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文化的两个探源

晋商文化的两个探源

一、晋商文化探源二则(论文文献综述)

史彤彤[1](2020)在《晋商文化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以平遥古城为例》文中指出

魏唯一[2](2019)在《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文中指出传统村落是指形成年代距今较远、拥有丰富的自然与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经济等价值,应给予关注与保护的村落。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相对较为稳定的社会单元,是中国广袤大地上一种实际存在、历史悠久、年代跨度最长至今仍在继续使用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陕西省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在我国境内排名属于靠后位置,截止2018年12月,共计有五批113处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占总数的1.7%,地域密度0.55/千平方千米,略低于全国的0.71/千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根据笔者选取30处国家传统村落的调研可知,主要问题有传统村落基数小、保护不力、申报不积极等,境内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保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得出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局部聚集、整体分散以及黄土高原、秦巴山地多、渭河平原较少的分布特征,传统村落的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农业、手工业、商业水平发展、人口分布格局和历史文化等四方面因素影响;并根据村落的突出特征将传统村落分为历史文化、区域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军事寨堡、手工业、商业集聚、山水格局生态等六个类型。目前陕西传统村落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物质空间衰败、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保护技术滞后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由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以及管冗杂的理体系等三大因素。根据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遵循真实性、整体性、活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内容应从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的保护、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发展、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村落保护与现代经济的协调发展四个方面展开。最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从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五大价值出发,建立陕西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体系,展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评估,根据价值评估得出的结论,并结合三个地区出现的不同问题,秉持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提出对关中地区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陕北地区“一村一品”的推动和营造山南地区的地缘文化等建议。

彭苗[3](2017)在《陕西神木高家堡古镇西北片区的演变与保护研究》文中提出高家堡古镇是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陕西明代军事寨堡的典范,是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但随着榆林至神木二级公路建成通车后,高家堡失去交通枢纽地位,且由于古镇内建筑年代久远缺乏保护修缮,高家堡镇人口大量外迁,商业渐入低谷。2013年,石峁遗址成为中国考古领域最权威的年度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石峁遗址考古公园的建设对临近的高家堡镇来说是重大的机遇,高家堡镇将成为石峁考古遗址公园的主要服务区,西北片区作为古镇重要且特殊的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研究工作重要而迫切。论文以高家堡古城西北片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西北片区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等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在深入调研,测绘记录,访谈基础上,运用形态及类型学等分析方法,从古城整体、西北片区、片区院落三个层面在不同时期的形态结构进行分类分析,研究其形态演变过程,总结西北片区形态演变中的现象和规律。对高家堡镇西北片区的价值进行重新认识和界定,对其保存现状进行评估,针对不同院落、建筑现状分级并提出不同的保护目标、原则、方法和途径。为使西北片区既能体现地域、社会、文化和经济特色,又能满足现代人的居住、生活、工作和游憩的生活方式,需要将可持续的发展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将西北片区建设与其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自然生态环境有机结合。高家堡西北片区的保护,促进了高家堡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保护和古镇旅游业的发展,而这为陕北或者类似地区的保护再利用提供借鉴和参考。西北片区因拥有不同时代的发展过程的遗存而成为高家堡镇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片区,适宜采用重点保护与一般保护相结合、合理利用与适度修复相结合的保护方式,而西北片区的肌理形成是自然而然的过程,需要保护其发展的痕迹,无需刻意将院落填满形成与其他片区无区别的密肌理。

