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观念与媒体文化生产

新消费观念与媒体文化生产

一、新消费者理念与媒介文化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李秉权[1](2020)在《社交媒体语境下隐私侵权、边界划定及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信息传播角度来看,社交媒体的发展史无疑是人类发展史的缩影。亘古至今,我们不懈的追求如何突破时空的限制、拓宽社会交往的广度、缩短信息传递的迟滞,期间产生了不同时代社交媒体所匹配的迥异传播范式。长久以来,大众传播始终承担着重要的社交职能,贯穿纸媒、电媒以及早期互联网时代,然而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的迅速普及彻底扭转了信息供需关系,传统的“传-受”范式被打破,“受众”转而变成了具有强大信息输出能力的节点,“泛传播”理念彻底颠覆了传统社交生活,也带来了社交媒体新的业态。信息爆炸的年代,社交媒体自我信息披露所导致的隐私侵权风险愈发升高,方式也更加隐蔽,如何在当前的信息传播生态中有效的保护自身隐私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众多社交媒体用户关切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意在通过社交媒体实证调查路径,以泛传播语境下国内社交媒体的发展态势为背景,重点结合隐私侵权现状调查及边界认知研究,探究当前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的用户隐私信息保护方式,重新思考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本文首先通过国内社交信息传播现状及社交媒体隐私保护的相关文献梳理,对泛传播语境下的社交媒体形态进行了重新阐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主体、研究内容、研究方式。其次藉由隐私边界管理理论与隐私悖论的理论指导,设置情境化的调查问卷,有针对性的提取问卷填写者自身隐私态度与隐私边界的认知情况。同时运用深度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个人隐私信息问题询问与观察,收集具有代表性的受访者资料。最后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社交媒体用户使用习惯在泛传播理念下的社交媒体中如何重构及隐私信息保护。研究发现:以性别、地区、教育水平为代表的传统人口统计学要素,对国内社交媒体用户的隐私认知影响力仍然较大,但性别差异导致的隐私侵权认知与边界混淆几乎可以忽略;教育水平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受教育程度较高与较低两个面向的用户隐私披露程度更高;地区差异导致的社会氛围影响力仍然存在;隐私悖论在国内社交媒体用户中较为广泛,用户为获取社交便利让渡隐私风险的情况显着,但通过深度访谈发现,用户并非被无意识驱动,而是权衡后的主动选择。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与深度访谈内容的结合表明:泛传播语境下,用户的主动披露不可避免受到隐私威胁,但随着信息脱敏程度提高也引发了隐私观念改变。由此提出三点法律实务中对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建议:一是隐私信息分级制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二是社交媒体隐私指导性案例的价值;三是精神损害赔偿力度的加强。

黎洁雯[2](2019)在《粉丝文化视域下中高端美妆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受众认知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在日益增长,特别是在生活、工作等场合中表现出对妆容的重视,购买及使用美妆品成为了不少现代男女的生活习惯。在此社会背景之下,众多美妆品牌布局中高端市场,并制定不同的营销传播策略以争夺市场。与此同时,互联网时代催生出庞大的粉丝群体,并逐渐构筑了粉丝文化。在粉丝文化盛行的风向中,品牌越来越关注粉丝群体,致力于通过整合品牌营销传播策略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以将普通消费者转化为品牌的粉丝。实际上,美妆品牌通过营销传播策略传递的信息,和受众接受的信息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此,深入了解受众认知,对品牌不断调整营销传播策略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创新性地从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框架出发,以粉丝作为受众主体,从粉丝文化的视域下研究粉丝对于中高端美妆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认知,并对美妆品牌的营销传播策略提出可行性建议。首先,基于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框架,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并归纳粉丝文化视域下,中高端美妆品牌营销传播信息策略、接触点策略以及工具策略的特点。第二,通过深度访谈法对粉丝型受众进行访谈,用话语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从中剖析粉丝型受众对品牌营销传播信息策略、接触点策略以及工具策略的认知现状。第三,将认知研究的结果与中高端美妆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特点进行对比,探析现时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传播效果。最后,就研究结论中呈现“认知不平衡”及“认知新趋势”两大方面对品牌营销传播策略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本研究契合时代发展的趋势,丰富了中高端美妆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理论思路,同时深入了解受众认知,有助于提升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传播效果,实现传播的实际意义。

武青[3](2018)在《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解析》文中认为作为继承历史上卢德主义而闻名的新卢德主义,在以往的大部分研究中,学者们仅停留于分析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的思想内容,将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简单地定义为一种技术批判思想,忽略了新卢德主义技术批判背后的文化旨趣和文化追求,缺乏对新卢德主义思想更深层次的认识。本文从文化批判的视角重新解读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思想,将新卢德主义技术批判思想理解为技术文化批判思想。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就是从文化批判的视域反思技术异己的文化力量,本文总结概括出其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四个特征:经验层面的文化批判、适度的技术悲观主义、怀念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立场和抵抗控制与诉求自由的文化追求。本文从三个主题对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展开解读:(1)技术化文化批判,(2)技术理性批判和(3)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主题一:技术化文化批判。新卢德主义考察了技术化文化在当代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所造成的消极后果,而其技术化文化批判的基本预设在于对传统文化的扞卫,在新卢德主义者看来,传统文化和技术化文化是根本对立不可调和的,正是对传统文化的留恋和对当代的技术化文化的不满,促使新卢德主义立足于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诗意的家园关系,批判技术化文化所造成的人的生活方式的技术化、单一化和去经验化。此外,新卢德主义还考察了传统文化被迫向技术化文化转变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在这一过程中,文化符号的意义被技术所重构,人的自主性逐渐让位于服从性和控制性。主题二:技术理性批判。新卢德主义批判了作为认识形式和思维方式的技术理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即消费主义、数学思维和效率思维在当代的过度张扬。技术理性思维方式在当代的膨胀,使得人存在的目的指向外在的消费、可计算或者效率的目标而非人本身。解析新卢德主义揭露技术理性得以实现其控制旨趣的具体机制,即技术理性对自然的控制、唯科学主义剥夺人的自主性和消费主义定义人生活的目的。挖掘新卢德主义对技术理性批判是立足于人文主义的价值诉求:倡导人的自由、推崇非理性因素的蓬勃生命力以及强调人类经验的重要作用。主题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基于伊格尔顿关于意识形态是“话语和权力的连接”的内涵理解基础上,解读新卢德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理论,指出其文化意识形态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对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技术话语进行去蔽,具体表现为解构技术进步观、去魅信息崇拜神话和揭露工业主义世界观的破坏性。通过解析新卢德主义关于技术具有内在的政治属性和工人阶级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缺失的思想,澄清新卢德主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运行机制的思考理路。新卢德主义对技术话语进行解蔽,是立足于技术民主化的政治诉求和文学自然主义的文化诉求的社会理想对现实观照的结果。新卢德主义的技术文化批判思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和逻辑困境。新卢德主义批判技术化文化、留恋传统文化,实际上是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立场上拒斥新兴文化,具有文化精英主义倾向,同时也过度强调技术对文化的负面作用,夸大技术的可能影响,表现出技术决定论的特质。在对技术理性批判的过程中,相对于法兰克福学派哲学思辨层面的批判,二者共同点是致力于揭露技术理性的控制旨趣,不同点在于新卢德主义着眼于经验层面的实践批判。新卢德主义对技术理性思维方式的批判和对人文主义价值的呼吁,表现出对更深层次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追求,这种内在立场的合理性值得推敲。本文提出对待技术理性应持一种承认技术理性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的贡献,警惕技术理性所导致的异化问题的适度立场。在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主题上,法兰克福学派曾作过影响颇大的“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的论述,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批判意识形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功能,都是对发达工业社会出现问题的思考,但相对于霍克海默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马尔库塞作为意识形态的物质性的技术和哈贝马斯作为新意识形态的技术理性等论点,新卢德主义开辟出新的研究对象—技术话语。新卢德主义过度强调技术的意识形态功能和政治属性而忽略技术自身的生产力功能,这是其又一个局限。此外,新卢德主义批判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政治立足点在于技术民主化诉求,这本身也存在问题,因为技术民主化不等于社会民主化,寄希望于通过技术民主化实现社会民主化是不现实的。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虽然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与文化冲突现象的反思,但对解决当前我国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面临的技术与文化冲突问题具有启示意义。

