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这不是一个谜

大使:这不是一个谜

一、大使: 其实并不神秘(论文文献综述)

刘雯娴[1](2021)在《诺罗敦·西哈努克电影研究》文中提出诺罗敦·西哈努克是一位深受柬埔寨人民敬仰和爱戴的国王,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位着名电影导演。在西哈努克创作生涯的早期阶段,他就开启了柬埔寨电影的黄金时期,对柬埔寨电影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西哈努克的电影一般都选择柬埔寨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作为外景,爱情包裹下的个人爱国主义的故事配以西哈努克谱写的背景音乐和柬埔寨的古典舞蹈。他用电影向观众展现了柬埔寨悠久的几千年文明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美丽的人文地貌。作为国家元首,他所拍摄的电影作品无疑也是他在政治上维持勤政爱民的形象、稳定民心和发表自己政治看法的一种艺术形式。从他的电影中可以看到他对柬埔寨独立民主、人民幸福的美好寄托,也可以看到他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坚决态度。本文试图对诺罗敦·西哈努克的电影进行研究,分析西哈努克电影的创作风格、美学价值和传播特点,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西哈努克导演电影的独特之处,尤其是其创作的影片主题背后潜移默化传达出的爱国主义情感,以期对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带来新启示。本文引言部分就研究的缘起评述了关于学术界对这一选题的相关研究也做了详细的研究综述,对选题的学术界研究价值和社会实践价值分别做了论述,并对选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本文的第一部分对诺罗敦·西哈努克的导演生涯进行回顾。西哈努克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极高的成绩,电影创作方面也有着个人爱国色彩和塑造王室形象的特色。本文的第二部分试图从西哈努克电影中的剧作特点、视听语言特点以及电影中的表演三个方面来探究西哈努克导演的创作风格,电影创作清晰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以及柬埔寨的人文风光。本文的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从艺术性、商业性和思想性三个方面分析西哈努克电影的美学价值,展现西哈努克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塑造完美国王形象的愿景。本文的第四部分针对西哈努克不同时期的传播特点进行探究。分析其在国际传播和国内传播的特点,发现西哈努克电影传播的思想与其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论文结语总结了西哈努克电影的特点,分析了其拍摄电影的目的,以及其对东南亚电影导演的相关研究产生的积极意义。西哈努克所拍摄的影片对于爱国主义思想的传达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这对于如何在电影创作之中更好融入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吸引观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从而更好的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注入导演个人的爱国主义情感,给予向广大人民群众传达对爱国思想的启示。

郑丽颖[2](2021)在《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文中认为1883-1903年,俄国人尼古拉·费多洛维奇·彼得罗夫斯基(Н.Ф.Петровский,1837-1908)任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期间,利用自己的外交身份想尽一切办法开展考察和古文献文物收集工作。他是最早对喀什古城作出研究、最早进行南疆古代手稿收集的欧洲官员,所获收集品数量多、种类丰富、语言丰富、内容重要、涵盖面宽。无论是梵文手稿,还是其他未定名手稿都具有非常高的史料价值。他建立了完整的古文书搜集网络,完成了中国南疆考古地图的绘制,为英国探险家斯坦因、俄国探险家奥登堡、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法国探险家伯希等欧洲探险队提供了往来便利和协助。利用哥萨克骑兵每月往来奥什和喀什的便利条件,彼得罗夫斯基轻而易举将古文献文物经中亚大铁路运回俄国,使俄国成为西域古文献艺术品重要收藏地之一。在沙皇政府和俄国半学术组织的指令下,彼得罗夫斯基总领事作为古文书发出者与古文书接收者俄国科学院院士罗曾、古文书研究者奥登堡院士三者之间建立了牢固的西域古文书收集研究网络,并在英俄考古之争中保持明显优势。现存于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的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有梵文文献、印度文献、藏文文献、吐火罗文文献等多种语言,据不完全统计,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文物计3000余件,最早的文物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古代手稿及残片总数7000余件,含梵语、佉卢文、婆罗谜文和未比定写本,造成了我国珍贵收稿文物的大量流失。本文研究材料来自俄罗斯国家档案馆、俄罗斯国家古文献档案馆、俄罗斯地理协会档案馆、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档案馆、俄罗斯帝国对外政策档案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俄罗斯国家文化艺术档案馆所藏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驻新疆喀什总领事彼得罗夫斯基给俄国外交部官员、俄国军官、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东方学家、地理学家的信函及密件200余封、俄国探险家考察报告、俄国皇家科学院会议纪要、彼得罗夫斯基发表在皇家考古协会学报上的考察报告等原版资料。文中所用外文史料不仅丰富了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内容,对研究俄国外交史、特别是中俄关系及我国南疆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舒君[3](2020)在《从文化想象到政治建构 ——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西藏议题”之缘起与发展(1945-1972)》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对西藏的文化想象,意指从西方中心主义视角出发,以“他者”的眼光看待西藏,包含“想象”“误读”“偏见”“歧视”等含义。