高燕[4](2017)在《晋剧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晋剧是中国北方戏曲中具有特色的代表性剧种之一,它的历史悠久、剧目丰富、音乐独特、表演技艺高超,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晋剧艺术遗产,使之能够作持续性发展,近年来晋剧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戏曲界学者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文本研究,表演艺术家研究、戏曲音乐研究等选题。出于各种原因,晋剧艺术全面而系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至今未见。晋剧艺术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由于历史原因,古代与近代史料奇缺,散见于一些有关的回忆录、艺术杂谈等文章中,至于当今晋剧的戏剧改革,特别是晋剧乐队音乐的现代化发展,学术界还未来得及总结。为了弥补晋剧艺术研究中这些缺失点,本文以晋剧艺术研究为题,试对之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以期对晋剧艺术遗产的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本文设晋剧的产生、传播、班社、剧目、音乐、表演、音乐创新等七个章节,对晋剧艺术进行系统研究。每个章节中特别针对前人未涉及的问题做了深入挖掘,以补缺失。如晋剧为何能够在旧时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远播外省,为何在晋商衰落以后能够继续留在冀蒙陕三省的部分地区并开花结果?而在其它地区却随晋商一起销声匿迹?对这些疑问学界尚未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在探索晋剧传播省外的动因时发现,晋剧在冀蒙陕落户地区均为北方“晋语区”。这些新“晋语区”的形成与明清时期的山西移民有直接关系,相近的习俗与方言正是晋剧能够在这些地区扎根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大量史料分析理清了晋语区的形成与晋剧落户这三省的联系。长期以来,对于晋剧班社的经济来源少有学者进行探索,一方面是囿于史料的缺乏,另一方面则是学界对班社的经济状况长期不重视造成的,以戏谋生的职业戏班资金来源是怎样的呢?本文从庙台广场演出、会馆演出、园馆演出、堂会演出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对班社经济来源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关于晋剧剧目研究,至今仍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此前山西省戏曲研究所曾进行过两次剧目(本)的整理,李谦光先生于2015年也曾做了晋剧剧目的收集整理工作。但这三次剧目统计均以剧情的发生年代作为分类标准,这样分类难以了解晋剧各发展时期曾上演过的剧目类型,因此为探索剧目与晋剧发展演变之间的规律带来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严谨地做法即为对舞台题壁中有关班社、剧目、上演年代等记载进行统计,通过对各时期剧目题材、内容的分析摸索晋剧的发展规律。但舞台题壁史料极度缺乏,收集困难,本文收集了近40个舞台题壁,大量剧目的来源则通过王永年老艺人口述、刘巨才先生执笔的《晋剧百年史话》以及各地方志、戏曲志的记载。本文对近三十年来晋剧舞台上上演的剧目,包括新编传统戏、改编传统戏、现代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这项工作是对以往三次剧目统计的补充。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剧目与各剧种之间的关系,本文对600多出剧目进行了移植剧目、共有剧目、生僻剧目、昆曲、小戏(稍戏)、晋剧独有剧目、折子戏7个类别的分类,进一步摸索了晋剧剧目的来源与演变。对于晋剧音乐的研究,前人多从传统晋剧的唱腔、乐器演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近三十年来的晋剧现代乐队编制和乐队创作研究未曾涉及。本文自晋剧传统音乐设计到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大量谱例分析,具体阐述了晋剧传统音乐设计与当代乐队创作在形态、结构上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的写作建立于大量的考察采访工作之上,为了达到研究的真实性,即便是已有的史料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核实,通过考察采访工作笔者得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口述史料,在大量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了本文写作的基本框架。本文在研究中运用了文献学、汉语方言学、田野考察、统计学、戏曲图像学等方法以增强论文写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高兴玺[5](2016)在《明清时期山西商帮聚落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由导论、四个专题研究和余论六部分组成。第一章为导论。阐释了与论文相关的几个概念;说明从科学技术史角度研究山西商帮聚落的意义;与聚落考古学、聚落地理学、聚落建筑学等学科研究的异同;不同学科的研究动态及存在问题分析;论文拟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制定了论文的研究目标、重点和途径。第二章探讨了明清时期山西商帮聚落所处的历史环境。明清时期的山西,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资源丰沛的自然环境,包容开放的社会环境,积极进取的人文环境,较为成熟的工程技术条件,为山西商帮聚落的经营和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而使得明清时期山西的传统聚落取得较高的发展水平,是古代山西科学技术成就的杰出代表。第三章分析了明清时期山西的乡村制度与聚落分布问题。研究结果证明,山西商帮及其聚落的地域分布,空间范围很广,遍及省境各地。本节利用大段篇幅叙述了山西商帮的分布情况,根据上述不同地区山西商帮的统计,经过对山西现存商帮聚落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山西商帮中一些大商户的聚居情况资料的研究,确定现存的113座山西商帮聚落为本论文研究重点。由于在这些商帮聚落中,历史建筑的规模与保存完好程度都不尽相同,论文的研究对象有所取舍。第四章研究了山西商帮聚落的空间要素与类型问题。阐释了空间的概念,即空间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空间的均质性和非均质性。聚落的中心、路径和边缘等坐标系的建立,为人们认知聚落的空间,提供了可能。由民居、祠堂、店铺、村庙等建筑和场所,经过路径的结构化组织,构成了聚落空间。中心、路径和边缘,同时存在于一个被完成的的聚落中。商帮聚落的分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分布于乡村、集市、城镇中。尽管这个分类过程比较复杂,但只有进行类型研究,才能揭示山西商帮聚落的各种复杂的空间形态。将商帮聚落的空间形态分为散点、条带、团堡、层叠四种类型,虽然看起来有些机械,但仍然不失为解决复杂性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五章讨论了山西商帮聚落营建技术的地域分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山西古代的建筑技术,有较强的地域性,既便是在本省,也呈地域分化,不能以营造法式、营造则例简单论之。一般而言,构成山西商帮聚落单体建筑的基本单位是“间架”结构。山西南部地区的“间架”组合形态比较有规律,相对定型化。而晋北和晋中等地的“间架”组合形态,则比较繁杂。囿于地域因素影响,晋北的民居建筑,院落方正,高度较低,墙面大面积开窗,建筑造型简洁,装饰适度。晋西及晋中的民居建筑,造型丰富,等级较高。晋南和晋东南的民居建筑,多以二层楼房见长,房屋较高,房屋类型变化不明显。从院落尺度来看,晋中、晋南的民居院落比较窄长。晋北、晋西和晋东南的院落比较宽敞。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恐怕是与当地自然因素作用的结果分不开的。正房、厢房、倒座、宅门、耳房、过厅等建筑物,是构成院落的主要单元,其中宅门、厅堂和正房最为重要。其营建方式,随着山西地域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使得相应地域的聚落形态,呈现风格迥异的特征,山西商帮聚落的营建,存在较大的技术差异。尽管山西各地区的聚落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但受到中国传统营造思想之影响,也具有较多的同质性,表明山西商帮聚落是与中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的。第六章为余论。通过分析山西商帮聚落环境的实用理性、山西商帮聚落选址的实用理性和山西商帮聚落建筑的实用理性,阐明了山西商帮聚落的技术与人文内涵。

