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乳液的流变学研究

W/O乳液的流变学研究

一、W/O乳状液的流变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燎原[1](2020)在《P/O/W多重结构乳状液界面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多重结构乳状液在化妆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水包油包醇(P/O/W)多重结构乳状液是一种新型的多重结构乳液,相对于传统的W/O/W型多重结构乳液,由于内相多元醇的对很多多酚或黄酮类物质有良好的溶解性,P/O/W可用于很多水难溶油亦难溶的化妆品功效成分的包覆。多重结构的特点在于其拥有双层界面膜,第一乳液醇油界面及第二乳液油水界面,双层界面膜的性质是决定P/O/W多重结构乳状液的稳定性及包覆性能的重要因素。首先,本文探究了油包醇(P/O)型乳状液的形成及界面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元醇为PEG400时,乳体粒子最小且体系最稳定;EM90因其特殊的结构与内相外相的作用力适中,容易形成稳定的醇油界面;乳化剂浓度在0.7%-14%的范围内时,乳化剂浓度越高,体系越稳定,这是因为醇油界面强度随乳化剂浓度增加而增强;油脂与多元醇之间的界面张力大小是影响乳化体系形成和稳定的因素,油脂为白油时,形成的乳状液最稳定;油、醇、乳化剂三者溶解度参数的差异影响醇油界面的特性,进而可以作为预判P/O体系形成和稳定的重要依据。其次,继续考察了不同种类第二乳液乳化剂在不同浓度下形成的P/O/W多重乳液的微观结构及稳定,结果表明:第二乳化剂的浓度对P/O/W多重乳液的形成及多重结构的形态大小由明显的影响,当乳化剂添加量较少时,不足以完全乳化第一乳液,继而不能形成P/O/W多重结构,随着乳化剂浓度的升高,多重结构形态会趋于完整清晰,但当乳化剂添加量继续升高时,多重结构又会趋于变形或不完整;水相添加剂对P/O/W多重结构的影响是趋向于消极的,其中,高分子聚合物的溶胀会使得第二乳液界面发生形变;无机盐的加入会导致第二乳液界面曲率半径变大,即乳化粒子变大;多元醇的加入则会改变水相介质的性质,使得第二乳液油水界面曲率半径变大,即乳化粒子变大。油相添加物则会使得油相的极性降低,第二乳液界面曲率半径变小,即乳化粒子变小。最后,以白藜芦醇为被包覆物,基于影响P/O/W双层界面膜性质的规律性,研究了P/O/W多重结构乳状液对白藜芦醇的包覆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G400对白藜芦醇的溶解性最好;疏水乳化剂EM90制备的P/O/W多重乳液最稳定且对白藜芦醇的包覆性能更好;亲水乳化剂中,K12和Tween制备的P/O/W对白藜芦醇有更好的包覆性能;第一乳液的醇油相比为6/4时,制备的P/O/W乳液对白藜芦醇的包覆量最高;最终制备的P/O/W可以包覆超过4000mg/Kg的白藜芦醇,远超现有文献中水包油包醇结构对白藜芦醇的包覆量。本研究将对未来白藜芦醇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贾珂[2](2020)在《气制油基油包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基钻井液(Oil-based drilling fluids)由于其优异的润滑、耐温、页岩抑制和油藏保护等性能而在钻井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环境污染风险大等问题。近年来以气制油(Gas-to-liquid,GTL)和白油(White oil)为基础油开发的油基钻井液,因环境污染风险明显降低而受到人们关注。油基钻井液实质上是油包水(W/O)型乳状液,其良好的稳定性是保证钻井工程安全的关键。通常高温时W/O型乳状液稳定性下降,容易出现相分离,限制了其在高温地层钻井工程中的应用,因此研发抗高温油基钻井液,成为近期油田化学工程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研究W/O型乳状液的稳定性,特别是高温稳定性,对研发抗高温油基钻井液及现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选用气制油基乳状液为模型,对W/O型乳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高温老化处理(包括老化温度和老化时间,模拟钻井循环过程)以及有机土(Organoclays)的影响,通过表面/界面张力以及界面/体相流变性测定等,探讨了影响机理,从而为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的研究开发和现场应用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1)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表/界面活性研究选取两种乳化剂(RHJ-1、RHJ-2)为模型,采用表/界面张力仪和界面流变仪研究了其表/界面活性和界面膜粘弹性。结果表明,两种乳化剂均不改变水和气制油的表面张力,但均能显着降低气制油/水的界面张力(降低幅度30~40 mN/m),呈现明显的界面活性,RHJ-1的界面活性明显高于RHJ-2。温度在18~80℃范围内变化,对两种乳化剂的界面活性基本无影响。水相中加入Ca(OH)2,可提高乳化剂的界面活性,可能是乳化剂发生钙化反应所致。RHJ-1和RHJ-2在气制油/水界面可形成粘弹性界面膜,且均以弹性为主;RHJ-2界面膜强度(扩张模量)明显高于RHJ-1界面膜。RHJ-1和RHJ-2复配可形成混合界面膜,其强度介于二者界面膜之间。这些结果加深了对乳化剂界面活性的认识。(2)气制油包水型乳状液稳定性研究以气制油为油相,25 wt%CaCl2水溶液为水相,将RHJ-1和RHJ-2复配(质量比为2/1)为乳化剂,并添加Ca(OH)2制备的W/O型乳状液为模型,研究了高温老化处理(包括老化温度和时间)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合体系分散状态观察以及界面/体相流变性测定,探讨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温老化后,乳状液静置时只析油不析水,表明水相以良好的乳化状态存在。乳状液经高温老化可增强其稳定性(静置析油率降低),可能是乳化剂高温下发生钙化反应所致。随老化温度(66~232℃)升高,体系的稳定性先升高后降低,最优老化温度为180~210℃,老化温度过高(如230℃)可致乳化剂分解而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乳化剂(RHJ-1和RHJ-2)复配有利于乳状液的高温稳定性。乳状液体系为牛顿流体,不存在三维网络结构,故其稳定性主要决定于乳化剂在气制油/水界面的粘弹性。高温老化可增强界面膜的弹性,故能增强乳状液的稳定性,同时也预示高温下所研究乳化剂分子间可能发生了反应,形成具更高乳化能力的产物。这些结果为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的研制提供了重要信息。(3)有机土对气制油基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以两种有机土(OC-HT和OC-LT)为模型,研究了有机土对气制油基乳状液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土可显着增强乳状液的高温稳定性。与单一有机土相比,OC-LT和OC-HT复配提高稳定性的效果更佳。老化温度(66~232℃)对有机土@乳状液体系的稳定性有明显影响,随其升高稳定性先增高后降低,最佳老化温度为180~200℃。老化时间(16~72 h)对有机土@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有机土可显着增强乳状液的粘度、切力及粘弹性,表明在体系中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这可有效抑制油相析出,故可显着增强乳状液的稳定性。有机土对乳状液的增稳作用对油基钻井液性能调控具重要意义。

