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北漳腊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

川西北漳腊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

一、四川西北部漳腊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广昊[1](2021)在《衢州市红层区地下水化学组分异常识别与溯源研究》文中提出衢州市地处钱塘江源头,地表水资源是当地水生态管理的侧重点,但也是由于地表水资源的丰富,造成对地下水环境的管理相对薄弱。同时衢州市化工产业结构十分明显,化工生产对地下水造成的影响程度也是不清楚的,而且衢州市地下水多为红层孔隙裂隙水,其赋存条件较为复杂,污染物的溯源追踪问题一直是研究难点。而进行地下水化学组分异常的识别,可以有效的反映出地下水环境变化特征,其变化大小也会在异常程度上表现出来。对红层区地下会进行溯源分析,可以有效的解决复杂赋存条件下的地下水污染源识别问题,为当地地下水污染治理和防控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基于此,本文基于五种水化学图法、Durov图法和聚类分析法结合马氏距离公式,对衢州市地下水进行异常识别研究,并进行了异常程度的量化,得到了研究区异常程度分布范围,将异常程度与地下水质量分区进行对比,最终得出研究区地下水遭受污染风险的大小。结果表明:(1)三种主要方法中,五种水化学图法和马氏距离法相结合对红层区地下水异常的识别效果最好,共识别出17组异常水样,异常点多集中于工厂、城镇等人类活动活跃的区域;(2)地下水异常程度分布情况显示:廿里镇附近范围异常程度最高,除此之外研究区西北部、东北部也有分布区域异常程度呈现为二级或三级状态,这与该地区人口分布密度基本吻合,另外受工厂和废弃矿厂的影响也比较大;(3)地下水异常程度分区和地下水质量评价分区进行对比显示:异常程度分布范围与地下水质量等级分布范围基本相似,对于航埠镇和柯城区中心等无明显地下水质量问题但是地下水异常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要更加重视,此类区域遭受地下水污染的风险相对更大。针对红层区特殊的地下水环境特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UNMIX模型法对研究区主要污染源进行了识别验证,通过数值模拟法对识别的主要污染源进行溯源分析。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三个污染源中,工业活动污染源贡献率为27.56%、自然因素污染源贡献率为17.42%、大气沉降污染源的贡献率为9.77,与之相对比的UNMIX模型法识别的交通源贡献率为34.2%、自然源贡献率为25.3%、工业活动污染源贡献率为40.5%。两者进行结合并对比可发现,所有污染源中工业活动贡献率均为最大,说明研究区工业活动对红层区地下水的污染最为严重。(2)对工业活动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建立了地下水流数值模型,针对异常值较高和污染较严重区域进行1年、5年、10年和15年四组时间段的粒子溯源追踪分析,最终确定了污染源位置为廿里镇东侧1.5km处的某工厂,计算出了污染质平均运移速率为158m/a,为地下水的污染防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姚星[2](2021)在《榆神矿区四期规划区含水层水矿化度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对矿区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我国对矿井水的排放和利用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高矿化度矿井水(矿化度大于1000mg/L)一般要经过脱盐处理才能外排或综合利用。因此,地下水矿化度的研究对于矿区规划和矿井设计意义重大。榆神矿区四期规划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陕北侏罗纪煤田西部,目前正在规划建设。本文以榆神矿区四期规划区含水层水的矿化度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地下水循环条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开展了地下水矿化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影响因素以及高矿化度水的分布区域预测方面的研究,对于榆神矿区四期规划区的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收集以往水样化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Piper三线图等方法阐明了研究区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第四系萨拉乌苏组含水层的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白垩系下统洛河组含水层的主要水化学类型为HC03-Na型,侏罗系中统安定组含水层为SO4-Na、HCO3-Ca·Mg·Na型水,直罗组和延安组含水层主要为SO4-Na型水,延安组含水层部分地区为Cl-Na型咸水。利用空间插值编制了各含水层地下水矿化度等值线图,发现地下水的矿化度受地下水动力场影响,在平面上存在明显的分区现象,地下水的矿化度随径流路径逐渐升高,在排泄区矿化度达到最高;地下水矿化度在垂向上分带性明显,埋深在200m以浅的含水层矿化度一般在300mg/L左右,而侏罗系含水层水的矿化度随地下水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埋深在200-500m范围内的直罗组含水层矿化度一般在281~4692mg/L,埋深超过300m的延安组含水层矿化度大多在1378mg/L左右,其中矿化度的最大值为7031mg/L,属高矿化度地下水。通过相关性分析和离子比例关系确定了地下水主要离子的来源;并利用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比值端元等方法分析了地下水化学控制机制,得出研究区地下水化学演化主要受蒸发岩矿物、硅酸岩矿物、碳酸盐岩矿物的溶解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等水-岩相互作用形成的。研究区地下水矿化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水动力条件、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下水埋深、气候、温度以及人类活动。通过对研究区延安组含水层水矿化度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选择地下水流速、水温、地下水埋深和岩性作为矿化度的主控因素。采用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APSO-LSSVM)模型对研究区延安组矿化度进行预测,并以同等数据为基础,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APSO-LSSVM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误差率相对较小。应用APSO-LSSVM模型对尔林兔三号井田未知钻孔延安组地下水的矿化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尔林兔三号井田延安组含水层水的矿化度分布范围为411.56~6809.68mg/L,井田内99.35%的区域属高矿化度地下水。在分析高矿化度矿井水脱盐工艺的基础上,按照矿井“零排放”要求和分级分质回用原则,对微咸水(TDS:1000~3000mg/L)提出“井下直滤系统”和双膜法—“超滤+纳滤技术”相结合的高矿化度水处理工艺。

