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体凝固过程的近似解分析

球体凝固过程的近似解分析

一、球内凝固过程的近似解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孟凡康,褚琦,王朔,巩云坤,胡仿聪,韩路[1](2018)在《外融冰对流相变传热过程研究方法》文中认为对外融冰空调系统对流相变传热过程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简要综述。从理论研究、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3个方面对冰-水之间相变传热、液相对流以及水流4℃密度反转变化等问题进行了分类阐述,列举了水平冰柱对流相变传热典型关联式,讨论了其中尚未解决的一些问题及技术难点。

郭阳,纪玉龙,苏风民,付本威,马鸿斌[2](2016)在《海水淡化过程中相变微胶囊相变放热过程分析》文中指出为研究相变微胶囊对真空闪蒸过程的影响规律,对相变微胶囊在真空中的放热过程进行数学建模,并采用Ligthill方法对模型求解,分析了相界面位置、热流量、蒸发速度、蒸发量和时间的关系,并对3种相变材料Ba(OH)2·8H2O、Na CH3COO·3H2O和石蜡进行了放热过程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变微胶囊在真空环境中石蜡放热速度最快,约为38 ms。热流量Ba(OH)2·8H2O最大,约为60 m W。通过蒸发速度和产水量分析,加入Ba(OH)2·8H2O相变微胶囊后,放热时间由10 ms提高到67 ms,蒸发量提高84.5%。

张艳丽[3](2007)在《水滴生成及其悬浮冻结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电站锅炉容量的增加,炉膛结渣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基于现有各种炉膛吹灰方式的缺点,以冰丸为发射原料的炉膛内吹灰在理论上具有其独特的热效应、动力效应和力学效应优势。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背景,提出了:水滴在一定流速的低温气流下悬浮,经过一定时间的换热最终实现冻结以制备冰丸的实验方案。着力研究可控水滴的生成以及水滴的悬浮冻结,围绕该目的开展了如下的相关研究工作。本文设计并搭建了水滴生成实验台,实验研究了不同金属的滴管管材、壁厚、滴头结构等因素对生成水滴大小的影响规律。设计并搭建了不同增阻方案对多管滴头滴水均一性影响的实验测试台,实验研究了不同增阻方案对多滴管头滴水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能够出射一定粒径的可控水滴且低温下不冻结的配水系统。设计并搭建了能够实现水滴悬浮冻结的低温循环风道系统,并对其建立数学模型,计算了初始风道,安装蜂窝整流片风道及增加导流片组整流装置后的风道流场特性,对比不同流场整流改进方案对风道速度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导改进了实际实验方案。根据冷负荷计算结果,选配制冷系统。针对本文中的循环风道系统,对单个水滴在风道中的悬浮运行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论文采用变时间步长数值解法对水滴冻结过程中相界面的推移规律进行数学理论上的分析和描述,并将其计算结果与奇异摄动近似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相比较,揭示出冻结过程中的不同影响因素,从而指导具体实验操作。本文另外以冷冻油为悬浮载体进行了水滴在低温油浴中的悬浮冻结实验,对水滴在不同悬浮载体中的冻结情况进行了探索。

杨娟[4](2006)在《空调轿车车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本文以空调轿车车室内的空气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车室内的空气流动与传热,以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为基础,采用RNGκ-ε双方程模型和壁面函数法,对空调轿车进行了合理的简化,考虑到太阳辐射,人体热边界等,建立了空调轿车车室内的三维紊流模型,得到了空调车室内温度场、速度场的控制方程。 就不同的送风速度、送风温度、送风角度以及送风口位置等,对车室内气流组织进行了定性、定量的比较分析。以FLUENT作为数值模拟平台,得到了速度场以及温度场的数值解,并对四种典型情况下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分析。用TECPLOT软件将计算结果可视化,得到各特征断面温度场和流场的分布图。求得工作区域的速度不均匀系数、温度不均匀系数以及空气分布特性指标,为车室内气流组织分布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结果认为:送风速度增大时,车室内的温度普遍下降,流速增加;送风温度升高时,车室内流速的线型基本不变,温度普遍升高;送风倾角的变化对车室内空气的流动形式有较大的影响;送风口的位置改变对车室后部的温度场影响不大。送风速度过高或过低,各计算截面的ADPI指标都会偏低,送风速度增大时,各计算截面的速度、温度不均匀系数有所降低,但是幅度不大,所以没必要大幅度增加送风速度来追求较低的不均匀系数。送风温度的改变对于这Ⅲ平面和Ⅳ平两个平面的温度不均匀系数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不同的送风角度对于Ⅳ平面的温度不均匀系数也影响不大。当车室内冷负荷减小时降低送风速度,或者稍微升高送风温度,不仅可以获得与全负荷下相类似的空调效果,还能有助于节省能源。 最后,提出了对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杨娟,杨启容,吕剑锋[5](2004)在《球内凝固过程的近似解分析》文中认为对球内凝固相变过程作了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理论分析 ,建立了能够揭示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球体内相变传热过程物理机制的数学模型 ,用Lighthill奇异摄动法给出了球体内对称凝固问题的近似分析解 ,并以Ba(OH) 2 ·8H2 O为相变材料 ,得到了相变界面、相变介质温度随时间和热流密度随相变位置的变化规律 ,以及球囊半径和对流换热系数对凝固过程的影响。得到结论 :对一般工程背景 ,球囊半径为 1 .5~ 2 .0cm ,h <1 0 0 0W /(m2 ·K)较为合适 ,从而为以球为相变贮能单元的贮能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球内凝固过程的近似解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球内凝固过程的近似解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外融冰对流相变传热过程研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理论研究方面
    1.1 相变问题的精确解法
    1.2 相变问题的近似解法
2 试验研究方面
    2.1 非接触测量方法
    2.2 接触测量方法
3 数值模拟研究方面
4 水平冰柱对流相变传热关联式
5 尚未解决的问题
6 结语

