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_2浓度升高对长白山三棵树苗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CO_2浓度升高对长白山三棵树苗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一、CO_2浓度升高对长白山三种树木幼苗光合、呼吸及酶活性的影响(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黄鑫[1](2021)在《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文中研究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CO2浓度急剧上升,气候变暖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碳库,在调节全球碳平衡、缓解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生产力是评估森林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会受到众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了解森林生产力在多种时空尺度下对各种因素的响应规律对于森林碳循环研究及碳汇管理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人工林造林树种马尾松为研究对象,以“规律探索-实测验证-模型驱动-情景预测”为研究思路,基于大量研究文献构建了我国南方区域尺度的马尾松树干、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生产力数据库和基于树木年代学的“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基于生产力数据库并结合全国1 km空间分辨率的土壤数据和气象插值数据探讨了马尾松生产力在经纬度和海拔上的空间分异规律与影响因素,并基于树木年轮学分析了马尾松径向生长的季节性气候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揭示了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原因。根据文献荟萃分析结果分别调查了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的野外典型样地,分析和验证了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在利用文献数据库和野外实测数据对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edicting Growth)生产力模型进行了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的基础上,模拟了马尾松生产力对未来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以期为马尾松林的科学经营与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数据库的荟萃分析表明,各器官的净初级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大的变化幅度,其中树干为0.29~8.71 t·hm-2·a-1、树枝为0.10~2.11t·hm-2·a-1、树叶为0.02~2.31 t·hm-2·a-1、树根为0.07~2.11 t·hm-2·a-1,地上部分(树干、树枝和树叶)为0.88~10.81 t·hm-2·a-1,乔木层为1.04~13.13 t·hm-2·a-1。马尾松器官生产力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干(3.51 t·hm-2·a-1)>树根(0.81 t·hm-2·a-1)>树枝(0.69 t·hm-2·a-1)>树叶(0.34 t·hm-2·a-1)。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均随着纬度的升高而表现出显着的降低趋势,而在经度和海拔上未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2)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受到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林分特征的共同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各器官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和效应大小均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年均温、年降水量、林龄、林分密度、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均表现出与马尾松生产力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而7~8月平均高温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树叶生产力与林龄也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方差分解结果表明,林分特征和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土壤性质的影响更大。研究区内各土壤理化指标的空间变异规律比较复杂,仅土壤有效磷、p H和容重在纬度上表现出了微弱的变异趋势,而降水量的空间变异幅度也相对有限且基本能满足马尾松生长所需。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尾松生产力呈显着负相关的7~8月平均高温的空间变异幅度较小(27.94~33.45℃),说明整个研究区内的马尾松生长均会受到夏季高温的抑制;同时,由于年均温和12月低温随着纬度的降低而显着升高,分布在南亚热带地区的马尾松比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的生长季更长,因此表现出更高的生产力。可见温度是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呈现分异现象的关键因素。(3)基于“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的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表明,在马尾松生长当年及上一年间的各月气候变量中,当年的1~3月气温、6~8月气温和7~9月降水是影响马尾松生产力的关键气候因素。1~3月气温和7~9月降水在绝大多数样点表现出对马尾松生长的促进作用,而6~8月气温则表现为对马尾松生长的抑制作用。马尾松生长主要受当年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上一年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滞后效应”相对有限。研究样点的温度季节性变幅、温度年度变幅和最干季平均温度对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马尾松年轮宽度与6~8月气温表现出显着正相关、负相关和不显着关系的样地在经纬度和海拔上均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因此,季节性气候对马尾松生长影响的分析同样反映出夏季高温对马尾松生产力的抑制效应遍布于整个树种分布区。(4)针对马尾松生产力关键影响因素(气温、降水、林分密度和林龄)的野外样地实测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降水量等级的不同气温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广西凭祥马尾松林(年均温:22.30℃)>湖南会同马尾松林(年均温:17.50℃)>湖北恩施马尾松林(年均温:11.16℃),表明马尾松生产力随着样点年均温的升高而升高;在同一气温等级的不同降水梯度上,马尾松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湖南会同(年降水量:1349.71 mm)>江西千烟洲(年降水量:1617.34 mm)>湖北太子山(年降水量:1116.65 mm),可见中等年降水量的会同样点具有最高的生产力,而高年降水量的千烟洲样点和低年降水量的太子山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均较低,且二者间差异不显着。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马尾松树高、胸径以及单株木的各器官生物量均显着减小,但林分生产力却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马尾松单株木生物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变大,中龄林和近熟林生产力无显着性差异,它们均低于过熟林的生产力。样地实测结果总体上与文献荟萃分析结果相吻合,反映了气候条件和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作用规律,也证实了气温对马尾松生产力在纬度上的空间异质性起着重要作用。但各种土壤理化指标在研究样点和不同深度的土层间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异趋势,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也与荟萃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所区别,因此土壤性质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比较复杂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5)在基于文献资料数据库和野外样地实测数据对3-PG生产力模型进行区域尺度的马尾松参数化后,运用模型对所有典型样地马尾松的树干及树枝、树叶、树根、地上部分和乔木层总生产力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性较高,决定系数R2分别达到了0.77和0.70,相对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85和0.79 t·hm-2·a-1,说明3-PG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各样点的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但模型对树叶和树根生产力的模拟精度不高,这2个器官的生产力往往会被低估,而与之对应的是对树干和树枝生产力的过高估计。尽管模型对各样点马尾松乔木层和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模拟效果较好,但树木的生物量分配模式受到气温、降水、光照和土壤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影响,而马尾松分布区内的生态环境复杂且变幅较大,因此在区域尺度上对模型的生物量分配参数进行统一设定来实现对多个样点马尾松各器官生产力的准确模拟会比较困难。(6)以1981~2010年的气候为基准,利用3-PG生产力模型模拟了各实测样点马尾松乔木层生产力对未来2081~2100年间大气CO2、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各样点马尾松生产力对不同气候情景的响应规律总体上趋于一致,即马尾松生产力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随CO2浓度和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但降水量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很小。在未来CO2浓度、气温和降水共同变化的情景下,CO2浓度上升和降水量增加给马尾松生长带来的正效应大于气温上升带来的负效应,因此马尾松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但南亚热带地区广西凭祥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受气温升高所引起的负效应影响较大,在典型浓度路径高排放情景(RCP 8.5)下的生产力模拟值低于基准气候下的生产力,这与其他4个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地区实测样点的马尾松生产力对该气候情景的正响应规律有所不同。

