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再贷款管理,切实服务“三农”

加强再贷款管理,切实服务“三农”

一、加强再贷款管理 有效服务于“三农”(论文文献综述)

吕建[1](2019)在《供给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及其有效性问题一直以来是世界各国货币当局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改革方案,对货币政策调控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也不可避免地复杂化。因此,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对信贷渠道开展更具系统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力,为供给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实现中长期内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和谋求区域平衡发展的战略目标。从中国经济发展和货币操作历程来看,银行主导型的金融机构特征决定了信贷渠道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基础性地位。中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在各个历史时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经济发展形势来看,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面临的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国内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实施多年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产生了新的调控诉求。面对经济放缓,中国传统的宏观调控主要在需求侧,但长期过度使用带来了生产要素的错配、投资回报递减、产能过剩等副作用。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提出是实现供需结构再平衡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为了配合供给侧改革的有效推进,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探索经济新常态条件下的货币政策操作新机制,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但是,当前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还存在不少问题,信贷资金与实体经济发生背离,未能发挥货币政策在供给侧改革中的调控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供给侧改革的成效取决于货币政策是否能提供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金融环境。因此,探讨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对于解决目前国内供求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背景,本文试图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及其结构效应进行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本文共有7个部分构成,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梳理和评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同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其效应的理论分析,系统梳理并总结了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和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理论,并从传导环节、金融市场发展和传导主体行为三个方面剖析了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的影响因素,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具体而言,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入手,重点梳理了基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摩擦等信贷传导渠道理论,为第三章探讨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提供理论分析框架;从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入手,剖析了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金融加速器理论和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后文探究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分析提供研究框架。第二章为供给侧改革及其对信贷渠道的影响。回顾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历程,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和区域效应以及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并总结了每一历史阶段货币政策操作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机理。同时,回顾了我国经济发展历程,阐述了我国政府当局提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和意义,结合我国经济新常态特征和供给侧改革目标,进一步剖析供给侧改革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并描述了供给侧改革下信贷渠道的调整。第三章对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宏观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产生的新变化,重点描述了中国近几年采用较多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实施效果。利用1998-2017年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数据,采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月同比增长率(CR)作为信贷渠道的代理变量,以广义货币量(M2)作为货币政策的代理变量,建立了VAR模型并进一步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两个阶段分析货币与信贷、信贷与产出以及通胀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对信贷渠道第一阶段货币政策至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效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从信贷渠道第二阶段金融机构至GDP/CPI(商业银行到实体经济产出)传导检验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有效性。第四章对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的产能过剩行业和非产能过剩行业的角度入手,利用产能过剩相关理论分析了我国产能过剩的动因以及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结构,发现中国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失衡、市场失灵以及政府失灵。然后,基于2001-2017年2663家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层面数据,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CR)来反映我国信贷传导渠道,依次使用资产负债率、流动负债比例、金融负债比例、信贷资源配置考察企业融资结构,构建固定效应的面板回归模型,探究我国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进一步聚焦于产能过剩行业,实证检验了信贷渠道对此行业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率的增加降低了产能过剩行业中企业的杠杆率和金融负债率,即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效的降低了产能过剩行业的杠杆率,但在信贷宽松年份产能过剩行业的银行贷款还是会有增加。第五章对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的区域性及其影响因素。根据各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将我国划分成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四大经济区域;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经济开放度、产业多样化、金融一体化等方面来分析各区域差异性及其原因。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计量模型来检验信贷渠道在传导过程中是否存在空间相关性,即货币政策传导实施效果在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从而考察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检验信贷渠道是否存在区域效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面板模型固定效应分析,作为空间计量模型回归比较的基准。其次,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分析,包括空间杜宾模型(SDM)、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再次,分区域进行空间面板回归分析,检验我国四大经济区域信贷传导渠道的区域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信贷渠道在全国范围和各经济区域内的空间效应是存在的,但是在四大经济区域内的作用方式和作用效果略有不同,主要依赖于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状况。最后一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对全文研究结论进行梳理概括的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对供给侧改革下未来我国货币政策执行和金融改革发展进行了相应的几点思考;就差别化信贷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从雨佳[2](2019)在《农商行差异化发展的效果及对策研究 ——以紫金农商银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经济放缓,金融监管不断趋严,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银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此同时,处于经济发达城市的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更为复杂,高度的同业竞争以及同质化的金融产品使其无法与其他大型金融机构相抗衡。当前,农业生产对大多数地区的经济贡献很小,以“三农”为本的农村商业银行正陷入无法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因此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银行发展战略成为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本文以紫金农商银行为例,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差异化发展的原因、路径以及成效进行探究。文章先梳理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具体阐述,说明其进行差异化发展的必要性。接着分析了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原因,从区域、目标客户以及产品和服务三个方面梳理其发展路径。然后利用财务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别从银行策略的开展情况、经营状况是否改善以及竞争力是否提升这三个角度对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效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以上分析结果,利用战略管理的思想对紫金农商银行当前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的经营环境进行讨论,得到紫金农商银行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通过研究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案例,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农村商业银行若想要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一特殊环境下持续经营,必须要通过市场细分,明确定位,形成差异化竞争力。(2)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变化迅速,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自身的经营实力不断改变,因此银行的差异化定位应根据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3)农村商业银行确定发展目标时需考虑到自身资源的合理配置,渐近式的发展利于农村商业银行稳扎稳打,进而减少银行风险提升效益。(4)农村商业银行创新不足的问题严重,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非常低,因而差异化定位要抓住经济发达地区中的人才和科技优势进行合理布局。由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案例延伸,同样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市场细分,打造“农商”与“城商”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达到资源在不同客户群体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合理分配。同时,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也可以借鉴紫金农商银行的发展策略,充分利用自身的“人缘”、“地缘”优势,与当地政府合作,关注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进而更好达到服务于地方的目的。

徐文奇[3](2018)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 ——影响机理与模式创新》文中提出兼顾经济、政治和社会性质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不仅制约着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全面综合发展,而且影响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十二五”以来,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健全国家金融体系、完善金融服务功能”的金融改革背景下,作为金融体系薄弱环节的农村金融,已经成为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金融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全新思路和有益借鉴。然而,国际经验表明,单纯借助多元化的政策手段来拓展农村金融体系服务深度和宽度的改革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稳定的宏观经济发展环境,适应性强且具有指引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产业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等,是成功破除顽疾并赢取农村金融改革胜利的重要抓手。由此可见,农村金融改革的落地,需要全方位的战略部署和多方面的政策配合。同时,也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阶段性特征,强化农村金融发展政策和践行方式的针对性和区域性。基于此,在全面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机理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深入探究普惠金融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影响,进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农村金融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其次总结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现状,然后构建面板模型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机理,在总结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以及深化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为:第一,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存在明显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通过加快储蓄转化为投资、增加向农业部门的信贷资源投放等渠道缓解农村经济主体的融资困境,进而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随着农村金融(包括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的发展与完善,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呈现明显的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特征。