山俊杰[3](2020)在《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文中提出全球钾矿床分布极不均匀,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中亚和东南亚等地。中国境内目前已探明的钾盐储量较少,主要局限在特提斯域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特提斯东部,发育着巨厚层蒸发岩(包括石膏、石盐等),一直是我国钾矿床勘探的重点研究区域。库车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该区域最具找钾潜力的地区。库车盆地盐泉水十分发育,然而前人对库车盆地盐泉水的起源和成因尚未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此外,对盐泉水在库车盆地循环和演化的过程也没有进行过精细刻画;同时,中新世吉迪克组蒸发岩的物质来源仍然存在着一定争议。因此,2015-2019年期间,本研究在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出露较多的、自西向东的却勒构造带、西秋构造带、东秋构造带三个次级构造带上采集了30件盐泉水样品及11件木扎尔特河河水样品,分析其水化学及(18O、D、T、Sr)同位素和地球物理特征,同时结合前人已报道的水化学和氢氧数据,对库车盆地盐泉水的成因及循环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样品进行化学成分测试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按舒卡列夫水化学分类,盐泉水均为Na-Cl型。按瓦里亚什科水化学分类法,盐泉水主要以氯化物型为主。库车盆地盐泉水溶质来源主要以石盐溶解为主。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各个构造带上的溶质来源略有不同:却勒构造带盐泉水溶质主要为石盐溶解,其次还包括部分碳酸盐矿物和石膏/硬石膏矿物的溶解;西秋构造带和东秋构造带盐泉水溶质来源中碳酸盐矿物已饱和,溶质来源主要为石盐矿物其次为石膏/硬石膏。(2)通过水化学特征及δ18O、δD值分析,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主要源于大气降水或南天山高山区冰雪融水的补给。同时,盐泉水氧同位素分布特征不仅与补给水淋滤石盐有关,并且还与盐泉水在近地表排泄过程又经历强烈蒸发作用有关。研究发现,δ18O、δD值存在着明显的高程及温度效应,并估测出研究区盐泉水的循环深度:却勒构造带、西秋构造带、东秋构造带盐泉水平均循环深度分别为5.65km、4.82km、5.38km。(3)研究发现库车盆地盐泉水的87Sr/86Sr值介于海相与典型陆源石盐之间,说明盐泉水的成因可能为海陆相的混合物。同时库车盆地盐泉水87Sr/86Sr比值从西(却勒构造带)向东(东秋构造带)逐渐增大,也说明陆源水的混合从西向东逐渐增加。却勒构造带具有较低的87Sr/86Sr比值和高矿化度的组成特征,这说明却勒构造带盐泉水更多比例是海水或海相蒸发源的混合物;西秋构造带盐泉水为海水和陆相水的混合物;东秋构造带盐泉水则主要为陆相水的混合物。(4)将库车盆地盐泉水元素浓度、H-O-Sr同位素、放射性T同位素与地层岩性及大地电磁法探测结果相结合),综合分析表明盐泉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河水)和南天山高山区冰雪融水、其次还接受了部分地下深部热液Ca-Cl型水的补给。盆地内异常发育褶皱、裂隙、断层和以砾岩为主的岩性特征为盐泉水的补给、排泄提供了良好的介质和通道,导致盐泉水快速下渗并沿断裂带进行深部循环,流经易溶性的盐类矿物(例如石盐、石膏),然后在构造及静态压力驱使下,沿断裂上升并出露于地表(排泄区)。本研究为库车盆地盐泉水的成因和循环提供了科学依据。

袁宏颖[4](2020)在《乌拉特灌域地下水化学特征评价及源解析》文中认为乌拉特灌域位于内蒙古河套灌区最下游,承担着整个灌域的排水任务,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由于原生地质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地下水含盐量较高,水质恶化,地下水利用率较低。因此,对该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来源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Piper三线图、舒卡列夫分类法、吉布斯模型、Schoeller图等方法分析了乌拉特灌域地下水化学特征及主要控制因素,结合地下水环境背景值对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了单因子评价,并运用因子分析及绝对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定量解析研究区地下水污染来源及成因,为合理治理地下水环境及高效利用地下水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对研究区不同时期地下水营养盐浓度进行显着性检验,各营养盐浓度均存在显着差异,且主要由氮素组成,NO3--N(硝态氮)为主要存在形式,且在灌水期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其它时期,灌水仅对TN(总氮)、NO3--N产生影响。将其浓度与标准值对比并统计发现,NH4+-N超标严重,不同时期超标率均在87%以上。营养盐空间分布结果显示,氮素空间分布为西南部>西北部>东部,TP含量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综合分析发现,TN(总氮)主要受灌溉、降雨、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而TP则受土壤吸附作用及农业、畜牧业、城镇化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2)研究区主要盐分离子显着性结果表明,K+Na+(钠离子)和Cl-(氯离子)是灌域主要离子且均为强变异,结合克里金空间插值结果,发现其空间分布较为一致,据其空间分布将研究区分为4个区,各区盐分含量大小表现为Ⅰ>Ⅱ>Ⅲ>Ⅳ,其中,C1-含量分别为 5097.97mg/L(Ⅰ 区)、1215.99 mg/L(Ⅱ区)、647.71 mg/L(Ⅲ区)、521.67 mg/L(Ⅳ区),K++Na+含量分别为 4823.87 mg/L(Ⅰ区)、890.43 mg/L(Ⅱ 区)、634.34mg/L(Ⅲ区)、485.85 mg/L(Ⅳ区)。运用Piper三线图及Gibbs图对灌域地下水进行水化学类型及主要控制因素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地下水多数取样点原生盐度超过50%,Na+-Cl--SO42-、Na+-Cl-是乌拉特灌域主要的地下水化学类型,蒸发浓缩是该区地下水离子组成的主要控制因素,受人类活动影响也较大。Schoeller图研究结果显示,排水与地下水补给来源基本相同,灌溉水并非地下水中离子的全部来源,灌溉水携带土壤盐分入渗是地下水盐分含量较高的原因之一。另外,总结发现,除原生条件外,引黄灌溉、地质因素是导致地下水中盐分含量较高的主要因素。(3)根据乌拉特灌域地质条件将其分为滞留一聚集区、构造侵染聚集区及山前冲积-补给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计算结果多表现为Ⅱ区>Ⅰ区>Ⅲ区,Ⅱ区单因子指数均在5以上,最大可达30以上,超标最严重,Ⅲ区地下水单因子指数均在5以内,可见该区水质相对最好。分析发现,C1-(氯离子)、SO42-(硫酸根离子)、Ca2+(钙离子)、Mg2+(镁离子)、Na++K+(钠离子)、HCO3-(碳酸氢根离子)及TH(总硬度)与地下水流动、蒸发作用及发生构造侵染等因素有关。据不同时期地下水评价结果表明,春灌及秋浇后地下水中盐分离子超标加重,春播后及秋收前(即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中氮素含量超标严重,说明灌水淋洗土壤盐分入渗主要影响地下水中水溶盐组分,而氮素主要受生育期施肥影响。(4)基于因子分析的乌拉特灌域地下水水质公因子分别为淋溶-迁移-富集因子(F1,其贡献率为42.15%),高值区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农业生产-人类活动溶解因子(F2,其贡献率为15.79%),西部污染较严重,中部最高;原生地质因子(F3,其贡献率为13.56%),高值区分布在西北部;环境背景因子(F4,其贡献率为19.29%),高值区在整个灌域呈斑块状分布,分布规律随机性较大。基于因子得分函数的结果显示,综合因子得分(F)的空间分布与F1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可见淋溶-迁移-富集因子(F1)是乌拉特灌域地下水的主要污染因子。运用APCS-MLR得到的地下水水质指标预测值与实测值具有较高一致性,将因子分析与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相结合可有效对地下水化学污染来源进行定性识别及定量解析。

