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拆掉农民创业的“墙”

河南拆掉农民创业的“墙”

一、河南拆除农民创业“围墙”(论文文献综述)

宗振振[1](2021)在《触媒视角下乡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7年,十九大报告对我国乡村发展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21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但当下我国乡村建设仍然面临着诸多困境,城乡二元化发展导致的乡村人口外流,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由于经济、文化、制度等原因引起了乡村大量闲置空间的问题尤为突出,故本文以乡村闲置空间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利用这些闲置资源作为乡村发展的“触媒”,通过小尺度介入的方式,以点带面地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文章运用了“触媒理论”和乡村活化理论对乡村闲置空间进行了活化利用的相关研究。以闲置空间作为触媒载体,通过植入触媒因子的方式来激活村落中的“模糊地段”。在完成建筑触媒的塑造之后,辅以相关活动或事件,进而达到活化乡村产业、文化、社区的目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我国当下的乡村振兴助力。本文在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并对研究对象和相关概念进行限定之后,采用了文献查阅、实地走访调研、问卷调查和案例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乡村闲置空间现状、类型、特征、价值及现存问题作出了分析。而后对“将闲置空间作为触媒载体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在遵循整体性、多样性、渐进性、可持续性这四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乡村闲置空间触媒式活化利用的策略。活化利用策略分别从闲置建筑、闲置空间、闲置景观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对于闲置建筑实体的活化利用依据建筑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对于闲置空间的塑造分别从室内外空间整合、室外空间重组、场所精神塑造三个方面着手;针对闲置景观的活化利用,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复合构建。最后,依据所提出的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策略对前姚村进行了触媒式设计,这也是对研究策略所做的研究性设计,以便更好地印证策略的可行性。利用乡村闲置空间作为“触媒”对乡村进行活化是存在一定可行性的,这一点从当下的乡村实践可以看到。本文依据这些乡村实践,并结合“触媒理论”对乡村闲置空间的活化利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这也可以看作是对乡村触媒理论的一次补充,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为将来的乡村建设和研究提供一条借鉴的思路。

王文俊[2](2021)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新乡黄河滩区乡村建筑风貌设计研究 ——以原阳县梁寨、土寨、新吴庄三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和经济模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这历史变局中,原有的土地利用格局和土地资源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针对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空心村土地浪费严重、生态用地指标不足、生产用地受到侵蚀等问题,国务院提出了实施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国策。该政策所体现的规划理念纠正了传统城乡规划中建设用地优先的模式,而是把土地当做不同的自然资源类型对待,根据各种土地类型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因地赋能,赋予其适合的使用功能,即在自然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下进行建设用地规划。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的七个行政村被选为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千村工程试点村。本文以其中的三个行政村为研究案例,立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理念和土地分类方法,首先对三村的土地指标进行统计、核查。其次,以扩大生态用地,保障生产用地,集约生活用地为规划目标,借鉴王云才教授三生空间的宏观土地分类方法对细小的土地类别进行归类,结合各地块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以及使用现状,在三生空间宏观用地分类模块下对细小的用地类型进行平衡调整,在土地指标平衡、土地结构优化以及生活空间功能完善的基础上,把问题聚焦于乡村建筑风貌保护与建设问题。乡村建筑风貌保护与改造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分四个环节展开:其一是对地域传统街道格局及街道立面形象要素的发掘以及在风貌协调性规划中的运用;其二是对地域传统公共建筑、公共场所及关键节点形象要素的提取以及在风貌协调性规划中的运用;其三是对传统院落形制与单体建筑空间、形态要素的提取与创新性运用;其四是对传统建筑装饰要素的提取以及在建筑立面形象设计中的运用。由于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尚未出台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统一标准,故而,本文的研究是在该政策理念指导下,针对该政策目标导向的一种设计方法的探索,研究成果只是设计实践的一种地域化经验总结。其研究内容尚有待在进一步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深化和丰富充实。

丁潇颖[3](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王伟莉[4](2020)在《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民宿改造设计研究策略 ——以南阳宝天曼民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旅游经济的日益增长极大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快速崛起,民宿旅游也因此发展迅猛,与之相伴的是其配套旅游服务的乡村民宿在产品数量、标准和服务形式等市场需求上的不断提升。然而目前国内民宿发展普遍存在着模仿化严重、特色明显不足、体验感不强等问题,无法很好地适应我国现代民居旅游休闲度假的需要。因此,为更好适应这一需要,文章选择以“全域旅游背景下民宿改造设计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在“全域旅游”的战略背景下,为了促进乡村民宿的发展,本文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对南阳宝天曼天河冲浪风景区的乡村民宿发展进行现状调研、总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文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对全域旅游、民宿的概念进行梳理,并总结其形成的不同类型,分析全域旅游对民宿发展的影响;第三部分,对国内外民宿的案例进行研究,总结民宿改造的设计手法,为下文的项目实践确立方法;第四部分,通过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民宿发展的研究,总结出民宿改造的原则和策略;第五部分,运用上述策略改造宝天曼景区民宿项目,完成宝天曼景区三处具体的方案设计。对宝天曼风景区民宿的改造设计中,论文从地理交通、自然资源、乡村民宿等方面进行梳理总结,以此实现民宿设计的策略和方法、乡村民宿的应用价值相对提升。论文最后通过案例实践总结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造实施策略和解决的技术手段,并对未来做出展望。总之,景区内的乡村民宿改造设计,要充分考虑景区的在地性、历史性、文化性及当地的自然资源等多种因素。