阎安[4](2017)在《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广电媒体是城市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子系统,是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和城市形象传播需要的窗口。本文从空间视域出发,在空间动力作用机制分析的基础上,着眼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的现实问题,从第一空间规模对渠道的影响、第二空间需求对内容的影响、网络信息空间对媒体平台功能和架构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其典型案例、实践经验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予以研究。从空间视域考察,大众传媒发展的现实过程是由多层次动力交互作用推动的,并存在多个维度的空间动力机制。在物质的第一空间,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空间的扩张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进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传媒相关产业发展,为大众传播提供了渠道资源。在精神与文化的第二空间,大众传媒进行精神生产,通过塑造“公共空间”和重建“想象的共同体”,在第二空间建构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城市精神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需求,也直接牵引大众传媒内容的生产方向。在由信息网络构成的“新的空间”,互联网实现了城市另一个界面的“可沟通性”,并重塑人类多个面向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空间连接、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被技术重构,也进而导致大众传媒的功能转换与平台迁移。从第一空间维度看,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源、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驱动媒体渠道的空间扩张。高密度社区降低了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位成本,使更加先进的通讯网络在城市化区域率先普及;受益于城市化区域旺盛的人口流动,广播电视无线传输渠道的移动优势得以发挥,以城市“动众”为服务对象的交通广播和移动电视成为城市广电新的增长点。对于城市广电而言,渠道的扩张和日益开放意味着“溢出效应”,但同时也意味着来自行业内强势媒体和行业外互联网巨头的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单纯的“规模驱动”将进入增速回落、直至增长乏力的阶段,而“创新驱动”将成为渠道拓展的新动力。对于城市广电来说,渠道资源将从垄断转向开放,从稀缺转向过剩。从第二空间维度看,当前中国城市呼唤理性、建设性的公共舆论空间,和具有包容度、亲近感的社会认同空间。正是上述需求,牵引着广电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城市广电在电波和屏幕中,建构起一个虚拟的城市交流场域,在反映社会舆论的基础上设置议题、提供意见,并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由此促进公民社会的发展。城市广电发挥监测本土环境、沟通本地人群、传播地域文化、延续城市记忆、弘扬城市精神的功能,成为促成城市文明外化与具象化的重要媒介。城市台自办节目一直是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在荧幕上呈现的家庭生活、日常礼节与习俗,为重建社会认同提供了帮助。对于城市广电来说,这是内容生产应该坚持的方向。从“一个新的空间”这一全新维度看,在城市空间被互联网深刻改造的背景下,城市广电的业务形态、组织架构和媒介功能也随之变革调整,作为内容产制者和渠道运营商的角色定位相应改变。城市广电转型发展而来的视听新媒体业务,尤其是带有网络社区特点的视音频网站,成为新技术条件下连接人与人的重要平台。这一转型延续并放大了广播电视自产生以来一直存在的促进社会沟通的功能,并融入了互联网社交化传播、生产主体民主化等特性优势。城市广电向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的转型,不仅扩宽了传统节目类内容的传播渠道,更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信息整合的优势。通过对城市资讯、城市服务、城市消费等要素的整合,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支撑,城市广电将转型成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综合对“三个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判断,本文认为,第一空间的扩张驱动力将从“规模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媒体渠道将从垄断变为“过剩”。在新的渠道生态下,城市广电应提高“善用渠道”的能力,着力降低渠道成本。通过区域资源整合与媒体协作、线上和线下渠道融合,实现渠道共享和内容价值最大化。在第二空间,由城市社会建设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牵引的内容生产仍将维系,城市广电仍是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社会认同的重要力量。通过深耕城市,捕捉城市化带来的新需求,可以推动城市广电不同类型的新节目研发;通过下沉到社区,实行“超级本地化”策略,可以以多样化的“小而美”生产赢得市场青睐。在网络信息空间,互联网越来越强的媒体属性和空间连接能力,将“倒逼”城市广电的融合与调整。通过广电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实现节目、技术、平台、人才等生产要素逐步共享融通;通过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推动城市广电实现跨地域、跨媒体、跨行业经营。

