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胶色谱法在炼油废水中石油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凝胶色谱法在炼油废水中石油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一、凝胶色谱法在测定炼油污水中石油类含量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艾贤军[1](2020)在《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油污染土壤的形势严峻,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环境友好、低价高效等特性在各类修复技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修复场地中常存在高盐碱环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常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探究了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方法,然后从实际石油污染盐碱场地中提取了耐盐菌群,并进行接种、培养和高盐高油胁迫条件的驯化,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耐盐菌群的生理特性,探讨了优势耐盐菌株在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石油烃降解特性,分析了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菌剂制备等关键问题,最后设计了一套智能化、模块化、撬装化的石油污染盐碱场地生物修复装备。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实验表明:在土壤初始油浓度为10000mg/kg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萃取手段,土壤石油烃萃取率依次为振荡过滤国标法(106.45%)>索氏提取国标法(90.73%)>滴滤萃取法(76.3%)>振荡离心萃取法(74.7%)>振荡过滤萃取法(68.3%),其原因在于萃取液与污染土壤的接触时间不同所致。5种萃取手段中,振荡过滤国标法具有最高萃取准确度,而振荡过滤萃取法所用时间最短,在有修正系数矫正比例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要求快速处理大量样品的情况。耐盐菌筛选、驯化实验表明:常年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场地中存在能够耐受盐碱环境的高效石油烃降解土着菌,通过人为筛选驯化,可以继续提高其盐碱耐受性及降解能力。通过测定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的pH发现,pH值由7.6(初期)降低至5.9(末期),说明菌株在适应环境、降解石油烃的过程中会使培养液由中性转变为弱酸性,原因在于耐盐菌分解石油烃过程中产生碳酸类物质。培养液的电导率在55~115 ms/cm范围内波动,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的菌株裂解死亡后,内部电解质大量渗入培养液,导致培养液电导率发生变化。培养液油滴粒径及形态变化表明,耐盐菌群生长发育阶段会产生大量表面活性剂类代谢产物,使石油烃粒径减小的同时部分乳化。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水体实验表明:在前期筛选的耐盐菌群中共提取出6株耐盐菌,其中1号菌株(称为优势耐盐菌株)在极限盐度条件下降解高浓度石油烃的能力最佳,其最适生存环境条件分别为pH值为9、油浓度为5000 mg/L、温度为30℃,同时在pH值7~9、油浓度0.5%~5%、温度20~40℃范围内具有较高生存活性。该菌株在含盐量15%~36%、含油量0.5%~5%、pH值7~9、温度20~40℃、不同盐组分实验中降解效率最高的实验组分别为:含盐量20%(82.6%)、含油量10000 mg/L(79.47%)、pH为8(76.9%)、30℃(64.93%)、CaCl2(90.3%)。经检测该菌株能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淀粉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物质,这类物质在促进石油烃乳化的同时能够促进菌株降解。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实验表明:在土壤含油量10000mg/kg条件下,1、5、6号及三株混合菌中,经25d降解1号菌株处理效果最好(65%),土壤中剩余含油量3856.5 mg/kg。土壤盐含量0~50%(质量比)实验组,25%含盐量降解率最高(91.1%),剩余油浓度887 mg/kg,与国标GB3660—2018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石油烃类筛选值(826 mg/kg)较为接近,低于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 mg/kg)。该菌株在不同土质中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依次为砂土(66.1%)>壤土(61.4%)>黏土(35.2%)。1000~150000 mg/kg土壤油浓度实验中,50000 mg/kg实验组降解率最高(69.9%),剩余油浓度15040mg/kg,未达标原因在于土壤本身油浓度过高。20~100%含水率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4.9%),剩余油浓度3509mg/kg;10~50℃环境温度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6.58%),剩余油浓度3342mg/kg,均满足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mg/kg)。通过GC-MS检测得知,经1号菌株降解后,多种石油烃类物质丰度显着降低,其中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均三甲苯等物质几乎彻底清除,而2,4-二叔丁基酚、N-丁基苯磺酰胺等物质仍有较多残留;其中2,3-二甲基萘含量不降反增,可能存在某种生化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所致。经16s RNA基因鉴定得知,1号菌株属盐单胞菌属的titanicae菌,同时结合其可在36%盐度环境中有效降解石油烃类,因此推测其为重度嗜盐石油降解菌。此外,分析了高盐碱环境中耐盐菌修复实际场地所需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等的性能要求与发展方向,初步设计了耐盐菌剂量产化方案。同时,从思路方案、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设计了一套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该系统较好解决了有机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实践中存在的装备化程度低、菌剂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适用于原位、异位两类修复工程。

倪广元[2](2020)在《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油开采过程中井口漏油、管线穿孔、井喷等产生的落地油与土壤结合形成落地油泥,具有污染面积大、组分复杂、处理困难等特点。石油难挥发组分与土壤颗粒相互作用,破坏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进而引起污染带植被的退化甚至死亡,粮食作物减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降雨淋滤和补给作用下可将土壤和地表水中石油类污染物迁移至地下水体中,使地下水失去饮用功能,对当地工农业生产、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大庆是我国最具典型特征的石油石化城市,82万亩油田地跨大庆主城、红岗、大同、肇州、肇源等县区,约占大庆国土面积的25%,落地油泥污染形势严峻。为探索适应大庆油田落地原油污染特征的处理工艺,本研究开展了大庆油田落地油泥及污染场的地下水综合治理技术室内实验及工程应用研究。大庆油田落地油泥一般储存在储泥池中,污泥含油量不稳定,同时重质油含量高,以微小无机颗粒为中心形成稳定乳化油,污泥处理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对油泥的基本性质进行测定,并开展室内实验研究筛选落地油泥的改性用化学清洗剂。结果表明以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复配硅酸钠,且两者比例为200:700时效果最佳。在清洗时间为40min、清洗剂加药量为1%、热水温度为60℃的条件下,可以达到最优的除油热洗效果。对改性热洗后的污泥进行脱水,优选絮凝剂,结果表明以无机絮凝剂PFS复配有机絮凝剂WT-1,在质量配比为400:80的条件下Zeta最低,具有最佳的絮凝效果。高温热解炉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解油泥的过程中,以氧化钙作为催化剂,控制反应温度为550℃,催化剂添加比例为6%时,石油回收率最高,系统最为稳定。在室内实验基础上提出机械调质-高温化学热洗-离心脱水-热解系统的综合处理工艺,控制清洗时间为40 min,清洗剂加药量为1%,热水温度为60℃,复配絮凝剂投加比例为1%,脱水离心机转速为2500 r/min,热解温度为550℃时,最终所得残渣含油率≤3‰,实现了污泥无害化处理。在不考率热解后污泥处理以及浓缩废水处理的情况下,采用热洗后接热解的工艺处理油泥油含量低于3‰所需成本约为1520.20元/吨。结合野外调研和室内分析,在传统的水文地质学理论方法基础上,对落地油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进行了评估。对场地污染特征12个月的连续动态监测结果显示,地下水中总石油烃(TPH)平均含量高达5.26 mg/L,主要的石油类污染物中烷烃达到90%,其次是芳烃类以及非烃类;苯含量在0.3~0.6 mg/L之间,二甲苯含量在0.3~0.6 mg/L之间,萘含量在0.05~0.45 mg/L之间,均超过了GB/T 14848-2017中规定的III类直接分散水源地饮用水标准。污染场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物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动态变化,在监测时段内TPH浓度整体呈现下降的变化趋势,TPH在雨季时含量升高,冬季时含量降低。