周全[2](2021)在《树木海拔上限形成的低温适应性碳分配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树木沿海拔分布的上限归根结底是一条物种特异性的低温界限,它的形成与维持是物种对长期低温的生理生态适应结果,然而到目前为止,基于碳“源-汇”平衡来揭示不同功能型树种海拔上限形成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秦岭三种不同功能型树种(阳生落叶阔叶树、耐阴常绿针叶树、喜光落叶针叶树)海拔上限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对照试验和室内模拟增温试验的结合,来探讨树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NSC)“源-汇”关系动态是对低温的表型生理反应还是生态适应性进化,进而阐明海拔上限树木是主动还是被动的碳分配策略,旨在揭示树木海拔上限形成与维持的低温适应性碳分配机制和可能存在的物种特异性特征。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非结构性碳“源-汇”动态平衡落叶树种太白红杉(Larix chinensis)和牛皮桦(Betula albo-sinensis)枝、叶和根NSC季节性变化程度较大,而常绿树种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NSC季节变化振幅最大的器官为根。虽然三个物种叶片NSC含量在生长季中期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但是海拔对整体模型效应不显着。物种与季节交互作用显着,这种短暂的碳短缺是季节性的源-汇收支动态导致,随后生长季末期各器官NSC含量均不随海拔升高而下降,该结果不支持碳限制假说。各器官中NSC含量在生长季初期最低,各器官NSC储量均参与冬季御寒和早春萌芽与枝叶再生长。(2)主动或被动碳分配机制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下降并未降低任何物种的饱和光合速率(Asat)。NSC浓度在主要成熟器官(根、枝)中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嫩叶NSC含量却不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去叶试验表明,源-汇变化导致光合产物优先用于储藏而非生长,这种由生长下降直接导致的优先碳储藏策略一直存在于落叶树种太白红杉和牛皮桦中;然而在巴山冷杉中,这种优先碳储存策略仅在去叶第二年才发现,并且随着去叶强度的增加而消失。因此,三种不同功能型树木都存在碳主动分配给储藏而牺牲结构生长的策略,但不同功能型树种的响应因子不同。在落叶树种中,优先储存的碳分配策略是对低温胁迫的响应;而在常绿树种中,该策略只是对去叶胁迫的短暂响应。(3)表型可塑型或生态适应型碳分配机制在太白红杉和巴山冷杉中,不同来源的物种移栽到不同海拔环境下,同时表现出表型可塑性和生态适应性(遗传分化)。太白红杉和巴山冷杉的生长在物种来源和生长海拔间均具有显着交互作用:即低海拔来源的物种,生长随着海拔升高显着下降,而高海拔来源的物种,生长并没有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说明来源于低海拔的物种比高海拔物种在生长上的表型可塑性更强,而高海拔来源的物种,生长对于低温的遗传分化更高。虽然太白红杉不同器官NSC库及R(非结构性碳/结构性碳)值受到表型可塑性的影响,但物种个体水平的R值不受海拔和物种来源影响:即太白红杉个体水平R值具有较强的遗传分化;而巴山冷杉NSC库及R值表型可塑性远大于遗传分化:巴山冷杉个体水平NSC库和R值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另外,巴山冷杉R值具有较强的共梯度可塑性。结果表明,落叶树种太白红杉的R值是经过多年的低温适应性分化,且维持在一定大小(0.12-0.28)保持不变,以此来维持低温条件下生长和代谢;而常绿树种在冬季仍然可以进行光合产物的固定,不需要提前储藏足够的NSC库,只有当环境发生胁迫时,才通过主动增加NSC库来应对环境变化。(4)生长与碳储藏对升温的响应增温显着促进了3个不同功能型树种侧枝的伸长,但对于落叶树种太白红杉、牛皮桦的侧枝生长显着增加主要发生在增温后的第二个生长季,说明落叶树种对增温的响应具有滞后性。太白红杉各器官中NSC库对增温响应并不明显;牛皮桦各器官中NSC库对增温的显着响应主要发生在在休眠季,而生长季响应不显着,说明落叶树种NSC库在生长季对温度的响应并不敏感,且在生长季会维持一定的非结构性碳比例来应对低温胁迫;常绿树种巴山冷杉NSC库及R值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说明增温打破了常绿树种巴山冷杉NSC库优先储藏的碳分配机制,这样的生长-储藏“两头下注”碳分配格局是对环境变化的可塑性响应。

刘宝洁[3](2021)在《土壤水分胁迫对杜梨苗木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认为杜梨(Pyrusbetulifolia Bunge)是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在中国北方盐碱地区应用较广,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东北南部,其具有喜光、耐寒、耐旱、耐涝、耐瘠薄、适生性强等特点,是梨树植物中重要的抗性种质资源。在中性土及盐碱土均能正常生长,可用作水土保持林,树形优美,具有良好的观赏和药用价值,是我国北方地区干旱瘠薄山地造林先锋树种、园林绿化树种、药用和用材树种、北方栽培梨的砧木树种等。为探索杜梨光合作用效率与土壤水分的变化关系问题,以盆栽2年生杜梨实生苗木为材料,基于植物光合生理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通过测定杜梨苗木叶片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下光合作用光响应、CO2响应过程以及叶绿素荧光、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特征参数的变化,分析土壤水分胁迫对杜梨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主要研究目的:1)探究杜梨光合作用效率特征参数与土壤水分的定量关系;2)揭示杜梨光合作用效率响应土壤水分胁迫的特征与机理。研究结果可望为深入认识杜梨的抗旱生理特征与机制提供试验证据,为指导杜梨引种栽培和土壤水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1)不同土壤水分对杜梨光合参数的影响。随着干旱胁迫的不断加剧,当土壤相对含水量(RWC)低于56.1%时,杜梨光合作用开始受到明显抑制,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合速率(Pnmax)、表观光量子效率(Φ)、暗呼吸速率(Rd)、羧化效率(CE)、光呼吸速率(Rp)、光能利用率(LU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等光合参数均显着降低,并且在高光强下表现出光抑制现象。(2)随着土壤干旱的不断加重,杜梨的Fv/Fm、最大荧光(Fm)、光化学淬灭(q 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先上升后下降,然而Fo显着升高,非光化学淬灭(NPQ)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RWC在39.6%~72.7%的范围内时,光保护机制是减少光捕获、以荧光和热耗散形式释放能量;而当RWC低于39.6%时,导致Pn下降的原因已经发生了由气孔限制向非气孔因素限制的转变,发生了光抑制现象,PSⅡ系统遭受损坏或不可逆失活,光合电子传递受阻,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大幅度降低,热耗散增强。(3)杜梨的膜脂过氧化反应及抗氧化酶系统是对干旱胁迫作出的生理策略。随干旱胁迫加重,杜梨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当RWC大于56.1%时,活性氧大量积累,SOD与POD活性上升,能够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水(H2O)和氧气(O2),能够保护光合机构减轻活性氧的伤害,维持杜梨正常的光合作用;在RWC在23.3%~56.1%范围内时,细胞内生物自由基代谢平衡被破坏,造成活性氧自由基大量积累,SOD与POD活性急剧下降,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也迅速增加,这表明膜脂质过氧化反应加剧并且保护酶系遭受损害,使得细胞膜也受到了损害。(4)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等的积累有利于植物抵抗逆境胁迫。在干旱胁迫下,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杜梨的脯氨酸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当达到严重干旱胁迫(RWC<39.6%)时,脯氨酸含量明显上升,这是杜梨为了适应干旱胁迫主动进行的调节。综上所述:当发生轻度干旱胁迫时,土壤水分减少对杜梨光合作用有轻微的促进作用,当RWC低于56.1%时,随着RWC的降低,杜梨光合作用受到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RWC在23.3%~39.6%这个范围内,光合作用减弱的原因是发生了气孔限制向非气孔限制转变,此时PSⅡ系统遭受损坏或不可逆失活,抗氧化酶系统被破坏,细胞膜也受到了损害,光化学反应和保护酶活性均下降,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杜梨对土壤干旱胁迫有一定的生理生态适应策略,干旱胁迫加剧,可通过Gs、Ci降低来减缓光合速率,也可以通过增加热耗散的方式来保护光合机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来保护细胞膜。

陈薪宇[4](2020)在《根际高浓度CO2对薄皮甜瓜根系钾吸收的影响》文中认为根际CO2(RZ CO2)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均有重要的影响,在农业生产中土壤常出现板结或积水等不良状况,使土壤中CO2浓度达到正常水平的几十倍至几百倍。近来,大量研究集中于大气中升高的CO2,关于根际高浓度CO2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钾(K)参与植物中关键的生理生长过程,然而根际高浓度CO2对钾吸收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甜瓜是根际气体敏感性作物,在种植过程中经常受到土壤高浓度CO2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生理指标和转录组特征的分析,利用根际CO2自动控制系统,在气雾栽培条件下对‘4叶1心’时期的薄皮甜瓜‘玉美人’幼苗根系进行通气处理,以正常大气CO2浓度CK为对照,揭示T1(0.5%)和T2(1%)两个高CO2处理下薄皮甜瓜幼苗根系钾吸收的响应,并对根细胞全基因进行转录组学的分析,得到如下结果:1.薄皮甜瓜幼苗在0.5%以上RZ CO2中处理9天后,植株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生物量积累减少,根系活力显着降低,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能力显着减弱。对处理第15天的伤流液进行分析发现,T1和T2的单株伤流液流出量分别比对照降低45.1%和75.6%(P<0.05),伤流液中钾含量分别降低7.1%和51.1%(P<0.05),电导率和pH均显着下降。植株根、茎、叶中钾含量显着降低,在T1和T2处理15天时,根系中钾含量分别减少34.7%和67.5%(P<0.05)。2.薄皮甜瓜幼苗在0.5%以上RZ CO2中处理9天后,叶片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及气孔导度显着降低,气孔限制值增加,表明气孔因素是抑制植株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叶片质膜(PM)ATP酶(ATPase)活性显着降低,包括H+-ATPase、Na+/K+-ATPase、Mg2+-ATPase和Ca2+-ATPase;光合色素即叶绿素a、叶绿素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着下降,表明光系统结构及功能遭到破坏。3.对薄皮甜瓜幼苗进行0.5%和1%RZ CO2处理,在处理第9天时对根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过氧化物合成增多,碳氮等生物代谢受阻,细胞成分受损导致根系功能受到抑制;同时植株能够通过激活防御反应,促进激素等信号分子的合成以及淀粉水解等过程来抵御胁迫伤害;而且胁迫的影响涉及复杂的转录后水平的调控过程。这为以后甜瓜根际高CO2胁迫下碳氮代谢分子机制及防御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4.0.5%和1%RZ CO2处理9天内,薄皮甜瓜幼苗根细胞的K+转运蛋白基因HAK5、AKT1、SKOR、KUP6和CNGC2均显着上调表达,同时根系质膜ATP酶活性也显着增强,然而植株全钾含量大幅降低,因而根际高浓度CO2处理前期,植株根细胞钾转运蛋白在转录后水平受到抑制,导致蛋白质功能受限,根系钾的吸收量降低。5.对0.5%和1%RZ CO2处理9天后的薄皮甜瓜幼苗根细胞进行转录组分析,筛选出两个与钾吸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KUP6和CNGC2。对长期处理下主要K+转运蛋白基因HAK5、AKT1、SKOR和两个转录差异基因进行qPCR分析发现,所测基因均显着下调;同时根系质膜ATP酶活性减弱,无法维持根细胞膜电位。因而长期高浓度根际CO2胁迫从转录水平上抑制了根系钾的吸收。