刘乃歌[5](2016)在《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迈克·费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1946—)是英国伦敦大学高尔德史密斯学院社会学教授,“理论、文化与社会”中心主任,着名的文化研究学者,更是后现代主义和文化全球化论争最有影响的参与者。他在其代表作《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Consumer Cultural and Postmodernism)(1991)、《消解文化一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Undoing Culture--Globalization and Postmodernism Identify)(1995)等论着中集成文化研究、社会学研究、美学研究等于一体,所形成的后现代主义消费理论产生了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并以“理论、文化与社会”中心主任和《理论、文化与社会》杂志创始编辑身份有效组织了文化研究的全球性对话。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既受到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激发,又受到哈桑、罗蒂、贝尔、詹姆逊、德里达、利奥塔德、鲍德里亚、布尔迪尔、鲍曼等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理论体系博大精深,融会交织了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美学等不同学科。本论文试图从社会学、文化学、美学、大众传播学四个领域的理论视角,深入挖掘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的内涵,阐述后现代主义是如何兴起的,又如何成为一个强大的、富有影响的文化思潮,并指出消费文化主要关照的是具体的消费实践所体现的消费快感以及审美特征。这种特征主要体现为后现代社会的消费者追求风格的多样性,消费文化能更直接地养成人们的个性及与他人的差异性。正是由于费瑟斯通解释后工业社会文化状况的独特视角,从而深刻阐述了如下重要的问题:他回答了如何区分文化的价值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在当下活着这样的终极问题。这是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给我们启示所在,也是本论文选题的意义所在。论文主体由六章构成,第一章是“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思想内涵与特征”。主要研究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的内涵、主要特征及理论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就是“现代性”为要实现自身而进行的自我批判与超越,具体表现为对传统的“主体性”概念、理性至上主义的批判,而最终走向人的自由生活——审美生活的实现。本章剖析了费瑟斯通消费文化理论的三个视角,以及费瑟斯通消费理论对于卢卡奇、霍克海姆、阿多诺、鲍德里亚等理论观点的继承与发展。费瑟斯通理论着重阐发的是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变得越来越显着的消费文化,而不是仅仅将消费看作是生产过程的简单结果,这是他的理论成就所在。在现阶段,当代社会中符号产品的过剩、文化失序、分层消解的倾向,表明文化问题已凸显,费瑟斯通的理论为我们对文化、经济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提供了深刻的启示。第二章是“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之日常生活审美化”。该理论是费瑟斯通在文化研究乃至社会学、哲学研究域限中的重要贡献,是费瑟斯通消费文化理论的核心部分。日常生活审美化表达的是消费社会的文化图谱,它和当前的文化论争具有千丝万缕的关联。本章要研究的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内容,费瑟斯通提出这个概念的历史时段、历史依据、理论的哲学界定及理论体系。费瑟斯通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并非是后现代的专利,它早在十九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城市化的进程中,就已经见诸波德莱尔、本雅明、西美尔的都市生活经验的描述之中,这是他“长时段”理论分析方法的充分体现。第三章是“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之大众传媒观”。大众传媒拥有的有效信息负载量、高效的传播特色、海量的受众互动参与,这一切成为消费文化得以空前发展的完美温床。费瑟斯通借用布尔迪尔的观点指出,大众媒介繁荣带来了消费主义的盛行,这种盛行促使人们对商品的态度发生转变,人们从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到关注符号价值,从注重唯一实用性到回归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些变化得到了商家、媒体、广告主的积极响应,在消费文化的思路下,不断革新变化,创造新的符号意义,使人们陷入消费文明中,消费欲望不断扩大,刺激消费产品市场也不断扩大。法兰克福学派代表理论家指出,这种扩大也是在社会文化权力的控制下产生与进行的,大众传媒和广告业无非就是文化权力的一个承载者,消费者在这样的权力控制下,几乎无法自我把控,受以上所提及的种种媒体与广告商家的指引,最终完成了消费行为。在拟态环境与消费者自主依赖的共同作用下,消费与文化权力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又由大众媒体与广告一同助力,消费主义时代的狂欢,自然愈演愈烈。当然,费瑟斯通也辩证地认为,今天的消费文化既不表明某种控制的失控,也不表明它就是更严厉的控制,它允许一种较为容易的控制机制,在有序和无序,地位意识与戏虐性幻想、渴望,情感控制与控制消解(de-control),理性计算与享乐主义之间摇摆。同时费瑟斯通也辩证地认为,在纷繁复杂的商品洪流中,商品所有者的身份和地位确实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样,但这并不会导致文化的失序甚至是社会的解体。第四章是“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之中产阶级消费文化观”。费瑟斯通认为,新型中产阶级试图以文化霸权的方式扩大自己在知识、符号产品方面的福祉,以文化资本对抗经济资本。尽管这种观点有时候无视经济与文化专家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无视自主性正日益增强的经济专家及理论家的重要性,但是,我们确实需要注意中产阶级中符号生产与传播专家们潜在权力的发展。中产阶层的消费实践是消费社会中最不可泯灭的力量源泉,无论是对品位与品牌的追逐,还是对身份和地位的建构,都是重塑消费社会消费品质的方法。本章主要研究费瑟斯通关于中产阶级的诸多理论问题,包括中产阶级的出现及这个阶层的出现使消费主义得以更为广阔地传播,中产阶层与消费社会的产生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彼此推动着各自地发展与革新。中产阶级的消费文化实践方式体现了与后现代主义的结盟,一方面为防止其他阶层的参与,保护本阶级的文化权利,他们在积极地建构着本阶级的文化,另一方面体现了多元差异性和后现代生活的文化理念,即表现对大众狂欢、个性快乐的赞许,对快感刺激的迷恋、对自我意识的崇拜。在完成追求自我身份的一种自恋型的文化构建的同时,也达到了对中产阶级生活观念、价值取向的改造。第五章是“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之宗教与艺术嬗变”。首先,宗教传统中提倡的禁欲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中提出的尽情享乐、纵欲的消费文化观念恰恰相反,二者互相抗衡,在人类社会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费瑟斯通在着述中提出新的观点,特别反对那种认为生活方式和消费是完全被操纵了的大众社会产物的观点,在对法兰克福学派的反驳中,提出神圣性没有在消费文化中被消失的观点,消费社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宗教的信仰形式,但是人类追求终极价值的目标并没有改变,这与某些理论家形成鲜明地对比。此理论的提出在中国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其次,本章还探究了费瑟斯通关于艺术变迁的理论。六十年代以降西方社会中的某些变迁,正是这些变迁,使得某些评论家认为现代向后现代文化转变的开始。其中,知识和艺术发生的变迁,改变着象征符号产品传播、流通和被接受的方式。费瑟斯通的理论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分析这些源自西方社会结构和艺术变迁的、风格、潮流对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这便是研究费瑟斯通着作给我们的启示。第六章是“全球化进程中后现代消费主义的反思”。自十九世纪起,消费主义就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对于消费主义的定义、特征、产生、发展及其重要影响都应有清晰认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现代主义”理论便传入中国,理论界较多人认为“后现代”与“现代”是相对的,而在费瑟斯通看来,重要的不是后现代这个概念本身,而是在于后现代主义为何成为理论界的一个高频词,如何在文化变迁的长时段里理解后现代主义这个词。全球化范围内的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对消费大众产生了广泛地影响,对时下开放的中国社会带来全新挑战和机遇,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延展的今天,这项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章将对消费主义进行剖析,并结合我国现状,对后现代消费主义进行深刻反思,我们要关注的是现象和理论、实验和理论间的有机辩证关系,以便能够自如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消费主义,更加准确地区分文化的价值,更清楚地明晰我们应该怎样在当下活着这样的终极问题。费瑟斯通他深刻而全面地阐释了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因而成为后现代主义和文化全球化论争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指出,后现代主义比时尚更具有生命力,它涉及到知识和文化的生产、传递、传播等各个方面,后现代主义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富有影响的文化思潮,它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保持其强有力的文化影响力,这就是为什么费瑟斯通及其他社会科学家、理论家对后现代主义如此感兴趣的原因所在。消费文化是后现代主义社会下的正在经历的一场文化变迁,这种文化变迁是消费文化中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体现,它已经占据了人们生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文化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独特的文化景观。费瑟斯通对于消费、文化、艺术、宗教变迁的关注,对于生命个体的关注、对于个体解放的关注,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有着深刻地启发和借鉴意义。我们应该分析这些源自西方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的时代潮流对当下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这就是研究费瑟斯通消费理论的意义及魅力所在。

王爽[6](2016)在《互联网与文化生产、推广和消费研究》文中指出正如普适计算之父马克·韦泽(Mark Weiser)所说:“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察觉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它们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①互联网就是这样的技术,它正在全方位改变网民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并且催生了网络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态,使互联网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在日趋变平的世界里,互联网从根本上变革了“传播”和“受众”的交互关系,也深刻改变了文化生产、推广和消费的方式。互联网时代传统“受众”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拓展,主动性、即时交互性和“受众”舆论的蝴蝶效应得以彰显。文化内容在互联网世界有三大生存空间:娱乐、资讯和社交,它们构成了互联网社会的大部,同时也涵盖了网民进入网络世界的全部动机。网络时代的受众在通过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电脑(台式或便携式)、平板电脑、可穿戴的智能设备等终端接收、消费文化内容及其商品的同时,也不断地实践着文化内容的“再生产”、“再推广”和“再消费”过程。互联网使网民成为文化产业运营中的中坚力量,如何从微观、中观和宏观角度探讨、分析和揭示出互联网对我国文化内容生产、推广和消费的影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社会各界都不断强调“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本文从技术和媒介发展史的角度,由“受众”身份变迁入手,在相关理论和业界实践的支撑下,通过传统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文化产业运营对比分析,深入探讨网络技术、网络媒介为文化生产、文化推广和文化消费带来的变革,并剖析“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和路径。文化生产、文化推广和文化消费这三者不仅代表了文化产业市场活动的过程性,而且它们也是文化经济其他要素的基础。研究互联网为文化产业运营带来的影响,必然应当从文化生产、推广和消费入手。文化生产是传统文化经济活动的起点,更是网络文化经济的核心生命力。文化内容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由最初的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巫术、仪式等表现形式发展到商业大众文化生产再到网络文化内容生产,每一次变革的动力都源自于媒介技术的革新。传统大众文化产业运营是线性过程,生产活动是一切文化经济活动的起点。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改变文化内容呈现形式的同时,也为文化内容生产带来了全新的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环境中,网民是文化内容生产的主导力量,网民的内容创作、分享和点击为文化内容提供者、经营者的“免费”或收费经营提供了根本性支持。除了文化生产组织外,全体网民的参与性生产为文化经济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即时交互性“D1Y”文化内容生产活动既可以满足受众表达自我、实现自我的需要,还能借助网络平台与文化经济经营者即时交流。受众的“微内容”生产活动可以是对某一文化内容或商品的评价、反馈,也可以是原创的微内容发表。这些无疑都是对文化经济生命力的延续。“无形化”的文化推广是文化内容商品实现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保障。较之传统文化营销,网络文化内容商品推广强调“软”营销信息、交互营销沟通和整合全媒体。互联网环境下的文化营销活动更加趋向于无形化、“软”化,实体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往往需要借助无形的文化内容、文化情怀、文化理念、企业文化、文化体验等的传播获取受众的注意。营销者并不直接将文化内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商品价值需要消费者去主动发现并完成交换。同时,与传统“播式、推式”文化营销相比,网络文化营销的交互性是其最核心的竞争力。在商品种类繁多的文化市场环境中,如何针对不同受众的解构特色推广不同的文化内容商品是文化市场营销成功的关键。网络营销技术能够实现精准的信息搜集、分析和推送,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不同的网络生活习惯采用不同的手段实现文化内容商品推广,是最适合主观性和个性化都较强的文化内容商品推广的手段。碎片化的文化内容市场和碎片受众共同构成了文化内容商品的新活力,口碑成为衡量品质的最重要依据。文化消费既是交换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内容价值再生的开端。传统线性文化经济活动,消费达成意味着一个经济活动的结束。互联网将文化消费的“终点”身份演变为再生产、再推广和再消费的“起点”。网络文化经济是一种分享经济,它遵循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效益递增的经济规律。在网络空间中的文化内容消费更强调自我价值实现、精神体验和交互分享。也正是因为网络文化消费的主动性、分享性等特征,使受众在调研、交流和分享文化内容商品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参与到了文化内容再生产、再推广和再消费活动中。这种循环性受众参与的文化内容生产、推广、消费和再生产、再推广和再消费活动,构成了网络文化经济的大生态系统。同时,网络文化经济突破了传统文化消费时空、支付手段和收入限制等弱点,颠覆了传统文化产业的经济规律,为文化消费带来了更广泛的受众、更多的体验。为应对“互联网+”时代的文化生产、推广、消费方式变革,必须推动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创新。笔者综合互联网为文化内容生产、推广和消费带来的变革以及受众在网络社会突出的主体地位,为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运营变革概括提出“内容为王”商业模式、平台商业模式和“免费”商业模式。“文化内容”是文化内容商品和文化企业的最重要招牌,是受众粘附力的核心来源,更是一切网络文化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基础元素,互联网时代“内容为王”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拓展;网络平台是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生产者依托互联网平台和信息从事内容创作,文化内容推广者依托互联网将信息有效推送到目标受众视线内,文化消费者依靠便利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内容调研、交流、选择、购买体验和分享等一系列活动,网络平台对文化产业效益调节和受众分享都有着重要意义;“免费”是网络经济经常采用的经营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商品定价策略,通过“交叉补贴”文化内容平台可以实现远高于传统文化内容商品定价销售获得的利润。“内容”、“平台”和“免费”交错存在于文化企业的网络经营中,三者共同构成了文化产业在网络环境中发展的主要商业模式。

