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模拟试题(上)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上)

一、高考英语模拟试题(上)(论文文献综述)

石晓红[1](2020)在《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原创命题效度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笔者多年从事高考英语模拟试题的命制工作,如何评定一套试题的质量?这取决于它的信度、效度、区分度和难度,每次考试之后命题人都要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考试命题建议部分要求确保试题的信度和效度,进一步阐述命题要遵循教育测量的基本原理,保证试题的信度和效度,以使考题设计有利于实现考查的目的,使考试结果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杨奇梦[2](2020)在《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考作为全国性人才选拔的重要测试之一,受到了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人的普遍关注。英语是高考中的重要科目,其在各类高中均为主科。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技能,同时在高考英语测试中所占分数比例较大。为了了解高考英语测试对于英语写作教学产生的反拨效应的影响,本研究旨在调查高中师生对英语写作的理解、写作教学现状以及高考测试影响下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最终改善英语写作教学提供合理建议,优化其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本研究以Alderson(1993)的反拨效应假说、Hughes(1993)的三分法和Bailey(1993)的反拨模型为理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考察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本研究的具体问题是:(1)高考英语测试对英语教师写作教学产生怎样的反拨效应?(2)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生的写作学习产生怎样的反拨效应?研究结果发现,高考英语测试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内容、方法和理念均产生不同的反拨作用。首先,测试对不同年级的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具有不同的影响,高中教师更加注重高考英语得分,在写作教学中经常练习与高考英语写作测试相同类型的试题。高考备考期间,教师教学内容主要以做题为主,师生间很少有语言互动和交流。同时,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写作的学习方法与内容上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反拨效应,学生所习得的语言技能主要由高考测试内容所决定,尤其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三年级的英语写作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反拨作用。此外发现,不同性别的教师在教学方法着有所差异,男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教学方法的使用。最后,研究者对如何减少负反拨效应,改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了建议。本研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周云[3](2020)在《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文中指出考试机构的责任不仅仅是开发考试,还要证明对考试结果解释和使用的有效性,也就是效度。效度是评价考试开发质量的核心指标。论文以美国SAT考试作为研究对象,以SAT历次改革与效度的关系为基础展开研究。以2014年新一轮改革后的SAT考试为研究重点,通过凯恩(Kane)的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理论,对SAT考试开发进行效度验证。在总结SAT考试开发特征的基础上,思考对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启示。效度理论的发展对教育心理测量标准和考试改革都有影响作用。通过对SAT历次改革分析发现,当SAT考试的效度验证模式没有及时跟上最新的效度理论时,SAT考试结果的解释和使用就会引起质疑。2014年新一轮SAT改革的主要原因是,越来越多地高中毕业生没有为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本研究介绍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和美国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形成路径和内涵,明确了对SAT考查目标的认识。然后通过介绍SAT考试的测量目标、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论述SAT考什么和怎么考两个问题。并通过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理论的解释论证框架,梳理要实现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目标,SAT考试要收集的证据。最后根据效度论证框架和SAT考试开发的逻辑过程,验证新一轮改革的SAT考试开发能否真正收集到考试分数预期解释的证据,也就是SAT考试能否有效测量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这一目标。研究结果表明,新一轮改革后的SAT考试开发总体上是有效的。SAT考试的基于证据的目标确立,基于标准的考试开发和基于基准的分数报告,使得SAT考试从目标到结果呈现都有理有据,证据层层传递,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评价体系。但是由于SAT是一个商业化的考试,成本—效益的追求导致其考查形式单一,能测量的学术能力相对有限。相比于SAT考试,我国的高考评价体系设计多了一层价值引导,考查内容更丰富,考查方式也更加多样,这同时也增加了我国高考开发的难度。但是,考试效度在我国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必然会影响高考评价体系的顶层设计落实的有效性。因此我国高考评价体系应加大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的应用,提高教育考试实证研究水平,以此提高考试开发的效度。通过加强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提高考试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本刊编辑部[4](2019)在《花式利用高质量模拟试题,高效精准备考高考英语》文中研究说明高三英语一轮复习在高三复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既要巩固高一、高二所学的基础知识,又要为二、三轮复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教师可利用高质量模拟试题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及策略,实现高效精准备考高考英语。一、重视联考试题,做到知己知彼诸如"超级全能生"2020高考全国卷24省9月联考的大型考试,其试题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课程标准》并结合近