赵珊珊[3](2020)在《白油基油包水型乳状液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基钻井液(Oil-based drilling fluids)是油包水(W/O)型乳状液,由于其优异的润滑、耐温、页岩抑制和油藏保护等性能而在钻井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近年来以白油(White oil)和气制油(Gas-to-liquid)为基础油开发的油基钻井液,因环境污染风险小而受到人们关注。由于乳状液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高温时易发生相分离或破乳,这限制了其在高温地层钻井工程中的应用。研发抗高温油基钻井液,成为近期油田化学工程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研究W/O型乳状液的稳定性特别是高温稳定性,对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的研发和现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白油基乳状液为模型,研究了 W/O型乳状液的高温稳定性,主要考察了高温老化处理(包括老化温度和时间,模拟钻井循环过程)以及有机土(Organoclays)的影响,通过表面/界面活性以及界面/体相流变性测定等,探讨了影响机理,以期为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的研发和现场应用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1)油基钻井液乳化剂界面活性研究选取三种乳化剂(RHJ-1、RHJ-2和RHJ-3)为模型,研究了其在白油表面、水表面和白油/水界面的活性,以及在白油/水界面吸附膜的粘弹性,考察了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所研究的三种乳化剂均不改变水和白油的表面张力,但均能显着降低白油/水的界面张力(降低幅度~30mN/m),呈现明显的界面活性,其界面活性强度大小趋势为:RHJ-1>RHJ-2>RHJ-3。温度在20~80℃C范围内变化,基本不影响三种乳化剂的界面活性。RHJ-1和RHJ-2在白油/水界面可形成粘弹性界面膜,且均以弹性为主;RHJ-2界面膜强度(扩张模量)明显高于RHJ-1界面膜。RHJ-1和RHJ-2复配可形成混合界面膜,其强度介于二者界面膜之间。高温(120~180℃C)可能导致乳化剂分子间的化学反应,使混合膜的强度增大。这些结果加深了对乳化剂界面活性的认识。(2)白油包水型乳状液稳定性研究以白油为油相,25 wt%CaCl2水溶液为水相,将RHJ-1和RHJ-2复配(质量比为2/1)为乳化剂,并添加Ca(OH)2制备的W/O型乳状液为模型,研究了高温老化处理(包括老化温度和时间)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高温老化后,乳状液静置时只析油不析水,表明水相以良好的乳化状态存在。高温(66~232℃)老化可增强乳状液体系的稳定性(静置析油率降低),其中老化温度为180~232℃时乳状液可稳定16 d以上(静置稳定率>90%)。老化时间(16~72 h)对稳定性影响不大。乳状液体系中不存在三维网络结构,故其稳定性主要决定于乳化剂界面膜的粘弹性。乳状液的稳定性与乳化剂界面膜的强度(扩张模量幅度)呈良好的正相关性。这些结果为抗高温油基钻井液的研制提供了重要信息。(3)有机土对白油基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以两种有机土(OC-HT和OC-LT)为模型,研究了有机土(包括二者复配)对乳状液高温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有机土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与老化温度有关,当老化温度为66~180 ℃时,有机土可显着增强乳状液的稳定性,而当老化温度更高时(如232℃),有机土反而降低乳状液的稳定性。老化温度在66~180℃范围内增高或老化时间在16~72 h范围内延长,有机土@乳状液体系的稳定性均有降低趋势。有机土可增强乳状液的屈服值、粘度和粘弹性,且有机土@乳状液体系以弹性为主,表明有机土在体系中形成了三维网络结构,这可抑制水相液滴的高温聚集和沉降,故能增强乳状液的稳定性。老化温度增高(66~180℃)和老化时间延长(16~72 h),三维网络结构强度有减弱趋势,可能与有机土表面修饰剂解吸有关。有机土网络结构强度与乳状液体系稳定性间基本成正相关性。OC-LT@乳状液和OC-HT@乳状液体系经200℃老化,OC复配@乳状液经180℃老化,仍具有理想的稳定性,这对其现场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李伸伸[4](2020)在《辽河稠油破乳脱水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各大油田开采进程的加快,普通轻质原油的开采逐渐达到饱和状态,稠油的开采程度和范围越来越大。稠油具有粘度高密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特点,这使得稠油乳状液脱水更加困难,由于化学驱油的广泛应用,稠油乳状液中含有较多人工投加的乳化剂,这使乳状液的脱水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有必要研究乳化剂对稠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稠油乳状液的脱水效果,有必要在化学破乳的基础上研究新型的破乳脱水方法,使乳状液破乳脱水更加经济和高效。在稠油开采过程中,通常向水中加入多种乳化剂,进而提高驱油效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钠是较为常用的一种驱油剂。本文首先考察了乳化剂石油磺酸钠对乳状液表观粘度、油水界面张力和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在石油磺酸钠存在的情况下,无机盐对乳状液表观粘度、油水界面张力和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分析了乳化剂石油磺酸钠和无机盐对乳状液乳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两种破乳剂对石油磺酸钠乳状液表观粘度、油水界面张力和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并分析了温度、破乳剂对乳状液转相点的影响。最后,研究了磁处理对乳状液表观粘度和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磁处理强度、磁化时间以及乳状液含水率对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实验验证了磁性纳米粒子对稠油乳状液破乳脱水的可行性,并分析了磁性粒子破乳脱水的基本原理。

毕航铭[5](2020)在《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流变性与其微观结构的关联性研究》文中认为原油乳状液是是油气集输及处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流体类型,其流变特性对油气集输及处理工艺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分析乳状液的流变性对于油气集输及处理工艺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尤其对于高含蜡型原油乳状液,在开采阶段进入中后期,含水率的升高将会导致多种复杂流型的产生,改变其流变特性,从而导致管内压降发生变化。本文针对高含蜡型的大庆原油及呼伦贝尔原油进行研究,通过实验仪器制备了不同搅拌速率及含水率下的W/O型原油乳状液,并基于显微观测法对乳状液的微观结构进行观测,最终以分散相平均粒径、分散程度及多分散度的几种参数表征原油乳状液的微观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基于旋转粘度计法,对原油乳状液的粘温特性进行调研,考察了温度、剪切速率及微观结构对其表观粘度以及反常点的影响,确立了温度及剪切速率的高效区间。同理,基于旋转粘度计法研究不同微观结构下乳状液屈服特性的变化规律,考察了乳状液屈服应力及应变与其温降速率、屈服温度及其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了原油乳状液凝点受其微观特性的影响。其次,运用相关性分析法、最小二乘法等统计方法建立预测原油乳状液表观粘度与屈服值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同时,应用BP神经网络方法及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对其表观粘度及屈服值模型进行回归。通过对比三种模型的R2可知,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精确度最高。

