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恩来与邓颖超纪念馆陈列技术新探索

浅谈周恩来与邓颖超纪念馆陈列技术新探索

一、浅谈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情怀厅陈列手法的新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张锋[1](2021)在《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基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玉[2](2020)在《我国纪念馆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纪念馆的身份已经由传统单纯的祭祀建筑转变为集科普宣传、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纪念馆的服务对象也由统治者专属转变为普通人共享,公众可以随意进入建筑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但目前我国纪念馆设计大多忽视了参观者的情感参与和变化,是一座仅有身体却缺乏灵魂的空壳。因此,本文从“情感化设计角度”出发,以我国纪念馆空间为对象,将情感化设计理论应用在纪念馆空间中,探讨纪念馆空间中的情感化设计表现形式。首先,针对我国纪念馆快速发展和目前纪念馆空间情感化设计不足之间的矛盾提出问题,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分类归纳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出情感内涵、影响因素及类型,梳理情感化设计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并总结纪念馆的类型和职能及空间发展脉络和趋势。其次,将情感化设计理论运用到纪念馆空间中,运用分类归纳法和实地调研法,梳理纪念馆空间中的情感主题和游客的情感化需求,依据前人关于情感化设计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筛选原则,确定影响纪念馆空间情感化设计的因素,为后文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依据研究背景和基础理论分析,运用分类归纳法从本能层次、行为层次、本能层次三方面,分为空间界面形态、空间尺度、空间材质、空间光环境、空间声环境、空间序列、展览流线、陈列方式、地域归属与文化认同、个人反思与情感升华、场所记忆与认知共十一个影响因素进行细化研究,研究各个影响因素在纪念馆空间中的情感化设计表现形式,并用举例说明法进行实例说明。最后,根据理论分析,指导平津战役纪念馆进行优化实践。采用实地调研法进行场地调研,并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游客对场馆的评价,基于空间、游客调研结果,发现场馆现存问题,并从营造情感空间、丰富展览体验和增强情感记忆三个方面提出具体优化策略,为我国的纪念馆空间设计提供借鉴意义。

巩小琳[3](2018)在《“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视角下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以下简称“十大精品”)评选活动对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事业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获奖作品代表了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最高水平,为陈列展览的发展提供了范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整体水平的提升。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整理“十大精品”历年获奖案例,从展览的内容设计、策展模式、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公众服务等四个方面简要阐述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发展状况。本文共分6章。第1章:绪论。说明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介绍了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的研究现状,明确了后文所需的相关概念。第2章:陈列展览设计体系的探索。本章结合评选活动开展以来的获奖案例,从内容设计方面论述了我国陈列展览设计体系的探索。第3章:陈列展览制度的改变。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行的展览制度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章通过对比中西方策展制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策展人负责制”,“十大精品”评选以来,多家博物馆为探索这一制度做了不同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本文通过对这些获奖案例的分析,得出这一制度的优势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办法。第4章:陈列展览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介绍了博物馆陈列展览中所能应用到的数字媒体技术的类别,厘清了数字媒体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的问题,通过获奖案例的分析,总结了我博物馆陈列展览在数字媒体技术应用方面的进步。第5章:陈列展览公众服务水平的提升。本章以“十大精品”获奖作品为例从展览宣传、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来论述博物馆公众服务水平的提升。第6章:结语。总结全文观点。

鲍洁敏[4](2018)在《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绝大多数的景观环境设计并不是在一片空白上进行的创作,而是现有人居环境的更新和再设计,是以场所本身为原点的设计。场所形成于特定的时空条件之中,既蕴含着自然的印记,亦饱含着由人的活动而生成的文化成果和信息。景观作为一种设计语言,场所文脉便是这种语言运用的上下文和背景。一处优秀的景观应当能与周遭的客观环境产生很好的对话关系,最大限度彰显环境的固有特征,其关键在于对场所以及场所中所积淀的文脉进行解读和研判。通过建立一种针对场所文脉的衡量机制,从场所文脉中选择最具保留价值、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当下需求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合理的吸收和转化,最终整合到新的景观中去。首先,在系统架构下探讨景观环境中的场所文脉构成,阐明文化要素自身不同的存在形态和存在环境,归纳空间文脉和文化背景两个层面的文脉关系,指出场所文脉体系的特点和对景观设计的功能意义。其次,在共时性的维度中分析不同形态的文化要素如何与场所空间发生关系,在历时性的维度中探讨文脉关系和文化要素在时间轴上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场所文脉的解读,确定文化要素的价值维度,剖析文脉结构的运行机制,并以此为依据建立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评价指标体系。