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太平洋鲻科鱼类多样性和分布研究

西太平洋鲻科鱼类多样性和分布研究

一、西太平洋羊鱼科(Mullidae)鱼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任米佳[1](2021)在《浙江近海(?)科、海鲂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浙江近海的(?)科和海鲂科鱼类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研究方法,描述其形态特征,比较物种间的形态差异。同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其进行物种鉴定,并比较分析DNA条形码(12S r RNA和COI基因)序列,研究种内及种间的序列差异,计算种内及种间的遗传距离,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进而探讨(?)科和海鲂科鱼类间的进化关系。此外,对东方披肩(?)进行了初步的基因组组装,为(?)科鱼类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奠定基础。1.(?)科鱼类形态学研究和DNA条形码研究(?)科Uranoscopidae鱼类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龙(?)亚目(Trachinoidei)。根据Fishbase资料显示现生(?)科鱼类共有9属54种,多为暖水性底层鱼类,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和大西洋。由于(?)科鱼类在形态特征上具有相似性,对物种鉴定、分类地位和生物进化关系等方面的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同时,我国关于(?)科鱼类的形态特征描述存在不足和错误。本研究采集了日本(?)(Uranoscopus japonicus Houttuyn,1782)、项鳞(?)Uranoscopus tosae(Jordan&Hubbs,1925)、青(?)Xenocephalus elongatus(Temminck&Schlegel,1843)和东方披肩(?)Ichthyscopus pollicaris(Vilasri,Ho,Kawai&Gomon,2019)样品,对其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在形态学研究方面,通过对(?)科鱼类的可数、可量性状进行测量,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比较了它们的形态差异。其中,(?)科鱼类的鳍条、前鳃盖骨下缘的鳍棘、体色和体背侧的斑纹存在差异,可以通过比较主要形态特征对其进行物种鉴定和分类。日本(?)的主要鉴定特征是背鳍2个,第一背鳍上端呈黑色;体背侧具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前鳃盖骨下缘有3~4个尖棘。项鳞(?)的主要鉴定特征是体背侧未见明显的斑纹;前鳃盖骨下缘有6个尖棘,下鳃盖骨下方有1个短棘,在鳃孔上方有2个肩棘。青(?)的主要鉴定特征是背鳍1个,无鳍棘;鳃盖骨后上方有1小棘,前鳃盖骨无尖棘,下鳃盖骨无短棘;体背侧具有深色的小斑点。东方披肩(?)的主要鉴定特征是背鳍由2个鳍棘和18根鳍条组成;前鳃盖骨、下鳃盖骨与肩部均无肩棘和肱棘;前鳃盖骨下半部外露,鳃盖骨后缘上方有一绒毛似的皮突;肩部上方有一羽状皮膜;头较粗大;上下唇缘有绒毛;身体颜色较淡,体背侧和背鳍有白色斑点。在DNA条形码研究方面,本研究对4种(?)科鱼类的DNA条形码(12S r RNA和COI基因)进行扩增,结合Gen Bank中下载的同源序列,比较分析了序列差异,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在基于12S r RNA基因片段对(?)科鱼类进行的研究中,日本(?)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22,项鳞(?)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24;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622~0.2724。符合种内遗传距离小于种间遗传距离的标准。根据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可知,日本(?)位于树的上端,属于较早分化的物种,东方披肩(?)位于树的基部,属于较晚分化的物种。同时,日本(?)先与项鳞(?)聚类,然后与少鳞(?)聚为一支,接着与双斑(?)聚在一起,再与青(?)聚为一支,最后和东方披肩(?)聚为一支,说明日本(?)、项鳞(?)和少鳞(?)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它们与东方披肩(?)和青(?)的亲缘关系稍远。在基于COI基因片段对(?)科鱼类进行的研究中,种内遗传距离范围为0.0007~0.0396;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1376~0.2759,其中项鳞(?)与双斑(?)的遗传距离最小(0.1376),然后是项鳞(?)与日本(?)(0.1923),其次是日本(?)与双斑(?)(0.1985),接着是青(?)与东方披肩(?)(0.2285),双斑(?)与青(?)的遗传距离最大(0.2759)。根据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可知,所有引用序列与自测的日本(?)、项鳞(?)、青(?)和东方披肩(?)聚类到一起,且所有种类在NJ树的拓扑结构上形成置信值较高的单系群体。(?)科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大小与系统发育树中亲缘关系的远近相一致,表明了DNA条形码对于(?)科鱼类的有效性。东方披肩(?)全基因组survey分析:本研究对东方披肩(?)全基因组进行了survey测序分析,经过滤后clean data数据量为72.27 Gb,测序质量正常,测序错误率正常。同时,K-mer总数为56,507,961,416,K-mer深度为91,样本基因组大小约为598 Mb,修正后为590 Mb,杂合率为0.45%,重复序列比例为36.02%。从头组装一个东方披肩(?)基因组,获得了一个大小为532.06Mb的基因组,东方披肩(?)基因组Contig N50长度为1.48 kb,Scaffold N50长度为11.24 kb。本研究组装得到的东方披肩(?)基因组草图为进一步开展(?)科鱼类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2.海鲂科鱼类形态学研究和DNA条形码研究海鲂科Zeidae鱼类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海鲂目(Zeiformes),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为暖温性鱼类。全球海鲂科鱼类共有7属13种,我国记录有7属9种。本研究采集了云纹亚海鲂Zenopsis nebulosa(Temminck&Schlegel,1845)和远东海鲂(Zeus faber Linnaeus,1758)样品,对其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在形态学研究方面,对远东海鲂和云纹亚海鲂的可数可量性状特征进行测量,对其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并比较了它们的形态差异。研究发现,远东海鲂与云纹亚海鲂的背鳍鳍棘细长且坚硬,臀鳍均有鳍棘,背鳍鳍棘和腹鳍均有鳍膜且延长成线状,有些样品可长达尾部;体高,接近全长的一半;口大;眼大;鳃孔宽大。同时,远东海鲂的身体两侧中部有一大黑斑,这成为它的主要鉴定特征。云纹亚海鲂的体侧未见明显的斑纹,可以从其他性状加以鉴定。在DNA条形码研究方面,在12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中,共测得24条序列,其中有16个单倍型,分别是远东海鲂3个单倍型和云纹亚海鲂13个单倍型。基于12S r RNA基因计算了种内及种间的遗传距离,远东海鲂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39,云纹亚海鲂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89;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535~0.3648,其中云纹亚海鲂与多棘亚海鲂的遗传距离最小(0.0535),多棘亚海鲂与太平洋副海鲂的遗传距离最大(0.3648)。基于12S r RNA基因片段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云纹亚海鲂先与多棘亚海鲂聚为一支,再与远东海鲂聚为一支,分别与红腹棘海鲂和太平洋副海鲂聚到一起,最后与日本小海鲂聚到一起。在COI基因序列分析中,共测得32条COI序列,其中有10个单倍型,远东海鲂7个单倍型和云纹亚海鲂3个单倍型。远东海鲂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17,云纹亚海鲂的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9;种间遗传距离范围为0.0400~0.2011,其中云纹亚海鲂与裸亚海鲂的遗传距离最小(0.0400),其次是云纹亚海鲂与多棘亚海鲂的(0.0479),然后是多棘亚海鲂与裸亚海鲂(0.0521),接着是云纹亚海鲂与远东海鲂(0.1596),而远东海鲂与太平洋副海鲂的遗传距离最大(0.2011),符合种内遗传距离小于种间遗传距离的标准。基于COI基因片段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所有引用序列与自测的远东海鲂和云纹亚海鲂聚类到一起,裸亚海鲂先与云纹亚海鲂聚为一支,再与多棘亚海鲂聚类,接着与远东海鲂聚为一支,然后分别与太平洋副海鲂、红腹棘海鲂和日本小海鲂聚为一支,且所有种类在NJ树的拓扑结构上具有较高的置信值。

