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如何加速政务

电子政务如何加速政务

一、电子政务如何为政府提速(论文文献综述)

陈迪[1](2021)在《“一次办好”改革的地方实践与优化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R市为例》文中认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放管服”改革要求,山东省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方式方法,推行“一次办好”改革,即“一次办结、群众满意”,这次改革主要突出结果导向,以为群众办好一件事为根本遵循,以“办完”、“办好”为目的,倒逼政府各级各部门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一次办好”改革也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山东省于2018年6月提出“一次办好”改革,到目前已经进行了2年半的时间,目前来看,改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尤其是2020年以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政府部门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政务服务APP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接下来深入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着观念上、技术手段上、制度上的一些薄弱环节,与满足群众需求与期待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论文以山东省R市为个案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探索当前“一次办好”改革取得的成效,对照服务型政府理论、流程再造理论、数字政府理论等理论成果,分析“一次办好”改革推进过程中产生的深层次问题及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对推动“一次办好”改革提出相关意见建议。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以及有关理论进行介绍,分别对“放管服”改革、“一次办好”改革概念进行具体阐释,并对服务型政府理论、流程再造理论以及数字政府理论等进行具体解释,研究这些理论在论文中的适用性;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山东省“一次办好”改革的背景及内容、R市的主要情况、R市推进改革过程中的创新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效,将服务型政府理论、流程再造理论等贯穿文章论述过程;第三部分主要是以服务型政府理论为基础,着重分析R市在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简政放权不彻底、管理服务水平不高、信息化水平不高、改革成效评价及监管不完善等,并就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最后一部分,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深化“一次办好”改革的方向及对策,主要从树立服务理念,简化办事流程、提升管理水平,实行常态化动态监管、推动“互联网+”,建设数字政府、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推进“一次办好”改革长效发展。

李娜[2](2021)在《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基层政务服务是基层政府一项特有的职能,也是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核心内容,更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府能否提供优质的政务服务关系到“放管服”改革“最后一公里”的顺利实现。推进“一次办好”是山东省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地方实践,通过公布权力清单、业务流程再造、互联网技术支撑,推动政务服务理念、制度全方位深层次改革。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一次办好”不谋而合,在价值理念、组织结构、运行方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高度契合性。整体性治理理论下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改革从价值观念、组织构架、技术支撑和协同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本论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视角,运用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对以“一次办好”为例的基层政务服务进行研究,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界定相关概念入手,明确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基层政务服务之间的契合点和适用性,将整体性治理的核心概念、理论目标等进行分析,阐述了整体性治理理论强调的整合、协调、技术与监督四个维度与“一次办好”的适用性。其次,借助山东省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的个案研究,从改革内容、改革措施、改革成效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个案分析,找出目前基层政务服务面临的问题。再次,根据L区“一次办好”情况,梳理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总结了整体性治理视角下基层政务服务改革的经验教训。最后,针对问题和原因分析,提出构建核心价值观念、完善整体组织架构设计、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支撑、完善监督考核协同机制等制度化条件四个方面的优化路径。本论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为视角,着眼于“一次办好”为突破口的基层政务服务,通过实地调研,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力图提出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改革路径,实现整体性治理理论的本土化应用,构建整体性服务政府。

原光[3](2020)在《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研究》文中认为网络参与是一种以科技为载体,以追求民主权利与现实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行为,其政治性和社会性必然要求政府进行有效回应。当前,政府回应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回应的行动困境,即网络治理的开放性和地方政府管理的封闭性之间的矛盾。网络治理的开放性要求网络治理必须适应瞬息万变的因网络参与导致的舆情发展,但地方政府的封闭性使其习惯于以我为主,以不变应万变,往往被动地见招拆招,很难跟上舆情发展的步伐,这种缺乏前瞻性和应变能力的被动回应经常使政府陷入被动。在理论层面,“参与(?)回应”是研究公众参与和政府回应关系的基本框架,但因为公众参与形式繁多,每个时代皆有不同主题,所以抽象地分析参与和回应的关系极易陷入不直观、不聚焦、不深入的窠臼。涉官网络舆情既是网络参与的产物,又是政府回应的重要对象,可作为研究网络社会“参与(?)回应”关系的切入点和中介变量。在我国,因为官员身份特殊、敏感,与政府存在着难以剥离的内在联系,所以我国的政民关系往往通过官民关系体现出来,官民关系是理解和研究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的逻辑起点。在现实层面,涉官网络舆情表面上针对官员个体,但实际上体现的却是对政府的诉求,其实质是民众在不便或无法与地方政府直接沟通或抗争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变通的底层抗争方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影响官员进而影响政府。涉官网络舆情的回应是政府、涉事官民、网民、媒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构成了舆情回应的基本行动逻辑。一般而言,公众试图通过“闹大”舆情的方式引起政府重视,地方政府则企图采取“化小”的方式平息舆情,于是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构成了多元主体的动态合作博弈过程。本文旨在通过对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研究,破解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困局,即公众日益增长的网络参与需求与落后的政府回应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也是目前我国“社会—政治”领域中的主要矛盾之一。为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对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进行研究,试图通过提升政府回应成效来改善政府网络治理绩效,从而促进公众参与的发展。针对涉官网络舆情所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本文从建设责任型、服务型、回应型政府的总体目标出发,试图通过提升政府回应成效的方式解决网络社会中地方政府的回应性、回应力和回应度依然不足的问题。在对政府回应成效的研究中,回应速度和回应质量是对回应成效评价的基本维度,回应弹性则是政府回应中速度和回应质量不同步、不协调、不稳定的现象,是回应成效不佳的集中体现。本文以自建“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案例库”为基础,以140个涉官网络舆情案例为样本,从4个维度16个指标出发对影响涉官舆情回应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回应弹性是政府对内外部影响因素进行研判、博弈和调适的结果。政务公开、央媒报道等因素对回应速度的提升作用高于对质量的改善;政府问责、舆情叠加、司法介入等因素对质量的改善作用高于对速度的提升。社会化媒体、利益型和激烈性诉求目标、新兴网络首发平台、涉党政机关、上级介入等因素能够同步提升政府回应的速度和质量。公众线下参与、政府话语回应、网络渠道回应等因素虽能提升回应速度但无助于提高回应质量。网络普及、政府的线下管理能力等客观条件对回应成效的影响不明显,政府的主观意愿才是决定回应弹性的关键因素。同时,政府线上管理能力的有效性也说明提升政府网络舆情回应的专项能力是改善地方政府回应的必要路径。本文除从“参与-舆情-博弈-回应”的宏观模型对政府回应进行理论探讨外,还结合诸多实际案例,对地方政府回应中存在的典型性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具体、深入地剖析,以期更全面地展现地方政府在涉官网络舆情回应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面临的挑战,并从中探寻完善政府回应的切入点,为提升政府回应成效提供抓手、奠定基础、理清思路。为切实改善地方政府回应成效,本文从回应能力发展、回应决策完善、回应行动规范、处置追究机制健全等方面提出了制度建设构想,为如何完善回应机制提供了基本思路和行动策略。