冷甜甜,李正萍[5](2019)在《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探索》文中提出分析《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阅读理解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例,提出树立生态教学观、建构"优化探究—迁移运用—反思总结"的教学模式、拓展阅读理解关联文本、借助英文歌词记忆高级高频词汇等提高学生语言能力、阅读能力、思维品质的策略。

李超[6](2019)在《高考英语模拟平台开发与智能阅卷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人工智能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轻松有效,基于计算机的在线考试和阅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减轻了教师评阅工作的压力。对于客观题的评阅经历了从人工评阅到光标阅读机评阅再到计算机的字符匹配,评阅的正确率一路飙升达到100%;而对于主观题的评阅,国外经历了PEG、E-rater等系统,国内有使用英语大语料库相似性比对的系统、基于自然语言理解使用智能算法批阅的系统等。这些系统大都基于规则和LSA等一些浅层语言特征来评分的,对于英语的语感并没有深度感知。虽然目前的智能阅卷系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是它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主观题智能评阅的合理性问题。为了更好地深度感知英语作文中的语感,提升智能评阅的合理性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关联分析的N元语感值量化和基于合理性提升的英语作文评分拟合算法。语感值量化通过获取作文的N元组,计算其在语料库中的支持度。若支持度低于阈值,则对出现语感问题的部分进行分析,并判别语感问题类型以供学生对作文修改提供帮助。除此之外,本文还提取作文中的单词特征、句子特征和篇章结构特征来对英语作文分数拟合。由于并非所有学生都能根据题目要求来完成作文,因此采用分流评分模型将正常作文与低分作文分开评阅。低分作文使用k最近邻算法评分,正常作文则使用支持向量回归算法来拟合考生的分数。通过统计发现,作文分数也呈现一定的正态分布。标准的支持向量回归算法容易产生数据偏斜问题,因此本文针对此问题采用合理性提升的方法,根据数据集的分布情况给予相应的惩罚因子。最后通过使用某高中往年的高考模拟试题数据进行了训练,产生一个高考作文模拟智能评分模型。通过对测试集进行测试,实验表明通过对考生英语作文的语感特征的提取,不仅能够判断考生的语感是否存在问题,而且对于作文整体的评判提供依据。本文提出的英语作文评分拟合算法能够很好地提升部分数据的预测准确率,解决了分数呈现正态分布的数据偏斜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在线模拟考试系统,融合作文智能评分系统,使之能够满足师生的在线考试与智能评阅需求。

石晓红[7](2019)在《在命制高考模拟试题时如何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文中研究说明命制高考英语模拟试题要依据《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近几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高考要重点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下面笔者谈谈在命制高考英语模拟试题时应如何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钟道斌[8](2019)在《高考英语原创模拟命题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备战一年一度的高考,高三考生要做很多题,各校对模拟题的需求量自然很大,而目前教辅市场上,高考模拟题的种类繁多,良莠不齐。许多试题经不起检验,有的打着"原创"的旗号,但到网上一搜就能发现很多都是网络成题,相互抄袭已成为普遍现象,真正的如教学考试杂志社一样组织原创研发团队所打造的原创试题并不多见。时代呼唤原创,但原创命题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原创一套高质量的模拟题更是难上加难。命制一套题的操作流程包括精研《考试大纲》和真题、选材、改编、命题以及文档编辑等多个环节。