李媛洁[2](2020)在《南海典型岛礁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珊瑚礁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生产力极高,被誉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珊瑚礁鱼类是珊瑚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是维持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生物类群。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持续影响,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珊瑚礁鱼类处于急剧衰退之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珊瑚礁是中国南海独具特色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的生产力,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了解礁栖性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是开展珊瑚礁渔业资源养护和管理的基础。根据1999年以来的调查数据,结合20世纪70年的历史资料,系统总结了渚碧礁及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组成,并利用分类学多样性指数和G(属级)-F(科级)多样性测度指数分析其珊瑚礁鱼类物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为进一步了解渚碧礁春、9月礁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根据2018年春9月在渚碧礁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对渚碧礁鱼类群落物种组成、优势种群季节性变动、食性特征及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2018-2019年在南沙海域以及中西沙海域样品,对礁栖性鱼类的优势种——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的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年龄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研究结论为:(1)渚碧礁鱼类物种分类多样性。渚碧礁礁区共记录礁栖鱼类11目43科93属152种,其中以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76%);渚碧礁鱼类的Δ+为58.75,Λ+为102.60。与国内外其他生态系统鱼类群落组成的对比发现,渚碧礁鱼类的Δ+高于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低于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而Λ+则均低于其他群岛。说明渚碧礁鱼类群落物种间的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南沙群岛西南陆架、北部湾和大亚湾更为接近,但比赵述岛、米尔恩湾和圣何塞岛远。物种多样性较高而分类多样性较低是渚碧礁礁栖鱼类多样性分布格局的主要特征。(2)七连屿礁区鱼类物种多样性。七连屿海域礁栖鱼类隶属于8目33科70属175种,其中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81%);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约为54.19,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约为112.35。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鱼类群落组成对比发现,七连屿鱼类的Δ+低于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其Λ+则均低于东海陆架和大亚湾,高于渚碧礁;科级多样性指数(F-指数)平均值为6.23,属级多样性指数(G-指数)平均值为3.09,标准化的G-F指数平均值为0.40。以上结果表明,七连屿鱼类群落物种间的分类多样性较高,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大亚湾和渚碧礁更为接近。从G-指数、F-指数、G-F指数综合来看,七连屿礁栖性鱼类物种多样性较高,且其科、属的分布较为合理,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3)渚碧礁春、9月礁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渚碧礁春9月共有鱼类45种,隶属于5目14科25属,其中以鲈形目占绝对优势。5月优势种主要有犬牙锥齿鲷(Pentapodus caninus)、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和珠斑眶棘鲈(Scolopsis margaritifer)等3种,9月优势种主要有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金带齿颌鲷(Gnathodentex aureolineatus)、四带笛鲷(Lutjanus kasmira)、犬牙锥齿鲷(Pentapodus caninus)、绿尾唇鱼(Cheilinus chlorourus)、三带副鲱鲤(Parupeneus trifasciatus)、豹纹九棘鲈(Cephalopholis leopardus)、彼氏眶棘鲈(Scolopsis affinis)8种。优势种存在明显季节变化。春9月鱼类食性功能群特征变化明显,以杂食性鱼类占优势,表明鱼类群落结构已对水质变化产生响应。且春9月鱼类群落多样性水平较高,其中9月多样性指数高于5月。(4)南海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对南沙海域及中西沙海域的礁栖性鱼类的优势种—蜂巢石斑鱼(Epinephelus merra)体长和体质量、性比和性成熟度、摄食强度、肥满度、年龄与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南沙、中西沙海域蜂巢石斑鱼体长范围为62~195 mm,优势体长组80-140 mm,为平均体长为113.86mm;体质量范围为6.15~132.98 g,平均体质量为35.07g;两区域蜂巢石斑鱼雌性、雄性群体体长分布均差异极显着;性腺成熟度均以Ⅱ期为主,各月份雌性性腺成熟比例均高于雄性。摄食等级以1级为主;两区域平均肥满度分别为2.24和2.02,肥满度均值不存在显着性差异;两区域其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异速生长因子值分别为2.7835和2.5925;59个耳石样品中,年龄最小为1龄,最大为6龄。优势年龄组为1~2龄,占64.29%;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南沙海域生长参数为:L∞=120.20mm、k=1.28、t0=—0.356;中西沙海域生长参数为:L∞=141.54mm、k=0.99、t0=—0.103。

