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柴油机高原补充甲醇氧方法探讨

机车柴油机高原补充甲醇氧方法探讨

一、机车柴油机高原甲醇补氧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建,王斌,尹必峰[1](2021)在《不同海拔下甲醇替代率对DMDF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探究甲醇进气道喷射的柴油甲醇二元燃料(DieselMethanolDualFuel,DMDF)发动机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该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内燃机高原大气状态模拟系统,试验研究了DMDF发动机A、B、C工况(A:1 200 r/min,50%负荷;B:1 800 r/min,50%负荷;C:2 200 r/min,50%负荷)在10、700和2 400 m海拔高度下的燃烧和排放特性随甲醇替代率的变化规律。通过标定试验,得出3个工况在各海拔高度下甲醇替代率的最大值。结果表明:相比纯柴油(D100),各海拔下的甲醇替代率达到最大值时,A、B、C工况下缸内最大压力增加了5.74%~26.14%,预混燃烧峰峰值增加了116.98%~234.83%,峰值对应的曲轴转角后移了1.5~5.0°CA,压力升高率最大值增加了49.99%~211.97%,压力升高率上升段曲线逐渐由双峰变为单峰,缸内最高温度升高了3.99%~8.53%,海拔越高趋势越明显。与D100相比,不同海拔高度下最大甲醇替代率时,A、B、C工况下的滞燃期延长了1.00~2.50°CA,燃烧持续期缩短了9.80~15.30°CA,燃烧重心前移了2.10~7.90°CA。D100时热效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但甲醇替代率增加至最大值时,各工况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热效率比D100时提高了0.64%~1.82%。不同海拔高度下,3个工况的峰值压力和平均有效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均随甲醇替代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在高转速、高甲醇替代率时(>30%),同一甲醇替代率下平均有效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出现下降趋势,峰值压力和平均有效压力的循环变动系数的数值均在0.6%~3.5%之间。当甲醇替代率达到最大值时,对比D100,各海拔高度下soot排放降低了26.94%~74.05%,NOX排放降低了4.23%~37.97%。高原环境下,合适的甲醇替代率可优化DMDF发动机的缸内燃烧过程并提升热效率,同时较大幅度降低soot和NOX排放。各海拔高度下,发动机可采用较大的甲醇替代率(≤50%)以改善缸内燃烧过程,提高动力性,并实现高海拔条件下发动机的高效清洁燃烧。

李晓然,许世海,熊云,刘晓[2](2016)在《模拟高原条件下含氧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以掺混不同体积分数(5%、10%)二乙二醇二甲醚(DGM)的柴油为燃料,采用F6L913柴油机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通过控制进气压力模拟高原地区柴油机的工作条件,考察了海拔20004000m下不同掺混比例的含氧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海拔2000m以上地区,发动机燃用含氧燃料的功率均大于燃用纯柴油,且功率会随燃料中DGM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海拔越高,转速越大,燃用含氧燃料时发动机动力性越好。在海拔2000m以上地区,发动机燃用含氧燃料的燃油消耗率比燃用纯柴油低,且会随着海拔的升高和DGM添加量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含氧燃料可以显着降低柴油机高原地区碳烟、HC、CO的排放,NOx排放有所增加。在高原地区使用高含氧燃料是恢复柴油机性能的有效方法。

李晓然,许世海,刘晓,徐景辉[3](2015)在《高海拔下柴油机燃用含氧燃料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解决高海拔地区因缺氧和燃料燃烧不完全造成的发动机动力下降和燃油消耗率增加的问题,将生物柴油以不同体积分数(5%,10%)掺混到柴油中进行发动机台架试验。通过控制发动机进气压力模拟高海拔条件下含氧燃料的燃烧,考察平原和海拔3 000 m地区不同掺混比例的含氧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平原燃用含氧燃料,发动机功率较燃用纯柴油有所降低,且降幅随生物柴油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同时燃油消耗率上升;在海拔3 000 m地区燃用含氧燃料,发动机功率较燃用纯柴油有所增加,且燃油消耗率下降;不管是在平原还是在海拔3 000 m地区,燃用含氧燃料均能够显着降低HC、CO和碳烟排放,但NOx排放有所增加。