另一方面,农村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且存在显着的区域差异,东部和中部地区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和金融效率的提高均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且东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西部地区金融规模的扩大虽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作用但未通过显着性检验,金融效率的提高反而产生抑制作用。第二,农村金融市场的日益成熟能够显着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但其促进作用由于受到农村金融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特征。具体来说,农村金融发展主要通过增加储蓄率、提高储蓄投资转化率以及资本边际效率等途径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其中,门槛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当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或经济发展水平超过相应门槛值后,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收入的促进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减弱特征;而金融效率的收入增长效应却不断得以强化。第三,农业供给侧改革战略的逐步落实在发掘和催生农村金融需求的同时,也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提供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兼顾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农村金融发展体制、农村金融产品和农村金融机构企业文化四个方面的创新。其次,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根据土地流转的需求开展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创新也是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土地流转情况,应当积极发展以政府主导的土地信托流转模式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同时,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加快“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创新,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以及提升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指标构建层面,本文分别选取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作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量化指标,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其次,实证研究层面,利用多样化的实证计量模型捕捉宏观经济变量间的非线性特征。其中,利用二次项面板模型考察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影响,同时分析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效应的地区差异性;利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非对称影响。再者,对策与建议层面,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创新,提出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模式,分析政府信用在土地信托流转中发挥的作用,同时研究在“互联网+”模式下的农村金融发展情况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

张岱[4](2018)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文中提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命脉,金融改革是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稳定、包容、可持续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至关重要的意义。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健全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是对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历届党中央、中国政府探索金融体系改革理论与建设现代金融体系实践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为适应和满足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金融领域建立了“大一统”的银行体系模式。这种银行体系模式,存在组织机构单一、完全以计划为导向、银行集管理与经营于一身、没有独立的中央银行、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不是经济和法律手段从事金融活动、对银行信贷管得过多过死等弊端,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缺乏活力和生机,没有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在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里,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是解决金融组织不健全、市场化主客体缺失、创新动力不足、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金融法律不健全等问题。实行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金融改革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金融组织的恢复与金融体系的构建阶段(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前)。在这一阶段,党中央采取的以下重大决策对金融体制改革影响甚大,一是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二是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明确的顶层设计;三是1987年十三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基本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要引入市场机制。经过这一阶段的改革,中国金融组织体系初步形成,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机制得到扩展。第二个阶段是全面市场化改革和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阶段(从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至2012年十八大召开之前)。在这一阶段,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两项决定,表明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全面加速:一是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二是同年12月25日国务院做出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两项决定为中国金融改革定下了基调。这个阶段的金融改革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业的治理整顿和配套改革。具体措施是,将实行多年的官方汇率、调剂汇率和黑市汇率并轨;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加快推进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和世界金融体系的步伐;成立国家开发银行、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家农业发展银行三家政策性银行,把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离开来;将原城市信用社先是改造为城市合作银行,后又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推动经济比较发达的北京、上海和深圳建立以城市命名的现代商业银行;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初步形成了规范金融活动的法律体系框架;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取消信贷规模管理;完善金融监管,成立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保监会),从而形成人民银行负责货币政策和银行业监管、中国证监会负责证券期货业监管、中国保监会负责保险业监管的分业监管体制。二是金融体系的整体改革,包括国有金融机构的市场化改革、健全金融监管体制、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推进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大力推进金融设施建设、构建陆港金融业互惠互动关系、积极应对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等等。总之,十八大以前的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改革和金融体系本身仍然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在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过程中,比较重视问题导向而不太重视价值导向,或者说,对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处理得不够理想,始终没有建立起全面、系统、相互配套和立体化的金融改革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二是已经建立的金融体系存在着结构性和功能性缺失,导致其在全球配置资源和分散风险的能力还不够强大。三是金融政策体系不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机制存在数量调控效力递减、传导机制不畅,利率政策调控效力低,货币政策缺乏独立性、不能有效调节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的成本较高,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企业风险意识淡薄等问题。四是金融机构混业经营趋势与分业监管模式不相匹配,不能充分保障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以上问题,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国政府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市场体系和监管体系,展开了深入、系统和全方位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作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判断,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和供给测结构性改革,引入金融改革实践和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明确提出将“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比较全面系统的金融改革和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构想。这些构想包括: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机构体系、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系和外汇市场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权结构、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内控机制;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发展非国有中小型银行;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畅通股权融资渠道,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健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提升资本双向开放程度、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健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补齐风险监管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短板,强化金融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和互联互通,明确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理责任,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增强金融有序竞争,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此外,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高效运行,从而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体系架构。在金融改革实践和现代金融体系构建方面,随着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党中央和中国政府积极探索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金融体系,纠正过分追求GDP增长,重视经济发展规模,忽视经济发展质量,产业结构不合理,金融发展“脱实向虚”,背离服务实体经济的偏向;总结国内外金融业发展经验,制定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措施,健全金融组织机构,加强金融立法,引导和促进金融向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回归;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包括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渠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健全金融调控架构体系;完善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制度,完善金融监管措施,提高金融监管专业化水平。经过五年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金融体制机制弊端和制度障碍,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大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实现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金融改革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改革有效推进并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的主要经验在于:第一,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严格遵循金融改革和发展规律,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金融改革发展道路;第二,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正确处理金融和经济的关系,保障金融改革的正确发展方向;第三,坚持正确认识和处理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作为党在金融领域的三项主要任务,强调三项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在实践中体现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辩证关系,即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第四,坚持把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增强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和责任意识,构建与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制,明确金融监管对象和目标,规范金融监管范围,创新金融监管手段;第五,坚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协调发展,推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积极解决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不匹配问题,协同推进公司治理结构与监管体制改革,改变监管力量分散、效率低下现象,解决监管权责不对称问题。当然,改革是一个逐渐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过程,金融改革和发展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的中国金融体系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而且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进一步构建符合国情的现代金融理论体系。具体包括:创新金融改革理念,完善金融理论体系,正确和科学处理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构建有利于金融稳健发展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二是继续审慎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具体包括:以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方式推进金融改革,坚持整体性、系统化、协同性金融改革,构建稳健、高效、包容式发展的金融体系;三是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包括: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组织建设,强化治理机构履职效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防范风险的内控能力;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领导作用;四是构建综合型监管体制。具体包括:构建统一的监管模式,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强化市场行为监管,推进金融监管创新。