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西藏议题”的政治建构,指通过政治手段,在高政治与低政治的相互作用下,将“西藏议题”建构为一个冷战政治议题。文化想象是政治建构的基础,并在建构过程中为其赢得话语权和合法性。政治建构加深并进一步塑造了文化想象。两者前后相继,同时共存,相互加强。本文以西方对西藏的文化想象为切入点,首先解释了美国对西藏的整体认知来源。带着对中国西藏的文化想象,美国在英国的许可和帮助下实现了与中国西藏地区“有战略意义”的接触。1948年,“西藏商务代表团”成功赴美后,美国国务院认真审视了对中国西藏地区的政策,于1949年出台了“培根备忘录”,首次系统讨论了美国的对藏政策。1950年旧西藏分离主义势力递交《致联合国秘书长的呼吁书》,萨尔瓦多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有关西藏的提案。在此过程中,面对全面继承英国在藏利益的印度,美国找到战略空隙,与旧西藏分离主义势力建立了联系,并游说和帮助他们与中国对抗,劝说西藏地方政府拒绝“十七条协议”,并允诺提供避难帮助。随后,本文详细讲述了美国经历了涉藏的战略模糊期,在与旧西藏分离主义势力的交往中,发现其摇摆不定且极其缺乏国际政治经验。随着冷战的发展,美国决定加大对中国西藏事务的介入。然而,起初单纯的高政治建构努力不断失败,收效甚微。美国调整战略,借助西方对西藏的文化想象,辅以强大的意识形态宣传,重新塑造了西方西藏观的同时,打通了高政治与低政治的壁垒,为自己的政治行动赢得了民意与所谓“合法性”,从而最终完成了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西藏议题”的政治建构。艾森豪威尔当政后,美国在西藏的隐蔽行动逐渐达到顶峰。美国将秘密训练的西藏地方叛乱分子通过空投等其他方式输送到中国西藏地区,这些人除了在当地组织叛乱武装,向美国输送情报外,还参与了1959年的西藏叛乱,而后在尼泊尔边境靠近中国西藏地区的木斯塘建立了叛乱武装营地,持续接受美国政府的资金、武器等援助,侵扰并破坏中国西藏地区的安全与稳定。然而,美国这一系列的高政治建构行动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得不到印度及国际社会的支持,前期活动多以失败告终。但美国在西藏的隐蔽行动最终促成了西藏叛乱的发生。1959年西藏叛乱后,美新署在全球对西藏叛乱的进行意识形态宣传,配合美国在联合国对“西藏议题”的大力炒作,西藏被错误地恶意地对比为“亚洲匈牙利”,使得西方人对西藏的认识产生了严重偏差,并影响至今。然而,美国冷战对华政策中“西藏议题”构建取得成果的同时,美国政府的政治意图也表露无遗,此时,美国国内原本蒙在鼓里的政治力量对美国政治建构“西藏议题”提出了异议,并促使美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政治行动。六七十年代,美国国内民权运动的高涨更是增加了“西藏议题”在美国国内的热度,进一步形塑了美国人对西藏的文化想象,为后期美国对该问题的持续关注提供了民意基础。随着中美关系缓和以及冷战形势的变化,“西藏议题”的政治建构进一步淡出了美国对华战略舞台。在美国国内政治博弈和政策考察后,作为冷战工具和抓手的“西藏议题”被暂时搁置,美国政府也开始拒绝与旧西藏分离主义势力的公开接触。中美得以在相对友好的氛围里重新建交。然而,“西藏议题”作为美国对华冷战政策的政治建构成果,并没有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在至今的中美关系中时隐时现。“西藏议题”不再仅仅是一个冷战工具,而是带着浓重意识形态色彩与文化想象成分的对华政策工具。根据形势的变化,美国不时重提“西藏议题”,以此敲打、威胁、打压中国,意图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

张津津[4](2020)在《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文中指出格雷厄姆·格林(1904-1991)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最受读者欢迎的文学家之一,创作了体裁众多、数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尤其以长篇小说闻名于世。格林是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在小说中以编年史家的姿态书写,留下了关于人类罪恶与苦难的深刻印记,启示了在荒诞的世界中获得救赎的可能,他富于严肃哲理性和通俗趣味性、带有生动想象力和深厚历史感的小说对英国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荒诞是20世纪西方文学总的特征之一,但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法、德存在主义理论及其衍生的文学作品,对于英国文学中的荒诞谈论不多。荒诞作为格林小说的重要主题在他的小说中反复重现,是解读格林小说的重要路径,通过对格林小说的研究也可以深化对荒诞的认知和理解。本论文即试图从“荒诞”这一角度透视格林及其作品,对格林的生平和作品的意义作出恰当的阐释。全文共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绪论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国内外格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进行分类综述,继而阐述研究的意义和应用的方法。研究意义在于既可以丰富国内格林研究的维度,又能加深对西方现代文学,特别是荒诞文学的认识。研究方法以文本细读法为主,以荒诞的哲学理论、文学理论以及发生学、阐释学等方法为辅。在第一章中,厘清了荒诞的概念,从历史文化背景和荒诞性生命体验两方面阐述格林小说荒诞意识的基础。首先,通过追溯起源和用法,梳理内涵流变,分析荒诞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是生存意义层面上的荒诞。其次,说明格林所处时代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混乱,让人类陷入前所未有的荒诞境遇,作家们如何对这个荒诞世界作出回应。再次,格林早年经历导致自我心灵分裂,造成成年后不忠的信仰和辩证的思想,在多维的身份间逃避,格林无法跳脱时代共性,成为书写荒诞的作家,这些经历深刻影响了他笔下的人物。第二章围绕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性主题阐述其形成原因和具体呈现。首先,分析主题的成因。一是植根于文学传统,通过改写和重述与经典形成互文关系。二是受到国际政局影响,紧密结合政治事件,用宗教视角反观人类行为。三是源于私人阅读兴趣,继承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遗产,双方参与了主题的塑造。其次,论述主题的呈现。一是潜意识层面,描绘人物的童年和梦境,以折射西方文明的致病情境,从中寻找荒诞的根源和解决之道。二是信仰层面,有罪的圣徒试图用信仰克服荒诞,使存在变得有意义,但又不可能得出确定的意义。