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教育的心理基础

论学科教育的心理基础

一、论主体教育的心理学依据(论文文献综述)

张建国[1](2021)在《当代中国教育基本理论的演进与省思》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基本理论沿着"教育与社会"与"教育与人"两条线展开。20世纪80年代,关于前者的讨论打开了言说教育的理论空间,对后者的探讨确立了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在理论上的相对独立。80年代中后期开始,基于对"教育与社会"的反思,第一条路线导向教育的文化研究;90年代中期后,教育基本理论沿着第二条路线聚焦于人的生活世界。教育基本理论的两条路线存在各自的成绩与困境。第一条路线的问题根本上源于理解教育的框架——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教育基本理论研究者有必要批判性地看待这个模型,重视教育与国家关系的探讨。在第二条路线中,教育基本理论疏远了心理学与生物学,限制了自身的理论想象力。教育的文化研究具备突破两条路线定势的潜力,但它与教育基本理论之间存在紧张关系尚未受到普遍重视。马克思对人类学的关注和恩格斯晚年的自我批评,或有助于推进对这些难题的思考。

蔡其全[2](2021)在《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是教育学中的经典性、基础性、永恒性的问题,是教育研究者必须要回答的基本问题。在西方,从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命题,到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论断,都展现了人们对于知识发展功能的关切。在国内,主流的教学本质观认为,知识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中心”和“起点”。从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文献来看,人们总是从知识学习出发,或者仅仅在知识学习的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的发展问题。当然,仅仅将知识学习作为学生发展的起点、基础,或者主要途径,从逻辑上讲也是合理的。但是,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育人事业,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人们极易将主要的事情当作首要的事情,把首要的事情当作唯一的事情。很多人就将学生发展的“基础”和“起点”,当做是学生发展中“最重要”甚至“唯一”的东西。通常情况下,所谓知识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下的认识成果,也就是书本知识。现行学校教育当中的知识学习,主要是一种以书本知识为对象的学习。这种知识学习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功能,但也存在不可回避的局限。知识学习是学生发展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学生发展是知识学习的可能结果,而不是必然结果。在新时代,旨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需要超越传统的知识授受的“大框架”,重新审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本研究综合运用思辨研究、历史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澄清了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的三种误解,揭示和确认了知识学习存在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最终,基于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提出了相应的教育改革思路。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分六部分七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该选题的背景、意义与研究思路。首先,从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矛盾”,知识学习的发展性限度,学生素养的培育,人何以发展四个方面概括了本研究的缘起。然后,通过梳理与评析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学生发展的内容与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而明确了推进本研究的可能方向,也明晰了本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第一章)厘清了本研究中的知识与知识学习的涵义。关于知识与知识学习的涵义的理解不一,是造成人们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局限产生误解的根源之一。因此,我们首先从学科立场与知识类型的角度界说了本研究中的知识涵义,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总结出当前关于知识学习的两种理解,然后基于对这两种理解的综述,确立了本研究中知识学习的概念范畴。本文中知识学习指是一种以书本知识为对象的学习活动,而不是以获得知识为目的或手段的学习活动。第三部分(第二章)考察了国内外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主要认识和观点。在西方,古代教育的认识当中暗含着“知识等于发展”的信念;近代教育阶段,出现了儿童中心与知识中心的“博弈”;现代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得到无比重视,但在实践中知识却占据着核心地位。在国内,从民国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学界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与西方类似。从国内外的认识来看,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主要存在三种误解:将知识掌握本身等同于学生发展;在知识学习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发展;将认知发展的规律泛化为全面发展的规律。第四部分(第三章)探讨了学生发展的取向与机制。学生“发展什么”与“怎么发展”的问题,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什么”与“如何学”等问题的回答。因此,我们首先澄清了学生发展概念的实质,将发展概念与人的素质结构关联起来。其次,梳理了我国教育在学生发展取向上的几种类型,并指出当前教育价值取向归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事实。最后,探讨了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本章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取向与素质发展机制的探讨,为后文分析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局限提供了的理论基础。第五部分(第四、五章)分析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与发展局限,该部分是全文核心部分。第四章基于对“知识学习具有发展功能”的思想前提的考察,重新确立了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分析框架:一是不同的知识学习内容与方式具有不同的发展功能,二是知识学习对不同素养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功能。归纳出知识学习对于全面发展的功能:知识学习奠定全面发展的认知基础,知识学习为全面发展提供间接经验的指导,知识学习是促成知识学习主体的基本途径。最后,通过对优秀学生发展过程的案例分析确认了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第五章首先从知识学习对全面发展取向的悖离,素质发展机制的僭越,语言文字的符号特性,以及知识中心的教育传承四个方面,论证了知识学习为何具有发展局限。然后,揭示了知识学习对于学习本义的违背、对于学习对象的窄化、对于学习过程的简化,以及知识学习可能存在的其他“教育风险”。最后,通过对知识学习导向下的学生发展现状分析、中西方课堂教学的差异比较、典型“发展”案例的剖析等实证方法,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局限进行了确认。第六部分(第六章)澄明了知识学习在教育中的定位问题。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是由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知识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的特殊性,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决定的。正确把握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发挥知识学习在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中的作用,需要明确知识选择的功能依据,促进多维学习的融合互动,从知识中心转向学习中心。基于对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的认识,学校教育改革需要在观念层面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在实践层面提升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

楚慧杰[3](2021)在《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写作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与英语听、说、读技能相比,英语写作过程具有更复杂的心理、语言学和文化等机制,因而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困扰我国中学英语教师的难题。伴随着21世纪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学科育人理念的深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如何解决传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试价值倾向、过度依赖某种方法或模式和缺乏语言实践活动等问题,建构以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以发挥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成为21世纪英语写作教学转型的研究课题。