杨亚伟[5](2017)在《我国央行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美联储等世界各国货币当局推出各类创新型货币政策复苏经济,取得较明显的效果。借鉴国际经验,在我国当前产能过剩,多重结构性失衡,传统货币政策效果弱化的背景下,为实现经济结构性调整,稳定金融体系,我国央行先后创设了短期流动性调节SLO和借贷便利类等一系列定向调节短期和中长期流动性工具,经过近几年的频繁操作和实践,成效明显。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将我国央行新型货币政策纳入国际上对非常规货币政策解释的范畴,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有效性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基于货币非中性理论展开对我国央行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其次,梳理概括央行在2013年以来使用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特征及影响,结合我国实践及相关经济理论,从工具、传导机制、中介目标、最终目标等方面构建我国新型货币政策理论体系框架。最后,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将新型货币政策按照中介目标不同分为以构建利率走廊上限为中介目标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和以定向提供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定向降准,其中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按照期限不同又分为短期和中长期,在本文所构建的理论体系框架内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新型货币政策工具不仅在量上增加信贷,从价格上形成利率走廊上限,引导短期市场利率和中长期市场利率下降,并且中长期的引导效果更加显着;货币政策新型使用定向降准增加小微企业贷款效果明显,但是在调控三农信贷量变化方面还需其他政策搭配。本文认为,要使得新型货币政策更加有效,需要进一步完善央行货币政策体系框架,疏通传导过程薄弱环节,尤其是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反应的灵敏性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此建议货币政策操作时不仅要搭配短期及中长期货币政策,也可以搭配其他相关政策,如差异化资本充足率等,并建议政府实施一定的财税支持政策,才能更好实现政策意图。

王欣[6](2015)在《金融转移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我国农村金融的改革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目前形成了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非正规金融以及合作式金融共同存在的农村金融体制,稳定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农村金融制度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利益主体等原因使得农村金融制度的制定并不能按照改革目标进行,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之间的关系没有理清,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完善,农村的金融体制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必须要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金融转移主要存在于非金融部门向金融部门的转移、金融部门之间的内部转移、以及通过财富门槛效应所产生的金融资源获得转移。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中存在金融转移效应,由于金融转移效应的存在,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可能会导致不公平的再分配,恶化社会公平等结果。本文从金融转移视角出发,研究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提出农村金融制度的调整对策。界定了金融转移、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等的概念,并论述了制度变迁的相关理论。整体回顾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历程以及存在的金融转移效应,分析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金融转移现象,包括有政策的直接转移、金融门槛效应以及租金分配产生的金融转移。为获取金融转移利益,利益主体会制定有利于金融转移效应发生的农村金融制度,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影响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政府的政策和投资资金、对金融租金的追逐以及降低金融门槛的意愿是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上,为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提出了调整建议,内容包括: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全功能的农村金融组织制度推进农村金融组织产权制度的创新,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等。

严青[7](2014)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少,但多是从供给的角度考虑问题,即通过提高利率等办法以覆盖成本的角度,而对如何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需求,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方面鲜有研究。农户小额信贷值得讨论的问题很多,本论文则重点探讨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三个问题,一是农户小额信贷的贷款利率问题,包括农户可承受的最高贷款利率和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的最低贷款利率两个方面,二是为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问题,三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选择问题。通过这些研究,最终目的是一方面求得中国农户的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则是小额信贷机构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提高农民收入则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的各地试点到现在的全面推广,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小额信贷可以为“三农”发展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帮助低收入农民改善生活状况,有利于和谐小康社会的建设。但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仍然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户“贷款难”问题并没有根本改变,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分析、研究和解决。从需求角度看,农户对金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从满足需求的难易程度角度分析,贷款需求是首要的需求。就供给而言,尽管在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种小额信贷供给机构多元化和供给渠道多样化局面,但是,供给总量有限,信贷满足率较低,小额信贷服务仍然极不充分。小额信贷的供给与需求存在的问题影响到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这些问题应该加以分析、研究和解决。具体地说:(1)在中国有大量的、潜在的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但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即大量存在的或潜在的信贷需求不能成为有效需求。而影响农户信贷需求意愿的外生限制条件主要有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贷款类型等。其中贷款利率作为价格信号对农户小额信贷活动的规模、形式与作用的影响,在过去的研究与舆论中,往往被低估了。此外,农户信贷需求对贷款类型亦高度敏感,现行以抵押、担保为主的贷款模式并不适合农户信贷。(2)小额信贷交易成本高,成为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以高利率来维持小额信贷可持续观点的理由,但经过本文的实证研究认为,由于在现有的农村收入水平条件下盈亏平衡利率远远超出了农户的可承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小额信贷的发展,因此从根本上降低交易成本才是农村小额信贷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3)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的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主要是经营成本和风险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4)从中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说,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不能盲目照搬某个国家现成的成功经验,而是必须走自己的道路,设计适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现行阶段要求的小额信贷有效模式,即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总体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是准公益性制度主义,也就是在公益性制度主义的基础上,加上必要的政策扶持,是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的小额信贷模式。(5)从中国小额信贷运行机制说,针对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目前存在的机构网点偏少、资金来源不足、贷款面窄、经营成本和风险高、保障和扶持不足、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应构建一种“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全文共八章,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思路和逻辑、主要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是理论综述和研究回顾。主要明确农户小额信贷的涵义,简介农户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同时综述国内外关于小额信贷的研究现状。第三章是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主要回顾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史、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给中国小额信贷更好发展以借鉴。国外小额信贷实践经验体现在以下几点:小额信贷应扩大到尽量多的中低收入群体,且一定要注重风险控制;小额信贷利率的确定既要考虑机构的财务可持续性,亦要考虑客户的可承受性;小额信贷的发展要循序渐进,且对小额信贷的监管必不可少;政府的金融政策和国家的金融改革对小额信贷的发展十分重要,必要的扶持不可少。第四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主要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分析现状特点、存在问题及原因,评估其成效。得出以下基本观点:中国的农户小额信贷从开始引进到现在的全面试行推广,有了长足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发展的金融需求;农户小额信贷在资金来源、风险防范、利率、政策扶持和监管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金融机构不能贷、不敢贷、不愿贷,农户无法贷现象仍很突出。第五章是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农户视角,通过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借贷情况的调查,对农户的经济行为和信贷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使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农户信贷需求与来自放贷机构的外生限制条件的关系进行分析,分别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收支平衡法测算了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农户信贷需求旺盛,但有效需求不足,主要受贷款利率过高、抵押担保条件和期限过短的影响。第六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本章立足小额信贷机构视角,利用对广东省茂名市农村信用社的调查统计数据,首先介绍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及与农户信贷需求的匹配情况,并分析农户小额信贷的财务收入和交易成本,进而运用盈亏平衡利率模型测算小额信贷机构可承受最低贷款利率,并通过对盈亏平衡利率与实际执行利率、农户心理承受利率进行比较,分析影响农户小额信贷利率的各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供给与农户信贷需求存在不匹配;农户小额信贷在目前的现状下要达到可持续,需要的盈亏平衡利率极高,大大超出了农户的承受能力;造成利率偏高的核心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信贷营运成本率和信贷风险成本率偏高问题。第七章是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本章通过回顾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研究和实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建设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观点和设计框架,并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建立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使小额信贷在放贷机构和农户双方均可承受的利率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小额信贷机构和农户“双赢”的根本目的。第八章是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主要提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设想。主要观点包括:(1)在总体思路上提出建立一种能同时实现农户脱贫致富和小额信贷机构生存发展的可持续“双赢”目标的有效模式的观点。(2)在基本原则上提出“广覆盖、普受惠”、“有偿性、可持续”、“低成本、共发展”、“重激励、有保障”、“强监管、保稳健”等观点。(3)在发展模式上提出选择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市场化和准公益性的制度主义小额信贷模式。(4)在运行模式上提出“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5)在运行机制上分述了农户小额信贷市场准入及监管、贷款运作、市场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模式。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利用本论文作者直接或参与调查的广东省茂名市农户和农村信用社的数据,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小额信贷需求方可承受的最高利率和供给方可接受的最低贷款利率问题,得出现行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实际执行利率高于农户预期,而低于小额信贷机构预期,因而应该探寻农户小额信贷供需双方可接受的合理的均衡利率区间的结论,从而既不同意目前比较流行的农户可承受贷款高利率的观点,也不同意小额信贷机构能够在贷款低利率下实现可持续的观点。(2)将本论文作者参与创建的广东省茂名市标准化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引入农户小额信贷研究中,以求更有效解决农户小额信贷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降低小额信贷的营运成本和风险成本,实现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该系统与现有信用信息系统的区别与优点在于:它是以“户”(农户)、而不是以“人”(个人)为单位,以统一的农户征信数据元为标准,采用批量导入与手工录入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农户信用的自动评价。(3)根据中国“三农”和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现状,本论文首次提出了构建一种界于福利主义和商业性制度主义之间的、准公益性和准市场化相结合的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模式的观点,并细述了其运作机制,即多元化组织体系+多渠道资金来源+农户征信体系+利率适中的小额信贷+信贷保险+政策扶持+审慎监管。文章的不足之处可能有:要想全面地系统地把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问题搞清楚,需要大量的调研和广泛的资料收集,但由于受到客观现实条件的限制,无法获取我国全面系统的资料与相关数据,因而本文仅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实证分析了传统农业地区农户小额信贷问题,样本有一定局限性,因而也就难以通过完全的量化分析来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进行研究。