接下来,针对场所文脉体系的自身特点,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场所文脉评价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出发,对文化要素在景观环境中的价值和文脉结构维持自身健康可持续的能力进行评价并分级,为特定场所中景观设计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最终,根据场所文脉解读和评价的成果,以“耦合法”为基本原理引导景观设计决策。在设计的前期阶段中,根据场所文脉结构特点确定景观设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场所文脉的结构优化策略和环境引导策略,实现场所景观在未来发展中的可持续。在设计的中期阶段,将场所中既有的文化要素与具体的景观设计内容进行耦合,根据文化要素自身的价值特点制定合理的保护利用策略,赋予其适宜的景观功能。在设计的后期阶段,从场所文脉中提取本土化的景观语汇和语法,讲述属于场所的故事,实现人与场所的精神共鸣。论文旨在实现从场所文脉理论研究到景观设计实践的转化,推动景观设计方法的进步,主要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1.视角创新: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研究深化过程2.理论创新: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衡量机制构建3.方法创新:在景观语境下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场所文脉评价方法4.成果创新:基于耦合原理实现场所文脉评价到景观设计策略的转化

郝斌[5](2018)在《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文中研究说明王琦,从20世纪30末至90年代末,一直是活跃在中国艺坛的一位重要美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他的《嘉陵江上》《侯水》《石工》《晚归》《老榕树》等已成为中国现代版画史以至中国现代美术史中的经典;在艺术理论方面,他积极参与理论争鸣,撰写了大量美术文论,已成为我们研究中国现代美术思潮的重要文献;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曾在重要的历史时刻担当中国美术界领导等。王琦已然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洪流中涌现出来的一代美术家的杰出代表。同时,王琦独特的艺术生涯使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转型的历史洪流之中,并在其中不断被裹挟、被整合、被改造,既构成了一种“整一性”,也同时包含着矛盾性和复杂性。以王琦为个案,正恰切地揭示了在时代艺术洪流的磅礴涌动中个体与时代、艺术与政治(或革命)所构成的复杂关系,以及个体艺术家在其中所遭遇的矛盾心态和艰难选择。从20世纪30年代以至“文革”前这一重要时段,构成了 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中一段加速“整合”的特殊时段,而王琦正成为我们审视、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问题的一个十分典型的案例。

曾宗宾[6](2017)在《人物纪念馆展陈设计研究 ——以昆明闻一多纪念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岁月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无数优秀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们或因其伟大的事迹与精神,或因其卓越的成就而被人们所颂扬和推崇。人物纪念馆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对传承、发扬、创新这些优秀代表人物的精神文化思想内涵,提供了场所与寄托之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的需求,人物纪念馆在我国发展迅速,到目前已经占到我国博物馆总量的近六分之一;并且影响深远,在保存和传承公众记忆、维护和塑造社会主旋律文化,促进名人效应的持续发挥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思维的局限、资金的缺乏、人才技术的不足等一系列主客观方面的因素,导致我国很多人物纪念馆呈现出与观众的期待严重不符的现状,特别是对直接影响到参馆体验和感受的展陈设计部分感到不满意。针对此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人物纪念馆的展陈设计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从而提高其展览质量和效果,最大程度地让观众满意,从而促进人物纪念馆功能与价值的发挥。本文以即将在昆明建立的闻一多纪念馆为例,结合我国人物纪念馆的基本状况、展陈设计的经验与教训,从可行性分析、总体定位、场景与展品的布置选择、展览手段与形式、展览文本内容的编写方面来对闻一多纪念馆进行详细的展陈设计,并对促进我国人物纪念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对昆明闻一多纪念馆的展陈设计和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对我国人物纪念馆的展陈设计与发展有所启发和裨益。

陈超[7](2016)在《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以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作品进行纵向比较与分析,重点从人物塑造、表现形式、创作手法、艺术语言及主题内容等层面进行阐述,说明特定时代的文艺观念、创作环境以及意识形态的诉求对于这一题材创作的深刻影响。根据不同时代背景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转向,对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历程做出阶段性的特征划分,梳理这一题材雕塑在新时期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脉络,并探讨当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亟待面对的课题,瞻望其未来发展前景和整体走向。文章的第一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回归与调整”,主要以1980年代几届全国性美展中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和这一题材的公共纪念性雕塑作品为例,论述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在1980年代的先期实践;第二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探索与突破”,重点分析了“七一”美展和“第八、九届全国美展”中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的潜在价值和影响,并从表现手法、形式语言、空间环境等层面论述了199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的多元化探索与实践;第三部分为“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深化与创新”,主要从人物塑造、艺术语言、核心价值三个方面对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进行重点阐述。在此部分,文章重点关注了当代雕塑发展的几个热点话题,通过分析新世纪以来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纪念性雕塑创作,阐述这一题材雕塑在民族化、时代性与人文性、民族悲剧精神表达三个方面发展与演化的历程;第四部分为“回顾与反思”,分析总结了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指出当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一题材雕塑在未来发展中可能开拓的新的疆域做出个人主观的认识和思考。

