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干旱区主要农作物肥力演化研究

黄土丘陵干旱区主要农作物肥力演化研究

一、黄土丘陵干旱区主要作物定位施肥的肥力演变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强敏敏[1](2021)在《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整治土地生产力提升机制》文中认为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水土流失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农村生产生活的制约,加剧了区域粮食危机和生态安全隐患。黄土丘陵沟壑区自2010年实施沟道土地整治工程以来,整治土地约50万亩,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黄土高原已整治的新增地土壤肥力低,结构性差,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凸显,严重制约着既定工程目标的实现。为此,本研究以土地资源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采用野外采样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沟道土地整治典型工程土壤自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以沟道整治新增地为研究对象,探索了生物炭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明晰了生物炭在不同氮肥水平下对土壤质量及作物产量的作用,揭示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生产力的提升机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典型土地整治工程土壤质量演变规律。以延安辗庄流域梯田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时间的方法,探究了近30 a土壤质量的演变规律及地力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氮是黄土高原梯田土壤有机碳汇的主要限制因子,梯田建设3~10年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密度分别增加了47%和75%,平均累积速率分别为317.7 kg/(ha?a)和37.4 kg/(ha?a),有机碳和全氮密度10年后超过了坡耕地的水平,利用30年后显着提高了74.0%和107%,梯田整治工程在3-10年能恢复到整治前的肥力水平。碳和氮在梯田整治工程中生产力的恢复作用为沟道新增土地整治工程生产力提升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生物炭在土地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2)生物炭对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通过探讨苹果枝条的生物炭对新增地土壤容重、团聚体特性的微观变化影响,揭示生物炭与氮肥混合施加对新增地土壤物理结构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物炭的施加量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高肥高炭处理的土壤容重较对照显着降低了15.42%。传统施肥水平下,生物炭用量40 t/ha>0.25 mm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较对照提高了42.18%。施加生物炭还降低了土壤团聚体破坏率,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当化肥施加量减少时,根据团聚体稳定性的评价指标,选择40 t/ha的生物炭用量,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提升效果最佳。(3)生物炭对新增地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通过研究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探究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碳库质量和土壤碳循环的作用。结果表明:土壤中活性有机碳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碳库活度和活度指数则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化肥减量水平下,生物炭用量40 t/ha土壤碳库管理指数较对照提高了80.47%。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含量,高炭处理的增幅最大分别为169%和181%,说明添加生物炭能够提高新增地土壤碳容量,有利于新增地土壤碳固持。(4)生物炭对新增地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提升机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21~3.64倍,全氮提高了18.31%~45.34%,氨态氮和硝态氮的最大增幅分别为1.23倍和5.69倍,全磷和速效磷分别提高了11.6%~40.11%和11.16%~151.09%,说明施加生物炭与氮肥显着提高了土壤肥力;试验还表明:生物炭还显着提高了β-葡萄糖苷酶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5.3~8.5倍和2.78~4.68倍,说明配施提升了土壤的微生物活性和动力。综合试验结果,生物炭用量40 t/ha,配施280 kg/ha氮肥和140 kg/ha过磷酸钙,玉米平均产量最高为13595.98 kg/ha,较对照增产34.24%。说明土壤肥力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加,为土壤生产力提升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动力源。综合上述,生物炭是新增地生产力提升的动力源。生物炭与氮肥配施能够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提升土壤团聚体结构及稳定性,增加土壤养分,增强酶活性,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生物炭的特殊结构及其对土壤的改良作用能够为微生物活动和繁衍创造良好的环境,氮作为催化因子促使生物炭在土壤中持续发挥效应,而土壤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的提高又能促进生物炭在土壤中的分解作用,还是作物吸收C、N、P、K的基础,能进一步促进新增地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提升肥力并提高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从而提升土地生产力。上述生物炭的作用机制丰富了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黄土高原新增地土壤碳库循环及生产力提升理论。(5)生物炭与氮肥配施的最优配施比及高效利用模式。以新增地生产力快速提升及资源高效利用为理论基础,选取能反映土壤肥力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特性指标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土壤质量,提取出3个公因子,其累计贡献率达到85.73%,说明评价方法是可靠的。采用此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低肥高炭处理土壤质量综合得分最高,其土壤肥力也代表了最高等级。通过综合评价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各处理的土壤质量,考虑经济效益,提出沟道整治新增地高产型和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生物炭施用当年土壤肥力即可恢复甚至超出整治前水平,建议采用经济型(即生物炭用量30 t/ha,配施280 kg/ha氮肥和140 kg/ha过磷酸钙)高效利用模式。

高小峰[2](2021)在《长期施肥对坡地农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施肥是农业提高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目前关于长期施肥对土壤性质,尤其酶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还不是很清楚。本研究以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试验站的坡地农田长期(1995-2019年)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研究长期氮磷施肥处理(CK、N1、N2、N1P、N2P,其中N1、N2施氮量分别为:55.2,110.4 kg·hm-2,P施磷量为90 kg·hm-2)对坡地农田土壤性质和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取得主要结果如下:1.与对照相比,长期单施氮肥(N1和N2处理)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分别提高了24.81%和39.92%;长期氮磷肥配施(N1P和N2P处理)土壤有机碳、全磷、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7.82%~16.81%、52.63%~58.18%、21.59%~22.89%、450.5%~660.3%,土壤p H降低了0.04~0.08个单位。2.长期单施氮肥(N1和N2处理)使碱性磷酸酶(AP)活性提高了3.90%~4.44%;长期氮磷肥配施(N1P、N2P处理)使土壤β1,4-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与亮氨酸氨基肽酶酶活性(NAG+LAP)、葡萄糖苷酶活性(βG)分别提高了47.12%~59.94%、16.76%~71.01%;长期轮作种植和施肥对碳源酶、氮源酶、磷源酶活性均有显着提高作用,且在N1P处理土壤酶化学计量比最接近1:1:1稳态。3.与试验开始前的基础养分相比,经过24年长期施肥后,单施氮肥处理(N1、N2)使有机碳、全氮增幅分别为51.4%~77.3%、19.6%~30.3%,增速分别为.0.09~0.13 g/(kg·a)、0.02~0.04 g/(kg·a)。氮磷化肥配施处理(N1P、N2P)土壤有机质全氮增幅分别为38.5%~42.2%、18.9%~36.3%,增速分别为0.07~0.08 g/(kg·a)、0.02~0.03 g/(kg·a)。与对照相比,不同施肥谷子产量提高了6.65%~94.73%。4.不施肥条件下,微生物量磷(MBP)在谷子根际土壤中显着高于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MBC、MBN)略低于非根际土壤中。不同施肥条件下,MBC、MBN、MBP在根际土中略高于非根际土。与单施氮肥相比,氮磷配施肥处理明显提高土壤细菌群落的α多样性,优势菌种数也大幅提高。对于根际土壤细菌而言,长期氮磷施肥会显着提高土壤酸杆菌(Acidbacteria)、放线菌(Actinobacteria)和绿弯菌(Chloroflex)的相对丰度,降低蓝细菌(Cyanobacteria)的丰度,但N2施肥处理刚好相反;氮磷配比施肥处理提高了土壤变形菌(Proteobacteria)丰度,单施氮肥处理与之相反。整体上,优势菌群在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均高于非根际土壤中,但在单施氮肥处理中土壤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明显降低。在所有处理中,绿弯菌(Chloroflex)都在根际土壤中高度富集。5.氮磷平衡施肥的显着提高根系碳、磷含量。施肥运输根生物量提高了106.67%~336.41%,吸收根的生物量降低了35.20%~60.20%。吸收根对养分变化敏感,且在氮磷肥配施处理尤为明显。施肥增加了吸收根致病菌的相对丰度,提高了运输根中抗病菌的相对丰度。吸收根中的Ascomycota、Glomeromycota门及Fusarium、Minimedusa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运输根,Mortierellomycota、Basidiomycota门及Mortierella、Bipolaris、Cladosporium属相对丰度则显着低于运输根。6.长期施肥通过提高通过提高土壤全磷提高放线菌丰度;施肥通过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变形菌群落丰度,通过提高提高微生物量碳、硝态氮降低其丰度;施肥通过提高微生物量碳、硝态氮、土壤全磷降低蓝细菌丰度。施氮肥通过提高根系生物量改变运输根优势菌群结构变化。施肥提高了植物根系碳含量、土壤全磷、速效磷、土壤易溶解氮含量从而促进吸收根优势菌群结构变化。施肥增加了吸收根致病菌的相对丰度,提高了运输根中抗病菌的相对丰度。总之,长期施肥能够促进谷子植株生长,施用氮磷肥的效果优于氮肥,低氮配施磷肥(N 55.2 kg·hm-2+P 90 kg·hm-2)效果最佳。在低氮配施磷肥处理(N1P)土壤氮磷含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和产量较不施肥处理分别提高了21.59%~58.18%、59.94%~71.01%、32.46%~218.10%、227.62%。

