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事业的发展方向

光辉事业的发展方向

一、光彩事业的发展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侯恩宾[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赵尉梅[2](2020)在《协作治理框架下社会组织参与产业扶贫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组织是独立于政府、企业的第三方,在社会公共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组织加入扶贫工作能够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我国人口基数大,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扶贫能更快推动扶贫进程。我国社会组织参与扶贫有政策依据、法律依据,具有民间性、公益性等特征,在产业扶贫中具有巨大优势;同时,我国社会组织也有自主性不足、管理不善等问题。通过协作治理框架,依托政府主导、社会组织、企业共同参与,能有效发挥各方优势、避免短板,通过多元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加快推进扶贫进程。本文将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方式限定在产业扶贫方面,通过国务院扶贫办与全国工商联、中国光彩事业会共同参与的“万企帮万村”案例分析,探讨社会组织在协作治理框架下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模式。在具体的分析中,本文先对相关理论进行介绍、澄清概念;再从静态角度分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在协作治理模式中的角色;之后从动态互动的过程分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在协作治理模式中的作用。通过分析,本文得出结论:社会组织在协作治理框架下参与产业扶贫具有扶贫效果突出、政府力量适当支持、社会组织能动性充分发挥、社会资源高效利用等优势。最后,本文指出:这种模式的推广有一定的适用条件及保障措施,如健全的政策法规支持、政府观念转变、社会组织自身加强建设等。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本文探讨了社会组织协作治理式参与产业扶贫的可行性,得出普适性的结论。我国社会组织潜力大,借鉴协作治理模式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将这种模式运用到教育、医疗等公共事务领域,能有效利用多元力量共同解决社会问题。

周媛也[3](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龙头,而解决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庄严承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献计献策。首先,本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遵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追溯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然后,用规范分析法、质性分析法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进行具体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科学观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归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再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质性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搜集整理的大量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多维举措。党在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这场战斗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骤降、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展现出新特点:重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着重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清晰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着力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注重权责清晰与规划整合式扶贫。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吴志红,谈火生[4](2018)在《先富帮后富的中国人权实践——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贫困是充分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之一。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扶贫体系。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率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成长为社会扶贫的中坚力量。"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是社会扶贫的典型,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以市场的力量帮助贫困人群,尤其尊重贫困人群的生存权与发展权,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与西方国家的企业家扶贫相比,中国的民企扶贫在政治基础、文化底蕴、组织架构、模式创新等方面表现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民企扶贫对中国的人权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向全世界讲好扶贫与人权发展的中国故事的一个极好事例。

邓维蔚[5](2017)在《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探究 ——以广州市光彩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以来,通过实行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自上而下的扶贫模式,我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扶贫政策转型时期,我国的扶贫工作也迎来了新挑战:贫困地区抵挡风险的能力比较弱,当地人口因病返贫、因灾返贫现象普遍,加上政府部门在参与社会扶贫的过程中出现了公共服务或产品难以覆盖到全社会、扶贫资金短缺、财政拨款渠道有限等问题,制约着社会扶贫工作的有效、顺利推进,导致我国传统的依靠政府部门和市场双重运作的扶贫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扶贫失灵”的境地。为扭转一定程度上的“扶贫失灵”,实现在全国范围内整合配置扶贫开发资源,形成扶贫合力的目标,我国政府在重新调整扶贫工作思路中,不但倡导实施光彩事业这项开发式扶贫举措,而且还大力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非营利组织参与到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工作中来。作为第三部门的非营利组织,因其参与扶贫过程中有着专业性和灵活性强、效率高等优势,逐渐在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推进我国社会扶贫工作发展的重要抓手。关于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相关文章不多,存在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的问题。本文以广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为典型案例,采用实证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展开探究。文章第一部分,对国内外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扶贫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概述和梳理;第二部分,介绍了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的三种主要方式,即提供光彩产品、服务或资金、促进对口帮扶点与企业的社会资源链接、监督政府的社会扶贫行为,并对广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在梅州顺里村实施的扶贫项目的具体内容、运行模式、效果对比和经验借鉴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部分,结合广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现实状况,剖析了非营利组织在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中遇到的政府层面、非营利组织自身层面和社会环境层面三方面的诸多问题;第四部分,从弱化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运作的行政干预、梳理和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建立起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拓宽宣传渠道、推动公民社会的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总结出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的可行性以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的建设两个观点,以期非营利组织更好地嵌入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工作中。在当前面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增多的形势下,如何推进社会扶贫,如何改善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弱势群体生活质量,是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工作探索的方向。本文分别从政府、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社会环境等层面着手,通过研究非营利组织如何更好地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探索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扶贫更有效的对策,从而提高非营利组织帮扶贫困地区的效率及能力,对推动我国扶贫工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吴跃农[6](2012)在《以“同心”思想为引领践行“两个健康”工作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商联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与"同心"思想在精神内涵上完全一致,工商联要深刻领会"同心"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践行"两个健康"工商联工作主题。