邓弟蛟[5](2020)在《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文中研究指明祠堂是我国传统建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建筑类别,蕴含有珍贵的历史信息和文化信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血缘伦理、宗族观念、祖先崇拜、建筑艺术和典章制度。而传统剧场作为古代民众的公共娱乐场所,又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美学精神、礼乐思想和道德理念。总体而言,中国宗祠剧场产生于明代,至清代趋于繁荣,民国时期走向衰落。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与夏言奏请嘉靖皇帝放宽对民间祭祖限制的奏疏密切相关,该奏疏对民间宗祠的建设以及宗族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外在原因。此外,一方面,戏曲艺术本身的发展,推动了传统剧场在建筑形制上的进一步完善,而宗祠中“内神”与“外神”的共同祭祀,使的宗祠建筑更具庙宇建筑特性,因此民众在宗祠的建筑形制上,对庙宇剧场建筑形制加以借鉴。另一方面,明代家乐盛行,使得观众更青睐于私有化的观演场所,是明代宗祠剧场产生的内在原因。现存的三十六座明代宗祠剧场中,戏台建筑不饰雕刻,质朴大方。从宗祠剧场的修建来看,明代中后期,民众剧场观念淡泊,许多宗祠戏台为后期补修。从现存宗祠剧场的分布来看,江西地区占现存明代宗祠剧场的一半之多,这与明代弋阳腔的流行有很大关系。清代宗祠剧场走向繁荣,主要是由于清代中后期“花部”崛起,为宗祠剧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统治阶级认识到戏曲的教化作用,默许甚至主导在宗祠里面修建戏台,实行高台教化。此外,随着清朝政权的巩固,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也为宗祠剧场的修建提供了经济保障。总体而言,清代宗祠剧场呈现出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这一方面与宗祠数量本身就存在南方多、北方少的实际情况相关,另一方面,则是南北方的民众在神灵信仰上存在较大差别。南方以家族祖先崇拜为主,而北方则以公众神灵崇拜为主。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不仅表现为宗祠剧场的数量有所增加,还包括戏台建筑地域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晴雨台”的出现,使戏曲演出活动不再受到天气的影响。而“雨厅”的修建,是继“看楼”之后,民众对观演场所改革后的结果,意味着宗祠剧场中的演剧活动,由“娱神”向“娱人”方向转变。其次,清代宗祠剧场建筑形制还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民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建筑技术的完善。至民国时期,宗祠剧场走向衰落,不仅宗祠剧场的开始数量减少,宗祠中演剧活动的规模和频率也有所下降,同时剧场的建筑形制也没有明显的改进和突破。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代化生产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宗族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族田走向衰落。同时,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宗族管理制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加上民国时期战乱不断,宗祠失去了政府和法律有效的保护,没收和异化祠堂的现象严重,宗祠剧场的功能明显削弱。在建筑形制方面,传统宗祠剧场在选址上崇尚“风水”,其选址往往蕴含天人合一、刚柔相济的哲学思想。在平面布局上,根据宗祠剧场中戏台与宗祠其他建筑的关系,可以分为“分离式”和“一体式”两种布局形式。在纵向布局上,宗祠剧场中轴线上由南往北依次为大门、戏台、享堂和寝堂,东西两侧为看楼。戏台台基略低于享堂,享堂台基略低于寝堂,而看楼二层则与戏台表演区基本处于同一平面。这种一层高于一层的纵向布局,既体现了对祖先的尊敬和崇拜,又反映了民众对观演关系的改进。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主要包括祭祀演剧、修祠续谱演剧、人生仪礼演剧、科举中榜演剧和罚戏等五种类型。其演出的剧目主要有庆贺戏、历史戏、公案戏、爱情戏、生活戏等。其中,历史戏和公案戏尤为民众喜爱,但庆贺戏则是宗祠剧场演剧的特色所在。从演剧目的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具有教化民众、娱乐族人以及祭祀祖先等多重目的。从演出规模上看,宗祠剧场的戏曲演出活动,规模较大,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此外,从演剧时间上看,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明显受到农事活动的制约。与宗祠剧场中族人热衷于观看戏曲演出的情况不同,在一些族谱族规中,对于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同时,有的族谱对于“夜戏”的演出活动也加以禁止。与前两条戏曲“禁忌”所不同的是,“夜戏”演出虽然被官方训令和族规所禁止,但“夜戏”演出的剧目则常见于宗祠剧场的舞台题记中,呈现出官方与民间、族规与现实互相博弈的特征。

