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营经济存在的人文价值

论民营经济存在的人文价值

一、论个私经济存在的人文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曾雪娇[1](2021)在《赤裸的背后 ——靳卫红画中的真性》文中指出

朱海燕[2](2020)在《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研究》文中指出长期以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一直处在一种“拿来主义”“泛娱乐化”的状态中,同时原创乏力、同质化困境已经成为电视行业面临的一个长期难以摆脱的困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强,以及国家相关文化政策的推进,各大电视台加强了电视文化节目制作的力度,电视荧屏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电视文化节目,这其中以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为代表,一经推出便受到一致好评。2016年底推出的朗读类节目《见字如面》,被称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2017年,央视又推出了收视口碑双丰收的《朗读者》等节目,真正意义上带动了该类型节目的发展,文化类综艺节目进入2.0时代。尤其是以《见字如面》和《朗读者》为代表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成为文化综艺市场上一个崭新的亮点。它们将“朗读”作为一种单独的形式搬上电视荧屏,并搭配访谈、轻表演等形式,改变了观众对于传统读书节目的刻板印象,它们所传递的朗读文化、民族精神被观众认可,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崛起也预示着“内容时代”的到来。本文将以朗读类节目代表《朗读者》和《见字如面》为例,将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与传统的读书类文化节目进行归纳整理,从多个角度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特色和创新点,并分析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目前面临的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于江波[3](2019)在《理学和易学交融视域下的程颐礼法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程颐理学构建是以其全新易学观为基础,借助开显易学中的天人图景、性命之理、三才之道和修养工夫的新内涵来实现的;因而易学是程颐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周易程氏传》是体现其易学思想的代表之作。程颐从万物生生不息的视角入手,建构起物我一理、天理循环的有序世界。他以归向孔孟之原教为目的,提出了一套以理为本,以“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为纲,以内圣外王为主要内容的礼治之道。本文就是要在易学和理学的交融视阈中去发现、挖掘程颐关于天人关系建构、政治秩序重建、人伦道德敦化等礼法哲学方面的核心内容。自孔子开创仁礼传统,荀子重在发展礼,孟子重在发展仁,至汉唐一准乎礼,借助礼学建立起了纲常礼法制度。宋明理学则在更抽象的层面上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从而也把传统儒家的礼法理欲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宋代理学家中,程颐上承孔孟,后启朱熹,围绕如何重建儒家道德形上学的思想体系,服务于“内圣外王”的社会政治理想,将礼法问题与理欲、义利、公私关系融为一炉;将先贤往圣的种种思想主张整合在一套话语框架之下,同归于易理仁礼的范畴之下,在万物一体的天理循环中寻找人和礼的定位和意义。伊川先生认为,现实之人应该顺应天理的要求,要在参赞天地化育的过程中实现克己复礼以归仁,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他在构建其礼法学体系的同时,提出了一条实现“内在超越”的道德实践之路,力求为人亡政息的政治活动和社会人生的困惑做出解释并找寻出路。本文采用俞荣根、马小红、宋大琦先生的提法,将礼法学定位为中国古代的法哲学。程颐礼法哲学便是其理学和易学思想在礼法领域的具体应用,研究内容包括易、理、仁、性、礼、法等礼法学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渐次展开在天为理、在人为性、仁礼之教、礼法呈现的礼法学---法哲学研究框架。本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对礼法范畴的厘定,暨程颐礼法学说的建构解读。首先,对礼法的范畴进行明确,通过“礼法”概念的界定从中国古代法中找寻礼法学的位置。本文认为,礼法即是中国古代法。本章在易学和理学的交融视阈中,发掘程颐礼法学的研究范畴;并通过以范畴带动体系的方法勾勒出礼法的本体之源、礼法的人性基础、礼法自身的张力和冲突问题以及礼法于人的现实呈现四个方面内在统一的基本研究体系和框架。本章通过对易与理、理与性、性与仁、仁与礼、礼与刑的关系定位,介绍了程颐礼法学由天道循环的原点出发,在理欲的内在驱动之下完成礼法学的方向和目标的构建理路。第二章,易与理:程氏礼法学说的天道根据。本章通过对易与理关系的阐释来寻求程颐礼法学的天道依据,透过易学语境下全新世界图景的开显,易学视域下的天人关系成程颐理学构建的本体依据。本章通过对易、道、神范畴的统摄,介绍程颐如何构建起天道性命一体贯通的儒家经典理论体系;通过对理事关系、理象关系和道器关系的阐述,进一步推展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程氏本体论,这同时也标志着程颐礼法学本体论的成型。“天理”,成为这一生化日新、随时变易世界的根基根据,自然也成为其礼法哲学的形上依据。第三章,理与礼:程氏礼法学说的现实呈现。程颐以天理论理,认为作为社会规范的“礼”的形上本源,依然是“理”;“礼者,理也”,就是对理礼关系的定位,从而实现了天之秩与人之则的贯通。天地之序,即礼之本体;天地之和,即礼之功用。礼的精神正是天理之下序与和的完美结合,其呈现出来的就是天地和谐之道。本章进一步从序与和的关系中,挖掘出中正关系;通过对本体论、宇宙论中中正之道的解读,开显出“中即天理、中即是道”的程颐大中之道理论,而大中至正的中正品格,正是程颐人道秩序的法则。第四章,性与仁:程氏礼法学说的人性根据。本章是对程颐礼法哲学中性与仁的关系解说。天理落实到人,即为宇宙生命个体的内在性命之理。程颐通过“性即理”的一体下贯,为人之性善寻找根据;通过人性之善,构建仁的形上之学;通过仁的本体构建,实现生命本体和道德本体的融通,实现天道向人道的过渡。程颐仁本体之下的性善论,既为礼法学的道德实践奠定了人性依据,也为礼法学中仁、礼关系的双向并建提供了理性依据和理论支撑。仁包四德、以公解仁、仁礼之教,凸显了程颐道德仁学的特色。第五章,理与欲:程氏礼法学说的内在张力。本章通过分析理欲关系,来解读程颐礼法学的内在运行规律,“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法学,深意在于人的行为服从于天理之理性。理欲,在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公私关系;天下为公的公私之辩,是程颐礼法观展开。与公私关系紧密相连的是义利关系,以义为本、以义制利的公利主义,是程颐礼法观的深入。可知,程颐公私义利之辩的礼法学涵义,就是为人的社会行为准则寻找理论依据。理欲的内在张力,在礼法设定原则和内容上,确立了现实礼法规范的设定标准;理一分殊的价值一贯体系,成就了礼法秩序各有其分的有机统一。第六章,礼与法:程氏礼法学说的内外贯通。本章讨论的是程颐礼法学的外在特征,通过对礼与刑的演变、礼与法的关系探讨,展现了天理如何由天地大道演变为人世之礼法规则;探讨了作为政治秩序、行为规范的礼法,在天理的规制之下、在易学、理学的视阈中的呈现原则问题。“法者,道之用也”,是程颐礼法关系的定位。本章通过程颐礼法理论的现实应用和个人政治的实践总结,概括出为政立法、圣王善法、教化为先、中道中罚、随时变易以从道等几个方面的礼法应用原则,反映了程颐礼法学天人贯通的一贯品格。总之,程颐礼法学,是天人合一、仁礼一致、内圣外王、礼法并建的中国古代法哲学。天道,由易成理。天理,从两个方向下贯人间:一是客观社会规则,即礼法规范;一是人的内在心性,即仁义道德。两条演化路向,一体同源;而人能够在其礼法实践中,自觉的实现对天理的回归,穷理尽性至命,克己复礼成仁,实现内与外、心与性、价值与秩序的统一。