白佩芳[6](2014)在《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社会有两种现状:1)新农村建设千村一面,重物质轻文化;2)唯物主义思想彻底泛滥,信仰危机,为了个人利益毫无顾忌,道德缺失。面对以上这些状况,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以村落信仰文化空间为切入点,探索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环境设计观。文化空间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其中的空间是指民间以及传统文化等方面活动所对应的地域,同时也涉及相应的具有周期特点的时间,还涉及人们的一些规律性的活动,也就是说文化空间的研究在关注相关民间建筑的同时,还必须关注与之相关的各类群体聚会和活动。本文所研究的信仰文化空间就是指与民间信仰有关的文化空间,包括信仰活动的时间、事件、空间等。山西为南北狭长地形,晋南是华夏文明的开创和发展的活动中心,传统农耕文化深厚,属于中原文化圈,晋北受游牧、狩猎习俗影响较大,属于北方文化圈,而晋中为两种文化冲突碰撞、交界推移地区,而且由于商业文明的发展,更增加了晋中地区信仰文化空间的多元性和融合性。论文从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实地调研晋中地区35个村落(附录1),收集整理了村落中信仰文化空间的形制、尺度等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针对其特点、演变,及其与晋中村落社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进一步展开保护和传承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今后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设计提供了依据。论文具体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1、2章,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并对信仰文化空间的基础理论内容作了详细的阐述。第二部分,包括第3、4、5章,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进行了分类,并对它们的发展演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进一步研究了传统村落场所环境与信仰文化空间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对影响晋中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发展演变的社会结构与制度环境的研究,为今后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提供了依据,并提出了三种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保护模式。第三部分,包括第6章,通过以上章节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研究,总结出如何形成有活力的、有故事的场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现代新农村建设中空间设计的几点启示,并归纳出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展望。论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出了新的尝试:a)研究的视角上,选取了信仰文化空间这种特殊的村落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将信仰文化和村落空间也就是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弥补了各学科的不足;地域选定为晋中,就目前所知文献中鲜有晋中地区信仰文化空间的研究,本课题具有重要的意义;b)通过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布局分析,总结出传统村落中信仰文化空间的五级层次关系;c)通过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类型、形态特征及其保护传承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二者整体性保护的高度总结出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价值参考体系,提出三种信仰文化空间保护和发展模式。d)通过对晋中地区传统村落的信仰文化空间的布局分析和对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审视,提出从理性的面向对象的现代规划回归情节关联的面向关系的传统村落规划设计的理念。

王思婧[7](2013)在《基于“文化空间”的新绛光村村落环境整体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文化空间”这一非物质性因素在光村古村落中的存在方式,并不单独研究某项价值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某种传统聚落,而是关注在结合两者的基础上对人行为及其居住环境的反作用。希望借此选题,为物质遗产(古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价值和理论意义的思路与方法,为古村落物质与非物质整体性研究的传承和发展尽绵薄之力。研究方法主要有对基础文献等的理论研究,实地调研村落的村落环境,建筑、街巷,人文环境。以“文化空间”为视角,通过研究新绛县光村这一个案,从古村落的风水文化,宗族信仰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体系入手,来研究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存发展历史。结合村落环境布局、街巷、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研究非物质与物质协同保护与传承发展问题。通过对其生存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整体性的保护方法使其更宜于人居环境本论文分六章,各章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交待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研究创新点、相关概念界定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文化空间”做了相关研究。第三章:对光村基本情况进行综述并结合古村落环境进行研究,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第四章:通过第三章对光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村落环境的分析,进而研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论述这种关系是如何体现的。第五章:光村作为“文化空间”及其传统村落环境的整体性保护与发展研究,从以上几个章节的综合理论做基础,研讨如何达到从传统村落入手达到对光村作为“文化空间”并结合其村落环境进行整体性研究这一主要目的。第六章为结论。研究成果就是,通过光村这一个案,提出了古村落“文化空间”保护的创新性,为物质非物质文化同一性保护提供了实例,加深了“文化空间”保护重要性,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郝芸[8](2013)在《山西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艺术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针对山西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进行研究,包括其外形、题材、手法等,同时对该地区砖石雕刻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在深刻认识到它的价值前提下进行保护与传承。研究方法主要为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调研,通过对当地砖石雕刻资料的收集整理总结出其艺术特色,从而达到对晋城地区砖石雕刻艺术的研究目的。论文开始部分对晋城的砖石雕刻产生的因素包括地理因素、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民俗风情、等级形制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概括,同时对晋城传统民居的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包括建筑的类型、结构材料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了其砖石雕刻的产生进而形成了具有晋城当地特色的砖石雕刻的风格。其次对晋城砖石雕刻的类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包括建筑各部分的构件,分为基座部分、墙身部分和屋顶部分,各部分都有其独有的特征。为了了解晋城地区砖雕、石雕的文化内涵,重点以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民居风格进行阐述,进而分析和总结其艺术特色。建筑是封建社会中等级观念的的重要体现,无论是布局还是装饰风格,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同样从雕刻内容、题材和手法上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思想,以及对吉祥的追求、祈求神灵的保护、对功名利禄的向往等,这些与封建社会传统的文化观念是分不开的。本文通过对晋城民居砖石雕刻艺术的研究,得出砖石雕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与审美价值。对于年代较为久远的砖雕与石雕艺术品存在严重的破坏与风化现象,我们必须有效的加以保护,将传统建筑砖石构件中的雕刻文化传承下去。本文对砖石雕刻的保护、传承与借鉴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对日后设计领域包括建筑内外空间、景观设计都有较大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达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张哲[9](2011)在《清代东北地区晋商经营活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清代初年,山西商人迫于生计出关谋生,逐渐在东北地区发展起来。自后金努尔哈赤时起至宣统三年清亡,晋商在关外辛勤开垦,努力经营,由初期只有少数人贩卖粮食、杂货发展到后来经营范围涉及粮食、杂货、烧锅、药材、衣帽、皮货、典当、煤矿、铁货、铜货、颜料、钱庄、票号等各个行业,足迹遍布辽东,成为了东北地区商市的主导者。其经商地域涉及奉天(今沈阳)、营口、哈尔滨、吉林、朝阳县、海拉尔、海城、抚顺、锦州等各个城镇,带动了清代关外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从清朝山西和东北地区资源禀赋各异、人地矛盾不同、统治者“封禁”东北不严各方面阐述晋商出关之必需背景条件。第二章概述从清以前至清末晋商在东北的商业发展轨迹。第三章具体分析晋商在东北地区的商业布局模式和经营方法。第四章,对清末东北晋商的抗争与衰亡进行研究,并分析了造成其衰亡的各项因素。第五章简述晋商常年商居关外对当地社会人口、民间艺术和人民文化生活等方面带来的影响。最后为结语,总结晋商于清代在东北经商的成果、特色及败亡因素,以求对东北晋商有一个全面的概述。