李华[8](2016)在《特殊时期的美术创作 ——陕西省美术创作组“秦文美”现象的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50-70年代艺术发展之中,始终围绕着《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来发展。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美术创作发展到了一种在政治笼罩下的集体创作的形式。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陕西省成立的美术创作组“秦文美”作为文革时期的美术创作集体,其作品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并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陕西美术创作组是文革期间陕西美术界的由官方组织的美术创作团体,集体署名“秦文美”以强调集体性,其中“秦”代表陕西,“文”代表陕西省文化局,“美”代表美术创作组。它集中了当时年富力强的陕西美术界的美术精英,所创作的作品当时在全国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成员也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引领着,影响着陕西甚至是全国美术的发展。本文首先对“秦文美”的历史时代背景进行了剖析,在结合史料和当事人的访谈,以及收集的相关文献整理出了相对完整的“秦文美”历史经历,对这个文革时期的集体美术创作的代表从当事人描述到资料收集进行一个全方面的还原。。并对“秦文美”可考证的作品进行了逐一分析和研究,并对其在当时所造成的影响,历史渊源,美学理论进行了深度梳理,从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中寻找其成立的根本原因,在世界艺术史中寻找这种创作经历的历史共性。通过影响中国美学发展的典型论的分析,找出包括“秦文美”在内的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渊源。得出一个客观的,公正的历史结论以及他真正的价值所在。从学术研究层面来看,对文革时期的美术研究有相当部分停留在“口号”式反思上,并没有完全对其的美术发展脉络根源和其中的组成形式进行深度挖掘,对“集体创作”大都是一种批判的态度,并没有将这段历史看作是一个历史产物和客观存在来对待。虽然文革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历史的客观存在性和发展性决定了一个时期的出现并不是偶然。把“秦文美”作为一个典型研究对象来进行剖析,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是我们对文革时期美术创作详细过程进行研究很好的切入点。以往对文革时期的美术研究几乎都跳入了对其指导思想“红光亮”成份的批判之中,而“秦文美”的创作中一直存在着对文革时期的美学观点的对抗,因此对“秦文美”的研究可以摆脱以往受“红光亮”解读思维的束缚,从另一个角度去研究文革时期美术。

金妍秋[9](2015)在《论“十大精品”评选活动—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博物馆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实现社会服务最直接的手段,是博物馆展示研究成果最基本的方式,也是观众接受博物馆教育最重要的途径。 “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以评选的方式,为提高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在回顾11届“十大精品”评选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历届获奖情况,利用统计和分析的方法,深入剖析它的发展历程,阐明其中的变化和原因,并从一个文博专业学生的视角,浅谈笔者认识到的展览精品工程的意义和社会影响,并根据它的发展趋势作出自己浅薄的展望。

周龙燕[10](2014)在《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文中认为本文是对中国90年来瞿秋白生平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总结与评述,目的是为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促进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展。本文的研究思路是:运用整体与个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作纵、横两条线的勾勒和铺陈,厘清瞿秋白生平研究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展现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貌;将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放置在广阔的时空背景下,深入探讨各个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和深层原因,特别探讨中国共产党对瞿秋白的历史性评价与瞿秋白生平研究之间的关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90年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对瞿秋白生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瞿秋白生平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评述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年10月-1949年9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起步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在中国最早开始于1921年10月10日《申报》上登载的一篇署名天我(江亢虎)的旅俄通讯,这是国内目前发现的最早有关瞿秋白报道的史料。该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瞿秋白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第二类,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第三类,瞿秋白的传记文章。总体而言,这段时期的研究成果相当有限,大都是悼念性、纪念性文章,仅有的几篇传记也相当的简明扼要。从总体特征考察,这一阶段在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发展历程中,还算不上真正自觉的研究,但其在研究史上的意义和价值却不能因此轻忽或低估。