张志秋[6](2020)在《基于不同结构乳化剂的活性原油界面性能及流变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井出水是注水开发油田的常见问题。油井出水不仅消耗地层能量,而且影响原油采收率,增加采出液脱水的工作量。为了减少油井产水量,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油井堵水。诸多化学堵剂中,每种堵剂都有其相适用的实施范围,很多堵剂虽具有选择性但无法做到真正的堵水不堵油。活性原油属于液体分散体型堵剂,是一种应用成本低、控水增油效果好、对油层无损害的选择性堵水技术。加入了乳化剂的原油,称之为活性原油,乳化剂可以通过搅拌溶解或分散于原油中。在活性原油的现场堵水应用中发现,由于油田区块使用的原油和乳化剂不同,导致实施活性原油堵水的效果差别很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因此有必要开展活性原油所用原油组分、性质与乳化剂结构之间匹配关系的研究,提高活性原油堵水成功率。本论文结合光谱、色谱、流变等现代分析手段分析系列乳化剂的结构及原油组成、油水界面性能、活性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及流变特性,研究原油组成和乳化剂结构的匹配关系,并结合微观可视化实验、岩心堵水实验,阐明活性原油堵水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选择两种表观性质不同的原油为研究对象,分析原油族组成、组分结构及原油组分与流变性质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和2#原油组分近似,饱和烷烃组分碳数分布于C12~C36,C18和C19含量较高,芳香烃和胶质的芳环数主要集中在3~5环,2#原油的胶质和芳香烃中存在相对多的低环组分,有利于原油中沥青质的溶解和分散;2#原油中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于1#原油,2#原油具有较高的黏度和黏性模量。(2)以亲水端基相同、亲油基结构不同的非离子型Span系列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配制活性原油,通过界面分析及流变分析发现:随着碳链的增长,Span系列活性原油油水界面膜强度明显增大,Span80分子结构中双键的出现也有助于界面膜强度的提高,Span80与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的2#原油组成的活性原油界面膜强度高,形成的乳状液具有较高的抗剪切性能,较好的黏温性能及黏弹性。(3)以亲油端基相同、亲水基离子类型及结构不同的腰果酚类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配制活性原油,通过界面分析及流变分析发现:亲水端基的电荷特征对油水界面性能产生影响;腰果酚季铵盐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通过与原油组分中具有负电性的胶质和沥青质静电作用稳定油水界面,提高油水界面膜强度,形成W/O乳状液,乳状液具有相对高的抗剪切性能,较好的黏温性能及黏弹性。(4)以兼具聚合物和表面活性特征的聚表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五种聚表剂的油水界面性能、乳化稳定性和流变性,研究表明:分子量相对小且乳化能力强的Ⅴ型聚表剂可在较低浓度下发生乳化作用,形成多重乳液,明显提高乳液的抗剪切性能和黏弹性能。(5)以具有阳离子基团和聚合物链双重特性的环氧氯丙烷-二甲胺系列阳离子型聚合物作为乳化剂,研究了系列阳离子聚合物的油水界面性能、乳化稳定性和流变性,研究表明:分子量相对小,无交联剂的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可通过阳离子基团与油水界面带负电的胶质、沥青质发生静电吸附作用协同聚合物分子链的架桥和穿插作用稳定油水界面,明显提高油水界面膜强度,与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2#原油制备的活性原油乳状液黏度高,黏弹性好。(6)通过微观驱替可视化模拟实验,研究了活性原油注入前后孔道润湿状态、封堵情况、活性原油波及范围及剩余油分布,揭示了活性原油堵水机理:一是乳化液滴对孔道和孔喉的封堵,大于孔喉尺寸的乳化液滴发生变形封堵,小于孔喉尺寸的乳化液滴相互拥挤叠加,产生贾敏效应,形成封堵;二是乳化液滴吸附到孔道壁面,孔道半径减小,水流动阻力增大。(7)Span80、腰果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三种活性原油在模型孔道内均可发生乳化作用,且沥青质、胶质含量高的原油乳化封堵作用强;岩心堵水实验表明三种活性原油堵水作用明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腰果酚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及聚环氧氯丙烷-二甲胺都可作为活性原油的乳化剂,对采收率的提升平均值分别为11.22%、6.24%和18.27%。(8)活性原油对岩心孔道的封堵具有明显的选择性,能优先选择渗透率高,含水量大的孔道进行封堵,而对含油孔道不产生封堵作用,且可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说明活性原油堵水是一种可自主适应地层环境的降水增油技术。

严美容[7](2020)在《含蜡原油乳状液微观特征对蜡沉积的影响规律》文中认为高含蜡原油在我国分布众多,且多数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期,井筒中多为油水两相或油气水三相混输。高含蜡原油在油水混输过程中,往往会形成油包水乳状液,使得析蜡过程及蜡沉积有效预测变得更加复杂。本文以华北油田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原油组分重组研究了原油组分对析蜡点的影响、原油乳状液的析蜡前后微观特征和流变性;自制了新的蜡沉积实验装置,模拟了不同沉积条件下蜡沉积速率。具体如下:(1)通过构建模拟原油,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原油四组分对原油析蜡点影响,芳烃含量从17.42%增加到40%,析蜡点降低7.0℃,析蜡高峰温度降低10.0℃,并且可能造成沥青质析出;含蜡量从19.78%增加到40%,析蜡点升高4.2℃,而析蜡高峰温度则升高17.6℃。(2)通过制备不同系列的油包水乳状液,对乳状液性质进行了分析,提取了乳状液微观结构表征参数。结果表明,当含水率为10%~50%时,索特平均粒径分布范围为4.01μm~8.65μm;相较原油,当含水率达到50%时乳状液凝点增大11.5℃,析蜡点增大1.38℃;通过引入活化能和蜡结晶速率的关系,研究了乳状液的微观特性与流变特性(粘度、屈服应力)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了拟合,平均拟合误差分别为10.11%,6.91%;流变参数的拟合结果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3)应用油蜡密度差原理自主设计了新型动态蜡沉积实验装置,研究了不同含水率和油壁温差对蜡沉积参数的影响规律。综合设计装置参数和实验数据,根据原油蜡分子扩散机理,在Burger提出的蜡沉积速率模型中引入粘度、屈服应力和含水率等乳状液参数,推导了蜡沉积速率模型,模型计算误差平均为13.27%,最后结合剪切弥散和布朗运动机理下沉积速率,得到乳状液蜡沉积计算综合表达式。