李娜[6](2020)在《乡村旧建筑空间的微更新设计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区域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的课题来源和研究主体是基于党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所提出的具体实施要求以及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多项国家政策下,同时也是针对我国乡村如何摆脱当下最直接的矛盾与后续的发展做出的一次积极尝试与回应。指出乡村的发展不应该是单纯的回归传统,也不能一味的向城市化进程发展,需要寻求一个合理的介入方式来平衡乡村的发展方向,找准自身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正确位置,针对性的解决当下乡村面临的困境,保留自身特色,在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下,以微更新的设计策略和原则来实现乡村的有机发展。本文对乡村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从三个方向构建研究框架:其一通过大量实地调研村落研究当下乡村的主要现状与矛盾,总结出目前乡村转变较为成功的实际案例,将调研村落的基本概况和发展情况进行分类对比,总结出主要的发展路线。其二通过村落自下而上的构成微元素研究村落无序演变与有序介入下村落肌理的构成与转换;从旧建筑的符号、语言与组成要素等综合分析旧建筑空间在微更新指导下的重构与延续;强调场所精神和特殊记忆点对于村民情感的重要影响,确定村民的主人公地位。其三通过对南河港村的评价分析和概念的设计方案研究乡村在微更新策略的引导下如何进行空间的功能转换和生命延续。论文研究将微更新理论用于目前我国乡村发展转变的现实问题中,从小范围、小尺度方向入手,研究乡村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从村落、建筑、空间多方面多角度实施因地制宜的更新方式对乡村聚落进行介入更新。对于乡村聚落形态、民居新旧转换以及空间构成的研究中,指出在更新活动中必须尊重本土历史和文化特色,延续传统精华。参考乡村发展已取得显着效益的典型路线,提出以微更新的设计策略进行乡村改造,从现实的角度解决乡村改造面临的实践问题。在研究旧建筑空间转换中引入ARP(Adaptive Reuse Potential)理论分析建筑更新改造的最佳介入时间点,选择最优化的更新方式,同时将空间转换主要分为住宅空间和非住宅空间转换,更加细致的总结出乡村空间功能转变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本文旨在研究归纳总结在微更新设计概念的指导下乡村旧建筑空间的介入转换研究,补充当下乡村旧建筑空间的相关研究内容的不足。希望本课题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乡村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赖世贤[7](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提出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吴雪婧[8](2020)在《三线建设背景下二汽工业遗存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文中认为三线建设是我国20世纪60年代进行的一场重大工业迁移和经济建设活动,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第二汽车制造厂便是其中一大建设项目。三线建设工业遗存是我国工业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特殊性和研究价值,然而目前学界对其从建筑学视角切入的研究还刚刚起步,关于二汽三线工业遗存更是尚未系统性地整理分析,作为一家城市尺度的工业企业,其完整的系统性、良好的集群性又赋予它独特之处,对揭示背后映射的国家精神意志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次研究以二汽三线工业遗存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资料收集和整理对整个历史背景环境和二汽阶段发展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把握,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实地调研和走访,以点带面地对各个专业厂工业区和生活区建立起直观的认识。鉴于其规模庞大,将从宏观到微观逐层深入剖析,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将遗存物质层面的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同时将其带入历史环境中,用现象学的方法揭示其背后的本质,其中还穿插与其它工业遗存的横向比较,进一步挖掘不同的建成环境所对应的不同建设条件和它们的内在联系。宏观尺度上,重点把握二汽选址、布局形态、功能组合和边界特征,将它们在各种外因制约下形成的不同规划策略进行归类总结,体现出在备战的总体战略导向下对生产的科学性和建设的经济性的兼顾;微观尺度上,对空间形制、结构构造和装饰造型特征的讨论则各有侧重对象,观察其背后的规律。接着将整个建设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分类讨论,并分阶段分析各因素是如何作用并影响二汽的生成的。最后对二汽三线工业遗存价值进行了简析。本次研究得出结论:二汽作为三线建设项目所呈现出来的非常规的建成环境特征,是国家权威意志主导的结果,从宏观到微观特征都表达出强烈的目的性,备战思想作为第一要义贯彻建设始终,经济性因素、环境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常常作为现实不利条件与之产生冲突,文化性因素使得居民能动力能够在大体上与政府保持一致,政府能动力作为绝对约束从宏观透射到微观,而居民能动力在建设后期逐渐增强,一方面从微观层面影响建设实践,一方面反馈在政府决策上,多方力量和因素在这个过程中的制约和平衡最终形成了二汽的面貌特征。

周紫[9](2019)在《登封市崔坪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发展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很多问题和矛盾,比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生态环境破坏污染等。其中,城乡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了制约整个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三农”问题相当严峻。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如果城乡发展不平衡、三农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国家的全面现代化就很难实现,人民群众的幸福、国家的复兴也难以实现。因此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格外关注和重视。为了补齐这一短板,国家很早就注重了农村的发展建设,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助力三农,目前,十九大最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面临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全新理念,该理念旨在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该如何实施,各地在当下的具体实践中走了不同的探索路径,也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模式。“美丽乡村”模式出现的比较早,在全国各地也实践了多年,产生了很多具有自身地域特点、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该模式即保证生产发展,又强调保护生态环境,甚至是以生态促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和方式受到社会的认可,可能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一种好的模式。本文首先提出研究的背景,即国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注重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并发布实施一系列惠农政策,例如“乡村振兴战略”,积极的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其次对研究“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然后进行国内外乡村规划建设的研究综述。接着说明本文研究内容,指出研究方法,归纳出研究的技术路线。然后对美丽乡村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总结和辨析。此外,文章还收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和实践案例,并对研究的结论进行分析、对实践经验进行学习,总结出值得美丽乡村建设借鉴的地方。最后将基础理论和实践案例研究中所获得的理论和经验应用于实际规划案例,完成登封市崔坪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在登封市崔坪村的规划设计实践中,通过对场地的区位、资源、自然环境、村落环境、产业经济、文化习俗等多方面的调查,了解了崔坪村的现状情况,结合现状分析和该乡村规划基础理论,确定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尊农重农、继承和发扬乡土文化的基本原则,然后对崔坪村进行村域总体规划,包含有建设规划、产业规划、村庄更新、旅游设施规划、环卫设施规划等多方个方面,其中建设规划根据村庄所在区位,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功能分区,充分发挥村长自身优势;产业规划通过发掘当地特色农产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农业与旅游业融合进行多层次发展;村庄更新注重建筑风貌的保护与改造、景观环境的美化、对房屋和道路等方面的设计提升,打造宜居美丽的乡村人居环境;旅游设施规划通过找准自身所在旅游线路上功能,通过建设加油站、停车场、购物街、综合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将村庄旅游区位优势发挥出来,形成引力点,吸引游客,拉动村域经济;环卫设施规划等基础设施规划的建设将保障村庄的健康发展和正常运行。期望通过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设计推动登封市崔坪村的全面发展,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最后,文章对崔坪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诸多建议,以期为乡村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点想法和微博力量。