因此,为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对英语学科写作教学改革的需求,本研究在基于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深化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需要及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思考之上,采用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及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在理论基础阐释和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构建“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对拓宽我国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研究视域、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写作教学观和形成个人的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理论、以及丰富我国外语写作教学的理论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分析了英语写作教学的基本概念,认为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就是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对社会、生活和学习所需的书面交流的技能,培养学生能够通过书面语言自由表达意义和进行交流的能力。英语写作教学对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促进语言知识内化和思维发展、重建学生的可能生活有重要价值。在此基础上,从写作的心理过程、语言哲学依据、文化基础和教学法基础四个部分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重点探索:揭示了英语写作的心理过程机制;语言的结构(语形)、语言的意义(语义)和语言的使用(语用)等语言逻辑关系;英语写作超越“工具性”通达“人文性”的文化内蕴,进一步明晰了英语写作教学的本质内涵;同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英语写作教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后方法论”视角的必要性,为构建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为进一步厘清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建构的现实基础和实践依据,本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从英语写作教学的育人价值、教学活动过程和教学方法等维度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展开调查。调查分别发放了 343份教师问卷和700份学生问卷,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发现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尚未落实;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侧重应试训练;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经分析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知识本位”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教师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本研究在阐述理论基础和揭示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教学理念、方法论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对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探索:一是对“知识为本”和“素养为本”两种不同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进行对比和分析,提出英语写作教学应坚持“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及其教学;二是在阐释“后方法”是对“方法”的一种超越与重建,后方法视角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不局限于理论原则、注重情境、重视教师进行理论建构和以学生素养发展为本的教学的基础上,倡导英语写作教学应打破以往英语写作教学中“迷信”某种固定原则、方法或模式的传统,建立一种强调教学活动的情境性、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方法论视角,以复杂性的思维审视英语写作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解决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所遭遇的困境;三是提出了实现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的三个关键途径:提倡写作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出应通过写作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学习活动对学生写作技能的获得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揭示了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作用,并提出英语写作是基于跨文化理解的表达。对以“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的探讨,既需要从多学科的理论角度对素养为本的英语写作教学进行深入剖析,也需要基于教学实践进行反复、不断的探索。本研究对此进行尝试,以期望能探索出一条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国中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写作教学之路。

王珊珊[4](2020)在《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对农村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以六盘水市某农村中学为例》文中认为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必要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安全、学业成功、社会交往、目标导向等具有重大的影响,对学生各种美德的形成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外用于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方法主要为专业的干预活动或专门课程,极少有运用学科教学来探究对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在强调核心素养的生物新课程改革趋势下,本研究把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生物体验式教学结合起来,且论文着眼于农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的现状与影响,不仅体现了一定的创新性,也丰富了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途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本研究围绕着贵州省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分析法以及实验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论文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理论基础等进行了综述与梳理,然后根据学生在校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基础,编制了《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问卷》,对该校的学生进行了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调查,结合现状分析的结论,对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法进行了具体的教学设计,探讨了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实施途径与实施策略。最后,以该校七年级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教学实验,通过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体验式教学法的班级与未实施的班级的主观幸福感进行对比,探究生物体验式教学对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经过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结果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体验式教学提升了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业自我概念,还能促进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的和谐发展。另外,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同时也有促进了学生生物学业成绩的提高。

孙雪[5](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改实验的理论运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来,国内有关教育理论、教育实验的研究十分丰富,既有关于二者之内涵、功能、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深刻论述,亦有关于二者关系的诸多探讨。然而,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改实验所依据的教育理论却缺少系统性分析,诸多研究要么陷入“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空泛议论之中,要么对二者的互动关系语焉不详,尤其缺少对二者互动之社会背景的关注――为何某项实验在某一特定阶段以某一理论为依据,某项实验运用某一理论取得什么成效、存在什么问题,有关实验如何契合社会需要、推动教育发展,等等。这无疑是该领域研究的一大缺憾,亦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系统梳理教改实验的发展历程及其依据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的价值取向,探讨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态势、在教改实验中的运用特点,并对二者互动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予以判断,进而提出个人的一些思考。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的源起、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基于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以教改实验的具体目标为线索,对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进行系统整理与分析。第三部分,从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效率与公平、工具价值与生命价值、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四个维度,分析教改实验及其运用理论的价值取向。第四部分,分析概括出改革开放以来教改实验的理论运用特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贯穿始终、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从移植学习到本土创生、多种理论共同作用。第五部分,分析教改实验理论运用的成果、问题,展望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的趋势。