沿地下水径流路径方向TPH含量逐渐降低,这种衰减受水流迁移、吸附、挥发、生物降解等多因素控制,形成了以污油坑为核心、向四周扩张的污染晕,上游污染物向下游迁移,场地地下水中形成了自东北向西南逐渐扩展的污染晕;纵向上,土壤中TPH含量自上而下减弱,而储泥池下游粘土层TPH含量则较低,越靠近地下水面TPH含量越高,说明地下水石油类污染物质通过垂向入渗式和水平扩散迁移式两种模式进入地下水中造成污染。基于多孔介质的热力学平衡和动力学方程,建立了污染场石油污染物迁移模型,确定污染物分布,开展了风险评估,模拟结果表明石油类污染特别是芳烃类污染治理迫在眉睫。通过一维模拟实验研究鼠李糖脂强化地下水曝气技术(AS)原位修复的机制,结果表明介质渗透率与曝气流量的增加有利于污染的修复。相同曝气流量下,AS修复过程中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与介质粒径呈负相关关系,而在投加浓度为200 mg/L的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过程后,地下水中空气饱和度与介质粒径则呈正相关关系。鼠李糖脂的添加能够显着提高污染场AS修复效果,以此为基础开展20 d的原位单井AS修复试验。通过对曝气井周围监测井的水质、水位、溶解氧等参数监测,确定单井注气影响区域范围可达到8 m,在此区域内地下水中TPH降低达85%,地下水中石油类污染浓度降低至1 mg/L以下,各种石油类污染组分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主要以芳烃类组分最为显着。由于空气注入,地下水环境由厌氧向好氧转变,氧化还原参数Eh有显着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在AS过程中略有增强,说明表面活性剂强化AS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注气井周围好氧生物降解。此外,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嘉辉[3](2020)在《污油泥清洗工艺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相关环保法规的日益完善,污油泥处理成为了值得关注的问题。本实验使用抽提装置测试了污油泥的水含量、固含量和含油率;测试发现泥团状的PJ03污油泥,固相含量相对较高(37.59%);有一定流动性的XJ03污油泥,固含量低(11.70%)但含油率高(53.22%)。对PJ03进行了热分析、微观形貌分析和接触角测试:得知PJ03污油泥,油相中有60%以上的重质油;固相中多为热稳定、易水化的蒙脱石,在润湿的状态下有一定的疏油性。实验同时对两种污油泥进行了清洗实验。考察了两种污油泥的清洗剂配方;在同等条件下,对多种清洗剂主要成分(OP-10、TW-80、AEO-9、SP-80)、清洗剂助剂(多种无机盐和絮凝剂)进行了筛选,并确定了复合清洗剂配方。对于PJ03污油泥,8 g/L的FP226复配清洗剂与12 g/L的氯化钾混合使用,处理效果最好;对于XJ03污油泥,6 g/L的Na2Si O3、6 g/L的LAS和8 g/L的PAC复配,处理效果最好。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两种污油泥的处理工艺参数。PJ03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在80℃、液固比为5:1、以500 r/min的转速搅拌45min;XJ03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在75℃、液固比为5:1、以400 r/min的转速搅拌30 min。实验中发现,处理液相含量高的污油泥外力干预(搅拌强度与搅拌时间)更有效;处理黏土或重质油含量高的污油泥清洗剂的洗脱效应(清洗剂用量比与清洗温度)更重要。最后改进了含油率的检测方法。改进后的图片比色法具有很好的测试范围与准确度,与分光光度计法相当;并在RBF神经网络的帮助下,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测量。图片比色法测含油率,不仅可以加快污油泥清洗工艺的研究,还可以对整体清洗过程实现检测。图片比色法比其他方法更容易实现自动化,可以形成自动检测体系,配合其他参数可以进一步揭示污油泥清洗工艺各个步骤的细致含油率变化情况。

李玉果[4](2020)在《炼化污水处理全流程污染物组成特征及转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炼化废水中有机物组成复杂,不同来源炼化废水中污染物的组成特征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规律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多种分离方法,结合三维荧光(3DEEM)、气相色谱质谱(GC-MS)及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等技术研究不同类型炼化废水有机质组成特征及其从产生到处理全流程的转化规律。研究了某炼油厂部分点源水的组成,包括常减压装置电脱盐进出水和塔顶水、催化裂化装置污水汽提塔进出水及轻汽油醚化水洗塔进出水。(1)电脱盐单元出水有机质对污水处理厂废水有机质贡献约为5%,挥发性有机物(VOC)以芳香烃类为主。反冲洗水中硫、氮杂原子重质组分含量较高,且富集到更多烷基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类物质。(2)常减压装置塔顶水有机质约占污水处理厂废水有机质的10%。初馏塔、常压塔塔顶水VOC以芳香烃为主;减压塔塔顶水中主要以活性较高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为主。随蒸馏过程,塔顶水中硫元素含量增加。(3)催化裂化装置污水汽提塔出水有机质约占污水处理厂废水有机质的20.5%。VOC以OVOCs为主。汽提处理后硫、氮元素含量降低但含多个氧原子的含氧化合物及多氧含硫类化合物难以去除。(4)轻汽油醚化水洗塔出水富集的有机质约占8%。出水VOC中以OVOCs为主。废水中含多个氧原子的含氧化合物丰度较高。废水检测到含硫、氮杂原子的脂肪酸、胺、腈类等化合物的芳香类蛋白质荧光基团。分析了某炼油厂水处理车间不同工段废水中有机质组成,该车间采用隔油-气浮-生化典型废水处理工艺。废水VOC占总污染物可溶性有机碳(DOC)的约30%,共检测到215种VOC化合物,其中苯系物含量最高,其次是酮类化合物。隔油气浮单元去除石油烃类物质的同时使荧光强度降低,生化处理使芳香类蛋白质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富里酸有机物。生化处理后水相烷基苯磺酸盐类化合物部分降解,同时脂肪族及不饱和酚类含氧化合物种类增多,分子多样性增加。分析了某综合污水处理厂废水有机质组成,该厂处理废水包括电石厂、染料厂等的酸性废水、主要生产橡胶和树脂的化工污水、炼油废水3种不同来源废水,主要工艺过程包括水解酸化-生化-臭氧催化氧化。(1)该炼油污水有机质浓度相对较低,主要为含多个氧原子的有机酸类化合物;酸性废水有机质,尤其是含非烃化合物的胶质含量高,主要为含多个氧原子的多氧含硫类化合物;化工污水主要为氧原子数更高的多氧含硫类化合物。(2)在处理过程中水解酸化能有效降解H/C较高的饱和、脂肪族及多酚类的氧硫类化合物。发射波长Em<350 nm的荧光基团、低氧数含氧化合物等在生化单元得到有效去除。臭氧催化氧化工艺能有效去除腐殖酸类荧光基团。高氧数多氧含硫类化合物难于去除,是出水中难降解有机物的主要贡献者。(3)对比不同性质污水生化处理效果,处理前后DOC去除效率、荧光基团及极性化合物的种类及其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说明炼化污水经生化处理后,水质差异性减小。通过以上研究,加深了对炼化废水处理全流程污染物的组成特征及在水处理过程中转化规律的认识,可为废水处理工艺开发、过程优化和废水环境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对废水实现资源化利用、废水回收处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魏京莲[5](2019)在《西海岸新区水体有机污染物分布研究》文中指出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备受瞩目的一个焦点问题,其中水污染尤为突出。本论文对青岛西海岸新区23个镇街(保护区)的地表及海域水体中有机污染物进行了采样(50个)检测,并用大型统计软件SPSS对EPA 16 PAHs(多环芳烃)和11种增塑剂的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同时也对这些化合物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16 PAHs是美国环保局1970年代提出的优先控制污染物129种化合物名单中的一类化合物,这个名单一直是环境污染评价和治理的重要参考;名单中列出的6种增塑剂,本文检测到的11种增塑剂包含其中的4种。水样用二氯甲烷萃取后,用GC/MS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50个水样中的有机污染物总体上可以分为3类:16 PAHs、11增塑剂、其它有毒有害物如农药等。由于后者品种多、分布零散,本论文未进行更多讨论。50个水样共检测到16PAHs中的14种,以低环的8种为主,且以萘、菲浓度最高;6个水样检测到致癌性特强的二苯并[a,h]蒽,2个水样中检测到致癌性特强茚并[1,2,3-cd]芘,但含量很低,均在可控范围内;河流水含量低,直饮水和某些水库水含量较高,在地域分布上也存在较大差异。1 1种增塑剂则存在较大差异,以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尤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为主,其含量远远高于其它增塑剂,增塑剂的空间分布也是以河流含量最低,水库水最高,自来水含量相对较高,但均未超过我国水质标准限值。从地域来看,西区污染物浓度比东区高,但也有些水体基本未被污染,总体上污染物浓度未构成明显威胁。但从结果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虽然新区水环境比较优良,但决不能掉以轻心。

