2 在读期间发表课题相关论文
附件3 致谢

(10)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设计流程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设计流程
    第三节 研究目的
    第四节 论文基本结构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现场
        一、地理、人口概况
        二、医院设置情况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时间
        一、研究对象定义
        二、选择二级以上医院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三、确定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内容
        一、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一) 文献研究
        1. 文献来源
        2. 检索词
        3. 文献资料的分类
        (二) 自由列举访谈
        1. 访谈对象的选择
        2. 访谈内容
        3. 访谈资料的整理
        4. 访谈资料的分析
        (三) 专家评分法
        1. 专家的选择
        2. 专家评分问卷的设计
        3. 专家评分问卷资料的收集
        4. 专家评分资料的整理
        5. 专家评分资料的分析
        (四)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确立
        (五)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二、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普查
        (一) 设计调查问卷
        (二) 设计调查问卷软件包
        (三) 预调查
        (四) 正式调查
        (五) 抽样复测
        1. 抽样方法
        2. 实施复测
        (六) 现状调查资料的整理
        (七) 现状调查资料的分析
        三、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一)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1.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2. 确定共性因子的个数
        3. 解释共性因子的实际意义
        4. 计算共性因子得分
        5.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二)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1. 综合评价等级的划分
        2. 不同类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比较
        四、北京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战略机会窗口分析
        (一) 应对能力调查评价
        (二) 政策环境分析
        (三) 专题小组讨论
        (四) 综合分析
    第四节 质量控制
        一、偏倚
        (一) 选择偏倚
        (二) 信息偏倚
        二、其它误差
        (一) 抽样误差
        (二) 过失误差
    第五节 伦理审查委员会对本研究课题计划的审核批准
第三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一、文献研究结果
        二、自由列举访谈结果
        (一) 自由列举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二) 自由列举访谈结果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框架
        四、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确立
        (一) 专家积极系数
        (二) 专家基本情况
        (三) 专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的熟悉程度
        (四) 专家意见的一致性
        1. 专家对应对能力13个方面的评分情况
        2. 专家对应对能力42个具体评价指标的评分情况
        五、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一) 信度
        1. 内在信度
        2. 外在信度
        (二) 效度
        1. 内容效度
        2. 结构效度
    第二节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一) 应答医院在区(县)的分布情况
        (二) 应答医院等级分布情况
        (三) 应答医院组织类型分布情况
        (四) 应答医院其它特征分布情况
        (五) 应答医院人员分类和床位设置情况
        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
        (一) 应急指挥协调机制
        (二) 应急预案
        (三) 监测预警
        (四) 实验室管理及诊断
        (五) 信息报告与交流
        (六) 应急人员
        (七) 应急床位
        (八) 应急药品储备
        (九) 医疗救治措施
        (十) 消毒净化能力
        (十一) 个人防护设备储备
        (十二) 其它应急物资储备
        (十三) 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自评情况
        四、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经费预算情况
        五、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结果小结
    第三节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一、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一)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二) 确定共性因子个数
        (三) 解释共性因子的实际意义
        (四) 计算共性因子得分
        (五) 建立综合评价模型
        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一) 综合评价等级的划分
        (二) 不同类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比较
        1. 二级医院和二级医院之间应对能力比较
        2. 综合医院与非综合医院之间应对能力比较
        3. 教学医院与非教学医院之间应对能力比较
        4. 有发热门诊医院和无发热门诊医院之间应对能力比较
        5. 接收过SARS病例或疑似病例医院和未接收过SARS病例或疑似病例医院之间应对能力比较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小结
    第四节 北京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战略机会窗口分析
        一、医院自身的优势
        (一) 医疗资源丰富
        (二) 医院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
        (三) 院前急救网络初步形成
        (四) 有应对SARS疫情的经验和教训
        (五) 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健全
        二、医院自身的劣势
        (一) 医疗资源条块分割、沟通协调不畅
        (二) 临床和公共卫生整合不够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早期识别判断能力较低
        (四)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强弱不一
        三、存在的机会
        (一) 政府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1. 国家层面
        2. 北京市层面
        (二) 防治人禽流感的契机
        (三) 迎奥运工作的需要
        四、面临的障碍
        (一) 政府专项经费投入不足
        (二) 卫生部门与其它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不完善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评价
        一、偏倚的控制
        (一) 选择偏倚
        (二) 信息偏倚
        二、其它误差的控制
        (一) 抽样误差
        (二) 过失误差
    第三节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全面性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三、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