陈宏花[7](2016)在《报纸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研究 ——以《广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手机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已得到广泛的应用。2011年1月诞生的微信,正顺应了这一潮流。腾讯发布的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截止去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公众号总数已超过800万个。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强势推出,有不少传统媒体纷纷开通微信公众号,进行新闻传播和品牌推广活动。微信迅速发展的态势和强大的传播影响,引发了新闻业界的广泛关注。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是中国内地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作为广州市委机关报,一直致力于探索纸媒的数字化生存方式,以锐意创新的姿态勇往直前,不断进行新媒体的转型,如2007年成立滚动新闻部,2014年成立中央编辑等。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问世,《广州日报》经过探索,于2013年7月1日开通官方微信公众号,于2014年3月21日完成微信认证,至今粉丝超过75万人。《广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在多元并存的微信舆论环境中主动发力,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本文选取《广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到10万+的文章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报纸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的内容特征和形式呈现,并进行成因分析,探讨当前报纸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报纸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为报纸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交代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分析选题的价值;随后进行文献综述,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在此基础上交代研究路径与具体实施方案。第二、三章,主要分析《广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的内容特征和形式呈现。主要发现其内容特征体现在资讯和互动上,提供安全预警与日常生活提示的资讯,与受众进行便捷可获利的互动;其形式特征体现在文本结构、语言表达、标题制作和综合多媒体形式上。第四章,分别从主报优势、受者对信息消费的需求和方式转变和内容定位等方面对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展开成因分析。第五章,主要从内容、平台和用户层面探讨报纸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存在的问题,主要发现消息同质化现象时有严重、新闻真实性有时难以实现,平台存在固有的不足和缺乏互动交流,未能有效分析用户数据。第六章,基于前文的分析,分别从传者、受者、平台等方面提出报纸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对传统媒体如何更好建设微信公众号乃至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做有益的探索。

李然[8](2014)在《微纪录片美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环境正在发生着变化。影视创作技术门槛的降低让非专业人士创作纪录片成为了可能,而对个人话语表达的强烈愿望又促使着纪录片表现形式走向了多样化。而在当代审美活动中,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微审美正在逐渐形成。微审美的审美趣味与中国大陆纪录片当下的创作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微纪录片。何谓微纪录片?这种艺术形式又有何种审美特质?对微纪录片的美学研究有助于我们对这一审美现象更为深入的认识,也是我们开启具有时代特征的微美学研究的一把钥匙。我们首先对微纪录片创作进行历史的梳理和逻辑的分析,进而对其进行了如下界定:微纪录片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电视及新媒体为平台,对客观事实的影像素材进行创造性加工并以追求真实感为旨趣的时长短小、风格简约、趣味精致、意蕴深长的影视艺术形式。这一概念涉及到微纪录片的两个核心要素:真实和微。在第一章中,我们首先考察了第一个要素:真实。微纪录片是以真为美的艺术,真善美的统一则是微纪录片审美价值的最终实现。而微纪录片的这种真实之美又是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实现的。微纪录片是一种叙事的艺术,更是一种电影化的叙事艺术。正是通过视听化的叙事手段,微纪录片实现了对真实的呈现。在第二章中,我们考察了第二个要素:微。首先我们分析了微纪录片出现的微语境。数字技术的出现、微媒体传播的发展、视觉文化逐渐成为主导,以及纪录片自身发展规律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微纪录片的出现。那么微纪录片的“微”是何意呢?“微”不仅是一种状态的描述,更是一种审美范畴,它体现着当代人的一种审美趣味。作为微纪录片的“微”是由微时长、微题材、微视角、个体化等多种因素共同组成的。当然这也使得微纪录片的视听化表达展现出了新的特征。在对微纪录片的这两个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我们在第三章对微纪录片这一新的艺术形态进行了类型研究。我们运用实证归纳和逻辑推演相结合的方法对微纪录片的种类和风格进行了划分。当我们对微纪录片进行了本体性分析之后,面对微纪录片的创作实践以及出现的诸多问题,我们不仅要问微纪录片还能走多远?微纪录片如何能够健康持续发展下去?这就涉及到对微纪录片之“微”的更进一步的认识。在第四章中我们提出了“微而精”的审美原则,即微纪录片创作的精致化问题。而在微纪录片精致化的可行性中我们主要探讨了意境化这一路径。前面我们主要从创作的角度对微纪录片进行了研究,而微纪录片的创作又离不开审美接受。只有经过观众鉴赏,微纪录片的审美价值才能得以最终实现。但在第五章中我们对微纪录片审美鉴赏的分析不是简单的创作与鉴赏对位分析研究,而是由此对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进行探究,即时代审美趣味的铸造问题。如果没有精致的审美趣味,人们就不能恰当、正确地对微纪录片进行鉴赏。而从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说,这不仅是一个时代审美趣味铸造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大众文化建设的问题。只有在良性的大众文化氛围中,铸造新的时代审美趣味,才能使得微纪录片精致化发展走的更长、更远。在第六章中,我们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对微纪录片进行了延展性分析。微纪录片不仅是真实的艺术而且是微的艺术,更是精致化的艺术,当然它也是一种文化小品。在这一章中我们主要分析了微纪录片作为文化小品在大众文化占据主流的消费社会如何能够在精致化和大众化之间平衡发展的问题。通过以上几个部分,我们对微纪录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美学分析。对微纪录片美学的分析是开启当代微审美研究之门的一把钥匙。对微审美研究而言,这只是一个起点。