蒲思颖[5](2020)在《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文中提出岷山主峰雪宝顶(5588 m)及其周边地区是叠加了山地生态系统和岩溶生态系统双重脆弱性的西南山区典型代表区域,但在前人研究中无统一确定范围。如何科学合理确定雪宝顶及其周边地区自然地域范围并开展生态地质环境评价,对该区域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内容主要包括:(1)运用Arc GIS水文分析模块提取的小流域单元与该区域自然特色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雪宝顶雪宝顶流域边界,在此基础上对雪宝顶流域特有的生态地质旅游资源——钙华沉积点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2)以2002—2019年4期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和2004—2015年地质灾害数据为数据源,对雪宝顶流域景观格局演变、植被覆盖及其变化、地质灾害发育展开分析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探明了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变化和整体状况;(3)构建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模型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得到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为进一步明确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空间格局分异特征,引入ESDA方法对其进行探讨;(4)以黄龙核心景区为例,对其单体钙华景观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展开评价。研究结论如下:(1)雪宝顶流域总面积6988.97 km2,地理位置为103°25’59"~104°17’12"E,32°26’11"~33°28’51"N;(2)林地、灌木疏林和草地在研究区景观中占绝对优势,景观受自然因素干扰较强,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弱;(3)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中间低,四周高”分布,植被覆盖动态度较强,主要表现为高植被覆盖度区域面积年际变化较大和植被覆盖等级稳定区面积占比持续下降;(4)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点多沿河流干流和断裂带呈线性分布,且集中发生在较软弱岩组与较坚硬岩组互层的地层中;(5)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整体水平以良好、较好为主,占总面积近60%,而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面积最小,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空间分布两极分化严重,表现为显着的正向集聚特征;(6)黄龙核心景区单体钙华景观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以稳定和基本稳定级别为主,仅接仙桥属于不稳定级别。

拓明明[6](2020)在《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主城区附近盆地—背斜出露型地下热水特征及成因机制》文中提出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主城区附近分布有盆地-背斜出露型地下热水。本文着重讨论该地区地下热水独特的分布和温泉出露特征,分析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探讨地下热水的成因机制,阐明背斜影响下的地下水流动系统特点,有助于丰富地下热水分布和循环的认识,同时为重庆地区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由于受到近南北向背斜的强烈控制,重庆主城区附近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和中统雷口坡组碳酸盐岩热储地下热水的分布类型可以概括为“盆地-背斜出露”型,即该类型既有沉积盆地型地下热水的分布特征,同时在背斜的影响下又表现出出露型的特征。天然温泉主要在高隆起背斜的核部和倾末端河流切割的碳酸盐岩裸露区地形低处出露,也可在背斜倾末端非碳酸盐岩区地形有利处穿透上覆砂岩盖层涌出地表。布置在背斜两翼揭露碳酸盐岩热储层的钻井也能开采地下热水(钻井温泉)。重庆主城区附近地下热水属于中低温(32.9-57℃),弱酸至弱碱性(pH值6.2-8.46)地下热水,TDS为1620-2929 mg/L,水化学类型为SO4-Ca型。层次聚类的方法将研究区地下热水分为为:高TDS、高Ca、SO4水;中等TDS、高Na、Cl水;低TDS、高HCO3水。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热储环境中主要发生膏岩的溶解,同时该溶解反应抑制了碳酸盐岩的溶解。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定量的证实上述发生的水-岩反应,结合邻区相同热储层地下热水水化学特征(Cl-Na型,TDS为13.37 g/L),发现研究区地下热水正逐渐淡化,但还没达到以HCO3-Ca型为主的淡水阶段。SiO2地热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范围为56-98.7℃,平均值为75.8℃,并由此估算研究区地下热水的循环深度为820-2419 m。多矿物饱和指数模拟的热储温度范围较大,利用固定铝方法重新模拟后得到的结果与地热温标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硅-焓混合方程和硅-焓图解法模拟地下热水中冷水的混合比例较大,平均值为0.79。重庆主城区附近地下热水在各背斜核部碳酸盐岩出露区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沿背斜东、西两翼经历不同深度的地下水径流,获得来自深处的热流加热后上升,汇集到背斜中部或倾末端河流切割地形低处,以温泉形式涌出地面。沿背斜构造存在3个地下水流动系统,即:浅循环系统(Ⅰ),地下水快速径流,出露HCO3-Ca型、低TDS常温泉;中间循环系统(Ⅱ),地下水径流路径变长,出露SO4-Ca型、TDS为2-3 g/L温泉;深循环系统(Ⅲ),地下水径流缓慢,出露Cl-Na型、高TDS温泉。

李科[7](2020)在《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盐渍化特征及其对铁路工程危险性评价》文中认为柴达木盆地作为连接西藏、新疆南疆及河西走廊的重要中枢点,因我国西部大开发和全面现代化战略发展的需求,地区铁路工程建设的数量大量增加。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作为西北典型干旱区,因特殊的自然环境,该区土壤所面临的盐渍化威胁居全国前列,该区盐渍土作为特殊岩土之一,对铁路工程的建设与后期运营产生极大危害。国内受技术手段和治理成本的限制,未来盐渍土的治理趋势必然遵循“从严治理”,因此,有效的盐渍化危险性评价体系的构建显得极为紧迫和必要。本文以柴达木盆地腹部西北部为研究区,基于该区某铁路工程勘察成果,对研究区盐渍土理化性质和盐分驱动力要素进行系统性分析;同时在充分认识研究区盐渍土来源、性质和成型机理的基础上,遵循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价思想,探索出一套应用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盐渍化危险性评价的评价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盐渍化威胁下的铁路工程防治措施的研究。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过总结既有前人文献资料,提出目前盐渍土主要分类思想及分类原则;提出现代盐渍土、残积盐渍土和潜在盐渍土之间的转换关系。通过对研究区水文条件和盐渍土含盐量初步分析,将研究区内盐渍土分为三类:与地表水有关的盐渍化、与地下水有关的盐渍化和原生盐土。基于本文研究需求,在相关规范基础上,通过样本实验分析数据建立起研究区盐渍土级别划分标准:非盐渍土(<0.3%),弱盐渍土(0.3%~1.5%),中盐渍土(1.5%~6%),强盐渍土(6%~10%),超盐渍土(>10%)。(2)基于不同数据处理软件,从研究区盐渍土酸碱性分布、盐渍土发育程度分布和盐渍土工程类型分布出发,选取PH、含盐量及Cl-/SO42-的三个指标,从研究区纵向和平面两个尺度基于Fisher经典数理统计分析法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合研究区自然地质概况,从研究区盐渍土内部盐分的“源—径—积”角度出发将研究区驱动力要素分为地质要素,水文要素和自然要素,并针对于各要素对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的机理影响进行详细分析。(3)对盐渍化危险性评价进行定义,提出盐渍化危险性评价体系构建特性和评价体系指标选取原则。