王文娟[6](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自主学习研究 ——以武汉市三所初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对人们学习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社会中导致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不是你进入了哪所名校,跟了哪位名师,而是你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初中阶段是学生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另一方面,当代初中生是伴随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新媒体环境有强烈的认知和情感依赖。新媒体不仅对初中生的自主学习提出了挑战,还为初中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自主学习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体发展的需要。厘清自主学习的概念是本研究的起点,同时以主体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在参考已有文献问卷基础上,确定本研究的调查维度,然后根据调查维度确定问卷的主体内容,经过小范围的预调查,最终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以武汉市三所初中的893名七至九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用SPSS22对数据进行了描述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同时辅之以课堂观察和访谈记录,发现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自主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自主学习整体水平偏低、自主学习时间受到侵占、自主学习家长支持不足、自主学习优质资源较少。其中自主学习整体水平偏低包括内在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时间缺乏规划、学习方法较单一、自主学习有效性偏差。上述问题是学生自身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自身因素主要指自我效能感偏低、意志力薄弱、学习策略水平较低、依赖性心理;学校因素主要包括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滞后;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长的媒介观念和育儿观、人才观保守;社会因素主要指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机制不完善。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措施是本研究的重要使命。可围绕四大路径进行:首先,学校要保证信息化物资到位及对教师观念进行引导。具体包括:建设智慧教室,实现教室装备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对教师进行“智慧教师”和自主学习方面的培训。其次,教师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变革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并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行为规范和技能训练。再次,家长应走出教育误区,用自由的理念教育孩子,营造宽松、愉悦、自由的教育环境,客观看待自主学习工具,同时做好学生自主学习条件的支持。最后,社会侧重自主学习优质资源的建设和相关制度的改革。

郑国富(Tey Kok Fu)[7](2019)在《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与多元化的社会里,价值选择是多样、多重、多元的,这种状态凸显了学校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性与必然性。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学校生活的日常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班级生活及社团生活的实际出发,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个部分(五章)。第一章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概述。核心价值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过程。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具有包容性、共存性、完整性、相容性、共生性及内聚性等特征。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是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起源;哲学的价值论和心理学的社会学习论是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核心价值教育对完善个体品格、提升学校文化及引导社会道德规范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价值。第二章是现状调查及相关问题讨论。围绕学校环境、个体现况与社会现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在办学经费、发展方向、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信息化的社会让学生的个人主义日益膨胀,学生不懂得感恩、不愿意奉献都是学校教育面对的重要挑战;惩罚制度、行为评价与榜样示范等教育方法都有待改进。在变革的时代,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需要面对很多价值选择上的冲突,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应该使用谁的价值”与“核心价值应该怎么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理论建构。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校生活(班级及社团生活)来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品质,以便实现独立中学一直强调的全人教育。为了实现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论文建构了独立中学核心价值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七大核心价值:尊重、责任、诚信、正义、善良、奉献及感恩,并试图建立起这七大核心价值的内在关联。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施需要遵循民主公正、独立自主、共同参与和全面发展等基本原则。第四章是对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探索。核心价值教育牵涉学校的三种主体和四种力量,主体分别是学生、导师与领导者,力量分别是个体的意志力、导师的执行力、团队的领导力以及制度的约束力,这些能力建设是实践的先决条件,对实践计划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通过多个实践计划来实施,这些计划包括服务学习、助学认养、校园美化、家校合作、国际交流,所有的活动都在班级生活及社团生活中展开,通过真实的体验让学生养成人的核心价值品质。论文还结合实践探讨了实施核心价值教育的具体策略。第五章分析了核心价值教育的成效,反思了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和谐文化和办学特色,学生能够自发地组织自己的学校生活,不少教师、家长及校外人士对核心价值教育表示认同。反思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在价值认同的难度、道德的宽容度、生活与教育的融合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展望未来,希望核心价值教育能够成为独立中学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补充,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行为改善。

曹阳[8](2019)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文中指出适应新时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高校课堂所承担的任务之重不言而喻,高校课堂教学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及对培养新人的需求,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转型。在时代变迁、技术扩散与教育变革三者相互激荡的历史潮流中,高校课堂教学转型一方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在实际的变革进程中却又面临着一系列非常突出的问题。对这些现实问题进行清晰明确的界定,并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寻找到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成功驾驭信息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复杂性,可持续地推进信息技术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应用,最终真正完成高校课堂教学之关键历史转型的基础与前提。本文主要围绕“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这一中心命题,重点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是什么?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哪些突出的问题?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理论依据如何?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有哪些具体实践?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论文除绪论外,主体部分共有六个章节,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及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关系的理论探索和历史考察,即本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本文所说的课堂教学转型,是指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转变。