闫丽飞[5](2020)在《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树干呼吸对割脂的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呼吸是影响植物净初级生产力的重要生理过程,在森林生态系统碳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的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呼吸可消耗光合作用所固定碳量的50%以上,而树干呼吸可占树木地上部分碳收支的5%40%,在成熟森林甚至会超过叶片呼吸的总量。因此,研究森林与大气的气体交换必须考虑树干呼吸的贡献。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日益加剧,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马尾松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松属树种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产脂树种之一。如何采用正确的经营方法管理马尾松林,稳定高效的发挥马尾松人工林的经济与生态效益是目前森林经营的主要问题。割脂是马尾松人工林经营的重要手段,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割脂对马尾松人工林经营产生的经济效益,对割脂如何改变马尾松的碳分配格局,进而影响碳循环关注较少,尤其是对树干呼吸的影响还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局部通量测定法及Picarro观测系统测定马尾松树干表面CO2通量及其碳同位素的时间动态特征,探索马尾松树干表面CO2通量及其碳同位素与割脂导致的底物供应和生长的改变的与树干温度、树干液流之间的相关关系;并结合质量平衡法,分析马尾松树干呼吸不同组分及其对割脂的响应。结果如下:(1)马尾松树干表面CO2通量及其碳同位素日变化呈现在均值上下无规则波动状态,且一天当中没有明显的波峰;树干温度与树干液流日变化均为单峰型曲线;树干表面CO2通量及其碳同位素与气温、树干温度和树干液流的相关性均不显着。马尾松树干表面CO2通量季节变化呈单峰型曲线,且与树干温度呈现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将整个观测期划分为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发现非生长季树干表面CO2通量对树干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此外,马尾松树干表面CO2通量的δ13C季节特征也较为显着,生长季的δ13C值低于非生长季;从整个观测期来看,树干温度与δ13C呈负相关关系。(2)尽管不同处理间马尾松树干表面CO2通量差异不显着,但割脂后马尾松树干表面CO2通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不同处理间马尾松树干表面CO2通量的Q10均在先前研究的研究结果范围内(1.0-3.0),且割脂并未改变树干表面CO2通量的Q10;割脂处理后,马尾松树皮可溶性糖及淀粉浓度显着降低,且随着割脂时间的延长下降程度越大;相比于对照组,割脂组马尾松胸径累计生长量较低,表明割脂对马尾松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不同马尾松样树树干呼吸各组分通量对总树干呼吸的贡献及日变化趋势有所不同,但树干表面CO2通量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均对树干呼吸的贡献最大;将24小时划分为4个时段,发现在不同时段,不同组分对总呼吸的相对贡献有所差异,液流速度对树干内部CO2运输通量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割脂并没有显着改变树干呼吸不同组分及其相对贡献。

杨成邦[6](2020)在《模拟土壤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杉木成熟林土壤无机氮的影响》文中认为全球增温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全球增温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元素循环过程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预测和气候行动追踪组织(CAT)对当下各国气候政策的评估,预估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2.3-4.1℃,增温将通过影响森林土壤氮循环进而影响土壤无机氮的含量,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造成影响。同时,植物在调控土壤氮循环上具有重要作用,但传统试验都以实验室培养为主研究增温对氮素循环的影响。增温对幼龄林和成熟林土壤的影响幅度可能不同。本研究以亚热带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林和成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位土壤埋设电缆增温来模拟未来气候变化情景(+4℃),研究土壤无机氮含量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经过持续3年的增温实验,通过对样地中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的研究,结果与大多数温带增温实验结论不同:增温后杉木幼林和成熟林不同土层土壤总无机氮含量(DIN,铵态氮、硝态氮之和)、铵态氮(NH4+-N)显着下降,硝态氮(NO3﹣-N)下降或上升但未见显着,幼林土壤DIN、NH4+-N含量降幅更大。针对这一结果,从无机氮素所需矿化基质的输入、矿化基质的微生物矿化过程以及无机氮素的损失输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从无机氮素矿化基质的输入来看,增温后杉木幼林和成熟林不同土层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可溶性有机氮(DON)因土壤有机质分解减少导致降低,同时新近光合产物通过根系分泌物减少,这引起矿化基质减少。通过对成熟林土壤增温发现依然会导致其土壤DIN、NH4+-N含量下降,这证明是由于上述所言矿化基质输入减少导致。(2)从矿化基质的微生物矿化过程来看,在原位矿化实验中,增温导致水分胁迫造成了氮矿化速率降低,增温同时导致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下降,这也间接降低了土壤矿化速率,进而导致增温后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和原位矿化实验相对比,室内矿化培养土壤保持在饱和持水量60%含水率状态下进行培养,表现出升温促进氮矿化。对原位土壤微生物指标的研究发现,影响微生物及酶活性的主要原因是增温引起的环境胁迫和养分胁迫,杉木幼林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对增温响应更加敏感。(3)从无机氮素的损失输出来看,氮素淋溶和气态损失是从输出角度来看导致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的另外两个原因。幼林土壤δ13C、δ15N丰度的大幅升高证明了土壤含水率的下降和无机氮流失剧烈,杉木幼林叶片δ13C、δ15N丰度的显着升高则也印证了土壤水分降低和土壤无机氮的流失。室内外培养实验同时发现,增温后的土壤氧化亚氮(N2O)排放速率和对照相比呈现升高趋势,杉木幼林升高幅度较大,气态损失剧烈。因此,增温持续3年改变了杉木幼林和杉木成熟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降低土壤含水率,减少了微生物矿化基质。因增温后环境胁迫导致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呈现降低趋势,同时增温后降雨淋溶和气态损失的增多是导致土壤无机氮含量降低的另外两个原因。三个方面均表现为杉木幼林土壤对增温响应更为敏感。

胡乘风[7](2020)在《阔叶红松林冠层树种光合特性及光合生产潜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预测在全球变暖环境下阔叶红松林中不同种群光合生产潜力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在吉林省林业试验区国有林保护中心选取了阔叶红松林林冠层的5种乔木(春榆、紫椴、胡桃楸、蒙古栎和红松)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叶片的光合特性、光谱反射特性、形态学特征以及化学计量特征等在冠层内部和不同径级间的变异性,以及各树种的光合能力在不同温度下的响应情况,从光合生理角度揭示了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树种光合作用对光胁迫响应规律的适应性差异,建立了光合参数与光谱反射指数之间的种间相关关系,估测了阔叶红松林主要冠层树种的光合生产潜力,比较了5个树种的日光合速率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以预测升温对种群生产力的影响,为我国东北地区森林初级生产力研究和阔叶红松林的恢复提供基础资料。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群落演替与物种的光合特性密切相关,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树种对光胁迫的适应性差异在光合、光谱特性、形态学和化学计量学特性上均有所表现。相比于建群顶级树种红松,过渡树种的表观量子效率更高、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更低,具有较薄的栅栏细胞层、较大的比叶面积和更高的叶绿素含量,更有利于在林下弱光环境中积累有机碳,红松在强光条件下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和更高的初级生产速率,能积累更多的有机物用于生长。(2)本研究中5个树种不同冠层位置生长的叶片光合特性、光谱反射特性、比叶面积、叶片厚度和叶片元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未表现出显着差异(P>0.05),叶片着生方位的光环境差异与15m以下的冠层高度差不足以引起叶片光合生理特征产生适应性改变;(3)阔叶树种的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分别与光化学反射指数存在显着的种间负相关(P<0.05),线性拟合结果表明R2分别高达0.96和0.94。(4)种群光合生产潜力对群落生产力贡献大小为春榆>紫椴>胡桃楸>蒙古栎>红松,分别为4.531g C/s,1.428 g C/s,1.139g C/s 0.497 g C/s,0.207 g C/s。春榆20-40cm径级范围内的个体贡献了种群51.46%的生产力,紫椴和胡桃楸20-50cm范围内的个体分别贡献了种群64.57%和86.07%的生产力,30-40cm径级范围内的蒙古栎个体贡献了64.83%的生产力,10-30cm径级范围内的红松个体贡献了种群58.62%的生产力。(5)常绿植物的光合特性在变化的温度下具有更高的内稳态,红松的光合能力对温度的敏感性最低,日均生产力稳定在2.923 g C/m2·day1。其他4个阔叶树种最适温度范围的大小关系为春榆、蒙古栎<紫椴<胡桃楸。春榆和蒙古栎的最适温度接近25℃,光下日均生产力分别为3.211 g C/m2·day1和3.606 g C/m2·day1,紫椴在30℃时光下日均生产力最大为4.106 g C/m2·day1;胡桃楸在35℃时光下日均光合速率最大为5.701 g C/m2·day1。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温度将增加0.3-4.8℃未来全球升温的情况下,春榆和蒙古栎对群落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降低,紫椴和胡桃楸的贡献提高,红松的初级生产水平保持相对稳定。