理由有三:第一,这段时期见诸于报刊的不带政治色彩的客观报道,是极其宝贵的原始资料,他们是瞿秋白生平研究赖以进行和深入的根本基础;第二,这一阶段距离瞿秋白牺牲的时间不太远,亲人、朋友、战友们撰写的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误记误忆的情况比较少,这些文章的记述真实可信,是瞿秋白生平研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第三,这段时期为瞿秋白写作简明传记的作者多与瞿秋白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对瞿秋白非常了解,他们传记中提供的史料都非常珍贵,对瞿秋白的评价也相对客观,他们的观点对后来者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产生了影响。第二章评述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年10月-1966年5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步入正轨阶段: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分散、零碎走向有一定的体系和规模。1955年中国共产党给予瞿秋白政治生涯的公正、肯定评价给学界的瞿秋白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此大背景下,学界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走上现代学术发展的正轨,进入到自觉研究阶段。这一阶段,杨之华为宣传、研究瞿秋白做了大量的工作,成为瞿秋白生平研究当之无愧的重要开拓者;丁景唐从挖掘和考证瞿秋白生平史料和研究资料开始,逐步走上有系统的瞿秋白研究之路,他所从事的瞿秋白生平史料、资料的整理、研究和考证工作在整个瞿秋白生平研究史中属开创之举,有筚路蓝缕之功。丁景唐也因此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奠基人;这一阶段,温济泽撰写的传记文章较之前更为详细、具体,曹子西、上官艾明还开始了写作瞿秋白传记着作的尝试。凡此种种,说明此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并初具规模,但大陆尚未出现整部的、正规的瞿秋白传记。第三章评述“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年5月一1976年10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黑白颠倒的阶段。“文革”十年,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也遭到破坏。瞿秋白因为一篇《多余的话》而被诬陷为“叛徒”,瞿秋白一生历史不断地被诬蔑和抹黑,学界逐步展开的瞿秋白生平研究遭受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在长达十年的“文革”动乱中,声讨瞿秋白的文章主要被收纳在以下材料中:《讨瞿》(彻底搞臭大叛徒瞿秋白资料汇编)(《讨瞿战报》1-14集汇编)(1967年10月由北京政法学院革命委员会出版);《瞿秋白批判集》(《讨瞿专号》汇编)(1968年北京师大革委会井冈红军出版);《讨瞿》1-4集(上海工总司轻工业局文体工业联络站宣传组等单位出版)。这些材料对瞿秋白的批判无非就是歪曲历史事实,对瞿秋白的文章断章取义,进行扭曲和误读,毫无学术价值可言。第四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年10月一198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重新恢复阶段。“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在“两个凡是”的错误指导之下,中国共产党在政治、思想上的混乱并未消除。学术界也尚未形成健全、正常的学术氛围,瞿秋白研究依然属于学术禁区。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为瞿秋白平反昭雪并给予了新的历史评价。在思想解放的大环境下,瞿秋白生平研究开始逐步恢复并健康成长。在学者们打破思想禁锢、努力的探索和开拓下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回忆、纪念瞿秋白的文字,开始整理成书,编印出版;瞿秋白研究资料集和研究论文集也相继出版;周红兴的《瞿秋白诗歌浅释》、王铁仙的《瞿秋白论稿》等专题研究专着出版;杨之华撰写、洪久成整理的长篇回忆录《回忆秋白》也得以面世;陈云志、王士菁、周永祥等还进行了瞿秋白传记、年谱写作的尝试。在众多学术成果中,陈铁健的《瞿秋白传》和王观泉的《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代表着这一阶段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这一阶段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主要还是处于推到“四人帮”强加在瞿秋白头上的污蔑不实之词,匡正是非,恢复瞿秋白真实的历史形象阶段。第五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年1月-1999年12月)。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蓬勃发展阶段。伴随着纪念瞿秋白英勇就义六十周年、瞿秋白诞辰一百周年等活动的展开,全国掀起一股研究瞿秋白的热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研究基础上,随着大量原始资料的出版发行,特别是学界关于瞿秋白“左”倾盲动和《多余的话》的评价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瞿秋白生平研究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一阶段,学界在有关瞿秋白生平的专题性研究方面作出了不少新成绩,出版了多部专论着作,如《从天香楼到罗汉岭——瞿秋白综论》、《瞿秋白与他的同时代人》等;在瞿秋白传记写作方面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如叶楠的《瞿秋白评传》、鲁云涛的《瞿秋白评传》、许焕隆的《瞿秋白评传》、许京生的《瞿秋白与鲁迅》等;在瞿秋白年谱编纂方面也取得了大丰收,学界出版了两部瞿秋白年谱《瞿秋白年谱新编》、《瞿秋白年谱详编》,还有一本大事记《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瞿秋白大事记述》。但是,瞿秋白生平研究并未全面展开,尚有许多领域有待开发。第六章评述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年1月-2013年)。这一阶段属于瞿秋白生平研究的全盛阶段。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对瞿秋白“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创性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给新时期的瞿秋白研究指明了方向。伴随着民国档案资料和其他各种史料被逐步地公布和挖掘,特别是联共(布)中央及共产国际绝密档案资料(二十一卷本《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的出版发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越发清晰、真实的被还原出来,学术界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站在最新的学术、思想前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瞿秋白生平展开全方位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史实考证方面,丁景唐、丁言模、丁言昭、梁化奎、周一平等一批学者作出了扎实的成绩;在佚文考辨方面,刘小中、丁言模编写的《瞿秋白佚文考辨》问世;在瞿秋白生平专题研究方面,吴之光、张秋实等的研究填补了瞿秋白生平研究的空白;在传记写作、年谱编纂方面,由江苏省瞿秋白研究会主持编写的《瞿秋白传》与刘小中、丁言模编着的《瞿秋白年谱详编》分别代表了当下瞿秋白研究界的最高研究水平:《瞿秋白年谱详编》是迄今为止瞿秋白研究界最为详备的一部年谱,《瞿秋白传》则是瞿秋白研究界最为翔实的一部传记。