笔者首先从价值取向调整、教学过程转变、教学关系变化等三个维度探讨了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内涵,通过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和实例的列举,对以教为中心教学和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理论缘起、结构要素、内涵特征和典型模式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的阐释。接着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等方面论述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问题,对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介绍了国内外以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从而确立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定位和取向,使其贯穿于整个研究。第二部分:对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证研究,包括第三、四、五章。信息技术是否能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起到促进作用,必须借助详实的案例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证明。通过介绍H大学以常规方法推进以研究型教学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转型的总体情况,分析其成效和遇到的问题,论文提出了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笔者采用深度访谈、课堂或视频观察、教学设计分析、教学效果分析等多种途径,深入到教师的课堂实践中,根据信息技术在新的课堂形态下所发挥的作用不同,具体分析了H大学课堂教学转型的三个案例: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的微助教教学、信息技术支持下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翻转课堂教学以及智慧教室环境下教学组织形式变革的同步课堂教学,揭示了信息技术在促进课堂教学转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论文还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分别讨论了信息技术应用对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对教学生态的影响,并提出了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的现行问题及解决策略。这些为最后部分的结论与展望提供了实践证明。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和政策建议,是论文最后一章。通过总结前面几章的研究问题,提出高校课堂教学转型,其核心是由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包括教学理念、教学关系、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各方面都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通过分析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指导、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变化,得出融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可以更好实现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展望,并对下一阶段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课堂教学转型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蔡毅强[9](2019)在《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立德树人本质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围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旨归而建构的具有整体性特征的教育系统。研究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构建是要研究如何让“立德树人系统”这一客观存在的对象,通过系统化地运行而有效性地实现育人目标。重点是要回答好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怎样系统化运行”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而准确、科学地把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是整个研究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进行深刻精辟的论述,为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蕴涵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以阐述立德树人“为什么要系统化运行”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系统思想,描绘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强调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中国共产党基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实践发展的需要,在创办高等教育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人学理论内涵,积累了丰富的育人经验,形成了重要的“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创造性的实践,高校立德树人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通过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现状的审视,我们发现立德树人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要素的运行过程和方式都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这些问题集中体现为整体性功能和系统性运行的不足。因此,从立德树人的内在要求和现实境遇出发,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有机系统。只有在充分分析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探索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过程中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探索出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外路径,从而实现育人功能的最大化。综上所述,本研究先以马克思人学理论来解读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之后,再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为理论依据,借鉴系统论理论和方法,来探索构建一套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外协同机制,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启了新视界。

杨巍[10](2019)在《家长的教育认知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家长的教育认知影响着家庭的教育观念、教养方式和教育参与,不仅关系到孩子身心发展,更关涉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但已有的相关研究较多关注的是家庭教养方式、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等显性因素,而对诸如教育认知一类隐性因素关注不够。新时期,尤其是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复杂性特征不断向家长提出新的挑战。探究家长教育认知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有望成为推动家长有序教育参与和家校合作的关键。本研究在梳理家长教育认知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参照认知结构理论(Cognitive Structure Theory)、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体验哲学理论(The Embodied Philosophy)与决策理论(Decision Theory),澄清了“教育认知”的内涵,从教育学视角描述了教育认知的构成和过程解析,构建了家长教育认知模型。家长教育认知是主体与复杂环境交互的具体表现,其内涵丰富而复杂,既涉及“学校教育是什么”的事实内涵、“学校教育有什么用”的价值意义,又包括静态的认知结果和动态的认知过程。它由四维度组成:教育知识、教育价值、教育体验、教育决策。家长的教育认知是在主体因素和社会因素等错综复杂的交互作用中发生发展的,是由知识与价值达体验、笃至决策、生成与再构知识的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其每一次循环,都意味着家长教育素养的提升。本研究为探查家长教育认知现状,以教育认知模型为理论基础,自编家长教育认知问卷。通过对江苏省40余所小学、初中和高中家长教育认知现状的调查,发现三学龄段家长教育认知水平差异性与同一性共存:1.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认知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封闭、失衡的状态,各维度间存在失调与关联度不高,缺乏应有的关联与心理逻辑。失调、“孤立”的教育认知是导致家长教育信任危机的心理根源。2.初中生家长的教育认知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整合的状态,各维度间联结程度比较恰当,但存在不一致或“不适合”的关系。无序、不一致的教育认知是教育焦虑的发源地。3.高中生家长的教育认知总体上处于一种严重失调、不一致的状态,各维度间存在脱节或无关,缺乏联结与整合。严重失调的教育认知导致高中生家长“教育否定或逃避”的心理基础。4.江苏省中小学家长的教育认知总体上处于一种较为情绪化、封闭、失衡的状态,缺乏“理性”支持。教育认知各维度间存在脱节或失调,彼此之间缺乏较好的一致性和系统依存性。这表明,江苏省中小学生家长的教育学素养有待提升。5.年龄、居住地、学历、性别、职业、月收入等都是影响教育认知的因素。我们在分析、考量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影响因素的时候,不能简单化地结论,而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做整体、辩证地思考。最后,在全面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针对家长教育认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家长教育认知的具体策略:1.深化小学生家长对教育的理性认知:教育价值的长宜调适;教育体验的全面生成;教育决策的“理性进入”;避免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认知浑沌、无序。2.转变初中生家长的割裂式教育认知:教育知识的去蔽还原;教育体验的自觉反思;教育决策的立足实际;引到初中生家长的教育认知的审视、统整。3.建构高中生家长的教育认知:教育知识的理性深化;教育价值的调试修正;教育决策的务实理性;倡导高中生家长的教育认知由失调走向重建。4.提升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的策略:分阶转变,家长教育认知的应有之义;视域融合,家长教育认知的合理取向;控制变量,家长教育认知的有序发展;自我建构,家长教育认知的改进机制。