欧阳君[4](2020)在《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A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思维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对传统的城市管理理念实现了重构和解构,成为城市管理从数字化迈向智慧化的重要标志。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大数据背景下A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内先进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现状,吸收借鉴先进经验和成果,并根据A市调研实际状况,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完善A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通过对大数据背景下A市智慧城市建设现状研究,得出其存在的问题包括:政府数据开放不到位导致存在信息孤岛,应用系统及数据资源整合难,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和智慧城市建设社会关注度不高。导致问题的原因为:顶层设计不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未理顺,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完善和公众参与宣传不到位。最后,在借鉴国内先进地区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通过数据开放打破信息孤岛、理顺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体制、强化智慧城市建设的“人、财、物”保障与引导公众应用大数据等方面提出大数据背景下完善A市智慧城市建设的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创新社会服务理念,优化城市管理活动,呼应百姓需求,对于进一步推动A市完善“智慧城市”管理模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卢杭华[5](2020)在《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崛起,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政府管理和政务服务低效率、不共享、不联动的问题逐步突显。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统筹发展电子政务和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为适应政府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发展需要,2017年12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大力推进广东“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政府职能和服务模式转变,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并将这项工作作为省政府“头号工程”。2018年2月,肇庆市列为了全省3个“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此历史环境下,肇庆迎来了依托大力发展数字政府、推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大机遇。目前,肇庆数字政府已基本构建起“一办、一中心、一平台”的数字政府发展框架,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已具雏形。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数字政府建设推动肇庆市政务服务变革和市民群众办事模式的转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站在政务服务变革的视角,以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数字政府的概念、理论和肇庆市乃至广东省进行数字政府的改革意义来分析;其次分析肇庆市进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再次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数字政府以及电子政务改革进行比较,从改革模式、建设成效、应用效果、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及借鉴思考,从而得出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政务服务的建议:一是完善政务信息化整合共享机制,实现政务信息跨地区、跨部门互联互通;二是推进电子政务一体化发展,改变以往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状况,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共治。三是以便民为目标,以数据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创新网上便民服务模式,优化市民群众办事渠道,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黄桂瑜[6](2020)在《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城市治理理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国家及城市着力于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科技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智慧治理,智慧治理的实现途径是建设智慧政务,智慧政务也是电子政务发展方式的新阶段,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政府的政务服务与公众需求紧密结合,不仅能够提高政府政务服务水平,还能更好地实现“为人民服务”。建设“智慧政务”,推动政府流程再造,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服务型政府,这对于我国县级地区智慧政务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泉港区建设智慧政务为研究对象,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出发,综合运用服务型政府理论、政府流程再造理论,对智慧政务的建设进行分析。文章使用了案例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泉港区建设智慧政务为例,从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存在政府内部保障体系有待完善、部门间协同合作有待推进、政府与公众互动有待加强等问题,并全面探讨了智慧政务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泉港区的区情,因地制宜地提出了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的优化对策与建议,主要从完善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保障体系、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增强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三个方面思考优化路径。

季丽丽[7](2020)在《基于客户关系管理视角的W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政府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关键,与之相关的办事便利度、政策宽松度等越来越受到关注。自2001年以来,我国进行了多轮改革,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得到清理,审批资源得到整合优化。W县也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瞄准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推动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成效显着。但是改革难、效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公众对于改革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以客户关系管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择W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数据收集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关情况进行归纳分析。首先,对行政审批制度和客户关系管理有关理论进行评述,对行政审批过程涉及的客户概念进行界定、梳理,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客户关系管理二者之间的相适性进行分析,阐明用客户关系管理的视角去解读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既是可行的,也有其必然性。并根据这一视角,对W县在不同阶段改革的重心和内容、以及改革至今取得的成效进行阐述。其次,通过问卷的形式,重点围绕服务人员质量、改革实现情况及今后改革重心等内容开展调查,分析得出当前W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存在社会公众获得感不够高、集成服务掣肘多推进难、电子政务系统平台建设有待深化、工作人员难以匹配改革需求等问题的结论。对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挖掘,认为制约改革深入推进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二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三是受到陈旧思想的影响,四是专业审批队伍的建设滞后。最后,在对W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指出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事项清理和权限下放的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今后改革的总体思路是转变理念,更加注重回应公众的诉求,引导公众参与到改革过程中来,把公众满意度作为评判改革效能的重要标准,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并据此提出建议:发展行政审批部门的CRM文化,将“客户关怀”贯穿到行政审批的全过程,重视客户识别,建立与公众之间“一对一”的关系,推进事项的最小颗粒度梳理,从而实现对公众的精准服务;加强内部管理,打造全能型专业化的行政审批队伍,提升服务水平;推动政务平台建设,加强系统在导服、信息收集共享、内部办件等方面的智能化、自动化建设;以整体性思维统筹推进改革,加强部门合作,对审批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优化,逐步实现行政审批权的内在统一。