向刚[10](2019)在《乡村产业建筑遗存的再利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乡村经济变革时期,大量的乡镇企业应运而生,也建设了大量的产业建筑,用以提高村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如今经济变强,大量的产业建筑却逐渐失去原本的功能,但它们也已融入乡村生活,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印记。这些产业建筑建设时首要考虑的是实用性,缺乏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新老空间连续性、景观生态系统以及村民生活需求等方面的考虑。在其废弃之后,不但丧失了经济价值,而且导致了乡村传统文化消亡、建筑肌理破坏、空间片段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给乡村带来了诸多弊端,破坏乡村空间和乡村环境。当下“乡村振兴”正在如火如荼的推进,全国掀起了一场打造试点村落的热潮,兴建服务于振兴事业的公共设施首当其冲。从节约土地资源和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选择这些产权明晰,且产权较容易扭转的产业建筑遗存进行改造,是一个可行性很高的办法。所以,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建筑遗存的更新发展和再利用,是当代进行乡村建设工作时,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梳理了中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历程。并基于对乡村产业建筑的实地调研,概括总结了乡村产业建筑的现状特点和现存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形成当下特征的影响因素。同时针对乡村背景和发展需求,从文化引导、生态修复、肌理织补、多义空间四个角度对产业建筑遗存的再利用策略进行了论述。最后结合笔者在研究生阶段参与的两个实践项目,对产业建筑再利用策略的具体运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二、河南拆除农民创业“围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南拆除农民创业“围墙”(论文提纲范文)