高盼盼[4](2019)在《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地方课程进行自主开发建设在各省市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逐步落实。作为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实现了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实现了因地制宜的为地方社会发展、学生发展服务的价值追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地方文化是地方课程的生命之所在,作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建设西安地方语文课程要把根系牢牢扎在地方文化的土壤之中,以突出课程的西安特色。西安古称长安。闻名遐迩的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古都。世代百姓在长安地域上繁衍生息,铸就了辉煌灿烂、气象万千的长安文化。长安文化内在包含着西安文化,它不仅承载着盛世的记忆,活跃着中华文明的因子,也有着极强的地域性特征。本文从长安文化的地域性层面入手,将其纳入课程视野,充分剖析今日西安所继承的传统长安文化资源,进行地方语文课程的开发尝试。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首先,研究缘起于笔者对地方课程开发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思考:地方文化急需通过教育的媒介进行弘扬和传播揭示了开发地方课程的急迫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显示了进行地方课程开发的必要性,西安与长安文化的密切联系以及丰富的文化资源证明着开发地方课程可行性。基于以上背景,激励着笔者在长安文化的背景下对西安地方语文课程开发展开研究;其次,系统的论述了长安文化与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多角度的归纳了学术界对这两个要点的研究成果;再次,说明了本文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展开资源探究进而形成课程开发方案的研究思路;最后归纳了本文采用的文献法、田野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探究了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从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和探讨课程开发的依据两方面进行论述。首先,针对学术界对长安文化和地方课程在概念的界定上莫衷一是的现状,笔者整合分析了当前主要的研究观点,结合研究主题,援引了刘生良对长安文化的定义,以及狭义层面的地方课程的内涵作为本文的立论基础,并分析了长安文化和地方课程的特点。其次,笔者从生活教育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架构起了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理论支撑,论述了进行课程开发可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弘扬地方文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现实依据。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证明了地方课程开发的深刻价值。第三章剖析了长安文化中的可供西安地方语文课程运用的课程资源,这一章的研究目的是为形成地方语文课程的内容做好准备。长安文化内涵丰富,但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进入语文课程。在整合长安文化中的语文课程资源时,要坚持地域性原则突出资源的西安特色、坚持教育性原则突出资源的育人属性,坚持适切性原则突出资源的实用价值。以此为整合资源的行动准则,概括了八种类型的文化资源,供西安地方语文课程使用。第四章主要对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开发构想进行了阐释说明。在本章中笔者本以课程开发模式之一的泰勒原理为指导并结合《地方课程管理指南》,形成了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开发方案,并对每一个开发环节进行了设计:确定课程性质与理念、预设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方案、制定课程评价标准、提出教材编写建议等,为开发出富有西安特色的地方语文课程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董甜子[5](2019)在《宗祠文化影响下的私家庄园建筑艺术研究》文中提出目前,我国各方面发展迅速,发展上取得了很大的经济和政治成就。扶贫、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正在迅速改变乡镇面貌。可是有些从古至今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及民居建筑却被慢慢遗忘,很多有价值、有意义的承载着传统文化的古建筑面临着巨大的威胁。本文主要对黄河中游地区山西、河南、陕西三省大型私家庄园及其家族文化和宗祠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测绘等手段,从各个方面研究三个私家庄园。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农业是这里的人们最早期、最基础、最重要的民生产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这里的人们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这些文化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由于文化,经济条件,气候条件和地质差异的存在,慢慢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和聚落组成形式,私家庄园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聚落组成方式之一。庄园聚落中的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宗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这些都有着浓厚的当地民俗色彩,可以说是当地的文化遗产。而建造庄园时的选址、庄园的建筑形式、院落布局、建筑装饰和家具陈设都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深入地说,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情感寄托。基于这个出发点,作者深入黄河中游地区晋陕豫三省进行详尽的调研,走遍了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每一片土地,深入当地搜集并整理出很多重要的文献资料,探访当地很多老一辈人和当地的学者,凭借他们的记忆和口述文献,对每一个有用的传统建筑进行实地测绘,为本文深入的研究奠定基础。

张艺凡[6](2019)在《当代特色公共阅览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的出现到至今,阅读行为一直体现着各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技术特征。在印剧术、工业革命、计算机网络等爆炸式技术成长的过程中,阅读空间的元素与特征也不断更新迭代;在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等多种社会思潮中,阅览空间的社会定位也随之改变。本文通过分析阅读空间的主体、客体、及两者融合三方面,总结当代阅览空间设计的多样策略,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多重可能,力求对今后公共阅览空间上设计提供方法与帮助。首先界定当代公共阅览空间的特征和要素,概述公共阅览空间的发展历史以及现存问题,从社会背景、科技手段、使用人群及需求、更新定位及运营方式方面解释公共阅览空间变革的外力引导和内力驱动因素,从而引发当代特色公共阅览空间形式和体验的设计思考。其次依循“形式解析—体验解析—形式与体验融合的再探讨”的层级形式,从以下三方面做分析探讨:(1)信息化影响下的公共阅览空间设计解析:以信息化对阅览空间流动化影响为研究前提,依循空间层级逐步分析空间秩序、空间界面以及主要节点如何通过相应设计策略实现空间流动性。(2)人文价值转变下的公共阅览空间体验解析:基于当代“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对阅览空间体验进行手法探讨,分别从知觉维度、行为心理以及情节体验进行三方面的体验设计。(3)与古为新——阅览空间形式与体验的再探讨:以中国传统阅览空间及其现代演绎为切入点,对阅览空间的“形式”与“体验”融合再进行深入探讨。