李琳[8](2019)在《信息通讯技术革命时代的政府组织变革》文中研究指明信息通讯技术(ICT)革命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政府面临了更多挑战。同时,政府既是推动中国信息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者,也是主动拥抱变化、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为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调整,正在经历组织变革。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适应性往往被视为中国社会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原因,那么,信息通讯技术革命的政府组织变革反映了怎样的政府变革逻辑?通过回顾公共部门变革理论的基本脉络,呈现新公共管理与整体性政府、公共价值、数字时代治理与适应性治理视角的不同侧重点,本文发现既有研究对公共部门组织变革的讨论多附着于对工作产出的关注,或多出于批判新公共管理的解构式讨论,尚未将政府组织变革置于开放系统中、分析ICT革命特征并以此为起点建构认识。由此,本文致力于刻画ICT革命特征、组织变革表现维度,并尝试初步建立ICT革命与政府组织变革之间的关联路径。于是,本文试图融合技术驱动的客观性与组织主导的因素,基于新的理论前提推演命题并构建了分析框架。本文首先应用Nvivo12软件对信息化相关政策文件开展分析,将2011年以来的实践进展作为重点观察对象;之后,基于案例研究的理论建构方法,遵循理论抽样和复制性逻辑,在ICT革命时代中政府组织变革的“技术应用”和“任务环境”两条路径分别选取了行政审批服务案例与网约车案例,开展了案例内分析与跨案例比较。本文发现,信息通讯技术革命为政府组织变革提供了新的背景和要求,不仅政府应用于其内部的技术发生了变化,政府外部的任务环境也得以改变,由此构成了政府组织变革的两条路径。组织变革的表现反映在组织边界和组织结构两个维度上。通过比较政府在两条路径上的组织变革表现,可以看到,存在决策分权和管理集权并存、部门间的整合倾向更加突出而形式不一、组织内权威集中程度增强的现象,反映了政府将技术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与自身发展的主导逻辑相融合的过程,既体现了政府面对新时代变化时的主动适应性,也体现了其把握时代新机遇、强化权威秩序的稳定性逻辑。本文尝试刻画政府组织变革的表现维度,讨论其变革逻辑,并说明ICT革命特征与政府组织变革表现的关联。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对ICT革命时代当代中国适应性治理的理解,也将对公共部门变革的相关研究形成补充,也为ICT革命时代政府深化组织变革提供启示。