(1)触媒视角下乡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1 触媒理论研究
        1.4.2 闲置空间活化利用
        1.4.3 国内外乡村建设实践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触媒理论及闲置空间活化研究
    2.1 触媒理论的相关研究
        2.1.1 触媒理论的基本要点及作用特征
        2.1.2 触媒形式分类
        2.1.3 触媒理论的运作机制
    2.2 闲置空间活化理论研究
        2.2.1 基本活化原则
        2.2.2 基本活化策略
        2.2.3 空间活化与触媒理论的关联性
    2.3 乡村闲置空间作为触媒载体的可行性分析
        2.3.1 当下乡村发展面临的深层困境
        2.3.2 将乡村闲置空间作为触媒点的可行性分析
        2.3.3 触媒理论对于乡村闲置空间活化的指导意义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村闲置空间现状调研及分析
    3.1 调研情况概述
        3.1.1 调研依托
        3.1.2 调研方法
        3.1.3 调研地点
    3.2 乡村闲置空间现状、成因及影响
        3.2.1 乡村闲置空间的现状
        3.2.2 乡村闲置空间的成因
        3.2.3 乡村闲置空间的影响
    3.3 乡村闲置空间分类、特征及其价值
        3.3.1 乡村闲置空间类型
        3.3.2 乡村闲置空间特征
        3.3.3 乡村闲置空间价值
    3.4 乡村闲置空间现存问题
        3.4.1 空间尺度问题
        3.4.2 结构稳定性问题
        3.4.3 生态环境问题
        3.4.4 再利用率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触媒视角下乡村闲置空间活化实践案例调研及分析
    4.1 触媒理论在乡村活化过程中的实践应用
        4.1.1 “建筑针灸”——松阳乡村实践
        4.1.2 CBC建筑中心——设计改变乡村
        4.1.3 渐进复兴——张雷的莪山实践
    4.2 乡村闲置空间活化实践调研及案例分析
        4.2.1 修武县“党建美学”建设——乡村闲置建筑更新再利用
        4.2.2 福建上坪古村复兴计划——乡村闲置空间整合设计
        4.2.3 山东威海石窝剧场——景观复合构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闲置空间触媒式活化利用策略
    5.1 基于触媒视角的乡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原则
        5.1.1 整体性原则
        5.1.2 多样性原则
        5.1.3 渐进性原则
        5.1.4 可持续性原则
    5.2 闲置空间活化利用潜力分析及触媒因子选取
        5.2.1 闲置空间活化利用潜力分析
        5.2.2 建筑实体作为触媒因子
        5.2.3 空间场景作为触媒因子
        5.2.4 自然与人文景观作为触媒因子
        5.2.5 文化要素作为触媒因子
    5.3 触媒因子的塑造与活化策略
        5.3.1 乡村闲置建筑更新再利用——实体媒介塑造与活化
        5.3.2 乡村闲置空间整合设计——空间媒介塑造
        5.3.3 景观复合构建——景观媒介塑造
        5.3.4 触媒因子塑造中的在地性体现
    5.4 触媒效应的延续策略
        5.4.1 村落活化的触媒式弹性设计
        5.4.2 构建村落内部及周边触媒要素联系
        5.4.3 触媒后续反应引导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触媒视角的闲置空间活化策略应用——以冀屯镇前姚村为例
    6.1 村落及项目概况
        6.1.1 区位分析及村落概况
        6.1.2 现存问题
        6.1.3 项目定位
        6.1.4 项目拟解决的村落现存问题
    6.2 前姚村触媒点潜力分析与选取依据
        6.2.1 建筑实体触媒
        6.2.2 公共空间触媒
        6.2.3 景观触媒
    6.3 前姚村触媒媒介塑造与活化策略应用
        6.3.1 闲置建筑更新再利用
        6.3.2 闲置空间整合设计
        6.3.3 景观复合构建
        6.3.4 触媒因子塑造中的在地性表达
    6.4 项目触媒效应的延续
        6.4.1 项目触媒式弹性设计
        6.4.2 项目周边触媒联系构建
    6.5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附录C 毕业设计图纸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新乡黄河滩区乡村建筑风貌设计研究 ——以原阳县梁寨、土寨、新吴庄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背景
        1.1.2 社会现实背景
        1.1.3 行业规范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阐述
        1.3.1 国土空间规划概念
        1.3.2 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与突出问题
        1.3.3 国土空间规划与以往相关规划的区别
        1.3.4 三生空间的概念
        1.3.5 乡村建筑风貌概念
        1.3.6 国土空间规划与乡村建筑风貌之间的联系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国土规划理论综述
        1.4.2 国内建筑风貌理论综述
        1.4.3 国外国土规划理论综述
        1.4.4 国外建筑风貌理论综述
    1.5 研究对象与范围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范围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原阳县太平镇三村现状调研及问题
    2.1 三村的自然与经济地理概况
        2.1.1 区域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1.3 地形地貌特征
        2.1.4 水资源状况
        2.1.5 原阳县域内黄河段历史文化特征
        2.1.6 三村建筑风貌历史沿革
    2.2 三村土地指标现状
        2.2.1 生产用地指标现状
        2.2.2 生活用地指标现状
        2.2.3 生态用地指标现状
        2.2.4 现状问题小节
    2.3 三村三生空间土地结构现状调研及问题
        2.3.1 三生空间土地结构现状
        2.3.2 三生空间土地结构问题
    2.4 生活空间服务功能现状调研及问题
        2.4.1 生活空间服务设施现状及问题
        2.4.2 生活空间建筑风貌协调性现状及问题
        2.4.3 生活空间基础设施现状及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原阳县太平镇三村国土空间规划设计分析
    3.1 三村土地指标调整
        3.1.1 生活用地指标调整
        3.1.2 生态用地指标调整
        3.1.3 生产用地指标调整
    3.2 三村土地结构优化
        3.2.1 生活空间土地结构优化
        3.2.2 生态空间土地结构优化
        3.2.3 生产空间土地结构优化
    3.3 三村生活空间功能完善
        3.3.1 生活空间居住功能完善
        3.3.2 生活空间建筑风貌协调性控制
        3.3.3 生活空间基础设施完善
    3.4 三村综合概况分析及风貌引导策略
        3.4.1 三村资源概况分析
        3.4.2 三村民宅风貌引导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原阳县太平镇三村建筑风貌保护与规划设计分析
    4.1 街道格局及街道形象要素提炼与规划设计分析
        4.1.1 街道格局要素提炼与设计
        4.1.2 街道形象要素提炼与设计
    4.2 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要素提炼与规划设计分析
        4.2.1 公共空间区位调整与协调
        4.2.2 公共建筑形象优化设计
    4.3 传统院落形制要素提炼与设计分析
        4.3.1 传统院落布局平面要素提炼与设计
        4.3.2 传统住宅建筑造型及空间要素提炼与设计
    4.4 建筑装饰要素提炼与设计分析
        4.4.1 建筑屋面装饰要素提炼与设计
        4.4.2 建筑屋身装饰要素提炼与设计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创新点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研究不足之处
        5.3.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太平镇乡村现状问卷表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成果
致谢