二、浅谈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情怀厅陈列手法的新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情怀厅陈列手法的新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纪念馆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文博政策指引
        1.1.2 纪念馆现实需要
        1.1.3 纪念馆发展困境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纪念馆
        1.3.2 空间
        1.3.3 情感化设计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纪念馆相关研究
        1.4.2 空间相关研究
        1.4.3 情感化设计相关研究
        1.4.4 研究评述
    1.5 研究对象及内容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情感化设计与纪念馆空间理论研究
    2.1 情感研究
        2.1.1 情感内涵
        2.1.2 情感影响因素
        2.1.3 情感类型
    2.2 情感化设计研究
        2.2.1 情感化设计的提出和发展
        2.2.2 情感化设计的相关理论
        2.2.3 情感化设计的研究方法
    2.3 纪念馆空间研究
        2.3.1 纪念馆类型及职能
        2.3.2 纪念馆空间构成
        2.3.3 纪念馆空间发展脉络
        2.3.4 纪念馆空间发展趋势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纪念馆空间中情感化设计运用
    3.1 情感主题
        3.1.1 积极情感
        3.1.2 消极情感
    3.2 游客情感化需求
        3.2.1 本能层次需求
        3.2.2 行为层次需求
        3.2.3 反思层次需求
    3.3 情感化设计影响因素
        3.3.1 影响因素的梳理
        3.3.2 影响因素的筛选原则
        3.3.3 影响因素的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纪念馆空间情感化设计表现形式
    4.1 本能层次情感化设计表现形式
        4.1.1 空间界面形态
        4.1.2 空间尺度
        4.1.3 空间装饰
        4.1.4 空间光环境
        4.1.5 空间声环境
    4.2 行为层次情感化表现形式
        4.2.1 空间序列
        4.2.2 空间流线
        4.2.3 展示方式
    4.3 反思层次情感化表现形式
        4.3.1 地域归属与文化认同
        4.3.2 个人反思与情感升华
        4.3.3 场所记忆与认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纪念馆空间情感化设计实践应用
    5.1 项目概述
    5.2 场馆空间调研
        5.2.1 本能层次
        5.2.2 行为层次
        5.2.3 反思层次
    5.3 场馆游客调研
        5.3.1 调研方法
        5.3.2 调研问卷的设计
        5.3.3 游客基本信息分析
        5.3.4 游客对空间整体评价分析
        5.3.5 不同属性游客对空间差异评价分析
    5.4 场馆现存问题
    5.5 场馆优化策略
        5.5.1 营造情感空间
        5.5.2 丰富展览体验
        5.5.3 增强情感记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平津战役纪念馆游客空间评价表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3)“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视角下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现状
        1.2.1 陈列展览研究综述
        1.2.2 “十大精品”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探讨
        1.3.1 陈列展览
        1.3.2 十大陈列展览精品
第2章 陈列展览设计体系的探索
    2.1 陈列展览主题凝炼
    2.2 陈列展览体系结构的新探索
第3章 陈列展览制度的改变
    3.1 策展人引入的背景
        3.1.1 策展人的由来
        3.1.2 策展人制度的主要职能
        3.1.3 策展人的工作流程
    3.2 西方博物馆的策展制度
    3.3 我国现行的策展制度
    3.4 策展人制度在展览中的实际运用
第4章 陈列展览中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
    4.1 数字媒体技术的特点及优势
    4.2 数字媒体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
    4.3 数字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
第5章 陈列展览公众服务水平的提升
    5.1 陈列展览的宣传与推广
        5.1.1 传统媒体
        5.1.2 新媒体
    5.2 教育活动
    5.3 文创产品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致谢

(4)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综述
        1.2.1 文脉研究综述
        1.2.2 场所理论综述
        1.2.3 景观领域中的“场所-文脉”探索
        1.2.4 场所文脉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范畴和视角
        1.3.1 研究的范畴
        1.3.2 研究的视角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调查方法
        1.5.2 分析方法
        1.5.3 评价方法
        1.5.4 数字技术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研究
    2.1 景观语境下的文化要素研究
        2.1.1 景观语境下文化要素的存在形态研究
        2.1.2 景观语境下文化要素的存在环境研究
    2.2 景观语境下的文脉关系研究
        2.2.1 景观环境的空间文脉
        2.2.2 景观环境的文化背景
    2.3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特点
        2.3.1 场所文脉的整体性
        2.3.2 场所文脉的层次性
        2.3.3 场所文脉的开放性
        2.3.4 场所文脉的稳定性
    2.4 场所文脉在景观设计中的功能意义
        2.4.1 场所信息在新景观中的传达