二、论主体教育的心理学依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主体教育的心理学依据(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中国教育基本理论的演进与省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破“旧”:争取言说教育的空间
二、立“新”:主体教育思想的兴起
三、转向人的生活世界
四、走向教育的文化研究
五、未尽的思索

(2)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现实回应:知识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矛盾”
        (二) 理论省察:知识学习的发展性限度
        (三) 时代诉求:学生素养的培育
        (四) 个人旨趣:人何以发展
    二、文献综述
        (一) 关于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
        (二) 关于知识学习的功能与局限
        (三) 关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与机制
        (四) 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价值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知识与知识学习
    一、知识界说
        (一) 知识的立场与类型
        (二) 知识的相关概念
        (三) 本文中的知识
    二、知识学习的涵义
        (一) 知识学习的两种理解
        (二) 知识学习的涵义界定
        (三) 知识学习的概念辨析
第二章 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
    一、西方对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
        (一) 古代教育中的认识
        (二) 近代教育中的认识
        (三) 现代教育中的认识
    二、国内对知识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的理解
        (一) 民国初期:“死读书”与“学做合一
        (二) 建国之后:“知识至上”与“开门办学”
        (三) 改革开放以来:知识学习的超越
    三、关于知识学习对于学生发展作用的三种误解
        (一) 将知识掌握本身等同于学生发展
        (二) 在知识学习范围内理解和落实学生发展
        (三) 将认知发展的规律泛化为全面发展的规律
第三章 学生发展的取向与机制
    一、学生发展的实质
        (一) 发展概念述评
        (二) 学生发展的实质
    二、学生发展的取向
        (一) 知识取向与发展取向
        (二) 学生发展的取向类型
        (三) 学生的全面发展取向
    三、学生发展的机制
        (一) 发展的本能与可能
        (二) 学生发展的机制
第四章 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
    一、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立论基础
        (一)知识学习的双重功能
        (二) 为什么知识学习具有发展功能
    二、知识学习与素质发展的结构剖析
        (一) 知识学习发展功能的分析框架
        (二) 知识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发展功能
        (三) 知识学习对不同素质的发展功能
    三、知识学习在全面发展中的功能表现
        (一) 知识学习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认知基础
        (二) 知识学习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间接经验的指导
        (三) 知识学习是促成知识学习主体的基本途径
        (四) “优秀学生”的成长透视:知识学习全面发展功能的案例剖析
第五章 知识学习的发展局限
    一、理论分析:知识学习为何具有发展局限
        (一) 全面发展取向的背离
        (二) 素质发展机制的僭越
        (三) 语言文字的符号特性
        (四) 知识中心的教育传承
    二、现实表征:知识学习具有哪些发展局限
        (一) 坍缩学习的本义
        (二) 窄化学习的对象
        (三) 简化学习的过程
        (四) 知识学习的可能风险
    三、实证分析:知识学习发展局限的确认
        (一) 知识学习导向下的学生发展现状
        (二) 中西方学生发展状况与课堂教学的比较
        (三) 典型的“发展”案例
第六章 知识学习在教育中的定位
    一、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地位
        (一) 知识学习在教学中的必要性
        (二) 知识学习在学习活动中的特殊性
        (三) 知识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二、如何发挥知识学习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一) 明确知识选择的功能依据
        (二) 促进多维学习的融合互动
        (三) 从知识中心转向学习中心
    三、基于知识学习发展功能与局限的教改启示
        (一) 观念转变:更新知识观与学习观
        (二) 实践变革:提升教育的全面发展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3)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
        一、源于对中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反思
        二、基于深化英语写作教学研究的需要
        三、出于对英语写作教学中文化因素的思考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与价值
    第一节 英语写作的概念
        一、写作的概念
        二、第一语言写作、第二语言写作与外语写作的区别
        三、英语写作的概念
    第二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概念及目的
        二、英语写作教学与阅读及口语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价值
        一、夯实学生写作基础,为其终身发展做准备
        二、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
        三、发展学生思维
        四、全面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五、重建学生的可能生活
第二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写作的心理机制
        一、写作的心理转换理论
        二、写作过程的“阶段模式”
        三、写作过程的“认知模式”
        四、知识陈述和知识转换模式
    第二节 写作的语言哲学依据
        一、语言逻辑概述
        二、乔姆斯基的“生成转换语法”及其“语言能力”
    第三节 写作的文化基础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二、英语教学与文化教学
    第四节 写作的教学法基础
        一、几种主要的写作教学法
        二、“后方法”语言教学
第三章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调查工具
    第二节 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过程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全面育人价值尚未落实
        二、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功利化倾向明显,侧重应试训练
        三、中学英语写作教学重形式,忽视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
    第四节 归因分析
        一、“知识本位”教学思想根深蒂固
        二、应试教育现象普遍存在
        三、教师缺乏系统的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第四章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理念
    第一节 素养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知识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二、“素养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第二节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目标
        一、课程标准中对写作教学的具体要求
        二、课程标准中的文化知识与英语写作教学
第五章 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方法论:后方法视角
    第一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义
        一、后方法教学与折中主义教学
        二、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要义
    第二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特征
        一、情境性
        二、开放性
        三、创造性
    第三节 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学生与教师
        一、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二、后方法视角下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教师
第六章 实现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关键途径