三是文明层面,借助非西方的“他者”来审视西方的“自我”,发现“自我”是失落的,“他者”是凋敝的。第三章以荒诞为中心,从人物、环境、主题三个方面阐述格林小说的艺术特色。一是人物方面,格林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处于悖谬状态的边缘人,表现为孤独无助的失父者,由于对某种信念的信仰,在极限境遇中会转变为主动承担责任的反英雄。二是环境方面,“格林之原”是一个堕落而绝望的空间,具体表现为艾略特式的“荒原城市”和康拉德式的“边缘世界”,身处其中的人孤独而矛盾。三是主题方面,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表现为悖谬,寓于以现实主义为主体的小说中,呈现出矛盾对立统一的样态,同时思想上宗教与荒诞之间相互消解,形式上严肃与通俗之间完美平衡,也有助于这一主题的呈现。第四章从严肃与通俗、政治与审美、现实与梦境三个维度阐述格林小说创作中荒诞的独特性,并从文学史叙事的角度指出格林小说创作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格林的小说创作兼顾严肃主题和通俗结构,坚持政治书写,也不放弃对审美意蕴的追求,通过展现现实和梦境、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交汇融通,深层次挖掘人物心理,并预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格林从荒诞文学的脉络中,积极汲取不同风格和流派的长处,既有参考和借鉴,也有突破和创新,这种融入了自己生命体验的文学创作,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因而决定了格林小说在具有文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体。格林的荒诞文学书写的特殊性在于,格林本人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他的小说是他生平经历的映射,由多种复杂元素形成的有机融合。格林提出的超克荒诞的办法带有空想色彩,但是他的小说在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周莹[5](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朱玲[6](2019)在《“凤凰计划”与美国在南越的“反叛乱”政策(1967-1971)》文中认为本文主要论述了美国在南越实施的“反叛乱”政策及在“反叛乱”政策变动中“凤凰计划”缘起、扩大、改革、衰落的历史事实。关于“反叛乱”的定义学界有不少阐释,但究其实质,“反叛乱”就是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准军事等手段击败“叛乱”,在越战中具体是指美(南)越打击北越及其南方民族解放阵线组织。“凤凰计划”是美(南)越联合实施的,最初为了情报共享而发起的一个项目,旨在准确打击共产党的领导人。凤凰在越南文化中是权力的象征,意味着“凤凰计划”能确保南越当局稳固并使得“反叛乱”项目取得成功。不过“凤凰计划”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为了找出农村中的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员,通过逮捕、劝降或暗杀的手段,偏离了其最初设置的目的。在越南战争中,美国既使用了军事手段,同时也使用了“反叛乱”手段,两种方式互相配合,以期赢得战争。从军事角度的发展脉络来看,肯尼迪时期越战发展为有限战争,约翰逊升级了越南战争,尼克松政府时期边打边撤军。从“反叛乱”角度看,在“反叛乱”理念发展的基础上,肯尼迪正式推出了“反叛乱”政策。约翰逊继承并发展了肯尼迪的“反叛乱”政策,发起了“凤凰计划”。尼克松充分利用了“凤凰计划”“反叛乱”项目,在巴黎和平谈判期间,纵使南越疯狂实施“凤凰计划”以威慑北越,同时,也起到了辅助美国体面撤军的目的。美国最初为了配合南越当局发起了“凤凰计划”,其主要目的是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凤凰计划”的性质却发生了改变。除了组织部门协调情报信息以外,其实施单位,如,临时侦察部队(PRU)逮捕、暗杀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员及平民。这引起了后人对“凤凰计划”的极大争议,对于其性质界定问题争论不休。本文通过研究“凤凰计划”缘起、发展及衰落的历史发展脉络,发现“凤凰计划”在越战“越南化”进程中的作用非同一般。“凤凰计划”从发起之时就是一个“越南化”项目,尼克松初期,因为尼克松制定了边谈、边打、边化、边撤的对越政策,所以南越把“凤凰计划”作为维持政权的重要手段,尼克松随之提出了越战“越南化”政策,四个月之后,也就是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又提出了关岛主义,又四个月之后,1969年11月3日,尼克松又提出了尼克松主义,标志着美国从亚洲收缩战略形成。本文主要使用了《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FRUS)和其他相关文献资料,做为研究美国对南越“反叛乱”政策的档案材料,“凤凰计划”的档案材料主要使用德州理工大学的电子化越南战争档案。此外,本文还以解密后的数字化美国国家安全档案(DNSA)、美国解密档案在线(DDRS)、中情局档案为辅助材料。文章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与既有的“反叛乱”理论和“凤凰计划”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创新的大体方向。主体部分介绍了美国在南越“反叛乱”政策出台及“凤凰计划”发起的背景、约翰逊政府对“反叛乱”政策的传承以及“凤凰计划”的缘起、约翰逊末期“反叛乱”政策的转变及“凤凰计划”的扩大、尼克松政府初期对“凤凰计划”的改革及越战“越南化”政策的出台、尼克松的第二次“越南化”政策及“凤凰计划”的衰落。最后是结语部分,内容包括给“凤凰计划”的定位,以及评析“凤凰计划”、美国在南越的“反叛乱”政策、乃至越战给美国带来的影响。此外,除了侧重论述美国在南越实施的“反叛乱”政策及在“反叛乱”政策背景下“凤凰计划”缘起、扩大、改革、衰落的历史过程这条主线外,本文兼顾阐述了尼克松时期的越战“越南化”政策、尼克松主义的起源、美国的官僚政治等方面。同时,也提及了一些与当代问题的联系,如,“凤凰计划”与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关系等问题。对上述相关问题的考察,有助于更全面深刻理解冷战时期美国对南越的“反叛乱”政策及“凤凰计划”的行动模式。

