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产业向风险投资产业的转型

论高校产业向风险投资产业的转型

一、试论高校产业向风险投资业的转型(论文文献综述)

韩美琳[1](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提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乐孟君[2](2021)在《重庆市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金融市场国际化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大量海外风险资本涌入发展迅速的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风险投资业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也已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尤其是民间资本开始涉猎风险投资业,这使国内风险投资的氛围日益浓厚。尽管国内的风险投资业已取得了不小成就,但总体而言还处于成长优化阶段,尤其对于处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城市而言,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重庆市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城市、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自1997年直辖至今,重庆人均GDP增加近十倍,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重庆在平衡区域经济增长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步入新经济常态,重庆市持续调整产业结构,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规模逐步扩大,然而,目前重庆的产业结构仍存在产业水平较低、结构失衡等问题。诸多研究表明,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之一。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重庆市风险投资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大力发展风险投资,突出金融环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作用,这对推动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引导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重庆市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究竟如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围绕重庆市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风险投资、产业结构升级及两者相关性研究的文献,并进行归纳与总结,阐述了风险投资的特点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探讨了相关理论基础。其次,本文对重庆的风险投资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重庆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发展历程与成就,通过与国内其他重点城市的情况进行对比得出目前重庆风险投资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障碍与不足。再次,针对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进行理论探讨。基于理论分析的框架,本文对重庆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展开实证研究。实证选取重庆1998年至2019年相关数据,首先利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研究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重庆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在长期与短期内风险投资均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即风险投资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格兰杰原因,而产业结构升级不是风险投资的格兰杰原因。其次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检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在风险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显着中介作用,但中介效应量较小。最后,为了更好地发展重庆风险投资业,引导风险投资服务于产业结构升级,提出了落实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政策、扩宽风险投资融资渠道、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扶持和创新风险投资人才培养机制等政策建议。

许嘉禾[3](2021)在《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指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高质量发展逐步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体育产业要提质增效和持续高速发展,需要金融的有力支持。然而当下,金融体系在体育产业中的效用功能尚未能够充分发挥。因此,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金融支持问题,成为一个难以回避的命题。本研究立足于体育产业的经营实践,综合运用体育学、管理学、系统科学及金融学的相关研究方法及范式,以现代产业和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指导,按照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特征与机理、宏观效应、微观效率以及系统运行的次序,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展开工作。本研究的工作主要如下:一是梳理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现状,发现体育产业金融支持存在的不足。二是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剖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三是在宏观产业层面,以耦合协调的视角,审视体育产业与金融体系的关联关系。通过建立序参量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剪刀差以及灰色关联等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影响因素。四是从在微观企业的层面,以“黑箱”的视角,根据金融支持与体育产业的不同维度,测度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通过筛选体育企业样本,利用DEA、Malmquist指数及收敛性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水平及其演变特征。五是根据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构建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别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模拟仿真,分析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以期为优化体育产业金融支持,促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策略着力点。本研究的结论主要包括六个方面:(1)政府金融支持和市场金融支持均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随着体育产业金融需求的不断升级,政府部门对体育产业金融活动的认识持续深化,政策工具与国有资本逐步活跃。金融市场对体育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各类体育产业金融市场蓬勃发展,风险投资市场异军突起。体育产业嵌入金融体系的程度不断加深。但同时,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是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二是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三是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四是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2)我国体育产业具有快速成长的阶段性特征、业态丰富的结构性特征、高不确定性的风险性特征和消费供需的不平衡特征。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下,体育产业的发展特征进一步衍生出了独特的金融需求特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的是政策引导下的规模化金融支持、层次多元化的系统性金融支持、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以及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3)资本形成、创新推动和消费刺激是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主要功能组成。金融体系一是可以扩大资本积累,促进资本形成,缓解体育产业融资约束;二是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分散创新风险,推动体育产业技术、模式创新;三是可以实现跨期平滑、财富效应和风险保障,刺激体育产业消费发展。有效的金融支持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消费两端,通过平衡产值结构、改善融资结构、变革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的结构转型升级;通过扩大要素供给、加快要素流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的要素生产效率;通过加速企业成长、优化公司治理、形成循环激励,促进产业的价值增值,精准作用于体育产业的成长痛点,协助体育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4)宏观产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体系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内生耦合机理和外部耦合功能,具有双向耦合协调发展机制。二者不仅维持了长期、高度的耦合关联性,并且实现了耦合协调度的持续跃升,呈现出由低水平协调向高水平协调演化的动态趋势。金融体系对体育产业的短时间、爆发性增长起到了有效地支撑作用。且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尚处于发展周期的前期,其交互胁迫作用远小于耦合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二者的耦合协调效应受到多种内生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风险投资市场、消费金融、政府扶持和金融创新等内生动力型因素,以及居民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变动等外生环境型因素,均与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存在密切关联。(5)微观企业效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来看,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金融支持效率尚可,多数样本企业接近最优生产前沿面,但同时具有明显的技术制约特征。扩大金融资源投入规模前,需要着重改善金融技术水平。在金融支持效率内部,债权效率较好,股权效率欠佳,且股权效率呈现规模制约特征。在体育产业内部,体育企业板块、行业业态和空间地域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金融支持效率差异。第二,动态来看,金融支持体育产业的动态效率水平并未产生良性改观,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不足,产业金融技术创新水平难以支撑金融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股权动态效率下滑,技术进步水平下降明显,是导致整体金融效率下滑的主要原因。第三,动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表明,效率落后企业对领先集团具有追赶效应,但收敛速度较慢,且收敛速度存在体育产业内部的结构性差异,达到产业金融支持效率的均衡仍需要较长时间。