李旭华[8](2019)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植被生产力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讨森林生态系统固碳与水分利用之间的平衡对于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水资源保护尤为重要。本论文主要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森林植被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调查、模型模拟以及遥感观测数据与空间分析等方法,在样地尺度和景观尺度上分别探究了森林植被的碳水平衡规律以及受林分状况和环境因子的影响机制。研究主要针对两个问题:(1)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随林分发育具有怎样的律动平衡关系?(2)驱动景观尺度森林碳水平衡关系时空变异的影响因子有哪些?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1)12块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林分密度随林分发育从幼龄至中龄迅速下降,在生长后期,林分密度基本达到稳定。各林分的径级结构除幼龄阔叶红松林外,均呈明显的倒“J”型分布,反映了各样地具备良好的天然更新条件。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上随林分的发育先增加后下降,在四个龄组间以中龄林最高,成熟林最低。各林分的生物量随林龄增长总体呈增加趋势,从幼龄时期的184.27 t·hm-2增加到老龄阔叶红松林的472.14 t·hm-2,增加了约2.56倍。(2)在运用Biome-BGC模型对阔叶红松林进行碳、水通量模拟时,模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不确定性高于模拟蒸散(ET),阔叶树NPP和ET对生理生态参数的敏感性总体上小于红松。影响红松和阔叶树NPP的共同敏感参数有:叶片碳氮比、细根碳氮比、比叶面积(SLA)和冠层截留系数;而影响ET的高敏感参数有细根与叶片碳分配比,新茎与新叶碳分配比和SLA。此外,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中叶氮含量、叶片与细根周转率、所有叶面积与投影叶面积之比等也是对模拟结果有影响的重要参数,其敏感程度随物种和研究区不同而不同。(3)利用树木年轮指数对模型结果的验证表明,Biome-BGC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阔叶红松林NPP的时间动态。模型模拟NPP与MODIS NPP的吻合性较高,而模拟ET值则较MODISET的结果有所低估,偏差较大些。基于模型模拟得到的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NPP和ET均随林龄的增长先增加后下降,在中龄林时达到最高。4种阔叶红松林发育动态情景模式下的碳水通量特征研究表明:在起始状态为人工栽植红松林的自然发育和发育过程中经人为采伐控制的两种模式下,成熟林时期的WUE最高。而在起始状态为天然次生白桦林的自然发育过程和经人为采伐动态控制的两种情景下,幼龄期的WUE为最佳。(4)景观尺度上,露水河林区森林植被NPP、ET和WUE在2000-2014年的年平均值分别为 453.8 g C·m-2·a-1,581.5 mm·a-1 和 0.79 g C·m-2.mm-1,NPP 和 WUE 总体呈增加趋势,ET呈不明显下降趋势。NPP、ET和WUE的空间变异受林分类型、龄组、更新方式、林分密度和温度变量的影响显着。三种植被类型间的年均NPP、ET和WUE差异显着,针叶林的NPP和WUE最高,ET最低;其次是针阔混交林,而阔叶林的NPP和WUE最低,ET最高。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的NPP和WUE随龄组的增加而增加,ET随龄组的增加而降低,且在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天然起源的林分NPP和WUE显着高于人工林,但在阔叶林中,二者没有显着差异。总体研究表明:林分类型和龄组是影响森林碳水平衡的关键因素,加强对成熟针叶林的保育以及对人工林的近自然经营可为保障温带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和节水提供良好选择。

樊莹[9](2019)在《长白山主要树种幼树的生长与生理生态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是东亚地区最典型的植被垂直梯度分布森林生态系统,也是我国罕有的保存完好的、对全球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森林生态系统之一。地形的倾斜使该区域成为了研究高山树种生长和生理生态特性沿海拔梯度变化的理想场所。研究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生态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有助于探究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及预测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幼树阶段是植物生活史中的重要环节,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Ex Ledeb.)、花楷槭(Acer ukurunduense Trautv.&C.A.Mey.)、紫椴(Tilia amurensis Rupr.)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作为长白山最主要的几个优势树种,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然而目前对该地区上述树种幼树生理和生长特征沿海拔梯度变化的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林下幼树为研究对象,系统测定了各物种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年生长量、生物量分配、叶片光合特征、叶片反射光谱特征和叶片结构型特征,旨在分析不同物种的生长特征和叶片属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比较各响应的种间差异、以及探究影响各物种生长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预测长白山地区各树种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可能生理生态响应。对各物种生活史对策的了解,也有利于理解物种多样性维持的内在机制,为该地区山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提供的数据还将有助于这一地区森林碳储量的准确估算和植物性状数据库的进一步完善。通过系统研究得出如下结果和结论:(1)在针阔混交林和暗针叶林中,红松幼树的当年生针叶、当年生枝条和一年生针叶的生物量及其生物量比重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针阔混交林中红松幼树的各生长参数大于暗针叶林中相对应的值。这说明在两种不同的森林类型中,红松幼树的年生长量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年均大气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可能将不利于林下红松幼树的生长。并且针阔混交林中红松幼树的年生长量显着大于暗针叶林中红松幼树的年生长量。(2)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针阔混交林中本研究所选的13个叶片性状因子和10个环境因子分别能解释42.26%和45.11%的红松幼树生长变异;林下红松幼树的生长与叶片水势和饱和光照强度等叶片属性显着相关(P<0.05),且与林下年均大气温度、林下年均大气湿度、年积温、年降水量和大气压强等环境因素也显着相关(P<0.05)。在暗针叶林中本研究所选的13个叶片特征因子和10个环境因子分别能解释40.95%和33.27%的红松幼树生长变异;林下红松幼树的生长与叶片总磷含量、叶片总碳含量和光饱和速率等叶片属性显着相关(P<0.05),且与林下年均大气温度、林下年均大气湿度、年积温、年降水量、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总磷含量等环境因素显着相关(P<0.05)。红松幼树生理学方面的可塑性大于其生长和形态学方面的可塑性。(3)林下蒙古栎幼树的叶片、新生枝条和一年生枝条生物量,叶片、新生枝条和一年生枝条的生物量比重随海拔上升而下降,说明年均大气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可能将有利于林下蒙古栎幼树的生长。冗余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的16个叶片性状因子和10个环境因子分别能解释42.91%和34.18%的蒙古栎幼树总生长变异。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总氮含量以及表观量子效率等叶片属性,林下年均大气温度、林下年均大气湿度、年积温、年降水、大气压强和土壤pH值等环境因素显着影响林下蒙古栎幼树的生长(P<0.05)。蒙古栎幼树生理学方面的可塑性大于其生长和形态学方面的可塑性。(4)花楷槭、紫椴和白桦这三个树种幼树的类胡萝卜素指数、结构独立色素指数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总生物量、叶片生物量比重和新生枝条生物量比重均随海拔高度的上升而下降。说明这三个树种所受的环境压力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年生长量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年均大气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将有利于这三个物种幼树的生长。(5)白桦幼树的饱和光照强度大于花楷槭幼树和紫椴幼树,其暗呼吸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分别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和下降,而花楷槭幼树和紫椴幼树的暗呼吸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没有显着的海拔差异。这说明在年均大气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情境下,相较于花楷槭幼树和紫椴幼树,白桦幼树往林缘或者林窗等光照强度大的地方发展才具有竞争优势。花楷槭幼树的光补偿点和水分利用效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分别下降和上升,说明在年均大气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情境下,花楷槭满足其光合和呼吸作用平衡所需的光照强度增加且水分利用效率下降,使得林下花楷槭幼树相比其它两个树种不具竞争优势;紫椴幼树的水分利用效率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下降,说明其在年均大气温度上升的气候变化情境下相比花楷槭幼树和白桦幼树更具有竞争力。

