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伟岭公园主要景观植物物候特征及其对植被景观的影响

深圳伟岭公园主要景观植物物候特征及其对植被景观的影响

一、深圳围岭公园主要景观植物的物候特征及其对植被景观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戴君虎,高新月,刘浩龙,陶泽兴,马翔,曹丽娟[1](2021)在《物候学在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基础和前景》文中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地理大发展中应运而生的旅游地理学,因发展历程尚短、理论方法体系不十分健全和完善,对持续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支撑乏力,迫切需要从相邻学科吸收养分。物候学与旅游地理学交叉性质明显,可多方面支撑其发展。本文系统梳理了物候学对旅游业的学科支撑作用、具体实践应用领域、服务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6个维度以及气候变化对物候旅游资源和相关行业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物候概念有助于系统整合旅游系统中自然、人文和社会要素的相关旅游资源,而物候学应用亦可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业的服务支持子系统、交通子系统以及医疗健康子系统的效用;(2)物候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主要涉及利用植物季相进行景观设计、观赏季划分与观赏期预报、体验类生态旅游活动的时间规划、花粉浓度预报与冰雪灾情预警以及旅游线路设计五大方面;(3)物候学可在要素、行业、过程、时空、方位和部门6个维度上服务于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4)物候旅游资源和相关产业对于气候变化响应敏感,相关研究人员在未来应注重气候变化对其的风险影响研究,深入分析游客感知、行为反应所受影响,并积极参与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行业报告编制。从学科发展和产业应用的角度讲,物候学可为旅游学的研究提供自然科学的理论支撑,也为当今气候变化背景下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回爽[2](2020)在《沈阳城-郊梯度下三种观赏树种的物候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城市的各个区域形成了各自的小气候,进而使得城市不同区域的植物生长和发育形成了差异性。植物的各个组织面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它们会对不同的物候期做出一定的响应变化,如春季的发芽、抽枝、展叶、开花和秋季的结果、叶变色、落叶等现象。研究城市不同区域植物物候的差异特征和物候的影响因素能使我们更加了解城市各区域生态环境变化,为城市各区域园林植物的景观配置和管理提供指导建议。为了探讨城市各区域物候差异状况和影响植物春秋季物候现象的因素,本研究从2019年9月到2020年5月的秋季和春季,以沈阳市城中-城郊-郊区梯度上的6个公园(城中:万柳塘公园、南湖公园;城郊:铁西森林公园、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园;郊区:蒲河大溪地公园、浑河西峡谷公园)为研究地,选取这些地点常见的3种园林植物:山桃(Amygdalus davidiana)、银杏(Ginkgo biloba)和元宝枫(Acer truncatum)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物候观测和取样研究,分析响应植物物候变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沈阳市城中-城郊-郊区梯度上植物物候时间存在地区差异。三种植物的展叶物候呈现城中早于城郊和郊区的格局,落叶物候则是城郊和郊区先于城中地区。在叶变色物候中,城中和城郊的银杏叶变色始期早于郊区;元宝枫则是郊区的叶变色始期早于城中和城郊区域。山桃的开花物候时间格局与展叶物候一致,呈现城中和城郊开花早于郊区的现象。受区域性影响,三种植物各物候期持续时长呈现城中多于城郊和郊区的情况。2、沈阳市城中-城郊-郊区梯度上各区域温湿度呈现不同的差异特征,但差异并不显着,特征主要体现在秋冬季节,呈现城中温度高于城郊和郊区,城中湿度低于城中和郊区的格局。温度是影响植物物候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三种植物物候现象受平均温度影响比受平均湿度的影响显着。平均温湿度主要影响植物的春季物候现象,秋季叶变色和落叶物候现象对温湿度的响应不显着。3、植物NSC含量影响着植物物候的景观格局,9~10月植物枝叶NSC含量逐渐减少,植物体内的碳供应状况开始下降,植物开始出现秋季叶变色、落叶的物候现象;4~5月枝叶NSC含量渐渐增多,植物体内的碳供应能力得到提升,促使植物发生展叶物候。4、植物NSC含量受区域温度差异和污染源影响,同种植物城郊和郊区叶片的NSC含量大于城中地区。银杏和元宝枫枝条的NSC含量在5月展叶物候末期时地区差异性较显着,山桃枝条的NSC含量在9月存在地区性差异。

黄钰涵[3](2020)在《南宁市城市公园植物季相美景度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公园是季相表现最显着的地方,营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公园季相景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宁市南湖公园、狮山公园、金花茶公园、花卉公园4个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对季相景观展开深入研究。首先阅读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植物季相景观现状进行梳理,得出国内欠缺植物季相不显着地区的研究成果以及试图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因此本文首次提出以公众喜欢何种季相景观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为植物的季相提供新的思路。随后统计4个公园的植物种类,分析归纳南宁市植物景观季相现状特点。同时整理出南宁市的季相植物种类,为南宁市季相景观造景提供可靠依据。最后筛选出20个样地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首次提出根据苑敏渭先生定制的标准把南宁市全年划分为春夏秋三个季节,请公众对样地三个季节的照片进行美景度评价,回收有效问卷339份。同时邀请20个景观专业人员对样地的三季景观进行语义差异分析法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二者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影响各季节及全年的景观因子,其中得出的重要结论有:意境美和色彩美是影响公众全年景观喜爱度的主要因素。合理使用季相植物,注意水生植物的配比,通过构筑物与植物的结合提升意境感,可以达到提升全年美景度的目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不论季相变化是否有优势地区的公众都认为植物季相景观变化具有意义,表明本文的研究具有意义。研究结论为南宁市季相设计提供了理论知识,且根据结论笔者提出了如何设计公众喜爱的季相景观的方法。望能抛砖引玉,为今后南宁市的植物季相造景提供一定的启示。

杨晓燕[4](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宋晨晨[5](2020)在《深圳市建成区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受三类景观要素的影响》文中提出城市植物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功能性状的植物功能多样性评价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基于深圳市建成区200个绿地样点的调查数据,对城市植物种类构成、功能性状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以及功能多样性进行分析,为城市植物多样性研究与城市绿地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其中物种多样性分析选取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三种指数,功能性状方面选取植物高度、生长型、植物被刺、彩叶植物、叶片质地、叶片绒毛、叶片复合结构、根系类型、花期、果期、果实类型、植物来源共12个功能性状,功能多样性分析选取功能丰富度指数FDp、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和Rao二次熵指数三种指数。此外,本文假设道路、设施、水体三类景观要素对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有重要影响,并就此进行分析论证。研究结果表明:(1)本文对深圳市建成区城市植物进行抽样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124科440属722种,其中优势科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菊科(Compositae)种数在40种及以上,优势属榕属(Ficus)、大戟属(Euphorbia)种数在10种及以上,优势性明显。乔灌草藤生长型比例为5:4:7:1,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比例11:4,常绿灌木与落叶灌木比例18:5,一、二年生草本与多年生草本比例为5:8,草质藤本与木质藤本种数相当。