杨欣翥[9](2019)在《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城市陆续建设了各种政务服务平台,为“数字政府”的建设以及政务大数据的开放和开发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当前各部门、各层级的业务系统和政务大数据还存在各自为政,整合力度不够,综合性、系统化、一体化的政务大数据服务平台尚未建成,导致政务服务方面仍然存在多填、多跑、多等、多报、多查等问题。本文借助发达国家在政务大数据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的功能与框架结构进行了整合与重构,进而运用先进的大数据融合理论对省级政务大数据的数据和业务进行了深度融合,运用科学的数据挖掘方法对政务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对潜在的政务事件进行科学预测,对企业违法经营事项进行关联规则挖掘,提升政府部门在企业审查和监管时的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总结并分析了政务大数据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阐述了西方国家数字政府建设与应用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发达国家在政务大数据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对中西方在数字政府建设中解决资源共享的措施进行了比较,为后续政务大数据中心功能与框架的设计奠定基础。(3)对我国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的功能与框架结构进行了整合与重构,明确了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总体架构及业务体系。(4)对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涉及的数据融合和业务融合概念、特征和架构进行了分析,对政务大数据中数据挖掘和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带有滚动路径属性的数据挖掘方法,基于此方法,设计了政务系统融合算法。采用特征时间自动机模型对业务的时间约束和可变性进行了建模,采用产品时间计算树逻辑对业务的性质进行统一描述,然后用一个案例详细分析了政务融合技术的具体实现流程。(5)针对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提出了一种新的事件预测框架——基于反馈机制的事件预测(Event Prediction with a Feedback Mechanism,EPFM)。EPFM增强了政务事件的信息特征和演化特征,提高了事件预测的性能,能对潜在的政务事件进行科学预测。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目前其他的先进方法。(6)在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的支撑下,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企业的征信数据获取和展示,运用GSO(Glowworm Swarm Optimization,GSO)算法来改进传统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得到的G-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从而得到企业经常违法经营的事项,并将这些高发事项进行挖掘得到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的结果发现企业违法经营事项之间的关联性,最终将得到的有用信息应用到社会信息体系建设中,对企业是否有违法经营情况进行精准排查,进而提升政府部门在企业审查和监管时的效率。本文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推进政务大数据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和共享应用,开展政务大数据的融合创新,提升政务大数据挖掘效率和预测水平,打造整体政府形象,提升政府的工作效率以及预测预警能力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乔[10](2019)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是基于以下的时代背景: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思想已成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研究必须坚持的核心思想,它的提出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在质量和绩效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成为推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在动力;电子政务以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和管理为主要内容,反过来电子政务使用的系统及应用已成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依靠的基础环境,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各国通过战略规划的制订和实施来推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政府信息资源安全建设提供顶层设计基础;从“智慧地球”到“智慧城市”等理念的提出和相关应用建设的兴起,进一步刺激和带动了新的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和公共治理领域的综合应用,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更强的社会环境和技术环境支撑;政府信息资源的数据激增、不确定性和加工处理难度增加,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提出严峻挑战。本文研究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目的是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不仅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各个方面,所有过程中注意安全问题及其解决,还需要从全局着眼、整体着手考察安全风险及其整体解决方案。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概念特点和思想理念入手,追溯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果,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及国家重大战略确立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带来的机遇。以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成果为基础,以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外部需求为依据,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设计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并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和实施策略。论文除绪论和结论之外,主体部分分为四个部分论证,研究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章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特点和思想理念。主要是从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客体——政府信息资源出发,阐释了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和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特点,探讨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思想理念,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存问题。主要从20世纪50年代传统阶段开始一直到现代“互联网+”阶段的历史发展顺序,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硬环境、软环境两个方面认真严肃地审视了我们的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已有的建设成果和现存的问题,探讨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国家重大战略的确立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带来了怎样的发展机遇。第三章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设计和影响因素。以现实状况和趋势分析以及相关的国家政策为目标设计的依据,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设计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多元主体共建政府信息资源、社会公众共享政府信息资源、全体公民共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成果、全社会共治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环境。并从环境层面、应用层面、组织层面探讨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第四章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所要遵循的原则,针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设定,提出一个可行的政府信息建设的推进策略。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本文是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研究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目的是用总体国家安全观统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与角度相比,视野更为宏大,本文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而非角度,不只是要从系统的、全面的、整体的安全角度把握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还要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及其所有过程环节都要注意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政府信息资源安全与否作为衡量政府信息资源建设质量的关键指标,为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质量参照标准和原则规范。第二,本文界定的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内容范围超越了以往学者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外延范畴的界定,体现了本文对其进行总体性考量之后的创新思考。以往的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关注信息资源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利用等内容流程,本文将之扩展到与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相关的各个方面,作总体性、“上下一盘棋”的全盘考量,目的是将与其相关的每一个方面、过程和环节都予以覆盖,将环境、技术、人才、管理机制等每一个方面的因素都列入建设范围。第三,本文是在一种新的复杂情况下探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各个领域带来巨大的机遇,政府信息资源建设处于一种快速变化的和充满不确定的环境中,面临新的技术使用和新的合作伙伴关系,要响应公众的新要求,还要面对来自国内外的、传统和非传统领域的安全风险,此外,在任何政府环境中信息资源建设都密切地嵌入到政府的政策、问题和结构中,这种嵌入性也增加了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复杂性。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的解决,本文提出的观点更偏向于原则性建议而不是行动性具体建议。本文关注的问题及提出的解决策略具有普遍性,但有关特殊性问题方面本文研究的不够。不同层级、不同地域的政府信息资源建设者面临不同的问题,可能无法从本文获知如何利用特殊机会在结果上直接受益,但因为共性的问题是共通的,建设者可以从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案中受益。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趋势、机遇、挑战和应对是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和必要条件,挖掘它们的作用空间和效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受本文篇幅和时间限制,只能留待后续研究中再深入探讨。

二、电子政务如何为政府提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政务如何为政府提速(论文提纲范文)