(6)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实证研究说明: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视为由政府金融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宏观金融环境和体育产业发展所组成的动力学系统。第一,强化金融市场支持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相对而言,强化股权市场的效能略优于债权市场。股权市场更有利于体育产业规模扩张和要素生产率提升,债权市场则更有利于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第二,政府干预会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弱化政府干预无益于体育产业发展质量,维持一定强度的政府金融支持具有必要性。适度增强政府干预有利提升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但当政府干预过度时,会造成规模增长与要素生产率下降并存,仅能“做大”而不利“做强”体育产业,最终无益于产业发展质量。第三,宏观金融风险能够对体育产业发展质量产生显着的负面冲击。随着体育产业深度嵌入金融体系,金融风险的损害力度可能进一步增大,需要审慎防范、积极应对金融风险。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金融政策体系,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丰富金融服务市场,创新投融资渠道模式;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开发新型金融工具;优化企业金融管理,重视复合人才培养等策略建议。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探讨了金融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现状梳理的基础上,总结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明确金融功能的作用支点,厘清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2)结合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产业与微观企业视角进行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数理模型及相关评价方法,设计序参量体系,测度并分析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发展效应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从不同维度测度并评价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效率特征及其变动规律。形成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的深层次认识,为优化体育产业的金融支持效能提供着力点。(3)构建了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要素组成与系统结构,设计模型变量及函数关系,并从金融市场策略、政府金融干预和金融风险情景维度进行仿真。探究不同策略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企业部门的金融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更具现实意义的参考。

邓伟[4](2020)在《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能源资源的战略保障基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和国家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我国共有262座资源型城市,占城市总量的39.9%,其中将近79%已陆续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普遍存在产业结构失衡、经济增长乏力的严峻问题。在实践中,一部分资源型城市在政府的财政补贴、政策扶持下完成了转型工作,但大多数尚未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其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影响因素复杂、转型效果参差不齐、转型内生动力不足、主导产业方向不明等,成为困扰资源型城市的难点、痛点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研究对象,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作为切入点,沿着主体、内容、客体三条主要脉络,对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分析:通过对转型主体职能的定位,构建了创新驱动体系的主体结构,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动力模型;通过对产业结构内在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生命周期、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相互关系的分析,探讨了转型升级时机与模式的选择策略;通过分析主导产业在破解资源、制度和技术锁定效应中的关键作用,确定了主导产业选择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重要地位。在实证分析中,本文运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法(QR)和68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的面板数据,对影响转型升级的4类8个指标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指标对转型升级的影响最为显着,且存在异质性;其中区域异质性表现为:对东部地区影响超过其他地区;发展阶段异质性表现为:除衰退型外,科技创新对其他三类城市影响均显着。此外,其他指标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在案例分析中,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案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投入是案例城市转型效果欠佳的关键因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比较案例城市35个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率,对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应从产业发展、竞争力、效益等角度,综合考虑其投入产出的效率值,并结合城市的产业基础、资源状况、发展阶段以及相对优势确定主导产业的优选次序。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定义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三大基本要素——主体、内容、客体。转型主体应包含一切利益相关者,尤其强调劳动者个人的作用,该主体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视或依附企业主体存在。客体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产业间形成的经济技术关系和数量占比关系、产业构成及资源在产业间的具体配置情况。内容指一切已经、或存在潜在可能性的,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的总和。对三大基本要素的界定,明确了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畴,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系统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有助于以此为基础搭建结构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有的放矢的对转型升级重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2)提出了创新体系内部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本文通过对主体结构及职能地位的设计,强调了“科技创新人才”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中的核心地位,完善了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动力模型,有助于解决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创新驱动表面化和盲目化、动力源泉无法聚焦的难点与痛点问题。(3)本文将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引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均值的局限性,给出被解释变量的全面信息,减小异常值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在应用中,一方面研究各影响因素在总体上的影响显着性及各分位点上的显着性,另一方面将分类样本代入模型,分析区域异质性和发展阶段异质性。这一方法从多个维度分析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及其异质性,使结果更加稳健有效、细致全面。

刘明[5](2020)在《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深刻认识到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在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我国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随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2016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科技创新“三步走”战略,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指明了方向。从理论上来讲,创新不仅仅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也是政府政策影响、支持和引导的结果。从现实情况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不参与创新活动,不出台创新政策。创新政策是近年来各国为促进创新发展而普遍采用的政策工具。创新政策及其相关体制机制与战略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抓手和路径,也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实现创新激励和引导的重要手段。根据新时代国际竞争形势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在吸收借鉴其他国家通过创新政策促进创新发展成功经验基础上,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创新政策进行总结,并探讨创新政策乃至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与模式,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对指导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以2006年中国提出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以来出台的一系列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总结中国创新政策及其体系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及效果,进而参考借鉴典型创新型国家经验,提出完善中国创新政策的方向及提高其有效性的对策建议。明晰创新政策的概念,有助于厘清政府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而明确创新政策的体系结构,有助于理解创新政策的目标、对象及不同创新政策工具之间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广义的创新政策是指为营造有益创新的环境,引导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激励其进行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水平与绩效,从而以创新驱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及应对重大挑战的政策与措施的总和。其政策体系主要由六个政策集构成:创新要素政策、创新主体政策、产业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政策、创新网络政策及创新环境政策。创新政策是与创新理论及创新实践协同发展的。创新理论的迭代会驱动创新政策的演进,创新政策的演进会影响创新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实践的发展又会为理论和政策的完善提供反馈。