童扬芬[9](2018)在《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理念构建与检测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测试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人的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也是人类社会演进发展不可或缺的机制”(廖平胜,2003:1)。追求公平是各种测试的重要目标之一,人们通过实施科学、公正、严格的测试以实现这一重要目标。随着人们对测试评估标准认识的扩展,测试公平性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教育测试中的一员,语言测试是用来检测语言学习者的语言水平、语言能力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测量工具,由于语言既是测试的内容,同时亦是测试的媒介,其测试公平所涉及的因素较之其它测试更为复杂,可以说语言测试既是一门社会科学,又是一门实践活动。教育评估领域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出现对公平性的关注(Angoff,1993),语言测试界对于公平性的讨论始于上世纪90年代(Kunnan,2000),国际语言测试协会(LTRC)1997年年会因其以此为主题而被普遍认为是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开始的标志。在我国,把考试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对于测试公平性的研究大致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戴家干,2010:27),语言测试领域关注公平性大致也是始于彼时。在相关的研究中,从教育制度和政策角度对教育测试的公平性所进行的讨论最多(详见第二章);在国内所有关于教育测试公平性的探讨中,针对语言测试公平性的系统理论研究尚缺,外语测试界对公平问题进行的研究亦非常少,语言测试的社会性和伦理问题方面的研究等在国内几乎是空白或者处于起步阶段(谢赛、陈贺文,2016:143)。目前,教育界均认可公平性检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是在很多方面仍难达成共识,例如:公平性检测的有效实践性和公众感知度如何得到体现?其核心体现的问题仍在于:公平性究竟可不可以被检验?应该如何检验?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构建一套适用于我国语言环境和测试特点的公平性评价标准。世界上很多专业的测试机构已经出台和使用了较为成熟的测试评估标准用以指导测试实践,在这些评估标准中均涉及公平性审查和质量控制准则,然而我国截至目前尚未见类似文件出现。本研究将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公平性研究中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并尝试提出中国测试环境下语言测试公平性的检验框架。本研究拟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1)世界上已经出台和使用的语言测试标准中有关公平性审查和质量控制的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对于我们开发适合我国国情和考试特点的标准有何借鉴?本研究将对公平性概念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旨在为测试公平性验证提供一个理论和方法的框架,构建中国语境下测试公平性研究的理论模型。2)语言测试的利益相关群体对公平性的认识如何?这些认识对于我们确定公平性检验的具体标准有何启发?我们将对语言测试最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即考生对公平性的认识和评价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进一步明确公平性应当涵盖的因素。3)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的模型应当如何构建?具体审查的细则应当包含什么内容?模型将如何在测试的开发和实施中践行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本研究将探索构建符合中国考试特点的公平性检测应用框架。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回答,本研究将分四步进行设计。首先,本研究将搜集并系统回顾语言测试标准中涉及到公平性审查和检测的文献或者具体条款,并对当前存在的公平性框架进行分析、解读和评述,通过对这些文献细致和系统的回顾,梳理目前公平性研究和实践的整体状况,拟探讨这些理论或者标准对于我国测试公平性实践的指导价值。