蔡豪哲[3](2020)在《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以兴化湾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2017年9月(夏季)、2017年11月(秋季)、2018年3月(冬季)、2018年5月(春季)四个航次游泳动物底拖网调查。通过研究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的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优势种和重要种、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群落稳定性,以了解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与资源概况,以期为进一步摸清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的资源状况提供基础研究以及为兴化湾海域工程建设、资源利用与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次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127种,隶属于21目64科98属。按季节分析,春季捕获游泳动物51种,夏季79种,秋季37种,冬季50种。按类别分析,鱼类共79种,甲壳类共43种,头足类共5种。按照分类分析,鲈形目种类数最多,共37种;其次为鲽形目、鲱形目、鲉形目各8种;再其次为鳗鲡目4种。按照生物量组成分析,鱼类占总生物量的59.95%,甲壳类占总生物量的38.09%,头足类占总生物量的1.96%。按照尾数组成分析,鱼类占总尾数的17.84%,甲壳类占总尾数的81.78%;头足类占总尾数的0.37%。兴化湾鱼类大多为浅水性鱼类,出现了较多的河口性鱼类,这与海域地理位置、水文因素相关。鱼类的种类组成与季节分布主要受鱼类洄游的影响。由于过度捕捞东海鯷科鱼类衰退的趋势在此海域同样存在。甲壳类多为东海经济种和常见种。此外,兴化湾湾口位置是各类游泳动物的产卵场和索饵场。全年优势种仅有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1种,其IRI值为2841,重要种有5种,分别为扁足异对虾(Atypopenaeus stenodactylus)、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断脊小口虾蛄(Oratosquillina interrupta)、真鲷(Pagrus major)和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IRI值依次为405、267、263、261、105。春季优势种有1种,为真鲷,其IRI值为5122;夏季优势种有2种,为细螯虾、扁足异对虾,其IRI值分别为6085、1955;秋季优势种有2种,为细螯虾、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其IRI值分别为3450、1277;冬季优势种有1种,为细螯虾,其IRI值为2906。兴化湾的优势种和重要种,多为地方性种类或者洄游性种类,优势种的季节更替与鱼类的洄游和虾类的繁殖有关,虾类优势种可能有由中型虾类向小型虾类衰退的趋势。鱼类生态类型分别从适温性、栖息水层进行划分。从适温性性来看,暖水性种数>暖温性种数>冷温性种数,暖水性46种,暖温性31种,冷温性2种。从栖息水层来看,底层鱼类有56种,近底层鱼类有12种,中上层鱼类有11种。甲壳类根据宋海棠、俞存根等人的研究,划分为广温低盐、广温广盐、高温高盐三大生态类群。兴化湾近岸海水形成的广温低盐的水系、外来的高温高盐水系、二者混合形成的广温广盐的水系,这三种水系决定了兴化湾游泳动物的生态特征。非度量多维标度分析(MDS)结果显示,四个季节标序图均具有一定解释意义。聚类分析(CLUSTER)分析表明,春季在相似性25%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三组,夏季在相似性30%水平上可以分为三组,秋季在相似性15%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两组,冬季在相似性16%的水平上可以分为两组。ANOSIM分析表明,四个季节组间均差异显着。春季、秋季群落特征可能与物种丰富度以及站位水文条件有关,夏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受海水海水盐度影响较大,冬季可能与南日水道与兴化水道有关。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93~2.13,夏季最高,秋季最低;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50~0.71,夏季最高,秋季最低;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1.81~3.50,夏季最高,秋季最低。游泳动物平均生物量资源密度为113.51kg/km2,最高为12号站位(212.83 kg/km2),最低为3号站位(29.24 kg/km2);平均尾数资源密度为84.82×103 ind./km2,最高为4号站位(520.27×103 ind./km2),最低为7号站位(13.51×103 ind./km2)。四个季节的季节更替指数(AI)均在96以上,迁移指数(MI)夏季、冬季接近为0,表明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物种迁入量和迁出量处于非动态平衡状态。ABC曲线结果显示,兴化湾海域游泳动物群落除冬季外均处于严重干扰状态,受干扰程度如下: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夏季受到的干扰强度较大可能是由于台风侵袭。

庄海旗,刘江琴,崔燎,罗辉[4](2018)在《广东湛江海域8种须鲷科鱼肌肉脂肪酸分析》文中认为用0.5%硫酸-甲醇溶液将鱼肌肉组织的脂肪酸甲酯化,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广东湛江海域8种须鲷科鱼肌肉的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8种须鲷科鱼肌肉饱和脂肪酸(SFA)含量为35.56%62.28%,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为8.67%25.69%,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达17.05%54.15%,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达12.41%34.13%。8种须鲷科鱼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红带海绯鲤Parupeneus chrysopleuron和日本绯鲤Upeneus japonicus的EPA+DHA含量分别为30.15%和34.13%,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张超[5](2017)在《基于多波束测深仪和走航式ADCP的西太平洋声学散射层研究》文中提出西太平洋的声散射层研究逐渐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分别利用两个航次的船载38kHz ADCP回声强度数据和12kHz多波束测深仪水体影像数据包中的回声强度数据,对西太平洋散射层的散射强度和分布进行了重点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观测到西太平洋存在双散射层,上散射层位于0~200m,深散射层位于400~600m,并且两种观测方式都可以观测到上散射层和深散射层的存在及其垂直变化特征和日变化特征,白天上散射层强度弱,夜晚上散射层强度高,而深散射层日变化特征与上散射层相反,这种变化规律与浮游动物的垂直迁移习性有关。分析讨论了西太平洋的生物构成,研究了两种测量方式都可以观测到西太平洋的双散射层的原因是西太平洋生物个体的分布不均。(2)多波束测深仪和走航式ADCP的观测结果存在差异,多波束测深仪在垂向上的分辨率更高,观测到散射体向深散射层迁移时,迁移深度不一致,这导致了散射层的厚度也存在日变化的特征,白天深散射层的厚度大,夜晚深散射层的厚度小。而走航式ADCP由于受量程的限制,无法观测到这一现象。(3)西太平洋北纬海域,散射层的强度与纬度的高低呈正相关,纬度高的海域散射层的强度高,纬度低的海域散射层的强度低,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溶解氧含量随纬度的变化,与北太平洋中层水存在关系。

