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发展六大重点

我国科技发展六大重点

一、我国科技发展的六大重点(论文文献综述)

何勇,李柏桥,向薇薇,王茂理,黄波[1](2020)在《科技成果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绵阳市人民政府制定了《绵阳市现代农业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根据"现在有基础、未来有前景、可以产业化、产业有特色"标准,最终确定了以粮油为主的六大重点产业。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为进一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发掘优势资源,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提质增效,助推绵阳农业产业发展。

牛盼强[2](2018)在《上海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格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背景下,研究其产业知识基础配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设计产业知识基础配置测量指标和评价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指数;然后对上海市整体工业、六大重点发展工业和各区工业的知识基础配置格局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上海属于杂色知识基础配置区域,且解析型知识基础发展略好,但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目标需要上海必须提高解析型知识基础配置的比重;从各区来看,徐汇、闵行和松江属于解析型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但未来徐汇的工业应该进一步向外转移;杨浦、宝山、嘉定、金山、青浦、奉贤和崇明属于综合型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但未来杨浦的定位也应该是现代服务业;浦东新区属于杂色知识基础配置类型,也是未来上海应该着力打造的典型。

高鹏飞[3](2018)在《上海市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方法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首先解释相关概念包括技术创新、制造业技术创新,然后引入技术创新理论,主要包括熊彼特学派,新古典经济,外生经济等学派。再对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转型、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梳理,并分别从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外延”和“内涵”两方面论述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其次主要阐述上海市制造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现状。从“欧美再工业化威胁”、上海制造业成本优势缺失等角度说明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再介绍上海制造业结构演进过程中存在问题,并从产业关联角度,以交通工具制造业及上下游关联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为例进行分析。最后从六大支柱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定位,制造业质量竞争力、科技创新投入等方面介绍上海制造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现状。在论述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和效果上,本文采用效果评估和相关检验两类实证方法。针对效果评估:从制造业技术创新外延和内涵两方面分析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关系。通过制分析产业集聚,分析制造业的集聚外部效应,得出集聚指数较强的制造业,分析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效应,得出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通过制造业技术创新内涵效应,分析工业企业的R&D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经济转化过程。并通过索洛余值法,测算上海市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得出上海制造业经济呈节约型增长方式。针对检验:从宏观、中观两个角度对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进行检验。宏观检验,主要通过测算劳动密集型、科技知识型、技术创新型制造业部门分类上面测算制造业转型力度;中观检验,主要运用灰色关联法检验高新技术产业、六大重点制造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研究制造业与经济增长关系;最后根据实证过程得出相关结论,在产业集聚、R&D投入、资源配置、“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总结提升上海制造业技术的路径、方向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李杰,陈海云[4](2016)在《上海工业六大重点行业效率研究——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法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对上海工业六大重点行业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探讨,使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切入,研究了投入产出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静态来看,上海工业行业规模效率不高,技术创新能力缺失;动态来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归因于技术进步,而技术效率在下降,规模效率不足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认为,提高上海工业效率的科学路径可以从"优化投入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展开。