外来种比例为44.04%,其中国外外来种占外来种的68.87%,道路绿地和公园绿地是外来植物比例较高的绿地类型,乔木是外来植物比例最高的生长型。建成区优势植物分析表明,各绿地类型在草本植物优势种类上相似性较高。(2)无刺植物、非彩叶植物、单叶、直根系、花期68月、干果、果期911月、叶片无毛或近无毛在各自功能性状中的占比较高。(3)TWINSPAN分类结果表明,城市乔灌植物样地被分为41组,草本植物样方被分为54组,涉及乔灌样地量≥10个的有9组,涉及草本样方量≥30个的共15组。分类结果显示,荒地与其他绿地差异明显,绿地的功能定位与人类管理影响着城市植物群落组成,城市绿化更重视乔灌植物。(4)整体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指数以公园绿地占优势,其次是居住区绿地和广场绿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广场绿地稍占优势,其次是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这三类绿地的物种多样性较高,可能与其服务对象较广有关。乔木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以公园绿地和广场绿地较高,它们与公众接触较多,对乔木植物更重视。灌木植物中,各绿地物种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着差异,Shannon-Wiener指数以道路绿地较高,可能与其绿地功能定位有关。广场绿地的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较高。(5)整体植物群落的功能丰富度指数FDp和Rao二次熵指数以公园绿地和居住区绿地较高,可能由于这两类绿地观赏要求较高,各绿地的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无显着差异。乔木植物的功能多样性以公园绿地和广场绿地较高,较其他绿地更注重乔木植物性状配置。灌木植物的功能丰富度指数FDp以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较高,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与Rao二次熵指数未见突出绿地类型。同整体植物群落状况类似,草本植物的功能丰富度指数FDp和Rao二次熵指数以居住区和公园两类绿地较高,各绿地类型的功能均匀度指数FEve无显着差异。(6)景观要素分布结构显示,道路铺装以混凝土类占比最高,道路线型以曲线型居多,道路类型以人行道为主;设施类型以出入口类为主;水体类要素整体占比较小。景观要素周边植物功能多样性分布显示,木质类、(卵)石块类铺装道路,曲线型道路,人行道+道路绿地+单车道以及人行道道路周边植物功能多样性较高;设施中,休息类设施周边植物功能多样性较高;小型人工水体、水池类水体,沟渠类排水设施,人工规则式驳岸附近植物功能多样性较高。(7)论证结果发现,三类景观要素对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如假设中重要。三类景观要素对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的解释量为21.66%,道路是对植物功能多样性影响最大的一类因子组;对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功能多样性的解释量分别是20.31%、23.95%和15.71%,影响较大的因子组分别是水体、道路和道路。植物功能多样性更多受到景观要素的单独影响,而非要素间的联合影响。相对来说,草本植物功能多样性受三类景观要素影响较小。

闫蓬勃[6](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邸聪[7](2019)在《南京市两所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群落调查及时序景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园林花木花开花落,四季循环,不仅是我国古典园林中重视的季相景观的一部分,也成为爱花、寻花的南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对于加快南京生态园林城市的构建,打造具有南京特色的城市风貌,进行观花树种的特色规划、观花景观的时序性营造也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本文借鉴生态学的群落调查方法,采用改良型中心点四分法对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两所综合公园情侣园与古林公园进行了取样调查,共选取样点104处。在分析两所综合公园常用观花树种资源与群落特征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其观花树种最佳观赏期的分布特点及景观配植的时序性,分析其不足之处并相应提出配置建议,旨在通过时序性的植物配置手法延长南京市综合公园观花群落景观的观赏期,为园林观花植物配置与树种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南京市两所综合公园样点中观花树种共计23科46属72种,其中蔷薇科(12属25种)、木犀科(6属11种)、木兰科(3属7种)、忍冬科(3属5种)较占优势。花色以红色系(36.1%)与白色系(29.2%)为主,花相以密满花相(33.3%)、团簇花相(19.5%)和星散花相(18.1%)为主。在高度层次上以中层(38.9%)和上层(36.1%)为主。72种观花树种中有香花树种36种,乡土树种39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对两所综合公园样点内各树种的重要值进行统计分析。乔木层的重要值分布均匀度大于灌木层,较多树种共同构成乔木层景观,丰富度较高,而灌木层排序靠前树种具有显着优势,其余零星点缀。重要值排序较高的树种主要有雪松(14.60)、广玉兰(14.05)、梅(9.51)、香樟(9.16)、桂花(8.63)等乔木和琼花(32.20)、蜡梅(21.05)等灌木,对群落景观结构和外貌有较大影响。两所公园各分区重要值排序及分布情况都有所不同,依据地理或功能分区形成了不同的景观特色。情侣园在树种多样性及景观效果(3)借鉴物候学的花期观测方法,对样地内观花树种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重点记录其开花、盛花、落花的时间及当日气温情况。分析得出,气温变化对春季观花树种的始花期影响较为显着,降温会导致部分温度敏感性高的树种始花期推迟。两所综合公园观花景观以春季为主,春季观花树种占比约为78%,最佳观赏期主要分布于3月中旬至5月上旬,代表种有深山含笑、白玉兰、二乔玉兰、紫叶李、东京樱花、皱皮木瓜等;夏季观花树种相对较少,各物种最佳观赏期普遍在一个月以上,代表种有广玉兰、白花夹竹桃、木槿、紫薇等;秋冬季观花树种仅有桂花、蜡梅、山茶、梅等,最佳观赏期主要分布于初秋10月与冬季的1、2月。研究还对各观花树种最佳观赏期长度进行了统计与排序,作为综合公园观花树种时序性配置研究的基础资料。(4)以两所公园内典型群落组团为例,总结出综合公园观花时序景观的两种配置手法,花期叠置法主要应用于公园内主要景点在重要节假日的展示,花期更替法则更广泛的应用于公园各处,在平日为游人提供连续的观赏效果。通过对综合公园常用观花树种进行伴生树种的分析,得出各树种常用的配置组合,如梅+蜡梅、桂花+日本晚樱、广玉兰+刺槐、紫薇+红花檵木、琼花+锦绣杜鹃等,皆为综合公园植物配置常见单元。文章总结了综合公园常用的观花树种配置类型与模式,发现两所综合公园观花树种配置情况整体较佳,问题主要在于时序性不强与创新性较弱。基于此提出了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的配置建议,并进行了树种与配置模式推荐,以延长其观赏期,增强其时序感。

孙化蓉[8](2018)在《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经济与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的城乡规划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众多城市在迅速推进的城市建设和快速的城市改造中,因地域、文化、民族差异而逐步形成的城市空间特色正逐步被蚕食,这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紧要问题之一,与之相关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是城市发展、市民精神慰藉的需求,也是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经。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说过,景观设计师的终生目标和工作就是帮助人类、及其建造、及其社区、及其城市、及其生活实现与生命地球的天人合一。城市空间特色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已经开始受到各级政府、规划部门的关注,城市总体生态景观格局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理念也逐步得到普遍意义的接受和传播。但目前在如何在做好诊断、保护、恢复的同时利用好城市自然与文化资源、塑造与培育城市新的空间特色方面,仍缺乏有深度、广度的、系统的认识。