宫亚运[6](2016)在《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中国近海鲱形目和鲈形目银鲈科银鲈属鱼类DNA条形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鲱形目(Clupeiformes)是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中的一个目,普遍生活在温带及热带的海水、咸淡水和淡水中,在世界和我国的渔业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医疗价值和科研价值。银鲈属(Gerres)是隶属于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银鲈科(Gerreidae?)的肉食性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海和东海海域,因营养丰富、肉质美味,也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目前,随着全球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和酷渔滥捕,鲱形目鱼类和银鲈属鱼类的产量愈发减少甚至部分种类濒临灭绝,亟待采取措施以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鲱形目和银鲈属鱼类资源。准确的物种鉴定是深入开展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评估以及相关政策制订的前提,但由于鲱形目和银鲈属鱼类种类多,一些近缘种外部形态相似,且同一物种自身形态受外界环境和发育阶段的影响而有较大变化,基于传统的形态鉴定往往不能准确鉴定物种。DNA条形码是一项可对物种进行快速、准确鉴别的分子标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物种的鉴定。本文以动物分类鉴定中广泛使用的标准序列线粒体COI基因652 bp的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分析了鲱形目2亚目4科24属48种407条序列和银鲈属6种405条序列,其中本文测定的鲱形目有3科11属25种共317尾鱼类,鲈形目银鲈科银鲈属6种共399尾鱼类;Gen Bank中下载的鲱形目有4科19属32个种共90条序列,鲈形目银鲈科银鲈属5种共6条序列,以探讨中国近海鲱形目和银鲈属鱼类的分类地位以及DNA条形码在鲱形目和银鲈属鱼类鉴定中的有效性,分析近缘种的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到的结果如下:(1)鲱形目全部48个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6%,其中有45个种的种内遗传距离小于2%,存在明显的条码间隔,满足Hebert提出的种内遗传距离标准,确定了它们的物种有效性,表明DNA条形码能对鲱形目绝大部分物种进行准确鉴定。全部24个属中有18个属形成了各自的单系分支,表明COI基因序列也能在属的水平上对鲱形目大部分类群进行很好的区分。鲚属中的凤鲚分为了2个种,刀鲚、短颌鲚为同一个种,与前人研究结论相一致;棱鳀属中的黄吻棱鳀和中颌棱鳀在NJ树上各为单系但聚为一支,可能为2个亚种或近期分化形成的种;青鳞小沙丁鱼分为2个单系支,推测可能存在2个种亦或是Gen Bank中序列的命名有误;洁白鲱属中的洁白鲱和鳓属中的鳓聚为一支,小沙丁鱼属中的长头小沙丁鱼和中华小沙丁鱼聚在一支,推测有可能是Gen Bank中鉴定的错误或是受到种间杂交、近期辐射进化的影响。(2)银鲈属全部6个种聚类为7个分支,除长棘银鲈外,其余5个种的种内遗传距离均小于2%,种间平均遗传距离是种内平均遗传距离的62倍,远大于Hebert提出的10倍标准,表明线粒体COI基因适合作为银鲈属的DNA条形码对大部分银鲈属鱼类进行区分。长棘银鲈分为2个不同的支系,分支间的遗传距离13.8%为分支内平均遗传距离0.15%(0.1%-0.2%)的93倍,远远大于种内种间的10倍标准,表明可能存在2个不同的种,短棘银鲈和来自Gen Bank的缘边钻嘴鱼处于同一分支,二者系同物异名。(3)COI基因能够作为DNA条形码对鲱形目和银鲈属绝大部分种类在种间种内水平上进行较好的区分,但COI基因在对近期分化形成物种、杂交物种以及高阶分类水平上的类群进行鉴别时存在不足,今后对鲱形目和银鲈属的研究应结合多种分子标记和多学科进行深入探讨。

晁眉[7](2016)在《厦门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厦门海域地处九龙江的入海口,背靠漳州平原和泉州平原,由于其优良的地理环境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厦门海域成为我国重要的临海水域。厦门海域内环境复杂,地势多变,湾内资源丰富,是沿海重要捕捞地区,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海产品。随着沿岸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沿海海域渔业资源开发强度也逐渐增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渔业群落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通过对厦门海域渔业群落结构的系统调查,为厦门海域渔业资源的长期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为渔业资源提供保护和管理的依据。本研究于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年每季度在厦门海域采用底拖网方式进行渔业群落取样调查。通过调查海域内鱼类、甲壳类和头足类的种类组成及资源状况,计算相对重要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聚类分析,对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初步的研究和季节变化,并对优势种和重要经济种的渔业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优势种和重要经济种的资源现状。初步分析了厦门海域的水质状况,研究环境对资源的影响,为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本次底拖网调查渔获种类共171种,其中鱼类99种属2纲,15目,48科72属。鲈形目种类最多,其次为鲽形目和鲉形目。软骨鱼纲仅有3目分别为须鲨目、鳐形目和鲼形目,共12种。其中暖水性鱼类较多,有59种,占鱼类种数的59.6%,暖温性鱼类36种,占36.4%,冷温性4种占4.0%,未发现冷水性鱼类。虾类共23种,属2目5科15属;蟹类41种,属1目12科22属;头足类8种,属3目4科5属。不同季节渔获种类数量差异较大,夏季最多106种,其次为秋季90种,冬季69种,春季67种。全年平均资源密度和数量密度分别为630.15 kg/km2±515.86 kg/km2和195.68×103 ind/km2±29.60×103ind/km2,秋季渔获资源密度最大。2、季节间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种类丰富度D变化范围2.4-4.5,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2.0-2.7,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0.6-0.7,说明本海域的渔业生物多样性指数较低。各季节站位间多样性指数秋冬季节变化范围较大,春夏季节变化范围不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节相似性较高,秋冬季节相似性较高,但相似性系数小于60%,群落结构不稳定。季节种类更替率较大,夏季和秋季种类更替率较高。3、全年优势种为叫姑鱼(Johnius belengerii)、条纹斑竹鲨(Chiloscyllium plagiosum)、和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重要经济种主要有中华海鲶(Arius sinensis)、少鳞鱚(Sillago japonica)、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哈氏仿对虾(Parapenaeopsis hardwickii)、中华管鞭虾(Solenocera crassicornis)、长毛明对虾(Fenneropenaeus penicillatus)和短蛸(Ociopus ocellaius)。不同季节优势种组成不同,春季优势种为甲壳类。各季节的优势种主要为低质、小型经济种类。分析研究了几种经济种类渔业生物学特征和体长体重关系,结果显示优势种鱼类接近均匀速生长,其中条纹斑竹鲨开发率大于0.5,呈现捕捞过度的趋势。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和历史资料的对比,对厦门海域的群落结构特征分析表明,厦门海域种类资源较少,且大型经济种类资源量较少或消失,优势种种群结构小型化,受到周围人类活动的干扰严重。以上结果显示,厦门海域的渔业资源已出现衰退情况,因此,加强渔业资源的管理,科学合理的捕捞活动对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宫亚运,章群,曹艳,吕金磊,杨喜书[8](2016)在《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DNA条形码在中国南海绯鲤属鱼类鉴定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绯鲤属(Upeneus)鱼类鉴定的有效性,明确物种的分类地位,通过COⅠ基因5’端652 bp序列研究中国南海绯鲤属的黑斑绯鲤(Upeneus tragula)、马六甲绯鲤(Upeneus moluccensis)、纵带绯鲤(Upeneus subvittatus)、黄带绯鲤(Upeneus sulphureus)、吕宋绯鲤(Upeneus luzonius)以及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6个种56 ind标本的标准DNA条形码序列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分子系统树。研究表明:所测样品的碱基组成为T:29.2%,C:29.6%,A:21.4%,G:19.8%,A+T含量(50.6%)略高于G+C含量(49.4%),转换/颠换率为3.08。6种绯鲤属鱼类组成5个自展支持率为100%的分支,其中黑斑绯鲤和马六甲绯鲤混杂分布于同一分支上,其余4种绯鲤独自成支;分支间平均遗传距离10.10%(8.60%12.40%),是分支内平均遗传距离0.18%(0.00%0.30%)的56倍。纵带绯鲤、黄带绯鲤、吕宋绯鲤、条尾绯鲤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10.70%(8.80%12.40%),约为这4个种种内平均遗传距离0.125%(0.00%0.20%)的85倍,种间遗传距离大于种内遗传距离的10倍以上,确定了它们的物种有效性。黑斑绯鲤和马六甲绯鲤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40%和0.20%,与其它4种绯鲤为同一水平;但种间遗传距离仅为0.30%,属于一般物种的种内遗传距离范围,因此推测二者或为同一物种,但还需从形态学和基因组序列分析等方面加以进一步确证,其是否受到种间杂交和近期辐射进化的影响也需要今后更多的研究。标准的DNA条形码虽然能够有效地区分中国南海绯鲤属鱼类中的纵带绯鲤、黄带绯鲤、吕宋绯鲤和条尾绯鲤,但DNA条形码对黑斑绯鲤和马六甲绯鲤的鉴定与形态学的鉴定结果不一致,表明在物种鉴定时,母系遗传的线粒体COⅠ基因有时需要结合其它核基因分子标记或生态调查资料加以辅助。