王建峰[7](2012)在《关于光彩事业基金会发展的思考——美国杜克基金会的实践和借鉴》文中研究说明光彩事业基金会是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手段,加强和改进光彩事业基金会工作,对深入开展光彩事业、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杜克基金会是美国着名基金会之一,管理规范,成绩显着。

铜仁地委统战部[8](2008)在《开展主题活动推动光彩事业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贵州省铜仁地委统战部把开展好光彩事业主题活动作为推动光彩事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以宣传发动、活动创新、组织建设、维权服务为总抓手,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走光彩路、行光彩事、做光彩人,激发和调动了一大批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扶贫带动效果,产生

孙殿高[9](2007)在《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人士积极作用 为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永明,蔡惠星[10](2005)在《海南省商会》文中指出一海南省总商会(工商联)发展概述1988年海南建省,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为健全社会政治体制,中共海南省委决定组建海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并于1988年10月批准成立"海南省工商业联合会筹备组"。1989年1月海南省工商联筹备组正式成立并开展工作。经过两年的紧张

二、光彩事业的发展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彩事业的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一) 论文创新点
        (二) 论文难点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统一战线
        二、民营经济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一、政治引导功能
        二、政治吸纳功能
        三、政党调适功能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二、“看一看”方针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二、首倡“两个健康”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二、“两个始终”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协作治理框架下社会组织参与产业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一、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一、基本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创新
        四、关于案例选择的说明
第一章 协作治理框架
    第一节 公民社会理论中的社会组织
        一、主要内容及发展
        二、社会——国家关系:对立
    第二节 合作主义中的社会组织
        一、主要内容
        二、社会——国家关系:合作
    第三节 协作治理理论
        一、理论内容
        二、与管理理论、合作理论的区别
第二章 社会组织与产业扶贫
    第一节 政策、法律依据
        一、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的政策、法律依据
        二、产业扶贫的政策依据
    第二节 现实依据
        一、脱贫攻坚的阶段性要求
        二、社会组织的扶贫力量
    第三节 社会组织自身特性
        一、民间性
        二、公益性
第三章 协作治理中的各主体
    第一节 政府:管理者和引导者
        一、统战部、民政部:基本管理作用
        二、扶贫办:积极引导作用
    第二节 社会组织:搭建扶贫平台
        一、搭建合作平台
        二、协调组织各方力量
    第三节 企业:主要的帮扶力量
        一、产业项目投资:扶贫
        二、通过产业进行技术帮扶、岗位提供:扶智
第四章 协作治理的互动过程
    第一节 建立协作机制
        一、成立领导小组
        二、制定基本行动方案
    第二节 方案的具体实施
        一、确定贫困村和帮扶企业
        二、因地制宜选取帮扶方式
    第三节 验收总结
第五章 效果评估及推广
    第一节 社会组织协作治理式参与产业扶贫的优势
        一、政府力量的适当支持
        二、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能动作用
        三、高效利用社会资源
    第二节 社会组织协作治理式参与产业扶贫的成果及不足
        一、取得的扶贫成果
        二、辐射带动作用
        三、不足之处
    第三节 协作模式的推广
        一、改进对策
        二、推广的适用条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一、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二、消除贫困必须首先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第二节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一、全体劳动群众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是贫困化的根源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困的根本原因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贫困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一、近代中国人民深陷屈辱与贫困的历史原因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解决近代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中央苏区依靠工农群众反贫困的历史功绩
        四、新中国的建立成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转折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探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引党的反贫困事业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反贫困事业迈上新台阶
        三、“三面红旗”运动失误的深刻教训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体制改革带动扶贫探索阶段:1978-1985 年
        二、开发式扶贫方针形成与摸索阶段:1986-1993 年
        三、扶贫框架构建发展阶段:1994-2000 年
        四、稳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2001-2011 年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科学理论:精准扶贫理论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脱贫攻坚
        二、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三、实现路径:切实做好“五个一批”
        四、运行机制:党委负责,齐抓共管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科学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多维举措
        一、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
        二、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
        三、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
        四、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一、贫困发生率逐年大幅下降
        二、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
        三、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新特点
        一、着眼绿色: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二、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
        三、着眼兜底: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
        四、着眼少数: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
        五、着眼协同:统筹部门分工与规划整合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一、严肃党内作风建设,夯实精准扶贫政治基础
        二、建设好农村党支部,筑牢基层扶贫战斗堡垒
        三、强化党员法治意识,保证扶贫政策依法推进
    第二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第三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一、因时制宜创新扶贫方略
        二、因地制宜把握精准要义
        三、因人制宜落实精准扶贫
    第四节 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
        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驾齐驱
        三、脱贫摘帽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齐头并进
        五、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齐抓共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4)先富帮后富的中国人权实践——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方案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
二、“万企帮万村”的人权实践
    (一) “万企帮万村”:光彩事业的升级版
    (二) “万企帮万村”的主要做法
        1. 产业扶贫
        2. 就业扶贫
        3. 捐赠扶贫
    (三)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保障贫困人口的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
三、比较视野中的民企扶贫与人权发展
    (一) “先富帮后富, 实现共同富裕”理论是民企参与扶贫的政治基础
    (二) “义利结合、以义为先”的儒家传统是民企参与扶贫的文化底蕴
    (三) 完整的组织架构是中国民企参与扶贫取得成功的基础
    (四) 扶贫模式的不断创新是民企参与扶贫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结语:讲好中国扶贫与人权发展的民企故事