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是城市空间特色的重要组成,任何城市特色空间都可能或有必要与绿地环境景观结合,实现城市的绿色健康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理论与实践均依托相关的较为成熟的规划理论与实践体系进行附属性的探索,或倾向于三维空间探索、或追求生态环境效益、或侧重历史文化保护与恢复等,其内容深度和广度都不能完全达到一个城市的绿色空间特色规划应有的高度,需要将城市绿地空间与城市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工环境等多种空间特色进行融合,形成独立编制、构架完整、层次丰富、可实施性强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了定性讨论法、实证法、定性定量数学统计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基于系统论、协同论等基础理论以及城乡一体发展理论、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理论、城市空间文化本体论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同时借鉴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风貌规划、城市设计等相关规划和国内外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论文总结了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出本论文研究的选题由来和研究的必要性,也为后续相关研究做出铺垫。论文对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基本构成内容进行分解分析,并对各因素之间关联性进行系统综合分析,应用了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结合作者多年来主持与参与的近百项实践项目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相互依存与互为支撑,建构了与研究主题相匹配的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体系。论文主要理论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研究;二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评价及方法研究;三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主要内容研究;四是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实施研究。其中,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的构成包括了外在物质构成以及内在文化要素构成两部分,二者均为有形的实体空间要素,而不包含脱离绿地空间的非物质部分,论文同时阐述了两部分之间的关联性,为后续物质空间融入自然、人文、人工环境特色奠定基础;其次关于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的评价,按照对外在物质构成的宏观、微观评价以及内在文化要素的评价两部分,既体现与前一部分内容的延续和呼应,同时也覆盖了城、乡、个体绿地空间等的系统性层次;再次为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主要内容研究,该部分内容为本次研究的重点,集中了本次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对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目标体系、技术方法、规划层次与体系建构、空间特色塑造策略、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编制内容等的研究;最后为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实施研究,具体包括了控制引导的方法、控制层次以及内容研究、实施策略研究等。将这些内容进行编排形成论文的七个章节的框架体系。论文研究内容研究与项目实践相辅相成,通过《盐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总规、控规、详规层面)、《南宁市城市品质形象整体提升工程概念性规划》(总规层面)两个项目的实践,论证了相关理论,完善了理论内容框架。其中《南宁市城市品质形象整体提升工程概念性规划》按照论文对于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相应的实施操作,提出了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规划内容、空间特色资源构成、资源评价、提出目标体系、进行总体形态布局、并分别对区域、边界、界限、节点等城市意象要素进行绿地空间特色塑造,最后进行分类属性的控制。理论研究提升了实践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与科学性,而项目实证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回馈并完善理论,由此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意义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体系。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研究过程,本论文的研究需基于较为宏观的视角去斟酌其系统研究的过程中的关联性研究,以充实与完善核心内容的研究。因此除了对主导内容的研究和总结,作者还探索了相关更为广泛、或更为细化的研究方向,以期通过更加科学、综合的方式为城市空间特色贡献点滴力量。

张洋[9](2016)在《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绿道建设的热潮中,以往人们认为城市绿道的功能主要是交通和游憩功能,造成对城市绿道生态功能的忽视,其植物多样性的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城市绿道恰恰是城市重要的生态廊道,植物作为城市绿道的基础,也是构建整个城市绿色生态基底的基础,对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忽视,导致城市生物栖息地的丧失,动植物扩散迁徙的廊道受阻,城市反而变成了“生态荒漠”。而且,随着城市规模的逐渐扩大,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于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威胁越来越大。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对于整个城市甚至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意义。在理论研究部分,论文对城市绿道和植物多样性的相关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绿道的构成、功能和植物多样性思想演变历程等内容,并结合植物多样性的特征,从植物物种、植物群落特征和景观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剖析了我国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营建所面临的多重挑战,阐释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必要性,通过分析绿道的特征和植物多样性的功能论述了研究的可行性。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绿道的不同类型、不同尺度和社会驱动因素三个层次,提出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营建策略。首先,基于山林型、滨河型、绿地型、道路型四种不同类型的城市绿道,在分析其特点的基础上,针对每种类型绿道植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营建策略,并结合范例进行解析说明。其次,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种不同尺度的绿道,提出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营建策略。宏观尺度提出城市绿道网络的构建策略;中观尺度提出空间连通性、宽度适宜性、生境类型多样性三种策略;微观尺度提出乡土植物营建、群落自然演替、原生生境保护和恢复、生境面积适宜性四种策略。最后,基于社会驱动因素,提出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营建策略,包括提出建立多学科合作模式,设置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公众和社会团体参与,保障资金来源等方式。通过多视角综合性的分析,使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策略研究尽可能全面和完善。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的视角切入,剖析了我国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基于多角度、系统性的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拓展了风景园林学科在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理论和营建方法,对我国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建设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李淑娟[10](2013)在《西安秋季色叶植物物候图谱构建及观赏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给西安地区园林景观建设提供考虑依据,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为辅为原则,对本地的秋季色叶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观赏性状特征观察;结合近27年的观赏期物候资料,利用MSP的甘特图功能绘制了47科92属138种西安秋季色叶植物观赏物候期图谱;采用专家咨询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建立了西安秋季色叶植物观赏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秋季观赏性评价指标体系;对138种分别进行了观赏性综合评价和秋季观赏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其进行了观赏等级划分。