在第二阶段对语言测试最重要的利益相关群体,即考生对公平性的认识和评价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进一步明确公平性应当涵盖的因素,为下一步分析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和构建公平性检验的具体项目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调查发现:学生总体上对公平性审查和检测的看法较为积极,认为测试任务设计的公平性很重要,制定公平性原则对于确保测试质量和公正是必要的和必须的。在第三阶段,根据前两个阶段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查阅国内外各类语言考试的试题,如:雅思(IELTS)、托福(TOEFL)、赛达(SAT)、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4&6)、汉福(HSK)、各级各类学业课程考试等,查找相关题目对公平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详细解读导致不公平性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公平性模型,并尝试构建适合于操作的公平性审查的参考条目及具体方法。由于在现阶段我国测试环境下,相关利益群体各方的责、权、利等无法真正做到有效兼顾,因此公平性标准无法形成相对统一的表述,这决定了我们拟构建的准则不可能是强制性的,而只能是启发性的,构建公平性审查准则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专业群体和公众群体的公平性意识以及传播可践行的保障措施。笔者认为:测试的公平性是指在测试流程中确保受试群体和个体同等测试机会的构念相关因素,它既包括测量技术检验的公平性,也包括社会价值判断的公平性;语言测试的公平性检验理应贯穿于测试的整个流程之中,在我国现实测试环境下,语言测试公平性的检测框架应当涵盖对测试开发者、使用者和应试者责权利的界定,在应用实践中需要同时考虑技术公平性需求和社会公平性需求,进行测量技术检验和人工价值判断,并将检验的结果对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建立完善的公平性检测报告制度不仅是提高测试质量的必要举措,亦是保障社会公正的重要措施。第四步,采用构建的模型尝试对一份测试试卷的公平性进行了检验。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研究梳理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及最新动态,重点分析了以ETS等世界知名教育考试机构已出台并实施的测试评估指导文件,从中吸取可资借鉴的成分,并由此提炼影响测试公平性的主要因素。2)问卷调查法。研究采用了调查问卷,对初步形成的公平性影响因素进行广泛的征求意见,以对其进行修订和补充。问卷以语言测试公平性标准和评估检验办法为主要内容,调查考生作为测试利益最高相关群体对标准和检验方案的态度、意见和建议。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案,样本量200人以上,采用里克特5点量表设计问卷,回收后由课题组人员进行统计分析。3)案例分析法。在本研究中,对试题公平性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列举了大量例题,并按照不同影响因素类别产生不公平的结果予以解析,清晰地展示了解公平性影响因素是如何对测试结果差异产生影响的过程。4)深度访谈法。该方法用于了解测试流程各个环节中的可能导致的不公平因素,一对一深度访谈对象为3人,采取半结构性访谈;研究者现场记录,事后对文字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方法的研究,笔者认为:测试的公平指在测试流程中确保受试群体和个体同等测试机会的构念相关因素,它既包括测量技术检验的公平性,也包括社会价值判断的公平性。测试公平性理论原则探讨的重要内容应包括用于规范所有测试者伦理道德的职业规范,而实践准则是指用于指导具体测试行为的实施准则。语言测试应当区分不同阶段的公平性,每一个阶段的公平性的具体内涵应当有侧重点的不同。测试前,开发者对测试内容的公平负完全责任,他们需要在材料选取和试题命制上保障对于所有考生的公平,而测试实施阶段的公平主要责任在于测试的实施者,测试之后对于结果使用的公平决断权在于测试结果的使用者。在应用实践中,需要同时考虑技术公平性需求和社会公平性需求,对主要方面进行测量技术检验和人工价值判断。本研究最重要的尝试在于构建了一个适用于目前国内语言测试环境的检验框架,并将公平性检验的要素细化、制成校对量表,克服了测试质量检测依靠技术检验不易操作和普及的问题。毕竟对于一线的测试践行者们而言,这样的指导细则能够将抽象的公平具体为可评估的细则,能够降低公平性审查过程中的主观性(Zieky,2006)。