孔庆龙[7](2017)在《农民行动逻辑视阈下保安族村庄之命运 ——以G村为例》文中指出在中国加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村庄的数量持续下降,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与国家的发展政策有关。同时,农民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的行为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认识村庄前景的内在依据。在一个生产能力较弱、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村庄,其村庄共同体是否会走向终结?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以一个保安族村庄——G村为例,以农民的行动逻辑为切入点,认识农民的行为选择,并探讨其行为选择如何影响着村庄和村庄共同体的命运。为了更好地认识农民的行为选择,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价值追求的角度构建了包括本体性价值追求、社会性价值追求和基础性价值追求三种层次的行动逻辑结构,并阐述保安族农民行动逻辑的内容及不同层次的行动逻辑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村庄共同体的存续取决于其构成要素的变迁状况,即村庄道义权威、村庄社会关联、稳定的村庄边界、村庄认同和共识能否得以维系。因此,选取了村庄道义权威的树立、集体活动的参与、外出务工和社会分化四种具体的社会现象(事件),透过这些现象认识保安族农民的行动逻辑如何影响了其行为选择。之所以选取这四种现象,一方面,它们能够较好地表现农民行动逻辑发挥作用的过程;另一方面,它们都能对村庄共同体的一个或多个构成要素造成直接影响,从而为我们判断村庄共同体是否得以维系提供依据。调研显示,G村的宗教领袖扮演了村庄道义权威的角色;宗教生活中的集体活动强化了村民之间的社会关联,维系并扩展了村庄的公共空间;村民外出务工只是为了维持在村庄的体面生活,他们保持了对村庄的认同,同时,村庄的经济边界、文化边界和社会边界在频繁的人口流动中走向解体;农民行动逻辑中的逐利部分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被激发,导致村民之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并通过收入分层、阶层认同和消费分层表现出来,村民在基础性价值层面上的共识逐渐被消解,但在社会性价值和本体性价值追求中的共识却得以维系,伊斯兰信仰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G村的村庄共同体并没有在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的冲击下走向解体。对保安族农民而言,村庄不仅是地域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更是一种精神共同体,能够为其生活提供意义。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这一村庄共同体也面临危机,其价值生产的自主性逐渐丧失。因此,必须以农民行动逻辑为基础,利用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重建村庄共同体。这一过程并不是对传统的、封闭的村庄共同体的回归,而是着眼于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的需要,建构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型共同体,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生活需要和价值追求。

胡芮[8](2016)在《《国风》(1932-1936)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风》是20世纪30年代创办于国立中央大学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之下,其鲜明的"伦理复兴"思想极具时代特点。它的理论旨趣是,在继承中国传统道德价值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伦理层面上的复兴,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其鲜明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之上。《国风》以"发扬固有之文化,昌明最新之学术"为宗旨,有意识地继承本民族优秀的历史传统,借以增强人们对于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进而形成一个强有力的伦理实体以御外敌。同时,主动发掘传统道德价值中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因素,将其与科学精神相融合,以期锻造淬炼出"国魂",建立一个人人道德高尚,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国风》所表达的"伦理复兴"之理论诉求,与近代以来中国道德转型的历史有着密切联系。与大多数后发展国家的现代化之路类似,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是由"外力"推动下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之中,传统"家—国—天下"一体的社会模式解体,个人从传统伦理体系之中游离出来,道德体系的崩坏造成了大量社会失范现象的产生。在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向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秩序结构的重新勘定必然倒逼伦理体制的革新。"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近代伦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以"中华民族"为全新认同价值的伦理体系开始形成,它构成了中国近代道德转型的基色。在道德转型的过程中,对待传统道德价值的不同态度引发了文化论争。以国立中央大学为学术大本营的《国风》总体上继承了 20世纪20年代《学衡》的文化保守主义气质,但同时又超越了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对立的"二元叙事",开始从"伦理重建"的高度思考整个民族、国家的未来走向。《国风》体现出三重思想特质:民族性展现了回归传统文化的倾向;交融性展现了其开明、进步的时代风貌;伦理性是其以实现重建民族伦理认同为最终目标的体现。"伦理复兴"是《国风》伦理思想之实质。伦理复兴逻辑地包含了"文化复兴"和"民族复兴"两方面内容。《国风》认为,文化复兴是民族复兴之基础。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复兴民族传统文化是恢复民族自信心、保持民族独立的唯一选择。文化复兴的关键又在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型智慧",尤其是儒家思想和礼教精神中的合理成分。近代以来的激烈反传统风潮不断的冲击着社会伦理认同,《国风》认为,伦理危机需要通过伦理认同的重构来解决的。民族复兴是伦理复兴的现实目的,其关键环节在于以"中华民族"为核心价值重建伦理认同。"