赵慧渊[3](2021)在《榆林市府谷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提升思路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耕地资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本要素之一,其数量和质量与粮食产量有密切的联系。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可开发的后备耕地资源数量逐渐减少,人口数量的增加导致人增地减的矛盾更加突出,加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肥料等的过度投入,农业生产用地面临着水土流失、土壤污染退化、土壤结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耕地质量保护成了农业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中之重。耕地质量保护不仅是提升粮食产量稳定性的关键,更是保证粮食质量安全的核心之一,粮食需求刚性的不断增加对耕地质量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掌握土壤肥力并针对性的制定施肥方案是目前耕地质量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查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判断土壤肥力水平,达到作物生长需求与土壤可利用资源的有机结合,对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围绕对府谷县15个镇,3个便民服务中心、2个农业园区耕地土壤肥力的调查展开,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区位土壤特点将采样区域划分为北部风沙区、中部梁峁沟壑区的川道地和梯田坝地、东南部沿黄河沿岸川道3个大区,共计3083个采样单元,各采集1个混合样,共采集到有效样2934个。通过比对2013年府谷县地力评价时的调查数据结果与本研究调查结果说明了数年间府谷县耕地肥力变化情况,并基于生产实际指出了府谷县农业生产的现存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调查获得2020年府谷县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大量元素含量数据:府谷县耕地土壤全氮平均值为0.43 g/kg;耕地土壤有效磷平均值为10.24 mg/kg;耕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值为137.29 mg/kg;耕地土壤缓效钾平均值为796.98 mg/kg。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值为9.16 g/kg;耕地土壤p H平均值为8.48。通过调查获得2020年府谷县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数据:府谷县耕地土壤有效硼平均值为0.44 g/kg;耕地土壤有效铁平均值为3.62 mg/kg;耕地土壤有效铜平均值为0.39 mg/kg;耕地土壤有效锌平均值为0.45 mg/kg;耕地土壤有效锰平均值为2.14 mg/kg。(2)2020年府谷县耕地肥力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提高,通过直接进行比对发现,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得到了显着提升,相比于2013年,有机质含量分级为10-15 g/kg的耕地面积由总耕地面积的25.33%提高到总耕地面积的30.48%,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6 g/kg的耕地面积下降幅度达到95.83%,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提高至5mg/kg以上,速效钾含量提高至100 mg/kg以上。(3)府谷县农业生产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自然气候恶劣,地理条件复杂,农业基础条件差;耕作方式粗放,缺乏有效监管与指导;主栽作物选择、肥料施用方案不合理,没有形成因地制宜的配套方案。府谷县农业生产发展对策和建议:合理配置布局耕地资源,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强耕地质量管理;科学养地施肥,提升土壤肥力。

王亚麒[4](2021)在《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烤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种植施肥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巨大。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匮乏,烤烟连作现象十分普遍。同时,烤烟也是需肥较多的作物,在长期连作和大量施肥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生产问题,如烟地生产力下降,连作障碍严重,土壤理化、生物学性质恶化,养分不均衡积累,肥料利用率降低和环境污染等。为了维持连作高产,烟农不得不加大肥料用量,造成恶性循环。但是,有关烤烟种植施肥的研究一般以短期试验为主,难以全面系统地了解长期种植施肥条件下,烟地生产力和肥力肥效的演变规律。为此,贵州省遵义市烟草公司于2004年在三岔烟草科技园建立了烟地长期肥力肥效监测基地,试验处理涵盖了当地的主要种植模式(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和施肥措施(单施化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本文基于2004~2020年遵义市烟地肥力肥效长期定位监测数据(本人采集近4年的数据),以烟地作物产量、养分输入(施肥和降雨)、养分输出(包括淋溶和作物吸收)和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为切入点,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单施化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条件下,对烟地生产力、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变化展开研究,揭示它们的变化趋势,了解当地主要种植施肥措施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的影响,为保持当地烤烟生产的长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烤烟连作和烤烟-玉米轮作两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烟叶产量和品质在多数年份无显着差异,发生病害是连作烤烟在某些年份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在轮连作的烟地土壤上,冬季均种植黑麦草,可能有益于消减烤烟连作障碍。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化肥的两种施肥处理中,作物(指烤烟、玉米和黑麦草的统称,下同)的产量在初期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显着差异,随后前者的作物产量逐渐高于后者;在不施肥的处理中,作物产量最低。因此,在供试土壤上,施肥对烤烟产量的影响大于种植模式,化肥有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的有益作用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在不施肥条件下,尽管作物产量最低,但仍然维持一定产量,说明长期不施肥条件下土壤仍具有一定的供肥能力。(2)烟地作物的养分吸收量的变化规律类似作物产量,即在轮连作处理之间,作物养分吸收量在多数年份无显着差异;不施肥作物的养分吸收量最低;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单施化肥的处理中,作物养分吸收量初期无显着差异,后逐渐表现为前者显着高于后者。就肥料经济效益(施用单位肥料获得的经济产量)而言,施肥处理的肥料经济效益在前期无显着差异,随着种植年限延长,化肥有机肥配施逐渐高于单施化肥。(3)土壤养分淋失以硝态氮和钾为主,分别为22.69~39.70 kg ha-1和16.35~32.39 kg ha-1,占施肥量的19.10%~40.54%和7.76%~18.65%。经地下径流淋失的磷可忽略不计。黄壤富含铁、铝,对磷的固定作用较强,但土壤胶体对硝态氮和钾的吸附能力较弱,这可能是导致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在化肥有机肥配施的土壤中,氮钾淋失量显着低于单施化肥,原因之一可能与长期施用有机肥促进形成大团聚体有关,从而减少了氮钾的淋溶损失。(4)降雨输入烟地的磷钾较少,对作物营养的贡献可以忽略;年降雨中氮的输入量为20.8923.20 kg ha-1,占烤烟施肥量的16.02%16.85%。其中,铵态氮、硝态氮和可溶性有机氮分别占总氮沉降量的39.65%49.37%、24.74%32.29%和24.12%30.33%。说明氮的湿沉降对烟地作物的氮素营养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尤其对不施肥土壤(对照)有重要贡献。(5)在施肥处理中,土壤全量和有效氮磷钾养分含量随种植时间延长而提高,说明在施肥的土壤中,养分输入大于养分输出;而在轮连作的土壤中,土壤养分含量无显着差异,表明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亏盈无显着影响。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加了土壤大团聚体(>0.25 mm)比例,尤其是大团聚体内部的0.0530.25 mm团聚体的数量,前者(>0.25 mm大团聚体)对土壤氮、磷、钾贡献率分别由51.52%、52.31%和62.56%(单施化肥)提高至55.34%、57.27%和63.92%(化肥有机肥配施);后者(0.0530.25 mm团聚体)对土壤氮、磷、钾贡献率则分别由28.27%、28.85%和30.33%(单施化肥)提高至30.36%、33.49%和31.54%(化肥有机肥配施)。因此,化肥有机肥配施改变了烟地土壤养分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促进了土壤养分的保蓄。(6)与烤烟连作和单施化肥处理相比,在化肥有机肥配施和烤烟-玉米轮作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细菌和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显着增加,说明施用有机肥和合理轮作改善了微生物生存的土壤环境,促进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群落结构优化,有益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循环。此外,土壤微生物合成蔗糖酶、淀粉酶、纤维素酶、脲酶、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有关通路的相对丰度也显着增加,土壤微生物分泌的有机酸和H+增多,有益于土壤碳氮转化和难溶性磷酸盐溶解。综上所述,“烤烟-玉米轮作(冬季种植黑麦草)+化肥有机肥配施”的生产模式能够促进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种群多样性,活化土壤难溶性磷,减少土壤硝态氮和钾淋失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因此,该种施肥种植模式可考虑在当地烟区推广应用。