张少君[6](2019)在《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溢油事故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给海洋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生态灾难。溢油事故发生后,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可以快速清理大部分的溢油,但对于残留在海水表面的薄油膜、悬浮油、乳化油,生物法降解最为经济有效。而采用生物法处理溢油存在三个关键问题:其一,石油成分非常复杂,采用单一降解菌很难达到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二,采用游离态的降解菌处理海上浮油尚存在一定缺陷,投放到现场多因比重大、亲油性差、适应环境性差等问题而导致降解菌大量损失;其三,海洋中生物降解溢油过程极为复杂,应用经典动力学模型处理溢油缺乏大量实验数据验证其可行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菌群、载体和溢油降解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构建混合菌群,解决溢油多组分的同时降解问题。从溢油污染的海滩沉积物中分离得到5种高效石油烃降解菌,并复配构成菌群MF371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的构建,初步鉴定菌群包括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食烷菌属、海杆菌属和微球菌属。对温度、盐度、pH值、表面活性剂等一系列环境条件优化后,菌群的7 d降解率从72.24%提高至92.67%。对降解残油组分的分析显示,菌群在降解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因此可同时降解溢油中的多组分。为了探讨菌群降解的作用机制,以鼠李糖脂(Rha)作为先导化合物,提出并建立一种溶剂体系的新算法,应用于HSCCC分离纯化菌群的次生代谢产物,经一步分离纯化得到6种纯度均高于84.41%的Rha。对添加Rha的菌群细胞的疏水、增溶和乳化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Rha的浓度与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增强呈正相关性,添加高浓度的Rha有助于烷烃的乳化和降解。(2)为解决生物降解效率低的问题,制备了一系列可漂浮、疏水性、生物亲和性强的固定化菌群导弹载体,来增加菌群与浮油的有效接触。首先,制备了接触角θ为149.300°、机械强度为2.52 mN的大孔SA/PVA载体,通过对组分比例和密度的调控实现该载体的浮漂性。然后,以聚乳酸作为基质,分别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制备内部携带极性基团、外部接枝疏水脂肪族聚酯的可漂浮疏水性大孔聚乳酸(RMPLA)载体。实验测得RMPLA对油粒子的饱和吸附率高达18.17 g/g,固定化菌群的7 d降解率为88.95%。最后,将Fe3O4纳米粒子经PEG和SDS修饰得到双亲性胶体磁核,采用分散聚合法制备了接触角θ为133.4°、比饱和磁化强度为3.95 emu/g的磁性Fe3O4StMD载体,该技术可推广应用于处理船舶机舱产生的乳化油废水。经过12h的降解,固定化比游离态菌群处理乳化油的降解率提高了 13.86%,体现了反应启动快、处理效率高的特点。因此,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污染可望成为解决海洋油污染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替代办法。为了分析菌群的降解中间产物,制备Fe3O4MNG@CTAB作为分散固相萃取材料,通过对多环芳烃及模式化合物菲的降解中间产物检测,结果显示检测限低至1.5~5.0 ng/L、样品加标回收率达到74.01%~94.67%。分析证明,通过水杨酸和邻苯二甲酸两条代谢途径,菌群最终完全降解溢油。(3)采用实验数据验证经典动力学方程的适用性,明确菌群降解溢油的限速步骤。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适用于描述载体与溢油的吸附效应,计算得到表观活化能Ea为21.65 kJ/mol,确定载体的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通过吸附动力学分析,证明粒子内扩散并不是吸附过程的唯一速率控制步骤。通过降解动力学验证了菌群对菲的吸附速率远大于其降解速率,造成菲在菌体表面和内部富集,而促使其降解速率远大于其溶解速率,推断出溶解过程是菌群降解溢油的限速步骤。该研究成果可为大规模的菌群应用于海洋溢油污染治理提供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支持。

寇悦[7](2019)在《重质油炼化污水处理工艺全流程污染物转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炼化企业是否具有完善的污水管理体系决定了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达标排放。炼化企业往往只关注与操作规程和排放标准相关的数据指标,各工艺单元的预期效果与实际情况是否匹配处于未知状态。本研究以典型重质油炼化企业污水处理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炼化污水(Heavy Oil Refinery Wastewater,HORW)综合特性表征方法,全面剖析全工艺流程的污染物转化行为和赋存状态,进而评价各工艺单元处理效能,为炼化污水处理体系长期稳定运行以及处理工艺的原位升级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从污染组成、污染负荷、生物毒性和体系稳定性四大水质特性出发,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和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高分辨质谱(Fourier Transform Ion Cyclotron Resonance Mass Spectrometry,FT-ICR MS)两种高等仪器分析手段耦合传统和新兴水质检测方法,搭建适用于HORW水质分析测试平台,从而建立宏观、微观、综合三个维度下,涵盖无机、有机化合物的HORW综合特性表征方法。(2)高含油点源污水经过“水质调节-沉降除油-旋流油水分离-气浮净化”工艺预处理后,污水的污染负荷得以大幅度去除,总油、极性油、COD以及TOC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2.5%、57.0%、39.6%以及40.0%。预处理对无机污染物的组成和负荷没有去除效果,对有机污染组成的影响也比较小,出水仍以Ox、OxSx,NxOx类型极性化合物为主。此外,预处理并没有降低急性生物毒性,但破乳脱稳的效果显着,表现为界面张力回升,Zeta电位趋向于中性。(3)综合污水经“一级水解酸化(Hydrolysis acidification,HA)+循环式活性污泥工艺(Cyclic Activated Sludge Technology,CAST)”主生化工段处理后,污染负荷下降幅度极大,COD、TOC、TN以及氨氮分别去除了89.3%、84.4%、49.8%以及87.8%;急性生物毒性实现大幅度下降。一级HA单元没能改善可生化性,却去除了一定量的有机负荷;污染负荷主体上在CAST单元去除。主生化工段对阳离子的组成和负荷没有去除效果,但显着改变了污水的有机污染组成。CAST单元更倾向于去除弱极性化合物和低缩合度的极性化合物,出水中极性化合物的缩合程度升高,且以Ox类型为主体。主生化工段出水经“二级HA+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filter,BAF)”二级生化工段处理后,污染负荷下降幅度很小,COD、TOC以及TN分别去除了17.1%、5%以及3%,氨氮负荷降至为0。二级HA单元改善可生化性的效果明显,生成了一些低缩合度、易生化的有机物,随后在BAF单元中被降解。在最终出水中残留的低浓度COD构成中,主要是一些中等极性化合物(如含氮化合物、有机酸类、酯类等),以及缩合度较高的Ox、OxSx,NxOx类型极性化合物,其中以Ox类型的相对丰度为最高。

蔡嘉希[8](2019)在《破乳分离-改性芬顿氧化法处理油基钻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页岩气资源的开采钻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基钻屑,已被国家明确规定为危险固体废弃物,必须得到有效妥善的处置。当前工程应用中处理油基钻屑的技术方法大多具有成本高、效率低和设备操作复杂等缺点。改性芬顿法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和土壤修复的应用中,并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要求低及成本低廉等优点。而改性芬顿法处理油基钻屑目前尚未有相关的报道。本文提出采用将化学破乳-离心分离法和改性芬顿氧化法有机结合起来处理油基钻屑中的石油类物质,以油基钻屑中石油类物质的去除率为指标,研究了化学破乳-离心分离处理两种不同污染程度(即含油量分别为48423.89mg/kg和93800.23mg/kg)油基钻屑时对其中石油类物质去除的影响条件,并通过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制备了改性芬顿试剂,探究改性芬顿氧化体系下对油基钻屑中石油类物质氧化去除的影响条件,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开展了该体系下的优化实验。研究了采用该联用法处理油基钻屑时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通过SEM、XRD、TG-MS、FTIR、GC-MS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处理前后油基钻屑样品的形态形貌表征变化以及对其中石油类物质的组分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探究。得到如下结论:(1)破乳分离-改性芬顿氧化法处理油基钻屑的最佳条件:筛选出最佳破乳剂为BASF-L62,对于10 g油基钻屑样品,破乳分离最佳条件为破乳剂投加量200 mg/L,破乳温度为65℃,破乳时间为2 h,离心转速为7000 r/min,离心时间为10 min;改性芬顿氧化最佳条件为30%过氧化氢投加量6 mL,柠檬酸-硫酸亚铁催化剂投加量5.8 mmol/L,反应初始pH为6,反应温度65℃。最佳综合条件下,轻度污染程度油基钻屑和中重度污染程度油基钻屑中石油类污染物去除率分别为90.03%和85.09%。(2)研究了改性芬顿氧化法处理油基钻屑的优化实验:得出对于轻度污染程度的油基钻屑,其投加方式为一次性投加催化剂和过氧化氢的时候,取得最佳的石油类去除率,为64.32%;对于中重度污染程度的油基钻屑,当投加方式为催化剂和过氧化氢两次投加时且投加时间间隔为6 h时,取得最佳的石油类去除率,为55.96%。(3)对除油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通过SEM、XRD可发现处理前后油基钻屑中晶相为发现较大变化,仍主要为石英、重晶石、碳酸钙等。反应动力学拟合结果显示改性芬顿氧化法处理油基钻屑中石油类更符合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通过热重分析发现,在初温至300℃这一阶段,处理后的油基钻屑样品比处理前的失重率大大减小,终温处处理后样品的余重率远远大于处理前样品的余重,表明处理后油基钻屑中的石油类物质去除效果得到显着提升。处理后石油类物质中直链烃所占比例上升,支链烃、环烷烃、芳香烃类物质比例减少,羰基等物质减少,更利于后续微生物的深度处理。