(1)“一次办好”改革的地方实践与优化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R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学术价值
        2.现实意义
    (三)学术综述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3.研究评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4.相关理论
        5.研究方法
        6.技术路线
    (五)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有关概念阐释
        1.“放管服”改革
        2.“一次办好”改革
    (二)理论基础
        1.理论阐释
        2.理论适用性
        3.理论框架
二、“一次办好”改革的地方实践
    (一)“一次办好”改革的背景
        1.山东省实施“一次办好”改革背景
        2.山东省R市主要情况介绍
    (二)山东省R市“一次办好”改革创新实践
        1.山东省R市“一次办好”改革的主要内容
        2.山东省R市“一次办好”改革的创新举措
        3.山东省R市“一次办好”改革取得的成效
三、“一次办好”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一次办好”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简政放权不彻底
        2.政务服务水平不高
        3.政务信息化水平不高
        4.“一次办好”改革成效评价及监管机制不完善
    (二)“一次办好”改革推进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思想观念保守,对改革认识不到位
        2.政务管理水平不高,监管不到位
        3.技术支撑不够,存在“信息孤岛”
        4.“一次办好”改革制度机制建设不完善
四、优化“一次办好”改革的对策研究
    (一)树立服务理念,简化“一次办好”办事流程
        1.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主动服务
        2.优化办事审批服务流程
        3.破解利益纠缠,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优化政务服务人员配备
    (二)提升管理水平,实行常态化动态监管
        1.明确监管职责,提升管理水平
        2.建立常态化动态监管机制
    (三)推动“互联网+”,建设数字政府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2.优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一网通办”
        3.依托自助终端,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有机融合
    (四)建立健全“一次办好”改革相关体制机制
        1.健全完善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制度体系
        2.建立监督考核评估机制
        3.推动“一次办好”改革立法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学界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3.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四)个案概述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基层政务服务与“一次办好”改革的概念界定
        1.政务服务与基层政务服务
        2.“一次办好”改革
    (二)“一次办好”改革的理论基础
        1.整体性治理理论
        2.新时代系统集成改革理论
    (三)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研究和分析框架
        1.治理根源:“棘手性难题”和“碎片化问题”
        2.价值取向:以公共利益和群众需求为标准
        3.判断标准:目标与手段互相强化
        4.功能因素:建立信任和责任感
        5.操作路径:整体性整合和无缝隙项目
        6.制度化条件:环境、利益、认知和情感关注
        7.路径策略
    (四)整体性治理理论与“一次办好”改革的适用性分析
        1.立足于“公共需求”的价值理念高度一致
        2.构建“内畅外联”的组织结构高度契合
        3.实现“无缝高效”的运行方式不谋而合
        4.“互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支撑高度契合
二、济南市L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实践与成效
    (一)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背景
        1.“放管服”改革的山东地方实践
        2.“3545”改革目标的政策要求
        3.改革服务方式及完善政务服务流程的现实需要
    (二)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内容
        1.改革行政机构,开展“减证便民”行动
        2.设定目标,采用重点手段加强地区创新
        3.打造高水平服务载体,创建特色服务品牌
        4.优化制度化条件,全面监督责任落实
    (三)济南市L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实践措施
        1.信息技术支撑:“两微一端”开展
        2.服务性目标强化:“三级体系”目标
        3.整体性运作体系:“由点到面”“由远到近”
        4.主体多元合作:“政银合作”,全体参与
    (四)济南市L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实践成效
        1.调研数据及样本分析
        2.实践结果及成效
三、“一次办好”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一次办好”改革存在的问题
        1.价值取向有偏颇,理念转变不到位
        2.运行机制和流程不规范、行政审批标准不统一
        3.数据共享缺乏、“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4.政府内外缺乏协同,第三方力量参与不足
        5.制度化条件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一次办好”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环境因素:行政环境不健全,经济制约改革
        2.认知因素:核心价值理念缺失,地方缺乏能动作用
        3.体制因素:“分权化改革”导致组织架构设计不当
        4.技术因素:信息手段运用滞后,统筹规划不全面
        5.行为因素:政府利益判断和考量
四、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府政务服务的路径
    (一)构建以公共利益为主导的价值取向
        1.创新行政理念,塑造“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念
        2.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塑造服务型政府行政文化
    (二)优化完善整体性系统性组织架构设计
        1.中央削权减证,优化政府管理机制
        2.赋权地方实践,实现地方对中央的回应性建设
    (三)完善和加强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支撑
        1.加强部门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技术体系
        2.依靠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
        3.强化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机制
    (四)构建和健全法律法规、监督考核等制度化条件
        1.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建设,为政务服务提供法制保障
        2.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实现审管有机衔接
        3.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创新激励竞争机制
        4.细化人才队伍培养,提供高效优质服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 现有研究动态评析
        (四) 本文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内容
    五、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点
        (三) 研究不足
第一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理论阐释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网络社会
        二、网络政治参与
        三、网络舆情与涉官网络舆情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内涵与作用
        一、政府回应
        二、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
        三、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政治与行政功用
    第三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理论框架
        一、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主客体构成
        二、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内容要件
        三、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中的主要矛盾与底层逻辑
        四、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治理愿景
第二章 涉官网络舆情变迁及对政府回应的影响
    第一节 网络参与、舆情传播与涉官网络舆情的嬗变历程
        一、网络参与:网络社会的公众参与
        二、网络参与的常见路径与效果比对
        三、涉官网络舆情的爆发根源
        四、涉官网络舆情的变迁历程
    第二节 近年涉官网络舆情的分布状况与特征
        一、基于“舆情压力指数”的涉官网络舆情分布特征
        二、涉官网络舆情参与者的分布特征
        三、涉官网络舆情参与方式的类型化特征
        四、自媒体时代涉官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
    第三节 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与挑战
        一、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正面影响
        二、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的负面影响
        三、涉官网络舆情对地方政府回应的挑战
第三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变迁与博弈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的变迁
        一、涉官网络舆情变迁的阶段性互动特征
        二、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变迁历程
    第二节 舆情回应变迁中的博弈逻辑
        一、“闹大”与“化小”的概念辨析
        二、“闹大”与“化小”的框架逻辑
        三、“闹大”与“化小”的发展路线
        四、“闹大”与“化小”博弈过程的理论阐释
第四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模式探源
    第一节 网络社会地方政府回应的基本模式
        一、基于吸纳与追责的积极回应
        二、基于遮蔽和失真的消极回应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模式
        一、基于“参与-回应”的地方政府回应的一般模式
        二、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主要模式:被动选择型回应
第五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成效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的描述性分析
        一、“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案例库”的构成
        二、基于案例库的涉官网络舆情焦点事件的分布分析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回应成效的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现有相关研究梳理
        三、变量设定与研究假设
        四、变量操作化
    第三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速度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二、研究结论
    第四节 地方政府回应质量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二、研究结论
    第五节 地方政府回应弹性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二、研究结论
    第六节 回应成效研究对地方政府回应的启示
        一、对提高地方政府回应速度的启示
        二、对改善地方政府回应质量的启示
        三、对消除地方政府回应弹性的启示
第六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回应中的具体问题及成因
    第一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中存在的问题
        一、回应态度:消极性、封闭性、敷衍性和策略性
        二、回应行为:回避性、象征性、拖延性
        三、回应方式:风头主义、简单粗暴、以谣辟谣
        四、回应能力:收集研判、舆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不足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中的问题成因
        一、回应性:回应文化陈旧
        二、回应力:回应本领欠缺
        三、回应度:回应机制不健全
第七章 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成效的提升路径
    第一节 提升地方政府回应成效的总体要求
        一、提升回应成效的主要任务:解决问题与消除矛盾并行
        二、提升回应成效的根本目标:争取人心与凝聚共识合一
        三、提升回应成效的基本方式:公众意见表达与行政吸纳相契合
        四、提升回应成效的指导原则:三同步与三结合并举
    第二节 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能力的提升要求
        一、奠定涉官网络舆情回应能力发展的基础
        二、提升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能力的总体要求
        三、提升涉官网络舆情政府回应能力的阶段性要求
    第三节 地方政府回应决策的完善与发展
        一、涉官网络舆情回应中的地方政府决策偏差
        二、回应决策偏差产生的根源
        三、提高回应决策质量的价值导向与原则规定
        四、改善涉官网络舆情地方政府回应决策的策略
    第四节 地方政府回应行动机制的健全
        一、行动预案组织机制
        二、舆情回应即时监控机制
        三、舆情极化防范机制
        四、网络参与活动研判机制
        五、政府回应过程控制机制
        六、多元主体联动机制
        七、社会心理干预机制
    第五节 人事处置和责任追究机制的完善
        一、人、事处置机制的完善原则
        二、问责追溯机制的完善路径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与学术贡献
        (一) 研究结论
        (二) 学术贡献
    二、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 研究不足
        (二)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A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实践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3.3 评述
    0.4 研究内容与方法
        0.4.1 研究内容
        0.4.2 研究方法
    0.5 创新之处
第1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 智慧城市
        1.1.1 智慧城市的概念
        1.1.2 智慧城市的特征
    1.2 大数据
        1.2.1 大数据的概念
        1.2.2 大数据的特征
        1.2.3 大数据与智慧城市的联系
    1.3 理论基础
        1.3.1 数据开放共享理论
        1.3.2 协同治理理论
        1.3.3 电子政务理论
第2章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A市建设现状及问题
    2.1 智慧A市建设现状
        2.1.1 智慧A市建设背景和当前形势
        2.1.2 智慧A市实施进度及计划
        2.1.3 智慧A市建设内容及措施
    2.2 智慧A市建设面临问题
        2.2.1 数据开放不到位
        2.2.2 数据资源整合难
        2.2.3 技术应用不充分
        2.2.4 社会关注度不高
    2.3 智慧A市建设问题剖析
        2.3.1 顶层设计不完善
        2.3.2 管理体制未理顺
        2.3.3 公众参与度不高
第3章 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借鉴与启示
    3.1 经验借鉴
        3.1.1 贵阳市经验借鉴
        3.1.2 杭州市经验借鉴
        3.1.3 上海市经验借鉴
        3.1.4 宁波市经验借鉴
    3.2 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启示
        3.2.1 统筹完善顶层设计
        3.2.2 推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3.2.3 规范智慧城市的建设与管理
        3.2.4 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3.2.5 注重智慧城市建设人才引进和培养
        3.2.6 重视公共信息平台和大数据资源库的建设
        3.2.7 智慧城市重点项目聚焦民生及社会服务
第4章 大数据背景下完善智慧A市建设的对策
    4.1 完善顶层设计
        4.1.1 明确建设目标及标准
        4.1.2 树立科学理念
        4.1.3 提升至重大战略统筹推进
    4.2 理顺管理体制,实现协同治理
        4.2.1 加强组织领导
        4.2.2 建设A市大数据中心
        4.2.3 完善制度体系
        4.2.4 推进数据共享开放
    4.3 强化“人、财、物”保障
        4.3.1 重视人才建设
        4.3.2 鼓励多元参与
        4.3.3 创新技术环境
    4.4 引导公众参与智慧A市建设
        4.4.1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4.4.2 加强宣传推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数字政府建设理论分析
    2.1 数字政府建设与政务服务变革的概念界定
        2.1.1 数字政府建设的涵义
        2.1.2 政务服务变革的涵义
    2.2 数字政府建设与政务服务变革的关系
        2.2.1 数字政府建设是政务服务变革的必然趋势
        2.2.2 政务服务变革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体现
        2.2.3 政务服务变革对数字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2.3 数字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2.3.1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2.3.2 数字政府的公共物品属性
        2.3.3 非数字化政府所提供的政务服务出现信息不对称
        2.3.4 政务服务的深入变革需要数字政府建设的推动
        2.3.5 “互联网+”条件下政务服务变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4 数字政府建设的结构要素分析
        2.4.1 组织制度
        2.4.2 信息技术
        2.4.3 政务信息资源
        2.4.4 群众满意度
    2.5 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
        2.5.1 组织制度建设
        2.5.2 资源平台建设
        2.5.3 应用场景建设
        2.5.4 数据整合开放
    2.6 应用的公共管理学理论
        2.6.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6.2 新公共服务理论
        2.6.3 网络治理理论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3.1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背景
        3.1.1 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的政策环境
        3.1.2 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的基础条件
        3.1.3 肇庆市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总体情况
        3.1.4 肇庆市政务服务变革的存在问题
    3.2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现状
        3.2.1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措施
        3.2.2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效
        3.2.3 肇庆市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发展现状
    3.3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现阶段的存在问题
        3.3.1 行政对象观念认识差异较大
        3.3.2 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3.3.3 服务事项标准化仍未完善
        3.3.4 数据共享开发利用效率低
        3.3.5 行业发展基础薄弱,创新活力不足
    3.4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4.1 主体建设意识未跟上,导致整体建设效果良莠不齐
        3.4.2 数据标准未建立,导致统筹推进受阻
        3.4.3 政务信息资源多样性,导致整合难度加大
        3.4.4 重平台轻规划,导致网络治理未成体系
        3.4.5 信息基础薄弱,导致产业发展滞后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外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借鉴
    4.1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4.1.1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
        4.1.2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亮点
        4.1.3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4.1.4 启示
    4.2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4.2.1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
        4.2.3 英国数字政府转型战略特点
        4.2.4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4.2.5 启示
    4.3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4.3.1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背景及进程
        4.3.2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成效
        4.3.3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4.3.4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对肇庆市的启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完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5.1 破除体制牢笼,健全协同联动机制
        5.1.1 聚焦强化组织与规划
        5.1.2 构建网络治理新局面
    5.2 推进电子政务一体化发展
        5.2.1 完善政府信息化标准的政策法规
        5.2.2 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基础
        5.2.3 构建一体化电子政务设施环境
    5.3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5.3.1 建立政务信息跨地区、跨部门协同机制
        5.3.2 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共用
        5.3.3 建立政务数据开放机制
    5.4 创新便民服务模式
        5.4.1 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5.4.2 充分拓宽市民网上办事渠道
        5.4.3 利用大数据实现政务服务人脸画像
        5.4.4 实现政务服务主动推送办理
        5.4.5 创新数字政府建设持续发展模式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关于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决议书