因此,研究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发展有助于丰富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提炼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中国模式。中国创新政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8-1994年为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过渡期,即以科技政策重构国家科研体系与科技体制的阶段;1995-2005年为中国创新政策的探索期,即以创新政策打通创新链、酝酿国家创新体系的阶段;2006-2015年为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期,即以创新政策建设与发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2016年至今为中国创新政策的成熟期,即以创新政策构建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阶段。从国家层面来看,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主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以保障其有效推进。考察其是否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哪类创新政策的效果更好,将为进一步提升创新政策的科学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提供参考。本文对2006年以来中国创新政策对城市与企业创新水平的影响进行了考察,并对比了创新政策作用于不同类型城市与企业的效果差异,主要得出如下结论:在城市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显着促进了城市创新水平提升,并且创新政策对中心城市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弱于非中心城市。在企业层面,创新政策的实施显着提升了企业创新水平,并且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创新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但从产出水平来看,创新政策对国有企业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同时,本文使用2019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对不同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异质性分析。总体而言,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对企业作用效果最为突出。技术开发与转让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与科技创新进口税收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效果较弱。本文还对各类创新政策作用效果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并进行了可视化处理。其结论将为我国各类创新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有益参考。另外,本文对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相关创新政策进行了分析借鉴。具体而言,本文分析了美国创新战略与德国高技术战略,并对其顶层设计下的创新政策体系进行了比对和参考。其后,对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科技金融政策进行了梳理,明确了高校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的作用以及政府在构建科技金融环境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本文还对日本创新政策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详述,并总结了创新政策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最后,基于对中国创新政策实践的总结与体系的梳理以及实证测度下中国创新政策有效性的结论,本文提出了中国创新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对策。本文论证了创新政策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描绘了其演化与发展的轨迹,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考察了其作用效果。本文的结论肯定了创新政策在推动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并为其后续的调整与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向上的参考。

苏日娜[6](2020)在《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蒙古族文明离不开蒙古马的存在。内蒙古自治区特色文化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的核心就是“蒙古族马文化”,蒙古马是草原文明的标志性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果不深入挖掘宣传文化内涵,文化产业的传播就缺少生命力和活力。许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难以有效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成文化产业。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文化元素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运用马文化资源形成马文化产业是提高区域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国外的马文化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国内的马匹数量开始减少,马的利用价值开始下降,马产业面临着转型的困境,国内开始大力发展马文化产业。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历史的角度梳理了蒙古族马文化的缘起脉络和蒙古人与蒙古马彼此的影响,强调了马文化资源对蒙古人的重要意义。通过马文化资源和马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蒙古马文化资源丰富、马文化竞争优势极为凸显的内蒙古自治区为中心,阐述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马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所以在文化产业的框架内分析马文化产业的细分行业,探讨了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马文化产业具有符号经济性,“蒙古马”成为一种符号带动消费,同时马文化产业内部产业链长、产业外部产业联动效应显着,是一个具有庞大体系的文化产业,目前也初具规模。那么马文化产业到底值不值得发展?应该如何去发展呢?发展又会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对此,本文通过构建竞争力模型来评价当前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影响因素、产业内部结构及内蒙古区域内马文化产业的发展,得出的结论为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值得发展,对于广、散、杂的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应多以马文化产业园区集群式的发展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各盟市也应该借鉴锡林郭勒马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同时要结合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发展马文化产业,突出马文化内涵,另外要通过有效供给与需求激发市场活力,政府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马文化产业发展。

王美霞[7](2020)在《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集群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区域政策关注的热点。着名经济地理学家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群多维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权力关系等五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该框架忽视了集群“韧性”这一重要维度。已有产业集群研究成果也很少对集群韧性进行定量测评;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单一机制的阐释,很少揭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机制效应;对工程机械这一类型的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很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了该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厘清了该产业集群的多维度特征,最后总结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重机制,并提出了该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二元视角厘清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时间上,产业集群规模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波动发展的变化过程;空间上,产业由空间分散状态逐渐演化到多核集聚,以长沙县的星沙-榔梨、岳麓区的银盆岭为主核心,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为次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与长株潭以工程机械为重点产业的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相耦合。该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1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以后为转型调整阶段。根据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该产业集群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2)本研究构建了由水平、垂直、制度、外部、权力关系和韧性等维度构成的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该框架能较好地透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育特征。一是在水平维度上,规模以上主机生产企业数量呈现长期增长后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地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本地新创企业、衍生企业等是该集群企业生成的主要模式。水平维度企业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而是以竞争为主导,同时竞争带来了集群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着集群的演化。二是在垂直维度上,核心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模式,绝大部分供应商集聚分布在长沙市范围内。总体看,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垂直维度不发达。三是在制度维度上,地方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制度安排贯穿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四是在外部维度上,外部市场导向和跨地域联系驱动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该产业集群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的跨地域生产联系。五是在权力关系维度上,长株潭工程机械企业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已嵌入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环节,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并占据交易主动权,是集群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源。