基于评价体系构建特性与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前人相关研究资料,提出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盐渍化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共包含11个评价指标:水动力条件、地下水埋深、地下水矿化度、植被覆盖率、地形地貌、蒸降比值、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灌溉方式、有机质含量、沉积盐类矿物及土壤质地,结合专家建议和样品实验数据,对指标分别进行定性化和定量化的值域级别划分,盐渍化危险性总共分为四级级别,越高对铁路工程危害越大:Ⅰ(无或低危险)、Ⅰ(中等危险)、Ⅰ(高危险)和Ⅰ(极高危险)。(4)选取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作为评价指标主、客观权重计算方法,选取博弈论作为主、客观融合权重计算方法,选取联系云模型作为评价指标隶属度计算方法,构建出“博弈论-联系云”土壤盐渍化危险性评价模型,并应用于研究区进行区域实例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未来土壤盐渍化危险性处于低危险与中等危险之间,危险性总体偏小;剥蚀构造丘陵地区(雅丹)未来土壤盐渍化危险性变化范围较大,目前处于中等危险与极高危险之间,未来也有转变为低危险的可能性存在;巴仑马海湖积盆地未来土壤盐渍化危险性为极高危险,属于“从严治理”首要目标。(5)基于盐渍化危险性评价结果,提出盐渍化威胁下的铁路工程防治措施布置思想,并对其进行定义,提出防治措施布置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治措施选取思路,最终针对于研究区内三个参评地区,对其分别处于不同危险等级下进行防治措施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目前无需进行防治措施的布置。但若该地区评价结果为高或极高风险,参考该地区指标隶属度计算结果,则主要针对于蒸降比值和有机质含量提出对应预防措施。剥蚀构造丘陵地区(雅丹)以预防措施与治理措施结合为主,其中预防措施则针对于蒸降比值和地表盐类矿物颗粒,针对前者提出表层铺就薄层中-粗砂砾、覆盖薄膜或遮光球;针对后者提出通过物理手段去除并于工程规划路段覆盖薄膜。针对于中等及强氯盐渍土发育地区,治理措施则主要是隔绝土体与水分的接触,同时提升土体强度。巴仑马海湖积盆地以预防措施与治理措施结合为主,其中预防措施则针对于水动力条件、地下水矿化度、植被覆盖率及地形地貌四个指标提出三点:改变局部微型地貌、种植耐盐植被、挖沟排水、淡水淋洗及工程后期的造林、植草运动。治理措施方面,针对于超氯盐渍土区域,提出可先进行地表30 cm的换土,后对新土进行强夯,增加土体的强度和隔水性。

斯扬[8](2019)在《姬塬地区长8、长9低渗透砂岩油藏地层水与油藏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内对于延长组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随着技术手段和勘探开发工作经验的积累,在构造、沉积、储层及成岩、成藏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但是对于储层孔隙空间内地层水的研究相对较少。地层水与油藏运移、聚集和保存的关系密切,如何利用地层水来指导延长组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勘探开发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姬塬地区大量评探井长8、长9油层组的地层水分析资料,运用水文地质、石油地质及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系统地对长8、长9低渗透砂岩油藏地层水特征、成因及其与油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1)鄂尔多斯盆地长8、长9油层组地层水矿化度相对较高,地层水主要以CaCl2型为主,钠氯系数平均值低、变质系数平均值高,这些都反映了长8、长9油层组整体地层封闭性好,有利于油气的保存。(2)长8、长9油层组地层水主要为沉积埋藏水,局部存在溶滤-渗入水与沉积埋藏水的混合水。长8、长9原始沉积水体均主要以淡水为主,在埋藏过程中受不同埋深时期的浓缩淡化作用,使得长8、长9地层水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特征。根据地层水化学参数的纵向分布特征,依次均可以分为四个带:泥岩压实排水淡化+压滤浓缩带、粘土矿物脱水淡化带、粘土矿物渗滤浓缩带、粘土矿物脱水淡化带。(3)地层水动力场控制着长8、长9地层水化学场的平面分布。研究区西部西缘逆冲带发育区存在外来流体下渗向心流,天环坳陷轴部和研究区伊陕斜坡中部为压实离心流中心,二者之间在天环坳陷与伊陕斜坡过渡带形成了离心流叠加的越流泄水区。外来流体下渗向心流区地层水受地表水或浅层水下渗淡化,离心流中心地层水受泥岩压实排水淡化,沿着离心流的方向地层水矿化度及各离子浓度增大,至越流泄水区最大,这主要是由于地层水流动过程中的渗滤浓缩作用导致。(4)长8、长9地层水受水岩作用影响较大,地层水中的Na+亏损与Ca2+富集主要受斜长石钠长石化控制,局部Na+的轻微富集与长石溶蚀有关,局部Ca2+离子富集程度低则受碳酸盐胶结沉淀控制,Mg2+离子亏损主要与绿泥石化有关;SO42-离子的含量主要与脱硫作用和泥岩压实水进入地层水有关,HCO3-离子含量少主要与晚期形成的碳酸盐胶结有关。(5)天环坳陷内长8、长9地层水特征的差异主要与长9顶部的泥岩压实排水有关。天环坳陷轴部为压实离心流中心,泥岩压实程度大。在长9顶部泥岩压实排水的过程中,由于长8、长9储层物性存在差异,泥岩压实水更容易进入了渗透性好的长9储层,而长9油层组良好的砂体连通性扩大了泥岩压实水对地层水淡化的范围,从而导致天环坳陷内长9地层水与长8的差异。(6)通过对延长组断层裂缝等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和地层水类型的对比,认为在主体为CaCl2型地层水的背景下,局部非CaCl2型地层水是附近存在断层裂缝等优势运移通道的响应,若长8、长9相同区域同时存在局部非CaCl2型地层水时,表明这一区域存在油气纵向运移的优势通道。(7)利用地层水动力场及原油地球化学参数变化,分别对长8、长9油藏油气二次运移方向进行了判断,发现油气二次运移方向与地层水矿化度规律变化吻合程度高,尤其是长9油层组。由此认为研究区长9油层组可以利用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趋势、协同其他方法共同指示局部油气的二次运移的方向。

杨耀,周晓成,官致君,芮雪莲[9](2019)在《川西地下流体观测井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展地下流体观测井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以为地下流体前兆异常判断提供有力的支持。为确定四川西部地区主要观测井的水文地球化学背景,以龙门山断裂带、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华蓥山断裂带南段及其分支断裂上的19口地震观测井为研究对象,采集井水进行了水化学组分和氢、氧同位素测试。水化学组分分析结果显示,水样可划分为11种水化学类型,总体受含水层岩性控制,与断裂带分布关系不大,无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氢、氧同位素测试表明,井水的δD和δ18O指示井水来源于大气降水,并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密切;水-岩化学平衡反应特征表明观测井SC-3和SC-4的地下水循环时间长,水-岩作用程度高,为完全平衡水。其他观测井的井水则为部分平衡水或未成熟水,表现出地下水滞留时间短、水-岩反应程度较弱等特点。