李玉川[7](2019)在《光线表达的演进 ——委拉斯贵支油画色彩研究》文中认为迭戈·委拉斯贵支是17世纪风格独特的一位巴洛克画家,但他的画法与对光线的认识却与现代的我们是如此的接近。正是这种“现代性”使他在17世纪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委拉斯贵支没有任何有关自己艺术的言论传世。他的真实,他的缄默,他的中性,他的客观,他的含蓄,都让他成为一个谜一样的人物。我们只能够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揣测他的艺术意图与追求。委拉斯贵支绘画面貌的改变与其经历紧密相连。年轻时从塞维利亚走出来的委拉斯贵支后来摆脱了卡拉瓦乔“暗绘法”的影响,并对提香以及威尼斯画派的浓郁色彩产生了兴趣。他在各种风格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用色彩对光线以及空间的真实再现的独特表达方式。这一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谜团。但是如果将委拉斯贵支各个时期的油画材料、绘画技术、调色方式进行研究整理,就会发现委拉斯贵支为了达到真实的光线效果在不断的调整从画布到色底再到颜料的调和方式。而对各个阶段的作品进行色谱的分析和归纳,就可以总结各个阶段作品的用色方式。将归纳出的色块排列成色谱呈现出来,并将各阶段作品的色谱并置在一起。通过色谱对比来分析用色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作品光线效果的。这种方式可以将光线表达的逐步演进直观的呈现在眼前,揭开委拉斯贵支独特光线生成的秘密。委拉斯贵支被称为“真理画家”,他的真实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惯例。但他的作品却不仅仅只是对世界的真实再现。他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面貌体现出了对“人”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表达真实世界的浓厚热情,而这种“真实”背后隐藏着委拉斯贵支对这个世界“未知”部分认知。

徐之凯[8](2018)在《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的德国被盟国划分为四个占领区进行分区占领。在盟国管制委员会(ACC)的宏观管控下,德国人民必须服从盟国占领者的指令,四大盟国也竭尽所能在各自占区推行自己的占领政策。出于外交及地缘政治上的原因,法国占领区当局维持着一个相对于其他占区更为独立自主的地位,以追求法国的地缘安全,供战后重建之用的经济赔偿并确保德国在政治上的去中央集权化。于是,法方军政府(GMF)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当地的德国人力资源,为占区行政及法国在德利益的实现而服务。在法国这一利用德国人员的典型模式之中,出现了三种标志性的特殊德国雇员群体,他们或直接或间接地为军政府服务,帮助法国占领者有效地实现其对德占领的目标:直接从属于军政府的德国雇员、德国地方政府公务员以及外籍军团中的德国士兵。随着盟国间多项重要决议的出台,以及战后初期诸多重大事件及民众运动(比如非纳粹化,民主化,再教育及非军事化等)在德国的发生,这些特殊群体在占领期间往往面对不同的社会情况。他们的命运直观而深刻地反映了战后法国对德占领政策的演变以及法国人民对于德意志民族态度的转化。

陆源,卓菁[9](2015)在《遗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斯坦布尔新历271年,或旧历1763年听着老板对计划娓娓道来,海莉·摩根的嘴越张越大。托瑞说完以后,海莉举起一只手:"等等,先停一下,再跟我解释一遍。""我已经解释过两遍了。"托瑞回答。"那是因为我没法相信你的话,太疯狂了。我同意为你们工作的时候,可不知道要做这种勾当。""现在后悔已经晚了,"托瑞指出,"我们已经距离伦敦好几千英里,没法马上把你交给警察,所以你只能跟着我们行动。"海莉转转眼珠:"我现在总算知道了,你们当时根本没想过要把我交给警察。"

田峰[10](2015)在《唐宋行记研究》文中提出旅行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因此,从先秦开始人们就记录旅行之事,虽然先秦还没有一部旅行记(即行记),但是对旅行的记录已经成为史学重要的部分。到了汉代,随着人们对域外世界的认识,行记便应运而生。魏晋南北朝以来,行记成为一类不可忽视的文献。唐宋时期,是行记发展繁荣的关键时期,在文学演进与时代变迁的双重作用下,行记大量出现,它们主要包括僧人行记、交聘行记、文人行记等,其体式逐渐完善,内涵也更加丰富。此后行记基本沿着唐宋以来的脉络发展,对后世的旅行书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唐宋行记的研究是解决行记相关问题的关键。但是,由于历朝历代行记亡佚严重,致使学术界对它们的研究显得比较零碎,尚未有充分的认识。尤其对唐宋行记的文学研究与思想文化研究还比较薄弱。本论文拟从文学与文化的视角出发,对唐宋行记作全面的讨论。那么,唐宋行记到底有什么样的特点?行记与文学、史学有怎样的关系?行记又集中反映了哪些文化问题?这些都值得思考。文章从这些问题为出发,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解决行记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认为行记起源于先秦,初创于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壮大;第二章以唐宋行记为中心,重点讨论了行记的文体特点及其行记与文学、史学的横向渗透,认为行记在体制上具有行踪、景观与旅行体验三要素,这三要素以叙事的方式来呈现,语体以灵活多样的散体文为主,体性呈现多元化。行记与游记、地记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而史学的书写传统对行记影响明显;第三章以宋代文人行役记为中心,主要讨论文人行役记在宋代文学、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文化的倾向,选取陆游的《入蜀记》作为观察点,主要从其文化胜览倾向,旅行体验的书写与诗学,学术品格等几方面进行论述;第四章以唐宋交聘行记为中心,讨论其所反映的夷夏观念及人们对域外世界的认识,进一步说明唐宋时代变迁背景下夷夏观念的新内涵;第五章重点讨论了唐宋僧人行记,认为中土僧人西行求法与日本僧人来唐宋求法巡礼,虽都属于宗教行为,但是这两种文化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国家地位和社会交往心态完全不同,由此可以窥见在文化转移过程中僧人所处的地位。

二、大使: 其实并不神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使: 其实并不神秘(论文提纲范文)

(1)诺罗敦·西哈努克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
    二、学术界研究综述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四、 课题研究的创新
    五、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诺罗敦·西哈努克生平概述
    第一节 作为国家元首的西哈努克
        一、青年时期(1941-1953)
        二、中年时期(1954-1979)
        三、老年时期(1979-2004)
        四、 “太王”时期(2004-2012)
    第二节 作为艺术家的西哈努克
        一、担任国王和首相时期的创作(1941-1970)
        二、流亡和复兴时期的创作(1970-2004)
        三、 “太王”时期的创作(2004-2012)
第二章 西哈努克导演的创作风格
    第一节 西哈努克电影的剧作特点