最后,在韧性维度上,该产业集群韧性大致呈现波动变化到总体增长的变化过程。综合上述各维度特征来看,该集群还不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机制综合效应的结果,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制的影响力不同。具体来说,该集群是在区域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前提下,通过偶然因素触发、衍生机制、集聚效应、政策干预、核心企业引领等多种机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了该集群成长的潜力以及抵抗危机的能力。1960年代,浦沅和一机部建机所受政治因素驱动内迁至常德,后又搬迁至长沙,成为长株潭地区进入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偶然事件,“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母公司衍生和创业衍生等企业衍生方式是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机制。市场需求是工程机械产业成长的持续动力,市场竞争促使核心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本地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空间集聚效应显现,本地供应专业化程度提高,熟练劳动力增长,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着集群网络,发挥了集群“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推动了集群权力关系、外部等维度的发展,其战略决策又影响集群整体韧性。最后,制度安排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4)针对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存在的垂直维度不发达、集群企业没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最后初步提出要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建立广泛的集群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策略,以期尽快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窦凯[8](2020)在《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以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数字经济开始由量变发生质变,作为“文化创意+信息通信技术”的碰撞跨界融合所产生的数字内容产业,正逐渐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的新引擎。近年来,由于“网络中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实施推进,中国数字内容产业整体上呈现向好向优的发展态势,数字影音、网络游戏、数字出版、移动内容等领域增长迅速且国际化程度逐渐加深,已经成为世界数字内容产业大国。然而与美欧日等数字内容产业强国相比,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在整体水平上仍然处于竞争弱势,国际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当前全球数字化背景下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如何正确评价、合理分析当前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水平以及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明确中国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进而针对性制定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政策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为研究背景,利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灰色关联等研究方法,探讨了数字内容产业的内涵及分类体系,阐述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围绕全球及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判断了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在以上基础理论研究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包含1个目标、4大系统、14项要素、50项指标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依据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并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选择G20国家为样本考察对象,选定2010-2017年8年作为考察阶段,完成了对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横向综合测评。实证结果表明,虽然近年来中国数字内容产业伴随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国际竞争力呈现明显增强的发展趋势,但较之于美国、英国等数字内容产业强国,中国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竞争格局中仍然处于弱势阶层,中国在G20国家中位列第7名,整体处于第三梯度。同时通过与美英两国的比较发现,中国劣势指标的数量远大于优势指标,尤其是在产品竞争实力、企业战略、关联产业、产业结构、产业基础设施、政府政策、市场开放等方面劣势明显,成为制约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以实证结果为参考,在借鉴美、英、日、韩四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政府层面、行业协会层面以及企业层面制定了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政府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宏观规划者,要加强顶层战略设计、科学规划产业布局,要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要加强政府引导扶持、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要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构建协同产业集群,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养高端国际企业,要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行业协会作为沟通数字内容企业与国家的中介,要发挥行业政策倡导功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要发挥行业自律功能、维护产业发展秩序,要发挥资源整合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要发挥沟通协调功能、完善桥梁纽带作用;企业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经营的微观主体,要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促进产业整体提升,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发展,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要促进要素资源升级、形成动态竞争优势。

宋雅静[9](2020)在《科技金融投入、技术转移与区域产业升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加快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兴起和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是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科技金融与技术转移作为促进创新的基础和关键力量,必定会影响区域产业升级。然而,目前我国科技金融与技术转移发展相对落后,对区域产业升级的支撑不足,因此有必要研究科技金融投入、技术转移在区域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建设科技金融与技术转移体系,充分发挥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在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加快推动区域产业升级。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逻辑,研究了科技金融投入、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介绍了科技金融、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技金融投入与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的“独立”和“联合”作用机制,并构建了科技金融投入与技术转移融合对区域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模型;二是通过构建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计算莫兰指数并绘制莫兰指数散点图检验了区域产业升级的空间相关性;三是利用我国30个省市2006-2017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将技术转移分为技术开发、技术传播和技术广泛应用三个阶段,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科技金融投入、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分别以科技金融投入和技术转移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二者对区域产业升级的门槛效应;最后,针对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不同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区域产业升级存在空间相关性。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得出科技金融投入对区域产业升级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技术转移能够显着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且在技术转移不同阶段,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存在差异,相比技术开发阶段,技术传播和技术广泛应用阶段的技术转移水平更能促进区域产业升级。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结果显示,科技金融投入与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存在门槛效应,不同科技金融投入水平下,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科技金融投入水平处于相对高水平时,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更高;不同技术转移水平下,科技金融投入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技术转移水平相对较低时,科技金融投入对区域产业升级具有正向作用。针对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在推动区域产业升级过程中,要合理发展科技金融与技术转移,完善科技金融和技术转移发展机制和环境,加强二者的深度融合与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优化区域间的资源配置。