温润芳[10](2011)在《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百年来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为个案,以结构化理论为主要理论范式,采用历史研究与实地调查相结合、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考察了近百年来山西编纂与应用乡土教材的基本情况,并对搜集到的乡土教材进行文本分析,研究乡土教材的相关政策、具体内容以及社会各界对乡土教材的态度,通过描述和解释山西乡土教材的产生和演变来探讨乡土教材的基本理论问题,以期充实和丰富乡土教材的理论研究。本研究对笔者搜集到的乡土教材进行分析,简要介绍了从清末至今各个时期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概况;并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乡土教材进行文本分析,例如清末的《保德州乡土志》、《平陆县图志歌略》,民国时期的《通俗国文课本》、《农业课本》、《商业课本》、《蚕桑浅说》、《大同县乡土教科书》、《民族革命读本》等乡土教材,新中国的《昔阳县农民识字课本》、《山西省地理》、《吕梁历史》、《吕梁地理》、《吕梁实用技术》、《金太谷》等乡土教材。主要是结合相关史料以及实地考察的资料,将乡土教材的编纂置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解读,分析其内容、语言、体例等方面的风格特点,及其乡土教材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产生的社会效应,以及社会各界对于乡土教材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历史时期山西乡土教材风格各异,使用对象也不尽相同,这是国家政策、地域文化与乡土教材编写者互动所产生的结果。在研究山西乡土教材产生和演变之历史轨迹的基础上,笔者探讨了如何认识乡土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影响和制约乡土教材编纂的因素、乡土教材的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对于乡土教材的内涵与外延,虽然有多种认识。但是乡土教材的编纂伴随着乡土教育的实施,引导学生爱乡爱国是乡土教材一直以来不变的基调。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政策的变化、以及编写人员的变化,乡土教材不断被注入新的教育理念。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概念的复杂性,认识到每一种乡土教材定义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出现的,与当时的教育政策及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相联系,而且每一种乡土教材定义背后都隐藏着某些认识论假设。对于乡土教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正因为这些功能的存在,乡土教材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结合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笔者分析了当今乡土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乡土教材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首先,应该正确认识乡土教材与国民教育的关系;乡土教材的教学方法应该多种多样,注意综合利用乡土中的课程资源。其次,乡土教材的编纂应该体现基础教育的宗旨,传承乡土知识,尊重多元文化。再次,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乡土教材的价值,应该注重乡土教育师资的培养,将乡土教育和师范教育联系起来,改革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整合中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

二、晋商文化探源二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晋商文化探源二则(论文提纲范文)