金欣[5](2021)在《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文中认为施用磷肥是提高土壤磷水平、维持作物高产的重要手段。由于磷矿资源有限且不可再生,磷高效利用一直是科学研究热点之一。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吸附固定,有效性降低,长期不同施肥显着影响土壤磷含量、形态及有效性。另外,土壤管理方式的改变,如农田撂荒或裸地休闲等也影响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因此,理解施肥或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磷形态变化及有效性的影响是提高磷肥利用效率,延长磷资源使用寿命的基础。本研究基于陕西关中平原1990年开始的长期定位试验(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以及不同土壤管理方式)结合室内培养实验,利用蒋柏藩和顾益初磷素分级法(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磷素分级法,研究:1)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方式下土壤磷素演变特征;2)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形态变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3)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方式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4)施磷量和pH变化对不同肥力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长期肥料试验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包括7个处理,分别为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钾化肥配施(NK)、磷钾化肥配施(PK)、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钾化肥配施(NPK)和氮磷钾化肥配施有机肥(MNPK)。长期肥料试验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包括9个处理,分别为CK、N、NK、PK、NP、NPK、秸秆配合NPK(SNPK)、低量有机肥配合NPK(M1NPK)、高量有机肥配合NPK(M2NPK)。长期土壤管理方式包括3个处理,分别为冬小麦/夏玉米体系长期不施肥(CK)、裸地休闲(Fallow)和农田撂荒(Setaside)。室内培养实验选取冬小麦/夏玉米CK、NPK和M2NPK三个处理代表低、中、高肥力土壤,每个土壤酸化为5个pH梯度(6.4-8.4),每个pH梯度下5个水平施磷量(0-480 mg kg-1)。获得的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长期施磷显着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无机磷含量,且随施磷年限的延长而显着增加,全磷和无机磷年均增幅分别为15.5-48.0 mg kg-1y-1和8.7-29.0 mg kg-1y-1;土壤有机磷含量随着试验年限延长有增加的趋势,但仅M1NPK和M2NPK处理显着增加,年均增幅分别为7.5 mg kg-1y-1和19.0 mg kg-1y-1。长期农田撂荒和裸地休闲处理的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随试验年限的延长无明显变化,但有机磷占全磷的比例显着增加。(2)长期氮、磷肥配合施用(NP、NPK和MNPK)均较对照显着提高了冬小麦/夏休闲体系小麦产量,年平均增产在205-265 kg hm-2之间。长期施用磷肥提高了土壤磷素盈余,并显着提高了耕层树脂磷(Resin-P)、碳酸氢钠提取无机磷(Na HCO3-Pi)以及稀盐酸提取磷(D.HCl-Pi)的含量。与试验开始前相比,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和有机肥主要增加了土壤Resin-P和Na HCO3-Pi的比例,降低了有机磷和浓盐酸提取无机磷(C.HCl-Pi)的比例。另外,土壤Resin-P、Na HCO3-Pi和C.HCl-Pi对小麦磷吸收起主要的贡献。(3)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下,与蒋柏藩-顾益初方法相比,Tiessen-Moir法能够提取更多的有效磷,但低估了铁铝结合态磷和总有机磷的含量。蒋柏藩-顾益初法的磷酸二钙(Ca2-P)和磷酸八钙(Ca8-P)对作物磷吸收量以及土壤Olsen P含量有直接贡献,其它磷形态表现为间接作用,其中磷酸十钙(Ca10-P)的间接作用最小。Tiessen-Moir法的Na HCO3-Pi和D.HCl-Pi对作物磷吸收量以及土壤Olsen P含量有直接贡献,其它磷形态间接影响磷吸收量和土壤Olsen P含量,其中Resin-P间接作用最大。两种磷素分级方法均显示了无机磷形态对作物磷吸收的重要贡献,但蒋柏藩-顾益初法可以更好地表征无机磷形态及其有效性。(4)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化肥有机肥配施显着增加了土壤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的无机磷含量,以化肥有机肥配施增幅最大。长期施用化学磷肥仅增加了大团聚体(>2mm和2-0.25 mm)以及粉粘粒组分(<0.053 mm)氢氧化钠提取有机磷(Na OH-Po)的含量。而化肥有机肥配施不仅增加了2-0.25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碳酸氢钠提取有机磷(Na HCO3-Po)的含量,而且增加了>2 mm和0.25-0.053 mm团聚体Na OH-Po的含量。施化学磷肥和化肥有机肥配施均提高了Na OH-Po和浓盐酸提取有机磷(C.HCl-Po)在大团聚体中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其它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中各形态磷的比例,化肥有机肥配施更明显。Resin-P、Na HCO3-Pi、Na HCO3-Po、氢氧化钠提取无机磷(Na OH-Pi)、D.HCl-Pi、C.HCl-Pi、残余态磷(Residual-P)和土壤有机碳之间均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此,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团聚体磷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变化有关。(5)与长期种植作物不施肥处理相比,农田撂荒增加了微团聚体(0.25-0.053 mm)Resin-P、大团聚体(>2 mm)Na OH-Po和各团聚体Na HCO3-Pi&-Po、Na OH-Pi含量;提高了不同磷形态在微团聚体的分配比例,降低了Resin-P、Na OH-Po和D.HCl-Pi在较大团聚体(2-0.25 mm)的分配比例。长期裸地休闲仅提高了大团聚体Na HCO3-Pi和粉粘粒组分Na OH-Pi的含量,降低了大团聚体C.HCl-Pi和D.HCl-Pi的含量;提高了不同磷形态在2-0.25 mm和<0.053 mm组分的分配比例,降低了在>2 mm团聚体的分配比例。Resin-P、Na HCO3-Pi、Na OH-Pi、Residual-P、Na HCO3-Po、Na OH-Pi和有机碳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D.HCl-Pi和有机碳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此,长期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也影响了土壤有机碳,改变团聚体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6)不同肥力水平和pH条件下,土壤Olsen P含量随着施磷量的提高显着上升,低肥力土壤增幅最大。另外,不同肥力水平和pH值条件下,无机磷组分中Ca2-P和Ca8-P含量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呈显着上升趋势,Ca2-P含量在低肥力土壤上增幅最高,Ca8-P含量在高肥力土壤上增幅最高。铝磷酸盐(Al-P)和铁磷酸盐(Fe-P)仅在低肥力土壤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显着升高,在中肥力和高肥力土壤上变化不明显。闭蓄态磷(O-P)和Ca10-P不受施磷量影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低肥力土壤主要增加了Ca2-P和Ca8-P占全磷比例,减少了Ca10-P的比例,中肥力土壤主要增加了Ca2-P占全磷比例,而高肥力土壤基本没有改变磷形态的比例。pH值的下降仅明显增加了低肥力土壤不施磷条件下Fe-P含量,降低了施磷条件下Fe-P的比例。其它肥力水平和施磷水平下,pH值变化没有显着影响无机磷的含量和比例。综上所述,长期施磷显着提高了土壤全磷和无机磷含量,化肥有机肥配施还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磷含量,且随施磷年限的延长均显着增加。冬小麦/夏休闲体系长期施用磷肥显着提高了耕层Resin-P、Na HCO3-Pi和D.HCl-Pi的含量,其中Resin-P和Na HCO3-Pi对小麦磷吸收起主要的贡献。冬小麦/夏玉米体系Ca2-P和Ca8-P或Na HCO3-Pi和D.HCl-Pi对磷吸收及土壤Olsen P起主要的贡献。长期施肥显着影响团聚体磷形态及有效性与土壤有机碳及团聚体分布变化有关。此外,施用磷肥的情况下,降低pH没有明显提高土壤磷有效性。长期农田撂荒和裸地休闲较不施肥种植作物没有明显影响土壤全磷、无机磷和有机磷含量。但是农田撂荒增加了团聚体磷有效性。长期裸地休闲对团聚体的磷形态影响较小。

王婷[6](2020)在《陇东旱塬黑垆土长期施肥对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产量、土壤质量及微生物的影响》文中提出探讨陇东旱塬黑垆土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下“降水-产量-土壤质量-土壤微生物”对长期不同施肥的响应及其影响机制,对指导旱作农田水肥资源高效利用、土壤地力优化管理和作物生产力持续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始建于1979年的甘肃平凉黑垆土春玉米-冬小麦轮作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以不施肥(CK)、单施化学氮肥(N)、氮磷化肥配施(NP)、氮磷化肥配施秸秆(SNP)、单施有机肥(M)和氮磷化肥配施有机肥(MNP)6个处理为研究对象,结合历史同期气象数据和长期定位监测资料,于2015-2017年开展了如下研究:(1)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下春玉米—冬小麦轮作的产量和水肥效应,揭示了降水-施肥-产量之间的关系;(2)引入DSSAT-CERES-Wheat模型,评价了长期不同施肥土壤基础地力及其贡献率演变特征,揭示了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的关系;(3)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演变特征,采用最小数据集综合评价了长期施肥的土壤质量;(4)应用Illumina Miseq和Roche 454 GS FLX Titanium System高通量测序平台,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细菌、古菌群落特征和氨氧化菌及其关键功能基因特征,揭示了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的主导土壤肥力因子。全文主要结论如下:(1)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有机肥或秸秆与氮磷配施显着提高了作物在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作物产量、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与单施氮肥相比,冬小麦分别增产140%~151%、113%~174%和70.6%~102%;春玉米分别增产69.5%~99.9%、91.1~104%和105%~127%;干旱年,冬小麦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97%~204%、153%~165%和81%~82%,春玉米分别增加172~217%、71%~99%和77%~118%。平水年,冬小麦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749%~843%、118%~180%和152%~227%,春玉米分别增加1451~1543%、91%~104%和104%~91%。丰水年,冬小麦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增加84%~520%、73%~105%和57%~109%,春玉米分别增加40~44%、104%~125%和136%~158%。年际间降水变化是影响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主要因子。有机肥或秸秆与氮磷配施显着增加了冬小麦在干旱年、平水年和丰水年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玉米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随着降雨增加而提高。