孙天慧[10](2020)在《延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农村区域稳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课题,延吉市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总引领下,探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以实现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本研究以延吉市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当地区域特色,对农村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为延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理论性基础及可行性方案,帮助农村人口脱贫致富,加快延吉市城乡一体化建设。本研究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延吉市农民收入,做到精准扶贫,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乡村振兴战略还有助于提高延吉市农村生产活动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融合、使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帮助延吉市走出经济发展困境,缩短延吉市经济发展短板,促进延吉市经济稳定持续发展。本研究首先对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大背景、“三农”问题衍生出的新矛盾进行说明,对延吉市乡村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本文的研究路线,并概述本研究所应用的相关理论基础。其次,对延吉市政府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进行描述,再通过实地走访、数据分析等方式探寻现阶段影响延吉市乡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利用相关理论对这些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最后,借鉴国内外优秀实践经验及相关理论对延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提出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中“人”的作用、完善乡村治理体制体系、加强乡村规划建设、重视乡村公共基础实施建设、提升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建设田园综合体等建议。在日后的工作中,延吉市政府应该根据本市乡村发展状况,随时对乡村发展规划进行修改,因地制宜建立并完善农业体系,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工业设备等创新科技加速传统农业产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充分利用国家制定的优惠政策,借鉴国内同类型城市的优秀经验,趋利避害,建设具有延吉市特色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二、试论高校产业向风险投资业的转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高校产业向风险投资业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2.1.1 高质量发展
        2.1.2 产业结构调整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1.4 产业结构升级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2.2.1 方向动力
        2.2.2 政策导向
        2.2.3 模式选择
        2.2.4 可行路径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2.3.3 产业竞争原理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3.1.1 产业部门分布
        3.1.2 主导产业选择
        3.1.3 规模水平测度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4.1 问题表现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4.2 症因探析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重庆市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研究
        1.2.2 风险投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研究
        1.2.3 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的影响研究
        1.2.4 产业结构升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研究
        1.2.5 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研究
        1.2.6 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性研究
        1.2.7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风险投资概论
        2.1.1 风险投资的特点
        2.1.2 风险投资的基本要素
        2.1.3 风险投资的运作流程
    2.2 产业结构升级概论
        2.2.1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
        2.2.2 产业结构升级的测度
    2.3 资源基础理论
    2.4 融资缺口理论
    2.5 信号传递理论
第3章 重庆市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3.1 重庆市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3.1.1 重庆市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3.1.2 重庆市风险投资发展的不足
    3.2 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分析
        3.2.1 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现状
        3.2.2 重庆市产业结构升级现状对比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
    4.1 风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4.1.1 建设环境支撑体系
        4.1.2 提供资金保障
        4.1.3 提供技术资源
        4.1.4 参与企业管理
    4.2 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产业结构升级
        4.2.1 开发新兴产业
        4.2.2 改良传统产业
        4.2.3 刺激消费需求结构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重庆市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实证研究
    5.1 研究假设
    5.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5.2.1 变量说明
        5.2.2 数据来源
    5.3 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分析
        5.3.1 模型的选择
        5.3.2 时间序列平稳性检验
        5.3.3 协整检验
        5.3.4 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5.3.5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5.3.6 格兰杰因果检验
    5.4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中介效应检验
        5.4.1 中介效应模型
        5.4.2 检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落实风险投资税收政策优惠
        6.2.2 扩宽风险投资融资渠道
        6.2.3 加大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扶持
        6.2.4 创新风险投资人才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致谢

(3)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1.1.2 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重新审视
        1.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诉求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体育产业
        2.1.2 高质量发展
        2.1.3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1.4 金融支持
    2.2 文献综述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2 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3 体育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2.2.4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认识
        2.2.5 文献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2.3.2 产业结构理论
        2.3.3 产业融合理论
        2.3.4 Schumpeter金融促进理论
        2.3.5 金融结构理论
        2.3.6 金融深化、金融约束与金融内生理论
        2.3.7 系统理论与经济效率理论
第3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与不足
    3.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现状
        3.1.1 政府金融支持现状
        3.1.2 信贷市场支持现状
        3.1.3 债券市场支持现状
        3.1.4 股票市场支持现状
        3.1.5 风险投资支持现状
        3.1.6 其他金融市场支持现状
    3.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不足
        3.2.1 金融支持制度体系亟待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工具尚需补充
        3.2.2 金融市场结构失衡问题凸显,直接融资渠道建设存在不足
        3.2.3 风险资本经典功能发生偏离,资本投入可持续性有所欠缺
        3.2.4 新兴金融工具利用不尽充分,体育金融复合人才供给不足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特征与机理
    4.1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需求特征
        4.1.1 “支柱地位”与扩张趋势: 亟需政策引导的规模化金融支持
        4.1.2 丰富业态与结构演进: 亟需层次多元的系统化金融支持
        4.1.3 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 亟需风险偏好的针对性金融支持
        4.1.4 消费升级与供需优化: 亟需科技赋能的普惠性金融支持
    4.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机理
        4.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组成
        4.2.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宏观金融支持效应分析——基于耦合协调视角
    5.1 研究方案设计
    5.2 研究方法选择
        5.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复杂系统特征
        5.2.2 耦合的应用
    5.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5.3.1 耦合机制的内涵
        5.3.2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
        5.3.3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制
    5.4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5.4.1 耦合测度模型
        5.4.2 灰色关联模型
        5.4.3 序参量体系与数据选取
        5.4.4 熵值赋权处理
    5.5 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5.5.1 系统发展水平分析
        5.5.2 耦合关联与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5.5.3 基于剪刀差的进一步讨论
    5.6 耦合协调效应的影响因素
        5.6.1 影响因素识别
        5.6.2 变量选取
        5.6.3 影响因素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微观金融支持效率评价——以上市公司为例
    6.1 研究方案设计
    6.2 研究方法选择