伦理复兴"的社会基础是国民,如何造就现代性国民是《国风》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隆人格"成为伦理复兴事业的基础性环节。《国风》围绕"国民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共和国民"需要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指出了 "科学修养"对国民性养成的重要作用。同时,《国风》认为,对青年进行史学教育以及国防伦理教育是培养"共和国民"的重要手段。"共和国民之精神"是一种新伦理关系下的"新德性",这种德性有别于传统"私德"独特性的特点而更显普遍性,它为新伦理制度的出现奠定了形而上学基础,也是实现"民族"伦理复兴的国民性前提。近代思想界创造性的提出了"中华民族"这一具有"国族"意义的概念,使得伦理体系的核心从"家—国"模式转向了"民族—国家"模式,对中国近代伦理体系的重构影响深远。"伦理复兴"的现实目的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升国格"即是这一强烈现实诉求的体现,这一环节是《国风》"伦理复兴"思想下政治建构的具体路径。《国风》围绕"国族建构"、"国格阐释"以及"国力建设"三个方面内容进行了理论探索。中华民族伦理认同的三维度回答了"中华民族"这一被建构的概念应如何从"应然"走向"实然"的问题;"坚守国学"、"扬弃国教"、"超越国故"是进行国格阐释的三种路径;最后,以现代科学精神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国力的提升,最终实现理想伦理秩序的建构。作为历史之"风",《国风》伦理思想直接酝酿于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之中,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的融合,是南雍学术精神在近代的展现,代表了是时学人调和中西、再造文明、民族复兴的努力。《国风》所体现出以"民族精神"作为伦理认同价值的建设路径,是在"中体西用"、"全盘西化"等近代数次思想运动之后形成的新的理论高峰,这种关注民族精神建设的伦理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王申连[9](2014)在《科学心理学早期的另一种声音 ——描述心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描述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初创时期产生的一门举足轻重却长期被埋没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分支,主张通过现象学的描述方法或解释学的理解方法如实呈现人类心理生活的全貌。本论文从科学心理学史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条路线相对独立发展的整体视角,采用文献与历史分析和理论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描述心理学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具体思路是:首先从总体上概述描述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历史演变和理论形态,其次从社会条件、哲学渊源、科学土壤和心理学背景等角度考察描述心理学的思想来源,接着详细阐述描述心理学的两种研究传统及其所包含的具体理论形态的基本主张,再接着阐述描述心理学在第三势力心理学和当代质性心理学中的发展融合效应,然后从科学观、对象论、方法学和理论观等方面概括描述心理学的理论特征,最后从主要贡献、主要局限、主要影响和主要启示四个方面对描述心理学作出客观公正评价。]9世纪70年代,欧洲在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巨大进步,促使人们抛弃传统形而上学而崇尚科学和经验,但也导致欧洲思想文化被科学主义“绑架”而陷入人性缺失的深重危机。布伦塔诺和狄尔泰为拯救欧洲思想文化危机而追求心理学的人文科学化,共同开创了不同于冯特等人的自然科学取向的发生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的描述心理学。描述心理学沿循布伦塔诺所开创的严格科学传统和狄尔泰所开创的浪漫主义传统两条路径发展,并各自贯穿着三种独具特色的理论形态,前者包括布伦塔诺的意动描述心理学、斯顿夫的机能描述心理学和胡塞尔的本质描述心理学,后者包括狄尔泰的体验描述心理学、斯普兰格的结构描述心理学和斯特恩的人格描述心理学。每种理论形态都有自己独特的基本主张、理论焦点和方法侧重点,它们在描述心理学框架体系下结成了反对心理学自然科学化的“强力同盟”。描述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形态,最终融没于心理学的历史进程中,但它的基本精神在由现象学心理学、存在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组成的“第三势力”心理学中得以延续,并在当代质性心理学中获得新生。描述心理学是一个具有丰富人文蕴涵的学科领域,表现出与发生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相对的理论特征,反对心理学的自然科学观而坚持人文科学观,反对剥离社会文化情境的机械对象论而坚持寓于社会文化情境的生机对象论,反对实证主义导向的客观实验范式而坚持现象学或解释学导向的主观经验范式,反对方法中心论、还原论、因果决定论、主客二元论和价值中立论的理论观而坚持问题中心论、整体论、自由意志论、主客同一论和价值负载论的理论观。描述心理学开创了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研究取向,对后来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第三势力”心理学以及当代质性心理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并与冯特等人开创的发生心理学或说明心理学针锋相对,开启了科学心理学史上入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两条路线之间的对立与纷争,从而推动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描述心理学贡献巨大且影响深远,但也存在着缺乏统合性理论体系、带有理论思辨色彩、缺乏具体微观研究以及操作和推广难度较大等局限。我们应在充分消化和吸收描述心理学基本精神的基础上,从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融合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心理学的科学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式等基本问题,以推动当前心理学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周芸芳[10](2010)在《试论利维斯的有机论及其在当下的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有机论是利维斯主义的核心观点,贯穿利维斯的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理论。文学批评方面表现为将文学文本视为一个整体,而文化研究的核心理论则体现为文化共同体,以此来挽救当时英国文化面临的危机。而当下后现代思潮的特点是解构人的理性的优越地位,反对中心权威和一元阐释,无整体性和有机性。笔者将分析利维斯的有机论思想,并把它与当下后现代主义环境进行对照,试图通过有机论来弥补当下存在的不足。

二、论个私经济存在的人文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个私经济存在的人文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2)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相关概念解释
        一、文化类电视节目
        二、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关于文化类综艺节目
        二、关于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
        三、关于《见字如面》和《朗读者》
第一章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与特征