郭亚兵[8](2020)在《油藏中就地乳化驱油机理及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化学驱过程中,驱油剂与原油的就地乳化对提高采收率至关重要,但目前对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的研究尚很薄弱。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从化学驱油剂主要性能之间的关系入手,探索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就地乳化效应及其相关技术条件。采用高温乳化动态评价仪THE-II测取乳化油量,证明了基于乳化油率动态曲线的乳化系数可综合反映乳化速率和乳化量,能够全面表征油水乳化能力;结合驱油模拟实验过程中的油水乳化量与乳化系数的正相关性,证实了以乳化系数表征油水乳化能力是合理的。用乳化系数作为油水乳化难易程度(即乳化能力)的表征参数,以三类典型的活性剂为例,开展油水界面张力与乳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通过实验发现,作为驱油剂的两个重要性能参数,乳化系数与界面张力的相关度具有多变性。在界面张力为10-4mN/m~101mN/m范围内,存在一个使乳化系数与界面张力之间相关性发生明显改变的临界界面张力值σc。在界面张力σ>σc的范围内,乳化系数与界面张力之间具有很好的负相关性,在此范围内降低界面张力可明显增强油水乳化能力;在界面张力σ<σc的范围内,乳化系数与界面张力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不同活性剂溶液和原油体系的临界界面张力值σc不同,在研究和应用中需要根据特定油水体系的实测结果确定相应的临界界面张力值σc。采用人造岩心,以油水通过岩心的就地乳化油率作为乳化程度的指标参数,得到了多孔介质中就地乳化与其主控因素之间的相关规律——就地乳化油率与岩心渗透率呈负相关性、与油水运移速度呈正相关性;就地乳化油率与乳化系数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正相关性;在界面张力σ<σc的范围内,就地乳化油率与界面张力无明显相关性。依据岩心中的就地乳化油率与各参数的实验规律,可以确定油藏中实现就地乳化的最小乳化系数(EIc)和最高界面张力(σc)界限值。在2.0m/d的驱替速度下,EIc约为0.5~0.7;σc为10-2mN/m量级。采用玻璃棒束模型开展水驱后残余油膜形成与驱替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实验用原油,不论油水界面张力是否达到超低,只要乳化系数EI>0.5,油膜驱替效率均高于80%;据此明确了对残余油膜驱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驱油剂-原油乳化系数EI。依据实验结果,得到了油膜驱替效率与乳化系数、界面张力的相关规律——残余油膜驱替效率与乳化系数EI具有明显的正相关规律;在界面张力σ<σc(10-1mN/m)的范围,残余油膜的驱替效率与界面张力无明显的相关性。采用两种其乳化系数和界面张力具有明显对比性的驱油剂,在可视填砂和胶结的微观非均质模型开展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形成与驱替模拟实验。通过在胶结模型中实测的含水饱和度动态分布,可以直观清晰地看到,与弱乳化-超低界面张力驱油剂相比,强乳化驱油剂可以明显地提高微观波及效率,更多地驱替相对低渗区域中的微观非均质残余油。因此,对于油藏中微观非均质残余油驱替,驱油剂的乳化系数是比界面张力更重要的性能指标。采用柱状均质岩心和一维非均质储层模型,开展系列的就地乳化驱油模拟实验,得到了驱油效率增幅和采收率增幅与乳化系数的相关规律。由实验结果发现,柱状均质岩心中测得的驱油效率和非均质储层模型中测得的采收率均与驱油剂乳化系数EI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且具有一致的相关规律。驱油效率增幅-乳化系数和采收率增幅-乳化系数实验关系曲线均具有一个临界乳化系数(EIc);在EI<EIc的范围内,驱油效率增幅和采收率增幅均随EI的增大而大幅度升高;在EI>EIc的范围内,驱油效率增幅和采收率增幅随EI的增大而升高的幅度明显变缓。综合分析实验结果,界面张力与乳化系数、就地乳化油率和残余油膜驱替效率等的关系均存在临界界面张力值σc,在σ>σc范围内,三者均随界面张力降低而单调递增;在σ<σc范围内,三者与界面张力均无明显的相关性。根据实验结果,明确了在水驱后以油膜和微观非均质残余油为主的非均质油藏中,就地乳化是驱替残余油和剩余油的主要机理,表征油水乳化能力的乳化系数是驱油剂的主控性能参数。依据相关实验规律,确定了本文研究条件范围内的驱油剂的乳化系数和界面张力的技术界限分别为EI≥0.5和σ≤10-1mN/m。

董瑞强,郅轲轲,郭良辉,何龙,李恩田[9](2020)在《棉籽底油W/O乳状液堵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文中提出棉籽底油为棉籽榨油时的副产物,废弃的棉籽底油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首次提出使用乳化的棉籽底油作为一种选择性堵剂。选用合适的复配乳化剂配制出了高含水的棉籽底油W/O乳状液并进行了性能评价。使用流变仪对乳状液的增黏区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大增黏区间可以达到80%;使用分油率研究了乳状液的稳定性,乳状液的稳定性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强;对棉籽底油乳化体系进行耐温抗盐能力评价,棉籽底油乳状液可以耐110℃高温,抗2×104 mg/L的钙离子;利用流性指数研究了不同含水量乳状液的流变性,含水量越高,假塑性越弱;填砂管驱替实验表明棉籽底油乳状液对水和油的封堵率分别为98%和15%,具有良好的封堵性和油水选择性。

林新宇[10](2019)在《考虑乳化水影响的含蜡原油胶凝过程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含蜡原油在开采、储存及运输过程中,随着体系温度的降低会引起蜡晶的析出、聚集、沉淀,这不仅会影响含蜡原油体系的流变性质,还会使其出现胶凝现象。当水相存在于含蜡原油体系中时,由于油水两相之间乳化作用的发生,非牛顿型油水两相体系的胶凝行为在具备含蜡原油胶凝特性的同时,必然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对石油生产加工中油水混输工艺的优化设计与安全运行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本文结合节能降耗形势下油水两相低温集输工程实际,以油包水型(W/O)含蜡原油乳状液为对象,考虑乳化水的影响,综合识别含蜡原油的胶凝特征参数及界限,并利用颗粒录影显微结构分析和分形表征的方法描述其胶凝过程及胶凝聚集结构,进而基于胶凝成核的机理和热分析理论,推导建立乳化胶凝成核速率数学模型,同时借助差示扫描量热(DSC)系列实验数据,研究降温胶凝过程特性及其动力学。流变特性测试结果表明,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体系的胶凝温度界限随乳化水分数的升高呈现增大趋势,相应胶凝过程中形成凝胶体的结构强度增大,且在恒应力作用下,温降速率增大,胶凝温度界限呈升高特征,而胶凝结构强度则逐渐减弱。乳化水存在下蜡晶胶凝聚集结构的分形维数随着乳化水分数的升高逐渐增大,且其共存形态由分散颗粒状向聚集胶团状转变,使得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体系的胶凝聚集被促进,并贡献于更高强度胶凝结构的形成。在胶凝特征温度区间内,经历相同剪切作用的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体系,其胶凝成核速率随乳化水分数的上升而逐渐加快,同一含水率的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体系,其胶凝成核速率随着剪切强度的增加和乳化水滴半径的减小而增大。该研究结果对于丰富和拓展含蜡原油胶凝理论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同时,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矿场油水混输工艺优化设计及其安全运行保障措施与参数的制定具有指导价值。

二、W/O乳状液的流变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W/O乳状液的流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P/O/W多重结构乳状液界面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P/O/W多重结构乳状液
        1.1.1 多重结构乳状液
        1.1.2 P/O/W多重结构乳状液
        1.1.3 P/O乳状液
    1.2 多重结构乳状液的界面特性
        1.2.1 传统乳状液界面特性的研究方法
        1.2.2 多重结构乳状液界面特性的研究进展