(3)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1.1.4 小结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
        1.3.1 社区
        1.3.2 社区农园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5.1.1 北京育园
        5.1.2 上海创智农园
        5.1.3 深圳馨月园
        5.1.4 上海梅园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5.2.3 融入社区公园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5.4.4 小结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6.5.1 国家层面
        6.5.2 地方层面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附录 G
附录 H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民宿改造设计研究策略 ——以南阳宝天曼民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域旅游的背景
        1.1.2 乡村民宿的背景
        1.1.3 全域旅游推动乡村民宿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内外全域旅游相关研究
        1.3.2 国内外民宿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相关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全域旅游概念
        2.1.2 民宿概念界定
    2.2 民宿类型
    2.3 全域旅游对民宿的影响
        2.3.1 全域旅游对民宿发展的要求
        2.3.2 全域旅游对民宿发展的建设要求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民宿改造实践案例分析
    3.1 国外民宿改造实践案例
        3.1.1 英国Nettlecombe Farm农庄民宿
        3.1.2 日本京都Guest House合庭
    3.2 国内民宿改造实践案例
        3.2.1 莫干山裸心谷
        3.2.2 台湾陈桑民宿
    3.3 本章小结
4 全域旅游背景下民宿改造设计的原则与策略
    4.1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民宿改造设计的原则
        4.1.1 保护性原则
        4.1.2 旧材料利用原则
        4.1.3 环境互融共生原则
        4.1.4 尊重生态发展原则
        4.1.5 个性化原则
    4.2 全域旅游背景下民宿改造设计的策略
        4.2.1 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4.2.2 运用人文历史资源策略
        4.2.3 延续村落文化的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4.2.4 民宿内部空间的改造设计策略
        4.2.5 民宿的外部空间改造设计策略
        4.2.6 乡村情境营造民宿氛围的设计策略
    4.3 本章小结
5 设计实践—以南阳宝天曼民宿整体改造设计方案
    5.1 基本概况与主题定位
        5.1.1 区位交通
        5.1.2 资源分析
        5.1.3 现状分析
    5.2 南阳宝天曼景区民宿改造设计方案
        5.2.1 改造案例一: 西侧木屋民宿、新旧宾馆民宿及餐厅
        5.2.2 改造案例二: 天河冲浪入口民宿
        5.2.3 改造案例三: 天河冲浪周边乡村民宿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论文研究成果
    6.2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ABSTRACT

(5)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章 中国宗祠的发展沿革
    第一节 先秦以前的宗庙
    第二节 从两汉墓祠到唐代家庙
    第三节 从宋元家祠到明清祠堂
第二章 明代宗祠剧场的出现
    第一节 明代宗族制与宗祠的普及
    第二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产生
    第三节 明代宗祠剧场的特征
第三章 清代宗祠剧场的繁荣
    第一节 清代宗族制与宗祠的兴盛
    第二节 现存清代宗祠剧场
    第三节 清代宗祠剧场的发展
第四章 民国宗祠剧场的衰落
    第一节 民国宗族制度的变革
    第二节 现存民国宗祠剧场
    第三节 民国宗祠剧场式微缘由
第五章 宗祠剧场的建筑形制
    第一节 宗祠选址与平面布局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建筑结构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装饰艺术
第六章 宗祠剧场的演剧活动
    第一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类型
    第二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内容与声腔
    第三节 宗祠剧场的演出特点
第七章 族谱中的戏曲禁忌
    第一节 禁止家族妇女“烧香看戏”
    第二节 族人职业选择中的“优伶”禁忌
    第三节 明令禁止与屡禁不止的“夜戏”演出
第八章 家族戏班与庙宇剧场的互动——以修水县三元班为例
    第一节 三帝殿及其神灵考述
    第二节 庙宇剧场与家族戏班的互动
    第三节 神养戏:三元班的生存策略
第九章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以云阳县彭氏宗祠为个案考察
    第一节 彭氏宗祠及彭氏家族
    第二节 蓝大顺之乱
    第三节 乡村宗族与地方社会的管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中国现存宗祠剧场
附录二 中国宗祠剧场碑刻摘录
附录三 中国宗祠剧场戏台题记摘录
附录四 族谱所载戏剧史料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乡村旧建筑空间的微更新设计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困境与挑战
        1.1.2 乡村保护与措施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内容
        1.3.1 国外相关研究内容
        1.3.2 国内相关研究内容
    1.4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1.4.1 相关概念界定
        1.4.2 研究范围
        1.4.3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乡村更新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借鉴
    2.1 乡村的演变与困境
        2.1.1 演变与发展
        2.1.2 现象与问题
        2.1.3 选择与转变
    2.2 乡村更新相关理论借鉴
        2.2.1 新旧关系
        2.2.2 新陈代谢
        2.2.3 有机更新
        2.2.4 谨慎更新
        2.2.5 以人为本
    2.3 乡村旧建筑与微更新介入理论
        2.3.1 旧建筑
        2.3.2 微更新
    2.4 本章小节
第三章 自下而上的微元素构成
    3.1 乡村聚落肌理构成与演变
        3.1.1 空间形态
        3.1.2 构成要素
        3.1.3 无序演变与有序介入
    3.2 旧建筑的延续与重构
        3.2.1 符号特征
        3.2.2 元素与语言
        3.2.3 更新原则
        3.2.4 新旧并置
    3.3 场所与空间
        3.3.1 外部空间
        3.3.2 内部空间
        3.3.3 记忆与情感的再现
    3.4 文村的更新与转变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空间微更新的介入与转换
    4.1 自我更新——以苏州南河港村为例
        4.1.1 基本概况
        4.1.2 现状与调研
        4.1.3 更新策略
    4.2 时机——建筑的介入最佳时间点
        4.2.1 微更新策略优势
        4.2.2 建筑最佳介入点
        4.2.3 微更新的内容与原则
    4.3 转换——空间的多种转换方式
        4.3.1 住宅空间转换
        4.3.2 非住宅空间转换
        4.3.3 混合空间转换:轻介入·在地化——老酒坊改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对乡村旧建筑空间研究的展望
    5.2 创新点
攻读学位期间的成果说明
参考文献
附录Ⅰ
附录Ⅱ