        一、人物形象
        二、人物关系
        三、故事类型
        四、情节结构
    第二节 西哈努克电影的视听语言特点
        一、舞台式摄影风格
        二、基于高棉传统民族风格的美术设计
        三、民族化的音乐风格
    第三节 西哈努克电影中的表演
        一、西哈努克电影中表演的特殊性
        二、西哈努克电影中表演风格的艺术特征
第三章 艺术、商业与思想的“三性”融合:西哈努克电影的美学价值
    第一节 西哈努克电影的艺术性
        一、叙事中的情感移情
        二、民族文化的融入改造
    第二节 西哈努克电影的商业性
        一、对商业电影体系的东方式改造
        二、对自我的“明星”包装
        三、传统民间故事的公共“IP”的属性及类型化创作
        四、制片模式
    第三节 西哈努克电影的思想性
        一、爱国主义
        二、阶级和谐
        三、民族主义
第四章 西哈努克电影的传播特点
    第一节 全盛时期(1970 年之前)
        一、国际传播
        二、国内传播
    第二节 衰亡时期(1970-1989)
        一、国际传播
        二、国内传播
    第三节 再复兴时期(1989-至今)
        一、国际传播
        二、国内传播
结语 西哈努克电影对中国主旋律影片创作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创作年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研究旨趣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史料概述
第一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动机研究
    第一节 从塔什干到喀什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的“学者”身份
    第三节 俄国学术组织的指令
        一、时代背景
        二、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科学院联系的建立
        三、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皇家考古协会的“合作”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皇家地理协会的协助
        五、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委员会的联系
    小结
第二章 彼得罗夫斯基的新疆考察活动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及其周边古迹的考察
        一、彼得罗夫斯基对三仙洞石窟的考察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喀什古城的定义及“鸽子窝”废墟的考察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汗诺依古城遗址的考察
        四、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库车、库尔勒收获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一、彼得罗夫斯基在喀什和莎车发现的古币及研究
        二、彼得罗夫斯基在库车的发现
        三、彼得罗夫斯基在库尔勒等地的发现
        四、小结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在和田收集的珍宝及其外流过程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币及文物
        二、彼得罗夫斯基和田收集品中的古AI写作本
    小结
第三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俄国探险队的协助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普尔热瓦尔斯基的协助
        一、普尔热瓦尔斯基的探险具有地理考察和军事探察双重特性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地理考察的协助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普氏政治探察的情报协助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格鲁姆·格尔日麦洛的协助
        一、探险目的
        二、探险经费来源
        三、非法入境
        四、彼得罗夫斯基的处理方式和结果
        五、结语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及评价
        一、格罗姆切夫斯基——英俄大角逐的重要参与者
        二、格罗姆切夫斯基访问坎巨提的过程及结果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格罗姆切夫斯基的协助
        四、彼得罗夫斯基对探险家格罗姆切夫斯基三次亚洲考察的评价
    小结
第四章 彼得罗夫斯基对欧洲探险家的协助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法国探险家杜特雷依和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死因的追查
        一、杜特雷依探险队的新疆考察
        二、各国政府和探险家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调查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杜特雷依死因的追查
        四、彼得罗夫斯基为德国探险家施拉格什维特树碑
        五、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协助及评价
        一、与彼得罗夫斯基的初次见面
        二、1894-1902 年间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的多次协助
        三、彼得罗夫斯基对斯文·赫定探险的评价
        四、小结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对斯坦因的协助
    小结
第五章 彼得罗夫斯基与俄国学者关于新疆考察的讨论
    第一节 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的指导
        一、彼得罗夫斯基和罗曾交往的建立——新疆古AI写作本和文物流失的开始
        二、罗曾对彼得罗夫斯基喀什周边考察的指导
        三、罗曾与彼得罗夫斯基里应外合应对英俄考古竞争