李晓然,许世海[4](2014)在《高原环境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及解决措施》文中认为柴油机在高原地区运行时,由于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其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废气排放性等指标都大幅下降。为了满足高原地区柴油机的使用要求,分析了高原温度、气压和空气密度等条件与海拔高度的对应关系及其各自对柴油机造成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王素,刘恒[5](2010)在《可再生燃料汽车技术研究及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车用可再生燃料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本文结合世界范围内能源利用的研究方向,介绍了近年来车用可再生燃料的研发与使用状况,并举例说明可再生燃料汽车的发展情况。通过对几种车用可再生燃料的特点、应用状况以及制备方法的介绍,归纳了它们各自优缺点,分析了可再生燃料汽车研究今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并对可再生燃料汽车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向晋华[6](2006)在《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甲醇-二甲醚混合燃料排放特性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的能源状况和机动车辆用油情况及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说明了利用甲醇、二甲醚替代石油基燃料的可行性和甲醇、二甲醚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然后总结了甲醇、二甲醚在内燃机中应用的技术途径和方法及其优缺点,讲述了机动车有害排放物的危害、成因及其控制措施。最后采用了将甲醇和二甲醚混合后喷入缸内燃烧的方案,开展了相关的发动机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本研究在不改变原柴油机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在发动机的进气管与空气滤清器之间安装了一套进气加热系统,并对低压油路进行改造,实现了在柴油机上以二甲醚作为点火促进剂引燃甲醇的燃烧方式。试验表明系统工作可靠,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 在1110TD二甲醚引燃甲醇的混合燃料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开展了甲醇和二甲醚的混合比例、供油提前角和进气温度对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DM90、DM80双燃料发动机在喷油提前角为14.6°CA时,功率达到最大值。由此,后续对排放特性的研究也以功率最大为基础。混合燃料发动机CO的排放量比原柴油机平均下降98.2%,在喷油提前角为17.2°CA时,CO的排放量最低。且随着进气温度的上升及负荷的加大,CO的排放量逐渐降低。当进气温度过高时,由于进气充量的减少,发动机的功率明显下降,排放也随之恶化。甲醇含量的增加会导致CO的排放量升高;除了在喷油提前角迟于17.2°CA,且在高速高负荷时,混合燃料发动机的HC排放量急剧增加,远远高于原柴油机外,在其它任何工况下,HC的排放量都低于原柴油机,平

张军昌[7](2004)在《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从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问世至今,内燃机的发展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其主要的能源基本上采用石油制品—汽油和柴油,经过多年的大规模的开采,地球上石油存量已经不多,与此同时发动机运行时所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日积月累使环境与生态不断恶化。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成为人类关注的两大问题。有鉴于此,寻求开发具有环保特征的发动机替代能源的任务日益紧迫。甲醇是一种环保型、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可以从煤、木材、天然气、石油伴生气、植物秸秆,甚至城市可燃垃圾等物资中提炼或合成。而我国是世界产煤第一大国,煤田分布广泛,南北林区也相当广阔,利用煤或木材边料、树枝、木材、木屑等用工业化方法生产甲醇是可行的。对现有发动机进行改造,部分或完全燃烧甲醇燃料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研究对原柴油机基本不改变其结构和调整参数的基础上,对原机的进气系统进行了改造,加装了一套简单的甲醇供给系统,实现了柴油—甲醇双燃料供给和燃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 在台架试验台上对改造后的发动机进行了双燃料甲醇供给量比的试验,试验表明,双燃料发动机在甲醇吸入量比在 26%-77%范围内时,发动机能平稳工作,大于77%时发动机工作粗暴。 对原柴油机和改造后的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负荷特性和调速特性的台架试验,并作了比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甲醇供给系统对原柴油机调速器的性能没有影响,调速器工作正常;甲醇的供给量对发动机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甲醇供给量在 212 ~722.89g/h 范围内,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均优于原柴油机。 改造后的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与原机相比其碳烟排放明显改善,但在负荷较低时,有燃烧不完全燃料排出;其动力性能和经济性能在低负荷区略低于原柴油机,在中高负荷区明显优于原柴油机,并且具有良好的超负荷能力;排气温度低于原柴油机,且它们的差值随负荷和甲醇供给量的增加而加大;有效效率高于原柴油机。 通过甲醇和柴油的理化特性和燃烧特性的不同,分析了双燃料发动机与原柴油机在各项性能指标方面的差异。柴油—甲醇双燃料和纯柴油的使用成本分析表明,双燃料使用成本较纯柴油降低了 12.85% 在发动机负荷特性的分析中,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深入分析,对发动机相关性能指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丰富了发动机性能研究的方法。