苏丽娜[9](2018)在《乌鲁木齐污灌区土壤中石油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工业时代的快速发展,石油及其产品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从石油类产品的生产到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大气、水体、土壤,而最终土壤成为环境中石油类污染物最主要的汇。本论文选取了灌溉历史较长、灌溉面积较大的典型含油废水污灌区即乌鲁木齐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污水区为研究对象,根据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对环境有较大影响、含量高、毒性强并三方面考虑,选取了该污灌区土壤中总石油烃以及正构烷烃、多环芳烃作为代表石油污染的特征化合物,探讨了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分析方法,并对特征污染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及来源。以期为含油废水污灌区土壤石油污染控制和修复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论支持。主要结论如下:(1)参考目前EPA推荐以及我国水质中石油烃检测的环境标准,通过条件优化实验探讨了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分析方法:利用快速溶剂萃取,萃取温度100℃,循环提取4次,氮吹45s,萃取剂为丙酮-二氯甲烷复合溶剂,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回收率,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良好。(2)污灌区因污灌引起的油-盐复合污染土壤中TPH含量为120.01578.32 mg/kg,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监测单元间石油烃含量差异性显着,污灌区总体土壤的石油类污染程度属于中度污染。剖面中040 cm是石油烃主要累积层位,粘粒含量、有机质等土壤组分是影响污染物在剖面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3)污灌区土壤中正构烷烃含量变化范围为2.748.84mg/kg,表层土壤样品中正构烷烃含量变化范围为4.308.84mg/kg,与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土壤中的正构烷烃来源为混合源,包括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汽车尾气排放、灌溉和较强的陆源高等植物输入,与污水灌溉农田有一定关系。(4)污灌区表层土壤中16种PAHs总含量范围为237.3-2028.6ug/kg,均值为911.00ug/kg。在剖面PAHs含量与土壤深度呈负相关,污灌区土壤中含量最高的两种单体为Phe、Nap。表层土壤中,林地PAHs含量高于耕地、荒地,低环2-3环是最主要的成分。基于特征比值和总指数法,本论文认为石油化工污水灌溉是该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类污染物的主要贡献者,此外汽车尾气排放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源的输入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土壤中PAHs的分布。

郭景恒[10](2017)在《微生物和调理剂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文中认为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把―双刃剑‖,石油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石油污染土壤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高效、经济、无二次污染,让土壤环境得到修复同时,污染土地也再次得到利用,具有显着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研究通过开展模拟修复实验,对修复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和石油烃含量、组分变化进行全程跟踪,探讨修复过程中土壤pH、有机质、全氮等理化性质的变化特征与石油烃降解过程中组分含量的变化和组成特征。所得结论如下:实验条件参数不同直接影响土壤中石油烃的提取效率,其中萃取剂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通过优化萃取条件,以20 mL二氯甲烷为萃取剂,超声萃取10 min,4000 r/min离心10 min,提取4次时超声-离心萃取法获得最高萃取率。此条件下,土壤中石油烃的提取率为99.07%100.95%。土壤受到石油污染后,有机质含量大幅上升,pH、全氮和碱解氮含量较为稳定,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有所降低。通过添加调理剂,土壤中pH、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发生明显变化。调理剂的添加,提高土壤的肥力,为微生物生长代谢提供充足营养来源,为微生物降解石油烃奠定基础。在修复过程中,不同处理组中土壤石油烃含量变化不同,本研究设计的10各实验组中土壤石油烃含量均有降低,其中,实验5修复效果最好,石油烃降解率达40.04%,对照1降解率最低,但也有14.25%,表明石油烃进入土壤后在自然环境下可得到一定的降解或存在挥发等物化作用,同时外界条件的变化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有着显着影响。随着修复进行,在微生物作用下石油烃不同组分相对含量发生一定变化,尤其是添加了调理剂的实验组,饱和烃组分含量明显降低,芳香烃所占百分比无明显变化,非烃所占百分比明显上升。各实验组中Pr/nC17、Ph/C18、Pr/Ph、甾萜烷占比的变化很好地说明了饱和烃中不同成分的微生物利用程度不一致,直链烷烃优先被微生物利用,然后利用异构烷烃,甾萜烷由于抗生物降解能力强,稳定存在于土壤中。芳香烃组分中萘烷烃和菲烷烃的变化较为显着。调理剂组萘系列化合物和菲的降解效果显着,修复后期均无检出,无调理剂组中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另外,修复过程中检出有甲基化二苯并噻吩,认为二苯并噻吩在受到降解作用的同时存在合成反应,而在检测到的二甲基苯并[a]蒽、甲基芴中可能存在去甲基化反应。添加调理剂既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又能促进微生物对土壤中石油烃的分解去除。

二、凝胶色谱法在测定炼油污水中石油类含量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凝胶色谱法在测定炼油污水中石油类含量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3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1.4 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1 低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2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3 重质原油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4 高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1.4.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其面临的挑战
        1.5.1 嗜盐碱微生物的适盐碱机制
        1.5.2 嗜盐碱微生物的石油烃降解机理
        1.5.3 嗜盐碱微生物对不同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1.5.4 盐碱胁迫条件下生物强化/生物刺激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
        1.5.5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油烃分析方法及土壤国标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2.1 国内外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与标准
        2.1.1 重量法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1.3 荧光分光光度法
        2.1.4 红外光度法
        2.1.5 气相色谱法
    2.2 土壤石油烃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1 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2 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手段的简易替代方案与实验条件
    2.3 土壤石油烃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简易替代方案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土壤质量对CJ/T221-2005索氏提取法萃取效果的影响
        2.3.2 简易替代方案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萃取结果对比
        2.3.3 简易替代方案的萃取比例及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符合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盐高油胁迫条件下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及其生理特性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2.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
        3.3.2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菌株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pH值变化规律分析
        3.3.4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分析
        3.3.5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细胞通透性及菌液总固体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6 典型阶段培养基形态及油滴粒径变化规律分析