张伟[9](2013)在《西方城市更新推动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兼论对中国相关实践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城市更新进程和文化产业发展都处于加速推进的阶段,面临一些现实的困境和问题。相比较而言,西方城市更新和文化产业实践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对自身的否定批判和转向之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其城市更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具有较为现实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中国城市更新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历史学研究手法为主,跨学科研究手法为辅,对西方城市更新与文化产业兴起、发展的背景与进程进行了探讨,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考察城市更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上,试图通过对西方经验教训的总结,为中国城市更新和文化产业特别是后者的发展提供借鉴,这使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通过对西方城市更新和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的梳理研究,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对二者发展进程中的一些关键节点、理论盲点进行了较细致的探索,得出了一些新结论,使我们在传统的文化批判理论、文化受众理论、媒介文化理论之外,有了另一种解析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视角,这使本研究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全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从整体上介绍本文的相关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基础等,为之后研究的展开奠定基础。其中第一章对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简要阐述,并结合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提出了既往研究的不足,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本章还详细介绍了论文采取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讨了论文写作中方法论层面的问题。第二章主要围绕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展开。首先引入科技哲学中的“范式理论”,以范式转变的视角看待城市更新和文化产业两个实践中不断发展的概念,通过分析词源和阐释概念发展历程,界定了城市更新和文化产业两个概念,探讨了二者发展进程中从“城市更新”到“城市复兴”、从“文化工业”到“文化产业”具有范式转向意义的内涵转变。其次,本章还探讨了研究西方城市更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逻辑框架,明确城市更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基于以下三个逻辑要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时空性内涵是城市更新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支点;二、20世纪70年代——西方从工业社会进入到后工业社会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文化转向——不仅是城市更新和文化产业各自发展的分期节点,同时也是城市更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分期节点;三、城市更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是通过明、暗两条线索实现的,强调暗的线索主要是通过消解文化意识形态地位,使文化作为资源、资本和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社会生活中来实现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章。本部分以70年代为界,分两章探讨了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及转向,并就两个时期内城市更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影响进行了讨论。研究主要围绕两条历史主线进行,一条是西方城市更新的历史进程,通过对历史年代的分期、重大事件的选取和评价,揭示了西方城市更新转向中的具体问题,勾勒出西方城市在半个多世纪来的更新发展过程;另一条则是文化产业受城市更新影响推动发展的演进历程,更多地采取“伴生”的研究视角,即通过选取关键性节点事件来论证、分析城市更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城市更新影响下消费变迁、社会运动高涨、产业升级、文化创意阶层崛起、文化创意城市理念兴起等要素在推动西方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章主要探讨了70年代以前西方城市更新的进程及其影响下的文化产业的早期发展问题。研究从战后初期的城市更新实践开始展开,细致梳理了城市更新的早期发展演变历史,探讨了其在学者批判下和政府反思中进行的从单纯物质环境更新向“人本主义”指导下的城市整体有机更新的转向过程。随后分析了在城市更新进程中文化产业藉此发展的早期历史:首先选取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为代表,探讨了文化产业个体行业在城市更新影响中的起步和发展;同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城市更新对整体性文化产业的影响推动上,具体论证了城市更新推动消费领域的变化并继而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问题,其中特别探讨了战后婴儿潮对消费主体转变的影响、消费观念转变对消费内容嬗变的影响等具体问题,文章还对西方城市更新影响推动下的“反正统文化运动”、“阁楼运动”等社会运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将其与西方文化产业发展进程联系起来,认为这些运动在文化产业早期发展中具有孕育文化创意阶层、为大众文化正名并进而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道德困境等重要作用。第四章对70年代以后西方城市更新的新转向及其影响下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本章延续了第三章的整体论述框架,先对70年代以后城市更新的发展进行了论述,介绍了这一时期西方城市发展面临的整体背景及城市更新基于新形势下在更新理念趋势、更新策略手段、更新政策机制、更新范围视角等几个层面较为重要的转向。然后探讨了这些转向对本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一方面延续上章对遗产保护行业发展的研究,探讨在新的阶段条件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是如何进一步融入到世俗生活中,实现了从精神领域向产业领域的转化,自身发展成为西方文化产业众多行业中的一个主要行业的;而探讨城市更新本阶段对整体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则集中于文化产业主导地位确立、文化创意阶层社会地位提升、文化创意城市理念兴起等几个方面。研究认为70年代以后文化产业主导产业地位的确立主要是因为在城市更新背景下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促进了“产业文化化”的进程,从外部提供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而城市更新向市场化组织方式的转向又迫使文化领域更多采取“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式,从内部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此外,将文化创意阶层在90年代的全面崛起和全球范围内文化创意城市的兴起置于城市更新的视角下进行研究,也得出了一些新的结论。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主要是探讨西方城市更新及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对中国的启示。研究西方经验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中国的实践,本章立足于此,首先探讨了我国当前城市更新的情况,具体分析了我国城市更新的阶段性,并重点研究了我国城市更新实践与西方的差异,以避免生搬硬套西方经验。接下来,分析了西方城市更新及其影响下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相关实践的启示,本文认为,西方城市更新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特别是70年代以后的更新转向,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城市更新进程可以而且应该和发展城市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利用城市更新的机遇,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西方经验也可以给我们较好的启示,如城市更新中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基础;强调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遇;要正确发挥政府作用,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等。最后本章还结合近期产生广泛影响的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通过“台儿庄古城”项目带动城市更新,进而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案例,探讨了城市更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结语部分对之前研究进行概括,指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鲍懿喜[10](2013)在《工业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 ——以产品的视觉性和文化实践为视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正处在一个图像成为文化主因的时代,即视觉文化时代,并被日益丰富的视觉形象包围着。视觉文化的兴起是现代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它更成为当代文化裂变的核心纽带。从视觉文化的角度来看,以功能性造型方式为中心任务的工业设计构筑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关于产品的景观(spectacles)世界,产品因其极具吸引力的外观和独特的视觉建构方式,成为充满着形式性、功能性、意义性和特有观看方式的视觉文本。视觉性是视觉文化的核心,当以视觉文化的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工业设计时,“产品视觉性”成为一个最本质的概念。产品视觉性的表层结构指向产品可视化的外观,包括形状、色彩、质感等,既要体现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也要体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产品视觉性的深层结构指向形成产品观看的内在机制,主要包括现代—后现代构成的社会维度、生产—消费构成的经济维度、设计师—公众构成的主体维度。由于视觉化向日常生活的全面渗透,日常生活呈现审美化趋势,而工业设计正是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实践艺术,因此,日常生活构成了工业设计产品观看的场景与环境。产品作为日常生活观看的视觉对象,以它的外观作为可观看的内容,外观即形象,总会涉及品味、风格、美与适用等方面,具有符号的特性,满足了人们自我表征的需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审美需求。当然,这种日常生活中的产品观看是在设计语言的理解范围内进行,并通过对产品外观的整体性认知来完成的。为诱导人们进行产品观看,卖场提供了产品消费性的展示空间,各种设计展览活动成为产品艺术审美性的展示通道,而广告则充当起了推荐与再塑产品的最重要的展示媒介。随着数字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大批依托于数字技术而生成的数码产品纷纷涌现,形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产品新景观。数码产品作为传输、存储、编制、解码数字信息的载体,与传统产品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在自然层面、习惯层面和意义层面上,分别采用了以界面连接软硬件、以虚拟空间创造真实视觉体验等有别于传统产品的视觉建构方式,展现了数字化生存中的产品形象,并表征了新电子表现主义、信息化生活方式、科技消费等文化特性。由此我们发现,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工业设计发生了从可见到不可见的视觉转向。具体来说,这种从“可见”向“不可见”的深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产品属性方面,发生了从“真实”到“虚拟”的跨越;在设计内容方面,发生了从“有形”到“无形”的拓展。而与此相对应,产品的文化实践也呈现出从形式到意义、从“物质性”向“非物质性”、从产品到服务的转向。工业设计的视觉转向预示着产品需要为视觉注入一些新的内容,视觉将成为“新感性”系统中的重要因素,与“新感性”共同来引领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