刘珺[10](2019)在《CO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湿地系统的生态响应及C、N储量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不仅起全球气候变化,并对植物初级生产力产生显着影响。红树林是指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陆地与海洋之间的最重要的森林型缓冲带与生态屏障。红树林在C(碳)储量、固C潜力、N(氮)循环、土壤分解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全球气候变化下,特别是CO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林湿地C、N储量的研究还很不充分。本文假定大气CO2倍增,通过影响红树林C的流动与分配进而对湿地C、N储量产生重要影响,以海南岛东寨港红树林湿地(东经110°35’14.47"、北纬19°54’51.48")为研究对象,采用开顶箱法模拟CO2摩尔分数从350μmol/mol到700μmol/mol倍增的大气环境情景,通过模拟滨海潮汐干湿交替环境条件,对秋茄(Kandelia candel(Linn.)Druce)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L)Blanco)C、N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其与红树植物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探讨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与对CO2摩尔分数倍增的响应,基于实验室模拟及实地调查测量的数据建立红树林湿地系统C、N储量方程,预测湿地系统C、N储量的变化趋势。为大气CO2倍增情景下,红树林湿地生态环境响应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对植物性状及其生物量的影响CO2摩尔分数倍增,促进了一年生秋茄和桐花树的长高和增粗,同时秋茄、桐花树海绵组织平均增厚7.24μm、2.91μm。与350μmol/molCO2情景下比较,CO2摩尔分数倍增后的秋茄和桐花树根、茎、叶的生物量都显着升高(P<0.05)。其中秋茄叶片生物量、桐花树茎生物量增加最多分别为20.53%,9.35%。秋茄总生物量增加17.22%,桐花树总生物量增加6.4%,差异显着,两种红树植物地下部分生物量明显低于地上部分。这表明,大气中CO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植物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相比地下部分更为明显。(2)对红树林湿地系统C、N含量及微生物的影响CO2摩尔分数倍增未引起无栽培植物的对照培养池水中TC(总碳)、TN(总氮)浓度发生变化。在短期内未通过溶解这个物理过程改变水中溶解C的浓度。因此,可以认为水中TC、TC的变化是植物系统的影响所产生的差异。CO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水和土壤中的C、N含量产生显着的影响。水、土壤中TOC(总有机碳)浓度显着升高,IC(无机碳)浓度降低,TC浓度表现为增加的趋势,整个系统作为C累积的“库”。水体中NO3-(硝态氮)质量浓度增高、NH4+(氨态氮)质量浓度后期降低明显,差异显着(P<0.05),培养后期硝化作用在系统中起主导地位,水体中TN质量浓度总体增高。在系统的土壤中,TN质量分数都呈下降趋势,随着大气CO2摩尔分数的上升,土壤中的TN被快速消耗,土壤中TN的矿化强度增强。通过对湿地土壤磷脂脂肪酸分析表明,在700μmol/molCO2摩尔分数作用下,土壤的微生物种群发生改变,表征硝化能力的C17:0显着升高,硝化活性增强,表征反硝化能力的C16:1ω5c和cycC17:0显着升高,土壤微生物种群反硝化作用同时得到增加,湿地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增加。CO2摩尔分数倍增后,湿地土壤微生物量升高了38.4%。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微生物量增加了44%;革兰氏阴性菌微生物量增加了33.4%,真菌微生物总量增加了30.9%,湿地土壤的微生物量显着的升高,而土壤中微生物的C源主要来自于根系的沉积物和分泌物,土壤中微生物C、N源可能随着根系沉积物和分泌物的增加而发生变化,加速了土壤C、N的循环。在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水、土壤)C、N收支方面,700μmol/molCO2情景下,植物的生物量得到明显提升,由此而极大地提升了湿地系统土壤的TOC,实现了更多TOC的积累,TC质量有所增加。系统中的TN转化率和N素矿化率都得到快速提升,且随着N素进入水体,土壤中N含量明显呈下降趋势,TN的质量有所降低。(3)对红树植物C、N储量的影响秋茄与桐花树的株高(H)、基径(D)、生物量(C)和苗木质量指数(QI)与土壤、水中C含量(TC、TOC、IC)、N含量(TN、NH4+-N、NO3--N)的变化呈显着正相关性。其中,苗木质量指数(QI)在CO2为350μmol/mol和700μmol/mol下与水中TC呈极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15、0.943,与土壤中TN呈极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905、0.878,说明水中TC、土壤中TN质量浓度与对秋茄、桐花树生长具有更为显着的促进作用。700μmol/mol CO2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总C储量比350μmol/mol情景下分别高出17.2%、5.6%,C储量显着提升。N储量分别降低0.6%、8.6%,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生物量增加引起的稀释效应。通过实地调查分析,海南东寨港该红树林群落以秋茄为主,桐花树次之。将实测秋茄、桐花树茎高,基径代入根据实验室数据构建的C储量方程,秋茄、桐花树在350μmol/molCO2情景下,C储量方程估算值分别为32.78±0.2t/hm2,25.12±0.64t/hm2;实测值分别为33.34±1.92t/hm2,23.86±1.73t/hm2,实测值与方程测算值结果较为一致。根据构建的C储量方程预测出在700μmol/molCO2情景下秋茄、桐花树C储量分别为96.61±2.13t/hm2、63.22±1.69t/hm2。

二、CO_2浓度升高对长白山三种树木幼苗光合、呼吸及酶活性的影响(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_2浓度升高对长白山三种树木幼苗光合、呼吸及酶活性的影响(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产力的研究概述
        1.2.2 森林生产力的计量方法
        1.2.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对象
    2.1 地理位置
    2.2 气候特点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条件
        2.4.1 北亚热带黄棕壤
        2.4.2 中亚热带红壤
        2.4.3 南亚热带砖红壤性红壤
    2.5 马尾松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3 基于生物量累积的马尾松生产力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3.1 引言
    3.2 生物量和生产力数据库建立
    3.3 生产力影响因素
        3.3.1 林分特征
        3.3.2 气候条件
        3.3.3 土壤性质
    3.4 数据统计分析
    3.5 结果与分析
        3.5.1 数据库林分特征统计
        3.5.2 马尾松NPP统计特征
        3.5.3 马尾松NPP的空间分异
        3.5.4 马尾松NPP影响因素分析
        3.5.5 马尾松分布区环境条件的空间变异
    3.6 讨论
        3.6.1 马尾松NPP的影响因素
        3.6.2 纬度对马尾松NPP的影响
        3.6.3 不确定性分析
    3.7 小结
4 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异
    4.1 引言
    4.2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4.2.1 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数据库建立
        4.2.2 数据库基本信息
        4.2.3 关键气候要素的识别及其空间分异
        4.2.4 样地气候特征比较
        4.2.5 敏感性分析
        4.2.6 统计分析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数据库年表统计特征
        4.3.2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的敏感性对比
        4.3.3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均温的关系
        4.3.4 马尾松年轮宽度与月降水量的关系
        4.3.5 基于关键气候要素的样地空间分异
        4.3.6 关键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异
        4.3.7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识别
    4.4 讨论
        4.4.1 马尾松生长对气温和降水响应的敏感性
        4.4.2 影响马尾松生长的关键气候要素
        4.4.3 影响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的样地气候特征
        4.4.4 滞后效应
        4.4.5 创新与不足
    4.5 小结
5 基于样地实测的马尾松生产力梯度变异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样地设置与选择
        5.2.2 生产力的测定方法
        5.2.3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方法
        5.2.4 气候变量
        5.2.5 数理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气温梯度的变化
        5.3.2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降水梯度的变化
        5.3.3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密度梯度的变化
        5.3.4 马尾松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在林龄梯度的变化
        5.3.5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5.4 讨论
        5.4.1 气候条件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2 林分特征对马尾松生产力的影响
        5.4.3 马尾松生产力影响因素的对比验证
    5.5 小结
6 基于3-PG模型的马尾松生产力模拟预测
    6.1 引言
    6.2 研究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概况
        6.2.2 3-PG模型原理
        6.2.3 模型参数
        6.2.4 模拟精度评价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模型拟合及验证
        6.3.2 马尾松NPP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的响应
    6.4 讨论
        6.4.1 区域尺度马尾松NPP的模拟
        6.4.2 马尾松NPP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6.5 小结
7 主要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Ⅰ.区域尺度马尾松生物量数据库
    附录 Ⅱ.基于树木年代学的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
    附录 Ⅲ.马尾松“年轮-气候”关系数据库5 个随机子集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成果与学术研究
致谢

(2)树木海拔上限形成的低温适应性碳分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物种海拔上限形成机制假说
    1.2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1.3 物种碳分配机制