王信[8](2014)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实施有赖于农村金融市场改革的推动。然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与金融机构发展虽历经三次大的变革和调整,但还是无法根本扭转大量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和乡镇层级)依然存在着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银监会于2006年12月出台相关政策,大幅调整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境内外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期望通过大力发展扎根农村、服务于“三农”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农村资金的部分回流,充分利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管理层次少、经营方式活的特点积极“支农”、“支小”和“支微”;同时,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的现行竞争状况,提高经济和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自2007年以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推出已有6年多,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究竟发展情况如何?它们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相比,有何发展特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是否达到了预期政策效果和目标?这正是本文选题研究的意义之所在。本论文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生存发展机理和理论依据,并结合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三农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特征,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变迁及环境约束;然后,论文通过实地调查深入考察了我国三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现状、发展特征及存在问题,找出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又运用试点发展的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政策效果及影响政策效果发挥的制度设计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论文研究和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结合我国金融实际和三农发展需要,研究提出了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定位、三种类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选择,以及相关配套改革措施。全文共包括六大部分,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如下: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和阐述。同时,本章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和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其中国外的研究动态主要从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变、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国内研究动态主要从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范式转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总体来看,现有文献集中于传统农村金融体制存在问题及改革对策的研究,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背景、发展环境、试点现状及问题研究的较多,而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征、政策效果及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研究则较为欠缺。第二章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分析”。本章主要对比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在准入条件、经营特点及功能作用等方面的不同特色,并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制度环境和理论依据。具体研究思路是,首先分析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整个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接着对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即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分别进行了界定;其次,结合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和制度环境,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增加农村市场的资金供给和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局面。最后,还探讨了支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理论基础。研究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金融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有其产生的重要理论依据。这些理论依据包括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长尾理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及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第三章是“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现状与发展特征考察”。本章主要结合实地调查数据,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近年来的总体发展格局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分别对三种组织形式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现状、发展特征、成效及问题等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的区域分布分析发现,三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村镇银行发展速度最快,但分布明显偏向东部地区;有银监会批准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缓慢,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小额贷款公司的数量分布在东中西部相对均衡,但在资本总额和贷款规模方面,东西差距巨大。论文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的试点现状、运营特征,认为村镇银行具有管理模式上与主发起行趋同化、运营支行化、定价管理粗放化、设立地点以县城为主等特点,存在着公司治理弱化、筹资难度大、经营成本高、盈利水平低、贷款风险高等问题。从福建及其他地区的小贷公司试点看,小贷公司的兴起推动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拓宽了县域经济的资金来源,有效缓解了农村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难问题,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民间非法借贷的蔓延;但小贷公司也面临着法律地位不明确、融资杠杆率低、资金来源严重受限、专业管理人才不足、监管难度大等问题,论文还从法律定位、监管制度及发展方向三个方面对小贷公司的问题根源进行了深层次的制度分析。本章最后,在比较分析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种运作模式(机构化运作管理模式、商业银行代管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的基础上,运用来自四川、河南和山东三地调查资料,重点讨论了政府主导型村级资金互助社在设立原则、资金构成、组织架构等方面的运作特征。研究认为,资金互助社具有社员入股产权明晰,社区主导、自我管理,强调社区瞄准和封闭运作、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帮扶机制等发展特征;在扶贫支农方面,资金互助社具有村镇银行、小贷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但目前也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治理结构不完善、项目运转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第四章是“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分析”。本章首先研究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目标、政策传导过程和传导机理;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照银监会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三年规划目标,发现三类机构的数量规划目标只完成了60.7%,在地区分布目标上也没能实现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农业大县和贫困地区倾斜的预期。接着,论文运用来自三省的农户调查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多元回归实证模型等方法,重点对村级资金互助社的支农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是否参加互助社、是否使用互助资金与农户收入增长变量显着相关;但非贫困户利用资金互助社的机会更多,意味着互助资金对贫困户的支持力度还不足;农村互助资金使用效果的好坏,与借款农户的自身素质(如户主受教育年限、健康状况等)有着密切关系。调查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行效果除了扶贫支农方面的经济价值,还具有融洽成员关系、干群关系等方面的社会管理功能,对村级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正向效应。本章最后深入探讨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制度设计因素,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商业金融或普惠金融的性质(或目标)抉择、小型微利或规模经济的规模选择,以及经营策略选择、监管体制选择等制度设计层面,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回避或模糊处理这些制度设计层面的冲突。第五章是“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主要介绍和分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其中发达国家重点比较分析了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点及经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析了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农村金融制度特色和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经验。分析认为,国外经验的重要启示在于:农村金融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立足本国国情,不能盲目照搬;强调政府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合作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农村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作为基础和保障等。第六章“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是全文研究的落脚点。针对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共性和差异化问题,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经验,首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市场功能进行了总体定位;然后,根据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者各自不同特征,提出它们未来发展的各自模式选择及经营策略;最后,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的具体建议。研究认为,在市场定位方面,要明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农村社区型小微金融机构和普惠性农村金融体系的生力军属性,坚持“支农、支小、支微”的服务原则和“特色化、能赚钱、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并放宽准入条件、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多元化资本投入,同时,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协同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方面,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可选择总分行制或控股公司制模式;小贷公司的未来发展路径既可选择成为专业化的贷款零售商,也可创造条件逐步改制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则应是多方合作、相融共生模式,包括资金互助社与商业银行联合发展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区域联合发展模式、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模式。除了模式选择,论文还提出了促进各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顾“支农、支小”政策目标和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具体策略建议。最后,论文还从应对利率市场化挑战、财政和货币扶持政策、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存款保险和农业保险制度等视角,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相关配套改革的系列政策建议,特别强调了农业保险对农村信贷风险的分担和转移功能,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农业保险机构合作、农村信贷产品与农业保险产品合作途径及意义。纵观全文研究,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线索,重点探讨了影响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特征及发展遇到的瓶颈,找出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政策效果发挥的各主要因子,才能创新性地提出兼顾支农政策需要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模式。论文研究的主要特色及创新之处包括:一是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性研究。论文较深入地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的目标、政策传导过程和传导机理,比较分析了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支小、支农”效果优劣,并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社区互助性金融组织,不仅对农户家庭增收扶贫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还对村级社会治理具有积极的社会效应。最后还深入探讨了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多方面制度设计因素,包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目标冲突、规模选择冲突、策略冲突及监管冲突等,认为制度设计层面矛盾和冲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发挥和政策目标的实现。要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不能回避或模糊处理这些制度设计层面的矛盾冲突。二是创新性地探讨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及发展模式选择。从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兼顾支农政策目标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双重需要,论文提出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乡村社区型小微金融和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生力军的市场定位,认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该坚持“支农、支小、支微”服务方向和“特色化、能赚钱、可持续”的经营方针。在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方面,认为村镇银行未来发展可选择总分行制或控股公司制模式,小贷公司则可选择成为专业化的贷款零售商或改制为村镇银行的发展路径,农村资金互助社则只有选择多方合作、相融共生的道路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在设计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及经营策略时,始终坚持支农政策需要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可持续发展二者兼顾。三是结合福建省的试点调查资料,较全面地考察了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历史、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探讨了影响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层次制度根源,并提出了小贷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多种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论文从现行法律法规出发,深入讨论了小额贷款公司在法律上的模糊性质定位及对小贷公司经营的不利影响,分析了小贷公司未来两条发展路径的可行性及应具备的经营条件和制度环境,探讨了小贷公司现行的多头监管造成的有些管得太多、有些无人管的失序局面,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较全面的小贷公司发展策略及监管制度改革的建议。