    第一节 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写作兴趣
        一、写作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二、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写作兴趣
    第二节 通过活动提高写作能力
        一、活动及英语学习活动
        二、英语写作学习活动
        三、注重“学习活动”设计的英语写作课堂教学
    第三节 培养中学英语写作中的跨文化理解
        一、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
        二、基于跨文化理解的英语写作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4)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对农村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以六盘水市某农村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2.3 学生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
    2.4 主观幸福感与体验式教学的联系
    2.5 理论基础
3 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调查工具的建立
    3.4 调查结果与分析
4 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设计
    4.1 体验式教学设计的一般原则
    4.2 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目标设计
    4.3 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实施途径
    4.4 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实施策略
5 教学实践研究
    5.1 实践研究设计
    5.2 实践研究过程
    5.3 实践研究结果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改实验的理论运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源起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教改实验的研究
        (二)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研究
        (三)关于我国教改实验理论基础的研究
    三、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研究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教改实验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运用
    一、拨乱反正、强调“双基”时期(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一)社会背景
        (二)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
    二、关注非智力因素发展时期(80 年代中期—90 年代初)
        (一)社会背景
        (二)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
    三、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时期(90 年代初—21 世纪初)
        (一)社会背景
        (二)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
    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核心素养时期(21世纪初至今)
        (一)社会背景
        (二)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
    五、代表性教育理论概述
第二章 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教改实验之价值取向分析
    一、从注重社会价值到彰显个人价值
        (一)注重社会价值、忽视个人价值
        (二)个体价值日趋彰显
        (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日渐统一
    二、从追求效率到注重公平
        (一)效率至上、忽视公平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三)两者兼顾、偏重公平
    三、从关注工具价值到唤醒生命价值
        (一)偏重工具价值
        (二)唤醒生命价值
    四、从注重科学主义到强调人文主义
        (一)注重科学主义
        (二)强调人文主义
第三章 我国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特点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贯穿始终
    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三、从移植学习到本土创生
    四、多种理论共同作用
第四章 我国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的成果、问题及趋势展望
    一、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成果
        (一)保证实践有序进行
        (二)传播并证实原理论
        (三)创生并发展新理论
    二、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与实践不符
        (二)理论的简单堆砌与叠加
        (三)实验成果缺乏理论性
    三、教改实验之理论运用的未来趋势
        (一)适应社会发展
        (二)教改实验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三)在教改实验中创造性运用理论
        (四)创新与发展理论成果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自主学习研究 ——以武汉市三所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1. 自主学习能力是新媒体时代的必备素养
        2. 初中生自主学习问题不容忽视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综述
        1. 关于教育领域新媒体的研究
        2. 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
        3. 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自主学习研究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I.研究方法
        2. 研究框架
一、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1. 新媒体
        2. 学习方式
        3.自主学习及相关概念辨析
    (二) 相关理论基础
        1. 主体教育理论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二、调查实施及结果分析
    (一) 问卷编制
        1. 初始问卷的编制
        2. 正式问卷的形成
    (二) 正式施测
        1. 样本的分布
        2. 测试程序
        3. 正式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三) 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自主学习数据分析
        1. 基本信息分析
        2. 描述性分析
        3. 差异分析
        4. 回归分析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存在的问题
        1. 自主学习整体水平偏低
        2. 自主学习时间受到侵占
        3. 自主学习家长支持不足
        4. 自主学习优质资源较少
    (二) 原因分析
        1. 学生自身因素
        2. 教师教学理念和方式滞后
        3. 家长教育观念保守
        4. 资源建设机制不完善
四、新媒体环境下提高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一) 学校方面
        1. 建设智慧教室
        2. 培训智慧教师
    (二) 教师方面
        1.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变革课堂教学结构
    (三) 家庭方面
        1. 客观看待自主学习工具
        2. 转变家长的育儿观
    (四) 社会方面
        1. 共建优质资源
        2. 改革中考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7)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生活价值的反思: 生命意义为何流失
        (二) 学校生活的审视: 独中生的行为问题
        (三) 建构文化的使命: 独中生的生活世界
        (四) 理想的学校教育: 回归生命的完整性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 品格教育研究
        (二) 价值教育研究
        (三) 核心价值教育研究
        (四) 现有研究的评价
    三、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核心价值教育概述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概念
        (一) 价值与核心价值的界说
        (二) 核心价值教育的涵义
        (三) 核心价值教育的特点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提出
        (一) 核心价值教育的时代背景
        (二) 核心价值教育的科学依据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价值
        (一) 完善个体品格
        (二) 提升学校文化
        (三) 引导社会道德
第二章 现状调查及问题讨论
    一、调查设计
        (一) 个案说明
        (二) 调查目的
        (三) 问卷设计
        (四) 调查过程
        (五) 调查对象
        (六) 样本分析
    二、调查结果
        (一) 学校环境的分析
        (二) 个体的现状分析
        (三) 社会现象的认同
        (四) 在调查中的发现
    三、问题讨论
        (一) 谁是学校的主体?
        (二) 核心价值怎么教?
        (三) 人的生活是个别的存在还是社群的集合?
        (四) 人的教育是现在的需要还是未来的准备?