    1.3 多重结构乳状液的包覆性能
        1.3.1 多重结构乳状液作为包覆载体的研究现状
        1.3.2 多重结构包覆白藜芦醇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第2章 油包醇乳化体系的稳定性及界面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制备方法
        2.3.2 粘度的测定
        2.3.3 宏观稳定性观察
        2.3.4 显微镜的观察
        2.3.5 界面张力的测定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制备工艺对油包醇体系的影响
        2.4.2 内相质量分数对油包醇体系的影响
        2.4.3 多元醇种类对油包醇体系的影响
        2.4.4 乳化剂种类对油包醇体系的影响
        2.4.5 乳化剂浓度对油包醇体系的影响
        2.4.6 油脂对油包醇体系的影响
    2.5 小结
第3章 (P/O)/W第二乳液界面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制备方法
        3.3.2 粘度的测定
        3.3.3 宏观稳定性观察
        3.3.4 显微镜观察
        3.3.5 界面张力及界面扩张流变性的测量
    3.4 结果与讨论
        3.4.1 第二乳液乳化剂对O/W界面特性的影响
        3.4.2 水相添加剂对第二乳液O/W界面特性的影响
        3.4.3 油相添加剂对第二乳液O/W界面特性的影响
    3.5 小结
第4章 包覆白藜芦醇的P/O/W多重结构乳状液的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白藜芦醇在不同多元醇中的溶解度
        4.3.2 乳化剂对包覆白藜芦醇的P/O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3.3 乳化剂对包覆白藜芦醇的P/O/W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3.4 相比对包覆白藜芦醇的P/O/W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2)气制油基油包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气制油
    1.2 油基钻井液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油基钻井液
        1.2.2 国内油基钻井液
    1.3 油基钻井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1.4 乳状液的制备方法
    1.5 乳状液稳定性研究方法
        1.5.1 光学法
        1.5.2 界面流变法
        1.5.3 体相流变法
        1.5.4 离心分析法
        1.5.5 微观结构法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油基钻井液乳化剂界面活性研究
    2.1 实验部分
        2.1.1 原料与药品
        2.1.2 主要仪器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乳化剂的基本物化性质
        2.2.2 乳化剂的表面/界面活性
        2.2.3 乳化剂对油/水界面流变性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气制油包水型乳状液稳定性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原料与药品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乳状液的稳定性
        3.2.2 温度对界面流变性的影响
        3.2.3 乳状液的体相流变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土对气制油基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1.1 原料与药品
        4.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老化温度对有机土@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4.2.2 老化时间对有机土@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4.2.3 有机土@乳状液体系的体相流变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白油基油包水型乳状液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油基钻井液
        1.1.1 国内外油基钻井液的研究进展
        1.1.2 油基钻井液的组成
    1.2 乳状液
        1.2.1 乳状液的类型
        1.2.2 乳状液的制备
        1.2.3 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2.4 乳状液稳定性的研究方法
        1.2.5 抗高温乳化剂研究现状
    1.3 有机土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油基钻井液用乳化剂的界面活性
    2.1 实验部分
        2.1.1 主要药品和仪器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白油和乳化剂基本物化性能
        2.2.2 乳化剂的表面/界面活性
        2.2.3 乳化剂在油/水界面吸附膜的粘弹性
    2.3 本章结论
第三章 白油包水型乳状液稳定性研究
    3.1 实验部分
        3.1.1 主要实验药品
        3.1.2 主要实验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乳状液的稳定性
        3.2.2 乳状液的体相流变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土对白油基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4.1 实验部分
        4.1.1 主要实验药品
        4.1.2 主要实验仪器
        4.1.3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老化温度对有机土@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4.2.2 老化时间对有机土@乳状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4.2.3 有机土@乳状液体系的破乳电压
        4.2.4 有机土@乳状液体系的体相流变性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本文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辽河稠油破乳脱水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稠油概述
    1.2 原油乳状液概述
        1.2.1 原油乳状液的生成
        1.2.2 原油乳状液的类型
        1.2.3 原油乳状液类型的鉴别方法
        1.2.4 原油乳状液的性质
        1.2.5 原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2.6 原油乳状液的危害
    1.3 国内外常用破乳及脱水方法
        1.3.1 物理法破乳
        1.3.2 生物法破乳
        1.3.3 化学法破乳
    1.4 原油破乳剂介绍
        1.4.1 原油破乳剂的分类