        四、小结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与奥登堡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一、奥登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俄国佛学研究集大成者
        二、彼得罗夫斯基寄给奥登堡的新疆收集品及二人关于新疆考察的探讨
        三、关于库车考察方案的探讨
        四、关于俄国委员会新疆考察方案的探讨
        五、结语
    第三节 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一、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的研究
        二、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梵语文献的研究
        三、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古代手稿的语言鉴定
        四、奥登堡对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佛教手稿的确定及研究
        五、未完待续工作
    小结
第六章 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的英俄考古之争
    第一节 英俄在新疆的考古之争——以彼得罗夫斯基书信为中心
        一、国家为支撑的考古竞争
        二、保尔获得库车梵文写本——英俄古文书竞争的催化剂
        三、彼得罗夫斯基和马继业的古文书收集
        四、英俄对中国新疆古文书的研究
        五、影响
        六、小结
    第二节 伊斯拉姆·阿訇伪造“未知文字”古文书再考
        一、伪造古文书的出现
        二、彼得罗夫斯基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三、斯坦因对伪造文书的调查
        四、结论
    小结
第七章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特点、影响及其手稿收集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彼得罗夫斯基新疆考察活动的特点
    第二节 彼得罗夫斯基考察活动的影响
        一、打开了欧洲探险家新疆研究的大门
        二、开启了俄国探险家新疆探险的新纪元
        三、掀起了俄国外交官员收集新疆古文书的热潮
        四、造成了我国珍贵文书文物的大量外流
    第三节 彼得罗夫斯基手稿收集品的价值
        一、彼得罗夫斯基收集品中的佛教手稿
        二、其他未知语言古代手稿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从文化想象到政治建构 ——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西藏议题”之缘起与发展(1945-197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由来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及其反思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第一章 文化想象与政治建构:西方“西藏观”的形成与发展
    一、污名化之肇端:神学“发现”与哲学阐释
    二、从妖魔化到神化:欧美文艺作品中的西藏“意象”
    三、高原圣地——政治形象的初步塑造
    小结
第二章 冷战格局下的美国对华政策与“西藏议题”的缘起
    一、冷战前美国对西藏的考察
        1、美国人首次入藏
        2、西藏作为军事基地的可能性
    二、冷战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与涉藏政策的初步明确
        1、西藏商务代表团赴美
        2、美国首份涉藏政策报告:培根备忘录
    三、美国对西藏的双重态度
        1、拒绝为西藏与中共公开对抗
        2、美藏频繁接触
    小结
第三章 “西藏议题”的政治建构(1950-1960)
    一、联合国热点问题的制造
        1、昌都战役后美国寻求印度支持
        2、美英印就西藏问题在联合国的首次交锋
        3、印度:美国最大的障碍
    二、美国对西藏分裂主义势力的游说
        1、抛出诱饵:避难与援助
        2、美方的条件:拒绝《十七条协议》
    三、隐蔽行动在西藏
        1、美国赴藏特工之死
        2、西藏隐蔽行动的计划与执行
    小结
第四章 1959:美国对西方“西藏观”的再塑造
    一、全球舆论热点的制造
        1、美新署与“亚洲匈牙利”
        2、国家法学家协会的“法律支持”
    二、模糊策略:“入侵”与人权
    三、“西藏研究”在美国大学的初设
    小结
第五章 “西藏议题”的隐性化(1961-1972)
    一、美国重新审视“西藏议题”的政治建构
        1、国内政策意见的反弹
        2、联合国西藏提案的沉寂
        3、拒绝支持所谓“西藏流亡政府”
    二、冷战形势的变化与美国对华缓和:基辛格的现实主义
        1、303 报告
        2、搁置“西藏议题”
    三、中美关系正常化与“西藏议题”的时隐时现
        1、40 委员会报告:削减资助、中止行动
        2、拒绝达赖访美
        3、1972 及其后的“西藏议题”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4)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
    第一节 “荒诞”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
    第二节 格林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人类“荒诞”的境遇
        二、文学的呈现与回应
    第三节 格林生命体验的独特之处
        一、失落的童年
        二、不忠的信仰
        三、身份的多维
第二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主题
    第一节 格林小说荒诞性主题的形成原因
        一、传统资源的借鉴
        二、生命内外的探求
        三、阅读接受的独特
    第二节 荒诞主题的具体呈现
        一、梦境:在逃离努力中的“荒诞”境遇
        二、信仰:寻找自我拯救中的“荒诞”再次构成
        三、旅行:关照“荒诞”命运过程中的“荒诞”强化
第三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艺术
    第一节 格林笔下不同人物的荒诞性
        一、格林创作中的人物群像