结果表明:1、观赏期物候图谱是一种直观地表达植物观赏期的方法。甘特图功能绘制的138种西安秋季色叶植物观赏物候图谱,首次较为全面系统地报道西安地区园林植物物候信息,将为本地区园林植物研究和应用提供直观便捷的参考;2、综合观赏价值高观赏等级为Ⅰ级的树种有21种:鸡爪槭、石榴、七叶树、香椿、全缘栾树、五叶地锦、爬山虎、杂交鹅掌楸、紫薇、川鄂爬山虎、无患子等;综合观赏价值较高观赏等级为Ⅱ级的有48种:算盘子、梧桐、黄芦木、臭椿、锦带花、黄连木、五角枫等;综合观赏价值一般观赏等级为Ⅲ级的有49种:盐肤木、美丽胡枝子、加拿大接骨木、中华绣线梅、木槿、四川木姜子、辛夷、天目琼花等;综合观赏价值较低等级为Ⅳ级的有20种:最低的是白桦,依次为榛子、鹅耳枥、毛白杨等;3、观赏等级为Ⅰ级,秋季观赏价值高的树种有20种:银杏、爬山虎、银缕梅、鸡爪槭、五叶地锦、火炬树、乌桕等,均为非常优秀的秋季色叶树种,可在西安地区推广应用;观赏等级为Ⅱ级,秋季观赏价值较高的有59种:白蜡、木瓜、川鄂爬山虎、栓皮栎、鹅掌楸、算盘子、复叶槭、化香树、石榴、毛黄栌、日本晚樱等。均为优良的秋季色叶树种,可在西安地区推广应用;Ⅲ级秋季观赏价值一般的有34种:五角枫、木槿、榅桲、海棠花、灯台树等,在西安地区可根据需要选择应用;Ⅳ级秋季观赏价值较低的有25种:秦岭接骨木、蝴蝶荚迷、猕猴桃、牡丹、山杏、喜树、白桦等。这些树种作为秋季色叶树种观赏价值不高。4、西安秋季观赏价值高的Ⅰ级植物有20种,而目前市区常见应用的只有银杏1种,少量应用和偶见应用的种类也只占35%。所有应用种类不及资源总量20种的一半;观赏价值较高的59种中,应用较多和少量应用的均只有8种,各仅占13.6%,偶见应用的有4种,占6.8%;应用种类仅有资源总量59种的33.9%。说明,西安地区的秋季色叶植物资源丰富,但园林应用只占1/3略强,建议大力推广应用这些优良种类,使其造福西安市民。

二、深圳围岭公园主要景观植物的物候特征及其对植被景观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深圳围岭公园主要景观植物的物候特征及其对植被景观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物候学在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基础和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物候学是旅游地理的重要学科基础
3 物候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实践应用
    3.1 植物季相与园林景观设计
    3.2 植物观赏季的划分与观赏期预报
    3.3 体验类生态旅游活动的时间规划
    3.4 花粉浓度预报与冰雪灾情预警
    3.5 旅游线路的设计
4 讨论
    4.1 物候学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6个维度支持
    4.2 气候变化对物候和相关旅游资源的影响
5 结论与展望

(2)沈阳城-郊梯度下三种观赏树种的物候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物候的概念及应用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物候的发展和研究方法
        1.2.2 影响植物物候变化的环境因素
        1.2.3 影响植物物候变化的生理因素
        1.2.4 植物物候的城乡差异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概况、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沈阳市自然资源概况
        2.1.2 研究区域介绍
    2.2 研究材料
        2.2.1 材料的选择和处理
        2.2.2 药品及器材
    2.3 研究方法
        2.3.1 物候的观测方法
        2.3.2 植物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方法
        2.3.3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第三章 城-郊梯度下三种植物的物候变化特征
    3.1 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元宝枫
        3.2.2 银杏
        3.2.3 山桃
    3.3 小结
第四章 城-郊梯度下植物物候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1 方法
    4.2 结果分析
        4.2.1 城中-城郊-郊区温湿度的差异特征
        4.2.2 植物各物候期与平均温度的相关性
        4.2.3 植物各物候期与平均湿度的相关性
        4.2.4 植物各物候期与活动积温的相关性
    4.3 小结
第五章 城-郊梯度下植物物候与植物NSC含量的关系
    5.1 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城中-城郊-郊区植物NSC含量的差异特征
        5.2.2 植物NSC含量与物候期的相关性
        5.2.3 植物NSC含量与物候现象的相关性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各区域植物物候的变化特征
        6.1.2 各区域植物物候变化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6.1.3 各区域植物物候变化与NSC含量的相关性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3)南宁市城市公园植物季相美景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
        1.1.1 植物季相的重要性
        1.1.2 南宁市植物季相变化不明显的现实问题
        1.1.3 人们对自然景观的需求
    1.2 国内外植物季相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1.2.1 国外植物季相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1.2.2 国内植物季相景观设计发展概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城市公园
        1.4.2 季相及季相植物
        1.4.4 植物季相形态
        1.4.5 植物的空间变化
        1.4.6 植物的意境美
        1.4.7 美景度评价法
        1.4.8 语义差异分析法
    1.5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研究的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南宁市植物季相景观应用现状调查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环境
        2.1.3 地形地貌
        2.1.4 植物资源
        2.1.5 南宁市公园发展概况
        2.1.6 选入调研公园概况
    2.2 研究区域内植物运用现状
        2.2.1 植物科属种组成
        2.2.2 植物生活型组成
        2.2.3 植物观赏特性
    2.3 研究区域内季相植物
        2.3.1 观花植物
        2.3.2 观叶植物
        2.3.3 观果植物
        2.3.4 季相植物观赏期总结
    2.4 研究区域内季相景观特点
        2.4.1 春夏秋三季景观交织
        2.4.2 花卉植物资源丰富
        2.4.3 全年可观赏植物资源丰富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景观质量评价——美景度评价法
    3.1 美景度评价方法选择
        3.1.1 评价问卷的编制
        3.1.2 评价方式
        3.1.3 评价程序
    3.2 人口学特征信息收集
    3.3 公众对季相的看法
        3.3.1 公众对季相变化的看法
        3.3.2 公众最喜欢的季节
    3.4 美景度评价
        3.4.1 样地照片的选取
        3.4.2 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
        3.4.3 各季美景度的分析计算
        3.4.4 全年平均美景度的分析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景观特征评价——语义差异分析法
    4.1 语义差异法的评价方法选择
        4.1.1 景观因子和形容词对的确定
        4.1.2 评价尺度的选择
        4.1.3 问卷的编制
        4.1.4 景观特征评价者的选择
        4.1.5 评价程序
    4.2 评价数据的整理
    4.3 春季景观因子和春季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4.3.1 正态性分布检验
        4.3.2 相关性分析