        1.4.2 油田常用的破乳剂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本文创新点
2 原油乳状液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指标
    2.1 实验材料及相关标准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主要实验装置
        2.1.4 实验相关标准
    2.2 实验室模拟乳状液的制备
    2.3 实验方法及原理
        2.3.1 乳状液表观粘度的测定
        2.3.2 油水界面张力的测定
        2.3.3 原油乳状液脱水率的测定
    2.4 本章小结
3 原油乳状液乳化特性的研究
    3.1 石油磺酸钠对乳状液性能的影响
        3.1.1 石油磺酸钠对乳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3.1.2 石油磺酸钠对乳状液界面张力的影响
        3.1.3 石油磺酸钠对乳状液油水分离的影响
    3.2 无机盐对石油磺酸钠乳状液性能的影响
        3.2.1 无机盐对乳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3.2.2 无机盐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3.2.3 无机盐对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破乳剂对原油乳状液作用特性的研究
    4.1 破乳剂对乳状液粘度的影响
        4.1.1 温度对乳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4.1.2 破乳剂浓度对原油乳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4.2 破乳剂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4.3 破乳剂对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
        4.3.1 破乳温度对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
        4.3.2 破乳剂对30%含水率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
        4.3.3 破乳剂对70%含水率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5 磁处理对原油乳状液化学破乳的影响
    5.1 磁处理对乳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5.2 磁处理对乳状液界面性质的影响
    5.3 磁处理对乳状液化学破乳的影响
        5.3.1 磁处理对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
        5.3.2 磁化强度对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
        5.3.3 磁化时间对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
        5.3.4 含水率对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
    5.4 磁性粒子对乳状液破乳的影响
        5.4.1 磁性粒子破乳原理分析
        5.4.2 磁性粒子对乳状液脱水率的影响
        5.4.3 磁性粒子与破乳剂复配使用效果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硕士学位论文缴送登记表

(5)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流变性与其微观结构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粘温特性研究
        1.2.2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屈服特性研究
        1.2.3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凝点特性研究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微观结构研究
    2.1 实验方法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步骤
    2.2 实验结果
        2.2.1 原油乳状液分散相大小和分布
        2.2.2 原油乳状液表征参数的计算
        2.2.3 原油乳状液表征参数的相关性检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粘度特性研究
    3.1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
        3.2.1 原油乳状液反常点与析蜡点特性
        3.2.2 非牛顿流体范围内分析乳状液粘温特性
        3.2.3 牛顿流体范围内分析乳状液粘温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的屈服特性研究
    4.1 原油乳状液凝点研究
        4.1.1 实验方法
        4.1.2 实验结果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不同温降速率对乳状液屈服特性的影响
        4.3.2 不同屈服温度对乳状液屈服特性的影响
        4.3.3 不同微观结构对乳状液屈服特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变模型的建立
    5.1 粘度模型
        5.1.1 粘度模型的假设
        5.1.2 粘度模型的回归
        5.1.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粘度回归
        5.1.4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粘度回归
    5.2 屈服模型
        5.2.1 屈服模型的假设
        5.2.2 屈服模型的回归
        5.2.3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屈服回归
        5.2.4 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模型的屈服回归
    5.3 模型对比
        5.3.1 粘度模型对比
        5.3.2 屈服模型对比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6)基于不同结构乳化剂的活性原油界面性能及流变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活性原油堵水技术发展现状
    1.2 活性原油乳化剂及其乳状液稳定机理
        1.2.1 活性原油乳化剂
        1.2.2 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作用机理
        1.2.3 活性原油乳状液类型及影响因素
    1.3 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评价方法
        1.3.1 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质评价
        1.3.2 活性原油乳状液体相性质评价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第2章 原油组分表征及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原油的选择及其族组成分离
        2.3.2 原油各组分表征