吕思杨[9](2014)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三农”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推进的整个进程中,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是必经之路。而农村金融制度作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无疑将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资金的大部分流向比较效益高的非农部门,缺乏合适有效的金融供给,无法满足农村合作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构成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本文在此背景之下,对我国农村金融支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地研究,依据金融支持理论,同时,借鉴国外经验,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建议及对策,并找出适合我国国情和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道路。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本章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对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二章: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及组织概念和特征阐述。界定了合作经济、农村合作经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范围。对本文涉及的有关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理论作出阐述。论述了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支持的关系。第三章: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需求、金融信贷供给主体、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政策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现状。第四章:阐述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应现状中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需求、金融信贷供给主体、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政策五个方面的存在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第五章:通过对发达国家美国、日本、法国,发展中国家印度、孟加拉国、巴西的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和总结,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和启示。第六章: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金融供给与需求做了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发展结构和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指标对农村合作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即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增长。第七章: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金融需求、金融信贷供给主体、金融市场发展与创新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扶持政策五个方面的角度论述了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代淑媛[10](2013)在《贫困县金融发展研究 ——以云南省武定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贫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沉重的社会现象,在云南,贫困问题更显得尤为突出。目前,云南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7个,国定扶贫重点县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约占云南129个县(区)的57%。贫困问题仍是云南今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缓解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和深度,有多种渠道和措施,但最为直接和明显的是发展农村经济,而金融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配置资本要素的关键作用,随着农村资本稀缺问题的不断突显,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推进农村金融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论文按照金融发展如何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推进贫困地区反贫困进程为研究主线,疏理分析了国内外在农村金融发展与反贫困研究成果,总结出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研究在支持贫困地区反贫困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问题。论文的核心内容是以金融发展理论为主线,围绕金融深化和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对样本地区的金融结构、金融需求以及样本地区存贷规模和金融相关率水平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用详实的第一手调研资料为依据,综合分析判定样本地区的金融在支持贫困减少方面存在问题,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从反贫困的角度,对现有农村金融供给主体提出改革思路,对贫困县融资困难最突出问题的担保抵押环节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开展“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从金融发展的全方位视角度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建议。

二、加强再贷款管理 有效服务于“三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再贷款管理 有效服务于“三农”(论文提纲范文)

(1)供给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分析
        (二)关于信贷渠道在我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
        (三)信贷渠道下的资产负债表渠道与银行贷款渠道
        (四)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研究
        (五)文献述评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中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不足
第一章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及其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理论基础
        一、货币政策传导的基本理论
        二、信贷渠道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内涵
        二、基于金融加速器理论对货币政策产业结构效应的阐释
        三、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对货币政策区域结构效应的探讨
        四、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理论对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的新视角剖析
    第三节 信贷渠道传导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传导环节因素
        二、金融市场发展因素
        三、传导主体行为因素
第二章 供给侧改革及其对信贷渠道的影响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历程及信贷渠道的重要性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历程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
        三、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及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及其必然性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影响
第三章 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有效性分析
    第一节 供给侧改革下信贷渠道调整的现实描述
        一、供给侧改革对货币政策的新要求
        二、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效果
    第二节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有效性实证研究
        一、VAR模型原理
        二、实证方法
        三、实证结果
        四、信贷规模——传递机制还是政策工具?
第四章 信贷渠道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有效性分析——以产能过剩行业为例
    第一节 产能过剩及产能过剩行业融资结构分析
        一、产能过剩概念及内涵
        二、产能过剩与其他概念的异同
        三、产能过剩的成因
        四、产能过剩的衡量标准
        五、信贷渠道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
        六、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结构分析
    第二节 信贷渠道对产能过剩行业融资结构影响的检验
        一、模型设计与数据来源
        二、描述性统计
        三、数据回归分析
第五章 信贷渠道在区域经济调整中的有效性分析——以区域效应为例
    第一节 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现状描述
        一、文献综述
        二、货币政策信贷渠道区域效应的作用机制
        三、我国货币政策现状及其区域效应现状
    第二节 模型设计与数据处理
        一、空间相关性的判断
        二、空间计量模型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四、数据基本处理
    第三节 信贷传导渠道区域效应的检验
        一、空间计量模型的检验
        二、实证结果分析
研究结论与展望
    基本结论及政策含义
        一、基于总量视角来看
        二、基于结构视角来看
    政策建议
        一、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二、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完善落后地区信贷渠道
        三、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
        四、进一步拓宽与疏通银行信贷资金渠道
        五、修复理直银行信贷资金渠道,引导资金“脱虚向实”
        六、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促商业银行信贷渠道转型
        七、振兴实体经济,为银行信贷资金提供更多投资渠道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2)农商行差异化发展的效果及对策研究 ——以紫金农商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背景
    二、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
        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现阶段发展状况
    第二节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和成因
        一、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问题
        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困境的成因分析
第二章 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案例介绍
    第一节 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早期探索
        一、紫金农商银行的基本情况
        二、紫金农商银行早期发展具备的条件
        三、紫金农商银行早期探索的措施
    第二节 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阶段
        一、紫金农商银行选择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必要性
        二、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策略
        三、差异化发展策略的实施路径
第三章 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效果分析
    第一节 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绩效分析
        一、策略实施角度分析
        二、经营状况角度分析
    第二节 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阶段的行业内对比
        一、研究方法及相关步骤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和样本的选取
        三、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策略实施效果的实证评价
第四章 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策略优化
    第一节 研究方法选择
        一、研究方法的简单介绍
        二、分析的相关步骤
    第二节 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策略优化
        一、紫金农商银行当前面临的外部因素分析
        二、紫金农商银行当前面临的内部因素分析
        三、紫金农商银行差异化发展的战略确定
        四、紫金农商银行未来发展的具体策略
研究结论与应用
    一、研究结论
    二、案例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中国农村金融发展 ——影响机理与模式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农村金融基础理论
        2.1.1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
        2.1.2 长尾理论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1.4 农村金融市场论
    2.2 国内外农村金融相关文献综述
        2.2.1 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2.2.2 农村金融发展与收入增长
        2.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转变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发展脉络
        3.1.1 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初步建立(1979-1993)
        3.1.2 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农村金融格局(1994-1996)
        3.1.3 后危机时期农村金融发展放缓(1997-2002)