        3.3.7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乳化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3.3.8 典型阶段耐盐菌驯化培养液呼吸特性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体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4.2.1 优势耐盐菌株筛选实验设计
        4.2.2 优势耐盐菌株极限盐度适应性驯化实验设计
        4.2.3 优势耐盐菌株呼吸特性实验设计
        4.2.4 优势耐盐菌株生存环境优化实验设计
        4.2.5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实验设计
        4.2.6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4.2.7 优势耐盐菌株生物酶的分析方法
        4.2.8 优势耐盐菌株表面活性剂测定
        4.2.9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实验设计
        4.2.10 优势耐盐菌株鉴定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耐盐菌在饱和盐浓度条件下的适应情况
        4.3.2 优势耐盐菌株的呼吸特性分析
        4.3.3 优势耐盐菌株最适生存环境的优化选择
        4.3.4 环境条件对于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4.3.5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4.3.6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
        4.3.7 优势耐盐菌株的鉴定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测定方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耐盐菌株种类差别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2 时间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3 含盐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4 含油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5 土壤质地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6 含水率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7 温度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初步方案
    6.1 生物修复助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1.1 表面活性剂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1.2 生物质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2 缓释修复药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3 提高生物修复材料长效性和广谱性的载体材料分析与比选
    6.4 固定化耐盐菌剂制备技术分析
    6.5 耐盐菌剂量产化初步方案设计
        6.5.1 背景及概况
        6.5.2 市场预测
        6.5.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5.4 设备选型、材料及动力供应
        6.5.5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设计
    7.1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设计思想与工艺方案
        7.1.1 设计思想
        7.1.2 工艺方案
    7.2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规模确定
    7.3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工艺设计
        7.3.1 混合搅拌罐的工艺设计
        7.3.2 沉淀净水池的工艺设计
        7.3.3 富集浓缩池的工艺设计
        7.3.4 辅助设备的选型
    7.4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结构设计
    7.5 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核算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作者及导师简介

(2)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落地油泥的来源与危害
        1.2.1 落地油泥的来源
        1.2.2 落地油泥的危害
    1.3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
        1.3.1 调质-机械脱水技术
        1.3.2 萃取法
        1.3.3 固化技术
        1.3.4 电化学处理技术
        1.3.5 焚烧法
        1.3.6 热解法
        1.3.7 生物法
    1.4 石油污染场地下水修复技术
        1.4.1 异位修复技术
        1.4.2 原位修复技术
    1.5 表面活性剂在石油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1.6 研究内容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2章 大庆油田落地油泥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油泥样品来源
        2.2.2 实验药品及仪器
        2.2.3 基本物性指标分析方法
    2.3 落地油泥基本特性
    2.4 落地油泥元素组成
    2.5 落地油泥热解特性
    2.6 落地油泥残渣特性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清洗剂的筛选实验方法
        3.2.2 热洗最优条件实验方法
        3.2.3 泥水分离絮凝剂的选择
        3.2.4 热解模拟实验方法
    3.3 热洗效果分析
        3.3.1 清洗剂筛选结果分析
        3.3.2 温度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3.3.3 清洗剂含量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3.3.4 清洗时间对热洗效果的影响
    3.4 泥水分离絮凝剂筛选结果分析
    3.5 热解效果分析
        3.5.1 质量减少率
        3.5.2 热解油产率
        3.5.3 焦炭产率
        3.5.4 气体产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落地油泥处理技术的工程应用研究
    4.1 引言
    4.2 实际工程情况
        4.2.1 储泥池现场情况
        4.2.2 实际工艺流程及设备
    4.3 热洗及离心脱水工艺及效果评价
    4.4 热解工艺及效果评价
    4.5 技术经济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落地油污染场调查及风险评估
    5.1 引言
    5.2 场地概况
        5.2.1 场地基本情况
        5.2.2 区域地质背景
        5.2.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勘察
    5.3 场地污染模型及调查
        5.3.1 场地污染扩散模型
        5.3.2 场地勘查
        5.3.3 有机组分分析
        5.3.4 有机组分时间分布
        5.3.5 有机组分空间分布
    5.4 石油类污染地下水迁移模拟
        5.4.1 流体在多孔介质运移
        5.4.2 组分对流弥散方程
        5.4.3 组分在多孔介质中吸附-解吸方程
        5.4.4 石油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模型
    5.5 风险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落地油污染场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室内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3 AS修复一维模拟实验研究
        6.3.1 AS修复原理
        6.3.2 曝气流量对TPH残留率的影响
        6.3.3 介质性质对TPH残留率的影响
        6.3.4 曝气流量对气体饱和度和水位的影响
        6.3.5 石油组分在砂柱内的分布情况
    6.4 鼠李糖脂强化AS修复机制研究
        6.4.1 鼠李糖脂的投加对TPH去除效果的影响
        6.4.2 鼠李糖脂投加量对TPH去除的影响
        6.4.3 鼠李糖脂强化后石油组分在砂柱内的分布情况
        6.4.4 鼠李糖脂强化后污染物的溶解度和解吸效果的变化
        6.4.5 鼠李糖脂强化后空气饱和度的变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落地油污染场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单井修复注气响应
        7.2.1 单井注气的物理响应
        7.2.2 单井注气的影响范围分布(ZOI)
    7.3 修复效率研究
        7.3.1 地下水中的TPH修复效率
        7.3.2 AS修复TPH组分变化规律
        7.3.3 AS修复对环境影响分析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3)污油泥清洗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污油泥的概述