(2)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基础地力及其贡献率均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长期不施肥和单施氮土壤基础地力分别以年0.23%和3.03%的年递增率显着下降,而单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土壤基础地力分别以2.7%和3.82%的年递增率显着增加,秸秆与化肥配施土壤基础地力上升趋势不显着。有机肥或秸秆与化肥相结合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显着高于单施氮肥,单施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导致土壤基础地力提升的关键土壤肥力因子。(3)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秸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补充土壤养分库、增强土壤生物肥力和提高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与试验初相比,单施氮肥或有机肥、秸秆氮磷配施和有机无机配施均显着降低了土壤容重(1.5~10.8%)和土壤微团聚体比例(40.7~56.8%)。单施氮肥、氮磷配施和秸秆氮磷配施增加了土壤p H(0.04~1.54%),而有机无机配施降低了土壤p H(0.5%)。秸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土壤有机碳(40.0~108.7%)、全氮(0~55.3%)、全磷(20.0~59.3%)、碱解氮(34.4~103.3%)、速效磷(106.3~561.5%)和速效钾(145.0~206.7%)含量。与1989年相比,秸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土壤脲酶(8.2~47.5%)、土壤蔗糖酶(16.1~62.7%)和土壤碱性磷酸酶(12.0~65.5%)活性。连续施肥39年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显着提高了微生物碳(20.9~199.2%)和氮(18.5~259.0%)含量。基于土壤质量线性评分模型计算所得土壤质量指数大小依次为MNP(0.66)>M(0.57)>SNP(0.49)>NP(0.30)>N(0.27)>CK(0.19)。(4)土壤细菌共38门、157纲、297目、541科和1062属,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所有处理共有的优势菌门,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33.8%与31.9%、39.4%与17.3%和19.5%与57.5%。杆状菌属(Bacillus)、未鉴定出(Other)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各施肥处理共有优势菌属,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18.3%,10.7%与8.2%、39.4%,20.6%与4.8%和36.0%,12.5%与15.8%。播种前,长期有机肥或秸秆与化肥配施土壤细菌的丰度、多样性和均匀性显着高于不施肥、单施有机肥和氮磷配施,但在开花期和收获期土壤细菌丰度、多样性和均匀性显着降低。土壤速效钾和铵态氮含量显着影响播种前土壤细菌组成。(5)土壤古菌共5门、23纲、40目、47科和57属,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和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所有处理共有的优势菌门,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6.3%与71.5%、21.2%与77.3%和57.1%与41.0%。未鉴定出古菌属(Other)和未培养古菌属(uncultured_archaeon)是冬小麦播种前、开花期和收获后各施肥处理共有优势菌属,其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70.6%与24.1%、76.6%与20.0%和41.6%与52.2%。长期单施氮肥或有机肥,氮磷配施或添加秸秆的土壤古菌丰度播前均显着高于不施肥和有机肥化肥配施,而在开花期和收获期土壤古菌丰度均显着降低。长期有机肥化肥配施对播前土壤古菌丰度无显着影响,而所有处理收获期古菌多样性和均匀性均显着增加。土壤p H和速效钾含量显着影响开花期土壤古菌组成。(6)长期不同施肥显着影响土壤氨氧化细菌多样性,而对土壤氨氧化古菌影响并不显着。耕层古菌arch-amo A基因丰度明显大于细菌amo A基因丰度(1~15倍),arch-amo A丰度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显着相关,而amo A丰度则与氮素各个组分无显着相关性。作物生长期和施肥对细菌的氨氧化功能群落影响较大,而对古菌影响较小。综上所述,在陇东旱塬地区农田长期进行冬小麦-春玉米轮作,并氮磷合理配施添加秸秆及有机肥是保障该地区农田生产力可持续的有效措施。陇东旱塬长期氮磷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显着提高了作物产量、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加了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然而,不同降水年型下应进一步优化施肥策略以获得更高产量。研究证明,长期氮磷与秸秆或有机肥配施显着增加了土壤养分库,提高了土壤质量,最终增加了土壤基础地力对作物的增产贡献。另一方面长期不同施肥影响了土壤p H,速效钾、铵态氮和硝态氮等土壤肥力因子变化,而这些因子决定着土壤细菌、古菌和氨氧化菌的组成变化。

严坤[7](2020)在《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文中提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是环境退化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形成、发展不仅受地形地貌、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活动也会加速或延缓这一过程,并且短期内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更为显着。在农业区,农业生产作为与土地利用最直接相关的人类活动,是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伴随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调整,区域水土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本研究围绕农业生产方式改变的水土环境响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以三峡库区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研究区,通过问卷调查、无人机遥感调查、统计资料分析和基于长期野外原位观测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坡面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及机制,以期为三峡库区农村区域水土环境变化预测与农业生产方式优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城镇化发展加快了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农户尺度上的户均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果树户均种植面积增加;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导致种植模式和复种指数的改变,旱坡耕地代表性的种植模式由小麦-玉米-红薯轮作向玉米-红薯套种和单一玉米、红薯的种植模式转变,耕地复种指数不断降低;农户化肥投入强度虽不断降低,但仍高于全国生态县建设耕地化肥投入标准;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了耕地撂荒,其中农户尺度上户均撂荒面积占农户耕地面积的30.93%,小流域尺度上耕地撂荒比例高达22.21%;土地流转加快了规模化经营,以柑橘为主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占流转土地的51.40%。可以看出,城镇化导致的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变化、耕地撂荒、规模化经营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强度产生重要的影响。(2)城镇化各阶段不同种植模式具有不同的坡面产流产沙和径流氮磷浓度与负荷流失特征、过程,施肥与地表物理扰动是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小麦-玉米-红薯轮作地表径流系数、坡面产沙系数和地表径流氮磷浓度与流失负荷高于玉米-红薯套种和单一玉米种植,种植模式变化对坡面氮流失负荷影响强于对磷流失负荷的影响;代表性的旱坡地作物在雨季作物生长季表现出不同的产流产沙能力,玉米在高覆盖期坡面产流产沙较低,在玉米收获期的红薯具有较低的坡面产流能力,但产沙能力高于玉米,小麦在成熟期坡面产流产沙能力低于同期玉米,但收获期产流产沙能力高于同期玉米。(3)耕地短期撂荒可被看作是一种休耕的土地管理方式,对降低紫色土坡耕地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物输出具有重要的作用。短期撂荒促进坡面植被快速恢复和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积累。撂荒提高了紫色土坡面产流临界雨量,显着降低坡面产流,特别在春、夏季单次降雨径流系数仅为同季耕地的27.25%和34.72%;撂荒显着降低坡面产沙能力,其产沙能力仅为耕地的14.8%,且随着撂荒时间的增加产沙能力不断降低。与耕地相比,撂荒明显降低了农作物播种、施肥期径流总氮浓度,对径流总磷浓度影响不显着,但撂荒加快了侵蚀泥沙中养分的富集率,全氮与全磷的泥沙富集率是耕地的2.59和1.20倍;通过减少地表径流和坡面产沙,短期撂荒实现了对坡面氮磷流失控制,其氮、磷流失负荷分别降低了59.6%和79.8%,并且通过对泥沙结合态氮磷拦截和削减实现了氮磷流失负荷的显着降低。同时,本论文构建的紫色土区短期撂荒坡面氮磷流失负荷估算模型验证值和实测值之间误差在5%之内,具有较高的估算精度。(4)规模化经营具有较低的坡面水土流失,但却显着提高了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和流失负荷,并具备明显的氮磷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规模化经营果园地表径流系数是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3.32倍和3.12倍,土壤侵蚀模数是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52.72%和29.67%。规模化经营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别为8.49mg·L-1和0.87mg·L-1,远超过地表水水质标准V类水质标准限值,在春季规模化经营果园地表径流氮磷浓度分别是长期撂荒坡地、传统经营果园和耕地的14.31、4.74、4.77倍和39.08、1.94、3.84倍。果园规模化经营显着增加径流氮、磷流失负荷,在春季施肥后的前两场大雨贡献了全年70.4%的总氮、72.1%的可溶性氮、68.9%的硝态氮、94.1%的氨氮、67.1%的总磷、64.1%的可溶性磷和73.0%的颗粒态磷流失负荷,且氮、磷主要以硝态氮和可溶性磷流失为主;规模化经营增强了氮、磷污染物“初期冲刷效应”,前期20%的地表径流贡献了整场降雨径流58.0%的总氮、57.0%的可溶性氮、58.5%的硝态氮、79.0%的氨氮、62.0%的总磷、63.5%的可溶性磷和60.0%的颗粒态磷。在三峡库区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种植模式改变与耕地短期撂荒降低了坡面水土流失与氮磷面源污染物输出,但规模化经营增加了坡面氮磷流失浓度与负荷,其对坡面水土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种植模式改变和耕地撂荒对水土环境的改善。由于规模化经营是三峡库区未来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方向,因此需要特别关注。