(7)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三线建设背景下二汽工业遗存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
        1.2.2 概念界定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既往研究
        1.4.1 关于三线建设的研究
        1.4.2 关于三线工业遗存的研究
        1.4.3 关于二汽的研究
        1.4.4 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生成机制的研究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2 三线建设在全国及二汽的概况
    2.1 三线建设的背景、方针和成果
        2.1.1 三线建设的战略背景和建设方针
        2.1.2 三线建设在全国的建设成果
    2.2 二汽的三线建设概况
        2.2.1 二汽建设历程
        2.2.2 二汽三线建设的建设者
        2.2.3 二汽在三线建设时期的建设成果
        2.2.4 二汽工业遗存的现状与未来
    2.3 本章小结
3 二汽工业遗存的宏观层面特征分析
    3.1 二汽的选址区位特征分析
        3.1.1 深居内陆、山低沟宽的区位地形条件
        3.1.2 较为原始的建设环境
        3.1.3 以襄渝铁路串联的区域工业格局
    3.2 二汽的布局形态特征分析
        3.2.1 工业生产区布局形态特征分析
        3.2.2 居住区布局形态特征分析
    3.3 二汽的功能组合特征分析
        3.3.1 总体生产功能配置特征分析
        3.3.2 专业厂功能组合特征分析
    3.4 专业厂边界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二汽工业遗存的微观层面特征分析
    4.1 建筑空间形制特征分析
        4.1.1 工业建筑空间形制
        4.1.2 居住建筑空间形制
        4.1.3 公共建筑空间形制
    4.2 建筑结构构造特征分析
        4.2.1 小跨度建筑
        4.2.2 大跨度建筑
    4.3 建筑装饰造型特征分析
        4.3.1 以功能、构造为出发点的装饰造型表达
        4.3.2 以精神文化为重心的装饰造型表达
        4.3.3 装饰造型中的历时性变化和优先级的体现
    4.4 小结
5 二汽工业遗存特征的影响因素及生成机制
    5.1 内生限制性影响因素
        5.1.1 制序性因素
        5.1.2 经济性因素
        5.1.3 环境性因素
        5.1.4 文化性因素
        5.1.5 技术性因素
    5.2 社会能动者因素
        5.2.1 政府
        5.2.2 居民
        5.2.3 市场资本
    5.3 二汽三线建设工业遗存的生成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二汽三线工业遗存价值简析
    6.1 历史价值
    6.2 社会价值
        6.2.1 推动十堰城市建设发展
        6.2.2 集体记忆与社会情感的塑造
    6.3 科技价值
    6.4 建筑价值
    6.5 美学价值
7 结论
    7.1 研究成果总结
        7.1.1 二汽三线工业遗存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总结
        7.1.2 二汽各建设阶段中影响因素的权重变化和生成机制总结
        7.1.3 二汽三线工业遗存价值总结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登封市崔坪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1.2 三农问题的重要性
        1.1.3 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需求
        1.1.4 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1.1.5 美丽中国的建设要求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乡村建设研究综述
        1.3.1 国内乡村建设研究综述
        1.3.2 国外乡村建设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实地调研法
    1.6 技术路线
2 美丽乡村概念辨析及理论基础
    2.1 美丽乡村概念辨析
        2.1.1 美丽乡村的提出
        2.1.2 美丽乡村的概念
        2.1.3 美丽乡村的内涵
        2.1.4 美丽乡村的功能解析
    2.2 美丽乡村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2 景观美学理论
        2.2.3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2.4 乡村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2.2.5 乡村景观规划AVC理论
3 国内外相关实践及案例分析
    3.1 国外相关实践
        3.1.1 日本造村运动
        3.1.2 韩国新村运动
        3.1.3 美国的乡村建设
        3.1.4 德国的村庄更新
        3.1.5 荷兰的土地整理
    3.2 国内相关案例
        3.2.1 浙江安吉高家堂村
        3.2.2 浙江奉化滕头村
        3.2.3 江西婺源上晓起村
4 登封市崔坪村美丽乡村现状分析
    4.1 规划背景
    4.2 村庄概况
        4.2.1 区位分析
        4.2.2 自然资源条件
        4.2.3 历史文化遗存情况
        4.2.4 人口分布现状
        4.2.5 村庄分布现状
        4.2.6 土地使用现状
        4.2.7 村容村貌
        4.2.8 村庄基础设施现状
        4.2.9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5 登封市崔坪村美丽乡村规划总则
    5.1 规划依据
    5.2 规划指导思想
    5.3 规划原则
    5.4 规划目标
    5.5 规划定位
    5.6 发展策略
    5.7 规划重点与内容
        5.7.1 规划重点
        5.7.2 规划内容
6.项目实践——登封市崔坪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
    6.1 建设规划
        6.1.1 总体布局
        6.1.2 功能分区
        6.1.3 道路交通规划
        6.1.4 景观系统规划
        6.1.5 配套设施规划
    6.2 村域产业发展规划
        6.2.1 产业规划原则
        6.2.2 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6.2.3 产业发展目标
        6.2.4 产业发展方向与策略
    6.3 村庄有机更新与整治规划
        6.3.1 农居及建筑风貌改造
        6.3.2 道路改造
        6.3.3 绿地系统及景观系统改造