        二、格林人物书写的典型类别
    第二节 格林之原:格林小说荒诞的环境
        一、何为“格林之原”
        二、“荒原城市”:荒诞性的城市书写
        三、“边缘世界”:荒诞性的他者想象
    第三节 荒诞——格林小说创作的底色
        一、悖谬:格林式荒诞的主要形式
        二、通俗与严肃交融——格林式荒诞的栖息之所
第四章 格林小说创作的荒诞意义
    第一节 格林小说创作荒诞的独特性
        一、行走在严肃与通俗之间
        二、挣扎在政治和审美之间
        三、徘徊在现实与梦境之间
    第二节 格林小说荒诞的文学史意义
        一、荒诞流变中的继承
        二、生命与创作融为一体的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6)“凤凰计划”与美国在南越的“反叛乱”政策(1967-1971)(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美国对越政策的发展与在南越“反叛乱”的由来
    第一节 美国的东南亚冷战政策
        一、美国东南亚政策的初步规划
        二、美国东南亚政策的最终确立
    第二节 美国的对越政策与越战进程
        一、法国势力从越南的退出
        二、艾森豪威尔政府逐步介入越南事务
        三、美国破坏越南大选
    第三节 美国在南越“反叛乱”的由来
        一、艾森豪威尔政府“反叛乱”计划的提出
        二、肯尼迪政府“反叛乱”小组的成立
        三、肯尼迪民事“反叛乱”的扩大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约翰逊政府“反叛乱”政策的发展及“凤凰计划”的出现
    第一节 军事-民事“反叛乱”的结合
        一、约翰逊军事“反叛乱”的开始
        二、军事-民事“反叛乱”的初步协调
        三、军事-民事“反叛乱”协调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凤凰计划”的出现:战争“越南化”的初尝试
        一、军事-民事“反叛乱”的融合:“凤凰计划”的基础
        二、“情报收集和开发项目”——“凤凰计划”的由来
        三、“凤凰计划”机构设置的决策
    第三节 “凤凰计划”的情报基础:“召回计划”的实施
        一、“召回计划”的由来及其发展过程的决策
        二、“召回计划”的情报获取及与“凤凰计划”的关系
        三、“召回计划”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及其作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约翰逊政府“反叛乱”政策调整及“凤凰计划”的扩大
    第一节 “反叛乱”政策调整的背景
        一、溪山战役及春节攻势的发生
        二、关于是否增兵越南的大争论
    第二节 “反叛乱”政策的调整
        一、对南越“反叛乱”的调整
        二、对南越周边国家“反叛乱”的调整
    第三节 “凤凰计划”的扩大
        一、“凤凰计划”的正式化
        二、“凤凰计划”情报机构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尼克松政府第一次“越南化”政策与“凤凰计划”的改革
    第一节 尼克松政府初期军事行动对“反叛乱”的支持
        一、尼克松政府初期对“反叛乱”政策的争议
        二、尼克松政府初期对柬埔寨的轰炸
    第二节 “凤凰计划”的改革
        一、“凤凰计划”的效果评估及其存在的问题
        二、“凤凰计划”的改革
    第三节 第一次“越南化”政策及其失败
        一、尼克松的战争“越南化”政策
        二、尼克松在印度支那的军事升级
        三、第一次“越南化”政策的失败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尼克松中后期“反叛乱”战略的显着转型及“凤凰计划”的衰落
    第一节 第二次“越南化”政策:“反叛乱”的“越南化”
        一、对“反叛乱”的反思及第二次“越南化”的开始
        二、“凤凰计划”的“越南化”
    第二节 “凤凰计划”衰落前的过渡期
        一、“凤凰计划”在巴黎和谈中的威慑作用
        二、“凤凰计划”在撤军中的辅助作用
    第三节 “凤凰计划”的衰落
        一、改革后“凤凰计划”的效果评估及其失败原因
        二、“凤凰计划”的替代品——F6项目的实施和失败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凤凰计划”在“反叛乱”中的位置
    二、“凤凰计划”对美国越战进程与当代“反叛乱”战略的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光线表达的演进 ——委拉斯贵支油画色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光影的世界——委拉斯贵支艺术生涯的起点“波德格涅斯”风格
    第一节 弗朗西斯科·帕切科的教导
    第二节 委拉斯贵支的调色盘
    第三节 卡拉瓦乔式的光线与现实——《博士的崇拜》色谱与技术分析
    第四节 波德格涅斯的色谱——《塞维利亚的卖水人》色彩分析
    小结
第二章 色彩的乐章——宫廷中的委拉斯贵支
    第一节 哈布斯堡宫廷肖像画传统
    第二节 黑色的色彩——《菲利普四世站像》色谱与技术分析
    第三节 “肖像画”与“历史画”——遇见鲁本斯
    第四节 色彩的丰富——《酒神巴库斯的胜利》色谱分析
    小结
第三章 色彩、形体与空间——委拉斯贵支与意大利古典艺术
    第一节 委拉斯贵支的意大利之旅
    第二节 对提香与文艺复兴的研究
    第三节 透视与形体——《约瑟夫的血衣被拿给雅各》色谱与技法分析
    第四节 光影的和谐——《火神的锻造工厂》色谱与技法分析
    第五节 粗略的笔触——两幅美第奇别墅花园风景的技术分析
第四章 光线下的色彩——皇室与小丑肖像
    第一节 皇室肖像色谱对比——意大利归来用色的变化
        1. 银灰色的光线——《菲利普四世穿着棕银色盔甲》色谱分析
        2. 浓郁的色彩——《巴尔塔萨·卡洛斯王子与侏儒》色谱分析
        3. 粗略笔触的应用——《菲利普四世骑马像》技术分析
    第二节 光线的演变——猎宫的宫廷小丑与古代肖像
        1. 两幅小丑胡安·卡拉巴斯肖像的色谱对比
        2. 光线与空间:《唐璜·德·奥地利“DON JUAN DE AUSTRIA”》技法研究
        3. 色彩与空间:《巴勃罗·德·瓦拉多利德(Pablo de Valladolid)》
        4. 人化的神——古代肖像
    小结
第五章 教皇的红袍——委拉斯贵支在意大利的成功
    第一节 “着名肖像画家”的第二次意大利之旅
    第二节 《教皇英诺森十世》色谱对比分析
    小结
第六章 光线下的空间与时间——《宫娥》与《阿拉克涅的寓言》
    第一节 《宫娥》意义的解读
    第二节 从实践创作的角度解读《宫娥》
        1. 内容的谜题——“他正在画什么?”