张俞[8](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张敏[9](2020)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土壤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是人类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农业土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安全,进而影响到人类的人身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黄土丘陵沟壑区作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之一,该区生态与农业经济发展问题愈发突出。因此,探究该区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指导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及促进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研究区。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与种植方式设置采样点,共获取90个土壤样本。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元素评价研究区的土壤质量;通过GIS和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土壤质量的空间特征;探讨影响土壤质量的微观和宏观因子,其中,结合地理探测器与冗余分析法从微观角度定量分析地形因素和种植因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交互作用,同时,基于景观格局指数,通过冗余分析从宏观角度探讨景观格局与土壤质量的耦合关系;最后,针对研究区土壤质量现状为该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区农业土壤肥力处于IV(53.33%)和V(46.67%)等级。有机质和全氮的含量较低、p H偏碱性是限制土壤肥力质量的主要因素。土壤处于清洁水平,综合生态风险等级共有两级:轻微风险水平(16.7%)和中等风险水平(83.3%);土壤综合质量处于III(5.56%)、IV(77.78%)、V(16.67%)等级。(2)土壤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的空间相关性较强,呈现出小尺度的空间变异性,全磷与p H值的空间相关性为中等程度。空间上,土壤养分元素局部有“团块状”高值区域出现,p H值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主要是由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土壤肥力质量主要表现为西高东低的分布格局;Pb、Zn元素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As、Cu、Cr、Ni元素具有中等程度的空间相关性;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主要表现为南北两侧低中间高的分布格局;土壤综合质量和土壤肥力质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较为相似。(3)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从微观角度看,地形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大于地块种植因素的影响;影响土壤肥力质量、土壤综合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坡向、地块面积;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坡向与地块距道路的距离;两因子的交互作用均大于单因子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从宏观角度看,景观格局对土壤质量存在一定影响,其中,景观内林地所占百分比与景观形状复杂度的影响显着。(4)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议措施。通过科学合理化农业投入、实施轮作制度、优化树种等措施改善土壤碱性环境;完善梯田设施,发展林果业,从而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农户科学管理能力,培养风险预防意识;发挥地形优势,合理安排种植;设置草地缓冲区,预防重金属的潜在危害,合理优化景观格局,保水保肥。

杨建辉[10](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二、黄土丘陵干旱区主要作物定位施肥的肥力演变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丘陵干旱区主要作物定位施肥的肥力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整治土地生产力提升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整治工程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2.2 生物炭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2.3 生物炭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4 生物炭的固碳减排效应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区概况
        2.2.1 野外采样
        2.2.2 室内盆栽与野外定位试验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2.5 研究方法
        2.5.1 试验材料
        2.5.2 试验设计
        2.5.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5.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黄土丘陵区典型整治工程土壤质量演变规律
    3.1 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活性
    3.2 土壤有机碳、氮的积累动态
    3.3 土壤有机碳、氮的随年限的演变规律
    3.4 有机碳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沟道整治新增地土壤结构影响
    4.1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容重的作用
    4.2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团聚体结构的作用
        4.2.1 对机械稳定性土壤团聚体分布作用
        4.2.2 对新增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的作用
        4.2.3 对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和几何平均直径的作用
        4.2.4 土壤有机碳与团聚体稳定性的相关性
    4.3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沟道整治新增地土壤碳库作用
    5.1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5.2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5.3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5.4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碳库质量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沟道整治新增地生产力提升机制
    6.1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化学环境的影响
    6.2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沟道整治新增地土壤土壤养分的影响
        6.2.1 对盆栽试验土壤养分的影响
        6.2.2 对田间试验土壤养分的影响
    6.3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6.4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沟道整治新增地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7.1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作物生长的影响
        7.1.1 对向日葵生长的影响
        7.1.2 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7.2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新增地作物产量的影响
        7.2.1 对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7.2.2 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7.2.3 对玉米产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7.3 小结
第八章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作用下沟道整治新增地生产力综合分析
    8.1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条件下土地整治新增地土壤质量分析
        8.1.1 新增地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筛选
        8.1.2 生物炭作用下新增地土壤质量评价
        8.1.3 生物炭作用下新增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得分
        8.1.4 土壤质量等级划分
    8.2 黄土高原土地整治新增地经济效益分析
    8.3 小结
第九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长期施肥对坡地农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黄土丘陵区农田土壤质量的研究进展
        1.2.2 农田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进展
        1.2.3 土壤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1.2.4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目标与内容
        2.1.1 研究目标
        2.1.2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采集
        2.2.4 样品的测定
        2.2.5 数据处理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1 引言
    3.2 结果分析
        3.2.1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氮、磷养分含量的影响
        3.2.2 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演变特征
        3.2.3 长期施肥土壤氮、磷含量的演变特征
        3.2.4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酶活性的分析
    3.3 讨论
        3.3.1 长期施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3.3.2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质量演变特征的影响
        3.3.3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4.1 引言
    4.2 结果分析
        4.2.1 长期不同施肥谷子土壤微生物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分析
        4.2.2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
        4.2.3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物种组成的影响
        4.2.4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4.2.5 土壤优势菌群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4.3 讨论