(5)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探究 ——以广州市光彩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府开展扶贫工作的局限性概述
        1.1.2 光彩事业的由来与发展
    1.2 定义与理论基础
        1.2.1 非营利组织及光彩事业的定义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内关于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的文献
        1.4.2 国外关于非营利组织参与扶贫事业的文献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2 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实践现状
    2.1 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的实践历程
    2.2 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的主要方式
        2.2.1 提供光彩扶贫产品、服务或资金
        2.2.2 促进对口帮扶点与企业的社会资源链接
        2.2.3 监督政府的社会扶贫行为
    2.3 案例分析——广州市光彩会帮扶梅州开发式扶贫项目
        2.3.1 广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概况
        2.3.2 光彩扶贫项目的背景介绍
        2.3.3 光彩扶贫项目开展的具体阶段
        2.3.4 光彩扶贫项目的运行模式
        2.3.5 光彩扶贫项目的效果分析
3 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存在的问题剖析
    3.1 政府层面的问题
        3.1.1 政府行政干预对非营利组织影响较大
        3.1.2 财税制度抑制参与主体的主动性
    3.2 非营利组织自身层面的问题
        3.2.1 收入渠道单一化
        3.2.2 缺乏专业人才队伍
    3.3 社会环境层面的问题
        3.3.1 对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认知度较低
        3.3.2 “公民社会”不发达导致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缺乏规模效应
4 完善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的对策建议
    4.1 改进政府管理手段
        4.1.1 弱化政府的直接干预手段
        4.1.2 梳理税收的间接管理手段
    4.2 强化非营利组织自身建设
        4.2.1 建立资金筹措体制机制
        4.2.2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4.3 优化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的社会环境
        4.3.1 拓宽宣传渠道
        4.3.2 加强公民社会建设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7)关于光彩事业基金会发展的思考——美国杜克基金会的实践和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杜克基金会简介
二、杜克基金会管理模式分析
    1. 明确的发展战略。
    2. 清晰的组织结构。
    3. 系统的项目管理。
    4. 专业的资本运作。
三、光彩事业基金会与杜克基金会的比较
    1. 规模实力方面。
    2. 工作定位方面。
    3. 发展道路方面。
    4. 使命责任方面。
四、几点建议
    1. 切实加强战略谋划。
    2. 着力打造精品工程。
    3. 大力提升资本运营。
    4.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

(9)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人士积极作用 为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献慈心、施善举,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献慈心、施善举, 扶贫济困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
三、献慈心、施善举, 扶贫济困是广大非公企业的社会责任
四、推进献慈心、施善举、扶贫济困、共建和谐要加强引导与管理

四、光彩事业的发展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2]协作治理框架下社会组织参与产业扶贫问题研究[D]. 赵尉梅. 南开大学, 2020(04)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媛也.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4]先富帮后富的中国人权实践——以“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例[J]. 吴志红,谈火生. 人权, 2018(06)
  • [5]非营利组织参与光彩事业开发式扶贫探究 ——以广州市光彩会为例[D]. 邓维蔚.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以“同心”思想为引领践行“两个健康”工作主题[J]. 吴跃农.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5)
  • [7]关于光彩事业基金会发展的思考——美国杜克基金会的实践和借鉴[J]. 王建峰. 中国统一战线, 2012(07)
  • [8]开展主题活动推动光彩事业发展[J]. 铜仁地委统战部. 中国统一战线, 2008(05)
  • [9]充分发挥非公经济人士积极作用 为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J]. 孙殿高.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01)
  • [10]海南省商会[A]. 张永明,蔡惠星. 中国商会发展报告 No.1(2004), 2005

标签:;  ;  ;  ;  ;  

光辉事业的发展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