(2)海水淡化过程中相变微胶囊相变放热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的建立
    1.1 物理模型
    1.2 数学模型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3)水滴生成及其悬浮冻结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1 绪论
    1.1 研究水滴冻结的背景及意义
        1.1.1 锅炉炉膛内吹灰的技术现状
        1.1.2 冰丸清洗除污技术的应用
        1.1.3 锅炉炉膛内冰丸吹灰的机理探讨与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制冰、造粒装置研究现状
    1.3 水滴悬浮冻结原理
    1.4 本文工作简介
2 总体实验系统
3 配水系统
    3.1 影响水滴大小因素的实验研究
        3.1.1 水滴生成实验装置
        3.1.2 相同尺寸规格不同管材对生成水滴大小的影响
        3.1.3 相同管内径不同壁厚对生成水滴大小的影响
        3.1.4 不同滴管头形状对生成水滴大小的影响
        3.1.5 本节小结
    3.2 不同增阻方案对多管头滴水均一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3.2.1 无增阻件时滴管组的滴水实验
        3.2.2 带顶端增阻管滴管头的管组滴水实验
        3.2.3 海绵盘覆盖滴管头的管组滴水实验
        3.2.4 增阻管中不同海绵探入量的滴水对比实验
        3.2.5 本节小结
    3.3 实验误差分析
    3.4 配水系统的建立
        3.4.1 套管循环保温系统的设计与搭建
        3.4.2 阻流保温套管
4 循环冷风道系统
    4.1 循环冷风道系统的阻力分析与计算
    4.2 主实验段流场的数值计算
    4.3 风道方案的改进和调整
    4.4 制冷系统的选配
5 单个水滴在垂直风道中运行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5.1 球形物体在竖直管道中运行的理论分析
    5.2 单个球形物体在竖直管道中运行的数值计算
    5.3 单个水滴在竖直风道中运行的实验研究
6 结冰原理及水球冻结过程中的数值解分析
    6.1 结冰原理
    6.2 水球冻结过程中的数值解分析
        6.2.1 模型的建立及变时间步长的数值解法
        6.2.2 不同网格划分方案对比
        6.2.3 计算结果分析
7 单个水滴在低温油浴中的悬浮冻结实验
8 结束语
    8.1 工作总结
    8.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4)空调轿车车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乘员或司机的舒适感与气流组织的关系
        1.1.2 车室内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的意义
    1.2 汽车空调热舒适性的评价
    1.3 国内外空调车室内气流组织研究现状
        1.3.1 空调车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
        1.3.1.1 CFD技术的发展
        1.3.1.2 模型方程的应用
        1.3.1.3 应用软件的发展
        1.3.2 流体流场的测试与实验研究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三维紊流流动及数值计算方法
    2.1 紊流流动概述
    2.2 紊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2.2.1 直接模拟
        2.2.2 大涡模拟
        2.2.3 Reynolds(雷诺)时均方程法
    2.3 k-ε紊流模型
        2.3.1 标准k-ε双方程模型
        2.3.2 重整化群 RNG k-ε模型
    2.4 近壁面与固体区域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
        2.4.1 近壁面附近区域的处理
        2.4.2 固体壁面边界条件的处理
    2.5 FLUENT简介
    2.6 小结
第三章 空调车室内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1 概述
    3.2 物理模型
    3.3 网格划分
    3.4 数学模型
    3.5 参数设置
        3.5.1 入口边界
        3.5.2 出口边界
        3.5.3 其它参数设置
    3.6 太阳辐射热边界条件
        3.6.1 车室各外壁面受到的太阳辐射
        3.6.2 日照表面综合温度的计算
        3.6.3 车窗上的太阳辐射
        3.6.4 车体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
    3.7 人体散热
    3.8 小结
第四章 模拟工况结果及分析
    4.1 数值计算结果
        4.1.1 送风速度即送风量对车室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4.1.2 送风温度对车室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4.1.3 送风角度对车室内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4.1.4 送风口位置对车室内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影响
    4.2 气流组织评价
        4.2.1 不均匀系数
        4.2.2 热舒适性
        4.2.2.1 PMV-PPD指标
        4.2.2.2 有效温度差与空气分布特性指标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

(5)球内凝固过程的近似解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模型的建立
    1.1 物理模型的建立
    1.2 数学模型的建立
2 数学模型的奇异摄动法
3 计算结果
4 结论

四、球内凝固过程的近似解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外融冰对流相变传热过程研究方法[J]. 孟凡康,褚琦,王朔,巩云坤,胡仿聪,韩路. 流体机械, 2018(07)
  • [2]海水淡化过程中相变微胶囊相变放热过程分析[J]. 郭阳,纪玉龙,苏风民,付本威,马鸿斌. 水处理技术, 2016(08)
  • [3]水滴生成及其悬浮冻结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 张艳丽.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1)
  • [4]空调轿车车室内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D]. 杨娟. 青岛大学, 2006(09)
  • [5]球内凝固过程的近似解分析[J]. 杨娟,杨启容,吕剑锋. 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2004(04)

标签:;  ;  ;  

球体凝固过程的近似解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