    1.4 研究内容、目标和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水文气候特征
    2.3 地质地貌
    2.4 土壤和植被类型
第3章 树木非结构性碳“源-汇”平衡时空动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域与物种
        3.2.2 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3.2.3 温度、密度、比叶面积测量
        3.2.4 非结构性碳(NSC)、土壤氨氮硝氮测定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气温、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可利用性氮
        3.3.2 比叶面积、密度
        3.3.3 非结构性碳及其组分
    3.4 讨论
        3.4.1 非结构性碳及其组分的年龄阶段差异
        3.4.2 非结构性碳及其组分的季节变化
        3.4.3 非结构性碳及其组分的海拔变化
第4章 主动或被动的低温适应性碳分配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与物种
        4.2.2 光合测定
        4.2.3 海拔梯度取样
        4.2.4 去叶处理
        4.2.5 非结构性碳(NSC)分析(蒽酮比色法)
        4.2.6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叶片水平光合
        4.3.2 NSC沿海拔梯度变化
        4.3.3 去叶对生长影响
        4.3.4 去叶对NSC储藏的影响
        4.3.5 去叶条件下净生长与净NSC储藏的关系
    4.4 讨论
第5章 树木非结构性碳可塑型或生态型的低温适应策略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研究区域与物种
        5.2.2 移植试验设计
        5.2.3 指标测定
        5.2.4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来源、海拔及其交互作用效应
        5.3.2 来源、海拔及其交互作用效应相对贡献率
        5.3.3 效应值
        5.3.4 R值可塑性方向
    5.4 讨论
        5.4.1 生态适应性
        5.4.2 表型可塑性
        5.4.3 具有遗传效应的可塑性
第6章 树木海拔上限碳分配机制对升温的响应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研究区域与物种
        6.2.2 升温试验设计
        6.2.3 指标测定
        6.2.4 统计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生长
        6.3.2 各器官NSC库及其组分
        6.3.3 总NSC 库、NSC 库组分及R值
    6.4 讨论
        6.4.1 生长对增温的响应
        6.4.2 总NSC 库、NSC 库组分及R值对增温的响应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非结构性碳时空变化
        7.1.2 主动储藏还是被动碳投资
        7.1.3 生态适应型还是表型可塑型
        7.1.4 生长和储藏对增温的响应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土壤水分胁迫对杜梨苗木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杜梨光合作用生理生态研究
        1.2.2 植物光响应和CO_2响应研究
        1.2.3 植物光合作用水分生理研究
        1.2.4 植物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1 研究内容
        2.2.2 技术路线
    2.3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3.1 试验材料
        2.3.2 盆栽试验布设
    2.4 测试方法与数据处理
        2.4.1 土壤水分含量测定
        2.4.2 光合响应过程观测
        2.4.3 光合荧光参数测定
        2.4.4 抗氧化酶活性测定
        2.4.5 光合响应模型模拟
        2.4.6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土壤水分下杜梨光合光响应特征
        3.1.1 净光合速率(Pn)
        3.1.2 水分利用效率(WUE)
        3.1.3 光能利用率(LUE)
    3.2 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杜梨光合CO_2响应特征
        3.2.1 净光合速率(Pn)
        3.2.2 水分利用效率(WUE)
        3.2.3 光能利用率(LUE)
    3.3 杜梨光合作用对土壤水分胁迫响应机制
        3.3.1 气孔与非气孔限制
        3.3.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3.3.3 抗氧化酶活性
        3.3.4 渗透调节作用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杜梨光合作用适宜的土壤水分含量
        4.1.2 杜梨光合作用对土壤缺水响应特征
        4.1.3 土壤缺水下杜梨光合作用保护机制
    4.2 讨论
        4.2.1 杜梨光合作用响应干旱胁迫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
        4.2.2 杜梨光合作用响应干旱胁迫的荧光动力学机制
        4.2.3 杜梨光合作用响应干旱胁迫的抗氧化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4)根际高浓度CO2对薄皮甜瓜根系钾吸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根际CO_2浓度变化
    1.2 根际CO_2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1.2.1 根际CO_2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2 根际CO_2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
    1.3 根际CO_2对根系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1.3.1 根际CO_2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1.3.2 根际CO_2对植物根系养分吸收的影响
    1.4 植物中钾的吸收与转运
        1.4.1 植物中钾的吸收转运
        1.4.2 根际气体对植物钾吸收转运的影响
    1.5 转录组技术在高浓度CO_2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2.1 定植与栽培管理
        2.2.2 气体处理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取样时期和方法
        2.3.2 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2.3.3 光合指标的测定
        2.3.4 植株钾含量的测定
        2.3.5 伤流液的收集与测定
        2.3.6 根系和叶片细胞质膜ATP酶活性的测定
        2.3.7 RNA分离、c DNA文库构建及转录组的分析
        2.3.8 鉴定差异表达基因(DEG)和功能注释
        2.3.9 qPCR验证基因表达、分析钾吸收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幼苗生物量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3.1.1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植株苗期生长的影响
        3.1.2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
    3.2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幼苗光合指标的影响
    3.3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幼苗植株钾含量的影响
    3.4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幼苗伤流液成分的影响
    3.5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幼苗根系和叶片质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3.6 根际高浓度CO_2胁迫下薄皮甜瓜幼苗根尖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
        3.6.1 转录组测序结果的质量分析
        3.6.2 基因定量与样品相关性分析
        3.6.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分析
        3.6.4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聚类分析
        3.6.5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分析
    3.7 与钾吸收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
    3.8 钾吸收相关主要基因的qPCR分析
    3.9 钾吸收相关差异表达蛋白互作情况
4 讨论与结论
    4.1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苗期生物量的积累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4.2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幼苗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4.3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幼苗根系钾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4.4 根际高浓度CO_2对薄皮甜瓜幼苗根系钾吸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树干呼吸对割脂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树干呼吸概念
    1.3 树干呼吸研究方法
    1.4 树干呼吸时间动态
        1.4.1 树干呼吸日变化
        1.4.2 树干呼吸季节变化
    1.5 树干呼吸的影响因子
        1.5.1 温度
        1.5.2 树干液流
        1.5.3 树木生长
        1.5.4 底物供应
    1.6 研究创新点
2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研究地区概况
    2.1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2 研究地区概况
3 马尾松树干表面CO_2通量及其稳定碳同位素的时间动态变化
    3.1 引言
    3.2 研究方法
        3.2.1 树干表面CO_2通量(EA)及稳定碳同位素(δ~(13)C)的测定
        3.2.2 树干液流速率及树干温度的测定
        3.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 结果
        3.3.1 树干表面CO_2通量与稳定碳同位素(δ~(13)C)日变化特征
        3.3.2 树干表面CO_2通量与稳定碳同位素(δ~(13)C)季节变化特征
    3.4 讨论