二、新消费者理念与媒介文化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消费者理念与媒介文化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社交媒体语境下隐私侵权、边界划定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
        1.1.1 研究背景
        1.1.2 信息隐私问题意识
    1.2 文献综述
        1.2.1 自由与枷锁:泛传播时代的语境颠覆
        1.2.2 窥伺与拒止:社交媒体隐私信息侵权及保护
        1.2.3 边界与隐忧:隐私边界理论与隐私悖论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社交媒体与隐私侵权现象阐述
    2.1 “泛传播”理念引领下的社交媒体发展现状
        2.1.1 全民社交:媒介社交功能的泛化
        2.1.2 隐私叠加:社交内涵的功能复杂化
        2.1.3 壁垒消融:社交媒体间信息交互
    2.2 社交与隐私侵权:信息交换的“孪生兄弟”
        2.2.1 隐私由来:传播与法的双面问题
        2.2.2 不同时代社交媒体隐私侵权纵向梳理
        2.2.3 国内社交媒体隐私侵权问题横向归纳
    2.3 社交媒体隐私理论的演进
第3章 社交媒体的隐私侵权现状与边界倾向调查分析
    3.1 研究内容与假设
    3.2 研究方案设计
        3.2.1 调查问卷设计
        3.2.2 深度访谈提纲设计
    3.3 社交媒体用户隐私侵权认知与行为分析
        3.3.1 调查问卷的样本结构与使用情况分析
        3.3.2 社交媒体用户侵权认知与边界测定
        3.3.3 社交媒体用户隐私风险感知与行为反应
    3.4 实证研究结果总结
        3.4.1 人口统计学因素对隐私披露的影响
        3.4.2 社交媒体平台差异对隐私披露影响
        3.4.3 信息归属权认知程度的异质性
        3.4.4 社交媒体使用中的隐私悖论的新视角
第4章 “泛传播”时代社交媒体隐私信息传播导向
    4.1 去边界化:后现代主义主导的社交媒体隐私新风险
        4.1.1 信息传播层级的纵向崩塌
        4.1.2 横向共有边界不确定性激增
    4.2 满足优先:国内社交媒体用户“隐私悖论”群像
        4.2.1 贯穿“线上线下”的社交媒体领域叠加
        4.2.2 经济利益、自我价值与话语权力的联合驱动
    4.3 自我把关:“泛传播”时代用户隐私保护出路
第5章 未来社交媒体隐私信息保护的思考
    5.1 风险信息的归属:分级制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5.2 隐私意识的引导:社交媒体指导性案例的价值
    5.3 隐私侵权的保护:精神损害赔偿与惩戒力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2)粉丝文化视域下中高端美妆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受众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粉丝文化视域下中高端美妆品牌的营销传播策略
    2.1 粉丝文化的多维度审视
    2.2 美妆行业的发展现状
    2.3 撬动粉丝经济的中高端美妆品牌营销传播策略
    2.4 深度访谈研究设计与实施
3 粉丝型受众对品牌传播信息策略认知的清晰性
    3.1 以满足粉丝圈层精神需求为主的信息内容
    3.2 信息主体从以代言人、KOL为主趋向以KOC为主
    3.3 偏好短视频的信息形式
4 粉丝型受众对品牌传播接触点策略认知的差异性
    4.1 体验性的线下接触点助力强化品牌认知
    4.2 口碑是二次传播的重要接触点
    4.3 跨界模式显露疲态
5 粉丝型受众对品牌传播工具策略认知的偏向性
    5.1 以Vlog为形式的内容营销成粉丝新宠
    5.2 文化营销是感知品牌差别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6 结论
    6.1 粉丝型受众认知的不平衡性与新趋势
    6.2 中高端美妆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改进建议
    6.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深度访谈提纲
致谢

(3)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学界对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思想研究
        1.2.2 国内外学界对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研究
        1.2.3 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主题与特征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技术的概念界定
        2.1.2 文化的内涵理解
        2.1.3 技术文化批判的涵义
    2.2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主题
        2.2.1 新卢德主义运动
        2.2.2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主题
    2.3 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特征
        2.3.1 经验层面的文化批判
        2.3.2 适度的技术悲观主义
        2.3.3 怀念传统文化的浪漫主义立场
        2.3.4 抵抗控制与诉求自由的文化追求
第3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化文化批判
    3.1 批判技术化文化对人生活方式的框定
        3.1.1 虚拟文化消除人交往方式的多样性
        3.1.2 虚拟文化导致人的去经验化
    3.2 扞卫传统文化
        3.2.1 扞卫一:浪漫主义立场对逝去的家园的憧憬
        3.2.2 扞卫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方式的怀念
        3.2.3 扞卫三:对诗意的向往
    3.3 厘清文化的技术化的机制
        3.3.1 技术消解传统文化
        3.3.2 技术重构文化符号的意义
        3.3.3 技术系统的自主性取代人的自由意志
第4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理性批判
    4.1 批判技术理性思维方式的过度张扬
        4.1.1 技术理性的内涵理解
        4.1.2 批判技术理性“造物”目的的极端化:人沉迷于消费主义陷阱
        4.1.3 拷问数学思维的过度流行及其危害
        4.1.4 揭露效率思维的扩张:从机械领域进入社会领域
    4.2 宣扬人文主义的价值诉求
        4.2.1 人文主义的内涵理解
        4.2.2 价值诉求一:倡导人的自由
        4.2.3 价值诉求二:推崇人的非理性因素
        4.2.4 价值诉求三:强调人类经验的重要作用
    4.3 揭露技术理性的控制机制
        4.3.1 技术理性对自然的控制
        4.3.2 唯科学主义剥夺人的自主性
        4.3.3 消费与控制的逻辑
第5章 新卢德主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
    5.1 去蔽作为文化意识形态的技术话语
        5.1.1 文化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
        5.1.2 解构技术进步观是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出发点
        5.1.3 祛魅信息崇拜神话是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现实观照
        5.1.4 揭露工业主义世界观的破坏性是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最终归宿
    5.2 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立足点
        5.2.1 政治立足点:技术民主化
        5.2.2 文化立足点:文学自然主义
    5.3 澄清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机制
        5.3.1 技术具有内在的政治属性
        5.3.2 工人阶级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的缺失
第6章 对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评价
    6.1 对技术化文化批判的再批判
        6.1.1 站在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反对进步主义的文明观
        6.1.2 片面强调技术对文化的破坏性作用
        6.1.3 陷入技术决定论的逻辑困境
    6.2 对新卢德主义技术理性批判的再思考
        6.2.1 技术理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新卢德主义的比较
        6.2.2 技术理性批判:是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追求
        6.2.3 对待技术理性的适度立场
    6.3 对新卢德主义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的再审视
        6.3.1 技术的文化意识形态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新卢德主义的比较
        6.3.2 技术编码的具体机制:超越新卢德主义的技术意识形态批判
        6.3.3 技术民主化不等于社会民主化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4)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
    三、相关理论和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总体设计
第一章 城市广电发展的空间动力机制
    第一节 第一空间演进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第一空间特征
        二、城市第一空间的历史演变
        三、第一空间动力机制——规模驱动
    第二节 第二空间建构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第二空间特征
        二、大众传媒与第二空间的建构
        三、第二空间动力机制——需求牵引
    第三节 “一个新的空间”的诞生及其发展驱动力
        一、“一个新的空间”及其特征
        二、“新的空间”对城市第一、第二空间的改造
        三、一种新的动力机制——功能拓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第一空间维度:规模驱动与城市广电的渠道扩张
    第一节 空间集聚效应下的渠道扩张
        一、渠道扩张的人口动力来源
        二、城市规模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三、长三角广电网络整合及对城市台的影响
        四、网台关系新格局下的城市广电发展
    第二节 空间流动机遇下的渠道扩张
        一、渠道扩张的交通动力来源
        二、城市交通与广电媒体渠道扩张之关系探讨
        三、长三角交通广电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四、移动终端挑战与渠道发展的新机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第二空间维度:需求牵引与城市广电的内容优化
    第一节 空间治理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一、长三角城市媒体公共空间建设需求分析
        二、城市广电参与社会公共空间建设的机制与作为
        三、公民社会建设中的城市广电内容生产
        四、个案分析:城市民意表达与政治参与的窗口——《民声》
    第二节 空间认同需求牵引下的内容优化
        一、长三角城市居民社会认同建构需求分析
        二、广电媒体参与城市认同空间重构的机制与作为
        三、“家园城市”建设中的广电媒体内容生产
        四、个案分析:城市认同建构的真人秀样本——《新老娘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的空间维度:功能拓展与城市广电的平台再造
    第一节 适配城市社交空间的平台再造
        一、重构人与人的空间连接
        二、实践一:从广播电视台到视音频社区
        三、服务于社交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四、个案分析:独具特色的城市视频社区——“葫芦网”
    第二节 融合城市智慧空间的平台再造
        一、重构人与城市的空间连接
        二、实践二:从内容媒体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
        三、服务于智慧城市的平台运营方式及空间属性
        四、个案分析:活跃于掌端的智慧城市——“无线苏州”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三角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的策略与构想
    第一节 整合与开发:城市广电渠道延伸的新命题
        一、对第一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整合:区域一体化趋势卞的城市台联盟合作
        三、开发:打通“线上+线下”的新媒体渠道
    第二节 深耕与下沉:城市广电内容创新的新理念
        一、对第二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深耕:深度满足城市化需求的节目研发
        三、下沉:紧贴社区生活的“小而美”内容生产
    第三节 融合与跨界:城市广电平台升级的新思路
        一、对“新的空间”动力作用趋势的基本判断
        二、融合:推动城市广电与新媒体深度融合
        三、跨界:积极探索平台经营的多元化战略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与衍生讨论
    二、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附录A
附录B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费瑟斯通学术成果概述
        (二) 费瑟斯通的学术背景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方法及章节架构
第一章 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内涵
        一、作为时代成就的后现代主义
        二、作为后工业时代的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的特征
        一、符号主载的消费文化
        二、“零和博弈”的消费文化
        三、个性化和风格化的消费文化
        四、消费文化导致生活范式的变革
    小结
第二章 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之日常生活审美化
    第一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一个政治哲学问题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哲学源起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发展进程
    第二节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身体观
        一、身体美学的理论滥觞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下的身体观
    第三节 消费文化阈限空间中完美身体形象
        一、身体文化的外在体现
        二、消费社会阈限空间中的表现性自我
        三、社交媒体中的身体表演范式
        四、身体文化在消费文化阈限空间中的负功能
    小结
第三章 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之大众传媒观
    第一节 大众传媒对后现代主义社会的约束
        一、后现代主义大众传媒功能放大
        二、大众传媒承载符号主宰的消费文化
    第二节 广告符码对消费行为的权利与控制
        一、消费文化时代丰裕的寓言:广告
        二、广告:疯狂的“传道者”
        三、消费者对广告的依存
        四、文化传播终端受众的选择
    小结
第四章 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之中产阶级的消费文化观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消费类型及特征
        一、世界各国的中产阶级
        二、中产阶级的消费类型
        三、中产阶级的消费特征
    第二节 新型中产阶层的消费文化实践
        一、新型文化媒介人与后现代主义之中心
        二、新型中产阶级的消费实践
    小结
第五章 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之宗教与艺术嬗变
    第一节 消费文化与宗教的互动
        一、消费文化与神圣性
        二、消费文化与禁欲主义
        三、消费文化与宗教的抗衡:有节制的“挥霍”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消费社会的艺术变迁
        一、去分化和大众化
        二、无风格化和主体零散化
    小结
第六章 全球化下进程中后现代消费主义反思
    第一节 消费主义特征
        一、象征意义鲜明
        二、感染力极强
        三、物质主义凸显
    第二节 消费主义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因素、政治调控与传媒推介
        二、商场与电子商务是“狂欢”的新场域
        三、休闲时间的增加是源泉
    第三节 人类与自然视角下的消费主义反思
        一、人类社会角度
        二、自然世界角度
    小结
结语
附录:迈克·费瑟斯通学术年谱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件