吴萍萍[10](2016)在《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对山区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反拨作用——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文中提出本研究采用了课堂观察法、问卷法与座谈法,对40名英语教师以及1910名来自本市四所中学的高二、高三学生,进行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对山区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反拨作用调研。结果表明: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对山区高中英语听说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反拨作用。正面反拨作用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注重听说的教与学,注重听说训练与考试技巧的教与学;负面反拨作用主要在于教师与学生只关注高考题型的听说训练,形式单一,内容局限。本研究就如何提高英语听说测试的正面反拨作用,降低其负面反拨作用提出一些建议。

二、高考英语模拟试题(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考英语模拟试题(上)(论文提纲范文)

(1)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原创命题效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表面效度
    (一)语篇材料效度
        1. 语篇词量
        2. 词汇难度
        3. 句子结构
    (二)试题结构效度
二、内容效度
    (一)语篇效度
        1. 精选语篇
        2. 改编语篇
    (二)设题效度
        1. 确定考点
        2. 写干扰项
        3. 反复打磨,确保效度
        4. 高考英语原创模拟完形填空题例

(2)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反拨效应
        2.1.1 反拨效应定义
        2.1.2 反拨效应分类
    2.2 高考英语写作测试分析
    2.3 理论基础
        2.3.1 Alderson的反拨效应假说
        2.3.2 Hughes的三分法
        2.3.3 Bailey的 PPP模式
    2.4 国内外反拨效应研究现状
        2.4.1 国外研究现状
        2.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试卷分析
        3.3.2 问卷调查
        3.3.3 访谈
    3.4 研究过程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3.5.1 试卷收集与分析
        3.5.2 问卷结果与分析
        3.5.3 访谈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高考对高中英语写作教与学的正面反拨
    4.2 高考对高中英语写作教与学的负面反拨
    4.3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建议
        4.3.1 在教学内容方面
        4.3.2 在教学方法方面
        4.3.3 在教学理念方面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不足之处
    5.3 研究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访谈提纲
    附录四 高考写作评分标准细则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3)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2.1 拓展高考研究者的国际视野
        1.1.2.2 了解SAT考试开发的流程和质量
        1.1.2.3 关照本土实践,为我国高考评价提供借鉴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2.1 何为SAT
        1.2.2 考试开发
        1.2.2.1 考试开发的定义和流程
        1.2.2.2 考试开发的测量学指标
    1.3 文献综述
        1.3.1 文献检索说明
        1.3.2 国内高考效度研究现状
        1.3.3 国内对SAT考试的研究现状
        1.3.4 国外对SAT考试发展及效度验证研究的现状
        1.3.4.1 SAT考试发展研究
        1.3.4.2 不同模式下的SAT效度研究
        1.3.5 文献述评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路线
    1.5 研究价值
        1.5.1 学术价值
        1.5.2 应用价值
第2章 效度理论的发展及对SAT改革的影响
    2.1 效度及效度验证
        2.1.1 效度验证对象
        2.1.2 效度验证模式
    2.2 效度概念的演化
        2.2.1 效标效度发展时期
        2.2.2 分类效度发展时期
        2.2.2.1 内容效度
        2.2.2.2 构念效度
        2.2.3 整体效度发展时期
        2.2.4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时期
    2.3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中的效度思想
        2.3.1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的产生与发展
        2.3.2 教育与心理测量标准中效度概念的发展
    2.4 效度理论的发展对SAT改革的影响
        2.4.1 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和考试机构的诞生
        2.4.2 SAT考试诞生:天资可以测量
        2.4.2.1 SAT考试的诞生
        2.4.2.2 哈佛大学奖学金项目的证据
        2.4.2.3 有效的大学预测补充工具
        2.4.3 SAT第一次改革:增加学业测试作为补充
        2.4.3.1 SAT考试的发展和完善
        2.4.3.2 触发事件:哈佛评论的质疑
        2.4.3.3 改革举措:考试一分为二
        2.4.4 SAT第二次改革:增强内容一致性
        2.4.4.1 分类效度理论的出现
        2.4.4.2 触发事件:阿特金森的发难
        2.4.4.3 改革举措:考试、课程和教学相一致
        2.4.5 SAT第三次改革:重新设计满足升学和就业准备的考试
        2.4.5.1 与新的教育目标相匹配
        2.4.5.2 关键人物:科尔曼
        2.4.5.3 改革举措:证据收集
    2.5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框架
        2.5.1 新一轮SAT的效度检验模式
        2.5.2 基于论证的效度验证框架