陈永俊[9](2014)在《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区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台湾海峡位于中国福建和台湾岛之间,其特殊的海洋环境使得其鱼类物种多样性水平较高并独具特色。为了研究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组成、生态类型和区系特征,本文依据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的相关历史调查资料和文献,综述了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的历程和成果,分析了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组成及其生态类型和区系特征,探讨气候变化背景下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组成变化,主要结果如下:⑴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划分为早期研究时期、研究起步时期、系统调查时期和综合研究时期4个阶段,从最初以新种描述为主的零星报道,到大规模系统性的综合调查和研究;⑵台湾海峡局部海区四个季节的有翼单囊底拖网定点调查结果显示,鱼类共计有246种,分别隶属于20目84科163属,以鲈形目种类数最多,达116种;各季节鱼类种类以秋季种类数最多,达147种,其次为冬季,为140种,再次为夏季,为124种,春季居末,为92种;鱼类优势种有日本带鱼、日本竹荚鱼等13种(将IRI大于100作为优势种的划分依据);平均资源密度指数的分布呈现闽中渔场>闽南渔场>闽东渔场的特征。⑶整理历史资料表明,台湾海峡共有鱼类1697种,分隶于40目206科740属,目级水平以鲈形目鱼类占绝对优势,共978种;适温性以暖水性种类最多,共1560种,占总鱼种数的91.9%,暖温性种类128种,占总鱼种数的7.5%,冷温性种类9种,仅占总鱼种数的0.6%,无冷水性种类;栖息地生态类型以大陆架砂泥质底层鱼类和岩礁性鱼类最多,共1192种,占总鱼种数的70.2%,大陆架中底层鱼类249种,占14.7%,大陆架中上层鱼类158种,占9.3%,大洋性鱼类最少,仅98种,占5.8%;具有明显的洄游性鱼类共有181种;具有经济利用价值的鱼类共735种;台湾海峡与南海共有种数最多,共1560种,占总鱼种数的91.9%,其次为东海,共有种1176种,占总鱼种数的69.3%,与黄海共有种329种,占19.4%,有288种广泛分布于上述三海区;此外,分布区系属于印度—西太平洋的种类有1093种,占总鱼种数的64.4%,仅在太平洋分布的种类有455种,占总鱼种数的26.8%,广分布种有133种,占总鱼种数的7.8%;⑷台湾海峡冬季海表面温度等温线沿着西南—东北走向,东北部和东南部的温度较高,20℃和21℃等温线沿着台湾浅滩,穿过澎湖列岛海区,延伸至台湾海峡北部;台湾浅滩东部外缘、经澎湖列岛北部并沿澎湖水道止于台湾岛西部24°N的台湾岛西南部海区划分为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系的印度—马来亚区,除该海区的台湾海峡其余海区划为印度—西太平洋暖水区系的中—日亚区,两亚区间的过渡区域即在台湾浅滩东部外缘至澎湖列岛北部海域,台湾海峡兼有热带与亚热带海区的特点。

王小荟[10](2013)在《海州湾主要鱼种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指出本文依据2011年3、5、7、9、12月份在海州湾进行的五个航次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以及同步采集的环境调查数据,研究了海州湾三种适温类型的鱼类(即暖温性、暖水性和冷温性鱼类)及其代表鱼种在各个季节的空间分布特征,应用ArcGIS软件绘制了鱼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图,并通过建立GAM模型(广义可加模型)分析其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而探明影响其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采到75种鱼类,分属于13目38科59属,其中暖温性鱼类有47种,占整个鱼类种数的63%,综合考虑生物量、丰度和出现站位百分比,选取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 hexanema,相对重要指数为519)为该组的代表鱼种;暖水性鱼类有21种(占28%),其中优势度最大的鱼种是尖海龙(Syngnathus acus,相对重要指数为2858);冷温性鱼类仅有7种(占9%),优势度最大的是方氏云鳚(Enedrias fangi,相对重要指数为3184),该鱼种也是整个鱼类群落的最优势种。经过初步筛选,从20个环境因子中确定了7个用以构建GAM模型,分别是月份(month)、经度(longitude)、纬度(latitude)、底温(BST)、底盐(BSS)、水深(depth)和底层溶氧(BDO),其中月份作为一个必要的影响因子保留在所有模型中。各模型表达结果显示,影响暖温性鱼类分布的环境因子有月份、底温、经度和底层溶氧,其中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底温,生物量在12℃左右取到最大值,在12℃两侧随着温度的增大或减小生物量都减小,并且右侧的下降幅度比左侧大;影响暖水性鱼类分布的环境因子有月份、底温、水深、经度和纬度,贡献率最大的是月份,在12月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其他月份相差不大,其次是底温,在12-20℃范围内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幅度较大,在20℃附近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影响冷温性鱼类分布的环境因子有月份、水深、底层溶氧、纬度和底温,影响度最大的是水深,在10-40m水深范围内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次也是底温,5-12℃范围内生物量变化极小,12-25℃范围内呈急剧下降趋势,在5℃左右取到最大值。对于优势鱼种来说,影响六丝钝尾虾虎鱼分布的环境因子有四个,分别是月份、经度、底盐和纬度,其中影响最大的因子是月份,12月份生物量最大,7月最小;对尖海龙的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有7个,待选的所有因子都包含在内,贡献率最大的是底温,在5-25℃范围内生物量逐渐增加,其次是月份和纬度,3月和12月的生物量最大,9月最小,并且在调查海域的纬度范围内,随着纬度的升高尖海龙生物量逐渐增大;经过筛选,影响方氏云鳚空间分布的环境因子也有四个:月份、水深、底温、底盐,其中水深是影响度最大的因子,在10-40m水深范围内,随着水深的加深生物量逐渐增大。本研究发现,水温、月份和水深是影响海州湾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的三个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并以水温的影响程度最大,各鱼种在湾内分布在其最适生存环境中,并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二、西太平洋羊鱼科(Mullidae)鱼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太平洋羊鱼科(Mullidae)鱼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浙江近海(?)科、海鲂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鱼类系统发育学研究方法概述
        1.1.1 形态学研究方法