        6.2.1 金融支持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投入产出特征
        6.2.2 方法思路与适用性
    6.3 模型构建与数据处理
        6.3.1 模型构建
        6.3.2 样本选取
        6.3.3 指标测算与数据处理
    6.4 静态效率矩阵分析
        6.4.1 综合金融效率分析
        6.4.2 股权静态效率分析
        6.4.3 债权静态效率分析
    6.5 动态效率演变分析
        6.5.1 金融效率的动态演变
        6.5.2 股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6.5.3 债权效率的动态演变
    6.6 效率收敛性分析
        6.6.1 金融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6.2 股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6.3 债权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系统建模与仿真
    7.1 研究方案设计
    7.2 研究方法选择
        7.2.1 系统动力学原理
        7.2.2 系统动力学组成模块—基于Vensim实现
        7.2.3 系统动力学特点及适用性
    7.3 建模准备
        7.3.1 模型构建原则
        7.3.2 系统边界确定
        7.3.3 模型基本假设
    7.4 模型与变量关系构建
        7.4.1 子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7.4.2 总系统组成及因果关系
        7.4.3 系统流图设计及主要变量
        7.4.4 变量函数关系确定
    7.5 模型检验
        7.5.1 外观检验
        7.5.2 运行检验
        7.5.3 稳定性检验
        7.5.4 历史检验
        7.5.5 灵敏度检验
    7.6 策略仿真分析
        7.6.1 基础仿真结果
        7.6.2 市场金融策略仿真
        7.6.3 政府金融干预仿真
        7.6.4 金融风险情景仿真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对策建议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件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问题、目标与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目标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术路线
    1.3 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经济增长理论
        2.1.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
        2.1.4 产业结构理论与主导产业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相关的研究
        2.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容研究
        2.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法研究
        2.2.4 文献评述
3 基于主体-内容-客体的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分析
    3.1 基本概念
    3.2 我国资源型城市及其产业结构的形成
        3.2.1 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分布与分类
        3.2.2 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3.3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三要素的界定
        3.3.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主体
        3.3.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内容
        3.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客体
    3.4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成因分析
        3.4.1 转型升级主体职能定位产生的影响
        3.4.2 经济增长与生命周期等因素产生的影响
        3.4.3 资源型城市锁定效应产生的影响
    3.5 构建三位一体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分析框架
        3.5.1 构建主体明晰的创新动力模型
        3.5.2 确定转型升级时机的科学方法
        3.5.3 比较选择转型升级的适宜模式
        3.5.4 结合主导产业有效破解锁定效应
    3.6 本章小结
4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4.1 指标选择与模型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择与数据
        4.1.2 构建模型
    4.2 总体样本回归分析
    4.3 区域与城市异质性分析
    4.4 实证结果的进一步解析
5 转型效果评价与主导产业选择:以衡阳为例
    5.1 衡阳市的选择动因
    5.2 衡阳市转型效果评价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2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5.3 衡阳市主导产业优选分析
        5.3.1 主导产业优选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5.3.2 基于DEA的主导产业优选模型
        5.3.3 结果与分析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清晰界定主体职能地位
        6.2.2 精准把握转型升级时机
        6.2.3 因地制宜选择转型升级模式
        6.2.4 科学评估确定主导产业
        6.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总体策略
    6.3 论文存在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评述
    2.1 创新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发展
        2.1.1 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思想
        2.1.2 熊彼特与波特的创新理论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理论
    2.2 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
        2.2.1 创新政策产生的理论根源
        2.2.2 创新政策实践的理论依据
        2.2.3 中国创新政策的相关理论
    2.3 创新政策相关文献评述
        2.3.1 创新政策概念研究
        2.3.2 创新政策分类与体系研究
        2.3.3 创新政策有效性评价研究
        2.3.4 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
第3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演进与发展
    3.1 创新政策的内涵及体系结构
        3.1.1 创新政策的内涵
        3.1.2 创新政策的体系结构
    3.2 中国创新政策的历史沿革
        3.2.1 中国科技政策向创新政策的过渡期
        3.2.2 中国创新政策的探索期
        3.2.3 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期
        3.2.4 中国创新政策的成熟期
    3.3 中国创新政策的体系特点及存在问题
        3.3.1 中国创新政策的体系
        3.3.2 中国创新政策的特点
        3.3.3 中国特色创新政策及其工具
        3.3.4 中国创新政策的实施环境及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中国创新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与评价
    4.1 中国创新政策对创新水平影响的机制分析
        4.1.1 问题的提出
        4.1.2 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4.1.3 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的作用机制分析
    4.2 中国创新政策对城市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4.2.1 研究设计
        4.2.2 实证分析
        4.2.3 结论与启示
    4.3 中国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4.3.1 研究设计
        4.3.2 实证分析
        4.3.3 结论与启示
    4.4 不同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4.4.1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规模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4.4.2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4.4.3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行业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4.4.4 中国创新政策对不同区域企业作用效果评价
        4.4.5 结论与启示
第5章 典型创新型国家创新政策的实践及其借鉴
    5.1 美国与德国创新政策的体系
        5.1.1 美国创新战略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5.1.2 德国高技术战略下的创新政策体系
        5.1.3 中国对美国与德国创新政策体系的借鉴
    5.2 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与科技金融政策
        5.2.1 以色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5.2.2 以色列科技金融政策
        5.2.3 中国对以色列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政策的借鉴
    5.3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5.3.1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体系
        5.3.2 日本创新政策的评价方法
        5.3.3 中国对日本创新政策评价体系与方法的借鉴
第6章 中国创新政策的完善方向与对策
    6.1 健全科技人才发展机制
        6.1.1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的全链条支持
        6.1.2 促进科技人才的引进与交流
        6.1.3 完善创业人才培养与智库机制
    6.2 完善支持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
        6.2.1 健全科技管理体制
        6.2.2 促进基础设施条件的开放共享
    6.3 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6.3.1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6.3.2 强化孵化器市场导向运作
        6.3.3 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协同创新
        6.3.4 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
    6.4 加快构建包容创新的机制环境
        6.4.1 优化科技金融与税收环境
        6.4.2 加强科普与科技奖励
        6.4.3 激发保护企业家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致谢

(6)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论文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马文化与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形成
    第一节 蒙古人的马文化