李畅[10](2019)在《成兰铁路某软岩隧道大变形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建的成兰铁路某层状软岩隧道,为一深埋特大断面特长隧道,同时属于典型的高地应力软弱围岩隧道,在隧道的施工阶段产生了明显的大变形现象;同时隧道内地下水出露明显,且流量较大。由于大变形的产生与地下水的大量发育致使隧道的施工进展缓慢,工期延长,同时严重威胁隧道的施工安全。因此为深入分析该软岩隧道的大变形机制,本文从隧址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入手,通过室内外岩石力学试验以及变形监测成果分析等方式对隧址区软岩的工程特性以及大变形的发育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式详细分析了地应力与地下水对该软岩隧道变形的影响,研究了该软岩隧道的大变形机制与力学模式。主要取得的研究成果如下:1、隧址区以中高山地貌为主,发育三叠系杂谷脑组、侏倭组与新都桥组的砂岩、板岩、千枚岩,构造活动强烈,发育多个次级褶皱以及五组优势结构面;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隧址区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W向,与隧道轴线方向小角度相交,隧道埋深部位最大主应力约为1125MPa;2、薄片鉴定以及矿物成分分析揭示隧址区的软岩主要为炭质千枚岩,其含有云母、伊利石、绿泥石和石英等矿物成分,其中可能产生膨胀变形的矿物伊利石含量为5.85%34.37%;剪切试验成果显示,千枚岩在平行片理方向下的内聚力c为0.997MPa,内摩擦角φ为44.48°;垂直片理方向的内聚力c为4.504MPa,内摩擦角φ为55.37°;3、不同含水状态下软岩的单轴、三轴试验成果揭示了隧址区千枚岩的软化系数为0.58,同时随着饱水时间的增加,软岩的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整体减小,水对软岩内摩擦角的影响较明显;围岩分级结果表明该隧道主要发育Ⅳ、Ⅴ级围岩,并以Ⅴ级为主,仅少量Ⅲ级围岩发育;4、该隧道围岩的变形具有明显的空间不均匀性,大量值的变形主要受软岩的含量、地下水、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应力状态的影响;通过对隧道大变形特征的分析表明软岩以及较破碎的岩体结构是该隧道大变形产生的基础,而地下水是影响大变形产生的主要因素,其对隧道D5K222+360570硐段大变形的产生影响尤为显着;5、隧址区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雨与大姓沟的渗流补给,地下水通过软化作用与渗流作用影响围岩大变形的产生;而地应力主要通过切向应力集中,使软岩进入塑性状态,产生塑性变形而导致大变形的产生。数值分析显示地应力与地下水对围岩变形影响显着,随着地应力与地下水头的增加,隧道硐周各部位的围岩应力增加,围岩的变形量与塑性区体积增大,其中拱脚部位应力集中程度较高,地应力对隧道拱顶与拱底的变形影响较为突出,而地下水对拱顶围岩的变形影响较为显着;6、该隧道大变形的产生是在多种影响因素的耦合作用下而产生,但地下水是造成该软岩隧道产生大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地下水的软化机制是该隧道大变形产生的主要变形机制;该隧道大变形的力学模式主要为软岩的塑性流动,同时伴随有软岩的塑性剪切滑移与塑性楔体的剪切滑移;数值计算结果显示隧道开挖后围岩产生了显着的塑性挤出变形,从而验证了关于大变形力学机制模式定性分析的正确性;针对该隧道大变形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支护、施工建议以及支护措施的优化方案,并结合工程实践,论证了支护优化方案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二、四川西北部漳腊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西北部漳腊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衢州市红层区地下水化学组分异常识别与溯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交通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
    2.4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第三章 红层区地质、水文地质特征
    3.1 红层地质特征
    3.2 红层裂隙水文地质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层区水化学异常特征分析
    4.1 基本思路
    4.2 水化学异常识别
    4.3 地下水质量评价
    4.4 地下水污染风险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化学异常点的溯源研究
    5.1 基本思路
    5.2 红层区地下水主要污染源分析
    5.3 基于数值模拟法的污染源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榆神矿区四期规划区含水层水矿化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矿化度的发育规律
        1.2.2 地下水矿化度的影响因素
        1.2.3 地下水矿化度的预测模型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及气象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
        2.2.2 煤层
        2.2.3 构造
3 地下水径流系统
    3.1 区域地下水系统
        3.1.1 含水层系统
        3.1.2 地下水水流系统
        3.1.3 地下水动态特征
        3.1.4 地下水补径排
    3.2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3.2.1 含(隔)水层特征
        3.2.2 含水层系统结构
        3.2.3 地下水径流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地下水矿化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4.1 样品的收集
        4.1.1 水样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1.2 岩样数据的收集及分析
    4.2 地下水水化学指标及分布特征
        4.2.1 地下水水化学主要组分特征
        4.2.2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4.2.3 地下水水化学空间分布特征
    4.3 地下水矿化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4.3.1 矿化度总体特征
        4.3.2 地下水矿化度平面变化规律
        4.3.3 地下水矿化度垂向变化规律
    4.4 地下水化学控制机制
        4.4.1 主要离子来源
        4.4.2 地下水化学组分的水-岩相互作用
    4.5 地下水矿化度影响因素
        4.5.1 水动力条件
        4.5.2 地质构造
        4.5.3 地层岩性
        4.5.4 地下水埋深
        4.5.5 气候条件
        4.5.6 温度场
        4.5.7 人类活动
    4.6 本章小结
5 矿井主要充水含水层水的矿化度预测
    5.1 预测指标
        5.1.1 岩性
        5.1.2 地下水流速
        5.1.3 地下水埋深
        5.1.4 水温
    5.2 预测方法
        5.2.1 支持向量机(SVM)
        5.2.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
        5.2.3 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PSO-SVM)
        5.2.4 自适应粒子群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APSO-LSSVM)
    5.3 预测模型参数
        5.3.1 模型预处理
        5.3.2 模型数据扩充
        5.3.3 模型参数选取
    5.4 预测结果
        5.4.1 模型性能分析
        5.4.2 模型结果分析
        5.4.3 最优模型选择
    5.5 预测模型应用
    5.6 高矿化度水处理对策
        5.6.1 高矿化度水的回用处理
        5.6.2 研究区高矿化度水处理工艺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3)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研究
        1.2.2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1.2.3 水循环特征研究
        1.2.4 地球物理探测应用研究
    1.3 研究区盐泉水研究程度
    1.4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主要的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1.7 论文创新点
    1.8 论文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区域演化背景