        1.2.1 污油泥的来源
        1.2.2 污油泥的组成
        1.2.3 污油泥的危害
    1.3 污油泥的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外污油泥处理的相关法规
        1.3.2 国内污油泥处理的相关法规
    1.4 污油泥的处置技术
        1.4.1 污油泥的高温类资源化处理技术
        1.4.2 污油泥的常规温度类资源化处理技术
        1.4.3 污油泥的其他资源化处理方法
        1.4.4 污油泥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1.5 各污油泥处理方法的比较
    1.6 污油泥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1.7 研究内容
    1.8 创新点
2 污油泥的基本性质研究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 污油泥性质的测定方法
        2.2.1 污油泥的成分测定
        2.2.2 热重-差热(TGA-DSC)分析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2.2.4 静态接触角测试
    2.3 污油泥性质的测定结果与讨论
        2.3.1 污油泥的水含量、固含量和含油率
        2.3.2 污油泥热分析结果
        2.3.3 污油泥形貌分析结果
        2.3.4 油固界面接触角测试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污油泥清洗工艺的实验研究
    3.1 实验室工艺流程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 污油泥的清洗方法
    3.4 污油泥清洗剂的筛选与结果讨论
        3.4.1 清洗剂主要成分的考察
        3.4.2 清洗剂主要成分添加量的考察
        3.4.3 清洗剂助剂的考察
        3.4.4 清洗剂助剂添加量的考察
    3.5 污油泥清洗工艺影响因素的探索
        3.5.1 清洗工艺洗涤温度的探索
        3.5.2 清洗工艺搅拌时间的探索
        3.5.3 清洗工艺搅拌强度的探索
        3.5.4 清洗工艺酸碱度的探索
        3.5.5 清洗工艺液固比的探索
    3.6 污油泥清洗工艺影响因素的正交实验设计
    3.7 气浮强化污油泥清洗的实验
        3.7.1 气浮清洗工艺
        3.7.2 气浮清洗工艺的效果
    3.8 本章小结
4 图片比色法用于污油泥含油率快速检测的分析
    4.1 图片比色法的介绍
    4.2 实验的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图片处理的理论基础
        4.4.2 不同品牌手机的适应性
    4.5 测试影响因素的考察
    4.6 标准曲线及其检出限
    4.7 样品的测定及回收率实验
    4.8 图像比色法的扩展
        4.8.1 图片质量的控制因素
        4.8.2 基于神经网络拟合的定量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炼化污水处理全流程污染物组成特征及转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炼化废水产、排处理现状
        1.1.1 炼化废水的来源、特性及危害
        1.1.2 炼化废水的处理工艺
    1.2 炼化废水污染物前处理方法
        1.2.1 吹扫捕集与静态顶空
        1.2.2 液液萃取
        1.2.3 树脂吸附分离
        1.2.4 固相萃取
        1.2.5 膜分离技术
    1.3 炼化废水污染物表征方法
        1.3.1 三维荧光光谱
        1.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1.3.3 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
    1.4 炼化废水污染物研究进展
        1.4.1 炼化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研究进展
        1.4.2 炼化废水中溶解性有机质研究进展
    1.5 文献综述小结及研究内容
第2章 典型炼油装置污染物特征研究
    2.1 引言
    2.2 装置基本生产状况概述
    2.3 实验部分
        2.3.1 试剂与样品
        2.3.2 样品制备
        2.3.3 主要水质指标分析
        2.3.4 元素分析
        2.3.5 四组分分离
        2.3.6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2.3.7 吹扫捕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P&T GC-MS)
        2.3.8 气相色谱质谱(GC-MS)
        2.3.9 负离子FT-ICR MS仪器条件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各装置产生废水信息及对废水总有机质贡献分布
        2.4.2 电脱盐单元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
        2.4.3 常减压装置塔顶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
        2.4.4 污水汽提塔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
        2.4.5 轻汽油醚化水洗塔废水污染物的来源及特征
    2.5 小结
第3章 炼油废水有机质组成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样品
        3.2.2 样品制备
        3.2.3 主要水质指标分析
        3.2.4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3.2.5 吹扫捕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P&T GC-MS)
        3.2.6 负离子FT-ICR MS仪器条件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主要水质指标变化情况
        3.3.2 各工艺单元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及组成变化
        3.3.3 溶解性有机物的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3.3.4 溶解性有机物-ESI FT-ICR MS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综合污水有机质组成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转化规律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样品采集
        4.2.2 样品制备
        4.2.3 主要水质指标分析
        4.2.4 三维荧光光谱(3D-EEM)
        4.2.5 FT-ICR MS仪器条件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原水污染物的特征分析
        4.3.2 高浓度路线废水在处理中的转化规律
        4.3.3 高、低浓度污水处理路线中生化单元对于有机质降解的对比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废水中化合物的类型和相对含量分布
致谢

(5)西海岸新区水体有机污染物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1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多环芳烃污染与治理
    1.3 增塑剂及其危害
    1.4 色谱分析简介
    1.5 研究目标及内容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仪器
    2.2 水样采集与处理
    2.3 样品检测与结果处理
    2.4 定量分析方法
3 西海岸新区总体有机污染分布研究
    3.1 测定结果概述
    3.2 多环芳烃定量结果与分布分析
    3.3 增塑剂定量结果与分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西海岸新区有机污染物空间分布研究
    4.1 东西区污染物分布比较研究
    4.2 功能区污染物分布比较研究
    4.3 街镇有机污染物分布比较研究
    4.4 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海上溢油处理技术
        1.1.2 石油烃降解菌
        1.1.3 石油烃降解菌群
    1.2 石油烃降解菌群降解溢油的影响因素
        1.2.1 石油烃的理化性质
        1.2.2 石油烃降解菌的种类
        1.2.3 温度
        1.2.4 营养条件
        1.2.5 氧的含量
        1.2.6 酸碱环境
        1.2.7 盐度
        1.2.8 生物表面活性剂
    1.3 固定化石油烃降解菌的载体
        1.3.1 无机材料
        1.3.2 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1.3.3 合成高分子材料
        1.3.4 复合载体材料
        1.3.5 可漂浮载体材料
    1.4 动力学研究
        1.4.1 吸附动力学
        1.4.2 降解反应动力学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与降解性能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2.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1.3 实验方法
    2.2 石油烃降解菌群的构建
        2.2.1 石油烃降解菌的特性分析
        2.2.2 石油烃降解菌显微镜形态观察
        2.2.3 16S rDNA测定
        2.2.4 生理生化鉴定
        2.2.5 菌群的复配