(6)互联网与文化生产、推广和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和基础理论
    三、研究思路、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语境
    第一节 互联网助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一、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二、互联网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受众”
        一、“受众”的历史
        二、网络受众与传统受众对比分析
        三、互联网时代的新“受众”
第二章 互联网与文化生产变革
    第一节 传统文化生产及其历史沿革
        一、文化生产的历史沿革
        二、传统文化生产要素
        三、传统文化生产模式
    第二节 互联网为文化生产带来的变革
        一、网络文化生产的基础
        二、网络文化生产的特征
        三、网络文化生产与传统文化生产对比分析
    第三节 网络文化内容生产模式
        一、文化企业的内容生产
        二、自媒体环境下的全民“DIY”生产
第三章 互联网与文化推广变革
    第一节 传统文化推广的实施
        一、文化市场细分
        二、文化市场定位
        三、推广计划的实施和评估
    第二节 互联网为文化推广带来的变革
        一、网络推广简史
        二、网络文化推广的基础
        三、网络文化推广与传统文化推广对比分析
    第三节 文化内容网络推广分析
        一、文化内容的网络推广模式
        二、文化市场的网络调研
        三、文化内容网络推广的方式选择
        四、文化内容网络推广的策略选择
        五、推广效果评估的关键
第四章 互联网与文化消费变革
    第一节 传统文化消费的特征
        一、传统文化消费的目的性
        二、传统文化消费的被动性
        三、传统文化消费的结构层次
        四、传统文化消费的制约因素
    第二节 互联网为文化消费带来的变革
        一、中国网络消费简史
        二、网络文化消费的基础
        三、网络文化消费与传统文化消费对比分析
    第三节 文化内容商品网络消费分析
        一、我国文化消费现状
        二、互联网与文化消费者行为
        三、互联网环境下文化消费的影响因子
        四、网络文化消费类型
第五章 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第一节 “内容为王”是永恒的法则
        一、传统文化产业中的“内容为王”
        二、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的“内容为王”
    第二节 平台商业模式
        一、平台之于文化产业
        二、文化产业平台商业模式的特征
        三、文化产业平台商业模式的类型
    第三节 “免费”商业模式
        一、“免费”作为一种商业模式
        二、文化内容展示平台——文化发展的新动力
        三、文化产业的“免费”商业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倩况表

(7)报纸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研究 ——以《广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3 研究路径与具体实施
    1.4 研究对象概述
第二章 报纸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的内容特征
    2.1 资讯:安全预警与日常生活提示
    2.2 互动:便捷可获利
    2.3 本章小结:主打本地新闻,服务核心受众
第三章 报纸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的形式呈现
    3.1 文本结构:注重提要,主张“新闻加点料”
    3.2 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善用网络流行语
    3.3 标题制作:感情强烈,有节制的“标题党”
    3.4 综合多媒体形式:图片成主角,兼有视频、gif动画图
第四章 报纸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的成因分析
    4.1 主报优势:背靠党报《广州日报》公信力和影响力
    4.2 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对信息消费的需求和方式转变
    4.3 内容定位:深耕本土,晒“猛料、爆点”
第五章 报纸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存在的问题
    5.1 内容层面
    5.2 平台层面
    5.3 用户层面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报纸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策略
    6.1 加强传者素养策略
    6.2 聚合受众策略
    6.3 综合平台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微纪录片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微纪录片的历史与概念界定
    二、微纪录片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作为真实艺术的微纪录片
    第一节 以真为美:微纪录片的独特艺术观念
        一、关于纪录
        二、微纪录片的真实性与艺术性
        三、微纪录片真实性辨析
        四、真善美的统一:微纪录片艺术价值的实现
    第二节 微纪录片的艺术化途径
        一、作为叙事艺术的微纪录片
        二、作为电影化叙事艺术的微纪录片
第二章 作为微艺术的微纪录片
    第一节 微语境:微纪录产生的现实条件
        一、数字技术发展
        二、微媒体传播趋势
        三、视觉文化主导
        四、纪录片的自身发展
    第二节 微纪录片之“微”审美构成
        一、“微美”审美范畴的提出
        二、微纪录片的“微美”构成要素
    第三节 微纪录片之“微”表达
        一、画面的凝缩处理
        二、蒙太奇的凝缩处理
        三、声音的凝缩处理
第三章 微纪录片之类型
    第一节 微纪录片类型划分的标准
        一、艺术类型理论
        二、纪录片类型的划分
        三、微纪录片类型划分的标准
    第二节 微纪录片之类型划分
        一、微纪录片之种类
        二、微纪录片之风格
第四章 作为精品艺术的微纪录片
    第一节 微而精:微纪录片新的审美原则
        一、审美意识的精致化
        二、微纪录片:微视频的精致化
    第二节 微而精何以可能?——来自古典艺术的启示
        一、绝句与小令
        二、小品画
        三、微型小说
    第三节 精致化:微纪录片艺术化的必由之路
        一、微纪录片:精英化、艺术化之路
        二、意境化:微纪录片精致化途径之一
第五章 微纪录片的审美鉴赏
    第一节 恰当的微纪录片鉴赏
        一、何谓恰当的艺术鉴赏?
        二、如何恰当地鉴赏微纪录片?
    第二节 恰当的鉴赏微纪录片何以可能?
        一、健康审美趣味的培养
        二、大众文化的引导
第六章 作为文化小品的微纪录片——微纪录片大众化之路
    第一节 市场化语境下的微纪录片
        一、艺术还是商品?
        二、纪录片市场化发展的启示
    第二节 微纪录片市场化的实现
        一、叙事故事化
        二、手段多样化
        三、生产类型化
        四、传播分众化
        五、营销社会市场化
结语:微审美、微美学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和科研成果