    第一节 朗读类文化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1996 年-2004 年)
        二、低迷期(2004 年-2011 年)
        三、转折期(2011 年-2016 年)
        四、爆发期(2017 至今)
    第二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兴起动因
        一、政策支持
        二、行业需求
        三、观众诉求
    第三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特征
        一、知识性
        二、思想性
        三、参与性
第二章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形态创新研究
    第一节 节目定位
    第二节 节目环节设置
        一、节目构成
        二、节目板块
    第三节 节目舞美设计
    第四节 节目内容创新
        一、主题选择
        二、文本内容
    第五节 节目主体角色
        一、主持人的选择
        二、嘉宾的选择
第三章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价值与策略
    第一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传播价值
        一、经典文本“满足”受众“需求”
        二、以优秀节目树立社会价值导向
    第二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传播方式的创新
        一、新媒体推广
        二、线上线下相结合
        三、故事化、情感化营销
第四章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问题及策略
    第一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困境
        一、创作突破有困难
        二、模式化困局
        三、泛娱乐化倾向
        四、口碑与效益不成比例
    第二节 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策略
        一、融合多种节目形态
        二、提升节目文化内涵
        三、整合传播渠道
        四、树立品牌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理学和易学交融视域下的程颐礼法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礼法体系的追问与回归
    一 问题的提出与基本立场
    二 程颐的生平及其学术渊源
    三 哲学和法学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及创新、不足
第一章 礼法范畴的厘定暨程颐礼法学说的建构解读
    第一节 礼法学的对象范围和程颐礼法哲学研究体系
        一 礼法与中国古代法
        二 易学与理学所内涵的礼法哲学
        三 程颐礼法哲学的研究体系
    第二节 程颐礼法学的构建理路:易-理-性-仁-礼-法
        一 易与理:程氏礼法学说中天道循环的原点
        二 理与性:程氏礼法学说中人性秩序的根源
        三 性与仁:程氏礼法学说的内在驱动
        四 仁与礼:程氏礼法学说的方向与目标
        五 礼与法:程氏礼法学说中理在人世的现实呈现
第二章 易与理:程氏礼法学说的天道根据
    第一节 易学语境下全新世界图景的开显
        一 宇宙本然言说方式的转换
        二 易学视域中的天人之道
    第二节 天理呈现:程颐天理本体论的构建
        一 天理为本:对易、道、神的统摄
        二 穷理尽性:天道性命的一体贯通
        三 内圣外王:天理流行之下的儒家礼法学
    第三节 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易学理学交融中程颐本体论的成型
        一 释家之学、事理无碍
        二 理幽象明、理事一致
        三 理一分殊、道器不二
第三章 理与礼:程氏礼法学说的现实呈现
    第一节 礼者理也:程颐以天理论礼
        一 由理至礼:天之秩与人之则
        二 礼者理也:程颐礼法学对理与礼的贯通与融合
        三 体用一源:程颐礼法学中的理礼关系
    第二节 礼之序乐之合:程颐理学中的天地和谐之道
        一 序与合:礼之精神
        二 天地之序:礼之本体
        三 天地之和:礼之功用
    第三节 中正之道:程颐礼法学天人之道的秩序准则
        一 中重于正:本体论和宇宙论的辩证之道
        二 大中之道:程颐的礼治纲领
        三 大中至正:程颐礼法学的人道法则
第四章 性与仁:程氏礼法学说的人性根据
    第一节 “天理降而在人”:理学视阈中对人性的深刻诠释
        一 “性即理”与“心与理一”:程颐礼法学的理一本论
        二 性无不善:程颐礼法学中的人性善恶解读
    第二节 仁本体:生命本体和道德本体的融通
        一 生生释仁:仁的宇宙本体开显
        二 仁礼之教:仁的道德本体挺立
第五章 理与欲:程氏礼法学说的内在张力
    第一节 理欲之争:人性的张力
        一 天理人欲的缘起和先儒的探讨
        二 程颐“存天理灭人欲”的礼法学深意
    第二节 程颐理欲观的展开:公私之辩
        一 理欲公私之辩
        二 天下为公
    第三节 程颐理欲观的深入:义利之辩
        一 以义为本、以义制利
        二 公利主义
        三 义利之辩的礼法意义:行为准则之辩
    第四节 理欲之分:礼法规范的确立
        一 “分”的礼法学意义:权利义务的单个规范
        二 “分”的政治治理意义:“群”的维系、“治”的达成
        三“分”的天理人欲意义:存理灭欲、礼法定分
    第五节 理一分殊:理欲张力的推展
        一 理一分殊的渊源和理学解释
        二 礼法的理一与分殊
        三 礼法纲常:定在的分殊
第六章 礼与法:程颐礼法学说内外贯通的建构
    第一节 法:天人之道贯通的现实准则
        一 法的产生和礼法演变
        二 礼法关系定位:法者,道之用
    第二节 程氏礼法哲学中礼法的职能定位
        一 礼之治:礼者为国之本
        二 王者之教:性善论基础上的王道教化理论
    第三节 程颐礼法学的特色:圣王善法、随时变易以从道
        一 凡为政,先立善法
        二 德礼为刑政之“常道”
        三 圣王推物理、善法本于民
        四 中道中罚
        五 法以时变
后记: 程颐礼法哲学思想的当代观照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地方文化期待课程参与
        1.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地方课程开发打开了空间
        1.1.3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地方课程开发的源动力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关于地方课程的研究综述
        1.2.2 关于长安文化的研究
        1.2.3 西安地方课程开发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理论探究
    2.1 长安文化的概述
        2.1.1 长安文化的内涵
        2.1.2 长安文化的主要内容
        2.1.3 长安文化的特征
    2.2 地方课程的概述
        2.2.1 地方课程的内涵
        2.2.2 地方课程的特点
    2.3 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依据
        2.3.1 理论依据
        2.3.2 现实依据
第3章 长安文化中的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分析