    2.3 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因素
        2.3.1 温度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2.3.2 盐度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2.3.3 菌群耐盐性的提升
        2.3.4 pH值对菌群降解性能的影响
        2.3.5 溶解氧对菌群的影响
        2.3.6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群的降解效果影响
    2.4 鼠李糖脂协同菌群降解溢油的作用机制
        2.4.1 Rha的分离纯化
        2.4.2 pH值对Rha增溶烷烃的影响
        2.4.3 Rha的临界胶束浓度
        2.4.4 Rha对细胞表面的疏水性的影响
        2.4.5 菌群的降解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可漂浮载体的制备与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的性能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3.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可漂浮的SA/PVA载体制备及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性能
        3.2.1 可漂浮的大孔SA/PVA载体的制备
        3.2.2 SA/PVA载体的吸附性能
        3.2.3 SA/PVA载体的FTIR光谱
        3.2.4 SA/PVA载体的疏水性
        3.2.5 SA/PVA载体的密度和机械强度
        3.2.6 SA/PVA载体的传质性能
        3.2.7 接种量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
        3.2.8 SA/PVA载体的生物亲和性
        3.2.9 固定化与游离态菌群的降解效果比较
    3.3 可漂浮的RMPLA载体制备及固定化菌群降解溢油性能
        3.3.1 可漂浮的RMPLA微球的接枝聚合
        3.3.2 RMPLA载体的吸附性能
        3.3.3 RMPLA载体的FTIR光谱
        3.3.4 RMPLA载体的静态接触角
        3.3.5 RMPLA载体固定化菌群
        3.3.6 RMPLA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原油
    3.4 可漂浮的Fe_3O_4StMD磁性载体制备及处理油船洗舱水
        3.4.1 Fe_3O_4StMD载体的吸附性能
        3.4.2 Fe_3O_4StMD载体的静态接触角
        3.4.3 Fe_3O_4StMD载体的X射线衍射
        3.4.4 Fe_3O_4St/MAA/DVB载体的磁性
        3.4.5 Fe_3O_4St/MAA/DVB载体固定化菌群
        3.4.6 Fe_3O_4StMD载体的吸附机理分析
        3.4.7 Fe_3O_4StMD载体的石油降解效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PAHs及菌群降解中间产物的富集检测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试剂和材料
        4.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胶束形成剂与形成胶束的关键因素
        4.2.1 胶束形成剂的优选
        4.2.2 胶束形成的关键因素分析
    4.3 Fe_3O_4MNG@CTAB富集检测材料的表征测试
        4.3.1 VSM表征磁性强度
        4.3.2 Zeta电位测试胶束的形成过程
        4.3.3 FTIR表征官能团的变化
        4.3.4 XRD表征颗粒的粒径
        4.3.5 SEM表征材料的形貌
    4.4 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4.1 离子强度和pH值
        4.4.2 吸附平衡时间
        4.4.3 解吸附溶解和解吸附时间
    4.5 方法学验证
    4.6 菲的菌群降解中间产物分析及代谢途径解析
        4.6.1 菌群降解中间产物的色谱分析
        4.6.2 菲的菌群降解途径解析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固定化菌群的吸附动力学与降解动力学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5.1.2 实验仪器和设备
        5.1.3 实验方法
    5.2 可漂浮载体的吸附动力学
        5.2.1 可漂浮载体的吸附平衡
        5.2.2 吸附速率动力学
        5.2.3 表观活化能
        5.2.4 粒子内扩散动力学模型
    5.3 固定化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5.3.1 底物降解速率方程
        5.3.2 游离态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5.3.3 固定化菌群的降解动力学
        5.3.4 生物降解的限速步骤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符号说明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重质油炼化污水处理工艺全流程污染物转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进展
    1.1 炼化污水处理工艺
        1.1.1 炼化污水传统处理工艺
        1.1.2 重质油炼化污水处理工艺
    1.2 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
        1.2.1 污染组成分析
        1.2.2 污染负荷分析
        1.2.3 生物毒性分析
        1.2.4 体系稳定性分析
    1.3 污染物转化行为研究
        1.3.1 宏观污染物转化行为
        1.3.2 微观污染物转化行为
    1.4 研究展望
第2章 重质油炼化污水处理体系及水质综合表征方法
    2.1 重质油炼化污水处理体系
        2.1.1 炼化污水排放管理体系
        2.1.2 高含油点源污水预处理工艺
        2.1.3 综合污水达标处理工艺
    2.2 水质特性综合表征方法
        2.2.1 污染组成
        2.2.2 污染负荷
        2.2.3 生物毒性
        2.2.4 体系稳定性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含油点源污水预处理工艺过程的污染物转化
    3.1 P-HORW预处理装置前后污染负荷分析
        3.1.1 综合污染物转化行为
        3.1.2 宏观有机污染物转化行为
        3.1.3 宏观无机污染物转化行为
    3.2 P-HORW预处理装置前后污染组成分析
        3.2.1 无机污染组成转化行为
        3.2.2 有机污染组成转化行为
    3.3 P-HORW预处理装置前后急性生物毒性分析
    3.4 P-HORW预处理装置前后体系稳定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综合污水达标工艺过程的污染物转化行为
    4.1 综合污水达标工艺过程污染负荷分析
        4.1.1 综合污染物转化行为
        4.1.2 宏观有机污染物转化行为
        4.1.3 宏观无机污染物转化行为
    4.2 综合污水达标处理工艺过程污染组成分析
        4.2.1 无机污染组成转化行为
        4.2.2 有机污染组成转化行为
    4.3 综合污水达标处理工艺过程污水生物毒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破乳分离-改性芬顿氧化法处理油基钻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油基钻屑污染的形成及其危害
        1.1.1 油基钻屑的来源及形成
        1.1.2 油基钻屑的危害
    1.2 国内外油基钻屑的排放要求和法律法规
    1.3 国内外油基钻屑处理技术概况及其研究现状
    1.4 Fenton氧化法的研究现状
        1.4.1 传统Fenton氧化法
        1.4.2 改性Fenton氧化法
        1.4.3 反应机理
        1.4.4 存在问题
    1.5 课题的来源以及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课题来源
        1.5.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5.3 创新点
        1.5.4 课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2.1 试验油基钻屑样品
    2.2 试验药品以及仪器
        2.2.1 试验仪器
        2.2.2 试验药品
        2.2.3 实验药剂的制备
    2.3 试验分析与表征方法
        2.3.1 试验材料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2.3.2 油基钻屑含水率测定方法
        2.3.3 固含量及其他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2.3.4 反应体系pH测定方法
        2.3.5 过氧化氢浓度的测试方法
        2.3.6 油基钻屑中石油类物质浓度的测试方法
        2.3.7 油基钻屑中石油类物质的表征方法
        2.3.8 油基钻屑样品处理前后的分析表征方法
    2.4 试验材料理化性质分析结果
        2.4.1 CHNS/O元素分析
        2.4.2 X荧光光谱分析
        2.4.3 等离子发射光谱分析
        2.4.4 油基钻屑物性参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破乳离心-改性芬顿氧化处理油基钻屑试验研究
    3.1 化学破乳-离心分离试验研究
        3.1.1 引言
        3.1.2 试验油基钻屑样品
        3.1.3 破乳除油剂的筛选分析