(6)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四、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智慧城市
        二、智慧政务
        三、电子政务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服务型政府理论
        二、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第三章 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泉港区电子政务的基本情况
        一、传统政务阶段
        二、电子政务阶段
        三、智慧政务阶段
    第二节 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政府部门内部办公智慧化
        二、政府部门间协同合作
        三、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交流
第四章 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内部保障体系有待完善
        二、部门间协同合作有待推进
        三、政府与公众互动有待加强
    第二节 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保障措施不到位
        二、协同合作存在困难
        三、传统管理观念未完全转变
第五章 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完善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保障体系
        一、加强智慧政务顶层设计及制度建设
        二、鼓励政企合作
        三、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四、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第二节 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务能力
        一、智慧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二、加强部门业务协同
        三、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再造
    第三节 增强政府与公众的双向互动
        一、转变传统管理观念
        二、扩大公众参与
        三、建设服务型政府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访谈提纲
附录 B 关于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的问卷调查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基于客户关系管理视角的W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
        1.1.3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内研究概况
        1.2.2 国外研究概况
        1.2.3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客户
        2.1.2 行政审批制度
        2.1.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客户及客户关系管理
    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2.2.1 基本内容
        2.2.2 客户关系管理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相适性分析
    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章 W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评述
    3.1 改革背景
        3.1.1 改革动力来源
        3.1.2 W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历程
    3.2 改革主要内容
        3.2.1 强化制度建设,培养公共服务意识
        3.2.2 发展电子政务,改造服务模式和流程
        3.2.3 清理审批事项,降低办事成本
    3.3 改革成效
第四章 W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调查样本分析
    4.2 存在的问题
        4.2.1 社会公众获得感有待提高
        4.2.2 集成服务掣肘多、推进难
        4.2.3 CRM技术平台建设有待深化
        4.2.4 工作人员难以匹配改革要求
    4.3 改革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4.3.2 法律法规不完善
        4.3.3 陈旧思想观念影响
        4.3.4 专业审批队伍建设滞后
第五章 优化W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5.1 优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5.2 实施“客户关怀”,提升服务质量
        5.2.1 重视客户识别
        5.2.2 健全公众参与机制
        5.2.3 拓展服务链条
    5.3 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5.3.1 加大培养力度,打造优质服务品牌
        5.3.2 完善审批工作人员保护机制
        5.3.3 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5.4 加强平台建设,做强基础保障
    5.5 加强部门合作,实现协同推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问卷调查
致谢
作者简介