        3.1.4 自下而上深化农村金融改革(2003年至今)
    3.2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特征
        3.2.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3.2.2 中国农村金融总体发展特征
        3.2.3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及形成机理
    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背景与实践
        3.3.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背景
        3.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实践
        3.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经济功能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
    4.1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理论分析
        4.1.1 农村金融与经济协调增长过程
        4.1.2 农村金融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4.2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4.2.1 模型设定
        4.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
        4.3.1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区域差异分析
        4.3.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区域差异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
    5.1 农村金融发展与收入增长:理论分析
        5.1.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路径
        5.1.2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负效应
    5.2 实证研究设计
        5.2.1 模型设定
        5.2.2 变量说明
        5.2.3 样本选择
    5.3 实证结果分析
        5.3.1 基准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5.3.2 门槛效应检验
        5.3.3 门槛回归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运营特点与创新
    6.1 美国现代农业金融组织体系
        6.1.1 美国农村金融体系类型及发展
        6.1.2 美国农业金融体系运营特点
    6.2 日本现代农业金融组织体系
        6.2.1 日本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类型
        6.2.2 日本农业金融组织体系的运营特点
    6.3 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模式
        6.3.1 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蓝海战略概况
        6.3.2 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的农村金融服务运营特点
    6.4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第7章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创新
    7.1 供给侧改革与农村金融创新
        7.1.1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村金融创新机遇
        7.1.2 供给侧改革与农村金融创新
    7.2 基于土地流转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7.2.1 金融支持土地流转的不适应分析
        7.2.2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模式的提出
        7.2.3 土地信托流转模式与传统流转模式的对比
        7.2.4 农村土地信托流转模式实践
    7.3 基于“互联网+”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7.3.1 以互联网思维破解农村金融发展难题
        7.3.2 农村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
        7.3.3 农村”互联网+产业链”金融模式
        7.3.4 “互联网+产业链”金融模式实践
    7.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
        7.4.1 村镇银行发展模式及方向选择
        7.4.2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模式及方向选择
        7.4.3 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模式及方向选择
第8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深化农村金融发展与创新的建议
        8.2.1 供给侧改革下农村金融发展的思路与重点
        8.2.2 深化涉农金融创新,支持服务“三农”发展
        8.2.3 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减轻农村金融发展负效应
        8.2.4 完善土地信托流转组织架构
        8.2.5 创新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品牌
        8.2.6 推进农村金融发展配套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后记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一)创新点
        (二)难点
        (三)不足
第一章 现代金融体系简论
    一、金融范畴
        (一)金融的内涵
        (二)金融的起源
        (三)金融范畴的形成与拓展
    二、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一)现代经济的核心与纽带
        (二)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三)社会资金积聚与配置作用
    三、现代金融体系及其功能
        (一)现代金融体系
        (二)现代金融体系的功能
第二章 十八大以前的中国金融体系改革
    一、改革开放前的金融体系
        (一)改革开放前的金融机构
        (二)改革开放前的金融运行机制
        (三)改革开放前金融体系的缺陷
    二、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体系的逐步完善
        (一)金融体制改革的动因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
        (三)金融体系趋于完善及仍存在的缺陷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探索
    一、关于金融改革发展理论的探索
        (一)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理论探索
        (二)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理论探索
        (三)关于坚持市场导向的金融改革理论探索
        (四)关于发展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的理论探索
        (五)关于完善全球金融治理的理论探索
    二、关于构建现代金融架构体系的理论探索
        (一)关于优化金融机构体系的理论探索
        (二)关于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理论探索
        (三)关于健全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理论探索
    三、关于推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
        (一)关于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理论探索
        (二)关于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理论探索
        (三)关于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探索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实践举措
    一、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一)深刻反思国际金融危机的教训
        (二)遏制金融资金“脱实向虚”趋势
        (三)鼓励金融业扶持小微企业和农业
    二、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一)积极稳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
        (二)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三)拓宽保险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渠道
        (四)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
        (五)健全金融调控架构体系
    三、加强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一)健全金融监管制度
        (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
        (三)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经验
    一、始终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
        (一)党的领导是维护金融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三)以科学决策推进金融改革发展
    二、始终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
        (一)推动金融回归本源
        (二)确保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三)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始终坚持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相统一
        (一)正确处理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二)在稳定前提下坚持改革和发展
    四、坚持把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增强金融风险防控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构建与金融市场发展相适应的监管体制
        (三)明确金融监管对象
        (四)规范金融监管范围
        (五)创新金融监管手段
    五、坚持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协调发展
        (一)推进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结构改革
        (二)积极解决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不匹配问题
        (三)协同推进公司治理结构改革与监管体制改革
        (四)改变监管力量分散、效率低下现象
        (五)解决监管权责不对称问题
第六章 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构想
    一、构建符合国情的现代金融理论体系
        (一)创新金融改革理念
        (二)完善金融理论体系
        (三)正确处理金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四)构建有利于金融稳健发展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二、审慎推进金融体系改革
        (一)以法治思维和市场化方式推进金融改革
        (二)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金融改革
        (三)构建稳健、高效、包容式发展的金融体系
    三、完善金融企业公司治理结构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二)提升防范金融风险内控能力
        (三)强化监事会履职效力
        (四)有效发挥党委的领导作用
    四、构建综合型金融监管体制
        (一)建立统一的监管模式
        (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
        (三)强化市场行为监管
        (四)推进金融监管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5)我国央行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文献综述
        2.1.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2.1.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2.1.3 文献评述
    2.2 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基础
        2.2.1 货币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
        2.2.2 货币中性和非中性理论
        2.2.3 理论评述
3 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理论分析
    3.1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3.1.1 短期流动性调节(SLO)
        3.1.2 常备借贷便利(SLF)
        3.1.3 中期借贷便利(MLF)
        3.1.4 抵押补充贷款(PSL)
        3.1.5 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3.2 新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3.2.1 构建利率走廊模式
        3.2.2 新型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
        3.2.3 新型货币政策资产价格传导机制
    3.3 新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效应分析
        3.3.1 构建利率走廊上限中介目标及效应分析
        3.3.2 定向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及效应分析
    3.4 新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4 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4.1 SVAR模型概述
        4.1.1 SVAR模型的一般形式
        4.1.2 SVAR模型的识别
    4.2 样本数据的选取
    4.3 短期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检验
        4.3.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4.3.2 模型建立
        4.3.3 短期SVAR模型的识别
        4.3.4 滞后阶数的确定及AR根检验
        4.3.5 基于短期新型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函数分析
    4.4 中长期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4.4.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4.4.2 模型建立
        4.4.3 中长期SVAR模型的识别
        4.4.4 滞后阶数的确定及AR根检验
        4.4.5 基于中长期新型货币政策冲击的响应函数分析
    4.5 定向降准货币政策有效性实证分析
        4.5.1 样本数据选取
        4.5.2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4.5.3 建立模型
        4.5.4 定向降准SVAR模型的识别
        4.5.5 滞后阶数的确定及AR根检验
        4.5.6 定向降准货币政策冲击下响应函数分析
5 主要结论及相关政策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相关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金融转移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金融转移
        2.1.2 农村金融制度
    2.2 相关理论
        2.2.1 农村金融理论
        2.2.2 制度变迁理论
3 金融转移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过程
        3.1.1 第一阶段1978年—1993年:农村金融市场恢复发展时期
        3.1.2 第二阶段1994年—2005年:多元化农村金融体制时期
        3.1.3 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农村金融市场放开阶段
    3.2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金融转移的渠道分析
        3.2.1 政府直接转移
        3.2.2 金融约束下的租金分配
        3.2.3 金融门槛效应