        3.4.1 树干表面CO_2通量日变化
        3.4.2 树干表面CO_2通量季节变化
4 割脂对马尾松树干表面CO_2通量的影响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2.1 样树的选取与处理
        4.2.2 树干表面CO_2通量(E_A)及稳定碳同位素(δ~(13)C)的测定
        4.2.3 树皮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4.2.4 树干生长量的测定
        4.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4.3 结果
        4.3.1 割脂对马尾松树干表面CO_2通量的影响
        4.3.2 割脂对树干表面CO_2通量与树干温度关系的影响
        4.3.3 割脂对马尾松树皮非结构性碳浓度和径向生长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割脂对树干表面CO_2通量的影响
        4.4.2 割脂对Q_(10)的影响
5 马尾松树干呼吸不同组分对割脂的响应
    5.1 引言
    5.2 研究方法
        5.2.1 树干表面CO_2释放通量与树干液流的测定
        5.2.2 树干CO_2通量各组分的测定—质量平衡法
    5.3 结果
        5.3.1 树干呼吸的CO_2通量与树干温度、液流速度之间关系
        5.3.2 马尾松树干CO_2各通量成分对树干呼吸的贡献
    5.4 讨论
        5.4.1 树干呼吸各通量成分对呼吸的贡献
        5.4.2 割脂对马尾松树干呼吸各通量的影响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模拟土壤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杉木成熟林土壤无机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趋势
        1.2.1 土壤氮循环进程及影响因素
        1.2.2 温度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的影响
        1.2.3 含水率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的影响
        1.2.4 模拟增温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的影响
        1.2.5 土壤氮素损失途径及机制
        1.2.6 植物与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的关系
        1.2.7 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及氮矿化的调控机制
        1.2.8 增温对植物碳氮及其同位素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和样品采集
    2.3 指标测定
        2.3.1 土壤理化指标测定
        2.3.2 土壤原位氮矿化速率测定以及原位土壤N_2O通量测定
        2.3.3 土壤N_2O通量与土壤氮矿化培养实验
        2.3.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测定
        2.3.5 土壤微生物群落测定
        2.3.6 土壤氮相关酶活性测定
        2.3.7 植物叶片碳氮及碳氮同位素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成熟林土壤氮矿化的影响
    3.1 研究期间的土壤温度和含水率
    3.2 增温对土壤原位氮矿化及N_2O通量的影响
    3.3 室内土壤N_2O通量与土壤氮矿化培养实验
    3.4 讨论
        3.4.1 原位氮矿化及N_2O通量对增温的响应
        3.4.2 室内土壤氮矿化培养及N_2O通量对增温的响应
        3.4.3 室内-室外土壤氮矿化及N_2O通量对比
    3.5 小结
第四章 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成熟林土壤无机氮及植物碳氮的影响
    4.1 增温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
    4.2 增温对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4.3 增温对离子交换树脂袋中无机氮的影响
    4.4 增温对土壤碳氮同位素的影响
    4.5 增温对植物叶片碳氮及碳氮同位素的影响
    4.6 土壤无机氮与其他理化性质的相关分析
    4.7 讨论
        4.7.1 土壤有机碳氮对增温的响应
        4.7.2 土壤无机氮对增温的响应
        4.7.3 土壤碳氮同位素对增温的响应
        4.7.4 植物叶片碳氮及碳氮同位素对增温的响应
    4.8 小结
第五章 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成熟林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
    5.1 增温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5.2 增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含量及丰度的影响
    5.3 增温对土壤氮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5.4 微生物及酶活性的RDA分析
    5.5 土壤无机氮、温度、含水率和微生物及酶活性相关分析
    5.6 讨论
        5.6.1 微生物生物量对增温的响应
        5.6.2 土壤微生物群落磷脂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对增温的响应
        5.6.3 土壤氮相关酶活性对增温的响应
        5.6.4 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影响无机氮含量的变化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拓展及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阔叶红松林冠层树种光合特性及光合生产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光影响阔叶红松林演替
    1.2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子
    1.3 叶片光谱反射研究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试验设计
        2.4.1 选择目标树和取样位置
        2.4.2 光合数据的采集
        2.4.3 光谱反射数据的采集
        2.4.4 形态学参数测量
        2.4.5 元素含量的测定
        2.4.6 数据处理
        2.4.7 划分径级
        2.4.8 变温试验
3.结果与分析
    3.1 冠层空间差异与种间差异
        3.1.1 光合特性
        3.1.2 光谱反射特性
        3.1.3 形态学特性及化学计量特性
        3.1.4 光合光谱参数的种间相关性
    3.2 不同径级水平的光合生产潜力
        3.2.1 光合参数和形态学参数
        3.2.2 不同径级对种群光合生产潜力的贡献
    3.3 不同温度下5个树种的生产力变化
        3.3.1 光合特征对温度的响应
        3.3.2 不同温度下5个树种的光合日际动态
4 讨论
    4.1 光合生理特性的种间差异和冠层空间差异
    4.2 光合能力的径级差异
    4.3 最适光合温度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植被生产力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及其耦合机理
        1.2.2 碳水耦合研究方法
        1.2.3 碳水耦合关系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适应
        1.2.4 存在问题和研究趋势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概况
        2.1.2 气候与水文条件
        2.1.3 地形地貌及土壤特征
        2.1.4 植被特征
        2.1.5 经营历史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野外调查及室内分析
        2.2.2 景观尺度的数据获取及处理
3 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群落的基本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林分径级结构分布
        3.2.2 物种多样性计算及树种组成分析
        3.2.3 生物量的估算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群落结构
        3.3.2 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树种组成
        3.3.3 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生物量
    3.4 讨论
    3.5 小结
4 基于Biome-BGC模型的阔叶红松林碳、水通量模拟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Biome-BGC模型及原理
        4.2.2 Biome-BGC模型参数本地化及运行
        4.2.3 敏感性分析参数集的建立
        4.2.4 全局敏感性分析—EFAST法
        4.2.5 通径分析
        4.2.6 模型模拟效果评价
    4.3 模型参数的敏感性检验和不确定性分析
        4.3.1 不确定性分析
        4.3.2 红松生理生态参数敏感性分析
        4.3.3 阔叶树生理生态参数敏感性分析
        4.3.4 通径分析
        4.3.5 讨论
    4.4 不同林龄序列阔叶红松林的碳、水通量模拟
        4.4.1 研究区的历史气候特征分析
        4.4.2 年轮年表特征及统计分析
        4.4.3 模型验证
        4.4.4 阔叶红松林碳、水通量随林分发育的变化规律
        4.4.5 不同发育情景下的碳水通量特征
        4.4.6 讨论
    4.5 小结
5 景观尺度植被NPP、ET和WUE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5.1 引言
    5.2 数据及分析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植被NPP、ET及WUE的年际变化规律
        5.3.2 植被NPP、ET及WUE的空间分布特征
        5.3.3 影响NPP、ET和WUE空间分布格局的环境因素
        5.3.4 不同森林类型、龄组和更新方式对森林碳水平衡的影响
    5.4 讨论
        5.4.1 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5.4.2 区域NPP、ET、WUE时空变化的影响因素
        5.4.3 植被因子对森林碳水平衡的影响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果与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9)长白山主要树种幼树的生长与生理生态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环境因子随海拔梯度的变化及其对植物的影响
        1.1.2 植物生理和生长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及其研究进展
        1.1.3 长白山主要树种生理生态特征研究进展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地选择