王兴蕾[5](2015)在《2010-2014年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0-2014年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急诊科发展规划、资源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数据和决策证据,从而进一步促进急诊医学向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研究方法:通过医疗机构HIS信息系统登记,收集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来该院就诊的急诊患者相关病例资料。包括就诊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就诊月份、就诊科室、患者诊断、留观时间、病情分级、就诊方式、(六大重点病种)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死亡病例、患者转归及急诊花费等临床资料信息,导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指标以构成比为主,计量资料符合正态性且方差齐条件,采用x±s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对六大重点病种死亡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结果:2010-2014年急诊就诊患者共计284,466例,其中男女之比为1.11:1,19-30岁是急诊患者的主要群体,计有92,022例(占32.35%),其次为31-40岁共计53,648例(占18.86%)。就诊急诊外科患者构成比最高,共计137,931例,占48.49%。79.32%的患者来自本市及市属县区。7、8、9月份是急诊患者就诊的高峰期,全天就诊高峰时间段在17:00-24:00;1月(寒冬)和8月(盛夏)为急诊留观和抢救患者最多月份。5年住院人数构成比为7.50%,同期门诊患者住院构成比为1.9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急诊是该院住院患者的重要来源。急诊病种排名前五位的依次是创伤、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急性分娩,共计197,906例(占69.57%),其中创伤患者118,276例(占41.58%),占全部外科患者的85.75%。急诊普通患者和急危重症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急诊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增加的患者总数、急诊清创手术和重症救治患者,而平均患者花费呈逐年下降趋势。国家卫计委规定的六大重点病种为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严重创伤和重度颅脑外伤。5年内共计接诊六大重点病种患者5,925例(占急诊总人数的2.08%),51岁以上者为4,474例,占75.51%,男性多于女性;急性脑卒中患者占比最高,共3,418例(57.69%),严重创伤患者1,084例(18.30%)位列第二位,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重度颅脑外伤分别列三、四、五、六位。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均为内科重症患者,比较集中于年龄40岁以上患者,特别是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呼吸衰竭更是以70岁以上患者为主;而外科诊疗的严重创伤、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主要分布于18~60岁之间的青壮年男性患者。六大重点病种中秋冬季节是急性脑卒中、心梗、心衰和呼衰患者的高发期,而重度颅脑外伤及创伤患者多见于夏秋季。绝大多数绿色通道患者在急诊科停留时间<1.5小时,其中以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脑卒中占比最高,分别是87.73%、80.32%和79.02%;而滞留时间>3小时的患者占比较高的分别是重度颅脑外伤(22.67%)、急性心肌梗塞(19.41%)和严重创伤患者(12.27%)。在共计220例死亡患者中,51岁以上者居多(177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急诊患者的年龄增加,其致死的危险性增加,每增加一岁,其死亡的风险增加1.14倍(95% CI:1.01-1.27);而性别与急诊患者的死亡风险无显着相关(P=-0.574);以脑卒中患者作为参照,调整年龄、性别、年份的影响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致死的危险性是脑卒中患者的3.21倍(95% CI:2.03-5.08),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致死的危险性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的2.71倍(95% CI: 1.69-4.32),急性呼衰患者致死的危险性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的7.84倍(95% CI:5.17-11.87),重度创伤患者致死的危险性是急性脑卒中患者的2.2倍(95% CI:1.37-3.52),严重颅脑外伤致死的危险性是脑卒中的4.51倍(95% CI:2.22-9.18)。研究结论和建议:1.急诊就诊和留观患者均以急诊外科居多,而危重症患者则以急诊内科为主,分别对应于19-60岁青壮年男性创伤人群,以及60岁以上老年心脑肺脏器功能不全患者。急诊住院患者人数构成比显着高于同期门诊患者住院构成比,提示急诊是该院住院患者的重要来源,相关专科须提高诊疗水平以吸引省内外门诊住院患者。建议该院,要充分利用地域交通优势,通过构建急诊创伤救治中心和急诊重症监护室,逐步形成急诊科诊疗特色和区域性技术优势。2.六大重点病种属于卫计委严格管理和要求的急诊绿色通道疾病。在该院六大重点病种5,925例患者中,急性脑卒中、严重创伤、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重度颅脑外伤的患者数量依次减少;76.97%的患者在急诊绿色通道停留时间<1.5小时,虽然220例死亡患者与其他转归(住院和留观)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无显着性差异(P=0.921),但与卫计委三级甲等医院要求仍存有差距。未来,须加强床旁快速诊断和治疗,减少辅助科室检查报告时间,优化诊疗信息传输技术,完善相关专科会诊收治和手术流程,有效降低六大重点病种在急诊绿色通道的停留时间,提高危重症患者的诊疗质量和抢救成功率。3.该院急诊科普通患者和重点病种(危重症)患者多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是该院住院患者的重要来源,但患者在抢救室和留观室的滞留时间较长,与相关专科分流不足、急诊科缺乏重症监护室和住院病房有关,建议该院扩大急诊科诊疗空间,以减轻急诊抢救室“过度拥挤”状态,缩短急诊绿色通道滞留时间,进一步提高急诊重症患者诊疗质量和救治成功率。4.通过对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明确了该院主要疾病谱,患者就诊时间、季节和人群分布特征,人均花费和科室收入构成,绿色通道患者转归情况,为学科建设规划、资源管理、降低成本、人才培养和科研教学提供数据和决策证据。