    4.4 夏季景观因子和夏季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4.4.1 正态性分布检验
        4.4.2 相关性分析
    4.5 秋季景观因子和秋季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4.5.1 正态性分布检验
        4.5.2 相关性分析
    4.6 全年景观因子和全年美景度的相关性分析
        4.6.1 正态性分布检验
        4.6.2 相关性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季相景观评价及优化建议
    5.1 构建美景度评价模型
        5.1.1 春季美景度模型
        5.1.2 夏季美景度模型
        5.1.3 秋季美景度模型
        5.1.4 全年美景度模型
    5.2 公众喜爱的季相景观及优化建议
        5.2.1 公众喜爱的春季景观
        5.2.2 公众喜欢的夏季季相景观
        5.2.3 公众喜爱的秋季景观
        5.2.4 公众喜爱及全年美学价值高的景观
        5.2.5 提升南宁市公园景观全年美景度的优化建议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建议
    结论
    研究的创新性
    不足与展望
        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植物统计
附录二 南宁市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附录三 4个公园及美景度样地区位图
附录四 调查问卷
附录五 样地照片
致谢
附件

(4)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微气候
        2.1.2 微气氛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2.2.3 行为场景理论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2.3 文献综述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7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研究方法
        5.1.2 指标选取
        5.1.3 数据来源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6.1.1 研究方法
        6.1.2 指标选取
        6.1.3 数据来源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7.1.1 研究方法
        7.1.2 指标选取
        7.1.3 数据来源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8.3.1 研究贡献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5)深圳市建成区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受三类景观要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
    1.2 功能多样性的相关研究
    1.3 深圳城市植物的相关研究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4 技术路线
    2.5 功能性状选取
    2.6 数据收集
    2.7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城市植物种类构成
    3.2 城市植物功能性状构成
    3.3 城市植物群落结构
    3.4 各绿地类型植物物种多样性
    3.5 各绿地类型植物功能多样性
    3.6 景观要素分布及其周边植物功能多样性
    3.7 景观要素对植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第4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6)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技术路线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3.1.1 研究区域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3.3 小结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4.1.1 研究区域
        4.1.2 树种规划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4.3 小结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南京市两所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群落调查及时序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观花树种资源及其园林应用
        1.2.2 植物群落学与群落调查方法
        1.2.3 植物物候及其园林应用
        1.2.4 时序景观营造与最佳观赏期研究
        1.2.5 城市园林树种规划及观花树种专项规划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综合公园花木配置与时序景观营造方面
        1.3.2 园林树种规划的细化和提升方面
        1.3.3 城市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南京市自然地理概况
        2.1.2 南京市园林绿地建设概况
        2.1.3 调查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取样方法
        2.2.2 花期物候观测与分析
        2.2.3 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2.3 研究内容
        2.3.1 观花树种资源统计与群落特征分析
        2.3.2 观花树种开花时序及观赏期研究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南京市综合公园观花树种资源分析
    3.1 观花树种物种组成分析
    3.2 观花树种观赏特性分析
        3.2.1 观花树种花色分析
        3.2.2 观花树种花相分析
        3.2.3 观花树种层次分析
        3.2.4 观花树种花香分析
    3.3 观花树种应用多度分析
    3.4 观花乡土树种应用情况分析
    3.5 综合公园观花树种资源应用情况总结
第四章 南京市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群落特征分析
    4.1 情侣园观花树种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4.1.1 情侣园南区
        4.1.2 情侣园中区
        4.1.3 情侣园北区
        4.1.4 情侣园总结
    4.2 古林公园观花树种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4.2.1 古林公园东区
        4.2.2 古林公园中区
        4.2.3 古林公园西区
        4.2.4 古林公园总结
    4.3 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群落数量特征总结
第五章 南京市综合公园观花树种最佳观赏期研究
    5.1 开花时序研究
        5.1.1 情侣园开花时序
        5.1.2 古林公园开花时序
        5.1.3 综合公园观花树种开花时序总结
    5.2 情侣园观花树种最佳观赏周期分析
        5.2.1 春季观花树种
        5.2.2 夏季观花树种
        5.2.3 秋冬季观花树种
        5.2.4 情侣园总结
    5.3 古林公园观花树种最佳观赏周期分析
        5.3.1 春季观花树种
        5.3.2 夏季观花树种
        5.3.3 秋冬季观花树种
        5.3.4 古林公园总结
    5.4 综合公园观花树种最佳观赏期特征总结
第六章 南京市综合公园观花树种配置方式评价
    6.1 观花时序景观的配置手法
        6.1.1 花期叠置法
        6.1.2 花期更替法
    6.2 综合公园常用观花树种的伴生树种
        6.2.1 梅的伴生树种
        6.2.2 桂花的伴生树种
        6.2.3 广玉兰的伴生树种
        6.2.4 蜡梅的伴生树种
        6.2.5 紫薇的伴生树种
        6.2.6 琼花的伴生树种
        6.2.7 日本晚樱的伴生树种
        6.2.8 锦绣杜鹃的伴生树种
    6.3 综合公园观花树种配置情况总结
第七章 总结与评价
    6.1 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8)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博士学位论文自评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问题
        1.1.1 城市空间特色的危机
        1.1.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相关规划存在问题