        3.1.4 破乳剂加剂投加量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1.5 破乳温度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1.6 破乳时间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1.7 离心转速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1.8 离心时间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1.9 正交实验
    3.2 改性芬顿氧化处理油基钻屑试验研究
        3.2.1 引言
        3.2.2 试验油基钻屑样品
        3.2.3 过氧化氢投加量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2.4 硫酸亚铁投加量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2.5 反应体系初始pH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2.6 反应温度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2.7 最佳优化试验
    3.3 改性芬顿氧化处理油基钻屑的优化试验研究
        3.3.1 引言
        3.3.2 过氧化氢和催化剂投加方式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3.3 过氧化氢和催化剂投加时间间隔对石油类去除率的影响
    3.4 综合除油工艺试验
        3.4.1 引言
        3.4.2 最优条件下的综合试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除油机理初探
    4.0 引言
    4.1 油基钻屑处理前后表征分析
        4.1.1 油基钻屑SEM分析
        4.1.2 油基钻屑XRD分析
        4.1.3 油基钻屑TG-MS分析
    4.2 破乳机理探讨
    4.3 改性芬顿氧化机理研究
        4.3.1 改性芬顿氧化反应动力学拟合
        4.3.2 改性芬顿氧化过程中过氧化氢浓度的变化规律
        4.3.3 改性芬顿氧化过程中体系pH的变化规律
        4.3.4 改性芬顿氧化前后石油类成分变化规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乌鲁木齐污灌区土壤中石油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石油烃的地球化学意义
        1.2.1 石油烃概述
        1.2.2 石油烃的毒性
        1.2.3 土壤中石油烃来源及在环境中迁移吸附机理
    1.3 正构烷烃的地球化学意义
        1.3.1 正构烷烃概述
        1.3.2 正构烷烃来源
        1.3.3 正构烷烃在土壤中的分布及物源指示意义
    1.4 多环芳烃的地球化学意义
        1.4.1 多环芳烃概述
        1.4.2 多环芳烃来源
        1.4.3 多环芳烃在土壤中的分布及物源指示意义
    1.5 土壤中石油类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1.5.1 提取方法
        1.5.2 净化方法
        1.5.3 检测方法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6.3 研究内容
2 土壤中石油烃萃取方法条件优化
    2.1 仪器与试剂
    2.2 模拟污染土壤样品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萃取方法的选择
        2.3.2 快速溶剂萃取单因素条件优化
        2.3.3 快速溶剂萃取正交实验
    2.4 测定方法
    2.5 结果与分析
        2.5.1 不同萃取方法的选择
        2.5.2 快速溶剂萃取单因素实验结果分析
        2.5.3 快速溶剂萃取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2.6 小结
3 污灌区土壤中石油烃分布特征
    3.1 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研究区域概况
        3.2.2 供试土壤采样方法
        3.2.3 污水及土壤中总石油烃的测定
        3.2.4 污水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3.2.5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研究区域污水质量状况
        3.3.2 污灌区土壤中TPH分布特征
        3.3.3 污灌区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特征分析
    3.4 小结
4 污灌区土壤中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4.1 仪器与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0 采样方法
        4.2.1 样品预处理
        4.2.2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污灌区表层土壤中正构烷烃相对含量组成
        4.3.2 剖面土壤中正构烷烃的垂向分布
        4.3.3 污灌区土壤中正构烷烃的来源
    4.4 小结
5 污灌区土壤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
    5.1 仪器与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采样方法
        5.2.2 样品预处理
        5.2.3 样品分析及质量控制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污灌区土壤中PAHS含量水平
        5.3.2 污灌区土壤中PAHS赋存形态
        5.3.3 污灌区土壤中PAHS的分布特征
        5.3.4 污灌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PAHS含量比较
        5.3.5 污灌区PAHS来源解析
    5.4 小结
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微生物和调理剂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土壤石油烃分析
        1.2.1.1 土壤石油烃的提取
        1.2.1.2 石油烃分析测定方法
        1.2.2 土壤石油污染的修复
        1.2.2.1 物理修复
        1.2.2.2 化学修复
        1.2.2.3 生物修复
    1.3 研究意义、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路线
2 土壤石油烃提取方法的建立和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萃取剂对土壤石油烃提取的影响
        2.2.2 超声时间对土壤石油烃提取的影响
        2.2.3 离心转速对土壤石油烃提取的影响
        2.2.4 离心时间对土壤石油烃提取的影响
        2.2.5 土壤石油烃提取影响因子正交实验
        2.2.6 不同原油污染土壤石油烃提取效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仪器
        3.1.2 实验方法
        3.1.2.1 石油污染土壤的配制土壤修复盆栽实验设置
        3.1.2.2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盆栽实验设计
        3.1.2.3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3.1.2.4 土壤石油烃分析
        3.1.2.5 石油烃组分分析与质量保证土壤石油烃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空白土壤的理化性质
        3.2.2 土壤修复过程理化性质的变化
        3.2.3 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
    3.3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凝胶色谱法在测定炼油污水中石油类含量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 艾贤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2]大庆油田落地油污染场土壤/地下水修复技术研究[D]. 倪广元.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污油泥清洗工艺的研究[D]. 王嘉辉.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4]炼化污水处理全流程污染物组成特征及转化规律研究[D]. 李玉果.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5]西海岸新区水体有机污染物分布研究[D]. 魏京莲.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5)
  • [6]可漂浮载体固定化菌群降解海上溢油的研究[D]. 张少君.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6)
  • [7]重质油炼化污水处理工艺全流程污染物转化行为研究[D]. 寇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8]破乳分离-改性芬顿氧化法处理油基钻屑研究[D]. 蔡嘉希.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9]乌鲁木齐污灌区土壤中石油烃的分布特征及来源[D]. 苏丽娜. 新疆师范大学, 2018(08)
  • [10]微生物和调理剂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D]. 郭景恒.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凝胶色谱法在炼油废水中石油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