    第四节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
        一、应急指挥协调机制的现状
        二、应急预案的现状
        三、监测预警的现状
        四、实验室诊断能力的现状
        五、信息报告和交流的现状
        六、应急人员的现状
        七、应急床位的现状
        八、应急药品储备的现状
        九、医疗救治措施的现状
        十、消毒净化的现状
        十一、个人防护设备储备的现状
        十二、其它应急物资储备的现状
        十三、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现状
    第五节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一、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二、影响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因素分析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识别判断因子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软件因子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硬件因子
        (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意识因子
        (五)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物资储备因子
        三、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综合评价
    第六节 研究不足之处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第二节 加强北京市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早期识别判断能力
        二、保证所有医院都具备基本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三、加大对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的投入
        四、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
        五、整合资源、加强沟通协作
    第三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四节 今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文献综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与建设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概念
        (一) 突发事件的定义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1. 突发性
        2. 群体性
        3. 危害的严重性
        4. 处理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
        1. 国外发达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
        2.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
        (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理论
        1. 什么是危机
        2. 什么是危机管理
        3. 危机管理理论
        三、应对能力评价
        (一) 能力评价理论
        1. 能力的定义
        2. 能力评价模型
        (二) 应对能力的内涵
        1. 预防职能(事件发生前)
        2. 处理和控制职能(事件发生时)
        3. 评估职能(事件发生前、中、后)
        (三) 应对能力评价方法
        四、应对能力评价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五、应对能力建设
        (一) 什么是能力建设
        1. 能力建设的定义
        2. 能力建设的特点
        3. 进行能力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二) 应对能力建设的途径
        1. 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2. 法律的制定和完善
        3. 成立常设的危机管理机构
        4. 提高监测与预警能力
        5. 制定应急预案或计划
        6. 人员、物资储备与调配
        7. 沟通和信息交流
        8. 教育和培训
    附录2 北京市二、三级医院名单
    附录3 本研究文献检索相关网站网址
    附录4 参与自由列举访谈的专家名单
    附录5 参与专家评分的专家名单
    附录6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专家评分问卷
    附录7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附录8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问卷初稿咨询专家名单
    附录9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10 医院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与现状调查问卷条目对应关系表
    附录11 北京市卫生局医政处关于进行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估调查的通知
    附录12 抽样复测选择医院名单
    附录13 本研究使用/涉及的法律法规、领导讲话和政府文件
    附录14 北京市加强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专题小组讨论纪要
    附录15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函
    附录16 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分和综合评价等级一览表
    附录17 名词解释
    附录18 调查表、调查问卷应用软件及应用软件使用说明光盘
致谢
个人简历
以第一作者发表的文章
索引

四、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108例回顾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共刺激分子OX40/OX40L和IL-17在病毒性脑炎中的表达[D]. 刘苗苗. 郑州大学, 2017(02)
  • [2]基于文献的痉病、疫痉学术源流探讨和证素分布、用药规律研究[D]. 王玉贤.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11)
  • [3]长沙地区住院儿童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析[D]. 熊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4(09)
  • [4]近10年温病卫气营血辨治理论在病毒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J]. 张颖,刘兰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2(05)
  • [5]近百年中国传染病流行的主要社会因素研究[D]. 甄雪燕.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9)
  • [6]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34例临床分析[J]. 陈南桂.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04)
  • [7]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 杜松.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7(06)
  • [8]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及防制现状与对策[J]. 郝宗宇,张爱梅,李林红,孙建伟,张彦平,卫海燕,李孟磊.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5(03)
  • [9]安徽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研究[D]. 倪进东. 安徽医科大学, 2008(05)
  • [10]北京市二级以上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评价研究[D]. 张慧.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标签:;  ;  ;  ;  ;  

108例乙型脑炎回顾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