        2.4.2 场所文脉与景观语言的运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解读
    3.1 景观语境下场所文脉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3.1.1 景观设计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3.1.2 场所文脉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3.2 共时性的场所文脉研究
        3.2.1 物质要素在场所中的组织秩序
        3.2.2 非物质文化要素与场所的关联
    3.3 历时性的场所文脉研究
        3.3.1 文脉关系的变迁与发展
        3.3.2 文化要素的演替与积淀
    3.4 场所文脉解读的意义
        3.4.1 确定文化要素的价值维度
        3.4.2 分析文脉结构的运行机制
        3.4.3 建立场所文脉评价指标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评价
    4.1 场所文脉评价的体系构建
        4.1.1 场所文脉评价的内涵
        4.1.2 场所文脉评价的原则
        4.1.3 场所文脉评价的主体
        4.1.4 场所文脉评价的客体
    4.2 文化要素价值评价
        4.2.1 评价流程和方法
        4.2.2 文化要素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4.2.3 文化要素价值评价指标量化
    4.3 文脉结构健康评价
        4.3.1 评价流程与方法
        4.3.2 文脉结构健康评价
    4.4 场所文脉评价的实证研究
        4.4.1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案例研究
        4.4.2 宁海许家山历史村落案例研究
        4.4.3 南京明城墙历史地段案例研究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
    5.1 场所景观设计决策的原理
        5.1.1 “因地制宜”与耦合法
        5.1.2 “耦合法”的景观意义
        5.1.3 基于耦合原理的景观设计决策过程
    5.2 文脉结构层面的设计策略
        5.2.1 场所文脉的结构优化
        5.2.2 场所文脉的环境引导
    5.3 文化要素层面的设计策略
        5.3.1 物质文化要素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5.3.2 非物质文化要素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5.4 景观语言的应用策略
        5.4.1 景观语言的传承与创新
        5.4.2 景观语言的叙事和抒情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结语
        6.1.1 视角创新:从要素层面到结构层面的研究深化过程
        6.1.2 理论创新:景观语境下的场所文脉衡量机制构建
        6.1.3 方法创新:在景观语境下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场所文脉研究方法
        6.1.4 成果创新:基于耦合原理实现场所文脉评价到景观设计策略的转化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术专着
    期刊论文
    会议论文
    学位论文
    规范标准
    网络资源
    其他
图表索引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参与纵向课题
    获奖情况
    参与横向课题
    学术交流
致谢

(5)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艰难的抉择: 王琦早年的艺术学习与思想转型(1934—1938)
    第一节 洋画的信仰——20世纪30年代上海美专西洋画教学与王琦的艺术取向
    第二节 艺术,还是抗战?——王琦在武汉政治部三厅的宣传画创作
    第三节 苦闷与抉择——王琦的鲁艺学习及其矛盾选择
第二章 生活的自觉: 王琦在抗战时期大后方的艺术选择(1939—1945)
    第一节 运动,还是研究?——“后鲁艺”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第二节 从战斗之美到生活之美——王琦抗战时期的艺术选择
    第三节 王琦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新现实主义”
第三章 隐含的苦闷: 王琦抗战胜利后至香港时期艺术诸问题(1945—1950)
    第一节 走向批判?——抗战胜利后国统区木刻运动与王琦的艺术选择
    第二节 规训与改造——王琦香港时期的艺术选择
第四章 宏观语境与个体选择: 新中国时期王琦艺术诸问题(1950—1965)
结语
图版目录
参考文献
附录
    1、王琦年表
    2、王琦着述文献目录
    3、回忆与评价——王宏建谈王琦先生几个问题
    4、怀念我的父亲和老师王琦——王炜访谈
    5、社会各界深切哀悼王琦同志
    6、王琦《朝霞映船台》画里画外
    7、难以割舍的情怀——王琦画笔下的香港
    8、并非老生常谈——李桦、王琦纪念个展解析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6)人物纪念馆展陈设计研究 ——以昆明闻一多纪念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人物纪念馆
        二、人物纪念馆展陈设计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第一章 我国人物纪念馆的基本状况
    第一节 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突出成绩
        二、存在问题
    第二节 人物纪念馆的特性
        一、人物品质感召
        二、临场感觉强烈
        三、情感价值突出
    第三节 分类
        一、遗址类纪念馆
        二、非遗址类纪念馆
第二章 我国人物纪念馆展陈设计的相关经验与教训
    第一节 宝贵经验
        一、环境越来越舒适和人性化
        二、展览手段和形式多样化
        三、展品更加多元丰富
        四、专业性更强
    第二节 不足之处
        一、展览主题和内涵提炼不足
        二、过度追求形式或内容
        三、场馆和展品布置不合理
第三章 昆明闻一多纪念馆建馆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建馆背景
    第二节 功能定位
        一、文化功能
        二、宣传教育功能
        三、旅游经济功能
第四章 昆明闻一多纪念馆展陈设计总体定位
    第一节 内容演绎方式的选择
    第二节 主题思想的确定
    第三节 展览框架的设立
第五章 昆明闻一多纪念馆展陈设计
    第一节 展品与场馆的布置组合
    第二节 展陈形式与手段
    第三节 展览文本内容编写
第六章 促进人物纪念馆教育功能发挥的建议
    第一节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第二节 宣传业务建设
    第三节 内容深度提炼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缘起、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解释