第三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理论建构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
        (一) 强化学校生活的地位
        (二) 提升个体生命的品质
        (三) 改善学校办学的成效
        (四) 实现全人教育的理想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
        (一) 尊重
        (二) 责任
        (三) 诚信
        (四) 正义
        (五) 善良
        (六) 奉献
        (七) 感恩
        (八) 七大核心价值的相互关系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原则
        (一) 民主公正原则
        (二) 独立自主原则
        (三) 共同参与原则
        (四) 全面发展原则
第四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能力建设
        (一) 个体的意志力
        (二) 导师的执行力
        (三) 团队的领导力
        (四) 制度的约束力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计划
        (一) 服务学习计划
        (二) 助学认养计划
        (三) 校园美化计划
        (四) 家校合作计划
        (五) 国际交流计划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 从现有的资源中来树立精神文化
        (二) 善用学校的偶发事件来进行教育
        (三) 合理化地运用各种教育规章制度
        (四) 在学校生活中引入核心价值教育
        (五) 引领社群大众参与核心价值教育
第五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成效
        (一)初步形成了学校和谐文化和学校办学特点
        (二) 激发了学生自发性的建构自己的学校生活
        (三) 获得了社群对学校办学与核心价值的认同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反思
        (一) 教师专业的助力与教育改革的阻力
        (二) 价值认同的难度与个体的道德宽容
        (三) 生活简单化与教育高效化的共同性
        (四) 功利化重现现象与家校合作的难度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未来展望
        (一) 扩大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
        (二) 推进学生行为评价的改善
        (三) 作为国家公民教育的补充
        (四) 为终身教育提供延续机遇
        (五) 为教育转型提供合理依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 中学生核心价值素养的问卷调查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 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新要求
        (二) 传统课堂教学弊端日益凸显
        (三) 信息技术正在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二) 教育信息化及其发展研究
        (三) 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四) 研究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意义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概述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内涵
        (一) 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概念
        (二) 课堂教学转型相关概念辨析
    二、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必要性
        (一)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高校现行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一) 国外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高校教学转型的发展历程
    四、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取向
        (一) 以教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二) 以学为中心教学的特征及典型模式
第二章 信息技术与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一、高校课堂教学转型面临的现实障碍
        (一) 教师方面
        (二) 学生方面
        (三) 学校管理
    二、信息技术对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影响
        (一) 信息技术的应用动摇了以教为中心教学存在的“合法性”
        (二)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以学为中心教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典型案例解读
        (一) 国外典型案例
        (二) 国内典型案例
第三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实施路径
    一、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过程
        (一)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的过程
        (二) H大学推进研究型教学取得的初步成果及遇到的问题
        (三) 利用信息技术:H大学推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思路
    二、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具体措施
        (一) 优化顶层设计,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二) 重构教学环境,实现物理、资源、社交空间的融合
        (三) 开展进阶培训,助力教师角色转变和能力提升
        (四) 变革教学过程,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
        (五) 改革评价方式,开展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
        (六) 重组管理机构,落实制度安排和组织保障
        (七) 重塑教学文化,形成教学创新的整体氛围
        (八) 重构育人生态,建立信息化支撑的育人环境
第四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案例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过程优化:“微助教”教学
        (一) 教学设计原理
        (二) 教学过程实施
        (三) 教学效果评价
        (四) 教学经验总结
    二、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模式变革:翻转课堂教学
        (一) 教学设计原理
        (二) 教学过程实施
        (三) 教学效果评价
        (四) 教学经验总结
    三、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组织形式变革:同步课堂
        (一) 教学设计原理
        (二) 教学过程实施
        (三) 教学效果评价
        (四) 教学经验总结
    四、案例分析与总结
第五章 H大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与反思
    一、课堂教学转型中教师的变化
        (一) 教学方式:信息技术高效融入
        (二) 效果: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及对混合式学习课堂认可度的提升
    二、课堂教学转型中学生的变化
        (一) 学习模式:自我探究与互动合作
        (二) 效果: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变及其混合式学习课堂接受度的提升
    三、学校教学生态的变化
        (一) 高校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得以完善
        (二) 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发展
        (三) 科教融合得以有效推进
    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成效总结
        (一) 教师教学方式多元化,引导性增强
        (二) 教学资源来源广泛化,前沿性增强
        (三) 学生课程学习主动化,自主性增强
        (四) 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真实性增强
        (五) 学校课堂管理系统化,实效性增强
    五、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 混合式学习课堂现行问题
        (二) 混合式学习课堂对策建议
第六章 结论、展望与讨论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 以学为中心是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核心
        (二) 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推动高校课堂教学转型
    二、研究的展望
        (一) 高校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转型的关键环节
        (二) 信息技术促进未来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的讨论
        (一) 研究的创新点
        (二) 研究的局限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问卷(研究型课堂卷)
附录2: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混合式课堂教学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后记

(9)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阐释
    四、研究方法
    五、基本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理论蕴涵
    第一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一、人的存在论
        二、人的本质论
        三、人的发展论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中“人”的本质解读
        一、人的发展之“全面性”
        二、实现人的发展途径之“全面性”
    第三节 马克思人学理论对高校立德树人的指导意义
        一、现实的人:立德树人的逻辑起点
        二、人的需要: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
        三、人的主体性:立德树人的人“自主性”确立
        四、人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的价值定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和基本经验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历史实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培养适应革命需要的人才
        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三、改革开放以来:培养造就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指针
        二、坚持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
        三、坚持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
        四、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
        五、坚持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
        六、坚持把全党重视、全社会共同参与作为根本举措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当前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状况审视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实践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不断提高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机结合
        三、大学生思想主流继续呈良好态势
        四、大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性提升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主要问题
        一、全员育人:不同主体间尚缺共同发力