        2.3.3 原油流变性质测定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原油族组成分析
        2.4.2 原油各组分结构分析
        2.4.3 原油的流变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Span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及其乳状液流变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及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Span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测定
        3.3.2 Span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能测定
        3.3.3 Span基活性原油乳状液流变特性测定
    3.4 结果与讨论
        3.4.1 Span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分析
        3.4.2 Span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3.4.3 Span基活性原油乳状液流变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及其乳状液流变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药品及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表征
        4.3.2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测定
        4.3.3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测定
        4.3.4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乳状液流变性能测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腰果酚基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分析
        4.4.2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分析
        4.4.3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4.4.4 腰果酚基活性原油乳状液流变性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聚表剂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及乳状液流变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药品及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聚表剂的红外表征
        5.3.2 聚表剂界面性能测定
        5.3.3 聚表剂乳状液稳定性和流变性能测定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聚表剂的红外分析
        5.4.2 聚表剂油水体系界面性能研究
        5.4.3 聚表剂基油水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5.4.4 聚表剂基油水乳状液流变性能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P(DAM-ECH)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及乳状液流变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药品及仪器
    6.3 实验方法
        6.3.1 P(DAM-ECH)系列阳离子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6.3.2 P(DAM-ECH)基活性原油界面性能测定
        6.3.3 P(DAM-ECH)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能测定
    6.4 结果与讨论
        6.4.1 P(DAM-ECH)系列阳离子聚合物结构分析
        6.4.2 P(DAM-ECH)基活性原油油水界面性能分析
        6.4.3 P(DAM-ECH)基活性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分析
        6.4.4 P(DAM-ECH)基活性原油乳状液流变性能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活性原油自适应控水增油机理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材料
    7.3 实验方法
        7.3.1 活性原油微观可视化岩心实验
        7.3.2 活性原油岩心模拟堵水实验
    7.4 结果与讨论
        7.4.1 活性原油乳状液的流变性能比较分析
        7.4.2 活性原油理想玻璃模型堵水机理分析
        7.4.3 活性原油仿真玻璃模型堵水机理分析
        7.4.4 活性原油岩心堵水性能分析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7)含蜡原油乳状液微观特征对蜡沉积的影响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蜡沉积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1.2.2 乳状液微观特征研究现状
        1.2.3 蜡沉积实验装置(模型)及方法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含蜡原油基本物性及组分研究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原油及模拟原油基本物性测量实验方法
    2.2 原油物性结果分析
        2.2.1 原油粘温曲线分析
        2.2.2 原油四组分分析
        2.2.3 原油析出蜡的高温气相色谱分析
        2.2.4 原油析蜡点分析
        2.2.5 原油物性
    2.3 模拟原油中组分对析蜡特征的影响规律
        2.3.1 胶质和沥青质对原油析蜡的影响
        2.3.2 芳香烃对原油析蜡点的影响
        2.3.3 含蜡量对原油析蜡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含蜡原油乳状液微观特征分析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乳状液制备和性质测量方法
        3.1.3 原油乳状液显微观察法
        3.1.4 乳状液显微图像处理过程
        3.1.5 乳状液流变性模拟方法
        3.1.6 蜡晶微观特征分析方法
    3.2 不同系列乳状液性质分析
        3.2.1 W/O乳状液稳定性测试分析
        3.2.2 W/O乳状液凝点分析
        3.2.3 W/O乳状液析蜡点分析
        3.2.4 W/O乳状液液滴大小分布特征分析
        3.2.5 W/O乳状液流变性分析
    3.3 乳状液微观析蜡特征分析
        3.3.1 乳状液蜡晶微观图像
        3.3.2 蜡晶微观结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包水乳状液蜡沉积规律研究
    4.1 蜡沉积实验装置设计
        4.1.1 现有蜡沉积实验装置分析
        4.1.2 新型蜡沉积实验装置设计
    4.2 W/O乳状液蜡沉积实验方法
    4.3 乳状液蜡沉积影响因素与规律
        4.3.1 液壁温差对蜡沉积的影响