        1.1.2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1.2 (?)科鱼类概况及研究进展
        1.2.1 (?)科鱼类的分类地位和分布
        1.2.2 (?)科鱼类的生活习性
        1.2.3 (?)科鱼类分类研究进展
        1.2.4 (?)科鱼类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1.3 海鲂科鱼类概况及研究进展
        1.3.1 海鲂科鱼类的分类地位和分布
        1.3.2 海鲂科鱼类的生活习性
        1.3.3 海鲂科鱼类分类研究进展
        1.3.4 海鲂科鱼类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1.4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科鱼类形态学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
        2.2.1 日本(?)形态特征描述
        2.2.2 项鳞(?)形态特征描述
        2.2.3 青(?)形态特征描述
        2.2.4 东方披肩(?)形态特征描述
        2.2.5 (?)科鱼类形态学比较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科鱼类DNA条形码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DNA提取
        3.1.2.2 PCR扩增及测序
        3.1.2.3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12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3.2.2 COI基因序列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东方披肩(?)基因组survey初步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品采集和基因组survey测序
        4.1.2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测序质量
        4.2.2 K-mer结果分析
        4.2.3 基因组初步组装结果
第五章 海鲂科鱼类形态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2 结果
        5.2.1 远东海鲂形态特征描述
        5.2.2 云纹亚海鲂形态特征描述
        5.2.3 海鲂科鱼类形态学比较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海鲂科鱼类DNA条形码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1.2.1 DNA提取
        6.1.2.2 PCR扩增及测序
        6.1.2.3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12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6.2.2 COI基因序列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科鱼类系统发育学研究与展望
    7.2 海鲂科鱼类系统发育学研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南海典型岛礁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动态
        1.2.1 珊瑚礁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2.2 珊瑚礁鱼类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沙群岛渚碧礁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研究区域
        2.1.2 生物学数据采集
        2.1.3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种类组成
        2.2.2 分类学多样性指数
    2.3 讨论
        2.3.1 鱼类种类组成
        2.3.2 渚碧礁鱼类分类学多样性特征
第三章 西沙群岛七连屿礁栖鱼类物种和分类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生物学数据采集
        3.1.3 数据分析
        3.1.4 G-F指数
    3.2 结果
        3.2.1 鱼类物种组成
        3.2.2 分类学多样性
        3.2.3 G-F多样性测度指数
    3.3 讨论
        3.3.1 鱼类物种组成
        3.3.2 分类学多样性特征
        3.3.3 G-F多样性测度指数
第四章 南海渚碧礁礁栖鱼类群落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来源
        4.1.2 样品采集
        4.1.3 样品测量
        4.1.4 鱼类食性特征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
        4.2.1 种类组成
        4.2.2 重要种类优势度与结构的变化
        4.2.3 食性功能群特征
        4.2.4 生物多样性
        4.2.5 不同区域鱼类多样性指数
    4.3 讨论
        4.3.1 物种组成及优势种群的季节变化特征
        4.3.2 食性功能群特征
        4.3.3 生物多样性指数
        4.3.4 不同区域鱼类多样性指数差异分析
第五章 南沙海域与中西沙海域蜂巢石斑鱼生物学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品采集
        5.1.2 生物学测定
        5.1.3 年龄鉴定
        5.1.4 体长与体质量关系
        5.1.5 性比与性腺成熟度
        5.1.6 肥满度
    5.2 结果
        5.2.1 群体组成
        5.2.2 体长、体质量
        5.2.3 性比与性成熟度
        5.2.4 摄食强度
        5.2.5 年龄组成
        5.2.6 肥满度
    5.3 分析和讨论
        5.2.1 生长特征
        5.2.2 性比与性腺成熟度
        5.2.3 摄食强度和肥满度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文章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1 渚碧礁礁栖鱼类的物种名录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以兴化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
        1.1.1 气候
        1.1.2 地理概况
        1.1.3 发展现状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渔业发展现状
    1.4 目的及意义
        1.4.1 游泳动物定义及其研究意义
        1.4.2 本研究目的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1.1 调查区域
        2.1.2 调查方法
    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1 相对重要性指数
        2.2.2 生态类型
        2.2.3 群落结构的多元分析
        2.2.4 多样性指数
        2.2.5 扫海面积法
        2.2.6 ABC曲线
        2.2.7 季节更替指数(AI)与迁移指数(MI)
第三章 结果
    3.1 游泳动物种类及数量组成
        3.1.1 游泳动物春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3.1.2 游泳动物夏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3.1.3 游泳动物秋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3.1.4 游泳动物冬季种类及数量组成
    3.2 游泳泳动物优势种与重要种