第3章 SAT考查目标: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
    3.1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定义
    3.2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形成的路径
        3.2.1 成功标准项目:大学学习准备标准
        3.2.2 文凭项目:高中毕业基准
        3.2.2.1 文凭项目发起的背景
        3.2.2.2 高中毕业基准的研制过程
        3.2.2.3 文凭项目发起的行动议程
        3.2.3 美国州际共同核心标准
        3.2.3.1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行动的背景
        3.2.3.2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开发采用
        3.2.3.3 州际共同核心标准的特点和内容
        3.2.3.4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锚标准
    3.3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提升为国家教育目标
    3.4 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内涵
    3.5 构成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的四个“关键”维度
第4章 SAT收集的证据:考试内容和形式
    4.1 SAT的测量目标
    4.2 SAT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4.2.1 SAT考试内容结构
        4.2.2 SAT各部分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4.2.2.1 SAT阅读考试
        4.2.2.2 SAT语法考试
        4.2.2.3 作文考试(可选)
        4.2.2.4 SAT数学考试
        4.2.3 SAT考试的总体框架
    4.3 SAT考试的分数报告
        4.3.1 SAT考试分数报告构成
        4.3.2 SAT考试分数合成方式
        4.3.3 SAT分数报告的呈现方式
        4.3.4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和预期用途
        4.3.4.1 评估学生的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情况
        4.3.4.2 大学入学决定和大学课程安排
    4.4 SAT收集的证据
        4.4.1 SAT考试分数解释的逻辑过程
        4.4.2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论证框架
        4.4.3 SAT考试分数的解释论证
        4.4.3.1 设计推断证据
        4.4.3.2 评分推断证据
        4.4.3.3 概化推断证据
        4.4.3.4 外延推断证据
        4.4.3.5 内涵推断证据
        4.4.4 SAT效度论证框架:SAT要收集的证据
第5章 SAT证据收集的有效性:考试开发效度验证
    5.1 SAT考试开发过程
        5.1.1 SAT考试开发指导原则
        5.1.2 SAT考试开发流程
    5.2 设计推断的效度论证
        5.2.1 假设1:考试内容规范与考试测量目标一致
        5.2.1.1 SAT考试设计关键特征与考试测量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5.2.1.2 考试内容规范与SAT考试测量目标的一致性分析
        5.2.2 假设2:考试内容领域与课程标准一致
        5.2.2.1 阅读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5.2.2.2 语法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5.2.2.3 数学考试内容领域与CCSS的一致性分析
        5.2.3 假设3:试题内容规范与考试内容规范一致
        5.2.3.1 SAT考试试题开发
        5.2.3.2 SAT考试内容评审
        5.2.4 假设4:试题质量符合教育测量学要求
    5.3 评分推断的效度论证
        5.3.1 假设5:评分规则是适当的
        5.3.1.1 SAT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方式
        5.3.1.2 SAT考试的评分方式
        5.3.2 假设6:原始分转化为量表分数的模型与观察数据是拟合的
        5.3.2.1 量表的设计
        5.3.2.2 量表的研究
    5.4 概化推断的效度论证
        5.4.1 假设7:试题是样本的有效单元
        5.4.1.1 SAT考试试题编码
        5.4.1.2 试题考查的内容领域属于考试内容规范的范围
        5.4.1.3 试题考查的关键特征属于考试内容规范的范围
    5.5 外延推断的效度论证
        5.5.1 假设8:概化全域覆盖的内容领域与目标领域相一致
        5.5.1.1 概化全域的内容种类与目标领域一致
        5.5.1.2 概化全域的内容覆盖范围与目标领域一致
    5.6 内涵推断的效度论证
        5.6.1 假设9:考生分数结构能够反映考试要求考查的结构内涵
        5.6.1.1 考试考查的子维度分数结构与考试内容规范结构一致
        5.6.1.2 考试考查的跨学科主题结构与考试内容规范结构一致
第6章 结论及启示
    6.1 SAT考试开发效度验证结论
    6.2 SAT考试主要特征
        6.2.1 基于证据的考试目标的确立
        6.2.1.1 美国的证据文化
        6.2.1.2 SAT考试目标确立的证据基础
        6.2.2 基于标准的考试开发
        6.2.2.1 标准指导考试开发的程序
        6.2.2.2 标准指导考试开发的规范
        6.2.3 基于基准的分数报告方式
    6.3 SAT考试与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比较
        6.3.1 为什么考:“大学学习和职业生涯准备”和“一核”
        6.3.2 考什么:“七个子维度”和“四层”
        6.3.3 怎么考:“一级”和“四翼”
        6.3.4 考查载体:情境确定和不确定
        6.3.5 比较结论
    6.4 SAT考试改革和开发对我国高考评价体系的启示
        6.4.1 加大教育测量理论和技术的应用
        6.4.2 提高教育考试实证研究水平
        6.4.3 加强考试机构专业化建设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SAT阅读考试内容规范表
    附录 B SAT阅读考试内容领域
    附录 C SAT语法考试内容规范表
    附录 D SAT语法考试的内容领域
    附录 E SAT数学考试内容规范表
    附录 F SAT数学内容领域
    附录 G 分测验分数转换量表
    附录 H 子维度分数转换量表
    附录 I 主题分数转换量表
    附录 J SAT样卷
致谢