(8)信息通讯技术革命时代的政府组织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1.5 本文结构
2 已有研究述评
    2.1 公共部门变革理论的脉络:官僚制—新公共管理—后新公共管理
    2.2 新公共管理与整体性政府视角下的ICT与组织变革
    2.3 公共价值视角下的ICT与组织变革
    2.4 数字时代治理与适应性治理视角下的ICT与组织变革
    2.5 中国的ICT与政府变革研究
    2.6 不同理论视角下的ICT与组织变革:比较与不足
    2.7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借鉴多学科理论资源推进公共行政问题研究
    3.2 信息通讯技术革命:特征与实现基础
    3.3 组织变革:表现维度与阶段
    3.4 ICT革命时代政府组织变革的路径:开放系统分析
    3.5 分析框架与研究命题
    3.6 本章小结
4 1980年代以来的ICT与政府关系:政策文件分析视角
    4.1 描述性分析
    4.2 主题关键词的编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ICT革命时代中政府组织变革的技术应用路径:行政审批服务案例
    5.1 行政审批服务的性质与技术基础
    5.2 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化中的政府组织变革:组织边界
    5.3 地方政府组织变革:技术条件、制度基础与组织结构
    5.4 本章小结
6 ICT革命时代中政府组织变革的任务环境路径:网约车案例
    6.1 网约车的性质与技术基础
    6.2 网约车领域中的政府组织变革:组织边界
    6.3 地方政府组织变革:组织结构与决策基础
    6.4 本章小结
7 案例分析与比较
    7.1 行政审批服务领域政府组织变革的案例内分析
    7.2 网约车领域政府组织变革的案例内分析
    7.3 行政审批服务领域与网约车领域政府组织变革的跨案例比较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结论
    8.3 政策建议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ICT文件主题关键词节点编码