        3.2.1 游泳动物春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3.2.2 游泳动物夏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3.2.3 游泳动物秋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3.2.4 游泳动物冬季优势种与重要种
    3.3 游泳动物生态类型
    3.4 游泳动物群落结构
        3.4.1 春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3.4.2 夏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3.4.3 秋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3.4.4 冬季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分组
    3.5 游泳动物多样性
    3.6 游泳泳动物资源密度与分布
    3.7 ABC曲线
    3.8 季节更替指数与迁移指数
第四章 讨论
    4.1 游泳动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4.2 游泳动物优势种组成特征与变化
    4.3 游泳动物生态类型组成
    4.4 游泳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4.5 游泳动物多样性分析
    4.6 游泳动物群落稳定性
    4.7 游泳动物资源密度构成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1.发表论文
    2.学术交流情况
致谢

(4)广东湛江海域8种须鲷科鱼肌肉脂肪酸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方法
        1.3.1 鱼肌肉甲酯化脂肪酸的样品溶液制备
        1.3.2 8种须鲷科鱼中脂肪酸甲酯的制备
        1.3.3 色谱条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脂肪酸甲酯及样品脂肪酸甲酯分析
    2.2 8种须鲷科鱼肌肉中脂肪酸成分含量的测定
3 讨论

(5)基于多波束测深仪和走航式ADCP的西太平洋声学散射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1.1 基于声学方法的散射层研究
    1.2 西太平洋声散射层研究现状
        1.2.1 西太平洋地理环境及水文环境
        1.2.2 西太平洋的主要生物构成
        1.2.3 西太平洋声散射层研究概况
    1.3 西太平洋声散射层研究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二、观测
    2.1 观测仪器介绍和数据来源
    2.2 数据处理
        2.2.1 LADCP确定散射层深度
        2.2.2 多波束测深系统数据处理
        2.2.3 走航式ADCP数据处理
三、西太平洋声散射层研究
    3.1 多波束测深系统反演散射层
    3.2 走航式ADCP反演散射层
    3.3 两种观测方式的对比研究
        3.3.1 两种观测方式的结果对比及优缺点
        3.3.2 双散射层散射体大小分布研究
    3.4 本章小结
四、散射层强度随纬度变化研究
    4.1 散射层随纬度的变化规律研究
    4.2 散射层随纬度变化原因分析
    4.3 本章小结
五、结论与展望
    5.1 绪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
致谢

(6)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中国近海鲱形目和鲈形目银鲈科银鲈属鱼类DNA条形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前言
    1.1 DNA条形码的介绍
        1.1.1 DNA条形码的概念
        1.1.2 DNA条形码的产生与发展
        1.1.3 DNA条形码的原理
        1.1.4 DNA条形码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1.1.5 DNA条形码技术的操作步骤
        1.1.6 DNA条形码在物种鉴定中应用
    1.2 鲱形目的概述
        1.2.1 鲱形目鱼类的概况与地理分布
        1.2.2 鲱形目鱼类的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1.2.3 鲱形目鱼类的经济与科研价值
        1.2.4 鲱形目分类系统的演化和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1.3 银鲈属的概况
        1.3.1 银鲈属的分布和种类
        1.3.2 银鲈属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1.3.3 银鲈属鱼类的相关研究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所用试剂与药品
        2.2.2 实验所用耗材和仪器
    2.3 鲱形目和银鲈属鱼类的DNA提取
    2.4 目的序列的PCR扩增(聚合酶链式反应)
        2.4.1 本研究的PCR扩增引物
        2.4.2 PCR反应体系
        2.4.3 PCR反应循环条件
        2.4.4 PCR产物凝胶电泳检测
        2.4.5 PCR产物送测
    2.5 数据处理
        2.5.1 序列校对
        2.5.2 序列特征与碱基组成
        2.5.3 遗传距离的计算与ABGD分析
        2.5.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第三章:实验结果
    3.1 鲱形目实验结果
        3.1.1 鲱形目鱼类COI序列特征
        3.1.2 鲱形目鱼类各分类单元的遗传距离
        3.1.3 鲱形目ABGD分析
        3.1.4 鲱形目条形码分子系统树
    3.2 鲈形目银鲈科银鲈属鱼类研究结果
        3.2.1 鲈形目银鲈科银鲈属COI序列特征
        3.2.2 银鲈属种内种间遗传距离
        3.2.3 银鲈属ABGD分析
        3.2.4 银鲈属分子系统树
第四章:讨论
    4.1 鲱形目鱼类
        4.1.1 基于COI基因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的鲱形目鱼类鉴定
        4.1.2 COI基因在属及属以上分类阶元中的鉴别能力
        4.1.3 基于NJ树的鲱形目分类中的问题和系统发育分析
    4.2 银鲈属鱼类的讨论与分析
        4.2.1 基于K2P模型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分析
        4.2.2 基于NJ树的银鲈属系统发育分析
        4.2.3 长棘银鲈分类地位的探讨
        4.2.4 银鲈属中存在的其他分类问题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厦门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厦门海域的自然概况
    1.3 群落结构的研究内容
        1.3.1 生物多样性
        1.3.2 生物多样性的测定
    1.4 资源变动与环境因子
        1.4.1 温度
        1.4.2 盐度
        1.4.3 溶解气体
    1.5 研究历程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厦门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
    2.1 材料方法
        2.1.1 调查区域与采样方法
        2.1.2 室内分析
        2.1.3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
        2.2.1 厦门海域物种组成
        2.2.2 厦门海域渔获量分布
        2.2.3 厦门海域物种时空分布
    2.3 讨论
        2.3.1 厦门海域渔业生物组成
        2.3.2 优势种
        2.3.3 群落结构分析
第3章 厦门海域主要渔业种类的生物学特征分析
    3.1 调查方法
        3.1.1 样品采集
        3.1.2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种类季节变动
        3.2.2 主要经济种类生物学特征
    3.3 讨论
        3.3.1 优势种的群体结构分析
        3.3.2 优势种的生态学参数分析