    3.1 整合长安文化中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则
        3.1.1 地域性原则
        3.1.2 教育性原则
        3.1.3 适切性原则
    3.2 长安文化中的地方语文课程资源
        3.2.1 长安文化的精神展现——文学资源
        3.2.2 长安文化的足迹追寻——文物古迹
        3.2.3 长安文化的栖居之地——奇山秀水
        3.2.4 长安文化的鲜活形式——民俗活动
        3.2.5 长安文化的舌尖之味——风味饮食
        3.2.6 长安文化的工艺之美——手工技艺
        3.2.7 长安文化的律动之美——地方曲艺
        3.2.8 长安文化的历史流传——古都方言
第4章 基于长安文化西安地方课程的开发构想
    4.1 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
        4.1.1 课程性质
        4.1.2 课程理念
        4.1.3 课程目标
    4.2 课程内容
        4.2.1 古都文学
        4.2.2 古迹追寻
        4.2.3 秦岭别韵
        4.2.4 民俗探访
        4.2.5 寻味长安
        4.2.6 工艺之花
        4.2.7 戏曲魅影
        4.2.8 趣妙方言
    4.3 教材编写
        4.3.1 教材编写建议
        4.3.2 教材编写思路
        4.3.3 教材单元设计
    4.4 课程实施
        4.4.1 课程设置
        4.4.2 课程实施的原则
        4.4.3 课程实施方案设计举隅
    4.5 课程评价
        4.5.1 课程评价的原则
        4.5.2 课程评价的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5)宗祠文化影响下的私家庄园建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及研究背景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围界定及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论文创新点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
2 晋陕豫三省现存典型私家庄园概述及现状分析
    2.1 私家庄园的概述
    2.2 私家庄园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2.2.1 私家庄园的发展历程
        2.2.2 私家庄园的由来及建造原因
    2.3 现存大型私家庄园概况
        2.3.1 山西——常家庄园
        2.3.2 河南——康百万庄园
        2.3.3 陕西——米脂姜家庄园
    2.4 私家庄园建筑的形成
        2.4.1 地域环境对私家庄园建筑的影响
        2.4.2 私家庄园的选址
    2.5 私家庄园中的特殊空间——宗祠
    2.6 本章小结
3 私家庄园中的宗祠文化与宗族文化
    3.1 宗祠文化概述
        3.1.1 宗祠的起源
        3.1.2 宗祠的诞生发展及兴衰
        3.1.3 宗祠的功能
    3.2 私家庄园中宗祠建筑的空间营造与建筑形态
        3.2.1 宗祠在私家庄园中的选址与朝向
        3.2.2 宗祠建筑的平面布局
        3.2.3 空间分析
        3.2.4 宗祠的建筑形态
    3.3 宗祠建筑的装饰纹样分类及教化意义
        3.3.1 彩绘装饰
        3.3.2 木雕装饰
        3.3.3 砖雕装饰
        3.3.4 石雕装饰
    3.4 社会学角度下私家庄园中所蕴含的宗族文化
        3.4.1 家族背景及发展历程
        3.4.2 家谱
        3.4.3 家规家训
        3.4.4 宗族文化的社会认同性
    3.5 宗族文化对宗祠建筑的秩序感影响
        3.5.1 家族的社会地位影响建筑的布局与尺度
        3.5.2 宗族的地域性文化影响建筑材料与形式
        3.5.3 宗族文化中影响建筑装饰艺术题材的因素
        3.5.4 建筑装饰艺术中所体现的宗族文化
    3.6 本章小结
4 晋陕豫地区私家庄园的建筑艺术及宗祠对其影响
    4.1 私家庄园建筑空间布局
        4.1.1 庄园建筑的空间特点
        4.1.2 整体空间布局
        4.1.3 院落空间布局
    4.2 私家庄园的建筑形态
        4.2.1 院落大门
        4.2.2 屋顶部分
    4.3 私家庄园的建筑装饰艺术
        4.3.1 大门部分
        4.3.2 屋顶部分
        4.3.3 影壁
        4.3.4 立面
        4.3.5 雕刻
    4.4 私家庄园中的宗祠建筑与民居建筑差异
        4.4.1 空间格局
        4.4.2 建筑装饰中的意义
    4.5 宗祠对私家庄园建筑及文化的影响
        4.5.1 宗祠在庄园中的地位
        4.5.2 宗祠与庄园的布局关系
        4.5.3 宗祠对庄园内宗族活动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私家庄园建筑艺术及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5.1 社会学角度下私家庄园建筑的保护价值
        5.1.1 艺术价值
        5.1.2 文化价值
        5.1.3 经济价值
        5.1.4 历史价值
        5.1.5 社会价值
    5.2 宗族文化对当下社会的教育意义
    5.3 私家庄园建筑及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5.3.1 庄园建筑艺术的保护
        5.3.2 宗族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录
附录二 表录
附件三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6)当代特色公共阅览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时代下公共阅览空间的挑战和机遇
        1.1.2 大众文化和消费社会下公共阅览空间的角色转变
    1.2 研究对象
        1.2.1 概念界定
        1.2.2 对象分类
        1.2.3 归属性质
        1.2.4 运营模式
    1.3 研究现状
        1.3.1 公共阅览空间“形式”方面相关研究
        1.3.2 公共阅览空间“体验”方面相关研究
        1.3.3 已有研究总结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理论支撑
        1.5.3 研究方法
        1.5.4 研究框架
第2章 公共阅览空间的历史发展和现代转变
    2.1 公共阅览空间的发展历史
        2.1.1 国内阅览空间发展历史
        2.1.2 西方阅览空间发展历史
        2.1.3 现状评析
    2.2 公共阅览空间现代转变
        2.2.1 载体信息化和基于“大数据”的阅览服务
        2.2.2 公共阅览空间人文价值转向
        2.2.3 阅览空间的更新定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形式解析—信息化影响下的公共阅览空间
    3.1 秩序延续
        3.1.1 实体的消解、倾斜、缝隙
        3.1.2 匀质的分解与弱化
        3.1.3 家具与特殊道具的引导和强化
    3.2 界面变奏
        3.2.1 顶界面的领域暗示
        3.2.2 侧界面的柔性分隔
        3.2.3 底界面的运动变奏
    3.3 节点驻留
        3.3.1 入口空间
        3.3.2 特色中庭
        3.3.3 景观小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验解析——人文价值转变下的公共阅览空间