(9)西方城市更新推动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兼论对中国相关实践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对西方城市更新的研究
        二、对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研究
        三、对西方城市更新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的研究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以史为本与兼跨学科相结合的研究视角
        二、整体论证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手法
        三、理论演绎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 西方城市更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第一节 经历发展理念范式转变的两个概念
        一、从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到城市复兴(Urban Regeneration)
        二、从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到文化产业(Culture Industries)
        三、思想理念范式的转变
    第二节 城市更新对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的理论研究基础
        一、研究的支点——文化产业发展的时空性内涵
        二、研究的分期——70年代为界划分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
        三、研究的路径——西方城市更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两条线索
第三章 西方早期城市更新运动与文化产业的启蒙发展
    第一节 40-60年代城市更新运动的概况
        一、战后初期的城市更新
        二、学者对早期城市更新的批判与城市更新思想范式的转变
        三、政府的反思及5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更新的转向
    第二节 城市更新运动影响下文化产业的早期发展
        一、对早期城市更新的反思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起步与发展
        二、城市更新推动了大众文化发展繁荣
        三、城市更新影响下文化创意阶层诞生及其在大众文化正名中的作用
第四章 西方城市更新的转向与文化产业的繁荣
    第一节 70年代以后城市更新的新转向
        一、70年代以后城市更新转向的背景
        二、70年代以后城市更新的转向
    第二节 城市更新70年代以后转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影响
        一、城市更新推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发展
        二、城市更新的新转向为文化产业主导产业地位确立提供发展动力
        三、城市更新的转向推动文化创意阶层作为社会核心阶层地位确定
        四、城市更新范围视角的变化催生文化创意城市的发展理念与实践
第五章 西方城市更新及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当前城市更新的概况
        一、我国城市更新的阶段
        二、我国城市更新与西方的差异
    第二节 西方城市更新及其影响下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一、根本的启示
        二、具体的启示
    第三节 基于台儿庄城市更新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例分析
        一、台儿庄城市发展概况
        二、台儿庄城市更新的情况
        三、台儿庄城市更新推动下文化产业的发展
        四、台儿庄模式的发展前景探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文献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工业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 ——以产品的视觉性和文化实践为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工业设计产品是一个视觉媒介
    二、研究现状述评:工业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尚待开拓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产品视觉性的跨学科研究
第一章 重提图像:视觉文化的兴起
    第一节 世界被把握为图像: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
        一、视觉是一种认识性的感觉
        二、视觉认知发生了图像转向
        三、视觉文化从现代化到全球化的发展
    第二节 从视觉性看视觉文化的特性
        一、视觉性是视觉文化的核心
        二、后现代主义即视觉文化
        三、技术是视觉文化的工具
    第三节 从图像到产品:视觉文化的观看之道
        一、观看之道是一种视觉范式
        二、不同的图像文本体现不同的观看范式
        三、工业设计产品是一个立体静观的视觉文本
第二章 工业设计产品视觉性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外观形式构建产品视觉性的表层结构
        一、形式是产品的视觉基础
        二、表层结构中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
        三、表层结构中艺术与技术的对立统
    第二节 观看机制构建产品视觉性的深层结构
        一、现代—后现代:深层结构的社会维度
        二、生产—消费:深层结构的经济维度
        三、设计师—公众:深层结构的主体维度
第三章 产品观看:日常生活的视觉实践
    第一节 工业设计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践艺术
        一、视觉文化走向日常生活审美化
        二、工业设计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文化实践
        三、工业设计助长了表层化的日常审美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产品观看
        一、编码与解码形成产品观看的互动系统
        二、外观:日常生活产品观看的内容
        三、日常生活呈现多元化的产品观看
    第三节 产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示
        一、卖场:产品的消费性展示空间
        二、展览:产品的艺术性展示通道
        三、广告:产品的表现性展示媒介
第四章 数字化世界中产品的视觉建构与文化表征
    第一节 数字化世界催生数字图像与数码产品
        一、数字化是视觉文化的技术性升级
        二、数字图像培育了新的视觉经验
        三、图形用户界面成为视觉新宠
        四、数码产品是数字信息的承载器与展示器
    第二节 数码产品的视觉建构方式
        一、潘诺夫斯基图像分析法的启示
        二、数码产品视觉建构的三个层次
    第三节 从数码产品的视觉特性到文化表征
        一、外观、界面及虚拟空间同构数码产品的视觉特性
        二、数码产品成为数字文化的表征之物
第五章 从可见到不可见:工业设计的视觉转向
    第一节 可见与不可见:视觉文化的双重属性
        一、模仿的视觉文化:可见是不可见的表征
        二、复制的视觉文化:可见对不可见的消解
        三、虚拟的视觉文化:可见与不可见的共融
        四、工业设计发生了视觉转向
    第二节 从形式到意义:会沟通的设计
        一、形式成为意义的象征符号
        二、沟通成为产品形式的意义指向
        三、在产品中思考
    第三节 从真实到虚拟:非物质设计的兴起
        一、从物质的真实性到非物质的虚拟性
        二、非物质设计产生新的视觉效应
        三、维基经济法则推动全球设计协同
    第四节 从产品到服务:产品成为服务的媒介
        一、有形产品向无形服务延伸
        二、创造基于不可见的体验服务的设计新模式
        三、产品成为服务的媒介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新消费者理念与媒介文化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交媒体语境下隐私侵权、边界划定及保护研究[D]. 李秉权. 吉林大学, 2020(11)
  • [2]粉丝文化视域下中高端美妆品牌营销传播策略的受众认知研究[D]. 黎洁雯. 暨南大学, 2019(04)
  • [3]新卢德主义技术文化批判思想解析[D]. 武青. 东北大学, 2018(12)
  • [4]空间视域下城市广电媒体发展研究 ——以长三角城市台为例[D]. 阎安.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5]费瑟斯通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 刘乃歌. 山东大学, 2016(03)
  • [6]互联网与文化生产、推广和消费研究[D]. 王爽. 山东大学, 2016(10)
  • [7]报纸微信公众号传播热点研究 ——以《广州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D]. 陈宏花. 广州大学, 2016(03)
  • [8]微纪录片美学研究[D]. 李然. 南开大学, 2014(04)
  • [9]西方城市更新推动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兼论对中国相关实践的启示[D]. 张伟. 山东大学, 2013(10)
  • [10]工业设计的视觉文化研究 ——以产品的视觉性和文化实践为视域[D]. 鲍懿喜. 华东师范大学, 2013(03)

标签:;  ;  ;  ;  ;  

新消费观念与媒体文化生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