    第三节 前期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第四节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回归与调整
    第一节 文革范式下的“两面性”:社会转型中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
    第二节 雕塑本体的复归与主体意识的确立:198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创作
        一、创作思想的转变与审美意识的觉醒
        二、艺术个性的彰显与精神气质的强调
        三、当代意识的融入与形式意味的追求
    第三节 平民英雄的出场与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退潮
    第四节 198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的复兴
        一、突破与局限:改革开放初期的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创作
        二、时间过程中的人物性格还原与情感表现:1980年代人物纪念性雕塑创作
        三、1980年代纪念碑雕塑的表现主题与形式特征
        四、空间氛围的营造与环境意识的增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探索与突破
    第一节 主题内容的多样化与现实主义创作的恪守:关于“七一”美展
        一、英雄人物的生活化表现与双重身份的强调
        二、作品的现代性追求与民族传统形式的借鉴
        三、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小人物”情感表现
    第二节 沉寂中的守持与发展:从“第八、九届全国美展”中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说起
        一、英雄形象的多样化呈现与性格化追求
        二、艺术家主观色彩的增强与作品叙事性的减弱
        三、借助人物的“角色性”与“历史背景”突出作品自身的文化涵义和历史寓意
    第三节 1990年代革命历史题材公共纪念性雕塑的繁荣
        一、形式语言的拓展与表现手法的多元
        二、叙事方式的突破与空间形态的开敞
        三、人物纪念性雕塑在民族语言形式上的开拓性探索
        四、革命领袖人物纪念性雕塑创作的平民化塑造与人格化追求
    第四节 后现代语境下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变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深化与创新
    第一节 人性光辉的显现与完善: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人物塑造
        一、领袖人物
        二、平民英雄
        三、反面人物
    第二节 艺术语言的拓展与延伸:多元并呈与多元综合
        一、写实、写意与抽象的并存与共融
        二、造型语言的强化与个人风格的追求:吴为山与王洪亮的写意性雕塑
        三、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写意性表现的探索及实践意义
        四、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对西方当代艺术形式的借鉴
        五、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在材料、肌理及质感上的探索
    第三节 核心价值的建构与彰显: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主题变奏与视角转变
    第四节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大型公共纪念性雕塑创作
        一、公共纪念性雕塑民族化进程中的有益探索: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园群雕》说起
        二、时代性与人文性的表达:以《青年毛泽东》为例
        三、悲剧意识的演化与升华: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主题雕塑》说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回顾与反思
    第一节 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历程回顾
    第二节 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
        一、1980年代:“一元化的打破”与“多元化的确立”
        二、1990年代:“多元化探索与实践”
        三、新世纪以来:“突破与超越”
    第三节 新世纪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发展境遇与生存思考
        一、革命性色彩的减弱与历史性因素的增强
        二、现代和后现代语言的追求与主题内容的淡化
        三、英雄人物的平民化塑造与崇高性表现
        四、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
    第四节 革命历史题材雕塑的新生机遇与未来视野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品图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特殊时期的美术创作 ——陕西省美术创作组“秦文美”现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论题选择的意义
    2、当前该论题研究的现状
    3、本文研究的方法
第一章.“秦文美”诞生的背景
    第一节.新 1949-1969年新中国美术指导思想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文革美术标准和要求的出现
第二章.美术创作组的成立
    第一节.美术创作组的成立
        1、“秦文美”来源-延安美术创作组的出现
        2、延安美术创作组的构建分析
        3、延安创作组队伍的构成中的时代性探索
    第二节.“秦文美”的形成和发展-延安时期
        1、创作内容的形成与创作经历
        2、延安时期作品完成情况
        2.1 创作组延安时期作品分析
        《吴起镇会师》
        《八一五之夜》
        《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
        《讲话》
        《东渡》
        《毛主席在南泥湾》
        其他素描作品和稿子
        3、延安时期的重要价值
第三章.“秦文美”现象的最终呈现
    第一节.“秦文美”的发展转折-----1971年回到西安
        1、对1971年创作组西安经历的发掘
        2、“秦文美”的成熟阶段—1971-1972年西安时期
        2.1、西安阶段创作过程的探索
        2.2、1972年全国美展中的“秦文美”--最终的形成
    第二节.“秦文美”成果阶段作品分析
        1、油画作品分析
        《毛主席和我们心连心》
        《铜墙铁壁》
        《一切为了前线》
        《在毛主席身边成长》