    4.1 知觉维度——回到“身体”原初
        4.1.1 目的所及——光影、色彩、透视空间
        4.1.2 声的寂静——有声与无声
        4.1.3 感官之母——触觉的温度和形状
        4.1.4 联觉综合——从知觉到体验
    4.2 行为心理——公共私密的共融
        4.2.1 交流氛围强化的公共阅览空间
        4.2.2 个体意识彰显的私密阅览空间
    4.3 情节体验——叙事顺序与空间意象
        4.3.1 并叙——“叠现”的想象
        4.3.2 插叙——“借景”的联想
        4.3.3 顺叙——“造景”的叙事
        4.3.4 切换——“混合”的趣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与古为新——公共阅览空间“形式”与“体验”融合的再探讨
    5.1 中国传统阅览空间特征分析
        5.1.1 阅之私密——另游人莫知有此
        5.1.2 境之开放——复得返自然
    5.2 传统阅览空间的启迪与现代阅览空间反思
        5.2.1 传统阅览空间的启迪
        5.2.2 现代阅览空间的反思与展望
    5.3 现代阅览空间“形式”与“体验”融合策略探讨
        5.3.1 质料营造——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转译
        5.3.2 纳景入室——城市山水的矛盾消解
        5.3.3 结境之径——动态路径的时空合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当代特色阅览空间案例列表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农民行动逻辑视阈下保安族村庄之命运 ——以G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参考理论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方法与思路
    七、田野点概况
第一章 中国村庄命运之考量
    第一节 终结:村庄与村庄共同体
        一、乡愁引发的村庄终结命题
        二、从共同体到村庄共同体
    第二节 一个保安族村庄的个案——基于农民行动逻辑的视角
        一、G村:一个被市场经济裹挟的村庄
        二、农民行动逻辑:认识农民行为的新视角
第二章 保安族农民的行动逻辑
    第一节 中国农民的行动逻辑
        一、集体行动逻辑意义上的农民行动逻辑
        二、农民理性意义上的农民行动逻辑
        三、具体行动中的农民行动逻辑
        四、价值追求意义上的农民行动逻辑
    第二节 保安族农民行动逻辑的特征
        一、保安族农民的宗教生活
        二、伊斯兰教与农民的行动逻辑
        三、保安族农民行动逻辑的多重性
第三章 农民行动逻辑与道义权威的树立
    第一节 村庄精英群像
        一、村干部:“乡村合谋”的经纪
        二、经济精英:市场培育的权威
        三、宗教领袖:卡里斯玛型权威
    第二节 权威认同的逻辑
        一、信仰的领路人
        二、秩序维护者
        三、致富领导者
    第三节 道义权威与村庄共同体
        一、村庄共同体的保护人
        二、村庄治理的内生权威
第四章 农民行动逻辑与村庄集体活动的参与
    第一节 宗教生活中的集体活动
        一、集体活动的基本形式
        二、农民的参与逻辑
        三、农民参与的特点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集体活动的参与逻辑
        一、村干部选举:一次行动逻辑的展演
        二、组织艰难的互助
        三、“异化”的篮球赛
    第三节 集体活动与村庄共同体
        一、集体活动与村庄公共空间的维系
        二、集体活动与村庄社会关联的强化
第五章 农民行动逻辑主导下的外出务工
    第一节 农民外出务工概观
        一、“寻求生存”:外出务工的背景
        二、“候鸟西北飞”:外出务工的特点
        三、从“搞副业”到“打工”:务工经济的地位
    第二节 农民外出务工的逻辑
        一、“落叶归根”
        二、“交往才有意义”
        三、“有恒产者有恒心”
    第三节 外出务工与村庄共同体的变迁
        一、生活面向与农民的理想生活
        二、流动的村庄边界
第六章 农民行动逻辑驱动下的社会分化
    第一节 “金钱社会”:社会分化的背景
        一、发展主义:中国社会的发展观
        二、别具一格的非农化进程
        三、集体经济失位
    第二节 “金字塔”:村庄的多维分层
        一、研究策略:主客观结合的家庭分层研究
        二、“由”字型的收入分层
        三、下移的阶层认同
        四、面子竞争中的消费分层
    第三节 “贫富相揖别”?——社会分化的影响
        一、农民:相对剥夺的焦虑
        二、共同体:共识的消解与延续
结语
    一、村庄共同体终结的一般逻辑
    二、G村的回应:农民行动逻辑引导的行为选择
    三、“精神共同体”:农民行动逻辑与村庄共同体的内在关联
    四、重建:基于农民行动逻辑的村庄共同体再造
附录一:访谈对象情况简介
附录二:2008 年G村部分村民的人口、土地与收入状况
附录三:2014 年65户村民的人口、土地与收入状况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国风》(1932-1936)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伦理复兴的历史资源与时代意义
    一、研究缘起:伦理复兴思想
    二、研究对象:历史资源
        (一) 近现代思想话语革新
        (二) 《国风》在近代伦理史上的定位
        (三) 《国风》及其核心成员
        (四) 近代伦理史上的"南高一东大学派"
    三、研究现状:时代意义
        (一) 相关概念及主要内容
        (二) 当前相关学术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前沿性问题
    四、研究的目的与思路
    五、创新与重难点
        (一) 创新点
        (二) 重点难点及不足
第一章 沧桑百年:《国风》伦理思想奠基之历史
    第一节 风从何处来?
        一、压弯的树枝:时代危机下的民族主义
        二、历史气压差:由天下到国家
        三、民族意识:"长风"劲吹
    第二节 伦理启蒙之深化
        一、激烈的国民性批判
        二、道德革命对传统伦理之破坏
        三、激进风潮中的保守低音
    第三节 伦理复兴之先声
        一、回归传统:东方文化派
        二、首倡人文:学衡派
第二章 承前启后:《国风》思想之形成及其主旨
    第一节 伦理启蒙进程中的传统固守
        一、双峰对峙、南北分流
        二、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变迁脉络
        三、《国风》始末及其核心人物
    第二节 《国风》创刊及其运作
        一、精神领袖柳诒徵
        二、旗手张其昀
    第三节 "国风"释义及《国风》主旨
        一、"国风"释义
        二、发扬固有文化
        三、昌明最新学术
第三章 伦理复兴:《国风》伦理思想之实质
    第一节 文化复兴:传统伦理型智慧之现代发明
        一、复兴之内涵:继承与创造之统一
        二、明儒原伦:彰显民族精神自由
        三、伦理型智慧:对秩序价值的维护
    第二节 民族复兴:重建伦理认同之基石
        一、文化论争中的价值重建
        二、疑古风潮中的古典倾向
        三、重拾民族伦理认同
    第三节 融汇中西:人文主义伦理史学之兴起
        一、传统史学之方的近代流变
        二、人文主义、生命哲学等对东南学派的影响
第四章 "隆人格":伦理复兴之社会基础
    第一节 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一、个人价值确立之人性论基础
        二、何谓"人格"?