        6.3.4 环境设施整治
    6.4 旅游设施规划
    6.5 环卫系统规划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乡村产业建筑遗存的再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课题缘起
    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学术意义
        1.3.3 实践意义
    1.4 概念界定
        1.4.1 乡村产业建筑遗存
        1.4.2 再利用策略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调研对象
    1.6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案例研究
    2.1 相关理论支撑
        2.1.1 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研究
        2.1.2 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研究现状
        2.2.2 国外研究现状
    2.3 论文创新点
    2.4 乡村产业建筑遗存再利用案例
        2.4.1 国内案例研究
        2.4.2 国外案例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乡村产业的发展历程
    3.1 乡村产业的缘起
    3.2 乡村产业的分类
        3.2.1 乡村传统产业
        3.2.2 外来引进产业
    3.3 近现代乡村产业发展的代表性阶段
        3.3.1 传统手工业时期(1955 以前)
        3.3.2 社队企业时期(1955-1984)
        3.3.3 乡镇企业高速发展时期(1984-90 年代中)
        3.3.4 乡镇企业优势丧失时期(90 年代中-2000 年初)
        3.3.5 乡镇企业转移和转型时期(2000 初至今)
    3.4 江村的乡村产业发展历程
    3.5 乡村产业建筑发展历程
        3.5.1 结构形式与建筑风貌的演变
        3.5.2 产业建筑风貌决定因素
        3.5.3 新乡村产业建筑
        3.5.4 产业建筑类型特点
    3.6 小结
第四章 乡村产业建筑的现状特征
    4.1 乡村产业建筑分类
        4.1.1 按位置关系分类
        4.1.2 按群组形态分类
        4.1.3 按结构形式分类
    4.2 乡村产业建筑的现状特征
        4.2.1 数量庞大,种类多样
        4.2.2 分布不均,东高西低
        4.2.3 布局分散,建设混杂
        4.2.4 占比差异,风貌混乱
    4.3 乡村产业建筑造成的影响
    4.4 乡村产业建筑闲置的原因分析
        4.4.1 乡镇企业的先天劣势
        4.4.2 乡村产业根植性不强
        4.4.3 市场环境竞争的加剧
        4.4.4 政策制度方向的转变
    4.5 乡村产业建筑的转型契机
        4.5.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4.5.2 乡村产业文化价值的再认识
        4.5.3 与乡村建设用地管理办法相契合
    4.6 小结
第五章 产业建筑遗存的再利用策略
    5.1 产业建筑再利用类型
        5.1.1 原真性保护
        5.1.2 改造性利用
        5.1.3 控制性建设
        5.1.4 拆除后还绿
    5.2 文化引导策略
        5.2.1 多种文化类型选取
        5.2.2 文化引导实施步骤
        5.2.3 产业建筑遗存的作用
    5.3 生态修复策略
        5.3.1 不同程度的生态修复策略
        5.3.2 生态修复方法要点
    5.4 肌理织补策略
        5.4.1 肌理理论与乡村肌理
        5.4.2 肌理织补的一般方法
        5.4.3 乡村产业建筑遗存的肌理织补方法
    5.5 多义空间策略
        5.5.1 多义空间的定义
        5.5.2 乡村发展与空间多义性
        5.5.3 营造多义空间一般方法
        5.5.4 产业建筑改造成多义空间
    5.6 小结
第六章 产业建筑遗存的再利用实践
    6.1 黄墅匠心学社
        6.1.1 项目背景
        6.1.2 黄墅工匠
        6.1.3 项目场地
        6.1.4 设计策略
    6.2 泰州蔡氏庄园
        6.2.1 项目概况
        6.2.2 蔡氏庄园
        6.2.3 文化挖掘
        6.2.4 设计策略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结论
    7.2 论文不足
    7.3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及会议
附录二 :乡村产业建筑实地调研汇总表
附录三 :乡村产业建筑历史资料汇总表
附录四 :匠心学社部分加固技术图纸现场施工状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河南拆除农民创业“围墙”(论文参考文献)

  • [1]触媒视角下乡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策略研究[D]. 宗振振.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2)
  • [2]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新乡黄河滩区乡村建筑风貌设计研究 ——以原阳县梁寨、土寨、新吴庄三村为例[D]. 王文俊.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3]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4]全域旅游背景下的民宿改造设计研究策略 ——以南阳宝天曼民宿为例[D]. 王伟莉.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5]中国宗祠剧场及其演剧活动调查研究(上)[D]. 邓弟蛟.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9)
  • [6]乡村旧建筑空间的微更新设计研究 ——以长江中下游区域为例[D]. 李娜.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7]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8]三线建设背景下二汽工业遗存特征及生成机制研究[D]. 吴雪婧.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登封市崔坪村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D]. 周紫.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6)
  • [10]乡村产业建筑遗存的再利用策略研究[D]. 向刚.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9(03)

标签:;  ;  ;  ;  ;  

河南拆掉农民创业的“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