        2.3.1 盆地地层层序
        2.3.2 盆地构造特征
    2.4 水文地质背景
    2.5 岩相古地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测试方法
        3.2.1 常量、微量元素测试方法
        3.2.2 氢氧同位素测试方法
        3.2.3 放射性氚同位素测试方法
        3.2.4 锶同位素测试方法
        3.2.5 V8多功能电法仪测试方法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盐泉水的溶质来源
    4.1 盐泉水化学特征
    4.2 矿化度与主要离子关系特征
    4.3 主微量元素在盐泉水溶质来源中的指示
    4.4 相化学在盐泉水中溶质来源的指示
    4.5 饱和指数在盐泉水中溶质来源的指示
        4.5.1 却勒构造带溶质特征
        4.5.2 西秋构造带溶质特征
        4.5.3 东秋构造带溶质特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盐泉水的补给来源与循环模式
    5.1 盐泉水补给来源研究
    5.2 盐泉水补给高程研究
    5.3 盐泉水补给温度研究
    5.4 盐泉水的氚同位素年龄研究
    5.5 盐泉水的热储温度研究
        5.5.1 二氧化硅地热温标
        5.5.2 阳离子温标
        5.5.3 盐泉水地热温度指标选取及计算
    5.6 盐泉水的循环深度研究
    5.7 盐泉水的循环模式讨论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盐泉水的成因分析
    6.1 锶同位素特征分析
    6.2 热液Ca-Cl型水对研究区盐泉水的影响分析
    6.3 盐泉水出露特征分析
        6.3.1 地层岩性特征分析
        6.3.2 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地球物理手段应用
    6.4 盐泉水的成因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图
附录 表
附录
附表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乌拉特灌域地下水化学特征评价及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下水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1.2.2 空间变异性研究现状
        1.2.3 地下水水化学及营养盐研究
        1.2.4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1.2.5 地下水污染源解析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地质及地下水流动特性
        2.1.3 气候条件
        2.1.4 农业灌溉及引排水多年变化情况
    2.2 样品的采集与测定
3 地下水营养盐特征
    3.1 不同时期地下水营养盐含量特征
    3.2 地下水营养盐时空变异特征
        3.2.1 不同时期营养盐浓度变化情况含量
        3.2.2 不同时期营养盐显着性特征
        3.2.3 地下水营养盐浓度空间变异特征
    3.3 不同时期地下水营养盐空间分布
    3.4 小结
4 地下水化学离子特征
    4.1 地下水离子指标经典统计分析
        4.1.1 经典统计分析
        4.1.2 地下水离子指标统计特征
    4.2 地下水体离子空间分布特征
    4.3 地下水化学组成类型
        4.3.1 研究方法
        4.3.2 舒卡列夫分类
        4.3.3 Piper三线图
    4.4 主要控制因素
        4.4.1 研究方法
        4.4.2 Schoeller图
        4.4.3 Gibbs图
    4.5 小结
5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5.1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计算
        5.1.1 地下水环境分区
        5.1.2 异常值剔除及数据正态性检验
        5.1.3 计算背景值
    5.2 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的空间分布特征
    5.3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5.3.1 春播前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5.3.2 秋浇前后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5.4 小结
6 地下水污染来源解析
    6.1 因子分析
        6.1.1 PCA因子分析法
        6.1.2 污染源识别
        6.1.3 污染源解析
        6.1.4 地下水污染源空间分布
        6.1.5 综合污染源分布特征
    6.2 污染源贡献率的计算与分析
        6.2.1 绝对因子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6.2.2 污染源贡献率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下水营养盐组成及分布特征
        7.1.2 地下水化学离子组成及分布特征
        7.1.3 地下水环境评价
        7.1.4 地下水污染源解析
    7.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5)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1.2.1 生态地质环境研究进展
        1.2.2 生态地质环境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水文与水资源
        2.1.5 土壤、植被
        2.1.6 生物资源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2.2.3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2.3 社会经济概况
        2.3.1 交通条件
        2.3.2 经济结构与发展
        2.3.3 旅游资源
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数据来源
        3.1.1 遥感数据
        3.1.2 非遥感数据
    3.2 数据处理
        3.2.1 遥感数据处理
        3.2.2 非遥感数据处理
4 雪宝顶流域自然地域范围界定
    4.1 研究方法
        4.1.1 划定依据
        4.1.2 小流域单元的提取
        4.1.3 划定方法
    4.2 划定结果
    4.3 雪宝顶流域钙华沉积点空间分布特征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变化分析
    5.1 雪宝顶流域景观格局演变特征
        5.1.1 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及意义
        5.1.2 雪宝顶流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5.1.3 雪宝顶流域景观格局指数变化
    5.2 雪宝顶流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5.2.1 植被覆盖度计算及分级
        5.2.2 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
        5.2.3 植被覆盖度演变规律
        5.2.4 植被覆盖度变化驱动力
    5.3 雪宝顶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5.3.1 雪宝顶流域地质灾害概况
        5.3.2 雪宝顶流域地质灾害发育空间分布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
    6.0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6.1 评价单元的生成