        4.3.1 长期氮磷施肥对坡地农田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4.3.2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内生真菌群落的影响
    5.1 引言
    5.2 结果分析
        5.2.1 长期施肥谷子不同功能根系养分和生物量分析
        5.2.2 长期施肥谷子不同功能根内生真菌多样性和丰度的比较
        5.2.3 长期施肥对谷子不同功能根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影响
        5.2.4 影响谷子不同功能根内生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因素
    5.3 讨论
        5.3.1 长期施肥对不同功能根系谷子根系特征的影响
        5.3.2 长期施肥对谷子不同功能根内生真菌群落变化的影响
        5.3.3 不同功能根系内生真菌的菌群变化及其影响因子
    5.4 小结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6.1 引言
    6.2 结果分析
        6.2.1 谷子地上生物量变化分析
        6.2.2 土壤性质对谷子生物量、产量的影响
    6.3 讨论
        6.3.1 长期不同施肥对谷子生物量的影响
        6.3.2 影响因子对谷子的产量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榆林市府谷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提升思路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土壤肥力评价指标
        1.2.1 土壤肥力的概念与内容
        1.2.2 大量元素对作物的影响
        1.2.3 微量元素对作物的影响
        1.2.4 府谷县肥力指标分级方式及2013 年数据来源
    1.3 研究目的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1.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1.2 自然条件
        2.1.3 地形地貌
        2.1.4 植被类型
    2.2 样品采集方法和工具
        2.2.1 土壤样品采集
        2.2.2 土样处理规范
        2.2.3 土壤样品采集工具
        2.2.4 土壤样本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府谷县耕地肥力现状分析
    3.1 耕地土壤类型及分布
    3.2 耕地土壤有机质及pH
        3.2.1 有机质
        3.2.2 pH
    3.3 耕地土壤大量元素
        3.3.1 全氮
        3.3.2 有效磷
        3.3.3 速效钾
        3.3.4 缓效钾
    3.4 耕地土壤微量元素
        3.4.1 有效硼
        3.4.2 有效铁
        3.4.3 有效锰
        3.4.4 有效铜
        3.4.5 有效锌
    3.5 小结
第四章 府谷县耕地肥力变化情况
    4.1 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的分级对比
    4.2 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的分级对比
    4.3 土壤速效钾含量变化的分级对比
    4.4 府谷县耕地土壤肥力变化情况综合评价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土壤肥力调查下的肥力提升对策与建议
    5.1 府谷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1.1 地理条件复杂,耕地质量低下,农业基础条件差
        5.1.2 耕作方式粗放,缺乏有效监管与指导
        5.1.3 主栽作物选择、肥料施用方案不合理,没有形成因地制宜的配套方案
    5.2 对策与建议
        5.2.1 合理配置布局耕地资源,调整种植业结构
        5.2.2 加强耕地质量管理
        5.2.3 科学养地施肥,提升土壤肥力
第六章 实证分析
    6.1 背景
    6.2 施肥方法
    6.3 配方施肥指标
        6.3.1 施肥指标制定原则及方法
        6.3.1.1 氮肥
        6.3.1.2 磷钾肥
        6.3.2 主要农作物推荐施肥指标
        6.3.2.1 玉米推荐施肥指标
        6.3.2.2 马铃薯推荐施肥指标
        6.3.2.3 糜子推荐施肥指标
    6.4 主要农作物在不同区域内的施肥量建议
        6.4.1 玉米
        6.4.2 糜子
        6.4.3 马铃薯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4)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土壤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研究概况
        1.1.1 国外研究概况
        1.1.2 国内研究概况
    1.2 长期种植施肥下作物产量与品质研究进展
        1.2.1 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2.2 施肥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2.3 长期种植施肥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3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养分淋失研究进展
        1.3.1 土壤养分淋失及其影响因素
        1.3.2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1.4 降雨养分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1.4.1 降雨养分输入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4.2 降雨养分输入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1.5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养分研究进展
        1.5.1 种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5.2 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1.5.3 长期种植施肥对植烟土壤养分的影响
    1.6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1.6.1 种植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6.2 施肥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1.7 长期种植施肥下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1.7.1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1.7.2 长期种植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7.3 长期种植施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8 长期种植施肥下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研究进展
        1.8.1 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特征
        1.8.2 长期种植施肥对农业系统养分盈亏平衡的影响
第2章 绪论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种植施肥对烟地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3.2.4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烤烟产量与品质
        3.3.2 玉米产量与品质
        3.3.3 黑麦草产量与品质
    3.4 讨论
        3.4.1 作物产量
        3.4.2 作物品质
    3.5 小结
第4章 烟地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烤烟养分吸收量
        4.3.2 玉米养分吸收量
        4.3.3 黑麦草养分吸收量
        4.3.4 肥料的经济效益
    4.4 讨论
        4.4.1 作物养分吸收量
        4.4.2 肥料的经济效益
    4.5 小结
第5章 烟地土壤养分淋失与降雨输入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施肥下土壤养分淋失状况
        5.3.2 不同种植模式下土壤养分淋失状况
        5.3.3 降雨养分输入
        5.3.4 降雨中各形态氮的月均变化
    5.4 讨论
        5.4.1 土壤养分淋失
        5.4.2 降雨养分输入
    5.5 小结
第6章 烟地养分含量及其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4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6.3.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6.3.3 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
        6.3.4 土壤团聚体对养分的贡献率
    6.4 讨论
        6.4.1 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6.4.2 土壤团聚体结构特征
        6.4.3 土壤有机碳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6.4.4 土壤氮、磷、钾在土壤孔隙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6.5 小结
第7章 烟地土壤微生物对磷的活化及种群变化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概况
        7.2.2 试验设计
        7.2.3 样品采集与分析
        7.2.4 数据处理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7.3.2 可培养微生物数量
        7.3.3 混合培养液中的有效磷及pH
        7.3.4 混合培养液中的有机酸
        7.3.5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分析
        7.3.6 土壤优势细菌、真菌门
        7.3.7 土壤优势细菌、真菌属
        7.3.8 土壤微生物功能预测
    7.4 讨论
        7.4.1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7.4.2 土壤微生物对磷的活化
        7.4.3 细菌、真菌群落结构
    7.5 小结
第8章 长期种植施肥下烟地生产力与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8.1 烟地生产力
    8.2 养分状况
        8.2.1 氮
        8.2.2 磷
        8.2.3 钾
    8.3 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专利及课题成果展示

(5)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磷库的演化
        1.2.2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磷素的形态及有效性
        1.2.3 不同管理措施对团聚作用及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1.2.4 不同管理措施下土壤pH变化对磷形态转化的影响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内容