第4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8)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DNA条形码在中国南海绯鲤属鱼类鉴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COⅠ基因片段序列特征
    2. 2 邻接树和种内种间K2P遗传距离
3 讨论
    3. 1 COⅠ基因对南海绯鲤属鱼类的鉴定
    3. 2 小结与展望

(9)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区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
第一章 绪言
    1.1 海洋生物多样性
    1.2 鱼类生态区系
    1.3 台湾海峡环境特征
    1.4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综述
        1.4.1 国内外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简介
        1.4.2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
        1.4.3 台湾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1.4.4 对于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展望
    1.5 基于卫星资料的海表面温度反演研究
    1.6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台湾海峡鱼类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2.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分析
    2.2 种类组成
    2.3 渔业资源数量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化
        2.3.1 平面分布
        2.3.2 季节变化
    2.4 优势种
        2.4.1 季节变化
第三章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分析及依据
        3.1.3 海区海表面温度反演
    3.2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数据处理
        3.2.1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数据获取
        3.2.2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学名的规范化处理
        3.2.3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分类系统
        3.2.4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全球分布海区范围
        3.2.5 台湾海峡鱼类物种生态类型
    3.3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结果
        3.3.1 种类组成
        3.3.2 生态类型和栖息地特征
        3.3.3 鱼种洄游性与经济性特征
        3.3.4 与其他海区鱼类对比
第四章 台湾海峡鱼类生态区系研究
    4.1 台湾海峡海表面温度反演
    4.2 鱼类生态区系
    4.3 气候变化对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和渔业资源的影响
第五章 总结
    5.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5.1.1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回顾
        5.1.2 台湾海峡鱼类种类组成和季节变化
        5.1.3 台湾海峡鱼类生物多样性研究
        5.1.4 台湾海峡鱼类生态区系研究
    5.2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
    5.3 深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台湾海峡局部海区鱼类调查种类组成
致谢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10)海州湾主要鱼种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绪论
    1.1 海州湾渔业资源研究概述
    1.2 鱼类空间分布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1.3 广义可加模型(GAM)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海州湾鱼类群落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环境数据
        2.1.3 GAM 模型的建立
    2.2 结果
        2.2.1 海州湾鱼类名录及适温性
        2.2.2 各种适温类型鱼类的空间分布特征
        2.2.3 海州湾鱼类群落的 GAM 模型
    2.3 讨论
        2.3.1 暖温性鱼类的分布特征
        2.3.2 暖水性鱼类的分布特征
        2.3.3 冷温性鱼类的分布特征
3 海州湾优势鱼种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环境数据
        3.1.3 选取优势种
        3.1.4 GAM 模型的建立
    3.2 结果
        3.2.1 优势种的确定
        3.2.2 海州湾优势鱼种的空间分布特征
        3.2.3 海州湾优势鱼种的 GAM 模型
    3.3 讨论
        3.3.1 六丝钝尾虾虎鱼的分布特征
        3.3.2 尖海龙的分布特征
        3.3.3 方氏云鳚的分布特征
4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已接收的学术论文

四、西太平洋羊鱼科(Mullidae)鱼类多样性及其分布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浙江近海(?)科、海鲂科鱼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 任米佳.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2]南海典型岛礁鱼类多样性及优势种生物学特征研究[D]. 李媛洁.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3]中国亚热带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以兴化湾为例[D]. 蔡豪哲.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4]广东湛江海域8种须鲷科鱼肌肉脂肪酸分析[J]. 庄海旗,刘江琴,崔燎,罗辉. 食品科技, 2018(04)
  • [5]基于多波束测深仪和走航式ADCP的西太平洋声学散射层研究[D]. 张超.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2017(12)
  • [6]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中国近海鲱形目和鲈形目银鲈科银鲈属鱼类DNA条形码研究[D]. 宫亚运. 暨南大学, 2016(02)
  • [7]厦门海域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研究[D]. 晁眉. 集美大学, 2016(05)
  • [8]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的DNA条形码在中国南海绯鲤属鱼类鉴定中的应用[J]. 宫亚运,章群,曹艳,吕金磊,杨喜书. 海洋渔业, 2016(02)
  • [9]台湾海峡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生态区系的研究[D]. 陈永俊.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014(04)
  • [10]海州湾主要鱼种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D]. 王小荟.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西太平洋鲻科鱼类多样性和分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