    6.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6.2.1 评价指标的遴选
        6.2.2 评价指标的取值和分级
    6.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3.1 评价模型
        6.3.2 计算各指标权重
    6.4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与分析
        6.4.1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良好区
        6.4.2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好区
        6.4.3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中等区
        6.4.4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较差区
        6.4.5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质量空间分异特征
    6.5 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旅游资源环境稳定性评价——以黄龙核心景区为例
        6.5.1 建立黄龙核心景区单体钙华景观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
        6.5.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5.3 黄龙核心景区单体钙华景观生态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6)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主城区附近盆地—背斜出露型地下热水特征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热资源及地下水流动系统的研究
        1.2.2 同位素在地下热水中应用的研究
        1.2.3 地热系统中水-岩相互作用的研究
        1.2.4 地下热水热储温度的研究
        1.2.5 重庆地区地下热水的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路线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技术路线
    1.4 特色与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构造
        2.2.1 四川盆地基底
        2.2.2 盆地二级构造单元基本特征
        2.2.3 研究区背斜构造
    2.3 地层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庆主城区附近地下热水分布及其出露特征
    3.1 地下热水的分布特征
    3.2 温泉的出露特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重庆主城区附近地下热水同位素特征
    4.1 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4.2 地下热水起源
    4.3 氘过量参数
    4.4 地下热水年龄估算
    4.5 地下热水补给区高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庆主城区附近地下热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5.1 水化学基本特征
    5.2 地下热水主要组分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5.2.1 多元统计
        5.2.2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5.3 微量组分特征
    5.4 浅层冷水水化学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下热水成因机制
    6.1 热储温度
        6.1.1 SiO_2地热温标及循环深度
        6.1.2 多矿物饱和指数模拟
    6.2 冷热水混合模型
        6.2.1 硅-焓混合方程模拟混合比例
        6.2.2 硅-焓图解法估算混合比例
    6.3 研究区地下热水成因机制
        6.3.1 成因机制
        6.3.2 地下水流动系统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7)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盐渍化特征及其对铁路工程危险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盐渍土分类原则及类型研究
        1.2.2 盐渍化危险性评价研究
        1.2.3 盐渍土工程特性研究
        1.2.4 盐渍土治理措施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条件
    2.2 水文概况
        2.2.1 地表水特征
        2.2.2 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2.3 地形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工程概况
第3章 研究区盐渍土理化性质及驱动力要素分析
    3.1 研究区盐渍土区域特征
        3.1.1 研究区所属区域盐渍土分布特征
        3.1.2 研究区盐渍土分布特征
    3.2 研究区盐渍土分级标准和数据处理
    3.3 盐渍土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3.1 Fisher经典统计分析法和土壤深度分层研究
        3.3.2 盐渍土理化性质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4 研究区盐渍土盐分驱动力要素分析
        3.4.1 地质要素
        3.4.2 水文要素
        3.4.3 自然要素
第4章 盐渍化危险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4.1 评价体系特性与指标选取原则
        4.1.1 评价体系构建思想与特性
        4.1.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4.2.2 评价指标取值
    4.3 计算模型的构建
        4.3.1 权重方法的确定
        4.3.2 隶属度计算模型
        4.3.3 盐渍化危险性隶属度计算
    4.4 实例应用
        4.4.1 实例取值
        4.4.2 权重计算
        4.4.3 联系云模型参数计算
        4.4.4 评价结果计算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盐渍化威胁下的铁路工程防治措施研究
    5.1 防治措施布置思想及定义
    5.2 防治措施布置流程及选取思路
        5.2.1 防治措施布置流程
        5.2.2 防治措施选取思路
    5.3 研究区防治措施的初步探讨
        5.3.1 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
        5.3.2 剥蚀构造丘陵地区(雅丹)
        5.3.3 巴仑马海湖积盆地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姬塬地区长8、长9低渗透砂岩油藏地层水与油藏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来源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田水文地质学现状
        1.2.2 地层水与油藏的关系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技术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主要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油藏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概况及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