姚春德,李云强[8](2004)在《甲醇燃料在柴油机中的应用与发展》文中指出本文论述了我国发展甲醇燃料的必要性 ,并分析了甲醇作为柴油机代用燃料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详细阐述了目前发动机燃用甲醇燃料的各种方法及其优缺点 ,指出了今后柴油机燃用甲醇燃料的趋势。

姚春德,李云强[9](2004)在《醇燃料-未来汽车的石油替代燃料》文中指出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并结合现有车用燃料特性,指出寻求并确定符合我国能源特点的石油替代燃料已是当务之急。通过对几种主要替代燃料的分析研究表明:醇类燃料尤其是甲醇是最理想的替代燃料。开展甲醇作为车用燃料的系统研究与应用对于我国能源及汽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沈颖刚[10](2004)在《高原环境下内燃机工作过程应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燃机在高原地区运行时,其性能指标大幅度下降,难以保证在高原地区的使用要求。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内燃机功率和油耗修正公式也仅仅是适用于1000米以下的海拔地区,不能真实客观地评价在高原地区运行的内燃机性能,而公开报道针对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下内燃机工作过程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工作还不是很多,直接影响了产品的研究、设计和开发。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高原内燃机工作过程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微机化内燃机大气模拟综合测试系统,开发研制了相应的内燃机性能参数实时处理与分析软件。系统地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变化时大气压力对自然吸气柴油机、汽油机、涡轮增压柴油机和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指标及燃烧过程的影响及变化关系,获得了运行在不同大气压力下的内燃机性能的一些新的认识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柴油机的最佳供油提前角和汽油机的最佳点火提前角不会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发生大的变化;在等过量空气系数的条件下,碳烟排放减小;以等过量空气系数确定的柴油机有效燃油消耗率及功率修正系数,随着过量空气系数的减小而增大;随海拔的增高,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联合运行线逐步逼近喘振边界线,压气机效率下降;在高海拔地区,采用涡轮增压和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有利于发动机动力性的恢复。实验结果还表明,不同大气压力下的汽油机万有特性曲线之间的差异较大,低的大气压力下的汽油机万有特性曲线的最经济燃油消耗区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有效功率区明显向低负荷方向偏移,等比油耗区明显变窄,所适应的中小工况点的经济比油耗的有效功率减小。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内燃机设计和改进提供了应用理论基础,同时也为进一步修订内燃机的大气修正标准提供了试验参考依据。

二、机车柴油机高原甲醇补氧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车柴油机高原甲醇补氧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海拔下甲醇替代率对DMDF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试验系统与方案
    1.1 试验装置与测试仪器
    1.2 试验方案
2 结果与分析
    2.1 燃烧特性
    2.2 有效热效率
    2.3 循环变动系数
    2.4 NOX与soot排放
3 结论

(2)模拟高原条件下含氧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用燃料
    1.2 理化性能测定
    1.3 发动机及主要测试设备
    1.4 高原模拟试验台架装置
2 结果与讨论
    2.1 含氧燃料的理化性能
    2.2 海拔高度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2.3 海拔高度对发动机经济性的影响
    2.4 海拔高度对发动机排放的影响
        2.4.1 对HC排放的影响
        2.4.2 对CO排放的影响
        2.4.3 对NOx排放的影响
        2.4.4 对发动机碳烟排放的影响
3 结论

(3)高海拔下柴油机燃用含氧燃料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条件与方法
    1.1 试验发动机
    1.2 试验燃料及其理化性能
    1.3 台架试验装置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对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2.2 对发动机经济性的影响
    2.3 对发动机排放性的影响
        2.3.1 对HC排放的影响
        2.3.2 对CO排放的影响
        2.3.3 对NOx排放的影响
        2.3.4 对碳烟排放的影响
3 结论