        1.4.1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下土壤磷素演变特征
        1.4.2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形态的影响及其对作物磷吸收的贡献
        1.4.3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1.4.4 施磷量和pH变化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塿土耕层磷素演变特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设计
        2.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2.3 结果和分析
        2.3.1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动态
        2.3.2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比例
        2.3.3 不同土壤管理塿土耕(表)层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动态
        2.3.4 不同土壤管理塿土耕(表)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比例
    2.4 讨论
        2.4.1 长期施肥塿土磷素演变
        2.4.2 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塿土磷素演变
    2.5 小结
第三章 小麦/休闲体系长期施肥对小麦磷吸收和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设计
        3.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3.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3.3 结果和分析
        3.3.1 长期施肥对小麦磷吸收的贡献
        3.3.2 长期施肥对耕层土壤磷形态的影响
        3.3.3 磷形态有效性及其与磷表观平衡的关系
    3.4 讨论
        3.4.1 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3.4.2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3.4.3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影响
        3.4.4 长期施肥对土壤磷转化的影响
        3.4.5 土壤磷形态对作物吸磷量的贡献
    3.5 小结
第四章 小麦/玉米体系长期施肥对塿土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设计
        4.2.3 样品采集与测定方法
        4.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4.3 结果和分析
        4.3.1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法测定磷形态对比
        4.3.2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小麦磷吸收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4.3.3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土壤磷形态与磷表观平衡的关系
    4.4 讨论
        4.4.1 不同磷素分级方法的比较
        4.4.2 蒋柏藩-顾益初法和Tiessen-Moir法磷形态的有效性
        4.4.3 不同轮作方式塿土磷形态影响的比较
    4.5 小结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概况
        5.2.2 试验设计
        5.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5.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5.3 结果和分析
        5.3.1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5.3.2 耕层土壤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形态
        5.3.3 耕层土壤团聚体无机磷形态和有机磷形态
        5.3.4 长期施肥塿土耕层土壤团聚体磷固存
        5.3.5 耕层土壤团聚体中固存磷形态和有机碳的关系
        5.3.6 耕层土壤团聚体磷形态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5.4 讨论
        5.4.1 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5.4.2 长期施肥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5.5 小结
第六章 土壤管理措施对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概况
        6.2.2 试验设计
        6.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6.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6.3 结果和分析
        6.3.1 长期不同土壤管理塿土水稳性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6.3.2 耕层土壤无机磷和有机磷
        6.3.3 团聚体及粉粘粒组分中无机磷和有机磷形态
        6.3.4 长期土壤管理磷形态在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分配
        6.3.5 团聚体中磷含量与有机碳的关系
        6.3.6 团聚体磷形态与土壤磷形态的关系
    6.4 讨论
        6.4.1 长期施肥对塿土团聚体磷形态的影响
        6.4.2 长期施肥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6.4.3 长期土壤管理对团聚体中磷形态的影响
        6.4.4 不同土壤管理对磷在团聚体分布的影响
    6.5 小结
第七章 施磷对不同肥力和PH值塿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概况
        7.2.2 实验设计
        7.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7.2.4 数据计算及分析
    7.3 结果和分析
        7.3.1 施磷对不同pH值和肥力塿土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7.3.2 施磷对低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7.3.3 施磷对中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7.3.4 施磷对高肥力土壤不同pH值条件下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7.4 讨论
        7.4.1 不同肥力土壤和pH值条件下肥料磷的有效性
        7.4.2 施磷对不同肥力和pH值条件下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7.4.3 肥力磷在不同肥力和pH值条件下的转化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8.2 研究的创新点
    8.3 研究的不足之处
    8.4 今后的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陇东旱塬黑垆土长期施肥对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产量、土壤质量及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1.2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产量和水肥效应
    1.3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土壤质量特征及综合评价
    1.4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土壤微生物特征
    1.5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作物生长模型模拟
    1.6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科学问题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试验地概况
        2.4.2 试验设计
        2.4.3 试验管理
        2.4.4 样品采集与指标分析
        2.4.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测定指标与方法
        3.1.2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降雨年型对不同处理冬小麦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3.2.2 不同降雨年型作物产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3.2.3 不同降雨年型下的肥料贡献率
        3.2.4 不同降雨年型下的降水利用效率
        3.2.5 不同降雨年型下的水分利用效率
        3.2.6 降雨量、施肥量与产量的关系
    3.3 讨论
        3.3.1 长期施肥下的产量及其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3.3.2 长期施肥不同降雨年型下的肥料贡献率、降水利用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
        3.3.3 施肥、降雨和产量的关系
    3.4 结论
第四章 冬小麦土壤基础地力及其贡献率演变特征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气象数据
        4.1.2 土壤数据
        4.1.3 作物田间管理数据
        4.1.4 作物模型验证与评价
        4.1.5 土壤基础地力模拟(BSP)
        4.1.6 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计算
        4.1.7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DSSAT模型冬小麦品种参数调试和验证
        4.2.2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基础地力演变
        4.2.3 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演变
        4.2.4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与土壤肥力因子的关系
    4.3 讨论
        4.3.1 基于DSSAT模型模拟土壤基础地力的准确性
        4.3.2 长期施肥对土壤基础地力的影响
        4.3.3 土壤肥力因子对土壤基础地力贡献率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及其综合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指标测定与方法
        5.1.2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5.1.3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长期施肥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5.2.2 长期施肥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5.2.3 长期施肥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5.2.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5.3 讨论