    2.3 研究区油藏地质特征
        2.3.1 构造特征
        2.3.2 沉积及砂体展布特征
        2.3.3 储层物性特征
        2.3.4 油藏分布特征
第三章 地层水成因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3.1 地层水化学基本特征
        3.1.1 离子组成与矿化度
        3.1.2 地层水类型
        3.1.3 离子组合参数特征
    3.2 地层水成因分析
        3.2.1 地层水的来源分析
        3.2.2 原始沉积水特征
        3.2.3 地层水的浓缩与淡化
        3.2.4 水岩作用分析
        3.2.5 长8、长9 地层水特征差异性分析
    3.3 地层水成因的油气地质意义
        3.3.1 地层水成因与断层的封闭性
        3.3.2 地层水成因与沉积及构造
        3.3.3 地层水成因与储层成岩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层水与油藏的关系研究
    4.1 油藏分布区地层水特征
        4.1.1 长8 地层水与油藏分布
        4.1.2 长9 地层水与油藏的分布
    4.2 地层水与油藏的运移
        4.2.1 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4.2.2 地层水与油气运移
    4.3 地层水在油田勘探和开发中的意义
        4.3.1 地层水与油藏勘探
        4.3.2 地层水与油田开发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川西地下流体观测井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 样品采集与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地下水水质类型
    3.2 地下水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
        3.2.1 龙门山断裂带
        3.2.2 安宁河-则木河断裂带
        3.2.3 华蓥山断裂带
    3.3 水-岩化学平衡反应特征
    3.4 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
4 结论

(10)成兰铁路某软岩隧道大变形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研究现状
        1.2.2 地应力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研究现状
        1.2.3 地下水对围岩变形的影响研究现状
        1.2.4 软岩隧道围岩变形机制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隧址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气象水文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4.1 区域地质构造
        2.4.2 隧址区地质构造
    2.5 水文地质条件
    2.6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6.1 新构造运动特征
        2.6.2 地震活动性
    2.7 隧址区应力场特征
        2.7.1 区域应力场特征
        2.7.2 隧址区应力场特征
第3章 隧址区软岩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3.1 软岩的物质组成分析
    3.2 软岩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3.3 软岩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3.3.1 试验方案、设备
        3.3.2 试验成果分析
        3.3.3 单轴压缩破坏模式分析
    3.4 软岩常规三轴试验研究
        3.4.1 试验方案、设备
        3.4.2 试验成果分析
        3.4.3 三轴压缩破坏模式分析
    3.5 围岩分级及围岩力学参数建议
        3.5.1 围岩分级
        3.5.2 围岩力学参数建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4.1 软岩隧道变形破坏迹象
    4.2 软岩隧道变形破坏的表现形式
    4.3 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4.3.1 围岩变形监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4.3.2 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4.4 大变形硐段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4.4.1 基于变形监测成果的大变形判定标准
        4.4.2 大变形硐段围岩变形特征统计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机制分析
    5.1 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5.1.1 地应力对围岩大变形的影响分析
        5.1.2 地下水对围岩大变形的影响分析
    5.2 软岩隧道围岩大变形机制分析
        5.2.1 物化膨胀型机制分析
        5.2.2 应力扩容型机制分析
        5.2.3 结构变形型机制分析
        5.2.4 地下水软化型机制分析
        5.2.5 地下水渗流型机制分析
        5.2.6 软岩大变形机制的确定
    5.3 软岩隧道大变形模式
    5.4 软岩隧道大变形机制数值分析
        5.4.1 数值计算概况
        5.4.2 计算结果分析
    5.5 支护、施工建议
    5.6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四川西北部漳腊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衢州市红层区地下水化学组分异常识别与溯源研究[D]. 王广昊.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2]榆神矿区四期规划区含水层水矿化度研究[D]. 姚星.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新疆库车盆地盐泉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D]. 山俊杰.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20(03)
  • [4]乌拉特灌域地下水化学特征评价及源解析[D]. 袁宏颖.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5]雪宝顶流域生态地质环境评价[D]. 蒲思颖.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6]四川盆地东部重庆主城区附近盆地—背斜出露型地下热水特征及成因机制[D]. 拓明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盐渍化特征及其对铁路工程危险性评价[D]. 李科.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8]姬塬地区长8、长9低渗透砂岩油藏地层水与油藏的关系研究[D]. 斯扬. 西北大学, 2019(04)
  • [9]川西地下流体观测井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 杨耀,周晓成,官致君,芮雪莲.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9(05)
  • [10]成兰铁路某软岩隧道大变形机制研究[D]. 李畅.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川西北漳腊盆地地下水化学特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