粟娟,李志新[6](2015)在《武陵山区旅游流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以武陵山区六大重点城市为样本区域,利用空间聚集指数对旅游流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以张家界(空间聚集指数21.98)为一级旅游目的地,铜仁、怀化、吉首(空间聚集指数分别是10.86、10.8、10.74)和恩施、黔江(空间聚集指数是3.36、1.84)分别为二级和三级旅游目的地,区域内旅游流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高度聚集在张家界一级旅游目的地,然后依次在二级和三级旅游目的地城市扩散。进而文章分别从旅游资源因素、交通因素、固定资产投资因素、旅游接待设施因素、经济联系强度等因素对区域旅游流空间分布不均衡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武陵山区旅游业发展必须加强政府主导,增强区域合作交流和学习、深度产业融合,发展文化旅游和少数民族民俗旅游,加大红色旅游开发和基础交通设施的投资等优化对策建议。

李亚男[7](2014)在《湖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以浙江省六大重点水库为例》文中认为水库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浙江省现有大中型水库140余座,承担着大部分城市的供水任务。然而,近年来浙江省一些水库‘水华”事件多发,对水资源利用,特别是饮用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从对水库的生态现状调查着手,对浙江省六大重点水库人类活动影响、水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及生态灾变等单项功能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对重点水库生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评价水库受人类影响的总体状况。评价结果显示流域综合压力指数六大重点水库均处于二级水平,水库生态结构尚合理,系统结构尚稳定。(2)采用生态系统健康结构和功能指标体系评估方法,构建了基于熵权法的水库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结果显示2008-2011年水库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均值大小顺序为:湖山湖水库>汤浦水库>皎口-周公宅水库>长潭水库>珊溪水库>新安江水库。(3)采用状态评估和经济价值评估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水库生态服务功能状态指数均值均大于4.53,状态良好。浙江省六大重点水库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11.32亿元/年,其中直接价值为202.28亿元/年,间接价值209.04亿元/年。单位面积价值量均值为58.22元/(m2·a)。(4)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水库生态灾变等级。结果表明2009年长潭水库为轻灾,珊溪水库为中灾;2010年新安江水库和汤浦水库为中灾;2011年湖山湖水库为无灾;皎口-周公宅水库近年来均未有藻类异常增殖现象发生。(5)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评价结果,基于DPSIR概念模型对水库的生态安全状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水库近年生态安全状况评价结果多处于一般安全等级,仅湖山湖水库2008年和2011年评价等级达到安全,水库生态安全状态指数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

华夏[8](2014)在《上海发展转型中经济稳定增长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前景不明,未来上海的经济增长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文章通过梳理上海近20年经济增长数据及相关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律性特征,分析各种因素对经济稳定增长产生的关键影响,并为上海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徐丽杰[9](2012)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选取四大要素、23项指标,针对河南省六大重点行业,构建了一套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六大重点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重点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总体水平不高且行业间配置不均衡,必须从改善自主创新环境入手,全面提升各行业自主创新能力。

刘静梅[10](2008)在《上海市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各个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产业竞争力特别是主导产业的竞争力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实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医药制造业或称制药行业,是关系到所有社会成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经济部门,也是我国经济增长较快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生物医药行业被确定为上海市六大重点发展行业之一,上海市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在全球医药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金碚教授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双重理论,首先对我国及上海市医药制造业现状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根据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二者的联系和区别,分别建立科学的符合实际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借助SPSS统计软件,分析上海市医药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得到上海市医药制造业的行业间和行业内竞争力。最终综合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并结合SWOT分析,提出提高上海市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建议。

二、我国科技发展的六大重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科技发展的六大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设计
    2.1 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测量模型和指数设计
    2.2 测量的对象和数据来源
3 实证分析
    3.1 上海整体工业的知识基础配置评价
    3.2 上海六大重点发展工业的知识基础配置评价
    3.3 上海市各区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评价
4 主要研究结论和启示