        《八一五之夜》和《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
        《向毛主席汇报》
        秦文美时期的其他油画作品
        2、国画作品分析
        《延安儿女心向毛主席》
        《延安新春》
        《枣园来了秧歌队》
        《幸福渠》
    第三节.1972年美展上的“秦文美”和之后的影响
第四章.对“秦文美”现象历史本源的研究
    第一节.苏联美术的直接影响
    第二节.世界艺术史中革命绘画题材的共性
        1、18世纪新古典主义和“革命”的共性渊源
        2、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对“革命”艺术的影响
    第三节.新中国革命美术和“秦文美”发展的关系
        1、中国革命延安时期美术创作和“鲁艺”精神的影响
        2、中国革命题材人物造型的传承渊源
第五章.对“秦文美”的美学思想来源的考证
    第一节.古典主义典型论和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美学
        1、典型论中的论述
        2、典型论的美学发展:俄国19世纪的现实主义艺术理论
        3、典型论的发展----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艺术思想
    第二节.在典型论之下的俄罗斯“巡回画派”作品和他们的影响
        1、巡回展览画派的概述
        2、对巡回画派中的典型性的论述
    第三节.典型论与“秦文美”从“根”到“源”的叙述
        1、从典型论到中国文艺理论
        2、文革时期的美术观点的由来-----典型论的作用
        3、“秦文美”与典型论
第六章.“秦文美”现象的艺术特点研究
    第一节.“秦文美”中的集体创作特点
        1、集体创作的综述
        2、“秦文美”中的集体创作的关系
    第二节.特殊的创作经历
        1、“秦文美”现象形成的特殊性
        2、创作组中集体和个人的融洽关系
    第三节.中国革命精神的本质延续
    第四节.“秦文美”作品中异于文革的成分
        1、特殊时期下艺术家对艺术本质的追求
        2、“秦文美”现象中的生活化特点分析
        3、蔡亮对“秦文美”艺术精神的重要作用
第七章.对秦文美的现代解读
    第一节:时代价值---特殊时期造就的独特艺术语言
    第二节:特殊时期有良心的艺术家们的艺术合唱
结语
参考文献
“秦文美”作品图录
致谢

(9)论“十大精品”评选活动—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历届奖项回顾及分类统计
    第一节、探索-发展-成熟
    第二节、奖项的分类统计
第二章 评选活动的逐步完善
    第一节、参评对象的变化
    第二节、评审程序的完善
    第三节、调整奖项设置
    第四节、外部条件的影响
第三章 活动发展趋势及意义
    第一节、评选活动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继续发挥精品展览的示范作用
    第三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瞿秋白研究之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民国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21.10-1949.9)
    第一节 生平事迹的报刊报道
    第二节 悼念、纪念及回忆文章
    第三节 简明的瞿秋白传记
第二章 建国后十七年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49.10-1966.5)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杨之华的宣传与回忆
    第三节 丁景唐的史实考证与研究
    第四节 传记写作初具规模
    第五节 司马璐与《瞿秋白传》
第三章 “文革”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1966.5-1976.10)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北师大井岗红军与《瞿秋白批判集》
第四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上)(1976.10-198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记及年谱写作的新尝试
    第三节 陈铁健与《瞿秋白传》
    第四节 王观泉与《一个人和一个时代——瞿秋白传》
    第五节 姜新立与《瞿秋白的悲剧》
第五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中)(1990.1-1999.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瞿秋白生平研究的新突破
    第三节 周永祥与《瞿秋白年谱新编》
第六章 改革开放时期的瞿秋白生平研究(下)(2000.1-2013)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吴之光与瞿秋白家世研究
    第三节 张秋实与瞿秋白研究
    第四节 刘小中、丁言模与《瞿秋白年谱详编》
    第五节 王铁仙等《瞿秋白传》
结语
附录:瞿秋白《多余的话》及其研究
    一 概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浅谈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情怀厅陈列手法的新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基本理论研究[D]. 张锋.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我国纪念馆空间情感化设计研究[D]. 刘玉. 河北工业大学, 2020
  • [3]“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视角下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发展研究[D]. 巩小琳. 吉林大学, 2018(01)
  • [4]基于场所文脉评价的景观设计策略研究[D]. 鲍洁敏. 东南大学, 2018(05)
  • [5]历史洪流中的艺术选择 ——王琦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转型(1934-1965)[D]. 郝斌. 中央美术学院, 2018(01)
  • [6]人物纪念馆展陈设计研究 ——以昆明闻一多纪念馆为例[D]. 曾宗宾. 云南大学, 2017(05)
  • [7]新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雕塑艺术研究[D]. 陈超. 上海大学, 2016(02)
  • [8]特殊时期的美术创作 ——陕西省美术创作组“秦文美”现象的研究[D]. 李华. 西安美术学院, 2016(08)
  • [9]论“十大精品”评选活动—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回顾与展望[D]. 金妍秋.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10]瞿秋白生平研究史(1921-2013)[D]. 周龙燕. 扬州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浅谈周恩来与邓颖超纪念馆陈列技术新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