(2)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编综合研究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选题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村落
        1.3.2 历史文化名村
        1.3.3 传统村落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1 国外传统村落保护研究历程
        1.4.2 国内传统村落保护研究现状
        1.4.3 目前存在问题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第二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现状
        2.1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概况
        2.1.1 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分布情况
        2.1.2 中国传统村落区际分布
        2.1.3 中国传统村落族际分布
        2.2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现状
        2.2.1 市域分布
        2.2.2 区际分布
        2.3 陕西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2.3.1 局部聚集、整体分散
        2.3.2 黄土高原、秦巴地区多,渭河平原少
        2.4 陕西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影响因素
        2.4.1 自然环境因素
        2.4.2 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水平
        2.4.3 人口分布格局
        2.4.4 历史文化因素的沉淀
        2.5 陕西传统村落的分类
        2.5.1 历史文化型
        2.5.2 区域政治中心型
        2.5.3 交通枢纽型
        2.5.4 军事寨堡型
        2.5.5 手工业、商业集聚型
        2.5.6 山水格局生态型
        2.6 传统村落保护现状评析
        2.6.1 村落空间的衰败
        2.6.2 城乡经济的不均衡发展
        2.6.3 保护技术的滞后
        2.7 传统村落保护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2.7.1 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2.7.2 遗产价值的社会认知
        2.7.3 管理体系的冗杂制度
    第三章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价值评估体系
        3.1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原则
        3.1.1 村落保护的真实性原则
        3.1.2 村落保护的整体性原则
        3.1.3 村落保护的活态性原则
        3.1.4 村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3.2 陕西传统村落保护内容
        3.2.1 村落保护与空间环境的协调发展
        3.2.2 村落保护与现代文明的协调发展
        3.3 陕西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
        3.3.1 层次分析法
        3.3.2 传统村落价值评估体系评估
        3.3.3 传统村落价值综合评估体系参数及释读
        3.4 基于AHP体系下陕西省传统村落价值评估
        3.4.1 历史价值评估
        3.4.2 文化价值评估
        3.4.3 艺术价值评估
        3.4.4 科学价值评估
        3.4.5 社会价值评估
        3.4.6 陕西省传统村落综合价值评估
        3.5 小结
    第四章 陕西省传统村落保护策略探析
        4.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1.1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1.2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1.3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2.1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2.2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2.3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策略
        4.3.1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简况
        4.3.2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现状评述
        4.3.3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建议
        4.4 小结
下编田野调查
    第一章 关中地区传统村落
        1.1 渭南市
        1.2 咸阳市
        1.3 铜川市
        1.4 宝鸡市
    第二章 陕北地区传统村落
        2.1 榆林市
        2.2 延安市
    第三章 陕南地区传统村落
        3.1 安康市
        3.2 汉中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陕西神木高家堡古镇西北片区的演变与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1.1 高家堡古镇历史背景
        1.1.2 高家堡古镇与石峁遗址的关系
        1.1.3 高家堡古城西北片区概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研究框架
        1.4.1 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1.4.2 研究的内容
        1.4.3 研究的方法
        1.4.4 研究框架
2 高家堡古镇历史沿革与形态结构演变
    2.1 高家堡古镇概况
        2.1.1 高家堡古镇自然条件
        2.1.2 高家堡古镇的历史沿革
        2.1.3 高家堡古镇与长城防御体系
        2.1.4 高家堡古镇周边历史遗存概况
        2.1.5 高家堡古镇与周边规划新项目的关系
    2.2 高家堡古镇空间形态结构的演变
        2.2.1 创始前——人类聚居
        2.2.2 正统四年——创建期
        2.2.3 明清时期——发展期
        2.2.4 清至民国——繁荣期
        2.2.5 民国至今——衰落期
    2.3 高家堡古镇整体分析
        2.3.1 现状
        2.3.2 街巷
        2.3.3 肌理与密度
        2.3.4 片区与功能
        2.3.5 建筑年代
    2.4 高家堡古镇明清时期与现代功能比较
        2.4.1 高家堡古镇明清时期功能结构
        2.4.2 高家堡古镇近现代功能结构
    2.5 本章小结
3 高家堡古镇西北片区现状调查
    3.1 高家堡古镇西北片区现状调查方法
        3.1.1 调查内容
        3.1.2 调查方法
        3.1.3 调查范围
    3.2 西北片区物质空间构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3.2.1 城墙防御系统
        3.2.2 街巷空间
        3.2.3 公共建筑
        3.2.4 民居院落
        3.2.5 植被景观
        3.2.6 西北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3.3 西北片区现状调查
        3.3.1 西北片区用地性质与产权情况
        3.3.2 西北片区院落及建筑类型
        3.3.3 社会经济现状
    3.4 本章小结
4 西北片区的演变
    4.1 西北片区功能结构演变分析
        4.1.1 明清时期西北片区总体功能结构及用地规模分析
        4.1.2 清至民国时期西北片区总体功能结构及用地规模分析
        4.1.3 民国至今西北片区总体功能结构及用地规模分析
    4.2 西北片区总体形态结构演变分析
        4.2.1 形态结构的形成阶段——明正统四年(1439)至明正统十四年(1449)
        4.2.2 形态结构的发展阶段——明正统十四年(1449)至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
        4.2.3 形态结构的持续阶段——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至民国二十八年(1937)
        4.2.4 形态结构的变化阶段——民国二十八年(1937)至今
    4.3 西北片区街巷道路形态演变分析
        4.3.1 街巷道路平面形态演变分析
        4.3.2 街巷道路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4.3.3 道路交叉口形态分析
    4.4 西北片区公共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4.5 西北片区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4.5.1 自然因素
        4.5.2 军事因素
        4.5.3 经济因素
        4.5.4 社会因素
    4.6 本章小结
5 西北片区院落形态结构演变分析
    5.1 院落形成与演变概况
    5.2 院落类型
        5.2.1 一进式院落
        5.2.2 多进式院落
        5.2.3 不规则院落
    5.3 各个时期院落形态演变
        5.3.1 解放前院落形态
        5.3.2 50-90 年代院落形态
        5.3.3 90 年代后院落形态
    5.4 院落与建筑布局形态结构演变分析
        5.4.1 院落的原型及同化现象
        5.4.2 院落平面形态演变特征
        5.4.3 院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西北片区的保护
    6.1 西北片区现状评价
        6.1.1 西北片区院落地块划分
        6.1.2 西北片区建筑编号
        6.1.3 西北片区整体现状评价
        6.1.4 院落保存评价
        6.1.5 建筑保存现状与评价
        6.1.6 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
    6.2 保护依据、理念和保护内容
        6.2.1 保护依据
        6.2.2 保护理念
        6.2.3 保护内容
    6.3 保护目标与保护原则
        6.3.1 保护目标
        6.3.2 保护原则
    6.4 保护范围
    6.5 保护方法与保护措施
        6.5.1 整体格局保护
        6.5.2 片区街巷保护
        6.5.3 片区景观的保护
        6.5.4 院落保护
        6.5.5 建筑保护
        6.5.6 城墙防御系统的保护
        6.5.7 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6.6 对西北片区未来发展的思考
        6.6.1 西北片区发展规划
        6.6.2 西北片区功能结构的调整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4)晋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创新
第一章 晋剧历史寻踪
    第一节 晋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一、地理环境
        二、土地与人口
        三、社会习俗
        四、方言韵味
    第二节 晋剧的发展演变
        一、明末清初时期
        二、清代中晚期
        三、二十世纪上半叶
        四、二十世纪下半叶
第二章 晋剧传播考察
    第一节 晋剧传播的动因
        一、山西移民与晋语区的形成
        二、晋商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晋剧在本省的传播
        一、太原府