    1.2 概念辨析
        1.2.1 城市特色与城市空间特色
        1.2.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
    1.3 研究方法、内容及结构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相关理论的研究
        1.4.1 基础理论:系统论、协同论
        1.4.2 城乡一体发展理论
        1.4.3 城市意象理论
        1.4.4 城市空间文化本体论
    1.5 相关规划理论与方法借鉴
        1.5.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5.2 城市风貌规划
        1.5.3 城市设计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及实践概述
        1.6.1 国外研究与实践情况
        1.6.2 国内研究与实践情况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研究
    2.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解析
        2.1.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构成属性
        2.1.2 物质与文化要素构成的协同运动
    2.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外在物质构成
        2.2.1 物质要素构成
        2.2.2 特色载体
        2.2.3 类型研究
    2.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内在文化要素
        2.3.1 城市绿地空间的文化内涵
        2.3.2 文化要素构成
        2.3.3 特色文化分类
        2.3.4 文化要素的双重性
    2.4 物质与文化要素构成的关联性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评价及其方法研究
    3.1 城市空间特色评价的分类
    3.2 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3 城市空间特色宏观化空间结构评价
        3.3.1 整体空间形态评价的可读率
        3.3.2 特色区域评价的有效比
        3.3.3 特色道路、边界评价的完整度
        3.3.4 特色节点、标志评价的标志级
    3.4 城市空间特色微观化评价
        3.4.1 特色评价指标体系
        3.4.2 特色评价方法
    3.5 城市空间特色内在文化评价
        3.5.1 空间特色宏观化文化评价
        3.5.2 空间特色微观化文化评价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主要内容研究
    4.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目标作用
        4.1.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概述
        4.1.2 特征与作用
        4.1.3 目标体系
        4.1.4 盐城市目标体系
    4.2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的方法
        4.2.1 依据与基本原则
        4.2.2 工作程序与内容
        4.2.3 技术方法
    4.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体系建构
        4.3.1 总体规划层面
        4.3.2 控制规划层面
        4.3.3 详细规划层面
        4.3.4 规划体系的衔接路径
    4.4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赋形与塑造策略
        4.4.1 塑造自然环境特色
        4.4.2 塑造人文环境特色
        4.4.3 塑造人工环境特色
    4.5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编制内容研究
        4.5.1 绿地空间格局
        4.5.2 绿地空间特色区域
        4.5.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边界
        4.5.4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道路
        4.5.5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节点
        4.5.6 标志物
    4.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实施研究
    5.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方法
        5.1.1 整体性的控制引导
        5.1.2 分区的控制引导
        5.1.3 分系统的控制引导
        5.1.4 问题导向的控制引导
    5.2 控制层次及内容研究
        5.2.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总体控制
        5.2.2 分区级空间特色控制
        5.2.3 重点绿地空间特色引导
    5.3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实施策略研究
        5.3.1 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实施的相关因素
        5.3.2 实践策略研究
        5.3.3 规划实施建议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研究应用一:以南宁市品质形象提升工程为例
    6.1 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规划内容
        6.1.1 规划层次
        6.1.2 规划体系
        6.1.3 规划成果
    6.2 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资源构成
        6.2.1 物质构成要素
        6.2.2 文化构成要素
    6.3 南宁市绿地空间特色资源评价
        6.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3.2 空间特色资源评价分析
        6.3.3 结论
    6.4 目标体系:生态、文化、宜居南宁
    6.5 总体格局:生态、文化、宜居城市绿地空间布局
        6.5.1 五大文化主题特色绿地分区
        6.5.2 山水特色绿地结构
        6.5.3 文化特色景观格局
        6.5.4 生态特色景观格局
        6.5.5 宜居城市景观格局
    6.6 区域:五象新区和凤岭北火车东站
    6.7 边界:邕江生态文化特色景观带
        6.7.1 艺术景观节点设置与视线提升
        6.7.2 绿色景观文化特色塑造
        6.7.3 生态廊道景观特色布局
        6.7.4 交通系统特色布局
        6.7.5 水环境特色保护提升
    6.8 边界:生态特色外、中、内高速环
    6.9 界线:多元文化道路景观规划
    6.10 节点:水绿特色绿地景观塑造
    6.11 分类属性控制
        6.11.1 引导导则
        6.11.2 批型分类
        6.11.3 控制实施细则
    6.12 小结
第七章 研究应用二:以盐城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
    7.1 盐城市绿地空间特色资源与评价
        7.1.1 状态评价
        7.1.2 等级评价
    7.2 生态宜居型绿地空间特色塑造
        7.2.1 特色塑造层次
        7.2.2 特色塑造体系
        7.2.3 中心城区历史游憩空间特色塑造
        7.2.4 海盐文化特色界限布局
        7.2.5 历史文化特色节点布局
    7.3 盐城生态宜居型绿地空间特色控制引导应用
        7.3.1 规划原则
        7.3.2 图则控制方法
    7.4 小结
第八章 研究总结
    8.1 研究成果
    8.2 对策性建议
    8.3 后续研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主持与参与的相关项目

(9)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对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巨大威胁
        1.1.2. 我国城市绿道建设热潮中对植物多样性的忽视
        1.1.3. 风景园林学科对植物多样性领域关注不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完善风景园林学在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