        三、科学修养论
    第二节 改造青年之途径
        一、改造学风
        二、国防伦理教育
        三、青年与史学教育
    第三节 共和国民之培养
        一、近代国民性之辨
        二、民性改造论
        三、共和国民之精神
第五章 "升国格":伦理复兴之政治建构
    第一节 国族建构:中华民族伦理认同之三维度
        一、从道德想象到伦理实体
        二、"创立民族有机文化"
        三、以道德表治统
    第二节 国格阐释:伦理共同体意识之表宣
        一、反对西化:对"国学"的坚守
        二、崇德尊孔:对"国教"的扬弃
        三、终结论争:对"国故"的超越
    第三节 国力建设:民族危机中的科学救国
        一、传统文化中科学萌芽之发掘
        二、现代西方科学精神之阐扬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后记:别东南赋

(9)科学心理学早期的另一种声音 ——描述心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结论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描述心理学总论
    第一节 描述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描述心理学的历史演变
        一、描述心理学的源起与产生
        二、严格科学传统描述心理学的发展路径
        三、浪漫主义传统描述心理学的发展路径
        四、描述心理学的后续融合效应
    第三节 描述心理学的理论形态
        一、布伦塔诺:意动描述心理学
        二、斯顿夫:机能描述心理学
        三、胡塞尔:本质描述心理学
        四、狄尔泰:体验描述心理学
        五、斯普兰格:结构描述心理学
        六、斯特恩:人格描述心理学
第二章 描述心理学的思想来源
    第一节 描述心理学的社会条件
    第二节 描述心理学的哲学渊源
        一、康德哲学
        二、经验哲学
        三、亚里士多德哲学
        四、浪漫主义
        五、历史哲学
        六、现象学思想和解释学思想
    第三节 描述心理学的科学土壤
    第四节 描述心理学的心理学背景
第三章 严格科学传统的描述心理学
    第一节 布伦塔诺的意动描述心理学
        一、布伦塔诺其人
        二、描述心理学与发生心理学的区分
        三、描述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
        四、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五、描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六、描述心理学的心理分类论
    第二节 斯顿夫的机能描述心理学
        一、斯顿夫其人
        二、描述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
        三、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四、描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五、描述心理学的心理分类论
    第三节 胡塞尔的本质描述心理学
        一、胡塞尔其人
        二、胡塞尔早期的描述心理学研究
        三、胡塞尔的“三维”意向结构模型
        四、胡塞尔的本质描述心理学思想
第四章 浪漫主义传统的描述心理学
    第一节 狄尔泰的体验描述心理学
        一、狄尔泰其人
        二、描述心理学与说明心理学的区分
        三、描述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
        四、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五、描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六、描述心理学的具体理论
    第二节 斯普兰格的结构描述心理学
        一、斯普兰格其人
        二、描述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三、描述心理学的人格类型观
        四、描述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
    第三节 斯特恩的人格描述心理学
        一、斯特恩其人
        二、描述心理学与说明心理学的关系
        三、描述心理学的人文科学观
        四、描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五、描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章 描述心理学的后续融合效应
    第一节 描述心理学与第三势力心理学的发展融合
        一、描述心理学与现象学心理学的发展融合
        二、描述心理学与存在心理学的发展融合
        三、描述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融合
    第二节 描述心理学与当代质性心理学的发展融合
        一、质性心理学的哲学依据
        二、质性心理学的基本特征
        三、质性心理学的具体方法
        四、质性心理学的研究实例
第六章 描述心理学的理论特征
    第一节 描述心理学的科学观
    第二节 描述心理学的对象论
    第三节 描述心理学的方法学
    第四节 描述心理学的理论观
        一、反对方法中心论,坚持问题中心论
        二、反对还原论,坚持整体论
        三、反对因果决定论,坚持自由意志论
        四、反对主客二元论,坚持主客同一论
        五、反对价值中立论,坚持价值负载论
第七章 描述心理学的评价
    第一节 描述心理学的主要贡献
        一、延续和推进了心理学与哲学的传统联系
        二、开创了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人文科学研究取向
        三、确立了面向实事本身的研究风格
        四、强调了人类心理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关系
    第二节 描述心理学的主要局限
        一、没有形成统合性的理论体系
        二、带有浓厚的理论思辨色彩
        三、缺少对具体心理主题的微观研究
        四、操作和推广难度较大
    第三节 描述心理学的主要影响
        一、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
        二、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三、对“第三势力”心理学的影响
        四、对当代质性心理学的影响
    第四节 描述心理学的主要启示
        一、重新定位心理学的科学性质
        二、重新审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三、整合主观经验范式与客观实验范式
        四、加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五、推动心理学面向现实生活和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10)试论利维斯的有机论及其在当下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有机论的概念内涵
二、作为文学批评的有机论
三、文化批判的核心——有机论
四、有机论的当下意义

四、论个私经济存在的人文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赤裸的背后 ——靳卫红画中的真性[D]. 曾雪娇. 汕头大学, 2021
  • [2]朗读类文化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研究[D]. 朱海燕.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理学和易学交融视域下的程颐礼法哲学思想研究[D]. 于江波. 山东大学, 2019(09)
  • [4]基于长安文化开发西安地方语文课程的研究[D]. 高盼盼.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5]宗祠文化影响下的私家庄园建筑艺术研究[D]. 董甜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6]当代特色公共阅览空间设计研究[D]. 张艺凡. 天津大学, 2019(06)
  • [7]农民行动逻辑视阈下保安族村庄之命运 ——以G村为例[D]. 孔庆龙. 兰州大学, 2017(12)
  • [8]《国风》(1932-1936)伦理思想研究[D]. 胡芮. 东南大学, 2016(11)
  • [9]科学心理学早期的另一种声音 ——描述心理学研究[D]. 王申连.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10]试论利维斯的有机论及其在当下的意义[J]. 周芸芳.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标签:;  ;  ;  ;  ;  

论民营经济存在的人文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