        二、汾州府
        三、平定、辽州管辖区
    第三节 晋剧在外省的传播
        一、河北省
        二、内蒙古
        三、陕西省
第三章 晋剧班社考证
    第一节 晋剧班社发展脉络
        一、晋剧班社组织机构
        二、不同时期的晋剧班社
    第二节 着名班社与名角
    第三节 晋剧班社的资金来源
        一、庙台广场演出
        二、会馆演剧
        三、园馆演出
        四、堂会戏
第四章 晋剧剧目梳理
    第一节 晋剧剧目的历时分类研究
        一、清末民初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二、民国时期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三、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1979)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四、改革开放以来(1980— )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第二节 晋剧剧目的内容分类研究
        一、道德伦理剧(家庭伦理剧)
        二、忠君报国剧
        三、清官廉吏故事剧
第五章 晋剧表演探索
    第一节 晋剧行当划分
    第二节 晋剧各行当表演技艺
        一、旦角表演技艺
        二、生角表演技艺
        三、净角表演技艺
        四、丑角表演技艺
    第三节 晋剧表演绝技
第六章 晋剧音乐解析
    第一节 晋剧唱腔
        一、唱腔调式
        二、唱腔音域
        三、唱腔构成
        四、唱腔板式
        五、唱腔结构
        六、唱词格式
        七、唱腔的艺术特点
    第二节 乐队音乐
        一、管弦乐曲牌
        二、打击乐曲牌
        三、锣鼓经改革
    第三节 晋剧传统乐队编制
        一、文场乐器
        二、武场乐器
        三、乐队布局与乐器排位
    第四节 晋剧传统音乐设计
        一、创腔设计
        二、器乐曲牌的编创
        三、器乐与唱腔的结合
        四、传统戏曲音乐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晋剧音乐创新研究
    第一节 晋剧音乐的创新历程
        一、1969年——1979年
        二、1980年——1999年
        三、2000年—
    第二节 当代晋剧音乐创作
        一、“移步”式创作
        二、“换形”式创作
        三、多声配置
        四、乐队编制及器乐写作
        五、从传统音乐设计到当代音乐创作的主要变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晋剧剧目一览表
附录B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晋剧谱例
附录C 打击乐曲牌 (锣鼓点)
附录D 晋剧音乐人物调查表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明清时期山西商帮聚落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研究山西商帮聚落的途径
    1.1 相关概念释义
        1.1.1 山西商帮
        1.1.2 传统聚落
        1.1.3 聚落研究
    1.2 为什么要研究山西商帮聚落
        1.2.1 研究对象内容丰富
        1.2.2 聚落研究迫在眉睫
        1.2.3 研究范围时空界定
    1.3 山西商帮聚落的研究途径
        1.3.1 研究现状
        1.3.2 问题分析
        1.3.3 研究途径和方法
        1.3.4 研究内容
        1.3.5 研究目标和重点
第二章 明清时期山西商帮聚落所处的历史环境
    2.1 山西商帮聚落所处的社会环境
        2.1.1 明清时期山西政区区位的变迁
        2.1.2 明清时期山西民族关系的变迁
        2.1.3 明清时期山西人口产业的变迁
    2.2 山西商帮聚落所处的自然环境
        2.2.1 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2.2.2 地质条件与资源分布
        2.2.3 明清时期的气候特征
    2.3 山西商帮聚落的技术人文环境
        2.3.1 明清时期山西人文科技的背景
        2.3.2 明清时期山西工程技术的发展
        2.3.3 明清时期山西乡村聚落的营建
第三章 明清时期山西的乡村制度与聚落分布
    3.1 明清时期山西的乡村制度
        3.1.1 元代山西的村社制度
        3.1.2 明代山西的里甲制度
        3.1.3 清代山西的保甲制度
    3.2 山西商帮聚落的地域分布
        3.2.1 明清时期山西商帮聚落的地域化
        3.2.2 影响山西商帮聚落地域化的因素
        3.2.3 明清时期山西商帮聚落地域分布
第四章 明清时期山西商帮聚落的形态特征
    4.1 聚落的空间概念
        4.1.1 聚落空间的节点:中心
        4.1.2 聚落空间的领域:边缘
        4.1.3 聚落空间的路径:街巷
    4.2 聚落的空间要素
        4.2.1 商帮聚落:村落、集镇、城市
        4.2.2 民居:聚落空间的主体
        4.2.3 祠堂:聚落空间的中心
        4.2.4 村庙:聚落异族的纽带
        4.2.5 店铺:业缘关系的体现
    4.3 聚落的空间形态
        4.3.1 山西商帮聚落的空间形态分类
        4.3.2 山西商帮聚落的选址
        4.3.3 山西商帮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第五章 明清时期山西商帮聚落营建技术的分化
    5.1 “间”与“架”的形态比较分析
        5.1.1 “间”的组合形态
        5.1.2 “架”的组合形态
    5.2 院落尺度的比较分析
        5.2.1 晋中、晋南商帮院落的尺度
        5.2.2 晋北商帮院落的尺度
        5.2.3 晋西商帮院落的尺度
        5.2.4 晋东南商帮院落的尺度
    5.3 聚落典型单座建筑的比较分析
        5.3.1 宅门
        5.3.2 厅堂
        5.3.3 正房
第六章 余论:山西商帮聚落的技术人文启迪—实用理性
    6.1 实用理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着表征
    6.2 山西商帮聚落环境的实用理性
    6.3 山西商帮聚落选址的实用理性
    6.4 山西商帮聚落建筑的实用理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6)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2.1 村落的研究现状
        1.2.2 建筑文化的研究现状
        1.2.3 信仰文化空间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的思路
        1.3.2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及方法
        1.4.1 相关理论基础
        1.4.2 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1.5 研究的框架
    1.6 研究的过程
2 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概述
    2.1 几个概念
        2.1.1 传统
        2.1.2 村落
        2.1.3 信仰、迷信和宗教
        2.1.4 文化的释义:理解村落文化空间的起点
        2.1.5 空间与场所
        2.1.6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
        2.1.7 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间最直接的纽带
    2.2 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构成框架
        2.2.1 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概念
        2.2.2 基础要素:人,时间,事件,空间
        2.2.3 文化景观:魅力要素
        2.2.4 文化氛围(文化场):孵化要素
        2.2.5 文化场所:活力要素
        2.2.6 文化制度与政策:保障要素
3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的类型与分析
    3.1 晋文化的构成与发展
    3.2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类别
        3.2.1 据信仰的对象分类
        3.2.2 据信仰的具体表现形式分类
        3.2.3 据信仰的目的性分类
        3.2.4 据信仰的场所分类
        3.2.5 据信仰的时间分类
    3.3 晋中地区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分析
        3.3.1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符号学阐释
        3.3.2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意义分析
        3.3.3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特点分析
        3.3.4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层级分析
        3.3.5 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流变分析
4 晋中传统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4.1 晋中传统村落概述
        4.1.1 晋中传统村落的人文地理环境
        4.1.2 晋中传统村落的物态环境
        4.1.3 晋中传统村落的功能类型
        4.1.4 晋中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
        4.1.5 晋中传统村落的形态特征
    4.2 晋中传统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典型案例分析
        4.2.1 山地型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4.2.2 组团型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4.2.3 带状型村落中的信仰文化空间布局研究
    4.3 信仰文化空间——晋中传统村落场所的标识
        4.3.1 地理位置上是村落和院落民居的核心
        4.3.2 人文景观环境上是村落的特质
        4.3.3 传统村落文化和精神上的主导
        4.3.4 工艺和形制上代表了村落水平的至高级
        4.3.5 聚落结构和社会(宗族)结构、村落结构的重要组成
        4.3.6 属于农村民俗文化活动领域,是村落生活方式的重要成份
5 促进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保护传承途径的探索
    5.1 提出保护的社会依据
        5.1.1 外部依据:制度的变迁
        5.1.2 内部依据:大众化的需要
    5.2 促进村落信仰文化空间可持续发展的外力整合途径
        5.2.1 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制度
        5.2.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国策
        5.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
        5.2.4 信仰文化空间的价值参考体系
        5.2.5 文化空间的动态演变与文化功能的合理转换
        5.2.6 人和资金
    5.3 保护传承中应注意的问题
        5.3.1 过度商业化
        5.3.2 情境性
        5.3.3 文化创新
        5.3.4 客观对待
    5.4 保护传承的三种模式
        5.4.1 保护的模式
        5.4.2 发掘的模式
        5.4.3 引进的模式
6 结语
    6.1 结论
    6.2 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图片来源及出处
附录一 部分晋中地区村落的庙宇调研成果汇总