(3)上海市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案
    1.4 研究手段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工具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创新
        1.5.1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技术创新与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创新与创新能力
        2.1.2 技术创新与相关概念
        2.1.3 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转型
        2.1.4 技术创新模型
    2.2 技术创新理论
        2.2.1 熊彼特学派理论
        2.2.2 技术创新动力理论
    2.3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2.3.1 新古典增长理论(外生经济增长理论)
        2.3.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2.4 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理论
    2.5 本段小结
第三章 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机理分析
    3.1 技术创新对制造业转型
        3.1.1 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转型机理分析
        3.1.2 科技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关系
    3.2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3.2.1 简单技术推动型
        3.2.2 技术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理
    3.3 制造业技术创新外延因素对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3.3.1 制造业集聚——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3.3.2 创新服务环境——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3.3.3 技术扩散——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3.3.4 知识溢出——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3.4 制造业技术创新内因对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
        3.4.1 创新要素投入——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3.4.2 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3.4.3 R&D开发研究——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3.5 本段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制造业发展与技术创新水平现状
    4.1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4.1.1 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挤压
        4.1.2 上海制造业环境资源发展有限性
        4.1.3 人力成本优势难保
        4.1.4 土地成本
    4.2 上海制造业结构演进(转型)进程
        4.2.1 发展速度
        4.2.2 六大重点发展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
    4.3 上海市制造业分行业结构变动
    4.4 上海制造业对于经济增长贡献度分析
        4.4.1 制造业与各产业存在广泛关联
        4.4.2 制造业贡献率与新产品效益
        4.4.3 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
    4.5 上海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4.5.1 技术创新潜力分析
        4.5.2 R&D经费支出与经济增长
第五章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效果评估
    5.1 制造业技术创新内涵—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评估分析
        5.1.1 工业R&D资源配置评价指标和研究方法
        5.1.2 上海各区R&D科技创新、技术经济绩效实证分析
        5.1.3 技术经济转化过程
        5.1.4 科技创新转化与技术经济转化协同分析
    5.2 制造业技术创新外延—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评估分析
        5.2.1 制造业集聚计算方法
        5.2.2 就业人员法下制造业集聚
        5.2.3 制造业集聚与经济增长测算
    5.3 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
        5.3.1 贡献率算方法
        5.3.2 上海市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测算
    5.4 本段小结
第六章 上海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检验
    6.1 制造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宏观检验
        6.1.1 Moore结构变化值
        6.1.2 制造业三分法下转型角测算
        6.1.3 制造业八分法下转型角测算
    6.2 制造业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观检验
        6.2.1 上海市制造业经济与四大制造业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
        6.2.2 制造业与六大支柱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内部关联分析
        6.2.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上海六大支柱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内部关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提升上海市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策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对策建议
        7.2.1 统筹上海制造业集群式创新与区域规划
        7.2.2 深入推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促进结构性改革
        7.2.3 利用“互联网+”、“+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
        7.2.4 抢占制造业技术创新前沿,进一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7.2.5 重视R&D研究开发,持续注入技术创新动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上海工业六大重点行业效率研究——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法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方法
    2.1 DEA模型构造及原理阐释
    2.2 Malmquist指数法及原理
    2.3 指标选取和数据说明
3 数据分析
    3.1 静态分析
    3.2 动态分析
4 结果讨论
    4.1 从静态来看
    4.2 从动态来看
5 结论
    5.1 优化投入资源配置,优化产业结构
    5.2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
    5.3 提高工业生产中的全要素生产率