        4.3.2 含水率对蜡沉积的影响
        4.3.3 蜡沉积模拟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8)油藏中就地乳化驱油机理及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驱油剂的主要性能指标
        1.2.2 油藏中的油水乳化及其驱油效应
        1.2.3 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驱油剂乳化能力及其与界面张力的关系
    2.1 油水乳化能力评价方法简介
        2.1.1 基于机械摇动制乳的乳化能力评价方法
        2.1.2 基于超声制乳的乳化能力评价方法
        2.1.3 油水乳化能力的表征参数
    2.2 乳化系数表征油水乳化能力的合理性验证
        2.2.1 综合表征乳液形成量和速率的特征参数
        2.2.2 乳化系数与岩心中就地乳化能力的一致性
    2.3 油水乳化系数与界面张力的相关性分析
        2.3.1 界面张力和乳化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2.3.2 乳化系数与界面张力间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油藏中油水就地乳化影响因素及条件
    3.1 概述
    3.2 油藏中油水乳化主要影响因素
        3.2.1 岩心实验采出乳液的识别与评价方法
        3.2.2 岩心中就地乳化的主控因素
    3.3 油藏中就地乳化条件
        3.3.1 油藏中油水乳化的动力学条件
        3.3.2 油藏中油水乳化的界面张力条件
        3.3.3 油藏中油水就地乳化的残余油饱和度条件
        3.3.4 驱油过程中就地乳化的可控条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油藏中水驱后残余油的就地乳化驱替机理及条件
    4.1 油藏中残余油膜的驱替机理及条件
        4.1.1 实验方法
        4.1.2 实验参数测定
        4.1.3 两种原油油膜驱替对驱油剂性能的要求
        4.1.4 油膜驱替效率与乳化系数的关系
    4.2 乳化系数和界面张力对微观非均质残余油驱替的贡献
        4.2.1 可视填砂模型中微观非均质残余油的驱替
        4.2.2 胶结模型中微观非均质残余油的驱替
    4.3 就地乳化提高微观驱油效率
        4.3.1 实验介绍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就地乳化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指标界限
    5.1 就地乳化对提高波及效率的贡献
        5.1.1 实验介绍
        5.1.2 实验结果及分析
    5.2 乳化驱油剂技术指标界限的确定
        5.2.1 实验介绍
        5.2.2 驱油剂乳化系数界限的确定
        5.2.3 驱油剂界面张力界限的确定
    5.3 基于就地乳化的调-驱方法评价
        5.3.1 实验介绍
        5.3.2 均质岩心驱油实验
        5.3.3 非均质岩心驱油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考虑乳化水影响的含蜡原油胶凝过程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含蜡原油及其乳状液特性
        1.2.2 含蜡原油及其乳状液胶凝行为
        1.2.3 含蜡原油及其乳状液胶凝淤积机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胶凝特征参数测定
    2.1 实验原理及方法
        2.1.1 流体的粘度特性
        2.1.2 流体的粘弹特性
        2.1.3 胶凝特征识别方法
    2.2 实验条件及方案
        2.2.1 实验条件
        2.2.2 实验方案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小幅动态降温条件下的胶凝特征
        2.3.2 大幅动态降温条件下的胶凝特征
        2.3.3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体系胶凝温度界限
        2.3.4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体系胶凝强度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乳化水-蜡晶聚集行为与胶凝结构的分形表征
    3.1 分形几何理论及方法
        3.1.1 分形几何基础理论
        3.1.2 分形维数估算方法
    3.2 乳化水-蜡晶胶凝结构的分形表征方法构建
    3.3 乳化水-蜡晶聚集、胶凝追踪实验
        3.3.1 实验仪器及方法
        3.3.2 实验方案
        3.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乳化水-蜡晶聚集行为与胶凝结构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胶凝成核动力学研究
    4.1 乳化水环境下含蜡原油体系的胶凝成核过程
    4.2 胶凝成核动力学模型建立
        4.2.1 特征温度界限内的成核速率模型推导
        4.2.2 分散相水滴半径确定方法建立
    4.3 含蜡原油乳状液DSC测试实验
        4.3.1 实验原理
        4.3.2 实验条件及方案
        4.3.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4.4 胶凝成核动力学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4.4.1 含水率的影响
        4.4.2 剪切强度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W/O乳状液的流变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P/O/W多重结构乳状液界面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燎原.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2]气制油基油包水乳状液的稳定性研究[D]. 贾珂. 山东大学, 2020(10)
  • [3]白油基油包水型乳状液稳定性研究[D]. 赵珊珊. 山东大学, 2020(11)
  • [4]辽河稠油破乳脱水实验研究[D]. 李伸伸.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2020(04)
  • [5]W/O型含蜡原油乳状液流变性与其微观结构的关联性研究[D]. 毕航铭.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6]基于不同结构乳化剂的活性原油界面性能及流变性能研究[D]. 张志秋.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含蜡原油乳状液微观特征对蜡沉积的影响规律[D]. 严美容. 燕山大学, 2020(01)
  • [8]油藏中就地乳化驱油机理及方法研究[D]. 郭亚兵.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9]棉籽底油W/O乳状液堵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 董瑞强,郅轲轲,郭良辉,何龙,李恩田.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0]考虑乳化水影响的含蜡原油胶凝过程特性研究[D]. 林新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W/O乳液的流变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