(7)基于“文化空间”的新绛光村村落环境整体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论文研究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相关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课题相关研究
        1.3.2 国内课题相关研究
    1.4 研究基本内容和创新点
        1.4.1 研究基本内容
        1.4.2 研究的创新点
    1.5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5.1 论文研究方法
        1.5.2 论文研究框架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分析
    2.1 、对“文化空间”解读
        2.1.1 “文化空间”概念及历史发展
        2.1.2 “文化空间”的内涵及特征
        2.1.3 “文化空间”的分类
        2.1.4 “文化空间”的评价体系
    2.2 古村落及其环境与“文化空间”关系探讨
        2.2.1 古村落的“文化空间”形式分类
        2.2.2 古村落的“文化空间”内涵分类
        2.2.3 古村落“文化空间”启示
    2.3 本章小结
3 光村村落环境及其价值
    3.1 新绛光村基本情况
        3.1.1 区域位置
        3.1.2 村落现状
        3.1.3 历史沿革
    3.2 光村古村落自然环境
        3.2.1 光村村落环境
    3.3 古村落的人工环境
        3.3.1 村落空间格局
        3.3.2 村落传统建筑
        3.3.3 传统街巷空间
        3.3.4 村落现存规模
    3.4 光村古村落的人文环境
        3.4.1 光村古村落文化体系下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3.4.2 光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点
        3.4.3 光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3.5 村落特点及价值
    3.6 本章小结
4 光村作为“文化空间”及其村落环境整体性研究
    4.1 风水文化形成的“文化空间”
        4.1.1 村落环境与“风水文化”
        4.1.2 村落肌理与“风水文化”
        4.1.3 村落设施与“风水文化”
        4.1.4 村落宅院与“风水文化”
        4.1.5 “光村八景”追求风水完美
    4.2 宗族文化形成的“文化空间”
        4.2.1 村落空间布局造就“礼制空间”
        4.2.2 公共建筑中的“宗族信仰”
        4.2.3 民居与“礼制空间”
    4.3 民俗文化形成的“文化空间”
        4.3.1 公共建筑空间与“民俗文化”
        4.3.2 民居与“民俗文化”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文化空间”的光村与其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光村“文化空间”保护现状分析
    5.2 光村“文化空间”的传承与发展
        5.2.1 光村“文化空间”保护原则
        5.2.2 光村“文化空间”保护方式
        5.2.3 光村“文化空间”保护途径
    5.3 古村落“文化空间”保护的创新性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来源