(4)高原环境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及解决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高原环境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1.1 低气温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1.2 低气压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1.3 沙尘颗粒对柴油机的影响
    1.4 强烈的日照辐射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
2 改善柴油机高原性能的措施
    2.1 对柴油机本身的改进
        2.1.1 涡轮增压技术的运用
        2.1.2 柴油机进气系统的改进
        2.1.3 柴油机供油系统的改进
        2.1.4 燃烧室形状的改进
    2.2 采用富氧进气燃烧的方法
    2.3 对燃料的改变
        2.3.1 在柴油中掺烧一定比例的生物柴油
        2.3.2 在柴油中掺烧其它含氧化合物
3 结语

(6)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甲醇-二甲醚混合燃料排放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能源紧张与环境污染概述
        1.1.2 醇醚是极具应用前景的代用燃料
    1.2 代用燃料甲醇和二甲醚的研究现状
        1.2.1 甲醇燃料的研究现状
        1.2.2 二甲醚燃料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甲醇和二甲醚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
    2.1 甲醇的特点及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2.1.1 甲醇简介
        2.1.2 甲醇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2.1.2.1 化学成分及燃烧产物
        2.1.2.2 热值
        2.1.2.3 醇的沸点及蒸汽压
        2.1.2.4 辛烷值
        2.1.2.5 着火性能
        2.1.2.6 汽化潜热
        2.1.2.7 着火极限
        2.1.2.8 火焰传播速度
        2.1.3 甲醇燃料的优缺点
        2.1.4 甲醇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2.1.4.1 乳化液法
        2.1.4.2 助燃法
        2.1.4.3 柴油引燃法
        2.1.4.4 十六烷值升高剂法
    2.2 二甲醚的特点及其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2.2.1 二甲醚简介
        2.2.2 二甲醚在柴油机上的应用
        2.2.2.1 气阻
        2.2.2.2 泄漏
        2.2.2.3 润滑
        2.2.3 二甲醚发动机的性能
    2.3 甲醇与二甲醚发动机
第三章 有害排放物的危害、成因及其控制措施
    3.1 内燃机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3.1.1 一氧化碳
        3.1.2 碳氢化合物
        3.1.3 氮氧化物
        3.1.4 臭氧和其他光化氧化剂
        3.1.5 硫化物
        3.1.6 微粒
    3.2 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3.2.1 一氧化碳
        3.2.1.1 化学反应机理
        3.2.1.2 柴油机CO排放
        3.2.2 未燃碳氢化合物
        3.2.2.1 生成各种未完全燃烧HC的化学机理
        3.2.2.2 柴油机HC排放
        3.2.3 氮氧化物
        3.2.3.1 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反应动力学
        3.2.3.2 二氧化氮的生成
        3.2.3.3 柴油机氮氧化物的排放
        3.2.4 微粒
        3.2.4.1 排气微粒的理化特性
        3.2.4.2 烟粒的生成机理
    3.3 压燃式内燃机排放的控制措施
        3.3.1 低排放燃烧室设计
        3.3.2 低排放燃油喷射系统
        3.3.3 气流组织和多气门技术
    3.4 在内燃机中掺烧或燃用甲醇时,甲醛及甲醇排放物
        3.4.1 甲醛
        3.4.2 未燃燃料(UBF)
第四章 试验装置及试验结论
    4.1 试验装置及设备
    4.2 实验结论及分析
        4.2.1 喷油提前角对动力性的影响
        4.2.2 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排放特性
        4.2.2.1 CO排放
        4.2.2.2 HC排放
        4.2.2.3 NO_x排放
        4.2.2.4 烟度
第五章 全文工作总结及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技术实现路线
    1.3 研究现状与动态
        1.3.1 国外甲醇燃料的研究开发状况
        1.3.2 甲醇燃料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 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改装及实验装置
    2.1 化油器的选型、改造与安装
        2.1.1 选型方案
        2.1.2 化油器的改造
        2.1.3 化油器的安装
    2.2 测试装置与设备
    2.3 试验台的安装
第三章 试验方案和特性试验数学模型的建立
    3.1 试验方案
        3.1.1 甲醇供给量试验
        3.1.2 负荷特性试验
        3.1.3 调速特性试验
    3.2 发动机特性曲线数学模型的建立
第四章 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性能试验
    4.1 标定转速空负荷下甲醇吸入量的试验
        4.1.1 试验测试方法
        4.1.2 试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4.2 标定转速下负荷特性试验
        4.2.1 试验测试方法
        4.2.2 试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4.3 发动机调速特性试验
        4.3.1 试验测试方法
        4.3.2 试验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4.4 使用成本分析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8)甲醇燃料在柴油机中的应用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柴油机燃用甲醇燃料的研究现状
    2.1 乳化法
    2.2 助燃法
    2.3 柴油引燃法
        1) 化醇器法
        2) 双喷射法
        3) 熏蒸法
        4) 电控进气管喷射法
    2.4 直接压燃法
3 结束语