(9)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数字政府
        1.2.2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1.2.3 大数据与政务大数据
        1.2.4 政务大数据融合与预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数字政府研究现状
        1.3.2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现状
        1.3.3 政务大数据研究现状
        1.3.4 政务大数据融合与预测研究现状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西方国家政务大数据的实践经验
    2.1 西方国家数字政府建设与应用的现状
        2.1.1 西方国家数字政府建设与应用的历史发展进程
        2.1.2 西方国家数字政府建设与应用的特点
    2.2 西方国家数字政府建设中解决资源共享的措施分析
        2.2.1 西方国家数字政府建设与应用中遇到的资源分割障碍
        2.2.2 西方国家数字政府建设中解决资源共享具体措施
        2.2.3 西方国家数字政府建设中政务大数据支撑数据共享措施的效果
    2.3 中西方在数字政府建设中解决资源共享措施的比较
        2.3.1 中国在数字政府建设中解决资源共享具体措施
        2.3.2 中西方在数字政府建设中解决资源共享措施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3 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的设计与分析
    3.1 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3.2 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各方职责
    3.3 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3.4 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的业务体系
        3.4.1 数据采集体系
        3.4.2 数据汇聚体系
        3.4.3 数据目录体系
        3.4.4 数据治理体系
        3.4.5 数据存储体系
        3.4.6 数据管控体系
        3.4.7 数据服务体系
        3.4.8 数据可视化体系
    3.5 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总体架构
        3.5.1 系统架构
        3.5.2 应用架构
        3.5.3 管理架构
        3.5.4 安全架构
    3.6 本章小结
4 省级政务大数据融合技术和算法研究
    4.1 政务数据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4.1.1 生成带有滚动路径属性的政务大数据挖掘
        4.1.2 政务数据融合算法设计
        4.1.3 拓展属性生成过程
        4.1.4 属性选择过程
    4.2 业务融合关键技术研究
        4.2.1 业务融合概念、发展过程及建设目标
        4.2.2 业务融合框架
        4.2.3 业务融合的关键问题
        4.2.4 业务融合的关键技术
        4.2.5 带有时间约束的融合业务建模
    4.3 业务融合典型案例分析——以不动产交易登记政务服务为例
        4.3.1 不动产交易登记现状
        4.3.2 不动产交易登记业务融合的目标
        4.3.3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的业务类型
        4.3.4 不动产登记平台的系统架构
        4.3.5 基于微服务技术架构的数据交互及业务协同实现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政务大数据的政务事件预测
    5.1 政务微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5.1.1 政务微媒体的概念
        5.1.2 政务微媒体的形式与特点
    5.2 政务微媒体的信息特征
        5.2.1 政务微媒体信息资源的特点
        5.2.2 政务微媒体信息资源类型
    5.3 基于政务微媒体的政务事件预测
        5.3.1 EPFM框架概述
        5.3.2 事件相关的政务微媒体信息文本检测方法
        5.3.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文本特征提取
        5.3.4 新事件检测方法
        5.3.5 概率分布及其解释
    5.4 应用分析
        5.4.1 数学描述
        5.4.2 方法有效性验证
        5.4.3 反馈机制的性能分析
        5.4.4 文本特征提取器的参数分析
        5.4.5 新事件检测性能
        5.4.6 预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大数据技术及改进关联规则算法在征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6.1 企业征信系统
        6.1.1 企业征信系统研究发展与应用
        6.1.2 大数据时代社会信用体会建设发展面临的机遇
        6.1.3 大数据时代征信行业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
    6.2 关联规则算法的研究
        6.2.1 关联规则算法的基本概念
        6.2.2 关联规则挖掘算法Apriori
        6.2.3 GSO算法的基本概念
        6.2.4 GSO算法优化Apriori算法研究
        6.2.5 优化G-Apriori算法性能评价
    6.3 征信系统关联规则算法应用
        6.3.1 征信数据集
        6.3.2 关联规则算法应用于征信数据
        6.3.3 实验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研究成果
        (二)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管理相关研究成果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内容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概念特点和思想理念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作用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和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关系
    二、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相关概念
        (一)信息和信息资源
        (二)政府信息和政府信息资源
    三、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公共性与复杂性
        (二)多因性与共享性
        (三)多维性与标准性
        (四)不可预测性与动态性
        (五)强制性与权威性
    四、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思想理念
        (一)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思想
        (二)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理念
    小结
第二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和现存问题
    一、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信息运转秩序构建的传统阶段
        (二)信息处理方式替代的办公自动化推进阶段
        (三)信息服务升级的电子政务推行阶段
        (四)广泛连接和融合的“互联网+”阶段
    二、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成果和现存问题
        (一)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主要成果
        (二)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现存问题
        (三)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发展机遇
    小结
第三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设计和影响因素
    一、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设计
        (一)多元主体共建政府信息资源
        (二)社会公众共享政府信息资源
        (三)全体公民共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成果
        (四)全社会共治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环境
    二、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层面
        (二)应用层面
        (三)组织层面
    小结
第四章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施策略
    一、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建设兼顾政府主导又和企业实施合作
        (二)应用建设兼顾现实需要和未来需求
        (三)功能设计兼具标准设计和弹性设计
        (四)总体管理兼有严格控制和有限管理
        (五)信息管理兼具隐私保护和公开透明
    二、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实施策略
        (一)多元主体共建政府信息资源的实施策略
        (二)社会公众共享政府信息资源的实施策略
        (三)全体公民共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成果的实施策略
        (四)全社会共治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环境的实施策略
    小结
结论
    一、主要观点
    二、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一)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作者博士期间科研成果概况
后记

四、电子政务如何为政府提速(论文参考文献)

  • [1]“一次办好”改革的地方实践与优化路径研究 ——以山东省R市为例[D]. 陈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整体性治理视角下优化基层政务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济南市L区“一次办好”改革为例[D]. 李娜.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涉官网络舆情的地方政府回应研究[D]. 原光. 山东大学, 2020(01)
  • [4]大数据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以湖南省A市为例[D]. 欧阳君. 湘潭大学, 2020(02)
  • [5]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D]. 卢杭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泉港区智慧政务建设研究[D]. 黄桂瑜. 华侨大学, 2020(01)
  • [7]基于客户关系管理视角的W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D]. 季丽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8]信息通讯技术革命时代的政府组织变革[D]. 李琳. 浙江大学, 2019(02)
  • [9]省级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D]. 杨欣翥.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1)
  • [10]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野下政府信息资源建设问题研究[D]. 张乔. 吉林大学, 2019(10)

标签:;  ;  ;  ;  ;  

电子政务如何加速政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