(8)山西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状况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组织结构
第二章 晋城民居中砖石雕刻的产生与分类
    2.1 晋城民居中砖石雕刻的产生
        2.1.1 晋城的社会文化背景
        2.1.2 晋城传统民居的形式
    2.2 晋城民居中砖石雕刻的分类
        2.2.1 雕刻部分的分类
        2.2.2 雕刻材料的分类
        2.2.3 雕刻工艺的分类
    2.3 小结
第三章 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文化与艺术特色
    3.1 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文化的来源
        3.1.1 砖石雕刻来源于民居文化
        3.1.2 砖石雕刻来源于民间习俗
        3.1.3 砖石雕刻来源于文人墨客
    3.2 晋城民居中砖石雕刻的艺术特色
        3.2.1 晋城民居砖石雕刻与江南砖石雕刻的对比
        3.2.2 晋城民居砖石雕刻与晋商大院砖石雕刻的对比
    3.3 小结
第四章 晋城民居砖石雕刻的保护与传承
    4.1 晋城民居砖石雕刻的价值
    4.2 晋城民居砖石雕刻的保护
    4.3 传统砖石雕刻的传承与借鉴
        4.3.1 砖石雕刻艺术在现代建筑内外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4.3.2 砖石雕刻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图表目录

(9)清代东北地区晋商经营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一章 清代晋商经营东北之背景
    1.1 清代山西省、东北地区的地理范围界定和物产概况
        1.1.1 清代山西省、东北地区的地理范围界定
        1.1.2 清代山西、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
    1.2 清以前晋商在东北的经商活动
    1.3 促使晋商出关的各项因素
        1.3.1 清代山西省人口相对过剩,地狭人稠,人们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
        1.3.2 东北地区荒地广阔且土质肥沃,正应山西过剩人口生存所需
        1.3.3 清初统治者招民开垦东北,以及并不绝对的"封禁"政策成为晋人出关的政治条件
第二章 清代晋商在东北的经营活动概述
    2.1 清朝初期晋商进入东北
    2.2 乾隆至道光朝,晋商在禁令下继续出关
    2.3 咸丰朝后封禁解除,晋商大批商贸辽东
第三章 清代东北晋商的经营特点
    3.1 经营模式
        3.1.1 组成地域商帮,集团化经营东北
        3.1.2 金字塔式区域管理
        3.1.3 家族化、世袭化经营
    3.2 经营方法
        3.2.1 主动争取客户、抢占市场
        3.2.2 内部管理纪律严明、组织严密
        3.2.3 选贤任能、予以善待
        3.2.4 省谊乡情、互相帮扶
第四章 东北晋商之衰败
    4.1 晋商在东北的逐渐衰败
    4.2 造成衰败的原因分析
        4.2.1 清末俄、日的经济侵略对晋商形成强大压力
        4.2.2 清政府的剥削掣肘和最终倒台使其失去政治保护
        4.2.3 后期晋商生活腐化堕落,不求上进,自取灭亡
第五章 清代晋商对东北社会的贡献
    5.1 商业移民对东北人力资源的贡献
    5.2 晋商文化对东北建筑、民俗的贡献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基本概念界定
    五、理论范式和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七、研究计划及论文结构
第一章 山西的区域概况与文化基础
    第一节 山西的地理概貌
        一、山西的自然环境
        二、山西的人文地理
    第二节 山西的文化基础
        一、山西的历史沿革
        二、晋文化的概述
第二章 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历史轨迹(上)
    第一节 清末山西乡土教材的产生
        一、清末山西乡土教材产生的背景
        二、《乡土志例目》的颁布与清末山西乡土志的编纂
        三、清末山西乡土志的文本分析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山西乡土教材的演变
        一、探索阶段(1912年~1926年)
        二、规范阶段(1927年~1936年)
        三、多元阶段(1937年~1949年)
第三章 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历史轨迹(下)
    第一节 探索与调整阶段(1949年-1965年)
        一、1949年~1965年山西扫盲教材评介
        二、1949年~1965年山西乡土教材评介
    第二节 激进与扭曲阶段(1966年~1976年)
        一、“文革”时期的中小学教材政策
        二、“文革”时期山西乡土教材的文本分析
    第三节 恢复与改革阶段(1977年~2000年)
        一、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背景分析
        二、1977年~2000年山西乡土教材评介
第四章 对21世纪以来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实地考察
    第一节 概念辨析: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
        一、概念辨析:地方课程与地方教材
        二、概念辨析:校本课程与校本教材
        三、地方教材、校本教材与乡土教材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审视
        一、山西省教育厅对于开发地方课程的规划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地方教材评介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校本教材评介
    第三节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山西乡土教材编纂与应用的反思
        一、乡土教材的发展特点
        二、乡土教材在应用中面临的困境
第五章 关于乡土教材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对乡土教材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乡土教材的内涵和外延
        二、影响乡土教材编纂的因素
        三、乡土教材的功能
    第二节 乡土教材应用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乡土教材与国民教育
        二、乡土教材的教学方法
    第三节 乡土教材的发展趋势
        一、编纂乡土教材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二、乡土教育师资的培养
结语
    一、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二、对本研究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06年~2010年山西乡土教材汇总表
附录二 访谈提纲
附录三 教师问卷
附录四 学生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四、晋商文化探源二则(论文参考文献)

  • [1]晋商文化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以平遥古城为例[D]. 史彤彤. 北京服装学院, 2020
  • [2]陕西传统村落保护研究[D]. 魏唯一. 西北大学, 2019(01)
  • [3]陕西神木高家堡古镇西北片区的演变与保护研究[D]. 彭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2)
  • [4]晋剧艺术研究[D]. 高燕.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1)
  • [5]明清时期山西商帮聚落形态研究[D]. 高兴玺. 山西大学, 2016(05)
  • [6]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 白佩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7)
  • [7]基于“文化空间”的新绛光村村落环境整体性研究[D]. 王思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8]山西晋城民居中的砖石雕刻艺术研究[D]. 郝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
  • [9]清代东北地区晋商经营活动研究[D]. 张哲. 山西大学, 2011(05)
  • [10]社会变迁中山西乡土教材的编纂与应用研究[D]. 温润芳. 中央民族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晋商文化的两个探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