        一、“马背民族”的缘起
        二、蒙古族眼中的“马”
        三、“蒙古马”精神对蒙古族的影响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马的用途与功能
        二、马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与马文化产品的精神价值
        三、发展马文化产业有助于保护与传承马文化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与马文化产业形成
        一、内蒙古马文化资源
        二、精神文化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统一
        三、马文化产业形成
第二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背景
        一、马文化产业环境分析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分析
        三、马文化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马文化产品具有符号经济的性质
        二、马文化产业结构高度化
        三、马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联动效应显着
    第三节 内蒙古马文化资源在马文化产业中的运用案例
        一、传承与保护并重:以歌舞演艺《千古马颂》为例
        二、市场需求引领:以草原夏季“8·18赛马节”为例
        三、政府规划推动:以蒙古族特色马文化小镇为例
第三章 基于竞争力模型对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要素分析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关理论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层次结构
        三、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节 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要素的量化处理
        一、马文化产业生产要素
        二、马文化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及竞争要素
        三、马文化产业需求状况要素
        四、马文化产业相关产业发展要素
        五、马文化产业政府要素
    第三节 基于层次分析法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
        一、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内蒙古马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
        二、马文化产业竞争力各要素指标的衡量
        三、马文化产业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发展思考
    第一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广而散的马文化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制约性
        二、马文化资源产业化缺乏内涵
        三、马文化产业市场中的有效性供给与需求不足
        四、政策与法规滞后于马文化产业发展
    第二节 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一、促进马文化产业聚集发展优化资源配置
        二、重视马文化精神实质创造新型马文化产业
        三、依靠旅游供需激发马文化市场活力
        四、进一步优化马文化产业政策体系
    第三节 结论
        一、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文化双重效益
        二、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可能发展的趋势与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1.5 章节安排
2 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
    2.1 产业集群概念
    2.2 理论基础
    2.3 研究进展
    2.4 研究评述
3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
    3.1 产业集群时空演化分析
    3.2 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3.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断
    3.4 小结
4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分析
    4.1 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
    4.2 水平维度:主机生产企业
    4.3 垂直维度:配套产业
    4.4 制度维度:政策支持
    4.5 外部维度:外部市场、技术和跨地域联系
    4.6 权力关系维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4.7 韧性维度:抵抗力与恢复力
    4.8 小结
5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5.1 路径依赖
    5.2 市场需求与竞争
    5.3 企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经济效应
    5.4 核心企业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主导作用
    5.5 制度安排
    5.6 小结
6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
    6.1 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6.2 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
    6.3 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6.4 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6.5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论文图表目录
    湖南省各级政府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衍生企业对应序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相关课题
致谢

(8)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主要内容
    1.4 论文创新点
        1.4.1 研究视角创新
        1.4.2 研究方式创新
        1.4.3 机制路径创新
第2章 文献综述及基础理论梳理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 数字内容产业概念界定
        2.1.2 数字内容产业分类界定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2.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综述
        2.2.2 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综述
        2.2.3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述
    2.3 产业竞争力来源及基本理论梳理
        2.3.1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来源探讨
        2.3.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理论前提
    2.4 文献述评
第3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3.1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1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
        3.1.2 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3.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2.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历程
        3.2.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现状
        3.2.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现状
    3.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全球数字内容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3.3.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
        3.3.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
    3.4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判断识别
        3.4.1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3.4.2 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形态与特征
        3.4.3 基于Logistic生长曲线模型的数字内容产业生命周期识别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4.1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分析框架
        4.1.1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组成要素
        4.1.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衍生路径
    4.2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技术路径
        4.2.1 确立评价目标
        4.2.2 明确评价原则
        4.2.3 理清评价思路
        4.2.4 设计评价流程
        4.2.5 选择评价方法
    4.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指标体系评价框架
        4.3.2 指标体系确定原则
        4.3.3 指标体系初步选取
        4.3.4 指标体系修正筛选
        4.3.5 指标体系最终确定
    4.4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4.1 基于AHP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赋权
        4.4.2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测度与评估
    5.1 横向层面基于国际比较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测评
        5.1.1 横向比较样本国家选择
        5.1.2 评价指标数据采集来源
        5.1.3 G20国家数据导入测度
    5.2 基于横向测评结果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5.2.1 G20各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演变状况
        5.2.2 G20各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聚类分析
        5.2.3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国际比较分析
    5.3 中国与其他G20国家竞争力要素与指标的综合比较
        5.3.1 核心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3.2 基础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3.3 环境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3.4 现实竞争力要素及其指标综合比较
    5.4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系统总结
        5.4.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和劣势统计分析
        5.4.2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结论分析