(9)醇燃料-未来汽车的石油替代燃料(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实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 几种车用主要替代燃料的技术经济分析
3 甲醇作为车用替代燃料的技术可行性
    3.1 甲醇是汽油良好的替代燃料
    3.2 甲醇是替代柴油作为车用燃料的理想选择
4 甲醇的来源及其生产
    4.1 煤制甲醇
    4.2 天然气制甲醇
    4.3 合成氨厂联产甲醇
5 结语

(10)高原环境下内燃机工作过程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内燃机高原特性试验研究国内外现状
    1.3 内燃机性能指标的大气修正标准
    1.4 高原地区年平均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
    1.5 问题的引出和本课题的选题意义
第二章 实验装置与测试分析软件设计
    2.1 微机化内燃机大气模拟综合试验的研制与开发
    2.2 内燃机性能参数综合实时处理与分析系统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柴油机工作过程高原特性研究
    3.1 实验设备
    3.2 动力性及经济性分析
    3.3 碳烟排放分析
    3.4 燃烧过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汽油机工作过程高原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不同大气压下的汽油机性能分析
    4.3 燃烧过程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海拔高度对涡轮增压柴油机工作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5.1 引言
    5.2 不同大气压力下涡轮增压柴油机性能试验研究
    5.3 碳烟排放的对比分析
    5.4 燃烧过程分析
    5.5 涡轮增压柴油机噪声测定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LPG/柴油双燃料柴油机工作过程高原特性研究
    6.1 引言
    6.2 研究方案论证
    6.3 试验方案及试验装置
    6.4 LPG/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工作过程试验研究
    6.5 发动机掺烧LPG后经济性的试验研究
    6.6 发动机掺烧LPG后排放的试验研究
    6.7 发动机掺烧LPG后燃烧过程分析
    6.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的说明
附录
致谢

四、机车柴油机高原甲醇补氧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海拔下甲醇替代率对DMDF发动机性能的影响[J]. 王建,王斌,尹必峰. 农业工程学报, 2021(10)
  • [2]模拟高原条件下含氧燃料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J]. 李晓然,许世海,熊云,刘晓.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6(01)
  • [3]高海拔下柴油机燃用含氧燃料的试验研究[J]. 李晓然,许世海,刘晓,徐景辉.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5(01)
  • [4]高原环境对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及解决措施[J]. 李晓然,许世海. 内燃机, 2014(03)
  • [5]可再生燃料汽车技术研究及前景展望[A]. 王素,刘恒. 201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0
  • [6]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甲醇-二甲醚混合燃料排放特性的研究[D]. 向晋华. 太原理工大学, 2006(12)
  • [7]柴油——甲醇双燃料发动机试验研究[D]. 张军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8]甲醇燃料在柴油机中的应用与发展[J]. 姚春德,李云强.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04(01)
  • [9]醇燃料-未来汽车的石油替代燃料[J]. 姚春德,李云强. 柴油机, 2004(01)
  • [10]高原环境下内燃机工作过程应用基础研究[D]. 沈颖刚. 天津大学, 2004(11)

标签:;  ;  ;  ;  ;  

机车柴油机高原补充甲醇氧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