        1.2.2. 对我国未来的建设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1.3. 研究内容和范畴界定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范畴界定
        1.3.2.1. 城市建成区范围
        1.3.2.2. 植物多样性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国外的研究进展
        1.4.2. 国内的研究进展
        1.4.3. 综合评价
    1.5. 研究的理论基础
        1.5.1. 生态学理论
        1.5.2. 植物生态学理论
        1.5.3.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1.5.4. 景观生态学理论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案例分析
        1.6.3. 实地调研
        1.6.4. 实例论证
        1.6.5. 归纳总结
    1.7. 论文研究框架
2. 城市绿道的基本理论研究
    2.1. 绿道及相关概念辨析
        2.1.1. 绿道的概念
        2.1.2.与绿道相关概念的辨析
        2.1.3. 城市绿道的概念
    2.2. 城市绿道分类
        2.2.1. 绿道分类研究
        2.2.2. 本研究的城市绿道分类
    2.3. 城市绿道的构成
        2.3.1. 绿廊系统
        2.3.2. 慢行系统
        2.3.3. 交通衔接系统
        2.3.4. 服务设施系统
        2.3.5. 标识系统
    2.4. 城市绿道的功能
        2.4.1.生态功能
        2.4.2. 游憩功能
        2.4.3. 遗产保护功能
        2.4.4. 教育功能
        2.4.5.经济产业功能
    2.5. 城市绿道建设的主要策略
        2.5.1. 保护性策略
        2.5.2. 恢复性策略
    2.6. 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概念
    2.7. 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思想的演变
        2.7.1. 植物多样性思想在个别案例中有所体现
        2.7.2. 植物多样性思想开始受到普遍关注
    2.8. 本章小结
3. 植物多样性的基本理论研究
    3.1. 植物多样性概念
    3.2. 植物多样性研究层次
        3.2.1. 植物遗传多样性
        3.2.2. 植物物种多样性
        3.2.3. 生态系统多样性
        3.2.4. 景观多样性
    3.3. 植物多样性主要保护途径
        3.3.1. 就地保护
        3.3.2. 迁地保护
    3.4. 植物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3.4.1. 植物物种与植物多样性
        3.4.1.1. 物种的地域性特征
        3.4.1.2. 物种种群密度
        3.4.1.3. 物种生态位选择
        3.4.2. 植物群落特征与植物多样性
        3.4.2.1. 群落的优势种和建群种
        3.4.2.2. 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
        3.4.2.3. 群落的演替过程
        3.4.3. 景观结构与植物多样性
        3.4.3.1. 斑块的结构特征
        3.4.3.2. 廊道的结构特征
        3.4.3.3. 网络的结构特征
    3.5. 植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
        3.5.1. α多样性指数
        3.5.2. β多样性指数
        3.5.3. γ多样性指数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挑战、必要性和可行性
    4.1. 我国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4.1.1. 绿道概念的错误解读
        4.1.2. 城市的生态沙漠
        4.1.3. 植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使用需求的冲突
        4.1.4. 传统审美与生态之美的矛盾
        4.1.5. 急功近利思想与植物演替周期长的矛盾
        4.1.6. 相关法律政策的不完善
        4.1.7. 缺乏多学科合作和公众参与
    4.2. 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4.2.1. 生态意义
        4.2.1.1. 维持生物多样性
        4.2.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4.2.2. 景观美学意义
        4.2.3. 科普教育意义
        4.2.4. 经济意义
        4.2.4.1. 直接经济效益
        4.2.4.2. 间接经济效益
    4.3. 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可行性
        4.3.1. 将自然引入城市
        4.3.2. 绿道的线性结构
        4.3.3. 绿道连接城市中重要的生物栖息地
        4.3.4. 植物多样性作为解决城市问题的策略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不同类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策略
    5.1. 山林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5.1.1. 山林型绿道概况
        5.1.1.1. 山林型绿道的定义
        5.1.1.2. 山林型绿道的特点
        5.1.2. 山林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的主要问题
        5.1.2.1. 生态核心区域缺乏保护
        5.1.2.2. 自然森林植物郁闭度过高
        5.1.2.3. 人工造林的森林植被单一化
        5.1.2.4. 生物多样性功能被忽视
        5.1.3. 山林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5.1.3.1. 分区保护模式策略
        5.1.3.2. 适当人为干预策略
        5.1.3.3. 复合型群落结构策略
        5.1.3.4.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植物选择
    5.2. 滨河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5.2.1. 滨河型绿道概况
        5.2.1.1. 滨河型绿道的定义
        5.2.1.2. 滨河型绿道的特点
        5.2.2. 滨河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问题
        5.2.2.1. 河流工程改造导致植物生境丧失
        5.2.2.2. 植物种植照搬城市绿地模式
        5.2.2.3. 植物选择缺乏功能性考虑
        5.2.2.4. 生物多样性功能被忽视
        5.2.3. 滨河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5.2.3.1. 生境多样性营造策略
        5.2.3.2. 多层次空间种植策略
        5.2.3.3. 基于生态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5.2.3.4. 维持生物多样性策略
        5.2.4. 范例解析
        5.2.4.1. 斯坦福弥尔河公园
        5.2.4.2. 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
    5.3. 绿地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5.3.1. 绿地型绿道概况
        5.3.1.1. 绿地型绿道的定义
        5.3.1.2. 绿地型绿道的特点
        5.3.2. 绿地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问题
        5.3.2.1. 植物种类过于园林化
        5.3.2.2. 植物群落结构过于人工化
        5.3.2.3. 保健植物使用不足
        5.3.3. 绿地型绿道植物多样性恢复策略
        5.3.3.1. 乡土植物选择策略
        5.3.3.2. 近自然化群落构建策略
        5.3.3.3. 保健植物选择策略
        5.3.4. 范例解析
        5.3.4.1. 纽约高线公园
        5.3.4.2. 波士顿翡翠项链绿道
    5.4. 道路型绿道植物多样性研究
        5.4.1. 道路型绿道概况
        5.4.1.1. 道路型绿道的定义
        5.4.1.2. 道路型绿道的特点
        5.4.2. 道路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问题
        5.4.2.1. 植物的生态功能被忽视
        5.4.2.2. 景观组织功能欠缺