        1.4.2 样点布置
        1.4.3 测定指标
2 红松幼树生长与生理生态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域
        2.2.2 材料来源
        2.2.3 林冠郁闭度测定
        2.2.4 土壤属性测定
        2.2.5 叶片光合特性测定
        2.2.6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2.2.7 叶片比叶重的测定
        2.2.8 叶片光谱反射指数的测定
        2.2.9 植株生长特性的测定
        2.2.10 叶片化学元素含量的测定
        2.2.11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两种不同森林类型中红松幼树的针叶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2.3.2 两种不同森林类型红松幼树生长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2.3.3 红松生长与生理特性沿海拔梯度的可塑性
    2.4 小结
3 蒙古栎幼树生长与生理生态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及材料来源
        3.2.2 土壤属性测定及气象因素测定
        3.2.3 叶片光合特性测定
        3.2.4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3.2.5 叶片形态学特性和植株生物量测定
        3.2.6 叶片化学元素含量的测定
        3.2.7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土壤属性
        3.3.2 叶片光合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3.3.3 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3.3.4 叶片形态学特性和植株生长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3.3.5 叶片化学元素含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3.3.6 植物生长与叶片参数和环境因子的RDA与相关性分析
        3.3.7 蒙古栎生长与生理特性沿海拔梯度的可塑性
    3.4 小结
4 三个阔叶树种幼树生长与生理生态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域
        4.2.2 材料来源
        4.2.3 环境参数的测定
        4.2.4 叶片光合特性的测定
        4.2.5 叶片光谱反射特性的测定
        4.2.6 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4.2.7 植株生长特性的测定
        4.2.8 叶片化学元素含量的测定
        4.2.9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环境因子
        4.3.2 叶片光合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4.3.3 叶片光谱反射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4.3.4 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4.3.5 植株生长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4.3.6 叶片化学元素含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4.4 小结
5 讨论
    5.1 红松幼树生长特性和针叶属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1.1 不同森林类型中红松针叶属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1.2 不同森林类型中红松生长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1.3 小结
    5.2 蒙古栎幼树生长特性和叶片属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2.1 蒙古栎叶片光合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2.2 蒙古栎比叶重和叶片干物质含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2.3 蒙古栎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2.4 蒙古栎叶片化学元素含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2.5 蒙古栎生长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2.6 小结
    5.3 三个阔叶树种生长特性和叶片属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3.1 三个阔叶树种叶片光合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3.2 三个阔叶树种叶片光谱反射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3.3 三个阔叶树种叶片叶绿素含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3.4 三个阔叶树种植株生长特性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3.5 三个阔叶树种叶片化学元素含量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5.3.6 小结
6 主要结论
7 创新点、研究不足与展望
    7.1 创新点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10)CO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湿地系统的生态响应及C、N储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中国红树林概况
        1.2.2 CO_2浓度升高对湿地生态系统C、N循环的影响
        1.2.3 CO_2浓度升高对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及C、N储量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概况
    2.2 红树植物的选择与培养
    2.3 环境因子调控
        2.3.1 开顶箱(Open Top Chamber,OTC)设计
        2.3.2 CO_2浓度的选择与控制
    2.4 底泥的选择与培养
    2.5 模拟潮汐方法
    2.6 指标测定方法
        2.6.1 植物的形态因子与生物量
        2.6.2 C、N含量
        2.6.3 土壤中微生物
        2.6.4 C储量与N储量
    2.7 数据分析
第三章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植物秋茄、桐花树植物性状及其生物量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
        3.1.1 实验设计
        3.1.2 测定指标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形态特征的影响
        3.2.2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桐花树形态特征的影响
        3.2.3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3.2.4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生物量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C、N含量的影响
    4.1 实验方法
        4.1.1 实验设计
        4.1.2 测试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无植物对照培养池水中C、N含量的影响
        4.2.2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模拟湿地系统内C含量的影响
        4.2.3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秋茄、桐花树湿地模拟系统内N含量的影响
        4.2.4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林湿地模拟系统C、N收支的影响
        4.2.5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湿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CO_2摩尔分数倍增对红树植物C、N储量的影响
    5.1 实验方法
        5.1.1 实验设计
        5.1.2 数据处理
    5.2 结果分析
        5.2.1 红树林湿地C、N含量变化对植物性状的影响
        5.2.2 CO_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红树林湿地C、N储量变化
        5.2.3 不同处理下两种红树类型C、N储量方程
        5.2.4 CO_2摩尔分数倍增秋茄、桐花树实地C储量预测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四、CO_2浓度升高对长白山三种树木幼苗光合、呼吸及酶活性的影响(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尺度马尾松生产力的空间分异、影响因素及模拟预测[D]. 黄鑫.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树木海拔上限形成的低温适应性碳分配机制[D]. 周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3]土壤水分胁迫对杜梨苗木光合作用效率的影响[D]. 刘宝洁.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根际高浓度CO2对薄皮甜瓜根系钾吸收的影响[D]. 陈薪宇.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1)
  • [5]亚热带地区马尾松树干呼吸对割脂的响应研究[D]. 闫丽飞.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6]模拟土壤增温对湿润亚热带杉木幼林和杉木成熟林土壤无机氮的影响[D]. 杨成邦.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7]阔叶红松林冠层树种光合特性及光合生产潜力研究[D]. 胡乘风.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8]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区植被生产力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D]. 李旭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9]长白山主要树种幼树的生长与生理生态特征对海拔梯度的响应[D]. 樊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CO2摩尔分数倍增情景下秋茄、桐花树湿地系统的生态响应及C、N储量的研究[D]. 刘珺.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CO_2浓度升高对长白山三棵树苗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酶活性的影响(英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