(4)花式利用高质量模拟试题,高效精准备考高考英语(论文提纲范文)

一、重视联考试题,做到知己知彼
二、强化训练,固基础、巩重点
三、精讲精练,实现“再增值”

(5)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树立高三英语二轮复习阅读理解教学的生态教学观
二、建构“优化探究—迁移运用—反思总结”教学模式,培养思维品质
    (一)优化探究高考真题——启发思维
    (二)迁移运用所学技能——巩固思维
    (三)反思总结典题和关键事件———发散思维
三、拓展阅读理解关联文本,提高语言能力,培养文化意识
四、借助英文歌词记忆高级高频词汇
结语

(6)高考英语模拟平台开发与智能阅卷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智能阅卷研究现状
        1.2.2 国内智能阅卷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自然语言处理相关的理论与技术
    2.1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2.1.1 基于规则的方法
        2.1.2 基于统计和人工智能的方法
    2.2 基于语言要素的文本特征分析
        2.2.1 单词特征
        2.2.2 句子特征
        2.2.3 篇章结构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智能阅卷评分模型设计
    3.1 数据集
        3.1.1 数据采集
        3.1.2 数据集分布
    3.2 智能阅卷评分基本模型
        3.2.1 相关系数
        3.2.2 准确性
        3.2.3 基本评分模型
        3.2.4 决策树算法
        3.2.5 分流评分
    3.3 基于语感特征的深度模型
        3.3.1 语感特征
        3.3.2 语感模型N-LanSen的创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智能阅卷评分算法设计
    4.1 k-最近邻算法
        4.1.1 算法介绍
        4.1.2 低分作文的评分
    4.2 支持向量机算法
    4.3 支持向量回归算法的改进
        4.3.1 合理性提升
        4.3.2 算法描述
        4.3.3 正常作文的评分
    4.4 反馈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需求分析
    5.2 总体设计
    5.3 系统实现
        5.3.1 教师功能实现
        5.3.2 管理员功能实现
        5.3.3 学生功能实现
        5.3.4 智能阅卷实现
    5.4 测试
        5.4.1 单元测试
        5.4.2 集成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理念构建与检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具体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言测试评估研究述评
        2.1.1 国外研究
        2.1.2 国内研究
    2.2 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述评
        2.2.1 公平的定义
        2.2.2 公平的意义
        2.2.3 国外公平性研究
        2.2.3.1 研究起源与发展历程
        2.2.3.2 机构文献
        2.2.4 国内公平性研究
    2.3 问题与挑战
第三章 语言测试公平性因素调查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对象
    3.4 数据收集
    3.5 分析与讨论
        3.5.1 学生对个体差异公平性的认识
        3.5.2 学生对测试设计公平性的认识
        3.5.3 学生对试卷质量公平性的认识
第四章 语言测试公平性因素分析
    4.1 测试设计
        4.1.1 测试目标
        4.1.2 测试大纲/说明
        4.1.3 试卷编制
        4.1.4 预测分析
    4.2 试卷质量
        4.2.1 信度
        4.2.2 效度
        4.2.3 区分度
        4.2.4 难度
    4.3 考生差异
        4.3.1 个体特征差异
        4.3.2 社会生活背景差异
        4.3.3 学科知识背景差异
第五章 语言测试公平性的检验
    5.1 公平性的界定
        5.1.1 公平性与伦理
        5.1.2 公平性与效度
        5.1.3 公平性与公正性
        5.1.4 测试使用的公平性
    5.2 公平性检验的理论模型
        5.2.1 可比性模型
        5.2.2 社会公正模型
        5.2.3 形式模型
    5.3 公平性检验的应用框架
    5.4 公平性检验的具体项目
第六章 语言测试公平性验证的实证分析:以H省2015年高考英语卷为例
    6.1 实验设计
        6.1.1 试卷概况
        6.1.2 数据收集
        6.1.3 分析方法
    6.2 分析与讨论
        6.2.1 对测试设计公平性的分析
        6.2.2 对试卷质量公平性的分析
        6.2.3 对个体差异公平性的分析
    6.3 结论与建议
第七章 语言测试公平性质量保障体系
    7.1 制度层面
        7.1.1 法律保障
        7.1.2 政策保障
    7.2 理论层面
        7.2.1 伦理规范
        7.2.2 行为准则
    7.3 实践层面
        7.3.1 技术标准
        7.3.2 素质保障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1: 缩略语词表
附录2: 教育测试评估标准中英文对照
附录3: 语言测试评估标准中英文对照
附录4: 语言测试公平性调查问卷
附录5: 调查问卷描述统计量
附录6: 调查问卷各项频数统计
附录7: 语言测试公平性检验表
附录8: 样卷公平性人工审查表
附录9: 样卷试题及答案
附录10: 样卷听力部分录音原稿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四、高考英语模拟试题(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考英语完形填空原创命题效度探究[J]. 石晓红. 教学考试, 2020(39)
  • [2]高考英语测试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反拨效应研究[D]. 杨奇梦. 吉林师范大学, 2020(07)
  • [3]效度视角下的SAT考试开发研究[D]. 周云.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花式利用高质量模拟试题,高效精准备考高考英语[J]. 本刊编辑部. 教学考试, 2019(48)
  • [5]阅读理解教学策略探索[J]. 冷甜甜,李正萍. 英语教师, 2019(16)
  • [6]高考英语模拟平台开发与智能阅卷系统研究[D]. 李超. 济南大学, 2019(01)
  • [7]在命制高考模拟试题时如何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J]. 石晓红. 教学考试, 2019(21)
  • [8]高考英语原创模拟命题探究[J]. 钟道斌. 教学考试, 2019(12)
  • [9]语言测试公平性研究:理念构建与检测应用[D]. 童扬芬.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5)
  • [10]广东省高考英语听说测试对山区高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反拨作用——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五”规划2012年度研究项目研究成果[J]. 吴萍萍. 疯狂英语(教学版), 2016(10)

标签:;  ;  ;  ;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