        5.4.2.3. 交通辅助功能存在问题
        5.4.3. 道路型绿道的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5.4.3.1. 基于生态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5.4.3.2. 满足景观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5.4.3.3. 基于交通辅助功能的植物选择策略
        5.4.4. 范例解析
        5.4.4.1. 美国波士顿肯尼迪绿道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不同尺度绿道的植物多样性策略
    6.1. 宏观尺度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6.1.1. 城市绿道网络的构建策略
        6.1.1.1. 重要生物栖息地的选择
        6.1.1.2. 绿道相互连接形成网络
        6.1.2. 范例解析
        6.1.2.1. 中国深圳市绿道网络
        6.1.2.2. 加拿大埃德蒙顿市生态网络
    6.2. 中观尺度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6.2.1. 绿道连通性策略
        6.2.2. 绿道宽度适宜性策略
        6.2.2.1.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宽度适宜性
        6.2.2.2.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宽度适宜性
        6.2.3. 生境多样性营造策略
        6.2.3.1. 营造多样性的生境类型
        6.2.3.2. 整合周边小块生境斑块
    6.3. 微观尺度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6.3.1. 乡土植物营建策略
        6.3.2. 群落自然演替策略
        6.3.3. 生境保护和恢复策略
        6.3.3.1. 生境的保护
        6.3.3.2. 生境的恢复
        6.3.4. 生境面积适宜性策略
    6.4. 本章小结
7. 基于社会驱动因素的植物多样性策略
    7.1. 建立风景园林师主导的多学科合作模式
    7.2. 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
    7.3. 制定相关法规政策
        7.3.1. 宏观政策的落实
        7.3.2. 具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7.4. 加强公众和社会组织的参与
        7.4.1. 加强公众参与
        7.4.1.1. 促进设计过程的参与
        7.4.1.2. 促进决策过程的参与
        7.4.1.3. 促进实施维护的参与
        7.4.2. 利用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植物多样性保护
    7.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7.5.1. 建立绿道植物多样性专项资金
        7.5.2.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成果
        8.1.1. 主要结论
        8.1.1.1. 明确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1.1.2. 提出了基于多个角度的策略
        8.1.2. 主要创新点
        8.1.2.1. 拓展了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内容
        8.1.2.2. 提出了系统的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营建策略
    8.2. 本研究展望及不足
参考文献
插图及表格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西安秋季色叶植物物候图谱构建及观赏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概念释义
        1.1.1 彩叶植物和季色叶植物
        1.1.2 物候、物候期和物候相
        1.1.3 季相
        1.1.4 季相与物候相的异同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植物景观在园林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
        1.2.2 园林植物物候资料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性
        1.2.3 园林植物物候资料在季相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1.2.4 秋季色叶植物在季相景观建造中的重要性
        1.2.5 我国秋季色叶植物资源研究现状
        1.2.6 我国着名秋季色叶植物景观
        1.2.7 植物观赏性评价
    1.3 西安地区秋季色叶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 前期研究基础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区域及其自然条件概况
    2.2 研究材料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西安秋季色叶植物资源信息获得及方法
        2.3.2 西安秋季色叶植物观赏性状观察
        2.3.3 西安秋季色叶植物观赏期物候图谱绘制方法
        2.3.4 西安秋季色叶植物观赏性评价方法
        2.3.5 西安季色叶植物观赏性等级划分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物候观测结果与分析
        3.1.1 物候观测资料
        3.1.2 春季展叶特点
        3.1.3 开花特点
        3.1.4 秋季叶变色特点
        3.1.5 观叶期特点
    3.2 观赏物候图谱
    3.3 秋季色叶特征观察分析
        3.3.1 色彩特点
        3.3.2 变色类型
        3.3.3 群体变色一致性
    3.4 秋季色观赏性评价
        3.4.1 秋季色叶植物观赏性综合评价和秋季观赏性评价指标体系
        3.4.2 秋季色叶植物观赏性评价指标打分标准及打分结果
        3.4.3 秋季色叶植物观赏性综合评价权重的确定
        3.4.4 秋季观赏性指标权重的确定
        3.4.6 秋季色叶植物观赏性综合评价的综合指数和分级
        3.4.7 秋季观赏性评价的综合指数和分级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秋季色叶植物观赏性综合评价分级
        4.1.2 秋季观赏性评价分级
    4.2 讨论
        4.2.1 物候图谱的制作
        4.2.2 秋季色叶植物资源的发掘及评价
        4.2.3 秋季色叶植物评价方法及模型
        4.2.4 西安秋季色叶植物应用现状及建议
        4.2.5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1 西安秋季色叶植物观赏期物候图谱
致谢
作者简介

四、深圳围岭公园主要景观植物的物候特征及其对植被景观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物候学在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中的应用基础和前景[J]. 戴君虎,高新月,刘浩龙,陶泽兴,马翔,曹丽娟. 中国生态旅游, 2021(02)
  • [2]沈阳城-郊梯度下三种观赏树种的物候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回爽.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3]南宁市城市公园植物季相美景度研究[D]. 黄钰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4]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5]深圳市建成区城市植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受三类景观要素的影响[D]. 宋晨晨. 西南大学, 2020
  • [6]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7]南京市两所综合公园观花树种群落调查及时序景观研究[D]. 邸聪.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8]城市绿地空间特色塑造研究与实践[D]. 孙化蓉. 南京林业大学, 2018(05)
  • [9]城市绿道建设中植物多样性策略研究[D]. 张洋.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4)
  • [10]西安秋季色叶植物物候图谱构建及观赏性评价[D]. 李淑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深圳伟岭公园主要景观植物物候特征及其对植被景观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