    5.5 基于实证研究的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制约因素分析
        5.5.1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5.5.2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要发达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1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1.1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1.2 美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2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2.1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2.2 英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3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3.1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3.2 日本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4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4.1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
        6.4.2 韩国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模式成功经验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路径
    7.1 政府宏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7.1.1 加强顶层战略设计科学规划产业布局
        7.1.2 规范产业发展秩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7.1.3 加强产业引导扶持完善产业政策体系
        7.1.4 推动跨界融合发展构建协同产业集群
        7.1.5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培养高端国际企业
        7.1.6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7.2 行业中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7.2.1 发挥政策倡导功能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7.2.2 发挥行业自律功能维护产业发展秩序
        7.2.3 发挥资源整合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7.2.4 发挥沟通协调功能完善桥梁纽带作用
    7.3 企业微观层面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路径
        7.3.1 推动企业持续创新促进产业整体提升
        7.3.2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科学发展
        7.3.3 参与国际竞争合作不断开拓国际市场
        7.3.4 促进要素资源升级形成动态竞争优势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未来展望
附录A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初始评价指标专家咨询表
附录B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调查问卷
附录C 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性指标专家打分表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科技金融投入、技术转移与区域产业升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科技金融投入与技术转移
        2.1.2 科技金融投入与产业升级
        2.1.3 技术转移与产业升级
        2.1.4 相关文献评述
    2.2 相关理论
        2.2.1 科技金融理论
        2.2.2 技术转移理论
        2.2.3 产业升级理论
第3章 科技金融投入、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机理
    3.1 理论机理分析
        3.1.1 科技金融投入对区域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3.1.2 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3.1.3 科技金融投入与技术转移融合对区域产业升级的作用机制
    3.2 科技金融投入、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影响的理论模型
第4章 科技金融投入、技术转移对区域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4.1 区域产业升级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4.1.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4.1.2 空间相关性检验
    4.2 计量模型的设定
        4.2.1 相关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4.2.2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4.2.3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4.2.4 面板门槛模型的构建
    4.3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4.3.1 空间面板模型及效应选择
        4.3.2 空间面板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4.3.3 空间面板模型稳健性检验
    4.4 门槛效应分析
        4.4.1 面板门槛效应检验
        4.4.2 门槛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及政策建议
        5.1.1 本文研究结论
        5.1.2 本文政策建议
    5.2 本文不足及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10)延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内涵及重要意义
        2.1.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2.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公共治理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4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第三章 延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状
    3.1 延吉市基本情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历史文化
        3.1.3 社会经济
    3.2 延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措施
        3.2.1 保护民俗促进旅游业发展
        3.2.2 改善自然环境
        3.2.3 科学进行乡村空间布局
        3.2.4 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
        3.2.5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3 延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得的成就
        3.3.1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显着提高
        3.3.2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3.3.3 朝鲜民族特色旅游产业发展良好
        3.3.4 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成效明显
第四章 延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延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4.1.1 乡村治理效果不明显
        4.1.2 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4.1.3 乡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4.1.4 乡村基础设施破损严重
    4.2 延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乡村资源丰富但综合使用率低
        4.2.2 乡村振兴积极性不强
        4.2.3 缺乏合理的中长期乡村规划
        4.2.4 乡村基层体系不够健全
第五章 国内外乡村建设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乡村建设经验
        5.1.1 荷兰:土地整合,精耕细作
        5.1.2 日本:“一村一品”
        5.1.3 美国:小城镇改革
        5.1.4 英国:乡村田园
    5.2 国内乡村建设经验
        5.2.1 绿都生态谷:田园综合体
        5.2.2 珠三角:产业结构优化
        5.2.3 平泉市:发展特色经济作物
    5.3 国内外乡村建设启示
        5.3.1 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5.3.2 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
        5.3.3 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5.3.4 因地制宜及时调整
第六章 延吉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
    6.1 发挥乡村振兴中“人”的作用
    6.2 完善乡村治理体制体系
    6.3 加强乡村规划建设
    6.4 重视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6.5 提升乡村集体经济实力
    6.6 优化乡村产业结构
    6.7 建设乡村田园综合体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试论高校产业向风险投资业的转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2]重庆市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D]. 乐孟君.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3]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许嘉禾. 山东大学, 2021(11)
  • [4]中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 邓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5]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创新政策研究[D]. 刘明. 吉林大学, 2020(01)
  • [6]内蒙古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 苏日娜.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7]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D]. 王美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窦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20(01)
  • [9]科技金融投入、技术转移与区域产业升级[D]. 宋雅静.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延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策研究[D]. 孙天慧.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论高校产业向风险投资产业的转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