        5.3.1 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的长期施肥效应
        5.3.2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5.4 结论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及氨氧化菌多样性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6.1.2 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长期施肥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2.2 长期施肥土壤古菌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2.3 长期施肥对旱地黑垆土氨氧化菌多样性的影响
    6.3 讨论
        6.3.1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的影响
        6.3.2 长期施肥对土壤古菌的影响
        6.3.3 长期施肥对土壤氨氧化菌的影响
    6.4 结论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项目研究
导师简介

(7)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1.2.2 农业生产方式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1.2.3 当前研究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三峡库区概况
    2.2 万州区概况
    2.3 五桥河流域概况
第3章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及其成因
    3.1 研究方法
        3.1.1 问卷调查
        3.1.2 无人机遥感调查
        3.1.3 资料收集
    3.2 农业生产方式改变
        3.2.1 作物种植结构
        3.2.2 复种指数
        3.2.3 化肥投入强度
        3.2.4 耕地撂荒
        3.2.5 规模化经营
    3.3 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原因
        3.3.1 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原因
        3.3.2 复种指数改变的原因
        3.3.3 化肥投入强度改变的原因
        3.3.4 耕地撂荒的原因
        3.3.5 规模化经营的原因
    3.4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趋势
    3.5 小结
第4章 不同种植模式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径流小区天然降雨观测试验
        4.1.2 人工模拟降雨实验
    4.2 不同种植模式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
        4.2.1 产流降雨
        4.2.2 坡面产流
        4.2.3 坡面产沙
        4.2.4 氮、磷流失特征及差异
    4.3 不同类型作物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4.3.1 玉米产流产沙
        4.3.2 红薯产流产沙
        4.3.3 小麦产流产沙
    4.4 小结
第5章 撂荒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响应
    5.1 研究方法
        5.1.1 试验布设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5.1.3 数据处理
    5.2 撂荒对地表覆盖的影响
    5.3 撂荒前后土壤性质的变化
    5.4 撂荒前后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5.4.1 产流降雨
        5.4.2 坡面产流
        5.4.3 坡面产沙
    5.5 撂荒前后氮、磷流失特征及差异
        5.5.1 径流氮、磷浓度
        5.5.2 侵蚀泥沙养分
        5.5.3 氮、磷流失负荷
    5.6 撂荒前后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对降雨响应
    5.7 讨论
    5.8 小结
第6章 规模化经营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响应
    6.1 研究方法
        6.1.1 试验布设
        6.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6.1.3 数据处理
    6.2 不同经营类型水土流失特征及差异
        6.2.1 产流降雨
        6.2.2 坡面产流
        6.2.3 坡面产沙
    6.3 不同经营类型氮、磷流失特征与差异
        6.3.1 径流氮、磷浓度
        6.3.2 氮、磷流失负荷
        6.3.3 氮、磷流失对降雨的响应
    6.4 典型降雨对规模化经营氮、磷流失影响
        6.4.1 典型降雨对坡面产流影响
        6.4.2 典型降雨对氮、磷流失影响
        6.4.3 典型降雨的污染物冲刷效应
    6.5 讨论
    6.6 小结
第7章 生产方式优化对策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本论文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一 服务功能特性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土壤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质量评价
        1.2.2 土壤质量的空间差异性研究
        1.2.3 土壤质量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1.2.4 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质量研究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土壤数据库的建立
        2.2.1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2.2.2 土壤样品的测定
    2.3 影响因素数据库的建立
        2.3.1 地形因素
        2.3.2 地块种植因素
        2.3.3 景观格局指数
第三章 研究区农业土壤质量评价
    3.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3.1.1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
        3.1.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3.1.3 土壤综合质量评价方法
    3.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3.2.1 各土壤肥力指标统计分析
        3.2.2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3.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3.1 各重金属元素统计分析
        3.3.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3.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农业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4.1 地统计分析
    4.2 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特征
        4.2.1 结构特征
        4.2.2 空间分布特征
    4.3 各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4.3.1 结构特征
        4.3.2 空间分布特征
    4.4 农业土壤质量空间分布特征
    4.5 小结
第五章 土壤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及农业生态发展建议
    5.1 分析方法
        5.1.1 相关分析法
        5.1.2 地理探测器
        5.1.3 冗余分析
    5.2 土壤pH及各元素间相关性分析
    5.3 地形及种植因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5.3.1 影响因子探测
        5.3.2 地形对农业土壤质量差异性的影响
        5.3.3 种植因素对农业土壤质量差异性的影响
        5.3.4 地形及种植因素对农业土壤质量差异性的交互影响
    5.4 景观格局与农业土壤质量的耦合关系
    5.5 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议
        5.5.1 改善与适应碱性土壤
        5.5.2 保土保肥提升土壤生产力
        5.5.3 增强土壤环境保护意识
        5.5.4 在复杂的地形条件下合理安排种植
        5.5.5 基于“元素流”的景观格局优化
    5.6 讨论
        5.6.1 地形及种植因素对土壤质量的交互影响
        5.6.2 景观格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渠乡采样点信息表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10)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黄土丘陵干旱区主要作物定位施肥的肥力演变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整治土地生产力提升机制[D]. 强敏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长期施肥对坡地农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D]. 高小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21(02)
  • [3]榆林市府谷县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提升思路与对策[D]. 赵慧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长期种植施肥模式对烟地生产力和养分状况的影响[D]. 王亚麒. 西南大学, 2021
  • [5]长期施肥和土壤管理对塿土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D]. 金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6]陇东旱塬黑垆土长期施肥对春玉米-冬小麦轮作产量、土壤质量及微生物的影响[D]. 王婷.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7]三峡库区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其对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影响 ——以万州区五桥河流域为例[D]. 严坤.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12)
  • [8]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9]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土壤质量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陕西省米脂县高渠乡为例[D]. 张敏. 西北大学, 2020(02)
  • [10]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黄土丘陵干旱区主要农作物肥力演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