        2. 献给国王的杰作
        3. 对现实空间的描绘——《宫娥》技法分析
        4. 镜像中的工作室
        5. 《宫娥》的隐喻
    第三节 《阿拉克涅的寓言》色彩分析
        1. 光、影与空间的色彩
        2. 错位的时空
        3. 阿拉克涅形象的隐喻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8)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学术史回顾
    1.1 研究综述
    1.2 原始档案与官方文件
第二章:法占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环境
    2.1 理想化而又艰难的理念:盟国占领机制
        2.1.1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盟国占领理念的形成
        2.1.2 欧洲咨询委员会与德国投降
        2.1.3 从欧洲咨询委员会到盟国管制委员会
        2.1.4 盟国管制委员会的基本原则
        2.1.5 盟国管制委员会的行政构架
    2.2 为何是法占区?一套特立独行的占领政策
        2.2.1 “德国的命运是世界的中心问题”
        2.2.2 “不合作”态度
        2.2.3 “袖珍占领区”
        2.2.4 法方军政府的建立
        2.2.5 法占区的权力结构:“三驾马车”模式
        2.2.6 右翼的基地:巴登巴登的“小维希”
        2.2.7 法方军政府的占领策略:“在此地树立起法兰西的大旗”与“让德国人付出代价”
        2.2.8 法方军政府的终结
    2.3 “德国鬼子”还是“欧洲弟兄”?法国人对于德国人的印象
        2.3.1 从“鬼子”到“变色龙”
        2.3.2 从“邻居”到“弟兄”
第三章:“善于服务者”:“德国雇员”的概念与法方军政府对德国人的直接任用
    3.1 “德国雇员”的社会学定义与历史源起
        3.1.1 “德国雇员”:一个社会学上的的概念
        3.1.2 “德国雇员”的历史源起
    3.2 直接受法方军政府任用的德国人:从“仆役人员”到“政府干员”
        3.2.1 “被征用的仆人”:法方占领之初对德征调下的“德国雇员”(1945-1946)
        3.2.2 “被雇佣的人员”:法方军政府直属德国员工地位的逐渐正常化(1947)
        3.2.3 法方军政府直属德国雇员地位待遇的提升(1948-1949)
    3.3 小结
第四章:“宝贵的德国人”:法方军政府所间接任用的德国公务员
    4.1 德国公务员:德国行政“去中央集权化”的开端与“清洗”运动的组织方式
        4.1.1 “应急之举”:在法占区行政管理中任用德国公务员的起因
        4.1.2 法占区公务员清洗运动的发端
    4.2 “变”而治之:清洗运动中的德国公务员与法占区的政策转变(1946年)
        4.2.1 “改头换面”的公务员:1946年对德国公务员的清洗
        4.2.2 “去政治化”的公务员:1946年法方军政府向德方当局让渡权力之际的德国公务员政治状况
        4.2.3 德国“新公务员”的培养与法占区行政学校的创立
    4.3 从1947到1949,法方军政府对德国公务员管控的弱化
        4.3.1 法占区德方当局权力的增长与德国公务员章程
        4.3.2 法占区非纳粹化的结束
        4.3.3 法方行政学校建设规划的最终成果
    4.4 小结
第五章: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的外籍军团德国兵员雇佣问题
    5.1 德国退伍军人的战后境遇与法国方面征召军团战士的决策
    5.2 从占领区到军团军营:一套高效而神秘的征兵程序
        5.2.1 高效的征兵程序: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在德征兵机构的发展
        5.2.2 神秘的征兵过程:法方军政府占领时期“合法”而具有欺骗性的征兵手段
    5.3 盟国与德国方面的抵制,法方军政府时期建立的征兵机制的终结
        5.3.1 盟国管制委员会时期盟国支持下反外籍军团在德征兵的媒体抗议活动
        5.3.2 东西德建立后德方对于外籍军团征兵的抵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唐宋行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行记的源流及其在先唐的发展
    一、关于行记起源问题的讨论
        (一)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先秦史官传统与旅行记录
        (二) 《禹贡》、《山海经》与《穆天子传》
    二、汉代行记的初创
    三、魏晋南北朝行记发展的三个途径:僧人行记、征伐随行记与交聘行记
        (一) 僧人行记
        (二) 征伐随行记
        (三) 交聘行记
    小结
第二章 唐宋行记的文体特点与史学传统
    一、关于行记文体特点的讨论
    二、唐宋行记的史学传统
        (一) 体例选择
        (二) 对异域记录的史学传统
        (三) 行记的实录精神与经世致用
    小结
第三章 宋代文学演进与文人行役记
    一、行记与游记的会通
    二、宋代文人行役记由纪行到文化胜览的美学转变——以陆游《入蜀记》为中心
        (一) 《入蜀记》的文化胜览倾向
        (二) 《入蜀记》中的旅行体验与诗学
        (三) 《入蜀记》的学术品格
    小结
第四章 唐宋交聘行记与夷夏之辨
    一、唐代的交聘行记与夷夏之辨
    二、宋代的交聘行记与夷夏之辨
        (一) 宋代交聘行记中的汉人与遗民
        (二) 宋代交聘行记中的文化景观与夷夏之辨
        (三) 地理疆界抑或是夷夏之界
        (四) 南宋交聘行记中的中原城市景观
    小结
第五章 唐宋僧人行记与旅行心态
    一、唐宋西行求法僧人行记与旅行心态——以《大唐西域记》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中心
        (一) 极端的生命体验与玄奘西行的心态
        (二) 佛教世界、国家情怀及玄奘面对西域世界的文化心态
    三、日本汉文僧人行记及其日僧在唐宋的社会交往与心态——以《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参天台五台山记》为中心
        (一) 圆仁在唐代的社会交往及其心态
        (二) 成寻在宋代的社会交往及其心态
    小结
结语
附录: 汉至宋行记的着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大使: 其实并不神秘(论文参考文献)

  • [1]诺罗敦·西哈努克电影研究[D]. 刘雯娴.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俄国外交官彼得罗夫斯基西域考察活动研究(1883-1903)[D]. 郑丽颖. 兰州大学, 2021(09)
  • [3]从文化想象到政治建构 ——美国对华冷战政策中“西藏议题”之缘起与发展(1945-1972)[D]. 张舒君. 南京大学, 2020
  • [4]格雷厄姆·格林独特的荒诞性体验与小说创作[D]. 张津津.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5]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凤凰计划”与美国在南越的“反叛乱”政策(1967-1971)[D]. 朱玲. 南京大学, 2019(04)
  • [7]光线表达的演进 ——委拉斯贵支油画色彩研究[D]. 李玉川. 中央美术学院, 2019(12)
  • [8]法占区军政府德国雇员问题研究[D]. 徐之凯.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9]遗训[J]. 陆源,卓菁. 百花洲, 2015(04)
  • [10]唐宋行记研究[D]. 田峰. 南京大学, 2015(01)

标签:;  ;  ;  ;  

大使:这不是一个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