(5)2010-2014年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7)湖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以浙江省六大重点水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生态安全内涵及特点
        1.2.1 生态安全概念及内涵
        1.2.2 生态安全基本特点
    1.3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
        1.3.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
        1.3.2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1.4 湖库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1.5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浙江省水库概况
    2.1 浙江省水库基本概况
    2.2 浙江省六大重点水库概况
        2.2.1 长潭水库
        2.2.2 珊溪水库
        2.2.3 汤浦水库
        2.2.4 新安江水库
        2.2.5 皎口-周公宅水库
        2.2.6 湖山湖水库
第三章 流域人类活动对水库生态影响评估
    3.1 人类活动生态影响评估方法
        3.1.1 评估指标体系
        3.1.2 指标定义及度量
        3.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3.1.4 评估标准的确定
        3.1.5 指标权重
        3.1.6 数据来源
    3.2 结果与讨论
    3.3 小结
第四章 水库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4.1 水库生态系统健康评估方法
        4.1.1 评估指标体系
        4.1.2 评估指标权重
        4.1.3 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
        4.1.4 数据来源
    4.2 结果与讨论
    4.3 小结
第五章 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5.1 生态服务功能评估方法
        5.1.1 生态服务功能状态评估
        5.1.2 生态服务功能经济价值评估
        5.1.3 数据来源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水库生态服务功能状态综合评估
        5.2.2 水库生态服务功能经济价值综合评估
    5.3 小结
第六章 水库生态灾变评估
    6.1 生态灾变评估方法
        6.1.1 指标选取
        6.1.2 指标定义和度量
        6.1.3 指标体系及评估标准
        6.1.4 数据来源
    6.2 结果与讨论
    6.3 小结
第七章 水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7.1 水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方法
        7.1.1 评估指标体系
        7.1.2 评估方法及权重确定
        7.1.3 数据来源
    7.2 六大重点水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7.2.1 长潭水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7.2.2 珊溪水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7.2.3 汤浦水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7.2.4 新安江水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7.2.5 皎口-周公宅水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7.2.6 湖山湖水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
        7.2.7 六大重点水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结果分析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8)上海发展转型中经济稳定增长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上海经济稳定增长阶段性特征分析
    1.1 经济增长稳定性阶段划分方法
    1.2 形成六个稳定性特征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
        1.2.1 数据结果
        1.2.2 结论分析
2 上海经济稳定增长影响因素分析
    2.1 从第二、三产业看
    2.2 从三大需求看
    2.3 从六大重点工业行业看
    2.4 从服务业重点领域看
3 保持上海经济稳定增长的对策建议
    3.1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进一步发挥现代服务业的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增长贡献
    3.2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努力提高各类居民收入, 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3.3 加快推进重点区域发展, 加强重大项目招商和项目落地服务, 拓展经济增长的新空间
    3.4 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和服务扶持, 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形成支撑经济增长的市场基础
    3.5 加快外向型经济转型发展, 扩大对外投资, 拓展对外贸易增长新空间

(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1 评价指标的选择
    1.2 评价指标的标准化
2 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的确定
    2.1 确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 河南省重点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比较分析

(10)上海市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1.2.2 关于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文献综述
    1.3 学术思路和技术路线
第2章 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概述
    2.1 竞争力层次的定义
    2.2 产业竞争力的界定
    2.3 产业竞争力代表理论
    2.4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关系
第3章 我国及上海市医药制造业现状分析
    3.1 我国医药制造业现状分析
    3.2 上海市医药制造业现状分析
第4章 上海市医药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分析
    4.1 行业比较优势要素
    4.2 构建评价体系指标的原则
    4.3 指标体系的建立
    4.4 上海市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分析评价
        4.4.1 模型与评价方法
        4.4.2 利用SPSS进行分析评价
第5章 上海市医药制造业区域竞争优势分析
    5.1 竞争优势的基本内涵
    5.2 我国医药制造业强省简述
    5.3 各主要省市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分析与评价
        5.3.1 评价指标确定
        5.3.2 建立模型与评价方法
        5.3.3 利用SPSS进行分析评价
第6章 上海市医药制造业 SWOT分析
    6.1 S(优势)
    6.2 W(劣势)
    6.3 O(机会)
    6.4 T(威胁)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提高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的建议
        7.2.1 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推进产业升级
        7.2.2 积极布局长三角
        7.2.3 拓宽融资渠道
        7.2.4 扩大市场战略
        7.2.5 企业集团化战略
        7.2.6 建立研发创新体系,产学研一条路
        7.2.7 加快产业融合,拓宽产业链,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
        7.2.8 人才战略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我国科技发展的六大重点(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技成果助推农业产业发展[J]. 何勇,李柏桥,向薇薇,王茂理,黄波. 四川农业科技, 2020(03)
  • [2]上海产业知识基础配置的格局研究[J]. 牛盼强. 科研管理, 2018(09)
  • [3]上海市制造业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 高鹏飞.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8(04)
  • [4]上海工业六大重点行业效率研究——基于DEA和Malmquist指数法的实证分析[J]. 李杰,陈海云. 科技和产业, 2016(09)
  • [5]2010-2014年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 王兴蕾. 山东大学, 2015(04)
  • [6]武陵山区旅游流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 粟娟,李志新. 中国旅游评论, 2015(01)
  • [7]湖库生态安全综合评估 ——以浙江省六大重点水库为例[D]. 李亚男. 浙江大学, 2014(02)
  • [8]上海发展转型中经济稳定增长问题研究[J]. 华夏. 企业技术开发, 2014(06)
  • [9]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 徐丽杰. 科技管理研究, 2012(20)
  • [10]上海市医药制造业竞争力研究[D]. 刘静梅. 同济大学, 2008(06)

标签:;  ;  ;  ;  ;  

我国科技发展六大重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