        二、全过程育人:不同育人阶段还缺有效衔接
        三、全方位育人:不同育人载体、育人资源还需共建共享
        四、高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合力还未完成形成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者教育理念还不完全清晰
        二、教育对象“自我同一性”的矛盾
        三、社会环境时代性变化带来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
    第一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现实意义
        一、人的存在和自我价值生成之要求
        二、教育主客体间关系变化的必然要求
        三、协调立德树人多重矛盾关系的有效方法
        四、体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关系
    第二节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理论指导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系统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在系统科学理论中的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系统思想对构建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启发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目标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总体目标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具体目标
    第二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运行的主体要素
        二、运行的介体要素
        三、运行的环体要素
    第三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分析
        一、教育实践是教育力与教育关系的有机构成
        二、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内在动力
        三、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动力子系统
    第四节 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的过程
        一、运行过程的基本维度
        二、运行过程的主要环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内部路径
    第一节 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
        一、明确全员育人的范畴与责任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
        三、构建教学相长、休戚与共的师生关系
    第二节 构建“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相结合的全程育人机制
        一、构建小中大研循序渐进的教育链
        二、开展好重要时间节点的主题教育
    第三节 架构多维的全方位立德树人空间体系
        一、构建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育人课程体系
        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教材与话语体系
        三、多层面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价值涵养作用
    第四节 完善高校党组织的育人工作机制
        一、巩固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把牢和夯实院系党的领导
        三、强化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构建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的外部条件
    第一节 立德树人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关系
        一、人与环境的关系
        二、社会环境对立德树人的影响
    第二节 整合与构建立德树人的外部协同育人机制
        一、优化家校关系与合作机制
        二、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社会共同育人格局
    第三节 构建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一、全媒体和拟态环境的生成
        二、构建主流价值主导、有序清朗的全媒体育人生态系统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家长的教育认知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新时期家庭教育活动新特点
        1.1.2 “教育认知”在家长教育参与中的起点地位
        1.1.3 提升家长教育参与的科学化水平、促进家校合作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家长教育观念(教养观念)的研究
        1.2.2 国内关于家长教育认知的研究
        1.2.3 已有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家长教育认知的概念界定和理论概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教育认知
        2.1.2 家长教育认知
    2.2 家长教育认知的理论基础
        2.2.1 认知结构理论
        2.2.2 社会认知理论
        2.2.3 体验哲学理论
        2.2.4 决策理论
    2.3 家长教育认知的模型建构
        2.3.1 教育认知的分析维度
        2.3.2 教育认知的影响因素
        2.3.3 教育认知模型的过程解析
        2.3.4 理论模型的整体认知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调查设计
        3.1.1 问卷的设计
        3.1.2 问卷的试测
        3.1.3 正式问卷的形成与实施
第四章 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现状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调查工具
    4.4 调查结果
        4.4.1 项目分析
        4.4.2 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总体描述统计
        4.4.3 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4.4.4 小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需求现状结果
        4.4.5 分析与讨论
        4.4.6 结论
        4.4.7 模型修正与确定
第五章 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现状
    5.1 调查目的
    5.2 调查对象
    5.3 调查结果
        5.3.1 项目分析
        5.3.2 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总体描述统计
        5.3.3 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5.3.4 初中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需求现状结果
        5.3.5 分析与讨论
        5.3.6 结论
        5.3.7 模型修正与确定
第六章 高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现状
    6.1 调查目的
    6.2 调查对象
    6.3 调查结果
        6.3.1 项目分析
        6.3.2 高中生家长教育认知总体描述统计
        6.3.3 高中生家长教育认知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分析
        6.3.4 高中生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需求现状结果
        6.3.5 分析与讨论
        6.3.6 结论
        6.3.7 模型修正与确定
第七章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比较与分析
    7.1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样本概况
    7.2 调查结果
        7.2.1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总体描述统计
        7.2.2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的差异比较
        7.2.3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具体需求现状结果
        7.2.4 分析与讨论
        7.2.5 结论
第八章 提升家长教育认知水平的实现策略
    8.1 提升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的策略
        8.1.1 深化小学生家长对教育的理性认知
        8.1.2 避免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认知混沌、无序
    8.2 提升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的策略
        8.2.1 转变初中生家长的割裂式教育认知
        8.2.2 引导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的审视、统整
    8.3 提升高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的策略
        8.3.1 建构高中生家长的自觉教育认知
        8.3.2 倡导高中生家长的由失调走向重建
    8.4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的总策略
        8.4.1 分阶转变:家长教育认知的应有之义
        8.4.2 视域融合:家长教育认知的合理取向
        8.4.3 控制变量:家长教育认知的有序发展
        8.4.4 自我建构:家长教育认知的改进机制
第九章 家长教育认知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与反思
        9.1.1 小学生家长教育认知结论
        9.1.2 初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结论
        9.1.3 高中生家长教育认知结论
        9.1.4 江苏省中小学家长教育认知结论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9.2.1 家长教育认知理论模型的局限性与展望
        9.2.2 家长教育认知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家长的教育认知访谈提纲
附录2:家长的教育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3: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论主体教育的心理学依据(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中国教育基本理论的演进与省思[J]. 张建国.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21(03)
  • [2]知识学习的发展功能及其局限研究[D]. 蔡其全.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素养为本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D]. 楚慧杰.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初中生物体验式教学对农村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以六盘水市某农村中学为例[D]. 王珊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1)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改实验的理论运用分析[D]. 孙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新媒体环境下初中生自主学习研究 ——以武汉市三所初中为例[D]. 王文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D]. 郑国富(Tey Kok Fu).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信息技术促进高校课堂教学转型研究 ——基于H大学的教学实践[D]. 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高校立德树人系统化运行机制研究[D]. 蔡毅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10]家长的教育认知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D]. 杨巍. 江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学科教育的心理基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