    3.3 金融转移视角下影响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具体因素
        3.3.1 政策资金
        3.3.2 金融租金
        3.3.3 金融门槛
4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的选择与处理
        4.1.1 制度变迁指标
        4.1.2 数据的选择和处理
    4.2 基于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4.2.1 序列平稳性检验
        4.2.2 Johnson协整检验
        4.2.3 格兰杰因果检验
        4.2.4 模型回归结果
    4.3 实证结果分析
5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政策资金推动了农村金融制度变迁
        5.1.2 金融租金的获取推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
        5.1.3 为降低金融门槛而推动金融制度变革
    5.2 政策建议
        5.2.1 提离金融支农力度
        5.2.2 构建有效农村金融监管制度
        5.2.3 优化农村金融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本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框架和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框架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创新、不足与改进
        1.6.1 可能的创新
        1.6.2 不足之处
        1.6.3 改进方法
2. 理论综述与研究回顾
    2.1 农户小额信贷的定义
    2.2 小额信贷相关理论依据
        2.2.1 金融抑制论、农业信贷补贴理论与小额信贷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与小额信贷
        2.2.4 普惠金融体系理论与小额信贷
        2.2.5 信贷配给理论与小额信贷
    2.3 国内外小额信贷研究综述
        2.3.1 关于小额信贷机构的研究
        2.3.2 关于小额信贷运作机制的研究
        2.3.3 关于小额信贷利率的研究
        2.3.4 关于小额信贷作用的研究
        2.3.5 关于小额信贷立法和监管的研究
        2.3.6 关于小额信贷政策扶持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2.4.1 研究的成果
        2.4.2 研究的不足
3. 国外小额信贷实践及启示
    3.1 小额信贷起源及发展
    3.2 国外小额信贷模式介绍
        3.2.1 发展模式
        3.2.2 机构模式
        3.2.3 贷款模式
        3.2.4 利率模式
        3.2.5 监管模式
        3.2.6 扶持模式
    3.3 国外小额信贷发展趋势
    3.4 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3.5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及其启示
        3.5.1 印度小额信贷模式
        3.5.2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过
        3.5.3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原因分析
        3.5.4 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经验教训
    3.6 本章小结
4.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
        4.1.1 萌芽阶段(1981~1993年)
        4.1.2 试点初期阶段(1993~1996年)
        4.1.3 项目扩展阶段(1997~1999年)
        4.1.4 农村信用社全面介入阶段(1999~2005年)
        4.1.5 正规化、制度化发展阶段(2005年至今)
    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现状及特点
    4.3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成效分析
    4.4 中国小额信贷支农存在的问题
        4.4.1 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4.4.2 各类小额信贷机构支农存在的问题
    4.5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5.1 调查样本来源
    5.2 农户经济行为特征
    5.3 对农户的分类
    5.4 农户信贷需求类型
    5.5 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5.5.1 总体需求特征
        5.5.2 不同类型农户信贷需求特征
    5.6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对农户信贷需求的影响
        5.6.1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理论分析
        5.6.2 外生信贷限制条件的实证分析
    5.7 中国农户信贷利率承受能力分析
        5.7.1 问卷调查法
        5.7.2 收支平衡法
        5.7.3 结论
    5.8 本章小结
6.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实证分析——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
    6.1 调查样本来源
    6.2 农户小额信贷供给现状
        6.2.1 资金来源
        6.2.2 信贷额度
        6.2.3 贷款方式
        6.2.4 贷款投向
        6.2.5 贷款期限
        6.2.6 贷款利率
        6.2.7 办贷时间
    6.3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收支分析
        6.3.1 农户小额信贷机构财务收入
        6.3.2 农户小额信贷交易成本
    6.4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
        6.4.1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模型介绍
        6.4.2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测算——以茂名市农信社为例
        6.4.3 农村信用社对农户小额信贷利率心理底线测算
    6.5 盈亏平衡利率r_0的实证比较分析
        6.5.1 盈亏平衡利率r_0与其它利率的比较
        6.5.2 农户小额信贷盈亏平衡利率(r_0)偏高的原因分析
    6.6 利率市场化对农户小额信贷的影响实证分析
        6.6.1 政策执行情况
        6.6.2 贷款变化情况
        6.6.3 结论
    6.7 本章小结
7.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与农户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以广东省茂名市农村征信体系建设为例
    7.1 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文献综述
        7.1.1 国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7.1.2 国内农村征信体系研究概述
        7.1.3 对国内外农村征信体系研究的评述
    7.2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现状
    7.3 中国农村征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7.4 标准化的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构建
        7.4.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设计理念
        7.4.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框架
        7.4.3 农户信用信息指标体系
        7.4.4 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和更新
        7.4.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
        7.4.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
        7.4.7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作用理论分析
    7.5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的实证分析
        7.5.1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前的农户小额信贷实践——信用村镇建设
        7.5.2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情况
        7.5.3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应用效果分析:贷款交易成本视角
    7.6 农户征信管理系统在广东省其它地区应用情况介绍
        7.6.1 郁南模式
        7.6.2 梅州模式
    7.7 本章小结
8. 中国农户小额信贷有效模式选择
    8.1 总体思路
        8.1.1 指导思想
        8.1.2 基本原则
    8.2 发展模式
        8.2.1 总体模式
        8.2.2 运行机制
    8.3 组织机构模式
        8.3.1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贷主力军
        8.3.2 商业银行:大银行可做小业务
        8.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兼顾发展速度与规范稳健
        8.3.4 NGO:逐步过渡到准公益性制度主义
        8.3.5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金融机构与农户的双向综合服务平台
        8.3.6 民间金融组织:合法化、规范化发展
    8.4 资金来源模式
        8.4.1 农村信用社
        8.4.2 商业银行
        8.4.3 村镇银行
        8.4.4 小额贷款公司
        8.4.5 农村资金互助社
        8.4.6 NGO
        8.4.7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
        8.4.8 民间资本
    8.5 农户征信模式:全面推广应用农户征信管理系统
        8.5.1 构建农户征信相关法规体系
        8.5.2 构建农户征信管理组织保障机制
        8.5.3 构建农户信用信息跨部门采集和共享机制
        8.5.4 构建对农户征信管理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机制
        8.5.5 构建长效宣传培训机制
        8.5.6 构建监督检查考核机制
    8.6 农户贷款模式
        8.6.1 运作机制
        8.6.2 贷款条件
        8.6.3 贷款种类
        8.6.4 贷款额度
        8.6.5 贷款用途
        8.6.6 贷款期限
        8.6.7 贷款利率
    8.7 信贷保险模式
        8.7.1 政府主导模式
        8.7.2 市场主导模式
    8.8 扶持模式
        8.8.1 法律法规保障
        8.8.2 财政政策支持
        8.8.3 货币政策引导
        8.8.4 金融生态建设
    8.9 监管模式
        8.9.1 监管原则
        8.9.2 监管重点
    8.10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8)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索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
        1.1.2 城乡统筹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服务需求特点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一般分析
    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关系
        2.1.1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路径的定位选择
        2.1.2 村镇银行的界定
        2.1.3 小额贷款公司的界定
        2.1.4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界定
    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背景及试点实践分析
        2.2.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产生的背景
        2.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准入政策的出台
        2.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践分析
    2.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重要性与经济功能的理论分析
        2.3.1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意义
        2.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主要经济功能
    2.4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理论依据
        2.4.1 金融抑制、金融深化与农业信贷补贴论
        2.4.2 长尾理论
        2.4.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4.4 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
    2.5 本章小结
3 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现状与发展特征考察
    3.1 城乡统筹背景下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总体发展格局
        3.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区域分布比较
        3.1.2 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区域分布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2.1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历程
        3.2.2 村镇银行的主要特征分析
        3.2.3 我国村镇银行试点发展的调查分析
        3.2.4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3.1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3.2 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特征
        3.3.3 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情况的调查分析
        3.3.4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分析
        3.3.5 小额贷款公司发展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3.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现状与特征考察
        3.4.1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及发展历程
        3.4.2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主要特征
        3.4.3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发展的调查分析
        3.4.4 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效果分析
    4.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规划的政策目标分析
        4.1.1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规划目标
        4.1.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政策传导过程及规划政策效果分析
        4.1.3 政策传导中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4.2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效应的实证研究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互助资金对农民增收效果的实证分析
        4.2.3 农村资金互助社对村级社会治理的影响效应分析
    4.3 影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政策效果的制度设计因素分析
        4.3.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性质冲突:商业金融or普惠金融?
        4.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冲突:小型微利or规模经济?
        4.3.3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策略冲突:水平竞争or垂直合作?
        4.3.4 监管冲突:降低准入门槛or严格的审慎监管?
    4.4 利率市场化进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4.4.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4.4.2 利率市场化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
        4.4.3 农村金融市场中利率市场化的制约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1.1 美国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5.1.2 法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借鉴
        5.1.3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1 印度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2.2 孟加拉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模式及经验
    5.3 国外农村金融机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5.4 本章小结
6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及对策建议
    6.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及宏观政策调整
        6.1.1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功能定位
        6.1.2 放宽准入条件,采取激励约束机制引进多元化资本投入
        6.1.3 构建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协同监管的农村金融监管体制
    6.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1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2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2.3 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及策略选择
    6.3 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选择
        6.3.1 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培育良好的目标客户群
        6.3.2 创新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
        6.3.3 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增强金融创新能力
        6.3.4 不断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定价能力
        6.3.5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资源,提升金融支农服务水平
    6.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推进相关配套改革
        6.4.1 加大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财政、货币政策扶持力度
        6.4.2 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加强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6.4.3 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改善小微金融存款环境
        6.4.4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1-6)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9)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意义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农村合作经济及其金融支持理论
    2.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及组织概念和特征
        2.1.1 合作经济与农村合作经济
        2.1.2 传统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
        2.1.3 传统与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2.2 农村金融支持理论的发展
        2.2.1 农村金融供需理论
        2.2.2 农村信贷补贴理论
        2.2.3 农村金融深化理论
        2.2.4 农村金融约束理论
        2.2.5 小额信贷/小额金融理论
    2.3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支持的关系
        2.3.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支持
        2.3.2 金融发展需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平台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现状
    3.1 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需求
        3.1.1 农村合作经济及金融需求的发展历史
        3.1.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需求
    3.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供给主体
        3.2.1 政策性金融
        3.2.2 商业性金融
        3.2.3 农村合作金融
        3.2.4 农业保险
        3.2.5 农业担保
    3.3 农村金融市场
        3.3.1 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
        3.3.2 农产品期货
        3.3.3 扶贫贴息贷款
    3.4 农村金融基础建设状况
        3.4.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3.4.2 农村支付体系建设
    3.5 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扶持政策
        3.5.1 国家金融政策
        3.5.2 国家财政政策
        3.5.3 地方扶持政策
    3.6 本章小结
4 我国新型合作经济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需求存在的问题
        4.1.1 农村合作经济自身发展不规范
        4.1.2 农村合作经济金融需求差别大
        4.1.3 农村合作经济缺少有效抵押担保物
    4.2 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供给主体存在的问题
        4.2.1 政策性金融供给不足
        4.2.2 商业性金融积极性不高
        4.2.3 合作性金融难当重任
        4.2.4 民间金融蕴藏较大社会风险
        4.2.5 农业保险保障程度较低
        4.2.6 农业担保体系建设不完善
    4.3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4.3.1 农村金融产品和工具匮乏
        4.3.2 农村金融机构差别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4.3.3 农产品期货市场发育不健全
        4.3.4 各涉农业态市场的联动机制有待加强
    4.4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4.4.1 农村征信体系建设滞后
        4.4.2 农村支付结算体系建设缓慢
        4.4.3 农村金融中介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4.5 农村金融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4.5.1 对农村金融的引导和扶持力度不够
        4.5.2 金融财政扶持政策缺乏有机结合
    4.6 本章小结
5 农村合作经济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借鉴
    5.1 发达国家经验
        5.1.1 美国
        5.1.2 日本
        5.1.3 法国
    5.2 发展中国家经验
        5.2.1 印度
        5.2.2 孟加拉国
        5.2.3 巴西
    5.3 国外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借鉴
        5.3.1 政府扶持作用明显
        5.3.2 金融支持主体多元
        5.3.3 金融市场发展成熟
        5.3.4 金融政策法律健全
    5.4 本章小结
6 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水平实证分析
    6.1 农村合作经济与金融支持模型建立
        6.1.1 模型选择与方法介绍
        6.1.2 农村金融指标建立
    6.2 实证分析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实证分析过程
    6.3 实证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7.1 金融需求自身建设急需完善
        7.1.1 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的管理和财务体制
        7.1.2 提高农村合作经济主体金融知识素质
        7.1.3 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风险管控机制
        7.1.4 广泛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7.2 金融供给主体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7.2.1 强化政策性金融的政策和服务职能
        7.2.2 推动商业性金融积极履行为农服务义务
        7.2.3 确立合作性金融机构的主力军地位
        7.2.4 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
        7.2.5 完善农村担保体系建设
    7.3 金融市场创新协调发展需要加强
        7.3.1 加速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7.3.2 加快完善各涉农业态的农村金融市场
    7.4 金融基础建设投入水平需要增加
        7.4.1 优化农村信用金融生态环境
        7.4.2 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
        7.4.3 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
    7.5 金融扶持政策支持力度还需强化
        7.5.1 加快农村合作经济金融支持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7.5.2 加强地方政府对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
        7.5.3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7.5.4 强化金融政策的导向作用
        7.5.5 完善农村金融监督机制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贫困县金融发展研究 ——以云南省武定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第一章 贫困地区金融发展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节 贫困和反贫困的基本内涵
        一、贫困的定义
        二、反贫困的定义
        三、贫困的特征
        四、贫困的度量
    第二节 金融发展的涵义
        一、金融发展的定义
        二、金融发展理论分析
    第三节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反贫困的关系研究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二、经济增长与反贫困的关系
第二章 武定县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武定县概况
        一、基本情况
        二、贫困现状
    第二节 武定县金融结构体系建设
        一、金融结构体系
        二、武定县目前建立的金融机构情况
    第三节 武定县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金融需求分类的含义
        二、按需求的主观动因进行分类的分析
        三、按需求主体对金融需求进行分类的分析
        四、借贷渠道及融资约束分析
    第四节 武定县农村金融发展程度判定
        一、农业存款变化分析
        二、农业贷款变化分析
        三、金融相关率分析
第三章 武定县金融发展在推进反贫困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金融机构结构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自上而下的正规金融机构无法有效地服务于当地的金融需求
        二、农村金融市场模式单一,缺乏竞争机制
        三、贫困地区的金融供给明显不足
        四、信贷程序比较复杂
        五、农村金融供给缺乏创新机制
        六、非正规金融缺乏有效监管
    第二节 贫困人口对金融需求存在的客观问题
        一、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对自身的金融需求缺乏应有的认知
        二、农村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抑制了农村金融需求
        三、农村地区贷款难的问题仍没得到本质的解决
        四、缺乏抵押品和担保
        五、农村的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的不完全匹配
第四章 国内外农村金融反贫困的成功经验与借鉴
    第一节 发达国家----法国的农村金融发展成功经验
        一、法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概况
        二、经验及启示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孟加拉国“以穷人的诚信打开小额信贷成功之门”的经验借鉴
        一、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发生历程
        二、经验及启示
    第三节 国内金融反贫困的成功做法----广东拾荷村“基金+协会+银行”的经验借鉴
        一、拾荷村的贫困情况
        二、“基金+协会+银行”模式简简介
        三、经验及启示
第五章 促进贫困县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基于反贫困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一、改革现有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强化反贫困作用
        二、加快建设新型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第二节 完善农村贫困地区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
    第三节 开展“三农”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加强再贷款管理 有效服务于“三农”(论文参考文献)

  • [1]供给侧改革下的货币政策信贷渠道效应研究[D]. 吕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2]农商行差异化发展的效果及对策研究 ——以紫金农商银行为例[D]. 从雨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3]中国农村金融发展 ——影响机理与模式创新[D]. 徐文奇. 天津财经大学, 2018(07)
  • [4]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 张岱.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7)
  • [5]我国央行新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 杨亚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
  • [6]金融转移视角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影响因素研究[D]. 王欣.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5(08)
  • [7]当前中国农户小额信贷几个问题研究[D]. 严青.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8]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特征及政策效果研究[D]. 王信.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9]我国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的金融支持研究[D]. 吕思杨. 东北林业大学, 2014(02)
  • [10]贫困县金融发展研究 ——以云南省武定县为例[D]. 代淑媛. 云南财经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加强再贷款管理,切实服务“三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